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

2024-07-17

当前高校(精选12篇)

当前高校 篇1

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 知识经济的深化, 高校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人才竞争的挑战, 高校人才争夺愈演愈烈, 出现了高校间争相挖人才的现象。因此, 当前高校如何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探索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减少人才流失就变得至关重要。

一、当前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1.对人才培养和人才评价选拔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当前有些高校在人才评价、选拔和培养方面仍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方式, 忽视了人才的商品特性。比如:在评定职称、晋级、购房补贴甚至申报科研项目中, 存在“论资排辈”、“讲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 有失公平、公正, 挫伤了一部分潜心教学科研而不懂关系的教师的积极性, 从而产生“离心”的思想。据了解, 有的人才调离是因为缺少发展的空间或舒心的环境。据报道, 南京某高校的一名教授因学术成就显著而受到嫉妒, 甚至有的人以种种借口有意刁难其所带的研究生, 在此情况下, 外省的高校以非常优厚的条件把他“挖”走;又如广州某高校一位副教授, 由于跟所在院的领导关系不洽, 虽然教学和科研成绩都非常突出, 然而连续几年晋升教授职称都被卡在学院那一关, 于是他一气之下调离该高校。

2.生活待遇较低, 工作条件较差, 是高校教师队伍中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 70%~80%的个人迁移是由于经济原因, 并且教育程度越高, 流动的可能性越大。另一项研究表明, 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地区的经济弱势, 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从而制约着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前高校人才流失, 大体呈现这样一个格局: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流动, 而沿海地区向外企或国外流动。如南京某高校一位艺术专业学科带头人, 上海一所大学开出的待遇条件具体如下:年薪15万元, 分三室一厅装修好的过渡房, 另外还给30万元买房, 并提供20万元无息买房贷款。用这位教授的话说, 上海这所大学一年的工资是他在原来高校四五年挣的。近年来, 我院接收从甘肃、黑龙江等省调入的教授就有五位, 这些教授都是评上教授职称一两年就调出原来高校的教师。

3.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

当前许多高校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增加对外来人员吸引力的同时, 忽视了对校内现有人才的培养和关心。近几年, 许多高校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都开出了让人瞩目的价位:大住房、高工资、高安家费、高科研启动费, 解决配偶工作等。但校内原有的一些与所引进人才水平相当、有些甚至水平还较高的人才却坐着“冷板凳”。待遇偏低, 甚至失去了领导原有的关心, 造成了“外来和尚会念经”的错误导向, 使部分劲头正足的青年骨干教师产生了另择高校的想法。另外, 不少高校总是习惯把眼光贪婪地盯在引进“高学历”与“高职称”上, 却忽视内部现有人才潜力的挖掘及其能量的释放等关键问题。一边不惜血本引进外来人才, 一边自身的人才却悄悄地大量外流, 引起了人才队伍的动荡, 如某学院有一位36岁的年轻博士副教授, 申请安排其配偶的工作, 由于学校规定教授的配偶才能解决, 于是他调到杭州一所高校。更有甚者, 有的则还将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挪作他用, 将一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放到他们力所不能及的位置上, 整天干着与他们专业极不相关的行政琐事, 不能取其长, 避其短, 使专业特长与职责想悖, 造成了一些专业技术人才“断层”现象。结果是紧缺的人才外引不进, 自身的高层次人才内留不住, 使得人才总量与实际需要的矛盾日渐突出。

4.受到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的高薪政策、“挖”人风潮的波及。

我国沿海有些高校已经出台了《突出成果奖励条例》, 重奖科研成果, 论文类奖励的力度是以前的10倍。这些力度颇大的举措, 犹如在宁静的校园里投下了“重磅炸弹”, 在社会上也掀起了巨大的冲击波。因此, 很多高校的部分“骨干”教师不甘于死守现状, 争相向重点高校“抛绣球”, 一方有情, 一方有意, 自然一拍即合。另外,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各校挖人的势头也愈演愈烈, 某些发达地区对人才引进的要求只是“三证” (身份证、毕业证或学位证、职称证) , 而有些高校对此显然缺少足够的准备和对策, 即使制定了优惠政策, 与之比较也相差悬殊。

5.个人追求事业的发展。

有些高级人才觉得现在有环境不够其发展的空间, 因此寻求更大空间发展自己的事业。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和归属的需求、自尊和受人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五个层次。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高校教师, 不仅有物质生活方面的追求, 还有发挥自己才能, 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 他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据报道:江苏一所专科层次院校的某青年教授是三三三工程第三层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 因本校情况别说带博士生, 连本科生都没有, 只能带专科生, 在三三三工程上一个层也没有指标, 全国性学术会议一次也没有参加过, 学校只准参加本系统的会, 南京林业大学想引进他, 并专门为引进他投入200万元购买设备, 但因学校坚持不放而未能成功, 后来该青年教授被上海大学“挖”走, 被聘为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二、当前高校人才流失的思考

当前高校人才的流失已相当严重, 且较为普遍。教育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工程, 一个拔尖人才, 可以带起一个学科梯队, 可以形成一个优势学科, 可以创出一个名牌专业;一个高素质的拔尖人才可以决定一个人才群体一路不败的命运。特别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中青年人才是高校最宝贵的资源, 是高等教育争创一流的骨干和中坚。从目前的情况看, 如果这种流失状况得不到控制, 必然会使欠发达地区高校、非重点院校及层次较低的院校出现人才短缺, 甚至出现人才危机,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高等教育都将无从谈起。也会对年轻教师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 高校人才严重流失, 必将动摇高校人才队伍的人心, 导致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流行, 在高校形成一种“不走不成才, 成才即走, 不走不是人才, 是人才必走”的不良倾向。同时, 会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传统的高校人事管理只重视人事, 不重视人才, 结果只抓到了芝麻, 丢掉了西瓜。现代人事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突出人力资本的价值, 突出人的功能作用。因此, 从识人到选人, 从引人到争人, 从树人到用人, 都必须解放思想, 更新思维, 更新观念。坚持任人唯贤, 反对任人唯亲, 把握好识人之道、用人之道。

2.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高校在“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的前提下,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新型合理人事分配制度, 合理调控人才, 根据“科学、高效、精简”的原则, 实行优化组合,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从制度层面根本解决高校人才流失问题, 留住人才。

3.创新用人机制, 管活用活人才。高校人才流失与高校人事管理有关。要避免和减少人才流失, 有效的措施是把人才管好用活。人才既需要合理流动和有序流动, 也允许人才自由流动。俗话说“人挪活, 树挪死”。要创新人才管理, 不仅要创新对人才的使用管理, 也要加强对人才的流动管理。高校人才是国有资产, 也是个人资产, 是国家的财富, 也是个人的财富, 谁拥有人才, 谁就能富强。为此, 要创新用人机制, 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的作用。

4.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任人唯贤, 落实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高等教育的振兴靠创新, 创新的关键在于年轻英才的大量涌现。必须要以“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宽阔视野和博大胸襟, 广开才路、不拘门户、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根据人员各自的特点、专长, 安排相适应的工作, 真正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 展现他们才能, 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为教育事业作贡献, 为经济发展作贡献。

5.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想方设法提高高校人才特别是高精尖人才的待遇, 改善其生活、工作、学习条件, 特别是干事业出成果的条件。做好高校人才专业技术考核评定工作, 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力求做到讲实绩、讲科研成果、讲学术水平, 杜绝现有考核评定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对科研学术成果要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并制度化, 从物质层面上稳住人心, 减少高校人才流失。

6.正确处理引进人才与稳住现有人才的关系。现代高校应当摒弃论资排辈、妒贤嫉能、“外来的和尚会念经”、重“女婿”, 轻“儿子”等陈旧观念, 制定特殊政策措施, 完善培养和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 创造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大环境, 真正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7.加强师德教育, 提倡奉献和敬业精神。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使大家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想方设法为人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创造良好的环境, 有效遏制高校人才严重流失的现状。

摘要:人才资源是高校发展的第一资源。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 高校人才争夺愈来愈激烈, 如何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吸引人才, 稳住人才, 减少人才的流失, 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当前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有:认识上有误区、生活待遇低、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等。要解决好高校人才流失问题, 要做到: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创新用人机制, 尊重知识、人才, 提高待遇, 加强师德教育。

关键词:高等学校,人才流失,对策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高校教师人才流失现象探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4, (4) .

[2]论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2, (6) .

当前高校 篇2

当前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分析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我国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了解和总结,分析了自主招生本身的优势,肯定了其在弥补传统高考制度弊端、促进素质教育开展、扩大高校自主权、保持高校独立性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同时指出了当前试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中较为突出的诚信问题、腐败现象、成本和效益问题等做了成因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 者:胡瑞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0062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自主招生 自主权 高考

当前高校腐败现象及防治对策 篇3

[关键词]高校腐败原因对策

一、当前高校腐败现象

近几年来,高校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其数量之多、金额之巨、情节之恶劣、涉案人员职务级别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从这几年高校犯罪案件来看,都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主要集中在基建、招生、物资采购、学术腐败等方面。此外,乱收费、非法集资、挪用公款等违纪违规现象也在不少高校存在。

(一)基本建设方面

基本建设是近年来高校经费支出最大的项目,不少高校每年都有多个较大的基建工程项目上马。基建工作专业性很强,与社会的联系紧密而又广泛。在基建工程招投标、承发包和验收过程中个别干部或工作人员极易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索要贿赂,为自己或亲朋好友牟取私利。“高楼竖立,干部倒下”,在某些高校,基建部门已成为干部违纪的多发点和纪检监察工作最棘手、最艰难的监督范围。

(二)招生方面

高校个别招生工作人员在招生工作中存在滥用职权、违规招生、收受现金和礼品甚至索贿和借机敲诈勒索等种种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由于招生涉及高校、中学、各地方招生主管部门等多个环节、多种关系,极易发生暗箱操作和金钱交易等违法乱纪行为。同时,由于招生方面的违法违纪行为带有较强的交易隐蔽性,难以及时发现和查处,因而成为高校腐败问题防治中的一大难点。

(三)大宗物资采购方面

高校为了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大宗物资采购活动,包括大型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各类教材、基建维修材料、学生食堂的膳食、校医院所需药品药材等的采购。大宗物资采购与商品市场联系紧密,如若监督惩处措施不得力,当事人在采购过程中极易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拿回扣,为个人或小集团牟取不正当利益。

(四)贪污挪用经费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高校办学经费来源已从过去单一的财政拨款转化为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而高校财务制度并没有随之逐步健全。除了财务管理部门外,不少高校甚至普遍存在二级乃至三级财务的现象,少数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借筹资办学、办班创收之便,私设小金库,然后伺机贪污、挪用,这些方面造成的高校经济领域犯罪案件也呈上升趋势。

(五)校办产业与服务方面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进行得不是很彻底,使得校办产业和学校后勤服务享受着学校许多优惠政策,同时又处于社会行业部门与学校都疏于监督的边缘地带,在承包经营任务、核定上交利润、财务收支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规范运作,中饱私囊者大有人在,甚至还有个别领导把它作为变通处理开支的“自留地”。

(六)教学、科研和学术方面

高校的腐败行为还表现在教学、科研、学术方面,究其实质是以不正当行为牟取私利。如违规办学、倒卖文凭,从中牟取暴利;教学中强制使用指定辅导资料;变向、额外收取种种不合理费用,私设“小金库”;在学生评奖、评优、入党、考研中违规操作。有的在科研、学术方面造假,出现科研腐败、学术腐败;有的利用科研经费、学术活动中饱私囊。目前,学术腐败有愈演愈烈之势且形式变幻、花样繁多。

二、高校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的巨大诱惑和内部观念的错位是造成高校腐败的社会背景

近年来,高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加剧的现实,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校和办学者的状态。少数党员干部面对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消极腐朽思想恶性膨胀,这是导致其腐败堕落的根本原因。

(二)管理中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是高校诱发犯罪的客观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建立,高校管理水平与教育改革和高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发生偏离。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模式,存在的不科学、不严密、不规范所导致的漏洞,使腐败分子有可乘之机。高校体制与运行机制存在的弊端,造成过度集权,在组织人事、财务管理、基建设备等诸多方面暗箱操作,缺乏透明度,缺乏法制手段和配套措施,为高校腐败问题的形成与发展留出了空间。

(三)权力过于集中,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不到位,是产生腐败的条件

失去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按理说,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高校的干部、教师和学生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民主监督的强烈愿望,也有进行民主监督的能力,民主监督的基础较好;高校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部门以及教代会、民主党派等监督渠道应该能够发挥作用。但由于体制的原因,权力设置时缺乏制约功能,过于集中,导致上级疏于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群众无法监督,存在着实际上监督的缺位与弱化、责任主体不到位等问题,使腐败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也就不能及时被制止。

(四)干部人事制度缺乏公开、民主、竞争机制,成为派生其他腐败的源头

目前一些高校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还存在着“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人治的因素较多,而公开、民主、竞争的因素相对较少,从而容易出现选人用人不当现象,继而诱发腐败现象。

三、惩治和预防高校腐败的对策

(一)加强廉洁从政的思想教育

胡锦涛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必须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要从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抓起,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高校党委、纪委要把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放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首位。“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先腐败”,因此,必须从思想上强化防腐机制的建设,在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要把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特别是校、处级干部的教育作为重点,把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教育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在思想教育上,既要突出教育的广泛性,又要讲究教育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既要讲实效,又要造成一定的声势。要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把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等部门的力量集中起来;要大力运用现代传媒手段,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和辐射面,增强教育的吸引力;要发挥思想教育工作的整体优势,形成纵横交错的思想教育网络,造成强大的思想教育攻势,使领导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制,筑起思想道德防线,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建章立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抓好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是搞好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保证,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环节。如建立内部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对学校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审批程序、会计核算、投资效益、投资管理等情况进行定期审计或审计调查;对负责财务、校办产业、基建、后勤等有经济责任的管理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在任职期间的经济活动、遵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情况定期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或内部审计,对存在严重问题的要认真调查核实并进行处理;对领导干部进行离任审计,审计结果将作为领导干部是否离任或重新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应建立干部廉政档案,对于每一名干部的廉政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党委要定期对干部进行训诫,防止个别干部思想上出现麻痹和松散。总之,要通过各方面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使得党内监督领域得到深化,监督过程更加有章可循,保证高校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健全监督机构,加强监督职能,建立有效制约滥用职权行为的制度体系

高校纪检监察监督体制和工作机制要进行适当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反腐倡廉的需要。高校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处、审计处应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其工作职能应加以拓展,从有案查案转向无案预防,介入防腐、拒腐、治腐工作的全过程。根据监督工作的需要,高校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处、审计处有权介入相关工作并进行考察、考核、监察、审计、检查、评议等,对违纪违规行为提出批评和处理意见,对腐败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应不断进行监督标准的创新,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应把事后监督变为事前监督,充分体现事前防范、着眼教育这个基本指导思想,努力探讨加强党内监督的多种形式。特别是要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防止高校各种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必须对高校领导干部的权力及权力的行使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防止滥用职权。结合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针对一些关键岗位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对权力进行合理配置,并通过制定严密科学的程序,更好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逐步建立一套有效制约滥用职权行为的制度体系。

(四)加强高校民主政治建设,推行校务、系务公开,建立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

校务、系务公开给了群众一个充分发扬民主的机会,从制度、机制上保证广大群众能够了解政策,知晓政务,激发其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政治热情。实行校务公开,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让广大师生员工监督学校。在高校,纪检监察部门查案固然重要,但查案只是一种治标的办法,而实行校务公开,可以规范党政各级机关的行政行为,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使权力由“暗箱操作”变为“阳光行动”,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滥用权力的行为。公开是一种最好的监督形式,然而,目前有的高校校务、系务公开的内容大体上还停留在公开办事制度和办事程序上,这只是校务、系务公开的第一步,最主要的是要公开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征求群众的意见,凡涉及学校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工作,应在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职工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

(五)增强打击力度,违法惩戒从严

预防、遏制职务犯罪固然要从源头上抓起,但也不能忽视打击犯罪工作。目前,高校对腐败问题的惩处存在过宽、过松的问题,造成腐败成本较小,使得极少数人敢于挑战监督,铤而走险。打击犯罪和预防遏制是两种不同的手段,其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必须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如果只防不打,就难以预防,会防不胜防。因此,一旦查出犯罪案件,就应用刑罚的严厉性震慑人,用刑罚的必要性警醒人,促使各级领导更加自觉地抓紧预防工作,从而更有效地遏止犯罪的发生。

当前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分析 篇4

1 在广大高校设置体育舞蹈课的可行性

1 . 1 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推动素质教育已经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地位十分重要。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面向的是广大高校大学生,在结束了12年应试教育为主的学习之后,这批学生即将面对的是就业的竞争和各种社会性质更强的竞争,他们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对象。体育舞带课程的开设丰富了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充实了大学体育的课程机构,帮助大学生发现和培养自己在运动方面的爱好,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很大一方面就是因为它迎合了广大年轻人的需要,而这部分年轻人又是健身运动的主,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提升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水平。

1 . 2 体育舞蹈作为一门竞技类的项目, 在国内早已展开

虽然体育舞蹈这个名词听起来是一个新兴的体育项目,但是这个项目在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一种时尚运动。在广州亚运会之后,体育舞蹈作为与广州亚运会的合作项目被打中熟知并得到追捧,在我国掀起一阵学习体育舞蹈的热潮,广大高校生作为年轻人的主体,对体育舞蹈的接收状况十分良好。所以体育舞蹈作为一项使广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精神面貌的运动是有推广的必要性的。

1 . 3 体育舞蹈是社区为单位的全民健身的主要内容

在全民健身的氛围下,体育舞蹈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年轻人作为接受新事物的主体,对体育舞蹈的接收十分主动而且顺利,大部分高校生对此有浓厚的兴趣,这是体育舞蹈课程开设的前提条件。备受争议的的广场舞其实也是体育舞蹈的形式之一,是体育舞蹈在社区中的表现,这说明体育舞蹈已经在社区和高校热烈的开展起来。

2 高校开设体育舞蹈公共课的价值和意义

2 . 1 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由于我国的国情所致,我国的教育竞争十分激烈,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很难得到充足的体育锻炼,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在都教室内度过,因此有大数据显示,我国的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要低于国外的同龄学生,在经济发展日益繁荣的当今,学生们的身体素质问题不再主要是由营养的缺失导致的,主要是因为缺乏体育锻炼。进入大学后,学生们的课余时间多了起来,也不再有高考巨大压力的束缚,学生们可以自由安排课余的活动。长期进行有规律运动训练的人,在身体的平衡能力、柔韧性、力量和灵敏性方面都有着高于不经常运动的人的素质,同时在身体的健康程度上也呈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势。体育舞蹈是一项较为全面的运动形式,将体育锻炼和舞蹈艺术很好地结合起来,非常适合当代大学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

拉丁舞和摩登舞是体育舞蹈的两大分支,拉丁舞和摩登舞又各有5个分支,也就是说,异体育舞蹈在种类上共有10个可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根据观察核试验表明,在能量的代谢方面:“牛仔舞”和“伦巴舞”代谢的能量接近于艺术体操和广播操:“狐步舞”接近网球;“华尔兹”和“探戈”接近网球和羽毛球;“恰恰恰”和“快步舞”接近马拉松。能量消耗方面的排序从大到小分别是:“伦巴”“牛仔舞“华尔兹”“狐步舞”,当然消耗的能量也和个人运动的激烈程度有关。在心率变化方面这几种舞蹈也是相对较温和的,受众面较大,对身体造成损伤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与此同时体育舞蹈在对心肺功能的锻炼并不低于其他运动项目,而且相对于其他的体育项目更加符合人体活动变化的规律,更能促进人体的全面发展,可以改善新陈代谢水平和心脑血管功能。

2 . 2 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身体形态、体现他们的形态美

高校在校 大学生的 年纪较小,按照正常 情况来说,他们的肌肉、骨骼和脂肪分布应该是处于最好的阶段。但是,前面已经说过,长期高强度的学习时间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的亚健康状况,偏瘦和偏胖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体育舞蹈因为杂糅了舞蹈的因素在里面,在进行训练时要求学习者保持抬头、挺胸、收腹、沉肩的仪态,使学习者的全身呈现紧张又放松的状态,紧张的部分可以较好地塑造学生的肌肉线条等,而放松的状态可以缓解身体平时收到压迫较多的地方,例如他们的颈椎等,长期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呈现挺拔、舒展、优雅的状态。作为一种温和的有氧运动,体育舞蹈可以在对身体造成伤害最小的程度上达到健身美体的作用,是塑造形体美的基 础。

2 . 3 高校体育舞蹈的开展可以为终生体育奠定一群忠实的群众基础

在校大学生由于其学生的身份,不像一般的上班族,难以抽出时间进行有规律的身体锻炼,也由于其年龄段处于较有活力的时期,可以称之为全民建身和推动体育舞蹈广泛开展的骨干力量和主力军,是全民健身的基础人群。长期进行有规律体育舞蹈训练的人,在身体的平衡能力、柔韧性、力量和灵敏性方面都有着高于不经常运动的人的素质,同时在身体的健康程度上也呈现出更加积极的状态,这也可以确保广大年轻人的健身生涯更长,同时也从健身运动中获得更加健康的身体。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一方面就是因为它迎合了广大年轻人的需要,而这部分年轻人又是健身运动的主体。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提升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水平。

2 . 4 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性修养和气质

个性修养的形成先天遗传占一部分因素,后天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熏陶占更大的一部分因素。体育舞蹈是一种将体育运动和舞蹈艺术进行了较好的结合的一种改良的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的形成。前面已经提到过,拉丁舞和摩登舞各自的5个分支组成的10种舞蹈,各自具有鲜明的个性,例如典雅大方的摩登舞,舞蹈风格呈现出典雅大方、端庄优美、飘逸潇洒;拉丁舞则给人以热情奔放、活泼洒脱的感觉;再比如拉丁舞中的牛仔舞和恰恰舞,节奏感鲜明,律动性强,舞者给人以灵活动感的视觉享受,伦巴则深情优美,桑巴热情火辣。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发现自己的性格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舞种加以培养则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培养自己如举止高雅、情绪稳定、热情活泼、反应灵敏等的性格特点。合适的音乐的熏陶对人的性格形成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音乐可以抚平躁动的情绪,对人的思想情感产生积极作用,学生们对舞蹈音乐的理解和领悟可以改变他们他们自身的气质,使他们确立新 的更好的形象,有意识地培养优 雅谦和的性格,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 结语

当前高校德育实践中几个问题 篇5

当前高校德育实践中几个问题

结合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选择四个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观念、内容和方法上阐述了高校德育工作加强改革、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作 者:刘勇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刊 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30(6)分类号:B822.98关键词:高校德育 实践 问题 思考

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思考 篇6

【摘 要】 目前,大学教育体系将体育课设为必修课程,对增强学生体魄,锻炼提高体育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体育成绩的优劣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评优、毕业等。笔者在本文中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校体育体育课程

1. 高校体育教学现存的缺陷

目前,大学教育体系将体育课设为必修课程,对增强学生体魄,锻炼提高体育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体育成绩的优劣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评优、毕业等。但在实践中,体育教学主要是围绕达标、考试等技术性较强的内容而进行。体育课是按“大纲”、“计划”授课的,因而具有严格的计划性和约束性,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8-21周岁、兴趣爱好趋于稳定、集中、已不满足于被动的教学形式。更热衷于开放、活泼、主动参与的课外锻炼。而现在体育课程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难以体现个性,很多学生虽然喜欢体育活动,但却不喜欢体育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体育课教学目标不完善;教学大纲的指导性和科学性不强;体育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方法单调、陈旧,教学组织形式单一;体育课考试和评分方法不合理,重实践轻理论;不能合理安排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相配套的教材等,所以有必要对体育课程设置进行。

2. 面对目前状况应采取的对策

2.1 改革考试方法。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考试是课程建设的导向,过去考试重技评和达标,偏重于引导学生学习各项体育技能。由于学生基础不同,对于身体条件不好,基础较差的学生容易造成心理负荷过大而引起负性思维,无益于运动技术的掌握。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体育考试应按强身育人的体育标准实施,即体育成绩应以学生的锻炼态度、次数,本人运动成绩进步幅度和掌握的体育知识为主要评定标准。同时教学考试改革必须重视考核学生应用体育原理、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间题的能力,这对于培养体育综合能力十分重要,是实现科学、全面课程体系的重要措施之一。

2.2 创造条件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据了解,大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固然有中学教育忽视体育的原因,但也和体育老师的业务素质有关。多年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上都是采用专业对口的定向化模式,在进人体育教育专业学习时,就明确地确定了毕业后从事中学、大学体育教学工作。因此,学生的培养就框定在非常专门化的范围内,课程表现出专、窄、深的特点。不难看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难以将新思想付诸于实际,一是师资培训滞后于教改,二是师资素质不高。要想解决这二方面的问题,首先要组织教师研讨教改后的新恩想,其次在思想趋向统一后探讨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以确保教师既有新思想,又能掌握新内容,从而使教改的目标与内容融为一体。为了提高教师业务索质,学雄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进修、考研,拓宽知识a同时也要结合请进来和强化内部培训来共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实现课程建设总目标莫定高素质的师资基础。

2.3 构建新的体育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的发展形势和体育教学的规律,新的课程体系应以锻炼和养护学生身心为主体。理论部分除在概论教学中注重选择有助于强化体育意识,培养兴趣和观赏能力的教学内容外,同时还应突出增加锻炼原理和养护原理的内容,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积极的体育意识,以保证理论教学的完整性,这是体育理论教学内容改革的延伸点。实践部分应在简化高难度运动技术为体育手段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应探讨编写多项运动技术的锻炼方法和养护法的教材,为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能力提供完整的教学内容。这是把传习式体育升华到现代科学体育教育层次上的递进与完善。

目前一些高校已着手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清华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从学期开始,将实行更多体育科目男女合上。从明年9月开始,体育课程以必修形式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体育课不分年级,只分高、中、初三级,学生可以从30门专项课中选择。简化体育考试,但毕业时应达到会长跑、会游泳、会武术一类的要求。他们认为:会长跑的含义不仅要求学生长跑成绩达标,还要求学生具有锻冻的主动意识,根据身体状况调整运动量等。清华大学还将开发体育多媒体课件,引进现代教育观念。学生从运劫中找到乐趣,就会喜欢体育,喜欢体育课,这也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

总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只要抓住锻炼与养护的核心内容。就能保证大纲、教材与课程建设目标的一体化,符合当今提倡传授发展的知识体系,培养具有适应21世纪的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才能真正打破“以技术为中心的传习式教学体系”的旧格局。

2.4 实现教学目标、大纲和教材一体化

从教育发展来看,大纲安排的运动项目主要是解决学生学会体育手段的问题,但为达到目的更需要运用体育方法。

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在科技革命时代的教育,重视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传递和储存知识更重要。所以大纲重手段轻方法是不科学的,以运动的内容为主体也是不全面的。因为运动过程是消耗人体物质和能量的异化过程,是引起强身健体的诱因过程,而产生强身健体结果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运动后的恢复养护过程实现的。所以重运动轻养护的体育大纲也是不完整的教学体系,为此必须使教学目标、大纲和教材一体化,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结论

(1)为真正改变以技术为中心的传习式体育课程体系,必须把早操、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改革。建立以强身育,人为中心的新的课程体系,开设若干组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既满足兴趣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体质的发展。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考核与能力的培养,适当控制不及格率,解除学生的惧怕心理。

(3)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时代发展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在国家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对课程设计、大纲教材、体育考试、师资培训的整体进行改革是提高高校体育课程功能的主要措施。

结语

总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只有紧紧围绕总目标进行整体改革,才能把以往体育课程诸要素零散的“游离态”的改革,转变为“一体化”建设,才能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创造良好的体质教育环境。

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问题浅析 篇7

一、学术道德及学术道德失范的内涵及表现

道德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依靠社会舆论、习惯传统、教育力量和人们的内心信念, 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学术道德是指学术人在进行学术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及结果处理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道德失范是对社会普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背叛, 它的典型表现是“诚信危机”。学术道德失范是指学术人用不符合学术道德规范的手段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 (荣誉、职称或金钱等) 。

学术道德建设是目前高校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而高校的学术道德问题更是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和重视。在职称评审、科研基金与项目评审、成果鉴定与评奖、专业重点岗位聘任及年度业绩考核等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学术道德不正行为, 给高校学术界带来了不良影响, 使广大科学工作者的诚信受到冲击。

当前学术研究工作中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问题主要表现为:侵占他人劳动成果, 或抄袭剽窃, 或请他人代写文章, 或署名不实;粗制滥造论文, 甚至篡改、伪造研究数据;在研究成果鉴定、项目评审及学校评估、学位授予审核等工作中的弄虚作假, 或试图以不正当手段影响评审结果;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学位、文凭;有些学校在利益的驱动下降低标准乱发文凭。这些行为和现象严重损害了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的形象, 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 如果听任其发展下去, 将会严重污染学术环境, 影响学术声誉, 阻碍学术进步, 进而影响社会发展和民族创新能力, 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 有其深刻的主客观原因。我们必须对此认真加以分析, 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 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学术工作者个体职业道德水平下滑。

在同样的历史背景下、同样的学术环境中, 不同的学术个体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曾经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 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 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1] (P301) 因此, 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腐败现象的产生, 主要是由高校学术工作者忽视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淡化道德认识和情感, 道德意志薄弱, 道德评价能力下降等引起的。

(二) 高校学术奖励和评价制度与利益联系过于密切。

现行的学术激励制度、成果评价体系存在着明显的急功近利的倾向, 与市场利益关系联系过于密切, 加薪、提职、住房分配及各种其它待遇都决定于科研成果的数量 (质量的标准往往是形式上的) , 学术成为谋利的工具。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每年的科研指标, 为了职称、金钱、名誉和地位, 急功近利, 重量轻质, 致使抄袭、剽窃等各种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随之出现。更为严重的是走后门拉关系、请客送礼等存在于科研成果的发表、鉴定、评奖和职称评审之中, 严重败坏了严谨的学术风气。

(三) 学术道德法制不健全, 学术监察制度缺乏。

学术监察制度缺乏是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的深层原因。学术监察制度应包括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监察制度和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惩罚制度。面对形形色色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 国家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加以惩治。尽管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表明了国家对学术道德问题的高度重视, 但各高校还是都缺乏一套与之相配的符合自身实际的学术道德规范, 缺少对有关人员进行学术活动加以约束和管理的依据。学术监察制度缺乏, 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就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识别, 极易使一些学术人产生“混水摸鱼”、投机取巧的不良想法;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惩罚制度缺乏, 违规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守规者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和鼓励, 从而削弱了守规者的科研积极性和科学精神, 形成了失范行为的恶性循环。

(四) 高校自身发展中存在浮夸风气, 学风教育弱化。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为了“发展”、“升级”, 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 获取教学资源优势, 不断争取重点学科、硕士生点和博士生点, 纷纷制定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指标;为鼓励广大教师多发、快发论文专著, 还制定了奖励办法, 导致教师重量轻质, 出现了大量的文字垃圾堆出的虚假学术繁荣。同时, 为提高学校的科研成果数量, 一些高校对学术造假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还为造假者包庇说情, 更使得一些弄虚作假者有恃无恐, 加剧了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蔓延。

(五) 学术成果刊登机构的审稿制度缺陷和利益驱动性。

在审稿方面, 首先, 当今学术杂志和出版物多如牛毛, 为学术失范活动提供了条件。其次, 学术杂志及其编辑面对一些学术失范现象, 出于种种考虑, 要么熟视无睹, 袖手旁观;要么怕得罪人, 怕自找麻烦, 这些都成为一些学术人一再无所顾忌地弄虚作假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次, 为权者讳, 为尊者讳的现象严重。某些学官学长, 利用权职之便主持重大课题, 主编大型丛书, 成为一字不写的丛书主编, 自始至终不问课题的课题主持人, 名利双收, “官大学问长”。这种投机取巧搞出来的集体项目往往前后重复, 错误百出, 贻笑大方。

此外, 我国大多数期刊和出版社是自负盈亏的机构,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得这些机构只注重论文刊登费的多少, 而不注重论文质量的高低。这些都为抄袭、剽窃的“学术垃圾”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三、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

(一) 重视学术道德修养, 加强学术道德素质教育。

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主体是人, 学术道德失范问题首先是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解决人的问题, 首先要求个体加强自身的学术道德修养。美国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指出“学者既然是高深学问的看护人, 自然也应该是自己的伦理道德准则的看护人”。[2] (P127) 2001年中科院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 从科学态度、学术民主、成果署名、科学协作、科学精神等十个方面确立了院士行为规范, 其核心就是强调自律。因此, 学者要加强自身修养, 深化学术道德认识和情感, 培养并形成自己的学术道德准则, 锻炼道德意志, 自觉遵守学术规范, 维护学术尊严, 进一步提高道德评价能力, 坚决抵制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现象。

(二) 应建立科学的学术奖励和评价机制。

1. 建立科学的学术激励机制。

改变目前学术激励机制存在的急功近利倾向, 改变与利益联系过于紧密的状态, 在切实保障教师切身利益的前提下, 不把学术成果等同于金钱, 遵循学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采取有效措施, 给教师营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 鼓励创新, 多出精品成果;对于重大的科研成果, 应加大奖励的力度, 扩大奖励的效应, 通过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和学习、交流的机会, 激发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积极性。

2. 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

在科研项目立项与评审、学术奖项评定等方面, 应重质轻量, 注重学术的原创性, 同时要尊重各学科的差异性, 提升评审的公开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对于高校出版社、学术期刊杂志社等单位, 应从促进学术研究水准提高的角度出发, 积极探索建立一套专业的稿件作者和审稿人双向匿名的外部人审稿制度。

(三) 建立健全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法纪法规, 建立完善的学术监察制度和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惩罚制度, 坚持依法治学。

把学术道德建设纳入法制轨道, 依法治学, 是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治本之策。建议国家在现有法律中增加并完善惩治学术道德失范的条款内容, 保证有法可依。就学校本身而言, 一方面, 应建立专门的学术监察机构, 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管理机构在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明确其在学术管理和监督方面的职责, 完善工作机制, 保证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另一方面, 应完善相应的举报制度, 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同时, 颁布处罚各种违规行为的条例, 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严惩不贷, 有力地遏制学术腐败现象。

(四) 采取切实措施端正学术风气,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建设工作。高校校长要亲自抓学术道德建设, 以形成全面动员、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要将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纳入校风建设的整体工作中, 进行统筹规划和实施, 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管理机构在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明确其在学术管理和监督方面的职责, 完善工作机制, 保证学术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3]

(五) 净化学术道德, 出版媒体责无旁贷。

作为学术研究显现层的媒体, 首先, 要以学术质量为唯一标准, 不因权势、权威而滥发稿件;其次, 要充分掌握学术动态, 杜绝剽窃抄袭、一稿多投、改头换面之稿件;最后, 要对违背学术道德, 违反学术规范的书籍、文章进行无情揭露, 严厉批评。只有这样, 才能使优者胜劣者汰, 使真才实学之人脱颖而出, 使真知灼见之文名扬天下。

综上所述, 造成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遏制学术道德失范和学术腐败的发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这需要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工作, 更需要高校及学术界自身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约翰.布普贝克著.郑继伟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

[3]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2.2.

[4]国内学术界存在七大“不端行为”[J].科学时报, 2004.2, (11) .

[5]江新华.大学德育应重视大学生学术道德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02, (6) .

[6]肖瑞峰, 徐斌, 袁亚春.构建学术道德遇制学术腐败[J].中国图书评论, 2002, (7) .

[7]王友良.学术道德的三个层次[J].云梦学刊, 2001, (5) .

[8]欧安欣.当前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成因与对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3, (5) .

[9]专题研修组.对高校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认识与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0) .

当前高校债务困境破解对策探究 篇8

2007年开始, 各高校相继进入短期贷款集中偿还高峰期, 面临高昂的资金成本和沉重的债务压力, 财务风险不断累积。部分高校为了避免被贷款银行冻结账户, 到处拆借资金, 陷入以贷还贷困境。调查显示, 短期贷款占贷款余额的60%以上, 高校短期内的还贷压力巨大, 令高校陷入严重经费危机。债务危机波及的高校范围较广, 除部属院校外, 大量的地方所属院校也存在着巨额银行债务。造成当前高校负债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财政投入不足。扩招需要新建校舍、新增设备, 国家没有资金支持却给了政策———教育部明确要求, 各高校要利用银行贷款加大校园改造和建设力度。为了适应自身加快发展的需要, 高校在充分挖掘办学潜力的基础上, 通过校区置换、利用日常办学结余等多种方式加大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但仍然无法满足办学需要。在国家财政投入增加不够的情况下, 高校积极利用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 形成大量贷款现象。

二是金融机构贷款政策不符合高校发展规律。高校发展规律主要体现在教育投资形成良性资产和教育事业投资收益期长等方面。但高校作为非盈利机构, 短期内却不能形成大量盈余, 需要长期积累资金。受我国金融政策和体制的限制, 各高等学校很难获得长期项目贷款, 负债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短期负债多、长期负债少, 与高校的发展规律不一致。

三是许多高校负债运行在一定程度上是盲目扩张、过于贪大酿成的苦果。在硬件建设方面, 一些大学已接近甚至超过国外的知名学府。如哈佛大学占地面积为2300亩, 普林斯顿大学占地1820亩, 而我们很多大学占地面积超过了5000亩。但我们的办学水平与这些世界名校相比, 很难说在缩小。

二、关于化解高校巨额负债的思考

目前, 大多数贷款的高校进入还贷高峰, 如何避免高校贷款引发财务、金融风险, 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一) 应客观、正面认识我国高校的债务问题

高校贷款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改善高校办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全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由1998年的340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021万人, 跃居世界第一。2009年高等教育计划入学率达到62%, 真正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面对国家投入严重不足的现状,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 利用银行贷款筹措教育经费成为高校无奈的也是必然的选择。高校为我国实现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政府必须高度重视高校负债问题, 有义务来主导化解高校债务危机

扩招是政府提出的要求, 扩招必然扩建, 不达标就要亮“黄牌”。教育部也提出“谁举办、谁投资”的原则, 政府有责任化解高校还贷风险。对于公办高校已有的债务, 应由政府出面作出偿债安排, 还贷压力不能完全由高校承担。鉴于此, 针对高校债务, 教育部长周济曾经表示, 我国正在加大财政投入, 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逐步帮助高校偿还基本建设债务。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指出, 解决这个问题也确实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帮助学校化解贷款风险。

(三) 金融部门要给予高校更大的扶持

贷款银行要转变思路, 作出更加符合高校发展规律的制度安排, 将高校贷款进行重组, 变短贷为长贷, 以时间换空间, 减轻还贷压力。同时要作出利益让步, 要降低高校贷款利率, 减少利息支出, 以便让高校轻装上阵, 良性发展, 增强经济实力, 从而更好地保障银行自身的利益。

(四) 高校不能有依赖心理, 要在增收节支、增强自我造血能力上下大功夫

国家应加大投入, 设法让欠债高校摆脱困境。然而这并不等于高校所欠巨额债务均由政府买单, 高校应在以下方面加大努力:一是必须转变观念, 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学校可持续发展, 充分认识负债办学可能给学校长远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机隐患, 审慎对待贷款行为, 并严格落实经济责任制。二是必须加强财务管理, 提高贷款使用效率, 把化解学校的资金风险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来考虑。三是尽力提高办学收入, 增强还贷能力。比如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举办三本院校, 用市场化操作的方式, 以按培养成本收费的名义提高学费, 从而增加学校的办学收入。四是高校要挖掘潜力, 实施自救。可以在政策允许下盘活自己的资源、资产, 出让空置的土地、校舍, 偿还部分贷款;向管理要效益, 减少开支控制成本, 堵住跑冒滴漏,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五是改变贪多求大的扩张发展之路, 走追求特色、内涵发展的科学办学之路。要突出办学质量和特色, 不要在规模上搞攀比。

三、破解当前高校债务困境的具体措施

根据我国高校目前的状况, 必须多策并举, 相关各方协调联动,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高校贷款问题, 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 中央政府层面

中央政府应在以下方面加强对高校贷款的监管, 增加对高校的财政投入, 尽快使高校债务问题有实质性解决。

1. 国家应继续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 建立高等教育发展基金。

首先要在国家层面建立化解高校负债的协调机制, 提出政策措施, 合理划分中央、地方政府与高校的偿贷比例, 可采取发行特别教育国债的方式一次性解决对高等教育的历史欠债问题。也可先对高校贷款实行贴息政策, 由中央、地方和高校各自承担一定比例的利率负担。另外, 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有国家强制征收的教育费附加作为发展资金保障, 而高等教育则没有这种优势, 因此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发展基金成为当务之急。

2. 严格控制高校新增债务, 准确统计实际债务总量。

破解高校债务难题首先是要严格控制新增债务规模。2004年7月, 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 加强银行贷款管理, 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 同时还制订了《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控制模型》, 但这一政策在高校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因此, 教育和财政部门要定期审查确定高校贷款最高警戒线, 准确统计实际债务总量并予以通报, 建立起有效的高校贷款的约束、监督与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

3. 加大社会捐资税收优惠力度, 激发社会捐资教育的积极性。

社会捐赠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资金来源, 美国来自于社会团体、校友等的捐赠, 约占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8%, 一些名校接受的捐赠与捐赠基金会投资收入, 已占学校年度预算的20%-40%。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鼓励社会捐赠, 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支持和引导社会资金向高等学校捐赠。

4. 制定有关法律法规, 进一步拓宽高等教育融资渠道, 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上要有大的突破。

充分利用社会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走多元化办学之路。对部分负债严重、无力偿还贷款的学校, 可以采取"债 (贷) 转股"的形式, 建立新型的股份制高校。

(二) 地方政府层面

地方政府应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1. 控制贷款规模, 强化贷款管理。

进一步强化高校贷款法定还贷责任, 将贷款管理作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 引导高校正确认知风险, 完善决策程序。对贷款余额超过警戒线的高校, 要停止贷款。

2. 帮助高校争取国家开发银行中长期贷款, 并对现有贷款贴息。

在一次性解决高校债务困难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贴息的方式, 缓解高校由于贷款付出的高额利息而难以承受之重。

3. 允许已经通过负债完成办学规模扩大, 而目前在校生

不足的高校适当扩大招生规模, 允许有能力的高校在保证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招收适量“三本”学生, 使其通过扩大学费收人增加还贷能力。

4. 协调并采取优惠政策促进高校盘活已有资源, 增加还贷能力。

鼓励和支持高校进行校区置换, 土地置换收益主要用于偿还兴建新校区的银行债务, 这将有力地增强高校还贷能力。

(三) 金融机构层面

商业银行应完善发放高校贷款存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缺陷, 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切合实际制定更加灵活的信贷政策, 缓解高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阶段性困难。

首先, 通过制定政策, 政府与银行协调, 对高校现有债务进行重组, 变短期贷款为长期贷款, 适当减轻高校即期还贷压力。

其次, 调整高校融资政策, 创新开发专门针对高等学校的金融产品。国外许多国家都有专门针对高等学校的贷款优惠政策, 如日本金融机构为学校提供的搬迁贷款期限长达30年。结合高校的发展规律, 金融机构需要调整高校融资政策, 变为高校提供短期贷款为主为提供长期 (15-20年以上) 贷款为主。

(四) 高校自身层面

作为贷款高校, 必须立足自身, 加强管理,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一, 寻找自身优势, 发掘自身潜力, 实施自救。负债高校应努力争取政府方面的支持和政策倾斜, 出让空置的土地、校舍, 缓解资金困难, 筹措还债资金。

第二, 贷款高校应建立偿债准备金。高校可拿出学费和住宿费的20%-30%设立可持续发展高校偿债准备金, 并对偿债准备金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 保证专款专用, 增强偿债能力。

第三, 要树立节俭办学观念, 增强成本意识。要开源节流、反对铺张, 注重内涵建设, 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第四, 要坚持改革开放, 想方设法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要在现有条件下, 尽力扩大招生规模, 拓展对外合作办学空间, 充分发挥现有建筑和设备的效益, 增加办学收入。同时, 也要通过产学研结合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五, 尽快引入总会计师制度。鉴于目前高校面临越来越复杂艰巨的经济责任压力, 国家应在规模较大的高校, 尽快引入总会计师制度, 保障高校的各项经济活动科学健康发展。

(五) 突破制度限制, 创新融资渠道, 破解高校债务危机

破解高校债务危机, 相关各方还要解放思想、打开国际视野。政府要制定政策, 鼓励高校在引进民间资金和外资方面进行试点:

1. 引进民间资本, 拓宽融资渠道。

目前身陷债务困境的高校可以尝试向民间拓宽融资渠道, 走多元化筹集资金的道路。政府应调整和放宽政策, 引导和扶持民间资金投向教育事业, 建立股份制高校。另外, 发行教育股票或教育彩票等融资方式也值得研究、尝试。

2. 参照世贸原则, 争取外资介入。

在确保教育主权不受侵犯的前提下, 采用和国外高校办学机构联合、合作、合资办学的方式, 合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 以及跨国公司对高校的科研投资, 吸收外资介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 既可以解决高校目前面临的短期债务危机, 还可以解决我国高校长期发展需要的资金问题, 分散高校由于单一融资而引起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攻.背着千亿元贷款高校该如何寻找解决之道-[N].第一财经日报, 2007-03-27.

[2]冯国有, 栗玉香.破解高校债务难题的理性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 (04) .

[3]张梅颖.解决高校贷款问题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N].人民政协报, 2007-05-17.

[4]季谭.国家投入加大助解高校贷款危机[N].第一财经日报, 2007-05-30.

当前我国高校危机管理机制浅析 篇9

1 当前高校危机管理现状

当前各高校的危机管理在组织体系上被纳入到“中央-省/直辖市-市-学校”这一四级管理模式中, 其中每一级设立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 各高校成立相关机构, 通常由校长、书记兼任总负责人, 机构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兼职组成。这种被纳入在传统政府管理模式和危机应对方式中的管理模式, 实质是一种被动的“刺激-反应”模式, 这种线性的处理方式往往需要层级反应情况, 等待高层作出决策, 再下达到基层危机现场, 缺乏应变性、时效性;同时, 由于各高校本身的相关机构由各部门组合, 权责往往划分不清晰、职能较为分散, 难以协调指挥, 不仅会错过危机的黄金时期, 有时更会因为应对的不恰当而将现有危机恶化为新的危机源。

2 存在问题

2.1 预防机制缺失

危机在爆发之前会出现某些征兆, 对危机潜伏期的信息搜集和分析可以缩短危机鉴别时间、提高反应速度。但从近几年的高校危机事件来看, 通常是在危机全面爆发之后, 相关部门与机构才会对危机进行控制。这反映出高校普遍存在的传统的“重救轻防”危机管理观念并没有转变, 预防意识缺失, 对危机的预警监测机制并没有完善健全。

2.2 应对机制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类同与政府管理的部门条块分割, 对危机管理的复杂性和职责划分不清晰。在危机管理中常常出现部门衔接不利、协调困难等问题。并且, 一但出现紧急突发的状况, 还要逐级上报及层级审批, 效率低下, 无法有效快速处理危机, 应对危机的全面爆发阶段。

另外, 相对于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 我国高校师生危机管理主体意识普遍缺乏, 安全知识储备薄弱、应对技能训练缺失, 在危机降临时, 往往惊慌失措, 造成更大的恐慌。不仅不利于危机的消除, 也不利于危机后的重建。

2.3 恢复评价机制缺失

危机的恢复评价系统主要作用于恢复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 并对整个危机过程进行评估、分析和总结。恢复工作包括短期的恢复和长期的重建, 评价工作包括评估、分析和总结。目前高校的危机后恢复评价工作通常只注重到对正常秩序的恢复, 而对评价工作往往只用一个简单的总结过程一带而过。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就会忽略到历次危机管理过程中的有效做法、经验教训, 对今后的危机预防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3 应对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高校危机管理机制

3.1.1 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

危机管理水平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预警机制的完善程度。危机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 危机管理的理想状态就是将潜在的危机源消弭于潜伏期内, 从而减少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要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重点在于构建完备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 做到危机早发现、早监控。

3.1.2 建立专门的高校危机管理机构

鉴于危机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动态复杂的管理过程, 各高校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这一机构使整个危机管理的基础, 处于各高校危机管理的核心地位, 负责制定有效的危机管理计划、确保各项应对措施的实施。

3.1.3 建立完善的恢复评价机制

危机过后, 不仅需要恢复与重建, 更重要的是对危机管理过程的重新审视, 发现管理过程的不足与缺陷、提高整改意见及措施, 不断提高高校预防危机、应对危机的能力。恢复评价机制应涉及危机管理的全部内容, 包括机构设置、预警机制、应对措施、人员保障等一系列环节, 在全面审视的基础上撰写危机事件报告, 加强信息的分析能力, 及时修正管理、技术及运作程序的不足, 调整危机应对中的措施, 并形成新的预案, 以备下次危机使用。

3.2 重视危机教育及日常演练

3.2.1 加强危机教育、树立危机意识

居安思危, 树立危机意识是做好危机预警和管理的重要前提。高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树立危机意识的重大意义, 将危机教育纳入到高校日常教育课程中。重视危机意识常态化的普及和各类危机安全应对方式的宣传教育, 帮助广大师生员工了解安全知识, 增强危机意识、提高面对危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以便在突发事件到来时作出适当的回应。

3.2.2 科学制定预案、不断加强演练

在健全的恢复评价机制下, 总结经验教训, 形成科学预案及危机应对流程, 并在日常管理中做好危机预案的演练。一旦危机来临, 启动预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

4 结语

当前, 高校危机管理已被提到我国各级政府和高校管理者的议事日程上, 但由于常态运行管理的惯性, 高校危机管理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及不足。高校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飞速发展, 高校危机管理将成为维护校园稳定的重要举措, 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愈加重要的作用。

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高校危机事件的现状, 具体分析了我国高校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校,危机管理,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媛.试论我国高校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 2012 (30) :77.

[2]熊一冰, 柳炳祥, 高丽萍.高校突发事件预警与控制研究[J].经济与法, 2009 (11) .

[3]雷寂, 张庆霞.高校危机管理预案体系构建研究[J].兰州大学, 2008.

对当前高校人才工作的思考 篇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 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对新技术、新产业人才的需要, 高校应积极调整人才管理工作中的战略措施, 以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的产业效益化。

1 高校人才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许多高校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 高层次人才的竞争优势不明显。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后备人才储备, 缺乏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领军人物。人才引进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引进。相对于对校内教师的培养需要较高投入, 付出更大的代价, 如提供住房、安家费、科研启动费、安排配偶工作等, 这些优惠政策容易使校内的同层次人员心理产生落差, 产生“招来女婿, 气走儿子”的现象。

高校教师总体数量严重不足, 促使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 利用高工资和优厚的工作条件争夺高校的优秀人才, 从而使学校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人才不断流失, 于是便出现了“凤凰占高枝”现象。

人才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在人才流动方面, 虽然建立了人才市场及各类招聘体系, 市场配置作用日益明显, 但人才的供求、竞争和价格机制尚未形成;在人才的考核评价方面, 特别是正对专业技术人才尚未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在人才激励方面, 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

上述情况表明, 加强新世纪新阶段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不仅十分重要, 而且十分紧迫。

2 高校人才工作的几点建议

2.1 不断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一流大学要有大师, 这里所说的大师即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各国对国外优秀人才的争夺也是日趋激烈化, 谁能拥有大批高素质的科技、教育人才, 谁就掌握了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和自主权。首先要解决人才引进渠道狭隘、常规招聘的问题、需要高校和地方密切的去沟通, 双方互相的协作, 合力拓宽人才信息的获取渠道, 这是促进高校人才引进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面, 并且可以利用各种优厚条件充分吸引人才可以抓住人才资源流动的机遇, 学校应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 掌握人才流动的主动性, 最终实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

2.2 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和保留

学校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把培养和使用现有人才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切实抓好, 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竞争机制, 制定合理的培养规划体系, 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和加强对优秀学术带头人及骨干人才的支持力度,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定期派骨干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访学或进修,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培养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 通过人文关怀、情感交流、以心换心来留住现有人才。

2.3 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

高校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科研能力的竞争, 科研能力从根本上说即人才的竞争。高校必须不断拓宽渠道, 才能多方选择更适合该校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大部分高校引进人才的方式都是通过接收应届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这样是比较局限的。其实还可以有更多的方式, 比如人事代理、人事派遣、从其他高校及科研院所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等制度。这种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不仅能够解决人才使用权及编制这类问题, 并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 人才队伍的培养、发展也是工作的重要部分, 各个高校要创造条件,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给教师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和舞台, 才能建设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从而促进学校的飞速发展。

3 结语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高校要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对人才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 正视当前高校人才工作的主要问题, 逐步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不断改进高校人才工作管理机制, 促进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摘要:当前高校承载着为社会培养人才和输出人才责任的同时, 作为用人单位也同样面临着人才管理一系列上的很多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的飞速时期, 高校之间的人才竞争更是日益激烈化。在这种形式下, 对高校人才工作的现状进行思考, 强化高校人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通过对高校目前存在的人才工作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高校人才工作的建议。以及如何的促进我国高校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工作要在思想认识上、工作思路上和政策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

关键词:高校,人才,工作,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贯彻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10.

[2]张创新.现代管理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周济.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思考[J].中国科技产业, 2004 (10) :5-10.

关于当前高校会计教学的一些思考 篇11

摘要:伴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企-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广阔。基于会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求高校提高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本文通过对高校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论述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大家讨论学习。

关键词:高校教育 会计专业 存在问题 解决举措

【中图分类号】F230-4

随着国务院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之新公司法作出的一系列调整,企业发展的空间必将越来越广阔。由于会计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对高校而言,如何提高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求,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当前会计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会计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无法适应社会需求

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实践水平、职业道德素质、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然而,不少高校在会计教学中,没有突出会计人才的培养特点,没能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教学目的不明确,导致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需求,提高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

近几年来,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在变化,教材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另外,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的引导,引入案例教学主要是为了讲解知识点,同时缺乏会计发展的前沿知识类的课程,制约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扩展。在教学方法上,还有不少高校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核心,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授课,即使采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是在形式上取代了黑板板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操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几乎所有高校的会计专业都设置有实践类课程。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编写不规范,所设计的经济业务与企业的真实业务存在一定差距,不具有代表性;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实践教学设备缺乏、陈旧;在实践教学方法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偏于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教育问题依然突出。

(四)成绩考核不规范

大多数会计课程的考核中,仍以期末考评为标准,没有形成动态考评机制。考试题型依然是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等,侧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造成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突击、抄笔记,导致学生的学习浮于表面,达不到考核的目的。

二、提高会计教学质量的举措

(一)转变教学观念,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会计教育的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会计人才,高校的会计教学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主动转变教学观念,突出会计专业的特色,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得到均衡发展,成为具有较广阔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具备较好地从事会计、审计、理财及其他相关经济管理工作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二)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

当前,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法规、政策不断更新,这些都对会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材选择,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融入最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理论研究动态;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变以PPT为主要形式的授课方式,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多给学生表现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愿和动机,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能力。

(三)强化会计实践教学

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精心设置、组织和安排。如果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学生很难透彻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技能,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熟悉会计业务处理的整个流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人;慎重选择教材,充分迎合现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高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会计实验室的建设,完善实验设施,完备实验材料,充分利用会计实验室。

(四)健全学生考核体系

会计教育的中心,是学生素质和技能的培养。通过一两次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能力的考核方式是不合理的,必须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形成对学生的动态考核体系。在考核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核,在试卷中减少死记硬背的题型,适当增加案例分析、综合运用等题型;在考核方式上,综合采用闭卷、开卷等考核方式;在成绩评价上,将作业、实践技能、课堂表现等纳入考核体系,提高平时考核所占的比重。

总之,会计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会计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之一,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既要立足于当前,又要放眼于未来

,改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要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江浩.当前会计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安顺学院报,2015,17(2):66-68.

[2].张前 等.以复合型人才培养视角看当前普通本科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J].理论观察,2014(7):167-168.

[3].张莉.增强高校会计教师素质,提高会计教学质量[J].科教导刊,2014(8):128-129.

[4].柯佑鹏 等.更新会计教学理念,改革会计教学模式[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14,10(1):46-51.

当前高校德育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篇12

高校德育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在弱化;二是高校德育的理论与实践错位;三是高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不够;四是高校德育基础条件比较薄弱[1] 。为此, 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积极开拓思路, 深入探索解决当前高校德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统一思想认识, 营造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

解决当前高校德育问题, 首先是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德育工作, 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 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全员动员, 党政齐抓共管, 努力构建以学校党委为领导核心、行政系统为实施主体、专职思政队伍为主要力量、教师队伍和职工队伍广泛参与的德育工作体制。高校德育工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程度、全体教职员工的参与程度和思政队伍的工作状态。高校对“德育为先”的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 在强化全员德育意识的基础上, 把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思想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之中, 努力形成全员重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德育氛围。高校要制定德育工作的总体规划, 对学校德育做出全面的部署和安排, 积极完善德育工作的保障机制, 在专职队伍编制、场地设备、经费预算等方面要充分保障。同时明确各部门的德育工作责任和各类人员的德育工作任务, 认真做好检查与考核工作, 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把德育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二、要突出强调高校德育工作理念创新, 准确把握德育着力点, 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德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尊重和确立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地位, 把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德育的对象变为自己主动接受德育的主体。教师在德育引导的过程中需要切实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主动让学生参与到德育教学、管理和考核之中, 强化学生德育主体的意识。高校德育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贴近社会, 贴近生活, 把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与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 遵循德育规律。德育中的公民教育强调做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人生教育则要树立社会责任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理想教育则重在培育高尚的人格和思想道德情操。人的言行都受某种思想情感支配, 因此, 高校德育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找准着力点, 有的放矢,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德育要解放思想, 创新德育方式, 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准确把握信息时代与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生和价值观念, 增强德育的时代性。建立分层递进的德育目标体系[2] , 根据不同的对象和要求, 解决好共性和个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的问题, 要把对全体学生的普遍要求和对其中的优秀分子的要求区分开来, 做到既能引导较低道德水平个体的发展, 又能满足较高道德水平个体追求完美的要求。加强德育的实践性环节, 创设德育情境, 让德育活起来, 使学生在德育实践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感悟, 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进行消化吸收, 固化为自身持久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道德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爱校爱国的精神品格。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要照顾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 围绕个体的学习生活、交友、成才就业等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这是增强德育实效的重要手段[3] 。

三、积极推进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与德育实践相结合的德育课程改革, 建立起科学的德育考评体系

德育课程改革要不断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体系, 当前成功的德育应当是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 更加注重人的基本素质和全面发展。德育课程改革要体现现实生活需要和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有针对性、现实性和适用性, 才会被学生认同并自觉主动地接受。有针对性地设置与大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连的集体生活、交往生活、情感生活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德育内容, 使其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所帮助, 同时将主流社会意识渗透其中, 德育与现实生活浑然一体, 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德育课程改革要注重与德育实践的结合, 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德育思想方法和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德育实践中接受教育, 用所学的德育理论去观察、分析和认识各种社会现象, 德育理论只有与德育实际相结合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与现实生活无密切联系或对现实生活无帮助的课程改革, 是难以被学生所真正接受的。德育课程改革紧跟时代发展, 贴近社会现实生活, 必然带来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教师主导下的讨论法、问答法、辩论法、咨询法, 能很好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道德认知和道德选择的能力。加强德育的考评工作, 德育考评是检验德育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高校德育的有效性体现在大学生思想、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等多方面, 用一般标准难以进行衡量, 要改变原来简单的考试评价办法, 以德育目标为标准, 确立动态的综合评价体系, 把师评、自评和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进行综合, 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多方面、全方位地评价一个人的德育素质, 从评价结果中发现他们的不足和缺点, 以及时调整和改进德育策略, 促进德育实效性的进一步提高。

四、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强化政策引导, 实现德育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德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的组织保证, 主要是学校的党政干部、“两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高校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一批政治方向正确坚定、德育理论功底扎实、善于联系实际、勇于开拓创新的德育工作骨干队伍, 使之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德育工作者身处教育第一线, 任务繁重, 责任重大, 学校要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 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提高德育工作岗位的吸引力, 使德育工作者工作有条件、办事有平台、发展有前途, 以便真正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德育工作队伍。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职业资格制度, 使德育工作者掌握德育专业的知识和能力, 能承担德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任务, 成为德育领域的专家。把德育工作岗位作为一项终生从事的职业, 以保证德育工作队伍的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增强德育工作的职业归属感, 真正实现德育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五、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德育合作机制, 形成德育合力, 扎实提高高校德育的整体效果

高校德育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高校德育效果同时受到学生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教育引导和关心帮助。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德育力量协调一致、齐抓共管, 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才能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所以, 要提高高校德育的整体效果, 就应当建立由高校、学生家长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组成的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协调组织, 经常性地进行高校德育工作情况通报、交流、分析和研讨, 制定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政策措施。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上建立合作机制, 优势互补, 形成德育合力。家庭德育重在培养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道德修养。社会德育重在德育大环境建设, 为大学生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家庭和社会德育对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家庭和社会参与德育, 创造了德育新领域, 增加了德育方式, 丰富了德育内容, 能更好地发挥高校德育主阵地作用, 从而提高高校德育的整体效果。

摘要:当前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对高校德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高校德育显现出实效性弱化、德育理论与实践错位等问题。为此, 高校德育要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形成德育合力。

关键词:高校德育,德育工作,德育问题

参考文献

[1]蒋文昭.“过程”视野下高校德育的困境与超越[J].江苏高教, 2009, (1) .

[2]高翔.关于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理论学习, 2009, (1) :55-56.

上一篇:铁路桥梁下一篇:语文课堂提问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