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茶文化的作用

2024-06-30

简述中国茶文化的作用(通用8篇)

简述中国茶文化的作用 篇1

简述人文观念影响下的中国古代村落文化

论文关键词:村落文化 宗教观念 风水观念 诗画观念

论文摘要: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固有成分,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人文观念的影响,造就了中国古代独特的村落文化,本文将从宗教观念,风水观念,诗画观念三个视角对中国古代村落文化做浅要阐释。

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奠基者李尔特曾经说过:“地球上人类的每个物质成就,不论是一间房屋、一个农庄或一个城镇都代表着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综合。”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文化象征的形象符号,在空间和时间的完美结合中,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人文观念。

一、宗教观念

宗教从各个方面如民族群体心理、思维方式、物质文化、民间民俗等渗透于中国村落文化之中,使中国村落文化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和深刻的神道烙印。

宗教对于中国村落文化的作用,首先便表现在它对于村落成员的组织与维系功能。宗教的维系功能体现在中国村落文化中,表现为宗教中某一共同崇拜的对象,可以成为一个村落群体甚至多个村落群体成员精神上的纽带,使他们彼此认同和维系,使他们能够为自身利益而团结一致。因此在古代社会,一个村落或一个部落,往往有自己的图腾,有自己崇敬的精灵。当一部分社会成员被生活所迫时,也往往以宗教为旗帜,作为维系感情与利益的纽带,结成社群,对统治阶级进行反抗。中国历史上以宗教为纽带,组织、团结民众反抗腐朽封建王朝的农民革命斗争层出不穷:自东汉末年的“太平道”所组织发起的黄巾起义,东晋孙恩的“夭师道”,北魏法庆以“大乘教”,北宋方腊以“明教”,南宋钟相以“巫教”,元末的韩山童、刘福通的红巾军以“白莲教”,清中叶的林清以“八卦教”组织起义,历朝各代农民的武装斗争每失败一次,中国人的天命观思想便得一次巩固和加强。

宗教是中国农民武装斗争的团结纽带,它同时与宗教的组织和维系功能相联系。然而宗教常常成为人们走向分裂、失败的催命符,封建统治集团常借助宗教推行其愚民政策。地藏王庙前殿左右的黑白无常狰狞可怖的嘴脸、判官、鬼卒的青面撩牙、十八层地狱的阴森、鲜血淋漓、其刑之惨绝,令人毛骨耸然,其心理威胁往往比官府的刑杖和囚牢有效得多。

另一方面,中国儒教以伦理道法为宗旨,以士大夫为其信众基础,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长期居于统治地位,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佛教则提倡修身养性,自我修炼,并在戒律中提出不准“淫、盗、杀、妄”等戒规。基督教比较倡导宗教的献身精神,“十戒”中也有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等伦理准则,这些伦理准则大多是一些最为基本的社会公德。当它们成为宗教教义,渗入村落文化之中,无疑会深入到村落成员的内心信念中。世俗的伦理要求,通过宗教的形式 在民众中得到教化,既是宗教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功能,也是村落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

二、风水观念

“风水”中虽然掺杂了玄学的成分和迷信的色彩,但它的实质不外乎是在人居选宅和人亡选穴方面,作为对地质、地温、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衡量准则。道家认为:凡物皆有其自然本性,顺其自然,便可达到极乐世界;儒家认为:“生生之谓易”,强调自然界与人的生命融为一体,生活就是宇宙,领略了大自然的妙处,也就领略了生命的意义。中国古代风水学可以称作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灵魂,它作为一种思想观念,风水对中国古代村落的选址和布局,产生了深刻而普遍的影响,是左右中国古代村落格局的最显著力量,古代村落、屋舍的建造均讲究风水。

“所谓风者,取其山势之藏纳„„,不冲冒四面之风;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屈曲而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①实质上,风水强调的是“顺其自然”,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和谐。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贾宝玉表明不喜欢大观园中的稻香村,因为“此处置一田庄,分明是人力造作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廊,背山无脉,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山,似非大观”;因为它“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即百般精巧,终不相宜”。正是这种对自然而然的追求,才造就了中国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域风格各异的村落景观。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筑,高大巍峨皇家宫室,雄伟庄严的殿堂高阁,多建于高台之上,让人从远处看来就感到一种强大的威慑力和震撼力。老百姓并无雄厚的财力,亦没有资格住进那样豪华的居所,因而讲究风水的好坏。中国人注重天地之和,身心之和,而只有合于风水,调于阴阳,才能达到这一点。所以,官方在进行争权夺利的同时,民间则在抢占风水宝地。李约瑟曾高度评价中国古代的风水,称之为“准科学”,中国古代的景观建筑学。他认为风水理论“总是包含着一种美学的成分”,“遍中国的田园,房屋、村镇之美,都可借此说明”。

风水学长期发展,形成了它特有的环境模式。村落风水的环境模式,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后有靠山、前有流水、形局完整的地理单元。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比较讲究地貌的丰富、形局的完整、阴阳胎息的生成、气之沉浮和水口的形势等。

中国古代村落要求有山为依托,依山面水。靠山即“龙脉”所在,称玄武之山;左右护山分别称作“青龙”、“白虎”;前方近处之山称作“朱雀”,远处之山为朝、拱之山;中间的平地称作“明堂”,为村基所在;明堂之前有蜿蜒之流水或池塘。这种由山势围合形成的空间,利于藏风纳气,是一个有山、有水、有田、有土、有良好自然环境的独立生活空间,这与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古人心目中的理想环境也不谋而合。当然,中国古代村落无一不受到风水的理想环境模式的影响,在形局方面,中国古代村落选址强调主山龙脉和形局完整,即强调村基的形局和气场。认为村基形局完整,山环水抱,是上乘的“藏风、聚气”之地。

中国古代村落的选址还极为注重景观优美。风水学中认为,好的村落环境应该是好气场的表现,其景观上的表现是“山川秀发”、“绿林阴翳”。而“水口” 在中国古代村落的空间结构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水口”的本义是指一村之水流入和流出的地方,风水学中要求“入山先观水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被看作是“财源”的象征,“水环流则气脉凝聚”,水“左右环抱有情,堆金积玉”(《水龙经》)。

以上的风水观念于古代村落的影响,就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表现,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取得一种和谐关系,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会影响人的生活,人居环境可以影响到人的生活状况甚至吉凶祸福。

三、诗画观念

中国古代村落为传统耕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空间,山水村落文化在中国古代的流行,与中国古人的喜好隐逸村落的风尚有直接的关系。他们崇尚山林,醉心于山水之间,把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意境引入村落的营造之中,从而孕育了村落与诗境画意相统一的文化环境。他们即便身在仕途,也向往归隐山林、泛舟江湖、闲话农居的舒适逍遥,有一种挥之难去的隐逸情结。大自然的山水之美,具有某种净化心灵的作用,能涤污去浊、息烦静虑,使人忘却城市的纷扰,产生忘情于山水人家而自甘寂寞的高逸情怀,创造出让人神往的山水村落的明秀诗画意境。而只有甘于寂寞的人,才能对自然有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觉,才能以一种虚静的胸襟去体悟山水,由实入虚,一片空明,向外发现山水的美,向内发现自己的真性情。

中国古典园林、山水诗、山水画之所以往往给人以丰富的意境感受,就在于它们能在有限的“形”之外 ,创造出无限的“意”,以生成丰富的“境”或“景”。正如肖驰先生在《中国诗歌美学》中所言:“山水画往往从空间的有限突破以追求无限,山水诗则可以将时空的无限展现为空间的有限。”②在中国古代村落文化中常有有镜花水月般空灵意境的创造,村落文化的灵魂也往往是以诗人的气质入画,以画家的气质入诗。在中国的村落文化中,不论是山水田园诗,还是抒情感怀诗都善于将主观的情与客观的景融合统一,既含蓄蕴藉,极富“言外之意”,又传神优美,极具自然之美。其诗融入了画家和诗人的情思,又渗透了深刻的禅思体悟,因而达到了一种心境美与自然美和谐统一的纯美境界。在村落文化的明秀诗境中,既有澄明精致的画面,又有飘渺灵动的情韵,能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里透出幽深。这样的诗歌意境表现的是古村落被大自然静观寂照时,感受到的宁静优美,是以动写静,喧中求寂,超于象外而入于诗心的空明与寂静之禅悦之境。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村落的山水诗意境优美而意味隽永,又能另人以一颗澄澈的心去体验感应这种动与静的结合,从村落的晨钟暮鼓中,以清净之心平息纷扰不安的心灵。

简述中国茶文化的作用 篇2

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内生源泉

每个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根源于它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的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 诸子百家作为中国思想发源的主体, 大都推崇自为、调和、持中的“和合”思想, 倡导万物的和谐、均衡与稳定, 以此回应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合”的精神特质在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深的熔铸到民族性格之中。

两千年前, 中国的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 认为“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主张多样性的统一。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说:“在中国古典哲学中, ‘和’与‘同’不一样, ‘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 而且必须有‘异’, 才能称其为‘和’。”[1]也就是说, 必须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因此而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在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文明的过程中获得丰富、完善、升华并得以继承流传。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更是多用“和”的概念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 孔子把“和”视为“天下之基、万物之本”, 提出“礼之用, 和为贵”, 反对穷兵黩武, 强调“伐谋”、“伐交”, 不得已而“伐兵”时也要行“仁义之师”;墨子主张“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孟子崇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庸》也记载有“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大道也,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的言论;秦汉以来, “和合”思想被普遍运用, 渗透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 逐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以和为贵”的和平精神, 始终主张以“中和、诚信、礼仪、平等、仁爱”等道德规范来处理问题与矛盾。

“和而不同”是世界的本来面目与自然状态, 是宇宙万物生存的源泉与内在方式, 中国人在“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构为一”的万物和谐共处中把握自身精神和本质, 培养了“内圣外王”的个人和民族性格, 在国家治理和社会交往中主张以理服人, 友好相待, 反对使用武力, 坚持矛盾之下的和谐、共存和发展, 兴王道, 尊教化, 协和万邦, 礼仪万邦, 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天下主义情怀, 成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文化根基, “非攻和平”、“兼爱互利”、“包容兼蓄”的中国文化传统, 不但规范着中国民众的行为, 而且指导着历朝历代的外交行为。在历史上中国从未有过先入为主, 把版图以外的民族当作敌人的观念, 而是以和平精神相待, 以文明教化对方。2000年前,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以防御外敌入侵为目的;1000年前, 唐朝开辟丝绸之路是为了打开通往西域的友好交往大门;500年前, 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是为了同友邦结好。钱穆先生曾经说过:“在中国人的观念里, 本没有很深的民族界线, 他们看重文化, 远过于看重血统。只有文化高低, 没有血统异同……因此, 中国人对当时他们所谓的异民族, 也并不想欺侮他们, 把他们吞没或消灭。”[2]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表明, 只要不发生危害民族生存和国家安全与统一的外敌入侵, 中华民族从来没有与其他民族和国家发生过战争, “与其说中国人是有对外推行征服主义野心的民族, 不如说是在本质上希望本国和平与安泰的稳健主义者。实际上, 只要不首先侵犯中国, 中国是从不先发制人的。近代以来, 鸦片战争、中日战争、朝鲜战争以及迄今和中国有关的战争, 无论哪次都可以叫做自卫战争。”[3]

2003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曾说:“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是和平的崛起, 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 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 源远流长的文化, 这种文化的核心又是以和为贵, 就是和的文化, 当然我们还要和而不同, 这种不同是相互补充, 是相互借鉴, 而不是冲突的来源。”[4]这段话表明中国文化的和平本质决定了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方式, 同时也表明中国和平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升华。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和追求事物的和谐、和平、均衡的人文精神, 以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天下主义情怀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取向, 也是新世纪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核心价值, 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生源泉。

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和平发展的理论基石

主张和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的价值取向和思想理论传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并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加以发展与创新, 特别是邓小平提出的“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揭示了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 总结了20世纪尤其是其后半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平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 是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登上国际舞台伊始, 就把和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 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强行对外兜售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在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著作中, 已经开始具有利用和平手段达到目的的思想萌芽。“工人总有一天必须夺取政权, 以便建立一个新的劳动组织, ……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到处都应该采用同样的手段, 我们知道, 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我们也不否认, 有些国家……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5]19世纪70年代以后, 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发展理论也趋于成熟, 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在于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 利用讲坛、普选权, 学习利用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创办自己的报纸, 建立自己的教育机关、工会、合作社。同时,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将个人意志强加于人, 指出“违反别人的意志影响别人的企图, 都会对我们有害, 只会毁灭在国际时代取得的原有的信任。”[6]

列宁认为, 在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的持久和平到来之前,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存在着和平共处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鉴于此, 列宁明确提出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可以和平共处的原则思想, 认为就社会主义国家本质而言, 只能走和平的发展道路, 和平不仅是一种生存手段和斗争策略, 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本质所在,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同时,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者确信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多样的, 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和方式强加于人, 他说:“在人类从今天的帝国主义走向明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上, 同样表现出这种多样性。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 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 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 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 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 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7]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 继承和发展了和平主义的思想。自1978年以来,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战后的时代特征出发, 对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冷静、客观地分析与研究, 突破了以往传统的战争思维模式, 逐步深入的认识到战争不是人类事务和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上世纪70年代, 邓小平从世情实际出发, 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所变化, 对外政策也有变化, 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第一个转变, 是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根据对世界大势的这些分析, 以及对我们周围环境的分析, 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8]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初步认为战争可以延续;1980年, 邓小平在意识到两个超级大国具有相互摧毁的能力后, 指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是有可能的, 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9]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则明确提出世界和平是可能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 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 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一个是和平问题, 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10]从而进一步指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在处理国际关系解决国际争端问题时, 中国共产党人主张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 坚持对话, 不搞对抗, “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 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 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 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 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相互尊重, 平等相待。”[11]只有存在共同利益, 国家关系的发展才有长远的可持续性;“不要把力量消耗在相互的争端上”, “只有不怕麻烦, 通过耐心对话来解决问题。只能选择对话, 不能选择战争。”[1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准确把握这一时代特征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平理论, 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高度出发, 提出了“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邓小平指出:“我们搞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社会主义, 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13]这一论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第一, 改变了过去对战争危险性过高的估计, 确立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科学地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两大根本目标;第二, 主张根据国家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处理国际关系;第三, 彻底摆脱“两个阵营”的束缚, 树立“一个世界、共同繁荣”的理论。邓小平还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是与霸权主义相背离的, 与帝国主义的战争、扩张和侵略行为是根本不相容的, 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损害到别国主权, 搞霸权主义, 那就损害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形象和道义力量, 又损害本国的社会主义事业。”[14]这就把社会主义中国的对外和平发展上升到了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

邓小平“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 实现了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重大历史转变, 实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在对外发展上的深刻的社会转型, 从而为中国和平发展理念奠定了思想理论根基。我们有理由相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中国决不会强行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推及到世界, 从而构成对世界的威胁。“中国对外政策的实践充分表明, 中国是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稳定, 中国的强盛是和平力量的增长。历史已经反复表明, 一个国家对于世界和平是否构成威胁, 不在于它的国力是否强大, 而在于他奉行什么样的政策。中国对内一心一意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们内政外交的根本原则决不会改变。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做出不懈的努力。”[15]

当今世界,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 要赢得竞争, 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科技和国防实力, 同样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 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也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力量来源。

摘要:文化是民族生存与进步的前提条件, 它不仅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过去的全部智慧和文明成果, 而且蕴含着它走向未来、实现新的不断发展的精神基因。文化的力量, 深深的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决定着国家发展的战略走向, 同时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和平发展战略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 是一个热爱和平、追求正义的民族, 中国文化是一种真诚的和平文化, 和平至上的文化传统和主张和平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决定了中国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

简述中国传统图案的文化寓意 篇3

《辞海》有云:“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涉猎时期和农耕时期的艺术反映是同时期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这时期主要以几何纹、动物纹样为主,植物纹样还没有出现,但是随着生产活动的发展,人类开始认识植物、亲近植物,这种变化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从动物装饰纹样到植物装饰纹样的过渡意味着人类从涉猎生活到农耕生活的巨大转变。

在萌芽时期,植物纹样有着与宗教、哲学、社会文化相结合的特点。在中国古代,先民喜欢将自然现象、自然植物、自然动物等富于神秘化、神明化,祈求无灾无难、风调雨顺、日以饱腹,以此来寄托心灵的慰藉和心想事成,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图腾崇拜是验证植物被神化的有力证据,例如楚族的桃子、苗族的枫树、彝族的竹子等等,而后更是有神话传说、祭祀、禁忌等出现,又例如我们熟知知的桃符、桃人等桃制品,具有驱邪辟邪的功效,这些古时的说法时至今日仍被一直认同和沿用。在上古时期,对于先民来讲,被赋予神力的植物就是“哲学”,它们被人形化和人性化,具有人的特点和超凡的能力,可神可人。它们可以是小说中描述的花仙子,个个知书达理、温润动人、精灵古怪。它们也被赋予

高尚的品性,比如梅花的孤傲、兰花的清幽、竹的刚正不阿、荷花的清廉等等。植物和人之间的感情是可以互相传递的,李商隐的《赠柳》有诗云:“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用柳树来表达对离别之人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植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是自然界生命力的象征。植物本身各个所具有的独特形象,它们千姿百态、各有所长,人类最初多不加修饰的直接运用其原型,其最初的植物纹样大多线条简单、造型缺乏灵活性和独特性,后经人类长时间的不断摸索和不断创新中,中国传统植物纹样开始由原生态形式走向抽象化形式,造型更加趋于生动化、艺术化,种类繁多、形象生动、造型灵活。中国人自古偏爱圆满、喜庆、平安等等,这些情怀在中国传统植物纹样中也有着强烈的体现。植物纹样发展到明清时期具有明显的吉祥寓意,寄情于物,用物言志,用植物来表达着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真诚祈祷与殷切盼望,以此来达到心灵上的寄托和慰藉。中国传统植物纹样作为中国装饰文化里面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其特有的形式彰显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政治经济等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植物纹样的文化内涵贯穿于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在抽象和具象间融合与演变,它承载着人类美好的愿望,它是人类精神的寄托,它是聚集特色、超乎物象外的审美情感。中国传统植物纹样具有突出的文化特点,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起点,触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广泛的审美关系,它将自然物象和人文理念统一起来,它所传达的社会文化意义能够引发人类的联想和共鸣,使得室内空间、人、植物纹样三者之间形成积极互动的关系,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即强调入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起初从儒家的“仁者爱人”到道家的“道法自然”中强调人在自然、恬淡无为中回归自然的思想,为“天人合一”的理论奠定基础。中国装饰设计从精神层面到思想观念上面,均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理念已上升至哲学高度,构建成“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体系,可以说“天人合一"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

中国传统植物纹样,反映着中国人的艺术观、价值观。其艺术感主要体现在植物纹样的构成艺术法则和图案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体现的价值和功能上,具体到三方面:以植物纹样来记录人类历史的生活和发展,用植物纹样装饰和美化生活,用植物纹样来寄托精神观念和信仰。中国传统植物纹样记录着人类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生活,表现着不同时代人类的时代感、艺术感。纹样艺术的发展,追根究底还是为了装饰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器具的一种装饰艺术手段。植物纹样的美好寓意,使得生活用具不仅具有本身的使用价值,而且使其具有更高层次的艺术价值,

重视艺术的民族性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传统植物纹样作为一种自然、高雅的文化符和设计语言,有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它是抽象艺术的物化形态,表达着不同时期的社会属和文化背景,展示着中华民族的逻辑思维方式和艺术的表达形式。

中国文化软实力作用 篇4

一、“软实力”是文化社会意义的集中深刻体现

1.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人类之为人类的根本特征。“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词使用,原意为“人文化成”,源自《易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在鼓励人们提高人之为人应有的文化成就,以化育民众和风俗,使社会变得更加文明而充满人性。西方学者起初将“文化”与西方文明相联系,用以专指西方人所具有的生活方式,或者指18世纪以来西方思想、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伴随着18到19世纪,对非西方民族人类学考察的深入,“文化”内涵逐渐摆脱西方中心论影响,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用以表示一个民族、时期、群体或全人类的一种特殊生活方式,或用以描述音乐、文化、绘画、雕刻、戏剧、电影等的活动及其产品。现代文化人类学进一步深化对“文化”的认识,认为文化指系统协调的整体,是由信仰、知识、价值观念和实践构成的一个稳定共享的体系;是社会群体在历史经历中形成的,集体的而非个人的一种认知系统,即一系列被纳入相互连结的有较高秩序的网络和结构中的关于自然、人和社会的,兼具描述性与规范性的“命题”。

2.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以早期人类学家为代表,从社会内部不同性质的生产实践出发理解文化,认为所谓“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意在指明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社会影响,被称为狭义的“文化”。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原始文化》出版,首次对文化进行明确定义,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可以说是对“文化”进行狭义理解的典型代表。中国文化基本涵义在于“以文教化”,也是在狭义上理解“文化”。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张从物质与意识、存在与精神关系角度理解文化,认为文化属于意识形态。精神即意识,精神的生产,即“关于意识的生产”,是人类社会主要生产方面之一。精神的生产分为两部分,一是人自身“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即人自身精神的生产,也即人自身意识的生产;二是社会“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生产,也即社会意识的生产,强调“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精神的生产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越发展,精神生产的影响越大。整体上看,社会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虽然经济因素在其中表现得最有力、最原始、最有决定性,但是“这里没有任何绝对的东西,一切都是相对的”。尤其对于一个具体的社会来说,提倡和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即精神,深刻影响社会性质和未来走向。

3.文化的社会意义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首先,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先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一再表明,社会的发展往往首先表现为文化的发展,语言、文学、哲学、风俗、制度的变迁往往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导向作用。特别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尤其如此。其次,文化影响社会性质。不同性质的文化造成不同的社会心理、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种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文化不同,社会各有不同;二是同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化不同,社会阶段的表现不同。以不同民族而论,面临的历史和环境、社会实践不同,形成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了民族社会性质,使不同民族社会发展道路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第三,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证明,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发展状况,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思想先导、凝聚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在西方没有赫拉克里特、毕达格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没有古希腊文明,没有培根、洛克、莎士比亚就没有今天的英国,没有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就没有现代法国,没有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就没有现代德国,没有杜威的实用主义就没有今天美国的话,那么,没有神农尝百草、伏羲演八卦、孔子著《春秋》,没有唐诗、宋词、元曲、清杂剧,没有《海国图志》、《天演论》、《文学革命论》等,就没有悠悠50的中华民族。

4.文化“软实力”及其现实意义。“软实力”是文化社会意义的集中深刻反映。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约瑟夫・奈Joseph Ny于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最早提出并阐述了著名的“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当即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共鸣,从此启动了关于“软实力”的研究与应用的潮流。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这一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将它提高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位置――正如约瑟夫・奈所言,“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软实力”理论的核心理念是:“软实力”发挥作用,靠的是自身的吸引力,而不是强迫别人做不想做的事情。“软实力”理论在提升各级主体综合实力问题上启迪着人们的新思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崛起的根本标志,在于其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一国之综合实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吸引力、人文环境、体制机制以及政策等体现出来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

随着冷战的结束,在国际关系和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进入本世纪以来,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在“短缺经济”时代,人们以吃饱、穿暖等生存资料数量扩张

为主,而今人们生活消费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用于物质生活开支所占的比重减少,而更多的钱开始向文化消费方向转移,群众的文化消费也将进入旺盛期。这种社会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一方面要求生产出更多的文化精神产品,去满足人们在文化、精神上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求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实践证明,产品中的文化含量愈高,经济附加值就愈高。

2.文化产品与服务已作为独立的贸易形态,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从文化的角度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化在保持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在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使文化产业的社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文化产业具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化、网络化的运用,使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文化的传播力越来越大,文化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文化的表现力、感召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和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影视、音像、出版等文化产品已成为最大换汇产品,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可见,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和加速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经济发展中,人文资源甚至比原材料、能源的作用更大。在文化因素的作用下,没有资源可以创造资源。

3.文化领域已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大肆对其他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实现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一个更加智慧的战略选择。

第一,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历史使命的需要。我国有着5000年以上的文明史,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在很长时间内领先世界先进文化。但是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以及近代以来的思维僵化和一味排斥外来文化,我国文化“软实力”在近代远远落后于世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虽然一直没有停止追赶的步伐,但文化“软实力”与西方国家相比依然差距较大。缩小与世界大国的综合国力差距,必须着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第二,提升文化“软实力”是现实国情的需要。一是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文化消费能力大大增强。人均GDP迈过1000美元大关之后,国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将进入一个新的拐点。相形之下,能够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我国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态势还不相适应。三是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带来了多元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交流和碰撞,同时面临西方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的严峻挑战。

第三,提升文化“软实力”更是和平崛起的战略需要。历史告诉我们,能在国际斗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纵横捭阖的国家,历来是两种实力兼具的国家。而现实经验表明,在世界政

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篇5

答: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政策,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简述认识主体的涵义及其性质和特点?答;涵义;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与一定关系中从事时间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实现的、具体的人。特点。首先,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人是自然界长期的分化的物产,具有自然属性。认识主体具有社会历史性是指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生活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物生产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主体的认识活动不能超于特定的历史时代,每一时代主体的认识都代表反映那个时代的水平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认识主体不是消极被动的反映客体,从对客体对象的选择和设定到主体通过认识工具对客体施加作用和影响,再到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制作,都体现着主体的能动性。

3.简述认识客体的涵义,构成和特点?答; 涵义;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构成,分别是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那部分自然界。指作为人类认识对象的人类社会。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性质,认识客体具有客体是实在性。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不是所有具有客体实在性的事物都能成为认识客体,只有那些与主体活动发生关系,成为主体活动现象的外部事物,才成为认识的客体。

4.简述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答实践关系,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它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首要的基本的关系,没有实践关系,其他任何关系都无从谈起。认识关系,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关系中,同时发生着认识关系。相互作用关系,无论是实践关系还是认识关系,都不是主体或客体各自独立进行的。而是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或可以的改造和认识作用,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同时,这种能动性又受到客体的制约。5.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答:唯物论的反映论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论的认识论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从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认为人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唯心主义从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原则出发,都认为人的认识与外部世界没有关系。6.简述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答:唯物主义哲学都是可知论,认为人的思维认识和正确认识现实世界,即认为现实世界是可知的。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人在实践中能够认识,并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实践的观点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和哲学上的其他一切怪论。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根本不能认识的事物,现在没有被认识的事物。将来总会被人们所认识。

7.简述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就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的对立?

答:答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离开了主体的社会性,实践性和能动性来考察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把客体仅仅看做是认识的对象。不能从认识主体方面去认识客体。把认识理解为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照镜子式反映。8.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 答: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在、生动的,然而却是表面的,不深刻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它比感性认识深刻,反映论事物的全体和本质。9.说明正确现实有感性认识到理性的飞跃需要具备条件?

简述热处理的概念及作用 篇6

热处理是将金属或合金在固态下于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一定的速度冷却下来的一种综合工艺。

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这些过程互相衔接,不可间断。

金属整个生产过程中均可进行相应的热处理以改善金属材料性能。金属铸件通常需要进行消除内应力的低温退火,或完全退火,或正火,有的还需要淬火后回火(时效)。对金属锭的热处理,压力加工过程中的和成品的热处理,在冶金企业和机械工厂内,他是半成品和机器零件制造的主要工序之一。热处理作为中间工序,能改进工件的某些加工性能(如锻造性,切削性等);若作为最后操作,它能赋予金属和合金以所需力学、物理和化学等综合性能,保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在影响金属材料结构变化的深度和多样性方面,热处理较机械加工和其他处理也更为有效。热处理还可与化学处理、形变加工和磁场作用等联合进行,进一步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其复杂的显微组织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从而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和物理化学。例如,各种钢材常需进行正火处理,以获得细而均匀的组织和较好的力学性能。调质钢需进行淬火及高温回火以保证良好的整体力学性能。45钢广泛用于机械制造,这种钢的机械性能很好。但是这是一种中碳钢,淬火性能并不好,45号钢可以淬硬至HRC42~46。所以如果需要表面硬度,又希望发挥45#钢优越的机械性能,常将45#钢表面渗碳淬火,这样就能得到需要的表面硬度。GCr15钢是一种合金含量较少、具有良好性能、应用最广泛的高碳铬轴承钢。经过淬火加回火后具有高而均匀的硬度、良好的耐磨性、高的接触疲劳性能。这些都说明热处理对钢铁材料的研究生产发挥了重大作用

简述中国茶文化的作用 篇7

《拓展:中国文化英语教程》一书题材选择精良、编写严谨,体现了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是以英语教授中国文化的首选课程,对于学生学习英文也有极大的帮助作用。书中提到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意义,中国文化的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中国现当代的社会生活,其二是指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评判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重文化的培养,这也是影响世界格局以及发展趋势的重要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使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加深,尤其是语言的交流显得越发重要,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多样性的文明想要达成共识,国家之间只有加强交流才能更迅速地谋求发展。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吸引在现今的文化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维护着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稳定,同时推动着各种文化之间交流的深入,也是政治和经济交流的重要补充。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在不断上升,全球许多国家也开始接触和学习汉语,在《拓展:中国文化英语教程》一书中有这样的统计,截至2012年,已经有30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中小学孔子学堂在100多个国家安家,而其中的学院人数也超过了60万人,但是在此过程中,类似于“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也不断出现,这对于我国国际形象的塑造以及与他国的交流往来非常不利。在《拓展:中国文化英语教程》中也提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其实是许多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以及现状不够了解,这种误解也正是各国之间的文化冲突所产生的。我国文化本身的韵律与内涵与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相比有着极大的反差,在世界舞台上,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部分,话语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作者认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创造优质的语言环境,为我国树立良好形象的同时,也能够带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拓展:中国文化英语教程》一书对英语教育及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作用也有细致表述,作者认为,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现实的象征,这两者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也直接决定了语言教学过程中文化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文化交流,都不存在绝对的文化平等,强势文化总是比弱势文化更加自信,这也是文化不平等现象出现的原因,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还要加强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宣传和积极传播,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平等交流基础之上的。要树立文化的自觉意识。对于中国文化而言,其传播并非某个专业语言文化组织的任务,而是所有中国公民应尽的职责,文化承载着语言,同时,语言为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桥梁,是文化传播的使者,所以,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更应当重视语言的重要性。尤其是相对于英语教育来说,它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如果中国学生能够用英文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给外国友人,便可以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能够让外国人很好地了解中国。同时,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也会随之扩大,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也能得到提升。在《拓展:中国文化英语教程》一书中也不止一次地提到在与其他国家交流的过程当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拓展:中国文化英语教程》一书关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英语教育的策略研究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交通技术、通信以及媒体与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同步,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也逐渐加深,这种发展趋势自然也为我国的语言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英语教育也更加注重在教学中渗透中国语言文化的特征,这一点被许多专家和学者认同,加强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语言文化,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加重视本民族的文化,积极地将自己的母语和语言文化进行比较和融合,使双语教学顺利开展。书中提到,在比较中进行文化教学,非常有利于学生文化敏感的培养,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英语教育常常将母语文化忽视,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习者,都缺乏对母语教育的正确认识,在我国的英语教育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母语文化的重视。文化失语症的现象在我国十分普遍,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不了解四大名著如何用英文翻译,不知道如何用英文介绍我国的经典著作,甚至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也不能用英文表达,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不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多元化的趋势在今天的国际交流过程中逐渐呈现,弘扬中国历史文化的责任开始被英语教育承担,《拓展:中国文化英语教程》中表示,英语教育如果要做到与时俱进,就需要积极调整自身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实施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对外宣传的素养。此外,英语教育是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书中认为,作为实施文化教育的重要媒介,教材在文化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要求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与教学目标做到相契合,满足不同的使用者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英语课程不是单纯的语言课程,它是加深对世界文化了解的窗口,具有工具和人文性质,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基础以及国际文化发展形势。《拓展:中国文化英语教程》中对我国的文化讲解也存在不足,这很容易导致中国高校学生的想象力和母语文化能力欠缺,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育应当是目的语文化和本族文化兼容并蓄,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脱离实际,感觉到学有所用。《拓展:中国文化英语教程》中所涉及的众多内容,为高校英语教学以及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外语教育的作用和策略的研究问题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参考,是非常值得推荐的研究参考书籍。

简述中国茶文化的作用 篇8

关键词:本土文化资源;动画;推动性

1 中国当前动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动画片产量大幅度增长。2006年,国产动画片产量已达到了8.2万分钟,远远超过1993年至2003年的生产总和——4.6万分钟。而数据显示:我国存在着大约150亿元人民币的动画片市场。动画产量的增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使它成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一个亮点。但是中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动画缺口,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世界动画市场已经逐步趋于成熟,而且涌现出了相当一部分比较优秀的作品。中国的动画市场和世界市场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国内的主流市场仍然长期被美、日、韩动画作品占据。当前中国动画行业遇到这样的问题:市场长期被美日韩产品占据,国产动画片需求缺口巨大;产业政策支持不到位,制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市场发育不良,产业链断裂,国内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动画创意少质量低;市场监管不力,盗版侵权现象普遍;从开始到策划都缺乏创新,与本土文化资源的衔接不够,一味地模美仿日,走的路子“四不像”,受“加工厂”现象影响较大。

中国现在继续走复古路线并不是简单的死搬硬套往常的路子,而是继续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来为中国动画服务,再加上先进的技术做支撑,这当然这要符合当前国际大环境,要建立在充分认识中国当前动画业现状的基础之上,打有充分准备的仗,中国动画就会走出低谷,迎来新一个辉煌。

2 中国动画在本土文化资源上的一些探索

2.1 中国动画历史的发展

中国动画起源较早,也曾有自己的辉煌。1957至1966年,中国动画进入发展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中国动画史的众多扛鼎之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大闹天宫》的出品,水墨动画出现,“中国学派”〈中国学派的称谓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美术电影所取得的国际地位和艺术成就的肯定和总结,是对这一时期中国动画内容和形式的准确概括,体现了中国动画成功的走向世界,走向辉煌的创作理念。“

1957至1966十年间,中国动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拍出了一批至今仍然是中国美术电影史上最优秀的作品,在国内外声名雀起。中华民族的各种艺术形式被尝试和利用以充实动画创作技巧,不同工种的动画专家在导演、剧本、造型、剪辑、音响等方面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出许多动化精品。

文化大革命的巨大影响使中国动画跌入低谷,尽管文革以后也有所发展,但是精品不多。这一时期是中国动画的重要发展阶段,虽然没有出现太多的动画精品,但是却做到了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和中国动画发展的密切结合,为其以后的发展做好了铺垫;另外那时期所发明的几种新型的民族动画形式[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折纸动画]成为以后动画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国动画引以自豪的国宝。

2.2 中国动画本土资源探索

本土文化资源对中国动画的推动性作用在中国早期的动画片《大闹天宫》里也表现尤为突出,戏曲元素[京剧 脸谱 年画 舞蹈 ]等融为一炉,烹制出了一部经典的文化盛宴,对今后中国动画的影响颇深。这部没有现代的特技、电脑和数字技术,完全凭手工制作出来的的鸿篇巨作曾获国内外无数的奖项。

广大动画同仁也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这些年也涌现出了一些比较优秀的动画作品,包括二维和三维的,比如《宝莲灯》《妈祖》《小兵张嘎》等这一系列片子在选材方面也在走民族本土化路线,在本土文化资源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宝莲灯》也已经走出了国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尽管和迪士尼 梦工厂的一些片子还有一些差距,但是却是中国动画走向世界的一个新的开端。

2.3 中国动画的发展趋势和成就

文革以后,中国动画的发展有两个大的趋势:一是社会社会转型期下的中国动画逐渐脱离计划经济体制控制,开始寻找新出路,二是中国动画民族风格的渐行渐远。1977至1994年中国动画片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达到了最高峰,这一阶段的动画片再一次让世界观众叹为观止,称赞中国动画“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流的水平”。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金猴降妖》、《三个和尚》、《鹿玲》、《山水情》……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都是相当罕见的。

3 中国动画自身发展存在的缺陷

纵观现今的中国动画产业,中国动画所缺乏的题材、创意、品牌同样应该向本土文化资源看齐。中国当今动画行业面对诸多的问题,成为当今动画事业发展的瓶颈。中国当前的动画和国外的动画相比存在差距较大。要想缩小差距,只有在题材、 创意 、品牌上做文章。至今为止,中国还没有轰动世界的大片,还没有让国产动画走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还没有取得让世人瞩目的成就,所有中国动画人也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这不仅是中国动画人的尴尬,也是所有中国人的尴尬,我们要在题材、品牌、创意上下大功夫。

品牌,是现代化的要求,不符合这一要求,自然会在竞争中处于下风甚至被淘汰。我借用别人的说法解释下品牌。品牌是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切入点。

本土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建筑、服饰、神话故事、民族性精神、民风、民俗等,还有文学、 艺术方面的资源,因为无论从题材、品牌还是创意入手,本土文化资源都是中国动画今后发展的归宿点。品牌是一个公司力量的整合,如果把商场比作拳击场,那么品牌就是公司所能挥出的最强拳。坚持品牌,就是坚持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这是最容易获得成功的方式。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动画,中国的动画公司,却鲜有从品牌这个高度考虑问题的。

4 中国动画在本土文化资源方面的挖掘还不够,要逐步深入

几十年的中国动画的发展史很能说明。自1922万氏三兄弟成为中国第一代动画人至今中国动画以走过了漫长的83年。曾被国际评论认为“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的中国动画,时下已不复当年的辉煌。

像《大闹天宫》,《铁扇公主》,《神笔马良》等一批开山之作以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金色的海螺》(剪纸)、《小蝌蚪找妈妈》(水墨)、《聪明的鸭子》(折纸)等动画运用不同的制作手法让动画表现艺术更加多样化。直到70年代出现了动画电视片,也就是现在所说的TV版动画片,起步阶段同样也出现了不少经典之作如《葫芦兄弟》、《邋遢大王历险记》《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等。

迪士尼制作的动画影片《花木兰》,剧本主要来自中国民间故事,居然被美国人改编成了著名的动画影片。《花木兰》当中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当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影子,背景之中浓重的中国风格,穿插了很多的国画的风格感,融中国古代建筑风格,民族服饰,人物性格,时代背景于一炉,锻造出一部娱乐身心的文化大餐,让我们不得不捧腹。

5 中国动画走本土化路子需要创新

当前中国动画行业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市场长期被美日韩产品占据,国产动画片需求缺口巨大;产业政策支持不到位,制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市场发育不良,产业链断裂,国内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动画创意少质量低;市场监管不力,盗版侵权现象普遍;从开始到策划都缺乏创新,与本土文化资源的衔接不够,一味地模美仿日,走的路子四不像,受“加工厂”现象影响较大。

除了以上大问题之外还存在很多细节上面的问题都是当前中国动画业的不足。纵观美国和日本的动画无一不是都在宣扬自己的文化,比较充分地在探索本土化的文化元素来和现时代加以融合,来为政治服务,也包括某些娱乐性的片子,也是如此。中国也有自己曾经的辉煌,那是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把握住了的时代的脉搏,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真正找到了本土文化资源和动画的契合点,使得中国动画能够扬名海外,名噪一时。

中国现在继续走复古路线并不是简单的死搬硬套,而是继续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来为中国动画服务,当然这要符合当前国际大环境,要建立在充分认识中国当前动画业现状的基础之上,也就是中国动画走本土化路子需要加大创新力度,打有充分准备的仗,中国动画就会走出低谷,迎来新一个辉煌。

参考文献:

[1]约翰·哈特利.《创意产业读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2]郭辉勤.《创意经济学》.重庆出版社.2007年3月

[2]宫承波.《动画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10月

[4]理查德·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新华出版社.2006年10月

上一篇:为梦想而奋斗作文高三800字议论文下一篇:工作记忆、加工速度与流体智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