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精选5篇)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 篇1
小学班主任论文-简述怎样做好德育工作通用版
一、大处着眼,细处着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抓时放、时松时紧的做法是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收效的,必须常抓不懈,并且应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大处着眼”,即从国家甚至全世界的形势着眼,利用媒体资料,开阔学生视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方向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细处着手”,即学校要加强常规教育,重视养成教育,制定出明确详细的日常行为规范(如现行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要求就很明确),制定出严明的纪律约束学生,对任何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如“随地吐痰”、“谈吐粗鲁”“见了老师同学不问好”等不文明的细节)都不要放过,不能等学生坏习惯养成了再教育,也不能等犯了错误再教育。
二、对症下药,治病救人
学校德育还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症下药”,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进行教育。如,对一个生性倔强偏执、一贯不遵守纪律甚至抵触教育的学生,不能一味批评,而要“软硬兼施”,将批评教育与正面引导鼓励相结合,使其倔强性格逐渐转化为自我约束的顽强品格;对于已经违纪的学生,就应该大胆地、理直气壮地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想使学生深刻认识错误,并迅速及时地改正错误,批评就在所难免。面对错误不批评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当然,“大胆、理直气壮”的批评并不等同于谩骂挖苦,也不是伤害和心理虐待,更不是泄私愤、图报复,将学生“一棒子打死”———因一次犯错而将学生彻底否定。批评要及时、恰当、有针对性,并在尊重人格的基础上进行,而且讲究批评的艺术,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宜,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即可。如果情况允许,就要尽可能遵循“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但是批评表扬要有分寸,不能一表扬就“完美无缺”,一批评则“体无完肤”,要把尊重、热爱、信任学生与逐步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赢得学生的信任。
三、协调一致,齐抓共管 学校教育并非仅仅是领导之事,也非班主任一人之事,它需要学校全体员工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即在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协调家校关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的同时,任课教师也要根据所任学科的特点,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开展活动,激发潜能
学生既是教育的接受者,又具有自我教育的潜能,教育者若能将这种潜能激发起来,德育工作就能够事半功倍。激发自我教育潜能的方法除了适时的表扬、鼓励外,还有开展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如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包括体育、学科、文娱、演讲等),组织学生参观郊游,以此培养学生高雅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协作能力,唤醒他们正当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整体素质。但是,不论使用何种方法,“无德之威,虽猛而人不服”,要想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教师首先应该提高自身修养(包括业务和道德两方面),在各方面都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 篇2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实践,过程,案例
随着改革开放, 经济飞速发展, 信息时代来临, 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益发突出, 他们的心理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
一、直面人生的一切困难
每次人生的经验都让我们学习一些东西, 使我们更有效地建立一个成功快乐的未来。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 会抱怨人生不如意事太多, 因为问题总是重复地出现。而明白这点的, 则不断进步, 享受人生, 心境开朗, 自信十足。
所有成功的人都知道, 成功躲藏在挫折的背后。很不幸, 有许多人因挫折而却步, 因而失去了成功的可能。如果人生没有挫折, 那么就不叫人生了。你想想看如果我们每个人人生都是一帆风顺的话, 那又有什么意思呢?其实, 挫折并不可怕, 只要我们用一种平常的心对待就好了。就像今天天气这么好, 如果心情不好, 可以叫上你的朋友去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 要勇敢地去面对。当你走过来的时候, 你会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厉害, 一切困难都会被你征服了。费希勒在《人的使命》一书中说:“人只有在挫折和痛苦中才能更清晰地向自己的灵魂显示出自己的真实面貌。因此痛苦在更本质的意义上是与幸福一样, 是人才所不可缺少的, 它是导向人更好地适应自己环境的一种机制。”这段话让我印象特别的深。因此, 我时时刻刻都引导学生, 让他们认识到:感到挫折和痛苦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这是让我们对有关人生和生命的思考, 加深了对生命存在形态的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把握与思索。
二、端正对人生的态度
看到费希勒在《人的使命》一书中说的那段话, 也会让我想起哲学家罗素说:“人总是通过痛苦而理解幸福的。幸福本身不能单独地被理解为某个静处的点, 某个在某处存在的东西, 或意欲着的东西突然获得, 而应理解为人在摆脱自己不利或不幸的处境向有利或幸福的目标无限趋近的奋斗过程中。”正像米兰·昆德拉所说的那样, 生命需要体验, 而生命只有一次, 它展开的每一瞬间既已无法与已经过去的进行比较, 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 总不免要遭遇这样或那样的痛苦, 比如考场失利, 朋友反目, 亲人逝去, 事业受挫, 恋人分别或遭遇病痛, 等等。有的人在痛苦中挺直了自己的脊梁, 用汗水和泪水支撑起自己的一片蓝天, 他们承受磨难, 在痛苦中把生命演绎地极尽辉煌与灿烂。如物理学家霍金, 青年楷模张海迪等。现实生活中, 有的人无法承受一点点苦痛, 甚至只是人生的一点点苦恼, 便痛不欲生, 甚至丧失理智。你的人生曾经遭遇过烦恼和痛苦吗?你是怎样度过的?你是怎样看待人生和生命中的这些痛苦和不幸的?
三、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的不可重复
伴随着电视, 游戏机长大的一代, 崇尚简单、快捷的生活方式。生活可以简单化, 但头脑可不能简单。作家刘心武曾说:“倘若仅仅只有生活, 而不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 从而形成对生活的某一方面的独到的深刻的见解, 那么写作的作品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深度。”生活中的许多细节, 只要你善于思索, 这些细节便会闪烁出智慧的灵光。我曾看到一篇文章, 描述一个学生上学等车的故事:有次上学时, 远远地看见一辆公交车来了, 他拼命地奔跑, 可是还是没能赶上, 他只好自我安慰等下一辆吧。下一辆车来了, 可是太挤了, 心想还是等下一辆吧。左等右等, 一辆车终于来了, 但还是人挤人, 眼看就要迟到了, 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上了车。这个过程虽短, 可抒发了那位学生对人生的思索:人生常常是这样, 眼看着机会与你擦肩而过, 你却无能为力。有时机会来了, 你又犹豫不决, 瞻前顾后。错过了一趟车, 还可以等下一趟, 可人生中的机会要是错过了, 往往是覆水难收, 永远不能再重来。
四、德育案例
小冉, 今年11岁, 小学五 (3) 班的学生。他课堂上顶撞教师, 课后经常勒索学生, 还和同学合伙群殴同学。他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不及时完成, 还经常逃课去上网。
小冉作为一个小学生, 出现这样的情况让人痛心疾首。鉴于此, 我们进行了家访, 希望进一步了解情况已做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家访时我们了解到, 小冉的父亲在小冉6岁那一年于小冉的母亲离婚, 之后便经常酗酒, 脾气暴躁, 还经常殴打小冉, 给小冉的童年留下了很深的阴影。通过进一步了解, 小冉慢慢长大之后, 他的父亲也想进一步弥补父子关系, 可小冉似乎已经产生了叛逆心理, 拒绝沟通, 依然我行我素。
建议:结合小冉在学校的种种表现以及对小冉父亲的采访分析来看, 首先, 在小冉小时候父母离婚, 这对一个儿童来说是很残忍的事情。小冉肯定心里很受伤, 而与父亲在一起, 父亲脾气暴躁, 又不肯去化解, 这样伤感的情绪在小冉心里只会越积越重。而小冉的父亲疏于沟通的同时还经常打骂孩子。逐渐地, 小冉的这种情绪得不到宣泄, 促使他把这种情绪逐渐转换成为叛逆心理。等到严重以后, 即使小然的父亲再想和小冉沟通, 也晚了, 因为现在的小冉已经不仅是在情感上依赖父亲, 他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和不接受情感的叛逆心理。所以,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是比较棘手的, 要配合耐心和细心的态度, 慢慢地先去改变他的感情世界, 再改变他的习惯。
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篇3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教学效率一、围绕数学教学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当前,小学数学把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目标已经明确提出。因此,作为小学数学老师,一定对教学目标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做到深刻全面的把握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紧紧围绕数学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并及时做到总结、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水平,以此来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首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渗透一些我国在数学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他们的爱国思想的同时,也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热情。其次,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生活中的一些趣味数学实例,也能给他们带来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再次,数学是有一些美育方面的知识也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依据教学的内容,选择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老师还可以在课堂语言方面感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风趣幽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生动形象;老师在教学结构安排上做到严谨活泼,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磨炼学生学习数学的意志。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经验的老师会经常给学生适当地安排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他们经过一番努力与独立思考后来解决问题,以此来磨炼他们的学习意志。数学题目的选择至关重要,难度一定要适当,如果题目过于偏难可能会适得其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太容易,又达不到磨炼他们意志的目的。
3.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依据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要求也不尽相同;二是做到经常训练,贵在坚持;三是在学习中树立学习榜样,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四是恰当评价与鼓励;五是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学习制度,做到严格的管理;六是营造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等学习环境。
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在以往长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渐地暴露出一些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的弊端,即老师多注重对和学生之间的“教”和“学”,而没有认识到学生相互之间的学习与交流,这无形中也就压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具体表现为:课堂上没有活力,充满着沉闷、紧张的气氛;老师将学生管的过严过死,老师表现出极端的权威;形成了老师在讲台上随心所欲的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这与现代新教学改革所提倡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是背道而驰的。长期在这样的课堂上,对于课堂学习学生就会有强烈的依赖性,不能做到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最后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不言而喻,教学效率也一定不尽人意。所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做到: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一堂课开头若是十分精彩,往往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到亲切、新奇,也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的乐趣,会顺其自然的渐入学习的佳境。因此,学习情境的创设,对于激发学生好奇心理、活跃思维与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问题一提出,这也就创设了一个值得学生去探究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思维的意识,使他们快速的进入到最佳学习状态,增强了探究问题的实践性。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学目标也会如期达到。
2.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独立思考都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教学应该多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条件与机会,让学生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发现知识。这些是我们教学的核心部分,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加强学生间的互相合作交流。为了达到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目标,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改变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的形式,转变为小组合作式的多元组合形式。老师在学生合作学习方式中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在关键点位上进行点拨,并以学习之余对各小组学习的结果进行切实有效的评价,并进行鼓励。在合作式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组要合理,分组时要考虑全班同学采取适当的方式,要将学生多方面的因素都考虑在内,包括学习的兴趣、能力、性别、个人背景、个性、平时的自控力等。在各个小组间,我们应该掌握水平相似的原则进行分组。二是明确小组合作的教学目标。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发起的小组的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老师不是合作方式中的任何一方。老师在合作中只是组织者、指导者,但合作学习前必须让学生理解合作学习的目标和合作的具体要求。
三、加强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同样具备语文学科中的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保障。因此,老师要做好了解学生课上听课的效果和对数学课知识点掌握与理解的情况,对于发现的一些不足,老师要及时对授课方式进行调整,对学生也要及时进行指导。老师要指导并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写的方面,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将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具体的应用,将知识点写出来,加强对知识的巩固。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 篇4
摘 要:近些年,为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素质教育应运而生。而德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各类教育机构越来越重视德育教学,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但现在的小学德育教学流走于形式,仍然困于教材内,以教师“灌输式”的被动学习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无法实现与实践接轨。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德育教学,现在的教育者应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和提高方法做出深入思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现状;方法、在素质教育全面到来的时代,改革与加强德育工作刻不容缓。小学生活泼好动,易受外界环境干扰,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不强。但因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正处于发育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小学成为德育教学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小学德育教学现状
(一)德育教育形式化
1.在中国的德育教育中,学校均过分强调安全,认为任何的实践活动都要以安全为重心,安全大于天,因噎废食,放弃开展很多实践活动,实则忽略了安全与实践并重,导致德育教育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许多德育活动只是流于形式,“务虚多、务实少”,不同年级同样的教育活动,效果微乎其微。每次教育活动都是既定的,脱离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按部就班,重形式轻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德育活动毫无新意,提不起学生对德育活动内容的兴趣和好奇。
(二)教学氛围欠缺。教学氛围欠缺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学校不够重视。从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到今天的高考制度,学校重视文化课远超于德育课。德育课不作为升学的考核标准,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忽略德育教育。二是授课教师不够专业。从小学开始的品德课,学校往往会让其他科目的老师兼任,并不配备专业的品德教师。而其他科目的老师不具备专业老师的品质,往往对品德的内容掌握不准确,导致德育的理论和实践相去更远。
(三)未能以学生为主体。“古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道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解惑者”而非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一直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们。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目标停留在应付升学考试的片面认识上,无不把升学率作为教学自己的奋斗目标,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一味地传授大量的思想品德理论知识,让学生被动接受。缺少对生活的连续,无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不仅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也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提高方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成长规律。卢梭的自然主义儿童观揭示了儿童的本质是儿童本身,教育应基于理解儿童、遵循儿童自然本性、步入儿童世界、关注童年的快乐。
小学阶段是一生的道德观培养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教师首先应当深入了解并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积极思考,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及成长贡献一份力量。其次,要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创建学生参与、主题创新型课堂的教学方式。实践出真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德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容忽视,我们要给予更多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比如,踏青活动,让学生与大自然深入接触,发掘学生的好奇心,让他自己去发现与探索,完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现实生活是德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小学生从对自己生活的感知、体验和总结中形成思想品德,当然,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
1.搬“理论”出“教室”。小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他们喜欢参与有趣的集体活动。我们要好好把握教室外的活动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来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积极进行思想品德渗透,真正达到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比如:祭扫烈士陵园活动,不仅能增进小学生对烈士精神的崇敬,让烈士的牺牲精神成为一种榜样,更是逐渐养成一种良好的文明习惯和礼仪素养。
2.让“理论”进“家门”。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要学校组织实施,还要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也参与进来。让平时的生活习惯、行为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修养与气质。比如,开展亲子活动是最好的结合了学校与家庭的活动方式,共同使孩子尽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思想品德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开展孝敬父母活动(帮父母端水洗脚等形式)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开展丰富有趣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对学生进行德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于趣味活动之中,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具体知识,而且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够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比如,“包包饺子,亲亲一家”为主题的德育活动,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理解与沟通,也培育了协作向上的精神。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尊重学生天性和年龄特点的前提下找到更适合的教育方式有待进一步思考和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还任重道远。首先,需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其次,认清目前思想教育的现状,对症下药。最后,改变教学方式,采用有效方法提高思想教育质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思想教育这片天会是朗朗晴空。
参考文献: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 篇5
1.要求:自己组织语言作答,至少答出三点。
2.提示:课后作业提交后辅导教师批阅优秀得5分,良好4分,合格3分,不合格得0分。您至少完成6个课后作业,考核以6个最高成绩作业计分,本项考核满分为30分。
要保护孩子的这种天性,老师在指导的时候,就要尽量在基于孩子的基础上做些必要的指导,这样才会对学生的写作有帮助。保护孩子们的天性,要写出真情实感,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词语来修饰点缀。保护孩子的想象空间,鼓励孩子写出属于自己的情感的文章。
一、天性是学生重要的引导和方向。
如今的教育使得学生循规蹈矩。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校的教育整齐划一,学生对老师的话是言听计从,但是这样却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剥夺的孩子的天性的开发。
二、尊重天性,是要尊重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老师要释放孩子的自主性能量,增强学生的生存性力量和创造性力量。让孩子能够追寻自身的多样化的发展。老师对孩子的鼓励,不仅是最孩子的尊重,也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三、天性是需要老师的鼓励的。
【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推荐阅读:
简述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07-06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简述_通用版07-09
简述《水浒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10-02
简述我国的国籍制度05-25
简述审计的基本分类07-01
简述计划工作的原则07-12
简述竞聘上岗的程序10-13
简述成本管理的意义08-14
简述对企业文化的认识08-16
简述《狂人日记》的思想内涵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