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的设置

2024-07-17

语文课堂提问的设置(共9篇)

语文课堂提问的设置 篇1

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交流互动的有效手段, 通过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维, 也能够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 从而制订进一步的讲课方法。通过对问题的解决, 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甚至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也隐含着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查。问题就像教师精心设置的“障碍”和“陷阱”, 学生在跨越“障碍”和规避“陷阱”的过程中, 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锻炼学生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中, 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语言体系, 它和我们的母语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此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初期不能很快掌握学习方法, 这也更需要教师善于利用提问, 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 问题相当于大楼的主体, 情境相当于大楼的装饰, 没有装饰大楼就没有色彩和造型, 没有情境, 问题就失去了吸引学生的力量。好的教师总是善于利用情境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例如在教学5 A Unit 4 Halloween时, 教师先播放一段关于Halloween的视频, 然后提问“Is This Chinese New year?”“Would you like to celebrate the new year with me?”学生通过简单思考, 发现这个视频表现的并不是中国新年的情境, 因此对于教师设置的“陷阱”赶紧说No。教师进一步提问“Who knows what holiday this is?”学生开始调动自己的课外知识, 有些学生回答出“Halloween”, 教师引入课题, 让我们和外国朋友一起过快乐的万圣节。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的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5 A Unit 3 A telephone call (A) , 教师可以在学生观察插图的基础上提出问题:“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s.Who are the two girls?Where are they and what are they doing?Why are they making telephone calls?Did they call the teacher?Let’s read this dialogue.”

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包括要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创设的情境要真实。例如5 A Unit 7 After school (A) , 这篇课文以对话为主, 表现学生Gao Shan放学后在找好朋友Wang bing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的对话。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Have you ever encountered such a situation in the school?What did you say?”教师让学生自由结组,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 在小组中交换角色不断练习人物对话。

二、提问故意出错, 让学生在纠正过程中获得知识

在生活中, 学生愿意做一些找错题, 例如一幅图画哪里画得不对, 语文当中哪个词语用得不对等。英语教学中也要故意设计一些错误, 让学生在纠正教师错误的过程中, 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自信心。例如Let is paint, 本课通过让学生画画来认识颜色。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说:“我们的世界就是五颜六色的, 让我们认识身边的颜色吧。”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水果, 例如香蕉、苹果、西红柿、猕猴桃、樱桃、葡萄等, 颜色越丰富越好。教师拿起香蕉对学生提问:“Is it green?”对颜色单词掌握得熟练的学生就会回答No, 教师进一步提问:“What color is it?”在问答过程中学生快乐地纠正着教师对颜色的“错误认识”, 也巩固了所学习的颜色单词。在这节课快结束时, 教师可以准备一张没有上色的画, 让学生通过问答的形式把它变成彩色的画。

Let’s make the picture colorful!

What color is the duck? (S:It’s yellow.)

What color is the sky?或者Is the sky green?

(S:It’s blue.)

What color is the tree?或者The tree is red?

(S:It’s green.)

What color are the flowers? (S:They are red.)

在欢乐的气氛中, 师生共同完成了这幅美术作品。

三、把握提问时机, 让提问引领学生学习

教学整体上来说就是一门艺术, 讲课的艺术, 课堂设计的艺术, 板书的艺术, 提问的艺术。那些巧妙地问题就像进入知识大门的钥匙, 在学生面前敞开一扇扇门, 让学生进入一个个奇妙的英语世界。

孔子曾经说过“不悱不启, 不愤不发”, 而提问的时机就是要在学生求知和好奇处于巅峰时。提问要达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目的。例如在学习Do you like football一课时, 教师要把握这节课的重点是几个有关于运动的单词和句式“I like...Do you like...?”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爱玩和爱运动的天性为学生展示一段奥运会的视频, 让学生体会运动的乐趣, 并且告诉学生对于运动全人类都是相通的, 这也是奥运会产生的原因, 在与人交往过程中, “sport”是一个好的话题。想不想知道如何进入这个话题, 表达自己喜欢什么运动呢?跟着教师走入这节课吧。

课堂提问是教师讲课技巧的凝聚和升华, 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课堂提问既要能够把学生迅速带入积极思考的境地, 又要让学生对未知充满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还要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提问所担负的任务很多, 这也更加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提问, 在“问”中让学生不断前行。

语文课堂提问的设置 篇2

正直中学程占良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有效地提问。教师通过有效的提问,可以有效地贯彻新课改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精神,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培养对语文的兴趣,以及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真正的审美情趣。

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是有效性提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教师引导与学生的主动的学习结合。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强调有效性教学在于有效提问和教师的有效指点,从而让学生“运其才能,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深,纯然之功弥深”。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心理情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抓住文眼提问何谓文眼,顾名思义也就是文章的眼睛灵魂。即是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俗语曾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样文章的文眼往往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窗户,也为文章的感情奠定基调。例如《爱莲说》的文眼就是“爱”字,它是全文总帽,作者不仅写了陶渊明及世人的花之“爱”,更写了“予独爱”,寄予作者对莲的喜爱和君子之风的敬慕追求之情。朱自清的《背影》中“最使我难忘的是父亲的背影”

也是全文的文眼,点明了全文思念感激父亲的基调。

在教学提问中抓住文眼提问也能够更好的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情感,身临其境。比如山东胶州四中周丰香老师在教学《兰亭集序》中抓住作者的五乐(时令宜人,高朋满座,环境幽美,活动高雅,天气晴朗)化简为易,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第二创设生活情境模式 文学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它是生活的缩影,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反映。所以在教学中师生互动提问中应抓住它的生活来源情景,将它适当的还原到生活中去,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领悟。同时这也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有限,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和乐于参与活动有独立性希望他人肯定自我和又依赖教师的特点。

宁波的袁湛江老师在教学《守财奴》时候就擅于设置生活情景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文学作品中的生活情境中来。首先他设置了学生能够想象的生活情景:话说在三百年前的法国一个偏僻的小城镇,住着这样的一个三口之家。这个家很有钱,男主人是个暴发户,他的妻子温柔善良,女儿聪明孝顺。根据以上描述,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将回答探索问题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而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适当鼓励,同时设悬:法国的巴尔扎克的判断确不一样。他说这是个苦难的家庭。为何苦难先留下个问号,让学生在学习中去体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间的关系。

第三化难为易式提问,我国古代的老子曾说:“:“合抱之木,生于

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认识理解事物都是由简单到复杂,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布鲁纳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而这些引导和材料都必须遵循有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复杂的不易把握的问题加以分解成多个简单问题,让学生一步步在引导下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教学中尽量避免提类似此类的问题—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问题。当然这是重要问题,应该让学生理解,但是最好是将其分解成多个小而易的问题一步步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解决。比如一位名师在教学老舍的《猫》时就善于化难为简。他将传统的大而复杂的问题“本文写了怎样的故事反映作者怎样的情感”分解成如下几个问题:复述作者三次养猫的特点及结局,作者对三次养猫情感有何不同,第一次心酸的原因,第二次愤然的原因,第三次不喜欢它却难过的原因,三次难过针对不同的对象,最后理解作者永不养猫的原因和作者在文中的情感。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及提问技巧 篇3

一、抓住兴趣点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上课时的引导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时机。新课伊始,教师通过有目的、有方向的设置问题,提出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问题,引起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冲突,留下悬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究动机,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寻找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抓住疑难点提问。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出问题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且这一环节贯穿于科学探究的始终。开放思维是科学创造的阳光雨露,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旦被激发出来,必将产生探究知识的无穷力量。课文中的疑点、难点,很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难而退,抓住疑难点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扫除障碍,化难为易,掌握知识。七年级课本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部分,学生容易越学越糊涂,我在教学中抓住以下问题:大豆、小麦等农作物经过播种、萌发、生长、开花、结果,能为我们提供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而土壤中却没有上述物质,谁能解释一下吗?话音刚落,大家开始议论纷纷,有的看书,有的争论,有的看着窗外,似乎能从土壤中发现什么……此时,我及时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给他们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从光合作用的发现、场所、条件、原料、产物逐步分析,最后让大家恍然大悟。

三、要贴近生活,让学生领悟到生活处处皆学问。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到生物学习活动中。因此,生物课堂教学从创设问题情景到训练题所用素材应尽可能选择生活中学生熟知的实例,且是具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只有这样,才能使生物课堂教学不再空洞、枯燥,拉近生物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来源于生产实践。比如,在学习《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时,我首先从学生熟知的例子人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出发,问:“用糖拌番茄或盐拌黄瓜和白菜会发生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细胞内的水分可以出来。”“外面的水能不能进细胞里面呢?”“可以”。“举个例。”“买回家的白菜蔫了,把它放在清水里,它又会变得硬硬的。”师生间的一问一答,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倍增。接着对比例中溶液的不同,归纳出细胞吸水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解释:一次施肥过多为什么会造成烧苗现象?

四、故事启发激兴趣。

简短有趣的故事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习生物的遗传时,我讲了一个《是弟弟还是儿子》的故事:有一个人,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他满心欢喜,非常疼爱。有一天,见周围的人指指点点,隐隐约约听人说他儿子长得像他父亲,他还不在意,回家后对着儿子想到人们的议论,越看越觉得像,从此心里就有了一个解不开的结,沉重的思想负担使他痛不欲生,他求助于医生,妻子所生之子是弟弟还是儿子,如果是他儿子,为什么会像他父亲呢?同学们听了兴趣盎然,很快给这位求助者提供了答案:遗传。

五、图示启发显直观。

图象是一种形象化的语言,巧用直观图示,可形象生动地显现丰富的生物学信息,且能启迪学生灵感,激发学生思维和创造力。学生通过图,很快总结出问题的答案。

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中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些对生活的认识,当教师提出与他们生活经历相同或相反的现象、相似或相悖的知识背景,引入不平常的现象、奇异的事物及引起矛盾的说法等问题时,他们就会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开启自己的思维,产生个人独有的观点、主张和强烈的问题意识。例如,在进行《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一节的教学时,可创设如下问题:用一剥开的橘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状态,从而顺利得出结论。此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把问题情景的难度提高:一瓣橘子是器官吗?与学生共同分析找出原因。在共同的探索和求知过程中,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使重点、难点在愉快的气氛中比较容易地被学生掌握了。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篇4

罗明辉

一、紧扣课题提问

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写作内容与写作主题的体现,因此,许多文章的标题就把文章最重要的信息告诉了读者。我们若能紧紧抓住文章的这扇“窗户”——文眼,许多的问题便会游刃而解。

有的文章可以借助审题释题来揭示作者的思路,从标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从整体上了解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如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就可以结合问题这样提问:文中写了我的伯父哪些事情?从这些事情当中可以看出我的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比如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个中国孩子发出了怎样的呼声?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仅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妈?此外像《唯一的听众》(六上)、《用心灵去倾听》、《老人与海鸥》等课文都可以这样发问,几个问题将事件的过程串联起来,便于层层深入。

二、抓关键词句提问

所谓关键词句是指那些对理解课文有重要作用的语句或字词。对这些关键的词句教师已经仔细琢磨,尽可能得设计一个或多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比如《少年闰土》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这句话是课文理解的难点也是重点。如何理解呢?结合前面的内容:闰土向作者讲述了“看瓜刺猹”,“雪地捕鸟”,“看跳鱼儿”这些农村娃很平常但很有趣味的事儿,在作者看来都是“稀奇的事”。于是在这里可以这样来提问:作者说“只能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是因为作者和他的小伙伴们只能在院子里玩耍吗?再比如《老人与海鸥》一文,12自然段中有一句这样的描述: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欧群。眼睛里带着企盼。“企盼”一词蕴含了老人丰富的感情,可以这样提问:老人在企盼什么?

三、在内容的重复处提问

在文章我我们发现有些句子或词语会反复出现,以强调某种感情或表达某种主题。但这些词句往往是散落在文中各处的,很多学生并未特别注意,所以需要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

例如六年级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而且都是出现在段落的开头。因此可以这样设问:为什么要反复出现在段落的开头?有什么作用?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领悟到在这篇演说词中反复以这句话开头,不仅仅贯穿全文,而且还起到了强调了作用、警醒作用。再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也有类似的反复出现的句子,都可以作为提问的要点。

精心设置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有效性 篇5

一、新课引入时提问要新颖别致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好的课必须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自觉产生对新知识的迫切需要。良好的导入会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深入学习正课内容奠定基础。

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过程, 是他们本身“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在进行的, 因此在新课引入时, 教师可提出引人入胜, 耐人寻味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 埋伏“陷阱”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使思维处于兴奋状态。

如在讲《万有引力定律》这一节时, 教师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 不用复习旧的知识提问引入, 也不采用新知识提问引入, 而是用学生是否善于积累知识的提问方式。教师可这样问学生:“同学们至今历史上最著名的三个苹果是哪三个?”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 有急于在课本上找答案的, 有在议论的, 你一句我一句大家把三个苹果讨论出来了。在学生兴趣极高时, 教师趁机引入新课教学, 说“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 一个苹果敲醒了牛顿, 最后一个苹果握在乔布斯手里。这三个苹果说明了人类、 科学、科学的结晶,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敲醒牛顿的那个苹果, 要学的内容即《万有引力定律》”。例如, 在《内能》的导入时, 教师可以直接利用生活知识提问:你们听说过流星吗?流星是怎样形成的?利用唯美的图片吸引学生眼球, 提出让我们从物理的角度来分析:高空飞过的流星具有什么能?飞过的流星发热发光, 温度很高, 还具有很高的什么能?机械能和内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让学生带谜团进入新课。

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导入新课, 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明确思维方向, 激发学习兴趣, 引起内在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 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同时, 学生还会被教师渊博的知识所折服, 从而“信其师, 亲其道”,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在物理课堂上设置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既时尚又有趣味的提问, 能让学生在课堂产生听觉或视觉上的刺激, 就能引起他们关注的兴趣。在配合教学内容抓住关键特征提问, 把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升为引导学生思考的动机。富有趣味性的提问, 往往能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考, 直至提出的问题得到圆满的解答。比如, 在讲《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节时, 教师可以借用单摆实验, 将小球拉开一定的角度, 然后请一位同学鼻子靠近小铁球站好不动, 教师拉住小铁球不动, 问:“释放后, 小铁球回来时真的会碰鼻吗?”很多学生立场非常不坚定, 有少数学生回答说“不会”。到底会不会呢?学生的好奇心被一下子激发出来。而且又带出了几个相应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提问之后, 学生从现象到本质, 获得了相关知识, 也体验了探索的快乐课堂效益大大提高。

课堂提问恰到好处,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今后, 还要不断探索, 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提出的问题不能太难, 也不能太简单, 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在实际教学中, 提问得当, 才能吸引学生。因此要提高教学的高效性, 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师必须重视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三、课堂提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往往来自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因此, 创设问题情境, 就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所提问题有关的学习情境中。在创设问题情境时, 还要注意到提问的层次性,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 从而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的知识时, 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如图1) 所示电路中, 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 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何变化?针对这一提问, 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并把学生猜想的几种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验证结论后, 教师应鼓励几位后进生回答, 给他们成功的机会。实践证明, 大多数后进生在同组同学的帮助下, 通过实验活动后, 都能正确的回答该问题。 (电压表和电路串联, 电路中的电阻无限大, 无论滑片P怎样滑动, 电路中的电路都接近于零, 因此, 电流表示数等于电源的电压)

教师用赞许的目光肯定学生的回答, 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出创新的潜能, 然后教师进一步提出 (如图2) 的问题让全班学生思考、讨论, 图2比图1增多了一个电阻R2, 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又如何变化?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 教师不要急于提示, 应该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后回答。

“不愤不悱, 不启不发”,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愤悱”之处, 不失时机地提问以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很多老师提问之后, 就滔滔不绝地讲述相关知识, 迫不及待地阐述自己对所提问题的看法, 每一部都获得学生的赞同与喝彩, 却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虽然没有一种提问方法能适应所有情况, 但是好的方式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思维过程上, 而不是急促地迈向结果。例如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这样提问:怎样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 用天平称量。接着教师再问, 如果是地球呢?怎样能称出地球的质量?这时, 学生带着疑惑和求知的欲望, 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四、课堂提问要激发学生好问

1.创设情境设疑激问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材料、生活中的现象创设合理的情境, 布设疑点, 激发学生提问,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 要想让学生提问, 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认真专研教材, 设计好情境, 布设好疑点, 上课时学生就会生疑而问。

2.模仿科学家会问

提问要有疑而问, 勿要盲目而问。在生活中看到了一些现象, 自己所学的知识又不能解释, 此时要问;在课堂上, 听不懂时要问, 做实验或者在观察实验时, 有新的现象发生时要问, 在学习过程中有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问等等。就是说要敢问, 但不能随便问。这一点, 教师要向科学家学习, 学习他们提问的精神。

牛顿在自己提出和解决一个一个问题后发现万有引力。又如, 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参加活动, 教堂里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摆动, 伽利略被吊灯的节奏吸引住了, 他仔细观察, 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完全相同, 于是提问:假如吊灯摆得更高一些, 每次摆得的时间还是一样的吗?通过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可见, 科学家们观察细致, 所提问题, 具有可探究性。作为学生要喜欢观察, 喜欢分析, 只有这样, 才能像科学家一样, 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始于问题, 问题源于发现, 发现源于情境。”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情况中创设情境, 进行有效提问, 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教师始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 只有教师坚持在课堂上, 多创设情境, 多提问, 就不愁学生不会提问。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篇6

一、启发式提问,引导思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需要讲究一定的启发性,即在传授知识与信息时,不直接告知学生们现成答案或结果,而是通过提问或谈话方式,带领他们逐步探寻,自主发掘结论,提高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提问通常包括如下内容:1课堂提问应能调动学生求知欲,使其主动思索,积极答问;2教师提问应基于同学们独立思索上,以问题开启思维,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3倘若学生难以完整说出问题答案或无法明确说清结论时,教师可巧妙的运用启发性的话语或问题,逐步引导,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如教学《春》时,引导学生品读语言,选出自己感觉最美最喜欢的画面,并突出喜欢的词句及其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于是学生认真阅读,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喜欢画面与语句。1有的学生认为“春花图”这句话写得好:“野花遍地是,杂样儿,……还眨呀眨的。”它描写了百花盛开之景。教师启发:此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通过这些手法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花儿怎样的特点?生:拟人与比喻手法,给人调皮、可爱的感觉。继续诱导:是否可用文中的一个字加以概括。生:“闹”。师:嗯,这里的闹含有“喧闹”与“热闹”之意,写出了春天百花争艳斗艳,多姿多彩之景。2有的学生喜欢春草图,觉得这句写得好:“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绿绿的。”让人觉得小草有很旺盛的生命力。提问启发:为何说“偷偷地”?生:这是作者不知不觉间才发现的。……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品读,再通过启发式提问,诱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深层涵义。

二、递进式提问,层层深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有限,认知水平的发展程度不同,教师提问需要讲究梯度,进行递进式提问,即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将一些有难度较大或比较深奥的问题,巧妙的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或问题串,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发展,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得到”,发掘问题本质,认识教师的整个思维过程,把握思考方法。如在新知导入、新知探究、总结归纳等环节,教师可运用递进式问题,适当地降低思考难度,促使学生积极思索,层层递进,逐步解决小问题,进而突破“大”问题。

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联系前后文思考,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梳理文章结构,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情感,感受父子深情,教师可设计问题串,逐步引导与启发,让学生深入思索与探究,发掘事物本质。比如1为什么作者偏重背影描写,并且将平凡的背影写得如此感人?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看法。2倘若删去祖母的亡故、父亲丢职、徐州相会等叙述,只留描写背影的这些文字,表达效果是否一样? (不一样,这是背影描写前的铺垫,渲染悲凉气氛,也初点出作者对父亲的同情以及父亲对“我”劝慰、爱护与体贴) 3如果将最后一段删去,对本文是否有影响?等等。这样,通过层层提问,让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由表及里,思微知著,深切体会父子深情。

另外,还有开放式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教学,教师需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独特的阅读理解、感受以及体验,营造民主、开放、活跃的学习氛围,而并非以教参解读或者教师个人观点来束缚学生思维。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不追求唯一答案,鼓励学生结合原有经验与知识进行多角度思索,提出不同的看法、独创性解决方法,打破封闭式提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让学生敢于大胆猜想与质疑。此外,还有比较式、反问式、举例式、因果联系式等提问方法,需因实际而定。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7

因此,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 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 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 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 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 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问要有值

所谓“问要有值”就是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 合乎教学内容。设疑提问不能为设疑而设疑, 搞形式。设疑不是教师提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问题去考学生, 也不是提一些简单的本身带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或是学生完全不假思索、不费力气就可以回答的问题问学生。这种只图课堂表面热闹的做法, 是不利学生思维发展的, 也收不到什么教学效果。所以, 教师在备课中就要钻研教材, 发掘问题, 巧设疑问。要善于“无疑之处见有疑”。一句话, 设疑提问要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 语文设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学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2、课文的重点、难点。3、文章的画龙点睛处。4、承上启下处。5、触发学生联想、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处等等。

二、问点要准

“准”一是紧扣教学目的, 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 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 因而课堂提问必须考虑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若问题的难度过大, 学生一时无从回答, 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所以对一些难度大的问题, 我们不妨作比较浅易的处理。例如, 教学《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 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这话具有深刻的哲理, 学生较难理解, 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 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 (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 社会之路。) 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 (路是靠人走出来的, 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 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 (希望本是没有的, 只要我们为之奋斗, 便有了希望) 这样, 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

三、发问要“活”

“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 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 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 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心理因素, 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 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 正文与反问相结合, 明问与暗问相结合。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 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 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 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 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诱惑之余, 顿悟“且”为“将近”意, 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 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 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 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 说:“他没有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 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 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 通过它, 产生了“错综见意, 曲折生姿”的功效。

直题须曲问, 曲题也可直问。例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 就是一个很“曲”的问题, 我们不妨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 (无人关注过孔乙己的生死, “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 “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 (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 注定他必死无疑) 结论: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 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看见, 通过直问, 理清是非, 晓畅易懂、达到“减头绪、立主脑、脱窠臼”的目的。直题曲问, 要独辟蹊径, 以曲求伸, 忌故弄玄虚。曲题直问, 要平中见奇、简洁明了, 忌袋底抖尽。

四、问要适时

教师既要抓住课堂提问的恰当时机, 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作适时的停顿, 让学生有进行思维的时间。在学生想求明白但又不能明白的时候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去“释疑”, 这样, 就可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 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 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 是发展学生思维, 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 作为语文教师, 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 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的提问技巧 篇8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课堂提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 针对相关教学内容, 设置一系列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思考或回答, 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每一堂课中, 教师都会或多或少地穿插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但真正善于提问的教师又有多少呢?目前许多教师对于课堂提问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

1. 提问过于频繁, 问题数量过多。

我通过调查发现, 一堂40分钟的课, 平均每分钟就问一个问题, 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 很少有时间进行思考, 往往是在一个接着一个问题的“轰炸”下, “不假思索”地急于回答和应付。

2. 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

教师常犯的错误是习惯性地重复问题和问题的回答。这种不良习惯把学生训练为只会抓住“重复”的问题而不认真地或直观地注意问题的初次出现。这种习惯会导致大量有意义时间的丢失, 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但这并不是说, 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能重复问题。如在一个很大的没有扩音设备或扩音设备不好的教室, 或是问题本身较复杂, 有多个层面, 就有必要重复问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要避免这种无意义的重复。

3. 总是选择相同的学生回答问题。

走进学校, 经常听见学生的抱怨:“我的老师从来不点我。”“老师总是喜欢点那几个学生。”从这些抱怨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不满和挫折感。仅向几个 (通常是能力强和学业成绩突出) 学生提问的教师给了大多数学生一个消极的强化:“反正我的学习不好, 老师不喜欢我, 也不会关注我, 尽管玩吧。”久而久之, 这些学生对学业越来越没兴趣, 在课堂上开小差, 从而导致集体斗志的丧失。

4. 控制问题的答案。

你见过这样的课堂没有, 就是教师很认真地提出一个问题, 然后自己回答;或是让学生回答后又打断学生的回答, 自己完成回答;或者是在学生答错之后没有试图启发学生思考就加入了个人的评价。结果, 整个课堂上只能听见教师的观点, 而没有学生的观点, 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这些都是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行为。当学生发现老师不让他们完整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时, 他们如何学会思考、形成逻辑思维呢?教师的这些行为往往使学生感到万分沮丧, 学生难以形成自己回答问题的逻辑系统, 从而使学生消极地对待学习。如果确实是问题太难, 教师应该充分地启发学生或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5. 给予学生消极的反馈。

当学生回答只是部分正确或不完整甚至完全错误时, 很多教师仅仅只是简单地说:“你离题了”, “不对”, “不正确”。有些时候, 教师故意出些刁钻古怪的题目让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回答, 当学生答不上来时加以冷嘲热讽, 以示惩罚。实际上, 这都是消极的反馈方式, 会降低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愿望。此时, 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性策略。如用:“你再仔细想想, 看还有没有要补充的?”“不, 并不全对。”或“你能告诉我是怎样得到这个答案的吗?”这些不带任何消极感情色彩的中性语句。

二、课堂提问组织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以上这些做法, 严重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使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得不到体现, 导致的后果令人担忧。有鉴于上述种种后果, 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 充分体现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来组织教学活动, 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精心设计课堂, 抓住每个提问点。

(1)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所谓兴趣点, 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集中学生注意力, 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教师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教师要精心设计一种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产生疑问, 渴望参与活动, 探究问题的答案。教育实践证明,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问题情境的创设手段很多, 如故事、对话、投影、音乐、电脑显示等, 这要根据当时授课的时间和情境而定。比如, 导入新课就可以采用故事引入法、悬念法、单刀直入法、出示实物法等, 当然, 这还要根据课文内容而定。

(2) 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 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 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 不断引导, 使学生恍然大悟, 留下深刻印象。

巧妙的提问, 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 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要善导善控, 必须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当学生真正有了阅读障碍, 需要帮助时, 教师的点拨式提问方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美国心理学家古德曼认为, 阅读仍是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 他将阅读看成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期间包括了感知和理解两个部分的相互作用。

在阅读上, 学生因为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文字理解等方面的因素, 对文章某些内容或词句难以感知和理解, 因此, 了解学生根据其认知水平巧妙设题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向课外知识迁移、拓展, 而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起不到如此效果。

2. 抓住提问时机。

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师生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的过程。这就是要用教师灵感的火焰去照亮每一个渴求知识的心灵, 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常常迸发出灵感的火花, 并珍惜灵感出现的良辰美景。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努力追求的境界。

当然, 教师的教学灵感必须产生于博学多闻的基础之上, 即所谓“厚积而薄发”, 同时还随时让自己处于一种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的“临战状态”, 这样才能使教学灵感发挥到一种“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境界。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 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更具有特殊的任务。

3. 巧设提问内容。

问题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的和重点进行整体考虑, 主要是有难度的综合性问题与细节性的局部问题相结合, 使课堂提问主次分明, 先后有序, 提出的一些问题前后贯通, 相互配合, 以利于促进思考问题, 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一个坡度或者梯度, 这样才能由浅入深。

最后, 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和引导。语文新课标指出, 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 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 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 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4. 精心研究学生, 做到因材施问。

课堂提问, 不能出现“遗忘的角落”, 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期待, 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强烈竞争意识, 从而营造出一个主动积极的集体思维氛围, 转而推动每个学生主观能动地进行思维活动。

5. 精心引导学生, 学会提出疑问。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掌握方法,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敢问”“会问”, 善于“发问”。学生自己经过深思后, 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有思考价值的。教师更要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来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言, 比如一句口头表扬, 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 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 都可以树立起他们的自尊、自信, 帮助他们驱逐心灵上的阴云, 使整个教学过程沉浸于一种和谐、纯洁、疏朗的氛围中, 从而展开思与想的碰撞, 心与心的接纳, 帮助学生产生一种质疑、批判的勇气, 富于想象力的创意, 新颖的观点。

总之, 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加强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十分重要。一堂课中一个巧妙的提问, 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 一问传神”的效果。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 优化课堂结构, 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 显现教师的教学魅力, 奏出最美妙的乐章。

参考资料: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 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得当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自觉自愿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此, 教师应从问题设计目标, 提问表述, 学生已有认知、心理水平和思维过程等方面分析、对比多种提问方式, 从而进行有效提问。

关键词:课堂提问,误区,提问技巧

参考文献

[1]孟献华.促进课堂有效提问的视角分析.中小学教育, 2005, 7.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9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启发性,创造性思维

朱熹曾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巧妙的提问正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 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 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 可以让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始终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 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现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拙见。

一、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让学生动脑去思考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 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 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在教学中常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 提问时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 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 但课后问起学生有哪些收获, 学生有时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书上, 学生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成的答案, 有的就答非所问了。教师的责任应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 开启学生的心扉, 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如教学《三顾茅庐》教师提出问题:刘备是堂堂的一国之君, 而诸葛亮当时只不过是一山野村夫, 然而, 刘备却三番两次、屈尊降贵地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邀他出山。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的时候, 教师的提问会使学生产生悬疑, 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 学生去主动地寻求答案。

二、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 吸引学生注意力

坡度, 就是提问设计时,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层层递进,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 学生不可能迎刃而解, 这就要增加思考的阶梯, 其方法是无梯时架梯, 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设计问题, 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工夫, 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 个个有答问的条件, 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说:“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 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 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 过了一个高峰, 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 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

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 高质量的提问, 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 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 什么时候提问, 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因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对那些需要想一想也应该想一想便可求得答案的地方, 就宜用提问, 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 就不应该提问。有一个流传已久的笑话, 讲的是一位老师在“文革”后期上公开课, 讲授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七律·送瘟神》, 他为了使课堂活跃, 加强师生双边互动, 便采用了提问的方式。老师:“同学们, 春风杨柳多少条?”学生:“万千条!”老师:“对!那么六亿神州怎么尧呢?”学生:“尽舜尧!”听课者啼笑皆非。这位教师提问过于简单, 不该设问处设了问。

四、采取合适的提问方式, 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有些语文教师提问时, 如前所述, 只是想到通过提问把自己要讲授的内容灌输给学生, 设计一连串简单的问题, 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向标准答案。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提问时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如使用情景法,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通过音乐、图画, 把作者在课文中描绘的情景展示出来, 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此基础上再努力展示潜伏在学生意识深处的情境, 以达到“心心相印”的效果。要上好一节语文课, 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 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 从整篇课文、整个单元来谋划, 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 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 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 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地问, 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 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上一篇:当前高校下一篇:网络文化与当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