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问题(通用12篇)
当前的问题 篇1
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费金融与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居民资本财产性收入、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化建设等, 恰恰都是结构调整有效的“抓手”。特别是城镇化率水平的提高, 更多的是上述各项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结果, 是提高居民消费率的“载体”。
世行预测, 2010年, 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例, 将从2008年的9.8%降到2010年的4.1%, 这意味着2010年中国净出口对GDP的拉动能否由负转正, 仍是重大考验。中国2010年GDP的增长重任自然将主要落在扩大内需上。
2008年, 全国国有企业 (还不含金融机构) 净资产高达17万亿元, 平均每个国民1.29万元, 且都是优质资产。从2007年起, 国家仅开始在央企实行较少比例的资本分红制度。应对地方国企、金融企业中的国有股份一视同仁, 制定相关制度, 实行资本分红;并修订有关规定, 动态调整分红比例。分红资金统一纳入财政各级预算, 专项补贴用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或全体居民的消费水平。
应对非上市国企、控股上市公司的上级集团公司、已上市非增发部分的国有股份, 都按照国家战略, 除了需要在一定时期保持相对控股和绝对控股之外的股权, 实行有计划的减持。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新浪财经和清华经管学院联合举办的新浪·长安讲坛第164期日前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发表题为:“当前主要的结构问题及其调整”的主题演讲。他表示, 当前中国经济已呈现复苏趋势, 结构调整的呼声日益升高。纵观相关领导和众多学者的观点与言论, 大家的观点和潜台词并不完全一样, 这可能会影响到下一步采取的调整重点和调整力度。而如果政策取向有相异, 其结果, 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肯定也会有迥然不同的影响。因此, 在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宏观政策抉择之前, 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进行认真的梳理与分析。
一、消费问题是中国经济的主要结构问题
夏斌说, 有的领导曾把中国当前的结构问题归纳为八个问题, 即: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三个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国土开发空间结构和外贸结构。从逻辑方法论上讲, 结构失衡往往是描述一个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不合理, 是总量、系统的特征反映。总量存在问题, 总是以某个层面的某种程度的结构失衡来表现。系统中诸多结构失衡中的某个结构失衡并不必然具有总量上的直接意义。一个系统内, 结构失衡往往是多层次的, 有时某个结构的失衡仅是总量、系统中另一结构失衡的表现、结果。也就是说, 总量存在问题, 总是与一定的结构特征相联系的, 仅从总量入手解决问题, 将不得不容忍甚至恶化原有的结构矛盾。调整失衡的结构, 有助于消除“短板效应”, 具有总量上的重要效果。当然, 前提又必须在诸多结构矛盾中真正抓住主要的结构矛盾。那么, 什么是当前中国经济主要的结构问题?如何理解上述提到的很多结构矛盾呢?
影响一个经济体总量增长的基本变量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的均衡发展是一个经济体总量持续增长的基本前提。而三个变量之间本身存在有机的辩证关系, 并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投资、消费、净出口的相对合理的比例也不尽一样。
上述列举的诸多结构问题, 确实都是中国经济目前客观存在的问题, 但是, 如果纯从宏观经济角度进行归纳, 这些结构问题, 要么是投资本身比例问题和投资效率问题 (如地区结构、城乡结构、三个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结构等) , 要么涉及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关系问题, 但也许并不是根本性涉及或是直接了当涉及 (如收入分配结构问题、城乡结构问题) , 因为判断是否根本性的涉及, 仍需具体评估在谈收入分配或城乡结构问题时, 是在多大的政策力度和调整程度上分析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分配关系, 是否在经济总量中三个变量间有实质性的数量变化, 还是仅在一定消费总量和相对于外需减少而言, 仅是有限的增量下谈消费的分配和提高问题。若是后者, 则只能说仍是在讲一定消费总量下的内部分配问题。所以, 关键仍要看政策量化的取向和力度。
但是, 我们今天突出提出结构问题重要性的背景, 恰恰是在中国经济相对于2003年~2007年两位数繁荣增长后, 因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外需面临两位数的陡降, 中国经济还能否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背景下来讨论结构问题, 是讨论总量的继续增长问题。这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中最主要的、也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因为能否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速, 直接涉及就业和社会大局的稳定。美国金融危机后, 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揽子刺激经济的政策, 这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些政策中, 我们既有大力刺激投资的政策, 也有刺激消费、改善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的政策, 同时还有尽可能保出口的刺激政策。但是, 实事求是地说, 其结果, 主要仍是靠投资刺激政策发挥了作用。因为2009年前三季度GDP增长的7.7%中, 有7.3个百分点是投资拉动的。
进一步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酷现实是, 在2005年~2008年的四年中, 净出口对GDP两位数增长的拉动, 分别为2.5、2.2、2.3和0.8个百分点, 2009年前三季度GDP增长7.7%, 出口拉动是-3.6个百分点。美国是中国的重要出口国之一。在全球化中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美国, 其消费曾占GDP的70%左右。危机后其家庭净资产已从63万亿美元跌到40多万亿美元, 跌去近三分之一, 财富效应使目前居民消费率呈下降状态, 进口需求缩减。美国减少进口的直接影响和通过世界贸易传递的间接影响, 对中国的总体影响不可低估。世行预测, 2010年, 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例, 将从2008年的9.8%降到2010年的4.1%, 这意味着2010年中国净出口对GDP的拉动能否由负转正, 仍是重大考验。所以中国2010年GDP的增长重任自然将主要落在扩大内需上。
而在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靠投资增长支撑中国GDP增长7.7%的同时, 严重的问题也已开始暴露:一是重复建设。六大行业的产能过剩;二是为配合大规模投资。尽管在美国零利率、美元泛滥环境下, 国内货币政策仍不敢趋紧, 货币供应超多, 市场上已产生了对物价上升与资产价格泡沫的一片担忧;三是我们即使不去讨论在2009年财政赤字基础上今年还能有多大赤字的问题, 就是目前过高的投资率持续下去, 仍然使人担心。因为从中期看, 今后几年世界经济即使复苏, 能否再恢复到2003年~2007年的高增长?随之能否出现世界贸易的高增长?都要打个问号。那么, 我国连续几年积累的高投资后所需的最终需求——消费在哪里?这必然会引起人们对今后几年可能出现的投资效率和银行资产质量问题表示担心。
然而, 如果我们能在积极刺激投资的同时, 下更大的力量去刺激消费, 共同消化国内巨大的产能, 也许经济总量能在相抵出口减少的背景下, 以更快的消费增长率与较高的投资率之间的平衡, 来维持总体经济继续保持8%~9%的平稳增长。
简言之, 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结构问题不是其他, 而是要尽快提高“消费”这块“短板”。保消费, 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至于多数的结构问题, 有的属于投资分配的问题, 有的属于改善投资效率的问题, 都不是总量意义上的主要结构问题。收入分配结构问题, 属于改善消费结构和在一定意义上提高消费水平的问题, 而且从总量意义上讲, 收入分配问题本身也不直接构成总量中变量之间失衡的直接表现。收入分配失衡是形成高储蓄、低消费这一总量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前者是因, 是深层次的结构问题, 后者是果, 是总量结构问题的直接表现。就此意义上说, 如果说要抓结构调整, 何谓“突破口”?抑制产能过剩、抓节能减排、抓自主创新、抓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这些都非常重要, 但是远远不够。因为要真正克服经济回升中基础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的问题, 除了抓投资分配和投资效率这一“投资”因素外, 必须抓快速提高消费水平特别是居民消费的问题。由此, 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费金融与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居民资本财产性收入、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化建设等, 恰恰都是结构调整有效的“抓手”。特别是城镇化率水平的提高, 更多的是上述各项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结果, 是提高居民消费率的“载体”。
二、需注意的三个认识误区
首先, 抓消费是否意味着不重视投资与出口?正面回答是:突出抓消费, 并不意味着不抓投资与出口。突出消费为主导的结构调整, 同样不排斥抓投资结构的调整与外贸结构的调整。不管从各国的发展道路看, 还是从中国的实践和理论看, 都能求证出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 仍需保持一定水平的高投资率和出口。因此, 如能刺激、维持一定增速的投资与出口, 仍应努力去争取。只是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以后几年内全球贸易规模相对缩减的情况下, 从中国投资与消费内在规律的制衡出发, 又鉴于眼前刺激经济政策重重投资而不是重消费的现状出发, 需要强调长期以来反复强调而迟迟得不到很好解决的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问题。
其次, 强调“高储蓄、低消费”的结构问题是否为美国政府提供了“口实”?夏斌说, G20匹兹堡峰会强调要治理全球经济失衡。世界舆论认为, 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低储蓄、高消费”, 中国“高储蓄、低消费”, 因此要纠正此失衡, 中国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其实, 此观点早在伯南克入主美联储之前的2005年就已经在散布。但必须指出, 这仅仅是美国金融危机中“局内人”的看法。夏斌指出, 这场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 是美国政府错误判断这轮经济全球化趋势、长期采取拼命扩张信用的错误的低利率政策, 并借助于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制度所导致的。美国决策失误和美元制度是这场危机的真正元凶。而美国“低储蓄、高消费”, 中国“高储蓄、低消费”仅是世界经济失衡的一种表现而已, 是上述错误政策制度运行的结果。现在, 中国主动扭转国内的结构矛盾, 并不意味着承认这场全球性危机的责任在中国。中国主动调整结构, 恰恰有助于纠正美国的错误政策。因此, 我们应该理直气壮, 不能怕被人抓住“口实”, 而恰恰耽误自己的发展大业。
再次, 中国居民消费是否增长得并不慢?还是中国“消费不足”被低估了?夏斌说, 针对“以消费为主导进行结构调整”的观点, 确实有人认为,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以内需为主, 近几年中国居民消费增长并不慢, 每年实际增幅平均提高1个~2个百分点, 2009年前三季度消费零售额增长达17%, 比GDP增幅7.7%高出9.3个百分点。这些确是事实, 中国2009年消费与2008年比, 与历年相比, 确实正出现逐步提高的态势。
但是, 现在大家讨论的问题是, 相对于经济总量的增长, 在外需减少或几乎丧失、过度投资弊端种种, 难以持续的背景下, 经济仍要保持一定的高增长, 怎么办?必须靠扩大消费。而正在逐步提高的消费速度又并不能满足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平衡需要。形象地说, 中国居民新增很快的“一块消费” (也可包括政府消费) 和美国危机后缩减的“一大块消费” (即相应缩减中国的“一大块出口”) 不是等量的, 而且根本不在一个量级档次上。
也有人认为, 中国“消费不足”被低估了, 中国消费对全球可贸易商品的新增贡献已超过美国消费者的新增贡献。不要太看重消费。我认为现在的关键问题是, 如果明年外需仍提高不了多少, 投资高增长又难以长时期维持, 总量增长怎么办?这是问题讨论的实质。
夏斌,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曾长期在中国金融决策与金融监管部门工作。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与90年代初期, 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任金融研究所副所长。1993年初, 调任中国证监会交易部兼信息部主任, 参与中国股票市场的开拓性工作。后调任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 将一个地区性股票交易所成功扩展成全国性的股票交易所。后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主持政策研究室工作, 协助最高决策者研究制定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政策。1998年被委任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督司司长, 主持负责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有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政策的制定和全国信托、财务、租赁公司等的整顿处置事务。
当前的问题 篇2
Post By:2009/4/6 13:55:00
对当前诗词状况的思考
陈仁德
一诗词现状的不同层面
诗词在忍受了漫长的压抑和歧视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重新焕发出顽强的生命力,以其特有的魅力回到了中国的文化舞台,经过20年的发展,到现在,已经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即使是那些曾经对诗词十分鄙薄的人,都无法否认诗词正在走向复兴的事实,要想忽视诗词的存在,几乎已经没有可能。放眼今日之中国,何处无诗词团体,何时无诗词吟诵之声,庞大的诗词作者群体,已经成为最大的文学群体,由于网络的出现,诗词的领地大大拓宽,无数的文学论坛上都辟有诗词专栏,聚集着不可胜数的诗词爱好者。本来就是中国国粹的诗词终于有了在自己国土上的户口,可以名正言顺的和白话诗平分秋色,白话诗一统天下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参与并见证了诗词从低迷到复苏的历史过程,而且还在继续推进这个过程,幸甚至哉。
对当前诗词界的总体评价,应该可以用这样的话来表述,即:创作队伍之庞大、诗词团队之众多、诗词刊物之宏富,作品数量之惊人,超过任何历史时期,仅仅从这些方面来看,应该说诗词已经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是,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如果我们全面的看问题,就会发现,空前繁荣的背后,其实是另外一番景象。在庞大的创作队伍中,能写出较好作品的诗词作者只是少数;在众多的诗词团队中,有较高品位的有所建树的团队只是少数;在林林总总的诗词刊物中,有较高质量的刊物只是少数;在数不胜数的诗词作品中,能够传世的作品只是少数。
这是从普及和提高两个层面作出的不同的判断。仅就普及而言,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而就提高而言,则只是万里长征刚走出第一步。
诗词的普及,比之从前的打入冷宫,肯定是一大进步,是一大喜事,大量的爱好者执著于诗词,使社会平添了许多文化气氛,无疑,多一个爱诗的人,社会就会减少一个庸俗的人,不论怎么说,诗词都是高雅的,附庸风雅,总比附庸下流的好。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孔老夫子的意思是说,不学诗的人是不值得与之交谈的,可见诗对于一个人的品位有多重要,在这个意义上说,诗词的普及真是功德无量。尤其是那些南征北战的老干部,辛苦一辈子,离退休才来学习诗词,而且不遗余力的为诗词组织奔走,其精神足以令人肃然起敬。我们所说的繁荣,多半就是他们的功劳。
但是,仅仅普及是不够的,因为诗词作为一种艺术,是要讲究艺术质量的,任何时代的艺术都不是以数量,而是以质量取胜。一首高质量的诗词,和一大堆低质量的诗词作品之间,几乎没有可比性,大呼隆似的一轰而上,转眼就会被历史冲刷得干干净净,只有那些精品才能经受历史浪潮的冲洗沉淀下来,成为传之后世的文化遗产。唐代的张若虚留下的诗只有两首,王之涣留下的诗也只有很少几首,可是他们却因此奠定了在诗史上的重要地位;清代的乾隆皇帝写了一万多首诗,却与诗史无缘,从没有人称颂过他的诗。
由是观之,诗词质量的提高是比诗词普及更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我们今天要面对的,已经不再是普及,而是如何在普及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我们一方面为诗词在广度上的普及而欣喜,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为诗词在高度上的欠缺而担忧。
二诗词作者的不同层面
前面说到,如今诗词创作队伍之庞大超过任何历史时期,然而,在庞大的创作队伍中,能写出较好作品的作者只是少数,这是由作者的不同层面决定的。
我们现在来研究一下诗词作者的不同层面。
诗词作者出于各自的不同目的,呈现出不同的层面,但是主要有两个层面,一种是把诗词当成人生的乐趣,诗词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另一种不仅仅把诗词当成乐趣,更把诗词当成了人生的追求,诗词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对于前者,诗词使他们生活得高雅而充实,而对于后者,除了高雅充实外,还生活得很累,因为他们在不断的探索和思考,不断的深入和提高,付出的代价更大。
需要说明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人也为数不少,而且两者之间随时可能角色互换,但是从前者转为后者的,即从简单的乐趣转为追求的无疑更多。
把诗词当成人生乐趣,显示了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把诗词当成人生追求,则更多的显示了一个人的文化担当,其深刻内涵是,他要努力担当起诗词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现在我想提请诗友们审视一下自己,你是属于那一个层面?
如果你属于前者,很好,由于爱好诗词,你的生活充满了诗意,由于你和无数诗友的参与,才汇成了当今的“诗潮汹涌”,你在诗词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诗坛应该感谢你。现在你面前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保持这种乐趣,二是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把诗词写得更好些,向着更高的质量标准努力。
如果你是后者,那就请你继续担当下去,不要撂担子,一个民族总得要有人挺身而出,把祖宗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诗词没有任何功利可言,你在选择将诗词作为终生追求时,就已经选择了清贫和寂寞,就注定了你要为之付出代价,为之作出牺牲。但是,由于有了诗词的熏陶,你的心灵永远是美丽的,精神永远是富有的,可能在不经意间你就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天地之间。你还有一个使命,就是要尽可能的用诗词的魅力去影响身边的人,特别是广大的诗词爱好者,让更多的人来一起担当起诗词文化的传承。
三学养欠缺是不争的事实
低质诗词的大量产生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首先是诗词作者的学养欠缺。
杜甫的名句大家一定记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读破万卷书才下笔如神,仅从字面来讲,破字有两解,一是超过,二是破损,两解都发人深省,我宁愿理解为后者,要把万卷书都读破,决非草草翻阅一下就行,一个破字道出了杜甫为读书所下的功夫有多深。
我首先要坦白的说,我自己就没有读过多少书,所以写作时经常感到捉襟见肘文思枯竭如同搜索枯肠,正因为如此,我才深知读书的重要。我没有做过认真调查,不知道广大诗词爱好者到底读过或者读破了多少卷书,但是从日常和诗词界朋友的交往以及经常读到的诗词作品中,可以看出,读书一定不会很多,因为读书多少是会在谈吐和写作中反映出来的。
我们不妨对现在的诗词作者做一个分析。
现在的诗词作者,大致是以老年人为主体,中年次之,青年又次之。我这里所说的老年人大致是指七十左右或者更年长的人,中年人是指五六十上下的人,二十到四十来岁的人一概归入青年之列。这样划分并不科学,只是为了叙述方便而已。
作为诗词作者主体的老年人虽然见多识广阅历丰富,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他们的青年时代,正是诗词被打入冷宫的时代,以现在七十多岁的人为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们才一二十岁,那时要想学习诗词已经没有什么机会了,即使在更早的时候他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经过长期的荒废,都已经所剩无几。更有部分老前辈年轻时投身革命南征北战,根本就没时间学诗词,只是退休后才在老年大学知道了一些简单的诗词常识。
中年诗词作者比起老年作者学历更浅,他们生在“读书无用”的时代,年轻时正遇上文革浩劫“停课闹革命”,其中很多人亲手参与了焚书,然后去当农民或者工人。那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可怕的文化断层,几乎所有传统经典都成了“大毒草”,除了毛选,他们很少有机会读其他什么书,整个青春岁月被完全荒废,文化底子很差。
青年诗词作者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但是由于竞争的加剧和欲望的膨胀以及市场经济对文化的冲击,人心已经变得非常浮躁,人们都忙着追名逐利,很难得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如果说他们读过一些书的话,不外乎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为了娱乐,很难说是为了做学问。
由于全社会的国学修养都不能和民国以前的任何时代相比,低质诗词的大量产生就豪不奇怪了。
当然,这里要特别说明,我对当代诗词作者所做的分析只是就总体而言,如果从个体的差异上看,则仍然有部分佼佼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如一的执著于诗词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坚持学习,具有较高的学养,这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把诗词当成人生追求的那一种人,老中青皆然。
四写作草率难免质量低劣
写作过于草率,也是低质诗词大量产生的原因。
我们经常见到一些朋友动辄就是十首八首的组诗,一点风吹草动都要写一大堆作品出来,刚刚过去的奥运会,就有人为每一个奖牌得主赋诗一首,据说更有甚者,能够一晚上写几十首古风。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位诗友一口气写了七绝、七律、五律、渔家傲、浪淘沙、沁园春等多首作品。这些朋友才思敏捷诗如泉涌,较之古代的“七步成诗”和“温八叉”有过之而无不及,让人惊叹不已。但是,遗憾的是,这种一挥而就的作品,由于写作过于草率,大多质量低劣,不堪卒读。
这使人联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跃进民歌,当时人人都是诗人,农村每个村都要完成写诗的任务,开始还要统计写了多少首诗,后来一些地方干脆把诗稿用大箩筐装来称秤,统计改成写了多少斤诗。这种草率之极的作品已然成为笑话,短短几十年间,就全部被淘汰了,没有一首能够流传。
诗词贵在锤炼,古人留下的“两句三年得,一语泪双流”,“吟安一个字,捋断数根须”,虽然夸张了些,却道出了锤炼的重要。出口成章的高手确实有,但是,曹植的七步诗并非他的杰作,温庭筠“八叉手而韵成”的作品也绝不是精品。真正的好作品,无不是认真锤炼出来的。
所谓锤炼,具体讲就是修改。一首诗词作品在脱稿前,应该经过反复的修改,这种修改不一定需要纸笔,就在脑子里反复修改也行,我同意一种说法,好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我自己的经验是,为了改好一首诗词甚至一联一句,常常是走在路上,坐在车上都如痴如醉的思考着,有时半夜里忽然想出一个好句子,就马上披衣起床记下来,怕的是灵感稍纵即逝,有时改到一半,忽然觉得用另外的写法更好,就干脆另起炉灶重新写,写完后的定稿已经与最先的初稿完全无关。
我想,那些动辄就写十首八首甚至更多首的朋友,如果把时间用于修改一首,作品质量肯定会明显提高。写了一万多首诗的乾隆皇帝,如果把时间用来修改一百首诗,可能就全部是精品,没准就留在诗史上了。乾隆皇帝的文化修养并不差,我们今天有几个人能超过乾隆皇帝的文化修养,我们的写作是不是更应该严谨一些更注重修改呢?
五题材狭窄限制了诗意表达
我们经常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每天都向我们呈现出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的风貌,作为诗人,我们需要关注的东西太多了,值得咏叹的东西太多了,可惜恰恰相反,我们通常看到的诗词作品却局限于很狭窄的题材。
如果把重庆诗词学会的会员来稿归纳一下,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应景之作。应景之作有两大特点:
其一,习惯于政治表态,类似“坚决拥护”“坚决支持”“热烈欢呼”“热烈庆祝”之类
的发言。有的作者似乎除了这些就没有另外的东西可写,脑子里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怎么也跳不出来,他们“七一”写了写“八一”,“八一”写了写“十一”;“一中全会”写了写“二中全会”,“二中全会”写了写“三中全会”;“神五”写了写“神六”,“神六”写了写“神七”。他们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写来,一直写到白头,如果把他们的作品编一个集子,从头到尾都是这种主旋律,立场是坚定了,可是题材也太狭窄了,除了作者自己,还有谁愿意看。这样的作者只有一个也还好,如果整整一个时代的作者群都像这样,那岂不是太乏味了。
其二,缺少个性和艺术感染力。政治色彩太浓,必然强调统一的共性而忽视个性,而
诗词作为一种艺术,最需要的恰恰是个性而不是共性。过于强调政治化,则必然削弱艺术的力量,因为用艺术语言进行政治表态毕竟是一件难事。在此情况下勉强写出的诗词作品,难免流于空洞空泛,缺少诗词应有的美感,所有的作品都是一种声音一个调子,像从一个模子翻出来的。我从最近的来稿中随便翻出几例让大家看看:
万众一心齐抗震,众志成城建家园
万众一心排灾难,顶天立地中国人
马列主义放光芒,中国特色创辉煌
泽东思想放光芒,为民服务永不望
和谐社会振纲常,执政为民奔小康
这种语言在政治上一点错误也没有,在艺术上一点感觉也没有,很难称为诗词。
既然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多姿多彩,既然我们的社会是如此的变幻无穷,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将诗词的题材拓宽一些呢?我们可不可以写血浓于水的亲情,可不可以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可不可以写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可不可以写俯仰慨叹的思古幽情,可不可以写嫉恶如仇的抨击,可不可以写对国事民瘼的深情关注,可不可以写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可不可以写对生命的感悟,可不可以写酒后的狂欢,可不可以写梦醒后的凄凉?我们可以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题材搞得如此的狭窄呢?
六缺少批评导致恶性循环
如前所述,诗词圈里的好作品本来就不多,在此情况下,如果能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批评的氛围,无疑能有助于诗词水平的提高,因为善意的中肯的批评永远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所谓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也。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却往往是相反的情况,一个人的作品并不怎么样,却得到众口一词的夸奖。我所知道的一位年轻朋友的诗集上,居然有不少国家级艺术名家题词赞扬,而其人的诗词远未登堂入室。此类捧场,虽然不乏积极意义上的鼓励和奖掖,但只要言过其实,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官场里的阿谀奉承之风,最好还是不要带到诗词净土里来。
如果某个作者朋友在创作上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毛病,他自己并不知道,而知道的人又不告诉他,他完全得不到批评,这样,他就可能盲目的走下去,成为恶性循环,一辈子都难成“正果”。
一些具有较好潜质的青年作者,正处于求知如渴的时期,他们需要很好的引导,由于阅历不够,他们还缺少必要的判断力,这时前辈给他们的指点应该严格一点,让他们有较好的起点,除了给予热情鼓励扶持外,更需要随时指出他们的不足。如果让他们自我感觉太良好,满足于现状,就进不到更高的境界。人都是有虚荣心的,虚荣心如果不过分,就是人的尊严,如果过分了,就会走向反面。对诗词而言,我们每个人还是多一点敬畏的好,还是多一点批评的好。
批评分为批评和被批评两方面,批评者要坦诚中肯,要认真慎重,被批评者要虚怀若谷,要从善如流,两者相互作用,必将推动诗词创作水平的大大提高。
最近,我们成功的组织了两次小范围的个人作品研讨会,我们明确提出,研讨会以批评为主,尽量少说优点,为此我们把研讨会戏称为“批斗会”。“批斗”对象即诗词作者态度非常端正,恳请到会诗友“狠揭猛批”,并且主动提供“罪证”(作品)。到会者做了充分的准备,把作品的毛病罗列清楚,逐一批评,可谓一针见血。事实证明,这样的“批斗会”是大有好处的,被批评者都感到收获很大,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明白的道理,看到了许多以前没发现的毛病。
学术批评蔚成风气之时,就是诗词水平提高之时,我们期待着。
七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列出一个公式:学养欠缺+写作草率+题材狭窄+缺少批评=低质诗词。为了解决低质问题,当然只能从这个公式本身着手。
一是多读书。除了读书,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充实我们的学养。现在不再是焚书时代,到处都能买到书,但是对书应该有所选择,那些花里胡哨的书,东一个“戏说”,西一个“大话”,千万不要看,看书还是要看那些经过历史检验的永垂不朽的经典之作。此类书非常多,选看部分足矣。
二是多修改。诗词创作千万不要图数量,宁要精品一首,不要废品千首。一首作品一气写出后,要至少用十倍的时间修改,直到自己反复看都看不出毛病了,才可以脱稿。如果连自己的水平都没达到,一定不要急着给人看,因为你还能写得更好。给人看的一定是自己的满意之作,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另外,作品请别人修改固然是谦虚的表现,但是,别人的修改不能提高你的水平,要想进步,还是得自己修改,你在修改过程中一定能有所感悟,从而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愉悦,而别人帮你修改,你是不会有这种感受的。
三是拓宽思路。不要老想着一个路子,那样会越写路越窄,越写越走不出来,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时代,生活像万花筒般美妙,我手写我口,不知有多少东西可以“拿来”,我们不是经常讲时代精神现代化吗?那就放手写去吧。
四是营建学术批评的气氛。大家不是以文会友吗,就一起来“华山论剑”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把毛病都找出来,让诗词健康发展,让大家共同提高,让诗坛更加兴旺,岂非幸事。
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当前问题 篇3
[中图分类号] R5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1-09-03
进入21世纪以来,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位杀手。AS是以进行性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累及全身大、中型弹性和肌性动脉的慢性疾病。病理学研究证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是AS的易患部位。因此,AS是导致冠心病、脑梗死、腹主动脉瘤、慢性肾病和间歇性跛行的共同的病理学基础。近3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和预防心脏病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AS发生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化,针对AS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日新月异,AS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开始显著下降。尽管如此,对于AS这一复杂疾病的认识仍处于初期阶段,在这一领域中仍存在着下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1 AS的病因、危险因素和生物标记物
近年来,AS新型生物标记物的增多和对危险因素的成功干预,导致了人们对于病因、危险因素和生物标记物这三个基本概念的混淆。病因(etiology)是指导致疾病的原因,消除病因可治愈疾病,但AS的病因至今不明,一般认为AS是一个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因素疾病。危险因素(risk factor)是指可增加发病危险的因素,与疾病有因果关系,且应满足下列条件:(1)在不同人群中该因素与疾病均呈独立、分级和连续相关,随着该因素水平的上升,疾病发生率增加;(2)该因素发生在前、疾病发生在后;(3)降低该因素水平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1]。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年龄、糖尿病是AS的传统危险因素,但不是AS的病因,因为相当一部分AS患者可无上述危险因素,反之,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中相当一部分人并无AS。近年来,由于强效他汀类药物的出现,人群中LDL-C水平降低的幅度与心血管病死亡率呈直线负相关,这萌生了“LDL-C是AS的病因”“LDL-C 水平越低越好”等错误观点,这些观点忽略了LDL-C仅是AS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的事实。给予ApoE或LDL受体剔除小鼠高脂喂养的同时,抑制LDL-C与管壁基质的结合或抑制单核细胞从管腔向管壁的游移或抑制巨嗜细胞对LDL-C的摄取,AS病变可显著减轻,表明LDL-C水平升高是AS产生的必要条件但非唯一条件[2]。生物标记物(biomarker)是指反映疾病变化的因素,该因素与疾病呈独立、分级和连续相关,但与疾病无因果关系。hs-CRP是近年来报道的反映斑块炎症的生物标记物[3],但与AS的因果关系尚缺乏前瞻性干预的证据。鉴于新的生物标记物不断涌现,最近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发布了新型生物标记物的评价标准,这有助于生物标记物的规范应用[4]。
2 AS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美国费明翰心脏研究发现,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父亲<55岁发病,母亲<65岁发病)的后代中患心血管病的危险较无家族史者增加2倍以上,即使将后代本身的多个危险因素调整后仍是如此。这表明AS性心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遗传学基础[5]。由于AS是一个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因素疾病,仅仅研究和干预AS的环境因素是不够的。近年发展起来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已发现了多个与AS发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其中位于9p21染色体区域的一组SNPs已在白种人、中国汉族人[6]、东亚人、南朝鲜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证实与冠心病发病相关,尤其是在白种人中,杂合子的冠心病发病危险增加约20%,而纯合子增加约40%[7-8]。然而,综合已发表的研究,冠心病易感SNPs增加发病危险的OR值一般小于2.0,与传统的费明翰危险因素计分相比,C统计值或ROC曲线下的面积并无显著差异。因此,美国心脏病学会和协会(ACC/AHA)目前不建议在无症状人群中进行SNPs的大规模筛查[9]。尽管如此,新兴技术如GWAS精细测序、DNA外显子测序、mRNA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的发展将有助于发现更多的AS易感位点,有助于在AS危险因素出现之前更早地预测心血管疾病和阐明AS的发生和发展机制,DNA甲基化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AS的遗传因素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药物代谢SNPs的研究则有助于检出心血管药物疗效不佳者,从而推动临床医学从循证医学走向个体化治疗。因此,AS的遗传学研究方兴未艾。
3 AS病变的血管床选择性
AS的传统危险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但AS病变只发生在动脉系统而不发生在静脉系统,将静脉移植到动脉系统(如冠脉搭桥术)后血管壁组织逐渐动脉化,最终发生AS病变。在动脉系统内,AS常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但对于其他血管床很少累及。在受累血管床中,病变仅出现于大中动脉而不出现于小动脉,西方人常出现冠状动脉病变,而东方人常出现脑动脉病变。这些现象提示,AS病变具有明显的血管床选择性。近年研究发现,AS病变的血管床选择性受到血流动力学的显著影响。血流的低剪切力可增高血管内皮的通透性,激活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炎性因子。在ApoE-/-小鼠颈动脉放置狭窄套管的第2天,套管近端的血流剪切力降低,血管内皮细胞表达MCP-1增多,内膜通透性增加,7 d后血管内皮下巨嗜细胞和脂质增多,内膜开始增厚,表明血流的低剪切力与AS早期病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10]。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的力学-生物学信号偶联(mechano-biological signaling coupling)涉及多条信号转导通路,阻断这些信号通路可有效减轻血流低剪切力导致的AS早期病变[11]。然而,血管内皮细胞的力学-物学信号偶联只能部分解释上述AS病变的血管床选择性,在这一领域中仍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4 AS发病机制的网络观和动态观
在长达几十年的人类AS病程中,血管壁细胞受到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数以百计的基因被激活,合成和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产生多种多样的生物学效应。因此,AS的发病机制涉及到极其复杂和庞大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网络,包括血管发育、炎症-疫、凋亡-嗜、细胞增殖、血管新生、氧化应激、血管老化等[12]。为了有效干预AS的发生和发展,仅仅选择网络中的一个或几个分子是远远不够的,应寻找关键分子或调节结点,以图“纲举目张”。研究证明,细胞膜表面的Toll受体亚型1,2,4介导了AS的炎症过程,联合沉默Toll-1和Toll-2对于斑块炎症仅有相加作用,而联合沉默Toll-2和Toll-4则有协同作用,这是因为Toll-1和Toll-2共用同一细胞内信号通路,而Toll-2和Toll-4则利用不同的信号通路,这个例子说明了网络干预的重要性[13]。此外,在AS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某个网络可能仅在某个时期起作用。在不同的时期,血管壁细胞可能起到“双刃剑”的作用。例如,在AS早期,内膜增厚是病变,但在AS晚期,内膜增厚有助于增厚纤维帽和稳定斑块。同样,在AS早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移和增殖可增大斑块,但在AS晚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移和增殖却可加固纤维帽,预防斑块破裂。巨嗜细胞吞噬内皮下的脂质有助于缩小斑块体积,但巨嗜细胞的聚集可加重斑块炎症。因此,在研究AS的发病机制、测量指标和干预措施时,应特别注意AS发病机制的网络观和动态观。
5 AS病程的非线性和可逆性发展
传统的观点认为,AS是一个进行性和直线性的发展过程。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和有效干预手段的问世,人们已认识到,AS实际上是一个可逆性和非线性的发展过程,由于AS斑块的增生、静止、缩小、损伤、破裂、修复、再损伤、再破裂、再修复等病理过程,临床可表现为无症状性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无ST段上抬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ST段上抬型急性心肌梗死以及这些临床综合征的交替出现。影响AS斑块病理变化的因素包括:血脂水平、内皮结构和功能、内皮祖细胞修复能力、全身和局部炎症、纤维帽胶原合成和降解速率、坏死核的大小、新生血管密度、斑块内出血、他汀治疗等[14-15]。对AS病程进展的新认识提示:(1)明确、检出和避免导致斑块破裂的危险因素,有可能预防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2)少数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迅速增大可能与无症状性斑块破裂和修复或斑块内出血有关,因此,这些患者需要积极干预,以避免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3)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和规范进行他汀治疗,斑块的大小和性质是可逆的——可由大斑块演变为小斑块,由易损斑块演变为稳定斑块,由破裂斑块演变为修复斑块;(4)在评价某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时,应采用随机对照的大样本临床试验并进行长期随访,以排除病程本身变化的影响。
6 AS动物模型的发展
与人体的其他组织不同,人体的动脉是不可能取活检的。因此,有关AS的组织学研究基本依赖动物模型,这造成了AS基础研究的困难。大动物如猴子和猪与人类同属杂食类动物,心血管系统和脂质代谢亦相似于人类,在这些动物中长期喂养高脂饲料或敲除LDL受体基因可在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形成AS斑块,与人类病变非常相似。然而,价格昂贵、喂养时间长、动物体积大、伦理非议多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这些动物模型的发展。相反,新西兰兔、ApoE-/-小鼠或LDLR-/-小鼠价格便宜、喂养时间短、动物体积小、伦理非议少,已成为目前AS研究的主要动物模型。由于小鼠AS斑块与人类非常相似且小鼠基因序列已知,可进行基因敲除或基因敲入,故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AS动物模型。然而,小动物模型存在以下限制性:(1)AS斑块主要出现在主动脉及其分支,冠状动脉和颈动脉内不出现斑块;(2)兔子的AS斑块主要为纤维增生性病变,不同于人类的脂质性斑块,且兔子的基因序列不知,基因干预困难;(3)兔子和小鼠的AS斑块均为稳定性斑块,几乎不发生斑块自发性易损和破裂[16]。近年来,本实验室应用高脂喂养、内皮损伤、基因转染、精神应激、药物触发等方法,成功地在新西兰兔和ApoE-/-小鼠中建立了斑块易损、出血和破裂的动物模型,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为易损斑块的基础研究提供了适宜的研究对象[17-18]。尽管如此,目前AS动物模型的研究周期通常短于20周,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所得出的发病机制,用于描述长达几十年的人类AS发病过程,其限制性是不言而喻的。此外,涉及AS发生和发展的小动物各个系统的功能与人类差别甚大,在小动物体内反复证实的氧化、炎症和免疫等AS发生机制在人体AS病变中至今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19]。因此,将小动物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外推至人类时,需要特别的慎重。发展价格适宜、喂养时间短、与人类病变相似的大动物模型已势在必行。
7 AS的形态和功能显像
为了检出、干预和随访AS病变,需要发展准确、简便、安全、价廉的AS显像技术。在无创伤性显像技术中,颈动脉超声测量的IMT已成为评价抗AS药物疗效的最常用的临床试验中间终点。然而,体表超声、多排CT、磁共振的空间分辨串均较低,无法显示班块的坏死核和纤维帽,难以对斑块性质做出判断。在创伤性技术中,血管内超声(IVUS)可显示斑块面积、狭窄程度、血管重构以及斑块的脂质、纤维化和钙化成分,但不能显示变薄的纤维帽。第二代光学相干断层显像(0CT)可准确显示纤维帽的厚度和断裂、斑块面积、以及斑块的脂质、纤维化和钙化成分,但不能显示斑块炎症。为了显示斑块的炎症程度和坏死核的大小,近年来发展了AS的功能显像技术。由于弹性可反映组织的成分,本实验室建立了基于IVUS的血管二维和三维弹性图以及基于斑点跟踪技术的斑块表面应变测量方法,利用这些技术可准确预测实验动物的班块破裂[21]。新近发表的PROSPECT研究发现,IVUS在ACS患者所检出的非罪犯血管的斑块负荷>70%,最小管腔面积<4.0 mm2以及薄帽纤维粥样瘤,可独立地预测3年内非罪犯血管所导致的急性心血管事件[22]。利用纳米或单克隆抗体技术将导致斑块炎症的分子如VCAM-1,ICAM-1,MMPs或巨嗜细胞坏死后释放的分子如组蛋白等与核素、CT、MRI或超声等影像技术的显影剂相结合可显示斑块的炎症程度或坏死核大小,从而可对斑块的易损性做出评价,这些功能显像技术的发展将更好。
8 AS的药物和基因治疗
AS是全身性疾病,局部狭窄病变的介入或手术治疗虽可缓解组织缺血但无法改变AS的病程。他汀是AS药物治疗的基岩,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血清LDL-C水平,但其抗炎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证明,他汀快速抗炎的主要机制是抑制内皮细胞TLR-4受体的表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的磷酸化,从而导致NF-cB活性的抑制[24],这种抗炎作用独立于调脂作用。因此,对于慢性冠心病他汀主要通过调脂发挥疗效,而对于ACS他汀主要通过抗炎发挥疗效,在分析以心血管事件为终点的他汀治疗的临床试验时,应充分考虑到他汀调脂和抗炎的双重作用。近年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ACS患者即使服用大剂量他汀,心血管事件的残余危险仍高达22%[25],说明需要发展新的治疗药物。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阻滞剂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后者可加强胆固醇从组织向肝脏的逆向转运,从而减轻斑块炎症,两种新的CETP阻滞剂dalcetrapib和anacetrapib已进入临床试验,后者已证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实验室的系列研究证明,过表达ACE2、PPAR-y1、HO-1等基因或抑制MCP-1、TLRl、TLR2、TLR4、糜酶等基因的表达可显著减轻斑块炎症和稳定斑块但不影响脂质代谢[26-27]。同样,抑制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p-PLA2)可抑制斑块炎症,目前Braunwald教授领导的SOLID-TIMI52试验正在大样本的人群中检验Lp-PLA2抑制剂darapladib稳定斑块的作用。由美国国家心肺血研究所领导的CIRT试验旨在检验小剂量氨甲蝶呤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19]。研究证明,在易损斑块的动物模型中,中药通心络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目前一个由本实验室领导的检验通心络对于颈动脉IMT影响的全国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CAPITAL试验)正在进行中。这些新的临床试验将为AS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当前猪场存在的问题 篇4
1 引种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引进的国外良种猪适合规模生产、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 对改变中国养猪业格局, 保证肉食供应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引种过程中, 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1.1 国外引种
引进先进优良品种的同时, 还被动“引进”了一些新的病原, 如:蓝耳病, 在猪群中广泛存在和流行, 对猪场危害严重。
1.2 国内引种
有些养猪户在引种时只考虑价格、体形, 而忽略了健康这个关键要素。在引种时应首先注意猪场的防疫制度是否完善, 执行是否严格, 所在地区是否为无疫区, 所处的环境位置是否有利于防疫。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抽血化验。往往引进种猪前, 猪场某个疾病监测呈阳性, 引进猪之后监测为阴性, 此现象在猪场特别是监测不严格的猪场普遍存在。
1.3 外购仔猪
建议猪场坚持“自繁自养”为原则, 禁止猪场自繁自养的仔猪与外购仔猪混合饲养。混合饲养往往发病率高于其他猪场, 并且发病时多为混合感染, 加上外购仔猪经过运输应激, 抵抗力低, 治疗难度很大, 且往往感染其他健康的仔猪造成大群发病。
2 生物安全
发生传染病有三个重要要素, 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的重要环节。所以消毒是控制养猪场传染病发生的核心工作之一, 也是当今养殖生物安全的重要措施。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是养殖业的大敌, 要消灭和根除病原微生物, 必不可少的办法就是消毒。大量的实践证明, 定期按照正确的程序消毒, 可以使一个猪场的疫病发生率降低50%~80%, 特别是一些病毒病。
消毒有生物药品、化学药品所不能代替的特殊功能, 消毒可以杀灭所有病原微生物, 没有病原微生物, 传染病就不可能发生, 猪群则可健康生长;因此, 消毒是控制猪场疾病的重要手段, 每个养猪场要树立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的意识。无视消毒的重要性, 就等于一个养殖企业的“自杀”, 特别是在发生传染病的情况下, 为了防止疾病的扩散和传播, 消毒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猪场存在的几种情况:
2.1 消毒不到位、不彻底、不同步
清扫、清洗不彻底, 留有污垢;消毒速度过快、作用时间过短就清洗;消毒液量不足, 喷洒不均匀;人流, 物流, 车流没都进行彻底消毒;猪场圈舍和周围环境不同时进行消毒;留有死角, 没起到很好的消毒作用。
2.2 消毒药的浓度配比不准确
配制消毒液凭感觉, 不称量, 不使用有固定容积的容器;所配的消毒液的浓度忽高忽低, 浓度高造成药物的浪费、浓度低起不到消毒效果。
2.3 消毒池、消毒垫利用不充分
消毒池、消毒垫形同虚设。有消毒池、消毒垫不勤换药;消毒池药液不干净, 浓度不够;工作人员不走消毒池, 消毒垫。
做好生物安全工作是养殖业投资的安全保障, 定期消毒可以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数量在猪发病的阈值以下, 确保猪群健康。科学、规范的消毒措施, 是切断疾病传播、杀灭病原微生物最重要、最有效、最经济的防范措施, 也是猪场花钱少、省大钱的有效方法。
3 疫苗的使用
免疫接种已经越来越受到养猪户的重视, 特别是对于一些传染性比较强、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 免疫接种已经成为预防和控制这类疾病的必要手段之一。然而, 当疫苗接种到动物体内后, 必须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之后才能够产生保护力, 而这种保护力的产生往往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疫苗方面、动物方面、接种方式方法及时机选择、饲养管理以及环境等, 每一个方面的因素出现变化都有可能对免疫效果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加之动物体的免疫应答过程是以一种人们肉眼看不到、摸不着的方式进行的, 因此在对动物接种疫苗之后, 究竟体内的免疫应答情况如何, 产生的保护力情况怎样等成为人们需要研究的问题。细节决定成败, 关于猪场生物制品的保存和使用制度及流程如下。
3.1 猪场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受母源抗体和自身抗体水平高低、免疫时间、免疫方法、疫苗种类、免疫次数和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一个养猪场的免疫程序今年、明年适合, 后年可能就不太适合, 须随时加以调整修订。一些场照搬别场免疫程序, 或连年不变的做法难免有时失误而引发疫病的流行。因此, 不能机械地仿效其他场的免疫程序, 而只有以所测的实际抗体水平为依据, 结合当地的实际, 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这一切都是依赖于抗体水平的监测来制定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
3.2 疫苗的质量、采购、保存
在选择疫苗时, 一定要选择通过GMP认证的厂家生产的、有批准文号的疫 (菌) 苗, 并在当地动物防疫部门购买疫苗, 在使用前应检查疫苗外观质量, 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疫苗瓶有裂纹、瓶塞密封不严、受过冻结的液体疫苗、失真空的疫苗等不得使用。
疫 (菌) 苗是生物制品, 有严格的运输、保存条件。冻干苗运输时, 必须放在装有冰块的疫苗专用运输箱内, 严禁阳光直接照射和接触高温, -15℃以下保存。如猪瘟疫苗, 在-15℃以下保存, 有效期最长不超过18个月, 在0℃~8℃保存, 最长不超过6个月。灭活苗2℃~8℃下冷藏运输, 避光保存, 不得冻结。一定要按要求运输、保存,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疫苗质量和免疫效果。
3.3 同一种疫苗的生产企业是否一致, 毒株是否一致
由于不同疫苗厂家的疫苗制作工艺程序不一致, 产生毒力不一定一致。接种同一种疫苗时尽量选择同一个厂家的疫苗进行接种, 以免产生的抗体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4 猪群在免疫前后是否做过检测
猪场人员应对不同阶段的猪进行定期采取血样, 采集的血样尽量广泛而具有代表性, 送到有实验室检测能力的相关部门 (如各地县级或市级畜牧兽医站) 作出科学的检测报告, 进行分析决策。通过动态采样监测了解猪群中到底有哪些疾病的存在, 同时掌握检测出的疾病感染程度, 什么时间、什么疾病感染了哪个阶段的猪群, 这样才能因地制宜适时而正确的选择疫苗接种的种类和接种疫苗的时机, 同时也能够掌握疫苗的免疫效果。也就是经过疫苗接种后摸清了某些疾病的抗体水平的高低、群体猪的抗体效价的均匀度、疫苗的保护率和保护时间。对于出现抗体滴度不合格的猪, 应及时给予补免, 从而避免因免疫失败再次感染该疾病的可能。
3.5 注射的方法是否正确
免疫后是否有抗体和是否正确注射疫苗有很大的关系。
3.5.1 免疫注射的部位
严格按照不同疫苗的说明注射到指定的位置, 防止操作不当引起的免疫失败。
3.5.2 注射疫苗的针头
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使用针头的要求不同, 一般根据体重分为:5~10千克体重, 用9号或10号针头;10~50千克体重, 用12号针头;50~90千克体重, 用14号针头;100千克以上体重, 用16号针头。
3.5.3 确保每头猪都要免疫到位
有些猪场管理不规范, 在注射疫苗时出现漏打的猪只, 在疫病到来时, 由于一只猪无抗体或抗体水平差, 感染疾病传播给其他猪群, 导致全群发病。
3.6 使用疫苗前后使用的药物和消毒
接种前, 注射器、针头应洗净煮沸消毒, 针头应一猪一换, 防止传染。吸药时可用一个灭菌针头插在瓶塞上不动, 裹以挤干的酒精棉球专供吸药用, 吸出的药液不应再回注瓶内。接种完毕, 疫苗瓶不得随意乱扔, 应将用过的苗瓶、注射器、针头作消毒处理。
此外, 免疫接种前后7天, 不得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等抗菌抑菌药物, 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4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目前猪场存在抗生素的乱用、滥用现象, 猪场在使用抗生素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4.1 要选购优质的抗生素
选购抗生素药物时, 一定要从国家批准生产的厂家购买, 并认准其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书、质量标准、适应症、生产日期与保存期等。严禁购买无批准文号、无生产许可证书、无生产厂家的“三无抗生素”。以免贻误疫病的防治, 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4.2 正确诊断, 对症下药
有些养猪户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 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药物, 抑制猪体内多处的敏感细菌, 使机体正常菌群和真菌乘机大量繁殖, 导致诱发形成二重感染, 并造成细菌产生抗药性和机体内药物残留, 其后果非常严重。
4.3 控制好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剂量
有的养猪户认为防治疫病用药剂量越大, 治疗效果就越好, 因而在临床上有盲目的加大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剂量的现象。在使用抗生素药物防治猪病时, 一定要按照药物规定的剂量实施, 不要随意改变药物的使用剂量。抗生素药物使用量过大。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 增大成本的支出, 严重时更可引起毒性反应, 过敏反应和二重感染, 甚至造成死亡。
4.4 一定要把握好合理的疗程
有的养猪户为了节省药费, 治疗时见病有好转就停止用药, 结果造成病情反复, 甚至转为慢性病, 从而更加增大了治疗的难度。用于治疗疫病的抗生素药物都有规定的疗程, 治疗时一定要按药物规定的疗程实施。药物治疗的疗程不够, 致使药物不能维持有效的抗菌浓度和作用时间, 影响治疗效果。因为疗程过短, 有的病原体只能暂时被抑制, 并没有被杀灭, 一旦停止用药, 受到抑制的病原体会重新生长、繁殖, 再一次出现病征, 造成疫病反复, 最终使药物治疗失败。
4.5 保证药物剂量的充足
在猪群发病时, 由于采食量和饮水量低于正常水平, 此时要根据猪群的体重进行给药, 要保证药物剂量的充足, 以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 使药物有效利用与吸收。
4.6 要科学合理的联合用药
在兽医临床上根据抗生素药物的特性与药理作用, 针对疫病的特征与病原体的特点, 科学合理的联合使用抗生素药物, 可扩大抗菌谱, 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 提高对病原菌的杀灭效果, 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达到满意的防治效果。
4.7 不要盲目使用新兽药
市面上可见一些进口兽药或少数厂家研发出一种上市新兽药或者老兽药改换一个新药名将其说成能“治百病”、“一针见效”等等, 常常误导养猪户使用。当一种新兽药上市后, 要认真阅读其使用说明书, 特别是将其药物有效成分同过去的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分析。不要盲目使用, 切不可为新的药名所误导。
猪场应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理念, 应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与微生态生物制剂相结合, 配合中药保健, 调节猪群非特异免疫, 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 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做到安全、高效的科学养殖。在药物保健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几个要点: (1) 药物保健的时间间隔; (2) 保健的目的应和季节、猪场的病原相结合; (3) 系统保健:打组合拳; (4) 选择药物的标准:安全、经济、高效。当前采取系统、全面、安全、规范的保健方案才能最大限度的赢取赚钱机会。
5 小结
在饲养过程中, 抓住几个生长阶段要点: (1) 后备母猪100千克左右; (2) 母猪配种前后; (3) 母猪产前产后; (4) 仔猪断奶前后; (5) 仔猪25~30千克转群前后; (6) 育肥猪11日龄左右几个关键点, 加强饲养管理, 使猪群安全度过饲养周期。
当前征地拆迁存在的问题 篇5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征地拆迁项目不断增多,其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房屋被拆迁,随之而来的征地拆迁纠纷也不断增多。由于该类纠纷的存在其一定的复杂原因,对其处理的法律依据也有一定困难,所以由此产生大量群体上访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一、当前征地拆迁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工作是稳定、有序进行的,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一)征地数量大。
(二)利益分配矛盾复杂。补偿费标准偏低,使本已非常有限的征地补偿费用成为当事人争夺的目标。排挤他人的分配额,使自己获得更多的补偿金,是造成基层群众自治权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很难使当事人服判息诉,从而导致群体上访事件,甚至越级上访的发生。
(三)工作方法简单。正常的征地拆迁工作是发展经济、重塑城市形象、改善人民群众工作和居住环境的好事,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但是涉及到广大被征地的农民和被拆迁的居民的切身利益,特别是有相当数量的弱势群体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在征地拆迁工作中,有的地方工作方法简单,如在拆迁之前不进行必要的公示,不签拆迁协议就停水断电、上房揭瓦,严重影响拆迁的正常生活;
二、当前征地拆迁问题的成因
(一)政绩观的偏差。有的地方行政官员为了在有限的任期内早出“政绩”,不顾本地实际情况,不管群众的承受能力,盲目地大量地搞征地拆迁,使资源过量消耗和严重浪费。加之保护耕地的意识不强,要发展经济必须多上新项目,而上新项目不得不大量占用耕地。过分征用土地的现象,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政策法规及地方性规定不够衔接。我国法律对国家征用土地及私有财产应当给予补偿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如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遵循“等价有偿”的原则,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城市环境改善后原先划定的土地级别不能随之调整,使得拆迁补偿价格与实际市场价格不符,一些土地级别低的地区房地产价格因市场调节因素明显高于土地级别高的地区,但拆迁区位补偿仍低于土地级别高地区。至于各地乡规民约的规定不一致,从而规定不够衔接。
当前办学理念的常见问题 篇6
限,特别会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提出办学理念方面,有些问题是值得重视与解决的。
一、 以偏概全,造成办学目标的迷失
翻开许多特色学校的学校简介或宣传,我们多会看到特色为内容的学校办学理念。如以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为特色的学校,出现“以棋育德、棋益智、棋养性、棋交友为办学理念”,“学棋做人,励志明德为办学理念”,“以棋立德、以棋促学、以棋养能为办学理念”等表述。再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为特色的学校,出现“以乒乓特色兴校,用国球精神育人的办学理念”,“以足球兴校、健身健脑、拼搏进取为办学理念”等表述。除这些特色学校之外,有些学校为追求在某一方面有所强化或突破,提出某些所谓入口较小的办学理念。如一所文体大课间操活动搞得比较丰富的小学,提出“动感X小,感动校园”的八字办学理念。
综观上述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不能说其办学思想或理念错误。但问题在于,这些推进特色建设或其他教育教学项目建设进程中所采用的理念代替了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出现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问题,造成用这个特色成果取代学校整个教育成果的现象,即造成办学目标和方向的迷失。唐松林教授指出,“理念主要是对事实的最基本的抽象和概括,是最基本的意识形态,是思想的最高哲学层次或概括”。[1]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最基本的抽象与概括,不能用其中具体的意识行为来概括。再说,校长不但要有办学理念,更关键的是要把这些理念转化为所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理念,这才能内化成为全体师生的一种自觉行动而起到引领作用,不然办学理念仍留在口上,一无用处。而作为起、落都在一个教育或教学具体点上的理念,不可能被广大师生接受为引领整个教与学的实际行为的思想。
既然上述学校的理念主要是特色办学方法上所坚持的手段或措施,如要在学校办学理念上反映其思想的话,可以在学校办学理念中提出包含特色建校或特色方向等内容,并建议将上述所谓的办学理念作为落实学校办学理念中特色内容的具体措施,即落实于学生层面上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具体手段或方法上。
基于上述要求,应力求在包含校长学校管理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学活动观等方面提出完整的富有深刻含义的办学理念,然后通过这个办学理念的实践,确保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得到全面落实。
二、 一任校长一种理念,弃离理念本源
翻开一些知名学校的校史,会发现各任校长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这种情况在很多学校都普遍存在。各任校长各有办学理念并没有错,问题在于这些办学理念是否有相对稳定性。在我国学校校长调换比较频繁的情况下,一任校长一种不同理念,反映出学校办学理念更迭问题。有些还会出现前后任校长各唱各的调,即提出根本不搭界的办学理念,甚至出现相互否定的理念。对此,我们可以从理念本质和理念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理念是源于实际、具有永久价值和普遍意义的客观追求,正如韩延明教授指出的“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2]这一定义从唯物的角度,指出教育理念本质上所具有的主体意识性、实践超越性、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发展性。作为包含在教育理念之内的办学理念,同样要重视其系统的稳定性和发展性。“若没有相对稳定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就会因教育决策的随意性、主观性,而导致教育行为的失误,影响学校教育目标的推进和实施。”[3]
第二,一个学校的快速发展,必须依托其扎实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在同一时期的基础与环境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也就是说前后任校长办学的物质基础基本相同。而作为各任校长所坚持的办学理念都是反映一个学校数年、数十年、近百年的文化积淀,是在原来基础上的一个发展。从而可以肯定,后任校长对待办学理念的处理方式应是:继承中丰富,继承中发展。
基于上述观点,后任坚持前任的思想并不违反办学规律,更要肯定的是:坚持也是一种创造。
三、 一个学校一个理念,泛滥为“贴牌”一般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走入现今学校,每一所学校都有办学理念。都有办学理念并没有错,但关键是每一
个学校都有不一样的办学理念,这就有问题了。从数据上判断,按照我们国家有数十万所学校来估计,学校办学理念就有数十万种,这是无法想象的,也是没有道理的。各级各类学校同在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同一教育目标时,难道不能有相同的方法(办学理念)吗?尤其是相同基础的学校不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吗?可事实并非如此。分析其原因,其中不乏部分校长务虚行为造成。这部分校长的主要问题是放弃本应该建立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而片面追求内涵如何深、意义如何大的,花里胡哨、毫无实际引领作用的办学理念。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认清办学理念是否立足于学校实际,必须检验它是否能内化为师生的动力。因此,办学理念必须有一定过程的积淀,不可凭空臆造。在这个积淀过程中,必须对办学理念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提炼,才能提出符合这个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经过这样的过程,可能会出现与他校相同的办学理念。这是非
常正常的事情。千万不要怕雷同,而将其表达为难以理解又神乎其神的言辞,非“创新”不可。
四、 时髦口号,缺乏实质引领
在我国教育发展各时段中,教育思想都有新的突破或创新。此时会在相应的时间内提出适合各时期教育并有政策侧重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如近几十年内提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了学生一切”、“学会学习”、“创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教育要求,这是我们指向一致又有侧重的各时期的办学指导思想。在这各个时段中,部分学校校长竟将这些直接挪来当作自己的办学理念,出现非常应时的、口号式的办学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办学理念与当今形势不协调的问题就出现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办学理念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实现党和国家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的思想行动。如果再把教育方针搬来当作校长的办学理念,已经出现本末倒置。再说,“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要立足于学校实际,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资源、社区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分析,以关注生命为宗旨,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发展和提高师生生命质量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不应是追求时髦的,而应是一种具体的、实在的、富有学校个性的[4]”。再加上我国教育目标、教育要求和教育任务等,往往随着当时教育的达成情况和发展需求都有不同的侧重,这就会造成将前期教育目标挪作办学理念在字面上会有落后于现今形势的感觉。
由于将目标当作行动,这些办学理念便变成停留在口上的时髦口号,缺乏实质引领作用。
五、 急功近利,抛弃教育初始功能
在很多学校里,办学理念越来越多地被赋入短期行为的思想。如不管学生的爱好和意向,按学生原有的基础将他们分成如“铜鼓班”、“书法班”等各种不同特色的班级,然后强化对应教育,从而获得学校各类特长学生“人才”普遍存在的“全面发展”理念。再如,在初中建立重点班,然后集中优质师资教学,从而获得学科尖子学生增多的所谓“分层教学”的理念。这些办学理念在学校实践中,其危害性往往不被充分认识,而且可能会因这种“短、平、快”的效益而受到青睐。我们就其教育观、学生观、管理观等来看,它们都是一种以眼前利益的获得为价值取向的理念,突出了“功利主义”和“精英主义”的理念[5]。
对于教育效益问题,我们教育理所应当要追求效益,但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利益是给予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而非教育的眼前利益。我们在落实学生长远利益时,关键在于要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最大潜能,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所追求的真正本意。
除利益问题外,这种短期行为的理念还会导致急功近利的知识观和教学观的出现,结果造成教学行为的混乱,这种局面非整改不可。
上述五类问题的出现,都是在我国前期教育倡导“校长要有办学理念”背景下产生的。通过近二十年的充分积累,校长都已经有相应的办学理念,现在已经转入办学理念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客观性的论证阶段。本文的目的是促进办学理念的再提炼、再升华和再创造,从而形成确实能引领学校长期发展的一个完整、系统的观念体系。
参考文献
[1] 唐松林.论大学理念.复旦教育论坛,2003(4).
[2] 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教育研究,2003(9).
[3] 叶志明,张丕德,刘小丹等.高等学校教育理念的发展.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4).
[4] 陈进兴.校长要有现代办学理念.人民教育,2004(8).
当前广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篇7
正是由于上述优点,使广场成为当前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热点。在这股广场建设热潮的推动下,各地城市纷纷建成了一批广场,但由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及管理维护的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使得各广场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城市 (如大连) 在广场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但也有一些城市的广场在建成后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并暴露出一些问题。
1、尺度过大
目前国内的一些广场,特别是地县一级城市的广场(注:虽然按使用功能来划分,广场有交通集散广场、市政广场、纪念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等类型,但本文着重议论的是游憩广场,也就是一般常说的“市民广场”。),有许多在规划阶段就没有科学地界定广场的尺度,导致广场尺度过大。广场尺度过大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1)势必造成人力、物力及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城市其它项目的建设;(2)势必使广场产生空旷的感觉,使广场不具备亲和力,在广场中游览的人也会觉得很累,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造成广场尺度过大的因素不外乎以下3点:(1)当地行政官员盲目追求形式,追求所谓“气派”;(2)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规划设计人员没有科学地引导业主,而是一味地迎合业主的意见;(3)地县一级城市中的地价也相对于省会城市及直辖市较低,这也是一个原因。
2、空间围合感不强,建筑形式欠协调
广场的围合有四面围合、三面围合、两面围合与单面围合四种形式,其中以前二者封闭感较好,有较强的领域感。围合广场常见的要素有建筑、树木、柱廊和有高差的特定地形等,其中以建筑围合较好。目前国内的一些广场有不少都是用道路围合,或只在广场的一侧到两侧布置建筑,容易使游人在行为及心理上产生不安定的感觉,致使游人在广场内停留的时间缩短,降低了广场的内聚力及吸引力。
有的广场周边的围合建筑在立面造型及体量上也缺乏统一,破坏了广场的整体性,其原因就是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没有统一规划或是新建筑没有与旧建筑相统一。广场周围建筑布置手法有三种:(1)向心式布局。这种布局方式会使得广场的围合感及整体性都非常好。(2)轴线式布局。这种布局方式多用于矩形广场,能获得一种特殊的肃穆气氛,尤其适合于政治性、集合性广场。(3)特殊式平面布置。在广场平面不规则的情况下,新建筑可以采用寻求以旧建筑在布局上的共性特征为媒介,借助这种“特征”与旧建筑布局“对话”的手法,使广场建立起一种内在的秩序,以达到统一协调的效果。
3、对地方传统文化体现不够
当前的广场建设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向地域性、文化性发展的趋势。广场的主题和个性塑造非常重要,它或以丰厚的历史沉积为依托,使人在闲暇徜佯中了解城市的历史文脉;或以特定的民俗活动充实之,加强人们的参与性。这时候广场的地域文化内涵最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千人一面、一哄而上是当前广场建设的最大弊端。一些建设者只是照搬外地建设广场的表面形式,而没有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地方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明显不够,广场建设缺乏文化理念设计素材和根据,缺乏理性地去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及所谓“后现代”化的造型,使得广场的内容远看似有、近看却无,从而失去了地方特色。
4、大草坪的弊端
4.1 可接触性不强
国内一些新建的广场喜欢在其中布置大片装饰性草坪、工整的修剪图案,在重视观赏性的同时造成了单调和呆板,不仅缺乏空间立体层次的变化,也不符合游人行为的舒适要求。当前,绝大多数的广场草坪四周都立有“禁止践踏”的标牌,一片融融的绿意却将游人拒于其外,可视却不可达,不免令人扫兴。而且会造成广场很大,视觉空间开敞,但游人只能在路面和局部硬质铺装上活动,游人容纳量小的矛盾。国外的一些地区在处理草坪的使用与维护问题时,把大草坪分成若干块,在一个时间段内只对游人开放其中的一块或几块,从而把这对立的二者巧妙地统一起来。这既养护了草坪的生物机能,又增强了草坪的可接触性,这些成功的处理手法可供我们借鉴。
在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除了保障公共行为的实现外,也要做好既有空间的设计。能否保障半公共行为和私密行为的实现,这既是社会对人的态度的体现,也是广场设计品位高低的反映。但是,在漫无遮挡的广场平面空间中,游人的私密行为又怎能得到保障?这使得当前的一些广场失去了应有的人情味。所以在广场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广场的空间层次、游人行为的多样性及广场内容的可接触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广场的领域化倾向正是反映了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有人提出“小就是美”确有道理。领域性的创造可运用植物、建筑小品及铺地等多种手法,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闭及开敞空间,创造出富有特色、层次丰富的广场空间环境。
4.2 对不同季节处理重视程度不够
不同的季节呈现出明显不同的景观特色,在广场设计时理应考虑到这些因素。可是,大草坪这种单一的景观处理手法实难与各季节的景观特色相协调。在炎热的夏天,由于广场内缺少高大的遮阳乔木,使得游人无处躲避烈日的烘烤;在生物萧条的秋冬季,草坪都已枯黄,这时广场呈现给人的将是一片荒凉与衰败的景象。这些不利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广场的吸引力及重游率。所以广场设计应结合不同季节的特色做相应的植物配置及景观处理。在南方城市比如深圳新建的一些城市广场,可以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地种植一些常绿植物及一些不同花季的花卉,使广场一年四季均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景象。在北方城市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使得冬季植被比较单一,但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处理。如哈尔滨的建筑艺术广场,在冬季就举办冰雕、雪雕等展览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5、广场内的服务设施不够完善
广场作为一个兼有多种功能的生活服务性场所应尽力满足游人多方面的行为需求,使游人在广场内就能得到便捷的服务。在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对青岛的广场调查分析报告中,曾体现了一些受访群众的意愿:他们希望广场应多设置美观耐用的固定长凳,设置一定数量的电话亭,设置一些挡雨设施等。这反映出目前广场中存在着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的问题。这样会制约广场服务功能的全方面发挥,减弱广场的舒适性及吸引力。在广场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游人的各种行为需求,在不妨碍广场整体景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美观耐用的服务设施,以体现广场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摘要:由于广场具有良好的功能兼容性和独特的景观综合性, 各地建设广场的热情不减。本文针对当前广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分析了其原因,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当前问题学生的转化分析 篇8
一、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从某种程度上讲问题学生的自尊心还强些,因为他们存在自卑心理,以为自己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他们。有的老师甚至往往过多注意到他们的缺点、短处,而不注意肯定其长处和优点,经常在办公室、教室或公众场所批评、贬低、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学生常受到批评就会对老师产生反感和逆反情绪,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尊会受到极大的伤害。教育工作者对问题生不良行为的矫治,重要的是改变教育方式,如果经常恶语相加,会导致他们更加灰心、失望,教师要换个方式对待问题生,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二、重视问题生的家访工作
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应经常家访,特别对问题生,应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随时了解他们的情况,才有利于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有位问题生,过去不遵守纪律,经常违章违纪、打人骂人、不积极参加劳动、学习没兴趣。后来我接手,了解掌握他的情况后,三年来除在校对他进行教育外,每学期至少要去家访五次,与家长取得联系,采用学习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等方式对他进行教育,现在该生各方面都有好转。总之,在对问题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必须有爱心,有耐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把他们转化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三、树立问题生也能成才的观念
1. 转变教育观念,用辩证的观点对待问题生。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在向前发展,同样,人类也在向前发展,问题学生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决不能用“今不如昔”“很难教育的一代”等,诸如此类的话来讽刺问题生;其次,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来分析问题生,相信问题学生有坏的一面,同样也有好的一面,比如说,问题学生在思想上也有进取精神,在学习上也有渴望新知识的意念等;最后,还应坚持发展的观点。问题生并非永远是问题学生,他们也有可塑性,也有成才的可能,教师应挖掘问题生的潜力,使他们也能抬起头来走路。
2. 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内心世界、善待问题学生。
教师喜爱好学生,更应该厚爱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学生的心理,找出他们差的真正症结。大多数问题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差,但自尊心很强,往往争强好胜,喜欢显示自己,企图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但一贯遭到冷落,白眼太多,就会自暴自弃,自感落后;虽有上进心,但意志薄弱,稍受挫折,便心灰意冷,失去学习兴趣。这时,他们便另寻途径,如通过与人打架、顶撞老师,以此来满足自己争强好胜的虚荣心。因此,我们教师应善于摸清问题生的内心世界,对症下药,要厚爱问题学生,热情耐心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3. 捕捉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有时也有一些进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肯下一番真功夫,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寻找发现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问题学生的闪光点是微弱的,也是多方面的;并且这些闪光点,也常常是“一闪念”的,很快就会被消极情绪所代替。因此,教师一旦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就要及时表扬,使它成为向好的方面转化的转折点。
总之,要切实转变一个问题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要认识到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知识、讲道理,更是为促使学生成材创造条件。对学生的爱要在心中,在行动中则表现为“严”,要严格管理,要按照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管理他们,培养他们遵守行为规范的好习惯。
摘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关心和重视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对当前解决问题教学的思考 篇9
对标:一学段“能在教“解师决指问导题”下, 教从学日的常详生细活目当…过中…程发和初结现步并果学提。会”出表新简达课单解程的决的问解数题决学的问问大题题致教。前以学生的生活经学与原来应用题验教为学基有础所, 不从同, 现实它解问题。情境中要解决的提出问题、问题探时索常问与题、学生解已决决一有的认知、引导学生从数结构既有联系, 学的角度思又有距离。问●张考考问问用题题数是学《的数眼学光课、程数标学准》的角对度学思生题世红种能力, 学习数学必须先的要求。学会而从学数生学要的具角备度这教题目、看问题, 什即不管么问题, 学都生要面逐对步的养是成什用么学数学的头脑五年级上册《思小考数问的题。比乘除法如, 》时教学, 的千克有这8样.一道68元, 题:妈妈带了“超市里26元的钱鸡能蛋买每思8到.638×千3=克26.鸡04元蛋, 吗?学”学生展开生激列烈式的计讨算考论理几, 由分是钱有在是的超不说市要能里的买, 买到东而3西且千最还克后可的结以鸡账进蛋时行,
讨价还价;有的说不能买到, 理由
是3千克鸡蛋是26.04元, 而妈妈只带了26元钱, 比26.04元少。谁对谁错呢?教师在肯定同学们爱动脑筋后应该着重表扬哪组同学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表扬认为“不能买到3千克鸡蛋”的那组同学, 认为“能买到3千克鸡蛋”的那组同学也很棒, 解题时能联系实际, 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 但他们没有能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26元比26.04元小, 因此是不可能买到3千克鸡蛋的。如果教师能长期坚持这样的引导, 时间长了, 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找出与数学相关的内容, 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数学问题的习惯。
二、合理识别, 选择有用信息
新课程解决问题的信息呈现是开放的、多样的、丰富的。要解决这个问题, 没有现成的随手拈来的条件, 都需要学生通过仔细分析从丰富的信息中有选择、提取有用的信息。而题目中有很多信息, 本质的、非本质的, 有用的、没用的, 都聚集在一起, 就要看学生有没有这个能力进行准确识别, 合理选择。那教师面对这么多的信息该怎样培养学生正确识别有效信息的能力呢?其实让学生多联想许多信息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比如教师出示以下信息:
下面是几位同学在某次数学测验所得的分数:
“王晓得92分”、“李敏得95分”、“张军比李敏高4分”、“许小杰比王晓少2分”、“陈盈比李敏多3分”。
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以上信息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看到“王晓得92分”和“李敏得95分”这两条信息, 就能联想到“王晓和李敏共得187分”, “王晓比李敏少3分”;看到“张军比李敏高4分”就能联想到张军的得分与李敏有关;看到“许小杰比王晓少2分”就能想到许小杰的得分与王晓有关, 而且比王晓少2分;通常经常性的这样练习, 学生头脑中就会潜移默化地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模型, 随之根据问题识别选择有用信息的能力也会逐步加强, 为今后更复杂数量关系的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分析数量关系, 有些老师认为那是应试教育的东西。新课程解决问题时可以不讲数量关系, 真是这样吗?一个学生, 如果连问题中最基本的数量之间的关系都没能搞清楚, 那他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吗?因此, 在解决问题教学时, 应该经常让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培养其分析能力, 并让其逐步形成数学模型。比如以前我们教学倍数关系应用题:“美术兴趣小组有48人, 体育兴趣小组有8人, 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是体育兴趣小组的几倍?”学生在列出算式48÷8=6后, 一定要让学生说出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48”表示美术兴趣小组有48人, “8”表示作为1份的体育兴趣小组有8人, “6”表示美术兴趣小组人数的份数。而我们现在教学, 不需要让学生这么拗口地说得这样复杂, 可以通过学生一份一份地画出来,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四、正确对待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篇10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纵观近代以来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史, 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 这就是:职业技术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关键环节, 是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重要枢纽, 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因此,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是一种长远、积极的就业支持政策, 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岗位, 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调整, 促进劳动者再就业, 化解社会矛盾, 意义十分重大。
二、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 确立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方针。1986年、1991年和1996年, 曾经先后三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据中国教育部1999年5月22日发布的《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中国职前高中阶段的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有17106所, 在校生达1126万人。其中, 职业高中8602所, 在校生454.9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109所, 在校生498.1万人;技工学校4395所, 在校生173万人。
三、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就业形式的严峻话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困难。
职业技术教育尽管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但是近两年来却遇到了较大困难, 其形势是相当严峻的。其主要原因是职教在新形势下遇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 (1) 超前的择业观念的挑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目前尚未实现工业化, 大体属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定位的现实告诉我们, 我国在产业政策上, 必须加强一产, 提高二产, 发展三产; (2) 社会转型期就业压力的挑战:90年代后期是我国经济的转轨期, 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那就是企业要释放出多余的劳动力, 造成大量的社会失业。因此, 劳动就业在我国经济转轨期间就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大突出矛盾。
2. 社会上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根深蒂固。
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问题, 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还根深蒂固, 一些人总认为职业教育是低层次、低水平的教育, 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就没有了前途。因此, 不少家长都不愿意子女考职业学校;不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不能教给学生真本事, 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等等。
3. 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分布, 专业布局不合理, 资源浪费严重.地域间发展不平衡。
我国稳定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投入增长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投入不足, 导致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差, 特别是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缺乏、落后, 很多学校缺乏必需的实验实训环节, 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质量。
中等职业技术的学校分布、专业分布不合理, 地域间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为职业教育的部门分割、行业分割, 以及部门、行业与地方间的分割;中等职业学校的职高、技校、中专之间专业重复, 资源不能融通、共享;我国的几十年的职业教育, 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 条块分割、职能交叉、封闭办学、重复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缺乏有效的统筹管理。二是办学的盲目无序。三是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配置不当, 办学效率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四、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考
1. 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的必要性。
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我们不仅需要培养高新技术人才, 也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 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 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长期以来,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过分地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 侧重于“一技之长”, 而相应的文化知识的学习被忽视。
2. 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经费上的投入。
各地政府、职业学校要抓住国家对职业技术学校的扶持政, 积极争取国家对职业技术学校的项目和资金。改善职业技术学校的现有硬件设施, 增添实习车间和实习设备。
3. 加快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自身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加快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为了使职业教育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 应当进行改革。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办出特色。
4. 转变观念, 把服务学生放在首位。
当前的问题 篇11
本文旨在探讨现行拆迁制度的利弊得失,对由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特别是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法律调整下的城市房屋拆迁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出当前城市房屋拆迁纠纷的法律困境及其根源,最后在总结经验和法律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现行房屋拆迁制度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各类房屋拆迁纠纷及我国现行房屋拆迁法律制度的调整缺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屡屡发生的恶性房屋拆迁事件更是将这项攸关民生与基本人权的核心问题推向社会转型的风口浪尖。从安徽农民朱正亮因拆迁纠纷而点火自焚,到湖南嘉禾强制拆迁案牵动国务院总理的亲自过问;从2007年3月轰动全国的“重庆最牛钉子户”拒绝拆迁案,到2009年11月13日成都市民唐福珍因抗拒拆迁再次上演引火自焚的悲剧。在这些房屋拆迁纠纷事件中,政府、开发商、法院、建筑公司、社会公众都卷入其中,私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个人利益与政治权力以及商业利益交织在一起,矛盾纠缠错结,愈演愈烈,造成社会关系的高度紧张。
如此严峻的情势,对我国现行房屋拆迁法律的立法缺失及其治理手段的有效性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促使被拆迁公民以生命为代价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被拆迁人自焚、当事人与政府对峙等极端事件的发生究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阵痛,还是现有法律设计上的重大漏洞和恶果?房屋拆迁各方当事人的权利资源和利益诉求孰重孰轻、孰是孰非?调控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实际运行效果如何?法律产品的供求关系出现了何种偏差,其法律约束何以如此苍白?法律权利、义务和责任资源如何配置才具最优效率?这些问题均需要认真研究和回答。
二、相关原因分析
我认为,造成当前一系列房屋拆迁恶性事件的因素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代中国的房屋拆迁是改革开放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有其突出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意义。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体制转型,进行大规模的房屋拆迁也势必引发多元主体的巨大利益冲突,导致各种各样的行为“失范”和纠纷事件,究其深层根源和矛盾性质,是属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冲突和体制性矛盾。
(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与宪法、物权法等基本法律存在冲突,对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拆迁行动与土地征收活动没有明确分开,被拆迁人的房屋所有权实质上成为一种脆弱的、极易受到侵害的权利,往往导致先拆后征、先拆未征以及因地拆房的现象。
(三)《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违背了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非但没有着力向被拆迁人特别是城市平民提供权益保护机制,反而“变本加厉”,起到了强化拆迁人谈判地位和执行力的作用。
(四)行政权力过度介入,拆迁行政许可、裁决及执行的角色重叠,缺乏彼此的制约和监督,削弱了权力资源的供给价值。对公益性拆迁和商业性拆迁不加区分,基于公益的强制拆迁也存在不分条件、不讲形式、不按程序而盲目强迁、粗暴强迁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导致行政资源的非有效供给和信用减损。
(五)城市房屋拆迁的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相互纠结,混杂不清。民事救济手段得不到司法机关支持,因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补偿安置协议,但其土地已被征用、房屋已被拆迁势不可抵挡的城市居民难以有效维权。
(六)现行拆迁法规没有提供完善的动态平衡拆迁补偿标准,拆迁人不能分享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价格红利,种种“非经济损失”也很难得到补偿。
(七)强制拆迁的法定前置程序不完善,土地出让和拆迁的公示以及公众参与机制欠缺,拆迁评估和法律监管机制不完善。
三、两类房屋拆迁关系模式比较
基于理论分析和拆迁实践,我们可以概括出非常态(恶性)和常态(良性)两类房屋拆迁关系模式,借以直观地反映出拆迁法律关系的现实状况。
在良性房屋拆迁模式中,征收、拆迁的主体是政府部门,而不是开发商,进而:(1)在非公共利益的房屋拆迁中,开发商与被拆迁人享有相同的民事法律地位。开发商基于其商业目的欲取得一块土地,必须遵循市场交易规则,与这块土地上的实际权利人——被拆迁人在平等基础上彼此协商补偿事宜,其协商补偿的项目、数额、计算标准也应由双方共同确定,被拆迁人不仅可以就房屋、土地使用权等现实价值求偿,还可就预期收益甚至教育、工作等附属利益求偿。由此拆迁双方达成的协议才具有民事自愿合同性质,并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如任何一方不履行,都能通过申诉和民事诉讼等途径合法解决,而非动辄由政府介入强制执行。政府不直接控制和干预拆迁行为的发起、实施,也不将自身的意图(无论公私)掺杂到拆迁过程之中,而是主要担当拆迁过程的监督者和中立裁决者的角色,具体负责拆迁规划的审批,以及建设资质、环评报告、资金到位率等事项的审核与监督。(2)在公共利益的房屋拆迁中,政府应该向社会公众充分证明拆迁项目具备公共利益的目的,并经过城市规划、人大审议、评估听证、中介机构评估财产和与被拆迁人协商等一系列程序,经过严格法律程序之后才能执行拆迁,慎用或尽可能不采取强制拆迁,对野蛮拆迁行为加以制止。
在恶性房屋拆迁模式中,地方政府与企业结为利益共同体,而被拆迁人则成为处于行政与民事双重力量压迫下的相对方。开发商此时更像是一个幕后的隐身人,它将上述分割成N份的拆迁补偿成本加合为一份总成本支出 ,交给地方政府,再由其直接面对被拆迁人,收回被拆迁人的土地使用权,界定补偿标准,限定拆迁期限,并通过公权力介入拆迁纠纷,从而圈锁住被拆迁人的民事法律权利(如知情权、索偿权、救济权等等),实现其成本收益最优化。而政府则不经被拆迁人的同意,以国家土地所有人的身份单方收回其土地使用权,再高价转让给开发商,获得高额土地出让金,待开发全部完成后又按商业用地逐年收取税费,其政绩卓著,效益亦佳。这种结果对于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来说,实在是个“双赢”的选择。但对于被拆迁人来说呢?在公益性质的拆迁项目当中,无法对抗政府的强制拆迁,申请行政权利救济难度大;在私益性质的拆迁项目当中,又遭遇开发商向政府申请的强制执行,申诉和救济权利相应弱化,总体诉讼权利不对称,使之陷入“失法”而无助的境地。
四、立法建议与对策
由前述分析可知,现行拆迁法规的有效供给不足,个别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强势地位者)基于其权力和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基本上垄断了法律话语权,使之难以满足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当事人正当、公平的消费需求,而且这种消费需求的偏差和不对等导致了交易行为的非常态运作和激化,有时候还酿成尖锐的社会问题,从而出现我国拆迁法规的非常态适用模式。尽管《拆迁条例》是2001年才修订的,但就其具体实施情况看,已与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立宪精神相悖,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对如何保证城市建设、运营城市考虑得多,对如何保障被拆迁人及社会整体利益考虑得少;偏于行政管理和执行效率,忽视公民民事权利保护,重实体轻程序,对社会公平关注不足;立法科学性不够,没有全面反映和调整市场经济条件下拆迁关系的真实结构,不能较为公正地协调各方利益当事人的利益得失,更不能有效解决弱势群体“有法难依”的矛盾境遇。显然,以这项法规为核心的我国拆迁法律制度亟需进行反思和重构。
(一)贯彻宪法修正案和物权法立法精神,明令禁止非行政主体实施房屋拆迁。
(二)新法当中应当严格区分房屋拆迁涉及到的“公共利益”和非公共利益,明确界定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并以此作为“征用”或“征收”的前提条件。
(三)新法应明确房屋拆迁的行政性,征收、拆迁的主体只能是政府部门,而不是开发商,同时严格限定拆迁权限,强化监督,促进拆迁主体责权统一化、实质化。
(四)从经济发展和保护社会权利的综合角度规制房屋拆迁活动,兼顾城市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建设用地计划)、土地管理、项目审批、实施拆迁和争端解决等各个阶段的合法性与公正性,促进房屋拆迁项目运作的公开化、透明化。
(五)提高行政主体和开发商的诚信度,拓宽土地调控资金和融资渠道,确定合理的拆迁补偿标准,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公平补偿,确保拆迁安置计划的实施。
当前腐败问题的分析研究 篇12
国际透明组织对腐败定义为:“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 不论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官员, 还是从事行政管理的公务员, 他们通过错误地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力, 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于他们的人不正当地和非法地富裕起来。”
于风政认为:“腐败是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的公职人员与他人合谋, 违反法律和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 滥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 为私人和私人小圈子谋取私利或为某一单位、某一行业谋取特殊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及其他公民个人利益的行为。”笔者认为, 这个定义更适合中国的国情。腐败现象的产生, 是各种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我国当前腐败现象的特征
(一) 腐败主体、形式多元化
现今腐败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不仅涉及经济领域, 而且在司法领域、政治领域、高校、卫生、个体工商户等都会有腐败行为的渗透。腐败活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追求金钱, 而是权力腐败不断上升, 把金钱与权力、女色等结合一体, 向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复合发展。此外腐败还以其他犯罪形式不断出现比如:党员道德败坏事件增多、买官卖官、公费吃喝旅游等。
(二) 腐败手段隐蔽化、智能化
近年来, 腐败分子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 常常利用先进的通讯现代化备等高科技手段进行伪造、虚构, 反调查能力很强。腐败分子还经常打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名义, 借着“人大代表”、“优秀党员”、“优秀企业家”、“劳模”等政治资本为掩护实施暗箱操作。体制内的腐败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公众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体制外腐败上, 而较少关注体制内的腐败, 使得其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三) 腐败由个案向团伙作案发展、知识文化水平高
现今的腐败案件往往作案方法隐蔽、策划细致、作案人员较多、案情复杂, 通常一个简单的案件最终会牵扯到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 给反腐败增加了难度。同时随着整个国家进步的影响, 作案人员日益专业化、高学历化, 知识文化水平高, 心理素质提升。有些腐败分子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 处于某个领域的专家、工作中的漏洞进行作案, 对其产生的后果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和相应的对应措施, 大大增加了破案的难度和反腐的进度。
三、反腐败策略
(一) 健全惩治腐败的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健全制度的完善是反腐工作的基础, 其核心就是增加反腐的科学性。当前我国体制仍存在很多漏洞, 为腐败分子提供了机会。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反腐工作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消除存在的制度漏洞, 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认真执行各项制度。腐败的实质就是滥用权力,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反腐败的核心问题。它是促进、引导官员正确使用权力、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的重要保障。
(二) 加大对腐败的惩治力度
惩治腐败必须有力从严。有学者认为, 治理腐败的重点不在于道德的自律, 而在于使用严厉的刑法、依法依纪查处腐败案件。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对于任何违法违纪行为都必须严肃处理;严查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案件;严查失职渎职、损害群众利益、损害国家的案件, 加大惩治腐败犯罪的力度。
(三) 重视全面反腐与重点反腐的关联
反腐工作需从多个角度全面展开, 全面反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科学的反腐制度是腐败与反腐败之间博弈的结果, 同时也是边际效益最大的制度。重点反腐就是在有限的反腐条件下, 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点治理, 有计划、有策略的按步骤重点打击腐败行为, 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
(四) 加强体制外监督
当前体制外监督在推进改革、防治腐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已成为保护社会公众权益的反腐败新平台。因此要加强完善网络监督监控体系、加强新闻立法工作、完善舆论外部环境的制度建设。滥用权力与民众权力缺失造成的体制内外监督失衡是当前反腐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反腐败工作不仅需要体制内的自我监督们, 也要动员社会的力量构建体制内外监督遏制腐败的新模式。
摘要:目前我国正全面大力开展反腐败斗争并取得了成效。为了更科学有效的防治腐败、我们必须对腐败现象和反腐工作有全面深刻的认识。本文从腐败定义的界定、腐败现象的特征、反腐败策略三个方面对我国当前反腐败问题做了研究综述。
关键词:腐败,反腐败,制度
参考文献
[1]李燕凌, 吴松江, 胡扬名.我国近年来反腐败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11) :115-118.
[2]李勇.当代中国腐败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
[3]董斌, 林辉.腐败现象的成因与后果:经济学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 2014 (12) :20-24.
[4]吴忠民.中国转型期腐败问题的主要特征分析[J].教学与研究, 2014 (6) :5-13.
[5]姚剑飞.从国家审计结果公告看经济腐败的特征及发展趋势[J].经济与法, 2014.
[6]王世谊.论权力腐败的多维本质、显著特征及其成因[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4 (160) .
[7]李中东.我国当前腐败体系中的制度建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8]陈东辉.集体腐败的滋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9 (4) .
【当前的问题】推荐阅读:
云计算的当前热点问题07-05
当前企业思想上的问题07-18
当前抗生素的使用问题06-13
关于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10-24
当前卫生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08-25
当前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10-21
民众当前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调查问卷06-04
当前我省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07-05
当前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08-19
当前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