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取向如何把握?

2024-06-12

“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取向如何把握?(精选9篇)

“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取向如何把握? 篇1

最近,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总体建设方案》,关于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话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议论中心,人们关注教育改革,无非是因为教育牵涉到千家万户,不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也寄托着千千万万平凡百姓的希望和梦想。

现代的`大学制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天主教“经院”。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经院”还是欧洲的早期大学,都把人文学术放在首要地位,大学所注重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精神高度和深度,

这种看起来很不实用的大学教育体系,在今天人们所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中继续沿用、秉持。

当下中国,大学的数量和规模日益扩大,大学的平均入学率也在逐年上升,但大学的质量却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许多大学热衷于推出自己的“富豪”、“明星”校友作为自己的形象代言,却忘却了自己的使命应该是培养学术大师、科技精英。不能否认,通过自己诚实劳动而获取“富豪”、“明星”身份地位的人士,本身对社会也有积极贡献;但大学教育本身却不能以培养“富豪”、“明星”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作为社会的思想堡垒,如果大学的价值体系发生偏差,那么社会价值观也可能随之塌陷。

服务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都归属于大学的功能,但精神力量、包括审美趣味的培养是大学教育最根本的职责,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所在。

“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取向如何把握? 篇2

日前, 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 到2020年, 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 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引入竞争机制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世纪之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我国就推出了“985工程”“211工程”, 以加快推进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985工程”“211工程”的实施, 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我国部分重点大学和学科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建设成绩,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在《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已跻身前50强, 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 清华大学工程类专业已超过麻省理工学院, 在世界大学排名中排第一。但是, 正如国务院在下发的《方案》中所提到的, 以前的重点建设方案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 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 创新实施方式。

长期以来, 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采取的是计划手段, 把优质资源集中在少数高校。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随着“985工程”“211工程”的推进, 我国列入这两个工程的高校, 获得了国家大量的财力投入, 而且在整个高等教育领域, 这些高校也“高人一等”。经过重点投入, 总体而言, 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缺资源 (长期以来, 学校一直抱怨缺钱、缺人才) 的问题已经不是特别突出, 以资源为导向的一流大学工程, 只会加剧功利化和行政化, 当前最缺的其实是基本的办学制度。好的办学制度才能让资源发挥积极作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应着力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政府部门要转变计划思路, 从过去在资金、政策上给予部分高校重点支持转向建立平等的竞争环境, 鼓励大学在竞争中形成特色、办出一流。不得不承认, 虽然“985工程”“211工程”对改善大学的办学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是它给中国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于高等教育, 大学被分为三六九等, 破坏了平等竞争;于基础教育, 名校情结严重, 高考焦虑没有随招生录取率的提高有所缓减, 反而加剧。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就必须认真对待社会关于废除“985工程”“211工程”的呼声, 建立市场竞争机制。从全世界范围看, 一流大学从来不是靠计划打造的, 而是在竞争中形成的各类行政计划、工程, 本质是对大学进行行政治理。《方案》提出, 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 更加突出绩效导向, 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高校, 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高校, 适当减少支持力度。其用意就在于打破拨款“终身制”, 在一定程度上引入竞争机制。希望此项政策能切实落地, 以此激发高校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二是学校必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近年, 我国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大学, 频频爆出教育丑闻和学术丑闻, 这些问题都是因为高校没有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而造成的。学校办学由行政主导, 行政权、教育权、学术权不分, 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没有管理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的权力, 大学的办学被行政和利益因素纠缠和干扰。2015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抢高分考生而“开撕”的消息, 令网友大跌眼镜, 两校更是斯文扫地。

对于我国大学办学存在的问题, 国家在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时已有深刻认知, 进而提出了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的设想, 要求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 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在学校内部完善现代治理。但推进这些改革, 缓慢而艰难。这次的《方案》再次提出, 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 深化高校综合改革, 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因此, 如何落实改革, 将关系到总体建设方案的成败。以笔者之见, 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之所以遭遇阻力, 根源在于缺乏让政府和学校行政必须放权的改革机制。为此, 建立这样的改革机制, 是我国的当务之急。换句话说,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关键在于启动教育改革, 建立让行政必须放权改革的机制。这一机制应该有两个要点:一是把教育改革纳入立法程序, 由人大立法推进, 而不能由行政说了算, 让改革做到“于法有据”;二是大学内部治理应建立师生参与管理、决策、监督、评价的机制, 落实师生在办学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像《方案》提到的, 要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积极完善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绩效工资分配、合理流动等制度, 加大对领军人才倾斜支持力度, 这不能只有学校行政决策, 而必须广泛听取教师意见。这些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性工作, 打好这样的基础, 我国建设一流大学就将“水到渠成”。

这次发布的《方案》提出, “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 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 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这是一个重要转变, 即要由以前由行政部门主导的对高校的评价, 调整为专业机构评价, 落实管办评分离。但要注意的是, 如果第三方评价不从专业角度建立专业评价指标, 仍采用以往的课题指标、论文指标和成果指标体系, 高校的办学导向不会变。如果是这种评价结果, 还会影响到国家对高校的拨款, 那么, 这次《方案》提到的“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推进科教协同育人, 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将难以实现。本来, 高校最核心的功能是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都应该为人才培养服务, 但由于追求科研目标, 人才培养在高校中变得次要, 如果这种状况不变, 纵使我国高校因发表的论文篇数在全球领先而成为世界第一, 又能怎么样呢?毕竟, 世界一流大学的根基是一流人才培养。在进行第三方评价时, 要按照《方案》提出的“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 调整对高校的评价体系, 要从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 从重视数量转变为重视质量, 从重视科研转变到科研与人才培养并重。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需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人们自然要问什么是世界一流?这次《方案》提到, 要“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瞄准世界一流, 汇聚优质资源, 培养一流人才, 产出一流成果, 加快走向世界一流”。《方案》对“一流”进行了概念化的界定——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对于这两个“一流”, 我国高校都存在一定的困惑。比如, 一流成果较容易界定, 而一流人才却相对较难;而对一流成果的界定, 理工科又比人文社会科学容易, 因为理工科可以用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来评定, 而人文社会科学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的机会较少。

大家所见到的我国高校建设一流大学的“现状”与“成就”, 似乎也折射出这种困惑。总体看来, 我国高校的理工类学科建设, 因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多而快速提高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位置, 清华大学的工程类专业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排名中, 已列世界第一。而再看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就没有理工类学科那么出彩。

把不同办学定位的学校、学科专业纳入一个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本就不合理, 这也是世界大学排行榜每次放榜都遭遇争议的原因——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科, 应该有不同的评价体系。另外, 仅以发表国际论文多少来评价学科的办学实力, 也会误导学校办学——这只是论文中的大学, 而不是能培养一流人才、真正产生社会影响的大学。这次总体《方案》提出, 要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这很有必要。

首先, 应该把培养一流人才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 而不能只关注学术研究的成果, 我国所有大学都肩负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 就是开展科学研究, 也是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如此, 将解决我国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问题, 很多高校在论文上表现优秀, 可在人才培养上却令人不满。对于人才培养, 美国高校衡量学校质量的指标通常包括新生选拔率、教育资源率、毕业率、校友捐赠率多项, 而由于我国没有自由申请入学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 很多指标都没有, 但我们可根据现实的办学环境设定评价内容, 包括生源素质指标、国际留学生比例、毕业生就业质量、社会捐赠等。

其次, 重视受教育者、国际社会对学校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的评价。大学是社会的灯塔, 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应该起到引领作用。这是大学最大的价值所在。当一所大学的教授们争相发表论文, 而不能用自己的教育培养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学生, 也不能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贡献智慧时, 即便发表的论文堆积如山, 这样的“一流”是很难得到社会认可的。10多年来, 我国大学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 已经位列世界前列, 可是大学教授的形象非但没有提升, 反而有所下降, 这是值得深思的。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篇3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引入竞争机制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世纪之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推出了“985工程”“211工程”,以加快推进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985工程”“211工程”的实施,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我国部分重点大学和学科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建设成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在《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己跻身前50强,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清华大学工程类专业已超过麻省理工学院,在世界大学排名中排第一。但是,正如国务院在下发的《方案》中所提到的,以前的重点建设方案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采取的是计划手段,把优质资源集中在少数高校。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随着“985工程”“211工程”的推进,我国列入这两个工程的高校,获得了国家大量的财力投入,而且在整个高等教育领域,这些高校也“高人一等”。经过重点投入,总体而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资源(长期以来,学校一直抱怨缺钱、缺人才)的问题已经不是特别突出,以资源为导向的一流大学工程,只会加剧功利化和行政化,当前最缺的其实是基本的办学制度。好的办学制度才能让资源发挥积极作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着力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政府部门要转变计划思路,从过去在资金、政策上给予部分高校重点支持转向建立平等的竞争环境,鼓励大学在竞争中形成特色、办出一流。不得不承认,虽然“985工程”“211工程”对改善大学的办学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是它给中国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于高等教育,大学被分为三六九等,破坏了平等竞争;于基础教育,名校情结严重,高考焦虑没有随招生录取率的提高有所缓减,反而加剧。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认真对待社会关于废除"985工程”“211工程”的呼声,建立市场竞争机制。从全世界范围看,一流大学从来不是靠计划打造的,而是在竞争中形成的各类行政计划、工程,本质是对大学进行行政治理。《方案》提出,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高校,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高校,适当减少支持力度。其用意就在于打破拨款“终身制”,在一定程度上引入竞争机制。希望此项政策能切实落地,以此激发高校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二是学校必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近年,我国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大学,频频爆出教育丑闻和学术丑闻,这些问题都是因为高校没有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而造成的。学校办学由行政主导,行政权、教育权、学术权不分,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没有管理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的权力,大学的办学被行政和利益因素纠缠和干扰。2015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抢高分考生而“开撕”的消息,令网友大跌眼镜,两校更是斯文扫地。

对于我国大学办学存在的问题,国家在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时已有深刻认知,进而提出了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的设想,要求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学校内部完善现代治理。但推进这些改革,缓慢而艰难。这次的《方案》再次提出,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因此,如何落实改革,将关系到总体建设方案的成败。以笔者之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之所以遭遇阻力,根源在于缺乏让政府和学校行政必须放权的改革机制。为此,建立这样的改革机制,是我国的当务之急。换句话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关键在于启动教育改革,建立让行政必须放权改革的机制。这一机制应该有两个要点:一是把教育改革纳入立法程序,由人大立法推进,而不能由行政说了算,让改革做到“于法有据”;二是大学内部治理应建立师生参与管理、决策、监督、评价的机制,落实师生在办学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像《方案》提到的,要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完善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绩效工资分配、合理流动等制度,加大对领军人才倾斜支持力度,这不能只有学校行政决策,而必须广泛听取教师意见。这些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性工作,打好这样的基础,我国建设一流大学就将“水到渠成”。

这次发布的《方案》提出,“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这是一个重要转变,即要由以前由行政部门主导的对高校的评价,调整为专业机构评价,落实管办评分离。但要注意的是,如果第三方评价不从专业角度建立专业评价指标,仍采用以往的课题指标、论文指标和成果指标体系,高校的办学导向不会变。如果是这种评价结果,还会影响到国家对高校的拨款,那么,这次《方案》提到的“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将难以实现。本来,高校最核心的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都应该为人才培养服务,但由于追求科研目标,人才培养在高校中变得次要,如果这种状况不变,纵使我国高校因发表的论文篇数在全球领先而成为世界第一,又能怎么样呢?毕竟,世界一流大学的根基是一流人才培养。在进行第三方评价时,要按照《方案》提出的“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调整对高校的评价体系,要从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从重视数量转变为重视质量,从重视科研转变到科研与人才培养并重。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需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人们自然要问什么是世界一流?这次《方案》提到,要“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瞄准世界一流,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方案》对“一流”进行了概念化的界定一一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对于这两个“一流”,我国高校都存在一定的困惑。比如,一流成果较容易界定,而一流人才却相对较难;而对一流成果的界定,理工科又比人文社会科学容易,因为理工科可以用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来评定,而人文社会科学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的机会较少。

大家所见到的我国高校建设一流大学的“现状”与“成就”,似乎也折射出这种困惑。总体看来,我国高校的理工类学科建设,因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多而快速提高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位置,清华大学的工程类专业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排名中,己列世界第一。而再看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没有理工类学科那么出彩。

把不同办学定位的学校、学科专业纳入一个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本就不合理,这也是世界大学排行榜每次放榜都遭遇争议的原因一一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科,应该有不同的评价体系。另外,仅以发表国际论文多少来评价学科的办学实力,也会误导学校办学一一这只是论文中的大学,而不是能培养一流人才、真正产生社会影响的大学。这次总体<方案》提出,要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这很有必要。

首先,应该把培养一流人才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而不能只关注学术研究的成果,我国所有大学都肩负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就是开展科学研究,也是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如此,将解决我国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问题,很多高校在论文上表现优秀,可在人才培养上却令人不满。对于人才培养,美国高校衡量学校质量的指标通常包括新生选拔率、教育资源率、毕业率、校友捐赠率多项,而由于我国没有自由申请入学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很多指标都没有,但我们可根据现实的办学环境设定评价内容,包括生源素质指标、国际留学生比例、毕业生就业质量、社会捐赠等。

其次,重视受教育者、国际社会对学校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的评价。大学是社会的灯塔,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应该起到引领作用。这是大学最大的价值所在。当一所大学的教授们争相发表论文,而不能用自己的教育培养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学生,也不能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贡献智慧时,即便发表的论文堆积如山,这样的“一流”是很难得到社会认可的。10多年来,我国大学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已经位列世界前列,可是大学教授的形象非但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这是值得深思的。

论世界一流大学 篇4

摘要:尽管学界对一流大学的本质内涵、共性标准等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但对一流大学本质内涵的认识还不够准确和深入。我从逆向思维的路径对一流大学的概念进行了阐释,提出一流大学不等于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不等于英美模式的一流大学,不等于学术性研究型的大学,不等于多元巨型大学。

关键词:一流大学;综合大学;多元巨型大学

众所周知,创建高水平的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一、世界一流大学≠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不仅具有举世公认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办学理念,从学科建设来看也呈现出文、理、工等学科交互融合、协调发展的特点。从牛津到剑桥,从哈佛到耶鲁,莫不如此。历史地看,大学作为知识的场所,经历了从对自身社会的知识体系进行整理、传递与丰富,到不断融入整个人类知识系统并进行传播和创新的发展过程。而一流大学的产生就是这一过程的结果。人类知识进步的内在力量也推动着社会的大学走向同质化。因此一流大学综合化的学科设置布局正是适应知识和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做出的必然反应。但是,并非所有的一流大学都是学科门类非常齐全的综合大学。比如哈佛大学就没有工学院,而麻省理工则没有医学院,这是因为两所大学近在咫尺,短期之内新建学科很难超越对方,因此他们各自都放弃了对新学科的建设,而且后来的发展实践也证明这一举动是他们做出的最为明智的战略选择。大学的学科建设要遵从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任何学科的生长、发展乃至卓然超群都要遵照其内在理路。大学固有的保守文化使大学必须按照学术的规律来适应其外部激烈变革的环境,借助大学之外的力量或是人为的移植和干预学科的发展都很难取得成功。

二、世界一流大学≠英美模式的一流大学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的一流大学大多在欧美国家,它们在学术水平、培养方式、经费筹措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对我国大学具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因此,有人认为,我国建设一流大学,就要以西方一流大学为模本和蓝图,研究它们的学术成果、师资队伍、研究经费、师生比、学生规模等指标体系,以此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就可以建成我国的一流大学。毫无疑问,这种思想和行为的西方中心主义立场非常明显,对民族文化也持虚无主义的态度。在经济制度、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等各方面都与西方有较大差异的中国,要照办西方一流大学的指标体系是不现实的。因为指标体系只是大学外在的表征性的东西,而一流大学真正内在的本质特征如办学理念等是无法量化的。所以这一做法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三、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性研究型大学

从目前情况来看,世界一流大学的类型大都是功能卓著的研究型大学。因为研究型大学凭借强大的科研实力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正因为它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才成为一流大学。但笔者在这里提一流大学不等于学术型大学并不是要否认现有一流大学的学术性,也不是要质疑或否定我国选取学术性或研究型大学作为创办一流大学的努力方向。从现实情况来看,我们鼓励和资助研究型大学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其它教学型和职业型的高校更不具备走向世界的实力。提出这一命题对于建立功能完善的高等教育系统具有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面对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高等教育系统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和多样的特征。但高等学校并未出现功能渐趋分化的情况,反而出现了“同质化”的趋势。高等学校在定位不清,分类不明的情况下,出现了严重的办学趋同现象,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实际上,一流大学的概念并不是僵化不变的,“一流大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可比性概念,它可以是高等教育

机构各类型的比较,也可以是地理范围之内大学间的比较,也可能是学科等层面上的比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类型的院校都有可能成为一流大学。各类高职院校和教学型等中间层次的高校“与其奔学术性研究型大学的独木桥,不如根据社会需要,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在同类型中争创一流。”所以,在学术性研究型大学之外,其他类型的高校完全有可能成为一流大学。

四、世界一流大学≠多元巨型大学

虽然现在大多数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多元巨型大学,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个概念有相同的内涵。其实,一流大学和多元巨型大学都没有非常精确的定义,人们对这两个概念本质内涵的认识也还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从概念提出的范畴、概念的所指还是两者的目标都有较大的差异。

以上是从反面来阐释一流大学的本质内涵和特征的,这一方法对认识事物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它启示了事物的性质和某些方面,而这些方面也正是正的描写和分析所无法说出的,但仅仅停留在负的方法上还是不够的。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学术自治、大学自由等经典的大学理念,这是一所大学基本的价值目标和追求,也是保障大学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中相对独立的合法前提。第二层涵义是对学校办学特色的认同和对办学目标的定位,这是走特色办学之路所必需的理念;第二,一流大学要有社会公认的大师。这些大师不仅在学术上有重要的成果,而且也能为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第三是培养出了高素质的学生,毕业生不仅受到社会的承认,而且能够在本领域有出色表现;第四是有科学的内外部管理模式,等等。总之,一流大学的概念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这需要我们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发掘、不断超越,从更为宏观和理性的层面来把握一流大学的本质内涵,从而推动建设一流大学的实践。

参考文献:

世界一流企业的企业大学战略规划 篇5

在以紫禁城为标记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一所有着诸多辉煌史的研究院:中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摇篮、中国最大的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研制生产基地。

1957年,周恩来总理签署国务院令,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同年11月,国防部五院又成立两个分院,钱学森兼一分院院长,负责导弹总体设计和弹体、发动机研制——这就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称‚航天一院‛)的前身。

作为航天一院首任院长,钱学森开启了新中国火箭、导弹技术发展之门,点燃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星星之火‛。为传承钱学森精神,并为航天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2009年12月,航天一院专门成立了长征学院。成就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企业大学,正是它的战略目标。

战略规划的四个维度

‚每个企业大学的建立都有其内外原因,战略规划与系统分析是首要工作。‛长征学院校长罗晓阳说。

他指出,尽管近年来企业大学建设风起云涌,80%的大型企业集团都纷纷筹建企业大学,但在航天领域,探索建立以世界一流企业大学为目标的学习发展平台,长征学院尚属首次。

实际上,早在罗晓阳任一院人力资源部长兼党校副校长的时候,他就已萌生一个想法:把企业大学建设成为决策和执行部门之外的智囊团。这样,干部‚能上能下‛,并且,退居二线的干部还可以借助这个‚外脑‛提炼出自己的经验,有所作为,成就一笔新的财富。

‚从内部来看,如何将五十多年的航天发展成果沉淀下来,将优秀的技术知识、文化遗产、思想理念传承下去,是我们的永恒课题。‛罗晓阳说,‚从外部来看,其他企业大学的相继建立对我们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航天一院的目标是要成为国际一流宇航公司,通过自筹资金建立的长征学院就是要成为研究院的大本营。‛

在罗晓阳的眼里,企业大学是对知识管理的补充和支撑。他认为,长征学院是一个培养航天人才的不可取代的重要平台,从教育培训中心到企业大学,将是一次重大转型。

于是,2010年6月,在《关于成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学院的决定》文件的基础上,战略规划项目《长征学院学习与发展白皮书》正式立项,标志着企业大学战略规划行动浮出水面。

规划的总体思路是这样的:按照企业大学成长的一般规律,结合航天事业自身的特色和航天一院长期积淀的深厚文化,引入麦肯锡‚金字塔‛原理,以结果为导向,对长征学院建设一流企业大学的方法和实现途径进行结构化分析,梳理出支撑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图,以‚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为原则,从战略定位、运营管理、发展目标、功能规划四个维度(见副栏)来明晰学院的文化理念、业务边界、运营模式和发展方向;最后,制定学院未来三年行动纲要,明确近期重点推进的工作。

立项后,‚内外结合、优势互补‛的项目小组从长征学院抽调部分熟悉业务、了解实际情况的骨干担任项目小组的核心成员,并从凯洛格公司邀请一批拥有十年以上研究或从业经验的资深人员担任小组工作人员,共同组成项目开发小组。

期间,开展白皮书的起草和推广应用等工作会分别经历起草、发布、宣贯、应用、研讨、总结等步骤。

「长征学院战略规划的四个维度」

1.战略定位:为航天一院‚铸就国际一流宇航公司‛提供人才支撑。

将创新研发作为立院之本,整合行动学习法、案例教学法、混合学习法、跨界学习法等多样化形式,形成特色的领导力培养模式,并将学习嵌入到组织工作流程与实践中。

2.运营管理:作为航天一院人力资源体系的重要构成,直属的全预算非法人机构。

做法一:通过建立校董会与专家顾问委员会,密联航天一院发展战略与业务要求,保持与高层的良性互动。

做法二:采取培训项目经理负责制的思路,在大项目策划及实施过程中,由项目经理串起所有人,进行任务专业分工。

做法三:采取实体课堂面授和虚拟在线学习相结合的运营模式,针对全员开发构建3D虚拟学院及在线学习的平台,提供体验式和网络化的在线学习方式。

做法四:联合国内外知名商学院、著名企业大学、权威研究机构,博采众长。

3.发展目标:成为航天一院人才能力提升的培训基地和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企业大学。

细分为起步、成长、成型三个阶段目标。

成立初期的核心任务在于构建基础体系,做好‚培训事务专家‛,比如完成关键岗位人员选拔与聘用,建成规章制度体系,开发代表性的优秀培训项目以锻炼队伍等。

成长阶段要成为员工发展助推器,比如,绘制完成以任职资格为导向的员工学习发展路径;研发出以组织领导力提升、系统工程、航天精神等为内容的精品课程及‚雏鹰计划‛‚鹰雁计划‛‚雄鹰计划‛‚鲲鹏计划‛等系列品牌项目;建立品牌讲师队伍,并健全讲师激励机制等。

成型阶段,完成从员工发展顾问向业务合作伙伴的转变,完成从提供培训课程向提供系统学习解决方案的转变,助推航天一院‚二次创业、市场化转型‛,成为业内标杆企业大学。

4.功能规划:

在课程体系上,面向经营管理团队、专业技术人员、全体员工分别设臵‚航天经营之道‛‚火箭之道‛‚航天之道‛等系列品牌课程(见图表1)。

在讲师体系上,目前学院内部讲师的来源主要包括:

一、院领导层,包括院领导、本部各部门领导、厂所领导等,传播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二、型号两总(型号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担任系统工程兼职讲师,传递航天系统工程方法与经验;

三、各单位党群领导干部,担任企业文化兼职讲师,弘扬航天精神。

在培训形式上,引入3D虚拟学习技术,构建以3D虚拟环境模拟真实学习环境的3D虚拟长征学院;引入SABA 学习管理系统,构建在线学习与培训管理中心;引入知识管理系统,构建侧重于知识挖掘和积累的知识管理中心。

3D虚拟长征学院

‚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一样只会在原地转圈,又像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罗晓阳表示,白皮书的制定既有力支撑了‚二次创业、市场化转型‛的院发展战略,又规定了长征学院的航道,明确了下一步的具体行动目标。

比如在未来三年行动规划纲要中,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3D虚拟学习与在线学习管理的良好应用,推动员工按需学习与自主学习,缓解工学矛盾,就被列为一项重点工作。

对于工学矛盾问题,罗晓阳解释说,一方面,在当前高强密度发射阶段,发射次数多、任务重,领导干部和骨干的工作时间与培训计划可能存在冲突,既定计划常被打乱;另一方面,各单位内部的培训资源也有待整合。此外,被公认为网络新生代的80后、90后员工,其身上具有的社会自主性强、思想表达更为自由、应用信息技术更占优势等特点,也决定了他们更偏爱在线学习模式。而近两年来,集团要求所有计划向数字化、信息化转变,这也给学院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先天优势的舞台。

为此,2010年,长征学院以新员工为培训对象,与北京航天新概念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引进IBM最新的3D虚拟学习的平台技术,实施了3D虚拟长征学院——新员工入职培训项目,探索‚以先进技术理念构建高技术人才培养环境‛的实施模式和机制。

这种模式大大满足了航天一院员工跨地域、跨时间学习的需要。学习者能在任何地方、任何地点以真人形式进入系统,并利用3D替身在一个与实体学院完全一致的3D环境内和老师、同学、专家、同事一起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学习。3D虚拟长征学院还集合现有学习方式,将线上、线下、虚拟、真实、e-Learning、面授、模拟、实践等融合成无缝式的学习体系,通过3D实时互动技术实现情景学习和网络游戏的嵌入,学员可以使用文字(Chat)或语音(VoIP)实时交流所感兴趣的内容或话题,将学习者从单一无聊的学习解放出来,把被动的学习情绪转换成主动式学习。

‚3D虚拟学习将引领未来。‛罗晓阳说。的确,作为功能规划中的重要一环,长征学院就是要通过一个3D虚拟学院、两个在线中心建设(见图表2),力争解决航天一院未来70%的培训目标,为员工提供按需学习与嵌入式学习。

罗晓阳表示,3D虚拟学院是通过结合任职资格体系,根据不同岗位人员的岗位能力与知识要求来定制员工学习需求,而员工则通过3D网络考评最终获得任职资格。这样就解决了工学矛盾,降低了成本。据悉,2010年,已有近五百名新员工通过3D虚拟学院完成了培训和考核,并获得结业证书,2011年参与培训的新员工数已增至885名。

“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取向如何把握? 篇6

耿有权

(东南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6)

摘 要:本文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八个理念误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了如何看待这些理念问题的想法,希望有助于人们纠正错误认识,形成重要共识,进而对我国在21世纪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实际行动有一个科学的评价。

关键词:一流大学;理念误区;评价

在我国政府1998年正式提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之后,国内高校特别是入选“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少数全国重点大学就开始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并实施实际的冲刺行动。它们比较一致的战略提法是,把自己的学校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开放式)的大学,并各自为实现奋斗目标设定了一定的期限。但是在经过几年之后,一些大学在实践中发觉自己原初拟订的发展目标和规划过于乐观,于是再次对自己的战略规划或行动策略进行了研究和调整。可以说,到这个时候我国高校创建一流大学的行动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理念问题困扰着大家,如校名内涵、办学规模、投资力度、一流标准等。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理念问题,我们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行动中就难以大踏步地迈进,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成果。有鉴于此,本文对其中比较突出的理念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期望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

一、认为校名问题影响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建设

在我国,不少人认为,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校名很重要,因此,如果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就应该叫“大学”。于是在高教领域内,出现了“升格风”“换牌风”,如大专类学校变成本科类院校、专科类院校变成综合型大学、系所升格为学院、研究室升格为研究所甚至研究院,原本一般性大学,偏要冠以“研究型大学”“高水平大学”等称号等等,不一而足。那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不是必须具备这些条件呢?其实我们只要看看当今的一流大学就不难鉴别了。

在美国众多的名校中,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加州理工学院(CIT),前者有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后者有1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它们的校名仍然叫作学院。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劳伦斯实验室已经涌现了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成为核物理的重要学派,可是它依然叫实验室。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造就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如开创生物学新纪元的微生物学家马斯德、生命哲学的创立者柏格森、存在主义哲学先锋萨特以及许多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政治家,可它还是保持原有校名不变。[1]

这些校名看似“小的”,但并没有降低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世界一流水平的地位,相反,由于其小而有名气,更令人钦佩和仰慕。可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并非由校名决定,而是由学校自身的实力决定,说到底是由它培养的重量级人物的影响和规模来决定。因此,我国高教领域中曾经兴起的“更名风”,是看错了创建一流大学问题的本质,如此反而不利于大学的发展。

二、认为不扩大办学规模就难以实现创建一流大学的目标

在我国确立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校合并的政策出台后,曾经流行一股论调,认为在今后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大学的发展规模是越大越好或者至少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小了肯定是要吃亏的”的。理由是规模较小的学校在高教市场上竞争力肯定减弱,不利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巨型大学”。

这种观点的正确与否,我相信只须从国外举几个一流大学的典型例子就可以辩明白的。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是闻名世界的一流大学,可自创建以来,历任校长始终保持该校只能拥有2000名左右学生的办学规模,然而它却拥有63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5名美国国家

工程科学院院士(1990年数据)。

从1923年以来,有21名教师和校友获得诺贝尔奖。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它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只是一所学生不过几百名的袖珍高校(现时也不过千名左右),但始终是世界顶尖大学,无人否认。[2]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在最近几年的美国最佳大学排行榜中,门类齐全、规模巨大的美国众多名校却落后于只有理工文等少数学科的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

可见,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是以规模决定其高低或名气的,而是以自己的内涵和人才的质量来决定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规模就不重要,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多一流大学的规模都比较大,他们确实比一些小的学校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但那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不是刻意合并而成。

因此,我们万不能以此作为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客观标准。否则,将走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认识误区,从而不利于我国高水平大学或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三、认为建校历史不够长的学校难以冲刺世界一流大学

确实,在当今的世界一流大学中,绝大多数学校都拥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如英国牛津大学有800多年历史,美国哈佛大学有300多年历史;斯坦福大学也有100多年历史,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有240多年历史,日本东京大学有130年历史,等等。但是历史不长的学校中也有跨跃式发展成为世界知名高校的。如我国的香港科技大学,她建校也仅10多年,但由于扬长避短,重点发展纳米材料研究,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成果而大大提升了该校的学术地位和国际知名度。

另外,历史长短也是相对的。例如,当美国哈佛大学举世闻名的时候,斯坦福大学还没有建立,然而建校后她奋起直追,终于成为驰名全球的世界一流大学,并带动了美国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为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之所以成功,其关键在于该校首先抓住学科建设不放松,并在其中又选择了容易攻破又具有自身特长的化学、物理和电子工程学科,使她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历史性的飞跃,最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这些事例表明,拥有悠久的历史当然会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好处,但是“白纸一张也可以绘出美丽的画卷”。人类在众多领域的成就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真理。鉴于此,中国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必为历史是否悠久背包袱。而要认清形势,面向未来,奋勇直追,在发展中证明中国人的勇气和智慧,就象历史上制造“两弹一星”那样,坚信只要拼搏就能出成就。

四、认为投资达到美英水平时才能谈得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据说,哈佛大学过去15年的捐款达到190亿美元,每年开支20亿美元。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每年的科研经费都是2亿英磅,相当于10亿多人民币。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分校的一个行为科学系每年的经费为2.4亿美元,比我们的一个重点大学的经费还要多20倍。我国的重点大学——北京大学每年的经费仅是香港一所普通大学的百分之一。[3]从这些数字看来,我国的重点大学在资金上与发达国家大学的差距非常之大。

有人据此认为,我国在最近若干年里都无法成功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其推理很简单,“你的钱没有人家多”。笔者认为,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或者说只是一个重要方面。资金的充足确实可以提供发展的条件,可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创造较高的资金平台。

但是让我们翻看一下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历次创举,如六七十年代的“卫星上天”“两弹爆炸”,还有刚刚发射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等等,哪一项成就不是国际一流水平?但“卫冕上天”“两弹爆炸”等成就的取得,都是在国力相当虚弱的时候。

因此,在改革开放、经济获得巨大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综合国力已经大为增强,虽然资金仍然不足,但创建几个世界一流大学,是完全有可能的。

美籍华人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纵观中国大学的科研发展实力后,曾乐观地预言:中国离诺贝尔奖“只差一步之遥”。其实,即使没有名人鼓劲打气,中国人也应该对创建几所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有充分的信心和决心。

五、认为在国内排行榜前若干名的大学才有望冲刺一流大学

现在,有一种比较普通的看法是,位居世界或发达国家大学排行榜前列的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在国内民间几家研究结构排定的高校排行榜后,即依据这些排行榜,特别是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和网大的排行榜,排定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备选学校。但是问题并非如此简单,目前已经有众多的学者对眼下的排行榜及其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中的利弊得失。其中普遍的共识是,这些排行榜使用的方法一般是将大学的若干项目进行量化打分,如经费情况、教学情况、教师情况、学术声誉情况等,然后把他们的分数相加,即形成国内高校排行榜。然而,我们清楚地知道,一所大学的内容十分丰富,有的可以用数据进行硬性分析,有的却不能。例如对一流大学的建立起相当重要作用的软指标,如校风、凝聚力、社会声望等就难以量化。例如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等,虽然在硬性指标上不够有力,但是她却很有办学特色,仍不愧为世界一流大学。

如果以片面的标准对大学进行排行,那么势必导致一些有特色但总体实力靠后的大学的无奈。换言之,有些本来富有特色的著名大学,因遭到片面的评估而不能获得合理的排名,这不仅是个别学校的名誉损失,且会造成误导,把人们引入迷途。譬如,看到国内排在前列的大学都是规模较大的合并院校,自己因此效仿而走上片面扩大规模之路。这是值得教育界同仁提高警惕的,也是国家须通过教育政策加以引导的。因此我们万不可随心所欲,片面追求一流水平,否则,不久的将来,必定自吞苦果。

六、认为中国大学永远跟不上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

持这种观点的人确实不少。他们的理由是,目前的世界一流大学,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等等,都是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投入巨资并选准突破口才发展到今天的一流水平的。有专家在分析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后认为,目前在世界前100所大学中,大陆至今尚无一所,排在200-300名之间的也仅仅只有一所。很显然,如果我们不能进入50强,至少也要进前100名,否则就不能说我们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学。[4]再说,如果设定以上这些名列前茅的大学现在的水平为世界一流水平,那么等我国高校赶上他们之后,他们也发展到一个新的台阶上了。这就是说,你发展,别人也在发展;你追赶,别人也在再超越,因此,他们将始终站立潮头。应该说,这种观点很时髦,也很有市场,但显得过于悲观。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向世界体育界人士学习。在过去多年的世界体育盛事中,其中总有少数打破世界纪录的,但他们往往并不是来自实力巨大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而是来自小的国家、弱的国家,让人“看不上眼”的小将,但是他们照样为自己的祖国捧回奖杯,赢得世界级的荣誉,为全世界所瞩目。有言道:万事相通。体育界的竞争精神和发展策略确有值得我国教育界、科技界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们要适应未来高等教育的竞争形势和新要求,不停地适时地调整发展战略和发展策略,谋求在科技领域“称雄一方”或“占有一席之地”。这样,世界一流大学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在中国早日实现,甚至可以在某些重要领域超越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七、认为只有获得诺贝尔奖才算建成合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设有医学、生物、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类奖项,还设有诺贝尔和平奖、文学奖等。显然我国比较看中的诺贝尔奖倾向于前者,当然也包括后者中的和平奖。对文学奖,认同度不是很高。如果以是否获得自然科学奖来评判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与否的话,那么,中国的大学追逐的主要目标必然是自然科学奖项了。但是,世界上除了这个大奖之外,还有许多大奖类同于诺贝尔奖,如在数学领域的菲尔兹奖即是。大家知道,2002年世界数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法国年轻的数学家拉佛阁获得了相当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据说,他对世界重大难题——“朗兰兹纲领”,埋头研究了七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取得了成功。近10年来,法国已经出现了4位菲尔兹奖得主。正是由于这些出色的数学研究,法国才成为公认的世界数学大国。值得一提的是,在菲尔兹奖设立以来的70年中,没有一位中国大陆数学家获得。[5]在我国高水平大学竞相追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这类大奖。因此这些奖项的获得,同样是世界一流水平的象征。也就是说,在我们设定的争取一流目标之中,不能漏掉与诺贝尔奖齐名的世界级大奖,因为它们也是衡量世界级水平的“标尺”之一。特别是,我国在这个领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和杰出人才的记录。

八、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标准的制定操纵在国外人手中

当中国政府提出创建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时,很多人自然想到的是,我们要向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看齐,实际上是以它们的办学模式作为我们奋斗和成功的参照系。于是将它们的评判标准所具有的内涵与数据加以量化,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归纳成几条而形成一个“硬指标”,并要求中国的大学以此为奋斗目标。其实,这是很不正确的认识,是一大误区。我们评价世界一流大学,不能完全以西方的标准为标准,我们需要带上“中国的有色镜”,即需用中国自己的标准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这并不是否定现今世界一流大学那些共性的量化指标,如师资、学生数、留学生数、设备、图书、杰出校友、声誉等等,而是说,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而且必将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杰出的贡献,就象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一样,为它们所在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进步作出非凡的贡献。这就是说,既要有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还要有中国自己的个性。因为只有拥有个性的大学,才能拥有更多的光彩,正如在文化方面越有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一样。历史上中国人在发展教育方面是得到赞誉的,例如杜威就说,从专业知识的角度看,蔡元培比不上牛津或剑桥大学的校长;但从教育上讲,牛津剑桥的校长比不上蔡元培,因为后者改造了一个大学,使得北大成为中国第一所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而且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改造与进步。[6]因此,只要我们的发展适应社会前进的方向,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可以嵌入“中国特色”四个字的。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缺什么 篇7

缺少对科研、教学的卓越追求

目前国内顶尖大学在学术、科研、教学等各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氛围仍不够,许多人安于现状,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此外,同行之间的纯学术交流和批评不多,缺乏在争议中不断精进的文化环境。

缺少全球化视野

我国大学在跟踪世界尖端科学技术和最新思想潮流,借鉴发达国家优秀教学制度和经验,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缺少宽松环境与平和心态

近年来,针对学校被管得过死,学术、科研、教学等方面缺乏宽松环境和自主政策的现状,众多中国大学不断呼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制约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最主要因素是办学体制问题。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对于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处理好与大学间的关系,将办学自主权真正放到大学手中,为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此外,校长们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长期的过程,全社会对于大学发展应抱有平和的心态,少一些急功近利。

“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取向如何把握? 篇8

来源: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11-11-03 22:57

点击数:728次

分享到:

我 们再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明确世界大学和机构的整体科研水平基础之上清楚认识我国大学目前在世界上所处的位 置,促进我国教育和科研的国际化,用国际化的视角来观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存在的不足,为逐步地、有重点地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提供详细而准 确的数据参考,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进一步改革的制度和措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作用。

第一,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为我国高校管理和促进科技创新与进步提供有力保障。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要有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并第一次从教育质量的角度全面提出了一流大学办学的目标和评价标准:(1)培养一流的人才;(2)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3)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要“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加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并且指出“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尤其是把“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和大学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作为要在今后15年实现的八大目标之一,并且要在2020年达到“本国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的最终目标要求。在近期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教育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以及“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发布制度”等重要任务。所有这些都可以看出国家对建设若干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殷切期望,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口号”的盲目状态下,我们是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所以我们这次评价着重从论文被引角度来评价世界大学和学科竞争力,实实在在地为实现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教育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持。

第二,为政府管理部门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定量依据。政府管理部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作用。尤其是现在为建设世界知名大学而启动的“985工程”已 经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必然要有大量资金的投入和分配,学科资源的整合和调节,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对我国各科研院所在 世界大学和科研机构范围内的相对位置有个大概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制定相关资助政策和管理政策。而要做到这

些,必然需要详细而准确的定量数据支持,只 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管理和调控我国大学朝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 三,为国内各个大学的世界竞争和发展提供定位信息。我国一些大学已经提出了要在一段时间内建成国际知名或著名的高水平大学,但往往还是一个概念的描述,自 己到底距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多远?哪些学科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哪些学科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些问题并不是每个大学的领导者都很清楚的。我们现在所做的评价就是 要使我国的一些高校明确在世界上的相对位置,从而发挥比较优势、找出问题和差距、寻找合作和学习的伙伴单位、明确改革方向、制定相应对策,从而提高国际竞 争力和影响力,吸引世界上的杰出人才来我国学习、交流和工作,为将来长远持久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四,为青年学子提供详细深入的出国留学咨询报告。在《纲要》中有关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中明确提出“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健全留学人才为国服务的政策措施”,从中可见国家对留学人员的高度重视。国外有着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他们引领着科技发展的方向,掌握着绝大多数核心技术,在长期实践中又开创着许多著名的 学术理论,我们要吸收他们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就需要广泛交流。现在不少学子都积极出国深造,但是并不是国外的所有大学都是优秀的,一定要对国外大学及其专 业有一个大概了解,绝不能盲目出国。我们提供的报告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学子准确选择一流大学和专业的迫切需求,为他们出国留学提供了权威可信的咨 询报告。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 篇9

二、课题的研究人员:

顾问:邬春芹

组长:陈凡凡

组员:蒋静敏郭 丹戴玥张洪 韩 梅凌芝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1.价值取向: 指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的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意向或倾向,它以一种外在行为的形式体现着人们的价值意识、价值理想、价值追求等。

2.就业价值取向: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

四、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就大学生就业意向和职业价值观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就研究工具的开发和应用作了很多的尝试。如方俐洛和凌文辁等就中国职业兴趣量表的建构作了很大的贡献。梁龙娟和佘贤君对当代大学生就业标准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就业标准主要涉及工作发展前景、工资收入、个人潜能的发挥、住房、工作单位所在地、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工作量以及个体兴趣等。在郑伦仁和窦继平所作的研究中,将职业价值观概括为进取心、自主性、经济价值、声望和工作安定性等5 种尺度,其中,进取心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显然,在对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研究中,虽然国内研究者较多采用了量表测量的方法,但在研究工具上并不统一,不同的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工具。同时,在对价值观区分的标准方面也不尽相同,而在不同价值观理论指导下所编制的问卷也会不同。例如,Holland 首次从个体特质维度

提出“职业选择理论”,并在此理论基础上编制了职业兴趣调查问卷,而Lofquist 和Dawis 则提出了工作调整理论,开发了满意度问卷和职业需求满意量表等研究工具。上述问题对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择业标准、择业地区意向、择业单位性质意向、择业薪酬期望、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等六个方面,综合考察高等教育扩招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分析,得出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引导的若干思路。

五、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就业价值取向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其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模式从“国家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以及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价值取向也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调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把握其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可以为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政策的实施及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参数,对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就业观的教育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择业价值取向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择业过程中对择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它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选择与追求。

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存在着两种取向:第一,个人取向,着重从个体的角度来探讨职业行为,重视个人的需要、能力、兴趣和人格等内在因素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特性2因素论(t rait2factor theory)、需要论(need theory)和职业选择发展理论等均从个体角度出发,探讨职业决策者的价值取向;第二,社会取向,倾向于研究作用于个人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强调个人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在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社会经济学

理。在参照有关问卷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设计了《江苏教育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择业标准、择业地区意向、择业单位性质意向、择业薪酬期望、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等六个方面,并于2005~2008年连续3年对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

六、研究方法和手段: 1.调查法

通过观察、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测量题目的确定及量表结构、因素分析、二阶探索性因素分析、项目分析、信度分析、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分析。

2.文献研究法

著作中可供我们参考的有价值的东西很多,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可让我们的研究工作少走弯路,早出成果。

七、研究的具体步骤及安排:

1.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0月 制定研究方案,建立

课题组。

2.实施阶段 :2009年10月—2009年11月 研究实施,分步骤

有重点地推进研究工作,进行问卷调查。

2009年11月—2009年12月 分析问卷,总结课题。

3.总结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1月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完成结题工作。

八、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对我校届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呈显著的多元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大学生既注重个人事业的发展,又兼顾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既能正视就业压力,又存在消极心态;既偏重个人兴趣,又追求理想化的薪酬待遇;既看重经济因素,又存在急功近利心态;就业意向城市化趋向加重,社会奉献意识淡化。注重个体价值,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看重物质利益,过于追求经济价值的实现;择业观念较为传统,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与创业精神、竞争意识。尽管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同时存在不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念、消极的就业意识以及盲目的择业行为,应引起

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国家、高校和家庭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九、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的可行性分析

当前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迫切需要对大学生加强就业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国家、社会、高校等各个层面既要转变观念,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控,完善与优化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制定出引导毕业生创业和面向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要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加强毕业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奉献意识教育、道德品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与创业意识教育,要积极营造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舆论氛围,转变家庭的传统就业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与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大学生的合理择业和顺利就业,从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组织人员保证,成立课题组。

顾问:邬春芹

组长:陈凡凡

组员:蒋静敏郭 丹戴玥张洪 韩 梅凌芝

2.制度保证:学校建立可以研究责任制;建立课题组活动研讨制度。

3.经费保证:学校每年投入课题研究经费千元左右。

上一篇:伍明镇刘庄小学小学学校全面工作总结下一篇:新手如何面试销售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