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点滴(共12篇)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点滴 篇1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那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
一、 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制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一再证明: 有效的教学必须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因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咬住“目标”不放
首先,确定目标。教学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不可有所偏废。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个领域,而在具体的每节课中,教学目标又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可面面俱到,否则要点不显,失于平庸。
其次,层次鲜明。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都存在着不少的差异,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不要搞“一刀切”,要分出层次来最好。总的来说 ,要让好的能吃饱,差的能吃下,中等的够吃。
最后,落实有力。课堂教学中要落实教学目标,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进行教学评价,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二、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民主、平等、友好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教师,学生要亲其师,教师必先爱其生。热爱学生是师德的集中体现。心理学家哈姆柴克认为:只有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营造和谐、充满爱的教育氛围,才能使学生心理感到安全,才能坦然地接受学习。所以,在情感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的是人格的尊重、自身价值的存在、智慧的展示以及爱心的温暖,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主观所需, 成为他们情感所驱动的主动发展的过程。
三、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紧紧围绕着听、看、想、说、做等一系列连续性的活动进行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学习的全过程。而这一切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作用所反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学习习惯”是多层面的 ,它包括基础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的学习习惯。基础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规范、书写整洁、集中精力、认真听讲、独立思考、认真审题和仔细检查等常规习惯。在此基础上,依据新课程理念,要把这些常规的习惯逐步打造为更高层次的学习习惯, 即创造性的学习习惯,包括诸如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注重实践、学会思考,掌握合作、开放、探究式等多种学习方式。
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 它的形成是一个严格训练、长期积累、逐步改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引导学生从入学之初就要重视这项工作,应该从小处入手,细化一些具体的指导,给学生点时间,培养好学生的各种能力,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实现“自主高效”。
对学生的培训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课堂规范要求的培训, 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的培训。有些学生能力的培训要“定格”,如语言表达的语序、语音、语速,书写的行距、字号,展示的姿态、表情等。学生的培训效果是课堂尽早实现高效的关键因素。
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我校多措并举:1.立足课堂主阵地, 将习惯培养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2.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在创建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以欣赏、激励的目光看待学生,让学生感到自豪,内心充满幸福感。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打造高效课堂,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从教者的心声与美好愿望,但真正要实现它,还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更需要教师的智慧,让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乐园,我想我们每位教师都能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奋斗,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会走向高效。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目标,师生关系,学习习惯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点滴 篇2
实施新课改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自课改以来,四平学校始终坚持在学习当中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明确分工,互助学习,相互探究,各班级把同学按个体差异进行优化整合,分为几组,通过合作学习,把自己融入到群体之中,担负起每个小组成员所承担的学习任务,他们共同讨论、质疑、探讨、合作,使学习的氛围更加的宽松和谐,以群体智慧来寻求知识的正确答案,解决疑惑。自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四平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激发了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懂得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共同进步的集体荣誉精神,向更高的学习目标而迈进。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点滴 篇3
[关键词]设计 高效 课堂练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58
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有效教学理念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如何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打造高效课堂是教师面临的问题。随着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的开展,我们组织了教研活动、教学沙龙、听常态课、学生问卷等实践活动。随着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完成,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问题日益突显,归纳起来有以下四方面:(1)练习的设计没有目的,常常是重复单调,杂乱无章的;(2)多是“一刀切”,没有层次性的练习;(3)侧重书面练习,很少创造出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练习;(4)重视技能训练,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挖掘教材的潜在知识点,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精心设计简约的练习,让练习丰盈内涵
莎士比亚说:“精练是智慧的灵魂。”为了能够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他们能轻松愉悦地学习,不被题海所淹没,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出简约的课堂练习,即有针对性、递进性、综合性的题目,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变,力求达到在简约中求多变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设计了一道题:
(1)小区内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圃,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2)求出边长为5m的这条边所对应的高。
(3)这道题的第(1)、第(2)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如果小区物业要给这块平行四边形的花圃重新铺上草坪,每平方米需要6元,铺这块地一共需要多少元?如果要在这个花圃里种月季花,每4平方米种一株,一共可以种多少株?
本节课的第一个学习目标是让 学生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的一组相对应的底和高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图所示,已知一组相对应的底和高,学生通过审题和思考,很快就能求出第(1)问。第二个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能根据已知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于第(2)问,根据已知条件,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通过题中给的另一底边的长,求出对应的高。第(3)问让学生反思:这道题的第(1)、第(2)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可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并将数学知识放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精心设计有趣的练习,让练习充满活力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由于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因此在结课阶段,学生的积极性减弱,注意力也不够集中。这时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并有一定趣味性的练习,才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把“要我学”的心态调整为“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2、3、5的倍数”时,我在课堂上设计这样的练习:放一把豆子在桌子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几分钟后,我问:“豆子数完了吗,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数的。”生1:“老师,我认为2个2个地数又快又对。”“不对。”生2站起来说,“5个5个地数更快。”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2个2个地数更快”“5个5个地数更快”,两种声音此起彼伏。这时,我又抛出一个问题:“有没有人认为3个3个地数又快又对的?”生3说:“3个3个地数不好数,容易出错。”我趁机再问:“为什么会觉得2个2个或5个5个地数又对又快,而3个3个地数却不容易呢?”学生陷入了沉思,忽然生4站起来说:“2和5的倍数,个位上都有特征,我们好记、也好数,可3的倍数个位上没有特征,我们不容易数。”大家听完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在这里,数豆子的方法把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课堂变得特别活跃。
三、精心设计综合性的练习,让练习彰显成效
小学生学习数学,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式,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所有的题目都用乘法做,学习了分数除法应用题,所有的题目就用除法做。然而当不同类型的问题综合在一起时,学生就手足无措了。因此,练习的设计要考虑与前后知识相互联系,瞻前顾后,做到新旧知识不断交替出现,使学生能把掌握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又能让旧知识得到巩固,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学习“分数除法”后,学生做题时往往不分析条件,就直接用数量除以分数得出总量。因此,我设计了两道题:
为了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找到分数乘法应用题与除法应用题的异同,加深理解,我运用画线段图和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给学生讲解,达到了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设计练习时,就要设计一些对比性强的练习,让学生辨别、分析、比较,找出异同点,加深认识,使知识达到内化的程度。
四、精心设计阶梯性的练习,让练习彰显时效
在设计练习题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而且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与生活实际。不但要有基础训练,还要设计综合型的、拓展型的题目。这样,后进生能巩固基础,中等生不断提高,优等生综合能力更强,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出练习的最佳效果。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一)判断。
1.圆的半径越长,圆的面积就越大。 (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也一定相等。( )
(二)只列式不计算。
1.半径是3分米,求圆的面积。
2.直径是8分米,求圆的面积。
3.周长是12.56米,求圆的面积。
(三)解决问题。
1.一个圆形旱冰场的直径是30米,扩建后,半径增加5米。扩建后的旱冰场的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2.在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里剪下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通过这几个类型不同、难度逐层递进的练习,学生加深了对圆面积的理解,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增加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数学学习更有信心,更加积极主动。
五、精心设计实践性的练习,让练习凸显数学的价值
设计练习不应只停留在巩固知识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实践性作业主要有:(1)动手操作型。教学“圆的面积”一课后,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卡纸,用来剪裁直径是4厘米的圆形,最多能剪几个?我让学生先动手在本子上画一画,试试能画几个,再让学生拿出纸张来剪一剪。通过动手操作,避免了学生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圆的面积来解题的错误。(2)调查整理型。如调查家中的各项开支情况,或是调查一分钟内学校门口经过的车辆,再从调查得到的信息中进行整理与分析,想想从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研究记录型。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用写日记或手抄报的形式记下来。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数学教学中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发挥小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六、精心设计留白练习,让练习彰显精彩
教师要适量地设计课堂练习,必要时可适当留白。留白是教师在某些环节留一定的悬念,让学生去探索、体验、思考和解答。巧妙的留白,能起到无声胜有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学生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后,我让学生听着音乐,感受不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验证方法,并让学生再想想还有什么问题?这时一个学生问:“老师,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另一个学生很快答道:“长方形和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个直角加起来是360°,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是四边形,所以说四边形的内角和应该是360°。”于是我说:“你能用这种方法分析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真不错!还能在本子上画一些非特殊的四边形进一步验证吗?”学生经探究和讨论后得出:把一个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由于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接下来学生在操作、分析、讨论中,还得出了五边形、六边形等内角和的特征,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
虽然教师在备课时不能预见课堂上的所有细节,但是留有一定的“空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课堂教学也会充满活力并彰显别样的精彩。
设计练习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少、精、活”。总之,只要我们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让学生既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受到错误的警醒;既学得生动,又学得扎实;既发展思维,又培养能力,就是最高效的数学课堂。
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点滴谈 篇4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历史学习的动力, 是学习的助推器, 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桥梁。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及效率。要使学生对历史感兴趣, 除了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外, 还必须根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现拥有的知识状况, 采取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使教学更加深动形象, 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 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欲望。例如, 在讲到高一历史必修 (Ⅰ)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的“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时, 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了2012年9月,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携夫人连方瑀及参访团成员, 前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清凉寺祭拜祖母的情景。然后向学生提问, 炎黄子孙认祖归宗的情结, 源于我国那一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概况如何?然后, 我就水到渠成地讲解宗法制度。
二、精心备课
精心备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没有认真准备的课是紊乱的, 低效的。“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作为教师, 一方面要备教材、备教学大纲、备教法、备板书等。弄明白本节所讲的内容、知识体系及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等。另一方面还要备学生。要摸清全班学生成绩的优差、现拥有历史知识的多少、学习兴趣的高低等。然后,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情的实际, 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 讲解本节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方法, 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布置什么样的作业, 教学时间怎么安排等。只有精心准备, 才有可能打造出期盼的高效历史课堂。
作为学生, 在上课前一定按照教师下发的预习方案去预习, 了解本节所讲的主要内容和知识体系, 哪些地方不明白, 哪些地方有什么样的疑问, 以便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听讲, 提高学习效率、效果。
三、优化教学理念
高效课堂必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必须是师生互动, 教学相长的课堂, 必须是学生踊跃参与、能力得到发展的课堂。因此, 我们必须彻底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 抛弃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满堂灌”甚至个别教师先让学生划定所学内容, 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 改变“听讲——接受——死记硬背——练习”的学习模式, 改变在课堂上教师之负责教, 学生只负责学, 教什么, 学什么, 不教不学, 学生学习只是对教师所教内容的复制的不良状况, 扭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 学生只是绝对服从者的非正常师生关系。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 教师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发展学生能力为出发点, 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 处于主导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和主人翁, 处于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的效果, 也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领悟去获得知识, 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高效课堂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思考的课堂。那么, 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呢?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一方面要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 另一方面要真心关爱和帮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对学生一视同仁。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学生就会对你所教学科及所讲授的内容感兴趣, 上课时才会积极参与, 专心致志, 思维活跃, 创造力得以解放, 课堂效率、效果才能最大化。
四、“授之以渔”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 而且还要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独立地、主动地、科学地学习。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对打造高效历史课堂也大有帮助。我在讲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时, 我就要求学生坚持辩证观、全面观, 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做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防止片面性和扩大化。
例如, 你如何评价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我引导学生既要看到殖民扩张给亚、非、拉美地区带来严重的灾难, 同时又要看到殖民扩张使大量财富滚滚流入欧洲, 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指导, 学生不仅掌握了对殖民扩张的评价, 而且还学会了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方法, 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五、善于反思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 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可见, 反思对成功有重要意义。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重新的思考和总结, 对成败得失的理性审视。反思所得, 扬长避短, 发扬光大;反思所失, 汲取教训, 弥补不足。只有及时反思, 才能使课堂教学渐趋优化, 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点滴 篇5
张 琳
为落实新课改理念,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近日校长张厅剑同志在学校多媒体教室为七年级老师上了一堂《新课改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研究指导课。
在培训课上,张厅剑强调推行新课改,创自己特色,学好《问题式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他讲到实现高效课堂的唯一方法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唯一的一件事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式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基本程序是“三环六步”:三环: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互助互学,解决问题——拓展延伸,发展问题。六步:导(设置情景,问题导入)——学(围绕目标,自主学习)——助(小组互助,师生互学)——展(展示交流,巧妙点拨)——拓(反省探究,拓展延伸)——练(达标检测,总结矫正)。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点滴 篇6
关键词:“自主学习” “导学案” “小组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3
高效课堂建设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坚持不断创新的理念,要求转变学生身份,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心,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高效课堂就是学以致用,知识与能力并重,强调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元发展、终身发展和创新思维。从课堂内部和过程来看,就是学生是否学得好、学得牢、学会用,学生不但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学习方法和技能得到训练和提高,而且在学习中体验获得知识的愉快。从课堂结构来看,就是学生是不是掌握了应掌握的知识,成绩是否大幅度提高。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怎样建设高效课堂?通过近两年学习、实践、探索、反思不断改进,我校形成了“一条红线”为中心,“两个车轮”为支点的课堂改革模式,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条红线”就是大力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理念贯穿高效课堂始终,是高效课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高效課堂建设的首要目标;“两个车轮”一是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二是加强小组建设,学习小组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突破口,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成真正的“动车组”,才能提升小组合作的效率,实现自主课堂的高效化。
好奇与求知是人的本能,学习是人的天性。只要教学方式得当,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学业成功。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方式存在差异,
传统教学是让所有学生的学适应一个老师的教;现代教学则要求老师的教要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学。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伟大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先进教学理论下,我们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本身就是学生自我发展规律的需要;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师课堂教学重要内容,作为教师须着重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和提升,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给我们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极大的动力。
“自主学习”是高效课堂建设的核心,在实践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是坚持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落到实处;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到高效课堂的成败。我们始终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自主学习”的首位。着力培养学生计划的习惯、落实的习惯和反思的习惯,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展评、交流或评比活动,不断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坚持把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落实到位。第一确保自主学习时间。把自主学习向课外拓展,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率。规范自习,为学习提供更多的自主支配的时间。第二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第三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学生自主学习内容按时、按要求完成。
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所谓导学案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教师设计好导学案,是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和“学会”的基础,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支撑点。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重要媒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自主学习、反馈展示、检测小结等环节的调控,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以达成学习目标最大限度的落实。
小组学习是高效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最基本的学习单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常通过学习小组的讨论来组织完成,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也是主要通过小组学习来开展,小组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参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总之“一条红线”和“两个车轮”三者是统一整体,缺一不可。自主学习是前提,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是重要手段,学习小组建设是突破口。三者贯穿整个课堂改革始终。在高效课堂建设实践中,我们提出“理念是前提,模式是保障,创新是灵魂,落实是根本”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只有创造性的开展教与学的活动,高效课堂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图书专著:房超平,《教育现场对话2:品牌学校是怎样建成的》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09—01
[2]报刊著作:房超平,《让每个孩子具有不竭的发展动力》 中国教育报 2010—04—23
[3]期刊著作:张顺平,《我的“自主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教育学文摘第四期总122期 2010—08—20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点滴 篇7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来回答”“我来补充”这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高效课堂, 与传统的常规课堂相比, 它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 亮点频闪, 愉悦身心, 说它是知识的超市, 生命的狂欢, 欢乐的海洋, 我看是恰如其分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的好坏, 他们说了算。根据我听课的观察和体会, 我认为高效课堂至少有三大亮点。
一、让课堂充满活力
说起课堂气氛, 我们老师们几乎都有一肚子苦水。以往我们上课时, 教师讲得唾沫横飞, 唇干舌燥, 但学生表情木然, 有的甚至打起了瞌睡。难怪有学生听见铃声就说, 又是一节无聊的课, 听无聊的老师讲无聊的内容, 无聊极了。在这种环境下, 学生把学习纯粹当成了麻烦和负担。是我们的学生不聪明, 天生就不愿意学吗? 不是, 是教学观念没有转变所致。我们只顾自已讲, 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 一讲到底, 讲课的人累, 听课的人烦, 学生当然不愿意配合老师。听到下课铃声, 他们高呼“万岁”———终于得到解脱了。在应试教育下, 学生热情泯灭了, 个性消失了, 成为只会答题的机器人。久而久之, 年轻的心变得不年轻了, 变麻木了。学生本来应该是朝气蓬勃的, 由于受压抑, 变得沉默寡言了; 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舞台, 由于教师独霸一方, 忽视学生的存在, 变得气氛沉闷了。好心未必能办成好事, 反思一下, 我们做了很多吃亏不讨好的事。该改革了, 是时候了。引入高效课堂这一泓清溪, 课堂恢复了生机。这时, 人人都有事做, 个个都不闲着。开放的课堂点燃了学生的激情, 激活了学生思维, 他们想说就说, 想表达就表达, 先小声在小组内部说, 又可以上台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说, 心有所言, 一吐为快, 好不幸福。课堂上七嘴八舌, 说个没完没了, 形成一波又一波说的高潮, 每一个生命彰显活力, 每一个生命散发着青春气息。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解放, 积极性上来了, 他们一动起来, 课堂活了。
二、让学生得以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前的教育方式或多或少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高效课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舞台。在这里, 学生放开了手脚, 放飞了思维, 犹鱼之有水一样, 可以心情舒畅地投入学习。每一名学生都有潜能,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挖掘, 就会看到他们值得骄傲的一面。学生是愿意表达的, 以前我们没有给他们机会, 所以他们缄口不言, 不思维, 不参与, 置身于事外。高效课堂满足了学生表现欲, 谁不想在课堂上露一手? 所以学生争着走上台, 展示自已的劳动成果。展示这个环节好, 它让学生发现了自身的价值, 找到了成功的快感。你看, 每一名上台的学生非常珍惜表现的机会, 他们大步流星上台, 在黑板上工整地书写, 生怕有所遗漏, 做得不够圆满, 他们多么盼望获得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啊! 如果老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的话, 他们会激动一阵子, 并且这么想: 原来我并不笨呀, 我为什么要自卑呢? 大胆走上台, 成功就会向我招手。在成功的鼓舞下, 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 精神处于亢奋状态, 灵感自然频频光顾, 富有创造性的奇思妙想不断涌现出来, 学生陶醉了, 在享受欢乐的同时, 智力得到了开发。
不仅如此, 分组活动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质。在小组内部, 6个同学要相互合作, 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单打独斗, 搞个人英雄主义是行不通的, 这样同学们合作意识增强了。同时, 组与组之间明争暗比, 大家都不甘心落后, 总想击败对方, 为本组争光, 这样同学们又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意识。既学到知识, 又陶冶了品质, 同学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
三、让师生关系变得和谐
老师讲, 学生不愿意听, 甚至在下面做扰乱课堂纪律的事, 老师当然心情烦, 这时拿学生出气, 惩罚学生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可学生不吃这一套, 公开顶撞, 也让老师下不了台, 最终师生双方都难堪, 都没有面子。以往, 这样的事不时发生, 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强, 维权意识清醒, 要想轻而易举地驾驭他们, 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课堂上, 如果教师不善于调控情绪, 冷静处置偶发事件, 矛盾随时可能发生。学生不听课, 老师质问他时, 他说听不懂, 听得没味。他说的是实话, 你怎么办? 你强迫他听, 他会老老实实坐下来听吗? 毕竟强扭的瓜不甜。现在好了, 高效课堂把学生的注意力又拉回了课堂, 学生主动学习, 他懂得该做什么了。这与过去相比, 真是天壤之别呀! 给学生一次表现的机会, 他会觉得老师心里装着他, 从而感念老师。课堂上, 师生频繁互动, 心灵与心灵碰撞, 情感与情感交流, 学生在老师牵引下旅行在求知的路途上, 收获快乐和幸福。批评少了, 表扬多了; 烦恼失踪了, 惬意叩门了。老师、学生乐心情愉悦, 演奏着一曲和谐的乐章, 师生关系回归到了本位。
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 我也注意到了一些暴露出来的问题。首先, 导学案不能包办一切。就语文课来说, 课本还是根本, 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了课本。课文要熟读, 精彩片断可以精读乃至背诵。其次,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削弱。教师不能完全由着学生来, 课堂流程的主导权应牢牢掌握在手中。对学生的回答和展示要及时进行点评和纠错, 以保证课堂活动的实效性和方向性。再次, 把握好时间与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不需要展示的内容可以不展示, 以节省时间, 解决重点和关键, 保证一节课不留尾巴, 画上圆满的句号。此外, 高效课堂应该吸收传统教学的精华, 而不是全盘否定。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高效课堂是新生事物, 是初生的婴儿, 肯定会有不足, 我们要接受它, 呵护它。“关山仰渡尘未洗, 策马扬鞭再奋蹄”, 课改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任重道远。我们要振奋精神, 迎难而上, 勇于实践, 摸着石头过河, 努力探讨高效课堂的内在规律。“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因为路在脚下, 只要我们咬定目标不放松, 横下心来, 一路走下去, 高效课堂的种子一定会在我校生根开花结果, 我校的新课改必将如春天的雨露, 滋润出新的成果, 迎来“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喜人景象。
参考文献
[1]赵连根.从“有效教学”的“瓶颈”问题出发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J].上海教育科研, 2007, (02) .
[2]高慎英, 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3]姚利民.中外教育家有效教学思想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 2005, (03) .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点滴 篇8
关键词:教学,管理,高效,课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课堂教学面貌有所改观, 但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对课堂教学状况的调查, 我们发现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有些甚至是无效教学。分析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 上课照搬教学用书或参考教案, 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二是教师课堂组织能力和调控手段有限, 课堂纪律涣散,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 课堂教学效果差。三是教学方法落后, 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课堂上学生昏昏欲睡, 毫无兴趣可言。四是教学设施落后, 一支粉笔一本书, 一年到头一个样, 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五是教学过程中多灌输验证, 少启发探讨;多包办限制, 少自主合作、激励创新等, 尤其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法指导往往是空泛、低质、缺乏策略的。为更好地实施新课程, 需要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尽快确立崭新的教育观念, 提升课程意识, 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 重新认识和转换自己的角色, 提高教学水平, 切切实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使课堂教学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中的关键作用切实得到发挥。为此, 学校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发挥校长的引领带动作用
校长要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使自己成为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 在课堂教学中能当好教师的教师, 用自身的专业素质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2. 抓好校本培训, 使教师有动力、有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首先要引导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成长和教师个人成长的意义。学校要通过名师成长报告会、课堂研究专题辅导会、课堂成果展示会等多种培训形式, 使每个教师都认识到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 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 不只是别人交付完成的任务和谋生的手段, 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由此而激发教师自觉地上好每一节课, 积极地投入到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其次, 任何行动都是离不开理论支持的, 教师有了一定理论与认识后才能更好地去参与到课堂增效的行动中去。学校要引导和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通过深入交流和讨论, 充分理解新的思想、明确新的做法, 取得一致认识。要通过制度约束, 督促教师自觉主动学习, 通过培训学习, 使教师理解高效课堂的思想、理念, 以及各环节的目标、原理、做法和注意事项等。同时, 学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和网络媒体, 组织教师观看各学科优质课的课堂教学实录, 对照自己的实际课堂教学, 进行分析和讨论, 进一步理解高效课堂的原理和做法。另外还可以邀请校外的课改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和帮助, 通过操作层面的培训, 从方法掌握的角度让教师具有实施高效课堂的能力。
3. 建立健全实施高效课堂的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手段的加强和管理方法的有效运用, 是建设高效课堂的保证。学校要努力通过创新管理制度, 为教师实施高效课堂提供机会和平台。我们认为, 学校必须健全和完善以下教学管理制度:
(1) 业务学习制度。要求教师认真阅读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报刊, 拓宽知识面, 提高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业务学习内容要与校本培训工作相结合,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各学科新的课程标准, 通过学习, 使教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牢固确立素质教育观和学生主体观。
(2) 业务培训制度。学校要制定业务培训计划和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计划, 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 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课堂教学能力, 为实施高效课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 校本教研制度。学校要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 并定期汇总, 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要充分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深入探讨如何导入、如何设计、如何创设情境、如何处理课堂生成、如何组织学生等, 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谈看法、谈建议、谈体会。积极讨论、相互交流,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组织教师对高效课堂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反思, 及时总结课堂中的亮点和经验。
(4) 课题研究制度。学校要建立健全以研促教的管理制度, 做到人人有课题。要将课堂增效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通过课题研究, 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教研组要根据教师任教学科、兴趣特长选择和确立教师个人教研课题, 促使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地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5) 课堂教学展示制度。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要以教研组为活动阵地, 在开展组内课堂教学评比的基础上, 推荐优秀教师交流课堂教学经验和体会。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学科骨干教师高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并从中选出各学科优胜教师参加县级以上高效课堂评选活动。
4. 探索和建立务实高效的教学模式
要以课堂内“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四个问题为出发点, 引导教师树立学生主体观、民主教学观和终身学习观, 把教与学方式方法的变革作为重点来突破。纵观当今改革名校, 无论是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 还是山西太谷的“二十四字教学法”, 其核心都体现了“以学定教”“先学后导”的基本理念, 实现了由“教”的中心向“学”的中心的转变。我们必须潜心研究这些教学模式蕴涵的教育内涵和思想方法。当前, 农村中小学首先要从模仿借鉴开始, 学习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进而引导教师领悟其实质, 掌握其要领, 根据学科、课型等, 不断创新深化, 最终形成自己的模式。
5. 抓教学常规管理, 为实施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只有好的教学设计才有高效的课堂, 因此, 学校首先要抓好教师的备课。当前, 一些学校教师在备课中存在许多问题, 课前准备不充分, 照搬照抄参考教案的现象很多, 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所以, 实现课堂教学增效的目标, 就要从备课抓起, 学校领导和教研组必须坚持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 面上与点上检查相结合, 把教师备课工作抓实抓好, 常规检查要看教师独创教案比例的多少, 看有没有备学情、备教法, 有没有指导性;学校随机听课, 要看教案是否和教学过程相一致。学校管理人员还要帮助教师设计典型课例, 从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上对教师进行具体指导, 解决教师在备课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学校要坚持抓好不同层次的听评课活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学校教导处每学期要安排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效果好的骨干教师向全体教师做有个性、有实效的教学示范, 引导全校教师努力向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方向发展。每学期在全校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内, 根据学校教学实际, 安排学科带头人向全校教师介绍自己在备课、讲课、指导复习、单元或阶段测试卷等方面切实有效的做法, 介绍的经验既要符合本学科的特色, 又要符合教学的实际。通过树立身边的典型, 发挥典型引路作用。逐步打造自己学校的学科教学专家、高效课堂实施专家。
要加强课堂教学专题研究。坚持“问题即课堂、教学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思路, 引导广大教师有效解决课堂增效中的各种问题。同时, 要坚持课题带动战略, 大力倡导小课题研究, 确保研有成效。要积极引领教师及时审视和观照自己的教学行为, 只有不回避、不退缩, 在实践中解决, 才能确保课堂高效。要大力开展教学反思, 反思如何寻求教案与课堂模式的有效融合, 努力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反思融为一体。
要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 要求教师不仅要管学, 还要管教。可以通过学生调查问卷来了解课堂纪律的好坏, 也可以通过让学生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等来督促教师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学校也要通过德育、政教等部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提高课堂的秩序性。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点滴 篇9
一、明晰高中教学改革思路
近年来, 各地都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围绕构建“高效课堂、有效教学”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和实践。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课堂正在向“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方向进行着彻底的革命。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为个性化学习与个性化教学带来了可能性, 优质的教育资源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由此可见, 现代课堂教学应朝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原则转型。
二、突出抓好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的学习增值, 使学生更想学、更会学。第一, 教师要强化学生的预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独立学习、预学准备开始, 从教师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开始, 并且使评价始终与教学保持平行和同步, 通过过程的评价来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第二, 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改进教学。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 教师要淡化其在教学设计中的地位, 对学生不懂的内容, 教师就要在教学设计中重点教授和指导。而教学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 既可在“书中学”, 又可在“做中学”, 教师对各种教育智慧和教育技术的综合运用, 有利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现高效教学目标。第三,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要创设创新课堂,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建立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 在自主学习、讨论展示、检测反馈中,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统一”, 全面提高学习效率。第四要拓展研究型学习。教师要敢于打破行政班的“围墙”, 为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开设选修课程;打破学科堡垒, 对一些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打破学校的“围墙”, 从教室的小课堂延伸到校园、家庭和社区, 空间的扩展使得课堂变大、变活, 学生在体验和互动中建构认知。
三、切实保障教学改革顺利推进
1. 要有敢于不断超越自我的胆识
但凡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学校, 其校长都是教学模式的创立者、实践者和领导者。目前, 一些学校顾虑太多, 怕搞课改影响升学率, 引起领导、家长和社会的不满, 因而畏首畏尾, 明知可为而不为。而很多教学改革成功的事例证明, 加强教学改革, 把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以教论教”改变到“以学论教”, 只会提高升学率而不是降低升学率。要知道, 高素质低升学率不是规律, 高素质高升学率才是规律。
2. 要加强学校精细管理
第一,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 只要校长心中有教师, 学校就会有希望;只要教师心中有学生, 学生就会有希望, 正所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科学技术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校长要善于总结提炼优秀的办学传统, 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教育经验, 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带活”学校管理模式, 有效激发、支配和完善学校各层级的管理效能, 使学校每一个教师、每一个管理者、每一个后勤人员都把心思用到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上, 拥有共同的教育理想与追求。第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最具发展性的资源, 抓教师队伍建设就等于提高教育质量。要始终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 多措并举, 补充合格教师, 不断加强在职教师培养与培训, 通过实施全员培训、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建立教师激励机制等途径, 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第三,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最小组织单位, 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因此, 要特别重视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班主任的选聘、管理和培训, 努力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完善保障激励机制, 有效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
3. 要加强教育科研工作
教育发展有其自身规律, 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规律的工具, 要提高教育质量, 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发展, 就必须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当前的工作是要围绕实施教育规划纲要, 针对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研究, 强化顶层设计, 从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上推动高中教育的持续发展。普通高中要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新课程实施为重点, 抓好课堂教学研究, 围绕高效课堂教学, 组织全体教师积极研究实践, 在研究实践中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各级教研机构教研能力建设, 大力推进校本教研、网络教研、联片教研, 提升教研机构服务学校、指导教学、推动课改的能力。同时, 要充分发挥民间教育团体、学术组织的学术纽带作用, 加强科研协同创新和方法创新, 组织教学名师深入基层“送教上门”, 建立和完善区域活动、网络交流的有效机制, 切实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 发挥学科高地的引领作用。
4. 要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
目前, 普通高中基本实现了“校校通”的覆盖, 下一步, 重点要加强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教育。要进一步加快学校信息技术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的升级改造, 建设有线、无线的智能校园网和教学系统, 不断拓展师生学习的空间、领域。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教师培训的有机整合, 创新课堂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 用新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变革。加强各级网络平台建设, 通过有组织的教育资源开发、有目的的教育资源征集、自愿性的教育资源上传, 以及引进、吸收各种优质教育资源, 形成资源丰富、功能强大, 共建共享的市、县、校三级教育资源网。
5. 要建立与教改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点滴 篇10
一、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功能, 体现高效课堂的生本教育原则
一切为了学生是新课程追求的价值, 生本教育是高效课堂最重要的原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习小组这个小范围中, 更有利于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学生自学中, 依靠小组优势, 组内成员学习资源共享, 互相帮助扫清自学遇到的障碍, 使自学更加有实效。组内成员根据目标的需要和教师的要求在课堂的各个时段, 随时可以进行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在课堂中的功能发挥得越好, 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越突出。
二、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功能, 体现高效课堂生成性的教学原则
生成性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通过贯穿整个课堂的组内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 充分调动师生双方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在合作、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展开与文本的碰撞、交流, 生成新的问题, 不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体会, 建构自己的知识。教师要适时引导发挥组内优势互补的作用, 在互助、帮扶学困生中增强团队意识, 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在展示阶段, 尽量多给予学困生展示的机会。学生可相互辩论竞争, 相互补充、补救。教师对小组集体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点拨, 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学科前沿的适当拓展, 以满足部分优秀学生求知的需要, 激发其探究的兴趣。对小组学生代表的发言展示, 教师要采取即兴评价和延缓评价、组间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给予激励。留给小组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引导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灵感, 参与组内、组间的课堂互动交流, 从而促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和丰富多彩。尽量为学习小组提供交流、讨论、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的途径和机会, 满足各层次学生感悟、展示的欲望。整个课堂活动在充满愉快、富有活力的氛围中进行, 使各层次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知识、感情及价值生成, 促进课堂教学达到效益的最优化。
三、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功能, 体现高效课堂分层的教学原则
建构高效课堂, 必须面对全体学生,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分层教学指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施教, 学生分层练习, 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交流, 分层提高, 达到班级整体优化的效果。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基础、思维水平、学习态度、平时成绩、家庭情况等将全班学生以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 4~6人的学习小组, 做到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每个组内包含了不同层次的学生, 是班级的缩影。因为小组学生人数少, 管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具体性和针对性, 所以对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着更多的优势。既重视班级的共同特性, 又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教师在备课中针对小组内学生的层次化, 提出相应分层次的学习目标, 通过相应层次的学习任务来达到学习目标。注重教学过程的层次化, 安排学生分层作业练习,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这样达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
四、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功能, 体现高效课堂自主性的教学原则
自主性学习指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学习。自主性学习是学生主体地位理念的体现。在自主性学习中,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在自学预习时段,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 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 依据学习目标, 自我选择学习方法, 发挥学习小组的优势, 结对互助、学习资源共享, 克服学习障碍, 因人而异地进行指导, 有效地完成自学任务。例如, 在预习自学完成后, 组长主持组员讨论、交流自学预习成果和经验, 达成小组集体一致意见, 由专人做好记录, 推荐小组学生代表在全班展示学习成果。一般情况下, 对于难度不大的问题, 建议小组推荐学困生代表小组发言展示、中等生补充、优等生点评, 以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让学困生体验成功, 体验被全班同学和老师关注、尊重之情。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是分层次的, 小组需要自主决定相应层次的代表来发言展示, 发言人应轮换而不固定, 这样每个组员都有争取展示自己个性风采的机会。针对一个问题或目标, 每个小组都有确定的发言代表, 但是究竟由哪个小组发言展示?不仅要考量不同小组发言人的反应是否敏捷、果断, 是不是主动参与, 还要考量不同小组集体的智慧。在小组代表发言时, 小组可根据需要随时协商讨论以补充、更正不足之处, 其他小组可推荐代表对展示组的观点进行辩论、纠偏和点评。小组之间既相互竞争, 又崇尚科学真理, 相互促进, 共同进步。教师更多的是在学习方法、小组管理方面给予指导, 适当进行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性拓展, 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在课末留出一段时间, 引导学生及时自主梳理、反思、内化所学内容。通过理解、背诵、复述所学内容, 谈自己的收获等, 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争取做到堂堂清, 力争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最后, 在小组长的主持下, 个人、小组自主总结活动情况, 班干部总结全班各小组活动表现, 进行评价和建议。在此基础上, 教师对小组和学生个人活动提出整改意见和希望。教师应重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 激发学生对集体的关心和重视, 提升小组集体水平, 增强小组的竞争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积极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五、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功能, 体现高效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
师生互动指在课堂教学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组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质疑、相互合作、相互探究、相互评价、相互反馈、相互补救、相互触动等具体形式, 在认知、情感、人格等方面形成积极的活动关系。互动是新课程课堂的特征, 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学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 主动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课堂教学互动主要依托学习小组进行, 适当、全面、具体的学习目标, 贯穿整个课堂, 发挥导学、导教、导评功能。师生围绕目标开展各种互动, 课堂活而不乱, 在互动中师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的灵感, 唤醒学生创新的潜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要注意实效性, 切忌搞花架子, “课堂热热闹闹, 课后效果不佳”。在互动中学生的知识、情感、价值得以生成, 达成目标。在互动中增进师生感情, 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有效的师生互动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建构。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点滴 篇11
关键词:初中化学;迁移能力;高效课堂
初中化学可谓涉及面很广,它的学科特点是既需要适当的记忆,又需要逻辑推理,因此初中化学是一门文理兼容的学科。随着教育的改革,社会对学生学习的能力要求更高,而化学涉及的面更广,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打造化学高效课堂。
一、设置学生能形成迁移能力的情景
初中生迁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这种学习习惯,慢慢地学生的迁移能力也就会培养起来。比如在讲解自然界的水时,我们先讲解水的性质,水在生活中、化学中的地位、应用,简单地介绍水的分子式以及原子结构图,为后续讲微观世界原子内部结构作铺垫,然后让学生自己迁移到上一章节我们周围的空气成分,它们的性质、用途等,并与水做类比,这些化学性质就是学生记忆的东西,只有记熟练了,后面的分析推断才能一看就知道。通过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迁移,将这些相似的知识在一起记忆,就显得很容易。
迁移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有开阔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开拓学生的视野,不要照本宣科,不要局限于参考资料上的讲解过程,应适当给学生從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
教师的课件通常是纵观所学的教材的,注重前后铺垫,后面要讲的前面会有铺垫,后面讲的知识也会和前面联系起来,整个教材的设计也是章节与章节都有联系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把它们孤立开来。
目前很多学生总是学完后面的忘记前面的,由于不善于总结,所以造成所学的知识点脱节。这时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注意当涉及前面的知识点时要鼓励学生回忆,然后再给学生简单总结,等习惯养成后,当学到一个知识点就会自然地链接到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点。比如在学习第七主族的元素时,教材的安排不是将第七主族的元素总结起来一起讲解,而是先由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比较多的氯元素来讲解,讲解它的生成化学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化学物品的应用,然后再讲解碘,其他的以此类推,因为第七主族的元素有许多共同点,最后讲解一些元素的特殊性质就算学完了。所以教材的合理安排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三、注重学习过程
初中化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刚开始学习的阶段,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许多问题,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多鼓励学生,善于教导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正确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信后,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就会膨胀,那么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化学高效课堂的梦想也就不再是梦想了。
四、加强练习
课堂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想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课下也得下工夫,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布置一下家庭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以便对所讲的知识点更加熟练。
在课下使学生自觉养成对所学知识点的总结,初中化学的知识点比较散乱,但是每个知识点都有联系,学生要试着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这样对教材脉络的掌握会更加清晰。
打造高效课堂是现在初中化学教学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设置情景,这对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比较关键的。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教育研究,2004(11).
[2]钟启泉.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J].人民教育,2004(08).
[3]苗深花,闫立泽.探究性化学实验的设计[J].化学教学,2003(10).
(作者单位 重庆市奉节县吐祥中学)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点滴 篇12
我之前带着语文、数学、英语课, 在上课时总感觉上一节语文课比上英语两节课还吃力, 并且效果也不行。我总在想其原因, 但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直到参加了这次培训, 听了专家的讲座, 我才恍然大悟, 自己在数学和英语的教学中,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当堂达标”的方法运用较少。而在语文教学中我还是大搞灌输式教育, 一节课下来累坏了自己, 轻松了学生, 效果却不怎么样。我不得不感叹, 什么才是“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 这就是。教学方法不同, 取得的效果就大不同。
这次听完专家的课后, 使我受益匪浅。促使我急不可待地想在自己的教学中, 实践一下学到的教学方法, 让自己的课堂真正高效起来。因此, 我大胆地运用新的方法上课, 暂且不论成与败, 只当实验。以数学课为例, 我将自己的方法概括为:学生“学、说、练、评”, 教师“闭、看、听、测、评”。
一、学生“学、说、练、评”
1. 学:
自学。这是我在听了魏教师的课后决心必须贯彻到底的一项学习原则。学生不预习, 不知道一节课不懂的地方在哪里, 上课就不知道该重点听什么, 该注意哪些地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让学生先预习, 并且就在上课的前3分钟当堂预习, 明确自己的疑惑之处。在这里, 我规定学生预习内容只能自己完成, 不说话, 以免打扰
他人;预习的时间就是3分钟, 绝不延时;预习的内容是例题, 并做完“试一试”。这逼着学生全身心投入预习, 不分神, 找到自己真正不懂的问题。
2. 说:
即小组讨论交流。在完成预习后, 在小组间交流个人学习所得, 尝试通过讨论解决个人提出的问题, 然后相互检查“试一试”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小组中的两个人不能一人说, 一人听, 而要互相说, 互相听。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记下来留待大家一起解决。这个过程规定为5分钟。
3. 练:
完成“练一练”。先共同解决小组遗留的问题, 再在大组长的安排下完成“练一练”。在这里我们的做法是不一定把所有题都做完, 只选做部分题目。比如计算题共6个, 只做第一行的3个;应用题要全做, 并且在做完后, 请学生说清楚做题思路、方法。并把“做应用题”的思路、方法、过程作为重点, 要求每个学生, 特别是后进生一定会说, 教师检查时也让每一组的后进生解说。这个过程规定为10分钟。
4. 评:
组长评价组员表现, 自己谈收获。实际上谈收获的过程是再一次复习巩固本节课知识要点的过程。
二、教师“闭、看、听、测、评”
1. 闭:
闭嘴。在上课时, 我坚决贯彻张四保先生提倡的“四不讲”原则:新课在学生不预习前不讲;不发现学生的问题不讲;在学生不互相帮助解决问题之前不讲;学生能讲清楚的问题不讲。要求自己: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绝不说三句, 三个字能讲明白的绝不说五个字, 适时闭上自己的嘴, 不多说一句话。
2. 看:
看时间、看学生。首先, 看时间。教师在布置完学习任务后, 要求学生限时完成。如预习3分钟, 小组交流5分钟, 大组交流10分钟等等。在这个时候, 我要做的就是帮学生看时间, 提醒学生“预习开始, 时间到;小组交流开始, 时间到;大组交流开始, 时间到”。除此之外, 不说话。其次, 看学生。看学生的什么呢?看他们的预习进度;看小组交流时, 每个学生的表现;看大组交流时学生的分工合理与否, 看组员之间的配合默契与否, 看优差如何帮扶等等。
3. 听:
听交流、听汇报。在小组、大组交流时听学生讨论的内容有没有脱题, 需不需要提醒;在汇报时专门听后进生的发言, 听学生帮扶的效果。这时需要“角色转换”, 把自己当做学生, 听“小教师”如何讲, 讲清楚了没有, 需不需要指导。
4. 测:
检测。这是前三个过程结束后, 教师必须做的一件事。从检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有必要, 这时就发挥一下“讲”的功能。让学生完全理解消化本节课的内容, 以达到本节课的高效。
5. 评:
评价各组表现。在听完学生的汇报, 检测完成后, 及时、恰当地用合适的语言评价学生的表现, 需要表扬的指出实实在在的亮点, 不足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这里我尝试运用新学到的简单易操作的量化表评价, 对各组学生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量化评价, 评价贴近学生的生活, 反映出学生的实际, 做出了客观的评价。促进小组间的合作, 团结。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点滴】推荐阅读:
打造高效历史课堂05-24
打造多元高效课堂05-28
打造高效的课堂08-13
打造高效作文课堂09-02
打造小学高效课堂11-19
优化课堂结构 打造高效课堂10-21
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实小)07-10
打造农村语文高效课堂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