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狂人日记》的思想内涵

2024-09-02

简述《狂人日记》的思想内涵(精选8篇)

简述《狂人日记》的思想内涵 篇1

简述《狂人日记》的思想内涵

AP0601620

余亮宗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第五卷上。这正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酝酿期,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提出的‘民主“与”科学“口号,促进了一部分有识之士思想上的觉悟。正当旧社会中的封建陈旧观念与新兴思想发生激烈的碰撞之际,鲁迅响应陈独秀提出的”文学革命“,在钱玄同的邀请下,他为《新青年》写了一系列文章,其中第一篇便是《狂人日记》。于是中国新文学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就此诞生。

《狂人日记》的创作与当时的特定思想氛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革命”提出摒弃文言文外,还提出要用现代的新兴的思想,也就是反对儒家三纲,主张人人人格独立、男女平等、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用陈独秀的原话来说:“今日’国家‘、’民族‘、’家庭‘、’婚姻‘等观念,皆野蛮时代狭隘所遗漏”①;李大钊也谈到:“我们现在所要求的,是个性解放自由的我,和一个人人相爱的世界。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国家、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障碍,生活的烦累”②。《狂人日记》无疑响应了时代的号召,为个性独立解放,用文字化作锋利的矛头猛然指向封建宗祖观念。毫无掩饰地揭露“仁义道德”就是“吃人”,劝大家不要再吃人,做“真的人”,呼吁“救救孩子”,这便是其意味深长的主题。

小说文本中狂人的日记是以白话文的进行记叙,而文本开头“撮录者“的说明则采用文言文的形式出现。两者文体形式呈现出格格不入状态,暗示了在文本中的“我”与称“我”为“疯子”而想把我吃了的人们思想上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为什么会被认为“疯子”或是“迫害狂”从文本中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我“每时每刻都感到害怕,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这种的对人的猜忌演变成了变态的心理。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将别人善意的“笑”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而“我”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逻辑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他”指的某人还是月光?文本没有言明。指月光的话,三十多年不见月光,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倘若指人的话,“他”与“赵家的狗”没有必然的联系,那狗看“我”两眼更是与“我”不相干,但“我”却将“他”和“那狗”与“我怕”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不能被人理解的逻辑关系。而且“我”是一个生活在幻觉世界中的人。“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就这样别人称’我”为“疯子”,然而在“我”却称自己是”狂人”(《狂人日记》这个题目,是“本人愈后所题”)。“狂人”有两个意思,一指疯子,一指狂妄的人,不是指身体的疾病,而是精神上不同留俗的一种个性。就如李白自称:“清平三曲动明星,四海知名李白狂。”小说极力刻画狂人的心理,他对周围世界的感受,他对别人言语、行为含义与动机的猜测。狂人用另类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得出与平常人的结论。其实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

这可以从他的思想和行动的种种表现看出来:(1)“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表现了狂人对传统抱有怀疑的态度,这是成为启蒙者的先决条件,为下文认识到血淋淋的封建传统宗族观念本质奠定了思想的基础。(2)“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是狂人对“吃人者”本质的认识。(3)“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是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在“歪歪斜斜的每叶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的“字缝里”,看出了“吃人”两个字,是他拨开“仁义道德”的迷雾之后,看到的是令人不寒而粟的文化本性,正如有学者所说“它给整个中国历史带来了颤粟,是绝不过分的,因为它展示了鲜血淋漓的东方沉沦。”③这是对封建礼教的实质所作的历史概括。又有学者云“狂人对于历史与文化的悲观性的诊断,尖锐地击中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传统文化之非人性的要害所在。”④(4)从活生生的吃人的历史事实中,狂人陷入了思考,然后得出合乎逻辑结论如:既然古代能够“易子而食”,现实中狼子村能够吃人,为什么自己的大哥不可能吃自己;又如他们是人,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5)狂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是对于吃人社会的“经典”“戒律”的蔑视和斗争。通过“古久”和“陈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意义,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保守的传统文化。(6)“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你们要不改,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得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样!”从狂人对大哥和青年乃至围观他的人进行窥全规劝中,可以看出狂人思想觉悟超出的平常人,他想到了不进行意识的转变将会带来可怕的效果。(7)然而思想犀利的狂人,对人吃人的现象没有冷眼旁观,也没有天下皆恶,唯有我的思想纯洁和高傲。鲁迅赋予狂人一颗勇敢的心,勇敢地承认“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这是对自我的估价和反思,也是对自己前途的绝望。充满了自我忏悔的精神。这是出于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这也透视出鲁迅强烈的民族责任感。(8)文本最后启蒙者狂人意识到自己并不能摆脱“吃人”或”被吃“的命运。世界上难得见到“真的人”。为渴望拯救个性独立摆脱封建观念的“真的人”,狂人用最大力气发出最真诚的呼喊----“救救孩子”。这是狂人为建立新的社会而进行的实践性探索。现实中的人,文化中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有孩子是纯洁的,没有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因此,要想有一个美妙的未来,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就只能赶紧救救孩子。以挽救我们之间的人吃人后出现的可怕后果。

纵观整个文本,狂人“疯子”般的言行思维间,蕴含清醒的思想,清醒得如平常人一样,然而当狂人对众人进行善意的劝转时,却因众人思想上的麻木性、滞后性而被指责这是非理性的行为。理性与非理性间互相颠倒,引发读者们的对“仁义道德”教条和理性的思考,进而呼唤人们思想上的觉醒,挣脱“仁义道德”的精神枷锁。做一个个性独立的人。就如《伤逝》中子君所说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总之,作品通过狂人的形象,尖锐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

狂人的启蒙行动失败了,这是由社会滞后性、被启蒙对象的麻木性,以及文化习俗的惯性力量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文本中笼罩着悲剧色彩。这是一种无法言明沉重的、无奈的哀伤。然而文本最后留给我们一丝丝的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鲁迅没有给我们确切的答案,但也不能抹杀其可能性。就好象《呐喊》自序中的“铁屋子”理论-----“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参考文献:

① 袁盛勇:《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2006.7 第90页 ② 袁盛勇:《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2006.7 第90页 ③ 徐麟 :《鲁迅中期思想研究》出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第8页 ④ 袁盛勇:《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2006.7 第91页

简述《狂人日记》的思想内涵 篇2

1946年, 前苏联在付出了惨重牺牲后, 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胜利不仅使苏联在政治、经济、物质财富等各方面得到了巨大补偿, 也直接获得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人才等等, 苏联由此一跃成为了世界强国。

这场战争的胜利, 也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人民的高度认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建设祖国的热情都空前高涨。进入1950年, 苏联的国民经济飞速发展, 各行各业欣欣向荣, 国家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刚刚过去的艰苦战争, 已经来到的辉煌美好时代, 促使柴金写下了这部手风琴名著。

二、作品风格特点

这首协奏曲表现了俄罗斯坚强不屈的民族性格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它具有鲜明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音乐特色。它选取了俄罗斯传统音乐中的船夫曲、摇篮曲和舞曲, 分别作为三个乐章的音乐主题。作品曲式体裁与思想内容相得益彰。它既是柴金个人的代表作, 也是世界手风琴乐曲中的名篇, 还是上世纪50年代俄罗斯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经典名著之一。

三、作品分析

作品是传统的协奏曲式, 分三个乐章。全曲由快、慢、快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分为引子, 呈示部, 连接部, 副部, 华彩再现部、尾声等。[1]

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 分为首部, 中部, 再现部, 尾声。

这个乐章是从俄罗斯古老的摇篮曲引申发展而来。

婴儿、摇篮、母亲、宁静的夜晚……这些音乐意象出现在第一乐章的艰苦战争之后, 与第一乐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摇篮曲特有的旋律、速度和律动以及和平宁静的气氛, 使刚刚经历了残酷战争的人们百感交集。在惨烈的战争之后, 摇篮曲触动了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由于钢琴伴奏难以达到乐队的协奏效果, 所以由钢琴伴奏的第二乐章, 一般都要省略由乐队演奏的开始三个乐段, 直接从乐段开始。

第二乐章是表现历尽苦难之后, 民族的生生不息。它承上启下, 使得协奏曲的前后乐章具有了完美的音乐逻辑。在歌颂祖国的宏篇巨著中, 引入摇篮曲可谓是匠心独运。

第三乐章:回旋曲式。分A、B、C、A1、B1、C1、连接、A2、华彩、尾声等。

第三乐章取材于俄罗斯民族歌舞音乐, 热烈、开朗、奔放是其特点。

朝气蓬勃, 乐观向上, 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是整个乐章的思想主题, 这也是卫国战争胜利后, 苏联时代精神的体现。

“降B大调手风琴协奏曲”作于1950年, 战争胜利后, 新的时代展现在作曲家以及全体苏联人民面前。回顾刚刚过去的艰苦战争, 歌颂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坚强, 满怀热情地迎接新时代的曙光, 是这首协奏曲的创作出发点。我们只有全面地了解这些因素, 才能准确地把握这首作品的思想内涵。

注释

1[1]本文没有进行详细的曲式分析, 是因为已经有文章详细分析过了;另外, 曲式分析上的仁者见仁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影响不是太大。本文只侧重作品思想内容的解读。

简述《狂人日记》的思想内涵 篇3

一、《狂人日记》的“忧愤深广”

《狂人日记》的发表,恰好是十月革命胜利半年之后,五四运动爆发一年之前,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五四革命精神,在这篇作品里体现得非常充分。毛泽东说过:“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的反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狂人日记》就为这场文化革命吹响了号角,它是在五四前夕向封建主义宣战的檄文。作者说它“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他一语道出了小说的矛头指向:不仅指向封建制度,而且要求推翻整个封建制度的根基——封建宗法制度。作者通过狂人之口,喊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响亮的战斗的声音: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是个吃人的制度,必须彻底摧毁!这是五四前夕的第一声春雷!

鲁迅自己说这篇《狂人日记》比果戈理的《狂人日记》要“忧愤深广”。鲁迅的作品在反封建方面要坚决彻底得多,他提出的不是任何个人遭遇的问题,而是要改变整个社会的问题。它触及的不是封建制度的枝枝节节,而是从根本上要求改变这个制度。如果说果戈理代表的是正在成长壮大但还有软弱性的俄国资产阶级的要求,那么鲁迅代表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的革命时代的中国人民大众的要求。鲁迅的《狂人日记》“忧愤深广”,是因为这里融入了鲁迅对中国几千年历史的真知灼见和对封建制度烈火般仇恨的感情。这是鲁迅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最深刻也是最敏锐的地方。

鲁迅的《狂人日记》之所以“忧愤深广”,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深刻的思想意义,还在于鲁迅从第一篇新小说,就提出了怎样启发农民群众的觉悟和防止下一代孩子们再受封建主义毒害的问题。《狂人日记》可以说是《呐喊》以至整个鲁迅小说创作的一篇“序言”。小说里说:“他们(即‘村人,农民)也有给知县打过枷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侯的脸色,全没有昨天那么可怕,也没有这么凶。”这些被压迫农民在狂人面前脸色的“可怕”和“凶”,当然有着狂人自己的错觉,但这里显然表现了前期鲁迅作为一个启蒙思想家对被压迫者的基本态度,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对农民群众麻木不觉悟感到悲痛,希望被压迫农民起来斗争。对于孩子中毒的问题,鲁迅也借狂人之口提出来了,日记写到:“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我想我同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并回答说:这是“他娘老子教的”,作品最后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鲁迅在《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直言无忌的性格,对反对封建统治者的丑恶嘴脸进行深刻的揭露,表现了强烈的战斗锋芒。作品揭露封建统治者伪善、耍两面派,“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讲道理的时候,不但唇边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装满吃人的意思”,他们“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以便“没有杀人的罪名,又偿到了心愿”。作品揭露他们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他们“做论”的手段是:见好人即骂,骂翻了再说:见坏人反而要“原谅几句”,这就是他们所谓的“翻天妙手,与众不同”。他们把起来造反的农民或者封建阶级中的叛逆者,说成“大恶人”,打死以后还“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给他们自己“壮壮胆子”。他们“狮子似的凶心,兔子似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所有这些象征性深刻尖锐的揭露,对于反动封建势力,都有真切的概括意义。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提出了“将来容不得人吃人”这个新的社会理想,为中国和人类前途发出了热情的呼吁。这意味着作者憧憬的未来社会是彻底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制度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尽管当时还有点朦胧,带点空想的色彩,它却是中国革命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阶段跨越到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阶段在鲁迅作品中留下的一个鲜明的印记。

二、《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

《狂人日记》这种深刻的思想性,是通过狂人的形象,通过狂人写日记的方式来得到成功的艺术体现的。因此,怎样理解狂人的形象,就成为了解作品思想风格的一个重要问题。狂人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是真狂人,还是假狂人?是普普通通的狂人,还是发了狂的战士?这关系到对作品中许多内容的正确理解。这篇小说开头,作者故意用文言文以第一人称写了一个小序,交代日记的来历,据小序中“余”的介绍,书名所以叫做《狂人日记》,是病者“本人愈后所题”。可见,作者确实将自己的主人公作为真的狂人来设计的。小序还说,“余”读病者日记,“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这就进一步表明,鲁迅心目中的主人公,不但是个狂人,而且连患哪一种病症都非常明确具体。如果按照上述第一种意见,说狂并不真狂,只是别人误解了他,他本人完全是个清醒的战士的话,那么,这篇小说首先得改个名称,应该叫做《战士日记》,至少改做打着引号的《“狂人”日记》才行。狂人明明发了狂,狂人的心理活动,他的过敏、多疑、惊恐奇怪的联想,不正常的推理和错觉,这些不都十分符合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点吗?比如:“没有月亮”,就认为“不妙”;看见别人张嘴朝他“一笑”,就认为不怀好意要吃他;街上妇女打自己的孩子说“咬你几口才出气”,他也大吃一惊,认为是针对他的;医生把脉,他理解为“揣一揣肥瘠”,认为医生是“刽子手扮的”,甚至连“赵家的狗看我两眼”也认为就是图谋“害我”……所有这些,能是一个正常人的思维活动吗?如果否认作品主人公是狂人,那就会连鲁迅煞费苦心,把疯子写得惟妙惟肖的地方都看不到了。鲁迅学过医,他懂得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因此是采用了严格的现实主义手法来描写这个狂人的,为了把小说主人公写成一个活生生的疯子形象,鲁迅特地在狂人的日记中故意写错一些字,记错一些事,以显示出狂人“语误”颇多。例如把徐锡麟写成“徐锡林”,把记载人肉可以治病的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错写成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等,鲁迅自己说过:“写《狂人日记》,所仰仗的全是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生上的知识”。可见认为狂人并不真狂,是完全不符作者的本意和作品的客观实际的!

有人分析《狂人日记》,把狂人看作是个完全清醒的无病的革命战士,将他的每句话都看作反映生活实际的真理。有人因为完全跟着狂人思考问题,就认为作品中除了狂人一人外,其他都是坏蛋。这种理解,表面上似乎强调狂人的反封建意义,实际上却贬低了作品的意义。因为,作者原意并不在于仅仅鞭挞几个人,而是要反对、攻击整个封建制度。所以作者写狂人对周围某些具体人是采取“劝转”的态度,而对吃人的制度是坚决否定的。明确了狂人确实是真狂而不是施加的诬称以后,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他究竟是“普普通通的狂人”还是“发了狂的战士”,认为狂人就是一个普普

通通的狂人,主观上毫无反封建的思想。而且这种看法也是不符合作品实际的。按照作品所写,狂人对五四之前中国的黑暗现实是不满的、揭露的,对他大哥的为人态度是批评的。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他们一翻脸,.便说打上几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我哪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可见狂人对他大哥的为人态度是批判的,对五四之前中国的黑暗现实是不满的、揭露的。在日记中,狂人还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这个对旧传统大胆表示怀疑的重大问题。可见,狂人本身的思想就有一定的反封建色彩。作者借狂人的话有所寓意,也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即狂人本身确有某种哪怕是极为微弱的进步思想。如果狂人毫无反封建的思想,作者想要有所寓意也很困难。再有,狂人既是狂人,就不可能只看他是哪一种精神病患者,还要看患者处于发病较重还是发病较轻的时候。从医学上说,“迫害狂”病人是有某种思维能力的,他有感觉,能思考,只是有妄想和幻觉,判断、推理不正常。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在他发狂以后,原先的若干进步思想还可能以曲折的方式继续起某种作用。要是狂人不能有丝毫清楚的思维,那就连他写日记也该受到怀疑,整个作品的真实性就会被否定了。认为狂人是一个战士被折磨得发了狂,发了狂仍没有停止战斗,这个评价是否稍高了些?因为从作品的实际来看,我们可以感觉到狂人在发狂前有点民主主义思想,有反传统的倾向,可以说他是初步觉醒的封建家庭的叛逆者,但究竟有哪些行为证明他够得上是个战士呢?似乎不多。至于发疯后的许多言行,常常具有双关的性质,在疯子来说是疯言疯语,在读者来说又分明感觉到作者深刻的战斗寓意。如果完全把作者的寓意看成狂人在正常的神态下所具有的认识,那就容易把作者同狂人等同起来。

三、《狂人日记》的思想风格

这篇小说以狂人为主人公,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精心设计、精心构思的。用短篇的篇幅把主题表现得如此重大,内容如此深广,年代又如此久远,实在是太不容易了。鲁迅匠心独运,选择一个在半封建社会中因受迫害而致精神失常的病人来做主人公,从独特的角度,揭露中国的封建社会。借助狂人那种奇特的跳跃式思维活动,只用了大约七千字的篇幅,就凝练而出色地完成了几乎一个中篇都很难完成的任务,实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迫害狂”患者常有受人迫害的幻觉,这就便于作者通过狂人的感觉,有力地揭露千百年来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罪行。作品中狂人的心理状态与独特思路,被刻画得极为细致真切,惟妙惟肖。譬如,狂人从“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感到凶险和惊恐;从街上的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狼子村遭荒吃人的消息,想到“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从现实中吃人的现象又联想到要翻阅历史,于是发现史书中的字缝里满是写着“吃人”二字……这样一条条奇特跳跃式的思路,对正常人来说是荒诞不经的,然而在这个特定的“迫害狂”病人身上,又是入情入理的。作者以病人原有的进步思想为根据,并使用许多含意双关的语言,寄寓了丰富深刻的战斗内容,如日记中“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这句话,本是狂人这天晚上看到“很好的月光”之后悟出的感想,虽然是一句疯话,但又真切地表现了新时代初步觉醒者兴奋的心情,因而能激起五四时代许多青年的极大共鸣。

这篇作品是采取日记的体裁,全篇只是狂人的十几则日记,用狂人自白的口吻来写的。采取这种艺术形式,同作者设计有关。日记体裁,正好便于狂人尽情地倾吐自己的内心感受,也是作品愤怒控诉封建制度和礼教的主题需要得到的最适应、最大程度的满足。作品中使用的一些比喻和象征性的语言很有特色,概括了作者长期研究社会历史所得到的精辟见解,含义丰富,耐人思索。体现了鲁迅作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独特深沉的思想风格。

鲁迅的狂人日记作文 篇4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但作品的深层意蕴却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霖)被炒食心肝。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狂人日记》在表现其主题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的思想特征。鲁迅对中国国民性中的“看客”心态最为深恶痛绝,他的“弃医从文”的重大抉择便直接由于这个因素。而顾在五四运动前后写的所有杂文和小说,都是以启蒙主义为总的思想特征的。

《狂人日记》的创作,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企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

《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作者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就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和认识的结果,也是这篇作品最辉煌的成就。

《狂人日记》的心得体会 篇5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我从这段话中的“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想到主人公三十年前可能就见过这个人。既然是赵家的狗,那么这个“他”肯定也姓赵。读这段话的时候,我觉得鲁迅的文章和现在我们写的文章大不相同,他的写作不用好词好句来描述,也能使我们忍不住接着读下去,就像我亲眼看见了故事中的情景。

整篇日记都在说吃人的事,“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他们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遮掩,不敢直截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大哥也忽然显出凶相,高声喝道,www.99zuowen.com“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在正常人眼里,他们为主人公做的事情是正常的。但在狂人眼里这些话会引起他的胡思乱想,怀疑他们的举动都是要吃它,狂人有些惊慌失措_“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我直跳起来,张开眼,这人便不见了。全身出了一大片汗。”文章中描述狂人疑神疑鬼、紧张兮兮的样子,我觉得他真是可笑。[WwW.64fOOt.COM]

我上网查阅了一下,狂人日记的正确解释是揭露当时旧社会的黑暗的事,鲁迅把自己当成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来看这个黑暗的世界,可以看到这个世界的虚伪和本性。我又拿起书看了一遍,其中有一段狂人的话我想了半天“吃人的是我的哥哥,我自己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有些转不过弯来,我猜想着这句话的所表达意思。

小学生我家的狂人日记 篇6

要说吃,爸爸最讲究了。吃饭时,爸爸又搬出他那所谓的理论说道:“这个牛肉,辣椒多放些,会更入味!”妈妈一听,生气地瞥了他一眼,说:“那你是不吃了?来,女儿,你多吃点!”我听了,乐了,因为这道“尖椒牛柳”是我和爸爸共同的最爱,可还没等我动筷,一盘牛肉就底朝天了,我想,以后想要尝尝味道,动作可还得快点了!

狂人二:我 性格特征:对电视钟情至极 疯狂指数:

“电视呀,电视!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正在睡觉的我在床上也会唱起这首《电视之歌》,当然,是我自己编的。虽然,我非常喜欢看电视,但我的需求并不能得到允许,因为爸爸妈妈一看到我看电视,就会把我打下阵来。哎!这不,正在我津津有味地看电视时,妈妈却说到:“去,洗碗,看什么电视!”听到这句话,犹如一座大山压到我的身上,但我无能为力,只能乖乖去洗碗。幸亏,厨房有一扇窗,可以透过玻璃看到电视,虽说模糊,可总比没看强。“女儿,怎么还没洗好啊!”我一听,啊,糟了,还没洗呢!

狂人三:妈妈 性格特征:对家务爱不释手 疯狂指数:

在生活中,要说最爱与家务打交道的人就属妈妈了。她说是对家务“情有独钟”。的确,她总爱这儿擦擦,那儿扫扫,可她却从不说累。有一次,我正在写作业,开始还没什么动静,可是,突然一阵声响,“噼里啪啦”全参杂进去了,啊!我知道,这支家务进行曲是不会停了,我真想对妈妈说:“妈妈,请停止你的歌曲吧!”

狂人四:妹妹 性格特征:不玩不舒服 疯狂指数:

鲁迅与果戈理《狂人日记》之比较 篇7

一、两位主人公的不同象征意义比较

作为同名小说的主人公, 果戈理笔下的狂人形象与鲁迅笔下的狂人形象有很大差别。 果戈理描写的是小人物的悲哀, 是沙皇专制的腐朽制度下小人物的无望呻吟和愤怒挣扎;鲁迅笔下的狂人则是摧毁旧礼教、旧道德的启蒙者和革命斗士, 他从心底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 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的精神毒害, 是对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血泪控诉。 因此, 鲁迅笔下的狂人形象比果戈理的更加深刻。

1.被旧制度毁灭的可怜虫

果戈理笔下的波普里希钦是一个遭社会排挤的地位卑微的小人物。 当时俄国贵族阶级已经走向腐朽、堕落, 人生活在黑暗而恶劣的极权统治下, 长久以来的农奴制度使人无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在沙俄等级森严的极权统治下, 波普里希钦收入菲薄, 一贫如洗, 身份与仆人差不多, 甚至连仆人都看不起他, 还每天受到上司的欺辱。 为了保住他自认为尊贵的职位, 他和那些讨厌的官僚一样讨好上司, 因为他懂得那是在官场生存的法则。 但波普里希钦毕竟是一个正常的“人”, 他拼命想挤进上流社会, 对升官、对爱情, 他还保留一丝幻想。 他曾对生活有美好憧憬, 希望得到部长家的小姐莎菲的垂青, 但阶级分明的现实, 将他的美好幻想无情摧毁了。 波普里希钦在现实中处处受挫、求做奴才而不得。 在受尽侮辱和折磨之后, 波普里希钦彻底绝望了, 他痛苦地喊:“妈妈呀, 救救你可怜的孩子吧! 这个世界上没有他安身立足的地方! 大家都在迫害他! ”这是小人物对黑暗的旧制度的控诉:他终于看透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被逼疯了。

2.向封建礼教呐喊的革命斗士

鲁迅笔下的狂人是清醒地认识到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革命先觉者, 是看穿了旧制度的凶残与民众的愚昧而进行呐喊的革命斗士。 鲁迅通过狂人形象揭示出封建社会的残酷:那是个人吃人的社会、是礼教吃人的社会。 狂人拼命逃出“吃人”的阶级, 试图唤醒还在“吃人”的人。 他忧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命运, 更担心“没有吃过人的孩子”, 所以他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在他的意识中“救救孩子”比他自己更重要。 这正是鲁迅所期盼的“精神界的战士”。

《狂人日记 》中有两套话语系统, 一套是小说前用文言写成的序言, 一套是狂人用白话写成的日记。 在常人看来, 狂人的日记不过是他疯癫后的胡言乱语。 但实际上, 白话代表的是进步的思想和少数人的真理, 文言则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和被统治阶级改造并利用的腐朽思想。 这种腐朽思想在麻木的民众的盲目维护下, 就像一座“铁屋子”, 让民众沉睡, 让一切新事物窒息, 所以狂人终敌不过几千年的强大封建势力, 放弃了他革命者和启蒙者的身份, 回到他所反抗的“铁屋子”里去了, 这就是序言中说的“狂人最后终于治愈, 到别地候补去了”。这实际上是对“先觉者”命运的概括:或是被毁灭, 或是回到历史的故纸堆, 而麻木无知的民众是永远的胜利者。

3.人物形象象征意蕴不同

果戈理笔下的狂人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在无奈现实中发出的绝望呻吟。 他只求等级森严的社会把他当人看, 给他一个作人的待遇, 而这样的目标最终也没有实现。 他对不公正的专制制度虽然憎恨, 但绝没有大声揭露腐朽制度的勇气, 他虽对现实不满, 却找不到出路, 更没有推翻旧制度建设新生活的勇气, 所以在内忧外患的共同作用下成了疯子, 他是被无情的社会现实逼疯的。

鲁迅笔下的狂人是一个斗士形象, 他实际上是那个时代的先觉者。 鲁迅用狂人的呐喊衬托民众的愚昧和无知, 用麻木的民众的强大力量反衬先觉者的孤独。 他意识到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就是“吃人”的历史, 诅咒吃人的人现象、人吃人的社会。 然而, 狂人超越时代的见解难以被民众接受, 他的话被视为精神病人的呓语。 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悲剧, 而是整个社会乃至历史的悲剧。因此, 鲁迅的《狂人日记》比果戈理的具有更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更广泛的文化视角。

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程度不同

果戈理和鲁迅都是具有深邃洞察力的思想家, 他们都认识到了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劣根性, 两篇《狂人日记》都涉及批判国民性, 都采用“狂”的主题, 一则以“狂”表现社会对人压迫之至, 二则可以“狂言”求“真”, 三则“狂”的外衣可避开相关的言论自由限制[1]。 但两篇《狂人日记》显示了两种不同的批判视角。

1.腐朽制度压迫下的绝望呻吟

果戈理的《狂人日记》以疯子的变态心理折射出沙俄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波普里希钦的悲剧正在于人格遭到践踏与个人的理想无法实现。 他性格懦弱、自卑、猥琐, 在严密的等级制度下看不到生存的机会, 没有爱的权力, 在无止境的折磨中他发疯了。 他虽然看到了造成自己命运悲剧的社会根源, 却不敢揭露它, 甚至一直屈服于命运。 他理想的生活方式是能成为更大的当权者———西班牙国王, 惩治那些曾经看不起他、侮辱过他的人。 他虽然也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 但他渴望的救赎只是希望建立一个公正的官吏制度, 而不是要推翻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果戈理通过对俄国下等官员悲惨遭遇的描写, 暴露了沙俄社会地位和金钱至上的腐朽制度, 抒发的是他对自己受迫害、受屈辱的境遇的无奈叹息, 通过小人物的悲惨遭遇揭露了沙俄社会制度的腐朽和人性的丑恶, 抨击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对于这样一个小人物, 作者更多的是寄予同情, 这也是作者思想的局限性所在。

2.对吃人制度的无情控诉

鲁迅终其一生都是在呼唤具有破坏力的斗士。 鲁迅笔下的狂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剖析, 是旧制度的揭露者和新生活的呼唤者, 他从四千年的历史中看到“吃人”二字, 正是对封建礼教本质的无情揭露, 也使得小说的矛头直指封建礼教。 鲁迅笔下的狂人要求推翻整个封建制度的根基, 具有最强的战斗性。 与狂人相对的是麻木的受封建礼教毒害而不自知的民众, 如狂人的哥哥、母亲、赵贵翁、陈五等。 他们都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 传统文化的仁义道德养成了他们麻木、冷漠、自大的病态人格, 狂人清醒地认识到, 这些吃人的人, 都是他的亲人邻里, 而他自己又未必没有在无意中吃过几片妹子的肉。 狂人超前的时代意识, 使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 他已经不能逃开吃人的命运, 所以他要“救救孩子”, 而后面那一串“… … ”饱含了狂人的希望, 也透露出了他内心的恐慌。 鲁迅、《狂人日记》的批判性在于传统的强大力量扼杀了一切新生, 狂人最终的妥协使人看到旧制度对人的思想意识的控制多么深重。

3.揭露生活的深刻程度不同

鲁迅笔下的狂人是彻底反抗旧制度的斗士形象。 他“救救孩子”的呼喊是为了“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使这不幸的少数人免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 鲁迅塑造的“狂人”不是为了强调个人的悲剧, 而是整个社会乃至历史。 他是看穿了吃人者的凶残, 以一己之力向整个封建礼教以至于那个吃人的社会宣战的斗士。 果戈理笔下的波普里希钦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小人物、想入非非的可怜虫。 他受旧社会迫害而无力反抗, 他“救救你可怜的孩子吧”的呼喊是在沙俄残酷的专制统治秩序迫害下的无助呻吟。 作者从小人物的视角展示了俄国官僚制度的腐朽、丑恶和虚伪, 描写了小人物的悲哀, 触及了旧制度的罪恶, 却并没有反抗的呼声与光明的出路。 鲁迅笔下的狂人却以个人力量对抗整个中华民族四千年的传统封建礼教。 但是大多数人仍在沉睡, 所以任他怎样呐喊也没有办法将民众唤醒, 因此深刻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始终笼罩着他。狂人的失败是必然的, 他最终被驯化成封建礼教的顺民, 他清醒后变成了正常人, 成了封建制度的卫道者。 这正是鲁迅《狂人日记》比果戈理的深刻之处。

三、两位作家认识社会的不同程度比较

从鲁迅与果戈理塑造的两个狂人代表形象中, 我们看到了两位作家灵魂深处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不同选择。 这种差异一方面来自作者对各自所处的社会制度认识的不同, 另一方面来自于作品主人公身上所蕴涵的深层寓意的不同[2]。 果戈理作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他资产阶级贵族的身份使他无法超越自身的阶级局限。 他始终以一个改良者的姿态审视、剖析沙皇的专制统治, 所以他总是在希望中夹杂着绝望, 在批判中透露出无奈。 鲁迅对于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则持一种彻底批判的态度, 他的《狂人日记》是一篇讨伐封建礼教的战斗檄文。 虽然鲁迅的《狂人日记》借鉴了果戈理的社会批判视角, 但在暴露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弊端时, 鲁迅更注重剖析中国人的劣根性。 果戈理企图通过温和的改良态度改变现有的制度, 鲁迅则更像一个无畏的战士, 用自己的呐喊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砸碎这令人窒息的牢笼。 从这层意义上说, 果戈理具有改良社会的理想, 而鲁迅则是一位在呐喊中唤醒民众的革命者, 鲁迅笔下的狂人凝聚着更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王鹏.鲁迅与果戈理《狂人日记》艺术比较[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 (11) .

初中生读狂人日记有感的 篇8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那只赵家的狗,它的一举一动,是展现狂人疑惑世界的导火索,在文章的一开始,狂人就带着疑惑出场.在他的意识世界中,“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样的逻辑带着惯性驰骋在字里行间.放眼文章,狂人带着显著的“多疑”特征频繁的质疑着,这正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着重表现的“多疑”.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鲁迅是一个作家,他的角色不是医生,小说也不是病例本,作家是要艺术的记录描述一个妄想者的症状.“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的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都是‘吃人’!” 用“吃人”两个字作了尖刻的锐利的概括和深入骨髓的揭露和鞭笞.在《狂人日记》中,是从一个“迫害狂”患者的角度来看看世界的,而鲁迅作为这个角色的创作者,他站的高度,更高于狂人,“狂人”无名无姓,没有病因解释;繁复的说明,不如病态的展示更有冲击力,没有病史说明,因为对旧制度纵横睥睨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也有极宽的范围.通贯历史的深刻剖析,相当彻底地揭穿了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的反动阴谋.

上一篇:六年级童话故事作文:文具也是性情中“人”下一篇:描写春天出游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