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时机

2024-08-10

康复时机(精选4篇)

康复时机 篇1

脑梗死( cerebral infarction,CI) 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者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是造成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大约80% 的病人在脑梗死发生后均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偏瘫、失语是比较常见的后遗症,其中又以偏瘫的发生率为最高[1]。许多学者指出,在病人病情和生命体征稳定情况下,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脑梗死后偏瘫病人给予康复训练有助于病人综合功能的恢复和预后改善[2-3],但是对如何确定以及选择最佳的康复治疗介入时机,临床上却没有明确的定论。本研究选取2010 年1 月—2014 年8 月我院收治的104 例脑梗死后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研究改善病人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康复治疗的最佳介入时机,为临床脑梗死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符合脑血管意外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4],且经头部磁共振成像(MRI)和CT确诊为脑梗死的病人,共104例。其中男63例,女41例;年龄41岁~74岁(55.7岁±8.3岁);病程1个月~12个月(7.4 d±3.6 d);偏瘫部位:左侧58例,右侧46例。按照康复治疗介入时间的不同将病人分为早期介入组和晚期介入组,每组52例。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影响运动、认知和神经功能疾病的病人;2伴有心、肝、肺等重要器官和其他重要系统疾病的病人;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4双侧瘫痪的病人;5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女性病人。本研究已经过我院伦理学会的批准,所有病人及其家属均被告知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和偏瘫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及神经营养药物等内科对症治疗。同时对病人的脑功能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和病人所处的不同功能恢复阶段制定科学、合理、规范、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和措施。早期介入组病人在常规内科治疗14 d内开始介入康复治疗,晚期介入组病人在常规治疗30 d后开始介入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内容包括,1运动功能康复:综合运用Bobath、PNF、Rood、Brunnstroms等多种多项易化技术,根据病人处在的恢复阶段依次进行体位治疗、促进性康复训练、痉挛抑制训练、肢体负重训练、躯干控制训练、双侧肢体协调训练、减重步行训练、上下楼训练。2物理疗法:采用多功能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对病人脑部作超声波治疗、采用磁刺激仪对病人的患肢和健肢进行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3针灸、推拿等传统康复治疗:运用传统中医理论对病人头皮相应的运动功能区进行针灸治疗,对躯体相应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对病人头部、躯干、患肢等相关穴位进行按摩。4作业疗法:根据病人病情选择合适的康复作业内容,有针对性地利用患侧肢体的残存功能或在器具的辅助下适当进行环境改造来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5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病人联系日常的生活技能,如刷牙、洗脸、穿衣等活动,以增强病人眼手协调功能、平衡功能,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6心理康复治疗:与病人沟通,建立护患间的信任关系,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出现不良情绪时及时进行干预,对病人给予鼓励,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上康复项目每日1次,每次20 min,10次为1个疗程,康复治疗项目和强度随疗程增加逐渐增加。

1.3观察指标

于康复治疗介入前和康复治疗介入后2周、4周、6周分别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对病人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用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对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价,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对病人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人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6周,两组病人F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组治疗2周后FMA评分与晚期介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6周FMA评分与晚期介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2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人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6周,两组病人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组和晚期介入组相比,治疗后2周、4周、6周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3两组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人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2周、4周、6周,两组病人的M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组和晚期介入组相比,治疗后2周、4周、6周M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3 讨论

脑梗死是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经治疗幸存下来的病人绝大多数都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永久损伤。偏瘫作为临床上脑梗死后最常见的后遗症,偏瘫发生后病人患肢一侧的肌力、自主控制能力下降,肌肉张力改变,导致病人的运动能力受限,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5]。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论在结构方面还是功能方面都有一定的重组和再塑能力,且在梗死后病人神经细胞并没有完全凋亡,在条件适宜和适当刺激下,仍具有再生的能力[6]。基于上述观点,对病人给予康复训练可用于促进病人神经侧支循环、建立神经轴突和突触的联系、促进对侧脑半球的功能代偿和重组,使病人的残余功能得到应用,从而提高病人的整体功能水平。国内报道表明,康复训练对减少脑梗死面积、减轻病人残疾程度、促进病人运动功能康复以及改善病人神经功能效果显著[7-8]。特别是近年来,新的康复训练方法层出不穷,如减重步行训练、重复经颅磁刺激等在临床上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病人的康复效率[9-10]。陶峰等[11]报道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病人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对缩短康复病程,减少并发症,减轻家庭、社会压力具有积极作用。然而不能忽略的是,脑梗死本身具有一个自我恢复期,且在脑梗死2 周内病人脑水肿尚未消除,情绪受到病情的影响也易发生较大的波动。对于一些超早期病损的病人其血管和血压的稳定性均较差,容易发生再灌注导致新的脑部病变。因此,选择合适的康复治疗方式和治疗时间对脑梗死后偏瘫病人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意义重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运动功能、神经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 P <0. 05) ,提示无论是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还是晚期介入康复治疗对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均有效。且早期介入组脑梗死后偏瘫病人运动功能( FMA ) 、神经功能( NIHSS) 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BMI) 恢复情况显著优于晚期介入组( P <0. 05) ,提示在常规治疗14 d后对脑梗梗死死后后偏偏瘫瘫病病人人介介入入康康复复治治疗疗,,对对改改善善病病人人的的运动能力、修复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综合考虑脑梗死后病人的病情、心理状态和药物使用的情况,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选择较早的康复治疗介入时机,以合适的康复治疗方式和治疗强度对脑梗死后偏瘫病人进行康复治疗,有助于病人功能的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时机 篇2

1 康复治疗时机的选择

早期康复治疗必须选择好时机,这是至关重要的。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因由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发病后宜静卧,积极抢救生命和预防并发症,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一般病情稳定后,即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及物明显颅内高压症状,无严重合并症,即可进行康复治疗,应先在病床上作瘫肢按摩、针刺、穴位注射和适当的功能锻炼。脑梗死患者在没有严重心肺合并症的情况下,入院后即可行康复治疗。采取康复治疗措施时,即医师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个体素质等情况,采取个体化的康复措施。因此,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越早越好,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疗法。

2 康复治疗措施

2.1 瘫痪肢体的康复

2.1.1 早期预防关节僵直和畸形

应在发病后立即进行。采取良好姿位和关节被动运动,可以预防肢体挛缩、畸形,为后续肢体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患者仰卧位时,应把两足的足底紧紧抵住足板,后跟悬空放在足板与床垫之间的空隙中,足趾朝上;在股骨大粗隆下放一小枕,以防止髋外旋畸形;膝与髋保持伸直位,可预防髋与膝屈曲位挛缩,为站立和步行创造条件,还可防止足下垂。肩外展90°,稍内旋,肘屈90°,前臂稍旋前。腕伸直,指骨间关节与掌指关节微屈,拇指外展与对掌。通常用小夹板来保持腕和手的正确位置。

2.1.2 按摩瘫肢,针刺及穴位注射

为了减轻疼痛和肌紧张,在瘫肢运动之前,应对瘫肢进行肌肉按摩,使瘫肢获得充足的血液供应,消除肌肉痉挛与疲劳,滑利关节并改善关节营养,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开始时采取安抚性推摩、擦摩、轻柔的揉捏等手法,在患者能主动制止肌肉的不自主收缩时,方可采用较深入有力的揉捏、擦摩等手法,配合针刺、穴位注射以疏通经络,反射性地促进脑功能的逐渐恢复。

2.1.3 瘫肢被动运动

继瘫肢按摩后,医师或家属应使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其方法是将患肢的所有关节向各个方向运动,做到平缓柔和,运动幅度逐步增加,并达到最大幅度。

2.1.4 瘫肢主动运动

随着疾病在不同阶段发生的变化,患肢呈现不完全瘫痪或恢复一定的随意运动时,功能锻炼应由被动运动转为主动运动。此时,应向患者讲明道理,示范方法,提出要求,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以自身锻炼为主,其他措施为辅,医务人员指导,家属督促配合的方法进行不懈的训练,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活动强度。

上肢主动练习的方法。先集中注意力练习一个关节,待此关节有进步时,可维持该结节一定的姿势,然后运动其他关节,待能控制两个关节时,可训练上肢在活动中放置某一位置,并维持该姿势。最后训练伸指功能,并反复练习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动作。

下肢主动练习的方法。瘫痪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要比上肢早,要及时进行行走训练。先从坐位开始,交替摆动两侧小腿,屈伸踝关节,有进步时练习站立平衡,背屈和屈膝,从有依靠到无依靠,由分腿站立到并腿站立,双足站立到单足站立。经改变站立姿势后,可逐渐练习走步,然后练扶拐,持拐以及徒手行走。在行走训练过程中,如存在异常步态时,要予以矫正。

2.2 心理康复

在发病初期,突遭不幸,由一个健康人转变为患者角色,没有一个适应过程,患者往往表现为恐惧、不知所措,有的惧怕死亡,求知心切等异常心理而情绪紧张、焦虑。此时应做好入院前的健康指导,给予精神安慰,并切实帮助患者减轻躯体不适,关心体贴患者,缩短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心理距离,以解除患者的担心和忧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在病情稳定期,基本消除了紧张恐惧心理,但患者往往对疗效不明显而出现急躁、消极、抑郁等心理变化。此期应以解除患者的躯体痛苦为主,同时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学会各种康复方法和生活护理,对不良心理变化进行积极疏导。

在康复治疗期,由于神经功能缺如和偏瘫、失语等改变恢复较慢,患者惧怕引起后遗症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赡养等问题。此时,应鼓励、指导和促进改善生活为主,指导患者运动和语言功能恢复训练方法,为日后顺利康复创造有利条件,并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和能力。

2.3 言语训练

训练时,要先从学发音开始,然后学说常用的单字、词、简单对话。在训练时要结合看图识字与视觉刺激相结合的方法,逐渐扩大言语范围,随时纠正错漏之处,循序渐进,不断强化,使之得到巩固和提高。对感觉性失语的训练可采用2种方法:(1)视觉逻辑法。如给患者端来水杯,并告诉患者“喝水”,患者虽然不理解“喝水”的含义,但从逻辑上患者理解是让其喝水。(2)手势法。如说让患者“洗脸”,患者不理解,但与训练者用毛巾示意擦脸的手势结合起来,患者很快会理解,会主动接毛巾擦脸。

3 体会

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退化,患病后的治疗涉及到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行为方法、人际关系的改变和心理障碍,所以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是难以解决问题的。

康复时机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实验动物 :30只体重为2.70 ~3.3kg日本大耳兔,雌雄不限,由中国医科大学提供。

实验相关 仪器 :血细胞分 离机(COBE 6.1Spectra Version)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移动X光机。

1.2 方法

将30只日本大耳兔用3% 戊巴比妥钠 (30mg/kg)静脉麻醉,仰卧固定,在无菌条件下,人工手术制造成年兔股骨髁上骨折,手术切开复位行钢板内固定,并辅助石膏外固定。根据术后拆除石膏的不同时间点(于术后2、4、6、8、10周拆除石膏)分为5组,分别为术后2周组、4周组、6周组、8周组、10周组,不同的时间点分别拆除6只大耳兔石膏,拆除石膏后对这5组进行功能锻炼4周,观察功能锻炼4周后各组的X线片检查结果,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并进行骨密度测量,分析兔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机 ;为预防兔的不配合性,功能锻炼均在麻醉状态下使用被动的屈伸练习。

1.3 功能锻炼方法

功能锻炼基本使用被动的屈伸练习,从无痛角度开始(0°~20°)运动范围根据不同的模型兔进行调节,20分钟 / 次,2次 / 天,每天增加2°~5°,每次功能训练后,将患肢平放,足底稍垫高,以防止膝关节伸直受限。

1.4 观察指标

观察功能锻炼4周后各组的X线片变化,关节功能恢复及股骨颈、腰椎L2 ~ 4骨密度变化情况。采用普通测角器测量患者膝关节活动度 (range of motion, ROM ),膝关节功能疗效判定标准参考文献[3],分为优、良、可、差,计算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关节活动范围(ROM)> 120°,伸直0°,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为优 ;ROM在90°~120°之间,伸直受限< 10°,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为良 ;ROM在60°~ 90°之间,伸直受限> 10°,膝关节功能轻度受限为可 ;ROM < 60°,膝关节功能明显受限为差。优良率 =(优 + 良)例数 /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软件统计分析,实验中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作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多个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在术后拆除石膏行功能锻炼的不同时间点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数据见表1,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8,P=0.01),以术后4周组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最高,为100.0%。

2.2 膝关节活动度(ROM)比较

2周组、4周组、6周组、8周组、10周组的ROM分别为80.5±18.3,96.8±14.7,81.2±16.2,78.9±16.4,70.7±11.7,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ROM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5,P=0.02),以4周组ROM最高。

2.3 不同时间点的骨密度变化

对各组拆除石膏行功能锻炼4周后,进行骨密度测量,结果显示术后2周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分别为0.16±0.03和0.08±0.02,均低于其他各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4 X 线片检查

4周组于功能锻练4周左右即可见大量骨痂生成。骨折的愈合时间平均为10±2.4周,术后骨折均对位,对线满意。2周组和8周组各有1只出现内固定器松动,导致骨折不愈合,2周组,6周组、8周组、10周组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均比4周组骨折愈合时间长,差异显著(P < 0.05)。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结构组成和功能最复杂的滑车关节,在下肢承重,运动等多种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良好的稳定性和活动度是膝关节发挥正常功能的决定性因素[4]。膝关节周围骨折多造成膝关节软组织的严重损伤,常累及关节面,经手术治疗后需要长时间固定,容易造成关节功能障、愈合畸形等不良情况[5,6]。而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能够促进骨折部位快速钙化、愈合,防止骨痂硬化继续生长,避免形成创伤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内是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最佳康复训练期,对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活动范围具有重要影响[6]。研究证实,关节周围骨折术后长时间的制动可导致肌肉、骨骼及关节出现病理变化,长期制动所导致的肌肉失用性萎缩需要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恢复[7,8]。因此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功能锻炼极为重要,过早运动可导致关节腔内的渗血渗液增多而影响伤口愈合,而太迟则关节内外易形成粘连而影响疗效[9]。如不掌握锻炼时机,盲目锻炼,很可能引发骨折内固定器松动,脱落,导致骨折不愈合,也可能引起膝关节僵直,引发患膝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功能丧失,给病患的身心带来极大痛苦,也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国内外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研究很多,但对锻炼时机的掌握却有分歧,锻炼时机得当,准确,对术后病人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大意义[10]。

早期功能训练十分必要,术后早期主动功能训练是基础,被动功能训练是主动训练的补充和辅助训练,关节的连续活动能够明显增加关节代谢和修复速度,促进营养吸收。以往的治疗方法是使患者长期制动,导致肌肉萎缩、结缔组织挛缩、僵硬,发生骨关节炎,影响了膝关节的功能。早期康复训练注重肌力训练,通过肌力训练来促进关节内的淋巴液、血液的回流,加速周围组织、关节软骨和滑膜的代谢。在进行肌肉收缩训练时,还应该逐渐进行骨折近端、远端未固定关节的活动,以防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早期关节功能的功能训练可以阻止关节内纤维结缔组织粘连,恢复关节和软骨间的自由活动,避免骨折不愈合,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发生。

本研究通过人工建立兔膝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术后模型来研究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时机的选择,通过功能锻炼4周后对各时间点行X线片检查,膝关节活动度以及骨密度测量,分析各时间点骨折部位愈合情况及内固定稳定程度,结果表明,术后4周时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膝关节活动度以及骨密度测量结果均优于其他各时间点,说明功能训练可以明显减少膝关节周围骨折康复期间骨矿物质的丢失,使局部骨密度下降量减少,达到有效预防和改善废用性骨质疏松目的,同时证实了膝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最佳时机为术后4周。

本研究的数据结果为骨折临床病人的术后功能锻炼时机选择提供临床依据及理论指导,使病人术后关节功能康复及骨折愈合程度达到最佳状态,尽量减轻患者痛苦和家庭负担。

摘要:目的:探讨兔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机。方法 :采用日本大耳兔人工造成兔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动物模型,给予手术切开复位行钢板内固定治疗,并以辅助石膏外固定,于术后不同时间点拆除石膏行功能锻炼,于功能锻炼4周后对各时间点行X线片检查,观察膝关节活动度(ROM),测量骨密度,分析兔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最佳时机。结果 :各时间点间的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和ROM均以术后4周时最高,与其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点的骨密度值,发现术后2周时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分别为0.16±0.03和0.08±0.02,均低于其他各时间点。结论:兔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4周开始功能锻炼时膝关节功能恢复最佳。

康复时机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4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经过肝功能检查、CT检查、心电图以及常规检查确诊, 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发热、食欲下降以及右上腹疼痛等症状, 部分患者伴有肌紧张、反跳痛、右上腹压痛以及黄疸等。根据患者手术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 发病到手术时间不超过72h的患者记为A组, 超过72h为B组。A组患者共36例, 其中男21例, 女15例, 年龄63~74 (68.4±6.0) 岁。28例为单纯性胆囊炎, 8例为化脓性胆囊炎。B组患者共32例, 其中男19例, 女13例, 年龄62~73 (68.1±5.6) 岁。26例为单纯性胆囊炎, 6例为化脓性胆囊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以及胆囊炎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四孔法进行治疗, 对于胆囊张力较大的患者, 可首先予以减压。结石嵌顿于Calot三角时可将胆囊切开并取出结石后再对Calot三角进行解剖, 之后前后结合以暴露Calot三角, 胆囊应用顺逆结合的方法切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肺感染、胆瘘以及肠瘘。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住院时间以及花费采用±s表示, 采取t检验, 并发症发生率应用百分率 (%) 表示, 采取χ2检验, 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比较

A组患者住院时间14.2±5.3d, 住院花费12875±240.3元, 均明显少于B组, 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 其中切口感染、肺感染、胆瘘以及肠瘘各1例, 明显低于B组的25.00%, 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患者发生急性胆囊炎后, 如果结石不移动、梗阻无法及时解除, 胆流无法恢复通畅, 就会逐渐从单纯性炎症转化为化脓性炎症, 进而发生囊壁坏死甚至穿孔等问题, 病情快速加重[3]。再加上老年人容易合并动脉硬化, 发生急性炎症时发生胆囊内小动脉栓塞以及坏死的几率更高。因此不少学者建议于72h内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施行手术。同时大量的临床病例治疗结果也显示, 急性胆囊炎患者于发病72h以内进行手术, 其术后康复效果得到显著提升[4]。

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研究, 按照手术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 结果显示, 发病到手术之间间隔时间不超过72h的患者其切口感染、肺感染、胆瘘以及肠瘘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 同时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花费也少于B组, 提示该组患者的康复速度更快, 恢复效果更加, 而并发症发生率的减少也可以改善患者的质量, 强化康复效果。推测原因该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更优的原因在于急性胆囊炎无论是否合并胆囊结石, 发病72h内的症状以炎性充血水肿为主, 导致纤维浆液以及各类炎性细胞的渗出, 渗出纤维蛋白的浆膜面与其它浆膜接触之后才会引发纤维蛋白性粘连。此时组织虽然较脆, 但胆囊周围很少发生粘连问题, 并且即使出现水肿渗出或者渗血, 但由于粘连比较疏松, 解剖层次清晰, 因此术中分离相对比较容易[5], 手术难度降低。到了急性发作后期, 纤维素性渗出物不但增多并会累积, 成纤维细胞浸润并形成胶原以致发生机化, 最终导致纤维性粘连问题, 甚至形成瘢痕组织。此外, 还有研究结果证实, 早起施行手术的患者, 即便胆囊已经坏疽或者化脓, 也不会对手术的顺利进行造成明显影响[6]。由此, 我们可认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应该争取早期手术, 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患者, 手术最好在72h内进行。发病时间已经超过72h的患者, 也应该尽快施行手术, 尽量于发病1w内进行手术, 对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把握好手术时机是关键, 尽量在发病72h内进行手术, 以加快康复速度,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优化患者的康复效果。

摘要: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患者手术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 所有患者均采用四孔法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以及并发症发生率。A组患者住院时间14.2±5.3d, 住院花费12875±240.3元, 均明显少于B组, 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 其中切口感染、肺感染、胆瘘以及肠瘘各1例, 明显低于B组的25.00%, 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把握好手术时机是关键, 尽量在发病72h内进行手术, 以加快康复速度,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优化患者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手术时机,急性胆囊炎,粘连,康复

参考文献

[1]杜德晓, 宫轲, 张能维, 等.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J].山东医药, 2011, 51 (10) :76-77.

[2]赵玉龙, 丁海.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的选择[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 12 (3) :202-204.

[3]王庚壮, 李霆, 石利国等.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6) :1272-1274.

[4]徐宇, 王昭南, 黄夏友, 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不同腹腔镜手术时机结局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0, 22 (3) :227-229.

[5]张展志, 张能维, 朱斌, 等.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机的再探讨[J].安徽医药, 2010, 14 (1) :51-52.

上一篇:单元阅读语篇下一篇:随访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