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那个度

2024-06-21

把握好那个度(精选12篇)

把握好那个度 篇1

凡事最难把握度。开发太多叫过度开发, 破坏了原有的关系;关心太多叫事多, 叫唠叨, 往往起不到体现自己爱的效果;开朗太多叫疯癫, 让周围的人躲避不及;安静太多叫自闭, 心是静了, 和人的距离却远了。就像当你要煮一碗面条, 时间短了太硬, 时间长了碎得夹不起来, 都不是最好的口感, 于是, 寻找那个对的时间点, 就成了煮面条的学问。人们对性格的塑造, 对高品质幸福生活的追求, 其实都是在寻找那个“度”。

景区开发者要掌握度。太过天然的景区, 基础设施差, 交通条件差, 就算景色秀丽也只会有驴友涉足。这样的地方, 游客稀少, 经济效益差, 风景虽美无人欣赏也是一种遗憾。然而, 驰名中外的著名景区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开发, 交通方便了, 宾馆条件好了, 饭店多了, 再加上风景优美, 游人当然一哄而上。走进景区, 不但人头攒动, 什么美景也看不见, 而且被商家拉住购买各种无聊的纪念品, 休闲放松的目的达不到不说, 还挤得满头大汗, 累得两腿抽筋, 翻开相机一看, 还都是不认识的人的大头照, 顿时兴致全无。其实要说过度开发, 最有发言权的不是怨声载道的游客, 而是风景本身。记得小时候回老家, 草原上的满天繁星让我觉得任何语言形容都太过单薄, 唯有科学书上的星座图与它们最为相称。现在, 我长大到可以用各种手法描写夜空之美, 星星却悄然远去, 只剩寥寥几颗。随着景区发展, 人来了, 工业也来了, 废气赶也赶不走, 遮了蓝天, 染了白云, 干了河水, 灰了绿地, 星星不打一声招呼地走了, 像我这样来过不止一次的游客, 也要走了吧。景区开发的学问, 开发模板不少, 前车之鉴也不少, 难就难在如何不过度。

关心和爱要掌握度。给予喜欢和爱的人以关心理所应当, 但太多就成了束缚, 成了锁链, 把两个人都死死绑住, 动弹不得。父母不放心孩子, 放着风筝却死死扯住线, 风筝哪能飞得高。远离自己身边的孩子, 就不必一日三餐都问候, 关心他加了衣服没, 带了伞没。关心点到为止即可, 敢松手, 风筝才有机会高飞。一个女人进入更年期的标志就是成天对着丈夫孩子唠叨, 谁都懂她想要关心的目的, 可关心太多, 丈夫和孩子都被吵得头昏脑涨, 对她敬而远之。有句话叫“捧在手里怕碎了, 含在嘴里怕化了”。父母的爱也大抵如此。谁不知道不能溺爱?爱总坏了人的理性判断能力, 情非得已。我作为孩子来说, 我真的没有那么脆弱, 只要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站对了地方, 那么只要死不了人的事儿为什么不让我试试?很多事任别人说千遍万遍也是没用的, 自己的体验才是真切的。所以我想, 对家长来说, 关心的度真的很重要, 既要恰如其分地表达爱, 又要给予一定的自由让孩子展翅高飞。小鹰终要脱离母亲飞翔的, 也许会摔断翅膀, 但这样才能成长。会掌握度的人, 才是最会爱人的人。

性格塑造要掌握度。开朗过一步就成了疯癫, 安静过一步就成了自闭, 自信过一步就成了骄傲, 谦虚过一步就成了自卑, 谨慎过一步就成了懦弱。小时候我是个挺内向的孩子, 跟老师聊天的时候紧张得手抖不知道放哪;看着同学讲笑话, 所有人饶有兴致地看她, 感觉她好像会发光。后来爸妈很担心, 就想办法往开朗的方向引导。这一引导, 我成了天天讲笑话的人, 整天蹦蹦跳跳, 叽里呱啦, 说个没完, 又过了头。没一个人能达到所谓完美性格, 塑造性格不是调对比度和白平衡, 没有个确定的数值来达到最好。没有人能达到完美性格,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追求它, 并在向完美性格进发的过程中, 找到自己的“度”, 找到自己不完美的完美。

度没有固定的标准, 合适的即是最好的。我们要做的, 能做的, 就是耐心感受、寻找并努力接近自己最合适的度。

把握好那个度 篇2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如果不把握好度,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新闻媒体作为宣传主阵地,正面报道党的政策方针,积极反映社会主流意识,给读者积极向上和催人奋进的正能量。但如果宣传失“度”,可能带来对成绩的夸大,对成就的溢美,对工作的拔高,导致宣传工作的失真失实失效,让宣传工作陷入被动局面。因此,宣传工作一定要有全局意识和系统观念,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出发,充分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把握好宣传工作的尺度。

一、宣传工作谨防“过度”

当前我国宣传工作存在一个较大问题是时常出现宣传过度现象。比如媒体在树立正面典型时,无限赞美某英雄只顾集体不顾家,只顾工作不顾人,实际就是将英雄形象树立在丧失人性的冷血基础上,读来让人觉得虚假且心寒;又如宣传某领导多次到同一基层单位指导工作,实际说明前几次工作效果不明显,便有了否定领导能力之嫌;还有某台宣传“走基层”,为突出采访的深入细致,大量报道某地非常愚昧落后的一面,实际上就从宏观上否定了党的伟大和改革开放的成就;如此等等。仔细分析此类宣传有以下三类特点。

溢美过度夸大形象

正面报道与积极宣传,从选题立意起就融入了诸多的主观因素,报道者的方向性、目的性都比较明确。事实上,溢美之词与言过其实的报道时常出现在关于地方形象、工作成绩与部份领导的电视专题节目、报刊专题报道中,摆拍的镜头和图片容易给读者造成错觉。原本有质量问题的工程,却被渲染成巨大的建设成就;原本给老百姓送温暖活动,却被突出报道成领导关心群众的高大形象。一些通篇过度渲染的报道,言过其实而且毫无新意的夸赞,还往往会造成大家的反感和排斥。

虚假宣传断送新闻生命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但不少宣传中却包含着成本极其低廉的造假。2010年12月,某记者采写的新闻中,有30余条内容是以家人为采访对象,其中不乏大量正面宣传,如《冰城儿童在话剧院博物馆里“过大年”》、《城里人到乡下办年货成为时尚》等,当新闻当事人被细心的观众“识破”后,宣传内容不仅没有营造出和谐的节日氛围,反而让人觉得滑稽和可笑,更引发广大读者对于记者职业操守以及新闻行业的质疑,造成了正面宣传的负面影响。“马屁新闻”适得其反

在新闻的正面宣传中,无限夸大的正面宣传看似在宣传领导的正面形象,展示领导的发展成果,但是从读者角度来看,这类新闻的价值却有适得其反的效果。一篇《某领导急救落水女童》本末倒置地将在岸上指挥救人的领导作为主角,而真正下河救人的群众则一笔带过,结果新闻成为网友炮轰的目标;事实上,随着读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增加,当媒体把此类新闻再当作吸引读者眼球效应的“法宝”时,“久经考验”的读者已经产生了免疫能力,从而容易对这种新闻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怀疑。媒体的正面报道便会大打折扣,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二、宣传工作如何“适度”

近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各地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认为总书记的讲话既朴素又深刻,既平实亲切又充满力量,凸显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肩负历史重任、脚踏实地奋斗的精神风貌。这是一个成功的报道。把握好宣传工作的“度”,要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组织新闻宣传,要充分考虑到事物的正和反、主要和次要、局部和整体以及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新闻传播者应该自觉按照“三贴近原则”要求,科学分析各种舆情,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基调要平实、亲切、可信,受众才会信服;宣传报道要讲究辩证法,不要拔高,以免造成浮夸。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宣传工作要有全局意识

“全局意识”是从宏观把握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多层次的、能动的、历史的自觉意识,充分认识、正确理解、认真把握一个时期党和政府工作的总任务、总目标,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形势,把新闻宣传工作置于大局的统率之下,才能服从和服务于大局,才能努力做到“在大局下规划,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在大局下调控”。如某地努力宣传一个人“拯救”了一个麻风病村,客观上就否定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甚至说明当地政府不作为,说明政府不关心群众疾苦,说明政府不如个人,这就是缺乏全局意识的表现。传媒环境的大变化,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的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新闻事件置身于更为宏观的时代背景中,从地方发展、国家命运等全局的角度出发,才能扎实开展宣传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宣传工作要做好“三贴近”

老一辈著名新闻记者穆青在报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采用大量贴近百姓生活的事实作依据,充分展现和印证焦裕禄的光辉事迹,成为新闻采写中的经典。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在辽宁日报做记者时经常深入基层,才能采写出了许多真实反应群众生活的优秀的稿件。这启示我们,记者编辑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展现人物特色,也才能让新闻宣传得到群众欢迎。

传递正能量要留有余地

传递正能量是新闻媒体不可回避的责任。但在传递正能量的过程中,媒体记者和编辑一定严格把关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应最大程度地减少个人主观情绪,宁可说得不足,也不要说得太满。尤其是在成就性工作报道上应格外注意,不要好大喜功,搞注水浮夸,慎用“跨越”、“辉煌”、“给予高度评价”、“给予充分肯定”等全面性评价的词语,对一些重大工程的开工和竣工的宣传,更要把握分寸,切不可“献礼”而失真。要将党和政府的主张同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统一起来,将正面宣传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接收形式统一起来。

正面宣传不回避舆论监督

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强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新闻宣传的政府主导,网络媒体的崛起为受众提供了更为及时、丰富的信息来源。因此新闻从业者需要把握好正面宣传与负面监督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展示社会进步的同时,不回避对社会负面的现象的监督,努力从负面监督中凸显出正面宣传的价值。

语文课改实践要把握好“度” 篇3

摘要:语文课改已逐步深入人心,但在课改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些极端化倾向,主要表现在:过分夸大人文性,弱化和否定工具性;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重视使用多媒体,轻视并丢弃板书;过分热闹的气氛,削弱了语文课的语文味。语文课改实践要把握好“度”,不能走向极端。

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人文性主体作用主导作用语文味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语文课改已逐渐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新一轮课改“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两句响亮的口号,以前所未有的穿透力和冲击力引领着语文教学一步步走出应试教育的樊笼。但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改的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极端化倾向。

一、过分夸大人文性,弱化和否定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界定,是在长期探索实践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

人文性的提出是对语文教学的一次完善,而不是对工具性的一次否定。可是我们的语文课改在实践中却陷入了一个形而上学的怪圈:过分夸大语文课改的人文性,随意弱化和否定语文的工具性。语文毕竟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只是把人文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主体,以救治当前陷入困境的语文教学,是不切实际的。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即语文的工具性)。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其他教育功能应该是一种渗透。所以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质。

任何夸大语文课程人文教育作用的说法都是不可取的,语文教育教学的历史和现状都表明,只有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整合,才能使当前的语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迎来语文课改的又一个春天。因此我们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既不可忽视,亦不可过分夸大。

二、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也就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但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一些老师在克服忽视学法的倾向的同时,又产生了轻视教法研究的倾向。当然,坚持“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指导思想,充分放手让学生积极而主动地自觉、自动、自学,这一切都是无可非议的。但必须注意,教学过程并不等于学习过程,语文教学必须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合作进行的双边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对的,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

“教师主宰课堂将彻底改变”这一提法是形而上学的产物,是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课外自学时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宰者,但在课堂教学中,并不能取消教师的主宰(即主导)作用。语文课程改革的目的,只是把传统的教师主宰即单向主宰变成双向的师生主宰,这是教学过程的本质要求。新课程不是全盘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定教师讲,而是反对教师以陈旧的教育理念看待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把学生的课堂变成教师的讲堂。新课程支持教师必要而精当的讲,精讲实学,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会因教师的讲而得到更加积极有效的发挥。因此,盲目反对教师的讲授,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一种错误的倾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出发,从减轻学生的负担出发,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必须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支持教师开展“讲”的研究,使“讲”这种常规教学手段在新课程的实施中焕发出时代的光彩,表现出创新的活力。

三、过分重视使用多媒体。轻视并丢弃板书

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有许多优势和长处,如增加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但多媒体所造成的师生的依赖性和惰性心理却不容忽视。

可如今的教学评价却把是否使用多媒体作为一种衡量标准,缺少多媒体的课就不是一堂完整的课,更不是一堂好课。因此,许多教师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精心制作课件,这些五彩缤纷的界面令人目不暇接,也从不同程度上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学生的注意力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忽视了教师的讲解和应该掌握的知识。有的教师因为有了多媒体,干脆不再写板书,一节课下来,听者大饱眼福,可黑板上依然黑洞洞的没有其他任何痕迹。然而,这样的课究竟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印象呢?许多学生的感觉是“好玩”,这样的结果真令人啼笑皆非。这样的课热闹有余,但收效未必颇丰,一堂课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幅幅色彩纷呈的画面,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画面上,还有暇与文本对话吗?还有诱发思维的动力吗?更何况,用视觉形象代替文本阅读,本身就少了语文味。文本在不经意间就成了一幅幅画,语文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

那么,能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板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根据教学要求,用精要而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提纲挈领地把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概括化、系统化、图表化的一种形式。板书与教学过程(即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步进行,伴随着学生与文本的逐步对话,教师将预先设计或因灵感而瞬息闪现的文字逐步书写在黑板上,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同时,黑板上优美规范的文字,又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学习模仿的楷模。而随着多媒体的广泛使用,教师的书写能力却逐步退化。如今,为了语文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为使语文教学更为有效,有必要返璞归真,重视板书。但是,绝不能就此而将多媒体打人“冷宫”,只要用得恰当,以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为目标,多媒体毕竟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

四、过分热闹的气氛,削弱了语文课的语文味

过去,我们的语文课堂太静,其实在语文课上,一定的讨论还是完全必要的。但在语文课改实践中,有的语文课讨论过火,导致学生该静时静不下来。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养成坏习惯,甚至对人格成熟有不良影响。这样的课虽然课堂气氛极其热烈,但语文味不浓,语文课的特点在丧失。语文课较之其他课最大的优势就是情与美,让学生在课堂上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让学生透过一篇篇灵动的文字去感受作家心灵的舒张、个性的飞扬。所以语文课改。无论怎么改,万变不离其宗,即语文的特点不仅不能弱化,而且还要突出。甚至可以说,只有突出语文特点,浓化语文味道的教改才是符合语文规律的改革,才能真正取得成功。那种认为人文精神只有通过讨论才能培养,认为课堂上只要有动态生成就成功了,并觉得生成越多就越好,认为语文课就是“玩”“闹”“争”的观念和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否则就会有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之嫌。返璞归真、铅华洗尽之后,语文课才会显现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本色。

把握好生活中的“度” 篇4

不宜过度降糖

有些糖友为了降血糖, 加大了自己的用药量。目前的降糖药大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用药过量, 不仅加重肝、肾功能的损害, 还会诱发低血糖反应。严重的低血糖反应会对神经中枢带来危害, 甚至诱发昏迷, 因为大脑神经细胞对缺氧、缺糖最为敏感。虽然目前不能否定降糖药的使用价值, 但过量使用有害无益是肯定的。所以患者一定要遵医嘱, 不得擅自用药或加药。

有人认为发生了低血糖没有什么关系, 只要及时补充糖分就可以了。殊不知在许多情况下, 虽然采取措施使血糖恢复正常, 但低血糖的严重影响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消失的, 甚至会造成长期的后遗症。

低血糖的危害性远远超过高血糖, 其原因是低血糖对人的大脑有伤害。人的大脑是由大量神经中枢细胞组成, 这些细胞无再生性, 低血糖时间较长, 性质较重, 脑细胞将会因为缺氧而造成永久性的损坏, 继而出现低血糖神经内分泌反应, 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事后尽管可以采取各种措施使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 但心脑血管的后遗症却长期存在, 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热量控制不宜太严格

糖尿病患者也与正常人一样, 需要葡萄糖提供三磷酸腺苷供给大脑细胞思维所需能量, 并供给心血管系统维持血液循环的动力。若强行断掉“燃油”供应, 机体运转效率就会大大下降。糖尿病患者控制热量的目的是避免血糖明显上升, 但绝对不是干脆不吃少喝了事。实际上, 糖尿病人最需要控制的是动物脂肪与精制糖类, 无论病情多么严重, 都必须提供满足人体基础生理代谢的原料, 像全麦、谷物、南瓜、玉米等是最适合人体的基本营养物质。不少病人一提到西瓜、甜瓜、苹果、桃子、橘子之类的瓜果, 大都不敢问津, 惟恐食之升高血糖, 这是大可不必的, 适当地吃一些果糖也是人体之必需。

糖尿病患者饮食要“平衡”

1.碳水化合物:它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碳水化合物供给量以占总能量的50%~60%为宜。在计算碳水化合物的量和在食物中的供能比例时, 还要考虑食物的血糖指数。糖尿病患者应选择血糖指数低的碳水化合物。

2.脂肪:为防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 必需限制膳食脂肪摄入量, 尤其是饱和脂肪酸不宜过多。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较合适的比例为20%~25%, 最高不应大于30%, 烹饪用油及食品中所含的脂肪均应计算在内。

3.蛋白质:蛋白质应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 占总能量的约12%~20%, 其中至少1/3来自高生物价的蛋白质如乳、蛋、瘦肉及大豆制品等。

4.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 可溶性膳食纤维在水果、豆类、海带等食品中含量较多, 能吸水膨胀, 故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吸收。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存在于谷类和豆类的外皮及植物的茎叶部, 促进肠道蠕动加快食物通过肠道, 减少吸收。

运动不宜过度

运动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五驾马车“之一, 所以很多糖友每天家常运动时间, 加大运动量。其实这是不对的, 运动时间过久、运动量过大 (特别是在空腹状态下) , 会增加低血糖的危险性。另外, 并非所有的糖友都适合运动, 如严重高血糖、合并肾功能损害、有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活动期眼底出血的患者等都不适合运动。因此, 糖友在着手运动锻炼前, 有必要做一次全面体检, 听取医生的意见。

运动要讲究合理安排, 提倡个性化治疗。根据年龄、性别、体力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 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对于年轻、无并发症的患者可以进行散步、骑自行车、爬楼梯等中等强度的运动, 逐渐过渡到慢跑、打乒乓球、游泳等较强的运动。对于有心脑血管疾患等并发症的患者, 要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排。尤其是有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 要避免过度疲劳及神经紧张的体育比赛, 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功能不全。这些患者可以从事如浇花、洗衣等轻度的家务劳动。一般来说, 体育锻炼每周至少5~6次, 每次约半小时左右。

控制体重不宜过度

很多2型糖友都比较胖, 医生建议其减肥, 有些糖友就开始过度减肥, 甚至节食。体重不是越低越好。糖尿病人控制体重有助于控制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 减轻胰岛素细胞负担, 但绝不是刻意控制营养素, 使之变得瘦骨嶙峋。恰恰相反, 若糖友体重低于标准体重许多, 呈现营养不良体征, 则机体免疫抗病能力会大大下降, 各种病原体便会乘机入侵。适当地减肥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 增加降糖药物的疗效。因此比较胖的糖友们在减肥的同时, 一定不要过度, 控制好每天摄入的热量, 适当运动, 一定能降到理想的体重。减肥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患者体重减轻的速度以1~3个月减重1~2公斤为宜, 在减肥过程中以患者不感到饥饿、疲劳为佳。

温馨提示

把握好那个度 篇5

__县国税局

度,用现代哲学语言表述应有三重含义:一是表示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的临界点;二是表示真理与谬误只有一步之差的临界线;三是表示事物正负螺旋效应相应转化的临界面。方向正确、方法得当、方圆有度,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方、有力、有效的三大基本要素。本文仅就加强和改进思想

政治工作,如何把握好“六度”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拓展广度,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涵盖面

所谓广度,狭义是仅指空间范围,广义是泛指时间与空间,内涵与外延的一种量度。从实践上看,思想政治工作的涵盖面至少要考虑二个方面:一是在时间上尽可能做到全天候。从上班在岗八小时以内,拓展到下班离岗八小时以外,尽可能要求和保证每个干部都做老实人,干老实事、说老实话。二是在空间上尽可能做到全方位。深入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圈扩展到工作圈、社交圈、生活圈,以保证过好权力关、金钱关、名利关、人情关、享乐关。扩大涵盖面,填补空白区,让思想政治工作走进新境界,有番新作为。

二、加大力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所谓力度,是对作用力的方向和大小一种量度。加大力度应从三方面着眼着手:第一在战略上要彻底解决两层皮,实现灵肉一体化。要求做到:解放思想换脑子,团结进取强班子,锐意开拓闯路子,集思广益出点子,精益求精创牌子。第二在战术上要找准着力点,即解决好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如征管改革、信息化建设、业务流程、科室间的工作衔接等;干部关心的“热点”问题,如福利待遇等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有廉政建设的“重点”问题。如领导决策是否民主科学,用人是否德才兼备,办事是否公开、公平、公正,为人是否廉政、勤政等。第三在体制机制上,组织网络化,实现大政工。即党委统一领导、各级干部为主体、专职政工人员为骨干,党政工青妇密切配合,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先进模范共同参与,任务明确、责任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立体交叉的工作网络,以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先进个人为典型,以点带面。并实现“六个对接并轨”,即:人人是主体与人人是客体的对接并轨;单向施予与双向交流的对接并轨;各自为政与相互促进的对接并轨;环境育人与人育环境的对接并轨;自我约束与强制约束的对接并轨;发展是硬道理与两手都要硬的对接并轨。战略上深入中心干,战术上找准着力点,组织上实现大政工,三管齐下求实效,让思想工作在加强中改进,在改进中加强。

三、增强亮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力

所谓增强亮度,就是从改善发光体要素入手,扩大光明面,缩小阴暗面的一种实践行动。从历史经验和时代要求看,增强亮度的核心在于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要善于依靠发挥三种别具一格的力量。第一种是真理的力量。从实际情况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人类走向成长、成熟、成功的必由之路。反之,违背真理,则往往会失足、失误、失败。当前,我们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拓展广度、加大力度,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第二种是人格的力量。人格最可贵的是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之所欲,先示于人。革命前辈高风亮节的优秀品格要代代相传,在继承之中赋予新内容,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公生明,廉生威,勤生绩。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上不愧党,下不愧民,忠实履行“三个代表”。身体力行,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这本身就是最有权威性,最有感召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第三种是本领的力量。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一门理论体系、社会实践、骨干队伍的应用科学,又是一门随机性强、独创性高的应用艺术。既要思想工作定心,又要道德修养定性。只有让思想插上方法的翅膀去腾飞翱翔,让方法带着思想的芬芳去香飘四季,才能实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主观与客观的和谐一致。总之,一靠真理照亮人心,二靠人格以身作则,三靠本领奋发有为。

四、倡导风度,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情味

所谓倡导风度,就是倡导和引导一种为群众喜闻乐见、可亲可信的时代风采。倡导风度应选定三个立足点:第一立足点是多些“人情味”,淡化“火药味”。“人情味”是人通常具有的情感和意味,是人类独有的精神领域,是人的本能需要的重要层面。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以人的“七情六欲,五层次需要”为出发点,则容易通情达理,心灵相通。在当今时代,如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依旧是老一套,讲话硬梆梆,听得心发慌,则往往引发员工的逆反心理,适得其反。当然,这并不意味搞变味的哥们义气、一团和气。第二立足点是多些“民主味”,关闭“一言堂”。民主,在现代文明社会是以政治制度、领导品格、思想作风、工作模式、环境氛围多样化呈现于世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启发疏导,注意发扬民主,多些宽松宽厚,少些指令批示指责;多些尊重理解帮助,少些压服训斥伤害;主体和客体之间要建立起民主、平

等、团结、友爱的新型关系。多些民主味,就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以普通干部的利益为重,坚持以他们的情绪为第一信号,以他们的愿望为第一需求,以他们的意愿为决定取舍的第一因素,如果谁迷恋家长制一言堂,一切个人说了算;谁就会成为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第三立足点是多些科学味,清除迷信味。人类进入21世纪,越来越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科学是最高的革命力量,科学文化是最高的文明成果。多些科学味,就是要求我们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熟练掌握科学技术,灵活运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去追求科学合理的目标,去创造理想幸福的生活。要跟上时代,加速自我更新,做学习型、创业型、复合型、人格型的新世纪人才。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多些人情味、民主味、科学味,并善于把甜酸苦辣各种味转化为滋补自身的营养。具有这种风度的人,不仅会成为尽心尽力尽职的合格者,而且会成为志在必得不断超越的成功者。

五、正视难度,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力

所谓正视难度,是指我们要直面人生,敢于承认困难、正确对待困难,善于解决困难。从实践看,正视难度需分二步走。第一步是认识重要性,增强自觉性。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一件大事,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是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自觉争当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派、改进派、实干派。第二步是面向新世纪,增强创新力。在当前思想矛盾运动呈现多样、多变、多选特点的新形势下,我们不能简单化重复过去年代“我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的说教,不能表面化类似“保尔&,8226;柯察金与比尔&,8226;盖茨谁是真正的英雄”的课题;不能情绪化感叹“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忧患。我们应当站在高处、看在远处、想在深处、干在实处,结合干部队伍素质,全面发展更新价值观念,同步协调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思路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创新,进而达到在多元之中求主导,在多样之中求共识,在多变之中求主动,在多选之中求优势,始终掌握主动权,唱响时代主旋律。

六、完善制度,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化

制度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的特点,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条件。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没有必要的制度,无章可循,有了必要的制度,也非万事大吉,既可能有章不循,也可能墨守成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制度建设上应着眼于“四用”,即:有用、易用、能用、管用。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努力把握住“四化与四性”,即:在深化上多动脑筋,增强制度的系统性;在细化上狠下功夫,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在强化上敢花力气,增强制度的严肃性;在实化上制定措施,增强制度的有效性。从而让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化。

求职应把握好的九个“度” 篇6

一、求职心气有个“度”:每个人的学历和经历决定了职业方向,能力与经验决定了职位层次,而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又决定了工作地域。这些因素就决定了你不能漫无边际地求职,否则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二、求职心情有个“度”:求职不能急于求成,整日忙于奔波;也不能慢条斯理不顾形势的变化。这就要求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既不能操之过急,又不能不紧不慢。

三、追求理想有个“度”:没有理想会使人碌碌无为,然而理想远大得不切实际又会使人目中无人、无物。所以求职前要制订一个可行的择业规划,要树立要想当将军首先要做小卒的思想。

四、跳槽、转行要有个“度”:找准适合自己的工作,行业对一个人来讲很重要。但如果一味追求高薪、安逸而发生“误跳”、“误转”,那就会得不偿失,追悔莫及。

五、面试过程要掌握好“度”:仪态仪容、面试礼仪、工作准备等都要掌握个“度”,尤其在心理上,既要充满信心,又不要旁若无人。

六、回答问题有“度”:语速不紧不慢,用词不温不火,表情不僵不狂,眼神不呆不滞、举止不浮不板……

七、面试后查询要有“度”:面试后,不要感谢电话一个不打,不闻不问,也不要坐不住板凳,四处打探,甚至让人厌烦。

八、职场做人要有“度”:与上级、下级、同事都要相处得当,既要和同事多沟通、多来往,又不能拉帮结派,勾心斗角。

进行激励教育 要把握好“度” 篇7

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激励教育时机,把握好激励的“尺度”。平时多观察了解学生,对其“闪光点”要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加强思想认识,巩固良好的行为方式;对其“灰暗处”要及时制止、防微杜渐。

案例:我班有个学生叫赵壮壮,他从小父母离异,其跟随父亲生活,性格叛逆。从小学就是让老师头疼的学生,不爱学习,爱打架,广交社会“朋友”,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差、纪律差的“双差生”。这是我最初了解到的有关他的全部情况。

开学第一天,他就多次违反学校纪律:说脏话;中午吃完饭把馒头当做篮球,向垃圾袋中投篮;上自习说笑,影响其它同学学习……开学第一天他就让我头疼,我深知壮壮是一个难教育的学生。我批评他,他不屑一顾,依然我行我素。

从此以后我经常找他谈心。开始他对我并不信任甚至对我的批评有些抵触,更不愿多谈自己的观点,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听我说。许多次我都告诉我自己:别再在壮壮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了,放弃壮壮,让他自由发展吧。但是想想自己最初的梦想与誓言,想想教师的职责,想想壮壮的前途,我又不甘放弃。

机会终于来了,学校要举办春季田径运动会,有些学生怕耽误学习,对运动会的组织情况不怎么关心,但是我发现壮壮对这件事非常热心。他跑前跑后,协助体委组织报名、安排训练。尤其是接力训练,手把手训练同学如何接棒,如何助跑,特别认真。

我开始发现他身上的一些“闪光点”,并及时地对他提出表扬和鼓励。他一高兴,对我说的话也多了,他热爱体育运动,他在小学时就是跳高运动员,还拿过全镇第二名的好成绩。

我在心理暗暗对自己说:“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坏’学生。”

运动会那天,我亲自站在场地边上为他加油。当他很轻松地跳过1米5,稳拿第一名时,我由衷地为他鼓掌,同时也送去了鼓励、欣赏的微笑。当我给他披上衣服并送上了“你真棒”一句鼓励的话时,我第一次发现他脸红了。他小声说了一句:“老师,其实我还能跳得更高”。当他回到班级的所在位置时,我事先安排全班同学为他鼓掌,异口同声地说:“英雄凯旋了!”我发现他脸上充满了自信和自豪。

运动会结束后,我趁热打铁找他谈心,趁机鼓励他。以后的日子他明显地比以前守纪律了,学习也用功了,比从前似乎也更自信了。

我原以为我用自己的真诚与爱打动了一个人的心,原以为我教育壮壮成功了,原以为他从那以后就会脱胎换骨,所以就放松了对他的要求。可是后来我发现:一段时间后,他有些张狂,有些目中无人。在运动会后不久的期中考试中,他就考试迟到,考试时违反纪律,2B铅笔也没准备好。当时我有些茫然了,他怎么会这样呢?原以为我教育壮壮成功了,可是……

在认真分析了这些情况以后,我认为这是我的工作疏忽,我对壮壮一味的鼓励,让他有些忘乎所以了。鼓励也要讲方法、讲策略,要有“度”,不能盲目鼓励。“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超出这个界限,量变就会引起质变,就是说,如果刺激过“度”,就会出现“超限效应”,引起学生心理不耐烦或边区现象,“欲速则不达”,“激”而不“励”。相反,“度”不及,不能感奋,“励”而不“激”。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对壮壮采用“严爱结合”的教育方法。他犯错误时,我严厉地给他指出来,并帮他改正。刚开始他有点接受不了,有点逆反。于是,我征求了赵壮壮的意见,在班级里发起了一次活动,让每个同学写写对赵壮壮同学的看法,并给他提一些建议。之后,我和他一起分析了他近来的一些表现,以及同学们对他的一些看法。他也意识到他最近的一些缺点:盲目自大、不守纪律、爱耍小聪明、不守诺言、没有礼貌等,并表示今后会改正这些缺点。我也趁机给他鼓劲,对他说:“只要你从内心里想改正,相信你能做到。马上行动吧,行动让梦想成真!”慢慢地他接受了我“严爱有加”的教育方法。甚至有时候犯错误之际,他能主动找我承认错误,并且主动帮同学擦黑板、扫地、送垃圾……赵壮壮慢慢在改变。

合作学习要把握好的“度” 篇8

一、要把握好自学的程度

古人云:“预则立, 不预则废。”告诫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充分的准备, 不打无准备之仗。合作学习如果完全依赖帮助学习, 对于学生来说, 学习依然是被动的, 不仅收获不大, 而且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的正确操作方法是保证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在自己学习, 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再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互相帮助, 共同提高。

亚里士多德讲“思维是疑问和惊奇的开始。”学生的质疑是学习的第一步。疑使于思, 读中有思, 思中生疑。教师抓住新旧知识认知过程中的连接点, 是激发求知欲的中心环节, 他将成为参与学习的一种内驱力。让学生提出问题, 把提问题的权利教给学生。学生只有发现问题, 才能提出问题。因此课前要组织学生深入预习, 独立研究课本, 多思善问, 提出问题, 寻求答案。如果自己不能解决, 可带入课堂, 小组内进行讨论。

二、要把握设疑的难度

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应该是精心设计的, 应具有讨论性, 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什么样的问题具有讨论性呢? (1) 讨论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必须是一个新情境, 必须使学生凭着以前积累的知识可以起步, 尽管无法立即解决; (2) 讨论的问题必须有利于学生用语言表达, 有利于学生间的合作, 如复习、梳理、总结阶段的学习, 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 讨论的问题和情景, 应该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要富有弹性, 一般是开放性的问题。

三、要把握探究的广度

探究就是教师设点, 学生划线:教师铺路, 学生爬山。方式是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组学习——全班统一交流的过程。针对新的知识, 新的信息, 学习者应先独立思考, 在独立思考中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的品质才能得到发展, 然后再小组合作学习, 把每个人独立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在小组内交流, 经过独立思考后交流出的信息才是最有价值的, 什么问题不到位, 什么问题有了突发奇想, 以便在交流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反馈是课堂讨论探究广度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反馈, 将有独到见解的发言提炼和反应出来, 使有价值的闪光点得以突出和放大, 使学生朝着预定的计划进行思考和研究问题。因此教师要不断地穿行在各小组之间, 关注全体学生的一举一动, 敏锐的发现学生要做什么, 沉思什么, 扯得太远时要引到主题上来, 钻入牛角尖的要帮他们跳出来, 及时的为学生提供“手脚架”, 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

四、要把握合作的效度

什么时候合作?怎样合作?合作什么是合作学习取得效度的关键因素。

学生合作时要异质建组, 才能优势互补。以小组为单位, 一要体现组“小”, 最好是4-5人为一组:二要体现面向全体。从优势互补的要求出发, 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 学业成绩等方面, 保持合理的差异, 突出小组成员的差异性。

引入讨论的时机, 是讨论是否成功的前提, 应将讨论这一形式放在刀刃上。在理解新知的关键处;在学习教材的难点, 或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展开讨论:在问题解决的策略上展开讨论, 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有了广度和深度, 要给学生留足交流、思维、想象的空间和时间。

五、要把握点拨的深度

学生合作时教师不是局外人, 不可以甩手当观众, 应该是学生合作的参与者, 顾问, 伙伴, 服务者, 真挚坦率的与学生平等共处, 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灵放松, 敢于质疑的氛围;要教育学生要平等相处, 互助合作;要留足敢想敢说的空间。到各小组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机点拨引导, 对学生的讨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掌握第一手点拨资料。交流汇报时, 教师要因势利导, 矫正偏差, 疏通思维障碍, 渗透学法指导, 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要把握评价的尺度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里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 师生平等对话, 学生才能充分的弘扬个性, 培养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意志、信念、动机等非智力因素, 实现师生间知识同步, 思维共振, 感情共鸣, 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灵魂的唤醒。”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所以教师要充分运用好手中的这把尺子, 给学生以鼓励性和差异性的评价, 要有开放性, 不要追求标准的统一, 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性。可以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态度, 在讨论中行为, 也可以评价讨论的过程、气氛、效果;学生也可以评价自己的参与程度, 讨论的气氛和讨论的效果。评价的语言要有激励性, 老师的欣赏是学生前进的动力。

我们相信, 只有教师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度”,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生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与的热情和意识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要把握好“度” 篇9

一、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 要把握提问的时机, 即提问的时机要恰当。什么时候是恰当时机呢?一般来说, 选择提问时机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心理状态加以把握。有经验的老师通常选择在:当学生思维受到局限无法突破时;当学生受到旧知识影响而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当学生若有所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时。概括地说, 提问的时机要选择在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在讲析双曲线的概念时, 先复习了椭圆的概念:“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的轨迹及其方程是怎样得到的?”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问:“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为常数的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其标准方程又是怎样的呢?”显然, 这样的提问既注意了前后教学内容的衔接, 又抓住了下一环节, 因而大多数学生都能大致得出双曲线的概念及其标准方程。

不仅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而且对提问后释疑的时机也要把握得当。通常情况下, 学生思维会在教学重点处受阻。为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 不少老师常常选择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提问, 且不急于把结果告诉学生, 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思考问题, 讨论甚至争论, 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释疑不能拖得太久, 那样会使学生兴趣索然, 所以要掌握时机恰当运用。

二、把握好提问的难易

教师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切忌带有主观随意性, 提问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 诸如“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之类的。这样的问题, 没有思考价值, 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也难以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到学生错误的症结所在。

有的老师为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 往往在课堂上“马不停蹄”地提问, 把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分得很细, 每一步都为学生铺设了“台阶”。问题的设计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 提问对象随意性大, 忽视对重点、难点的点拨和讲解。这样的“满堂问”, 学生顺着“台阶”一步一步地走, 表面上看来, 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参与度高。其实, 学生的参与是浅层次的, 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参与思维, 当然也就谈不上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远离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还有的问题或过于复杂, 或时间过长、容量过大, 或远远超出课标规定的范围, 难度过大, 令学生望“问”兴叹。学生无法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以至产生了畏难情绪, 影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这样的提问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科学的提问既要有深度, 又要体现层次性, 使学生在不断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过程中, 充分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 提问不要完全拘泥于设计, 要根据课堂上反馈的信息, 主动调控提问的难易度。做到“深题浅问”和“浅题深问”。“深题浅问”就是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分层解剖, 化难为易, 举重若轻, 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逐步提高学生思考的欲望, 刺激和诱发学生的探索不断地深入。“浅题深问”就是对学生认为无疑而实则有疑的教学内容做深层的解剖, 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更深的层次。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老师不应墨守成规, 切勿一问再问, 逼学生就范, 而应表扬学生的创造性, 尊重并引导学生的看法。

三、把握好提问的梯度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课堂教学同样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孔子在《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易者而后其节木;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意思是说提问要由易到难。以劈木材为例, 先从容易的地方入手, 然后攻其它关节, 随手就劈开了。同样,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也要符合学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 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 步步推进, 层层深入, 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这样, 学生才能做好心理准备, 从容地接受知识。教师对新提出的一些数学问题, 特别是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 要进行必要的铺垫, 设置一些辅助性问题, 诱导学生仔细地观察、联想、推理, 逐步深化理解, 让学生“跳一跳, 够得到”。

在高中数学中几何证明题往往令学生头疼。教师如果在学生通读题意后即提出:“这道题目该怎么解呢?”这显然是不行的。虽然提问本身没有错, 但提法过于笼统, 学生很难回答。教师应根据几何证明题的基本分析方法, 按照下面的基本顺序提问:这道题目中你认为哪几个条件是主要的?为什么你认为是主要的?由这个条件你认为推出哪个结论是最有可能的?最后的结论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直接得出?条件和结论之间还缺少什么?等等。通过这样一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有序提问, 既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六个“度” 篇10

一、问题设计要注意疏密有度

课堂提问质量的高低不在于数量的多少, 而在于疏密有度。过密则使学生忙于应付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没有时间去潜心读文和思考, 久而久之则失去对语文的兴趣;过疏则给人课堂内容空洞无物、结构松散的感觉, 学生的思维也同样得不到足够的训练。笔者曾经听到教学《荷塘月色》的这样一节课, 那位老师一节课就预设了七八个教学步骤, 有上课前关于朱自清的名人名言的收集交流、有课文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详细介绍、有课文中生字词的逐句讲解、有指导学生分段概括大意、还有该文的写作特色, 等等, 不一而足。这么多的内容要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 这不是天方夜谭吗?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问题设计要注意切入角度

教师提问的切入角度会直接影响提问的效果, 因此, 教师在提问时可以结合高中学生和课文的特点, 选好切入点, 设计出新颖、新奇的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 这篇课文思想深刻、语言鲜明, 我抓住这一特点, 设计了这个问题:人们常会用“停住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来说某个人离开了人世。而在这篇文章里, 对于马克思的去世, 恩格斯为什么用“停止了思想”?很显然, 这个问题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也正是学生心中的困惑点, 学生的兴趣立刻就被激发出来了。于是, 我继续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 进一步了解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其中包含的深刻含义。

三、问题设计要注意缓解坡度

问题设计的坡度过“陡”, 学生会觉得难以逾越, 就会对问题失去兴趣。因此, 我们在提问时要缓解坡度, 尽量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步步设坡、层层递进,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拾级而上, 最终顺利解决问题。例如教学《过秦论》一课, 教师可以根据秦国从兴起到灭亡的经历设计了四个问题: (1) 秦国在刚刚兴起时实行的是什么国策?起到什么作用? (2) 后来为什么能够不断强大起来? (3) 秦始皇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这是一种偶然还是必然? (4) 最后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四个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前面三个问题就是为了学生能回答第四个问题所做的铺垫, 学生最终理解“统治者不施行仁义、实施暴政, 是秦国迅速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

四、问题设计要注意前后跨度

语文的知识点其实也和数学一样, 它们在横向和纵向上也存在联系。因此,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知识前后之间的跨度, 引导学生从整个知识体系上去思考问题, 从而获得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例如教学完《雷雨》和《茶馆》这两篇课文,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两篇话剧从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也可以把它们和初中阶段学习过的话剧进行比较, 使学生对话剧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跨度不宜过大, 也不宜过小, 过大容易出现“断裂”, 学生无从下手, 过小则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五、问题设计要注意难易适度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尽量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设计出难易适度的问题, 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否则, 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例如巴金的《灯》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追求与向往, 其中灯的象征意义比较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和体会。这时, 教者就可以设计一个难易适度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 即“文中多处写到了眼前的灯, 请到文中找出来, 读一读, 体会它们的含义是不是一样, 为什么?”学生通过朗读、思考、讨论, 体会到灯的不同含义。

六、问题设计要注意延展广度

大语文观告诉我们:“语文即生活, 生活即语文。”这说明语文学习的外延是和生活的外延等同的。因此, 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 不失时机地延展问题的广度, 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 充分挖掘出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学完了《爱莲说》这篇课文,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让你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人呢?学习了诗句“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让学生思考:这句诗让你想起了它可能还隐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深刻含义呢?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学生感受到竺可桢持之以恒的品质后, 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可贵的品质呢?能详细说一说一两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吗?以上这些问题都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得到了延伸和拓展, 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自然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初中物理教学应把握好十“度” 篇11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十“度” 把握

做任何事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如果“度”把握得好,成效显著,事半功倍;相反,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教学也是如此,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初中物理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与能力,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十个“度”。

一、进度

课程标准对每学期的教学内容、进度快慢做了科学合理的安排,只有按照标准的教学进度实施教学,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顺理成章地掌握物理知识。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总是赶急图快,盲目地赶进度、省时间,人为地加快课堂教学节奏,具体表现为教师在上课的语速上没有轻重缓急,从来不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长期这样“一言堂”,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培养没有一点好处。在演示实验的操作上,有些教师自己觉得简单,还没有等学生反应过来,看清楚实验现象,教师的演示就结束了,很少花时间去给学生讲清楚每个实验步骤为什么这样做,最后学生还是一头雾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习题的讲解方面,有的教师没有很好地处理讲与做的关系,误认为教师讲清楚了,学生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其实,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学生来不及消化,做了“夹生饭”,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与此相反,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相信“慢工出细活”,进度太慢,最后造成时间不够,先松后紧,后面的章节没时间复习,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给学生做系统全面的复习,误了教学,误了学生。

二、量度

“量”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在物理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量的大小问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处理好学生 “吃不饱”与“吃不了”的“量”的大小关系。如一节课的容量,教师一定要设计好恰当的教学内容,尽量避免量太大无法顺利完成或量太小不能达到教学要求的现象发生。在布置学生作业量的多少问题上,大多数老师都喜欢搞题海战术,认为熟能生巧,尤其在九年级毕业阶段,各种试卷漫天飞,实际上这样做的最后结果就会使学生疲于应付,造成学生严重的抄袭作业现象,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直至退学。同样一学期的考试次数也不能过于频繁,太多了学生就会麻木不仁,产生听天由命的思想。相反,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让学生从作业中解放出来,一味地强调给学生减负,布置的作业量太少,就不能对当天所学的物理知识起到巩固作用,边学边忘,学生整天无所事事,荒废了学业,耽误了青春。

三、难度

初中物理讲的是一些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公式、基本定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科学思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难易适中。根据每年中考的难度系数比不难看出,要求我们要抓基础,把70%的基础抓在手上,以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主,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增加一些有难度的题目,由易到难,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果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难度太小、过于简单,学生在考试时就会无从下手、不知所措。与此相反,有的学校与教师拼命地加大教学内容和习题的难度,做各种竞赛题、开设物理竞赛班,片面地讲求“居高临下”,实际上这样对大多数同学来说由于增加了难度,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费时费工,收效甚微。

四、深度

初中、高中、大学所学的物理知识,在每个教学阶段,《课程标准》都有明确的要求,如“了解、知道、识记、掌握、运用”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能拔苗助长,将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甚至大学的内容拿来给初中学生讲。这样做不仅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如初中物理只要求学生知道移动通信靠电磁波,而不要求学生掌握电磁波是怎么产生的;核能是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产生的,并不要求学生写出核反应方程式;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只要求学生掌握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与感应电流方向判断,而不要求学生计算感应电流的大小一样。

五、广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应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扩大知识视野,拓宽思维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把相关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要求学生博学多才,拓宽其的知识面、增大学生的信息量,但初中物理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就不能天涯海角、无边无垠,尤其在练习题与考卷试题的设计上,一定要紧扣教材、紧跟课标,突出重点,才能使学生不至于迷失方向,出现“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

六、精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精度,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只有精讲精练,才能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又能节省时间,合理有序地完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时,做到精确,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区分度不够,例如,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是因为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等而改变;而密度是物体的特性,是因为它随物体的状态而改变。同样,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所有实验仪器的读数包括刻度尺、温度计、计时器、太平、量筒、电流表、电压表等,只要求刻度尺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而其它仪器不要求估读。

七、准度

教学目标很重要,只有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在知识掌握上做到准确无误,教师自身在讲解物理知识时,一定要运用准确的专业术语,选择精准的物理实验,在习题的选择上,也要特别注重准度。只有针对性强的练习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课程标准》把不同的知识点划分为了解、掌握、运用等,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在讲授不同的知识点时,一定要把握好准度。

八、梯度

由于学生的智力与认知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把握好梯度,因材施教、分槽喂养,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数量与难度的题目,是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同时教师在每一节课的例题与习题的安排上一定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做到水到渠成。在考试试卷的设计中也应有一定的梯度体现,做到科学命题。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设计的梯度不宜过大,否则,会严重地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自卑感,若梯度过小,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完成,也会使学生丧失积极性。

九、角度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要求换位思考、多角度观察,才能有新的发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对物理知识、物理现象的讲解也应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才能给学生讲透彻,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在习题的设计上,更应注重同一题目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对于同一物理问题,由一题发散成多题往往可以使学生触类旁通产生奇思妙想的效果。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与应变能力,以便更好地认识千变万化的自然世界。

十、效度

效度是在学习过程中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有效程度。大部分物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误认为成绩好教学效果就好,而实际上有一部分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而已,没有真正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我们只有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学习物理的感受,才能提高效度,使每个学生不断进步。

在舆论引导中把握好时、度、效 篇12

一、科学把握舆论引导的重要环节

时、度、效是整体性的工作要求。时, 就是选准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 树立精准的时效观念, 抢占时机制高点, 关键时刻不失语, 重大问题不缺位。度, 就是把握舆论引导的最佳区间, 科学掌握报道基调、规模、力度和分寸, 保证适度而不过度。效, 就是追求舆论引导的最佳效果, 及时回应社会关注, 引导公众认识真相, 使舆论引导入耳入脑入心。时、度、效是对所有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重点要在以下方面加强:

1. 在正面宣传上把握好时、度、效。

正面宣传是新闻媒体的优势所在, 但宣传效果不佳问题在很多媒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比如有的主题宣传内容空洞、呆板, 概念化、文件化、程式化严重;有的典型报道习惯于“高大全”的模式, 让人感觉不可信不可亲不可学;还有一些报道长期陷入写谁谁看、谁写谁看、自说自话的窘境。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切实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用新闻事实诠释政策措施, 用微观故事反映宏观部署。最好的宣传是“看不见的宣传”, 是“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看起来像是从未进行过宣传, 宣传对象却自主选择了媒体希望的方向。那种把“宣传”标签贴在脑门上的硬宣传, 只能让人望而生厌、望而却步。要善于设置议题, 把“中南海”与“小乡村”联系起来, 从中央精神与社会实际的结合处、重合点找议题、找事实。要切实改进文风, 放下居高临下、粗声大气的架势, 变俯视为平视、变独白为对话、变严肃冷漠为亲切温和, 使正面宣传有鲜明人物、感人故事、真实场景、生动细节, 让人可触摸、可感受。

2. 在热点引导上把握好时、度、效。

热点频发是当前社会转型期的突出特征。新闻聚焦热点, 热点产生影响, 这符合新闻报道的内在规律, 问题在于怎样正确引导。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对可能引发社会热点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早发现、早研判, 对群众普遍关注、众说纷纭的热点问题及时介入、敢于发声, 避免错过最佳引导时机。要跟踪研究、理性思考、深入采访、科学解读, 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 避免简单展示现象、分析不透。要准确把握社会心理, 科学分析群众诉求, 针对群众所思所惑所盼, 运用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 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感染力, 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式引导。要准确把握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 着眼于增进共识、凝聚力量, 避免炒作渲染社会不满、激化放大社会矛盾。

3. 在突发事件上把握好时、度、效。

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处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有时甚至会影响突发事件的发展方向和处置应对。这就需要新闻媒体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20字方针, 早讲事实、重讲态度、多讲措施、慎讲原因, 根据事件处置进展实时发布信息, 充分表达党委政府的立场, 把政府部门采取的措施讲清楚, 避免不必要的猜测和怀疑。要明确以突发事件处置为中心而不是以新闻报道为中心, 记者到达现场后不能左右当地政府的处置行为, 要配合现场管理和事件处置。对当地政府的处置行为可以全方位报道, 但要保持距离, 不能轻易干涉。要提高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可信度, 尽可能采访主管部门、权威专家, 警惕那些常在媒体抛头露面的“万金油专家”。一个专家在某一领域权威, 对其他领域的认识可能还不及普通人。记者平时要注意掌握热点领域的学科分类、主要专家情况等, 在新闻报道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报道中争取出彩不出错。

4. 在舆论监督上把握好时、度、效。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 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坚持“科学监督、准确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的原则, 关键是建设性监督。紧紧抓住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 现阶段有条件解决但没有解决, 或者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进行监督, 不公开报道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明确舆论监督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注意地域和行业的平衡, 防止一个时期内舆论监督集中在某一地区、某一行业。要摆正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关系, 明确双方是平等关系, 记者采访要与人为善, 给对方平等的话语权, 不能自以为是“包青天”而盛气凌人、“包打天下”。要切实解决记者采访作风不实、专业知识不够等问题, 做到“头冷、脚热、七分饱”:思维清晰冷静, 多方求证核实, 表述留有余地, 发现十分问题只说七分, 不讲过头话。坚决反对以舆论监督之名牟取私利、泄愤报复等, 加大对新闻敲诈行为的打击整治力度。

二、准确处理影响舆论引导效果的三个关系

把握好时、度、效不是简单的工作要求, 而是非常慎重、非常艺术、非常细致的工作。需要冷静分析、准确把握, 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处理, 不能简单地笼而统之。在新闻实践中, 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1. 处理好正面宣传和其他报道的关系。

正面宣传与热点引导、突发事件报道、舆论监督, 尽管角度和形式不同, 但根本目的一致, 都是为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正面宣传致力于反映社会发展的主流, 因为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公认、有目共睹, 通过正面宣传可以进一步坚定人民群众推动发展的信心。舆论监督对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揭露性、批评性报道, 推动问题解决, 引导社会心态回归健康理性轨道。热点引导、突发事件报道除了具有舆论监督作用外, 还有政府信息发布、专家解读等功能, 通过信息沟通促进社会理解, 化解隔阂、误解、不信任等负面情绪。所以说, 正面宣传与热点引导、突发事件报道、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四大武器, 各有特点、各有侧重, 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有着共同目标, 担负共同使命。通过准确运用这四大武器, 用富有前瞻性、科学性的新闻报道来释疑解惑、预见趋势、明确方向, 新闻媒体就能有效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赢得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2. 处理好多报与少报、先报与后报的关系。

什么问题报道一下, 什么问题跟踪报道?什么问题淡化报道, 什么问题强化报道?什么问题第一时间报道, 什么问题看后续发展再报道?准确处理这些问题, 对把握好时、度、效很重要。该多报的不多报, 形不成声势;该少报的不少报, 容易变成新闻炒作;该先报的不先报, 错过了新闻时效;该后报的不后报, 抢先报了出去, 不仅会造成不良影响, 甚至可能酿成大错。如何准确处理, 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的来说, 有利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要多报, 形成主流舆论。不利于这些的要少报, 一时不明确、拿不准的要少报、缓报, 甚至不报。特别是一些不负责任的怪异新闻、花边新闻, 鸡零狗碎、风花雪月的报道, 对社会只能起负面作用, 根本谈不上传播正能量。

3. 处理好分级、分类、分层报道的关系。

各新闻媒体的定位、服务对象不同, 覆盖的地域和影响力也有很大不同。同一新闻事件在此媒体是主要的, 在彼媒体可能就不是主要的。所以, 要按照分级分类分层办法, 按照事件性质、社会关注程度、影响范围等, 有针对性地确定媒体类型、发布范围、引导方式等。要区分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 需要形成舆论强势的, 各个媒体都要报道;不具有典型性和全国影响的, 由当地媒体报道;有的新闻事件敏感性很强, 需要稳妥引导, 只能由个别媒体、指定媒体报道。要区分对内报道和对外报道, 坚持内外有别、于我有利, 对境外媒体炒作的敏感问题, 对内淡化处理, 对外积极影响国际舆论。清醒认识境外媒体的政治立场、利益所在, 不盲目跟着他们的报道基调走。要区分公开报道与内参报道, 公开报道会造成负面效果、弊大于利的, 可以通过内参反映, 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推动相关部门解决问题。

三、积极应对新兴媒体传播带来的新挑战

互联网的裂变式发展, 对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据最新统计, 我国网民有5.91亿, 手机网民有4.64亿, 其中微博用户达3亿多, 微信注册用户超过4亿。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主要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 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这样的背景下, 新闻媒体不仅要创新传播方式, 更要深入研究和把握现代传播、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才能应对来自新兴媒体的挑战。

1. 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

随着互联网从传统门户网站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传播和接收信息。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中, 最先发布信息的不是传统媒体, 而是博客、微博等网络媒体。但在海量信息的互联网, 并非每一个话题都能成为热点, 网络话题只有经过传统媒体深入跟进和证实, 把讨论引向更深远的层次, 才可能成为网络舆论热点、社会舆论热点。传统媒体虽然受到新兴媒体的冲击, 但在信息生产的权威性上仍占据优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联合起来, 会产生1+1>2的效果, 造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影响。因此, 我们必须意识到, 无论传播载体如何变化, 社会对媒体的最大需求始终是内容, 内容为王是必须坚守的传媒法则。传统媒体要坚持和深化内容制作优势, 还要贴近网络时代的信息接受习惯, 提高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对重大报道进行全媒体策划, 实现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乃至社会化媒体的立体联动, 发挥好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传播载体的相互补充作用, 形成舆论引导的强大合力。

2. 关于新闻舆论场与社会舆论场。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两个并不完全重叠的舆论场, 一个是新闻媒体营造的新闻舆论场, 一个是人民群众议论纷纷的社会舆论场。尽管社会舆论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 有时会有片面性和夸大渲染的地方, 但却具有“无处不在、无处不及”的特点, 在经过“去伪存真”的筛选之后, 对做好舆论引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社会舆论场中还有一个网络舆论场, 特点是少数人发声、多数人保持沉默, 左右网络舆论的仅是少数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群体人数不多, 却极其活跃, 在重大事件中具有很强的能量和巨大的影响。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组织的一项网络舆论传播研究发现, 网络环境提供的多样化信息和丰富的平台并没有导致新闻媒体议程设置效果的削弱或消失, 相反, 主流新闻媒体比网络媒体更能引导大众, 对大众和网络媒体都有议程设置效果。但是, 新闻舆论跟风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牵引新闻舆论的情况时有出现。因此, 我们必须意识到, 要想从根本上打通新闻舆论场与社会舆论场, 使两个舆论场相互衔接、相互交融, 就要经常思考四个问题:一是中央有什么大政方针希望向海内外发布?二是政府部门有哪些重要情况需要听取群众意见?三是群众从切身利益出发, 希望获取哪些有效信息?在重大新闻事件和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出现后, 人们特别是网络意见领袖的关注点、兴奋点是什么?四是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具有普遍性的重要问题?这四个问题就像四个圆圈, 其交叉重叠部分, 就是舆论引导的重点领域。用这样的方法组织新闻报道, 就能解决新闻舆论场与社会舆论场相脱节的问题, 有效发挥新闻舆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

3. 关于第一落点与二次传播。

上一篇:空心村下一篇:小学语文教材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