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把握

2024-10-21

时机把握(精选12篇)

时机把握 篇1

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修改稿) 》中提到: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虽然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但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 要为了需要而合作。以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 谈一谈什么情况下需要小组合作。

一、个人活动受限, 需要合作完成时

所谓“活动”, 是指某些学习内容的理解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数学实践活动做铺垫, 以便与情境中所描述的情节相照应, 进而获得对学习内容的初步理解。有些活动需要从大量的素材中进行调查,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发挥小组的力量,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青岛版六年级《组合》中:从小丽、小军、小杰、小阳4名同学中, 选出2人代表学校参加“少儿戏曲大赛”, 有多少种不同的组队方案?这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模拟活动, 将静态的教材活化为引发学生观察、猜测、实验、合作的探究过程, 在身临其境中体验组合的过程, 经历由“杂乱、具体”到“有序、抽象”的思维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深刻性。

二、个人操作片面, 需要资源共享时

所谓“操作”, 是指学生个体借助实物的帮助, 通过摆、折、画等动手操作, 初步感知课题内容的意义, 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认识能力等差异较大, 对一些数学问题的认识往往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这时采用小组合作, 既可以保证为学生归纳数学知识提供更充分、更可信的感性材料, 使结论更准确, 又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 从3cm、4cm、5cm、8cm和9cm这5根小棒中任意选择三根围三角形, 会出现10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已经超出学生的思维水平, 没有几个学生能有序进行组合, 进行全部的动手操作。这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 可以让组内成员充分发表意见, 学生在讨论中相互补充, 相互受到启发, 从而生成新的知识, 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更加丰富和全面。

三、个人想法不一, 需要辨别真伪时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便会出现不同的解题方式和策略, 因而数学课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各抒己见, 提出的解题策略各异, 甚至出现因彼此不同意对方的观点或认为自己的解法更好等问题而发生争执。这时, 教师不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让学生越辩越明,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发挥了主动性, 活跃了思维, 学生不仅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四、个人理解不同, 需要群策群力时

当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时, 一般要对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总结, 这时可安排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成员通过互检、互评, 进行互教、互学、互帮, 让学生从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 对知识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 促进思维向深度、广度发展,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

总之,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只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方面的需要安排合作,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焕发课堂的生命力, 让学生学得更精彩。

时机把握 篇2

2.应该抓住机会的额发。 ——佚名

3.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失掉恰当的时节有利的时机就会全功尽弃。 ——柏拉图

4.时则动,不时则静。 ——佚名

5.世间唯一最可证明的因果;你付出多少努力,就必有多少收获。 ——佚名

6.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亚里士多德

7.活在当下,把握每次的机会,因机会稍纵即逝,为自己的生命找到出路!小事,幽默的说;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开心的事,看埸合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小心的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8.人生有很多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这些机会要你自己去寻找,去把握,而不是等待别人给你。

9.时间,抓起了就是黄金,虚度了就是流水;书,看了就是知识,没看就是废纸;理想,努力了才叫梦想,放弃了那只是妄想。努力,虽然未必会收获,但放弃,就一定一无所获。再好的机会,也要靠人把握,而努力至关重要。放手去做执着坚持!

把握奖励的时机 篇3

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老师应该抓住每个学生的兴趣点,把握时机,对症下药,如此奖励不仅有效而且事半功倍。

物质奖励不可泛滥,否则,便会失去激励作用;同时,物质奖励也必须把握好时机。

提前奖励。每个学生有其个性特点。对于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改正得快,有的学生可能总改不了。后一类学生不是不能改,是没有毅力,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言行。面对这类学生,我们需要找到其软肋,然后提前给予奖励,让这看得见的奖励作为其改正错误的目标和动力。

新学期来临时,语文老师要求全班同学每天早上背一篇《日有所诵》的内容。并且规定,午休时,会背的同学可以出去玩。喜欢打乒乓球的小A最爱在课堂上弄出声响,严重搅乱大家听课,老师教育多次,依旧不改。第一周,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背完后出去玩了,而自己刚开学就把《日有所诵》弄丢了,小A在教室里如坐针毡。看到这种情况,我问他:“想不想要一本《日有所诵》?”“当然想了!”“牟老师奖励你一本,不过你得改掉不守课堂纪律的毛病,否则,我随时收回。记得,要保护好书哦!”他想了想,使劲地点了点头。第二周,我发现他上课时竭力控制自己,基本没惹事,该完成的作业都完成了。当然,他在乒乓球桌前也依旧玩得欢快……

让学生看着奖励前行,无形中给了他一种动力,因为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握在手里,是最怕失去的。此外,被老师收回奖励是十分没有面子的事,所以,为了守住奖励,他必须努力地去改变自己,老师自然也不用苦口婆心地唠叨了。

延迟奖励。有些学生,对奖励抱有极高的要求,常常要求老师奖励这个,奖励那个。这样的要求,让奖励变了味,成了一种交易,反而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有时,对于某一个奖励,有的学生可能会嗤之以鼻,但我们也发现,当这类学生看到多数人都能得到奖励,并乐在其中时,他们往往会由“不屑”变为“向往”,此时,再吊一吊其“胃口”,会让他对这项奖励更加珍惜。

C班的班主任小D是美术老师,班上的同学特别爱画画。小兵也爱画画,而且画得很好,可就是不爱完成作业。中午大家都在做作业,他要么在教室疯跑,要么睡觉。小D老师想到了一个办法——按时完成作业的,奖励其在黑板上画画,然后由老师拍下来,传到班级博客里。不料,小兵却说:“我才不稀罕。”小D老师把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传上博客,每天放学时都在教室的大屏幕上展示给大家看。四周以后,除了小兵,其余同学都在班级做了展示。每次展示,教室里喝彩声不绝于耳。第五周开始,小兵也拿起笔做作业了。由于他听讲不认真,一个中午常常无法完成。于是,小兵上课变得认真了。终于,他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了。但是,小D老师有意不给他机会,让其他同学开始第二轮的画画。又过了一周,小兵完成作业后主动向老师申请,小D老师看时机已到,便满足了他。后来,小兵一直画得特别认真,最后也得到了大家的喝彩。

学生的发展是内在的,而奖励只是外在的。只有把握好时机,才能由外而内地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唤醒学生的成长基因,让学生从这样的奖励中获得持续前行的动力。

把握言语激励时机八法 篇4

教师如何把握好言语激励的时机呢?通过问卷调查, 学生清新可感的描述给我们提供了翔实的信息。

1.睿智时不吝褒奖

课堂上, 当学生闪烁智慧的火花时, 作为教师, 应抓住时机, 让学生真切感受老师对他的重视和肯定。六 (1) 班陈佳琪有这样一段描述:那是一节语文课, 唐老师在对课文进行总结, 她用了一个四字词语, 我突然灵感大发, 举手改了词语中的一个字。唐老师夸我改得妙, 说我是她的“一字之师”, 令我顿生自豪, 这让我以后写作文时的用词更加精雕细琢, 咬文嚼字了。唐老师“一字之师”的褒奖, 犹如及时雨, 滋润了孩子心田, 意义非凡, 影响深远。

2.进步时热忱期许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 教师热情期许, 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三 (9) 班谢朱艺的描述真实可感:当堂作文课, 我洋洋洒洒写了三面半, 感觉不太满意。老师看到我正在读作文, 便说:“谢朱艺, 请上来读你的作文。”我紧张地读完后, 老师立刻给了我110分。她说:“能在一节课上写出这么好的作文, 真不容易, 不愧是班长, 给大家开了个好头。”说着给了我一个拥抱, 顿时, 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3.尴尬时诚心安慰

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总有不顺心的时候。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 教师的诚心安慰无异于一剂清凉之药。五 (4) 班薛文这样介绍:那天, 我们在上语文课, 陆老师站在讲台上:“昨天要求你们背诵的段落都会背了吗?会背的举手。”我心中顿时一颤, 是举还是不举?举的话, 我昨天没背好, 只是依稀记得一点, 不举的话, 又会被批评。想了半天, 我胆怯地举起了手, 老师让我背诵, 我立即卡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陆老师发话:“别着急, 慢慢想!”终于, 在老师的鼓励下, 我背出来了!的确, 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 老师给予鼓励和安慰, 是最好的激励办法。

4.懵懂时巧妙提醒

当学生懵懂时, 教师适时巧妙提醒, 可以让学生如沐春风。四 (1) 班陈一阁这样描述:有一段时间, 我的数学成绩急速下降, 作业天天有错。一次, 我又错了一大堆, 到老师那儿订正时, 老师对我说:“陈一阁, 你怎么啦?哪儿不舒服, 怎么错那么多?”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不能再滑滑梯啦, 那是小孩子玩的, 你要往高处爬, 往更高的目标攀登。”我用力地点点头:“嗯, 我知道了。”

5.受挫时倾情鼓励

学生的成长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作为老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予以鼓励。四 (8) 班乔益华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三年级艺术节那天, 当我们在为正式表演做准备时, 我一紧张, 试弹时把谱子给忘了, 只能断断续续地弹完所选曲目, 走下台后, 心里很懊悔, 脸涨得通红, 迎接我的是同桌的讽刺:“啧, 真是难听, 还没我弹得好。”我羞得无地自容, 伤心地低下了头。“真好听呢。”这话令我猛然抬头, 映入眼帘的是秦老师甜甜的微笑。怎么可能, 我明明弹得是那样难听, 秦老师看懂了我的心思, 拍拍我的肩:“去吧, 我想再听一遍。”我点点头, 深呼一口气, 弹起曲目, 弹完后,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6.失意时点燃激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扫除障碍、点燃激情应是我们经常做的工作。学习遇挫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六 (10) 班马煜杰告诉我们:在一次语文考试中, 我失利了。我心灰意冷, 一种涩涩的液体忍不住要从眼中溢出。陈老师微笑着劝导我:“没关系, 现在伤心不是办法, 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我相信, 你可以用行动证明自己!”那一句句话如同一股暖流, 又好似一阵清风, 使我豁然开朗。老师, 谢谢你!

7.胆怯时悉心呵护

对于后进及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悉心呵护。四 (1) 班黄镜云说:记得有一次, 孙老师在思品课上提了一个问题, 同学们跃跃欲试, 争着回答, 唯独我不敢举手。当孙老师决定谁来回答时, 她看见我没有争着回答, 便用手指向我:“就由你来回答吧!”我简直不敢相信, 一站起来, 紧张得说话都结巴了。我向孙老师看了一眼, 只见老师用慈祥的眼光看着我:“不要怕, 加油!”我鼓足勇气, 把答案大声并流利地说了出来, 教室了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8.评比时真诚祝福

评比的作用可以在教师真诚的祝福中最大化。三 (1) 班黄昕钿忘不了老师给他发放礼物时的场景。又到星期五发魔法礼物的时间了, “请评分表上分数高于90分的同学来拿礼物。”教室里回荡着老师那甜美的声音。哈! 我的分数比90分高, 我飞快地凑到老师身边拿礼物, 老师说这个礼物有魔力, 要告诉我们咒语, 还要我们不要告诉别人, 老师在我耳旁轻轻说了一声:“加油!你是最棒的!”我顿时觉得有一股暖流驻进我的心田, 老师最后大声说了一声:“加油!你们是最棒的!”我听了, 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郭思乐在《生本教育:最大限度地依靠生命自然》一文中指出:“学生有着自我激励的机制, 在自我主宰的情况下, 形成他们对于成长的最直接和敏锐的感受, 可以使其学习的热情不断地上扬。”显然, “言语激励”对学生自我激励机制的形成有着天然的促进、保护作用。

把握时机的名言警句 篇5

1、 不要依据过去来策划未来。

2、 抓住今天,尽可能少的信赖明天。

3、 把握时间观念,同认识一个人一样,相见易,相识难。

4、 只有愚者才等待机会,而智者则造就机会。

5、 有时一个人受到厄运的可怕打击,不管这厄运是来自公众或者个人,倒可能是件好事。命运之神的无情连枷打在一捆捆丰收的庄稼上,只把秆子打烂了,但谷粒是什么也没感觉到,它仍在场上欢蹦乱跳,毫不关心它是要前往磨坊还是掉进犁沟。

6、 如果有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机会没有到来,而是因为等待机会者没有看见机会到来,而且机会过来时,没有一伸手就抓住它。

7、 向今天献出自己的人,没有哪一个昨天是给浪费掉的。

8、 等待机会,是一种十分笨拙的行为。

9、 时间是一味能治百病的良药。

10、 这世界上真正有成就的往往不是第一流的聪明人,而是第二流聪明加第二流愚笨的那种人。太聪明,就把什么都看开了,不肯做傻事,花笨功夫了,也就没希望了。

11、 人类假如不能利用机会,机会就会随着时光的波浪流向茫茫的大海里去,而变成不会孵化的蛋了。

12、 良机只有一次,一但坐失,就再也得不到了。

13、 不要以为机会会第二次敲门。

14、 乐观主义者从每一个灾难中看到机遇,而悲观主义都从每一个机遇中看到灾难。

15、 想哪天干,那天就是吉日。

16、 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17、 在婚姻大事上,机会和命运常常良莠不分,叫人难以捉摸。

18、 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

19、 除了时间,什么也不属于我。

20、 你若需要时间,还得自己把他造出来。

21、 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失掉恰当的时节、有利的时机就会全功尽弃。

22、 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计利用时间。

23、 人生中最困难者,莫过于选择。

24、 人生成功的秘诀是当好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

25、 谁若是有一刹那的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幸运在这一刹那间对他伸出来的香饵。

26、 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27、 世界上有许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一定是因为他比你会做,而仅仅是因为他比你敢做。

28、 善于识别与把握时机是极为重要的。在一切大事业上,人在开始做事前要象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象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29、 对于不会利用机会的人,时机又有什么用呢?一个不受胎的蛋,是要被时间的浪潮冲刷成废物的。

30、 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

31、 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制造时机,没有时机,这是弱者最好的供词。

32、 要留意任何可利的瞬间,机会到了,莫失之交臂,遗憾终生。

33、 岁月是百代的过客,而逝去的年华也是旅客。

34、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35、 我们多数人的毛病是,当机会朝我们冲奔而来时,我们兀自闭着眼睛,很少人能够去追寻自己的机会,甚至在绊倒时,还不能见着它。

36、 人若是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37、 对活者的人来说,是没有明天的.;死了的人则没有今天。

38、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39、 人们若是一心一意地做某一件事,总是会碰到偶然的机会的。

40、 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在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

41、 机会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碰到过它。

42、 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43、 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44、 应该抓住机会的额发。

45、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46、 如果良机不来,就亲手创造吧。

47、 当运气向你微笑时,赶快拥抱她。

48、 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他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49、 人生不靠运气,而是看下棋的技术如何。

50、 良辰难再,人生中大好的时刻,不要去作旧梦重圆的事。

把握时机 有效提问 篇6

[关键词]课堂教学 提问 时机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1-089

提问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教师为促进学生学习而抛出的任务并期望学生积极反应的一类教学行为。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所以,在教学中,把握提问的时机至关重要。现就如何把握提问的时机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在知识生长处提问

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非常紧密,新知识的学习很多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在知识的生长处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唤醒学生的认知经验,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构建。

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时,我将例题改编为分球的情境:“今天的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将18个排球分给男生和女生,男生9个,女生9个。”话音刚落,男生都不约而同地反对:“不公平。”“我们男生比女生多,应该多分一些。”“全班男生有30人,女生有24人。”我据此提问:“既然男女生各分9个不公平,那怎样分才合理?”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出按照人数分的方法,我顺势提问:“按照人数分,具体是怎样分?”学生又一次陷入了思考……按比例分配虽然本质上仍然是平均分,但是与之前学过的平均分问题的结构形式有所区别。如果简单地告知学生分配方法,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势必是孤立和浅层次的。为此,我通过设置认知冲突,一句“怎样分才合理”,启发学生思考、探究、交流,得出了相对公平的分配方法,从而引出新知——按人数的比进行分配。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新知的生长点提问,让提问落在关键处,为学生搭建了有效的思维支点。

二、在新旧对比处设问

辨别区分、沟通联系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关联知识点进行比较,要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领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知识的本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列竖式是个难点。通过沟通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后,教学不能就此停止,教师应组织学生比较小数和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列竖式计算加减法,为什么一个是末尾对齐,一个是小数点对齐呢?”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发现无论是整数的末尾对齐还是小数的小数点对齐,其实都是把相同数位对齐。至此,学生就能将“末尾对齐”和“小数点对齐”这两个表面现象统一归结为“相同数位相加减”这一本质算理。这样,学生不但沟通了整数、小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还自主建构了知识网络。

因此,在对比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要求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三、在思维拓展处追问

在课堂教学中,必要的“拓展”是不可缺少的。单纯的就题论题,浅层次的“教”教材,会错失很多提升学生思维的机会。为此,教师要深度理解教材,通过适时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时,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将圆柱转化为长方体的过程,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不少教师的处理方法是在学生充分的操作和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转化成的长方体和圆柱体有什么联系?”学生经过亲身的体验,不难发现体积、底面积、高不变,于是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教学虽然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却舍弃了很好的思维训练素材,因为这样的教学过程只是引导学生研究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要素,其实在转化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可以探索的现象和规律。譬如,“圆柱变成长方体,体积有没有变?表面积是不是也没有变化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听到这些问题,学生就会立刻拿起学具观察,很快就发现表面积增加了。我进一步追问:“增加的表面积怎样算?”学生的思维再一次被点燃,探索出了“半径×高×2”和“直径×高”的计算方法。

显然,这样的追问,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投出一粒石,激起千重浪”,恰当、适时、有效的提问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异彩纷呈,推动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把握点拨时机, 促进深度互动 篇7

一、学生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时

教学中, 学生经常会为一些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当他们认为自己有理时, 很难静心听别人的意见, 这时教师要设法引导并达成共识。如有这样一道题:“21 个同学去划船, 每条船限乘4 人, 至少要租几条船?”当学生报出“5”和“6”这两个答案时, 教室内顿时炸开了锅。争论下去势必浪费大量时间。我马上“站”出来说:“既然你们各不相让, 咱们就来个辩论赛吧!”答案是“5” 的同学是正方, 答案是“6”的是反方, 正反两方各出两名同学代表发言, 陈述理由说服对方。

正方:我用21÷4=5 ( 条) ......1 ( 人) , 因为余下的1人坐不满1 条船, 所以租5 条就够了。反方: 如果只租5 条船, 每条坐4 人, 一共才坐20 人, 还剩1 个人怎么办?正方: 每条船坐4 人, 剩下的1 个人自己坐1 条船太浪费了。反方: 如果剩下的正好是你, 你愿意自己在岸上看他们划吗?正方:不愿意。教师:剩下的这个人到底该怎么办呢? 请大家讨论一下。巡视的时候发现有的组画图, 有的组举例, 好不热闹, 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剩下的1 人也要租1 条船, 这样才能使21 个同学全划上船。教师两次及时地“站”出来, 才使坚持“5”的同学心服口服, 从而知道要学好数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 不能死读书。

二、表面互动热闹实则机械重复时

热烈的互动应该是学生个体深刻思考后智慧的彰显, 更是全体学生思维的精彩碰撞。所以当生生互动出现表面热闹而无实质内容、或者出现为追求互动热闹而机械重复时, 教师一定要及时“站”出来。如在学习连加竖式的写法时, 由于三个加数直接相加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是新鲜的, 所以就针对这种方法进行了互动。当出现多样化算法后, 教师应趁热打铁, 通过适当的追问, 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自行优化自己的思考方法, 从而使数学思维更上一个台阶。

三、学生思维趋于表面难以揭示本质时

在教学中我们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重视他们的知识基础, 而这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有时是比较零碎、杂乱无章或肤浅的。这时, 我们要相机引导, 使其知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升华。

如我在教学《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及时站出来, 把学生思维引导到有序思考的层面上来, 现摘录如下。教师:周末老师在新华书店看书, 忽然觉得肚子好饿, 就来到一家快餐店, 你们看这是哪? (出示肯德基店图片) 店里有汉堡包、鸡腿两种主餐, 牛奶、雪碧和可乐三种饮料, 我想吃一种主餐, 再喝一种饮料, 选什么好呢?独立思考后, 全班交流。学生1 :我是这样搭配的:汉堡和牛奶、鸡腿和可乐、汉堡和雪碧、鸡腿和牛奶、鸡腿和雪碧, 一共是五种。学生2 : (猛地站起来) 不对, 是六种。学生1 (快速检查后) 补充到:我少了一个汉堡和可乐, 谢谢你。学生3 ( 得意洋洋) :我也认为是六种:汉堡加牛奶、鸡腿加雪碧、汉堡加可乐、鸡腿加可乐、汉堡加雪碧、鸡腿加牛奶。谁给我们组评价一下?学生4:我认为你写得很全, 但是有点乱, 如果重复了也很难一下就找出来。教师 (竖起大拇指) :高见!我也发现你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 有漏掉或重复的现象, 很容易出错。再思考一会儿, 相信大家一定有办法避免这些错误的出现? (学生开始了新的思考) 这节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索生活中搭配的例子, 渗透有顺序思考的数学思想。在这个环节上学生只停留在找出了所有的搭配方法而没有做到有序, 显然需要教师点拨、提升。教师及时“站”出来引导学生, 把切入点转移到如何有序思考上,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

四、教学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

作为教师要随时捕捉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 让其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如:《能被

3 整除的数》一课, 我先要求每个学生写一个数并计算一下能否被3 整除, 然后再考老师, 教师随手把能整除的和不能整除的分别写在黑板的两侧, 接着让学生猜一下能被3 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由于受《能被2、5 整除的数》的特征影响, 学生信心十足地猜道:“个位是3 的数”“个位是3、6、9 的数”“十位上是3、6、9 的数”, 然后我让学生任选一个进行验证。通过验证每一种猜想都失败了, 学生的热情降至冰点, 接着陷入了沉思, 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走投无路’了。这时我及时“站”出来:“看来探索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只看个位或只看十位是行不通了, 现在拿出我给大家准备的数位筒, 选择3 个能被3 整除的数, 先用小棒摆出这个数, 再观察小棒的总数与3 的关系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又投入到新的思考中, 终于突破思维定势探索出能被3 整除的数的特征。由此看来, 只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 创设出宽松的氛围, 你会发现孩子的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

把握训练时机 落实语用训练 篇8

一、当知识向技能转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恰当的时机,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紧密结合课文内容特点,找准时机,积极推动学生把所学知识向能力转化,从而使语用目标在扎实的训练中得到落实。如在教学《鲸》一课时,通过阅读学生明白了鲸的大小、它生活在海洋里、它的种类、主要吃什么、用什么呼吸以及它是怎样睡觉的和是怎样生出来的等知识以后,学生对于鲸的认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认识,只是了解图片这么简单了,学生的头脑中已经装满关于鲸的知识。此时,教师如能根据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情况,并以《鲸的自述》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有关鲸的知识向别人介绍,那么,则可以化了解为熟知,并且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及时转化为能力,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认识,而且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把语用目标落到实处。

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的知识是死的,但是学生的思想是自由灵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抓住如何把学生的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表达方式去描述。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当质疑向解惑过渡

学贵有疑。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质疑的同时也是学生对课文内容深入探寻仍然不得其解之时,还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最为活跃的时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从质疑向解惑过渡的时刻,引领他们在文本语言中徜徉。这样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解决学习问题,而且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可以把关注语用的目标落到实处。

如在教学《桥》一课时,有学生对“老汉批评小伙子,让他排到后面去这一行为感到不满,不理解,小伙子可是他的亲生儿子啊?他怎么能这样?”表示不理解,教师引领学生从洪水来临时的凶猛情况以及老汉安排村民的转移计划进行品味与思考,为了促进学生对老汉的理解,教师又着重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小伙子插队的话可能会引来什么后果?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老汉在危险来临时临危不乱,以身作则,严格执行转移计划中无私忘我的精神,在学生感受到这点以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面对老汉和小伙子的牺牲,面对独自一人的老妇人,学生心中肯定已经积淀了浓厚的情感,此时让学生以为老汉写悼词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样教学,既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又引导他们进行了随文练笔,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由此可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落实语用训练的时机是随处可见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把关注语用的目标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只要教师心中时刻装着学生,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的语用能力定会得到极大提升。

三、当中心向周边发散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本意蕴的感悟以及学生对课文多维解读的基础上,如此一来,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空间、不同方面表达自己对文本内容最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语言向周边发散的时刻,鼓励学生尽情表达,释放自己的语言底蕴。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文中父母对我做同一件事的不同评价,我让学生分别站在母亲和父亲的角度,把自己看到孩子的做事方式以后,心中的所思所想写出来,这样一来,学生能够真正沉入文本,分别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发表自己对同一事情的认识。比如有的同学代表父亲写道:“要想使巴迪真正有出息,成长为一个充满正气的男子汉,对他的缺点决不能够纵容,我的苦心在他长大后一定会明白的,巴迪,不要怪父亲太严厉……”有同学从母亲的角度出发写道:“巴迪,你已经很努力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母亲永远支持你,加油!”在学生沉入文本尽情表达的时候,学生的语用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能够从不同人物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言语实践练习,不仅使学生对父母亲的评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且在不同的语言训练中学生也真切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魅力。

四、当情感与语言交融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与认知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有基本的认知,在这个认知过程中也随之产生情感;反之,学生情感认识的深刻与否也是与学生对文本的认知程度分不开的,它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便在激活学生认知的同时,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如在教学《慈母情深》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对母亲的情感认识更近一层,教师主要借助了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歌曲——《母亲》,从而营造出了一种浓浓的爱的氛围。随着歌曲的展开,结合课文特点,教师为学生展现了这样一个课堂小练笔环节:母亲,没有你,哪有——;没有你的支持,哪有——,是你,————!是你,————!……在这浓浓的充满爱的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迸发出了许多精彩的语句,从而更好地向大家诠释了自己对爱的理解,深化了学习效果。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精心营造的环境气氛中,学生的情感与语言齐飞,感悟与表达一体,在情与境的交融中,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这样的训练形式学生喜闻乐见,取得了言语表达能力与语言逻辑思维提高的双丰收,有效提升了学习效果。

五、当补充与文本融合

在语文教材中,作者在写作时会出现留白,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这些留白处往往隐含着一定的深意,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面对这些留白处,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激活学生的认知与内心真实的感受体验,并在补白过程中使文本内容显得更加丰富饱满,落实了语用训练目标。

如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课时,当教师询问学生有谁向父母祝贺过生日时,孩子们全都沉默了,沉默足足一分钟,那么,在孩子们沉默着的这段时间里,孩子们会想些什么呢?文中并没有表明,在教学时,教师如能结合这短短的沉默,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自己真实的感受把课文补充完整,那么,必将使学生在补充文本的过程中,心灵受到震撼,情感产生共鸣,进而在对比和审视自己的过程中经历一次美好的情感体验之旅,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内容中的空白点,让学生去想象,去填充,这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而且有利于学生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在补白过程中加深自己对父母之爱的全新认识,提升自己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育需要把握时机,学会等待 篇9

《管子》中“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道出了培育人才之复杂、之曲折, 周期之长的事实。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需要时间的考验、过程的锻造;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抓起, 从小事做起;是不能指望一两次批评或表扬, 一两次谈话或暗示等教育活动就能立竿见影的。《学记》中“当其可时谓时”说的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及特点, 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 这叫‘诲人及时’”。教育学生不是任何时候的任何场所都会有效的, 如果家长或教师不注意时机的选择, 随心所欲、随时随地都拿出“教育”的武器来对待学生, 就容易造成适得其反、事与愿违的结局。为此, 只有正确把握或等待最佳时机, 当学生的内心产生需要时, 教育, 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把握时机

同样是教育学生, 由于情感、情境、时间和场所等不同, 效果就不一样。

1.在和谐的关系中时时有机会。

“亲其师, 信其道”。人们通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被亲近或崇敬的人表扬时, 会欣喜不已;当被亲近或崇敬的人批评时, 会格外愧疚, 即使批评有时很过火。哪位老师亲近、关怀自己, 就喜欢上哪位老师的课, 并在上课时能心情愉悦、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的积极反馈与配合, 也激发了老师的活力和灵感, 生动、活泼且有实效的课堂也随之生成了。

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厚的师生感情可以使沟通的渠道无时无刻都畅通无阻, 教育效果也不再因各种条件的限制而有所不同。因此, 教师作为师生关系的主动调节者, 要为人师表, 并且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关心、尊重、爱护和理解学生, 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让学生认可和接受教师的教育, 从而使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地发展。

2.在教育的“零”公里处寻求转机。

一种行为习惯一旦养成, 就很难改变, 尤其是对自控力比较弱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但是, 有一种情况例外, 那就是当学生由一个情境转换到另一个情境时, 如到一个新学校、新班级, 进入新学年、新学期等, 往往会出现教育的新契机。这是因为外部环境,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学生的积极性。新的情境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 加之内心“自尊”的催化作用, 会使他们产生新的自我激励心理。这种情感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渴望在新的班集体中, 在新的开始时能够得到新同学的友谊, 获得老师的信任。即使这个学生有不良行为习惯甚至是劣迹, 也具有重新塑造自我形象的愿望, 他们可以按新情境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对此, 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学生进入新情境时内心的变化, 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帮助, 为他们树立新的目标, 点燃新的希望, 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3.在需要时给予帮助。

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 易于激动, 周围世界的很多事情或某项活动常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和特别关注, 进而引起某些需要和愿望。当某种需要表现得特别强烈时, 就会成为支配学生该时期的主导力量。此时, 愿望的解决, 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但是, 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学生的不少愿望超出了客观现实, 加上缺乏正确的方法和充分的条件, 往往会造成愿望的落空, 从而产生焦虑、懊恼等不良情绪。遇到这种情形, 学生一般有强烈的求助心理, 他们希望通过教师或家长的帮助来满足内心的愿望, 教育的时机也就随之而来。

教师或家长要了解、掌握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愿望和需求, 帮助他们分析形势, 认清自身条件, 摆脱不合实际的幻想, 支持他们确立新的奋斗目标, 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途径, 鼓励他们积极创造条件, 实现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愿望。

4.在成败中给予激励。

学生在学习或参加各项活动中取得佳绩, 得到表扬、奖励的时候, 迫切希望得到同学、老师的认可和肯定。这时, 教师若能帮助他们认真总结获得成功的经验, 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宣传, 且能明确新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 不仅能激发学生继续进取的热情, 强化其学习、活动动机, 还对其他同学也可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当学生遇到失败、遭受委屈或犯了错误的时候, 更需要人们的热情关怀和正确引导, 教师或家长若能主动以冷静、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去帮助学生, 而不是训斥, 学生就会产生感激之情, 就会表现出悔悟之意, 此时, 也就容易接受教师或家长的告诫, 是进行教育的大好时机。如果教师或家长能及时给予鼓励、批评和引导, 帮助其走出困境, 改正错误, 并挖掘其潜在的积极因素, 就能够使学生逐步走向成功。

5.在遇到压力时给予疏解。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 身心发展还处于不平衡状态, 他们对学校或家庭中的许多事情以及人际间的诸多矛盾, 还不理解甚至是疑惑, 进而造成情绪上的波动、心理上的压力。此时, 他们最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 希望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或家长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状况, 针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不同问题, 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例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受到挫折, 情绪低落时, 教师或家长的鼓励和帮助, 会给他们一种雪中送炭的感觉, 此时的教育就比任何以往的教育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也最易于促进学生的转变;在学生遇到同学、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手足无措、心烦意躁时, 教师或家长的关心、指点, 会有利于他们情绪的调节, 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 健康成长……

6.在时间、地点上慎重选择。

何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比较恰当?当孩子同你讨论个人问题的时候;当孩子为某件事而兴高采烈或情绪低落的时候;当孩子需要别人帮助他作出决定的时候;当父母或老师想让孩子解释某事或同自己讨论某件事的时候……

何时不宜于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而言, 在家中吃饭时、上学前、就寝前、情绪激动时, 与同伴一起玩或亲朋好友在场时;在学校的上课时、活动中, 情绪不稳定时, 积极做某事或参与某项活动时……对教育者而言, 教师或家长心情不佳, 过于疲劳, 或工作中遇到棘手问题又必须尽快处理时;孩子身上存在严重问题, 师长没有了解清楚事实真相时;父母没有相互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没有形成合作体时;孩子没有形成沟通的思想准备时……

何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比较恰当?有些教师批评学生不分场合, 在教室或办公室当众指责、训斥, 认为教室或办公室气氛严肃, 批评具有威慑力。这对于性格内向、自尊心强而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来说, 会觉得遭受了莫大的羞辱, 认为老师故意在众人面前让他下不了台, 嘴上不说, 心里不服, 即使红着脸认错, 背后依然我行我素, 与老师唱对台戏;有的学生性情暴躁, 容易冲动, 一旦在教室或办公室挨批, 觉得大失面子, 情绪失去控制, 知错而故意不认错, 甚至会公开顶撞老师。凡此种种, 都使批评失去效力, 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尽量避免在教室或办公室当众批评学生, 尽量利用课间休息、课外活动时间选择一个合适场所, 例如走廊阳台旁、校园小道上、花圃旁等, 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思想压力, 创造师生关系融洽的条件, 还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批评教育。

学会等待

教育是按一定要求培养人的工作。“人不是一件东西, 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 在生命的每一时刻, 他都正在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了教育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揭示了教育是不能急功近利的道理。实践证明:教育是一个过程, 是一个不断需要教育, 不断需要期待进步的过程, 这种“教育、期待、再教育、再期待”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是需要教育工作者的耐心、细心和爱心的, 是需要智慧, 需要等待, 需要寻找最佳教育时机的。

1.矫正错误的过程等待。

(1) 行为习惯上的错误。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个教育故事值得深思:一年级女学生季娜, 在祖母病重时, 想给她采一朵鲜花以使其得到一些欢乐。但时值严冬, 只有学校的暖房里才有菊花。于是, 她将学校的规定置诸脑后, 把全校师生极为喜爱的那朵最美的蓝色“快乐之花”采摘下来。恰好此时, 苏霍姆林斯基走进了暖房, 当他看到季娜手里的菊花时, 大为吃惊。但是, 他没有急于批评小季娜, 而是对视着孩子那种无邪、恳求的目光, 和蔼地向她询问采摘菊花的理由。当他得知季娜摘花是送给病重的祖母时, 非常感动地说:“季娜, 你再采三朵花, 一朵送给你自己, 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外两朵送给你的父母, 为他们教育出了一个善良的人。”苏霍姆林斯基用耐心和等待, 挖掘出了孩子犯错误背后的感人故事, 并用鼓励的教育方式, 使孩子懂得了“亲情”“善良”的重要。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 不要不问清原因就批评训斥, 特别是对待那些脾气暴躁、任性倔强的学生, 更要讲究方法, 留有一定时间和空间, 以便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 这样的教育才能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才能真正解决思想问题。

(2) 学习上的错误。学生的学习上必然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试误的过程, 从错误走向正确的过程。因此, 对待学生的错误, 教师要心平气和, 不可动辄讽刺挖苦, 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适于千篇一律地直接指出其错误所在, 然后再给出正确的解答。教师要有耐心, 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方法, 仔细倾听学生的叙述, 针对学生的错误不断地追问, 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 进而纠正错误。

学习上的每一处错误和每一个新的知识点, 对学生来说都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应该先让学生尝试开垦, 给他们提供一个自我矫正、施展才能的机会。教师不要急于分析、解释, 应让学生独立思考, 找出问题的原因以及与已有知识的异同和联系, 给足时间, “等待”学生去动脑、动手、动口。

2.课堂教学时机的等待。

课堂教学中的时机等待, 就是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 寻找学生的认知障碍, 讲究“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

(1) 新课引入后的等待。为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和动机, 在新课的学习时, 教师往往要设计一定的问题、情景或演示实验来导入,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新的知识。如果学生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教师需要等待, 不必立即给出答案。设置好这个悬念,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新课程。然后, 引导学生讨论, 尽量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这样, 更有利于省时而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2) 课堂提问后的等待。有效的课堂提问, 不是急于给予过多的解释与引导, 而是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要使热闹的课堂沉寂下来。然后, 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 并形成一致的看法。这样的提问, 不仅能激励和诱发学生的思维,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使课堂始终处于和谐的师生共同探究的氛围之中,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重难点教学后的等待。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强化重难点知识, 是教学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做的工作。但是, 经过反复强化讲解、训练后, 学生对这些重难点知识, 往往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 教师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采取重点突破、难点分散、多轮循环强化的办法, 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去讨论交流, 甚至争辩, 教师有机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机一旦成熟, 教师要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剖析, 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模式和途径, 力求让学生在模仿老师的思维方式、方法的基础上, 对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细致的筛选与点击, 重温相关知识。在训练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 进一步巩固相关的知识点, 其效果就会比较理想。

(4) 新课结束时的等待。一节课即将结束, 教师不要习惯于自己总结, 直接告诉学生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应该引导和组织学生去总结, 自己去梳理知识, 理清重难点和疑点, 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 师生集思广益, 统一认识。这也有利于教师在下一步的教学活动中, 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地调整和补充。

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巧妙、适时地等待, 并不是教师短暂的休息、学生片刻的放松。此时的教师要监控课堂进展状况, 分析反馈来自课堂的各方面信息, 紧凑安排、稳步推进课堂教学进度;此时的教师要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励学生不断地思索, 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究、领悟和应用, 切实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等待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是一种期待, 期待学生在从容、自由的气氛中深入思考, 相互启发、畅所欲言, 期待学生在知识积累中感悟, 期待学生融会贯通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也是一种赏识, 它可以使学生陡增自信, 教师一个不经意的赞许的眼神, 一脸灿烂的笑意, 一段赏识的话语都会令学生怦然心动;它又是一种信任, 信任自己的学生都是好学生, 什么事情都不依赖于老师, 自己可以做到;它还是一种保护, 在等待中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的环境, 在这样的气氛中培养学生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 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保护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它更是一种艺术, 它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 感受一切、理解一切, 把学生看作一群活生生的孩子, 在教育教学中需要教师适当的评价、适时的点拨帮助, 精心的铺设、真诚的鼓励, 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意识, 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等待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不是守株待兔。等待是表面上的静止不动, 暗地里的积极观察、分析,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是另一种的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一忍风平浪静……

教育要把握最佳时机, 就要学会等待, 使教育更加有针对性、计划性、目的性和实效性。

课堂讨论的时机及其把握 篇10

组织讨论, 既可发挥集体智慧, 又可开展合作学习, 它是学生自主学习、探求知识的重要形式, 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他们的思维, 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 让学生在学习中畅所欲言、展开讨论, 是体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方面。而课堂讨论成效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讨论时机的确定与把握, 准确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 也就成了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我在政治教学中的实践, 就如何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 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有争论的问题, 可开展课堂讨论

在学术领域中, 有很多存在争议的问题, 而课堂教学又难免涉及这些问题。此时, 教师可通过精心设置讨论内容, 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 各抒己见, 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 交流各自的探究成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能力,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以达到仅靠教师讲授而不能达到的效果。

二、有不同的见解, 可开展课堂讨论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的想法, 自然会推出不同的结论, 为此, 对学生的不同见解, 教师应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 鼓励其勤于思考。同时要从学生不同的想法中, 捕捉典型的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调整好角度, 紧扣问题, 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讨论, 从而形成比较集中或一致的意见。

三、解题出现错误时, 可开展课堂讨论

在教学时, 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引导学生去探究、讨论, 并及时纠正其错误。这样, 既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使学生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不至于再犯类似的错误, 避免重蹈覆辙。事实上, 有时形成一个解题思路, 比朦胧地猜到一个结论更可贵。

四、比较问题异同, 可开展课堂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类似或相近的问题, 容易造成互相混淆, 教师就不能简单地将结果直接告知学生, 而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运用所学知识, 对这些问题进行反复比较, 从中找出其共性和个性, 形成较为明确的结论。

五、关键性知识点, 可开展课堂讨论

教学中的新知识, 往往都是旧有知识的延伸或几块已有知识的结合。这些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常常是教学的关键和枢纽;某些问题, 会有解决的“突破口”, 而这些“突破口”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学习这些关键知识的时候, 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这样, 既巩固已有的知识, 又使一些关键性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

课堂讨论时机的把握 篇11

关键词课堂讨论时机把握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什么并不重要,而学生想了些什么重要千万倍。学生的思维应在学生自己的头脑里产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合作交流。”可见,讨论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很有效的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次进行讨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改革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方法,变“讲”为“导”,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方向转化,从而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但仔细观察和思考当前课堂的讨论学习方式,会发现很多讨论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那么如何使讨论富有成效呢?笔者认为关键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在真正需要讨论的时候,组织学生展开交流。时机稍纵即逝,讨论时机的把握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在学习重点和难点时进行讨论

数学教学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新旧知识产生的联结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理解的关键处设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正如数学家王元指出的:“不断抽象是数学的特点之一……学习数学首先要弄清知识点的关键处,否则脑子里难免是一盆糨糊。”

《可能性》教学片段:教师将课前装有各种颜色球的口袋发到每个小组,提出活动要求,并且把活动结果记录下来……师生交流活动。

师:“你们摸到红球了吗?摸到红球的小朋友站起来。”(片刻后)“你们有什么发现?”前后小组相互交流一下(展开讨论)。师:“这个口袋到底藏有什么秘密?这么玄虚!打开口袋看看,能不能解开这个谜?”(生打开后发现袋子里装有不同颜色的球)师:“为什么有的组摸到的全是红球,有的组可能摸到红球,而有的组不可能摸到红球呢?”(再次组织学生讨论)

如上,教师不直接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而是发挥“集体”智慧,通过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议一议”,在动脑、动口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认知过程。

二、在认知不同时进行讨论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思维水平的差异、思维角度的不同、思维策略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有时会产生不同的思维结果。针对学生所呈现的不同的思维结果,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

《认识分数》教学片段——师:“这盘桃(8个)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学生先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交流时答案有1/4,2/4,2/8三种不同的情况。讨论:这盘桃平均分成了几份?这一份究竟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想法,并从中品尝探索的艰难与成功的欢乐。

三、在揭示规律时进行讨论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这就要求学生有提炼、概括重点的能力。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概括能力比较差。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讨论,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借鉴,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全面性、周密性与概括性,为提高自学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片段——师:“请大家从黑板中任取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试一试,看刚才哪个同学的发现是否有道理?”(生验证)师:“有没有人找到一个两位数,它的各位数字和是3的倍数,但这个数却不能被3整除?”(生答没有)师:“那刚才那个同学发现的规律对两位数是适用的,对于三位数、四位数也同样适用吗?”小组讨论、研究。生1:“我们小组发现这条规律对三四位数也适用,如123和321。”生2:“我们小组发现这条规律不仅对三四位数适用,对五六位数等多位数同样适用,如12300和369369。”师带头鼓掌:“同学们真了不起,能像数学家一样去研究、去发现,那能把你们发现的规律相互说一说吗?”(生说,师出示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学会探索、分析与归纳,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四、在区别概念时进行讨论

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对概念的理解就如对某个人的认识,必须从正面、侧面、背面对他进行观察,在各个不同环境中与之交往。

《简易方程》教学片段——师:“观察刚才我们解答的这些方程,最后都能求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有什么不同?”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生1:“方程的解是最后求出来的未知数x的值,解方程是解答方程的一个过程。”生2:“方程的解得到的是一个数,而这个数是通过解方程得到的。”生3:“可以把解方程看作是一个解题的步骤,而方程的解是最后的结果。”……学生在讨论中,对于“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了自己深刻的感受和认识,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去强调。

把握时机,让细节演绎精彩 篇12

关键词:把握时机,解除疑惑,弥补缺失,顺势而导

【案例一】“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课堂上,在引导学生提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问题并列出算式“34+16”后,我让学生估计一下得数的范围,然后引导学生口算,接着放手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学生很轻松地列出了竖式,并算出了正确的得数,教学流程显得那么流畅。这时,我想若再追问一句:“十位上的5是怎样得到的呢?”关于进位的教学难点就会突破了。突然,有一个学生举起手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4+6=10,在竖式上不写10,却写0呢?”这个问题有价值,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进位的原理。“是呀,为什么?”我把这个问题又抛给了学生。

生1:个位上相加满十后,那个十跑到十位上去了,个位上当然就只剩下0了。

生2(跑到黑板前边说边写):如果在竖式上写10,那么就会变成:410。

生3:不可能是这么大的数,因为34+16连100都不到,怎么可能是400多呢?

师:对呀,所以聪明的数学家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就想到了用十位上的1个十代替个位上的10个一的好办法。代替完之后,个位上只有0了,十位上就变成5了。(辅以计数器演示)

生4:我明白了,个位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十位进一。

师:同学们理解得这么透彻,说得这么清晰,我们真的要感谢刚才这位提问的同学。

【案例二】“认识乘法”

在引导学生又一次从现实情境中(有4盘苹果,每盘有2个)抽象出连加算式2+2+2+2=8后,我采用告知的方式进行教学。“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还可以用乘法计算。4个2相加,可以写成4×2=8或2×4=8,‘×’叫做乘号。”我一边说一边板书。这时,一只小手又高高地举起了:“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乘号为什么用‘×’表示?”

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得课堂上一下子静得出奇。我故装糊涂,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是啊,乘号为什么用‘×’表示?”安静片刻后,另一只小手举起来了:“老师,我想是这样的。因为乘法与加法有关系,加号是用‘+’表示的,那么乘号只要把加号转一下就可以了。”

“第一个同学问得奇妙,第二个同学的回答更有创意。是呀,数学家就是这样创造出乘号的,你们真是了不起!”

【反思】

课堂上,我们要把握时机,善于捕捉“意外的生成”,留给学生思考和交流表达的时间与空间,鼓励他们勇敢地提出问题,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演绎出精彩课堂。

1.解除疑惑,生成精彩

学习新知时,教师要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以解除他们心中的疑惑。案例一中,学生对于十位上的5的来历可能会比较清楚,但是个位上为什么不写10而写0呢?这可能是许多学生脑海中的一个结。可是当其他学生从多角度回答了这个同学的问题后,学生脑海中的那个结就会打开,不仅较好地突破了知识难点,而且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创造出精彩的课堂,生成“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

2.弥补缺失,收获精彩

案例一中,如果忽略了学生提出的问题(而这才真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或者学生不提问,那么课堂流程可能会“流畅”下去,但有部分学生会一直“困惑”。案例二中,虽然我在课前设定了教学重难点,形成了教学预案,却没有想到学生提出的问题——关于乘法的数学文化(乘号的由来)。向学生适时地介绍这一数学文化,不仅会凸显数学学习内在的亲和力,提升思考的张力,增强数学学习的丰富性和体验性,而且会使学生更好地感悟乘法的意义。学生提出的问题,恰好弥补了这一缺失。

3.顺势而导,点亮精彩

课堂上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容易触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思考的动力,并且使他们的回答变得灵动和睿智,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思考能力。

上一篇:密云地区下一篇:销售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