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世界

2024-09-02

把握世界(精选5篇)

把握世界 篇1

科学认识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使学生学好哲学的一大关键。笔者认为, 认识和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反思, 并不是关于人类某一具体研究领域的认识的科学, 而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认识的学说。只对某一具体领域的研究认识, 是具体科学, 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 等等;而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进行认识的学说, 才是哲学。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关系。由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构成整个世界, 是整个世界的三个组成部分, 所以哲学又是关于整个世界的认识的学说。我们每一个人对整个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事物、现象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认识, 当这种认识发展为比较稳定的根本观点时, 就形成了人的世界观。因此, 哲学也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而不是关于哪一具体研究领域的科学。

人的世界观具有三个特征:其一, 多样性, 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也就是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不同人的世界观是不一样的。世界观的多样性主要是生活在不同时间和地域的人们所受的教育程度和其他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其二, 发展变化性, 即人的世界观形成之后, 虽然比较稳定, 但只是相对的, 当人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时, 其世界观也会发生变化。其三, 在阶级社会中, 世界观具有一定的阶级色彩, 每一个阶级的领导者都要向本阶级灌输自己的世界观, 超阶级的世界观是不存在的。

根据“外延越大, 内涵越小”的逻辑学原理, 哲学的外延既然已扩展到对整个世界知识的认识, 则它的内涵只能暂如此定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是, 我们一定要注意, 世界观与哲学之间不能简单地划等号。

二、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

哲学并不是哲学家的事, 它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周边的世界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形成各种各样的世界观, 并会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对待和解决身边的问题。然而每个人世界观都会成为哲学吗?每个人都会成为哲学家吗?显然不可能。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那么, 我们又如何判断人的世界观是否已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了呢?一般说来, 我们判断某一领域的研究是否形成理论的标准, 是看这种研究是否比较系统的回答了该领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如果这种回答是系统的, 并回答了一系列基本问题, 而不是个别问题, 则我们应该承认关于这个领域的理论已形成。按照这一标准, 我们判断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否形成系统化的理论, 就要看他对整个世界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是否做出了系统的回答, 如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物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自然界的发展是否有规律, 社会发展动力是什么, 人能否认识世界,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 人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 等等。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完整地回答了, 则其世界观应该说已达到了系统化、理论化的程度, 已经形成了哲学, 这个人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哲学家。

三、世界观的准确性决定哲学的科学性

在许多人的头脑中, 都认为哲学是一门科学, 哲学思想都是科学的世界观, 这是极端错误的。并非所有的哲学思想都是正确的, 哲学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取决于世界观的准确性。由于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而人的世界观并非都是准确的, 即使已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 也未必能科学、准确地回答问题, 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具有局限性。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哲学变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是唯一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 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积极投身于生产与革命实践活动, 并认真研究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并大胆论证, 从而科学地、全面准确的提示了世界的本源, 提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形成了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的世界观。他们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并第一次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最终构成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 同时又是指导我们实践的重要的方法论, 我们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启迪我们的思想, 使我们的世界观不断成熟和完善, 更科学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活动。

摘要: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但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 只有理论化, 系统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哲学并非都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这是由世界观的正确与否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上唯一科学的思想体系。本文将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作以上观点的阐述。

关键词:哲学,世界观,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2版)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

[2]杨东德:《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最新成果教学的思考》,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08年10月。

把握世界 篇2

姓名:刘茜

学号:2011010665

专业:市场营销

把握世界范围内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共同态势,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进程,明确改革的未来方向,进而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上创新,建立高效运转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趋势

通过对社会保障发展历史和社会保障当前困境的分析,以及通过对各国社会保障改革措施和改革意图的考察发现,社会保障制度在新世纪的进展中将呈现以下五大发展趋势:

一、社会保障多样化。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人类共同的稳定机制,在基本原理和技术操作上具有很大的相通性,特别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社会保障制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趋势,但这种趋势并不表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会完全一致。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民族文化传统、政治体制等制约社会保障制度的因素各不相同,社会保障制度必然是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呈现一定程度的一体化趋势。社会保障制度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保障目标多样化。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将由消除贫困、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单一目标向促进储蓄和经济增长、消除贫困等多重目标转化。

(二)社会保障筹资渠道多样化。各国将提供退休收入或其它福利的责任由政府部门部分地转移到职工个人或企业身上,政府将减少这种义务。

(三)项目体系多样化。有的国家具有社会保障的完整体系,有的国家只有简单的社会救助和民间福利;有的国家社会保障包括教育、福利,有的国家将其排除在外。

(四)管理体制多样化。既有一个部门统一管理的,也有多个部门分工管理的;既有完全官方管理的,也有私营机构参与管理的。

(五)实施方式多样化。在各国的社会保障项目中,既有官方直接组织实施的,也有社会团体及民间组织实施的,还有官民结合的实施方式,并无统一模式。各国之间的国情差异、地域差异、文化传统差异、各国国民价值偏好差异等均决定了多样性将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

社会保障范围扩大化的内容

二、社会保障范围扩大化社会保障范围扩大化包括二方面内

1)是指各国将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多重保障机制的社会保障制度。工业化国家虽然战后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项目还在不断增加,如 年代后发达国家方兴未艾的护理保险。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保障项目本身不齐全,完善社会保障项目将是其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2)是指保障范围和内容将不断扩展。现在,许多国家已经不仅

仅将人的生老病死作为防范对象,而且将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因素如环保、精神状况、教育和培训等也纳入了社会保障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内容在社会保障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

三、社会保障私有化

由于社会保障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在人的私利驱使下,存在过度消费的可能性,福利国家公共提供和管理社会保障项目的弊端和智利模式的成功证明了社会保障私有化改革的必要性。社会保障私有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在个人帐户基础上,从规定受益制转为规定缴费制;二对社会保障基金的集中性垄断管理转为分散竞争性管理;三鼓励社 会机构参与社会保障或将某些社会保障项目委托社会机构管理。社会保障私有化有以下优点:

一是缴费和受益挂钩,缴费越多,受益越多,可以实现激励机制与社会保障功能兼容;

二是可以增加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

三是可以弱化政治效应,并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增加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私有化并不是全盘私有化,全盘私有化排斥了公平原则,不利于社会稳定,即使在智利,全盘私有化也仅限于养老保障领域,社会救助等领域仍由官方直接提供保障。在养老保险领域,政并未完全放任,而是在立法和监管方面尽着自己的责任。在养老基金公司破产或发生财政危机时,政府要负接管之责,承担最终责任。在仿效智利的拉美国家中,也并非完全模仿,如阿根廷、乌拉圭采用混合改革模式,哥伦比亚采用的是公营和私营平行的改革模式,还没有哪

个国家采用完全取消雇主缴费或纳税的智利模式。所以,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看,部分私有化而不是全部私有化将成为社会保障制度世界性的改革趋势。

四、社会保障基金资本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对效率的追求,基金积累模式越来越受到大多数国家的偏好。实行基金积累制面临的最大风险便是基金贬值的风险,时间跨期越长,风险越大。

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优点

基金进入资本市场,一可以使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二由于社会保障基金是长期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对资本市场的稳定性、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效率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三可以为国家建设提供雄厚的资金。随着世界范围的养老金体制的改革,养老金私人化、采取基金制、允许私人部门管理公共养老金计划以及放松养老金资产投资限制的趋势会越来越强。

五、社会保障产业化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老年人的经济供给、教育和职业培训、医疗照顾、居住方式、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等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两部分:一是社会保障的经济来源,即衣、食、住、行、医和学习、文娱、体育等物质文化生活的费用由谁提供及是否有保障;二是衣、食、住、行、医、学习、文娱、体育等物质文化生活服务由谁提供。经济来源是社全保障的基本方面,物质文化生活服务的供给是社会保障的最终实观条件。社会保障产业化主要是针对老年人而言的,主要是对由国

家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以外的附加需求或特殊需求实施产业化经营和管理。西方发达国家的老年产业已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已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社会成员的经济力量增强,出现了超出基本生活保障以外的福利需求,同时也说明了市场经济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及需求变动的敏感性和老年产业的收益性。在世界上第一个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法国,老年人成了市场的“宠儿”,为老年人提供的社会服务多种多样,应有尽有,如帮助老人做饭、洗澡、料理家务,陪伴老人聊天、旅游等生活服务;护理病残老人、治疗和健康咨询等医疗保健服务;以及向老人提供交通工具,协助老年人再就业,为老人排忧解难等其它服务。这些蓬勃发展的老年产业不仅切实解决了老年人的生活问题,而且企业也从中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老龄化”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可以预见的是,世纪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保障问题不会仅仅是经济供养方面的问题,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的问题会日益突出。社会保障的涵义也将拓展,不仅仅包括经济保障,还包括精神和服务保障。据统计,欧洲发达国家和日本老人的独居率都超过 以上,发展中国家老龄化和独居率也呈快速上升之势。老年保障产业化的蓬勃发展将是 世纪全世界的一个发展趋势。

六、社会保障一体化。

把握世界 篇3

第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需要考虑与中国实现复兴大战略的深度关联性

当今中国,正处在走向复兴的十分重要而又关键的时期。一方面,我国为实现长远目标,保持持续发展,需要在国际范围加强建立能源、原材料供应体系,并且也需要不断拓展国际市场销售产品。与此同时,我国也要加强国内稳定,维护领土、海域完整等正当的核心利益,发展相应军力。另一方面,我国在气候、军控、环保等国际重大议题上承担必要义务的同时也需要发出自己的利益诉求。所有这些,必然要触碰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既得利益集团,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疑虑和不适应。因而会遭遇,事实上也正在遭到这些势力的围堵和打压。当前,我们国家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得相关国家的过度解读,引起过度反应,甚至有时无事找事。在这样一个高度敏感、充满偏见、过分挑剔的复杂的国际和周边环境下,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客观上就会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国际政治含义的话题,而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做过多的渲染,事实上等同于中国崛起的高调宣示,会产生刺激各种反华、遏华、疑华势力的负面关注,引来一些不必要的口舌和麻烦。因此,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固然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在现阶段,在中国仍然需要韬光养晦,善巧博弈,尽可能求取平顺、减少对抗的发展时期,可能代之以低调,行水到渠成之事,更为合适。

第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需要考虑与国内相关城市和所在区域的战略协调性

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就国内情势而言,并非无涉他市他地,只是北京一个城市独自确定自己的战略目标而已,其实,北京的目标定位,会牵涉到相关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定位和战略选择,自然会引起他们的高度关注。就世界城市定位而言,香港与上海都曾提出同样的目标。习近平同志2010年8月份在京调研谈及北京世界城市的目标定位时,也讲到香港20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要建设世界城市,其后是上海,现在是北京。并指出香港、上海、北京都具有建设世界城市的基础条件和现实可能性。显然,要在中国一国范围内今后建设三个世界城市,客观上存在战略竞争。也有专家提出,就建成世界城市的区域条件而论,长三角城市群和区域成熟度,比北京所在区域要更为优越。而且,上海过去也一直在内地城市中作为世界城市来期待。现国务院已批复其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商务部定其为国际商贸中心,从国家予其定位上看,已经具有建设世界城市的基本地位和构架,上海称之为全球性城市。而香港自过去三十多年至今一直被国际上认为是大中华范围最具有国际性的城市。因此,我们提出世界城市的目标,实际上就存在与沪港战略定位协调问题。其次,北京位居京津冀区域,环京地区整体发展如何调适,一直是一个没有真正破题的老问题。该区域一直希望北京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积极的龙头作用,对北京改变孤城突进、实现区域协进期待颇多。因此,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也要注意与所在区域的战略协调,营造和谐关系。鉴于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享有的优待和尊荣以及首都经济的特殊发展条件,在涉及与同类城市和所在区域战略协调方面,是否少用强势战略,以“德”立市,以“善”亲邻,更好一些。以淡化在与港沪竞争中利用首都地位进行战略卡位的印象,消除挟首都之利聚集更多资源从而进一步拉大与周边地区发展差距的担忧,减少北京借建设世界城市之名争要更多战略资源的不良观感。更何况,基于北京成为世界城市之时其实是中国崛起之日,并非单凭自我塑造而成,而借助北京丰富的战略资源,强劲的发展动力和良好势头,在不采用张扬、高调的战略也能建设好,也能朝向目标迈进的情况下,适当软化城市战略的硬度和冲击性,不刻意谋求把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以避免某些不平衡而可能招致责难,而是通过提升“四个服务”的质量,自信、平和、仁厚地发展北京,做顺理成章之事,可能更符合各方对北京的期待,可能发展得更和谐,更具智慧。

第三,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突出开放、包容和亲善,淡化制度背景和意识形态色彩

北京宣称要建设世界城市,实际上是等同于中国要称雄世界的宣言。自然引起国内外关注:北京要建成何种类型的世界城市?也就是中国要以何种姿态称雄世界?有些意见强调北京所欲建设的世界城市的社会主义性质,突出我们的制度背景和意识形态特点。而这正是当下国际上最敏感和多疑的话题,即担心中国称雄后所代表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对西方构成挑战和威胁,这也是西方最为阴郁的疑虑所在。我认为,我们当然要建设社会主义性质的世界城市,这是必然的,也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并不因为某些国家和势力不喜欢或排斥,就不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实际上,我们不会也不可能建成非社会主义性质的世界城市,这本来是不言而喻的一个问题。而且,我们需要建设的是一个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主义世界城市,也就是说能够融合和学习各种文明之优长的世界城市。21世纪的竞争必将取决于哪个国家的制度更具有包容性、学习性,而不是盲目的排他性。因此,我们不应以我们是社会主义世界城市,你们是资本主义世界城市这种冷战式公开宣示的方式,过分突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制度性质和意识形态分野,而人为增加一些对立和敌意。当然,国际上有些势力忌惮中国称雄和北京凸起,欲行阻遏和诋毁之事并不会因我们说或不说而自行消失,但是,我们自己少说,少张扬,少主动挑起敏感问题,肯定还是有好处的。更何况,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既非北京一城之事,亦非北京一市之功,而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在国际上达到一定程度后在北京的一个体现,制度性质和意识形态是中央主导而非北京自主。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北京所能做的主要是提升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诸方面现代化的工作,和克服大城市病,以及忠实履行好“四个服务”等。因此,如果我们要谈论世界城市,无必要着力于制度性质和意识形态的争论上,因为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我们的前提和现实,不公然宣示不等于不坚持。即使要说,也要体现我们的开放性、包容性和亲善性。

第四、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应是政治、文化型,不应把目标仅限于纽约、伦敦、东京

关于世界城市,许多意见皆以纽约、伦敦、东京三城为是,排除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一直比对的巴黎,其理由是世界城市必以控制力和影响力见长,尤以经济控制力为先,而纽约、伦敦、东京三市是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因而也是经济控制中心城市,故应列为世界城市,由此北京应当以这三市为比对目标建设世界城市,这个观点和看法有偏颇。

首先,把上述三市作为世界城市,是20世纪美国学者弗里得曼基于资本主义经济循环的节点地位而提出的看法,这与北京今后所欲建设和可能建设的世界城市在城市性质和取向上明显不同。北京所要建设的世界城市,依我之见,更多的是要体现国际事务的话语权和文化上的影响力,少有也不必刻意谋求作为国际经济循环节点的地位。也就是说北京之作为世界城市是政治、文化类型的中心,而不是经济中心类型的世界城市,当然经济也要具备相当的实力,这一点,我们应当明确。

如若以纽约、伦敦、东京三市做比对,北京首先就陷入与沪港谁是中国金融中心之争,北京虽然是中国金融管理中心,毕竟不是市场中心,沪交所、港交所在沪港不在京。不管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还是北京城市自身的特点,以及与沪港两市的战略协调来看,北京固然有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的需要,但无多大必要去着力于国际经济节点的争夺,也不一定为国家战略所首肯,况且区域内还有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及其滨海新区的布局和定位。但是,北京有自己坚实的、沪港所不具的立足点,即作为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特殊的城市定位。因此,把目标城市固化在纽约、伦敦、东京是不合适的。而巴黎虽不是国际金融中心,但也确是国际影响力大、文化深厚、特色鲜明、品位十足的世界大都会,而且也常有自己独立的声音,与北京的城市特点和气质较纽约、伦敦、东京更为接近。长期以来,一直是北京大都市研究中的目标城市,不应由于其缺乏国际性证券交易所而被排除。当然,北京今后成为世界城市时,因中国综合实力大于法国,完全可能在话语权和影响力上超过巴黎。其实上述这些世界城市,以及曾经的莫斯科,北京都有较之更为丰富的城市内涵和特色,以及后发机遇,故北京如以上述诸城市为比对,不必样样唯其为马首,各比对城市皆有北京所不能直比之处,而且北京是面向二十一世纪建设世界城市,在发展理念、可采用技术的先进性以及东西方的相容性都较之前为好的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一点需要察知。

其次,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以“五个之都”为路向和落脚点,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包涵国际经验。

北京成为世界城市,可以说是中国实现复兴的标志,也是北京的历史使命,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奋斗目标,因此也不能坐等其成。最终需要落实到工作层面,通过形成阶段性的目标和行动规划,切实推动当前各项工作。习近平同志去岁在京调研时,针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出了北京要打造成为:“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亦即“五个之都”。这是中央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直接明确的指导意见。“五个之都” 紧扣北京市情和特点,切实而具体,指明了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方向,也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了路标。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研究和讨论应当以此为落脚点,将“三个北京”,“五个之都”和世界城市诸目标进行梳理,以人文、科技、绿色的“三个北京”为理念和战略,认真开展“五个之都”的深化和细化研究,并以此为目标提升北京相应方面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必要时,可以考虑将“五个之都”分别形成相应的行动计划,以更好地推进北京各项工作,把北京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

当前,北京的发展已经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理性化发展、限制性发展、质量性发展的要求明显增强。从“十二五”时期开始,北京将进一步加速城市化,发展将进一步触碰城市承载底线,因而城市发展政策需要增多反向调节的阶段。不是一味追求增量发展,实现发展与调节、治理并重,将很快成为北京工作的常态。后“十二五”时期,这些问题将更为突出,为此,北京要未雨绸缪,下大决心制定有效的城市政策,解决交通、环境、人口、资源、城乡结合部以及广大远郊区县乃至首都圈的发展问题。当然,同时也要更加重视民生问题和城市安全,确保社会和谐与稳定。

建设世界城市,我们不应仅限于学习所设定的目标城市,也应当学习借鉴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城市的好的发展经验,有些小一点的城市的经验也很可贵;更不能把纽约、伦敦、东京包括巴黎的城市发展指标做简单比对,避免把问题性指标当作参考,把教训当作经验的错误。

把握世界 篇4

一破解“斯诺命题”的重要思维向度

所谓的“斯诺命题”,即一位英国学者C.P.斯诺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发表的一系列颇有影响和见地的著述中所提出的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命题。斯诺集中尖锐地提出并论证了“科学文化”(Scientific Culture)与“文学文化”(Literary Culture)的关系问题,认为这“两种文化”的分裂,是英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困境和矛盾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斯诺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由合一而分化的现实以及现代社会一系列深层矛盾的“原罪”的深刻揭示,可谓入目三分、一语中的。

“斯诺命题”之所以成为问题且为人们广泛关注,根本原因在于,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矛盾的集中展示与暴露。虽然人们逐渐地认识到现代性问题并不是一个处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可以抽象讨论和简单选择、取舍的问题,而是一种历史演进、嬗变的机制问题,但是人们仍然难以容忍风生水起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论。从16世纪开启,现代性仿佛一艘历史巨轮从中世纪启航,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发现”而揭开了现代社会序幕。到18世纪晚期,经过工业革命、启蒙运动,特别是法国大革命的洗礼,现代性穿过风云激荡的19世纪而逐渐走向成熟。人们无法否认,现代性无疑给人类带来了福祉,但同时现代性也彻底打破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彻底改变了人和自然的存在方式,使金钱成了万物的尺度,使用价值完全“听命”交换价值,生产的真正目的不是意义而是利润,对竞争和效率的崇尚和迷恋使现代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出发点是急功近利。

然而,人们对这些重大的综合性社会问题的批判、反思与消解,不仅涉及自然科学,而且需要不断创新的人文社会科学,更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遗憾的是,在斯诺看来,发轫于18世纪中叶以来的英国工业革命是以“知识(自然科学技术)就是力量”的科学文化传统为支撑的,人文社会科学(技术)一直游离于工业革命系统之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已经彻底断裂,而自然科学(技术)早非常迅速且十分紧密地与现代工业革命粘合在了一起。[1]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所创造、掌握和运用的科学知识日益增多,但人类创造、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的智慧的增长却受到了现代性的束缚,当下更难以自觉地利用这些科学知识医治现代性创伤。正所谓“我们不是医生,而是病人”。现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各个历史时期所遭遇的各种危机,貌似政治、经济、、金融、能源、环境等问题。但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没有真正结合所至。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技术)不能隔裂,这不仅具有知识论的价值,而且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内在精神资源和思想动力。从哲学视角考察,自然、人和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哪个环节发生断裂,都可能引发难以想象甚至不可挽救的灾难和风险。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结合为一体进行方法论开拓,把“科学”、“技术”、“人”、“社会”整合到一起进行“四位一体”的研究,把现代社会中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社会问题、生态问题等融为一体进行整体把握,无疑给破解“斯诺命题”提供了一个重要思维向度。

二现代科技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视角

为什么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可以为我们破解“斯诺命题”提供了重要指导性线索,以至于成了我们把握现代社会的重要思维向度?这是由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具有鲜明的超越学科壁垒,实现现代学科交叉,多重视角互补的认识论价值决定的。

众所周知,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功能、前提、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的哲学学问。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讨论认识论问题时,往往把思考的重点放在“认识与实践”及其相互关系的演绎上,并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得出“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论公式。但认真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在传统认识论中“实践”被抽象了,特别是实践的社会内涵、历史内涵、文化内涵被遮蔽了,认识主体的个性特征、社会环境及生成条件消失了,使传统的认识论变成了主体缺位的认识论,或者传统的认识论的主体很抽象,因为,“谁”、“如何”、“什么环境”、“认识什么”等问题没有得到必须的揭示和说明。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则正视现代科学技术认识、创新、传播的现实,全面把握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其一,把科学技术放(还原)到具体的社会环境、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赋予科学技术具体性、生动性、鲜活性,而绝不是言之无物的科学技术概念;其二,把现代社会理解(还原)为有科学和技术支撑或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具体的社会形态、社会结构、社会系统和社会环境,赋予现代社会具体性、生动性、鲜活性,而绝不是言之无物的社会形态概念;其三,把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作为相互关联的系统来考察,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的真谛。人类社会不过是由人、人的活动、人的活动的产物构成的有机体。人是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的人、人的活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实际上就是科学———认识活动、技术———改造活动、人的活动的产物———人的科学和技术活动的对象化三者的有机统一。所有这些,恰恰给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的认识论启示。

1. 科学技术认识的选择性。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启示我们,科技认识的生成、发展既有不可选择性,同时又具有选择性,是两者的统一。从社会条件的给定性来看,科技认识只能在历史给定的条件下生成和发展,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认识现实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认识具有不可选择性。但同时,社会条件、社会环境也是由人来创造和改变的,一定的社会制度、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是一定的社会的人们创造的产物,因而,科技认识生成、发展以及作用的发挥又具有选择性。

从一般认识论视角分析,全部世界的总和是所谓“自在世界”,只有进入人的认识视野的世界才是“世界图景”。自在世界也称天然自然,首先,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在人类社会产生前,客观的自然界早就独立地存在和发展着了,这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其次,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自然界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是无限的,永远存在着人类活动尚未达到的部分,即尚未被人化的部分,世界的这一部分仍然属于自在世界。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以自身所需要的框架去观察、描述和解释世界,其实质是以个人经验的普遍性去把握世界,进而形成具有经验共同性的“世界图景”。由认识主体需要而形成的“世界图景”,又直观地呈现认识的主体。换言之,“世界”以认识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为内容而给予认识主体,认识主体又以认识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为中介而直观“世界”的存在。在“世界”、“主体”和“认识”的三者关系中,“认识”既是构成主体的世界图景的手段,又是“世界”在主体的表象和思想中的“图景”。因此,认识的普遍性与共同性是“世界图景”构成的中介与实质内容的统一。认识主体在主体需要框架与经验直观的统一中达到对世界的自我理解,以及认识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当代科学哲学家瓦托夫斯基提出,“可批判性的条件至少是,批判的对象必须是被明确表达出来的,是自觉反思的对象,而不再是不能言传的东西。但是,构成这样一种批判对象的是什么呢?什么东西能够用这种方式加以批判呢?这不能只是经验本身,因为经验不过是过去的存在。要使经验成为批判性的,就需要用如此一种方法来表述经验,以使得经验能够成为反思的对象”[2]5。这就是说,“世界图景”只能是以具有批判性的科学概念框架去构建,而在一般的常识的世界图景中,“人总是倾向于把他生活的小圈子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并且把他的特殊的个人生活作为宇宙的标准。”[3]瓦托夫斯基认为:“在科学本身的基础上,铭刻着其带有共同经验、带有共同的理解方式以及带有共同的交谈和思想方式的历史连续性的印记,因为科学并不是一跃而成熟的。它是通过合生、修正、彻底重新表述而与传统和各种尚未成熟的概念并肩成长起来的。科学已经创造了十分严格和优雅的人造语言,但是,它这样做时,还是不得不讲述我们共同的自然语言,并把在我们的普通语言和理解中所表示的世界跟出现在科学对话的非常语言和理解中的世界联系起来。”[2]89而所谓的科学,既同常识相联系,又超越了常识,进而形成科学认识的概念框架。

2. 科学技术认识的人本性。

勿庸讳言,人类崇尚“知识就是力量”的哲学命题,目的在于发现、发明和创新知识(科学技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这就充分表明,科学技术认识就其本质而言具有鲜明的人本性。当然,科学技术的人本性绝不意味着社会主体人的至高无尚性。然而必须注意,文艺复兴以来500年的历史,几乎使人们比较彻底地铸就了这种主体至尚的思维定式:人们的逻辑、论说、认知、行为,以及人们的情感方式等都必须仰仗和遵循大师和先哲学业已“前定”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即所谓的“笛卡尔主义”,这种“主义”确定了主体人的独立地位和主体与客体的两分法,进而导致了数百年来“科学技术等于理性”,“科学技术等于进步”的似乎不正自明的“真理”。但是,现代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生存危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类开始追问科学技术认识的人本性何在?批判与反思中,人们终于发现,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构成了时代进步的轴心。今天的科学技术早已发展到当年的牛顿、伽利略等难以想象和置信的地步,然而,人文文化却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渐行渐远的局面,这不仅表现在“两种文化”的分裂与疏离,而且更表现为人们包括哲学家们时至今日仍然重复着柏拉图甚至孔夫子先哲的文本,这种主体形而上学顽固性还相当明显,阻滞着具有解释力、整合力、改造力和创新力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创新与重构。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为科技与社会、科技与自然、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思考方式。

3. 科技认识的时空性。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为科学技术找到了存在的场域,实际上也就找到了人们认识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相对于自然物而言,其自身可能是一种独立存在。而对认识主体———人———而言,时间和空间都是在社会生产、生活、生命中自我生成的。在时间维度上,人们的科技认识是一种历史、演进的活动,人类每一代人的科技认识都是前一代甚至前几代人的科技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认识或创新。所以,科技认识必然是以继承以往的科技认识成果为基础的。在空间维度上,科技认识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相互活动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每个人的科技认识同样离不开他人的科技认识,每个人的科技认识成果都是社会科技共同体科技认识成果的一种体现,是对社会科技共同体认识成果的再认识和再创造过程,具体的历史的科技认识是这“两个维度”的统一。正如马克思在《1861-1863经济学手稿》中指出,社会“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4]回避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变量,所谓人们的科技认识是维以想象的。

4. 科学技术认识的相对性。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启示人们,科学技术认识永远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认识,社会意识、社会认识、社会文化、社会宗教等对人们的认识都有影响甚至制约。因而,认识只能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和暂时的。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应当用辩证的思维来思考认识主体、认识手段、认识过程和认识结论。“思辨性是哲学方法的关键。思辨性带来了歧义性和难以检验性,也带来了与实证方法不同的功能。之所以在对世界的认识中需要运用思辨方法,首先是因为这种方法对科学思想发展具有开拓作用。其次,科学理论中常常包含在一些无法用经验直接说明、也无法从理论本身推导出来的基本假设,在该理论范围内,这些基本假设是超验的、思辨的、形而上学的。”[5]在认识的过程中,需要确定认识的对象,对其特征运用辩证的思维和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得出对对象的全面的认识。从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新技术革命,已经导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任何国家和民族要想站在这场历史变革的前头,成为优胜者,就必须突破以往的科学技术认识,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以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社会“立足现代,扬弃前现代,面向后现代”的基本趋势。

三人类把握现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和实践精神的掌握的。”[6]

而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具有鲜明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工程性,其根本宗旨在于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使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特别是使社会更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持续健康发展。

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一项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技术则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法国思想家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曾经列入了“技术”条目,认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从学科技术发展的历史看,一般地说,“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一个新兴的交叉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叉的研究领域,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新兴特点,决定了到目前为止,STS学科的性质、范畴、边界、方法等问题,还都需要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但是可以明确的是,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把作为文化现象、作为人的认识和改造活动、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和技术,放到(本来就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把本来就有科学、技术参与或支撑的社会生产生活视为(本来就是)科学、技术的活动场域、生成条件、存在基础。其使命在于:在当代社会中,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编织之网或相互关系的复杂性进行深刻的揭示与理解。我们不能再无视这样的事实:科学正在影响当代的社会变革,而且也受到这些变革的影响,但是为了使这种认识多少具有实在内容,我们需要比以往更仔细地分析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设计与创新建立在科技与社会的构架基础上,科技与社会构架在很大程度上规约人的目标选择、支配人的思维方式。质言之,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实际上是人类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真实图景的能动把握、理性自觉和把握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关注科学技术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才能理解现代社会;只有关注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规约,才能理解科学技术的生成、功能、效应。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的社会,现代科技以现代社会为场域。现代科学技术一旦离开于现代社会规约,现代科学技术就将成为“潘多拉的箱子”或一匹脱了缰的野马。现代社会一旦远离或没有科学技术参与和支撑,现代社会就将走向死寂。所以,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便合乎逻辑地成了人们把握现代社会、把握现代科学技术、把握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方式。换言之,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就是既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中把握科学技术,又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中把握现代社会,是人类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双重把握。只有这样,科学技术与社会才能在人类的创造性伟大实践中得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作为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或一种世界观,无论哲学的、艺术的、宗教的,还是实践的,其具体内容和形式都不是一劳永远逸和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不间断的思想探索和思维创新过程。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亦然。其核心价值理念在于调整人对自我的传统认同,调整人对科学技术的传统认同,调整人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关系的传统认同。面对当下人类面临的种种危机,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呼唤人们反思现代科学技术,反思现代社会法制和伦理,反思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具体地说,既从人文反思科技,又从科技反思人文,质疑现代社会以来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自然科学技术价值观念,逐步实现哲学世界观的历史性创造与更新。

摘要: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把科学和技术放到(本来就在)社会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生产等)和生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中,把本来就由科学、技术参与或支撑的社会生产、生活视为(本来就是)科学、技术的活动场域、生成条件和整合基础。这种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启示,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科技认识的选择性、人本性、时空性和相对性,充分表明在科技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是人类把握现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关键词:科学技术与社(STS),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把握世界

参考文献

[1]斯诺.两种文化[M].纪树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1-50.

[2]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3]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

[5]刘大椿.科学活动论互补方法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5.

把握世界 篇5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了解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才能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认识中国,了解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

自2013年以来,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形势出现好转迹象,下行风险有所减少,但全球经济彻底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仍有待时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总体看,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呈现出新的走势:一是世界经济延续“双速”复苏态势。发达经济体总体上依然低迷。二是贸易增速放缓,低于过去20年平均水平。各国贸易政策愈加以自我为中心,贸易投资壁垒明显增多。三是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但双边政治关系等因素也影响到合作的进程。四是全球需求不足,以黄金和石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降低了我国进口的成本,有利于改革发展。

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在此时期内经济年均增长率不能低于7.2%,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非常艰巨的长期任务。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2013年经济政策确定的基调,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驱动创新。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充满变数,国内经济结构需要深度持续调整。2013年是充满期待和面临考验的一年。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沉着应对,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准确把握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同时应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问题还不少。

在中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协调性,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稳中有为。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推进转型升级,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正确认识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形势,一是要清醒认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充分认识做好下半年工作对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的成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发展奠定较好基础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其次要准确把握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这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坚持搞好宏观调控上,以稳定政策为主基调,以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为宏观调控的核心,始终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最后要准确把握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七项主要任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做好农业发展工作,抓好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各项工作;继续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和引导;继续推进节能减排;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继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一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十分复杂,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党和政府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二要正确理解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协调性,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稳中有为。三要准确把握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合理调节各类城市人口规模。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鼓励每个人努力工作、勤劳致富。

上一篇:透析低血压护理下一篇:女性自我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