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当前危机(精选10篇)
应对当前危机 篇1
2007年,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贝尔斯登、房地美与房利美、雷曼兄弟、美林公司、高盛、摩根士丹利、华盛顿互惠银行等全球顶尖的投资银行几乎在一夜间垮掉。在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后的两个月时间里, 华尔街蝴蝶翅膀振动掀起的横扫全球的金融风暴, 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从美国向其他地区蔓延, 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 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下, 全球资金链条急速缩紧, 融资成本大幅上升, 企业生产大幅放缓, 世界实体经济遭受严重冲击。种种迹象表明, 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 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已成定局, 发达经济体将陷入全面衰退, 新兴经济体也正面临严重冲击。
在经历了30年高歌猛进之后, 中国经济也在世界金融危机的波及下突然减速, 对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中的中国企业来讲, 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寒冬的彻骨之痛。目前,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出口增速回落, 贸易顺差下降, 贸易利益减少;工业企业增速减缓, 企业融资困难, 缺乏持续发展资金, 中小企业经营困难, 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而且因为某些方面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还没有完全暴露和显现, 世界金融危机对工业经济的影响还会延续较长一段时间。面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营环境的严重恶化, 有的企业不堪重负, 破产倒闭;有的企业手足无措, 坐以待毙;有的企业全面撤资, 以求自保;有的企业盲目扩张, 再陷危局。在党和政府作出的一系列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有力支持下,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我国企业必须鼓起勇气, 直面危机, 审时度势, 迎接挑战, 作出积极而又正确的战略选择, 调整发展战略, 完善体制机制, 增强创新能力, 加强风险防控, 以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强化, 安度寒冬, 转“危”为“机”, 再谋发展。
一、根据环境变化调整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是围绕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确立的愿景目标以及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选择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竞争策略等。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 企业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 并根据环境变化调整发展战略。
1、要重新审视企业的发展战略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重大且深远, 市场竞争格局势必会发生重大变化。面对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 企业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 认真评估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分析企业应对危机的前景和对策, 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修正企业的发展战略, 重新确定市场定位, 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如果是所处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并且自身具有相当竞争优势的企业, 可以采取收缩战线、压缩产量的战略, 以渡过难关, 再谋发展;如果是所处行业严重不景气并且自身已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要审时度势, 必要时应及时实施战略调整, 重新确立企业的市场定位。
2、要不断提高主业的竞争能力
对企业来说, 主业是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 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和企业生存的基础。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 企业应集中有限资源做优做强做大现有的主业, 不断巩固和提高主业的竞争优势。在集中资源发展主业的基础之上,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 选择一些与主业及其核心能力联系密切的业务作为新的发展板块, 通过不同业务之间共享已有的技术、品牌、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等资源, 依托现有主业形成的优势地位和核心能力, 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尽快建立起新业务的竞争优势。但对已经进入多元业务并且处境较为困难的企业,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要主动剥离不具竞争力的业务, 主动剥离与主业无关的业务板块, 把有限资源集中于最有竞争力的业务, 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主业的竞争力。
3、要慎重实施兼并收购
企业要做大, 一般会面临是依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还是兼并收购的战略选择问题。从国内外的经验看, 兼并收购是一把双刃剑, 成功的兼并收购有利于企业壮大实力, 不成功的兼并收购则会成为企业的沉重包袱, 甚至会拖垮企业。企业在实施并购重组时, 一定要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考虑到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和整合能力。近几年, 我国不少企业发展较快, 积累了相当的实力, 也增强了做大的信心, 同时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给许多企业提供了兼并收购的良机, 企业既要抓住机遇, 充分用好机遇, 利用兼并收购成本较低的有利时机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 又要保持清醒, 切不可脱离企业的能力为一味扩张而兼并, 为单纯做大而收购, 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二、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受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一些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和传统技术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大, 但同时, 一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则显示出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事实再次说明, 创新是企业兴旺发达的生命源泉和不竭动力。因此, 企业必须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摆在突出和核心位置, 同时以制度创新为动力, 以管理创新为保障, 以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和促进技术创新, 加快建立创新型企业, 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要建立和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体系和长效机制
企业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战略, 纳入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中。要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用人机制, 完善人才的选聘和评价机制;要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完善薪酬分配制度, 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制度;要构建权责清晰、运转有效的企业创新管理体系, 明确企业内部各层次之间的创新职责和分工, 整合各类创新资源, 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提升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2、加强自主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企业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加快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和新产品,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要适度加大研究开发投入,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 构建企业自主创新的基地和平台。要提高自主创新所需的装备水平,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
3、要培养和造就敢于创新并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
要善于发现创新人才, 使敢于创新并善于创新的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要制定长期有效的培养规划, 加快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要加强人才的培训和教育, 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为创建创新型企业培养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各类人才。要通过创新文化的建设, 培养创新精神, 激发创新热情, 使自主创新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 形成员工人人参与创新、关心创新、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文化氛围。
三、优化结构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在带来严重冲击的同时, 也带来了调整机遇, 企业要变被动为主动, 以市场为导向, 加快结构调整, 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的步伐, 有效克服危机冲击, 通过结构调整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1、调整产品结构,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要根据市场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调整现有的产品结构, 开发市场需要、盈利能力强的产品, 淘汰那些没有销路、经济效益差的产品。目前, 我国有些企业的竞争手段趋同, 最常见的就是价格战和产品同化。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市场变化进行战略定位, 推行差异化战略, 避开战略趋同和恶性竞争, 使自己在市场中能有独立的发展思路, 减少短期环境变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进而保持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2、调整产业结构, 完善企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
产业升级换代是企业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和获得更多盈利的重要措施, 也是企业应对危机和渡过难关的重要对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必须适时调整产业结构。要调整投资结构, 对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的长线项目, 须审慎决策, 把有限的资金用到重点项目建设上, 聚焦主业发展, 保持适当的投资规模。要围绕主业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 使产业结构更趋完善合理, 获取产业链前后端和价值链高端收益分配,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与相关产业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战略联盟关系, 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调整组织结构,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机构臃肿僵化, 市场反应迟缓, 成为不少企业的通病。从我国企业的状况看, 有的企业存在着管理层次多、管理链条长的问题, 这种状况不及时改变, 势必会降低企业的管理效率, 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不断优化组织结构。要明确公司内部的管理关系和权力分配, 理顺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划分和协调关系;要压缩管理层级, 缩短管理链条;要理顺管理流程, 做到岗位职责清晰, 程序科学合理。
四、强化管理健全防范风险的机制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建立适合企业特点和富有效率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企业要真正在国际竞争中胜出, 就要不断加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 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水平。
1、加强质量管理, 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水平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质量也是行业的生命, 关系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企业见利忘义, 急功近利, 忽视和不注重产品质量, 不管企业有多久的历史, 不管企业发展到多大规模, 必定会被消费者抛弃。要牢固树立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的意识, 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 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
2、加强成本管理, 提升控制成本的能力
近年来, 我国企业的综合成本增加较快, 许多企业的市场空间和获利空间受到很大挤压, 不少既无技术又无品牌、主要依靠劳动力低成本竞争获得出口订单的加工制造型企业陷于生存危机。因此, 一方面我国企业要尽可能利用好低成本的相对优势, 并将这种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转变发展模式, 增强控制成本的能力, 更多地通过体制创新、技术进步、优化结构、加强管理等途径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3、加强财务管理, 防范资金链条断裂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尤其要注意现金流的管理, 因为决定企业生存的是现金流量。我国有些企业在经济快速发展时, 盲目扩大规模, 高额负债经营, 遇到经济不景气时, 企业的资金普遍较为紧张, 很容易出现现金流断裂的问题。企业应从中吸取教训, 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和现金流管理。要尽可能实行财务和资金的集中管理, 加强财务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 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所属各级子企业财务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要实行稳健的财务战略, 保持必要的现金流量, 严格控制大额资金的流向, 合理确定资产负债结构。要建立财务危机的预警、监测和应对系统, 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
4、加强风险管理, 增强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来自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或突发事件, 也可能来自内部决策失误或管理失控等。企业应切实加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 完善防范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要规范和完善投资决策程序, 防止随意决策和个人专断。要加强企业投资全过程的监管, 落实投资项目责任制。要加强高风险业务管理, 审慎运用金融及其衍生品工具。
五、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文化是为企业广大员工普遍接受和遵循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要求企业把加强文化建设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首先, 危机时刻和挑战面前, 企业家的信心尤为重要。危机和艰难不仅考验企业家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 更考验企业家的意志和品质。企业家要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要有战胜困难的必胜信心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 凝聚人心, 振奋士气, 带领全体员工顽强拼搏, 共渡难关。
其次, 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应对当前危机和实现企业未来发展都要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而企业文化建设则是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基础和保证。为此, 企业要努力通过文化建设使企业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全体员工所认同、所接受, 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 不断增强员工的敬业精神, 激发员工的创业激情, 为企业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队伍基础和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宝贡敏, 余红剑.论突发性企业危机及其战略管理[J].当代财经, 2004, (2) .
[2]徐娜娜.企业战略选择与核心竞争力提升[J].科技创业月刊, 2004, (11) .
[3]闫秀敏.论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3) .
[4]李小东.加强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 2008, (7) .
应对当前危机 篇2
摘要:金融危机已成为阻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从 1929 年经济大危机至今,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呈现出频率高,危害大的特点。货币政策的调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和日本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日本面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为我国货币政策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利率市场化 公开市场操作
一、相关概念界定
1、金融危机
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金融危机被定义为“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急剧的、短暂的和超周期的恶化”。在《世界经济展望 1998》中,IMF 把金融危机的定义大致区分为以下四种:(1)货币危机:也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危机,即当一种投机性袭击影响到某种货币的汇率时,该货币价值变化很快,发生货币的连续贬值或汇率压力使货币当局扩大外汇储备,造成利率的大幅度提高。(2)银行业危机:银行在债务到期时不能如期偿还欠款,债务违约的压力致使政府出面援助银行,在这种情况下,单个银行的债务危机会波及到其他银行,从而造成危机在整个银行系统内的蔓延。(3)外债危机:一国不能按时偿付其国外债务,包括主权债和私人债务,表现为大量的公共或私人部门无法清偿到期外债,一国被迫要求债务重新安排和国际援助。(4)系统性金融危机:可以称为“全面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如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的同时或相继发生。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等经济指标,以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当今世界经济、金融日益国际化和一体化,各个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动荡必然对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带来极大的影响,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各个国家的经济运行也必然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货币政策操作的历史经验
在治理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节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在社会经济低迷,国际生产消费意愿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着重使用正确的货币政策解决当前难题。所以,要充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详细了解其他国家面对金融困局釆取的手段方法。
1、美国大策条时期的货币政策
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罗斯福是当时在任的总统,在他上台后针对社会现状釆取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政策。具体来说:(1)积极为一些金融部门注入资金支持。当时政府通过颁布相应的法律,将经济活动能力交予政府,让政府来管理货币问题。
(2)政府釆取了积极宽松的货币方针。从罗斯福上台后,就不断降低再贴现率,由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加大国债的拥有量。
(3)实施美元跃值的措施。
(4)对于较关键的经济部门,政府给予一定资金支持。不断向需要支援的公司企业提供帮助,建构国家大型工程,建立国家公共设施。
(5)国家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颁布了相应的法律,严格地限制了银行功能。(6)在社会层面加强福利制度建设。
2、日本平成泡沫破灭后的货币政策 世纪 90 年代的金融危机给日本带来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慢性萧条,使得日本的经济陷入了困境。面对这些困境,日本政府相继采取了发行国债,政府贷款无利率等措施。主要分为四个时期。
(1)1991年7月份到1995年的9月份,日本利用了凯恩斯的相关理论,即反危机。日本的银行釆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断的降低公定的货币贴现率,甚至达到了有史以来最低的0.5%,而且这一贴现率延续到2000年。
(2)至1999年初,这个时期日本的釆取自由市场的政策,日本的银行纷纷采用隔夜拆借利率来缓解这一危机。
(3)1994年8月1日至1995年4月13日内,其隔夜拆借利率为2.197,随后其拆借利率逐渐的下降。(4)2003年的3月份至2006年的3月份,在这期间,日本的市场控制手段有所改变,釆用了量的缓和这一宽松的银根政策。日本将其目标放在了银行的活期账户余额上。
3、经验借鉴
(1)坚持金融分业经营(2)关注实际利率的变动
(3)避免一国货币币值非正常波动(4)减少行业产能过剩现象
三、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引起了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投资,刺激消费,以削弱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形成的冲击,央行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频频出招,结合财政政策保证我国的经济高增长。
(1)调整基准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是央行调整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的调整直接影响居民的储蓄意愿和企业的贷款动力,而存款准备金率则是影响商业银行放贷比例的一个重要因素。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组合应用作用于货币的供给与需求,能够有效起到释放或者抑制流动性的效果。
(2)公开市场操作。
货币政策的另一个关键手段是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管理货币流动性的工具之一,在金融市场还处于成长期的中国,将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2008年9月我国通过降息开始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降低了发行票据的频率,在减小发行规模的同时,回购债券,为了盘活市场的活力,央行释放大量资金,增加短期的回购,这也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我国银行系统面对不确定性的短期经济冲击时具有的灵活性。
四、提髙金融危机时期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1、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危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危机波及的范围也更广,影响更深,所以在爆发金融危机时,及时高效地判断经济形势,果断釆取各种措施加以应对,减少危机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对每一个国家而言都非常重要。
2、应对危机灵活多变
经济危机的出现,就要求中国央行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要灵活运用货币工具。从货币发展的角度看,中国较美国货币工具少,应对风险的能力还有相当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但在危机中去摸索,去迎接挑战,中国人民银行也在不懈努力。调息,调整准备金率,发行国债等,央行的一次次出手都加快了应变的能力和灵活性,在调整市场预期和控制市场风险方面亦日趋成熟。
3、实现利率市场化改革
要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就需要央行放松对利率的管制,增加利率本身的弹性。除此之外,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利率市场化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优化利率结构,发展金融衍生工具,都可以作为利率市场化的辅助措旅。
4、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
公开市场业务能够起到调节货币供需,缓解国际上资本流动带来问题以及调节宏观经济。首先,债券市场又是以公开市场操作为基础的市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与公开市场操作明显存在一定的脱节,因此我们要想发展债券市场,扩大其规模,就要出台一些政策,调控债券发行和交易的数量。再者,公开市场业务以及操作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良。具体可以增加债券品种,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最后,要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促其成为常用的政策工具,干预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5、用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货币政策的实施
经济危机使银行多了更多的恶性资产,烂帐坏账增加。由于消费品的需求下降,企业失去了客户,导致利润亏损,同时银行的管理不当,企业投资变得小心翼翼,使得资本的投资大打折扣,进而增加了社会上的失业人数,经济进入赛靡状态。为了防止这种状况进一步恶化,政府应该加大力度,从政策上,经济上向市场注入信心。在发展方向上,支柱产业以及潜导产业的选择上慎重考虑,尽量扶持那些有市场、有利润、有回报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及服务应当得到保证。银行方面应当同政府协同合作,釆取措施扩大基础货币量,刺激货币的流动。
五、总结
金融危机是经济周期的一个必然,是经济结构出现巨大矛盾时自发的剧烈的资源的重新组合配置,但是其破坏性却可以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等一系列的干预政策而降低,危机的周期也可以因此而缩短。在世界经济格局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简单的独善其身。
次贷危机的实践表明,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依然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在新的金融市场背景下,传统的固化宽松政策已经捉襟见肋。创造多元化的货币工具,拓展政策操作对象,运用市场定价而非政府定价将有效增强调控的效果。
合理处理危机能为今后的经济发展积累充足的经验,以提高危机应对能力。首先,货币与财政的相叠部分应该做好管理,两者政策相互协调配合。若通货膨胀进一步发展,应推出有效的金融政策,以降低消费者的通胀预期,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其次,我国的金融行业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正确的引导和监管能为未来我国形成良好的金融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金融监管机构和制度的建立将有效打击投机,高筑金融防线,防止国外金融海啸的冲击。最后,加强国际间经济金融的协调,提高中国在国际间的金融话语权,对提升中国经济地位,有效维护经济稳定,应对金融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出现危机是常态 应对危机是能力 篇3
他认为,2003年,国内外很多经济学家都低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低估了中国人民 与政府应对危机和战胜危机的能力。
在非典疫情发生的初期,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和社会恐慌,直接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心理 和消费行为,对不少行业产生严重影响。很多经济学家和国际组织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度 ,迅速由乐观转为悲观。他们对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期也随之纷纷调低。
西方媒體也集中报道了几种主要观点:一是《华尔街日报》的“隔离中国论”;二是《 华盛顿邮报》的“中国的切尔诺贝利”论;三是《纽约时报》的“中国经济停滞论”;四是 “中国经济滑坡论”。当时,几乎没有什么西方媒体看好中国。“这是因为出现了非典这一 突如其来的重大危机,大家对此看法不同。”胡鞍钢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日益开放的条件 下,危机是一种常态。分析1997年来的局势,可以发现,每年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危机出 现:
1997年是东亚金融危机,1998年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2000年全球贸易负增长,20 02年全球经济衰退、油价上涨,2003年伊拉克战争,接着则是非典,之后又是各种自然灾害 ……
这些危机或冲击的特点是,既不可测,又不可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而发生、发展的。 中国经济发展所遇到的危机之多、影响之大、冲击面之广,超过我们的预料。但是在这些年 ,中国的经济发展态势一直良好,也超过我们的预期。
应对当前危机 篇4
一、人事档案的“诚信”危机
经济高速发展、人才高速流动的当今社会, “跳槽”者们认为人事档案似乎不重要, 更有甚者有人通过在档案中伪造干部履历、入党材料和专业证书, 靠弄虚作假, 平步青云走较高级领导岗位;也有单位个别领导通过档案打击报复, 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伤害。不同形式的虚假档案, “以档谋私”现象的屡屡出现。现有的人事档案, 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够帮助他们正确判断某个人的真实才能和准确的客观背景, 有些甚至提供了与实际情况截然相反的结论, 个人的信用记录及以往经历无处可查。因此面对这些社会信用危机, 各阶层、行业、部门等用人单位对于人事档案的严肃性、准确性、惟一性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为获取真实情况, 越来越多用人单位转而去做人才的背景, 个人信誉、守法情况调查, 对这些异化了的人事档案加以仔细甄别, 人力资源部门甚至通过非正常的方式和途径去了解, 操作起来麻烦、困难, 加大了用人单位的成本。因此, 克服人事档案的诚信危机, 建立具有社会公信力的真实的人事档案已经成为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人事档案的“应用”危机
在实现了“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种所有制市场参与者的大量涌现, 关注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人才社会化、市场化乃至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同时随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各行各业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 人事档案应用的广域化也愈加突出, 过去那种单一的、小范围的、仅作为考评记录的人事档案功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大环境的要求。人事档案的能动性、超前性、参与服务和跟踪服务性, 为用人单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和人才合理流动提供丰富可靠的人事档案信息, 是赋予人事档案新的使命、获得新生的起跑线。因此, 扩大人事档案的“应用”范围和功能, 使人事档案的价值得到“+∞” (最大化) ,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快捷、灵活的服务, 是化解人事档案应用危机的必由之路。
就应用的广泛性而言, 在人口仅3亿的美国, 个人档案信息不仅本人可以看, 社会上的一些私人机构也可以索取。美国档案信息制定的目标就是要给社会看, 并着眼于未来。它是对一个人行为的历史记载, 更是对个人未来行为的一种约束, 让本人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以便知道如何改进。信用档案公司涵盖全国的数据库中就包括1.7亿消费者的信用记录, 占人口比例的一半以上。如果去掉未成年人, 几乎所有人都榜上有名。不分贫富, 不分行业, 也不分区域, 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可见其广泛程度。
三、“诚信”危机的对策:“诚信化”
(一) 诚信化重构势在必须。
要把人事档案的诚信化提高到建立信任社会的高度来认识,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该社会的制度因素, 一个好的制度必须是能够有助于社会持续良性发展的制度安排。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环境的变化, 特别是在新形势下, 社会要素的流动大大加快, 人们开始感觉到更多的私人空间和活动自由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 对人事档案真实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动摇。因此, 在社会人才流动中建立突出信息记录、信用凭证功能, 为人们之间的普遍信任提供恒久的、真实可信的诚信人事档案, 是有效地推进人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趋势。
(二) 诚信化的本质是真实准确。
人事档案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严肃、真实、公正, 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要针对档案材料中出生时间、工作时间等填写失实的问题, 对所入档的材料逐一核实, 特别要对员工的出生时间、工作时间、学历等情况认真鉴别, 仔细审核, 严格把关, 及时修正, 力求人事档案内容的严肃、真实、准确, 使之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要根据档案材料形成的规律, 加强纵向、横向联系与协调, 做好现有材料的入档工作, 使人事档案不仅反映一个人的历史和过去, 而且更应客观、及时地反映现实德才情况。
(三) 诚信化靠法律维护。
对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可实行许可证及年检制度, 制定硬件、软件的具体标准, 并加强执法检查;针对借口涂改、伪造档案材料, 私自、指使或者允许他人抽取、撤换或销毁档案材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与知识产权等一系列法律条文及相关的章则制度以及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 (中组发[2009]12号给予法律、党纪、政纪处分。
四、“应用危机”的对策:“数字化”
(一) 数字化势在必行。
人事档案既具有作为社会管理工具及公共信息的公共产品属性, 又具有公民私人隐私的私物品属性。无论是作为公共产品还是作为私人物品的人事档案, 为人服务、为经济社会服务是它生存的理由, 其目的在于应用。只有及时运用最新科技成果、科技手段, 把档案信息的作用充分开发、利用,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事档案自身的价值。
(二) 数字化的实现途径。
简单讲就是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化、集约化、动态化管理, 形成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 由纸质型档案向数字化档案转变。譬如将档案中的人员信息按照年龄、学历、专业、职称、职务等进行归类、组合, 编制成与之相照应的检索密码, 把当事人的各种记录以数字文件的形式进行技术处理, 同时设置密码加以保密, 通过联网的手段建立起方便快捷的人事档案调阅、统计、考核系统, 进而在本部门、本系统乃至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三) 数字化的先决条件:
一是通过技术处理, 将已归档的数字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 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的文件, 保护数字文件的原始结构, 保证其可靠性, 使之与纸质的诚信化档案一致。二是在未解决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数字文件保存问题之前, 要进行定期复制和异地备份, 以防损失。三是随着数字文件的介入, 档案种类增加, 其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进行多元化开发。四是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更新知识, 引进、消化、适应信息技术的新成果, 成为复合型、多层次的管理人才。
在了解了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的诚信危机、应用危机以后, 建立诚信化和数字化的人事档案是化解危机、乘势而上的必然途径, 也是新世纪赋予人事档案的神圣使命。保存诚信化的纸质档案资料能够反映历史真实面目, 记录可靠, 是“今世赖之以知古, 后世赖之以知今”的可靠保证。同样, 数字化在检索、利用、传输和储存等方面优势得天独厚, 档案工作者就可以从合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入手, 大力发展数字化, 最大限度地满足档案利用者的不同需要。在目前, 二者可以并存, 成为人事档案的“双驾”马车, 并驾齐驱, 以其各自优势来相互补充、相互兼容、相互促进, 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从而推进人事档案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薇.对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初探[J].就业与保障, 2009
[2].朱玉媛.现代人事档案管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2
[3].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 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应对当前危机 篇5
——欧美债务危机的形成和影响初探
专业班级:8888888 学号:888888888 姓名:Longer 【摘要】今年以来,以欧美为主的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给世界经济复苏增添了新的变数。特别以欧美为主的主权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前进的影响尤为突出!主权债务风险的积累是有原因的,全球金融危机只是加剧了其暴露与爆发的过程。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加大了世界经济复苏的难度、制约着还贷方国内消费需求的复苏、影响国际投资环境并且损害国际经济基础。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出台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计划,人为拉动经济快速步入复苏通道,然而非常规救助计划是依靠国家财政赤字、举借内外债来实现的,所以导致了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由此陷入“危机——救助——更大的危机”经济刺激计划的陷阱。因此,正视财政风险,建立可持续财政体系,是防患于未然的正确道路。
【关键词】:欧美债务危机 主权债务 形成和影响
今年以来,以欧美为主的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给世界经济复苏增添了新的变数。2011年,人们对世界经济复苏抱以厚望;但现实并不尽如人意,2011年已过去大半,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并非如此前多数国际金融机构预测的那么乐观,前景仍然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尤其以欧美为主的主权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前进的影响尤为突出!
主权债务(sovereign debt)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还是向其他国家借来的债务。主权债务危机,不仅是财政收入(含发债收入)无法维持一般性支出和债务本息偿还的平衡,而且更是国家财政信誉的破产。
国家财政崩盘的负面影响是综合性的。首先意味着一大批债权人投资无法兑现,其次意味着社会福利支出失去来源,这样就会对经济实体产生冲击,导致大批企业倒闭和人员失业,进而全面引发社会问题。在规避这一风险方面,美欧等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饮鸠止渴”的办法,不断扩大借债规模;但无节制的借债,突破实体经济增长可能导致国家财政预期增收目标无法实现,债务危机也就不可避免。这种做法与后果,本质上就是制度性危机。
人们普遍认为,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延伸。但是主权债务风险的积累是有原因的,全球金融危机只是加剧了其暴露与爆发的过程。
第一,非常态经济刺激计划导致主权国家过度举债。金融危机以来,各国不断出台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计划,动辄上千亿美元的救市资金不断增加国家的财政赤字,在财政投入无法支撑所需开支后,政府不得不大量对外举债,导致了财政赤字与主权债务风险伴随经济复苏而来。
第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经济缺乏“生产性”而使虚拟经济破坏了实体经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量投入的货币并没有创造实际价值。大量投入到市场中的货币并没有在实体经济中流动,并没有创造新的产业,不能参入到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因此欧美的就业率就一直无法提高,而大量的流动性依然被国际投行和对冲基金等所掌握,他们引导市场高度投机,高度投机的浪潮彻底破坏了稳定的市场价格,严重地破坏了贸易往来,严重地阻碍了实体经济发展,所以即使市场再次投入大量的流动性,其实质都是在推升投机和通胀,世界经济的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虚拟经济已经成为吸血鬼,不断吸食实体经济的血液,造成实体经济贫血,实体经济的贫血就决定了欧美经济从根本上无法摆脱困境。而且欧美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经济失去了“生产性”,即失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是有其历史、体制和自身的原因。以冰岛为例,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冰岛就效仿英美等国的金融体系,制定了高利率和低管制的开放金融政策,导致国内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而急剧膨胀,一旦信贷市场出现流动性紧缩,高额负债形成支付危机必然引起金融系统的崩溃。
第三,没有量入为出,超偿付能力的过度依赖外资。在遭受债务危机的国家中,大部分国家实体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生产力,导致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对外资过度依赖。这决定了其在经济受到冲击时,外资突然撤出,政府却没有足够的偿付能力来维持经济正常运转,进而陷入危机。
第四,过度消费是欧美经济的顽疾。虽然欧美加强了银行业监管,也只不过是对过度投机略有限制,即使欧美的银行业务被分拆,投机风潮依然无法扭转,这是各国间的经济博弈所造成的结果,从债务问题形成的主因上来说,债务继续放大这个关键问题欧美无法解决,究其原因就是他们的经济模式是过度的超前消费。欧美经济是消费未来,举个例子来说:就是一个人不断消费未来,老的始终花小的钱,上一代人不断在花下一代人的钱,甚至是花下几代人的钱,由此债务越累积越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欧美的债务危机终有一天还是会彻底爆发,而欧美的银行业所推崇的超前消费观在欧美国家根深蒂固,无法改变,所以欧美未来发展的结局也就一目了然。欧美债务危机可能进一步加剧,继续影响着世界经济!
当然,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加大了世界经济复苏的难度。在债务危机下,政府不得不采取缩减支出、增加税收的政策,这样不仅会增大经济复苏的难度,而且很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
二是制约还贷方国内消费需求的复苏。在经济衰退和复苏阶段,政府为改善预算收支状况所做的努力,不管是削减开支,还是增加税赋,必然要以抑制消费为代价。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国内消费难以有效复苏,投资和内需就会受到制约,经济的复苏就会受到影响。反过来,如果经济增长不能恢复到合理水平,就业状况就难以好转,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国内消费需求必然疲软。这可能会使消费持续疲软,经济增长在较长时间内低于潜在增长水平。
三是影响投资环境。主权债务危机会导致汇率波动,利润下降,融资成本上升,市场和投资环境急剧恶化,给国际市场增加不确定性及风险,将冲击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对外投资决策与现有经济政策。
四是损害经济基础。主权债务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可能会严重损害经济的基础。债务重组和消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经济衰退和复苏阶段,政府赤字仍会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而当经济进入扩张阶段后,巨额的债务负担必然制约经济扩张的速度。
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显著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出台规模空前的经济刺激计划,人为拉动经济快速步入复苏通道,然而非常规救助计划是依靠国家财政赤字、举借内外债来实现的。在欧洲债务问题出现以后,欧盟采用了很多方案试图化解债务危机,出台7500亿欧元的救助方案,寻求IMF、美国与中国的援助以及德国提出消减开支、加强对冲基金监管、防止“裸卖空”等等,从实质上讲这些都不是解决主权债务问题的根本方案,针对目前的欧洲债务危机,世界最多只能找出防止其进一步恶化的方案,却没有找出有效的彻底解决方案,找不出解决根本问题的手段,那么中长期来看欧洲债务问题就必然还要扩大化,危机也就势所必然。从欧洲央行开始购买主权债务以及日本又于近日投放110多亿美元的流动性来看,一些重要的经济体解决债务危机的暂时手段就是印钞票,从实际效果上来讲,虽然印钞票可以缓解暂时的危机,却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由此可见,当一国财政支付一再超出警戒线,长期与其收入不匹配,致使到期主权债务不能及时偿付,财政风险导致的主权债务危机便发生了,由此陷入“危机——救助——更大的危机”经济刺激计划的陷阱。事实证明,过度依靠对外举债和赤字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是不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在危机背景下,应对危机出台一系列非常态的财政刺激计划,进一步加大了财政风险,而财政刺激计划运用不当,很容易陷入刺激计划的陷阱,产生“金融风险——财政风险——国家风险”的怪圈。救急性的财政赤字刺激政策不可持续,一旦经济好转要及时退出。无论如何,正视财政风险,建立可持续财政体系,是防患于未然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1】《上海证券报》-2012年02月23日
【2】《经济日报》-2012年01月19日
构建危机天盾应对网络危机 篇6
对于这种新的危机发生现象, 任何企业都不应该忽视。可是就当下而言, 绝大部分企业所关注、监测的对象几乎都是传统媒体, 在企业领导者的思维中, 只有大的主流媒体才是舆论的引导者、意见领袖的担当者, 网络媒体、特别是门户网站之外的网络信息完全不是企业所要监控的对象。
但是, 越来越多的影响力巨大的企业危机完全是以谁也无法预料到的方式引爆——不是主流报纸义正辞严的深入新闻报道, 也不是中央电视台严肃调查取证的焦点访谈, 而是许许多多个人意见式、感受分享式、调侃式、揭露提醒式的小帖子、邮件或博客文章, 使得某些事件迅速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并引来传统媒体的大规模介入, 从央视主播芮成钢博客批评星巴克、天涯网友贴出史上最牛钉子户到LG翻新事件、抵制家乐福事件,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这种趋势。
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蒙面性、全民性, 使得信息来源几乎是完全无法控制的, 信息的过滤难度极大, 肆意的批评与攻击更为容易。Web2.0平台的出现, 使“个人式媒体”开始盛行, 全民皆博的时代已经到来。在一个完全可以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时代, 信息传播的规则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传播的权力、舆论的批评权力开始从机构向个人过渡, “长尾”进入主流。企业要管理的危机源头, 将从个别高高在上的主流媒体, 变成千千万万草根式的“长尾”个人媒体。
在网络无处不在的当下, 越来越多的品牌危机、危机报道来自深不可测的网络, 对于任何一名企业领导而言, 必须转变危机管理的思维, 洞察到一系列已经发生变化, 或者正可能发生变化的新现象。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 身处这样一个危机无处不在, 负面消息随时出现的网络时代, 应对危机的最好方法就是构筑起危机天盾, 去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与处理。
企业构建危机天盾的核心
危机天盾应对网络危机的核心就在于:监测、跟进、平衡。面对每日网络海量的信息发布, 企业可以建立一套网络实时监控系统和即时电子传输和警示系统, 通过技术手段加人员监测的方式, 全面有效地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 将监测的范围从平面媒体、门户网站、专业网站, 向下级网页中BBS、论坛、热点博客延伸, 从中发现可能发生危机的关键信息, 及时警示企业相关部门或人员给予重视。
而当网络负面报道发生并引起一定关注时, 企业应该立即启动网络危机应对方案, 通过与危机发生的源头网站进行沟通, 争取第一时间撤下该负面信息, 并防止其他网络跟进。如果情况严重, 外界关注强烈, 企业就有必要迅速对事件做出说明, 刊登启示, 消解民众的猜测或误解。
处理网络危机的第三步是迅速启动平衡式处理手法。针对危机报道的内容, 有步骤地开展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如当年百事可乐发生可乐瓶中出现针筒事件后, 百事可乐化解危机的重要措施就是制作一辑关于自身工厂生产线的实时录像, 详细介绍了其生产线的严格操作流程, 明确向公众说明按百事的操作工序是不可能在可乐罐中出现针筒的, 从而暗指此危机事件的发生存在幕后黑手。
另外, 也可以根据企业其他方面的有利信息, 如产品销售飘红、新工厂投产等方面开展大量的信息传播, 从而稀释危机报道的受关注度, 这也属于平衡式危机处理的有效方式。
危机并不可怕, 没有危机意识才是最大的危机。这句话, 或许对于所有中国企业家来说都应该是一句醒世警言。
危机的预防:建立内部危机防御体系
建立完善的危机公关体系已经成为企业品牌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 无论是大危机还是小危机, 无论是外部危机还是内部危机, 都潜伏四周, 危机的出现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杰出的企业要做的不是期望危机不发生, 而是建立出色的危机公关处理体系, 使企业能够在危机发生时尽力控制危机的扩散, 降低危机对品牌的负面影响。
公关危机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危机, 最重要的是预防它的发生, 并预见可能发生的危机。企业越早认识到存在的威胁, 越早采取适当的行动, 越有可能控制住问题的发展。
从国内外企业应对危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可以得出结论, 对危机进行预防是企业抵御危机侵害的有力武器:
树立危机意识:要培养企业全体员工的忧患意识, 企业领导人首先就要具备强烈的危机意识, 能把危机管理工作做到危机实际到来之前, 并为企业应对危机做好组织、人员、措施、经费上的准备。
设立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它可以由以下人员组成:企业决策层负责人、公关部负责人和其他一些公司主要部门的负责人。这些成员应保证其畅通的联系渠道。当危机发生时, 该机构自然转型为危机领导核心。
建立危机预警系统:企业公关危机是企业内外环境出现问题造成的, 因此, 在危机爆发之前, 必然要显示出一些信号。当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如下征兆时, 就有必要提请决策部门注意并进一步加强监测:对企业或企业领导人形象不利的舆论越来越多;受到政府、新闻界或同行业人士的异乎寻常关注;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不断下降;组织遇到的麻烦越来越多;企业的运转效率不断降低。
制定危机管理方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有效的公关危机管理可以防止危机的出现或改变危机发生的过程。实施公关危机管理时, 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检查所有可能造成公司与社会发生摩擦的问题和趋势;确定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估计这些问题对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的潜在问题;确定公司对各种问题的应付态度;决定对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的行动方针;实施具体的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不断监控行动结果;获取反馈信息, 根据需要修正具体方案。
企业内部媒体公关培训:在企业发生危机时, 企业能否冷静自如、坦诚大度地面对媒体、巧妙地回答媒体的问题, 是化解危机公关的—个重要关键。预先对企业领导者及公关人员进行这方面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媒体合作平台:定期与媒体进行沟通, 获得媒体的信任与支持。
加强企业内部传播流程管理:适当时候进行危机预演, 让内部人员熟悉发生危机时必须要做的事情。
危机处理:建立快速的反应机制
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危机发生时, 企业要以最快的速度成立危机公关办公室或工作小组, 调配训练有素的, 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人员, 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危机公关处理方案。
高度重视危机公关的处理:企业出现危机公关后, 高层领导必须以“新闻发言代表”或“企业代表”身份出现, 在第一时间以坦诚的态度出现在媒体和公众面前。
统一危机事件处理的发布渠道:企业发生危机公关时, 要以坦诚的、解决问题的态度直面媒体和公众, 并与之保持良性的互动。同时, 企业应该使自己成为对危机事件处理的惟一的渠道, 保证信息传递的正确、及时。
积极主动。无论危机事件的起因何在, 企业都应以积极的态度主动进行处理, 为妥善处理危机创造良好的氛围, 而不应推卸责任, 消极等待, 贻误处理危机的最佳时机。
情感联络。在危机事件发生后, 公众往往有着强烈的抵触和怨恨心理, 企业在处理过程中不仅要解决直接的利益问题, 也要根据公众的心理反应, 采用多种方式与公众进行感情联络, 化解积怨, 消除隔阂, 增进相互了解, 尽早平息危机事件。
如实宣传。危机发生后, 企业要如实地与公众沟通, 并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系, 公开事实真相。切忌弄虚作假, 用一些虚假材料、行业术语等为媒体和公众了解实情设置障碍。
与媒体诚恳合作, 积极沟通。企业应主动与媒体及时沟通, 坦率说明事实真相, 诚恳表明企业的态度和立场, 争取首先赢得媒体的理解和支持, 以便减轻舆论压力, 为企业消除危机影响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利用法律调控危机。法律调控手段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是依据事实和有关法律条款来处理;二是遵循法律程序来处理。这样既可以维持处理危机事件的正常秩序, 又可以保护企业和公众的合法权益。当企业名誉受到恶意诽谤和侵害时, 运用此种方法, 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邀请权威来帮助解决危机。处理公关危机的权威主要有两种:一是权威机构, 如政府部门、专业机构、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等;二是权威人士, 如公关专家、行业专家等。在某些特殊的危机处理中, 企业与公众的看法往往不相一致, 难以调解。这时, 权威意见能对公关危机的处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当前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研究 篇7
心理危机是个体运用惯常的应对方式无法解决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事件时所发生的一种心理反应。虽然具有突发性、严重性、危急性等特点, 但它是可以预测的, 可以通过学生在生理、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变化来测知学生是否处于心理危机之中。
1. 生理上的变化。
部分学生因经验和阅历不足, 自我分析不够全面, 自我控制水平较低, 所以对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阻力往往估计不足、不能及时应对而出现负面反应。时常伴随如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疲惫、萎靡、食欲不振、胃部不适、内分泌紊乱等一系列生理上的改变, 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 情绪上的变化。
部分学生往往因环境不适而深感忧虑、失落、孤独、空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深感自卑、羞愧、愧疚;因对自我认知偏差而深感懦弱、忧愁、痛苦;因学习矛盾突出而深感焦虑、紧张、不安;因缺乏合作精神而深感孤独、冷漠、自闭;因交往受挫而深感消沉绝望、悲观厌世;因目标不能实现而深感茫然、彷徨、颓废。有以上明显不同于往常的消极情绪反应时, 便有可能引发心理危机。
3. 认知上的变化。
当学生的认知发生改变时, 常常会对一切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得过且过, 丧失信心且反应迟钝。不能集中精力来思考、分析和判断问题, 记忆力下降, 难以辨别事物的优劣, 处理事件的能力受到限制。有的学生在逆境中还会转化为从内心彻底否定自己, 不能自我接纳、正视现实, 甚至自暴自弃, 一蹶不振, 严重影响和阻碍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4. 行为上的变化。
消极负面的情绪反应必然会导致学生行为上的反常变化。具体表现在:无心向学、不思进取;缺乏目标、止步不前;脾气暴躁、喜怒无常;言行不一、一意孤行;暴饮暴食、作息颠倒;孤僻怪异、独往独行;逃避现实、消极被动;易做出报复性或破坏性行为, 使学生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有的学生还表现出企图自杀的倾向或行为, 更需要及时救助与干预。
二、心理危机的预警机制
1. 建立完善的心理预警制度。
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试及调查访
筅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闫颖
谈来加强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基本了解, 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 以便定期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 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危机信息, 形成统查、指导、跟踪、观察、治疗一体化的工作机制, 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最佳干预。通过建立班主任谈心制度、心理辅导员值班制度、学校领导走访班级制度, 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采取必要的防控和疏导措施, 提高对学生危机干预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 建立有效的心理预警途经。
一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课程。将其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 以必修课、选修课或专题讲座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指导学生如何预防心理危机, 增强积极应对危机的能力。二是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面向全校学生, 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办心理咨询信箱、开通学生心理热线、开辟宣传专栏及个别面询、团体辅导、素质训练等多种形式, 聘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窗户, 宣泄不良情绪, 提高心理调节能力。三是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室、开通网上专栏、设置心理咨询专用电子邮箱, 使心理咨询工作更全面、更快捷、更深入。
3. 建立健全的心理预警体系。
因心理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 为确保信息畅通, 有效预防危机, 就必须建立学生宿舍、班级、处室、心理咨询室和学校五级预警体系。通过宿舍集体生活, 设立寝室信息员, 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 及早发现他们在情绪上和行为上的变化;通过班集体的共同学习、活动, 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 及时掌握班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思想动态;通过处室的大力监管, 建立班主任、辅导员谈心制度, 对于可能发生心理危机的个体或群体进行心理评估, 对于引发危机的条件和负变量的变化进行临界值的监测;通过心理咨询室的开放, 心理医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服务;通过学校的宏观调控, 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全面的协调和指导。预警体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密切配合, 层层防范, 联动干预。最终化危机为转机, 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应激强度, 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
1. 加强对危机源的控制, 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首要任务。
通过对学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可以看出, 造成当前学生心理危机的应激源, 即学生在环境适应、经济负担、自我认知、学习竞争、人际关系、情感交往、目标实现等方面的危机影响最大。因此, 控制危机源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对预防心理危机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 可通过邀请相关教师针对学科特点讲解学习方法或邀请成绩优异的高年级学生为新生做现身说法、介绍学习技巧, 帮助那些因不懂得怎样学习而苦恼迷茫的学生尽快进入状态;通过班会、文体活动等形式, 增加人际交流, 缩短同学间的距离, 达到互助互爱;结合马加爵事件, 深入剖析、挖掘本质, 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及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正确对待生死、成败与荣辱, 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军训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来磨砺学生的坚强意志, 锻炼学生在困境中生存和协作的能力、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耐挫力。
2. 加强榜样激励教育, 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手段。
通过活生生的榜样教育来激发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引导学生学习和效仿, 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培养正确的行为规范, 增强战胜心理危机的信念与决心。例如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电视片中的先进人物事迹展播、邀请成功企业家讲述成功史及总结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 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榜样的激励作用, 继而生发出学习榜样的动机, 激发出奋发向上的昂扬斗志、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通过教师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 树立不同方面的典范来激励每个学生都能形成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关注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全过程, 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点滴进步, 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做到及时表扬, 充分肯定, 鼓励大家学习他人之长。从而, 使每名学生都能体验到光芒时刻, 榜样的力量, 进而转化为积极前行的动力, 逐渐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优秀品质, 并将其贯穿于学生生活、学习、人际关系、情感交往的方方面面, 使学生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与冲突, 尽快摆脱不良的心理危机反应。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是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途径。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它以某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心理, 发挥着对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功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则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境界,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承受心理危机的能力。具体地说, 可通过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 使学生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中获得对知识的更加深刻的再认识, 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 从而指导自身的行为, 预防或消除危机;通过聘请教育专家来校作辅导以疏解学生理论学习与思想上的困惑, 使心理负荷得到有效缓解;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田径运动会、趣味比赛、辩论会、演讲比赛、歌咏大会、献爱心活动、卫生达标竞赛、植树节等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充分展现学生才华、释放内心情怀、提高竞争意识、陶冶情操、增强自信、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满足他们交往、尊重和目标实现的需要, 有效排解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 使危机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 保持全面健康的心理品质。
4. 构建心理支持系统, 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保证。
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心理支持越多, 学生承受危机的能力就越强。心理支持系统主要来自于自我救助, 来自于学校的教师与同学、家庭的父母与亲人、社会的朋友与邻里的支持。其实, 心理危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发生, 重要的是身处危机中, 如何积极克服和应对。首先, 学生要学会心理危机自救。最佳途径可通过坚持读书、努力学习来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提高自身修养, 增强抵御危机的能力;还可通过坚持体育运动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 宣泄、释放学生的内在压力, 有效抑制心理危机的发展。其次, 教师和同学的支持是学生处于危机事件时最易获得帮助的资源。这就要求学校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增进师生之间及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在相互交往中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及时的干预。再次, 父母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 学习心理知识, 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 做好孩子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使其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最后, 朋友与邻里可以为学生提供陪伴支持、情感支持、困难协助、信息获取及反馈等。
参考文献
[1]段鑫星, 程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当前我国高校危机管理机制浅析 篇8
1 当前高校危机管理现状
当前各高校的危机管理在组织体系上被纳入到“中央-省/直辖市-市-学校”这一四级管理模式中, 其中每一级设立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 各高校成立相关机构, 通常由校长、书记兼任总负责人, 机构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兼职组成。这种被纳入在传统政府管理模式和危机应对方式中的管理模式, 实质是一种被动的“刺激-反应”模式, 这种线性的处理方式往往需要层级反应情况, 等待高层作出决策, 再下达到基层危机现场, 缺乏应变性、时效性;同时, 由于各高校本身的相关机构由各部门组合, 权责往往划分不清晰、职能较为分散, 难以协调指挥, 不仅会错过危机的黄金时期, 有时更会因为应对的不恰当而将现有危机恶化为新的危机源。
2 存在问题
2.1 预防机制缺失
危机在爆发之前会出现某些征兆, 对危机潜伏期的信息搜集和分析可以缩短危机鉴别时间、提高反应速度。但从近几年的高校危机事件来看, 通常是在危机全面爆发之后, 相关部门与机构才会对危机进行控制。这反映出高校普遍存在的传统的“重救轻防”危机管理观念并没有转变, 预防意识缺失, 对危机的预警监测机制并没有完善健全。
2.2 应对机制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管理类同与政府管理的部门条块分割, 对危机管理的复杂性和职责划分不清晰。在危机管理中常常出现部门衔接不利、协调困难等问题。并且, 一但出现紧急突发的状况, 还要逐级上报及层级审批, 效率低下, 无法有效快速处理危机, 应对危机的全面爆发阶段。
另外, 相对于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 我国高校师生危机管理主体意识普遍缺乏, 安全知识储备薄弱、应对技能训练缺失, 在危机降临时, 往往惊慌失措, 造成更大的恐慌。不仅不利于危机的消除, 也不利于危机后的重建。
2.3 恢复评价机制缺失
危机的恢复评价系统主要作用于恢复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 并对整个危机过程进行评估、分析和总结。恢复工作包括短期的恢复和长期的重建, 评价工作包括评估、分析和总结。目前高校的危机后恢复评价工作通常只注重到对正常秩序的恢复, 而对评价工作往往只用一个简单的总结过程一带而过。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就会忽略到历次危机管理过程中的有效做法、经验教训, 对今后的危机预防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3 应对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高校危机管理机制
3.1.1 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
危机管理水平的高低首先取决于预警机制的完善程度。危机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 危机管理的理想状态就是将潜在的危机源消弭于潜伏期内, 从而减少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要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重点在于构建完备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 做到危机早发现、早监控。
3.1.2 建立专门的高校危机管理机构
鉴于危机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动态复杂的管理过程, 各高校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这一机构使整个危机管理的基础, 处于各高校危机管理的核心地位, 负责制定有效的危机管理计划、确保各项应对措施的实施。
3.1.3 建立完善的恢复评价机制
危机过后, 不仅需要恢复与重建, 更重要的是对危机管理过程的重新审视, 发现管理过程的不足与缺陷、提高整改意见及措施, 不断提高高校预防危机、应对危机的能力。恢复评价机制应涉及危机管理的全部内容, 包括机构设置、预警机制、应对措施、人员保障等一系列环节, 在全面审视的基础上撰写危机事件报告, 加强信息的分析能力, 及时修正管理、技术及运作程序的不足, 调整危机应对中的措施, 并形成新的预案, 以备下次危机使用。
3.2 重视危机教育及日常演练
3.2.1 加强危机教育、树立危机意识
居安思危, 树立危机意识是做好危机预警和管理的重要前提。高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树立危机意识的重大意义, 将危机教育纳入到高校日常教育课程中。重视危机意识常态化的普及和各类危机安全应对方式的宣传教育, 帮助广大师生员工了解安全知识, 增强危机意识、提高面对危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以便在突发事件到来时作出适当的回应。
3.2.2 科学制定预案、不断加强演练
在健全的恢复评价机制下, 总结经验教训, 形成科学预案及危机应对流程, 并在日常管理中做好危机预案的演练。一旦危机来临, 启动预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
4 结语
当前, 高校危机管理已被提到我国各级政府和高校管理者的议事日程上, 但由于常态运行管理的惯性, 高校危机管理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及不足。高校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飞速发展, 高校危机管理将成为维护校园稳定的重要举措, 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愈加重要的作用。
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高校危机事件的现状, 具体分析了我国高校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校,危机管理,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媛.试论我国高校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 2012 (30) :77.
[2]熊一冰, 柳炳祥, 高丽萍.高校突发事件预警与控制研究[J].经济与法, 2009 (11) .
[3]雷寂, 张庆霞.高校危机管理预案体系构建研究[J].兰州大学, 2008.
当前中国危机传播研究的困境 篇9
一、什么是危机?———关于“危机”本身
人们的决策行为受制于他们内心对于“危机”的认识设想。因此, 对“危机”的理解不同直接影响到研究和危机决策方向的不同。目前在笔者抽取的2009年相关中文学术论文中, 笔者发现:“危机”常常和“突发事件”、“危机事件”、“事故”等概念混同, 而关于突发事件处理、突发事件案例研究的论文也往往被归为“危机传播”、“社会风险”等关键词之下。
这个混同不仅仅是文字书写上的, 更深层的恐怕还是认识上的。有学者早已经关注到了这个问题 (如胡百精, 2005;汪凯, 2005) , 其中汪凯的解释是值得关注的, 他认为“在我国的新闻政策中, 一直沿用的是‘突发事件’这一概念, 而没有‘危机’或‘危机事件’这一概念;新闻工作者的日常话语实践也多与新闻政策一样。但事实上, 无论是新闻政策中还是新闻工作者对‘突发事件’的使用都在部分程度上暗指了其具有‘危机’的内涵, 而作为对政策议程创建的促成因素来说, 使用‘危机’或‘危机事件’一词则更能表现事件所蕴涵的作为‘社会问题’的性质。”但这个面貌至今仍无大改变, 反倒越发成为主流的思维惯式之一。
胡百精对于“危机”定义的梳理和分析, 为我们从认识论上提供了另一条宝贵的思路。他把既有的关于“危机”的定义分为两种, 一是“事件说”, 即把危机理解为一种“事件、事故”;另一个是“状态说”, 把危机理解为一种“情境、形势”。倘若“危机=危机事件”, 那我们对于危机的处理和决策只需要围绕“事件”爆发的原因、“事件”发展的过程、根据“事件”本身的特征来开展。但从中国当下的众多公共危机演变的实际情况来看, “危机事件”往往只是“危机”爆发的信号、导火索, “事件”的结束常常引发出新的“危机”。从“躲猫猫”、“70码”这些事件中, 我们看到, 问题的矛头往往很早就脱离了“事件”本身, 而它所引发的“危机”的外延在“事件处理”的框架下常常被忽视。
笔者认同胡百精把“危机”理解为一种威胁性的情境、形势、状态, 并且认为这个认识是我们面对危机、研究危机时首先需要明确的。这个纠正至少能让我们明确两点:一是“危机”不等于“危机事件”, 我们要面对的也不仅仅是危机事件, 而是以危机事件为中心点蔓延开来的复杂困境;二是危机传播活动所包含的也不仅仅是危机事件的善后工作, 而是对于整个环境、困境的扭转、修复。
二、谁的危机?———关于危机传播主体
在抽取到的学术论文中我发现, 政府、媒体、企业/社会组织、公众构成了危机传播链的四个关键性变量。研究者大多围绕这四者中的一个要素进行分析, 诸如媒介在危机中的责任如何、政府如何进行危机管理、企业/社会组织又应如何应对、公众舆论如何释缓。这些都是真问题, 也是危机传播中急需研究、分析、总结的“当务之急”。但是, 在整个危机传播图景中, 究竟是谁的危机?是否有一个危机的起点和终点?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很少涉及。
在这些文字中, 被引用最多的是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对于危机的定义, 即“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 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我们且不论这句话是否正确, 只顺着这个定义往下追问:若这个定义成立, 那么谁是做出这个关键决策的主体?谁的力量可以左右危机向好或向坏转变?危机传播活动从何处展开到何方终止?这些问题恐怕都很难回答。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危机传播活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在:政府、企业、公众和媒体四者都有可能成为危机传播的主体, 也都有可能成为危机传播的客体, 它们既可能化解危机, 又有可能成为危机的制造者、煽动者、激发者, 它们之间的角色、功能、关系常常互相转化、不断流动。而现今的多数研究大多关注于某一方的危机决策对于整个事态扭转的功能、作用, 陷入“媒介中心论”或者“政府中心论”的误区。比如, 我们常常讨论媒介在危机中的责任和角色问题, 却撇开危机中媒介和政府、组织、公众的关系不谈。毋庸置疑, 在公共危机面前, 新闻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不容忽视。但是, 要认清“责任”并非难事, 实际情况却并非这么简单。在危机传播链中, 媒体并不是无所不能的, 它的角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免不了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们讨论媒体在公共危机中的角色定位就必然要讨论媒体和政府、公众、企业之间的关系问题, 寻找它的“相对自我”。处在危机传播链中的媒体, 相对于政府、企业, 面对着公众和社会风险, 到底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媒体在危机中的困境及其内在的原因如何?要真正回答这些问题, 必须真正切切地去回到危机的情景、困境本身, 寻找“究竟如何”, 而不是“应该如何”。危机传播图景, 正是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媒体共同建构和再建构下的产物。谁也不是永恒的中心/边缘或者是决定者/被决定者。把握这个前提, 对于当前的研究来说至关重要。
三、当下中国危机传播研究的困境及原因
当下中国危机传播研究的问题和困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危机和危机传播活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研究造成了困扰;另一个是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范式瓶颈。如果总结成一句话, 那就是用现有的结构功能主义的思维框架难以解决复杂的危机传播问题。
首先, 现有的研究多是“效果”导向的, 批判性的、阐释性的研究较少。换句话说, 我们能够看到大量的研究是围绕危机事件、以传播效果为导向进行的分析、总结和建议。这个情况主要和我们对“危机”的认识思路有关。前文已经提到, 由于我们对于“危机”的认识往往等同于“突发性/危机事件”, 因此, 危机传播研究常常被无意识地等同于突发事件传播效果研究。面对棘手的事件, 制定危机决策是中心议题, 获得危机决策的直接效果是最终目的。但是危机是如何生发出来的?决策和效果偏离的原因是什么?这些看似简单实际含糊不清的问题被有意无意地抛开了, 变成了不需要被怀疑的前提。而面对具体的事件, 我们的分析多用“政治—经济”、“结构—行为”的结构功能主义的路径, 少有批判性的、阐释性的、反思性的文化分析路径, 即使是针对个案的研究, 也很难说把“过程—事件”都说明白了。这令我们往往绕过了事件本身的特殊性, 急切地希望看到危机传播策略的效果。就这样, 活生生的事件被简单化, 活生生的人也消失了, 变成了想当然的结构决定的决策效果的靶子。而危机产生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危机蔓延、消涨的场景和建构过程怎样?这些问题却很少得以重视。
第二点, 是我们在危机传播研究中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空间场景的深层次矛盾和内因的回避。传播活动是人的活动, 是人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的建构过程, 危机传播活动也不能例外。危机发生在活生生的当前中国社会生活场景中, 而这个场景在我们的危机传播研究中没有得到充分地展开。这导致我们对问题的解释和分析思路往往是表层的。危机发生后, 我们要解决的“当务之急”中隐含着诸多特定场景下潜伏已久的问题, 不回到中国实际的社会生活场景中去进行反思、不找到根源, 就永远无法真正地把握危机, 化解危机。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我们观察危机传播活动多以信息在社会有机体中流动的视角, 因此在我们的研究中对于公众/受众常常是忽视的。这让我们很难真正地关注大众文化的力量, 对于大众在公共危机中的自主性和影响力认识不足。如果传播的观念可以分为“传递观”和“仪式观”的话, 我们在意识上更加倾向认为传播是一种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传递观) , 而并不是共享过程 (仪式观) 。若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 那么就必然存在发送信息的一方和接收信息的一方, 而作为接受方的受众在我们进入问题的第一秒钟就被置于远端的终点。但是, 恰恰在公共危机中, 政府、媒体、企业/社会组织、公众谁也不是中心或边缘, 谁也有可能成为中心或边缘。危机中信息的流动很难像施拉姆所说的犹如“血液流经人的心血管系统一样流过社会系统, 为整个有机体服务, 根据需要有时集中在这一部分, 有时集中在另一部分, 保持接触和平衡以及健康”, 倒像是H1N1的病毒上蹿下跳, 蔓延全身, 随时有传染和变异的可能性。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或许要换一种思路看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华夏出版社, 2003
[3]黄旦.由功能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化[J].新闻大学, 2008 (02)
[4]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 江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
[5]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M].中国传媒出版社, 2005
[6]汪凯.转型中国: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7]Lynette, S. (Ed.) . (2001) .Cultural Sociology:Wiley-Blackwell.
石油企业应对石油危机的应对策略 篇10
关键词:新能源,海外市场,并购,勘探开发
当前, 石油企业赖以生存的石油资源数量的减少, 质量的下降, 在影响国家石油安全的同时, 也给石油企业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压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 石油企业除了充分利用石油资源之外, 就是未雨绸缪, 对生产经营方式进行战略调整, 以适应社会自然环境, 优化自身结构, 创造更大社会价值。
1 国外石油企业的示例对策
石油短缺, 可开采石油储量下降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问题。世界许多国家, 许多石油企业都在积极作出相应的寻找替代能源的对策。据资料表明, 2050年能源中会有1/3为替代能源。也就是说, 替代能源在总能源中的比例由现代的1%到2%上升到2050年的33%。
美国著名的石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在新的替代能源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 在找准自身优势的的基础上, 确定了发展生物能源产业链的方向。从2000年至2007年, 壳牌在太阳能、风电领域投入的金额超过20亿美元。但是, 由于其在新能源上的布局过于分散, 没有形成集中优势, 并且新能源是一种长期投资的项目, 由于成本过高, 新能源在能源供应中所占的比率一直较低, 壳牌巨额的投入并没有给公司带来相应的回报。
于是在2006年, 壳牌的太阳能业务部门退出了晶硅太阳能市场。2011年至2014年, 壳牌全球打算新投资1000亿美元, 天然气、生物燃料等将是投资重点。
跨国石油公司的战略调整并不是简单的业务变化, 其背后隐藏着世界能源格局大变革的潜流, 这种变革要求中国石油企业也要紧跟步伐, 采取相应行动。
2 在中国, 煤炭电力供应日趋紧张, 新能源的开发应用也成为当务之急
其中,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能源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石油企业发展生物燃料有技术上的相对优势, 它的技术积累能有效降低行业介入成本。石油企业要立足国内生物质能资源分布, 结合国内外生物能源技术经济特点与发展趋势, 加大生物能源规划与发展。发展生物能源产业, 必须以资源为导向, 统筹兼顾, 合理布局。
中国发展生物能源原材料资源丰富。国内现有的生物质能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林业剩余物、工业有机废弃物以及城市有机垃圾等。
农业部门预测, 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和养殖场畜禽粪便在2015年将分别达到9亿吨和32亿吨。随着我国人口增加, 农业和养殖业的发展, 初步估计我国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将按照人口增长趋势在2030年达到10亿吨和40亿吨的最高水平, 林业剩余物、工业和生活有机垃圾将随着森林保有面积和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增加, 以年增长2%的速率计算, 预计到2020年总资源量将达到相当于9亿吨标准煤的水平。
很多生物能源原材料的利用价值已被深入挖掘和投入应用。
中国很多地区大面积种植的薯类是一种很好的生产生物乙醇的原料。纤维素乙醇是利用秸秆、禾草和森林工业废弃物等非食用纤维素生产乙醇, 其生产过程能耗低、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少, 不会影响粮食安全和饲料供给。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把加大纤维素乙醇研发力度作为可再生能源突破的制高点。
四川攀枝花的麻风树生物柴油产业就是充分利用了麻风树的生物特性和当地的气候地理上的种植优势。中国海油将在四川的攀枝花市发展麻风树生物柴油产业, 已与四川签署攀西地区麻风树生物柴油产业发展项目协议。
石油石化企业的实验设备, 人才优势, 资金优势都是发展生物质能能源的有利条件。
中国天然气储量丰富, 热能利用率高, 污染程度低, 消费增长强劲, 因此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必须加倍重视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要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相关配套辅助设施的投资力度要加快以西气东输为主的天然气输送管网的建设;加快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发电厂建设和天然气汽车之类的的应用技术的开发。
但是, 天然气能源也属于矿石能源, 不可再生。生物质能能源也和其他很多新替代能源一样, 有技术不成熟, 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市场空间不够稳定广阔等许多问题。
这需要我们的石油企业勇于探索, 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 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和中国国情的新能源之路。
3 外国石油公司海外开拓石油资源之路
为解决本国石油资源匮乏, 在变幻的国际形势中保证本国石油安全, 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大的石油集团纷纷开拓海外石油市场, 参与海外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
跨国石油公司凭借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 联合开发, 共同分担风险。例如开发深海石油勘探。这是一个高技术要求, 高难度的勘探项目, 只有联合开发, 才能提高资金设备人员投入的回报率, 并且在物质条件上保证了了开发的成功率。
另外跨国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力量主要集中在具有成本优势和能带来长远发展的油气储藏丰富的地区, 这就抢占优质石油资源的开发先机。
2005年, 俄罗斯的卢克海外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已分别占到卢克总公司总产量的5%和15%。除了在哈萨克斯坦和埃及根基颇深外, 卢克海外还参与了阿塞拜疆、哥伦比亚、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国石油项目的勘探。
自2007年起, 美国的埃克森美孚石油集团分别在利比亚、挪威、越南、菲律宾开展石油勘探操作。
4 中国石油企业也一直在致力于和海外石油公司的合作和海外资源市场的开拓
2009年10月16日, 伊拉克内阁正式批准了BP与中石油联合开发伊南部鲁迈拉油田的协议。该协议是当年6月伊拉克石油部第一轮石油区块招标中唯一成交的合同。根据协议条款, BP与中石油将在协议签署后第二个月正式进场开发。
按照规划, 中石油将在非洲地区形成3000万吨的石油生产规模, 在哈萨克斯坦地区形成2000万吨的油气生产规模, 在南美、中东和亚太地区分别形成1000万吨的油气生产规模, 从而实现海外油气生产的规模化和地区多元化。
2009年, 中石化并购瑞士Addax公司成功, 中石化海外权益油总产量同比将增加78%。
2009年9月, 中海油成功购得墨西哥湾油气资产, 美国墨西哥湾第一次向中国石油公司开放。
这是中国石油企业走向世界, 掌握石油资源的开始。
因此我国的石油石化企业, 必须加快构建利用国内两个资源市场、长期安全稳定供应的资源体系, 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重点参与资源丰富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可以采取独立, 也可以采取联合开发的方式, 尽快抢占资源。
5 结语
石油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血液, 石油短缺问题一直是许多国家的心头之痛。抢占国外石油资源开发的先机, 充分利用石油企业优势, 结合自身特点发展发展生物质能等新能源, 成为石油企业面对石油危机的常见办法。
参考文献
[1]杨忠保.浅议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