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用10篇)
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递增和规模的扩大,中小企业已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通过分析中小型企业在企业管理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展现企业的科学管理存在于我国的重要意义,并就该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分析对策。本文旨在于探析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发展状况,提出相关解决对策,这将为中小企业优化管理结构、摆脱困境、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指导性参考。在今天较为宽松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中, 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和加强内部管理;要建立基础性管理制度,并且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实现战略管理;此外,还应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塑造一种富有特色的中小企业文化,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关键词 中小企业;管理;问题;对策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国家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离不开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递增和规模的扩大中小企业已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等缺陷,在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原有的管理水平已不能适应企业新的发展要求,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管理能力跟不上企业规模的发展, 从而导致管理失效, 最终使企业走向死亡。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如何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是建立在内部协调性的基础之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因此, 有必要从提高企业自身管理能力角度研究来分析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的管理问题, 从而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 使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现状及问题 1.管理模式粗放、管理观念落后
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缺乏企业管理经历,在创业中一边闯市场一边凭感觉和经验对企业进行经营与管理,管理者大多是亲属和旧部,并且存在非专业化管理,粗放管理,经验管理、家庭式管理等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导致现阶段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的规章制度,大大的削弱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另外很多中小企业对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这是企业缺乏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导致大部分中小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强调利润最大化忽略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2.企业内部的权责界定不够清晰
企业内部权责的界定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明晰有效的所有权、经营权与监督权能够增进资源配置效益,激发产权主体的积极性。然而在我国,这种权责界定不够清晰的现象在中小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在发展早期都认为企业财产是私人财产,不同于国有和集体经济,不存在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的问题,但是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众多中小企业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出现了诸多问题。3.企业内部管理人才缺乏
在我国由于中小企业起步晚,大部分都是从家庭作坊发展起来的,毕竟在家庭内部成员中优秀人才的数量是有限的,再加上其内部高层管理人员一般也是由家族内部人员担任,使得企业普遍存在现有的内部管理人员不够成熟稳重,管理技能差,管理知识短缺,管理思想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而那些非家族成员中的优秀管理人才无法发挥管理作用,制约了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容易导致人才流失。
4.缺乏正确的管理决策机制
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缺乏管理人才,使得企业在制定很多决策时不做市场调研,更没有做战略规划、编写可行性报告,制定的代理商销售目标也不过是根据自己期望的公司利润倒推出来的。这样的决策机制,再好的产品也不可能迅速占领市场。在这种缺乏科学依据和真实的市场信息的情况下,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只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向来制定,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总之,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还只处于认识市场和适应市场的初级阶段,现代化水平比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创新体系已成为我国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二、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是培养高素质的管理者。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企业家的素质。改善管理者的科学管理、观念,提升管理者素质是工作中的重要层面。高素质的管理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从容面对企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解决。经营决策是管理过程的核心。每个正确的管理行为都来源于管理者正确的决策, 如果决策失误, 就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准确把握市场信息, 科学进行经营决策, 从而确保企业平稳发展。
二是建设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要想实现中小型企业的长足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团队作为支撑。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生命线。中小企业的老板要往往宁可身兼数职,也不愿增加职位,不愿花心思重用人才。这种观念是很狭隘的。中小企业要从企业内外招募拔尖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中小企业用人的关键就是提供合适的岗位, 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必要时企业要创造条件,在软硬件上给予支持。需注意的是,在人才使用过程中, 企业的决策者应不断地、精心地培育人才。
三是进行适当的权责分配。企业经营管理是非常复杂的工程,为了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做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条件。企业要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各职能机构的权限与责任,根据各职能机构的经营任务与特点划分岗位系列确定需要的岗位,根据岗位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人才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对不同的管理环节要有不同的授权并承担与之相当的责任。
四是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正确的财务管理体系是保证企业资金正常运转,避免出现资金短缺问题的保护伞。对外做好财务报表,对内改革财务管理系统。保护资产和记录安全的重要措施是采用实物和技术防护措施 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采用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以使各项财产安全完整有效。结语
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重视与加强企业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是一项重大课题。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趋势进行规划,制定企业管理策略,积极提升自身的管理素质,正视并解决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是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参考文献
[1]李镇生;辛颖.制约中小企业成长的管理问题对策分析[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8(7)[2]张庭杰.中小企业管理发展与完善[J].科技信息;2010(5)[3]胡锦玉.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东方;2008(10)[4]俞国方.论中小企业内部管理[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0(2)[5]李生峰.民营企业人才观念探析[J].企业经济;2005(5)[6]孙泊.管理哲学视野下企业战略管理问题探析[D].苏州大学;2005.[7]温素彬.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环境与财务策略[J].财务会计,2001.[8]马少妮.王治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中小企业,2000.[9]徐国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7.[10]王蕾.对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J].商业现代化,2007,(06)[11]宋先树.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其完善[J].现代企业文化,2009,(5)
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2
(三) 建立财务预警体系
财务指标能够及时反应出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以财务指标为基础, 建立财务预警体系, 能够适时揭示企业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避免财务危机的突发性并降低财务危机的危害程度。财务分析和预警系统是建立财务预警体系的两个重要环节, 首先要重视信息的收集和财务分析, 定期考核业务情况, 如果企业资金实力允许, 可以建立财务数据信息系统, 这些都是保证预警正确性的前提;建立财务数据信息准确性的基础上, 设置营业收入、利润总额 (税前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流动性比例、不良贷款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比率等财务指标, 然后根据不同财务指标的动态变化趋势和报警指标值, 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四) 建立长期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长期的激励约束机制需要建立与薪酬分配相适应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 通过薪酬激励约束财务管理人员及普通职员的行为, 扩大企业的利润并缩减开支, 双向增加企业利润。在制定各类人员业绩考核指标体系时, 应保证薪酬分配体系符合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的规定, 切合实际, 分配合理、激励有效、约束到位。同时, 在日常资金管理方面应加强现金使用的联签制度, 使得不同级别领导之间就某财务事项行使各自职责, 是上级监督、控制下级财权从而使财务活动合理化、合法化和效益化的制度, 联签制度的有效运行, 有利于资金的安全, 并防范财务风险。
(五)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财务制度体系, 使财务人员的工作有章可循, 避免财务管理的随意性, 减少人为因素使财务管理出现问题, 同时杜绝财务舞弊机会, 从而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 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实施内部控制还可以监督各项经济业务活动, 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监督并使得各职能部门在会计期间的资金变动状况的信息及时地反馈到资金管理部门, 及时发现资金供求是否匹配, 资金结构、比例是否与计划或预算相符, 存货的控制是否与指标一致等, 从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结论
当前我国企业面对着多变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 自身的企业制度改革和完善也在逐步进行中, 其中暴露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如管理层缺乏理财意识及明确的财务目标和规划、预算管理不完善, 流于形式、缺乏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 人员素质及结构不合理等。笔者分析了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财务管理意识, 选拔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建立财务预警体系、建立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等多项建议。
自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并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 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受到巨大冲击, 出口大幅下跌, 许多以出口为主企业都濒临倒闭, 银行紧缩银根, 企业的融资来源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经济核算、财务监督等都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中枢, 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好资金, 确保资金的正常流通与安全并保值增值, 还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因此在后危机时期企业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尤其重要。一般来讲, 70年代是西方财务管理理论走向成熟的时期, 财务管理逐步发展成为集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于一身, 并以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活动。
一、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财务管理的理论及方法等都日趋成熟, 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 缺乏明确的财务目标及规划
很多企业缺乏明确的财务目标及规划主要是因为其理财观念较差, 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特别是高管人员, 仍然把财务管理等同于会计核算, 从而不能从企业经营全局的层面上来思考财务发展战略, 也没有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转向科学的融资及投资决策, 更不能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 降低资金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此外, 部分企业仍然认为财务管理是财务部门的职责, 没有使财务管理观念贯穿于生产经营、资产经营与运作、融资投资分配决策的全过程, 一定程度上讲, 财务管理的工作仅仅是围绕利润进行的, 这样容易造成短期行为, 忽视长远效益。
(二) 预算管理不完善
预算管理不完善主要指事前、事中及事后的资产营运管理和投融资决策的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大部分企业都存在资产营运效率低下且资金不足的现象, 很多企业的固定资产在购置时缺乏合理的规划和预算, 导致购置后使用效率不高, 几乎成为无效资产;大部分资金处于分散占有和使用状态, 使得资金不足与闲置现象向并存, 同时大量资金被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 部分企业达到流动资产的60%左右, 造成了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的困难。同时,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 忽视投融资管理, 投资决策有较大的随意性, 没有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为企业决策增加了成本, 在进行决策时, 可能导致拒绝有利润而又抢占市场先机的可行性项目。
(三) 缺乏健全的激励监督机制
企业普遍存在内部职能部门重叠, 作为财务监督职能的管理人员独立性不够高, 很多都是管理层亲信, 不能独立行使监督权, 从而对正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做出很好的监督, 同时财务基础工作薄弱运作流程不畅, 包括基础管理水平不高、手段落后、制度规章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等都是企业财务管理的软肋, 这些导致了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及其职能形同虚设, 执行力度不够。除此之外, 大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在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中, 潜在损失严重, 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一些内部控制制度, 但是没有建立起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 盲目投资和盲目技改的现象也不断发生, 更有甚者在投资、采购、销售、基建等经济活动中, 不顾企业的利益, 以公谋私。
(四) 人员素质及结构不合理在大多数企业中高素质人才严重匮乏, 就财务管理而言, 不能要求人员仅仅能满足会计核算的要求, 而目前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公司面对开放的市场要求, 从学历水平来看, 大部分成员学历水平较低, 并且部分学历还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从财会人员所从事的业务领域及业务能力看, 专业结构比较单一, 会计核算和普通财务管理人员较多, 具有财务分析能力、熟悉资本运营、投资融资、衍生金融工具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的人才很少, 能够参与企业决策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就更是严重缺乏, 这必然导致企业运作财务资源的能力较弱, 并严重影响了企业资本运作、资金筹划、资产管理等相关业务的开展。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 需要首先设置合理的财务目标从而再进行相应配套制度的建设及人才的选拔。一般来讲, 企业的目标一般可以分为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三种, 每项目标都有其优劣势,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企业规模及市场竞争力设置相应的财务目标来指导企业的整体运营。
(一) 提高财务管理意识, 选拔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
增强企业管理层及其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 使其掌握和运用最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进行财务管理活动。因此必须在人才聘用时, 从学历、专业知识及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考核,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入岗门槛。同时, 还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和管理模式, 应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 使得财务管理人员从思想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 在行为上熟悉法律法规、会计制度、相关税收制度及资本运作等, 更新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 优化人才结构, 从而在整体上, 整顿财务管理人员队伍, 提高其对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 全面推行预算管理
全面推行预算管理, 首先要提高销售预算的准确性, 销售预算是全面预算的起点, 销售预算预测不准, 就会导致整个预算失真, 因此采用先进分析方法, 结合企业目标得出的销售预测数据将有助于企业做出合理决策。其次要规范和完善投融资管理, 特别要加强对外投资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并且通过
参考文献
[1]、范天云,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常见问题及分析, 公共事业财会, 2008年第7期
[2]、滕振宇, 当前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现代商业, 2008年第33期
[3]、曾家洪, 后危机时期广东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索, 财会研究, 2010年第10期
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字】企业;财务战略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各个行业所面临的外部及内部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企业如果脱离这个关系则无法在竞争环境中独立生存。财务战略管理,其实质就是运用一系列财务管理方法,通过各种情况的综合考量,将各个环节的财务战略进行科学地有效评估,从而最终为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它主要服务于企业财务目标,使企业在同一市场背景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企业在进行财务战略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资金充裕程度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筹集资金是准备进行各项商业活动的前提条件,而在各种融资的方式中,银行信贷是重要的资金来源,然而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并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另外,市场的上市门槛的设立也使的有些公司“有心无力”,某些企业的信用度相比来说较差,所以极易出现负债过多的情况。银行也未能解决企业的“资金难”问题,因为银行并不愿意为了承担资金风险,降低放贷成本,将贷款给这类企业。与此同时,若是某些企业在效益良好的情况下并不会注意资本的积累,一味进行扩张那么很可能会产生企业利润及其缺乏。因此,一旦企业发生某些外来的情况时,便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
2.决策者缺乏对投资风险的准确评估
在企业中,任何决策的制定都要依靠企业的决策者。一个企业决策者的必备素质之一就是对投资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并要充分考虑如何将公司发展推上顶峰并能够获得长久的经济效益。而企业内部部分决策者在处理各种经济问题时,并没有仔细的参考某些报表,同时也没有经过严格的风险投资考虑,又或者决策者惧怕风险,在制定决策时区域保守,局限于固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这类决策制定者具有一种随意性,而这种随意性很可能会危及企业的存亡。
3.过于追求短期目标,缺乏战略前瞻性
有些企业被自身的规模所限制,在制定企业财务战略时并未充分考虑到长远性,这会导致企业局限于追求短期目标与短期利益。这类企业的贷款的比例以及资金利率则要远远高出一些大规模企业,其贷款的风险也因此相对较高。所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如何迅速收回前期的投资,对于自身规模的扩张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方面则缺乏规划和前瞻性,而前期投资也会被这种“急功近利”心态所影响,致使企业资金分配不合理,难以把握企业发展主题方向等一系列问题。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应对措施
1.适当的融资
企业资金链短缺可以说是整个企业中最至关重要的问题。没有了充足的资金,企业就会面临破产的窘境。适当的融资,可以使企业实现高效率运转。首先,应该加强提高财务管理部门的自身价值,并且合理的评估其低成本、高利润的产销量,同时实现该部门的超强管理策略,并起到真正的管理辅助作用。然后,使企业拓融资途径多样化,通过一些无形的资产来大量引进资金,注重资本累计。国家政策在对于企业融资的管理一直具有不稳定性,不可一直依赖于此,因此应及时将自身的企业利益摆在前位。不会因自身的错误而被制约今后的发展。另外,进行适当的融资之后,企业应当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其首要任务,并且需贯彻落实到各部门,最后需要各个部门的结合得到最后有效的结果与贡献,另外,企业财务战略应该以拓展自身企业的规模为先,其次再讨论投资回报的问题。
2.提高决策者的风险控制意识和能力
提高决策者的风险控制意识和能力是提升企业风险应对能力的有效措施,那么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提升决策者的风险控制需要在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方面企业的决策者要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的有效控制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为提升决策者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企业内部应该建立专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并在进行人才选拔时要对收录人才的专业水平有一个较高的要求,另外要利用好各部门之间的互相牵制作用,优化企业风险控制环境;另一方面,决策者的任何决策的颁布都要建立在充分了解了具体的财务信息之后,在进行项目决策时要尝试建立动态性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和评价指标。指标应该以先进流量为基础,运用贴现技术增强其决策的科学性。目前最常用的动态性评价指标有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这些动态评价指标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静态评价指标的缺陷和不足。
3.制定出长远财务发展体系
建立长远的财务发展体系是企业在明晰自身市场处境之后,以长久发展为基本理念,结合专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所做的财务汇报而制定出的一系列发展策略。该体系可以有效避免资金分配的不合理性并且迅速定位企业的发展主题。一个完整长远财务发展体系包括整合企业业务链,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以及各类不可控的财务因素评估。在这几个环节中,企业财务人员应该注意,而且对财产的管理与技术必须要分割开来,更加要随时保持警戒。且不可领导人全权管理,因为有些领导层不清楚的地方反倒会将企业带入危险之中。企业实施某些决策之后,财务应及时跟进与追踪,否则一旦出现问题的话无法承担其带来的严重影响。
四、结语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其主要价值在于它可以科学的控制风险,使企业财务情况保持健康。要使财务战略管理得到良好发展,就必须统筹全局,考虑未来发展趋势,来制定一套合理的管理体系,这样做也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陶志坤.浅析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外资月刊,2012(02):94-95.
[2]夏士军.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J].会计师,2013(6):41-42.
[3]牛艳红.物流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1(21):274.
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通过全文五大方面的阐述,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念,那就是——努力使现代化医院管理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必要举措[1]。
【关键词】 医院管理 在的问题 策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和医药分开的全面启动,国内医疗服务行业的大门将向世界打开,医疗市场总体正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即患者拥有了选择就诊医院的权利。
面对新的形势和激烈的竞争,医院如何借鉴企业管理中的品牌战略,创立和运用高患者认可度、高医疗市场覆盖度、高效益的医疗服务品牌,以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医院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1 目前全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状况
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称,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医疗保障覆盖面太小、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政府投入不足等五大因素抑制了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导致中国内地有48.9%的群众有病不去医院就诊,有29.6%的病人应住院治疗而不住院。
由于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滞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行业意见越来越多,频频发生的医疗失职和腐朽事件已经成为媒体经常曝光的社会顽疾。
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5
一、当前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l、部分党员理想信念淡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大多把追求利润和效益的最大化作为第一要务,部分党员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把追求遥远的共产主义理想转变成现实,怎么样才能更多地赚钱,价值趋向更加务实,传统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
2、少数党员组织观念、纪律观念相对弱化。理想信念的弱化是导致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弱化的根源,平时就体现在正常组织活动不参加,或表现为不积极、不主动;组织费交纳不按时,部分党员对于一年要缴几十元党费甚至产生了当党员吃亏的想法;少数党员干部私欲膨胀,违法违纪、侵占国家财物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党组织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党员的光荣形象被打了折扣。3、党员先进性表现不明显,不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要表现为:平常工作不积极、不主动,等同于普通工人,有些老党员感到自己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总觉得从方方面面都该被照顾,稍有不如意,就有牢骚怪话;有些党员学习不积极,技术水平低,起不到模范作用;有些党员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和普通工人一样,不能先考虑企业利益,以大局为重,图有党员的牌子,没有党员的样子。二、党员队伍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市场经济对党员队伍带来了很大冲击。一方面,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职工的传统福利尤其是现实的、让职工能够看得到的利益越改越少,比如福利分房变成市场购房,看病不要钱变成了看病掏不起钱,“铁饭碗”变成了“瓷饭碗”,有的党员在企业内部改革过程中失去了岗位等等。另一方面,市场的趋利性、社会的趋利性、企业的趋利性直接导致了个人价值的趋利性,入党为公的价值取向在不少党员身上逐步转变为“入党为私”。2、党员教育的形式、内容、方法与形势及现实结合不够。主要表现为学习形式较为单一,现在不少基层单位采用的是每周党员活动日和轮训的方式,这种形式几十年一贯制,缺乏新意。学习内容多为读报纸、念文件,我说你听,党员对这种学习兴趣不大。3、党员素质参差不齐。七十年代入党的党员,以吃苦耐劳著称,在知识和技术更新的时代,其先进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八十年代入党的中青年党员,文化程度也不高,初中毕业生居多。现在基层厂矿的联采工比较多,文化和技能水平也不甚高,且在组织发展和管理上还未实现规范化,这一领域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6
绥阳县蒲场镇儒溪小学
李仁华
从实施新一轮课改以来,各个学校都开展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培训。力争使教师尽快适应新一轮课改的需要。但是,学校的教学管理仍然没有跳出陈旧的“老套式”。
对于本轮课程改革,任何一项目标都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教师的教学方式更不是在短时期内就转变得了的。它除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个人素质等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因而,致力于学校教学管理的改革,同样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很难设想,用应试教育的教学管理方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是否能让教师产生出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因此,重建教学管理制度,势在必办!
下面就其当前农村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现状:
笔者纵观当前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主要是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在这里指的是对教师个人的备、讲、练、批、辅、考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对教师教学工作量化检查的制度,这是进行过程性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重要的一环,也是教师天天面对的日常工作和检查的内容,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都对此制定了具体要求和检评办法,下面分别浅析存在的问题:
1、过分依赖制度,忽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学校便依靠制度管理强制推进。抹杀了教师的主动地位,其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这样,造成了被检查与检查者的对立,致使学校教学管理有效性的缺失,导致教师能动性的丧失与教研创新精神的淡化。教师教学工作就成了追求考试高分,参加教研活动仅是为了不受制度的处罚,而不是主观的需要。如:备课则要求书写认真与否,环节完备与否以及量的要求;上课是否讲普通话,学生是否发言积极,教学效果是否好,回答问题正确率是否高,作业次数是否达标和是否有批有改,每个单元是否进行考测、讲评小结;教师相互间听课要达多少节次,组织教师业务学习要达多少次,组织教研活动要有多少次等都写进了教学管理制度中,且与津贴、评优、推先等利益挂钩。显然,过分依赖制度管理,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需要。
2、从各校教学常规管理的进程中看,仍停留于形式的多,没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体现为:
(1)备课:备课是教师对教材的重新加工处理,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情的分析,教学预案的制定,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学校在教学工作月查记载中记录的是:备课认真,备课环节完备,按进度备课,详案(或略案)等。从课堂中了解的情况看(随机听课):一是个别教师上课不带教案,说教案放在家里没带来;二是个别教师仍有抄《备课教案》书的现象;三是个别教师还有课后补教案以应付检查的现象;四是教师用书“保存完好”,没有一点阅后勾画的痕迹,更谈不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问题;五是教案上体现用教具和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非常少。
(2)、上课: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主要途径,因为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都主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但就我镇对课堂教学的检评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上课赋分主要是依据县教研室对教师的课堂评定要求笼统地给分评定;二是没有形成自下而上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没有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三是教师“独霸”课堂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教师讲的多,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少。
(3)、作业: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作业不分层次,学生没有选择作业的权利;二是为应付学校及上级检查,只注重次数,不注重作业训练的面和量,更谈不上作业训练的梯度;三是作业形式单一,基本上都是巩固性的书面作业,缺乏一些实践性、活动性、探究性作业;四是能够让学生当堂完成书面练习性作业的教师较少,大部分都是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挤占了学生自习和课外活动的时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听评课:每学期规定每位教师听评课的节数,其本意应该说是好的,可以促使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互相学习,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但在具体实施时却不尽人意,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是没有研究的主题(或者说是目标)使听评课漫无目的、流于形式;二是没有形成促使执教者和听课者提高水平的运行机制,只当完成任务,缺乏主动性;三是检查的滞后性和形式化,不可避免地造成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为此导致个别教师利用他人的《教案》编写“听课记录”的现象。
(5)、业务学习与教研活动:尽管每学期的业务学习达到16次以上,在检查时要检查规定的笔记,每月一次集体备课,每期要开展三次以上的教研活动。这些是否成了教师自觉的需要,是否成为指导和帮助教师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的需要。因此,如何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三者有机整合起来,使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今后教学管理工作中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那种认为进行课题研究,教育科研就是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思想是远远落后的,搞课题研究绝不是搞花架子,业务学习也好,校本培训也罢,集体备课也罢,不只看有无次数,而是要通过这些手段和过程,解决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通过教研活动要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目前学校还远远没有形成学习与研究的良好氛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还只是停留在制度上的,自上而下的要求上,没有形成教师自觉的行为。没有形成教师主动地、自觉地发表自己见解的运行机制,教师有效参与低。
②教师教研活动的效率、效益低。主要原因是缺乏研究的问题意识,要么泛泛而谈,要么无目的地学习几篇文章,要么就是漫无边际空谈,教研活动一定要有问题要有研究,要形成对问题的解决策略,哪怕一个学期解决一个问题,对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都有好处。
(6)、在制度的组织实施上存在的问题:
①还存在见分不见人,见章不见人的现象。好象在实施这些制度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完成赋分,缺乏制度的实施者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指导。
②制度的实施都是学校的管理者,实施的对象就是被管理者,使两者处于一种对立状态,都是自上而下的行为,或者是一种权力行为,与当代社会民主化进程相背离,也与我们对教师实行民主化教学的要求不相符。建立民主的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让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已是大势所趋。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对策:
对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不是目的,而分析产生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是目的所在。为此,针对农村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
在坚持原教学常规检查(月查)基础上,一是改变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方法,将教师被动接受检查改为主动参与,变领导只作检查为带头参与。具体做法是:
1、备课:每位教师每月提交一份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教学设计参加交流、评比,按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进行评定,同时写出评语,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后一次的评语还要写出与前一次教学设计相对比的评价肯定其进步,将评定结果返回教师本人审定后存入教师发展档案。
2、上课: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次汇报课或探讨课并交一份该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参加交流、评比、评选要求同备课。
每位教师的汇报课或探讨课,由教研组负责同志主持,上课者要说课,听课教师参加评议并记录,确定等级,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说课稿,一起存入教师发展档案。
3、听评课:每位教师每学期提交两份听课评课报告,由参与听课的主管同志签字后参加交流、评比,操作方法同备课。
4、作业:每期举行一次学生作业展评活动,作业必须包括实践类、活动类、探究类作业,具体评定方法同备课。
5、综合评定:每学期结束后,进行一次全面综合评定,将所有能反映一个学期以来教师教育教学各环节中的所有案头材料和各种形式的备课、听评课记录、教学反思、说课稿、作业布批、理论学习等进行集中检评,具体操作同备课。
二是评定结果的使用。第一可以结合其他方面的评定结果,进行××优秀教师的评选,并进行表彰奖励。第二可根据等次划分,记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中,兑现奖惩。第三进入教师业务档案记载存入教师发展性评价档案中。第四建立警示制度,即对某项目连续两次被评为差等的,要给予黄牌警示,限期整改提高,连续三次为差等的,要以教学事故给予处理。
(二)改革和建立校本教学研究制度
1、要优化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方式方法。一是每个教研组对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除按常规要求进行正常活动外,还要有问题意识,即要有专题,每个学期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一至二个问题。二是对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的质量进行评价。每次活动时,每位教师都要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观点等进行记录,每个学期在期中、期末分别对本组内的所有教师依据提出的价值点的多少进行质性评价。操作同备课。
2、创新校本培训方法。一是每学期初要针对上期教师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拟定本期校本培训内容及方法的计划,在培训时能者为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切忌无计划的学习培训。二是学用结合,整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做到有学习、有讨论、有研究、有教学实践,真正促进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建立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实施水平的操作体系
任何一项制度都主要靠管理人去实施,管理者的水平决定了制度实施的质量。因此建立一支素质棒、效率高的管理者队伍,应该成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是上级教研部门要制定一套可操作性的,对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提高教学管理能力培训方式和激励机制,其内容应包括其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及考核细则等。每期末进行考核评价,将评价情况及时反馈,同时存入个人档案。
二是学校要规定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除了完成好本职工作外,每月应对所分工负责的对象谈一次话,听取教师的意见。能当场解决的要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要限定时间予以答复。同时注意留心事关全校发展的问题,同时交流对该教师工作的看法并提供帮助和指导;业务副校长每学期要与全体任课教师要有一次正式谈话,校长一年内与全体教职工要有一次正式谈话。
三是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每学期(或学年)应至少面向全体教职工做一两次学术报告,要体现自己的学术水平,理论修养。内容可以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也可以是对理论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好观点,经验的介绍,但严禁抄袭。
四是改革业务学习(或校本培训)组织形式,可以由以下三个板块构成:第一为提升修养板块。内容可以是艺术鉴赏,如听名曲,赏名画,析名著等,也可以是师德学习,每次由一位骨干教师主讲,用时不超过15分钟。第二为教育论坛板块。通过对教育实践中难点热点问题的探讨,交流思想,展示自我,促进提高,每次安排1—2位教师书面发言(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的学术报告也在这个时间),其他教师可以自由提问或发表看法,同时一般不超过15分钟。第三为校务工作板块。总结、安排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般用时也不超过15分钟。
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7
一、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危害
(一) 虚收虚支财政资金
由于市、县政府对乡镇政府下达的年度财政收入任务超过部分乡镇的实际财源, 且将其完成情况与乡镇主要领导人的政治生命挂钩, 这些乡镇主要领导人员为着自己的政治前途考虑, 便授意、指使所属财政所、经委、土管所等部门有关人员, 同时积极与税务部门协调, 通过虚列企业扶持资金、农田水利与乡村道路工程建设资金、土地补偿款、税收返还、村级经费等方式套取财政资金并将所套取资金通过税务机关入库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地方税种, 从而达到虚收地方财政收入的目的, 造成财政资金虚收虚支。这种做法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它会严重影响宏观经济数据统计的准确性, 进而对我国宏观经济决策产生不利影响;二是严重违背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 恶化党群干群关系;三是无形中会减少上级财政对本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数额, 增加乡镇政权运行成本。
(二) 财政支出“缺位”与“越位”的问题同时存在
支出“缺位”主要表现在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公共事务, 乡镇财政并没有完全承担起来, 如绝大部分乡镇对农村义务教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医疗卫生及对弱势群体救助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 而这会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协调及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虽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 但国家大包大揽的传统分配思想和财政统支的局面依然存在, 许多应由市场提供的商品和应由社会负担的支出仍然由财政负担, 这一点在乡镇财政支出方面表现尤为明显。一是近年来部分乡镇为培植地方财源, 壮大地方财力, 不惜一切代价招商引资, 如为入驻本辖区的一般性竞争企业无偿提供地皮、提供“三通一平”等优惠条件, 对企业厂房、围墙、道路、地面的建设及机器设备的购置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向国税、地税、公安等非预算部门拨付经费。这些支出不仅明显违背公共财政支出的“公益、公平、公正”原则, 且无形中会对其他公益性支出产生挤兑效应, 严重影响对其他公益事业的财政投入。
(三) 擅自制定、执行税收优惠政策
近年来部分乡镇为吸引外地企业入户本辖区,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以党委、政府的名义擅自制定执行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 如有的乡镇规定企业自投产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所有地方税收, 第四年至第五年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所有地方税收;有的乡镇按纳税人实际缴纳税款的一定比例对纳税人进行物资奖励或进行税收返还;一些乡镇甚至与部分社会人员私下签订引税协议, 如这些人员能将辖区外纳税人应当缴纳的税款引入本乡镇, 将会根据纳税人缴纳税金的一定比例对引税人进行奖励。个别乡镇的这些做法对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一是严重阻碍了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贯彻执行, 导致全国不同地区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不同, 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是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量流失;三是导致各地区、各乡镇互相拉税、引税;四是为某些单位和个人进行权力寻租提供了便利条件, 容易诱发各种暗箱操作和腐败行为。
(四) 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不尽规范
近年来随着各有关部门对乡镇专项资金特别是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力度的加大, 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但由于部分乡镇财力较为紧张、主要领导人员及经办人员法制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及执行不严格等原因, 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仍存在诸如拨付不及时、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虚列专项支出套取财政资金私设“小金库”、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支出手续不完善、专款收支未进行专户核算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得部分财政资金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造成大量财政资金浪费, 而且会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五)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格, 财政财务管理不规范
当前虽然绝大部分乡镇的财政收支都实行了乡财县管、由县财政集中支付中心统一核算等, 但仍有部分乡镇的财政收支统一由乡镇财政所管理, 且普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管理粗放等问题。一是会计岗位的设置违反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 一套或几套账的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由一人统管, 各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牵制和制约, 容易给一些人进行违法活动造成可乘之机;二是会计人员未能充分发挥其监督功能, 导致费用支出手续不规范、账务处理不及时、会计信息失真等一系列问题;三是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 绝大部分乡镇没有制定财产物资的购置、保管、领用、管理及处置核销制度, 或虽然制定了但没有得到较好执行。绝大部分乡镇普遍没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 导致乡镇对其固定资产底数不清, 给国有资产的流失留下了很大隐患。
(六) 财政资金损失浪费严重, 使用效益不高
通过审计还发现, 目前乡镇财政普遍存在招待费列支数额逐年攀升、违规发放奖金福利、以“参观学习考察”名义公款旅游等损失浪费问题, 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社会效益。
二、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基层财政职能日益强化, 地位愈加重要。要想做好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 解决当前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必须多管齐下, 共同努力。
(一) 制定科学的领导干部评价和奖惩机制。为彻底解决当前部分乡镇财政资金收支不实的问题, 单靠“堵”的办法远远不行, 关键在于研究制定科学的乡镇领导干部评价和奖惩机制, 将过于注重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上, 逐步过渡到注重年度内或领导干部任期内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的增长速度上、过渡到对辖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对农业、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卫生等投入力度上。
(二) 要严格按照公共财政“公益、公平、公正”的原则安排各项支出, 努力或切实做到既不“缺位”, 也不“越位”, 逐步加大对乡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快财政资金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的速度, 为市场经济主体进行公平竞争创造有序的社会环境。
(三) 中央、省、市及县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 组织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对乡镇自行制定执行的招商引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如检查发现其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与全国统一执行的税收法律、法规相违背, 应通过进一步追查分清责任归属, 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处分, 必要时可在相关媒体上向全社会予以公告。有关执法部门要切实纠正“重查轻处、查而不处”等执法不严问题。
(四) 改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 逐步推行“乡财县管”或“镇财县管”模式。应按照公共财政管理要求, 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 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 通过改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 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或“镇财县管镇用”, 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 强化财政监督,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确保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8
关键词:管理会计应用问题对策
0引言
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管理会计从西方引入已近三十年,但其实际应用状况却不很理想。总的看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大体上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管理会计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一套系统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学进入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领域,相关的现代管理学、信息经济学等的研究成果相继引入管理会计,拓宽了管理会计领域,修正了管理会计某些不合理的假设。管理会计的理论并不全面系统,许多方面只是处于定性的分析阶段,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在实务中,决策者往往无法准确计量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从而无法进行信息的成本效益分析。不能发挥管理会计应有的作用,致使企业决策管理层不重视其发展和应用。
1.2管理会计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人们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投资决策分析中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问题,所有教材都是沿用西方国家的复利制计算利息,而我国则普遍应用单利制计算利息。这种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方法影响了它的实际应用,以至出现了“长期投资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敏感分析几乎没有企业在实际中予以应用”的情况。此外,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学模型,有的将一些本来比较简单的方法加以复杂化,使其不易学握,可操作性差。
1.3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和系统应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西方引进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我国及国外和港台的会计学者所做的各项调查结果表明,迄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仍未得到广泛重视和系统应用。目前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和外资企业,而西部、内地应用极少。这主要是因为管理会计的基层教育滞后,普及率低,很多企业领导根本不懂管理会计,对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没有清楚认识。会计人员只强调经济业务核算,经济管理意识不强是制约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关键,而我国管理会计应用软件开发滞后是制约其推广的重要因素。
1.4管理会计应用经验亟待系统总结和提高管理会计学现已成为许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也已具有一定的深度。从实践上看,我国部分企业已有了一些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如20世纪70年代大庆油田开展的内部结算、80年代吉林省开展的厂内银行、90年代邯郸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邯钢经验等。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
1.5缺乏职业化的管理会计师队伍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莫任务和履行其职责,无管理会计师专业队伍,全国也无此类技术资格考试。由于企业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周而复始的循环的会计核算上,只考虑会计实务是否符合会计惯例,而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致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
2加强管理会计应用和发展的对策
2.1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为管理会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是对管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紧密结合国情,建立一套能适应我国企业管理特点的有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要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科学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对现有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新评价,推翻其中不合理的假设,抛弃过时的技术方法,消化吸收其精髓,创建新的、科学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把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建立既能解释、指导实践又能为实践广泛接受的理论体系。
2.2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病英美等国都有管理会计师协会,其成员由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组成,我国也应如此。这样,理论研究带有很强的针对性,企业又能够很快地应用新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也便于建立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我国会计实务界应该与学术界密切配合搞出一批具有行业特点的、既有理论性又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这些典型案例研究报告不仅可以作为各行业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样板,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在更多的企业推广应用,而且还可以作为管理会计教科书中的案例,有助于开展管理会计的教学和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这样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可能会有实质性的进展。
2.3调整拓展管理会计内容,大力发展战略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教材中内容重复交叉的部分进行适当删减,将应用性较强的内容纳入管理会计,突出管理会计的特点。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应加紧进行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将成本管理重心由制造成本逐步转移到战略总成本上,由成本控制转移到成本计划上:使业绩评价紧紧围绕企业价值最大化及员工价值最大化目标,体现企业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兼顾,实现企业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和使用知识资本,将提供的会计信息与知识资本结合起来。
2.4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因此有必要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把懂管理会计作为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有了懂管理的领导队伍还不够,企业还要有精明强干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这样能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2.5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使管理会计逐步向电算化方向发展管理会计要运用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采用计算机可保证运算的准确性,可减少大量的工作量,使管理会计人员能够准确、及时地为企业领导者提供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满足企业领导者决策的需要;同时可以扩大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
当前税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化,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势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面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西部大开发、国企改革、发展高科技等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依法治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制,优化税收执法环境,严格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就当前税收执法中存在的总是及对策做粗浅的探讨。
一、主要问题
(一)地方政府对税收的干预妨碍税收执法
税务执法是依法治税在税收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它代表国家行使权力、执行公务。但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人治往往大于法治,领导讲话代表法、地方文件大于法,越权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或制定违反国家税法的有关文件、会议纪要,对个别企业进行越权减、免、缓税和长期实行“包税”的情况普遍存在,特别是当税务机关清理欠税和查处偷漏税案件时,政府有些领导便以扶持企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为由出面干预,甚至施行压力。由于有政府撑腰,有的欠税企业老总轿车越坐越小,房子越坐越大,票子越捞越多,国家的税款就是可以赖着不缴,甚至公开说“欠税出效益”。
(二)部门政策利益化干扰了税收执法
部门政策利益已成为社会一大突出问题。一些权力部门为谋取本部门和小集团利益最大化,千方百计扭曲行政行为,制定出台一些收费政策,对国家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仍继续收费。据有关资料统计,东北某省物价局、监察室组织人员进行行政收费大检查,涉及全省14个市221个单位,共查出违法收费1.7亿元,有的权力部门甚至采取垄断手段搞创收。由于收费项目过多过滥,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积累能力大大下降,加上费税交叉征收,费搭税车,模糊了纳税人的认识,致使一些纳税人对税务机关正常的税收执法也不能理解,不配合,甚至反感。
(三)税收计划的“硬性”弱化了税收执法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对税收计划的制定不是以当地经济基础和税源状况为依据,而是从地方财政的需要出发,采取“以收定支”的方法编制预算。国税只要求保“基数”略增长就行,而对地税则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为了完成税收任务,各级税务机关和地方政府普遍对税收计划都采取行政手段,如年初与上级部门签定责任书,纳入目标管理,实行税收任务“一票否决”,经费挂钩等,在一些经济落后,税源贫乏的地方,有的政府领导把完成税收任务与乡镇领导“帽子”挂钩,为了保住官帽,一些乡镇领导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导致了征收过头税、寅吃卯粮、摊派税、引税、买卖税、弄虚作假等行为发生。
(四)税务干部业务素质不高影响了税收执法
税务执法要求执法者必须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极强的法治意识,才能正确地履行职责。但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多数中小企业纷纷改制,大量企业转为私人所有,偷税将直接转化为个人财富。不惜重金聘请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做假帐,进行所谓的“合理避税”是企业普遍采取的手段。税务干部如果业务不熟,到企业去就无法看帐,更谈不上查帐,只能以帐查帐,应付了事。偷税与反偷税,避税与反避税的斗争,是当前和今后税务部门面临的一道课题。同时,税务执法人员缺乏法律程序方面知识的培训,特别是与税收相关的其他法律知之甚少,正确运用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重实体、轻程序也是税务机关被推上被告席的重要因素。
(五)征管不严,对涉税案件打击不力放任了税收违法
征管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提高征管质量好坏的前提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征管基础数据混乱、可信度低、可用性差在各征管单位普遍存在,管理上多数征管单位流于形式,被动受理纳税人的各项涉税资料,基本上是企业报送什么就受理什么,申报多少就受理多少,很少对企业纳税资料和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实地调查,综合分析,缺乏动态的跟踪管理。如对部分餐饮业实行查帐征收,最终导致国家税收流失,助长了偷逃税的行为发生。在对涉税案件的处理时,不是严格按《征管法》的规定处理,而是以补代罚,以罚代刑。
二、几点对策
(一)加强税法宣传,树立法治意识
广泛深入地开展税法宣传教育,增强纳税人和全社会的税收法律意识,要形成纳税光荣,偷税可耻的积极氛围。各级领导要带头学习税法,执行税法,正确地处理好发展地方经济,培训地方税源与执行税收政策,完成税收任务的关系,对税收工作要着眼于宏观指导,做到总揽而不包揽,支持而不干预,协助而不代替,要通过税收政策的执行,各项任务的完成来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来发挥地域优势,而不是通过擅自减免税收,出台一些与税法相悖的文件来换取暂时的眼前的小利,影响经济的长期利益和长远发展。要借助新闻媒介力量曝光一些典型的偷逃税案件、欠税企业,对涉税案件的打击要出重拳,决不能心慈手软。
(二)加快费改税步伐,建立规范的政府收入机制
税费征收有着不同的理论依据,税的征收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全国人大立法),接受社会和纳税人的监督;而费的征收则完全基于征收机关的权力和垄断,这种权力和垄断最容易被滥用,同时,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条件下,费税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我国政府目前收入格局中,税外收费占有相当的比重,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二财政,在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费大于税的怪现象,项目繁多、数额巨大的收费不仅严重侵蚀了税基,而且严重影响了税收职能作用的正常发挥,扰乱了正常的分配秩序。由此必须尽快实行费改税,消费立税、压费增税,使税收真正成为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工具。
(三)提高干部素质,增强执法能力
税务干部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好坏,是从根本上保证学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基层贯彻执行,直接体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一是要继续深入持久地抓好领导班子、基层队伍和党风廉政三项建设,强化对税收执法权、行
政管理权的两权监督,从制度上、机制上、手段上解决执法的随意性和行政管理上的腐败问题。二是开展业务大练兵活动。应对入世后依法治税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有计划地分批选派政治素质高的年轻业务骨干到高等院校深造,或聘请高等院校教育、大型企业的会计师、律师对税收、会计、法律、外语和计算机等业务进行重点培训。三是全面推行执法资格认证和能级管理制度,保证税收执法队伍基本素质,对经考察称职和考核合格的,颁发税收执法资格证书,持证上岗,不具备执法资格的,调离执法岗位,取得执法资格上岗的人员,要实行等级管理。通过这些途径,全面提升税务人员的整体水平,造就一支精干高效和素质专业化的税务干部队伍。
(四)强化征管效能,推进税收执法责任追究制
按照新的征管改革的要求,合理地划分征、管、查三大系列的专业职责,完善岗位体系,做到以岗定责,任务到人,形成配合、互相协调、运作规范、职责分明、管理到位的征管机制,规范各类征管资料和纳税人分户档案,切实加强对重点税种、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的监督管理,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逐步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科学严密的税收管理监控体系。认真解决家底不清、税负不公、管理不严、监督不力的问题,通过扎实的工作,提高质量和效能,促进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0
我校是一所成立时间不到三年的县城初中,教师是分三年在全县公开招考的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教师们的学科知识是过硬的、扎实的,教师们的敬业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通过多次学深入课堂的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是与新课改要求相悖的,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在以后的课堂中改进,方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一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提教师们经常用说到的课改理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确并没有有效贯彻,许多教师在上课时还是满堂灌,一讲到底。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自主的学习,就必须保证学生有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这种方式课堂基本被教师霸占,学和理被动的接受,要本就不能主动的学习。洋思中学的实践证明,课本上的知识有百分之八十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学会的,根本就不需要教师多讲,并对课堂教学作出了规定,一节课教师纯讲时间不超过10分钟。我校也曾要求教师不能满堂讲,把讲授时间控制在25分钟,提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效果不明显。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必须从引导学生预习、鼓励课堂展示、保证当堂训练时间和进行课堂检测这几个环节上多下功夫。在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核心的问题,讲学生思路和方法,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会了的不讲,学生能自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二是教师问得多,学生问得少。
新课改要求师生互动,可很多老师把互动简单理解为教师问和学生答。甚至于有的课老师满堂都在提问,我就曾听个一名教师的课,一堂课发出的125个问题,试问解决了几个问题呢?所提的问题又有几个是有效的问题呢?在课堂提问时,有的是教师问学生统一答;有的是教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有的是教师自问自答;有的是教师问后,就引着学生问答。学生根本没有思考,没有生成新的问题。看似热闹,但无实效。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摆在当前教师身上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在课前备课时就要充分对本堂课的教师的提问作好充分的思考,对问什么问题、怎样问、问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会怎样回答等作好预设。
三是教师作业布置多,学生独立完成少。
我曾对学生课后作业量及完成情况作过调查,我校学生的作业量普遍偏多,有一部分学生有拖欠或抄袭现象。这也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没有安排时间进行练习,就把大量作业留在了课外,这样做是适得其反的,师生俱废时废力不讨好,效果不佳。我们一定要在课堂上安排必要的练习,让学生训练并及时反馈处理。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要遵循三布置三不布置的原则,即布置发展思维的作业,布置发现规律和总结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宽视野、引导探究、提升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用时太多的作业。还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
四是教师指责多,学生感恩少。
在课内外,经常听到教师们对学生的指责与埋怨,学生只要一犯点错误或考试不理想,教师大多会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忽视了教育评价的原则是多表扬、少批评,忘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认可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在这种充满批评与指责的教育方式下培养了学生自然也就缺乏感恩之心。请老师们不要忘记在卡拉OK厅上无论演者水平如何低劣,观众都会给予热烈的掌声,每个演者都会越来越有兴趣。
五是教师要求多,学生达标少。
教师们对学生的期望都很高,有的教师或多或少的把学生与自己当时读书时进行比较,有的家长也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学生的身上。导致对学生的要求很多,很高,强制的要求学生达到某个标准,无疑是拔苗助长,而学生真正做到时少之又少。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低起点、小步伐、多活动、快反馈的原则。在教学中低要求学生,让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树立信心,最终就会成为优处生。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自己去实现目标,日本的马拉松世界冠军就是利用目标分解法将遥远的马拉松赛程分成一个一个的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去逐个实现的从而最终取得冠军的。在活动中学生是学生保持长久的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一定要多安排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活动,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反馈,并在接下的教学中补救。这样我们课堂有效性一定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六是教师备课备教师教多,备学生的学少。
【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推荐阅读:
当前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08-24
当前招标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7-07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7-08
当前我国资源及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05
浅谈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10-16
当前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15
当前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