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时机

2024-07-16

讨论时机(精选6篇)

讨论时机 篇1

课程标准要求, 课堂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而课堂上的交流和合作, 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

组织讨论, 既可发挥集体智慧, 又可开展合作学习, 它是学生自主学习、探求知识的重要形式, 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他们的思维, 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 让学生在学习中畅所欲言、展开讨论, 是体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方面。而课堂讨论成效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讨论时机的确定与把握, 准确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 也就成了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我在政治教学中的实践, 就如何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 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有争论的问题, 可开展课堂讨论

在学术领域中, 有很多存在争议的问题, 而课堂教学又难免涉及这些问题。此时, 教师可通过精心设置讨论内容, 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 各抒己见, 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 交流各自的探究成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能力,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以达到仅靠教师讲授而不能达到的效果。

二、有不同的见解, 可开展课堂讨论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的想法, 自然会推出不同的结论, 为此, 对学生的不同见解, 教师应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 鼓励其勤于思考。同时要从学生不同的想法中, 捕捉典型的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调整好角度, 紧扣问题, 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讨论, 从而形成比较集中或一致的意见。

三、解题出现错误时, 可开展课堂讨论

在教学时, 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引导学生去探究、讨论, 并及时纠正其错误。这样, 既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使学生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不至于再犯类似的错误, 避免重蹈覆辙。事实上, 有时形成一个解题思路, 比朦胧地猜到一个结论更可贵。

四、比较问题异同, 可开展课堂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类似或相近的问题, 容易造成互相混淆, 教师就不能简单地将结果直接告知学生, 而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运用所学知识, 对这些问题进行反复比较, 从中找出其共性和个性, 形成较为明确的结论。

五、关键性知识点, 可开展课堂讨论

教学中的新知识, 往往都是旧有知识的延伸或几块已有知识的结合。这些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常常是教学的关键和枢纽;某些问题, 会有解决的“突破口”, 而这些“突破口”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学习这些关键知识的时候, 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这样, 既巩固已有的知识, 又使一些关键性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

总之, 能否把握好讨论的时机, 直接影响到讨论的质量和效果。讨论, 要根据教和学的需要, 灵活把握时机;要抓住讨论的契机, 把讨论放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上, 放在学生易混淆处:难度要适宜, 要放在学生思维的敏感区, 使学生经过课堂讨论后都有所收获, 有所发展;切实选好讨论的问题,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优质和高效。

分类讨论的时机与场合 篇2

例1 函数y=elnx-x-1的图象大致是

解析: y=elnx-x-1=x-x+1,x≥1;-1+x,02-1=1,所以y>1在x∈(0,1)上恒成立.综上可知选D.

例1是高考常见的绝对值复合函数问题,我们要对自变量进行分类讨论,去掉绝对值号才能进行求解.

从例1可以看出,解题中如果碰到不确定因素的困扰而做不下去了,往往就是要分类讨论的时候了.

分类讨论的常见场合

(1) 概念、公式和定理本身就包含分类情形的场合

同绝对值一样,有些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本身就包含了分类的情形,比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要按q=1与q≠1分类;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是按函数值变化与自变量变化是否一致分类;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按底数进行分类;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按斜率存在不存在分类;圆锥曲线方程按焦点所在位置分类,等等.

遇到概念、公式和定理是分类定义的场合,一定要注意明确条件,合理进行分类讨论.

(2) 字母参数不确定的场合

以字母或参数为载体,使数学问题模糊化,是高考中考查分类讨论数学思想最常见的命题方式.

例2 [2013年高考数学浙江卷(文科)第21题] 已知a∈R,函数f(x)=2x3-3(a+1)x2+6ax,若a>1,求f(x)在闭区间[0,2a]上的最小值.

解析: f′(x)=6x2-6(a+1)x+6a=6[x2-(a+1)x+a]=6(x-1)(x-a).

①当a>1时,2a=2a>2,所以当x∈(0,1)∪(a,2a)时, f′(x)=6(x-1)(x-a)>0,函数 f(x)递增;当x∈(1,a)时,f′(x)<0,函数f(x)递减.所以f(x)min=min{f(a),f(0)}.

因为f(a)-f(0)=3a2-a3=a2(3-a),所以当13时,f(a)

②当a<-1时,2a=-2a>2,所以当x∈(0,1)时, f′(x)<0,函数 f(x)递减;当x∈(1,-2a)时, f′(x)>0,函数 f(x)递增.所以f(x)min=f(1)=3a-1.

综上所述:当a<-1时,f(x)min=3a-1;当13时,f(x)min=a2(3-a).

点评: 首先,例2中的字母变量a影响了函数f(x)的单调性;其次,当a>1时,a又影响了f(a)与f(0)的大小比较,因而需要进行两次分类讨论.

(3) 图形位置变化的场合

在几何问题中,有些图形的位置是变化的、不确定的,如果不作全面考虑分类讨论,往往会遗漏致错.

例3 点P到图形C上每一个点的距离的最小值称为点P到图形C的距离,那么平面内到定圆O的距离与到定点A的距离相等的点P的轨迹不可能是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的一支 (D) 直线

解析: 定点A与圆O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所以需进行分类讨论.

如图1所示,当点A在圆外时,联结圆心O与点P,线段OP交圆O于点M,由题意可知PA=PM,PO-PA=PO-PM=r (r为圆O的半径)且r

如图2所示,当点A在圆周上时,点P的轨迹只能为射线OA.

如图3所示,当点A在圆内且不为圆心时,联结圆心O与点P,延长线段OP交圆O于点M,由题意可知 PA=PM,PO+PA=PO+PM=r且r>OA,由定义可知点P的轨迹是以O,A为焦点的椭圆.

如图4所示,当点A为圆心时,点P的轨迹显然是以O为圆心、半径为的圆.故选D.

点评: 以上分类是由点A和圆O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引起的.诸如这样由图形的位置或形状变化导致的分类讨论还有:二次函数对称轴位置引发的关于最值的讨论;角的终边位置引起的三角函数值的讨论;立体几何图形中点或线与面的位置关系(如位于面的同侧或异侧)引发的讨论,等等.

(4) 问题情景描述模糊的场合

例4 [2013年高考数学辽宁卷(理科)第9题] 已知点O(0,0),A(0,b),B(a,a3).若△ABO为直角三角形,则必有

(A) b=a3 (B) b=a3+

(C) (b-a3)b-a3-=0 (D) b-a3+b-a3-=0

解析: 要想获得a,b之间的数量关系,就要从△ABO为直角三角形着手,利用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求解.因为题中并未说明△ABO三个角中哪一个是直角,所以需进行分类讨论.

若角O为直角,因为点A的坐标为(0,b),所以点B必在x轴上,a3=0,得a=0,此时A,B,O三点不能构成三角形;

若角A为直角,则b=a3;

若角B为直角,则KOB·KAB=·=-1,化简得b-a3-=0.综上可知选C.

点评:有些高考题对题目条件作了模糊处理,如题目中提及等腰三角形,但没有明确哪个是底哪个是腰,这时就要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在例4中,只有注意到题目直角的不确定性,并对其进行分类讨论,才能正确解答问题.

(5) 排列组合问题条件复杂的场合

例5 [2013年高考数学浙江卷(理科)第14题] 将A,B,C,D,E,F六个字母排成一排,且A,B均在C的同侧,则不同的排法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

解析: 按字母C的具体位置分类求解:

第一类,字母C在左边第一个位置,有种排法;

第二类,字母C在左边第二个位置,有种排法;

第三类,字母C在左边第三个位置,有+种排法;

由对称性可知共有2×(+++)=480种排法.

点评: 排列组合问题中经常包含多个限制条件,很难直接解答.而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将其转化为一个个小问题,使排列组合情况具体化清晰化,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

【练一练】

设a≤2,求y=(x-2)x在[a,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参考答案】

解: 如图5所示,当x≤0时,y=-x2+2x;当0

当y=-1时,x=1或x=1-.由图5可得,当a≤1-或1≤a<2时,ymin=(a-2)a;当1-

分类讨论的时机

例1 函数y=elnx-x-1的图象大致是

解析: y=elnx-x-1=x-x+1,x≥1;-1+x,02-1=1,所以y>1在x∈(0,1)上恒成立.综上可知选D.

例1是高考常见的绝对值复合函数问题,我们要对自变量进行分类讨论,去掉绝对值号才能进行求解.

从例1可以看出,解题中如果碰到不确定因素的困扰而做不下去了,往往就是要分类讨论的时候了.

分类讨论的常见场合

(1) 概念、公式和定理本身就包含分类情形的场合

同绝对值一样,有些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本身就包含了分类的情形,比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要按q=1与q≠1分类;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是按函数值变化与自变量变化是否一致分类;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按底数进行分类;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按斜率存在不存在分类;圆锥曲线方程按焦点所在位置分类,等等.

遇到概念、公式和定理是分类定义的场合,一定要注意明确条件,合理进行分类讨论.

(2) 字母参数不确定的场合

以字母或参数为载体,使数学问题模糊化,是高考中考查分类讨论数学思想最常见的命题方式.

例2 [2013年高考数学浙江卷(文科)第21题] 已知a∈R,函数f(x)=2x3-3(a+1)x2+6ax,若a>1,求f(x)在闭区间[0,2a]上的最小值.

解析: f′(x)=6x2-6(a+1)x+6a=6[x2-(a+1)x+a]=6(x-1)(x-a).

①当a>1时,2a=2a>2,所以当x∈(0,1)∪(a,2a)时, f′(x)=6(x-1)(x-a)>0,函数 f(x)递增;当x∈(1,a)时,f′(x)<0,函数f(x)递减.所以f(x)min=min{f(a),f(0)}.

因为f(a)-f(0)=3a2-a3=a2(3-a),所以当13时,f(a)

②当a<-1时,2a=-2a>2,所以当x∈(0,1)时, f′(x)<0,函数 f(x)递减;当x∈(1,-2a)时, f′(x)>0,函数 f(x)递增.所以f(x)min=f(1)=3a-1.

综上所述:当a<-1时,f(x)min=3a-1;当13时,f(x)min=a2(3-a).

点评: 首先,例2中的字母变量a影响了函数f(x)的单调性;其次,当a>1时,a又影响了f(a)与f(0)的大小比较,因而需要进行两次分类讨论.

(3) 图形位置变化的场合

在几何问题中,有些图形的位置是变化的、不确定的,如果不作全面考虑分类讨论,往往会遗漏致错.

例3 点P到图形C上每一个点的距离的最小值称为点P到图形C的距离,那么平面内到定圆O的距离与到定点A的距离相等的点P的轨迹不可能是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的一支 (D) 直线

解析: 定点A与圆O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所以需进行分类讨论.

如图1所示,当点A在圆外时,联结圆心O与点P,线段OP交圆O于点M,由题意可知PA=PM,PO-PA=PO-PM=r (r为圆O的半径)且r

如图2所示,当点A在圆周上时,点P的轨迹只能为射线OA.

如图3所示,当点A在圆内且不为圆心时,联结圆心O与点P,延长线段OP交圆O于点M,由题意可知 PA=PM,PO+PA=PO+PM=r且r>OA,由定义可知点P的轨迹是以O,A为焦点的椭圆.

如图4所示,当点A为圆心时,点P的轨迹显然是以O为圆心、半径为的圆.故选D.

点评: 以上分类是由点A和圆O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引起的.诸如这样由图形的位置或形状变化导致的分类讨论还有:二次函数对称轴位置引发的关于最值的讨论;角的终边位置引起的三角函数值的讨论;立体几何图形中点或线与面的位置关系(如位于面的同侧或异侧)引发的讨论,等等.

(4) 问题情景描述模糊的场合

例4 [2013年高考数学辽宁卷(理科)第9题] 已知点O(0,0),A(0,b),B(a,a3).若△ABO为直角三角形,则必有

(A) b=a3 (B) b=a3+

(C) (b-a3)b-a3-=0 (D) b-a3+b-a3-=0

解析: 要想获得a,b之间的数量关系,就要从△ABO为直角三角形着手,利用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求解.因为题中并未说明△ABO三个角中哪一个是直角,所以需进行分类讨论.

若角O为直角,因为点A的坐标为(0,b),所以点B必在x轴上,a3=0,得a=0,此时A,B,O三点不能构成三角形;

若角A为直角,则b=a3;

若角B为直角,则KOB·KAB=·=-1,化简得b-a3-=0.综上可知选C.

点评:有些高考题对题目条件作了模糊处理,如题目中提及等腰三角形,但没有明确哪个是底哪个是腰,这时就要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在例4中,只有注意到题目直角的不确定性,并对其进行分类讨论,才能正确解答问题.

(5) 排列组合问题条件复杂的场合

例5 [2013年高考数学浙江卷(理科)第14题] 将A,B,C,D,E,F六个字母排成一排,且A,B均在C的同侧,则不同的排法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

解析: 按字母C的具体位置分类求解:

第一类,字母C在左边第一个位置,有种排法;

第二类,字母C在左边第二个位置,有种排法;

第三类,字母C在左边第三个位置,有+种排法;

由对称性可知共有2×(+++)=480种排法.

点评: 排列组合问题中经常包含多个限制条件,很难直接解答.而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将其转化为一个个小问题,使排列组合情况具体化清晰化,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

【练一练】

设a≤2,求y=(x-2)x在[a,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参考答案】

解: 如图5所示,当x≤0时,y=-x2+2x;当0

当y=-1时,x=1或x=1-.由图5可得,当a≤1-或1≤a<2时,ymin=(a-2)a;当1-

分类讨论的时机

例1 函数y=elnx-x-1的图象大致是

解析: y=elnx-x-1=x-x+1,x≥1;-1+x,02-1=1,所以y>1在x∈(0,1)上恒成立.综上可知选D.

例1是高考常见的绝对值复合函数问题,我们要对自变量进行分类讨论,去掉绝对值号才能进行求解.

从例1可以看出,解题中如果碰到不确定因素的困扰而做不下去了,往往就是要分类讨论的时候了.

分类讨论的常见场合

(1) 概念、公式和定理本身就包含分类情形的场合

同绝对值一样,有些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本身就包含了分类的情形,比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要按q=1与q≠1分类;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是按函数值变化与自变量变化是否一致分类;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按底数进行分类;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按斜率存在不存在分类;圆锥曲线方程按焦点所在位置分类,等等.

遇到概念、公式和定理是分类定义的场合,一定要注意明确条件,合理进行分类讨论.

(2) 字母参数不确定的场合

以字母或参数为载体,使数学问题模糊化,是高考中考查分类讨论数学思想最常见的命题方式.

例2 [2013年高考数学浙江卷(文科)第21题] 已知a∈R,函数f(x)=2x3-3(a+1)x2+6ax,若a>1,求f(x)在闭区间[0,2a]上的最小值.

解析: f′(x)=6x2-6(a+1)x+6a=6[x2-(a+1)x+a]=6(x-1)(x-a).

①当a>1时,2a=2a>2,所以当x∈(0,1)∪(a,2a)时, f′(x)=6(x-1)(x-a)>0,函数 f(x)递增;当x∈(1,a)时,f′(x)<0,函数f(x)递减.所以f(x)min=min{f(a),f(0)}.

因为f(a)-f(0)=3a2-a3=a2(3-a),所以当13时,f(a)

②当a<-1时,2a=-2a>2,所以当x∈(0,1)时, f′(x)<0,函数 f(x)递减;当x∈(1,-2a)时, f′(x)>0,函数 f(x)递增.所以f(x)min=f(1)=3a-1.

综上所述:当a<-1时,f(x)min=3a-1;当13时,f(x)min=a2(3-a).

点评: 首先,例2中的字母变量a影响了函数f(x)的单调性;其次,当a>1时,a又影响了f(a)与f(0)的大小比较,因而需要进行两次分类讨论.

(3) 图形位置变化的场合

在几何问题中,有些图形的位置是变化的、不确定的,如果不作全面考虑分类讨论,往往会遗漏致错.

例3 点P到图形C上每一个点的距离的最小值称为点P到图形C的距离,那么平面内到定圆O的距离与到定点A的距离相等的点P的轨迹不可能是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的一支 (D) 直线

解析: 定点A与圆O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所以需进行分类讨论.

如图1所示,当点A在圆外时,联结圆心O与点P,线段OP交圆O于点M,由题意可知PA=PM,PO-PA=PO-PM=r (r为圆O的半径)且r

如图2所示,当点A在圆周上时,点P的轨迹只能为射线OA.

如图3所示,当点A在圆内且不为圆心时,联结圆心O与点P,延长线段OP交圆O于点M,由题意可知 PA=PM,PO+PA=PO+PM=r且r>OA,由定义可知点P的轨迹是以O,A为焦点的椭圆.

如图4所示,当点A为圆心时,点P的轨迹显然是以O为圆心、半径为的圆.故选D.

点评: 以上分类是由点A和圆O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引起的.诸如这样由图形的位置或形状变化导致的分类讨论还有:二次函数对称轴位置引发的关于最值的讨论;角的终边位置引起的三角函数值的讨论;立体几何图形中点或线与面的位置关系(如位于面的同侧或异侧)引发的讨论,等等.

(4) 问题情景描述模糊的场合

例4 [2013年高考数学辽宁卷(理科)第9题] 已知点O(0,0),A(0,b),B(a,a3).若△ABO为直角三角形,则必有

(A) b=a3 (B) b=a3+

(C) (b-a3)b-a3-=0 (D) b-a3+b-a3-=0

解析: 要想获得a,b之间的数量关系,就要从△ABO为直角三角形着手,利用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求解.因为题中并未说明△ABO三个角中哪一个是直角,所以需进行分类讨论.

若角O为直角,因为点A的坐标为(0,b),所以点B必在x轴上,a3=0,得a=0,此时A,B,O三点不能构成三角形;

若角A为直角,则b=a3;

若角B为直角,则KOB·KAB=·=-1,化简得b-a3-=0.综上可知选C.

点评:有些高考题对题目条件作了模糊处理,如题目中提及等腰三角形,但没有明确哪个是底哪个是腰,这时就要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在例4中,只有注意到题目直角的不确定性,并对其进行分类讨论,才能正确解答问题.

(5) 排列组合问题条件复杂的场合

例5 [2013年高考数学浙江卷(理科)第14题] 将A,B,C,D,E,F六个字母排成一排,且A,B均在C的同侧,则不同的排法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

解析: 按字母C的具体位置分类求解:

第一类,字母C在左边第一个位置,有种排法;

第二类,字母C在左边第二个位置,有种排法;

第三类,字母C在左边第三个位置,有+种排法;

由对称性可知共有2×(+++)=480种排法.

点评: 排列组合问题中经常包含多个限制条件,很难直接解答.而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将其转化为一个个小问题,使排列组合情况具体化清晰化,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

【练一练】

设a≤2,求y=(x-2)x在[a,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参考答案】

解: 如图5所示,当x≤0时,y=-x2+2x;当0

当y=-1时,x=1或x=1-.由图5可得,当a≤1-或1≤a<2时,ymin=(a-2)a;当1-

自主讨论的问题与时机 篇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不是消极的容器。要使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形成能力, 必须自己主动地学习:自主阅读、自主质疑、自主讨论等。但自主讨论也并非每堂课都适宜, 也不一定在整堂课进行, 更不是适用于每一个问题。所谓“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这其中包含的道理也适用于自主讨论问题。因此, 教师要把握好恰当的时机进行自主讨论, 以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动力, 让学生带着迫切的欲望投入到合作学习之中去。那么, 教师该如何把握学生自主讨论的问题和时机呢?

一、当学生思考问题出现困难、需要群策群力时, 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 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当学生“心求通而未达, 口欲言而未能”时, 教师宜把问题放到小组内, 让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启发来解决。如我在教《醉翁亭记》时, 学生对欧阳修寄情山水、排遣抑郁的思想感情难于理解。我便组织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自主讨论, 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各抒己见, 展开争论。有的同学说:“全文写了山水乐、游人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这哪里有抑郁之情?”有的同学在查资料后说:“庆历五年也就是1045年, 范仲淹遭谗离职, 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辩, 得罪了当权派, 被贬为滁州太守。被贬后, 他心情郁闷, 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第二年, 他写了本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8岁, 文中却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 这虽是夸张写法, 但也透露出作者被贬时悲凉的心境。可见作者是在尽力治理好滁州的同时, 又想借游山玩水来排遣内心的苦闷之情。”学生因此突破了难点, 加深了理解, 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当提供的材料有限、学生需要资源共享时, 进行合作讨论

如我布置学生完成下列作文:

万物靠泥土孕育, 人类在泥土上繁衍。泥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 泥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泥土平凡而朴实, 博大而厚重, 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 功高盖世而绝不张扬……然而, 这弥足珍贵的泥土, 常常被我们忽视, 冷落。

面对泥土你有怎样的思索和联想呢?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可以叙述事情, 发表议论, 说明事物, 抒发感情。

2. 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 (标题中须有“泥土”二字,

如“泥土的故事”“想起那个泥土球场”“家乡的泥土”“珍视泥土”“泥土的呻吟”等等) 。

学生在独立思考后, 感到可写的内容较少。这时我适时引导:“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同学之间可以交换意见, 并共同协作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感到困难时才加以揭示, 这样就很巧妙地创设了小组合作的问题情境, 学生通过交流, 互相启发, 打破了思维的限制, 实现了资源共享, 也就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三、当学生认识不统一或产生错误时, 进行组间讨论

一般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 都想尽力表现自己。出现认识不统一时, 总认为自己的思考是正确的, 对别人的认识往往不会去仔细分析, 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让他们在组内冷静地思考, 理智地分析, 进而进行组间讨论, 教师从中发现问题, 因势利导, 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目标靠拢。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学习专题《狼》时, 我问:“学完本专题, 你对狼有了怎样的认识?”有同学说:“狼是食肉动物, 它对人类以及家畜造成了不少伤害, 应该猎杀这种动物。”有同学说:“狼虽然凶残, 但是它很聪明、团结, 且它在客观上起到了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作用, 应该对它加以保护。”第一个同学又说:“我并没有否认狼在生物界的作用, 我主张猎狼, 可并没有说要将狼斩尽杀绝呀!”……最终, 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狼有凶残、贪婪的一面, 但也有忠诚、聪明、团结等优点。因此, 看问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看, 尽量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这样的讨论甚至是争论, 对于学生进行正确的发现, 取得正确的认识, 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的。

四、当学生保持沉默, 课堂气氛紧张沉闷时, 进行自主讨论

课堂出现冷场是常见的现象, 其原因可能是学习内容枯燥, 问题太难, 学生情绪不佳, 气氛紧张等。此时, 教师可合理得法地调节气氛, 小组合作讨论便是方法之一。如我教《老山界》, 当学生读到半夜露宿一段时,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既是‘寂静’, 怎么又有那么复杂的声响?”此时课堂气氛较沉闷, 教师便让学生自主讨论, 从而打破了僵局。最后学生终于明白了:四周环境静极了, 才能听到“极远的又是极近的, 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声响, 正是这些声响把山间的深夜衬托得更加寂静, 作者是在用复杂的声响反衬山间深夜的寂静。

五、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或归纳性较强的问题, 可让学生自主讨论

学生出身各异, 成长背景差异甚大, 知识结构彼此不同, 视角也有着一定的区别, 在这种情况下, 对问题进行分析时, 的确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他们的出其不意、精灵古怪的提问, 常会陷教师于难以招架状态之中。处此情景, 教师不见得所有问题都能解决, 可让学生自主讨论来解决。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还可以为教师赢得思考的时间。例如:学习法国作家布丰的《松鼠》时, 我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后有位学生突然问:“老师, 我认为课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两句话‘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们的肉可以吃, 尾毛可以制成画笔, 皮可以制成皮衣。’是这篇课文中的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我便及时组织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 学生提高了保护动物的意识。

当然, 自主讨论的问题和时机还有很多, 但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每堂课的重难点展开自主讨论, 防止偏离课堂内容。与课堂内容不着边际的讨论将大大降低课堂效率。

(编辑:龙贤东)

摘要:在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势下, 小组讨论这一学习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在语文自主分层教学中小组讨论不能滥用, 教师要把握好小组自主讨论的问题和时机。

巧抓课堂讨论的好时机 篇4

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由于知识基础单薄,对老师的提问出现“卡壳”的现象屡见不鲜。如参照物的选择、做功的判断、物理定律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等。出现这些现象时,我们千万别包办学生的认识,因为这样做会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将物理学习引向歧途。此时,若组织学生适时展开讨论,通过集思广益,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困惑眼神时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学生理解了教师所授知识时,眼神是轻松的。但当讲授比较抽象的概念时,或因教师讲授的起点高,或因知识点本身难度大,这时学生的眼神是紧涩的。对于这种困惑眼神,教师千万不可视而不见,自我感觉良好,匆匆而过。最好能及时停止讲授,对已学知识展开讨论,加深理解,打好基础这是十分必要的。

三、在发现实验疑点时

在进行物理实验时,由于物理现象的显示受时间、器材等逐多因素的制约,出现各种离奇现象时有发生。如在学习热膨胀中气体的膨胀时,如果按教材中装置实验,用手握烧瓶,水平玻璃管的红色液柱不会立即向左移动,当手离开烧瓶时,红色液柱也不会立即向右移动,实验现象的出现均需要一段时间。因课本中未提及时间问题,如果教师考虑不到这一点,又怕耽误课堂时间,置实验实况不顾而硬性宣布标准化的实验结果,这样做很不科学,应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发生意外现象的原因,培养学生尊重实验实际结果的习惯。又如,研究固体和液体在相同条件下的膨胀程度差异系数时,在学生对二者难评优劣疑虑重重之际,应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的结构及各种影响因素,在讨论中让学生获悉在加热盛有液体的烧瓶时,烧瓶本身体积同样要胀大,进而分清液体的膨胀程度确实比固体大,解除学生疑虑。

四、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空台”时

如在做萘熔解实验时,有时要等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如果让学生干坐着等待实验结果,不仅浪费时间,也影响教学效率。这时若能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几个相关问题。如物体吸热时温度是否一定升高?物体温度降低是否一定对外放热?既可以弥补这时课堂教学的“空台”,而且在前置讨论基础上,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更能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收效倍增。

五、在学生的实验记录数据出现较大差别时

学生实验,由于受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影响较大,有时会出现各组间实验结果甚大的現象。这时抓住学生疑虑强烈的心态,及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找出原因,对指导学生今后实验更为有益。

浅谈数学课小组讨论的时机 篇5

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 课堂讨论便成为广大数学教师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 成为衡量一节数学课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 很多教师一上课就出示问题, 马上组织课堂讨论, 然后请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虽然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 但由于时机把握得不够好, 讨论氛围还没有形成, 缺少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导致课堂讨论没有实际效果。为了充分发挥数学课堂讨论的整体功能, 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 要把握好讨论的时机, 选择好讨论的内容, 使课堂讨论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就针对讨论时机的把握谈谈看法。

一、讨论时机可选在“思维受阻”时

思路受阻是指学生对具体问题不能进行灵活、合理、抽象的加工, 或不能以抽象规律为逻辑起点, 经过逻辑中介, 逐步演绎成具体, 从而阻塞思维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受认知结构等智力因素的制约和诸多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不能够深刻理解, 有时出现“卡壳”现象。遇到这种情况, 教师应及时组织全体学生在出现思维受阻的问题上展开讨论, 通过集体的智慧理顺思路, 使思维受阻的学生茅塞顿开, 明确知识掌握的薄弱点在哪里。讨论进行时, 还应充分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鼓励他们各抒己见, 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

比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上遇到这样的问题:已知Rt△ABC中, ∠C=90°, AC=BC=2, 将一块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斜边AB的中点M重合, 当三角尺绕着点M旋转时, 两直角边始终保持分别与边BC、AC交于D、E两点 (D、E不与B、A重合, 如图1所示) 。

(1) 试说明:MD=ME;

(2) 求四边形MDCE的面积。

很多学生开始都无从入手, 这时教师可以适当点拨, 说明两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是利用全等, 而图中并没有现成的全等三角形, 那么能否构造全等呢?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往往就能出现“柳暗花明”的境地。讨论就像一座桥, 连接彼与此, 它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启迪学生的智慧,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 培养思维能力。

二、讨论时机可选在“意见分歧”时

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认知水平不同,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的想法, 这是思维真实的表现。甚至有学生对某些内容产生理解偏差, 没有进行取舍的判断力, 觉得这种想法也对, 那种方法也好。这时候教师不要轻易地将正确答案抛给学生, 更不能简单地否定。而应充分发扬民主, 从学生的想法中捕捉出有代表性的意见, 引导学生讨论,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甚至展开争辩。然后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 统一见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效果比教师的“独白”会更好。

比如讲无理数的概念时, “5是分数吗”这个问题一提出, 学生往往从直觉上加以判断。这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探究判断的标准, 并进行讨论, 要求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各自的理由。讨论的结果是“认为不是分数”的学生最终说服了“认为是分数”的学生, 而依据就是无理数的概念, 并且在说理过程中渗透了反证法的思想。这次讨论让学生们知道, 概念是说理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武器,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讨论中, 做对的学生的正确想法又一次得到了肯定, 而理解错误的学生明白了错误的原因, 避免了错误的再次发生。

三、讨论时机可选在“解答开放”时

许多教师常说, 现在的学生思维空间太狭窄, 不灵活。其实, 思维的活跃来源于开发。没有系统的训练, 就不会有灵感的闪现。开放性问题就是很好的训练题材。要让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和讨论, 让他们的思维发散出去, 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在解决开放性问题时, 学生的思维处于开放状态, 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可以广泛地进行交流, 并且能得到及时反馈, 从而使学生的认识趋于完善。而且课堂讨论使部分较为内向的学生能逐渐适应讨论这种氛围, 敢于谈论自己的想法, 而不至于常常处于被动、消极地聆听和吸收的状态。部分外向学生也能够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逐渐学会谦虚和宽容。而对于少部分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生, 则提供了一定的指向性, 弥补了无向思维的空白。

数学中, 常常会出现一些开放性问题。解答开放性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 而且结果也不唯一, 不同学生常常发现不同的结果。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 为学生间的交流创设了良好的机会。教师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 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自由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 倾听同伴的意见, 并从中互相启发, 互相补充, 共同进步。

比如平行四边形复习时, 要求学生研究平行四边形ABCD具有以下性质: (1) AB//CD; (2) BC//AD; (3) AB=CD; (4) BC=AD; (5) ∠A=∠C; (6) ∠B=∠D。若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能否保证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此题有效地发挥学习的迁移作用, 同时也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搭桥铺路, 以利于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让学生自己去慢慢感受开放题的特点, 如有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综合开放型、动手操作类开放探究性试题等, 逐步体验做开放题的乐趣。然后小组讨论, 说说自己的方法和理由。在多次体验的基础上, 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发散性都得到了发展。而且在讨论中, 学生不仅学会与他人交往和团队合作, 在合作中享受知识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对打开学生的思路也有很好的作用, 而且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自然也就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产生进一步探索和创造的愿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 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 体验到创造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往往在小组讨论中得到极大的体现。“条条大道通罗马”, 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解题方法, 是给学生张扬个性、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一展开讨论, 不仅疑问豁然开朗, 而且学生从他人的解题中获得了新思路, 开阔了视野。

四、讨论时机可选在“生有疑惑”时

古人说: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没有疑惑, 就引不起思考的兴趣, 组织讨论的问题尤其是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总会出现原有的认识结构与新知识的冲突, 有的问题可以自己解决, 但有的疑惑学生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问,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帮助提问的学生解决问题。当学生在质疑问难过程中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组织讨论。

在教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 当得出结论, 直角三角形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时, 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称“斜边、直角边”。前面讨论过, 如果直角变成锐角, 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这时候就有学生提出, 那如果直角换成钝角呢?这时, 笔者肯定了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堂上能大胆质疑, 是主动精神的充分体现, 敢问是一种良好的行为。然后让学生按小组展开讨论。经过讨论学生发现, 当直角变成钝角时, 依然全等。这时候让学生理解SSA就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最后全班学生鼓掌感谢那位提出问题的学生, 这位学生得到了鼓励, 全班学生的认知也得到了提升。

通过小组讨论, 使得学习困惑者在别人的帮助下, 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巩固, 又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同时, 也培养了他们正确的信息迁移思维习惯。这样的讨论, 由于学生间的双向信息是通过“学生语言”来交流的。因此, 学生对讨论的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 从而更顺利地完成知识建构。所以, 当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提出时, 要把握好时机展开讨论, 可以使学生大脑皮层高度兴奋, 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动, 学习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气。

五、讨论时机可选在“扩展深化”时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是充满生命灵性的, 在动态的数学课堂中常会出现一些意外。这些意外往往是学生灵感的迸发、大胆的创意, 是张扬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的契机。教师要善于捕捉这类意外, 及时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

课堂教学要“抓纲靠本”, 但这绝不意味着照本宣科。课本中的有些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予以扩展和深化, 以启迪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了整式乘法后, 讨论 (2+1) (22+1) (23+1) (24+1) … (216+1) +1的末尾数字是多少?如果教师直接讲的话, 那么就是在这个式子前添加 (2-1) , 然后利用乘法公式计算得到232 , 再利用规律21 的末尾数字是2, 22 末尾数字是4, 23 末尾数字是8, 24 的末尾数字是6, 25 末尾数字是2……发现末尾数字4个一循环, 从而得到本题的末尾数字为6。可是, 学生讨论后却有另一种发现, 即在几个因数中22+1=5, 而5乘以一个整数, 末尾数字要么是5, 要么是0。这题中其余的几个因数都是2的N次方加1, 都是奇数, 则乘以5末尾一定是5, 最后加1的话, 末尾数字就是6了。发表这种意见的小组得到了全班学生的掌声。通过小组讨论既克服了思维定势, 又拓展了思维。

叶圣陶先生主张:“教, 是为了不教。”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 尤其在练习拓展环节, 抓住学生的思维亮点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畅所欲言, 往往能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将数学研究从有限的课堂延伸至更广阔的时空。

六、结束语

讨论时机 篇6

课堂讨论效果的优劣与讨论的时机把握是否恰当密切相关。时机把握得好, 则讨论会很顺利地展开,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 如果时机把握不当, 必将影响其讨论的效果, 甚至于事倍而功半。如此看来, 讨论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 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讨论的时机。

根据我从多年从教的经验来看, 我认为组织学生讨论应把握以下几个时机。

一、学习新知时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有强烈的新鲜感, 在教学新课时, 就及时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就会怀着愉快心情积极参与。

例如, 教学“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 教师谈话引入:运用运算定律可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运用运算定律还可化难为易, 使我们的计算又对又快。比如:58×25×4, 125×16等, 如果按照顺序计算, 计算数字太大, 算得较慢。那么怎样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呢?请大家边看书边讨论怎样计算才简便, 此时学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 讨论起来兴味盎然, 气氛非常活跃。

二、出现认知模糊时

学习过程是认知逐渐清晰明朗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 如果学生对新知识的本质认识不清时, 就组织他们展开讨论, 他们就会很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

如教学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时, 有的学生对这种简便方法计算出的余数理解不透, 出现像“4300&#247;700=6……1”这样的错误。引导学生讨论:被除数除数末尾都去掉两个0, 就表示43个 () 除以7个 () , 那么余下的1应该表示1个 () ?

三、当理解出现疑难时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学生如果对新知识理解出现疑难时, 往往就有一种讨论的欲望, 处于讨论的“待发状态”, 这对讨论非常有利。教学中一但发现这样的征兆, 就应该及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我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 突然有个学生打断我的讲课, 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在小数点的后面或中间添上0, 小数大小会怎样呢?”我没有继续再讲下去, 而是及时抓住学生这一疑问, 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们展开讨论, 结果学生们纷纷投入了讨论之中, 不需要我去发动, 不一会就帮助这位同学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 他也反映理解得非常透彻。

四、当认知结构初成时

学生初步掌握了一种新知识时, 往往急于运用新知识去展示自己的新本领。这时组织讨论, 等于是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应用知识的舞台, 他们一定会乐于参与其中。

上一篇:文言文教学效率研究下一篇:怎样培养教师信息素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