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民主法制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2024-09-17

对当前民主法制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看法(通用7篇)

对当前民主法制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篇1

对当前民主法制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土木国际111

1110560007童焌科

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司法制度不断完善,司法队伍和机构不断得到加强,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些许积极的贡献。就公安机关而言,经过多种专项检查、培训、考评等工作,民警的执法水平和个人执法素养得到提高,各项执法指标较考评前有了一定进展和改善。但也要看到,有些只是表面的,执法活动和行为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一些在全市、省乃至全国影响较大的反面案件层出不穷,严重地影响了政法机关的形象,群众对此反应也十分强烈。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几个方面:

一是执法人员的素质不高。一方面是指政治素质。就是能不能忠于法律、忠于事实,能不能严格依法办事、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当说,只有部分政法干警忠于职守,严格执法,无私奉献,是人民可以给予些许信赖的。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近几年来政法队伍中的消极腐败现象和问题也很严重、很突出。有的执法犯法、违法办案,有的以权谋私、以案谋钱,有的作风粗暴、态度蛮横等等,严重损害了政法队伍的形象。另一方面是指业务素质,就是能不能精通法律,并且能正确运用法律解决问题。自己对法律的精神都理解不清楚,对法律、法规的条文都吃得不透,把握不准,就很难公正、准确地适用法律。

二是执法环境不好。权力对司法公正的干扰。在一些案件或事件的侦查和查处工作中,一部分干部法制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一向以为个人的权力高于一切,常常是以权压法,用权力妨碍司法公正,致使该查办的案件得不到最后的效果,人民群众反响较大,甚至引发多年上访。关系对司法公正的干扰。有些人把感情看成是高于一切的东西,认为只要是亲属、熟人、同学、同乡或同事,凡事都好商量。一遇到事情,当事人不是先看法律规定的是什么,而是先托门子,找关系,出现了“案子一进门,两头都托人”的怪现象。一些司法人员碍于亲缘关系、朋友面子,只得“是亲三分向,向亲不向理”。于是,某种程度上,打官司成了“打关系”。这几乎可以看作常态!

再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要求一切政府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依法行政,就是各级行政机关在行使管理权力时,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权力,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形式进行管理。在我国,约80%的法律和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行政执法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法制的健全,用法律手段管理各个领域的事务将成为政府机关活动的主要方式。只有严格依法行政,才能保证政府的管理活动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行政管理的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当前社会反响比较大的问题,一是不能依法进行决策。在拍板决策时,凭经验,拍脑袋,不懂得或者不善于依法办事。有的则认为法律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当执法与局部利益发生冲突或与个人意志发生矛盾时,就违法行事,甚至强令执法人员违法办事。二是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普遍。有的执法不到位、不尽责,执法不力,该管的事情不管,见到违法行为不纠正、不处罚。有的执法专横,甚至滥用职权、乱施处罚。三是执法不文明、不规范问题较多。一些执法人员特权思想严重,以管人自居,态度生硬、语言粗俗、行为野蛮,社会形象和社会影响很不好。

依法行政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除了立法和社会环境的因素影响外,我看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依法行政的意识在领导干部和广大执法人员中没有牢固树立起来,执法者素质不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不能适应依法行政的需要。二是现行的执法体制和制度存在着弊端,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影响着依法行政的进程和目标的实现。三是对政府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行为缺乏有力的责任约束和监督制约机制。

要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下大力气去真抓实干地落实,在一个时期内会有一个的改观。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二是积极推进执法体制改革。特别是公、检、法三机关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改革来不断完善。比如,在需要处理一些疑难复杂的案件或事件时,三机关责职不清,造成执法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再加上受本部门或其它部门的多种考虑或压力,使正常的执法活动处在“打擦边球”的境况,在法定程序和告知环节上难以做到严格公正。又比如,对于复杂事件的处理,因为压力太多,以至于最后执法的人都不知该怎样定论,习惯性的倾向等领导拿定主意后再作处理,一层一层的上报,等待各个部门和领导的意见,充分体现出执法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不合理,重复交叉、职能分散、层次过多,导致推诿扯皮、内耗严重,难以形成合力,大大降低了执法效率,影响执法力度。

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民主法制建设,通过向社会公开执法标准、执法程序、执法结果等事项,为社会监督创造条件,最终或许达到推动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效果。当然,现实毕竟不像规划中那么容易实现,或许当前的情况并不像表面上看的那么乐观,现实中有太多的表象,有太多的黑幕,甚至一切只是纸上谈兵。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深刻的,感觉是遥远的、所谓的民主似乎并没有体现它本身的应该有的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这是值得深思的,也是值得反思的。

对当前民主法制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篇2

关键词:媒体法制报道,存在问题,成因分析,对策思考

随着我国“一五”、“二五”、“三五”到目前“五五”普法工作的相继开展和法制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媒体法制报道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发展, 其在传递法制信息、普及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打击违法犯罪、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等方面, 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下和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媒体法制报道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下面以“杨武案”报道为例, 拟对有关问题及成因等进行深入探讨和反思。

一、当前媒体法制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一) 法制报道中的道德缺失问题

在媒体揭露社会不法现象的同时, 一些新闻媒体一味追求轰动效应, 专注于挖掘受害人的隐私而不顾及受害人的感受, 道德滑坡严重。如在“杨武案”见报后各个新闻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般涌来, 而且基本上都会配有这样的图片:一群记者手持话筒催促躺在床上以被捂面的王娟接受访问。而此时的王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之后的几天数次自杀未果。王娟的丈夫杨武因为没有及时制止杨喜利对自己妻子实施暴行也被某报冠上了“史上最窝囊丈夫”的称号, 跪在地上哭着恳求媒体的退去。施暴者杨喜利在被抓后声称是与王娟“通奸”, 众多媒体记者为了吸引受众, 不顾杨武跪地哀求强行进入杨武家中, 逼问直接受害者王娟是否与杨喜利通奸, 媒体的道德滑坡可见一般。在“杨武案”的报道中多次出现了王娟哭得瑟瑟发抖的影像, 杨武被媒体逼问而跪地掩面哭泣不愿回忆的场景, 杨武母亲哭问天理何在的景象, 这一切都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背道而驰。

(二) 法制报道中的新闻侵权问题

因法制案件具有敏感性和轰动性, 采访的方式方法不当、不注重保护受害人隐私极易引发新闻侵权。魏永征认为, 新闻侵权特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发生的侵害其他自然人、法人人格权的行为。[1]在“杨武案”的法制报道中, 媒体的一些行为不仅违反职业道德, 而且容易构成新闻侵害名誉权、隐私权等。如在“杨武案”的法制报道中, 媒体的行为侵犯了当事人的人格尊严, 报道内容用词和评论不当, 带有侮辱性和导向性, 引起广大受众对当事人兼受害人杨武的批评和对王娟的质疑, 使王娟、杨武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舆论压力, 造成了社会评价的降低, 形成了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2]此外, 不少媒体记者在杨武请求他们出去之时还强行进入杨武家中采访杨武和王娟, 在采访方式和采访地点上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取景时, 杨武的店铺暴露在镜头之下, 店铺的名字和外观清晰可见;未经受访者同意, 将杨武未经处理的正面照曝光于各大媒体上, 都涉嫌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三) 法制报道中的法理性问题

法理性是法制报道区别于其他新闻报道的特性, 是法制报道的灵魂。法制新闻是以法律制度规范作为报道的基本规则和依据, 理所应当通过法律视角来洞察现象, 了解真相, 应从法理的角度来分析事实, 把握事实, 而不能为了收视率或吸引受众眼球将法理性问题淡化或“丢”在了一边。如在杨武案的法制报道中, 更多着眼于社会新闻视角和案件本身, 过于注重“故事性”、“趣味性”或“轰动效应”, 未达到通过剖析案件、传播法治理念、服务法制社会的作用。法制新闻应当突出法制报道的法理性特点, 充分发挥出法制宣传教育、法制预警引导和舆论监督等功能。[3]

(四) 法制报道的娱乐化问题

一些媒体法制报道目的不在于“普法”, 而在于迎合受众的“集体偷窥”心理, 发挥媒体的娱乐功能。有学者将社会集体偷窥定义为多个个体通过大众媒体对被偷窥对象的身体、情感等隐私内容进行窥视的集体行为。[4]如媒体对“杨武案”的报道在推动案件调查审理的同时也将杨武一家的隐私置于公众的视野之中。为了扩大发行量, 提高收视率, 一些媒体失去专业原则, 对受众的兴趣不加理性辨别, 一味迎合, 多家媒体对杨喜利强奸王娟做了过于细致的描写, 在满足受众的偷窥心理的同时, 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五) 法制报道的表层化问题

法制新闻为了突显时效性以达到盈利的目的, 采访、编辑、刊发过于仓促, 内容容易流于表面, 难以深入。多数法制案件仅仅停留在陈述事实、体现冲突等抓人眼球的浅层次方面, 未能提供足够的事实信息, 或者让事实信息在同一个层面简单重复, 对复杂问题的把握则过于简单化, 总是停留在一个可以预见的浅层次框架内, 缺乏对案件背后深层次原因的探究。如“杨武案”报道仅仅是就事论事, 强奸过程描写过细, 而悲剧的因果关系等则没有深入探究, 缺少对其背后的社会问题和法制问题等的思考。新闻工作者不能将目光局限于新闻事件本身, 更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探析有影响的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内容, 给人们带来的一定的启迪或警示。

二、当前法制报道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盲目追求商业利益, 迎合受众猎奇心理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社会大背景下, 媒体作为信息产业也被纳入到了市场运作的轨道, 媒体产业化不断加强, 新闻传播行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崔永元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对于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十分受用。没有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 媒体无法实现盈利。商业利益促使新闻工作者为了争夺新闻资源而滥用采访权, 在新闻采访及作品中, 媒体侵犯受访者正当权益的情况屡见不鲜。受众是媒体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的保证, 媒体深谙读者的猎奇心理, 充当读者窥私的工具, 职业道德在金钱面前荡然无存。如在媒体强行采访王娟的过程中, 王娟遭到至少10家媒体反复询问“说说当时的情景”、“有什么感受”等等。在当事人还在承受巨大的精神和身体伤痛的时候, 媒体“揭疤式”的采访, 无疑会对受害人进行二次伤害。这样的媒体收视率、发行量和点击率往往建立在媒体急功近利与受害人及家人的伤痛上。

(二) 缺乏职业道德与人文关怀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指出, “任意中伤、污蔑、诽谤和缺乏根据的指控, 都是严重的职业罪恶”, “维护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不揭人隐私, 不诽谤他人, 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 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正当要求。”[5]新闻职业道德中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要关注人、关心人、爱护人, 倡导人文精神, 这也是新闻真实、客观、公正、自由原则的依据和出发点。而在“杨武案”中某晨报竟以《“我是世界上最窝囊的丈夫”, 是的, 你还好意思说》作为头版头条的标题进行通版报道。在多家电视法制新闻中甚至还出现了记者采访杨武女儿的情景, 只在眼部打上了马赛克。一些有良知的媒体指出, 杨喜利对王娟实施的是硬暴力, 而媒体对杨武一家实施的则是软暴力。面对一些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的缺失, 资深媒体工作者柴静直斥这一现象为“新闻的耻辱”。

(三) 法律意识和素养的不足

作为新闻报道中的专门性报道, 法制新闻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素养要求更为严格, 也就是说, 不仅要具备新闻传播学方面的知识、素养和能力, 至少应对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 自身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杨武案”报道中出现的媒体侵害当事人名誉权、隐私权和肖像权的行为凸显出一些新闻工作者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缺失与不足, 这会导致当前法制新闻普法效用的弱化。

(四) 缺乏内部规范与法制约束

相对于新闻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 新闻传播法律法规还不明确, 缺乏制约规范, 这些都导致了有些媒体一味追逐商业利益而忽视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以至于出现了道德滑坡、侵犯他人权益、公信力下降等情况。目前, 在我国新闻尚未立法, 也没有体系化的法律法规可循。新闻媒体也未形成在新闻报道方面科学有效的内部规范, 新闻报道采访、编辑、审核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管理漏洞, 这给从行业内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制约带来了阻碍。

(五) 采写作风的浮躁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传媒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质条件的提高和新媒介的产生发展为新闻工作者大幅度改善了工作条件, 但也同时滋生了采写作风浮躁的现象。在“杨武案”的报道中大部分记者怕吃苦受累不愿走访探究求证和深入思考问题, 仅仅将视线停留在几个当事人身上, 千篇一律地报道王娟的受害过程, 专业精神严重缺失。

三、当前法制报道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 以人为本, 增强道德意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也是新闻工作者所要时刻记住的从事新闻报道的最重要的准则。新闻工作者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才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 始终保持自身的正义感和对弱者的同情心、怜悯心和公允心, 才能真正做好新闻。

(二) 提升法律素养, 增强普法意识和责任感

“杨武案”等法制报道的缺失与不足提醒法制新闻工作者应加强法律素养。法制新闻工作者应努力学习法律知识, 请教相关专家学者, 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提高法律修养。面对杨武这样的不懂法、不懂如何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正当权益的大众, 法制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普法意识, 法制报道更应该担负起普法的社会责任。此外, 新闻工作者有着揭露社会阴暗面, 推动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使命, 责任感是记者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学习法律知识, 在采访和传播法制新闻的过程中把握法的精神、增强法制传播者的责任是改进法制报道质量的有效路径。

(三) 规范管理, 加强媒体自律

从现有的状况来看, 新闻管理规范还不健全, 新闻监管主要还是新闻媒体内部的监管。作为媒体一部分的监管单位对媒体自身的监管具有难以逾越的局限性。只有形成成熟有效的监管机制, 突破媒体自身监督的局限才能使新闻监管落到实处, 行之有效。形成责任追究制度是完善新闻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已发生的新闻侵权行为可以依照该制度进行责任追究, 对于新闻从业人员也可以起到震慑作用, 从而减少新闻侵权案件的发生。[6]目前我国尚没有具体的专门性的新闻法规, 除非情节严重, 触犯刑法、宪法和其他法律才会受到惩处。所以, 加强媒体自律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 深入开掘, 增强法制新闻深度

法制新闻工作者要牢记法制新闻是以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和对民普法为主要任务, 在新闻采写编排过程中一切以此为主线, 不断拓展法制新闻背后折射的深层次内涵。如在法制报道中应采取连续报道, 不断跟进案件情况以求将最真实的案情反映给受众;从法制角度出发, 由表及里、从点到面、全方位、多层次的关注, 用丰富的法制案件事实来代替单方面的评述;为求深化效果可以突破新闻本身, 将类似案件归纳总结, 以事实为依托得出结论, 从而引导受众正确看待案件等。

(五) 转变采写作风, 提升专业精神

当前的“走转改”活动可以说是应对新闻从业人员专业精神缺失的一剂良药。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和法制实践中去才能做出优秀的法制新闻。为此, 应始终把推动社会的法制化和普法责任放在首位, 在法制报道中, 不仅要普及法律知识, 更要普及法律意识, 应自觉站在群众立场, 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 不断提高法制新闻报道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122.

[2]刘行芳.新闻法制与新闻伦理[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7:197.

[3]慕明春.法制新闻的法制属性与原则[J].当代传播, 2006 (2) :61.

[4]汪静筠.没有隐私的年代—社会集体偷窥现象浅析[J].社科纵横 (新理论版) , 2010 (9) :22.

[5]马开轩.新闻报道与新闻侵权的法律边界[J].新闻爱好者, 2011 (10) :75.

对当前民主法制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篇3

关键词:民主监督;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D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037-03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三大主要职能之一,也是我国人民民主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形势下,如何履行好政协民主监督的职能,发挥好政协民主监督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各级政协、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民众共同关注和深刻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当前政协民主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级政协的民主监督职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实效。但从总体上来看,民主监督仍然政协履行职能中是一个薄弱环节,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民主监督的认识不到位

当前,整个社会对民主监督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对民主监督的实效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1)从民众的角度看,很多人认为政协委员只是一个荣誉,一个称号,民主监督的作用影响不大,从而对民主监督不抱有太大的期望。(2)从监督者的角度看,存在着不敢监督、不愿监督和不易监督的情况。部分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意识不强,患得患失,甚至害怕“越位”引起领导和部门的反感,因此缺乏民主监督的热情和积极性。(3)从被监督者的角度看,部分被监督者和职能部门对政协的性质和作用不太了解,对政协的民主监督不太重视,或多或少的存在应付心理,认为民主监督“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民主监督增强了工作环节,影响了工作效率,“多此一举”,缺乏接受民主监督的自觉性。

(二)民主监督的主体不合理

当前,我国政协负责人和委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党政机构,这也是造成政协民主监督不力的原因之一。虽然这些负责人和委员的工作能力和民主监督能力都比较强,但从民主监督的角度来看,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方面,从代表性来看,这样的结构是明显不合理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之间利益和主张的差异,归根到底是他们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差异。政协负责人中来自党政机关的太多,就会产生在民主监督中在什么位讲什么话,为党和政府评功摆好的多,批评建议的少,这样民主监督的功能无形中就被弱化,也使政协工作的代表性打了折扣。另一方面这样的构成,有悖于政协职责履行的内在要求。这些政协负责人和委员们既是权力机关的成员,又是执行机关的要员,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双重身份带来了巨大的矛盾,类似于“运动员同时是裁判员”的角色混淆,大大削弱了民主监督的作用。

(三)民主监督的形式不丰富

民主监督的形式不很丰富,这是影响民主监督实效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政协开展民主监督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政协的全体会议或专门委员会会议作出的有关决议。二是政协组织向党和政府提出各种建议、报告。三是政协委员参加党和政府组织的调研活动。这三种民主监督的形式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涵盖性,一般来说,在现实政治实践中,政协的民主监督工作在这个范围内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开展。但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协的民主监督在实际工作中还必须有丰富具体灵活的实现形式,像司法机构聘请政协委员担任监督员,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我国民主监督的发展空间很大,因此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多的实现形式。

(四)民主监督的效果不理想

和国家的权力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不同,政协作为协商机构,它实施的民主监督既没有法律的效力,也没有党纪、政纪的约束力,因而导致它的监督效果缺乏影响力,效果不太理想。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引起领导和部门党的重视,或者是表面上重视、实际上轻视,或者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没有被真正的接受,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很多地方的监督员聘请不规范,导致监督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有些监督工作浮于表面,或者半途而废,不深入不彻底,难以见效。被监督者听不听取、接不接受、采不采纳批评建议,完全取决于其自觉程度。即使不接受监督,也不算违纪违法,更难受到约束和制裁。因此,政协民主监督经常会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关键时候不要”的现象。由于权威性不够,民主监督往往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由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民主监督的权威性更显不够。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监督无力的恶性循环。

二、政协民主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当前我国政协民主监督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民主监督的定位不明确

人民政协是一个政治组织和协商机构,这样的定位决定了它既没有立法权,也没有行政权,更没有领导权。但是我国的政协章程又明确表明,政协组织具有民主监督的权利。这实质上是一种矛盾,因为权利不等于权力,权利不具备强制性。政协组织只有监督权而没有其他刚性权力作保证,它通过的决议,提出的批评建议没有法律效力和行政执行力,这种监督往往会软弱无力。对于批评建议听不听取、接不接受、采不采纳完全取决于相关领导干部民主素质的高低、统战观念的强弱以及政协主要领导的权威。即使相关领导或部门不经过协商,不接受监督,也不会受到纪律或者法规的制约和处罚。而政协作为非权力性组织,也拿不出过硬的措施加以制约,这种定位的不明确导致了民主监督力度的缺乏。

(二)民主监督的配合不到位

政协民主监督虽然不具备法律的强制性和行政的命令性但它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和政治性,具有层次高、范围广、成本低、效率高、形式活等其他民主形式所没有的独特优势。然而单一的政协民主监督在实践中作用的发挥的非常受限,委员们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定位不明、渠道不畅和无处着力。定位不明是指政协民主监督和党内民主监督、人大法律监督、行政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等相比,没有明显的界限;渠道不畅是指政协委员们获取监督信息的渠道不通畅;无处着力是指政协委员们大都是孤军封站,形不成强大的合力,而且自身专业优势也得不到充分得发挥等。在现实政治层面中,缺乏与人大等权力性监督形式的合作,导致政协的民主监督缺乏刚性;缺乏与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合作,使政协的民主监督缺乏影响力;与群众监督缺乏合作,使政协的民主监督难以深入人心,不能和群众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能广泛地反映民众的呼声等等。因此,民主监督影响与其他各类监督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发挥更为强大的整体功效。

(三)民主监督的机制不完善

机制不完善是制约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原因。民主监督虽然是政协的一项基本职能,但建国以来并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只是在党的相关文件、政协章程、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有过一些规定和阐述,对于民主监督的目的、民主监督的程序、民主监督的规则等重大问题没有具体的界定,并且在具体实践中缺乏配套措施,因此实践起来有很大的局限性大和随意性,直接影响了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效。政协委员缺乏知情权,获得的信息有限,实施民主监督无从下手。有些党政部门对政协的民主监督缺乏有效的沟通,也没有一定的反馈措施,致使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常常石沉大海。而对于那些来自党政机关的政协委员来说,还会出现自己提出的批评意见要求自己改正的现象,结果使民主监督流于形式。同时,我国的民主政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还不十分完善,各种保障机制还不十分健全,这就使得政协的民主监督在实践中受到了很多限制,出现了怕“越位”,怕“惹事”,怕“风险”等现象,影响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造成了政协民主监督的实践困难。

三、加强政协民主监督的对策思考

为了更好地履行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提升民主监督的有效性,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强化民主监督的意识,增强主动性

1.政协委员作为民主监督的主体,应该充分认识到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政治价值和现实作用,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建议和意见,做到有理、有据、有力,从而不断提升民主监督的实效。2.提升政协民主监督的实效性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党委政府要引导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正确对待和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并积极主动地支持和帮助政协各级组织推进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制度化和规范化。3.要加大对政协及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政协的民主监督工作深入人心,为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拓展民主监督的渠道,增强灵活性

1.用好用活现有的民主监督形式。经过近些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各级政协组织在履行民主监督工作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形式和途径,比如政协例会、调研、提案、建议案、参与行风评议等等。对于这些好的形式和途径,应该进一步的加以规范和完善,使民主监督的职能更好的得以充分的发挥。2.积极探索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途径。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主监督的形式和途径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当前已有一些政协组织在实践中创造出了新的民主监督形式,像参加民主评议、执法检查,举办政协论坛等等,使得民主监督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民主监督的实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不断健全和完善这些形式和途径的同时,还要结合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不断拓展民主监督新的渠道。

(三)完善民主监督的机制,增强规范性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要推进民主监督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其制度化建设:1.建立健全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要明确规定民主监督的范围、内容、形式、程序、落实、反馈等,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保障民主监督的健康平稳运行。2.建立健全民主监督的制约机制。要从制度上入手,建立有效民主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政协委员们提出批评意见的权力和自由,为民主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证。3.建立健全民主监督的保护机制。要制定保护政协委员们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措施,确保委员们提出批评意见以及进行举报的正常行使和不受侵犯。4.建立健全民主监督的激励机制。对于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委员们,以及对于自觉接受民主监督、扎实改进工作的党政部门,应当予以恰当的奖励,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以达到整体推进民主监督的目的。

(四)把握民主监督的重点,提升实效性

1.选好议题。政协民主监督的内容十分宽泛,形式和途径也多种多样,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选好议题,突出重点,才能取得良好的实效。因此,应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当前的中心工作,选择社会普遍关注、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度的民主监督。2.深入调研。在民主监督的过程中,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和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力求使所提出的批评意见客观公正,所提出的建议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政协的民主监督真正做到有据、有方、有为、有果。3.搞好协商。要坚持以民主协商和批评建议为主要形式和途径,多提建设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这就要求政协委员们把自己摆在与被监督者平等的地位,采取民主的方式、讨论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搞好协商。4.提高素质。民主监督效果的好坏和政协委员们的素质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不断提高政协委员们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他们提高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能力和水平。

(五)加强民主监督的合作,增强协同性

加强和改进当前政协的民主监督工作,还要在加强与其他监督形式相配合、相协调上下功夫:1.与新闻监督相结合。新闻舆论监督对民主监督起辅助加强作用。通过开办“政协论坛”、“委员之声”、“政协建议专栏”、“民主监督”等类似的专栏或节目,反映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扩大大民主监督的力度和影响。2.与人大权力监督相结合。政协的民主监督意见和建议,可以单独提交党委政府,也可以不作最后定论,提交人大讨论并由人大最后作出决定,变成具有约束力的意见,这样不仅加强了政协与人大的联系与合作,也有利于政协民主监督实效性的提高。3.与专门监督机构的监督相结合。例如,可以与党委纪检监察机关联合开展反腐倡廉专题监督,对重大案件开展听证、督察工作,利用自身联系广泛的优势,为反腐倡廉工作的提供信息资源和智力支持。4.与群众监督相结合。政协的民主监督要充分发挥自身联系广泛的优势,和群众监督紧密结合,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对加强统计法制建设的几点看法 篇4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09-8-7 16:26:08浏览: 1308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颁布实施,转瞬已是二十六个春秋。二十六年来新中国统计法制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经历了创建、曲折、完善和发展的光辉历程,为统计改革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6月27日,全国人大又顺利通过了对《统计法》的修改,这不仅是全国广大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者的又一喜事,《统计法》的修改也给统计工作迎来了有一个春天。实施《统计法》二十六年来,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是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开展统计工作的迫切需要,只有始终坚持“依法治统,依法兴统”的工作方针,统计事业的发展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统计服务水平才能够不断提高。工作中我们要始终抓住依法治统这个纲,坚持普法、执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统计法制建设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才能促进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统、依法兴统,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

一、将依法治理确立为统计工作的基本策略

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作为承担统计管理工作的政府统计部门依法治理统计,是适应依法治国方略,转变传统统计管理方式的必然要求。依法治理统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统计法治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治理统计工作的方式,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统计法治是在总结统计管理经验教训,借鉴人类社会特别是近代以来社会治理的成功做法,在批判和扬弃我国传统人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统计工作方式,反映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统计法治能够最有效地保护统计社会关系的长期稳定,能够最有力的保护统计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要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得实惠。将依法治理确立为统计工作的基本策略,坚持行使好法定职权,履行好法定职责,不错位、不越

权;坚决“不出假数”,确保“真实可信”,对搞“数字腐败”者,不管其权大权小,位高位低,都应该收到统计法律的制裁。

二、保持统计队伍的稳定

《统计法》第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设置专职或者兼职的统计人员,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从现实情况看,多数乡镇统计工作人员为兼职,经费待遇上也不能得到保障,工资待遇偏差、下面的记帐户不如实记帐、乡镇统计不安心工作等问题的出现、这几年虽说上级统计部门给基础统计站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但是总的来说相比别的部门来说还有一定差距,导致统计数据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三、抓好统计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统计法律意识

继续加大对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领导干部和统计人员的统计法律意识,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这不仅是统计部门常抓不懈的基础性工作,而且也是新时期开展统计法制工作的一项重要性工作,只要全社会对统计法律法规认识到位了,统计的各项工作才能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在宣传的方式上不仅要利用普法、统计人员上岗培训和统计宣传日等形式,而且要借助各种大型普查和专项调查,把统计法律法规贯穿进去,进行全面宣传,营造一个依法治统,依法兴统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宣传也要有针对性,既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执行统计法的典型,同时也要适当曝光一些违反统计法而受到处罚的案例,以儆效尤。宣传统计法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举办学习班、发放学习材料、举办知识竞赛、有奖征文、街头宣传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统计法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提高人们统计法制意识,形成统计执法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

严格执法是提高统计部门地位,树立统计法律权威,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加强统计法治,不仅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执法水平,才能够有效推进依法治统。首先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法律意识强、懂统

计业务的执法队伍。其次要从基础抓起,苦练内功,严格遵守办案程序和办案纪律,做到依法办案程序化、规范化、合法化。第三要敢于执法,善于执法,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稳妥处理每一个案件。第四要坚持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统计部门与其它有关部门联合执法相结合,专业执法与全员执法相结合的原则,把统计执法检查贯穿于整个统计活动之中,做到执法检查经常化、制度化。第五要重视办案质量,把每一件案件都办成“铁案”。

五、强化统计管理职能,依法规范基层基础统计工作

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及《湖北省统计管理条例》,都对统计部门的管理职能做了法律的规定。在组织指导、协调管理全社会的统计工作,统计调查计划,统计调查制度,统计资料的发布和管理,统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等方面,对各级统计部门的职能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是,多年来统计部门忙于应付繁重的统计工作任务,统计工作的综合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履行,有些该管的事没有管起来。新时期应强化统计管理职能,依法规范基层基础统计工作,特别是乡、镇两级政府,要真正重视统计工作,乡镇要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保证统计调查经费。各部门、各单位也要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指定统计负责人,规范单位和部门的统计工作,切实做到数出一门,充分发挥好综合统计的职能。

对当前民主法制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篇5

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领导班子成员沟通思想,消除矛盾,增强团结,提高素质的重要措施,也是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性锻炼的有效途径。然而,笔者在近几年来参加县级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中发现,少部分民主生活会存在诸如征求的意见和建议无关痛痒,可有可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蜻蜓点水,内容不实等问题。为此,各级党组织必须提高对民主生活会的认识,抓住关键环节,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建设成团结务实、战斗力强的优秀班子。

一、当前民主生活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级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大多数能按照上级党委、纪委和组织部门的要求如期召开,按照制定方案、征求意见、撰写发言提纲、召开民主生活会、形成整改方案的要求,做到每年最少召开一次。但是部分单位的民主生活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思想认识存在误区。个别单位对民主生活会的应有作用缺乏认识,有的人甚至觉得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尤其是在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时期,民主生活会过时了,即使参加民主生活会也是摆样子,走过场,完成任务而已。结果使民主生活会制度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

2、查找问题敷衍了事。广泛征求意见,实事求是的查找班子和班子成员存在的问题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前提。然而,当前一些单位的党员干部在征求意见过程中,遮遮掩掩,不敢提意见,不敢如实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敢实事求是的指出班子和其他班子成员存在的不足。查找自己的问题,怕丢面子,影响个人威信;指出他人不足,怕伤和气,造成不和谐因素,弄僵关系;谈上下级的不是,怕“穿小鞋”影响前程,怕失去群众基础丢选票。为此,通常出现汇报工作情况多,谈个人思想少,总结工作成绩多,谈工作缺点少;查找原因讲客观方面的多,谈主观方面的少。

3、开展批评蜻蜓点水。有些单位的同志对错误的思想、言行,见怪不怪,不批评不劝阻,恪守“多栽花少栽刺”的信条,该提醒的不提醒,该批评的不批评。有的回避矛盾,相互吹捧,彼此“包涵”;有的对歪风邪气退避三舍,或虚晃一枪,或蜻蜓点水,明哲保身;有的说几句诸如工作中情绪急躁,工作不够大胆,思想不够解放等不痛不痒的话;还有的批评诸如不注意休息、不注意身体等“可爱缺点”;把严肃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庸俗的表扬与自我表扬,触及不了灵魂。甚至有的或只说事实不摆理由,措词偏激,以偏盖全,让对方难以接受;或小题大做,乱扣帽子,上纲上线;或夸大其词,强泄私愤,打击报复。

4、整改措施软弱无力。民主生活会的目的是解决班子和班子成员间存在的问题。有的单位虽然对存在的问题找得很准,但由于研究的不够透彻,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或整改措施不够明确具体,没有做到责任到人而无法抓落实,最终导致问题仍然是问题,矛盾仍然是矛盾。

二、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党性观念淡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着眼点,就是依据党的原则,澄清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而那些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清醒地认识和改正;对党内不良现象不能理直气壮地提出批评和纠正;对正确的东西不能旗帜鲜明地肯定和支持的党员干部,根本原因就是党性观念淡化,思想认识不够深刻。

二是庸俗思想作怪。受社会一些诸如人情硬于原则、“威性”强于党性、“权威”就是能力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党员干部自觉不自觉地把“关系学”搬到党内生活中来,遇事不是站在党性和政策原则的立场上,而是处处考虑“关系”,事事考虑得失利弊;个别一把手急于树立“威性”搞“一言堂”,容不得不同声音,把别人的批评看成是损害“威性”。致使不能开展正常的上下级和相互间的批评,导致民主生活会成过场。

三是会议议题松散。一些单位民主生活会前准备不充分,围绕主题安排学习不够,一把手与其他成员交心不足,发言材料准备不充分,导致会议议题不集中,针对性不强,民主生活会的味道逐渐淡化。谈成绩不谈问题,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用成绩掩盖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也是三言两语,轻描淡写,或用共性问题代替个性检讨,民主生活会开成评功摆好会。

四是制度建设滞后。一些党组织因没有建立健全会议分析、考核、报告、通报等制度,导致准备伧促,主题模糊,整改措施不力。同时,上级党组织对基层民主生活会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有所松懈,尤其是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还不到位,导致这些单位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得不到较好保证。

三、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对民主生活会的认识

应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普遍进行民主集中制教育,帮助他们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到民主生活会不同于党内的一般会议,要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深刻认识到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要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深刻认识到通过民主生活会既可相互发现不足,改进缺点,相互提高,又可化解班子成员之间因工作而产生的矛盾和隔阂,增进团结。从而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解决班子以及个人之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二)抓住会前四个关键环节

一是查找问题,明确主题。在召开民主生活会前,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的方法,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提”即采取“面对面”、“背靠背”,如无记名征求群众意见、群众代表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自己找”即领导干部本人对照党性、党风方面的要求,查找自己的不足;“上级点”即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上级组织和领导要明确指出其不足,一把手和本人要主动听取上级组织和领导的意见;“互相帮”即领导班子或班子成员之间要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针对查找到的突出问题,确定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及召开办法。

二是组织学习,净化思想。政治性、思想性、原则性是民主生活会的基本要求,只有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民主生活会的根本指导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用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规范自己,才能使班子和班子成员找准问题,剖析深刻,方向明确,在重大问题上保持思想和行动的一致。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采取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读和写、讲和听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感性认识和分析思考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关键要增强学习的系统性、深入性和有效性,确保征求意见广、查摆问题准、剖析问题深,为撰写发言提纲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奠定思想基础。

三是征求意见,如实反馈。要在一定范围内通报会议时间和主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征求意见要既“富有营养”又“原汁原味”。“富有营养”是指征求意见必须具有群众性、广泛性,反映出群众的声音,通过征求意见表、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开通热线电话、设置意见箱、单独走访等形式,广开言路,全面了解本单位、本系统和服务对象中各个层次人员的心声,认真总结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体现“从群众中来”,达到找准问题的目的。“原汁原味”是对广泛征求到的意见,要不去棱角,不提炼加工,不变味,由机关党组织人事和纪检监察部门向单位第一责任人进行反馈,第一责任人要分别向班子成员反馈。反馈都要坚决做到原汁原味。这样,领导干部才能听到真实声音,思想灵魂才会有触动,思考问题才会更深入。开展谈心活动,坦诚交流思想是民主生活会的重要一环,民主生活会前,一把手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之间都要互相谈心,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对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到位和“突袭”批评的现象发生。同时要与下属单位负责同志谈心。谈心要从相互帮助和增进团结的愿望出发,畅所欲言,开诚布公,以心交心,见人见事见思想,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要谈出问题,谈出原因,谈出感情,谈出团结。

四是撰写提纲,自我剖析。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前,都要根据主题和群众所提意见,认真搞好党性分析,写好剖析材料。着重检查在党性党风方面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检查廉洁自律情况,剖析思想根源。剖析材料内容包括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发言提纲应限制在3000字左右,内容限定为上次民主生活会落实整改情况、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等四个方面各占1/4左右。同时,对班子和其他成员至少提出2条以上建议和整改意见。书写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认真进行党性分析。党性分析要利用理论学习的成果,对照党章规定,按照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全面查找自己近年来的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及存在的思想根源,避免避重就轻和空泛无物。二是分析要有针对性。要对自己进行全面审视,找准问题,抓住关键,提高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做到既准确又深刻。三是分析要有深刻性。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查找到的问题,分析存在的深层原因和思想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既要避免分析问题浅尝辄止,又要避免剖析材料总结经验自我夸奖多,变相表扬不关疼痒多等现象,真正做到围绕问题去分析,紧抓问题去解决。只有真正反思自己,才能写出深刻的剖析材料,会上才能全面深刻的开展自我批评,并做到虚怀若谷、闻过则喜、诚心诚意的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批评。

(三)扎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严肃大胆,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使领导班子成员在团结的基础上达成新的团结统一。关键要发挥“两个作用,达到一个目的”。一是发挥一把手的作用。一把手是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氛围的营造者、火候的调控者,有责任带头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去营造出民主生活会严肃认真讲实话、生动活泼讲当面话的政治氛围。引导大家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中,既从大处着眼,又善于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抓住实质论危害寻根源,不放过问题又不追究细枝末叶。二是发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自我批评要高标准、严要求,内容丰富具体,不护短、不遮丑、不怕痛,对所提意见,正确的要诚恳接受并切实改正;不符合事实或不完全符合事实的,要实事求是地作出说明。相互批评要站在关心爱护同志、维护团结的立场上,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严肃大胆的进行。同时还要把握住生活会形式,使批评与自我批评效果和作用最大化。第一种形式是一个同志自我批评以后,其他同志依次就他本人进行大胆批评;第二种是一个同志自我批评以后,对其他同志进行大胆批评;第三种是先全部进行完自我批评,然后进行集中的相互批评。无论选用哪种形式,班子成员都要提前做好思想准备。一把手还要把握好时间进度,最好能趁热打铁,避免冷场后再预热的现象。三是要达到新的团结统一的目的。要就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批评出共识,批评出方向,批评出合力,达到思想上共振,感情上共鸣,行动上共进,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从而达到新的团结统一的目的。在民主生活会上对违纪问题能主动检查并积极纠正的,可根据情况,不予处分或从轻处分;有违纪问题又不在民主生活会上自查自纠的,必须严肃纪律,从重处分。

(四)抓好整改落实确保民主生活会质量

民主生活会后,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措施,要到群众中去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切实解决班子和班子成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相关制度,巩固民主生活会成果。并在一定范围内向干部、群众通报有关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并把民主生活会的情况在一周内书面报告上级组织部门和纪检机关。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领导指导基层民主生活会和对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严格落实党委班子成员及纪委、组织部领导参加指导基层民主生活会的有关规定,建立督促、检查和指导民主生活会的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机制。对好的要进行表扬和总结,对差的要责令重新召开。要实行民主生活会量化考评制度,把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和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当前民主法制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篇6

发布日期: 2014-11-08 发布:

1.我市农村居民点现状

本次调研范围内共有698个行政村,其中规划62个中心村,149个基层村,现已完成了33个中心村以及86个基层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并对区外一些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典型、新做法进行了调研。从房屋建设、村庄组织、基础建设等多个方面的不同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对发现的问题展开了细致的调查,希望从中收获一份宝贵的经验,提供一点有用的信息与参考。

2.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编制整体滞后,并且期限较短,发展后劲不足。长期以来,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规划仅局限于城市和城镇范围内,农村规划覆盖率较低,农民建房无序进行。在编制规划中,某些地方有短视现象,规划的年限较短,势必影响新农村的长远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贯穿在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相伴而行、共始共终。因此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眼光,不仅要做好近期规划,还要对村庄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和展望。

(2)自然村庄规模散、小。调研发现,由于农村建设缺乏规划,农村建房主要是以组和自然村落为单位,依托行政地域,实行沿路、沿河发展,形成了马路村、河沿村,出现了“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现象,也有一些自然村落几户一庄,既不成线,更不成块,“只见新房,不见新村”,这严重影响了我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规模化经营。

(3)农村居民点建设管理薄弱。有些乡镇有农村居民规划点,但进居住区的少,在老宅基地翻盖多。究其原因为:一是乡镇机构改革后,人员少、管理范围大,致使农村违法、违章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二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分类指导和区域协调政策和措施,各行政村的职能和定位不够明确,发展重点不突出。三是乡镇政府忙于招商引资、经济工作和计划生育,忽视了农村规划和居民点的规划建设。

(4)城市规划代替村庄规划,缺少农村特色。有些村庄套用城市规划手段来规划农村,忽视了农村经济的特点,把村庄建成了城市小区,这既不符合农村实际,也给农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新农村建设规划有着不同于城市规划的特点,加之农村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差别很大。只有从各地实际出发,从农村特色的角度来规划农村现代化建设,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才能使规划的实施收到良好的效果。

(5)趋大攀比,实施困难。某些官员急于干出点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政绩,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未能充分考虑当地农村的经济实力,盲目攀比,超过了农村的实际承受能力,实施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当前、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政府财力有限,新农村建设规划只有立足现有的基础,以不增加农村负担为前提,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才能把规划的内容真正落到实处。

3.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几点建议

3.1加强管理、科学规划

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十分必要。一是要统筹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管理;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把“实施村”的村级规划完成情况纳入考核,保证规划编制的顺利进行;三是要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办法及技术规程,使规划的编制有章可循;四是与规划内容相关的部门要联合协调,科学预测未来人口流动、产业发展、资源变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趋势,保证编制质量;五是要出台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并在严格执行现有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把新农村建设规划落到实处;六是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优秀科技成果,对农村进行整体规划。

3.2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展生产是其关键所在,应将其放在首要位置。而改善生活则是新农村规划之中农民最关注的焦点。如果能够对于新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实事求是的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则可以一方面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之上促进生产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之中,要注重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两者之间的统一,不能够将发展农业生产与改善农民生活两者之间教条的割裂。同时,新农村规划过程之中,要时刻将规划的受益体落在农民身上,要能够以服务于农民为主要导向。在新农村规划过程之中,要能够积极的听取农民的心声,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加强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建设,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3.3稳步推进、统筹规划

新农村建设规划要立足现状,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依据不同农村类型,区别情况,采取不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稳步推进、统筹规划。对于有经济实力、有改造条件的村庄,可先行进行试点,用市场经济机制带动其它村庄的规划建设。要从政策上鼓励、经费上支持、技术上指导、程序上规范,村庄的深度规划要成熟一个编制一个,稳步前进。规划要把阶段性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条件,按照规模适度,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的要求,制定村庄规模调整和撤村建居方案,解决好村庄总体布局问题。

3.4尊重民意、特色发展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广泛征求和吸纳村民和基层干部的意见,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和村民大会等形式,请村民为建设规划出谋划策,提高村民的参与程度,使规划更贴近实际、切合民意。在规划村庄的空间调整上,更要充分考虑村民意愿,对于那些农民群众总体富裕程度确实较高、且旧村改造的意愿非常强烈的村庄,应鼓励其在高水平规划设计的前提下拆旧建新进行整体改造;对于大多数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村庄,切忌不切实际和不顾群众意愿的大拆大建,不搞“劳民工程”和“形象工程”,要尊重农民意愿,把立足点放在环境整治和局部改造上,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当前民主法制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看法 篇7

一、学校体育法制的解释

有学者认为:“法制就是法律制度, 是法律所规范的制度, 包括立法制度、司法制度、执法制度,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制度的表现形态——法律, 法律制度是由法律规范所构成的”[1,2], 笔者同意这一观点。那么体育法制则是法制在体育领域中的运用和体现, 是由负责管理学校体育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用以调整、确立体育活动的法律和制度。包括体育立法、体育执法、体育司法、体育守法和对体育法律实施的监督等各个环节构成的一个系统, 还指体育活动中依法办事的原则。而学校体育法制则又给体育法制限定了空间, 是法制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应用与体现。学校体育要实行“依法治体”, 必须具有完备的学校体育法制。学校体育法制建设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为了确保学校体育参与者的体育权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 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 故学校体育法制建设小而言之对学校体育参与者体育权的保障起到重要作用;大而言之, 对整个社会环境的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二、学校体育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立法方面

由于新中国成立前后整整60年中从计划经济时代步入了市场经济时代, 在我国的体育法系还不完善的时期, 在当时只能以国家的与教育相关的政策以及学校为完成教育和体育教育目标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来指导当时的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当时法律文本主要以会议摘要、领导人讲话、通知、领导人“指示”、“暂行条例”、“草案”等形式出现, 并且在不断地规范化。这些政策性文件起到了法律法规的作用, 保障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现行有效的学校体育法规的名称还是不规范, 沿用着“条例”的名称, 这样降低了学校体育法规应有的效力和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以下简称体育法) 对学校体育的规定独设一章, 但是对学校体育的指导具有宏观性, 法的内容不够完善, 不能全面地触及到方方面面, 要达到依法管理学校体育工作的目的有些困难。例如学生体育权的问题, 在体育法中并没有明文规定, 宣言性、原则性、概括性的条款内容占很大的比例, 只能从其法律原则和精神理念上理解, 而可操作性不强。学生的体育参与权就是《体育法》的第二条“参与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中体现出来的。使得学校伤害事故的处理依据不足。我国的《体育法》在第七章有关法律责任的条文中, 只对正在进行的体育活动作了如下的规定:“在体育活动中, 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的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违反治安管理的, 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并未对有关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的方面进行专门规定和立法。法律的薄弱直接影响到了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的合法性和公平性[3]。同时, 也影响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开拓性进展, 因此需进一步修订并设立配套法规。

(二) 执法方面

这里的执法是指学校对现有法律、法规等有关学校体育的规定的执行情况。学校体育包括各类大、中、小学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各种级别的学校体育竞赛等形式。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时发现, 文章反映学校对现有法律、法规等有关学校体育的规定的执行情况较多,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体育课开展和课堂质量得不到保障。《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第二章第七条规定, 学校应当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 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活动。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体育法》第三章第十八条规定, 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 将体育课列为考核学生学业成绩的科目。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4], 但是挤占体育课时间的现象时有发生 (多发生在中学) , 全校性的活动占用体育课似乎是应该的 (但如果文化课被占了, 却可用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去补) ;学校的公益劳动可以占用体育课;复习考试可以占用体育课等等。课堂质量不高主要的原因是场地器材的缺乏, 并且有的学校的器材配备有很大问题。而在体育法的第二十二条有明文规定, 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而上述现象的发生, 从侧面也体现了学校有法不依, 依法不严。

2.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充分享用。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早在1955年, 教育部已经注意到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发出了《关于小学课外活动的规定的通知》。1982年, 教育部专门发出《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但是场地设施的不标准甚至缺乏, 这就不能使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得到保证。事实说明, 相当一部分学校在课外体育活动上没有按法规执行, 另一方面, 也说明个别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不足, 进一步说明对有关于体育经费的明确规定执行不足。

3.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政策法规的重心已经从单一的竞技目标向教育与竞技并重的复合目标转变[5]。但是, 部分学校在执行学校体育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时, 依然相对重视金牌战略, 并没有完全的依法行事, 做到教育与竞技目标相结合。且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开展不足。

4.体育师资配备水平梯度不够和谐。《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对体育教师的配备和教师待遇问题都有规定。《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有调查表明, 相对于整个师资的学历结构来讲, 部分学校里的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不符合国家对中小学师资水平的要求, 高学历的比例偏低, 甚至有的学校没有女教师。这将影响到学校体育的教学水平和竞争实力。近年来, 随着对体育教师学历达标要求及职称评定工作的开展, 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进行函授、进修、脱产等形式的学习, 但各级学校仍有差距。

(三) 监督和救济方面

法律监督欠完善。对学校体育法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渠道、途径可以多层次、多方位, 但仍需成立专门的机构, 有专门人员负责, 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对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应纳入学校领导政绩的考核评价指标[6]。

现行学生法律救济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 虽对维护学校管理秩序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缺陷[6]。首先, “教育法”及实施细则对学生申述制度做出的规定过于笼统、简约, 仅仅是原则性规定, 缺乏操作性[7];其次, 民事诉讼没有把受教育权列入其管辖范围, 且行政诉讼所依据的《行政诉讼法》没有把侵犯受教育权列入其受案范围, 导致学生的受教育权受到伤害时, 诉求无助;第三, 各项救济制度之间没有建立合理的联系从而影响了学生申诉制度功能的发挥;第四, 体育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在我国, 体育保险是一个新兴产业, 是保险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将是解决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有效途径。但起步较晚, 在我国保险业中体育保险还只占有很小的比例。体育保险法规、制度还不健全, 保险的对象也单一, 国家只对有奥运项目的运动员承保, 并且也只对国家运动员制定了《国家队运动员伤残事故等级标准》[8]。

(四) 普法方面

学校体育法律法规的普及情况可以从学校体育教师、学生的法律意识中体现出来。有调查显示, 广大学生、体育教师及学生家长对学校体育法律法规中赋予自己的权利、义务缺乏了解, 他们了解体育法律法规的知识主要是通过网络等途径。由于维权意识的缺乏, 他们就不可能充分运用各项体育法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更不会自觉地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的管理者们的执法、守法状况进行监督。这说明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淡薄, 学校教育这一主渠道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拓展。

三、建议

(一) 加快学校体育立法步伐, 提高立法质量, 建立完备的学校体育法规体系

应制定特别法律对各项基本制度和原则予以确立, 学校体育法应将以前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近年来新的制度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 加快我国学校体育立法速度[9]。立法时, 考虑周全;执法时要公平公正, 宽严相济。同时, 有必要在现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基础上, 以《宪法》为依据, 以《体育法》为核心, 制定专门的学校体育法, 以提高立法的层次, 进而提高学校体育法规的整体效力。加快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在《体育法》的学校体育内容中明确体育权概念、明确各教育水平层面学生的健康标准等内容, 也为迅速建立起学校体育保险制度提供强制保障。完善体育法, 制定有效的体育保险法规, 可以使体育保险朝着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从而确保学校体育健康、快速地发展和改革。

(二) 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加强自身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

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是国家体育法律法规的具体贯彻执行者, 他们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 直接决定着体育法律法规在日常的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否贯彻执行、如何贯彻执行及其实际效果。

(三) 建立学校体育执法的监督、检查制度及加强学校体育司法建设

建立学校体育保险法规、制度, 可以使学校体育朝着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确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出现责任纠纷时做到有法可依;确保学校体育改革向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确保学生和教师能够获得最佳化的法律效益[8]。

(四) 做好宣传普法工作

目前, 体育法学相关课程主要在高等学校开展, 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普及体育法学课程, 使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这门课, 使之不仅是体育学院学生的必修课, 也成为学校学生的选修课, 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体育权利的意识和能力。另外, 大众媒体也是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应加大力度做好这方面资源的开发。

(五) 学校体育法制建设需要法律规范外部环境治理行为主体行为

学校体育法制建设需要法律规范外部环境治理行为主体行为, 使之发挥正向功能;需要法律惩戒外部环境行为主体不良行为;需要法律保障学校体育现代化外部环境有序运行的良好秩序;需要法律引导外部环境行为主体发挥其正向功能[10]。法律要规范学校体育外部环境为学校体育法制建设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周永坤.法理学——全球视野[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530.

[2]陈华荣.20世纪的中国学校体育法制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 19 (5) :4-7.

[3]唐志钢, 曹荣芳.建立学校体育保险体系的构想[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2) .

[4]张华莹.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法制建设研究——以连云港市学校体育为例[D].南京体育学院, 2008, 5.

[5]彭雪涵.改革开放时期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文本解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32 (5) :76-79.

[6]金惠娟.中日学校体育法制建设比较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03, 25 (3) :10-11.

[7]张胜先、杨雪宾.如何构建二元化的高校学生权利救济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22

[8]李怡.对建立高校体育保险制度必要性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体育教学部.2005.10.

[9]张厚福.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体育法的立法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1 (7) :17.

上一篇:民政局6月份工作总结下一篇:听花期越来越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