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简述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2024-06-30

2简述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精选3篇)

2简述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篇1

2.简述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论断,提纲挈领,切中实质,是对科学发展观思想内涵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鲜明的新概括。

一、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抓住发展,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建立在发展基础之上的。不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发展,就不可能解决我们面临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发展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追求的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的,不计代价、竭泽而渔、不能持续的发展,而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紧紧抓住发展这一第一要义,就要时刻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必须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集中起来,就是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就必须总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就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是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四、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长期执政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从我国发展全局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统筹兼顾,关键是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抓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就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风险,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就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积极发挥政府作用,适当运用行政手段,又要尊重和遵循市场规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发展的活力和效率。在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上,要始终站在战略的高度,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辩证联系、有机统一,构成了一个完整、严谨的理论体系,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新要求,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新认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述,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对于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2简述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篇2

一、深刻认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内涵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以“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为民,就要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务实,就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清廉,就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站位高、立意深、落点实。从思想层面上看,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的内涵属性和要求:一是体现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政治性。“为民”是党的生命力所在,是宗旨和目标;“务实”是为民的方法和态度;“清廉”是为民的前提和基础。“为民务实清廉”共同构成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即树立“人民主体”的价值观、“服务为民”的执政观、“实干富民”的政绩观和“清正廉洁”的修养观。为民务实清廉,体现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政治性,成为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根本要求。二是体现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战略性。从战略层面上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性教育的新探索、实现中国梦的动员令,是改进党风教育的新模式、实现中国梦的进军号,是严肃党纪的新要求、实现中国梦的誓师词,是凝聚党心民心的新工程、实现中国梦的擂台赛,是锤炼党员干部的新检验、实现中国梦的集结号。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用党的群众路线科学理念武装头脑,常照理想信念、党纪党规、群众意愿这“三面镜子”,真正把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内化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主体意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三是体现了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性。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恰逢其时,对症下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其目的就是要帮助党员干部端正思想、增强党性、改进作风,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这项伟大工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民生与民主相结合,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总要求,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创新发展,不断丰富和实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新需求,促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过程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实前进。四是体现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操作性。深刻理解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性、战略性和现实性,才能切实增强开展活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突出教育实践活动的操作性。对照理想信念、党纪党规和群众意愿,查找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围绕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抓紧整改,让群众尽快看到变化,确保工作能够扎实、深入、健康开展。

二、准确把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实质

浅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篇3

浅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对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抗击非典斗争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得到的重要启示,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这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新重大战略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因此,充分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对我们的思想是一次升华,对我们的心灵是一次洗礼,让我们对党的方针理解得更加透彻,对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在经济

班级:2007级高起本

学号:09

5姓名:梁会莲

2007年11月12日

*1* 浅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我们就能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是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就是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亟待改变,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班级:2007级高起本

学号:09

5姓名:梁会莲

2007年11月12日

*2* 浅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现阶段我们党正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好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而在此阶段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改革和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我们就能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解决好科学发展问题;解决好科学发展的问题,需要按照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我们党就能更好地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四、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而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集成的目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应当看到,我国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定不移按“三个代表”指引的方向走下去,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

班级:2007级高起本

学号:09

5姓名:梁会莲

2007年11月12日

*3* 浅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展成果。

五、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是实现社会的进步促进社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而科学发展观则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这个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就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我们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认识越深刻,把握越准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才能越自觉越坚定。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并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抓住和用好战略和机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我们各方面的工作,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快更好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为我们国家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腾飞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班级:2007级高起本

学号:095

姓名:梁会莲

2007年11月12日

上一篇:树立正确的祷告观下一篇:离乡的句子说说或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