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时机的选择

2024-10-15

课堂提问时机的选择(共9篇)

课堂提问时机的选择 篇1

数学课堂中, 教师很多时候没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从而导致学生“卡带”、课堂“冷场”, 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对提问的时机进行准确的把握,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新课程开始时提问

兴趣是维持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的关键因素。在学习新的知识时, 学生通常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进入状态。此时, 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有趣的提问能够在引导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的同时, 帮助学生更快地集中进入到学习状态。

二、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提问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发展是迥异的, 因此, 不同思维发展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思维的局限, 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 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理解差异或理解障碍。因此, 教师在这种时候必须扮演学生的思维向导, 尤其在学生无法开展思维活动时, 更要提出问题, 帮助学生跨越思维的障碍, 实现思维的顺利发展。

三、在知识的重难点上提问

学生对于重难点的理解要比一般的知识点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虽然突破重难点并不仅限于课堂提问这一条途径, 但是巧妙的提问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都会起到促进作用。在重要的知识处提问, 能加深学生的认识, 从而在学习时能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在学生无疑处提问

疑问是促进学生主动求知和积极思考的催化剂, 因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在学生似懂非懂处及时提出问题, 让学生去解疑, 势必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每个学生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会有疑问, 因此教师便需要在此时介入, 对学生进行提问, 激起其心中疑问。对此, 在教学方面造诣颇深的朱熹也曾说过“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 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为长进。”教师必须在课堂上, 针对学生无疑处创设条件进行提问, 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

五、在知识可以迁移时提问

学生的成长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 而教学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将掌握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也就是说要学生学会学。数学里面有很多知识是相通的, 如, 学习等比数列时就可联系等差数列, 学习双曲线时就可联系椭圆。

提问的时机是一个相对抽象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 恰当把握提问的时机, 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时机 篇2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应以激发学生思维为着眼点,通过提问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理解。那么,课堂的提问究竟应抓住哪些时机呢?

一、 学生对文本的疑惑之处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我尝谓为教师者,只须多动脑筋,经常为当前之学生设想,必能自致善法,予学生以切实之助益。”

作为教师必须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重难点,最好先把自己当为一名学生去学习,找出不懂的不理解的知识,然后再去考虑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问什么,怎么问。抱着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提高自己读写听说能力 的目的去钻研,对课文必有深切体会。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有哪些疑难,这是设计提问的基本依据。要让学生预习时提出疑问,让几个学生填写质疑卡片,收集起来加以整理,用心研究学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疑问,就可以据此设计好提问。如果调查研究不够,自己对问题的预设不足,就有可能在课堂上出现卡壳的尴尬局面,所以设计教学时就要多动心思,多动脑筋,起初想的往往不见得好,再思,就可能好一点,三思,可能更好一点,反复琢磨,就可以设计出巧妙的提问,这样的设计过程,也给人以创造性劳动的乐趣。

在做好课堂问题预设的同时,也要注意课堂上生成性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丰富知识和教学经验以及机敏的智慧。

二、 新旧知识之关联处

要找准新旧知识结合点提问。提问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过难的问题会使学生感觉高不可攀、丧失信心。现代教学理论研究认为,教师提问应找准新旧知识结合点,所设计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知识来积极探究。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其分解,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扩展。

三、 教学环节之关键处

抓住文本语言的表述。在有些课文中,总是反复出现一些关建词或语句,那么就要抓住这些关键点设疑提问。比如《孔乙己》一课.文中多次出现“笑”一词,孔乙己出场时人们看着他笑,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酒时,人们拿他当乐子,取笑与他。孔乙己被打折腿后,去咸亨酒店喝酒,仍然是在众人的笑声中“坐着用手慢慢走去”的,关于“笑”的这些情节,我引导学生找出来并反复品读众人为什么哄笑,他们的哄笑说明了什么?在学生的寻找、品读、理解下,陆续有学生发言了,有学生说道:“众人之所以笑他,是因为他“满口之乎着也”,在众人面前卖弄学问,他认为“读书人‘窃书不能算偷书’这种为自己的面子而强词夺理的语言很滑稽可笑,所以笑他”。我就势提问“由此情节,你认为孔乙己人物特点是什么?”又有学生站起来说“他卖弄自己,自命清高,死爱面子”,这时又有学生说道“老师,我觉得孔乙己思想很麻木,因为他面对众人的取笑,要么不回答,要么就用他那些之乎者也难懂的话转移话题,引得众人在对他哄笑一番,他没有一点自知精神和反抗意识。”此时课堂上举手的人更多了,有同学说道“我觉得众人很无聊,也很冷漠,他们光顾着拿孔乙己取乐,没有同情心”,有学生说道“孔乙己很可怜,他生时受人嘲笑和捉弄,还受到丁举人的毒打,被打折腿后去咸亨酒店喝酒,众人没有关心他仍然取笑与他,所以我觉得他很可怜,众人很冷漠,这是一个事态炎凉的社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问题的设计,既抓住了教学重点(即人物形象分析和主题探究),有引导了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来思考探究,体验反思,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 思维之转折处

1.正向思维的转折点。在文中如能把握某人的思想或情感的变化过程则对理解文章有着重要意义。例如课文《最火一课》,小弗朗士原本是一个贪玩,幼稚,不爱学习,害怕老师的孩子,最终变成了一个理解关爱老师,热爱祖国的懂事的孩子,是什么原因让他有如此的变化呢?那就是强烈的爱国感情。要让学生理解这一点,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小弗朗士的变化并探讨变化的原因。为此我设计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对话式问题:小弗朗士和我们一样都是学生,他爱上学吗?(不爱)他为什么不爱上学?(他贪玩,他认为在外面玩比在学校上课有趣)那么,上最后一课时,他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教室气氛与往日不同;韩麦尔先生的穿着,神情,上课的态度和所讲的内容与往日不同)小弗朗士在这样的环境和人物的影响下,有变化吗?(有,他热爱学习了,他理解老师了,他憎恶侵略者,)是怎样的情感使他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强烈的爱国情感)此教学正是抓住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来提问,即引导学生理清了情节发展,明确了人物形象,也理解了主题。

2.看似矛盾的对比点。在看似互相矛盾的语言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值得探究。如《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已经坐在椅子上,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的说······。这里”柔和“与“严肃”是矛盾的吗?抛出此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定会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从而理解韩麦尔先生内心复杂的情感。再如《孔乙己》一课,最后一句“我倒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大约”和“的确”这看似矛盾的词也是一个值得思考并探究的问题。而这些词对于理解文本,了解人物,挖掘主题有着重要作用。

课堂上问题的设计要“放收自如”。评价要客观、准确,按照 “真理性、正当性、诚实性”的评价尺度,给予贴切的评语。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教师都要注意将自己的评价指向学生的应答行为,而不是学生这样一个人。诸如“你这个想法很好呀!”就很有针对性,而像“你很聪明”这样的评语虽起到鼓励的作用,但这种简单的反馈,无法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对学生的答案作具体分析,对在哪儿,错在何处,对不完善的地方给予适当的补充,提醒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看问题,对教学信息作更高水平的重组,这就需要更多地作出延伸性反馈、发展性评价,发挥教师应有的角色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时机的探讨 篇3

一、课堂提问的时机要视教学的具体对象而定

就教学的具体对象——学生而言, 对谁提问, 什么时候提问, 教师不仅在课前要有一个准确的预设, 甚至可以写进教案或学案, 以免临渴掘井、胡乱点将, 更要在课堂进行过程中察言观色, 洞悉课堂变化。有经验的老师一般能从学生的眼神、体态等方面进行准确的判断, 从而很好地落实提问的具体对象, 抓住提问的大好时机, 取得最佳的提问效果。

二、课堂提问的时机要视教学的具体内容而定

课堂提问的时机不仅要看教学的具体对象, 还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展开过程所处的具体阶段。

1.在学习新课前发问。

一般说来, 在学习新课前, 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 思维还没有启动。可通过设置情境及时提出问题, 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教学内容上。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创设问题情境, 是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积极思考, 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但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提问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向课堂教学内容转移, 所以, 提的问题可简单一些, 目的是为导入新课做准备。当然, 还可以提一些回忆旧知识的问题。

2.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发问。

学生思维受阻, 一般出现在教学重点、难点处。当教师发问后, 学生往往有两种表现, 或私下议论, 或低头沉默。因为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内容涵盖面广、纷繁复杂, 所以教师的课堂提问既要做到重点突出, 力戒面面俱到, 又要重视挖掘深度。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透彻地理解问题, 深入领会课本中所反映的本质性东西。此时教师就应该围绕核心问题设置一系列有坡度的问题, 打开学生新的思路。这不仅能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达成教学目标, 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3.在学生无疑时发问。

“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此方为长进。”古代许多哲人认识到“有疑”的教育作用。在无疑时设疑, 并不是时时设疑、处处设疑, 这样既无可能, 也无必要。我们可以从教材中挖掘疑点, 于无疑处生疑。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材料, 也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依据。教师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出问题情境, 于学生“无疑”处设疑, 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发现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 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在无疑时设疑主要是因为有些知识貌似无疑, 却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另有一些知识貌似无疑, 在学生的生活经验里往往是被错误理解的。这都需要政治教师要善于“无中生有”, 提出问题, 设疑导思。

4.在知识链接处发问。

思想政治理论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知识体系, 而教材是按课、框的结构阐述知识, 课堂教学也是一框一框地学习知识, 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后, 教材以生活主题为基础, 淡化知识体系,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把知识搞得支离破碎, 不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在不同课题、不同框题, 或同一框题的不同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 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5.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发问。

一般说来, 我们对于提问的研究局限在课堂这个时空内。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师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最终解决问题, 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新课程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课前、课内、课后形成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循环过程。把提问延伸到课后, 更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知识, 形成对知识的正确价值判断, 实现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为了解决问题, 但并不等于要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是产生新的问题, 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要学会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这样的问题既有对本堂课知识的巩固、理解、运用, 同时又为下一个教学内容奠定先行的知识基础, 在知识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课堂提问的时机还要把握和提问效果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 对课堂提问效果的考查主要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 忽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确定了三个维度的具体教学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 提问时机的把握还需要考虑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 注意提问的层次性和启发性, 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 要多问一下“刚才的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到的”, “这个结论对我们的生活实践有何重要启示”等, 把课堂教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总之, 课堂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但是课堂提问不是“木雕”的操作技巧, 而是“根雕”的复杂艺术。我们教师要善于从教学的实际出发, 因情而异, 随机而变, 多思考、多创新, 才能达到“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刘岚.给政治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周彬.叩问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课堂提问时机的选择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提问 平衡 时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83-01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最常运用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并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来解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把握课堂提问的平衡和时机,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如何才能把握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平衡与时机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研究。

一、深刻认识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一)提问的都是教师,而非学生。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通常都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回答,然后解析;但是这种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往往让学生养成一种思维定式,有人问的时候才会去思考,而不会主动思考,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扩展。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教师和学生互动、学生相互学习的课堂,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丰富提问方式。

(二)“硬塞式”教学,学生思考时间少。

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少之又少。小学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为了赶上课进度,往往上了一堂课后就上另外的新课程,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还未完全消化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下一个知识点,学生的时间都花在努力接受、理解、记忆教师讲解的知识点上,独立思考的时间就没有了。学生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往往偏离答案,而教师急于给学生灌输正确的答案,没能及时发现学生思考错误的地方,以至于学生的知识理解错误和思维错误没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影响往后的学习。

(三)提问只是形式,不注重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象征性地提出问题,但是学生还没深入思考,就让学生来回答,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回答不出或者是回答不正确,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是一种打击。许多教师提出的问题脱离教材实际,问题设置不明确;或是没有正对重点难点设置问题,只停留在极浅的层次;亦或是没有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提问,所提出的问题有些太难、有些太偏,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让学生感到乏味无趣或是惘然无错,提问后课堂上一片哑然,冷场司空见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四)提问题时机不对,数量不适。

很多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突然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到茫然、无从思考,费尽心思依然理不出头绪,这样的提问毫无效果。很多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喜欢从头到尾一问到底,问题数量多却没有切中教材的要害,毫无深度,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却没能取得相应效果。

二、把握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平衡和时机的途径。

(一)巧妙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应该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研究课文、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所提的问题不在多,而是在于精,好的问题应该是来源于课文而超脱于课文,让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有更深一层次的思考。用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循序渐进,递进发展,可以灵活地采用引发式提问、疏导式提问、探究式提问、概括式提问等方式,从而使提问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教师在提问后,还要及时点拨,激发思维,给学生思考的桥梁,降低解答的坡度,让学生思考后接近目标,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调动学生的提问激情,鼓励学生有惑就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提问能反应出学生课文的理解、掌握程度,能给学生一个主动思考的机会,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参与精神,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受到鼓励时,自信心会大大增强。教师的适度引导和暗示,帮助学生及时找到答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大胆、活跃、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三)创造自由、轻松、有序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提出相关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争辩,激励学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将问题引入更深入的阶段,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身对于知识的想象力。学生思维的碰撞,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在自由、轻松、有序的课堂上更加的活跃,思维运转速度加快,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会随之增强,每个热烈交流的学生都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效率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适时适量提问,适时解答。

小学语文课堂上讲授知识点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对于学生来说是重点、难点、盲点、疑点的地方,教师该因势利导,把握最佳的提问时间,启发学生思维,答题解惑。对学生的疑问耐心解答后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散思维。提问的数量要适当,每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些代表性的问题。一般来说,新课前的提问可以设置悬念,把学生快速带入情境,具有启发性;教学中断的提问,能把学生带入自主实践;结尾的提问,能深化学生的思维,检测教学效果。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不要马上指定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后也不要立即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评价,要有足够一段时间再去评价学生的答案,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平衡和时机的把握,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好的对策,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学方式。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从有疑到无疑,这是进步的表现。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解答学生疑惑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耐心详细地解答,适时地追问,更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需要教师不断摸索研究,在实践中掌握。

参考文献:

[1]贾玲玲,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J],考试周刊,2010(57)

[2]郭文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术[J],考试周刊,2012(46)

把握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时机 篇5

提问的最佳时机把握可以从许多方面入手: (1) 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提问; (2) 在教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处提问; (3) 在学生思维发展的转折处提问; (4) 在事物规律的探求处提问;在学生的疑惑处提问; (5) 在教学环节的关键处提问.下面以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提问为本文的阐述重点, 谈谈如何把握数学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

一般来说, 在新旧知识的联接点上提问, 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点燃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而新课导入的就是承前启后的新旧知识的联接点.此时的提问是开启课堂的催化剂.

一、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处提问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时,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因此, 数学教师要善于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切入, 用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作为提问设计的依据,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深入探究.

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时, 可以用视频播放“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动画片, 草地上, 四个小动物骑着车子, 准备赛车, 它们车轮的形状分别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椭圆形.教师问:它们同时出发, 谁可以获得冠军呢?这样的问题生动活泼, 形象直观, 富有情趣.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 轻易回答.教师的提问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 唤起学生已有经验, 让学生在笑声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体验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处提问

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程度和面对新问题所具有的可扩展的程度, 从而使课堂提问的延伸性得到合理的拓展, 增强有效性.这种基于知识生长点的提问, 可以极大地开拓学生的思路, 丰富想象力, 使学生可以由一个知识点延伸出更多的知识来, 在新旧知识对比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教师可以先安排一项游戏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指头表示每名同学分到香蕉的数量.然后根据老师的步骤提示做:如果将4根香蕉平均分给小明和小乐, 请用手指头数表示他们每人分到的香蕉根数, 大家很快都伸出了2个手指.接着, 教师又提示说:如果现在只有一根香蕉, 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乐, 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香蕉根数, 这时, 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 问他什么意思.回答说, 是分到的半根香蕉, 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 一种新的数 (分数) 的学习, 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境,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三、在学生新旧知识的联接处提问

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非常紧密, 每一个新的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上的.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 准确把握新旧知识的联接点, 将新的学习内容放在整个旧知识的背景中去思考, 去提问.在每一堂新课讲授之前, 教师要对学生的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经验基础进行了解, 探索新旧知识的内在规律, 抓住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 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寻找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 设计出富有导向性的问题, 为学生架设认知的桥梁, 促使新旧知识间的渗透和正迁移, 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出问题, 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内动力, 更全面地理解新知识.可以促使学生由此及彼, 举一反三, 化未知为已知.

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 根据与之有关的旧知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先后提出几个问题:1.分子和分子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2.你能想办法把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吗?3.变成了同分母分数, 现在你知道怎么做了吗?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学生就可以运用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自己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了.

四、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处提问

客观世界的知识都是相通的.学生在进行新知识学习时, 需要旧知识的支撑, 旧知识可以为新知识奠定基础.“温故知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等, 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故引新, 以旧启新, 不断拓宽数学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当新旧知识产生了矛盾时, 思维的机器就启动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时, 要善于利用旧有的知识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性, 或者新旧知识之间产生的矛盾现象, 充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积极进取.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求积的近似值”时, 课本中的例题要求计算要付多少菜款.学生计算结果是一个有三位小数的数值.然而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 是以元为单位, 计价时一般都是算到角, 分币已经不流通了.在这种情况下, 大多数学生都会想到取近似值.但到底要保留一位小数还是两位小数呢?学生们意见分歧.教师这时适时加以点拨, 说明付款必须精确到百分位, 即保留两位小数, 这是计算的需要.然而, 在实际生活中, 销售方计价往往只保留一位小数, 这是为了收款方便, 省得找零.通过新旧比较, 大家明白了求积的近似值要看实际需要.

总之, 只有在课堂提问中遵循教育规律, 依据教学原理, 在最佳时机相机提问, 才能有效发挥课堂提问作用, 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脚手架.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 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有效时机, 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时机把握的问题, 提出最佳提问时机的切入点.

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时机的选择 篇6

课堂上, 何时进行小练笔, 怎样进行小练笔, 让课堂小练笔发挥最大功效, 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练在精彩处

一篇篇课文是读写结合的载体, 是学习、积累语言文字的例子。针对文中一些精彩的句式、典型的段落, 在研读教材时, 教师应聚焦语言文字运用, 确定恰当的教学内容, 准确把握课文的精彩处,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小练笔。在小练笔时, 教师所选取的材料应该是具有鲜明特征的典型或精彩文段, 同时还要考虑到可操作性, 范例应适合学生动笔学写, 这样, 学生才乐于表达、易于动笔。

1.抓典型句式练笔

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 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句式, 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悟, 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契机进行练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如《秋天的雨》一文中, 有这样一句话:“你看,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 写出了叶子的颜色、形状, 写得非常美。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可进行如下小练笔:你看, 秋雨把_________给了菊花, _________的菊花像_________。你看, 秋雨把_________给了 田野 , _________的田野像_________。设计这样的小练笔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文本描写菊花颜色的词非常多 (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 , 这些词学生可以提取运用, 而后面用比喻句来描写菊花的形状, 学生则必须进行合理的想象。

再如《山中访友》这篇散文, 飞扬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语言如诗如画。文中第五自然段, 作者采用第二人称, 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 内容相近, 结构相似, 既是一组排比句, 同时运用拟人手法, 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教学时, 可以让学生模拟当时的情境, 学习作者诗一般的语言和韵律, 跟山中的“朋友”打打招呼。学生的语言是如此灵动:

你好, 芬芳的野花!你打扮得如此艳丽, 是要去参加舞会吗?你好, 青青的翠竹!你摇曳着身姿, 是想邀我共同舞蹈吧!你好, 美丽的小蝴蝶, 你整日在花丛中穿梭, 是在酿造甜蜜的生活吗?……

利用典型的句式进行小练笔, 不仅吸收了课文的经典语句, 而且学生在模仿中也创生出自己独特的语言, 有效地提升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抓关键词句练笔

教学时我们常常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走进人物内心或理解文章主旨, 课堂上, 也可充分利用这些关键词句进行小练笔, 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如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 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 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是这句话中的关键句。它表现出了此时父亲复杂、矛盾的内心。此处设计一个小练笔:“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 心想_________”让学生展开想象, 写进父亲的内心深处, 为下文做好铺垫, 凸显父亲高尚的道德。

再如《猫》, 老舍在文章的开头, 抓住了关键性的几个连词:“说它……吧, 它的确……;说它……吧, ……可是……”, 把猫的古怪性格描写得简洁明了。教学时, 引领学生在充分品读、感悟语言特点的基础上, 再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写写第二、三段中所描述的猫的性格古怪之处。有学生这样写: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胆小吧, 的确是呀, 它什么都怕, 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是那么勇猛, 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针对文章的特殊表达, 还可以迁移文本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学写一种小动物的特点或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3.抓特色片段练笔

片断训练既是“连句成段”的终点, 又是“连段成篇”的起点。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精彩的语段, 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咀嚼”外, 还可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 进行练笔。

如《颐和园》一课中, 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描写了长廊的特点, 这段文字很精彩, 写出了长廊的美。教学时可以设计小练笔, 按照课文的方法, 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学校的一处景色。

再如《秦兵马俑》一课, 作者运用了“事物 + 联想”的方法把静态的兵马俑刻画得动态化:有的颔首低眉, 若有所思, 好像……有的目光炯炯, 神态庄重, 好像……在这个环节, 引导学生去发现、去理解、去积累, 结合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进行小练笔, 效果很好。短短的时间内, 学生在文本语言的学习中, 在课结合自己的理解, 出现丰富多彩的练笔内容:

有的一脸严肃, 好像正严阵以待, 准备随时赶赴战场;有的信心满满, 志在必得, 好像在随时等候召唤;有的……

这样的小练笔, 学生会积极运用课文中段落的表达方式和规律, 把课文的表达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巧。

二、练在空白处

有的课文中有一些留白之处, 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空白”点, 把作者隐而未发的意思表达出来, 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图。

1.在悬念处想象

有些课文中一些内容在描述时仅用简短、精炼的语句带过, 具体情节必须靠读者想象, 在教学这样的内容时, 可以引导学生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完整。

如人教版第七册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那位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同样是“静静地躺”内心的感受却截然不同, 可以抓这个空白点让学生小练 笔 :小钱静静 地躺在病 床上 , 他想__________________。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他想_________。

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通篇文章几乎是对父亲的描写 , 而对儿子的描写就显得比较空白了, 因此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这么长的时间里, 阿曼达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会和小伙伴说些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

2.在标点处拓展

课文中有很多地方都有“留白”, 比如文末的省略号, 教学时, 让学生填补出这些空白, 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如《盘古开天地》一课第四自然段写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这段话是用“他的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的句式来表达的, 后面还有省略号。教学时, 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懂这段话, 在学生读通、读懂的基础上, 抓住省略号让他们进行想象: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 分别会变成什么呢?请用文中的句式来写。这样的练笔学生非常感兴趣, 而且创意无限, 学生这样写:

他的眉毛, 变成了洒满蓝天的小星星。他的手掌, 变成了连绵起伏的山峦;他的牙齿, 变成了埋藏在地下的宝石……

通过小练笔, 学生感受到美丽的宇宙是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的, 对盘古更加敬仰与赞叹。

3.在结尾处续写

很多课文的结尾都写得留有余地, 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 教师可借助教材的内容, 引导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进行续写。

如《小摄影师》一课, 课文的结尾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想象的空间比较大:小男孩到底来不来?如果来, 门卫会怎么说?怎么做?他和高尔基再次见面时, 他们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如果不来, 又会发生了什么事呢?围绕这些话题, 进行小练笔, 学生兴趣盎然。

再如《巨人的花园》, 最后以“巨人在小男孩的启发下醒悟了, 随即拆除了围墙, 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为结局。教学时可以把原文的终点作为续写的起点, 展开想象, 构思新情节。设计小练笔:巨人和孩子们生活在美丽的花园里, 以后会怎么样呢?请你展开想象, 把这个童话写下去。这种续写形式的小练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想象能力, 既是对文章情感的升华, 又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化。

三、练在情动处

学生的语言学习须以文本引路, 但绝不能止步于亦步亦趋式的语言学习。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个性化的思维, 给学生的说话、写话提供宽松的文本空白点任由他们“驰骋”, 使言语表达成为一种不吐不快的“言语生命欲求”。 (潘新和语)

1.有情可表时练笔

有些文章的情感性强、感染力强, 学习课文内容时, 学生肯定有许多话要说。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时, 让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抒发内心的情感。

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中, 在学习周恩来在外国租界看到的那一幕———妇女可怜、洋人可恨、警察可悲、国人无奈……在自己的国家, 却任由外国人横行霸道, 如此荒谬的事情, 让学生个个义愤填膺。此时抓住时机让学生用“我想对_________说_______”的句式, 写写你最想说的话, 体会当时中国人的无能, 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心酸和无奈。学生们发自内心地写道:

我想对外国人说:“你们这些洋鬼子, 凭什么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 扎死了人不道歉、不赔偿, 还得意扬扬, 真是欺人太甚了, 可恶至极!我想对警察说:“作为中国人, 你们的良知在哪?你们不仅不帮自己的国人, 反而助纣为虐, 可悲呀!我真是为你们感到痛心啊!”……

学生在练写中进一步体会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明白了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以一扬一抑, 一美一毁的写法, 让学生了解了这一屈辱的历史, 激发了爱国情感。学生深深为圆明园的毁灭感到惋惜、痛心, 对侵略者野蛮行径无比仇恨。此时设计这样一个小练笔:假如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_________学生此时的心情已融入文本, 写下这样的话:

如果我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 我心中不仅有愤怒, 有惋惜, 甚至还有悲痛。因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博物馆被一群“野兽”给毁了。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 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 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 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 却只能握着空拳, 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抓住课文的情感点, 精心设计小练笔, 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既透彻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体会了文中的情感, 又提高了他们个性化表达的能力。

2.情有所动时练笔

学生在阅读每一篇文章的过程中, 都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 教学中, 学生被文中的人、事、物、景所感染时安排小练笔, 让他们把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凝结成文字, 可以让学生一吐为快。

如《给予树》一课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思考:在生活中, 你曾经有过给予的经历吗?你曾经为谁做过什么?谁曾经为你做过什么, 让你至今难以忘记!在一曲《让世界充满爱》的乐曲中, 学生心中温暖的心弦被触动了, 纷纷畅所欲言, 此时, 教师再深情朗诵:“当爸爸疲惫地回到家时, 爱是一杯热腾藤的茶;当同学摔倒时, 我们扶起了他, 爱是一双温暖的手;……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后, 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爱“还可以是什么?请写下来。此时学生文思泉涌, 纷纷提笔写下了句句感人的话语:

爱是一首动听的歌, 爱是一个美好的祝愿, 爱是一束美丽的鲜花, 爱是一个鼓励的眼神, 爱是不懈的努力, 爱是耐心的辅导, 爱是热烈的掌声……

所谓“情动方能辞发”, 这样的课堂小练笔让“写”变成了自己真情流露的需求。

课堂提问时机的选择 篇7

关键词:小学品德,社会课,升本化,课堂提问时机

传统教学模式下, 满堂灌式的教学已经为人们所摈弃。新课程视野下, 启发式教学的再度红火使得人们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方兴未艾, 就是仅仅关联到小学品德课的提问策略的讨论也是林林总总。探讨提问的方向也是多方触及:谁问、问谁、问什么、什么时候问、怎么问、怎么答……但是笔者发现, 稍有不慎, 课堂教学又陷入了“满堂问”的误区, 该问的时候不问, 不该问的时候却喋喋不休。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戴着脚镣跳舞”的感觉使他们不再拥有主动学习的热情, 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再度剥夺!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引领学生丰富社会知识, 进行自我教育, 促进个性成长的主要渠道。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认为,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 他们的认知结构改变是基于他们先前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基础, 我们的课堂提问应该站在学生理解的高度上, 而不能不顾学生自己在那儿唱高调, 或者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偷袭”。提问时机把握不好, 最好的问题都不能发挥作用, 学生照样一问三不知, 毫无参与热情, 甚至变得厌学。以下笔者就“什么时候问”这个问题, 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一些思考。

一、在心境平静时设问:激“愤悱”, 波澜跌宕

“文似看山不喜平”, 课堂亦然。课堂中有些内容看似学生都懂了, 实质上他们的理解往往没有到达教材所要求的高度, 更没有情感的参与, 这时巧妙的提问就成为引导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进入探究大门的钥匙。

案例回放:

教学“孝敬父母长辈”这一主题时, 很多学生觉得这时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觉得没有必要再学了。有位老师在课伊始学生静下来后播放MTV《父亲》, 一边声情并茂地说:“让我们随着优美的旋律一起穿梭于回忆的长河中, 让时光伴着音乐回到从前……”音乐声毕, 学生的注意力已经高度集中, 老师启发道:“在音乐声中, 你的回忆之河流淌出了哪些片段和哪些画面?”学生纷纷讲述了父母的体贴、关爱……学生孝敬父母之情油然而生。这时老师又加一问:“从小到大, 我们又给父母带来了哪些麻烦呢?”学生略思片刻, 七嘴八舌地说了不少, 内疚之情溢于言表。两个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的情感世界由此开放, 为整节课感恩父母的教育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形象思维为主, 他们对抽象的“感恩父母”难以切实把握。尽管有音乐与画面的渲染, 但真正能打开学生记忆闸门的却是老师的两个问题。

二、在理解偏颇处设问:触“神经”, 操控要义

小学生受理解能力与知识经验的局限, 对教学意图的理解往往拘泥于一些感性的内容。教师通过提问的引导, 却可以让他们真正操控起教学内容的本质内涵。

案例回放:

一位教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助人为乐。

生1:助人为乐就是扶老人过马路, 或者帮助同学解答难题。

生2:助人为乐是指帮助迷路的小朋友擦去脸上的泪水, 告诉他可以求助警察叔叔。

师: (感觉学生的理解只局限于助人而没有体现“乐”, 于是追问) 你有过得到他人帮助的时候吗?

陈思洋:我那天丢了五块钱的中饭费, 是王凯将中饭分了一半给我, 我很感谢他。

师:王凯, 你来说说, 你把中饭分一半给同学, 你不觉得自己要挨饿吗?

王凯:是的, 后来我觉得很饿, 但是如果陈思洋没吃的话, 肯定会更饿, 所以我觉得自己这样做还是值得的。

老师:是感觉难受吗?

王凯:是感觉这样做很值得, 陈思洋把我当成好朋友了, 我太高兴了!

生7:我明白了, 助人为乐是帮助别人心里却很快乐, 没有什么后悔的。

上述对话中, 开始学生将助人为乐简单地理解为帮助别人, 教师就通过提问让一个学生说了自己的助人经历, 并挖掘出了他既饿又觉得很值、感觉很快乐的心情。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时, 学生对“助人为乐”的内涵理解就不只是局限于语言文字的层面了, 而是触及了内在的神经, 有助于他们真正去接纳助人行为, 践行“助人为乐”。

三、在感觉歧义时设问:促理解, 融会贯通

思想品德课教材是由编写者精心组织编写的, 但是学生受阅读能力与思想感悟能力的局限, 往往会发现一些理解上的前后不一致, 而这些理解上的不一致正是教师应该着力引导而帮助学生澄清的地方。

案例回放:

教学“劳动最光荣”这一内容时, 一位教师引用了老舍《养花》一文中“有喜有忧, 有笑有泪,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 有长见识, 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句话, 来让学生感知劳动的个中滋味。有一个学生大胆提出:既然是有喜有忧, 还会有伤心的眼泪, 那为什么作者还会感觉有乐趣呢?教师趁机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学生通过理解就有了新的思考:

生1:我觉得这是快乐多于悲伤, 所以作者总体上感觉养花是其乐无穷的事。

生2:作者的忧伤中含有对养花这一份劳动的热爱, 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种期待与向往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就像妈妈有时会骂我, 但她是爱我的表现呀!

生3:也有可能这是一种殷切期望的泪水或者说是感动的泪水, 难道眼泪一定是痛苦的吗?

现行教材中有很多看似矛盾的地方, 正是学生认知增长的关节点, 比如类似“平凡而伟大”、“普普通通的一个工人却做出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壮举”, “我们要珍惜时间, 但也要学会生活娱乐”, “我们要听从父母的教导, 但也要委婉指出父母身上的一些缺点”, “尊敬老师, 但也不能迷信老师的每一句话”, “我们要关心集体, 爱护公共财务, 但是不要上山去救大火”。引导学生将这些内心不能理解的矛盾化解了, 可以给学生种下辩证法的种子, 避免一些过于偏激的想法。

四、在回答肤浅时追问:“剥”表层, 显现本质

品德课的有些教育意图是比较深刻的, 但是课堂上, 学生的回答经常比较浅显, 没有触及问题的深刻本质, 教师适时追问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案例回放:

在教学“卧冰求鲤”这一故事时, 有学生提出这是不可能的。

生1:我觉得王祥这样做是不可能得到鲤鱼的, 因为科学老师告诉我们鱼是一种智商很低的动物, 它不会因为人们的诚意而感动。

生2:王祥应该去钓鱼, 而不是去求鱼。

生3:不对, 天这么冷, 鱼早就在深水里冬眠了, 不可能出来吃鱼饵。再说冰那么厚, 王祥怎么可能去钓鱼呢?

师:同学们的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请同学们注意, 这些故事都是来自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 大家知道民间故事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生4:民间故事可以表达一些我们所想不到的现象, 比如“孟姜女哭倒长城”其实是不可能的, 但这样写更能感动人。

生5:我觉得故事的写法可以表示人们的一种虔诚的心情, 王祥这样做就说明他的孝心, 他的继母应该为此而感动。

中国历史上的道德教育重在借艺术的手段来感召人们, 平时教学时, 教师要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通过主人公行为的表层来探求主人公内在的思想, 让学生学会感动而不仅仅是行为的简单模仿。

五、在领悟松散时提问:抓整体, 巧搭“桥梁”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 学生的先前知识经验在后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两者相互关联, 后来的知识学习就固定在前期经验的基础之上。现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 将社会知识的学习与道德品行的成长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形成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共四个阶段的螺旋式循环, 教师的提问在系统复习时就可以为学生的知识梳理“铺路搭桥”。

案例回放:

笔者在教学“关爱劳动人民”这一主题, 分三课时从不同的侧面体现教育意图:劳动的光荣性、劳动的艰苦性与表达对他人劳动的感激之情三者有机结合。在第三课的结尾, 教师就作了如下设计。

师:我们为什么要向这些劳动者都表示感谢呢?

生1:因为他们很辛苦, 我们应该向他们表示爱心。

生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人的劳动, 是劳动者给我们幸福的生活。

师:好,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得到了他人劳动的恩惠, 就要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感谢, 一个眼神、一声问候、一次微笑无处不闪现着爱的火花, 让我们将这份爱不断传递给可爱的劳动者吧!

上述案例看似简单, 实质上是为了减轻学生理解的难度, 巧妙地通过提问让学生对知识形成一个相互贯通的整体网络, 对情感的把握也形成一个全局意识。

六、在自我评价时提问:找楷模, 明理导行

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青少年的行为学习主要是受观察学习的影响, 他们可以从他人的行为中习得而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针对学生年龄偏低、认知水平尚浅并偏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 教师要多结合学生以及身边其他人在学校、社会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引导, 使学生在实际事例的体验中, 学会向优秀人物学习。但是学生的视野有限, 他们不可能很快找到自己要学习的榜样, 更不能很快悟通教材的要求, 这是教师的课堂提问就可以发挥及时的引领作用。

案例分享:

“学会分享”是新时期的独生子女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在设计中力求让学生体验在集体中讲求团队精神, 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 引发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在导行阶段, 教师就展示了几个比较贴切的提问: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 大家已经体会到了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也很想和他人合作,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对他人不礼貌, 合作不够愉快的事呢?

生1:那次, 中午分菜时, 王越就是先挑自己喜欢吃的, 搞得大家很生气。

王越:没有, 我为大家分菜, 难道不是为大家服务吗?

生1:陈静在分菜时, 总是先将菜在盆里分好, 然后一勺一勺地分给同学, 他自己就吃最后那份。

老师:陈静, 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陈静:我的本事挺不错, 每次都是将菜分得比较均匀, 而且很多同学都不在乎多少, 所以我有时候还吃到了较多的一份呢!

王越:老师, 我以后像陈静那样做就是了。

老师:在我们班里, 更多的是那些不想占别人便宜的同学, 陈静说得对, 很多同学不在乎菜的好坏与多少, 因为友情更重要。生活在友情与关爱中, 大家才感觉快乐呀!

课堂提问切入点选择的艺术 篇8

一、课堂提问要以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作为切入点

经常会看到一堂40分钟的课, 有的教师平均每分钟就问一个问题, 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 没有时间进行思考。我认为, 首先教师要会问, 提问内容不论难易, 都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 以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作为切入点。如教学《三亚落日》这一课, 我们可以从欣赏妙语佳句的角度切入, 抓住文中语言凝练, 意境优美的词句, 帮助学生体会精妙词句中蕴含的美, 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文中把落日比做几种事物?为什么这样比?你最喜欢哪一种?闭着眼睛听老师读课文, 边听边想象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并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 让学生感受三亚落日的美景。

二、透过对比深化学生的思维作为课堂提问的切入点

对比性提问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答问, 运用比较的方法, 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经过思考, 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黄河的主人》一文, 是通过写黄河的惊涛骇浪、羊皮筏子的小而轻以及乘客的谈笑风生来对比衬托艄公的沉着机智、技艺高超。因此, 我这样设计提问:课文怎样描写黄河?你眼中的羊皮筏子有什么特点?乘客有什么表现?艄公是如何驾驭这小小的羊皮筏子的呢?作者写黄河的浊浪排空、羊皮筏子的小、轻, 以及乘客的从容表现对描写黄河的主人有什么作用?抓住了这几组对比, 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因此, 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探讨中, 教学得以延伸, 思维得以深入, 认识得以提高。

三、课堂提问要以凸显高潮,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

“文似看山不喜平”, 上课亦然。每一节课都应走向高潮, 而这也同样应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在高潮点设问, 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深刻的理解和感情的升华。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潜心教学研究, 构建了“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教学模式, 尤其注意运用恰到好处的提问点拨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智慧。如他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 将这节课设计为四大板块, 在第四板块课文高潮部分的教学, 王老师在组织全班交流“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的”时, 引出了3个句子, 当三位学生分别读出3个句子后, 王老师是这样设计提问的:“你从原因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但是, 读课文, 光有理解没有感受不行, 光有理解没有感情更不行。你得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你从后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志愿军的战线不能往南推移,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还能夺取最后的胜利吗?”“你从结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仔细读读这段话, 我们不难发现, 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 都在描写邱少云纹丝不动的感人形象。朗读的时候, 你觉得应强调哪些词语, 才能让大家更清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

在课文的高潮点, 王老师从三个方面用非常亲切得体的提问来点拨学生找到的句子, 感受细节的美, 使孩子的思维方向明确了, 他们自然会非常乐意地沿着老师预设的轨道迈进。正是王老师恰当的提问设计, 学生才能自信地读、自主地读、自觉地读、自豪地表达。也正是这些恰当的提问加上老师明快生动的语言示范, 使学生的回答或朗读一次比一次好。恰当亲切的课堂提问能客观、准确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 同时又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醒与纠正。在课文的高潮点恰当地提问, 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感受文章的魅力, 甚至还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教学是一种情感的活动, 所以教师也只有用情感的方法, 来激励学生表达情绪。

四、课堂提问要以探究文章布局谋篇的特点作为切入点

每篇课文的组织结构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 如何开头, 怎样结尾, 中间按什么顺序叙述, 在哪里插叙, 在哪里议论, 都凝结着谋划者的匠心。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恰恰是按照这样的组织结构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 因此, 利用恰当的提问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课文组织结构的特点, 对于语文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孔子游春》一课结尾处, 你觉得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鼓励学生统观全篇后见仁见智, 说一说学习写作方面的收获。再如《最大的麦穗》一课中最后一句“当然, 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立足整篇, 可设计如下提问:“最大”指什么?“眼前的一穗”又是指什么?以此来揣度课文构思的妙处。

课堂提问时机的选择 篇9

【关键词】数学 课堂设疑 打造 高效课堂

数学课堂设疑是教师高效完成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在数学课堂中,善于设疑的老师能够把一堂数学课变得轻松自如,把学生引向学习数学知识、获得数学能力,达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数学课堂巧妙设疑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巧妙设疑犹如画龙点睛,学生通过释疑可以一下子抓住知识的要点,加深对知识的领悟;通过设疑,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知识冲突,在比较中感受方法的不一样;通过设疑,能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心情从事数学学习,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也是决定数学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一、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新课导入设疑

新课导入设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成功的新课导入设疑能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愉悦而又亢奋的氛围中自然而又亲切地进入新课学习,对提高课堂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疑是大有帮助的。比如在教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丰富的数学图形世界》中第二节《展开与折叠》的内容时,笔者要求学生课前每人准备一个正方体,上课时我设疑问学生:正方体的展开图一共有几种?学生面面相觑,有说一种、五种、八种,等等。随后大家开始试试,学生分组纷纷动手去做,一边展开一边画出展开的平面图,最后学生把十一种展开图全部找到了,上了一节很成功的课。

二、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重难点处设疑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此处设疑不仅能使学生拓宽思路,还能降低和化解重难点的难度。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和研究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抓住教材这个特定的因素,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巧妙设疑,犹如画龙点睛,学生通过释疑可以一下子抓住知识的要害,加深对知识的领悟。比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二节《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的内容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得到和理解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此处笔者给出了四组数:①3,4,5;②5,12,13;③7,24,25;④8,15,17。设疑是:这四组数满足了什么关系?以这四组数画出的三角形你量量是什么三角形?学生通过计算、画图、测量的过程,直观地得出:若在一个三角形满足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则这个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重难点的突破很直观,学生也容易记住。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认知冲突处设疑

教师通过设置特定情境,让学生产生认识冲突,学生便会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大胆思维。 传统的课堂总是学生面对黑板,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自己的主动思维,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就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主动探究新知识,同学之间共同探讨,思维更加灵活,提高其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整式的加减》第四节《整式的加减》的内容时,我设置了这样一道题:已知a=-0.5,b=4,求多项式2a2b-3a-3a2b+2a的值。我让两名同学上黑板板演算,一名同学上来后直接把a、b的值代入多项式进行运算,结果因为运算量稍大一些算错了;而另外一名同学上来后先分析,进行了同类项的合并,使式子简单了许多,然后很快算出了正确的结果。两名同学分别代表着班里有同样想法的两部分同学,之后学生自己进行了比较,马上承认后面那个同学的计算方法好,不用老师再讲学生就知道以后这类题该怎么做了。

四、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易错处设疑

把一些学生易搞错的问题,以错题形式出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克服此类错误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丢三落四,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思考。比如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总是用错加减号,可让学生自己找出运算中的错误之处,然后给出正确的运算结果。通过学生自己找错误,结合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把各类错误呈现在学生面前,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影响。

五、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结尾处设疑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一堂课的结尾并非是知识传授的终止,而恰恰是新知识滋生的开始。为了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在一堂课结束时,可根据知识的系统性,承上启下地提出新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如讲授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第五节《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临结束时,结合这节课学习的三种方法表示二次函数在解决函数类实际问题的优缺点后,我提出:我们在九年级第一学期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知识后,可以解决商品出售的利润问题,当时并没有提出利润最大的问题。现在我们学习了二次函数知识就可以解决利润最大的问题,这将是我们下节课开始学习的内容。

上一篇:沟通渠道下一篇:中国重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