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小学语文创新课堂

2024-06-29

打造小学语文创新课堂(共12篇)

打造小学语文创新课堂 篇1

在教师的能力结构中,创新式教学是老师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类型,是对老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挑战。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场地,课堂已经成为学生吸收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主要来源。课堂如此之重要,我们应该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想打造创新型课堂,首先我们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呢?老师如果采取以往那种古板的老师一直讲学生一直处在听的位置上的话,那肯定没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老师也要随着时代的步伐改进我们的教育模式,老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各种情景模式进行教学,为了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我们还可以加上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无疑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坐井观天》一文,老师在上课前就可以让学生来谈谈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如果给你们一个这样的题目写一篇作文的话,你们应该怎么去写,从什么角度出发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情境模式的设立,让学生明确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所在,让学生带着这些遐想去阅读课文。 让学生由“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观念转变。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短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处在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是十分好动和爱玩的,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造创新性课堂的基础是老师做好备课,老师备课的好坏成为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老师备课要有重点,要有内容的去讲课。老师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教学的单一性是不可取的,想要获得一个高效的课堂,首先作为老师要有充分的准备,也就是老师的备案要足够充分,做到每分每秒都利用起来,老师在做备案时要想到各种突发状况,更要更多地站到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留出时间给学生,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力求做到课程的多姿多彩,使课堂得到学生的喜爱。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学与练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够熟而生巧,熟练地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是一个重视感情、重视思考的学科。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师有针对性的练习,恰如其分地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在学生困惑时给学生以暗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充足的准备是打造创新课堂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课堂的创新性模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要强调人本意识,确立学生的主导位置。我们要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我们可以看到新课改后的文章更加的生动,而且问题都不再是单一的,这就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思考,因为我们就是要引导学生慢慢地一步步走向更高的台阶,所以我们在课堂培养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题的态度。

我们可以采取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开动他们的思维能力。无论是一篇文章还是一首诗,我们都可以先设定悬念和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析小组讨论,最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发表每组的意见,老师再做最后的讲解,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另外,创新课堂模式我觉得还可以采用模拟情境教学法,就以 《坐井观天》这篇文章为例,可以让学生讨论这只青蛙坐在井底看天空时的那种表情、坐姿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完全打开学生的心门,也符合学生好动、爱玩的心理。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想象那种场景,让学生自行组织起来,这样他们不仅会对我们的语文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在这过程中也不能作为旁观者只是看着学生, 我们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与学生朝夕相处我们才能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需求,及时给学生以帮助。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我们的教学是为了培养社会型的人,所以我们的课堂也要不断地创新,来适应现在学生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创新模式的构建主要是本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慢慢地接受,理解知识,从而更加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

打造小学语文创新课堂 篇2

石门小学黄永军 高效课堂,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让所有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构建一个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模式。

教育专家们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学生学到了,学好了才是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课堂教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怎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呢?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好认知的导演角色

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不是 “知识的容器”,不应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知主体,变“教”为“引”,变传统的演员角色为导演的角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做到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要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

己去读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做题,自己总结知识规律等;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可采用的方式有: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前布置学生预习新知,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讨论式。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学生定向阅读教材,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思考精神和自学能力。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二、精心预设提高课堂实效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们不是被受关注的亮点,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还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及学生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给学生当堂练、写的时间。一堂课分几个大的步骤,每个步骤有分那几个环节,哪些环节比较重要,哪些环节属低效无效环节,一定做到心中有数,灵活增删,精心设计。尽管每位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有所不同,但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突出知识重点和中心环节,解决重点的措施,必须省时、有力、有效。

2、必须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梯度和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或讨论题。

3、必须精心设计课堂训练题,训练题做到:具有典型代表性,难易适中,保证学生的训练时间,做到重点问题堂堂清。

三、质疑精讲增强训练的实效性

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教师面面俱到的讲解,挤掉了学生的大量的宝贵时间,学生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结果只是把作业留到课外做。而事实上这样的作业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收效甚微。这样的课堂教学怎能不低效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把训练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训练中自动生成新知。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合理的作业,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首先,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在很大程度上才会成为有效作业的前提之一。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留作业,孩子们愿意选择有所挑战、有所变化的事物,所以要紧紧围绕这一训练核心给孩子留一些有创造性的、有训练价值的题目。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多变而富有挑战的形式,围绕训练点,留少而精的作业:留有思维价值的题目;留课堂中核心训练的题目,以反馈其训练过程的有效,以反馈其训练目标的达成状态;把握好学生高效写作业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四、要加快提高教师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步伐更加紧凑,时代对老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断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准确的教学目标准确制定是高效课堂的导向,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学流程的合理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师生角色的科学分配是高效课堂的保证,教师素养的快速提高是高效课堂的后盾。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只有这几个方面互相融合,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打造小学语文创新课堂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意识:打造优质课堂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我们教育的首要任务。新时期需要的人才是要具备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对于人才的新要求与现在相对落后的教育形成巨大的对比。时代的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要着眼于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所以作为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这也是由小学语文课程性质决定的。小学语文是一门以实践应用为基础的学科,更容易调动孩子们的探究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研究课题,进行探究。下面,结合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一谈我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组织创新性教学,创造情境,激发小学生创新的意识

要有效调动小学生创新的能动性,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靠以前的教学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以前的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人,教学方式注重我们自己的讲解、忽视孩子们的学习。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中始终处于边缘地位,不利于孩子们自主性的发展,更不用说创新能力的培养了。要想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摒弃以前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组织创新性教学,结合孩子们的学习实际,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和创新的能动性,实现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只有调动他们的自主性才能真正的实现孩子们的成长,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以他们的自主性为基础的。

二、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能够激发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他们自主性的发挥,高效创新的课堂需我们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常常变成为老师的“一言堂”,语文教学便成了我们自己的独舞。而孩子们在整个教学中的作用被完全忽视了,他们的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被压抑和抹杀,得不到挖掘发现,更没有发挥和提高的余地。这样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毫无和谐而言的关系。小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只知道学习死知识,失去了最为重要的天性和能力。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我们就要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给孩子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并鼓勵他们积极参加,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孩子们得到充分展现,积极构建了高效互动的教学关系。小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效果可以说事半功倍

三、培养小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由孩子们大脑中活跃的多向性思维共同作用产生的火花,这些火花就是创新的灵魂。可见要想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必须要解放他们的思维,在以前的教学环境下,孩子们的思维被桎梏着,我们在教学上的主体地位导致他们的思维僵化,不利于他们创新意识的激发。要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必须要解放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思维多向性。只有孩子们思维的多向性得到了调动,才能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思维的创新,才能进发出创新的火花。所以我们要在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的同时更要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肯定孩子们的不同意见,鼓励他们围绕主题组织激烈的辩论,进而构建一种群体效应,实现孩子们思维的跳跃发展,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把培养小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和培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与合作性相结合。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的自主创新教学。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不断激发孩子们的思维发展。语文是以实践应用为基础的学科,语文应用生动而有趣,既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在应用中我们要重视过程,留出空间让他们进行思考,这也是培养孩子们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孩子们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给他们搭建自主探究、展现自我的舞台,给他们充足地自主展示的时间,这样既培养了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探究创新思维能力小学生通过对语文问题的探究和思考,使他们的主体作用得以高效发挥,创新性思维得到了挖掘,创新能力得以大大提高。

四、教师要给小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

以往的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之所以不利于孩子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因为老师主导课堂,我们的讲解充斥于整个40分钟课堂教学,没有一点时间是留给孩子们。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上即使有了一些想法,也没有时间或是老师也不允许他们占用宝贵的时间来组织探究和思考。时间长了,孩子们的创新性的思维就在老师的无情抹杀下消耗殆尽,孩子们的创新热情也被一点点磨灭。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孩子们对问题的困惑并产生思辨质疑问题的愿望,这是孩子们自主创新的开始。这种质疑比死背那些课本知识更加宝贵。我们要高度重视并给予充分保护。孩子们从质疑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是他们积极主动思维,不断探究创新的过程,也是主体作用有效发挥的过程。因此在我们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教学中,我们要留给孩子们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鼓励孩子们大胆质疑和提问,引导孩子们积极讨论,并根据给孩子们适当指导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只有充分地发挥小学生的自主性,实现小学生自主性学习,给与他们自主探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打造小学语文创新课堂 篇4

关键词:创新,语文,课堂

健康向上的学习心理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当意识到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吸引力的不同, 巧妙转换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好奇心。要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到语文知识, 有以下几点要求。

一、课前导入, 激发学习动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速度上虽然很快, 但学生并没有真正领会其内容含义, 且形式单一枯燥, 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感, 对语文课堂失去兴趣。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前导语是课堂的开始, 教师应当利用不同的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强烈好奇心。

1.课前视频导入

一般情况下, 学生在上课铃响起, 教师走进教室后, 思维还沉浸在下课活动时间, 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此时教师应当在讲解课堂导入材料时, 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

2.课前诗词导入

在设计课前导语时, 教师可以朗读学生熟知的诗词, 学生由于熟知内容, 则会与教师一同朗读, 其注意力被迅速集中, 学生愿意听, 才会积极思考问题, 想要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和结果。

二、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是创建课堂和谐氛围的基础。新教学模式下, 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 要有深刻的感情作基础。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关心爱护学生, 将所有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 不能让学生对教师的严格产生恐惧心理, 而是应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明白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 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轻松愉快地交流, 以最好的状态进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 教师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发挥学生个性, 主张合作探究

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创建学习小组, 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自由编组。小组内成员相互帮助、互相依赖, 让学生对学习负责。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四、学会反思, 温故而知新

在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时, 教师应适当地进行反思。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回顾与总结, 是教师对新的教学实践的思考, 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不足的地方。新型语文教学模式的创立是在实践中一步步摸索出来的, 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反思教学内容是否过多, 学生是否能理解, 教学结构是否完整等, 并多与其他语文教师交流探讨, 汲取他人长处, 精益求精, 这样才能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困境,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减轻课业负担, 提升教学质量

学生减负一直是社会热门话题, 教师应当抓住课堂时间, 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学习到最多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减少学生作业量、增加实践动手活动、减轻学生思想负担等方面给学生减负。传统教学的时代已经过去, 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学生作业, 让学生主动思考, 善于思考, 从而爱上语文课堂, 实现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 教师不能只追求高速率的教学, 而应从学生角度思考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兴趣,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转变教学模式时, 要保证教学质量, 反思教学方法, 创新语文教学模式, 创建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金铃.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打造健康快乐课堂[J].新课程 (小学) , 2014, (6) :4.

[2]陈蓓蓓.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高中语文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2, (7) :119.

[3]马永林.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初探[J].学周刊, 2015, (11) :36.

打造小学语文创新课堂 篇5

摘 要:心理学家分析,当人心情愉快轻松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心就处于一种最佳状态,各种潜能将得到很好的发挥。其实对于教学也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过学生时期,都希望课堂是快乐的,而不是沉闷的、没有生机的。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教育当前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高效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给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快乐课堂不一定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也不一定是快乐课堂,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才能真正实现学习的目的,才能促使学生在快乐而高效的课堂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恰当地将音乐引入课堂,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语文课堂当中。

例如,在教学《燕子》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走进语文课堂当中,在导入课时,我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了学生最熟悉的儿歌“小燕子”,让学生在熟悉、活泼的旋律中进入正文的学习中,进而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搭建想象平台,活跃课堂的气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想象的平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的魅力,充分发挥想象的平台,使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地遨游。

例如,在教学《七颗钻石》时,这是一篇童话作品,为了让学生理解“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关爱他人,成为能献出爱心的人;也为了让学生感知童话的想象力,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思考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水罐神奇在哪里?”“生活中真的有这种水罐吗?”引导学生认识“想象”。最后,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讲述一个故事。但是,考虑到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会受到限制,所以,我允许学生在本节课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又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的兴趣,进而让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

三、实施角色扮演,提高学习的兴趣

角色扮演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利用小学生喜欢参与、表演欲强的特点,让学生扮演各种文本中的情境,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中明确文本的中心思想,从而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所以,为了将语文课堂打造成快乐的.课堂,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授课的时候,我采取了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体会陶罐与铁罐各自的说话语气、动作神态等。之后,我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片段如下:

老师开场白: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傲慢地问)

陶罐:不敢,铁罐兄弟。(谦虚地回答)

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轻蔑的神气)

陶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争辩说)我们生来就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不卑不亢)

待小组表演完之后,由学生选择出表演最为形象的一组,教师给予奖励,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童话中蕴含的道理,及帮助学生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又为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做了铺垫。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6

一、潜心研读教材,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基础

语文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指导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依据。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一些教师往往把大量的精力投放到课件制作等教学辅助手段上,而忽视了文本的研读,可谓舍本逐末,其效果不言而喻。实际上,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文质兼美、意蕴深远的美文佳作,读来既可陶冶情操,更可品味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语文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为学习者,能够凝神静心地研读、品味教材,与课文进行无声的对话,和作者实现超越时空的交流。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感悟出文章的内涵,才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课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研读教材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握文本精髓,正确解读课文

只有正确解读文本,才可领会课文的精神内涵,把握文章的精髓。教师不仅要潜心静气品味课文,而且要教会小学生如何克服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缺点,耐心阅读课文,领会文章主旨,感悟文章内涵。

2.拓宽思维空间,多维解读文本

一篇优秀的课文恰如一个精神花园。教师将学生引进这美丽的“花园”时,切忌一叶障目,只看到“红花”而忽视了“绿叶”。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努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能够多角度地审视问题,使语文课堂异彩纷呈。

3.指导学生突破教材,超越教材

当学生对教材的感悟能力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走出教材的狭小空间,超越教材本身,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精神内涵的感悟得以升华。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

1.设计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

新课能否被成功引入,直接关系到一节课是否高效。因此,教师在课前应认真研究学生,设计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时,采用古诗导入新课:“同学们,初唐时期的诗人王勃,他在送别友人时写过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哪位同学知道这句诗的意思?”生回答后,我补充:“其实,王勃所说的‘天涯若比邻’,只是他对友人的一种劝慰,是一种美好、善良的愿望,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而现在,这一梦想却成了现实。那么,是什么使人类实现这一梦想的呢?”我通过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同时也为学生理解“奇妙”埋下了伏笔,推进了课堂教学。

2.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选取贴近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切不可死搬硬套一些所谓的好方法。仍以《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为例,为了让学生感悟虚拟的互联网,我给学生创设了如下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家是不是想知道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那么请你们闭上双眼,伴随着老师的描述,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编织了一张‘大网’,将地球团团包住。国际互联网恰如这张围住地球的‘大网’。当然,这张网我们是看不见的,这也是它的奇妙处之一。”这样,学生通过想象,有了深刻的体验。再如,针对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殊功能来进行弥补,从而突破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及难点。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第二、第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时,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蝴蝶在谷里聚会的生动场景,制作了一段动画,让学生在动画中体会“飞过、穿过、越过、赶到”的动人情景。在教学第三段时,我利用课件,给学生呈现了一张张色彩斑斓的图片,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欣赏图片。这样,黄蝶谷、彩蝶谷的迷人景象就深深地嵌入到每一位学生的脑海里了。可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收到最佳的效果。那种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理解文章,反而会导致学生的厌烦和抵制,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3.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

课堂总结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仅仅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更要对本节课中学生的表现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的掌握程度给出一个点评。通过激励性的语言鼓舞学生,可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为其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助推剂。

三、课后适度的练习巩固,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每一节课结束,给学生留适量的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至关重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起到强化和巩固,更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和认知,对有效课堂起到补充作用。另外,科学合理的练习还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适当的课后练习是语文有效教学的保证。

总之,有效课堂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它的本质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只有学生心甘情愿地投入学习中,兴味盎然地去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到达最优化的学习效果。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7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让快乐伴随学生左右

教师的语言魅力在教学中能收到神奇的效果。课堂上, 教师若能采用机智、幽默、生动、风趣的语言, 可以让一堂枯燥无味的课变得生动有趣。如上课时, 一位学生坐在位上打瞌睡。教师发觉后, 悄悄地走近他, 一边用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部, 一边风趣地说:“你昨晚一定和可恶的蚊子战斗了一夜, 精神可嘉。现在你能不能继续发扬顽强拼搏的作风, 把可恶的”瞌睡虫“也赶走?”同学们听后, 善意地笑出声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学生听课时精力更加集中了。

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面带微笑关注每一位学生, 让学生如沐春风, 倍感温暖、快乐, 产生亲近老师、和老师对话、交流的冲动;教师弯下腰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亲近学生, 尊重、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 与学生展开合作、交流, 引导他们解读文本, 促使他们去探究发现, 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教学《负荆请罪》时, 我面带笑容地问:“如果蔺相如和廉颇闹翻了, 会引发什么后果?”并告诉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推测, 不要怕说错。”听到老师这么说, 学生胆子大了起来, 于是种种回答脱口而出:“他们会在赵王面前吵得不可开交。”“赵国会陷入混乱。”“大臣会分成两派。”“秦国会趁机打进来。”“赵国可能亡国, 他们也会家破身亡。”……可见, 积极营造宽松、和谐、平等、愉快的语文课堂, 能有效地唤醒学生自主意识, 让他们压抑已久的生命活力得以绽放, 让他们纷纷敞开心扉、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积极快乐地展开与文本、与教师、与学生对话, 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习语文, 在学习中收获快乐。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理论中谈到:“孩子喜欢表演, 也喜欢看别人表演。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 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 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 使他们激动不已, 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由于角色的转换, 因新异感激起热烈的情绪, 让儿童作为活生生的人, 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 全部地投入, 全面地活动起来, 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 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分角色表演,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带来快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寓言、童话故事, 这些故事浅显易懂、生动有趣。此外, 我在教学中还开展分角色朗读、竞背古诗比赛、播放多媒体课件、击鼓传花读课文、讲故事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耳、脑等感官, 有效地激活了学生思维, 让他们在快乐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自主学习, 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快乐之源

由于受到禁锢中国人两千多年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老师总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学生一直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老师讲, 学生听;老师问, 学生答;老师说, 学生做。这正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真实写照。老师的任务是把知识“灌”进学生的大脑, 学生充其量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被压制。这样的语文课堂怎能让学生热爱?

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8

一、尊重学生,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 课堂不再是原来的教师在上面讲课, 学生竖起耳朵被动听课, 师生关系也不再是原来的教师为领导者, 学生为被领导者, 而是要建立一种平等的生生关系, 首要的任务就是尊重学生。

每个班级的学生不是一个两个, 而是至少几十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一节课的时间就只有几十分钟, 去掉正常讲课的时间, 剩下的时间和每一个学生说句话的时间都不够, 所以需要教师注意观察, 寻找最需要帮助的学生, 努力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在我的班级有个学生, 平时在所有的任课教师看来就是顽皮不听管, 在这种情况下, 我在课堂上故意找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提问他, 他回答正确之后, 我就当着所有同学的面表扬他, 尽管这个问题在别的同学面前看的都是微不足道的, 可是我却说“你真棒!希望你以后都能这么努力”, 就这样, 他变的越来越爱回答问题, 回答的问题也越来越难, 也不在课堂上故意捣乱, 就这样, 他的成绩也越来越好。

二、激励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赏识教育不是一味的夸奖, 学生也知道, 无论自己做什么都能收到夸奖, 那么这种夸奖也会变的一文不值, 因此, 教师的赞美之词也不能随时随地可见, 而是要在学生真正进步的时候才能说出, 不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以为就算不努力也能得到夸奖, 那么就不需要学习了, 这样也会影响学生的自信, 因此要激励学生做出贡献, 真正进步,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对于学生的赏识要分时间, 分场合, 要坚持自己的一个非标准, 不能特别模糊,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标准, 也就是要给学生指明一个方向, 你怎样我才会觉得你优秀, 才会赞美你, 而不是只用“你真的很优秀”、“你真让老师骄傲”, 而是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向, 例如“你这段文章读的真有感情, 尤其是第二句, 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展现的很好”“你对于文章中这段的中心总结的非常到位, 很有自己的想法”、“你的作业完成的情况真的很好, 老师看到了你的努力”, 这样就会让学生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优秀, 哪里得到老师的赞美的, 不会对教师的赞美而特别盲目, 然后要给学生指导方向, 在这个基础上需要学生再像什么方向努力, 每一句赞美后都要多说一句“这段文章的最后一句你要是换一种方式读就好了, 不仅要展示作者的悲伤, 同时要添加愤怒”、“文章这段的中心老师明白你想要表达的内容, 如果要是在发言的时候不再那么紧张就好了”、“你的作业基本上完全正确, 要是把字迹再写的公正一点就更好了”, 这样既表扬了学生的优点, 又给了学生以激励, 让他们能够更加进步, 提高学习成绩,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励学生的方法也是需要技巧的, 有的时候不会直白的告诉学生, 而是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习到知识, 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以启迪, 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分析一句话用的修辞手法的时候, 需要分析其用该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在平时的练习题中有一句话“他的眼睛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明亮, 脸蛋像苹果一样红彤彤的”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提问的时候学生回答作用是体现“他”的眼睛明亮, 脸蛋红彤彤的可爱, 教师要引导学生“那为什么不说眼睛像玻璃呢, 玻璃也是明亮的啊”, 这样就能让学生理解到更加形象的表示了“他”的眼睛明亮有神, 心灵也更加纯洁。

三、提醒学生, 理性的批评学生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 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也要批评, 不能一味的赞美, 不过批评要委婉, 不能直白的批评学生, 要适时提醒, 不着痕迹的批评, 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前提下, 给予写上提醒和暗示。

对学生的批评可以用幽默的方式进行, 面带微笑, 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不然学生会听不进去教师的话语, 或者得到的结果适得其反。例如我们班级有个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认真听讲, 回答问题的时候答不对题, 于是我幽默的说道, “是刚才老师没说清楚吗, 那我再说一遍吧”或者是“你的思维很有先进性啊, 把老师下一个想提问的问题的答案都说了, 不过你还是得先回答这个问题”, 这样既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走神是不对的, 而且老师发现了他, 又让学生知道这是老师在给自己“留面子”, 这样学生就能更加用心听课, 不会思想到处乱飞, 也能促进师生关系。幽默的批评, 微笑的表情这些都是在赏识教育中需要教师巧妙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 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题, 如何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直接关系着整个高效课堂的打造及教学目标的实现。赏识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激发学生热情的主要方法, 赏识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赏识、鼓励的态度来对待学生, 挖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小学生们爱上语文, 爱上学习, 爱上知识。本文就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的经验浅谈如何灵活运用赏识教育,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的语文教育中, 要让小学生养成强烈的自信心, 对待学习能够全力以赴, 对待困难不畏惧勇往直前, 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激励学生、提醒学生, 让每一个小学生从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为其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虹.试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小学时代·教师, 2011 (1) .

[2]陶庆华.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学刊, 2012 (08) .

[3]尚来洪.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育, 2012 (23) .

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9

一、导语精妙,能抓住人心

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2、触及重点,短小精悍

导语设计贵短,切忌“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过程”等内容简单罗列;过于冗长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易使学生疲劳、注意力分散。

3、创设气氛,营造氛围

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而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二、确定领域

依托教材,依托专业背景,拓宽高效课堂教学的领域,确定开放性的主题。如苏教版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三篇课文,内容不同,体裁也不一样,有写景介绍一个地方的《东方之珠》,有童话介绍一个知识《小露珠》,有写一种植物介绍它生长过程的《石榴》。这一单元的主题不是非常明确,大致围绕感受自然和生活中的美这样一个中心来组织。这样的安排也符合了“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的规律,理科学习它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而母语学习具有非线性、综合性和模糊性的特征,是一个逐步积累、内化的过程,是一个语言模型、思维习惯、生活经验、审美取向、情感体验等多维融合、逐渐建构的过程。

三、课堂提问整体优化

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基本可以从课堂设问的性质和方法上做出评价。提问应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具体来说,提问要注意: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置问于教材的矛盾处;置问于教材的含蓄处。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

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这种做法在本质上仍然是注入灌输的)方式。

4、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四、组织好课堂的讨论

课堂讨论是教与学的深化过程,是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拓展,智慧火花碰撞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往往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是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唤醒和发展,教师不能把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点缀,流于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需要学生去理解,会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具体说,提问要置问教材的关键处,置问教材的疑难处,置问教材的矛盾处,置问教材的含蓄处。课堂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老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讨论的形式,以便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并在讨论中学到知识。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形式,都要遵循这样的一些原则:立足学生实际、适合问题解决、形式新颖有趣、学生广泛参与。课堂上的讨论,每组要有专人负责,组织本组讨论,负责记录讨论结果,教师要注视每组的讨论情况,及时排除大声喧哗等不良干扰,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讨论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在话题讨论逐步深入的情况下,学生会有新的问题、新的认识产生,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艺术地点拨与引导,争取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对文本形成多元的解读,促进课堂的生成。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由观念到行动,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开创性的努力。我们已经迈出了开创性的第一步,但是我们的研究还相对滞后,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创设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还需要语文老师们不断探索。

摘要:“高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是只有更高,没有最高,它是“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对立面;“高效”很难用一把标尺来衡量。高效的课堂是以学生的需要为起点,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高效”课堂是我们的教育理想。语文教学就应该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正确的教学内容、有力的教学方法来完成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提高,母语情感的熏陶,语文人生的展开。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郭江.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究[J].课外语文,2015(14).

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一、“精心巧设计”———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关键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文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 要返璞归真, 简单实用, 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 本本分分为学生, 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教学简单呢?简单不是马虎, 不是省事, 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更加重要。教师只有弄懂教材, 弄清楚课文的要点、难点, 才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 及时地调解师生的关系, 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讨论, 考虑到学生教学差异难点 (当然有时候也需要随机应变, 以学定教) , 及时地指点, 使课堂的教学焕发动力、自主讨论、探索的精神。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问题练习;对于那些学困生而言, 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简单的层次的要求, 让他们循序渐进。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 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问题基础、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能力水平与教学水平, 符合学校现有的问题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问题方案才切合现实, 才具有可操作性。重视课后的指导, 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进行全班总解, 个性问题课后解决, 绝不积压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关联。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 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从而达到学生主体能力的全面发展要求。要改变烦琐或面面俱到地分析问题课文内容、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问题套路, 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水平, 突出语言的理解方式、积累与运用, 来构建实用的阅读教学,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二、师生互动, 充分发挥和谐快乐课堂

课堂上, 教师不是倍受关注的重点, 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要尽力缩短学生与老师的距离, 让学生爱上学习, 爱上解决问题, 让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教学课。还应该充分利用问题教材、图片、实物及学生情感的实物来发展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组合力。教师要给学生当堂学习的时间。师生的教学活动, 实际上是要老师发挥好教学者和引导者作用,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 充分享受课堂上的和谐活跃, 语文课堂上的过程。在教学中, 我经常教导学生动口说一说, 读一读, 想一想, 遇到不懂的问题动手写写, 动脑想一想, 或者集体讨论讨论, 议一议, 说一说。这样, 多种教学参与活动, 课堂才会生机勃勃, 充满动力。激发兴趣, 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每节课的设计, 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兴奋点, 用那些能够快速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开场, 让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大化。在学习《快乐的大公鸡》这一课, 我就会让孩子们集体讨论学习, 小组成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在集体交流学习。由于学生相互启发, 互相补充, 互相帮助, 在相同教学时间里, 发言多、敢动口的机会也多了, 讨论的问题更有具有活跃性, 这样更完美了, 也可以紧密同学关系, 教师一个一个的问句, 吊足学生胃口, 让学生迫不及待得想要读课文。这其实就是很好地践行了本世纪初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中有关“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的阐述。当然利用学生“阅读期待”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动脑筋, 有的放矢, 做到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融入课堂。

三、充分认识高效课堂教学, 搞好组织教学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教育发展的历程中, 无论课堂教学问题被注入什么样的新鲜问题, 有一点终久是不变的, 那就是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提出有创造性的问题或能创造性地回答及时给予奖励,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跃燃烧起来, 并开始设置各种奖项, 如“努力奖”、“进步奖”等, 专门激励学生表现的特色, 学生努力学习就要给学生一定的奖励。让学生从评价中体验到学习成功快乐的喜悦, 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进而产生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鼓励。在小学孩子活泼好动, 精神保持学习时间短, 讲话、在底下做小动作的状况不断, 老师要想创建高效课堂, 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必须抓好学生学习的教学课堂, 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水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小学生的创造性教学的方式, 着重学生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教学, 当学生注意力不在学习上, 不集中精神的时候, 学会用事先想好的游戏活动进行教学。还要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里面的每一个细节, 都是抓好学习的关键。关注学生学习的细节, 才能教好学生, 让学生可以认真地学习。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速度。正确的学习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有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率速度。因此,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首先, 要转变自身理念, 进而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课堂知识, 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太快、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问题, 逐步转变课堂上学生被动灌输多、主动思考少的现象。高效课堂也就是课堂具有实效性。就几年来我在教学上的经验来说, 我觉得要提高实效性就必须精心设计好课堂中的每一个问题。现在很多的年青老师在课堂上都出现这样的情况:低年级觉得没有重点可抓, 高年级则处处皆不放弃。低年级的课堂知识比较浅显, 所以在设计问题时应从学情出发, 练习生活实际谈理解, 在情景中进行言语训练;中高年级的课文内容明显加深, 则应有选择性地抓关键问题, 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优质的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程度, 也是一种理念, 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学习,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后活动, 实现有效的教学, 多向的、高质量的活动, 打造高效课堂的语文的教学速度, 是每个老师的理念, 让我们共同努力, 从而达到这一成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春梅.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 (小学) , 2011, (06) .

[2]赵健.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J].2012, (06) .

[3]戴文文.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途径初探[J].2011, (06) .

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11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教师都在艰难地探索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那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如何打造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与否必将决定行为的效果与价值。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一堂课是否高效。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推动自身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的过多、学生参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积极思维少的现象。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课堂效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提高备课实效,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和业务再提高的过程,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之关键。

首先,教师要学会分配精力,找备课的黄金分割点。有资料表明,用80%的精力钻研教材、了解学情,20%的精力书写教案的教师是善于成长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不急于动笔的,而是先放飞自己的思想,他会先思考从哪里着手为了防止思维落入固定的模式,他们往往会尽力避免重復性的线性思考,而进行不规则的“螺旋式”思维状态。他们在备课时,不仅关注教材,更会关注学生的实际,他们会不断的考虑;怎样使自己预设的目标最接近学生的思维发展区;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才会让自己的学生更容易走近目标;如果学生在这里出现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调整教学变数才会让学生走出困境。所以优秀教师在备课时,不是以物化的备课笔记来衡量自己的备课是否写成,而是以自己的储备是否能从容面对学生来作为标准。

三、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构建务实高效的课堂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怎样的课堂才是务实高效的课堂?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尤为重要。

1.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依赖性。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教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之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这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可以这样操作:请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到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六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教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模式。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教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有效的手段。

3.课堂提问要精当

课堂提问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它应紧扣教学重难点,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以助学生走进文本,以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控教学进程,启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提问的目标明确了,去粗取精,努力使提问精当便是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自觉行动。

4.设计巩固拓展课堂练习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和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间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两者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学生则完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主动提问,质疑解疑,充分发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以趣结尾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浅议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12

一、微笑授课,感染学生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 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用高超的悬念艺术,层层设疑,丝丝相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深入地钻研教材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设计精妙的导语,总是蕴含着丰富的悬念,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让学生通过画面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提问适宜,优化课堂

课堂提问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教的目的是为了学,教学活动的协调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仍然是为教学这一活动服务的,其受益者仍然是学生,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对学生的作用,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提问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向,这也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其出发点就是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针对性就是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篇课文可以设疑的地方很多,我们不仅要设计出紧扣目标的关键性问题,还要把问题提准,使各教学环节组合成有机的整体,产生合力。例如,《七颗钻石》的重点问题是讨论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到什么? 由于问题提得准,本课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意义基本上也就把握了。

教师的提问在实际操作时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盯住几个尖子生。应该利用问题的系统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计阶梯式的问题,不仅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当堂能积极思考,而且给他们指出攀登的途径,激励了他们攀登的勇气。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四、续编故事,提高水平

小学生对听、编故事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在小学阶段,语文课本中故事较强的记叙文就占了一定的比例。像这一类的文章,结尾都可以视具体情况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续编故事。如学习完《晨读》一课后,我紧扣中心句引导学生想象: 10年、20年以后,这3位少先队员分别正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来建设可爱的家乡的? 学生纷纷发言: 贪玩的小男孩在老师的帮助下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发愤读书,10年以后,正清华大学读书。15年以后,用功读书的小女孩儿成了一名医术高明的医生,在她们村里开了诊所,给乡亲们看病解除痛苦。20年以后坐在右边的那个小男孩儿成了一位帅小伙子,他掌握了很多农业科技知识,带领乡亲们种植了果树,走上了致富之路,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小洋楼。之后,我又让他们自拟题目,把自己所想的在课下写在日记本上。学生兴致特别高。这样的结尾设计,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上一篇:主持人的素质修养下一篇:医疗设备售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