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7-08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8篇)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方山县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我县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2、企业负责人及其员工,特别是各级单位领导安全生产意识有待提高。

3、安全生产措施费用投入不足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4、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安全运行机制。

5、安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6、安全责任制不落实。

7、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

8、农民工、临时工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是安全工作的薄弱环。

9、安全生产执法权威性不够。

三、对当前存在问题的分析

我县安全生产基础非常脆弱。一些行业、领域安全状况比较严峻,生产装臵、设备老化,加之维修和更新改造不落实,管理混乱,安全保障能力低下,长期安全投入不足。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非煤矿山、小作坊。不仅是安全投入不足,基础产业更是投入不足,生产安全欠账多,设备陈旧老化,安全生产欠账,点多面广、规模小、工艺落后、安全生产条件差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相当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仍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根据长期的安全管理中发现,社会中单纯重视企业经济效益、轻视安全生产工作的现象还在较大范围内存在。国家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就是针对部分不重视安全工作、安全意识不强的人员。督促其树立牢固的安全责任意识来保证企业的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由于部分企业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的观念,导致安全隐患重重。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安全生产组织不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覆盖面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企业重视眼前经济效益、轻视甚至忽略安全投入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思想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

一些单位的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没有层层落实责任,造成安全生产责任悬空,责任制无法落实;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内容不具体,没有对责任制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没有落实责任制的具体措施和有效办法,虽然层层签订责任状,但落实不到位;对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工作浮在面上,没有落到实处,特别是在部门、乡、村、企业不落实不到位;规范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其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的发生多数是由于缺少安全措施费用投入,导致生产系统及其中的设备设施存在隐患而处于不安全状态,从而引发事故。这种现象在非煤矿山企业、服务企业及危化经营企业中较为普遍,近年来发生在其它省、市、县的群死群伤类安全事故多数来源于这样的企业。

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是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的有力保障。这项工作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多数企业中存在着安全管理工作松懈的现状。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各种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开展安全生产活动等内容。由于安全检查不及时、不到位,使各种安全隐患以不同形式长期存在于生产作业环境之中。这些隐患成为了生产作业人员的杀手,时刻威胁着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空白点。这种现象在临时工、合同工中较为突出,企业员工流动性大,以至员工“三违”现象极为普遍。这种现象导致了由“人失误”诱发安全事故的机率大幅上升。由于部分企业无基层岗位安全员或安全员文化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记录习惯,交接班时没有安全记录,安全生产措施计划不能认真执行等。有的企业有部分记录,但那也是形同虚式,应付上级部门检查。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的各种安全教育培训和企业中开展的各种安全学习教育工作,是保证安全管理者和操作者具有相应资质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安全管理制度要求企业法人、主管安全的 副职及安全技术干部都必须持证上岗。生产岗位上的各个特种作业人员更是必须做到持证上岗。企业新员工上岗前同样需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由于安全认识上存在问题,有些企业不能认真对待这项工作,不是缺少必须的安全认证、安全培训,就是应付差事走形式。慎至花钱买证的现象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种态度和现状导致企业安全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率不能达到100%,有证的操作者其技术水平含金量也大打折扣,安全教育培训不严格是导致“人失误”等各种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

四、解决这些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制订可行的解决方案。安全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应本着系统工程系统解决的思路。绝不能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的解决办法。安全工作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必须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要求去实现安全生产

1、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各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是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一是要对本辖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要负起具体领导责任,分管其它工作的领导,也要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对分管范围的安全工作负责;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保障必需的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管理,形成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要通过落实责任制,建立起职责明确、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2、进一步加强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

不断加大设备更新、安全设施维护、劳动者个体防护的资金投入,为生产中的关健安全设施配备了安全保障系统,从根本上改变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

在新建工程项目中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三同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贯彻安全工作“五同时”等安全政策都要求建设企业要有相应安全设计、安全设施、安全装备的投入。在进行新建、改扩建工程中认真坚持“三同时”、“五同时”原则,也就是把安全设计、安全设施、安全设备及安全技术及时投入到生产系统中,因此这项工作的实质就是安全投入工作。

3、加速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县由于长期以来忽视了安全人才的培训,特别是高级安全人才的培养,安全管理工作还处于落后地位。在当前大力提倡安全工作、重视安全工作、发展安全工作的社会环境下,急需掌握安全知识、勇于献身安全事业的安全专业高级人才。来促进安全科技和研究工作的发展。只有大力培养安全人才,具有丰富的安全技术队伍和人才贮备,才会使我们的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得到改善。

通过加速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从根本上扭转企业安全工作是薄弱环节的不利局面。目前有些企业也并非完全不重视安全工作,可不论你如何重视安全工作,事故还是发生了。这是为什么呢?深究其根源,企业缺乏安全专业人员,不会开展安全工 作,安全工作防范体系、防范技能不科学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者,由于企业缺乏安全专业人员,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和研究工作只能在表面肤浅的进行。简单的说叫“粗放型管理模式”,严格的说,还是个不懂安全防护科学的问题。开展安全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所谓本质安全,是指实现设备或系统的本质必须安全,一旦设备或系统发生故障时,能自动排除、切换或安全地停止运行;当人为操作失误时,设备、系统能自动保证人机安全。只有加速安全人才的培养,才能使之立足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实际,利用系统安全评价、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等安全科学技术手段来预测分析企业安全状况、系统预防机制、个体防护体系及安全技术研究工作。因此,加大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将为我国安全事业的发展基础。

4、要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加强和改善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是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一是不断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宣传安全生产科学道理,灌输安全生产科学知识,倡导安全生产科学态度,强化全社会、全民族的安全意识。二是要发挥企业主体责任的作用。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企业自主负责上,使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的自觉行动,真正把非公有制及中小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力度。要搞好对企业经营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及新员工的安全培训。四是严格市场准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强源头管理,防止不具备 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进入生产领域。五是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引导各类企业建立健全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标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六是在高危行业生产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提高企业安全事故伤亡赔偿标准。七是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安全科技的研究,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一些安全生产技术性难题,组织力量调查研究,开展科技攻关。八是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坚持安全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相结合、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推进安全意识形态建设,把安全第一、遵章守法、“三不伤害”等安全理念变为企业负责人和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

5、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生产安全的根本保障。

一是加大安全投入。增加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是强化政府企业社会管理职能,适应向公共财政转型的需要。各级政府要逐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社会公共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治投入,对历史遗留的重大隐患要加快整改,弥补安全欠账。二是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加大安全投入。各种所有制企业都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淘汰危及安全的工艺设备,抓好隐患整治,逐步完善安全生产设施。三是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安全费用提取和风险抵押金政策,做到应提尽提,应缴尽缴,专款专用。对不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费用的,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四是要在高危企业积极推行雇主责任险和商业人身意外伤害险,强化企业安全责任意识,减轻企业事故赔付成本,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6、要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

一是要加强安全执法。行政执法是法律法规赋予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手段,要全面加大执法力度,树立执法权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做到以强化执法推动专项整治,以强化执法推进行政许可,以强化执法加强安全管理,以强化执法促进隐患整改,以强化执法增强企业安全责任意识。二是要加强日常监管。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凡检查中发现责任制形同虚设或落实环节有缺失的,要采取经济处罚的办法促其整改。各级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督主体,要切实落实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出资人机构的监管责任。三是突出执法重点。对事故多发地区和企业、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要实施重点监管监察,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加强事故分析,把握安全生产工作规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专项执法,防范重点灾害,整改薄弱环节。四是加大处罚力度。对发生重伤和死亡事故的、不按要求整改事故隐患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具备相关的安全生产资质的要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四是加大联合执法。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各方面齐抓共管。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的实效性,共同做好工作。

7、要加快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是确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落实的关键。一是要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与改革,合理界定、划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构与专项监管机构的工作定位、工作层次及职能范围,逐步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定位于行使安全生产国家监察、监督的职能,并参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的模式,走国家监察的路子。二是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体系,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机构逐步从现在国家、省、市(地)、县(市、区)四级设臵的基础上,在乡镇设立安全生产监管站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作为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给予有限授权,强化乡镇安办在安全生产监管上的力度。对村居则应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的自治作用,成立相应的安全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则应按《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设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三是充实各级安全监管机构的力量,并配齐其日常工作运行所必需的设备、交通工具等,保证必需的工作经费,同时逐步改善优化人员结构,增加法律、化工、建筑、机械、矿山方面的人员,并通过不断的培训教育,提高监管队伍的政治、业务、技术素质。四是加快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及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并管理好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市场。五是建立集中、统一和垂直的管理体系。可逐步推行省以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垂直管理体制,在人事调配上由省局统一任免,以保证集中高效灵活的管理机制。

8、要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隐患治理机制。对排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和安全问题,要建立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对历年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要认真进行“回头看”,督促整改责任单位切实落实好隐患整改和防范措施。二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要对所有事故都要及时认真组织调查,对有关责任人员特别是负有领导责任的,要从严查处,强化社会警示作用。三是建立应急救援机制。抓紧建立健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机制,制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和隐患。加快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逐步形成信息畅通、反应快捷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制定完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重点地组织开展演练,提高重特大事故应急处臵能力。四是建立运行协调机制。要建立重点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协调协商制度、联合办公制度等,对关系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应对措施,并按各自职责抓好落实。五是建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机制。要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认真研究深化整治的对策措施,把专项整治与落实安全生产保障制度结合起来,与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与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结合起来,确保各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总之,经过安全工作者几十年的共同努力,我县的安全生产形势正在向积极的方面转变。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是关健所在。人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者的安全责任意识,员工文化素质低不是管理者的问题,但不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就是管理者的责任。相信通过我们努力的工作,勇于献身安全生产这项光彩事业,刻苦钻研安全知识,积极应用安全科学知识改善生产安全状况,加速安全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就一定能创造安全工作的美好未来。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2

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够规范

由于建筑施工的特殊性, 其联合作业与高空作业较多。然而近年来,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 高空坠物、触电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归根究底在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够规范。在建设施工现场中往往发现封闭施工不到位、施工安全标志悬挂不明显、乱扔乱弃施工废弃物和材料、人员未配系安全带作业、施工场地不够平整等现象, 这无疑给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 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2. 现场施工机械设备防护力度不足

当前, 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赶进度, 获取更大效益, 往往不愿将太多物力、财力以及精力放到安全管理中, 使得安全防护设备往往配备不齐全。部分机械设备厂商为了一己私利, 通过降低设备安全系数的方式来降低成本, 使得劣质设备流入建筑施工当中, 这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

3. 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低下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整体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有着重要影响。但是, 在具体施工中, 不难发现不少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具体表现在监理人员和监理单位对施工技术操作管理不到位, 留下诸多施工安全隐患。如为了追赶施工进度, 在并未浇筑砖胎膜的情况就回土、在混凝土还未完全凝固的情况下拆模、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等等。此外, 为了节省施工成本, 部分施工企业并未做好相关的安全培训工作, 在施工人员未经任何安全学习与培训的情况下上岗作业;部分施工现场还出现模板工程不符规定、临时用电不规范、人货同乘货物电梯等现象出现。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更是屡见不鲜。

4. 缺乏有效的施工安全监管

结合实践来看, 缺乏有效的施工安全监管也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所存在问题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 行政监管上。从实际来看, 当前国家在施工安全行政监管上出台了众多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 然而在一些地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由于各种因素所影响, 致使其在施工安全监管工作上并未严格落实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 从而造成施工安全得不到有效监管问题产生;第二, 企业自身监管上。部分建筑企业受到节约成本所影响, 使其并未设置专门的施工安全监管部门或人手配备较少, 如此一来在面对庞大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时势必会难以应对, 进而导致企业自身在施工安全上缺乏有效的监管。

二、加强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1. 制定全面统一的施工安全标准

在正式开始施工前, 施工企业必须制定全面统一的施工安全标准, 对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行为进行规范, 并时刻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什么健康, 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首先, 应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将卫生、交通、消防、水电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内, 并对施工现场的楼道、出入口、预留管道等部位进行隔离保护。其次, 应结合施工特点与进度, 在存在危险因素的部位悬挂或设置安全警示牌, 拉挂安全网, 以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再者, 必须确保进场施工人员都佩戴好安全帽, 高空作业人员务必系好安全带, 如若发现施工人员不安安全操作规范操作的, 一律严惩。最后, 还应将施工现场封闭起来, 有效隔离周围环境与施工现象, 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加强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

首先, 必须严格检查将要进场的机械设备是否合格、合法、完好、安全, 并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整, 相应的保护装置是否齐全, 如若检查不合格, 一律不予以进场。其次, 必须选用具有专业资质的施工人员来安装或拆卸大中型机械设备, 并在拆装前提供详实的拆装计划, 通过上级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对于安装好的设备需要经过安全部门检测, 检测通过后才可以开始使用。再者, 应指派专门的维修人员以及操作人员来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与保养, 并详细做好文字记录。最后, 应加大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力度, 操作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应不定时检查施工现场的设备, 保证全部设备及相应安全装置的作用都得到正常发挥。

3. 重视建筑施工环节安全管理

首先, 应当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来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在正式施工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 充分了解施工技术安全, 对于某些工程具有较高危险系数的, 务必要预先做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其次, 在施工过程中, 应严格按照施工计划以及相关规章制度来进行。对于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应正确识别, 并找出安全控制点, 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建筑施工进行安全管理。最后, 应动态追踪施工情况, 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解决, 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4. 加强施工安全监管建设

第一, 加强各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监管。对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工作来说, 各地方相关职能部门是确保其严格根据国家所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落实的主体, 因而笔者认为国家应当从制度、日常巡查以及问责等多方面加强对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监管, 确保它们能够切实有效地落执行工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 从而保障所在地区建筑施工安全得到落实;第二, 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建筑企业自身监管问题上, 笔者认为应当通过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予以解决。首先, 建筑企业必须树立起牢靠的安全生产理念, 随后充分结合具体工程实际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予以严格落实。最后, 还应当针对监理人员采取奖惩相结合的工作考核方式, 即将其个人绩效或奖金与施工安全相挂钩, 从而通过该途径确保施工安全得到有效地监管。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 必须要对其予以充分重视, 并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施工可能性降到最低, 从而有效促使我国建筑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煤矿安全培训突出问题对策

煤矿企业中,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才能使煤矿职工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使煤矿能够顺利运行,进一步促进煤矿的经济效益。不过,在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时,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煤矿的安全培训工作产生阻碍的作用。通过对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安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培训的质量较低。部分煤矿职工所拥有的岗位技能水平无法适应实际操作需要,煤矿井下工人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无法满足生产需要,与他们所从事的危险的岗位所提出的要求不相符合,培训机构在对他们进行培训时,没有从实际情況出发,在考试时不能进行严格把关,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时,过于强调对理论知识的培训以及考核,对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使其操作水平无法满足岗位的需求。

2.对安全培训工作认识不足。有些企业没有把煤矿安全生产的培训纳入企业的工作范畴,没有设立一定的计划和相关措施,对职工安全培训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使得职工的培训工作无法深入开展,只是流于一种形式。特别一些煤矿小企业,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更是无法得到保障,对于新加入的煤矿职工,不能按照规范进行培训,使得煤矿井下的工人没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不按照规定进行施工,甚至进行违章作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培训信息化建设不够深入。对于特种作业人员、煤矿生产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安全生产管理者来说,他们的资格证书可以在全国范围得到通用。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煤矿从业人员会越来越多,并且流动性会很大,因此,对于这三类人员来说,由于其流动性强,对于他们证件的查询、发放以及监督等方面,在管理上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国家在这方面进行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定不足,信息化建设开展较为缓慢。

二、存在的问题相应的解决对策

1.强化安全培训工作。煤矿企业在对职工进行相关安全培训时,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都与实际进行相脱离,在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时,更是过于重视理论的培训,而忽视对实践方面的培训。针对这个情况,建议由相关技术负责人或者工程师开展培训工作,为职工讲解安全生产的概况,而所进行授课的内容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同的企业所采用的教学大纲也要有所不同,在进行煤矿生产时,对设备的选择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要采用和现场一致的设备类型进行生产。安全培训中所举的案例,要事先和企业进行沟通,向企业征求相关意见,免得所进行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相脱节。在进行安全培训工作时,要采取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的方式,对职工进行手把手地教学,使职工进一步产生现场感,并对职工做进一步的交流、沟通,采取让职工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开展培训工作。

2.提高煤矿职工的待遇。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其内部职工流动性很大,因此,可以采取提高职工的工资待遇来稳定施工队伍,可以采取意外伤害保险或者养老保险的措施,进一步提高煤矿职工的待遇水平,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稳定他们的情绪,并且在这基础上,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一方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只有解决煤矿职工的实际需求,才能使他们能够安心下来,进行煤矿的生产,如此,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也才能得以实现,这是最简单的办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对于煤矿企业职工来说,虽然市场好转,煤价也得到相应提高,可是他们的工资和待遇却无法提高,因此,适当提高煤矿职工的待遇,进一步使职工队伍稳定下来,从而进行安全生产,最终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

3.做好安全培训的相关工作。煤矿企业在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时,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开展的培训工作无法满足企业、职工以及教师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在培训工作开展之前,做好全年的计划安排,可以对各个工种进行分门别类,根据所进行的分类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人员,并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之前的摸底,然后和企业做更深一步的交流、沟通,不断地提高培训的质量。不过,也不能没有原则地对企业行方便之门,而使培训质量降低。如果培训中心要收取一定费用时,不仅要对单位的标准进行考虑,还要考虑到具体的培训环节,使培训工作有个执行标准,然后按照这个标准制定培训流程,如此,才能使企业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不断地为企业做出服务,使培训中心能够进一步发挥出其价值。如果是属于露天煤矿,那么,它虽然和井工矿对比起来,会显得比较安全,不过,同样要重视做好其安全生产工作。煤矿首先可以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对所要传授的教材和光盘要进行及时的编写和制作,使露天煤矿能够进行安全生产。

三、结束语

总之,煤矿生产是属于危险的行业,因此,任何一个疏忽都有可能使煤矿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对国家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一定要加强对煤矿职工进行安全培训,解决安全培训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煤矿企业能够做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杨增夫.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优秀文集[C].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05.

[2]赵向荣.煤矿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2012.05.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一、当前烟台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截止到2008年底,烟台市农机总动力达到802.5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25.88万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2455台。其中纳入农机部门管理的已挂牌拖拉机为78025台,持有驾驶证的拖拉机驾驶操作人员35096人,全市拖拉机挂牌率为29.3%、年检率为53.2%,驾驶人持证率为18.9%,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挂牌率为60.7%,检率为53.2%,驾驶人持证率为45.9%;小型和手扶拖拉机为挂牌率为28.9%,检率为48.4%,驾驶人持证率为13%。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已挂牌的为1707台,挂牌率为69.5%、年检率为70%、驾驶人持证率为20%。由此可见,我全市农机“三率”(挂牌率、年检率、持证率)水平总体较低,特别是小型和扶拖拉机“三率”水平更低。大量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尚未纳入到农机部门的安全监管范围,缺乏有效安全监管,处于非法行驶状态,农机安全隐患严重。

对此,全市各级农机部门采取了诸多措施,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全市农机挂牌率、年检率、驾驶员持证率等“三率”仍然不够高。造成目前这种状况,既与我市小型、手扶拖拉机多且分布广泛、难以管理的的客观因素有关,又与当前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着直接关系,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我市农机安全隐患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农机“三率”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提高,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局面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二、当前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机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备。全市13个县级农机管理部门,由于级别、名称不统一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机安全监管职能。作为农机部门中具体负责农机安全监管职责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也存在不健全的问题。目前,我市市、县两级共有农机监理机构10个,其中市级监理机构为市农机局内设科室,没有单独设立。13个县市区中,只有福山区、牟平区、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蓬莱市、招远市、栖霞市、海阳市等9个县市区单独设立了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其余芝罘区、莱山区、开发区、长岛县等4个县市区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均没有单设,只安排一至两人从事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有的甚至连专职人员都没有。监理机构的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乡镇合并、机构改革,乡镇农机站下放、撤并和农村一级农机协管员的缺失,使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出现断档,农机安全管理基层工作薄弱,没有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乡镇、村都存在着农机安全管理的死角。

2、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投入不足。市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因属市农机局内设科室,已纳入公务员管理,但办公经费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全面履行全市26.1万多台农业机械安全监管职责的需要。县级9个单独设立的监理机构中,只有龙口、莱阳、莱州、蓬莱、招远等5个县级监理机构属于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福山、牟平、海阳等3个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栖霞属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占单设监理机构的四分之一强。且属于财政全额拨款的监理机构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属于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监理机构,办公经费更是严重不足,甚至连基本的日常工作开支和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都得不到保障。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使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导致他们工作主动性不高、责任心不强,思想比较散漫,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凝聚力减弱,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受到很大的冲击。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导致农机监理机构靠收费养人,形成重收费、轻监理,给农机安全监管造成负面影响。

3、农机安全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累计达26.1万多台,且广泛分布于全市各个乡村农户,呈现量大面广、难以管理的特点。而我市县两级级农机安全监理人员仅201人,其中市级仅3个人。全市人机比(监理人员与农业机械比例)为1:1298,也就是说一个农机安全监理人员要管理1298台广泛分布于各个乡村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有的县市区比例更高,如莱阳市拖拉机保有量为65819台,而在编在岗农机安全监理人员仅29人,人机比高达1:2270。可以想象农机安全管理难度

和强度之大。农机安全执法人员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年龄老化严重、人员结构严重失衡。目前,全市县级198名农机安全监理人员中,50至60岁有52人,占全市总人数的26.3%,40至50岁有87人,占全市总人数的43.9%,30至40岁有59人,占全市总人数的29.8%,30岁以下人员为零。40岁以上人员占到了全市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一半以上,由此导致我市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平均年龄偏高,年龄老化现象严重,人员结构出现断层。农机监理队伍的逐渐老化,造成了监理人员工作心态的变化;年龄层次分布的不合理,造成了监理队伍的梯队建设的不合理,致使整个监理队伍活力不够、冲劲不足,缺乏一种昂扬向上的朝气和蓬勃锐气,不利于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农机安全监理人员数量不足、年龄老化,严重制约了到农机安全工作的全面开展,直接导致了农机安全监管在某些区域出现空白,农机安全监管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

4、农机安全执法装备落后。一是执法车辆少。全市共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26.1万多台,且广泛分布于农村千家万户,没有足够的执法车辆,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很难开展。但截止到目前,全市农机安全执法工作用车仅40台,市级监理机构没有专用的执法车辆。全市车机比(农机执法车与农业机械比例)为1:6470,也就是说一辆农机执法车要管理6470台分散于各个农村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机执法车辆不仅数量少,而且车况差,绝大部分是微型面包车,有的甚至是买的二手车,无法适应工作开展的需要。二是网络管理设备欠缺。当今,电脑已十分普及,更是日常办公和管理的必备工具。但目前我市市县两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仅有58台计算机,人均仅0.2台,也就是说5个人平均才有一台电脑,电脑数量的严重不足,致使文件撰写、信息传递、档案管理等工作基本靠人工完成,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随着形势的发展,农业部提出了要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实行电脑联网考试,但由于我市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电脑严重不足,连起码的办公电脑都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对驾驶人实行电脑网络考试了。三是缺乏安全技术检测设备和农机事故处理设施。全市13个县市区,仅龙口市和莱州市配备了农机安全检测设备,其他县市区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均没有配备,有的县市区甚至连事故勘查处理设备都没有配备,与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的要求相差太远。由于农机监理部门经费欠缺,装备缺乏,农机监理部门在开展农机年度安全检测时,判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性能好坏只能凭经验和“耳听、眼看、手摸”,根本起不到发现问题和消除安全隐患的作用。监理装备的不足和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和农机工作效率的提高。

5、报废拖拉机超期使用现象严重。由于国家拖拉机报废政策法规不完善,农机部门没

有强制报废拖拉机的权力,农民主动报废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致使达到报废年限拖拉机超期使用现象严重,应当报废的拖拉机无法报废,导致我市拖拉机处于一种“有生无死”的状态。据统计,我市达到报废年限的拖拉机高达90463台,占我市拖拉机保有量的39%,其中甚至还有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的拖拉机近9000台。大量达到报废年限的拖拉机超期使用,既制约着我市农机“三率”水平的提高(达到报废年限的拖拉机由于安全技术状况不符合规定,不能予以挂牌),也导致拖拉机油耗增多、环境污染严重,更导致拖拉机安全隐患突出,严重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威胁着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给我市安全生产带来巨大事故隐患,解决报废拖拉机超期使用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

三、对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几点建议

1、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进一步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提高农机安全监理能力”要求,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我市孙永春书记今年8月26日也对农机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9月份公布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四条也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管理工作的领导,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的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生产责任制”。希望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能够从社会大安全、大和谐和农机化大发展的高度,提高对农机安全生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思想上有位置,组织上有班子,工作上有盘子。督促相关部门支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从政策上、经费上向农机部门倾斜,为更好地开展农机安全工作营造宽松的环境。

2、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到各级政府的年度考核范围。目前我市13个县市区,绝大多数都没有将农机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考核目标,致使县市区政府、乡镇政府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农机安全生产由政府行为变成了实际中农机的部门行为,导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不顺畅。为此,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能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对各级政府的年度考核,特别是要纳入到对县市区政府和乡镇政府的考核,并占一定分数,以引起县市区政府和乡镇政府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足够的重视。因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好坏,而农村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好坏有直接决定于乡镇、县市区党委、政府重视程度的高低,所以要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对县市区政府和乡镇政府的考核。

3、理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要求各级政府

要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希望政府能依照该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我市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一是顺应当前农机安全监管形势的需要,建议将市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由市农机局内设科室改为单设,并在市农机机局内设农机监督管理科,以便与省级农机管理部门对接,更加全面地履行安全监管职责。二是明确落实县级农机管理部门为行政管理部门,或参照公务员管理,使农机管理部门名正言顺的为行政管理执法部门,提高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权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能。三是将县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和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纳入参公管理。四是由财政安排资金,在县级建立农机安全协管员制度,以弥补基层农机安全监管人员的严重不足,健全完善以县为主体,县、乡、村协调统一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网络。

4、增加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希望各级政府增加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保证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履行行政审批职能和核发证照所需的执法经费、法规宣传费、安全生产检查、事故处理、培训教育、召开会议等工作经费。一是建议将市级监理机构单设,并由财政安排专项预算,由于保障市级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开展的需要。二是参照公安交警财政预算办法解决市、县两级农机监理机构和监理人员的工作、工资、福利等经费。三是财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农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鉴于农机监理装备落后的实际情况,财政部门应将农机监理规费全部返还农机监理机构,专门用于改善农机监理装备和执法手段。市级监理规费分成也应全部返还,除保障市级农机监理工作开展外,重点用于对县级农机监理机构改善装备的奖励和补助,以加快监理装备改进步伐。四是针对农机驾驶员培训费取消、农机培训机构缺少培训经费这一问题,建议财政部门设立农机驾驶员培训专项经费,用于保障农机培训机构培训工作的开展,确保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工作正常进行。

5、设立拖拉机报废专项资金,开展拖拉机报废工作。针对报废拖拉机超期使用的问题,建议由财政设立拖拉机报废补贴专项资金,也可以结合目前正在实施的农机购机补贴政策,从每年市级购机补贴资金中拿出一部门专门由于拖拉机报废补贴,专门用于拖拉机报废补贴。对主动申请报废的拖拉机所有人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补偿的幅度应当高于机具残值,按农民的话说,“至少要比卖废铁强”。对报废的拖拉机予以回收拆解,以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杜绝事故发生。报废补贴资金具体由农机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农机部门负责组织管理,财政部负责预算资金的落实与监督管理。

6、建立农机安全联合执法机制。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单靠农机部门一己之力很难做好,希望政府协调各级安监、公安、交通、农机等部门,按照创建“平安畅通县”和深化“五整顿”、“三加强”活动的要求,结合农村实际,密切配合,健全农机安全联合管理和行政执

法机制,切实抓好农机道路交通安全。安监部门要加强对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加大督查力度;公安部门要加强农村道路的动态监管,督促无牌无证农业机械及驾驶人到农机部门办牌领证,要充分发挥农机部门熟悉农村工作的作用,吸收农机部门参加交通安全监管;交通部门要配合乡镇做好危桥危路改造,设立必要的警示标志,维护管理乡村道路,改善农机安全通行条件。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5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消防行政执法部门作为国家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行政机构,拥有消防监督执法权,其管理行为也涉及到社会诸多方面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新时期、新阶段,特别是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实施以后,消防行政执法部门更要进一步提高消防监督执法水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管理服务的新期待,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标准,自觉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力推进黔东南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社会安全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一、黔东南州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基本情况

贵州省黔东南州地处贵州省东南部,辖1市15县1个开发区,共206个乡(镇),3549个行政村,总人口438.4万人。全州人文景观独特,自然风光绮丽,森林和旅游资源丰富,素以苗家的吊角楼、侗家鼓楼及风雨桥等标志性建筑为特色,有“杉乡、林海”之美誉,为全国重点林区之一,是一个典型的以农、林业为主的农业大州。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等原因,黔东南州广大农村大村寨多,连片居住突出,房屋鳞次栉比,几十户、几百户甚至上千户的自然村寨随处可见,仅50户以上自然寨就有3922个,其中100户以上自然寨多达1288个,这些村寨又多以木质结构建筑为主,85%以上为木质结构房屋,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不但失火频率高,且发生火灾后,蔓延迅速,一烧就是几十户、上百户,历来是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火灾“重灾区”,农村消防工作难度大,防火任务异常艰巨繁重,可以说,黔东南州是坐在“火堆口”上谈防火。由于火灾频发,因而各级政府举全力投入火灾防范和部队建设,特别是自2001年推广实施“三四五八”等农村防火工作措施以来,火灾四项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消防工作形势正向着良性方向发展。但由于财政困难,经费紧张,部队建设要达到沿海城市发展水平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农村消防、城市火灾防控任务人民仍十分艰巨。下面:就当前我州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略抒己见。

二、当前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消防监督人员少工作量大,整体执法素质不高。目前,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虽采用抽查制,但根据《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107号令)的要求,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非消防重点单位和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抽查要求。我州2009年确定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共有1173家,其他单位(场所)共计5000余家,而我州消防监督人员不到80人,按照《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按照最基本的每两名监督检查员为一组,每年每组平均抽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次数至少在59次以上,抽查其他单位(场所)次数至少在125次以上,加上大量的农村防火工作,消防监督工作量极大。消防监督人员长期处于繁重的消防安全日常监督任务之中,不允许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碰到的问题,给以后的消防安全留下了隐患。消防监督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执法水平不适应消防监督工作的需要。现有消防监督岗位的人员,甚至是领导干部,大多数来源于基层消防战斗单位的指挥员,这些同志多数是从战士经过消防部队中专或大专院校培训后便担负起消防监督工作,因历史原因和国情所决定,大部分只有高中文化或者中专文化,受过专业高等教育的寥寥无几;还有部分从地方召进的大学生,自视学问高、文平高,到部队后,也不肯再学习了,特别是加强消防业务的学习。

这种现状,很难适应当前及今后城市建筑智能化、现代化、规模化发展对消防监督业务的需求。近年来消防事业的发展超过了其它相关行业,正是因为发展太快,造成了消防事业发展速度与人员素质提高过程的严重脱节。完整的消防法律体系迅速建立,几十种涉及行政、技术消防法规法令及技术规范在短短几年内相继颁布施行;新产品、新技术大量应用在消防监督领域。消防监督员还来不及将其素质提高到适应工作需要的水平就必须面对新形式下的消防监督工作,对消防监督工作中的不适应和漏洞就明显地表现出来。在这方面,我州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五点:一是部分干部执法能力和水平不高。个别大队领导和监督执法人员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偏低,有的甚至不懂法、不学法、不会用法,到单位检查发现不了隐患,发现了隐患不会执法办案,有的甚至不会填写法律文书。二是执法行为不规范。从近年来全州执法质量考评情况来看,一些大队暴露出的问题较多,有的适用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规范错误;有的违反程序规定,不执行法定的执法步骤、方式和时限要求;有的随意执法,对待同一种消防违法行为采用不同处罚标准等。三是执法不作为。有的大队把本应由大队列管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甩给公安派出所管理;有的大队未按要求对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造成失控漏管;有的大队对逾期未改正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未进行依法处罚;有的大队对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投入使用的工程视而不见。四是执法乱作为。以罚代审,以罚代验,以罚代处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致于许多新建工程带险投入使用;有的放纵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不依法进行查处。五是执法宗旨意识不强。有的大队执法思想不端正,没有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问题;有的大队服从和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意识不强,在工作时限、程序和效率方面存在不及时不规范问题。

消防监督管理依法行政工作各项要求能否落到实处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州对消防施工企业的现场监督还存在着许多不到位的地方。首先,我州从事在消防监督岗位上的干部不到80人,其中在审、验岗位上的专兼职干部不到20人,黔东南州作为西部落后地区,这几年在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等诸多利好因素的扶持推动下,经济发展正在快速发展,全州新修民用和商用等建筑呈逐年上升趋势,具统计,2008年全州共受理建审业务多达583起,在此情况下,公安消防监督人员由于工作繁忙不能保证对每个项目进行及时有效的施工现场监督,施工监督的重点大多集中在重点工程上,对一般工程尤其是隐蔽工程的监督在时间和人员上不能得到保证,有些问题往往到竣工验收阶段才暴露出来,造成整改困难。其次是部分消防工程施工企业,内部缺乏一整套的质量管理体系,单位内有限的消防技术人员通常在工地上抓进度,做些协调工作,而一般的水、电技工大多未经专门消防培训,把消防工程当作一般工程来施工,导致有些消防工程竣工后不能发挥正常的使用功能。第三是消防工程的施工监理还没有进入法制轨道。目前的施工监督大多对民用部分负责,消防工程一旦出了质量问题,工程监理单位责任不清,而专门的消防监理单位还未形成规模,消防监理还存在空白点。

(三)行政干预与法律法规时有碰撞。虽然这几年我国法制建设的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法律法规对经济生活的履照基本形成。但法律法规需要部门去监督执行,要人具体去操作,人治有时还是大于法治。一个案子,这边正在立案查处,“一个条子”,所谓的提前介入,搞得执法机关无所适从,即使是正常的依法监督检查也存在行政干预。并且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私营业主,当自身利益受到“侵犯”后,不是依照法律、法规,也不找执法当事人,而是上下左右托人找关系,寻求行政权力给予开脱,使原本正常畅通的执法程序受到践踏,给执法部门裁决造成了难度。这种现象的改善毕竟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需要全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公安派出所处于公安机关的最基层,对辖区的各个企业、单位都非常熟悉,拥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消防监督工作,是完善社会消防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对于改进和加强消防监督工作,防止消防安全失控漏管、提高社会面消防安全控制能力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强化了基层派出所的消防职能,加大了考核考评的力度,有力地推进了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但是,有些派出所对消防工作认识上不足,常常为了应付日趋繁重的社会治安工作,而把消防工作搁在一边,受传统认识的影响,大部分公安干警普遍认为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消防部门是消防监督工作的执法主体,派出所无需管消防工作。也有的公安干警认为自己的人事、经费全部在上级公安机关,消防部门没有权力干涉,消防监督工作对自己只是一件份外活,可干可不干。另一方面,有的公安派出所愿意抓好消防工作,但由于干警的频繁流动,使一些原先接受过消防培训的消防监督干警因工作变动调离原岗位,造成青黄不接,一些派出所无消防监督的行家能手。再者,派出所在履行消防监督职责中正常办公经费得不到保证,如消防宣传教育需制作相关的消防宣传资料、火灾的预防以及火灾事故调查中需配备必要的器材以及其他专项活动需专项经费,但目前由于派出所自身经费紧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消防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各种原因造成大部份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仍然停留在表面,甚至有的未开展消防监督工作,导致消防安全存在失控漏管、乡镇防火工作十分薄弱的局面。

三、当前消防部队在依法监督工作中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一)扩大消防队伍编制,增强消防监督人员数量。随着社会发展,消防在执法过程中所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整体看,在日常的消防监督抽查或开展各种专项整治过程中,消防监督人员少工作量繁重是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繁重的工作状态下,消防监督人员自我学习自我充电的时间就几乎趋于零,而想组织消防监督人员集中学习、集中讨论的机会就更少了,长期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消防监督人员就容易产生麻痹、疲软的心态,工作效率也就是提不上来。所以当前,扩大消防队伍编制,增强消防监督人员数量是提高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一个重要保证。

(二)改革用人机制,加强消防监督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原有的人员管理体制制约着消防监督工作。现役体制的人员流动性大,消防监督干部不稳定,所以业务受影响较大,不利于执法稳定性。在实际工作中,大型工程、重大火灾隐患,消防规划等工作,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相对稳定的业务人员。而基层消防机构人员在岗时间较短,往往同一业务要更换几个经办人,甚至造成业务中断、衔接不上、扯皮等现象。改变用人机制,是保证消防监督执法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建立垂直领导的职业消防执法部门。消防工作涉及自然、人文、社会等各方面,而不仅仅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问题。所以它不应该只属于公共安全或者生产安全,而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建立垂直领导的职业消防行政执法部门,可以有效地排除地方保护和行政干预,充分发挥消防监督职能、强化消防监督力度。

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消防监督业务骨干,有利于消防执法的稳定性和公正性,实行行政(兼技术)领导负责制和执法责任制。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6

执行是司法公正的最终体现,又是法院工作的一个难点,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对每个执行案件是否正确处理,依法执行,直接影响到法院的形象及各界对法院的评价,为此,院党组高度重视执行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规范了执行工作管理,有力推进了执行工作整体提升。法院加强执行联动机制,加大执行力度,案件执结率大幅提高,执行到位率稳步提升。执行质效明显提升,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一、当前执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评查情况看,当前执行工作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依然存在,甚至相当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执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立案环节法律文书未送达执行义务人;执行环节错误执行案外人财产问题;错误适用司法拘留措施问题;执行不作为问题;法院无正当理由不给付执行款问题;执行超审限问题。

这些问题在这次执行案件专项评查活动中依然是全市法院执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执行中的不作为。主要表现为怠予执行、拖延执行等。

(二)执行中的乱作为

(三)执行工作流程落实不力通过抽查执行卷宗,发现从立案到归档存在诸多问题,卷宗合格率及其低下,竟不足3%。

1、立案环节存在的问题:一是对申请人的身份审查不严,尤其是代理人的身份确定存在严重漏洞。这些案件主要发生在损害赔偿等受益人为多人的情况下,由于对申请人和代理人的审核把关不严,导致当事人信访。二是立案信息填写不完整。有的卷宗中地址确认书和送达回证中当事人和案由都是空白的。这次共评查114件中,存在这种情况的18件,占15.8%。三是对执行依据缺乏必要的审查。有些案件没有办案法官生效证明,如有的案件判决尚未生效,即执行完毕;有的案件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限没有到期,就立案执行。

更有甚者,申请执行的文书根本不存在。

2、执行环节存在的问题:一是重大事项未进行合议。就评查的法院执行卷宗看,共评查30件,未进行合议的17件,占评查的 56.7%;二是送达不严谨。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拘留、罚款决定书,查封、扣押、冻结裁定未向当事人送达。就这次评查的三个法院执行卷共计114件,存在以上问题的18件,占评查总数的15.8% ;三是违规开展对外的委托评估拍卖工作。经中院司法辅助室对基层法院的对外委托评估拍卖案件进行评查,违规操作20件,其中多起引发信访,四是对执行款物的管理不到位。有的法院执行款没有纳入统一管理,存在私设账号现象,执行回来的款物不能及时给付申请人,有的卷宗缺少执行款来往单据,有的缺少执行款物支取审批表。有的法院对执行回来的款物既不返还当事人也不上交标的户,长期在个人手中,确有贪污挪用的嫌疑。

3、结案环节存在的问题:一是扎口管理不统一。有的基层法院的结案审查不在审管办,由各庭室各自负责。因此,对实际结案数缺

2少监督,导致虚报结案数、结案审查流于形式。上半年我们检查的执行结案情况,已报结案的188件中,竟然虚假报结80件,将近一半。正因为存在虚假报结,所以存在重复立案情况,上报结,下一只能重新立案。二是“四查一告知”落实不力。对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没有落实四查一告知的要求 便退出执行程序结案。

4、归档环节存在的问题:

(1)、不按要求收集、装订卷宗,卷宗材料繁简不分,重复装订,如裁判文书重复装订多份;主要材料缺失,如结案报告或结案审批表。

(2)、结案不归档。不按规定的三个月时间内及时归档,有的甚至几年的卷宗都没有归档,审管办开展超过三个月未归档案件检查发现,多数法院存在执行案件归档不及时。评查中有的卷宗根本不能及时调取,有的法院多数卷宗仍然在个人手中保管,甚至执行员退休,其手中到底有多少卷谁也不清楚。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宗旨观念淡薄。政法委通报的这些案件均是没有坚持群众路线、群众立场和群众工作方法所致,面对群众的求助、诉求总是有万般推辞的理由,为人民司法、为人民服务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二)专业水平低下。部分执行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甚至欠缺基本的法律知识,在具体的执行实务中,不知如何审阅案件、如何展开执行调查、如何实施执行措施,不懂执行的基本程序,甚至连裁定书都不会写。造成对案件的处理马虎应付,不按程序办案,不按要求工作,随心所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上半年调度一个案件,我们的一个老

3执行员居然说出:人家提异议了,就不能执行了,也不能答复。这种状况怎能不让人担忧?

(三)监督管理缺失

1、个别主管领导还没有负起对执行工作的管理之责。有些基层法院主管执行的领导居然不知道这些年执行案件的底数,案子上有多少存在问题不清楚,基本底数不清楚,有多少案子结了,多少没结,标的物执行了多少,标的户管理的怎么样,卷宗归档了没有都不清楚,官僚主义严重。面对上述问题,有些可以说是低级的错误,我们自己却发现不了,一把手失察,分管领导失职!

2、审判管理部门作用发挥不大。从我们专项评查的效果看,审管部门没有在案件质量的把关上、流程管理的监控上发挥作用。中院要求每案必评,但再次抽查时发现问题多多,比如案件的合格率、超审限案件、长期结案不归档、卷宗质量差等问题,长期发现不了,造成误差的积累,主管审判管理的领导也难辞其咎!

3、内部相关的工作流程不健全。主管领导对执行工作如何监督、控制,通过什么样的管理流程?审管办作用发挥通过什么样的工作流程、怎么评查、评查结果如何运用,谁来监督这项工作的开展,工作干得怎么样、如何兑现奖惩等都没有一个标准的程序和措施来保证。

三、今后的要求 执行工作与审判工作不同,具有准垂直化领导、准军事化管理的特点。执行工作要以更新理念为先导,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抓住

4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强化执行人员素质提升,抓好规范办案这个关键,促进执行工作规范有序、良性发展。

(一)不断提升执行队伍整体素质。基层法院党组要高度重视执行局班子和执行队伍建设,科学合理调配人员结构,既保证人员数量达标,又确保人员素质过硬,在深化“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达标年”活动基础上,搞好“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学习教育,切实解决理想信念、法治意识、群众观念、廉洁司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定期组织全体执行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培训,特别是学习好已有法律法规,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办案竞赛等活动,着力抓好能力素质建设,切实提高执行案件质量,切实减少涉执信访案件数量。确保实际执结率、实际到位率、自动履行率、和解率、结案均衡度等重要指标的全面提升。

(二)切实加强执行工作规范管理。

中院执行局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出台规范执行流程的具体意见,对立案、采取强制措施、委托评估、拍卖、变卖、听证、执行款物管理、文书规范、结案手续等执行环节进行规范。要通过检查、考评和讲评、通报等手段,加强对下指导,促进基层法院对执行工作有关制度的落实;基层法院要督促执行人员充分发挥集体作用,严格落实好重大事项合议制、执行日志、款物管理、信息录入、卷宗归档等各项制度;要从基础工作和日常工作抓起,防止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发生,通过抓制度的落实来提高执行工作的质效和水平;通过深入查找评查中发现问题的原因,认真制定措施,扎实进行整改,5并按照考核指标要求,适时自行组织进行案件评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各项工作的进一步规范。

(三)加大责任倒查力度。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并针对办案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集中反映的主要问题,采取“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专项整顿”等措施进行教育整顿,培养严谨细致、公正高效的工作作风。对当事人反映执行中的不作为、乱作为、拖延执行等问题,及时核查,严肃处理;强化考核,加大责任倒查力度,采取诫勉谈话、离岗培训、给予纪律处分等组织手段,坚决保证执行工作的科学发展。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7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 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但纵观各高校的实际情况,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还很不平衡, 部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仍不容乐观, 存在着思想认识误区、教育形式单调、受益面不广、专业师资短缺等问题。正确认识和分析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积极思考相应的对策, 有助于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 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 以便更好地调整自我、适应社会, 从而达到促进大学生顺利成长、健康发展的目的。这二者之间既有培训, 劝说学生把职业决策的低水平信心与职业相关的失败经验归因于努力的缺乏。结果显示, 在归因方式重新培训后, 那些原来在职业外部控制项目上得分较高的学生现在更多地选择了内部信息。

1 0. 自信心水平

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 某一领域内的自我效能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泛化到其他领域中去。研究发现, 个体的学业自我效能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交互作用, 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科学、技能使用、写作、领导能力等方面的自信心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

1 1. 自尊水平

个体的自尊与其职业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Betz等认为缺乏自尊的个体, 很难在自我和职业角色之间实现一个联系, 更有区别。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的重点是着重于人的社会化的教育, 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完善人格、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 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标。显然, 前者更注重学生的思想, 而后者则更侧重学生的心理。许多教育工作者误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或品德教育, 在心理咨询中照搬套用思政或德育工作的经验、方法, 违背心理咨询的原则、特有规律和要求, 往往对咨询对象的心理产生负作用。

2.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途径单一, 受益面不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错误倾向。

当前, 高校已普遍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但实施起来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长期以来,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 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相对固定的内容, 尤其是在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哪些途径方式开展方面存在许多迷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错误倾向, 多数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咨询。诚然, 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和形式, 但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几个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心理咨询, 难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不可能收到良好效果。有的高校片面强调开设心理知识类课程, 将心理知识教育简单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问题的科学分析不够。而有些高校在心理咨询中重障碍咨询, 轻发展咨询, 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到很大局限。这些错误倾向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

3.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匮乏, 队伍非专业化。

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不足, 已成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的一大障碍。目前国外高校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与学生的比例是1比1500到2000, 而我国由于此项工作起步较晚, 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比较缺乏, 从专业素质上看,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应该是一支既掌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又精通心理咨询辅导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但目前, 我国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中专业出身者少, 且兼职居多, 接受培训、学习进修机会较少。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严重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4.互联网带来的冲击。

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工具, 为大学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完美的匹配,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认为自尊在职业行为方面起着这种调节作用 (Osipow, 1983) 。

此外, 个体的学业能力、身体健康状况、时间态度等也是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王金良.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J].职教论坛, 2005, 11:28-3.

[2]张华.研究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社会支持、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上海师范大学, 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信息获取渠道, 但也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带来了一些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意心理迷失、角色心理混淆、交往心理失衡和道德心理失范, 同时由于网络隔绝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与互动, 使得青年大学生在现实世界的孤独感日益严重, 他们的心理更加脆弱, 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 这些负面影响必然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 甚至影响着社会的心理健康、秩序和安全等。因此, 我们必须正视这些挑战, 积极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

二、充分认识当前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根本任务决定的。

未来国际上的激烈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任务。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 必须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塑造和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基础,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试能力, 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身心疾病, 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 大学生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然而这一重要转变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们将会遇到各种困惑和矛盾, 将会体验到伴随成长的苦恼、焦虑、郁闷、孤独、彷徨、悲观、失望和恐惧。大学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 产生的困扰和冲突, 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心理问题是“三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映。心理问题的解决, 从根本上讲要以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前提。反之, 心理问题的存在也必然影响正确“三观”的确立。因此,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 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3.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生理发育成熟的时期, 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 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 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急需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为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三、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 提高认识,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不是简单相加, 而是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依据和前提, 两方面若配合得当则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替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因此, 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 将两者有机结合, 取长补短, 相互配合, 才能使教育更有成效。对心理、精神问题的研究, 离不开社会的、政治的、思想认识方面的研究和指导, 对因这两方面因素交织而产生的问题, 可以从心理方面切入。

2. 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途径, 扩大受益面。

既要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又要开展针对个体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在重视课堂教学、课外渗透和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这些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途径的同时, 还应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大学生心理社团, 以及自我、家庭和同学“朋辈”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 建设专业化的队伍。

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必须有一批懂心理、会教育的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取决于这支队伍的素质, 必须下力气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 配备一定数量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针对当前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 必须下力气加强培训, 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关规定和要求, 逐步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达到持证上岗要求。同时, 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 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 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重视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网络发展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同时也带来了新机遇。网上心理健康教育,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本身就是二十一世纪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网上心理辅导, 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顾虑, 使学生主动讲出心理话, 因而也容易取得明显的效果。针对大学生网上易形成道德心理失范, 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德”教育, 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认知, 同时要加强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工作, 依法对网络进行管理, 运用技术手段, 加强网上监控。

总之,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跨世纪的高质量的人才, 而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成材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这就需要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寻找对策, 尽快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导入正确的轨道上, 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基础,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 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我们应充分认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寻找对策, 尽快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正确轨道上来, 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吕建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川大学出版社.

[2]刘萍, 方乐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6) .

[3]刘以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与途径探索.福建青少年研究, (22) .

[4]陈芨钦.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新途径[J].福州大学学报, 2001, (4) .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 工程监理 问题 对策

在目前的情况下,虽然我国的建筑监理从总体上来看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与国际先进的建筑工程监理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的建筑工程监理体制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注重的是施工阶段的监理,依照“三控三管一协调”的方法进行管理。这里所说的三控是指对质量、投资和进度的控制,“三管”是指合同管理、安全管理和信息管理,“一协调”就是指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等之间的协调工作。正是由于我国的建设监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学习与完善,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我国的工程监理事业。

1 当前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监理工作的内容和覆盖范围面较窄。2000年我国颁发的《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规定监理工作应该包括决策投资、设计、施工招标和施工等阶段,是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控。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监理单位却将业务局限于施工(含保修)阶段,而且所实施的监理多数是质量及安全监理。“三控两管一协调”即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信息管理及合同管理,协调组织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当监理工作人员受到委托后,通常是边干边熟悉了解情况,并没有对所工作的工程进行提前准备和了解,以致监理工作的开展频频受阻。

1.2 监理市场运行制度不完善。目前,由于监理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过多且鱼龙混杂,许多监理单位在承揽方式上存在挂靠监理证照、转承包监理、压低监理费用等现象。这种不正当竞争不仅降低了监理这一行业的威信,诋毁了监理行业的形象,挫伤了管理及技术水平均较高的企业单位积极性,工作质量也失去了基本保证。

1.3 建设各环节管理行为有待改善。一项工程需得到业主、监理方、承包方(施工方)以及政府监督部门共同协助下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如有一方的行为不规范或者监督力度不够,就会出现事故。监理体制是以政府监督管理的前提下,由业主、监理方以及承包方共同参与的一种管理制度。由于我国的监理行业起步较发达国家晚,如缺乏较为长期的规划、没有设定专门的部门针对性负责等问题相继出现,从而督促相关体制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承包方基本属于施工方,是我国现有监督部门主要工作对象之一。但因有些工程项目出现一包再包,而相应承包单位素质较差,就会出现责任理不清、偷工减料、采用特殊手段排挤或阻碍监理,使得监理工作很难正常开展。业主在我国建筑市场中占领主导地位,然而其监理意识也是最薄弱的。部分业主盲目的绕过监理方插手监理工作,监理机构形同虚设,承包方不知道该落实哪项方案,形成监理混乱现象。

1.4 监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整体较低。监理行业属于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行业,具有丰富扎实的设计、管理及施工经验的监理工作人员偏少,而复合型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更是奇缺。大部分监理工作人员由于经验不足、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对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不熟悉等,在工作时心不在焉、责任心不强、出现常识性低级错误和违规操作等现象,给承包方偷工减料的可乘之机。此外,据统计,全国符合并取得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人员有15.7万左右,而真正上岗的只占很小的比例。有些公司只能聘请兼职、外聘甚至外借证书等手段以通过资格年审。

2 加强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对策

2.1 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的构建。建立一套完善、切实可行的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具体涵盖了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对事物发展变化情况以及对现场监理人员进行考核制度的管理,对制度进行惩罚的管理,业主的评价管理制度。及时的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并将各个工作进行分类;要时刻以为业主负责,为施工单位良好服务的理念为主要,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制度的全面实施。

2.2 加强监理委托程序和国家对监理收费的监管从而使监理市场规范化。当前,应进一步加强监理委托程序和监理市场的规范化,这对于建设监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应尽快的将各方的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取消低价中标的方式,采用综合评标法优选优秀的监理企业。政府监管部门要严格检查实施项目监理收费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对不按国家规定标准招标的项目对建设单位进行处罚。业主要与中标的工程监理单位之间签订委托监理合同,注明各自所具有的权利、义务以及所承担的责任。监理部门必须进一步强化竣工备案制度,对于存在挂靠现象与转包的工程。一旦查出,将不进行验收备案。现阶段,由于我国的监理招收法规还不够规范,并且监理市场与监理招标存在着特殊性质,所以,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关于建筑工程监理招标与投标实施办法,以确保监理招标的规范化。

2.3 提高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它的工作性质,还是它的作用都直接的决定了工程监督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监督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工程施工管理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勘察与设计能力。实际工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办事,只有这样,监督管理工作质量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总而言之,应从两个方面将监理人员的素质全面提高,一方面是不断的加强平时工作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另一方面是对监理工程师进行必要的培训与考核,具体培训与考核他们的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2.4 加强监理服务水平。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良好,所实行的监理取費办法与标准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建设监理的实际需求。所以,应尽快改进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并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资质管理过程中,应将宏观调控监理队伍规模、监督管理市场行为作为主要手段,在企业资质审查年检中融入违法违规行为内容,这对于规范与制约企业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凡是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必须严厉惩处,情节较严重的,应撤销资质证书。规范市场准入制度,不得使用资质过低的监理单位,以此避免素质低的监理单位通过压低监理费用来承揽业务的情况发生。

3 结语

建筑工程监理具有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建筑工程监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监理工作其实是一项相对多元化的系统工作,监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其所承担工程的各个的项目的工序有一个细致、系统的了解。同时,监理单位也要相应地运用好自己的控制手段,要不断地提高监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协调各方面问题的能力,尽量避免在监理过程中的不当行为,认真、合格地完成监理合同中所规定的监理单位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陈洪亮.工程监理若干问题及对策思考[J].建筑与发展,2010(3).

[2]苑敏,张百岁,赵春燕.我国工程监理业现存问题与发展对策探析[J].市场透视,2009(1).

上一篇:开计划生育证明介绍信下一篇:棠村镇中心学校安全工作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