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度”

2024-05-14

把握“度”(共12篇)

把握“度” 篇1

凡事最难把握度。开发太多叫过度开发, 破坏了原有的关系;关心太多叫事多, 叫唠叨, 往往起不到体现自己爱的效果;开朗太多叫疯癫, 让周围的人躲避不及;安静太多叫自闭, 心是静了, 和人的距离却远了。就像当你要煮一碗面条, 时间短了太硬, 时间长了碎得夹不起来, 都不是最好的口感, 于是, 寻找那个对的时间点, 就成了煮面条的学问。人们对性格的塑造, 对高品质幸福生活的追求, 其实都是在寻找那个“度”。

景区开发者要掌握度。太过天然的景区, 基础设施差, 交通条件差, 就算景色秀丽也只会有驴友涉足。这样的地方, 游客稀少, 经济效益差, 风景虽美无人欣赏也是一种遗憾。然而, 驰名中外的著名景区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开发, 交通方便了, 宾馆条件好了, 饭店多了, 再加上风景优美, 游人当然一哄而上。走进景区, 不但人头攒动, 什么美景也看不见, 而且被商家拉住购买各种无聊的纪念品, 休闲放松的目的达不到不说, 还挤得满头大汗, 累得两腿抽筋, 翻开相机一看, 还都是不认识的人的大头照, 顿时兴致全无。其实要说过度开发, 最有发言权的不是怨声载道的游客, 而是风景本身。记得小时候回老家, 草原上的满天繁星让我觉得任何语言形容都太过单薄, 唯有科学书上的星座图与它们最为相称。现在, 我长大到可以用各种手法描写夜空之美, 星星却悄然远去, 只剩寥寥几颗。随着景区发展, 人来了, 工业也来了, 废气赶也赶不走, 遮了蓝天, 染了白云, 干了河水, 灰了绿地, 星星不打一声招呼地走了, 像我这样来过不止一次的游客, 也要走了吧。景区开发的学问, 开发模板不少, 前车之鉴也不少, 难就难在如何不过度。

关心和爱要掌握度。给予喜欢和爱的人以关心理所应当, 但太多就成了束缚, 成了锁链, 把两个人都死死绑住, 动弹不得。父母不放心孩子, 放着风筝却死死扯住线, 风筝哪能飞得高。远离自己身边的孩子, 就不必一日三餐都问候, 关心他加了衣服没, 带了伞没。关心点到为止即可, 敢松手, 风筝才有机会高飞。一个女人进入更年期的标志就是成天对着丈夫孩子唠叨, 谁都懂她想要关心的目的, 可关心太多, 丈夫和孩子都被吵得头昏脑涨, 对她敬而远之。有句话叫“捧在手里怕碎了, 含在嘴里怕化了”。父母的爱也大抵如此。谁不知道不能溺爱?爱总坏了人的理性判断能力, 情非得已。我作为孩子来说, 我真的没有那么脆弱, 只要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站对了地方, 那么只要死不了人的事儿为什么不让我试试?很多事任别人说千遍万遍也是没用的, 自己的体验才是真切的。所以我想, 对家长来说, 关心的度真的很重要, 既要恰如其分地表达爱, 又要给予一定的自由让孩子展翅高飞。小鹰终要脱离母亲飞翔的, 也许会摔断翅膀, 但这样才能成长。会掌握度的人, 才是最会爱人的人。

性格塑造要掌握度。开朗过一步就成了疯癫, 安静过一步就成了自闭, 自信过一步就成了骄傲, 谦虚过一步就成了自卑, 谨慎过一步就成了懦弱。小时候我是个挺内向的孩子, 跟老师聊天的时候紧张得手抖不知道放哪;看着同学讲笑话, 所有人饶有兴致地看她, 感觉她好像会发光。后来爸妈很担心, 就想办法往开朗的方向引导。这一引导, 我成了天天讲笑话的人, 整天蹦蹦跳跳, 叽里呱啦, 说个没完, 又过了头。没一个人能达到所谓完美性格, 塑造性格不是调对比度和白平衡, 没有个确定的数值来达到最好。没有人能达到完美性格,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追求它, 并在向完美性格进发的过程中, 找到自己的“度”, 找到自己不完美的完美。

度没有固定的标准, 合适的即是最好的。我们要做的, 能做的, 就是耐心感受、寻找并努力接近自己最合适的度。

把握“度” 篇2

职场红人:巧妙把握出位度

。看看她们对“出位”是怎么理解的。

职业女性易出位

办公室中,男性关心的是政治,女性着意出位。

服装、举止、工作、业绩、人际都是出位的理由和动力。

“短期来说,是衣着和举止方面更容易出位;从长期来看,主要还是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可让她与众不同。尤其是那些工作能力在男生之上的女孩容易得到肯定!”邹晶对工作理解并不肤浅。

“女性本身也要有性格。如果她的能力不比男性差,为什么她的职位比男性低,这是个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是性格的问题。”负责策划的陈悦曾经领导过二十多人的团队,她更看重性格。

周珍妮有独特看法,总结性地认为:“女性要在某方面出位,除专业技能之外,还要有好的人际关系。另外,据我观察,所谓的女强人,穿着往往很中性。”

何时出位最有效

“出位的本身是为了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工作可能不是为了出位,但一定要做好,好的结果必然会有回报,不要为出位而不顾后果。”邹晶这样比较工作的本身和出位的关系。

她刚到一个广告公司的时候,为了做一个不熟悉的4A公司的案子,曾经连续十天加班,并不断向同事请教。尽管在这个公司,她没有做多久,在她因私人原因离开的时候,老板和部门的经理还是一再挽留。她觉得这样的工作就达到了出位的效果了。

经验丰富的苑晶认为,到一个新的环境,不要急于出位,要注意同事之间的关系。因为有了业绩并被认可了之后,说话才有分量,

“刚开始,特别表现自己,会适得其反的。在公司有业绩,才能得到肯定。”

“到哪里我都喜欢出位,一个PARTY也好,一个聚会也好,我就是一个‘出挑’的人。性格就是这样。我自己还没有觉察出来,可做出来的事可能已经很出位了。”JOY在自我“批评”:“如果得到肯定,就会更加自信。”

出位也要到位

“好多人都希望在某方面出位,这是对能力的一种肯定。但是出位到不到位也是个问题。”周珍妮提出比较实际的问题,“作为员工,也不要太‘出挑’太过分。老板希望你的出位能帮助他解决问题和麻烦,过于出位会压住你的老板和上一级的风头,那就会有负面影响。”

陈悦却认为只要完成一件事,无论多出位,对自己以后都会有正面的帮助。广告行业需要个性化,没有挑剔的眼光,是做不出来事的。“现在的女性会聪明地选择时机让自己出位,一个职业女性也应该有这个能力。”她补充道。

性格开朗JOY认为,这种出位并不是强势,“开始的时候,事情要做出位,就会和团队摩擦,也会有人反映我总是和别人有不同的想法。其实我不是故意要反对别人,而是我真实的想法。互相适应下来,慢慢也会和团队融合起来。”看来团队中的出位还是一个互相适应的问题。

把握出位的度

如何出位也要看企业文化?“要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我以前在广州的时候,我觉得广告公司的人各方面都很有个性。现在改做媒介了,也会跟着媒介的企业文化。另外,出位也要求适当的度。”邹晶从企业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不同的公司企业文化会造就职员的想法。有的公司希望员工比较出位,有的公司希望员工中规中矩,有的公司希望员工有自己的个性,有的公司根本不希望员工有个性。”陈悦比较赞同。

如果工作需要创意,企业会鼓励出位。“人要有个性,思想要活跃,要有idea(想法)。公司的老板总是在想办法帮助你发挥你的潜力,这样你的设计就会出位或到位。”珍妮有宽松的工作环境。

惩戒之『度』咋把握 篇3

《书剑恩仇录》中有个经典情节:红花会文泰来等人为避开朝廷侍卫的追捕,躲进铁胆庄。碰巧最喜结交江湖豪杰的老庄主周仲英不在家。庄内人对文泰来等人以礼相待,并安排他们躲到庄内隐蔽起来。这时大内高手张召重率侍卫进庄,搜捕未果。张召重以千里镜引诱周仲英的十岁独子周英杰,又以言语相激,骗他说出了文泰来等人的行踪。结果文泰来被捕。一向以江湖义气为重的周仲英回到庄内,得知此事后羞愧难当,一怒之下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对于这个情节,金庸曾做过修改。把周仲英“因怒杀子”改成了“失手杀子”。这个改动,较之初版,更多了些为人父母者的爱子、怜子之情。同时也给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师者抛来一个问题:孩子犯了错,到底该如何惩戒?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孩子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如打架、骂人、逃学等,就一定要有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戒的核心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言行举止。作为成人,尤其是家长,在惩戒孩子的时候常常面临两个问题:压不住火、狠不下心。这两种极端的情绪,都不利于孩子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懲戒孩子,把握好“度”是关键。

一、惩戒要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

孩子的认知、生活经验毕竟有限,犯错误在所难免。面对孩子犯错,作为父母或教师,不可单纯地站在成人的角度上去处理这件事,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要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切忌一味地打骂,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就像《书剑恩仇录》中,仅十岁的周英杰社会阅历有限,他既识不破张召重的老奸巨猾,又不懂什么江湖义气,怎么能够做到守口如瓶、视死如归?周仲英颇重江湖义气,知道真相后勃然大怒情有可原,可他没有站到儿子的角度去考虑其犯错的根源,就粗暴地动手打孩子,这就显得极不理智。

二、惩戒要把握好时机

一般来说,孩子犯错时,是最好的惩戒时机。这个时候接受惩戒,能使孩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牢记这件事,从而在今后出现同类错误苗头时,便有所警觉而不至于再犯。然而有些时候,孩子犯错了,又不适合立即实施惩戒。比如孩子已陷入自责时,立即惩戒会让他更加沮丧,破罐子破摔,对自己失去信心。这个时候反而需要大人鼓励式的启发,帮其走出心情的低谷,下定决心,用更好的表现来纠正、弥补之前的过错。还有,家长在惩戒孩子时,如有他人在场,也要根据情况推迟惩戒的时间,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另外,家长也要有意识地针对自己的情绪把握好惩戒的时机,不可在气头上急于拿惩罚孩子来解自己的心头怒气,以免像周仲英那样,铸成大错,悔之晚矣。

三、惩戒要给予孩子了解自己过错的足够时间

惩戒,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惩罚孩子。而是要让他在付出代价的过程中,充分了解自己的过错,进而在内心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杜绝以后再犯同类错误。这对孩子来说,需要一定的时间。家长要顾及孩子的承受和接纳能力,不能太过急切地去逼问:“知道错了吧?”“以后还敢这样吗?”这样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反应,根据他的表现适时引导他找到错误的根源,了解错误的严重性,进而引以为戒。周仲英的莽撞就在于他没有这么好的耐性,一听说是儿子走漏风声害得文泰来被捕,便勃然大怒,挥手甩出铁胆……虽是误杀儿子,可也不足以原谅。因为他压根儿就没有给予儿子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这件事为何会如此严重。

四、惩戒还要与鼓励交替使用

惩戒与鼓励,都是教育的最好工具。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一味的惩戒或者鼓励,都是不完整的教育。只有奖罚分明,才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观念。惩戒与鼓励,两者交替使用,合理使用,才会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价值。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对家长和教师而言,惩戒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惩戒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其背后一定是真诚的关爱与深深的期待。从这个角度出发,惩戒的“度”会更容易把握。

另外,尽管在学校当中,惩戒已成为敏感而尴尬的字眼。但我们还是要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该留给教师足够的惩戒权利。适当的惩戒,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懂得爱的珍贵,懂得原则和真理的可畏。片面地强调赏识、尊重、以人为本的教育,会对孩子形成一种畸形的保护和关爱,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创新教育政策研究院,潍坊,261031)

把握好生活中的“度” 篇4

不宜过度降糖

有些糖友为了降血糖, 加大了自己的用药量。目前的降糖药大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用药过量, 不仅加重肝、肾功能的损害, 还会诱发低血糖反应。严重的低血糖反应会对神经中枢带来危害, 甚至诱发昏迷, 因为大脑神经细胞对缺氧、缺糖最为敏感。虽然目前不能否定降糖药的使用价值, 但过量使用有害无益是肯定的。所以患者一定要遵医嘱, 不得擅自用药或加药。

有人认为发生了低血糖没有什么关系, 只要及时补充糖分就可以了。殊不知在许多情况下, 虽然采取措施使血糖恢复正常, 但低血糖的严重影响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消失的, 甚至会造成长期的后遗症。

低血糖的危害性远远超过高血糖, 其原因是低血糖对人的大脑有伤害。人的大脑是由大量神经中枢细胞组成, 这些细胞无再生性, 低血糖时间较长, 性质较重, 脑细胞将会因为缺氧而造成永久性的损坏, 继而出现低血糖神经内分泌反应, 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事后尽管可以采取各种措施使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 但心脑血管的后遗症却长期存在,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热量控制不宜太严格

糖尿病患者也与正常人一样, 需要葡萄糖提供三磷酸腺苷供给大脑细胞思维所需能量, 并供给心血管系统维持血液循环的动力。若强行断掉“燃油”供应, 机体运转效率就会大大下降。糖尿病患者控制热量的目的是避免血糖明显上升, 但绝对不是干脆不吃少喝了事。实际上, 糖尿病人最需要控制的是动物脂肪与精制糖类, 无论病情多么严重, 都必须提供满足人体基础生理代谢的原料, 像全麦、谷物、南瓜、玉米等是最适合人体的基本营养物质。不少病人一提到西瓜、甜瓜、苹果、桃子、橘子之类的瓜果, 大都不敢问津, 惟恐食之升高血糖, 这是大可不必的, 适当地吃一些果糖也是人体之必需。

糖尿病患者饮食要“平衡”

1.碳水化合物:它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碳水化合物供给量以占总能量的50%~60%为宜。在计算碳水化合物的量和在食物中的供能比例时, 还要考虑食物的血糖指数。糖尿病患者应选择血糖指数低的碳水化合物。

2.脂肪:为防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 必需限制膳食脂肪摄入量, 尤其是饱和脂肪酸不宜过多。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较合适的比例为20%~25%, 最高不应大于30%, 烹饪用油及食品中所含的脂肪均应计算在内。

3.蛋白质:蛋白质应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 占总能量的约12%~20%, 其中至少1/3来自高生物价的蛋白质如乳、蛋、瘦肉及大豆制品等。

4.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 可溶性膳食纤维在水果、豆类、海带等食品中含量较多, 能吸水膨胀, 故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吸收。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存在于谷类和豆类的外皮及植物的茎叶部, 促进肠道蠕动加快食物通过肠道, 减少吸收。

运动不宜过度

运动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五驾马车“之一, 所以很多糖友每天家常运动时间, 加大运动量。其实这是不对的, 运动时间过久、运动量过大 (特别是在空腹状态下) , 会增加低血糖的危险性。另外, 并非所有的糖友都适合运动, 如严重高血糖、合并肾功能损害、有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活动期眼底出血的患者等都不适合运动。因此, 糖友在着手运动锻炼前, 有必要做一次全面体检, 听取医生的意见。

运动要讲究合理安排, 提倡个性化治疗。根据年龄、性别、体力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 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对于年轻、无并发症的患者可以进行散步、骑自行车、爬楼梯等中等强度的运动, 逐渐过渡到慢跑、打乒乓球、游泳等较强的运动。对于有心脑血管疾患等并发症的患者, 要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排。尤其是有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 要避免过度疲劳及神经紧张的体育比赛, 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功能不全。这些患者可以从事如浇花、洗衣等轻度的家务劳动。一般来说, 体育锻炼每周至少5~6次, 每次约半小时左右。

控制体重不宜过度

很多2型糖友都比较胖, 医生建议其减肥, 有些糖友就开始过度减肥, 甚至节食。体重不是越低越好。糖尿病人控制体重有助于控制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 减轻胰岛素细胞负担, 但绝不是刻意控制营养素, 使之变得瘦骨嶙峋。恰恰相反, 若糖友体重低于标准体重许多, 呈现营养不良体征, 则机体免疫抗病能力会大大下降, 各种病原体便会乘机入侵。适当地减肥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 增加降糖药物的疗效。因此比较胖的糖友们在减肥的同时, 一定不要过度, 控制好每天摄入的热量, 适当运动, 一定能降到理想的体重。减肥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患者体重减轻的速度以1~3个月减重1~2公斤为宜, 在减肥过程中以患者不感到饥饿、疲劳为佳。

温馨提示

合格党员要把握好三个度 篇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制度短板,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既要有严格的制度保障,也需要把握好学和做的“热度”“精度”和“深度”。

把握好“热度”,就要“实时刷新”,跟进当下学习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行动指南。党员干部要通过各种渠道系统学、深入学,与时俱进,实时更新理论观念,增强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透过新媒体的传播视角,关注党建热点,主动学习跟进最新思想动态,保持合格党员的先进性。

把握好“精度”,就要“清空缓存”,即知即改自身问题。党员干部要在深入学习中强化问题导向,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主动对标,经常查找整改存在的问题。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提高查改精度,透过现象表面,发现并清空存在于思想深处的“垃圾缓存”,自觉接受住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思想上的清醒者。

把握好“深度”,就要“留印有痕”,实诚记录走笔入心。党员干部要以夯实有形的党建记录工作为基础,深入推进无

给孩子照相要把握“度” 篇6

给孩子照相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从生理上讲,孩子的视网膜和黄斑还没有发育完善,如果开着闪光灯,又离孩子眼睛较近,就可能对眼睛造成刺激,影响视力。另一方面,即便给孩子拍照不开闪光灯,也不能过频。心理学专家认为,这可能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首先,家长总将镜头对准孩子,会让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就是核心人物,无形中就给孩子养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态度,不利于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做惯镜头下“明星”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最棒的,对挫折也就很难有足够的准备。此外,被拍照孩子不能体会到拍坏照片的心情,而这种小小的“不顺利”,其实对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十分重要。其次,不利于自信心的培养。打扮得漂漂亮亮,美美地拍照,容易让孩子形成错误的认识,把自信心建立在物质表层,而非内在能力。这种偏差,影响远大。

当然,这并非全然不让家长给孩子照相,而是要掌握“度”和恰当的方法,才能在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为他们留下儿时的美好回忆。

课堂提问应把握三个“度” 篇7

一、把握提问的坡度

坡度通常是在设计教学过程中, 在理解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 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设计提问,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坡度过陡, 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长此以往会丧失学习的信心;坡度过平, 学生不需思考, 容易养成思维的懒惰习惯, 不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少年闰土》一文, 拓展阅读《故乡》中有关中年闰土的内容。文中有一段难懂的话, 即:“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 却总是吃不够……”如提问学生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大多数学生知道, 解放前劳动人们很苦。这样理解不深刻, 平淡。如提问学生作者是对旧社会的控诉, 显然学生难以理解。如果教师问:“第六个孩子几岁了?”从简单问题着手, 引导学生思考:“五岁的孩子也不得不劳动, 还吃不够, 生活这样艰难, 是因为什么?”再引导学生读书联系上下文思考, 最后结论便水到渠成。由于把握了适宜的问题坡度, 设计的提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不仅便于学生理解了这句话, 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 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阅读及思维的习惯。

二、把握提问的密度

密度是指在一节课的单位时间里提问的多少。一堂课中, 教师不只采用提问方式, 还有其他教学活动。恰当的做法是提问有张有弛, 把握一定节奏。

如教学《穷人》这一课, 我认为从文章整体看, 可围绕《穷人》设计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桑娜一家的生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 为什么心惊肉跳?这是引导学生理解渔家艰难的生活处境同时, 也为理解重点的桑娜矛盾的内心活动做好铺垫。再围绕第二段中心词“忐忑不安”设计提问:桑娜为什么要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文中哪些语句写桑娜心中忐忑不安?为什么?第三段讲渔夫出海归来, 听说西蒙死了, 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来抚养, 这说明渔夫与桑娜一样, 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围绕这层意思, 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渔夫听了桑娜的话是怎样说的?“熬”字能否有其他字换?为什么?渔夫和桑娜不谋而合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这表现了穷人的什么品质?这几个问题既着眼于整体, 紧扣中心, 层层深入, 又把词句的教学蕴含其中, 效果良好。

三、把握提问的深度

深度指对课本知识理解的程度, 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度, 不是指知识的加深加难, 是在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前提下, 又指导学生奋力“调一跳”的质疑问难。有深度的提问, 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学《荔枝蜜》一课, 一开始提出个别字的字形不同于其他书本上的字形这类简单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 设计了这个提问:课文中评价小蜜蜂, 既说它“渺小”又讲它“高尚”, 不矛盾吗?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各抒己见, 效果较好。在教学《黄河象》时, 老师设计这样的提问:大象有几只门牙?学生答:两只。对照图找出黄河象有几只门牙。学生的情绪活跃起来, 有的从词典上查出, 大象有一对长长的门牙伸出口外。这只两千多年前的黄河象是不是只有一只门牙呢?这一问, 又把学生的思维引进了科幻世界。

把握词语教学的“厚”度 篇8

一、“宽”厚──拓展词语的意义

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在人们的语言活动中出现的意义是很复杂的。有语言本身的意义,有环境给予语言的意义。”在对词的意义的理解过程中,我们总是需要经历“词的本义─语境义”这样一个过程,而对词的理解如果只停留在本义的机械理解的层面,那么词语的教学过程则显得浅显而呆板。在人教版四下《触摸春天》的教学中,我被盲女孩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不懈追求深深感动,也在“流连”一词的品味中感觉到了那份“厚”实。“流连”一词教学时,教师首先问学生是怎么理解“流连”的,学生有的认为“流连”就是呆在一个地方看;也有的认为“流连”就是呆在一个地方不肯走。教师随即点拨:那么在这个句子中,“流连”是短时间呆在那儿吗?想想,你可以从句子中的哪个词语看出来?这一问题的介入,关键是引领学生由词的本义向语境义拓展,体会文中的主人公安静很长时间都在那个地方。到这儿,其实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已进了一层。为了更好地拓展词语的意义,尤其是让学生全面理解文中“流连”的特殊含义,教师又进行引导:那安静仅仅是呆在一个地方“流连”吗?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吗?学生继续寻味安静的“流连”还是一种对生命的渴望和向往,是不停地用心灵走路,一点也不磕磕绊绊。上述对“流连”的理解过程是一个由本义向语境义延伸并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过程。从“在一个地方”到“整天”,再到“在许多地方”,最后在美好的画面中完善和丰满了“流连”的语境义。

二、“丰”厚──挖掘词语的意象

“意象”一词属于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新华字典的解释是: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意象,即对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其实,阅读课中的很多“意象”是学生自己的独特理解与文本合二为一产生的。很多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用一个个具体的词语来表达种种“意象”。而用词语来表达的过程中,让意象更明晰,让词语从纸上跃然而起,让解词这一平常的教学行为从平面走向立体。《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六下的一篇课文,“美丽”一词统领全文。我引领孩子在种种意象中体会着立体的“美丽”。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美丽是“白净端庄”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美丽是“排除万难”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美丽是“永不放弃”

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美丽是“坚持不懈”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美丽是“坚定执着”

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美丽是“不顾一切”

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美丽是“淡泊名利”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写道:“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可见,正是具体的形象才使精神得以贯通,而具体的形象则是作家产生情理的“源”。我们在引领学生解读作家的作品时,要在具体形象的挖掘上下功夫。面对“美丽”一词的理解,我是引领孩子从居里夫人的外貌开始的。在以上描写居里夫人外貌的句子中,“美丽”是清晰可见的。但在解读之后,我让学生把对居里夫人的种种印象、解读时的种种意象归纳为“白净端庄”。这个词语既是作者对居里夫人外貌的第一印象,又是意象用语文这一特殊方式的最好表达。如果只是停留在对外貌上的美丽的理解,显然是不够的,也是不全面的。但这一部分的文本所体现的“美丽”需要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经验与独特的体验进行多角度的理解。于是,我让学生进行逐句品味。学生从文本中感受到了居里夫人在那个年代弄到一吨工业废渣的艰辛和不易;感受到了居里夫人对事业的执着和坚持;感受到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尚境界……这一个个意象在学生的脑海里交错出现,又经过自己经验的耦合,转化成一个个的词语。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教师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各种资源,通过主体和客体的交互作用,自己逐渐形成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美丽”的理解又深了一层。在意象交错中,词语的理解向纵深方向发展。接着教师让学生用“美丽就是_____”的句式诵读学生自己创作出来的小诗,“美丽”的意象因叠加而深刻。

三、“浓”厚──寻味词语的意蕴

对人教版六上《最后一头战象》进行了认真的文本细读,不禁被战象嘎羧“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深深感动。眼前满是嘎羧一刻不停挖掘自己坟墓的情景,满是嘎羧不停地挖,于是想到2007年浙江高考的作文题《行走在消逝中》。嘎羧用“挖”的方式在我们眼前行走,却在行走中不断地消逝。此情此景,犹如刀刻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师:这些看似不规则排列的“挖”字,却恰似嘎羧最后的生命的运动轨迹。(边说边把一个一个“挖”字慢慢除去)它在不断地挖,在挖中不断地消逝,最后离开这个世界。(最后屏幕上只留下一片空白)

进行激励教育 要把握好“度” 篇9

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激励教育时机,把握好激励的“尺度”。平时多观察了解学生,对其“闪光点”要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加强思想认识,巩固良好的行为方式;对其“灰暗处”要及时制止、防微杜渐。

案例:我班有个学生叫赵壮壮,他从小父母离异,其跟随父亲生活,性格叛逆。从小学就是让老师头疼的学生,不爱学习,爱打架,广交社会“朋友”,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差、纪律差的“双差生”。这是我最初了解到的有关他的全部情况。

开学第一天,他就多次违反学校纪律:说脏话;中午吃完饭把馒头当做篮球,向垃圾袋中投篮;上自习说笑,影响其它同学学习……开学第一天他就让我头疼,我深知壮壮是一个难教育的学生。我批评他,他不屑一顾,依然我行我素。

从此以后我经常找他谈心。开始他对我并不信任甚至对我的批评有些抵触,更不愿多谈自己的观点,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听我说。许多次我都告诉我自己:别再在壮壮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了,放弃壮壮,让他自由发展吧。但是想想自己最初的梦想与誓言,想想教师的职责,想想壮壮的前途,我又不甘放弃。

机会终于来了,学校要举办春季田径运动会,有些学生怕耽误学习,对运动会的组织情况不怎么关心,但是我发现壮壮对这件事非常热心。他跑前跑后,协助体委组织报名、安排训练。尤其是接力训练,手把手训练同学如何接棒,如何助跑,特别认真。

我开始发现他身上的一些“闪光点”,并及时地对他提出表扬和鼓励。他一高兴,对我说的话也多了,他热爱体育运动,他在小学时就是跳高运动员,还拿过全镇第二名的好成绩。

我在心理暗暗对自己说:“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坏’学生。”

运动会那天,我亲自站在场地边上为他加油。当他很轻松地跳过1米5,稳拿第一名时,我由衷地为他鼓掌,同时也送去了鼓励、欣赏的微笑。当我给他披上衣服并送上了“你真棒”一句鼓励的话时,我第一次发现他脸红了。他小声说了一句:“老师,其实我还能跳得更高”。当他回到班级的所在位置时,我事先安排全班同学为他鼓掌,异口同声地说:“英雄凯旋了!”我发现他脸上充满了自信和自豪。

运动会结束后,我趁热打铁找他谈心,趁机鼓励他。以后的日子他明显地比以前守纪律了,学习也用功了,比从前似乎也更自信了。

我原以为我用自己的真诚与爱打动了一个人的心,原以为我教育壮壮成功了,原以为他从那以后就会脱胎换骨,所以就放松了对他的要求。可是后来我发现:一段时间后,他有些张狂,有些目中无人。在运动会后不久的期中考试中,他就考试迟到,考试时违反纪律,2B铅笔也没准备好。当时我有些茫然了,他怎么会这样呢?原以为我教育壮壮成功了,可是……

在认真分析了这些情况以后,我认为这是我的工作疏忽,我对壮壮一味的鼓励,让他有些忘乎所以了。鼓励也要讲方法、讲策略,要有“度”,不能盲目鼓励。“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超出这个界限,量变就会引起质变,就是说,如果刺激过“度”,就会出现“超限效应”,引起学生心理不耐烦或边区现象,“欲速则不达”,“激”而不“励”。相反,“度”不及,不能感奋,“励”而不“激”。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对壮壮采用“严爱结合”的教育方法。他犯错误时,我严厉地给他指出来,并帮他改正。刚开始他有点接受不了,有点逆反。于是,我征求了赵壮壮的意见,在班级里发起了一次活动,让每个同学写写对赵壮壮同学的看法,并给他提一些建议。之后,我和他一起分析了他近来的一些表现,以及同学们对他的一些看法。他也意识到他最近的一些缺点:盲目自大、不守纪律、爱耍小聪明、不守诺言、没有礼貌等,并表示今后会改正这些缺点。我也趁机给他鼓劲,对他说:“只要你从内心里想改正,相信你能做到。马上行动吧,行动让梦想成真!”慢慢地他接受了我“严爱有加”的教育方法。甚至有时候犯错误之际,他能主动找我承认错误,并且主动帮同学擦黑板、扫地、送垃圾……赵壮壮慢慢在改变。

把握数学课堂教学的“度” 篇10

一、课堂提问的“度”

过去的课堂以教师教授为主, 被称之为“满堂灌”, 改革后, 新教材增添了许多的“思考”, 目的在于从“思考”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规律、大胆设想、研究质疑的精神.针对“思考”, 老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 或启发或引导, 通过提问活跃学生的思维;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问对象;提问的时机要成熟, 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探索其中的奥秘, 体验探索的乐趣, 获取成功感和自信心.例如, 在教学“分段函数”时, 可先不必急于介绍分段函数, 可以通过分析一个实际问题得出一个“新函数”, 教学活动可如下开展: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类函数?

生:因为两个变量的关系发生了改变.

师:你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出这类函数并加以描述吗?

……

师:你还能以学过的函数为基础构造这类函数吗?

……

师:你能给这类函数取个名字吗?

……

师:你能画出它们的图像吗?

……

这样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并可以为以后学习“算法”打下基础, 学生能很好地将分段函数进行编程, 思维得到深化.

二、课堂交流讨论中的“度”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新教材中增添了很多“探究”, 其目的是从“探究”中营造学生的交流合作气氛, 发展学生从“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学习进步.与之相适应,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也成为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 但是很多时候这种合作交流流于形式, 象征性的分组、简短的讨论并不能达到学生“探究”的目的.

怎样掌握课堂交流讨论中的“度”呢?首先, 要重视“合作学习”与“交流讨论”.其次, 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讨论交流时间要充分, 但不能过于频繁, 过于频繁就会削弱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 同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之, 如果在学生还没有充分展开讨论交流时, 教师来个“紧急刹车”, 这样的合作学习只能流于形式.因此, 在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去讨论有价值的问题, 对于一些无讨论价值的问题, 教师应适时点拨, 以免浪费时间.再者, 要恰当地进行分组.把能力强的和能力差的, 会表达的和不善表达的, 性格活泼的和性格内向的进行有机组合, 让学生之间互相影响、共同进步.讨论后可让不同类型的学生代表本组发表意见, 说得不全面时可让较优秀的学生进行补充.这样就打破了课堂模式单调的局面, 使学生间有直接交流合作的机会, 真正实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如“对数函数图像和性质”这一节, 我们采用让学生类比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 由学生分工协作, 作出函数的图像, 让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归纳其性质,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这既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 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三、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度”

多媒体辅助教学, 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具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加快课堂节奏、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等特点.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是“辅助”.如果教师“辅助”不当, 会产生许多不良效果, 如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局限于屏幕上出现的画面, 或使学生分散注意力, 只注意好看的画面、好听的声音, 不进行深刻的思考, 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时候把握好尺度.一方面要保留适当的板书.因为数学教学中许多知识是通过板书来传授的, 同时解题、论证、绘图等又往往是通过板书来进行示范的, 它可以和多媒体课件相得益彰.另一方面要恰当地选择使用多媒体的内容.多媒体的使用是为了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讲授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 开展数学实验,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多媒体的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动”“静”结合, 并相互转化, 我们应适时适度地利用这一优势, 帮助学生在动态环境中观察、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 在学习“函数”时, 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放在多媒体上通过观察对比, 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幂函数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过程中用计算机模拟演示抛掷硬币的实验, 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把握的“度”还很多, 如组织开展学生课堂活动的“度”、教师的开放度、学生的参与度等.只有把握好“度”,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新课标的先进理念, 才能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建华.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问题与思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0.

准确把握“度” 追求生成“效” 篇11

关键词:深度;广度;细度;适度;角度;效度

虽然教无定法,但有个基本原则,就是在准确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方法,从而真正达到“因材施教”。而这也恰恰是新课标的精神。不过解读有“度”,同样学习也有“度”,只有在正确把握度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达到课堂高效,生成课堂精彩。本文笔者从教材和学生解读两个方面重点谈谈“度”的把握。

一、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解读之“度”

1. 教材解读求深度。教师讲解,前提是教师自己对教材理解要到位、精准、深刻,如果自己理解不深,研究不透,自然在教学中只能囫囵吞枣、浅尝辄止,而不能做到游刃有余、融会贯通。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要力求做到研读教材讲究深度与宽度。

比如针对《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这一部分内容,首先要理解一一列举这一词语。从语文角度方面理解,一一列举是一个一个地举例;从数学角度理解,则为有序列举。其次要正确理解编写意图,比如第一道题是理解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宽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符合要求有序列举;第二道例题是学会分类,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有序列举,这当中的一个关键是不重复,同时也不遗漏;第三道例题表面上看是住宿问题,实际上需要教师从不同角度一一列举,重点是“全”。所以这里的“一一列举”,重点是有序列举,做到不遗漏、不重复。通过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过程,更重要的是明白其中的算理,知道具体列式的根源,而不仅仅是被动学习,被动计算。实践证明,这种设计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同样也结合了编者所需,因而效果很好,课堂自然也很高效。

2. 教材解读看广度。追求深度解读,可以在教材理解上打一口井,然而追求广度则可以在教材理解上挖一条河。虽然教材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是孤立的,但是教师在理解和讲解时,不能单独孤立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而应把这个知识点放到一定的知识体系中去理解。不仅要理解该知识点的内涵,还要联系前后进行系统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比如以《吨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为例,学生需要理解的知识点主要有三个,一是具体理解“吨”,二是体验“1吨的重量”,三是沟通与前面千克之间的联系。其中后面两点是教学重点,毕竟学生对于1吨这个重量没有直接体验过,因而无法想象。所以这里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推导,学会想象,从而学会间接体验,先让学生感知1千克的重量,接着感受1吨的重量。这当中就涉及知识体系的广度,如果仅仅停留在深度,不涉及千克、克,就不能引导学生体验,毕竟质量轻的东西学生可以体验,但是重量大的实物只能间接体验,无法直接体验。当然针对概念的深度解读还有很多方法,这里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笔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因而教师要真正让学生学深学透,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学生研究透,选择恰当的角度才是关键。

3. 教材解读重细度。叶圣陶曾经这样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因而在教材解读中不仅要注意广度、深度,还要注意细度。所以针对教材案例,需要反复解读,反复揣摩每一个例题,甚至还要揣摩每一句话、每一步骤,或者每一个插图,甚至是习题,毕竟教材寸土寸金,每一个符号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比如《倍数和因数》这部分内容中有一道例题要求学生找出36的所有因数。从1-50之间,为何偏偏选中36,这需要教师认真品析,从中就会发现,选择36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个是36的因数最多,可以成对,有序寻找,从而便于解开因数的奥秘;第二个原因是36是6的平方,这个完全平方数的因数是个单数6,只要写一次就行。另外,教师还需要提醒学生观察因数之间的符号。很明显,36的各个因数之间是逗号,最后是句号,这与倍数最后的省略号不同,自然意义也不同。句号表示因数有具体的个数,而省略号则表示倍数无穷尽。这里,引导学生从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的不同就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

二、认真研究学生,合理采用学习方法之“度”

1. 方法采用求适度。适度的把握,往往体现在语文教学上,然而针对数学课堂同样存在适度,也就是说追求质与量的统一。因而教师不仅需要研究教材,或者说研究学生,更需要研究这两者之间的统一,还要深入到课堂中去把握课堂的各种表现形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研究其心理以及知识结构,从而把握学生知识层次的起点,采用最适合的方法。

比如针对《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这一部分内容,根据教材知识体系可以知道,学生已经学会了从总数中减少一部分等具体减法的含义,因而在教学设置中,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具体算理以及具体算法。而最恰当的方法就是能够尽量通过呈现直观形象的操作来表示数量关系。所以针对这一道例题“学生甲:我抓一把蓝花片有8个,学生乙:我抓一把红花片有13个。哪一种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先让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式来排红花片和蓝花片,然后让它们进行比较,谁多谁少。很简单,学生大多可以直接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的问题,也就是说13比8多多少,这里已经从具体的实物引导到抽象的数字概念上,这样逐步引申具体减法的意义,从而让学生学会使用减法。

2. 方法采用看角度。很多时候,虽然知识点一样,但是不同的教师来教,会有不同的效果,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选择的角度不同。传统教法往往注重教材的深度挖掘,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新课标理念则倡导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最恰当的方式,毕竟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方法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适合的。

比如具体数学概念的引入,方法很多。这里笔者列举一些方法:一是充分发挥好的例子的作用,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概念出发,让学生在感知中逐步发现概念的本质属性;二是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猜想,比如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假设,然后小心求证,最后得出结论;三是通过上位概念的引入,通过学生以前接触过的概括性较高的概念引出一般性概念,最终丰富学生的概念体系;四是通过计算引入,小学教材中部分概念既不能通过实例引入,同时与其他概念联系不大,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计算,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逐步引出概念;五是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虽然数学有点抽象,但是其实质仍能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或者接触过的情境进行导入。

3. 方法采用追效度。效度,通俗地说,也就是效率。毕竟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也是一个过程,也需要追求效率。这个效度既包括教师备课、查阅资料所花费的时间,同样也包括学生学习了解、学透形成基本技能所花费的时间。教学效度,不仅反映了学生学的情况,还能体现一个教师水平的高低。毕竟不同的教师,教学效度自然也就不同。而其前提是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只有教师采用的方法与学生实际相吻合,效度才会高,相反效度就低。

比如针对《角的度量》这一部分内容,学生首先要掌握量角器,要看到基本单位“1度”很难在量角器上反映出来,学生自然也就很难理解“量角器就是单位小角的集合”这句话。教师可以逐步设置矛盾,引发冲突,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探索。教师可以尝试先把单位小角分得更细一点,合并成半圆工具,然后引出具体刻度,最后再引出两圈刻度。这样学生在探索中不仅完成了对量角工具的改造,更重要的是理解了角的含义,掌握了具体量角的方法,从而顺利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论隐性采访的“度”的把握 篇12

1 如何看待隐性采访的“度”

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采访方式, 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相比较, 有自己较为显著的特征:记者主动出击。隐性采访是记者主动出击进行隐性采访。在目前的国家立法中, 对于隐性采访是没有成文规定的。在现实中, 新闻媒体对于一些通过正常采访无法采访得到的新闻素材运用隐性采访的手段, 全面、真实地了解事实真相, 将那些见不得阳光的丑恶事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使之受到正直的人们的鞭挞, 满足了广大民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要求, 受到各界的欢迎。当然, 根据这种采访采制的新闻和其他文字, 如果在采访的过程中一味的只追求新闻价值, 视觉效应, 掌握不住采访的“度”的话, 公开发表以后, 就会引起麻烦, 在法律上引起纠纷, 甚至于被判决赔偿精神损害。如:《海峡都市报》1999年11月25日《夜宿湖美, 应召小姐说:这里全省最安全》为题披露了记者暗访泉州湖美大酒店的经历。湖美大酒店认为, 报道将其描写成一个与公安机关串通一气, 靠色情服务招揽生意的酒店, 严重侵害了酒店的名誉, 遂向当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要求报社停止侵权行为, 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合计30万元。因被告提交的偷录的电话资料录音未被法庭采信为证据, 媒体败诉。因此, 在法律上究竟应当怎样看待和把握隐性采访, 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2 如何把握隐性采访的“度”

2.1 选题深思熟虑, 严格掌握采访范围

由于隐性采访的特殊性, 在选择采访选题上, 媒体和记者一定要深思熟虑, 谨慎小心, 三思而后行。就我个人认为, 选题一定要符合“三原则”。政府重视, 群众关心, 普遍存在。三个原则一个都不能少。因为隐性采访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也就是没有征得对象同意而实施的。这里, 就涉及到一个法律所保护的国家, 集体和公民的利益, 权益是否受到侵犯的法律问题, 也涉及到记者是否遵守社会公德的问题。为此, 隐性采访切忌滥用, 乱用。这就要求记者一方面要懂得不是什么人与事都可以成为隐性采访的对象的, 凡是进行批评性, 揭露性的隐性采访, 其采个人隐私, 涉及商业秘密, 违反法律规定, 私闯禁区, 必定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另一方面, 记者还要懂得, 不是什么地方, 什么活动都可以进行参与性的隐性采访。比如, 记者不能因为要采访“三陪女”而以嫖客的身份涉足色情场所参与嫖娼, 记者也不能因为要采访“吸毒少年”而去陪着吸毒等等。

2.2 避免新闻侵权

众所周知, 隐私权是深受现代人关注的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利, 随着现代人主题意识的不断强化, 他们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也在日渐加强, 一些曾经被忽视的个人隐私, 也被提到权利的高度而受到重视。隐性采访的特征决定了这种采访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公民的隐私, 造成了大量的新闻侵权诉讼案件。因此, 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掌握好知情权和隐私权冲突的“度”在那里?尤其不能为了新闻卖点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名誉权, 肖像权等。对普通公民而言, 个人隐私权高于知情权, 对普通公民纯属个人的隐私, 新闻媒体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批露, 新闻媒体对不良现象的揭露, 必要时可能会涉及某些公民的隐私, 但报道时必须以不伤害其个人尊严为前提。当个人行为涉及交通教育, 治安及社会文化生活, 卫生健康等公共事物时, 其行为就成了公共利益的一部分, 新闻报道应该具有优先权, 但报道时仍应该维护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在隐性采访中, 由于是在被采访对象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的, 所以记者一定要适可而止, 把握好采访中的“度”, 千万不能为了迎合受众心理而一味的追求轰动效应, 从而侵犯被采访对象的权利, 同时也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3 减少记者体验“以身试法”

“在法制社会中, 一切社会行为皆要纳入法制的轨道, 新闻传播者有权监督社会中的各种不法行为, 无权凌驾于或超脱于法律和社会一般道德规范之外为所欲为。记者必须有法律观念。在采访过程中目的正确, 手段也要正当, 不能只重视结果而不问手段。对隐性采访的使用, 既要考虑到社会效果和社会的容忍度, 也要尽可能回避法律的禁止领域。只有谨慎行事, 尊重其他人的自由, 才能获得自己行动的自由。以守法为原则, 这应该成为新闻记者包括隐性采访在内的一切新闻活动的基本前提。

可是, 在现实生活中, 越来越多的记者为了揭露社会不良现象, 假扮成文物贩子, 野生保护动物收购者, 嫖客, 毒犯, 假发票购买者等, 以引诱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事情时有发生, 这是十分有害的, 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另外, 假扮成这类人, 也极易卷入违法犯罪的旋涡, 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同时, 会使记者的良好形象受到玷污。因此, 记者的暗访行为本身不能超越法律和公众道德的界限。无论动机是什么, 只要你的行为触犯了法律, 法律都严惩不怠。法律不会因为你是记者就网开一面, 所以记者在暗访中要特别提高警惕, 注意自己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涉嫌犯罪, 这是暗访行为的底线。也是监守法律的底线。如果记者坚持以违法的行为抨击违法的或有违道德的行为, 最终不仅会把新闻活动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也会破坏我国苦心建立起来的 (下转175页) (上接165页) 法律体系。遗憾的是, 对这种危险性, 有相当多的记者并没有足够的警惕。

一方面来讲, 我们都是知法懂法的社会公民, 就不应该知法犯法, 践踏国家法律。要不按此逻辑推理, 一些记者都可以打着隐性采访的幌子贩卖毒品, 卖淫嫖唱, 被警察拘捕后, 大可说一句:“我是为了采访。”所以, 隐性采访是要有限度的, 不能以新闻自由来干涩社会正常秩序。另一方面, 这样不掌握“度”的采访会践踏国家的法律法规, 造成恶性影响, 也会影响新闻工作者的形象, 有时候还会威胁到当事记者生命安全和人生自由。

3 结束语

隐性采访之所以在新闻行业中被普遍采用,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社会个体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 人们对信息多样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同时社会文明和发展也需要隐性采访的介入。总而言之, 隐性采访是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参与新闻竞争的重要手段。隐性采访自身的价值决定了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新闻记者, 在开展新闻活动时对它都格外倚重。但是, 由于隐性采访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采访手段, 在运用这种手段的时候, 必须加以必要的限制和约束, 否则, 滥用的结果不仅会伤害社会和他人, 也会伤害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

另外, 随着新闻活动对现代生活介入程度的不断加深, 因隐性采访而引发的法律纠纷和法律诉讼有日渐增多之势。这种局面的出现不仅有新闻记者自身的原因, 也有我国相关法律不健全的原因。有隐性采访的非道德评价, 但这种评价毕竟只存在于道德层面, 尚不足以引起过于严重的社会后果, 而由隐性采访的非法行为引发的困惑可能导致违法结果的出现, 其严重的社会后果是决不容我们轻视的。因此我们必须在进行隐性采访的时候把握住分寸, 掌握住合适的度。

参考文献

【1】秦娟.浅议隐性采访中的行为准则【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08.12.

【2】翟培军.隐性采访的法律底线【J】.皖西学院学报, 2008.1.

【把握“度”】推荐阅读:

把握好那个度06-21

环节把握07-15

风格把握07-19

把握07-21

时机把握10-21

把握策略06-06

把握原则06-25

心态把握07-01

有效把握08-02

把握主动08-11

上一篇:建筑装饰艺术下一篇:环境工程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