理解和把握

2024-08-04

理解和把握(精选12篇)

理解和把握 篇1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础之上, 同时又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精神相一致。它既是一种价值观, 又是一种思维方式。在重新审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 认为科学发展观就是改革开放、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协调发展的内涵的进一步深化, 从而深刻认识它在新时期突出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可持续,全面协调

2008年9月5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指出, 从今年9月开始, 用一年半左右时间, 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1]要将这个新的科学发展观植根于人的头脑并真正落到实处, 须对其内涵和价值有广泛的认同和深刻的理解。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础之上, 同时又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精神相一致。它既是一种价值观, 又是一种思维方式。所以,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实践性的剖析, 深化对新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可以进一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从而深刻认识它在新时期突出的实践意义。

1 科学发展就是改革开放

首先,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发展的, 而不是封闭的、保守的, 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恩格斯曾经指出,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 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 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2]邓小平也多次强调, “改革是一场革命”, “要发展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3]改革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 是对旧的经济体制进行的根本性变革, 而不是对原有体制进行一般性的调整、细枝末节的修补, 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仅是对经济的改革, “就国内政策而言, 最重大的有两条, 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 一条经济上进行改革, 同时相应地进行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4]

再次, 改革开放是党执政兴国的基本路线。在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根本的一条, 在于坚持改革开放。目前, 我国面临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任务还很重, 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建立起来, 但还不完善, 影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无论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还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都要求深化改革开放。

最后, 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化改革开放, 要求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就要认真总结30来的改革经验, 掌握改革的规律性, 认真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认清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畅通民主渠道, 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尤其是要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让群众日益充分地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权益。

2 科学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

历史经验表明,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 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深入洞察我国国情, 总结我国的发展经验, 提出了与可持续发展基本精神相一致的科学发展观, 具有特别重要的时代意义。

首先,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所在。可持续发展起源于人对自身生存发展条件的担忧, 虽然保护自然是其中的一部分, 但从根本上说仍是人的问题。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正是人与自然之间在互为目的手段的作用过程中, 使人类得到发展, 也使自然环境得到保护, 进而实现自然界演化和社会发展的和谐与持续。所以, “自然问题”的出现源于“人的问题”, “自然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人的问题”。《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指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 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5]可见, 关注人、满足人的需要, 而且不只是当代人的需要, 还包括后代人的需要, 是可持续发展观始终要关心和解决的问题,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所在。

其次,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文明的最高境界。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对自身发展目标理性化的选择, 体现着一种崭新的社会文明发展趋向, 它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宽广的视野把人类与环境、人类与经济、人类与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 从一个新的视角把人类的文明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第一, 可持续发展把发展的主体从经济社会转到了人, 强调以人为本, 是“为人”的发展。因此要求人既要关注和追求自身的生存、发展权利, 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存、发展权利。第二, 可持续发展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纳入到道德领域, 明确人类对自然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 主张人类生存发展权力要与自然界的生存发展权力相统一。因此要求人类要善待自然并尊重自然规律, 不应为人自身的利益而损害自然环境, 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第三, 可持续发展将公平原则作为发展的基本原则, 把道德和责任关系从可直接接触交往的人群推广到不直接交往的全球和隔代, 即在代内要消除强者对弱者、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在生态资源上掠夺所形成的不平等, 倡导各国、各地区之间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在代际之间, 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浪费人类共享资源, 不能牺牲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3 科学发展就是全面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 我们的考核指标、我们的政绩观, 都没有真正体现全面协调发展的观点。往往一说到发展, 就是简单地看经济数量的增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就变成“以GDP为中心”, 因而在国家考核指标和官员的升迁奖罚中, “以GDP论英雄”, 忽视教育、文化、卫生、环保等事业发展的指标, 容易引发错误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实质上“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和着眼点。

首先, 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注重对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新构建。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性和系统性, 高度重视社会各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和相辅相成, 高度重视社会发展的质与量的统一。它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缺少任何一个因素, 社会大系统均不可能长期有序发展。过去对发展作片面的理解, 如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中心, 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GDP增长是硬道理, 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 生态环境、国民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公正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事实证明, 没有教育、文化、政治、社会诸方面的发展, 就不会有真正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以牺牲上述诸方面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经济一时的高速发展, 将使社会陷入无序和危机我们必须走出追求单一经济增长的认识误区, 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多重关系, 确立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社会平等、文化繁荣、生态平衡等多元的、综合的指标系统, 确保社会的全面发展。

其次, 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注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当今世界, 一个政党如果不能取得经济绩效, 则会丧失其执政的物质基础。同样, 如果仅仅将其执政基础维系在单纯的经济绩效和片面的经济增长上, 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人的发展与经济文化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就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发展目标。所以, 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在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一定要立足全局、注重统筹兼顾, 既要强调发展布局的“五个统筹”, 又要注重在发展进程中把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辩证地统一起来。

第三, 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 各方面利益关系变动较大, 各种矛盾可能会比较突出, 保持稳定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一切无从谈起, 多么好的规划、方案都将难以实现。因此, 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 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也是其驾驭执政艺术水平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 又要善于统观全局, 精心谋划, 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内在关系, 做到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要把加快改革和发展的紧迫感同科学求实的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 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可能出现的困难, 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EB/OL].新华网, 2008-09-0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93.

[3]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38.

[4]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16.

[5]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13.

理解和把握 篇2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的国家性质,在整个政治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和决定作用,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着我国的国家职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也决定着我国的政党制度及我国的外交政策。准确把握人民民主专政,对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大意义。全面理解和把握人民民主专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把握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属于剥削阶级国家,实行少数剥削者对广大劳动者的统治。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实行广大劳动人民对少数人的统治。人民民主专政包括对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不能只理解成加强专政职能或只讲民主。

②明确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享有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即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都享有民主权利。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③区分人民民主专政的 “阶级基础” 与“社会基础”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社会基础指我国的全体人民,相对阶级基础而言,社会基础更具广泛性。

④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职能的重要依据

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职能的重要依据。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中的“一定范围”,不是有的领域有,有的领域无,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无,而是指阶级斗争已不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大量存在的社会矛盾中,并不都具有阶级斗争性质,阶级斗争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已不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是广大人民同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斗争。

⑤充分认识现阶段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⑥掌握新新时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要求

理解和把握 篇3

一、和平问题

1,什么是和平问题?和平是相对战争而言,即没有战争的一种社会状态。战争与和平是矛盾的两个方面,首先它们是对立的,其次它们又是统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要维护世界和平,就必须反对世界战争。因此,和平问题就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平的维护将给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2,和平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和平具有了现实可能性,新的世界大战打不起来,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

3,正确认识战后世界和平局面。战争与和平既然是矛盾的两个方面,那么就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就要求我们分清主流和支流。和平是人类世世代代不懈追求的理想和目标,而当代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新的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可以说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第二,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第三,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互相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4,各国人民还面临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艰巨任务。因为战后的世界和平是不稳定和不完全的,局部战争从未间断,这是世界和平的隐患。伊拉克战争、朝核危机、巴以冲突、恐怖主义已严重危及世界,世界仍不安宁,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很艰巨。维护世界和平仍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掀起了反战浪潮,这说明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发展问题

1,什么是发展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含义: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是指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

3,发展问题成为世界主题的原因:一是战后50年,有一个较长期的相对和平的环境。未来世界和平仍是主流。二是战后,世界经济出现了空前的大发展,其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均为罕见,解决发展问题不仅是有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另外由于经济发展的倒退,贫困、饥饿、疾病和愚昧成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现象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引起政局动荡。这种局势反过来又严重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

三、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彼此密切联系又相互影响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

1,发展离不开和平,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给伊拉克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破坏。据阿拉伯联盟统计,伊拉克战争使伊拉克国家损失了三万亿美元,伊拉克国家经济陷入瘫痪状态。受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欧元贬值,世界股市下跌,全球经济下滑。

理解和把握 篇4

1. 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利息支出税前扣除。

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所产生的借款利息支出可全额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简称《实施条例》) 第三十八条规定: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准予税前扣除。

2. 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利息支出税前扣除。

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所产生的利息支出是有限制性的在税前扣除。企业向非关联方的借款利息支出税前扣除, 要受到计算企业借款利息支出的利息比率是否超过金融机构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限制。企业向关联方的借款利息支出税前扣除, 除了要受以上限制外, 还要受到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是否超过规定标准的限制。

对于金融机构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的确定, 《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进行了明确:“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是指在贷款期限、贷款金额、贷款担保以及企业信誉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 金融企业提供贷款的利率, 既可以是金融企业公布的同期同类平均利率, 也可以是金融企业对某些企业提供的实际贷款利率。

关于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比例,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 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121号) 规定, 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 除符合“企业如果能够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资料, 并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者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 其实际支付给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外, 其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为:金融企业为5∶1, 其他企业为2∶1。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 (试行) 》 (简称《纳税调整办法》) , 对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利息支出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明确:不得扣除利息支出=年度实际支付的全部关联方利息× (1-标准比例/关联债资比例) 。

3. 企业向个人借款利息支出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777号) 明确规定:在企业与借款自然人之间存在关联关系的情况下, 也就是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 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及财税[2008]121号规定的条件, 计算企业所得税扣除额。其计算方法与关联企业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

在企业与借款自然人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的情况下, 也就是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以外的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 其借款情况同时符合两个条件, 其利息支出才能按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进行扣除: (1) 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 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资目的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2) 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

二、特殊情形下企业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税前扣除

1. 对外投资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税前扣除。

《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而发生借款的, 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 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 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扣除。这里因投资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并没列示在资本化资产范围之内。虽然《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四条规定, 企业对外投资期间, 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但在《实施条例》第七十一条对投资资产的成本进行了明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四条所称投资资产, 是指企业对外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形成的资产。企业在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 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投资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成本: (1) 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 以购买价款为成本。 (2) 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 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从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可以得出, 现行税法规定的投资成本的计税基础只是投资时的历史成本, 因借款投资而发生的后续利息费用支出不包括在内。因此, 企业因对外投资而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 只要没有超过税法规定的税前扣除标准, 是可以直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

2. 统借统还发生的利息支出税前扣除。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金融机构统借统还业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字[2000]7号) 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贷款业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2]13号) 仅对统借统还业务的营业税问题进行了明确, 对企业统借统还业务企业所得税问题仅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 (国税发[2009]31号) 第二十一条第 (二) 款规定中得到了体现:企业集团或其成员企业统一向金融机构借款分摊集团内部其他成员企业使用的, 借入方凡能出具从金融机构取得借款的证明文件, 可以在使用借款的企业间合理地分摊利息费用, 使用借款的企业分摊的合理利息准予在税前扣除。

除房地产经营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暂时没有给予明确的规定, 但个别省级地方税务机关对企业统借统还的企业所得问题较为明确, 如桂地税字[2009]106号、津地税企所[2010]5号、辽地税发[2010]3号、冀地税发[2009]48号等扩展到其他企业, 都从不同的角度允许统借统还的企业集团内成员企业使用资金所分摊的合理利息在税前扣除。从谨慎性考虑, 统借统还业务企业所得税还没有明确的地方, 应征得主管税务机关同意, 允许企业向金融机构统借统还的利息支出在集团内各使用成员企业间分摊在税前扣除。

3. 投资者投资资金未到位而发生借款利息支出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 (国税函[2009]312号) 规定:凡企业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的, 该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 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 其不属于企业合理的支出, 应由企业投资者负担, 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具体计算不得扣除的利息, 应以企业一个年度内每一账面实收资本与借款余额保持不变的期间作为一个计算期, 每一计算期内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按该期间借款利息发生额乘以该期间企业未缴足的注册资本占借款总额的比例计算, 公式为:企业每一计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该期间借款利息额×该期间未缴足注册资本额÷该期间借款额。企业一个年度内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总额为该年度内每一计算期不得扣除的借款利息额之和。

三、借款利息支出在税前扣除的注意事项

1. 借款合同协议是税前扣除的法定证明。

国税函[2009]777号文件对企业向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在税前扣除规定必须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签订了借款合同的借款行为, 也应该适用于企业向其他对象借款, 这也是成本费用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和个人融资借款, 只要没有发生《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 (银发[1999]41号) 和《关于进一步打击非法集资等活动的通知》 (银发[1999]289号) 中列举的非法集资行为, 没有发生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 (法释[1999]3号) 中认定的无效情形, 没有发生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法〈民〉[1991]21号) 中确定的借贷利率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4倍不予保护情形, 借款行为就应视为合法、有效。借款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 合同中要有借款用途、金额、期限、利率、双方权利与义务、违约责任等相关条款。

2. 合规付息票据是税前扣除的原始凭据。

《发票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 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凭据, 一般情况是金融企业出具的计算机打印的盖有银行业务章的专门利息单据, 向非金融企业或个人借款支付利息目前在收款方出具票据问题上国家税务总局没有专项明确规定。但根据《发票管理办法》, 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发票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需要临时使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 可以凭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书面证明、经办人身份证明, 直接向经营地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 税务机关应当先征收税款, 再开具发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税发[2008]80号) 规定, 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纳税人使用不符合规定发票特别是没有填开付款方全称的发票, 不得允许纳税人用于税前扣除、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和财务报销。《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不符合规定的发票, 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因此, 企业以收据或白条入账在税前扣除利息支出有很大的风险。为回避正常利息支出不能在税前得到扣除的风险, 付息企业在向非金融企业和自然人支付利息时, 一定要注意取得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的发票作为入账和税前扣除凭据。对收息方是个人的, 付息方企业还应依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企业为非金融企业和个人代付的各项税费, 不得在税前扣除。

3. 贷款利率说明是税前扣除的举证要求。

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中明确:鉴于目前我国对金融企业利率要求的具体情况, 企业在按照合同要求首次支付利息并进行税前扣除时, 应提供“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 以证明其利息支出的合理性。“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中, 应包括在签订该借款合同当时, 本省任何一家金融企业提供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该金融企业应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可以从事贷款业务的企业, 包括银行、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

4. 借款费用准则是税前扣除的重要依据。

《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对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作了一个基本规定: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 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 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 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扣除。资本性支出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计入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随着资产的折旧、费用的摊销、成本的结转, 只能在以后年度的企业所得税中得到扣除。借款利息是借款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款利息如何资本化, 税法没有单独规定。根据国税函[2010]148号文件, 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所得税时, 企业财务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 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算。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不明确的, 在没有明确规定之前, 暂按企业财务会计规定计算。因此,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就成为利息支出资本化的重要依据。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借款费用, 按《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 (国税发[2009]31号) 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为建造开发产品借入资金而发生的符合税收规定的借款费用, 可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归集和分配, 其中属于财务费用性质的借款费用, 可直接在税前扣除。因此, 只要不是明确必须资本化的借款利息, 就应该费用化在税前直接扣除。

5. 关联企业税负是税前扣除的关注重点。

财税[2008]121号文件规定:如果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 其实际支付给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这里的实际税负应理解为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 参照《纳税评估管理办法 (试行) 》的规定, 企业所得税纳税负担率 (简称“税负率”) =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但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的通知》 (国税[2008]114号) 中的《对外投资情况表》中, 计算实际税负率的公式是:实际税负比率=实际缴纳的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实际税负到底如何计算, 应向主管税务机关咨询。

关联企业间融资借款, 既存在有偿付利息方式占用资金, 也可能存在无息方式占用资金。财税[2008]121号文件只对需要支付利息的关联方借款利息支出在税前扣除给予了明确, 但企业被关联方无偿占用资金, 被占用方很可能存在被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风险。《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 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 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只有在税负相同的情形下, 税务机关一般可不进行纳税调整, 这时就必须关注实际税负。《纳税调整办法》第三十条规定:“实际税负相同的境内关联方之间的交易, 只要该交易没有直接或间接导致国家总体税收收入的减少, 原则上不做转让定价调查、调整”。因此, 税法虽无明文规定企业间融资借款必须计付利息, 但企业无偿占用关联方资金, 应分析关联方的实际税负, 评估企业的涉税风险, 如关联双方税负不相同, 交易直接或间接导致国家总体税收收入减少, 税务机关有权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和《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摘要:本文对企业向不同对象借款的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政策进行了梳理, 对特殊情形下的借款利息支出税前扣除进行了介绍, 特别是借款利息支出在税前扣除的五个注意事项, 以期为纳税人的实务处理提供参考。

理解和把握 篇5

一、“三个自信”的提出 1.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背景之一:

十八大召开正值重要历史节点,对于旗帜和道路问题,要有一个明确判断与宣示。背景之二:

十八大召开时期,正处于国内外高度关注讨论“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等问题的敏感时期。

背景之三:

党的十八大是我国新一代领导人即将接班主政的大会,也正值世界各主要大国政权轮替换届时期。

3.党的十八大

道路问题关乎命脉,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的问题。能否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清醒应对国内外各种声音与思潮,公正评价历史发展进程,客观面对

现实问题,正确把握发展机遇,科学确定未来发展道路与行动纲领,是十八大必然要回应和宣示的重大问题。

4.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宣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奇迹的发生以及持续的根本原因在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道路”是实践形态、“理论体系”是理论形态、“制度”是制度形态; “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 •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我们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二、坚定“三个自信”的依据

(一)坚定“三个自信”的历史依据

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取得的成果,为邓小平提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提供了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

·历次党代会报告主题及目标 1982-2012

(二)“三个自信”的现实依据 十年辉煌 •全球第2大经济体

•第3个载人进入太空的国家 •教育支出占GDP4% •城镇化率超50% •养老金覆盖面60%以上 •

“十一五”单位GDP 能耗降19.1%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5919元 •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 •最低工资标准平均上调21.7% •医保覆盖13亿城乡居民

•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惠及全国2821万学生 •

“十一五”建成铁路1.6万公里新增公路63.9万公里 •“十一五”城镇新就业5771万人人均收入增长9.7% 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在人类历史上,只有7个国家(地区)曾持续以7%以上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发展超过30年。中国是其中最大的经济体,且年均增长率有30多年超过9%。据经济学家们普遍预测,这种高增长还将持续30年。

国家和地区

2009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世界 579375 4.48 5.08 5.18 3.02-0.60 中国 49090 11.31

12.68 14.16 9.63 9.11 中国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

·从经济总量看,1990年中国GDP 在世界GDP 排第10位;2008年超过德国,排世界第3位;2010年超过日本,排世界第2位。

经济总量世界排名(单位:亿美元)名次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1年 2012 1 美国 98247 美国 144866 美国 145824 美国 150944 美国 150944 2 日本 47661 日本 46638 中国 58786 中国 73011 中国 74841 3 德国 18752 德国 27301 日本 54978 日本 58685 日本 58729 4 英国 14409 英国 22275 德国 33096 德国 35786 德国 35786 5 法国 13133 中国 20548 法国 25600 法国

27781 法国 27781 •2000年中国GDP 总数10801亿,世界第6位

中国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 ; ; ; ;

(三)坚定“三个自信”的理论依据 •面对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西方经济学家比较普遍的回答是中国推行了市场化取 向的改革;也有很多人认为,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不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的,而是由 资本主义带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我们将其归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大抽象成果。那么,三大 理论成果背后的原因和奥妙何在?

1、坚定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坚定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 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它涵盖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涉及改 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完整。

3、坚定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指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 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包括: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 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项具体制度: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 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坚定“三个自信”应正确理解和把握的四大辩证关系

1、坚定“三个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

2、改革开放前后两段历史之间的辩证关系

3、社会主义的一般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整体理解 把握语境 合理推测 篇6

记叙文类完形填空是高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重在描述事件或描写人物,因此要完成此类完形填空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的解题思路:

1. 了解作者所叙述的故事的各种线索。记叙文类完形填空有很强的可读性,所以在做题时要特别留意文章中的事件(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原因(why)等要素,以便于全面了解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将整个故事情节串连起来。

2. 注意作者写作的逻辑顺序。根据故事的不同特点,作者在写作时会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有的会按时间顺序叙述,最后点出故事的结局;有的则采用倒叙的方式,先点出故事的结局和影响,然后再叙述故事的发展过程。

3. 重视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对文章中的人物态度、人物性格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人物或对事件的看法,抓住这一点,有助于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4. 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应用。很多完形填空涉及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比如宗教、文化习俗等的内容,同时也要关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解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 从整体入手,把握中心。在完形填空题中,文章第一句都不设空,这就为整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叙事性记叙文往往在第一句就会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讲清楚;记人类记叙文也常会在第一句介绍人物的身份等信息。因此,在做题时考生务必要认真阅读,结合全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和理解方向。

2. 从理解入手,弄清逻辑。文中的句子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做题时,应该根据句子间的意义关系来理解它们的逻辑关系,弄清楚它们究竟是原因、结果、条件、方式、让步、比较关系,还是单纯地介绍时间、人物、地点等。

3. 从结构入手,完善细节。做完形填空题时,考生一方面应根据句子的对称及信息词and, but, however, yet等来确定是用近义词还是反义词;另一方面应该牢记一些短语、习惯用法及固定搭配。

4. 从发展入手,抓住顺序。在叙述事件发展时,可能为时间顺序,也可能为空间移动顺序,还可能为人物出场的顺序。做题时,考生应该抓住 first, next, then, last或inside, outside, upside, downside等词眼。

5. 从语境入手,辨析词义。考查单词辨析时,考生不能只对单词进行比较,而应该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及前后语境的提示和暗示等来确定答案。

6. 从情景入手,合理推测。假设自己就是文中的当事人,面对此种情况“我”会作出什么反应、采取什么行动,从而对事情作出合理、正确的判断。

【典题例析】2012年浙江卷(保留原题号)

“Just sign here, sir,” the deliveryman said as he handed Oscar Reyna a package.

The package consisted of a long, narrow box 21 wrapped in brown paper. 22 the box, Oscar saw an umbrella inside — a very old one with a beautifully carved wooden handle.

23 he had not seen it in more than 20 years, he recognized it 24 .

Oscar was 16 when he first saw the 25 umbrella. He had gone to a concert with his grandparents. As they were leaving, he noticed an umbrella on an empty seat. Impressed by its 26 , Oscar felt a strong desire to find its 27 .

Oscar 28 the manager to look in the record of advance ticket sales. Just as he thought, a name matched the seat 29 Oscar had found the umbrella. The name was Mrs. Katie O’Brien.

Oscar talked his grandparents into going by Mrs. O’Brien’s 30 on their way home. He rang the bell, the door opened, and an elderly woman appeared. “May I 31 you?” she asked.

“I’d like to return it if it’s yours,” Oscar said, 32 the umbrella as if presenting a 33 that had long been wished for.

“Why, yes! It’s mine,” replied Mrs. O’Brien with a 34 smile and shining eyes. “It was given to me by my father years ago. Thank you so much for returning it. May I offer you a reward for your 35 ?”

“No, ma’am,” he said, “my grandmother says that a good deed is its own reward.”

“Well, that’s 36 my father used to say. What is your name, young man?”

Years later, Oscar was staring at the finely carved handle of the umbrella as he remembered Mrs. O’Brien. It was in perfect condition, considering how 37 it was. Why had it arrived here today?

As if 38 , a note fell from the paper. It read: Mrs. O’Brien wanted you to 39 this umbrella as a present for a kind, 40 gesture long ago.

21. A. strictlyB. carefullyC. roughly D. casually

22. A. Opening B. Seizing C. Observing D. Searching

23. A. AfterB. When C. Since D. Although

24. A. clearly B. fully C. immediately D. suddenly

25. A. average B. unusual C. plain D. typical

26. A. beauty B. shape C. origin D. history

27. A. designer B. seller C. user D. owner

28. A. convincedB. forced C. encouraged D. advised

29. A. untilB. before C. which D. where

30. A. family B. theater C. house D. neighborhood

31. A. inviteB. helpC. bother D. know

32. A. putting upB. turning out C. picking up D. holding out

33. A. chance B. fact C. gift D. result

34. A. wideB. confidentC. proud D. shy

35. A. patience B. kindness C. courage D. determination

36. A. obviouslyB. naturally C. exactly D. probably

37. A. oldB. rare C. precious D. nice

38. A. in contrastB. in returnC. in exchange D. in answer

39. A. possess B. accept C. carry D. value

40. A. attractiveB. significant C. unselfish D. sympathetic

答案与解析

21~25 BADCB26~30 ADADC 31~35 BDCAB 36~40 CADBC

本文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记叙文。文章用倒叙的方式以第三人称讲述了作者年少时的一件往事。当时作者在音乐会结束时捡到了一把精美的雨伞,并想方设法将其归还给伞的主人。多年以后,这把伞又作为对作者助人为乐的奖励被邮寄给了作者。

21. B。根据下文及最后一段可知,这把漂亮的雨伞作为对作者善良、无私行为的奖励被邮寄给了他,所以包裹应是包得非常仔细。

23. D。本句的句意为“显然他有20多年没有见它了,但是他还是立刻认出了它”。根据句中的“had not seen it in more than 20 years”和“recognized it”可知,前后语意为让步关系,故用although。

25. B。从第二段中的描述“a very old one with a beautifully carved wooden handle”可知,这把伞非同一般。unusual表示“非同寻常的”; average表示“普通的,一般的,平均的”; plain表示“朴素的,简单的”; typical表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

26. A。第二段中的beautifully以及倒数第二段中的finely均表明这把伞非常好看,所以作者会为它的美所打动,故选A。

28. A。本句的句意为“奥斯卡说服经理查询了预订销售记录”。要通过查找座位及对应的观众来寻找伞的主人并非易事,所以奥斯卡需说服经理这么做。

29. D。根据句式结构分析可知,空格后为一个定语从句,其先行词为the seat, 关系词在从句中充当地点状语,故选where。句意为:正如他所想的那样,有一个名字和奥斯卡发现雨伞的座位相匹配。

32. D。通读前文可知,作者要将老人的伞归还回去,自然是要伸出手将伞递给老人,put up表示“举起,张贴”;turn out表示“结果是,最终是”;pick up表示“捡起,接收,用车接”;hold out表示“伸出”。

33. C。本句的句意为“奥斯卡说着,伸手将伞递过去,好像是在递交一份期盼已久的礼物”。选项中只有C项可与hold out搭配。

34. A。父亲多年前赠送的礼物现在失而复得,老妇人自然是笑逐颜开。a wide smile为习惯搭配,表示“笑得很开心”。

36. C。作者的祖母对他说过的话恰巧老妇人的父亲也跟她说过。此处exactly意为“恰好,正好”。obviously意为“显而易见地”;naturally意为“自然地”;probably意为“很可能”。

38. D。正当作者对于为什么这把伞又回到了他的手里感到奇怪时,一张字条从包装纸中掉出来。这就像是对作者感到迷惑的问题的答复,故用in answer。in contrast意为“与此相反,相比之下”;in return意为“作为回报”;in exchange意为“作为交换”,均不合题意。

理解和把握 篇7

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 呈现方式是:在左栏中, 用行为目标陈述方式表达课程内容目标, 既提出对特定知识的要求, 又提出对特定过程的要求, 更注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具有指令性、规则性。而在右栏中, 从内容要点的把握和教学活动的开展两个方面, 对相应内容目标的实施作出了“提示与建议”, 具有指导性、开放性和选择性。

在行为目标陈述的句式中, 有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预期表现。其中行为主体是学生, 行为条件是影响行为表现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而预期表现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 用以测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然而, 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呈现方式都包括这四个要素, 有时, 为了陈述简便, 省略了行为主体或行为条件, 但前提是以不会引起误解或引起多种解释为标准。

例1赏析 (行为动词) 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 (条件) , 展现 (行为动词) 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 (条件) , 确认 (行为动词) 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条件) , 树立 (行为动词) 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预期表现) 。

这里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只是作了省略处理。

一、行为动词的类别

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 行为动词比较丰富, 有“了解、知道、理解、观察、感受”等20个以上的行为动词, 这些行为动词可分为三大类, 如表1所示。

(一) 第一类行为动词对结果有要求, 如了解、知道、说明、阐释、评议等等;

结果性的行为动词有三个层次:识记、理解、应用。

(1) 识记:再认和再现思想政治课中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观点。

(2)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 转换表述已知的知识;对有关知识进行必要解释, 即不仅能识别知识的各个方面, 而且清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一个知识与其他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已知知识做出合理推论, 或通过已有条件去扩展相关的知识。

(3) 应用:明确有关活动的组织过程, 通过活动更好地理解知识、感悟道理和掌握方法, 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活动结果;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有关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2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 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 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例2中, “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涉及对结果有要求的行为动词, 属于第一层次;“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 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对结果有要求的行为动词, 属于第二层次。

(二) 第二类行为动词对过程与方法有要求, 如调查、观察、讨论等这样的一些行为动词。

例3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 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例3中, “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涉及对过程有要求的行为动词, “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涉及对结果有要求的行为动词。

(三) 第三类行为动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要求, 如体验、体会、树立、养成等等。

在情感教学目标中, 分经历 (感受) 、反应 (认同) 、领悟 (内化) 三个等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变化, 是教学中最难以测量的部分, 但是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情、态度和学生的行为、作品等表现出来进行评估。

例4“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 确立正确的择业观”“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能够开启人的智慧”等。

例4中, 所给出的标准着眼于长远目标,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其运用了第三类行为动词, 是从侧重点来说的;其同时含有第二类行为动词的成分, 如“感悟”这个动词, 也有对过程的要求;有时还有第一类行为动词的成分, 因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

二、行为动词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一) 行为主体表述混乱

例5某教师对人教版教材《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教学目标作如下设计:“知识目标:识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 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理解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力目标:通过教学, 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分析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 自觉坚持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 使学生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例5中, “知识目标”所表述的主体是学生, “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所表述的主体是教师, 教学目标在主体表述上前后不一致。后者所表述的主体是错误的, 因为这种表述方式违背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是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收获, 那么教学目的的编制也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因此教学目标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二) 教师选用的行为动词与课标水平要求不一致

例6某教师对人教版教材《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三框“我国的宗教政策”的教学目标作如下设计:“知识目标: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能力目标:利用已有的历史知识, 领会我国的宗教政策遵循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提高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弘扬科学, 树立科学世界观。”

在例6的表述中, “知识目标: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的“理解”选用得就不够准确, 课标的表述是“了解我国的基本宗教政策”。“理解”一词所表述的实际水平比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水平高, 应该用“了解”代替“理解”更为恰当。理解是指对有关概念、原理和观点进行转换或解释、推理;了解是指对有关事实、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再现或再认。了解是理解的前提和基础。因此, 例6中的知识目标应改为: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 制订的教学目标中缺乏行为动词

例7某教师对人教版教材《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学目标作如下设计:“知识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含义, 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及其相互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的共性与特性, 培养准确把握事物的共性和根本特性的辩证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 联系实例, 感受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优势,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在例7的教学目标的设计中, 知识目标中把教学内容当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结果, 要有相应的动词来描述学生习得的程度与水平, 只有内容的罗列, 不能算是教学目标, 只能是教学内容。

综合以上三方面表现不难看出, 这些问题违背了教学目标在表述上应该体现“三个维度”以及对“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可操作性的表述”的基本要求。解决此类问题必须要准确理解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

三、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对教学目标的制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研究、梳理行为动词。

(一) 理解行为动词的外显性和内隐性的要求

行为动词的外显性是指行为动词直接指向的是学生, 揭示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该达到的学习效果;行为动词的内隐性是指行为动词间接指向的是教师, 揭示出教师为了辅助学生达到这样的学习水平应该采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途径。这就构成了课程标准中使用的每个行为动词都有双重性的要求。

例8“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 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例8中的表述选用了“归纳、理解、弘扬”3个行为动词。从外显性要求看, 3个行为动词的主语都是学生, 它们所指向的活动主体都是学生。无非这里省略了行为主体。要达到这样的学习水平要求, 单靠学生的主体努力是不够的, 必须要有一个内在的辅助条件, 即教师的主导作用。换句话说, 教师要积极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 在嵌入式的学习环境中讲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 最终达到学生能够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由此可见, 行为动词所关联的是双指向, 外显性指向学生的学习水平, 内隐性指向教师教的行为以及所教学的内容、采取的途径和策略等。教师对外显性的要求理解得越深刻, 越能够创设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学习环境;教师对内隐性要求理解得越深刻, 教的行为目的性也就越明确。这是准确落实教学目标的基础。

(二) 理清行为动词在教学目标三个维度中的内在关联

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 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建构的三个侧面, 有机地统一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全过程之中。作为思想政治学科, 关注行为动词不仅仅是简单地关注知识水平的要求, 更要关注行为动词所关联的学生能力和情感发展的具体要求。这三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要素现已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例8中, “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中的“归纳”指向的是学生知识水平的要求, “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的“理解”指向的是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 “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中的“弘扬”指向的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是“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的前提和基础, “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 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学生“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的前提。由此可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在知识学习与探究中、在能力培养与训练中逐步渗透、形成的。

(三) 把握行为动词在教学目标中的可操作性和测评性

教学目标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有效教学目标更多地关注目标的可操作性和测评性。采用适当的可操作、可测评的行为动词来描述, 明确对学生做出要求, 使教学目标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可操作性和测评性都注重对外显动词的选择, 可测评性还要求行为条件的情境化和表现程度的具体化。有的教师误将“目的”当成“目标”, 因而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常常会出现“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或“拓展学生知识面”等这些不明确的表达, 因而无法观察到目标行为是否实现以及何时实现, 这样的目标对实际教学没有管理或评价的价值, 因而也就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了。

理解和把握 篇8

一、准确理解先进文化内涵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1. 先进文化内涵的界定。

首先, 要准确理解先进文化的内涵, 必须搞清什么是文化的内涵。到目前为止, 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几百种之多, 可谓是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下定义者立于不同的学科角度所致, 诸如, 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等。尽管不同学科给文化所下的定义有所不同, 但有一点在认识上是共同的, 那就是文化因人而生, 如果没有人, 就绝没有文化可言。一部人类发展史, 就是一部人类文化史。所以, 马克思“自然的人化”的概括, 虽然不是文化的定义, 但却精辟地指出了文化的内涵。即人类超越动物本能, 依照自己的价值取向, 作用于自然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 无论是物质的、精神的, 还是制度的, 只要有人的参与、创造, 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这是广义上的文化。其次, 我们所要建设的文化是属于什么样的文化?显然不是涵盖如此宽泛的广义文化, 而是与经济、政治相对应, 反映并作用于经济和政治的观念形态的狭义文化, 是思想道德、价值信念、精神情感方面的人文文化, 属上层建筑范畴, 其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再次, 我们所要建设的先进文化应具有怎样的特质?属于上层建筑的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别, 对此, 我们历来的态度是努力建设先进文化, 积极扶植健康文化, 认真改造落后文化, 彻底摒弃腐朽文化。那么, 什么样的文化才能称得上是先进文化呢?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原则要求, 先进文化应具有服务性、开放性、前瞻性、民族性、科学性和群众性的特质。那么, 建设先进文化就应紧紧扣住这些内涵特质。

2. 发达国家的文化不等于先进文化。

我们所要建设的先进文化是观念形态的文化, 虽然科技文化也属观念形态的文化, 但就其内在特质和社会功用而言, 二者之间不尽相同。科技文化所涉及的是认识体系的内容, 人文文化所涉及的是价值观念的内容。科技文化一般表现为人类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把握, 换句话说, 人类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把握如何, 往往直接在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上得以同步反映, 这就是为什么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之所以被现代社会机械操作所取代的根本原因。而人文文化则主要表现为人类需求、愿望、理想、选择等生活目的与价值观念, 它们往往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 并对社会历史起着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它与社会的物质文明并非一定同频共振。在15世纪以前中国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 物质文明程度不高, 然而, 它所创造的人文文化, 不仅使中华文明璀灿夺目, 也给周边国家文明进步以充沛的养分, 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最亮丽的风采, 就是明证。

就目前现状而言, 发达国家在科技文化上所表现出的某些先进性, 我们的确不可与之同日而语。但是科技文化的先进, 并不意味也绝不等于人文文化的先进。因为我们要建设的先进文化是思想道德、价值信念、精神情感方面的人文文化, 是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因此, 以发达国家科技文化作为参照, 来衡量我国社会意识形态文化建设, 是认识与理解上的严重偏颇。

3. 不能脱离意识形态属性谈先进文化。

我们谈先进文化, 并不是在谈一个抽象的理论概念, 而是在谈一个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 肯定要和现实以及现实的功利联系起来。离开现实功利空谈概念是毫无疑义的。自古以来,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不同, 对于文化先进与否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譬如, 价值观念的不同对于文化先进与否的认识也是不同的,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社会本位价值观念可谓是根深蒂固, 而西方文化追求个体本位价值观念也可谓由来已久。这就必然形成东西方对文化先进与否认识上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谈先进文化时, 不能脱离国家意识形态以及民族生存的历史和精神的历史, 其中最根本的是要看创造它的那个阶级是否先进。我们所要建设的先进文化, 性质是社会主义的;核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任务是全面构筑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从根本上说, 就是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立场上, 立足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代表当代中国前进方向, 代表推动社会发展要求, 努力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

虽然在文化的载体形式和传播手段上, 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还存在诸多不足, 但这并不能证明我们的文化落后。美国的文化产品大都利用高新技术包装, 即使它在某些方面能吸引人, 赢得了一定市场, 因其内容大多宣扬的是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 决不可妄言其先进。因为, 判断一种文化先进与否, 不能只看现象, 要看其实质;不能只看形式, 要看其内容;最根本的是要紧紧抓住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

二、衡量文化先进与否应把握的标准

1. 要看其指导思想是否科学。

既然我们建设的“文化”是与经济、政治相对的观念形态的文化, 属于上层建筑范畴。那么, 判断其先进与否, 根本是要看其指导思想是否科学。科学的标志是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 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并正确运用这一规律, 引导、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以合理的、先进的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 尊重、维护、调动社会广大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精神对待一切事物, 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为最终追求。

凡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必须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被人们奉为科学的思想理论。在今天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严峻形势面前, 研读马克思理论成为西方国家政要、银行家、金融家、企业家所追求的一种“时尚”, 他们试图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于是, 一个严密逻辑清晰地呈现在他们面前:资本主义的内生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根源的理论经得起现实的拷问, 充分显示了科学思想理论的魅力。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她所领导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 必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势必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构筑作为核心, 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重要任务,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教育重点。毫无疑问, 只有如此建设起来的文化, 才是先进文化。

如果摒弃观念形态的科学指导思想, 仅以技术水平的高低去衡量文化的先进与否, 这种做法的本身就有失科学。比如, 某些西方国家凭借本国所占有的尖端技术, 研发新型军事武器, 扩充军事力量, 四处制造事端, 破坏世界和平与安宁。即使其技术再先进, 也不是观念形态上的先进文化。

2. 要看其是否具有文化共享的理念。

大凡先进文化都应有共享的理念。这是因为文化是自然的人化, 反过来又在化人。世间因为有了人才产生了文化, 因为有了文化才使人真正成为社会人。古往今来, 不管生活在何国家、何民族、何地域的人们, 所创造的文化, 接受的文化信息, 感受的文化氛围, 具有相通之处。那么, 文化共享就不仅是可能, 而是必然。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由于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 被各个民族的各个方面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所代替。物质生产是如此, 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个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 由多种民族的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 (1) 经典作家这里关于“世界的文学”的论断, 广而言之, 也可以理解为“世界的文化”。其实, 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世界文化, 而在于不管是地域的或民族的“精神产品”如同物质产品一样, 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必将成为公众共享的产品。

罗素在《中西文化之比较》中也说:“不同文明间的交流, 过去常常被证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希腊向埃及学习, 罗马向希腊学习, 阿拉伯向罗马帝国学习, 中世纪的欧洲向阿拉伯学习, 而文艺复兴的欧洲又向拜占庭帝国学习。许多这样的交流表明, 作为落后国家的学生能超过作为先进国家的老师。对于目前中国发生的情形, 如果我们把中国人看作是学生, 那么中国人一定能再次超过我们西方人。事实上, 如同他们向我们学习一样, 我们能从他们那里学到许多东西。” (2) 从罗素所言国家、民族间文化互学共享的事实, 我们同样可以反过来这样理解, 任何一种文化如果不能自觉、主动与异质文化交流和融合, 进行有效地“嫁接”, 势必处于孤立封闭状态之中, 造成“近亲繁殖”, 这样的文化必将是一种短命的文化, 根本就没有什么先进性可言。

文化共享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 是其自身生存、发展、完善的必然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信息网络化背景下, 世界各国由于文化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之形成一个整体, 任何文化的自我封闭已万不可能。既然如此, 那就要树立共享观念, 自觉融入共享, 在共享中取长补短, 实现和谐发展。因此, 我们在建设先进文化过程中, 必须牢固树立文化共享理念。

首先, 要勇于汲取、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对于本国文化要有正确认识, 既不要“天生丽质难自弃”, 自爱自怜;也不要“养在深闺人未识”, 孤芳自赏。对于外来文化只要是有益的、有用的, 都要持有欣赏、享受、为我所用的态度, 不鄙视, 不排斥, 以泰山不让杯土的包容态度, 以河海不择细流的宽阔胸襟, 广纳精华, 以丰富和充实自身的文化发展。在汲取、借鉴的同时, 对于那些明显带有资产阶级审美倾向, 甚至宣扬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文化产品, 应坚决摒弃、剔除。要努力克服学习借鉴中的浮躁之气, 什么斯克尔宾馆、维多利亚浴场、莱茵名都等等, 仅用几个无厘头、名不副实的“洋词”, 就以为是对优秀文化成果的共享, 相反, 这恰恰是浅薄的写真。其次, 要勇于将自身优秀的文化“送出去”。在文化共享中, 仅吸纳和引进外来文化是不够的, 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送出去。在文化“送出去”的过程中, 一是要有辨别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东西送出去。目的就是要让世人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真正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所在, 而不是鱼目混珠、鱼龙混杂, 将一些不良文化产品也推出国门, 给一些本来对中国文化抱有偏见的人们落下话柄, 或给那些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 甚至根本不了解的人们产生错觉或误解。二是要充分展示当代中国的新形象。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 综合国力的增强, 国际地位的提高, 近几年来, 在西方世界“中国威胁论”此起彼落, 尤其是一些西方媒体歪曲事实, “妖魔化”中国, 对此, 我们就必须通过文化传播, 以无可辩驳的事实, 以正视听, 将一个当代中国真实形象送到世人面前。

3. 要看其是否具有独树一帜的民族特色。

文化的民族特色, 是民族历史的积淀和潜在的社会意识, 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 所表现出来的该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思想感情、审美倾向、处事态度、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这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 以全民族共同联系为纽带, 以全民族利益为宗旨, 它对内包容丰富多彩的个性, 对外显示旗帜鲜明的整体风貌。虽然人类文化具有共通性和共享性, 但并不等于人类文化的同一和统一。经济全球化, 并不等于文化全球化, 或者说世界上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单一价值标准的所谓“全球性”文化。因此, 从这个意义说, 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超然于民族之上的同一、统一的文化, 而恰恰是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构成了缤纷瑰丽的世界文化。

正因为如此, “在最杰出的近代作家身上, 他们自己国家的特点可以通过他们对古人的模仿中看出来;他们的花朵和果实虽然得到了同一太阳的温暖, 并且在同一太阳的照射下成熟起来, 但他们从培养他们的国土上接受了不同的趣味、色调和形式。从写作的风格来认出一个意大利人、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或西班牙人, 就像从他面孔的轮廓, 他的发音和他的行动举止来认出他的国籍一样容易。” (3) 伏尔泰关于从作家的写作风格来认出他们国籍的论述, 正说明文化独具民族特色的极端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王牌, 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在建设文化的过程中, 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优长是必要的, 但决不能迷失自我, 必须坚定不移地突出自己的民族特色,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问题上, 毛泽东强调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 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形式, 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只有这样的文化, 才是“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4) 的文化。

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问题上, 江泽民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 国家要独立, 不仅政治上、经济上要独立, 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根植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反映中国人民创造自己新生活的进程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立身之本。只有首先赢得中国人民的喜爱, 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才能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5) 只有坚持民族特色, 表现和反映振奋的民族精神、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的文化, 才是真正具有竞争活力的先进文化。

考量一下现在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雅俗不分、美丑不辨, 甚至刻意追求鄙俗、丑陋的不良倾向, 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醒。例如, 有些地方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名, 行封建迷信之实, 甚至视低俗、粗俗、庸俗的东西为民族特色, 从城乡大街小巷各种店铺名称可见一斑, 什么刘三刀把子肉、赵老鬼茶庄、胖嫂足疗所等等不一而足。不言而喻, 这种所谓逆美而行“文化”, 根本不是在丰富民族文化特色, 相反是对民族文化特色的糟践和扭曲, 岂有先进性可言。

4. 要看其是否坚持人民大众利益至上的原则。

文化“为什么人的问题, 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原则的问题。”文化建设“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 是否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毫无疑问, 是否坚持人民群众利益至上, 是衡量文化先进与否又一重要标准。因此, 建设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人民大众利益之上的原则, 切实做到文化建设为了人民, 文化建设依靠人民, 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具体表现为:第一, 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激励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精神。一些地方凭长官意志, 越俎代庖, 脱离实际, 远离大众, 为涂脂贴金“造政绩”所搞的文化虚假繁荣, 不管作出何种标榜, 都不是先进文化。第二,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已故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金克木先生认为, 文化就是“国情”, 就是“国民性”。建设文化要立足于中国正处于今后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要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素质这个根本要求,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协调社会各种关系, 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反之, 建设文化不仅失去应有的意义, 同样也没有先进性可言。第三, 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成果享受权。文化建设的主体既然是广大人民群众, 所创造出的文化成果自然也理应由广大人民群众去享受, 任何个人或社会集团、社会阶层都不能倚仗经济或政治的强势地位, 强行将某种文化成果据为己有;也不能借口是文化原生地或原创者, 而将某种文化列为专属。对于一些新的文化成果常常带有思想意识的超前性, 甚或表现为人们还不熟悉的新的表达形式, 也应将对其的价值判断权、选择权交给人民群众。否则, 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是口惠而实不至。

综上所述, 只有准确把握内涵, 严格衡量标准, 才能真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这样的文化, 才是真正代表社会前进方向、适应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反映最广大人民利益和要求。也只有这样的文化, 才能在当今诸多思潮的较量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充满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摘要: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呈现空前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下, 一些不容忽视的倾向、现象也日益凸显, 如果任其扩展蔓延, 必将直接危及先进文化建设的方向、性质。因此, 必须澄清对先进文化内涵的模糊认识, 厘清对先进文化的是非判断标准, 保证先进文化建设的健康开展。

关键词:先进文化,内涵,标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人民出版社, 1997

[2].罗素.中西文化之比较.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研究论集〔M〕.重庆出版社, 1988

[3].伏尔泰.论史诗.西方文论选〔M〕,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 人民出版社, 1965

理解和把握 篇9

但是低段的词语理解又有别于中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词语理解的目标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而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从两个学段要求中的关键词“了解——理解”中, 可以看出低段词语教学需要适度的、粗浅的理解, 重在积累。在低段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但一定要把握好度。

一、查字、词典理解

通常小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学会了使用字、词典。作为学生的阅读助教, 它既可以在预习时帮助学生理解所要掌握的词语, 又可以帮助学生独立地进行课外阅读, 并伴随终生。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低段查字、词典只是作为学习词语, 帮助阅读理解的辅助手段, 不是重要的方法。这是因为有时字、词典中的注释比词语本身还难理解;而且, 低段学生在汉字 (词语) 义项的正确选择上, 有一定难度, 需要教师引导;另外, 学生即便读懂了注释并不意味着理解了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但是查字、词典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 在中高年级是一种很重要的自学形式, 教师在低段就是要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意识、习惯。

二、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低段学生在现实生活中, 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已经接受了大量的信息。有一部分信息已与书面词语建立了对应联系, 在生活实际中已理解掌握了这些词语。但更多的信息与书面词语并未建立联系。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类词语时, 教师如果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 则可收到最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西师版二 (下) 《湖》一课时, “林中有一池圆圆的湖水, 它亮得像面镜子, 它绿得像块翡翠。”一句中“翡翠”学生不能理解, 词典上的解释也十分生硬。这时,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问问学生“你佩戴过玉吗?”很多学生都将自己佩戴的玉掏出来给大家看, 教师相机说明翡翠是玉石中的一种, 碧绿的翡翠是玉石中的精品。教师再请学生看看玉石的颜色、光泽, “湖水绿得像块翡翠。”就不难理解了, 形象的比喻也深刻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了。

三、结合上下文理解

人教版二 (上) 《难忘的一天》中有这样一个词语“和蔼可亲”。在初学课文的时候, 大多数学生都会对这个词语进行质疑。这时, 可以引导学生去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邓爷爷样子是“和蔼可亲”的。再次读了这一部分课文之后, 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出来: (1) 他带着慈祥的微笑向我走来; (2) 邓爷爷高兴地点点头, 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这时候, 教师可以再问学生, 你知道邓爷爷是谁吗?他可是我们尊敬的国家领导人。可是邓爷爷在“我”的眼前, 就像谁?就像我们的亲爷爷一样, 一点架子都没有, 这样亲切, 这样友好, 这样温和, 这样容易让人接近。学生也就随之明白了, “和蔼可亲”其实就是“态度温和, 容易接近”的意思。教师还可以更进一步让学生来说一说, 生活中你认为谁是和蔼可亲的, 说说为什么。这样的理解词语, 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解词语, 和课文内容, 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篇课文中, 这个词语是一个关键点, 理解了这个词语, 就可引领孩子体会邓小平爷爷的平易近人。

四、动作演示理解

学生在学习苏教版二 (上) 《夕阳真美》一课时, 文中“连绵起伏”的理解对于学生是个难点, 教师随机地引导用手势表示来理解的方式非常有效。

再如, 在学习苏教版二 (下) 《雨后》一课时, 先让学生分小组朗读描写小哥哥在雨后玩乐的诗节, 模仿顽皮的小哥哥的动作, 练习朗读, 猜想小哥哥当时的心情, 小组交流后, 学生争相跑上台去在黑板上写出描写小哥哥动作的词“踩、喊、滑、拍、说、发射”, 并配以生动的表演, 精彩的朗读。

五、通过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理解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对一些不太理解的词语, 可教给学生找近义词 (或同义词) , 采取替换的方法来理解。如“这是油田逐步形成的奥秘。”这一句中“奥秘”这个新词难以理解, 如果指导学生找出它的近义词“秘密”, 就会豁然开朗。理解“丑陋”可以用否定反义词的方法, “丑陋就是不漂亮”。

在语言训练中, 如能经常地进行换词比较理解, 学生不仅能准确地理解词语, 牢固地掌握知识, 同时又能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六、通过打比方来理解词语

低段学生对有些词语的理解常常是含糊的, 所作出的解释不能像词典那样精确, 这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打比方的方法来表达它, 从而对它有一个明朗的、较准确的理解。例如“持之以恒”这个词, 学生在阅读中接触到时, 是能够意会的, 当教师激励学生表达出来时, 学生可能会说“比如同学们每天早上锻炼身体, 他们不论是春夏秋冬, 还是刮风下雨, 都能坚持, 这就是持之以恒。”虽然这一表达不能说是对词语的精确解释, 但它已表明学生对这个词语有了形象生动的了解、把握。

七、猜测词义

很多时候, 在整篇文章的阅读 (特别是课外阅读) 中, 教师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词义。在语境中, 每个词语都承载着一定的文本意义, 遇到个别不理解的词语也并不一定就影响全文理解, 如果用繁琐的方法将词语提出理解, 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进度、影响文章整体理解。

理解和把握 篇10

一、关于教材的理解

1. 文本的结构。

《月光曲》的行文并不太长, 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 前一部分, 用一节文字简洁地对贝多芬进行介绍, 并点明题意, 使读者对贝多芬及其作品先有个总体印象, 然后以“传说是这样谱成的”引出故事。第二部分, 自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详细介绍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过程。作者这样安排, 一方面是因为虽然贝多芬一生谱写乐曲不可谓不多, 然而其中的一首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的谱写却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所以, 需要一个提引, 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 这样娓娓道来, 也使得整篇文字不显得突兀, 而是妙然天成。

2. 文本的语言。

《月光曲》简洁、优美的语言文字, 引领着我们在寂静中, 听到了那一对穷兄妹的谈话。妹妹果真是“随便说说”吗?显然不是, 这极为普通近似于白描的话语分明是盲姑娘内心善良的自然表露, 是她对生存处境的凄苦的回应, 是话语尽头的不安与悔意, 是兄妹情深处的体谅与关爱———唯有这样的人才能说出这样一些看似浅显实则意味深长的话语。

随着行文的展开, 我们看到贝多芬走进了这间茅屋, 他是要“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一曲终了, 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 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 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这是我们看到的又一次对话, 话虽然不多, 但是, 从盲姑娘的话语中, 我们不难看到一个爱音乐又懂音乐的可爱形象, 唯其对音乐充满挚爱, 才会领悟得深刻;唯其对音乐有着深刻的领悟力, 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弹琴人演奏技艺的高超、作品情感表现的深厚, 并于演奏之中辨识出演奏之人。由此,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贝多芬要再为盲姑娘演奏一曲了:就盲姑娘而言, 她的境遇值得人怜爱, 她的心地值得人敬重, 她对艺术的追求值得人感动, 她对艺术的理解值得人动容。就贝多芬来说, 他能“走近”并“走进”茅屋, 是因为他感动于穷兄妹俩的手足之情, 深怀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他从“弹”到“再弹”, 是因为有感于盲姑娘的艺术天赋, 有着要使“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的艺术信念;他之所以能即兴创作出不朽的名曲《月光曲》, 是因为他有感于有盲姑娘这样的“知音”, 因而有着源源不竭的创造激情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相比较这诸多的内容, 作者的用笔显然是极简洁的。这简洁的语言, 它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艺术想象空间, 引发了我们无尽的思考。

3. 人物形象。

《月光曲》一文塑造了贝多芬、穷兄妹俩两种人物形象。对这些人物作者虽然着墨不多, 但其形象却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简洁的描述, 使我们看到了盲姑娘内心的纯洁、善良以及对音乐的痴迷, 看到了皮鞋匠的淳朴、宽厚和对妹妹的关爱, 看到了贝多芬的诚恳、热情与深沉。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感觉, 首先是因为作者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比如皮鞋匠与妹妹的对话, 再比如贝多芬与穷兄妹的交流, 他们所吐出的每一个字, 都无不有着鲜明的个人印记。又比如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听说一位先生要弹曲子给自己听, “姑娘连忙站起身来让座”, 一个“连忙”足见她的激动、惊喜与感激;在贝多芬弹的时候, 她“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 她激动地说……”极其简练地刻画出了一位痴迷音乐的可爱形象。其次, 是因为作者传神的环境烘托, 比如“一阵风……显的格外清幽。”这样的美, 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 也激起了贝多芬心中的创作激情, 他“望了望……按起了琴键”, 任内心的情感自然宣泄, 化作一个个动人魂魄的音符。第三, 作者善用对比。破旧的茅屋与华美的乐章作比, 物质的贫困与精神的追求作比, 卑微的穷兄妹与伟大的艺术家作比……于是, 故事有了波澜, 传奇有了深意, 作品有了张力。

4. 化虚为实的艺术表现手法。

《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经典乐曲之一, 其优美的旋律倾倒了无数的音乐爱好者。把这种无形的音乐旋律用语言展现出来, 表现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智慧。他借皮鞋匠倾听贝多芬演奏时展开的联想与想象, 化虚为实, 使读者仿佛也看到了《月光曲》所反映与描绘的奇丽画面: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 海面上霎时间“洒遍银光”。随后, 月亮越升越高, 天空中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 海面上刮起了大风……一个连着一个朝岸边涌过来……”这样的化虚为实的艺术表现, 它还使得那些并没有亲耳聆听过这些音乐作品的读者, 也能凭借文本猜想出其音乐作品的大致旋律。

二、关于教学的几点建议

《月光曲》被编入“艺术的魅力”这一专题, 教学本课的主要目标有三:其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其二, 在阅读感受这个传奇故事的基础上, 体会音乐的魅力, 感受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其三, 在阅读中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 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 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 是怎样把眼前之所见与内心之所感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并通过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为有效达成这些教学目标, 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努力。

1. 琢磨语言, 品味形象之美。

语言是有温度、有感情、有灵魂、有生命的, 优秀的作品尤其如此。比如, 在本课中, 有关贝多芬的语言描写仅有两处:一处是贝多芬走进茅屋准备为盲姑娘弹奏第一支曲子时, 他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另一处是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粗看起来, 这两句话似乎很是平常, 毫无什么特别之处。但是, 仔细琢磨琢磨, 我们却会在这看似平淡、朴素的话语背后发现许多的东西:不请自到的贝多芬是热情的, 是诚恳的;弹罢一曲又弹一曲的贝多芬是感慨的、激动的, 而这“感慨、激动”的缘由更是值得人深思的。当我们联想到这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一位对世界音乐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人, 他在听到穷兄妹的谈话后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时, 我们立刻会感到说话人的体贴、仁厚以及激情掩盖下的平易。

2. 欣赏“乐曲”, 感受“艺术”之妙。

本单元的意图之一, 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 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具体到《月光曲》的教学, 要紧扣有关描写联想的词句, 引导学生欣赏乐曲, 切身体会音乐的旋律, 感受艺术的魅力;最后, 要通过多读, 引导学生把富有艺术感的语言积累下来。

3. 适度拓展, 延长审美之翼。

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 篇11

一、注重实际,遵循规律

注重实际就是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技能的形成规律去理解与把握教材,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也更容易完成。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考虑单元计划如何安排?第一节课如何安排?为什么这样安排?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了解教材内容的安排层次,其编排结构一般要依据学生认知心理与教材的难易程度,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有层次地安排,以便学生逐步认识、积累和掌握相应的知识与动作技能。如果教师能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把握知识与技能发展的线索,就能从中理清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以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探索新的知识,快速地掌握动作技能。

二、跳出教材,超越教材

跳出教材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与教材,结合学生的思想、基础、能力和教育资源的实际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过程,也是教师对教材再创造的过程。一位成熟的教师在走进教材、吃透教材的情况下,还要能跳出教材、超越教材。对于这样的教材内容教师不能单单从单元体系与课程中剥离出来,在教学设计时需要了解教学内容在整个学段与单元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清楚了解前后单元之间的联系,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联系,一节课在单元与课程中的作用与上、下课时的联系,同时做到心中有数,实现目标,定位准确、不越位、不缺位。

跳出教材是站在更高的高度看问题,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在教授支撑跳跃一课时,某教师在教学的开始部分向学生介绍将跳箱看作是一个障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翻越跳箱,学生跃跃欲试,有的爬过、有的翻过、还有的跳过去,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在跳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还创新出了许多新的翻越方法,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些具有恐惧心理的学生因为前面曾经翻越过,在后面的学习中也不再畏惧,这种教学方式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是采用了跳出教材之外来把握设计理念,将跳箱看作是平时生活中的一个普通障碍,让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翻越,然后由此引入本课,在引入支撑跳跃方式时也就顺理成章了,这种引入过渡自然,学生也易于接受。这样理解与把握教材在单元计划与课程中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本课的导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同时对于后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确定难易,把握重点

有些内容在教学时学生常常感到有难度,即使教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反复的示范,可总有部分学生仍然出错,但一旦搞清楚便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应仔细分析教材易混淆的地方,将易混淆的地方确定为教学重点。比如三级跳远教学中,学生最易混淆的地方则是起跳脚与第一跳的脚步,一些学生在教师讲解时并没有明白起跳脚与第一跳为同一只脚,教师的教法则以此作为教学重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一位教师则从立定三级跳远开始,将原地起跳改为第一跳的同一只脚,学生易于接受,学习的效果也比较好,课堂结束时学生全部掌握了三跳的基本技术。因此,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深刻理解与把握教材的难易,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再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接受。而有些教师则从完整动作开始,教学重点也放在了技能动作上,没有把握好学生助跑和跳跃的易犯错误,再加上学生人数比较多,最后结束时仍有不少学生起跳脚与第一跳不是同一只脚。这两种结果便是由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不同所造成的。

四、整体把握,注重实用

有些教学内容是综合的、系统的,体育教师应对这样的教材性质及所面对的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与学习习惯有所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如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师一般在分析与处理教材时将教学的重难点放在持球、传球时的正确用力顺序、传球到位等等,这样的处理仅仅局限于动作技术本身,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东西,因为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目的是将所学技术运用到篮球比赛中,这种处理忽略了传球时的多变性,应该注重传球的速度与隐蔽性。有教师在教授此教材时在练习部分让学生根据比赛中的情形设计传球方法,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建议,有的传反弹球,有的做个假动作之后再传球,有的通过头上传球,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注重了学习技术动作的实用性。这样处理教材除了传接球技术本身作为教学的重难点以外,将传接球的速度和隐蔽性作为教学重难点就更加全面了。

理解和把握 篇12

关键词:专题节目播音员,整体理解,动态把握

专题节目涉及的内容较多,反映的问题较为深刻,形象鲜明,写法巧妙,由播音员运用多种播音表达技巧,通过讲述的形式传达节目信息。因此,播音员在播报专题节目时,要系统梳理稿件脉络,整体理解与动态把握所播稿件,只有这样,才能使节目播音达到张弛有度、动静相宜、主题突出的效果。

1 电视专题节目的整体理解模式

整体理解专题,是播音员运用语言的前提条件,是其在播稿之前的重要准备工作。播音员分析理解节目的过程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统观整体的步骤。

1.1 从整体深入到局部细节

专题节目播音员的播音创作要想真正与节目达到和谐统一,需要依托于专题片中整个事件发展的内部联系,并藉此调整播音中语言的运动节奏,形成独特的艺术张力。电视专题节目的整体理解,首先应确定电视专题节目的类别,例如纪实类、公共类等,各类型节目又可细分为多种专题节目形式,如纪实类包括新闻、文献、文化、综合;公共类包括社会、经济、科技等。专题节目的类型不同,其播报方式也要“因类而异”。其次,要对播稿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分析每段文字中的每句话及每个词的含义,随着对专题内容的展开而逐步提升思想感情的运用。

1.2 从局部统一到整体主线

文字稿件的主题思想是专题节目的灵魂所在,每一个专题节目都通过专题的内容与形式阐述着不同的主题。专题内容决定专题形式,形式是对内容的美化与强化,而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服务于整体主线的,因此,掌握好专题的内容与形式,能更好地强调主题,掌握好局部的细节,可表现出整体的风格。播音员应掌握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根据不同的专题情境,调整自己的音色、语速与情感,播报出准确、到位的声音,达到生动、形象、直接的感染效果,成为连接电视专题节目的纽带。

2 电视专题节目的动态把握途径

电视专题节目的播音是一项艺术加工、创作的过程,其中,情感的表现力度作为动态因素,决定着播音产生的效果,情感表现力体现在思想感情的控制与表达等方面,“现场感”和“对象感”是专题播音动态把握的两个主要原因,两者之间既独立又统一,因此,动态把握好专题节目,需要从这两方面着手。

2.1 在专题节目的“现场感”中控制思想感情

“现场感”是在正确理解播稿的基础上,对稿件深入细致地分析理解,能达到犹如身临其境之感,在情景交融中,产生真实的切身体验、感受与强烈的播讲愿望、情感,合理控制自己的思想情感,在模拟现场进行播音时,能产生实效式彩排效果,经过多次训练,可迅速提高播音质量。播音员要善于利用专题节目的“现场感”,由此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不同的播音员对作品的理解不同,其所形成的播音风格也各不相同。

2.2 在专题节目的“对象感”中表达思想感情

“对象感”是电视专题节目播音员对受众的群体特点、精神要求、心理状态、思想感情、收听反应的设想、感觉与感知,从“对象感”中寻找与受众心灵交流的契入点,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采用轻重虚实、抑扬顿挫、快慢停连等多种语言播音技巧,表达出丰富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对象的设想,必须从量(性别、年龄、职业、人数等,有关对象的一般情况)和质(环境、气氛、心理、素养等,有关对象的个性要求)两方面去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全局,有的放矢,且有助于不断提升专题节目的播音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专题节目的播音工作中,主要是以情感带动声音,情感的激发源自播音员对专题节目稿件的整体理解与动态把握。只有通过深入地分析与透彻地理解,并激发出现场感与对象感,才能使播音员的播音技巧渗透到播稿的字里行间,达到一种与专题节目题材相一致的情感自然流露的境界,从而使受众在视听中深刻体会到作品表达的真正含义。

参考文献

[1]姚喜双.新媒体背景下的广播电视语言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2(3).

上一篇:幼儿良好个性培养下一篇:数学也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