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创新

2024-07-18

语文课堂的创新(精选11篇)

语文课堂的创新 篇1

新课程呼唤新课堂, 课改后的新型课堂要求培养学生积极的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个性潜能。尤其是语文课堂, 它是构建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因此, 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 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思维素材, 发挥语文学科的特殊功能, 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应该打破传统课堂上教师唯我独尊, 学生循规蹈矩的僵硬局面, 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 使他们产生创新的勇气, 尽量让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学习中来, 亲历知识的探索过程, 萌发创新意识, 鲜活语文课堂, 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为培养拥有新头脑、新思维的优秀学生而努力。

一、以疑激趣, 唤起创新意识

人们的进步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 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提问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 是创新精神的一种表现。

例如我在一次期中测试中, 关于“句式转换”一题, 有很多同学,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讲评时, 他们对自己的做法又都持有不同的见解, 纷纷提出各自的理由, 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于是, 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针对其中错误率最高的两道习题, 让学生展开讨论。

习题要求:1.西湖的美景真让我流连忘返。2.你是我班最帅气的男生。 (将这两个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事实上, 这类题型, 以前也接触过很多次, 而且还进行过系统的训练, 可是很多学生就是掌握不好答题技巧,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此类习题的印象, 我特意安排每个学习小组, 列举出几个类似的句子, 进行改写, 结果还是有对有错, 效果不尽人意, 正当我要进行总结性讲解时, 我班的“小博士”站起来说:“我有个好方法既能保证答题的正确性又能便于记忆。”他的发言让我感到十分兴奋, 我赶紧鼓励他:“好啊, 请把你的高见说给大家听一听。”于是, 他便很自信地说:“句子无‘是’中间加‘怎能不’, 句尾加‘呢’加‘?’。”听到他把这种句式的答题方法改成了顺口溜, 同学们也很兴奋, 纷纷要求用这种方法进行句式练习, 结果充分验证了“小博士”提出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受到启发的同学主动发言:“老师, 我能把第二个类型的句式改法也编成顺口溜。‘是’前加‘不’, 句首加‘难道’, 句尾加‘吗’加‘?’。”教室又一次沸腾了……

面对孩子们带有个性的理解和激烈的辩论, 我真的很欣慰。学生的这种大胆质疑、突破自我不正是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吗?实践证明, 质疑的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巧设情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陶行知《创造宣言》:“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 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式课堂, 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引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使他们的思维迸射出具有创造性的火花, 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我在教学汉字家园课后题“跟我一起读, 你发现了什么”一题时, 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语, 我特别安排了当堂背诵内容:左思右想、左顾右盼、左邻右舍、前因后果、前仰后合、前思后想、东奔西跑、东张西望、东拼西凑、南征北战、南辕北辙。当我指名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依次背诵这些词语的时候, 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也就是背下来三到四组, 而且顺序总是颠倒。开始我以为是给他们的时间较短, 就又给了他们几分钟背诵时间, 结果能完全背下来的同学还是寥寥无几。正当我揣摩下一步做法的时候, 一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能不能找出一个办法, 把这些词语联系起来呢?这样就不至于混淆了。”听了他的话, 我的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对呀!要能试着将这些词进行分组归类, 每组三个词, 并串联说一句话, 岂不是一举多得吗?”学生的创意激发了我的灵感。于是, 我先讲解了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 然后让学生自己对词语进行分组, 接下来就是连词成句。就这样, 在背诵造句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受到启迪, 创造出许多个性化极强的句子, 这种结合语境加强识记的方法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且效果极佳。

事实上, 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不难发现, 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的、是最活跃的。他们的脑子里装着许许多多奇异的“思维种子”只要我们适时为他们开辟出一个小小的想象空间, 并且略加点拨, 这些“种子”就会开始萌发, 并且就此展开创新, 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因此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三、师生互动, 鲜活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在实施教学时, 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创新, 要“收放自如”, 先“扶”着学生去寻找探求知识的方法, 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 并且点拨在关键之处。同时, 对学生要进行积极评价, 鼓励他们创新,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更加鲜活, 才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例如, 我在教学《有趣的十二》这篇诗歌时, 为了使学生能够加速记忆, 我采用了“快板式”拍手法进行朗读, 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 而且朗读的速度与拍手的节奏协调统一, 读至第三遍时, 学生已经不用看书就能把诗歌背诵下来了。看到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 我便顺势引导他们根据课文诗歌的形式进行创作, 让学生针对数字进行仿写。同学们开始跃跃欲试、纷纷构思, 一位同学首先发言:“考试第一心欢喜, 一份努力一分甜。”同学们立即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便是你一言、他一语地进行仿说。虽然有的不够押韵, 但也都是发自心底的创作, 就连平时最不爱发言的同学, 都被这种气氛所感染, 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真是难能可贵。于是, 我趁热打铁, 抓住这个十分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契机, 对学生们刚才的表现大加赞赏之后, 鼓励他们结合教室内的素材进行分组再创作, 最后综合集体的智慧, 整理出了一首新编诗歌。当同学们齐声朗读由自己创作的新诗歌时, 个个脸上都流露出“得意”的笑容, 真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 语文教学要想实现创新, 就要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也正是这样的活动, 才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开放, 使情感得以升华, 学生的生命才会在充满创新的氛围里变得更加精彩。

摘要: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新课改实施以来, 教学模式的创新和选择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和体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达成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仍然是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鲜活课堂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创造宣言[M].重庆:时代印刷出版社, 1944.

[2]郭慧.开放性课堂的基本特征[J].中小学管理, 2002, (3) .

[3]胡龙平.多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1.

语文课堂的创新 篇2

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 卢友付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及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学校要培养这样的新型人才,就要在各学科课堂上下功夫,语文课堂尤其如此。要 提高语文课堂效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重视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构建创新的语文课堂等问题。2003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强调语文课程要创新,语文课堂要创新。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创新的语文课堂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999年,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提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这为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那么,是否人人都有创新心理素质呢?人人都能创新吗?我国著名的心理专家王极盛教授说:“人人都应有创新心理素质,天天、处处都有创新心理素质的应用。创新并不神秘,我们祖祖辈辈都在创新。”可见,创新并非神秘莫测,也并不是天才的专利,每个人都有创新潜能。事实也正是这样:我多次试验过,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并不是不聪明,常 因分数低而自卑,或是认为问题简单而不愿回答。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去引导。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要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更新观念,要认识到:会教知识的教师不一定是好教师,会教学习方法的教师、能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同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课文可灵活选用“探究型”、“辩论型”、“情境型”、“表演型”等多种多样模式。在学习《食物从何处来》一文时,我采用了“探究型”:先将学生分组,让他们从人类食物的来源开始探索,进而探索其它生物食物的来源,然后在课堂中分组发言,得出结论;最后再阅读课文,将自己的结论同课文知识相比较,有什么异同。在课堂中,有学生提出了“粪便是排泄物,为什么也被列入食物这一范畴”这个很有创见的问题,我又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结果学生很快解决了问题。这样他们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在学习《想和做》、《理解是双向的》、《俭以养德》等课文时,我采用了“辩论型”模式,获得了极大成功。值得提出的是“表演型”课堂模式也很受学生欢迎。学习《孔乙已》一文时,学生积极推选“导演”、“主演”、“配角”、“技工”等人员,“主演”硬是把“孔乙已”演活了,演绝了。记叙文中的小说、童话、寓言故事等课文以及口语交际课,一般都可采用“表演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完全自主、合作、探究、创造,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要注意同自然、生活的联系,加强课外实践。

目前,学生获得的知识,大多来自课内。为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能扩大他们的视野,语文课堂教学就要注意同自然、生活的联系,加强课外实践;要注意让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从自然、生活中获得知识,提高素质。我曾指导学生观察春天景象,感觉春的温暖,学习散文《春》时就容易得多了,写作文也有内容了。放学后,天下大雨,很多家长来接学生,我让学生注意观察家长的衣着、神态、语言,去体验亲情,感受关爱,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了《背影》中“父爱子”、《小巷深处》中“母爱女”的深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要加强课外实践,可以开辟语文教学实践实验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培养创新精神。

三、要注重想象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学生学习文章,就是要在书本中与作者会面,达到心灵的沟通;阅读文章的过程,就是通过字面想象出文中内容,实际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戏”,最大限度地驱遣学生的想象,达到阅读文章的目的。如学习古诗词等类的课文,都可以充分运用想象来感悟。如学习《天净沙〃秋思》时,我先放一段古筝曲让学生去品味,再读这首散曲,叫学生描述曲中的景象;最后又放古筝曲,教师范读,学生诵读,其效果极佳。另外,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画。我让 学生根据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及白居易《观刈麦》等诗的内容绘画,出了不少别出心裁的作品。通过绘画把握课文内容,再现甚至是创造性的再现了课文内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做法,把文字、体验、想象、创造联在一起,真是妙不可言。写作评价课中,也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新,积极肯定其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要注重读写结合的创新。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课文,是为了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因此,阅读教学要与写作结合起来。学生学习了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点发表看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仿写一篇真情实感的文章。学生写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一段,可让学生也写一段,他们会写出更精彩的片段来。再如学生学习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我让学生为学校拟写保护花草的标语,有的写“请不要从小草身上走,它们实在太嫩了”,有的写“小花朵们正在展示她们的服装,我们不要打扰她们”等等,这样训练,既学活了知识,又培养了创新能力,还陶冶了情操。

五、对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要创新。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评估要灵活,试题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

学生有创见”。我们在检测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时,不能机械地让学生重复答案,尽量少考 死知识,试题要开放、自由、灵活,可以阅读考查与写作考查相结合,可以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可以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可以基本技能考查与综合能力考查相结合,可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以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总之,要科学、全面地评价,让学生大胆地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自我完善,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创造性教育将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全面落实。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创新,创新的语文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创新会使语文教学走向更好的明天。邮政编码:464000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创新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问题;策略

提问是思维的起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取提问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完成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提问,可以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问题太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强调老师教学的主导作用,进而实现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但是因为一些老师在自身条件的限制下,没有充分考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只是在形式上对教学方法与内容进行了调整,“满堂问”的教学现象依然存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抓不住文章重点,以及无法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问题,导致在一节课中经常提出很多的问题,好像涉及了每一个方面,但是学生根本就没有掌握。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每两分钟或者几分钟,就提出一个问题,导致学生十分紧张,长此以往,也就出现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的情况,降低了课堂提问效率,进而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提问生硬

课堂应该是一个时刻充满惊喜、欢乐的地方,特别是针对小学语文课堂而言,学生正是在课堂上体现自己的天真、领悟、成长等,此时就需要老师具备深厚的语文功底,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主导作用的发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思维经常被教材内容固化,没有充分重视课堂资源的利用,导致教学非常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进而逐渐丧失了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内容的时候,老师的问题基本上就是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复述,缺乏新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提问难易不当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提出一些“是不是”“对吗”等问题,太过简单,根本不需要学生进行思考,也就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导致降低了提问的效果。除此之外,老师在提问的时候,没有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存在很大的难度,导致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思考,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爱迪生救妈妈》这一内容的时候,讲完爱迪生用镜子救了妈妈之后,问学生:“镜子是怎样聚光的?”此时,学生就会非常迷茫,导致出现“冷场”的情况,进而无法达到提问教学的效果。

二、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抓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优化课堂提问。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老师一定要事先精心设计,摆脱课堂提问随意性。比如,在学习《颐和园》这一内容的时候,让学生进行阅读,之后浏览相关的图片,明确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的,并且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这样就可以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而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探究式提问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探究式教学形式的运用,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离不开探究式提问教学策略的运用。在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离不开探究;明确文章中心主旨的时候,离不开探究;品味欣赏古诗词的时候,离不开探究……要想深入、全面理解文章内容与主旨,就要加强探究式提问教学策略的运用。在探究的时候,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认知水平,对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3.启思式提问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每学完一句话、一段语句、一篇文章,学生都会得到一些知识,并且形成一定的判断,起到了启思式作用。通过启思式问题的提出,在学生反馈的时候,老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通常情况下,启思式提问均是放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这样交流起来,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开全面的讨论。比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一内容的时候,当课堂教学结束时,老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如“你如何看待狼牙山五壮士的行为?”这样学生就可以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全面的讨论。一些学生认为,这是一种大爱的表现,他们不畏牺牲,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一些学生认为,这种行为非常令人钦佩,如果没有他们一批人的奉献,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相关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提问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更新教学观念,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促进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同时,一定要重视提问教学策略的运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金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创新 篇4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问题太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强调老师教学的主导作用,进而实现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但是因为一些老师在自身条件的限制下,没有充分考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只是在形式上对教学方法与内容进行了调整,“满堂问”的教学现象依然存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抓不住文章重点,以及无法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问题,导致在一节课中经常提出很多的问题,好像涉及了每一个方面,但是学生根本就没有掌握。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每两分钟或者几分钟,就提出一个问题,导致学生十分紧张,长此以往,也就出现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的情况,降低了课堂提问效率,进而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提问生硬

课堂应该是一个时刻充满惊喜、欢乐的地方,特别是针对小学语文课堂而言,学生正是在课堂上体现自己的天真、领悟、成长等,此时就需要老师具备深厚的语文功底,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主导作用的发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思维经常被教材内容固化,没有充分重视课堂资源的利用,导致教学非常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进而逐渐丧失了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内容的时候,老师的问题基本上就是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复述,缺乏新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提问难易不当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提出一些“是不是”“对吗”等问题,太过简单,根本不需要学生进行思考,也就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导致降低了提问的效果。除此之外,老师在提问的时候,没有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存在很大的难度,导致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思考,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爱迪生救妈妈》这一内容的时候,讲完爱迪生用镜子救了妈妈之后,问学生:“镜子是怎样聚光的?”此时,学生就会非常迷茫,导致出现“冷场”的情况,进而无法达到提问教学的效果。

二、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抓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优化课堂提问。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老师一定要事先精心设计,摆脱课堂提问随意性。比如,在学习《颐和园》这一内容的时候,让学生进行阅读,之后浏览相关的图片,明确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的,并且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这样就可以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而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探究式提问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探究式教学形式的运用,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离不开探究式提问教学策略的运用。在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离不开探究;明确文章中心主旨的时候,离不开探究;品味欣赏古诗词的时候,离不开探究……要想深入、全面理解文章内容与主旨,就要加强探究式提问教学策略的运用。在探究的时候,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认知水平,对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3.启思式提问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每学完一句话、一段语句、一篇文章,学生都会得到一些知识,并且形成一定的判断,起到了启思式作用。通过启思式问题的提出,在学生反馈的时候,老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通常情况下,启思式提问均是放在课堂教学结束的时候,这样交流起来,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开全面的讨论。比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一内容的时候,当课堂教学结束时,老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如“你如何看待狼牙山五壮士的行为?”这样学生就可以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全面的讨论。一些学生认为,这是一种大爱的表现,他们不畏牺牲,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一些学生认为,这种行为非常令人钦佩,如果没有他们一批人的奉献,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相关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提问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更新教学观念,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促进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同时,一定要重视提问教学策略的运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提问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充分展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并且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提问形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创新的语文课堂更精彩 篇5

改变传统教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我们面临的是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只有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开放创新的语文教学体系,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在教学中我大胆地运用新的教法,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字词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以自学为主,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对于一些较生僻难懂的字词提出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把课文中的生词写成一段话。学生在训练中既了解了词语,又学会了词语的运用, 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锻炼与培养。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创新思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例如:在讲《乌鸦和狐狸》课文后,我试着引导学生续编故事结局,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我提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乌鸦上当后,心情怎样?以后再有这样的情况乌鸦会怎样?狐狸还会有怎样的坏主意?”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学生在一起讨论出了几种不同的结果,这便是想象激发了创新的火花。可见牛顿所谈的“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在创新教育中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仔细品位。

为学生营造民主科学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在富于创造性的环境中才能顺利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跟学生平等对话。我看过于永正老师教学《燕子》时片段的文章,对我很有启发。于永正老师教《燕子》是,有个学当面发问“燕子在水面飞的时候,为什麽要用尾尖沾水?”于老师想了想回答说:“燕子要吃水里的小虫小虾,所以先用尾尖沾水缓冲一下,不然燕子就会因惯性一头栽进水里。”老师的话还没有落音,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反驳:“不对!我在乡下观察过,燕子吃的是水面上的飞虫,他不吃小虾。”于老师被学生“将”了一“军”,但并没有感到面子上过不去,而是表扬了这个同学,说他不盲从,能坚持真理。这个同学听了老师的表扬,脸红扑扑的,显然他既激动又兴奋。作为特级教师的于永正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如果老师只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给这位同学浇一瓢冷水,那麽他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就会被浇灭,哪里还会有勇气去坚持己见?

鼓励学生勤于动手,培养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就能燃起孩子动手的欲望,如果教师能巧于引导,加以延伸,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找造能力。“话说千遍,不如一练。”如《生命桥》讲的是一群羚羊被逼到悬崖边,老羚羊和小羚羊快速分为两队,老羚羊为了救小羚羊用自己的身体做桥墩挽救小羚羊的生命,反映了动物们在遇到困难时不慌乱、坚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我在讲授课文中通过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的做法是:用一个透明的小玻璃筒,(筒口一次同时能出来两个铁锤)里面装上水,在每一个绳子上拴一个小铁锤(以铁锤代替人),分组比赛,每组同时放进六个绳子,在规定的时间内看那一组逃的最快,让他们在实验中逐步明白其中的道理。然后启发学生: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如果有,请把你的想法演示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结果有不少优秀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出了更为科学的答案。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其创新能力得到了综合训练与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合格人才而努力奋斗!

创新型语文课堂的构建 篇6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衔接课内课外, 拓宽创新空间

一位好的语文老师, 要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手段, 抓住学生的思维这只“小鸟”, 让它唱出美妙的动听的歌声。俗话说:“生活有多宽广, 语文就有多宽广;生活有怎样的色彩, 语文就有怎样的色彩。”为此, 把学生引向社会, 引向生活, 使语文成为丰富生活的向导;将学生的视觉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充分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进一步拓宽创新空间。

例如:在教《政治家幽默术》时, 让学生课前查找周恩来在外交界的佳话。联系古今, 使学生对外交家必须具备的机智幽默, 有理有节和对国家尊严的维护的优良品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教《故乡的榕树》时,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介绍家乡的某类植物, 这样, 不仅让语文课堂走进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更主要地是拓宽创新空间,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文课堂设计应充分运用学生的智慧, 睁大学生的双眼, 扑捉细小的生活场景, 采撷平凡的人事, 拓展应对社会考验的各种方法和能力, 提高生活综合能力与素质。

(2) 拓宽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发学生内在潜能, 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修养, 让他们受教于潜移默化之中, 得益于身心愉悦之时, 这些并不是圜于书本, 拘于读写, 限于室内能够做到的。

二.激活课堂气氛, 铺就创新之路

未来教育是唤醒求知欲望的、充满激情的教育, 教育的责任在于激发,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 就要抓住机会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建立新的兴奋点, 煽起学生的激情。

例如:在讲鲁迅的《祝福》时, 为了搭建合作平台, 点燃创新火种, 我设计了一堂探讨主题的辩论赛———帮祥林嫂打官司。老师告诉学生, 好端端的祥林嫂悲惨地死去了, 她是被害死的, 我们要查出谁是害死祥林嫂的元凶。随之而来的会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和高潮热情, 点燃学生激情之火的时刻到来了。我或设疑激趣, 或峰回路转, 从而极大地激起学生求知创新的欲望, 激活课堂气氛, 铺就创新之路,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这样的预设奠定了“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氛围, 给沉闷的课堂带来满堂春色, 是学生思维的激活剂,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播下创新的火种。

(2) 在教学过程中, 抛弃滔滔不绝的灌输和越俎代庖的讲析, 让学生敢于尝试, 大胆创造, 打破常规, 主动实践, 不断激发学生思维活力, 令其智慧火花互相撞击, 令探究过程更加热烈、丰富和深入, 展现出学生思维的活跃与创造的潜能, 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激情, 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

(3) 学生动态的学习活动, 会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入活力,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的培养。

三.搭建合作平台, 点燃创新火种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合作的氛围, 为此, 语文学习更要提倡人人参与, 共同合作, 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合作是情感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 也是思维碰撞、潜能发挥的过程。为此, 我采用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 强化学生的表演欲, 通过角色扮演, 让学生体会情境, 丰富想象力。

例如, 在《雷雨》一课, 我让学生们演戏剧, 学生们非常的投入, 为了更好的让他们发挥自身的潜能, 我还让喜欢编剧且会编剧的学生执笔编写, 集体讨论, 定稿;让会当导演的学生选拔演员, 排练;让一些喜欢“评头论足”的学生当演员和评委, 让他们来评价剧本和演出, 总结经验。这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点燃创新火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力, 开发创造性潜力, 加强合作意识,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实现小组成员的全面进步, 确实是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好形式。

(2) 此次实践活动, 学生在小组规定活动中不断观察与发现、交流与对话, 分工与协作, 吸取与消化, 有效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 十分切合学生心理特征和成长需求。这样一看, 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和实际意义都远远超出了语文课堂教学本身。

(3) 通过搭建合作平台, 使学生思想得到解放、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爆发, 同时, 为学生的自主探究、积极发现造就了势能, 积蓄了动力。

(4) 活动要求相应的能力, 活动提供了应用和锻炼的机会, 所以说, 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创造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 如果离开了活动, 创造力的培养只有是一句空话而已。

如何创新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 篇7

一、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评价方式

口头评价。在许多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中, 口头评价是最常用的一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充分运用准确、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组织教学活动, 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活动自然会春意盎然, 一派生机勃勃, 课堂教学效果也肯定会显著。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口头评价时, 应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 注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适时合理地、科学地给予学生一些鼓励性语言,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有效实施赏识教育。事实上, 赏识教育的潜力和爆发力是无穷的。

书面评价。在学生完成作业后, 教师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阅批, 写出书面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书面评价, 要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 多用肯定性、激励性的话语, 努力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开拓创新精神。书面评价要讲究艺术, 有利于学生的人生发展。

多角度的评价。大家都知道, 每个学生都期盼得到他人的肯定, 尤其是“学困生”, 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鼓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师要从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努力捕捉和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优点, 用“放大镜”去肯定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 运用口头表扬、书面批语, 在班级表扬栏进行表扬, 甚至在平时接触中给予学生的一个赞许的眼神, 都可能促使学事物景总是叙述主体主观意识的呈现, 因此, 文本语言便有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显著特色。基于此, 笔者认为, 品味语言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教学重点。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咀嚼文本妙词佳句, 品味其中蕴藏着的情韵, 并把这种情韵潜移默化成学生自己的审美情感体验, 最后达到促成学生养成学生审美情感的教学目的。笔者在08高职预科班教学《荷塘月色》一文之“月下荷塘”部分时, 就比较成功地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中获得审美情感。尤其在荷花这一景物的教学引导上, 更是深得学生共鸣。在赏析荷花时, 笔者以“在作者眼中荷花是怎样的情状?”这一问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关于描绘荷花的言语, 学生很轻松地明确了答案:运用比喻 (博喻) 修辞手法, 将荷花喻为明珠、星星和出浴之美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用“袅娜”形容荷花, 用“羞涩”形容荷苞。接着笔者以“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何妙处?”这一问引导学生赏析文本语言, 在赏析中, 从喻体和本体相似性入手, 引导学生从“明珠”晶莹剔透的特点来归纳荷花的晶莹的特性, 从星星这一喻体结合前文荷花“零星地点缀”等词来来品鉴文本的妙处, 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文本所描绘的艺术空间———荷叶为碧天, 零星的荷花为星———既形象而又生动, 来诱发学生审美情感, “出浴之美人”这一喻体中, “美人”情语尽显, 对荷花的赞美自不难理解, 关键是喻体和本体一人一物, 有何相似性?学生赏析到这里, 进入阅读“瓶颈”, 基于此, 笔者从“出浴”一词做文章, 以“美人出浴后给人怎样的感觉?”这一问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从关注美人之美的思维定向中跳脱出来的学生自然“文思泉涌”起来, 经过充分的讨论, “清新脱俗”, 成了最佳的答案, 喻体的特性在讨论中解决后, 荷花美得清新脱俗的审美体验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审美情感被生产生无穷的动力, 进而敦促他们很好地完成教师期待的学习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运用的评价, 要努力使学生全面参与, 共同关注, 营造氛围, 促使全体学生在参与评价、相互评价、共同交流中得到进步, 使他们全面发展, 提高能力, 健康成长。

二、教师进行课堂评价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多元性。一是在评价时, 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不但要重视教师的评价, 还要关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评价, 努力形成评价的科学化、多元化。二是注重评价角度的多元性。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不仅要注重学习成绩的评价, 还要关注德育、习惯养成、心理素质、创新意识、潜力挖掘等方面, 以及对事物的认识规律、独到见解等。三是注重评价方法的多元性。要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 在语言运用上讲究灵活、激励、科学, 能促进个性发展。

及时性。对学生的突出表现、成绩特点、心理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要及时、准确、深入、细致, 引导他们扬长避短, 健康成长。

正确性。对学生的评价要充分调查研究后再进行, 切忌单凭主观臆断妄、下结论。

针对性。教师有针对性的评价, 注重个体, 切忌模棱两可。要善于从个体表现、共性特点, 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激励性。教师在评价中, 善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能够点燃学生心中奋发前进的火花, 促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 自信自强, 积极向上。

(唐河县聋哑学校)

调动后, 教学过程就变得更加流畅了。所以, 当笔者以“袅娜和羞涩又有何妙处?”这一问提问学生学习时, 学生踊跃发言, 师生互动极好并达成如下的见解:“袅娜”以写成熟少妇之词写荷花, 将荷花的柔美妩媚的丰姿拟人化, “羞涩”以描写青涩少女期待又担心的心境写荷苞, 将荷苞待放的忸怩之态传神刻画出来, 可谓形神兼备, 物性人情统一。

当然, 鉴赏文本的意蕴, 体悟文本的意境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情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指导学生欣赏文本的意蕴和体悟学生的意境时, 教师应具有深厚的教学素养和广博的知识面。如把握不同作家文本创作的不同风格, 和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文本创作的风格差异, 并在实际教学中成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的“良师益友”。

总之, 教学过程要实现让学生在“学中得, 在得中悟”的教学目标, 教师需具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和主动进行散文等文学作品阅读并学有所得、学有所乐的教学智慧, 唯其如此, 散文教学的课堂才会越来越生动, 教学成效才能越来越显著。

参考文献:

[1]万福成, 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1.[2]曹明海.文体鉴赏艺术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2.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出版社, 1980.

[4]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8.

浅谈语文课堂的创新教学 篇8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教法老师基本上就是填鸭式地满堂灌, 学生完全成为接受的机器。在课堂上, 老师的教学内容非常狭隘, 局限于课本, 也离不开教参, 看不到任何开放性东西;老师是唱戏的主角, 学生完全变成观众, 看不到有创新, 有发散思维;老师除了一块黑板, 一支粉笔, 另一个则是喋喋不休的口舌, 单调、陈旧。小平同志说要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 那么我说教学改革首先教学理念要更新, 语文老师首先转变观念, 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而老师只能做驾驭全局的指挥员, 老师在新课标下应该传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语文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轻松教学情境, 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合作,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还原学生的活力, 挖掘学生的潜能, 使学生变厌烦、枯燥、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为学生感觉学习语文快乐、神奇, 美妙有成就感, 从而也改变了学习的理念。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新课标要求学生达到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为此就必须改变死气沉沉的一言堂教学模式, 我校推行新的教育模式:协同教学模式。这种创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实行三案教学:导学案、检测案、诵读案。三案编制要求所有语文老师要精心集体备课, 使三案尽可能精致、严谨, 使导学案真正起到导的作用, 检测案真正起到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诵读案真正起到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比如小说《项链》导学案要构思出小说开端、高潮的巧妙, 同时使学生对结尾进行遐想;检测案对本课的字、词、句、语法、修辞以及本课的中心思想和启示尽可能一网打尽;诵读案选一些材料阅读题或者默写名篇名句, 形式开放,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唤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情趣、乐趣,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最向往的乐园, 快乐的欣赏。

协同教学模式还要求老师灵活多变。大教育家孔子说过 : 乐之者不如好之者。也就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语文课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 也是丰富多彩, 协同模式要求语文老师把学生脑、口、手充分调动起来, 尽最大可能让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展现出来, 例如在学习《花木兰》时把花木兰的说、做等言谈举止都能让学生自己展示, 进行情境再现, 使学生感悟出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无奈、金戈铁马的战场和衣锦还乡的场景, 既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能激起学生阅读欣赏兴趣, 教学效果也有明显的提高, 语文课堂也能绽放出美丽和精彩。

三、教学手段的创新

过去的语文课, 老师的教学手段单调乏味, 难怪学生提不起兴趣, 概括四个“一”:一支粉笔, 一本课本, 一张嘴, 一块黑板, 鲜活的一堂语文课慢慢地就变成一潭死水了。说明一点, 教学手段该创新了, 幻灯片等多媒体的引进给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活力, 能给语文课创设更多的情境, 多媒体通过声、像、图、文、情、境等生动、形象、直观的优势打破了过去语文课沉闷、被动, 唤起了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引导学生欣赏词《南歌子》我做了多媒体展放, 在朗读这首词时, 播放展现词描写的情景, 同时进行抑扬顿挫的钢琴伴奏曲:一路侵斜阳, 溪窍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 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旅枕元无梦, 寒更每自长。直言江左好风光, 不到中原归思转凄凉。多媒体声、文、景并茂, 创设的情境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就连平时厌恶语文课的后进生都能沉浸在其中, 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也是我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一大亮色,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激起学生鉴赏诗歌寓情于景, 寓情与文, 感受作者作诗词的时代气息, 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四、教育对象能力的创新

教育的对象就是学生, 过去的学生一味等待一口一口喂饭吃, 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只是照葫芦画瓢, 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囫囵吞枣, 只会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 甚至有时老师无意传授的错误知识依然照搬照套, 真正变成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 对老师所传授知识不加思考, 不加质疑, 更不能拓宽, 考一些死知识的确OK, 但题型一变化, 特别现代文阅读或者说文言文阅读不是平时训练就茫然无措, 不知如何作答, 这就是说这部分学生应变能力差, 或者说没有创新能力。为此, 语文老师在讲现代文阅读时, 切忌单纯传授知识, 对一些探究性语文知识要敢于放手, 让学生克服羞涩的心理障碍, 自主合作, 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 并尽量让学生对材料中的问题进行动脑、动口、动手, 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能力思维的养成。例如《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言行和心理描写, 让学生思考林黛玉为什么进姥姥家还要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王熙凤讨好老太太体现了她什么样的人物性格, 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比较、运用, 这样分析问题的能力自然会润物细无声的得到提高, 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就得到拓展, 也就说由书呆子变成了既能埋头读书又能抬头看路了, 使学生由书内到书外, 由课堂知识到课外知识, 由机械呆板到灵活多变, 我希望我的同仁和我一样大胆尝试, 收到的效果也许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总之,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老师要敢于尝试新教改, 敢于理念创新, 这样课堂教学才能走出一片新天地;通过不断的实践, 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 我们必须做到授之鱼不如传之渔。

参考文献

[1]李颖.语文教学探究与实验[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6.

中职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思考 篇9

中等职业教学的当务之急, 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师生都能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并适当补充教学内容, 能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下面笔者谈谈在课堂创新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旁征博引, 规划人生

“教语文就是教做人,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在课堂上教师应教育学生关注时代, 关注人与人的关系, 关注社会的发展, 关注人间的真善美与假恶丑, 让他们真正从健康成长的需要、文化知识的需要、祖国人民利益的需要去规划人生, 实现理想。笔者在课堂上就注意教学与时代相联系, 引用鲜活的事例, 加强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例如, 结合课本中《〈士兵突击〉节选》钢七连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 教育学生明白生命的真谛, 生命的意义。结合电影《亮剑》中李云龙的名言“亮剑, 狭路相逢, 勇者胜”, 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让他们树立民族的自豪感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学生只有热爱祖国、热爱生命, 才能真正喜欢语文。源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 是创新的灵魂。其自主性、激情、意志等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另外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科学史的考察, 充分挖掘科学家崇尚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 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格修养, 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和奉献精神。挖掘科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的功能,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例如, 把钟南山院士学习语文的观点介绍给学生:他认为一个科学家首先要掌握的基本功是语文, “学好语文实际上是学会抓住最主要的东西”。适时地为学生点拨学语文的重要性, 唤起他们热爱语文的欲望, 从而走进创新的天地。

创设情境, 培养兴趣

教育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只有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 才能播下学生创新的火种, 从而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合理恰当的情境创设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活跃学生的思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这其中, 创设问题情境不失为一种主要的手段。所谓问题情境, 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 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 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 诱发出探求性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设计有矛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 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特别是要重视在新课的导入过程中, 快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 有位教师在讲授《警察与赞美诗》时设计了一个故事式的导语:一天深夜, 在小巷的尽头, 两个人走了个对面。其中一人问另一人:“这儿有警察吗?”另一人回答“没有”。“那么, 能不能在附近很快找到一个?”“恐怕不可能。”“那好吧, 把你的手表和钱包给我。”故事讲完, 学生大笑。然后教师及时发问, “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出人意料。”“它反映了坏人什么样的心理?”学生回答:“害怕警察。”“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写到了警察, 结尾也出人意料, 但主人公苏比不但不害怕警察, 反而还要当着警察的面做坏事, 这是为什么呢?”教师的发问, 让学生产生弄清事物本原的强烈愿望。这样, 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创设情境不单只有创设问题情境。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 布置相应的创意教室, 配置或制作有关教具, 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 营造出与创新教学情境相适应的气氛与情调。另外, 还可以靠教师的情绪感染、教态影响、语言调适等加以烘托和营造。

合作探究, 加强训练

当代创新活动需要个体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合作沟通能力, 开放的课堂教学活动本身就是认知活动、情意活动和信息交流综合影响, 相辅相成的过程。课堂创新教学就是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从而促进人际交流中的开放与协作。学生在合作中参与活动, 也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动机, 同时还可以避免教师把现存的知识生吞活剥地照搬给学生, 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质疑, 鼓励学生去主动求知, 并在求知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要开展学生的合作探究, 首先教师的备课要较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探讨之中, 再次, 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 大胆打破原定的教学流程。例如, 有位教师在教学《〈士兵突击〉 (节选) 》一文时, 他打破原定的教学程序, 采用读编演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该篇小说。第一步:要求学生作好课前读写准备,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并观看该电视剧18~20集。之后, 分别写出自己对许三多、成才和伍六一三人的评价。第二步:分组自主讨论, 选取文中情节, 按教师范文, 编写简短剧本。第三步:小组讨论, 人人参与, 自主分工, 确定导演、演员, 进行合作排练。第四步:学生分组分别表演, 由学生代表和教师组成的评委打分点评。第五步:由胜出小组自荐学生作获奖感言, 另外场外学生谈观后感。第六步:教师对整堂课学生读编演评作总体点评。这节公开课, 虽说学生在表演作品时场面有点乱, 但正是有点“乱”的时候, 是学生思维最活跃之时, 该教师运用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很成功, 让学生在合作中参与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思考、不断质疑, 主动学习、主动求知、学会创新, 同时培养学生互助学习, 取长补短的合作精神和学习习惯。

与时俱进, 展示个性

创新教学要体现时代性的特征。一方面, 教师自身应跟上迅速发展的朝代潮流, 课堂上创设的情境应洋溢时代气息, 展示时代元素。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课外的信息, 比如说引导学生关注网络专用名词———“躲猫猫”、“楼歪歪”、“范跑跑”, 了解两会关键词“和谐”、“民主”、“开放”、“民生”、“低碳”。另一方面, 教学内容与教材总是相对滞后的, 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有自己的思考, 而不能囿于传统的教材和传统的认识。只有努力创设富有时代感,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 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吸引学生的参与, 并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例如, 可以借上海办世博会的契机, 让学生通过网上搜索资料, 了解世博会的相关知识和举办的意义。

创新教学的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 要使学生发挥优势,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随着科技的发展, 课堂中的电化教育已经频繁使用, 可遗憾的是, 目前的课堂中多媒体更多地 (甚至全部) 属于教师所有, 教师根据预先制作的课件按部就班地点击鼠标, 学生只看和听, 其实, 学生制作多媒体能力很强, 可以把多媒体大胆地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外围绕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知识, 制作课件, 甚至可让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素材进行再创造。这样做的效果将远远超出多媒体只为教师教学服务的效果。例如,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 让学生以“快乐端午节”为主题, 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渠道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学生自由分组展示的课件内容丰富, 从一只只美味可口的粽子谈到了屈原的诗文;从赛龙舟的对联说到了纪念伍子胥的故事;从端午节的谚语讲到了鲁迅的小说《端午节》。课件制作也十分精致, 对象与背景对比鲜明, 选择的图片赏心悦目, 插入的音乐清新悦耳。因为学生对贴近生活的传统节日十分关注, 对课件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敢于大胆展示个性, 秀出自我。

综上所述, 教师在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载体, 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课堂教学,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大胆参与, 多方位表现。课堂创新教学, 是一种理念, 不是一种作秀。语文教师要不拘一格去创新, 在课堂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 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 努力构建人文课堂, 提高自身素质, 关注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单靠每天课堂上的45分钟肯定是不够的, 还必须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师、学生创新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1998.

[2]范文平, 论课堂创新教学情境的创设[J].江西教育科研, 2007, (1) .

[3]杨继河.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教育与人才, 2008, (8) .

语文课堂创新教育的三个境界 篇10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新课标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力”。笔者听课中发现目前的语文课堂上确实出现了不少创新教育的“亮点”,对它们进行整合思考,觉得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依据创新机制去开拓教学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体现着创新教育。

境界之一:入坐,轻松和谐,富于情趣

亚里士多德说过:“闲暇出智慧。”也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造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语文课堂才会富于情趣,学生才会对语文有兴趣,才有可能培育创造力。

现在的语文课堂少了一些限制,多了一些宽松,体现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据了解,英国的小学生是围坐在课桌四周的,美国的是茶馆式的散坐,坐姿更是随便。我们也应该给孩子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即使学生说出“妈妈和姐姐都是女的”之类的话,也要宽容。如果斥责为“废话”,那这位学生今后还会敢想敢说吗?他的心理必然会产生一种“安全”防护意识。其实,我们老师也要学会欣赏,以上学生带着稚气与天真的这句话,不也有趣吗?

语文课堂上,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运用,还有以扬代抑的“黄金原则”的应用,是用褒扬赞美取代斥责批评,这是最具“人情味和凝聚力”的,都会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学生也就不会因为错误而尴尬,也不会因批评而失意,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我国创造教育的倡导者和先行者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就说过“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儿童的眼晴,使他能看;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儿童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六大解放”的核心是还学生自由。人身自由了,心理自由了,他们就会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有了这个条件,语文课堂才会充满情趣。如一位老师教学《游园不值》,鼓励学生做做动作,看看你对“应怜屐齿印苍苔”是怎样理解的。几个学生上讲坛来做,并且把评议结合起来。学生轻手轻脚,步子拉得很大,把诗人那种生怕践踏绿苔、毁坏清幽的爱春惜春情怀表演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

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富于情趣的语文活动,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创新就有了动力支持。

境界之二:读书,浮想联翩,声情并茂

语文教学已开始从注重繁琐分析走向重视感悟,从注重繁重练习走向重视积累,从注重语言理解走向重视语言运用。感悟、积累和运用都离不开读书。读书的基本过程是感形入境——体情明理——出境悟文,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到文章中去走个来回”。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读书过程中会充满个性色彩,极富创造性。有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朱光潜先生也说过,一首好诗,可以是一幅“画境”,可以是一幕“戏景”。有经验的老师当学生读书时总要问问“你们读进去了吗”,“脑子里有没有一幅图画”?以下是一位老师教读《第一场雪》的一个片断:师:第二天清早,天就放晴了,我们看看雪景好不好?(生:好!)雪景很美,谁能美美地读出来?读的时候,大家闭住眼来听,看自己能不能步入雪景中去。(生读)

师:你们听了这一段,是不是感到走到雪景中了?(学生反映不一)

师:刚走到雪地边上,是不是?啊,没进去,谁能带着大家进去?(学生再读,可未读好)

师:进去了吗?(生:没有)

师:是没有。可能刚才那位同学领咱们到雪地边上,他又领咱们回来了。让我来给大家读一读,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范读,接着领读,提示:谁能把雪读得很大很大,谁能把雪读得很静很静,读出了雪景之美)。读完问:我们往前走了没有?(生:走了)

这种读是“披文入境”,读中感形。是学生调动表象储备,讲行再造现象的过程,他们想像的“产品”也各具特色。如读《所见》,一位老师让学生读后就“交流”出三个画面:牧童·黄牛——林樾·鸣蝉,此其一;诗人(诗人所见)——牧童·黄牛——林樾·鸣蝉,此其二;蝉“闭口”不鸣——牧童“闭口”不唱(谁“闭口”无从考证),此其三。

学生读书,展开想像的翅膀,浮想联翩,形象迭出。学生的脑中之“形”是作者眼见之“物象”,是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意象”,所以学生读书,教师要引导体情悟理,渐入佳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小学语文课本中信手拈来一篇(产品说明书之类的说明文除外),都是形意情理的“混合物”。比如《蛇与庄稼》的第一个故事,其基本情节(图景)是:海啸时,洪水泛滥,淹没田野村庄,一片汪洋;洪水退后,庄稼长势喜人,茁壮葱绿;后来,田鼠作祟,枝折花落,一片狼藉。伴随这个过程的情感经历是:洪水肆虐的惊恐——丰收在望的喜悦——庄稼歉收的遗憾。此外还有:“蛇——(吃)田鼠——庄稼”,这个食物链所揭示的事物联系。这段课文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文章的情理,犹如“水中之盐,无痕有味”。如果一篇课文的情感因素较强,就应该通过朗读读出情意,读出味道,做到声情并茂,即声以情发,情因声显。

“形象多于理性” 是语文的重要特点,“形入心通”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所以对课文的感悟,主要依靠直觉、顿悟等感性认识的形式,不太需要动用逻辑思维进行繁琐分析和“微言大义”的讲解。感悟的主要途径是读书,我们不要吝啬让学生去读书,努力做到杨再隋教授所提倡的自读自悟,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的境界。把学生引入浮想联翩、声情并茂的读书之境,这本身就是极具创造性的活动。境界之三:讨论,各抒己见,妙语连珠

小语课堂教学是最易张扬学生个性的,也是最易激发创造性思维的。

创造性思维有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批判性和发散性。所谓批判性,就是独立思考,不盲目从众;思考往往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批判。比如,有个学生读了《小猴子下山》之后,对老师给出的参考书中的寓意(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如果三心二意,将一事無成)提出质疑,说:“老师,假如小猴子追上了小兔,能说它不对吗?”显然,这个学生意识到小猴子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玉米、桃子、西瓜、小兔,一个比一个有价值,多么难能可贵的价值观!没有批判,这位学生就没有新的思想。

所谓发散性,是指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在科学的发明创造上,凯库勒受火炉“金蛇狂舞”的启发提出苯分子结构的设想,牛顿在苹果树下的奇思妙想引发对万有引力的研究,都是发散性思维的成果。苏轼《题西林壁》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发散性思维的佐证。

语文课堂中的创新精神探析 篇11

一、提高教师素质,引进“活水”

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二、改变教学观念,优化思想

传道、授业、解惑,这是传统教学的中心。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很少接触外界新的事物。在课堂上,问题的答案以书本为准,以教师为准,教师是课堂上的主角和导演。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教育,被动回答教师的提问,总是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框架里学习和思考。在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学生思维比较迟钝,一切靠教师来指挥和点拨,不会主动地探索未知世界,创新的火花很难激发出来。所以,为了让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勇于发现,应该改变教学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学生从“学答”转到“学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引疑激趣,诱发创新。有了深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说,一个学生有没有学习兴趣,决定着他学业的好坏,决定着他未来的人生。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时刻注重从教学内容本身发掘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去学习,去探索知识。好奇心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因此,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2)从扶到放,引导创新。学生如果对某些问题有了兴趣,有了疑问,就会想知道答案。这时,如果教师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 学生的求知兴趣就会迅速消失。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惰性,缺少学习主动性,事事依赖教师。这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是非常有害的。正确的做法应该这样:教师先“扶”着学生走一段,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思路,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果断地“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去摸索。在摸索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困难,也会遇到惊喜。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开阔,创新的意识越来越浓。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使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更好地去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

三、改进教学方法,教出新意

中小学语文课素质化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有法。教学的过程中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创新教学的关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力求拿出个人在处理教材和安排教学步骤上的最佳思路。

(1)重视导语、结束语的设计。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秒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等等,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欣赏认真求知,课堂引入就掀起了一个小高潮,“起如爆竹,结如鸣钟”。教师可以尝试以点评课文、排演课本剧等方法结课。比如点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段描写,但要从新的角度切入,用语简洁优美。这一训练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带动学生深入研究课文,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选好突破口,创设思维情境。教师要适当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例如教学《背影》一课,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文章为什么不刻画父亲的正面形象而写“背影”?作者是如何刻画“背影”的呢?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过铁道买橘子”时的细节呢?课文几处写了父亲的“背影”?“背影”在行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如果让你写父亲的“背影”,你如何构思呢?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学生学习情绪就会高涨,思绪也就随之而“活”了起来。

上一篇:网上银行法律风险下一篇:abaqus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