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小学高效课堂(精选12篇)
打造小学高效课堂 篇1
受传统教学影响, 当下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 许多教师依然热衷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使课堂教学无效现象大量存在, 教师教得很辛苦, 学生学得很痛苦, 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 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教学实践证明, 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学生才会受益, 才会实现师生双赢, 学生对于学习数学, 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 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领会教材意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在多年教学和教研的过程中, 我发现许多教师因为不能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 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自身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有的把教材内容处理得太深, 使多数学生的学习遇到较大的困难, 久而久之产生对学习的畏惧感;有的把教材内容处理得太浅, 使大多数学生用宝贵的时间重复了过去的学习, 没有新的收获;有的只关注知识内容的学习, 忽略了过程及情感目标的达成, 使学生的学习枯燥无味;更有甚者, 教师追求形式, 盲目地调整教学材料, 使教学目标无法达成;教师付出辛苦却看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得不到同行的认可, 产生自卑心理等。由此可见, 在新的理念下, 领会教材编排意图是广大教师的必修课, 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 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关于“三维目标”的要求, 才能有效构建高效课堂。读懂教材是是理清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的基础, 也是高质量教学设计、高水平课堂教学的前提。
1. 读懂情境图中呈现的信息。
新教材中很多问题情境是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 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把握。一般情况下, 在《教师用书》中可以找到一些关于教材编者对教材某一单元或某一章节编排的意图, 但对教材中的很多细节如每一副插图或每一句话并没有做详细的说明, 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多参考资料, 多深入思考来理解教材编排意图, 对其用意进行贴近教学目标的、符合逻辑的推理, 可以使教师在困惑和迷茫的状态里获得一点启发, 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2. 读懂情境图的设计过程。
读教材问题情境的展开过程, 如现在很多内容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通过教材呈现的过程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 通过教材的呈现方式思考对教学方式的启示, 思考教材内容的呈现结构与知识的逻辑结构之间的关系, 思考“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学习过程”, 从而有效地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建模过程。
二、优化教学过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课堂, 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的作用, 大胆放手, 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教师要有先进实用的观念, 树立平等、民主的观念, 不再唱独台戏, 做知识的裁判、课堂的主宰者, 而应放下架子, 关注学生, 努力做学生学习的朋友, 在课堂上更多的给予学生赞赏、鼓励、宽容、理解, 成为出色的课堂教学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注重教学设计简约高效, 情境创设要合理有吸引性, 教学方法既要灵活多样又要讲求实用, 避免流形式热闹但缺乏实效性。
1.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 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 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一个精彩的导入, 既使学生情趣盎然, 又可以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2. 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多联系生活实际, 要注重真实性和趣味性, 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的探索创新首先要得到老师的肯定, 还要得到同学的认可,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每一次进步和成功都要使学生感受到成功之乐。
三、进行课后反思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
一方面是反思教师的“教”。 (1) 总结“亮点”, 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 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 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 教学水平才能提高。 (2) 查找不足, 寻找对策。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 尽如人意。找准不足之处, 并进行分析, 找到应对的策略, 记录下这些策略, 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
另一方面是反思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 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 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 有利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应该使课前、课堂和课后等方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 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 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 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业务水平, 勇于实践, 敢于创新。
打造小学高效课堂 篇2
努力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预习环节
通过我校新一轮的语文听评课教研活动,汲取各位同行的教学有的,我深深地感受到打造语文课堂的高效率备课尤为重要。
每次备课前,教师都要问自己,这个单元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这堂课究竟要带给学生什么。只有把这些问题系统的整理清楚了,才开始备课。这里,每一单元的导读会为我们指出明确的教学方向。备课过程中,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给学生学案,要求学生预习。预习要有明确的要求,或给生字注音组词,或读一读课文中包含生词的句子;或通过查字典理解生词的意思;或明确每一段的段意;或概括课文内容;或查找相关资料;或提出疑问等。然后,批阅学生的学案,再把学生的需求转化为教师自己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进行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预设。这样的课堂就会事半功倍。
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课堂导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情境
下面,本文就从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教学情境这三方面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概述和说明。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动机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没错,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往往会使我们的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这一环节设计得新颖别致、巧妙合理,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学习状态中,这是我们构建高效课堂非常重要的一环。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中《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我就设计了如下导入情境:上课开始后,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在大年夜晚上,你们肯定是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围坐在桌子旁品尝着各种美味佳肴,享受着全家团聚的欢乐。但是,在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位和你们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在大年夜晚上她无家可归,光着脚在寒冷的冬夜卖着火柴,为什么这位小女孩的命运如此悲惨,她的结局怎样?你们想知道吗?”学生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望着我而且声音洪亮地回答道:“想!”这样,我通过为学生讲述这个具有悬念性的小故事,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动机,他们都想知道这位小女孩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于是在这种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都积极、自觉地投入到了本篇课文的学习中,有利于我们的获得高质量的教学课堂。
二、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课堂趣味性
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的确,兴趣是最好老师,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有学习的欲望和动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老师变成了教材忠实的执行者,学生只能从老师的分析与讲解中机械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无法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同时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即多媒体技术,它是一种能够将声音、文本、动画、图片集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将课本上乏味死板的知识以一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增加教学课堂的趣味性,进而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有效保障。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时,虽然文章本身带有很强的故事性,但是仅靠书中文字的描述与教师的讲解并不能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就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了电视剧《三国》中草船借箭的情节片段,气势恢宏的视频画面以及震撼激昂的音乐配音,带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学生的注意力也变得高度集中,都极其认真地盯着投影屏幕……这样,学生通过观看电视视频,对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经过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了他们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因此变得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
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研究表明,学生在与文章内容相似的情境或者氛围中,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对于文章情感的把握也更为准确。所以,在我们打造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这一特点来展开教学活动,如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出与文章内容相似或相符的情境,学生在演绎角色的过程中,会对文章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样,一来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二来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性,有利于我们获得高效率的语文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由于文章是古文的形式,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在班里选取了几名同学让他们来分别扮演文中晏子、楚王、大臣等这些人物角色,我则进行了适当点拨和指导,在正式表演时,学生将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活灵活现,故事情节也演绎得十分真实生动,以至台下其他同学都融入了真实、逼真的情境中,课堂气氛也因此变得轻松愉快起来。这样,我通过运用角色扮演,为学生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的教学方式,不仅将课文中的情节真实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清晰透彻的认识,还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我们也因此获得了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必须面对和重点关注的课题,希望广大教学同仁,在日后教学实践中能够继续探索和研究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使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积极思维下,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卢世慧.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7).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4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让快乐伴随学生左右
教师的语言魅力在教学中能收到神奇的效果。课堂上, 教师若能采用机智、幽默、生动、风趣的语言, 可以让一堂枯燥无味的课变得生动有趣。如上课时, 一位学生坐在位上打瞌睡。教师发觉后, 悄悄地走近他, 一边用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部, 一边风趣地说:“你昨晚一定和可恶的蚊子战斗了一夜, 精神可嘉。现在你能不能继续发扬顽强拼搏的作风, 把可恶的”瞌睡虫“也赶走?”同学们听后, 善意地笑出声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学生听课时精力更加集中了。
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面带微笑关注每一位学生, 让学生如沐春风, 倍感温暖、快乐, 产生亲近老师、和老师对话、交流的冲动;教师弯下腰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亲近学生, 尊重、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 与学生展开合作、交流, 引导他们解读文本, 促使他们去探究发现, 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教学《负荆请罪》时, 我面带笑容地问:“如果蔺相如和廉颇闹翻了, 会引发什么后果?”并告诉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推测, 不要怕说错。”听到老师这么说, 学生胆子大了起来, 于是种种回答脱口而出:“他们会在赵王面前吵得不可开交。”“赵国会陷入混乱。”“大臣会分成两派。”“秦国会趁机打进来。”“赵国可能亡国, 他们也会家破身亡。”……可见, 积极营造宽松、和谐、平等、愉快的语文课堂, 能有效地唤醒学生自主意识, 让他们压抑已久的生命活力得以绽放, 让他们纷纷敞开心扉、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积极快乐地展开与文本、与教师、与学生对话, 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习语文, 在学习中收获快乐。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理论中谈到:“孩子喜欢表演, 也喜欢看别人表演。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 特别接近儿童生活的戏剧形式, 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 使他们激动不已, 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由于角色的转换, 因新异感激起热烈的情绪, 让儿童作为活生生的人, 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 全部地投入, 全面地活动起来, 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 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分角色表演,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带来快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寓言、童话故事, 这些故事浅显易懂、生动有趣。此外, 我在教学中还开展分角色朗读、竞背古诗比赛、播放多媒体课件、击鼓传花读课文、讲故事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耳、脑等感官, 有效地激活了学生思维, 让他们在快乐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自主学习, 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快乐之源
由于受到禁锢中国人两千多年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老师总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学生一直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老师讲, 学生听;老师问, 学生答;老师说, 学生做。这正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真实写照。老师的任务是把知识“灌”进学生的大脑, 学生充其量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被压制。这样的语文课堂怎能让学生热爱?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 篇5
传统的教学模式陈旧单一,重负低效。教师是“水桶”,学生是“水碗”,课堂教学是“灌水”的过程。“ 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传统教学,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成了教师演“教案剧”的场所,学生只是教师的配角。教师习惯于“专制式”的教,学生习惯于“被动式”的学;教师只顾“教什么”,不研究“怎样教”;学生只知“学什么”,不掌握“怎样学”,学习效益差。重知识传授,忽视方法的引导和学生体验。导致学生表现出不会思考、不会质疑,不能创新。
教学活动形式热闹,缺乏实效。没有把课堂教学目标真正定位在学生的发展上,缺乏对学生思维广度、思维深度、思维力度、思维效度的训练,而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形式,形成表面上课堂教学研究轰轰烈烈,实质上课堂教学效果空空洞洞的局面。以本为本,忽视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了解和分析。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径。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实的不是很好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评价一堂数学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一、导入要新,以兴趣引发思维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从而增进知识,增长才干。导入新课时,我采用表演游戏、编讲故事、制造悬念、创造情景等,具体教学中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具体掌握。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深深地认识到书本里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不感觉累,反而学习兴趣高涨,教学重难点得到了突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这样创境入课,象磁铁一样,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新授要实,以联系促进思维
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充分注重对孩子思维的训练。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具有抽象性、准确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基于这两个特点的理解,我觉得不管在什么情境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许多专家的讲座报告中也提到一堂课的评价标准,专家们都一致认为:一节课是否上得成功有效,关键看课堂教学中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否有思维实质的参与。而我认为要达到以上说的效果,教师除了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更多的实践智慧,更高超的组织艺术,这样才能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去参与思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让孩子从小养成多角度、多种方法思考问题的习惯,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他们就会用发散思维的观点来考虑和分析。并且,这样活动设计,让孩子亲身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即《课标》所要实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等课改理念。新授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提高新授的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个核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的主导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意互动作用,做到理论和实践、教与学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
2、充公预设并注重生成。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识,宽容的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善于抓住和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就像布卢姆说的那样:“人们无法预测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同样,没有了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
3、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让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活动是学生数学思维的思维场。教师的作用是创设“思维场”而不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思维。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因此,我们教师要通过数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练习要精,以训练来发展思维。
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作业应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作为新课标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应体现它的效度,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我认为:
1、练习要具有“娱乐性”。
让每一个学生从上课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能集中注意力,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又怎么向四十分钟要效率呢?要解决这一矛盾,提高课堂效率,就有必要设计一些“娱乐性”练习。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找规律》时,设计了“采摘智慧果””这一种游戏。把每一道练习题安排每个智慧果里,学生每做对一道题,智慧果就会落下来,送给大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像这样的练习,避免了机械重复练习所引起的注意力分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更增添了练习的乐趣。
2、练习要具有开放性。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课堂练习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练习要刻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练习的开放性,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更开放的练习空间和时间,能使学生在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四、总结要活,以活跃来拓宽思维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减轻记忆的负担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发展兴趣、强化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束则使成功得以巩固。因此,课堂总结可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或进行归纳总结,或设置悬念,或开拓延伸,或活动游戏,力求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把学生引向更为广泛的数学阅读。
五、新课程要求我们‚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增强了教学的趣味,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思路变得开阔,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我们用flash设计一些新颖动画课件演绎引领做角、玩角、变角等一系列递进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对动画的观察,从认识静态的角过渡到了认识动态并在这个动态变化中体会、理解、认识了广义的角。在此基础上课件再出示两个一样大的角(角1的边长一些,角2的边短一些),让学生猜想这两个角的大小。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的说角1大,有的说一样大。然后,教师课件演示把两个角移动在一起正好重合。这就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画面清晰,直观动感,趣味横生,学生看得仔细,想得认真,获得了正确、清晰的概念,又能充分感知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打造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创设生动的情境,以展现知识背景,使新知变成有源之水。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表现,促进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在判断中思维,努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南康市龙岭镇中心小学
王婷
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篇6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教师都在艰难地探索打造高效课堂的途径。那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如何打造呢?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与否必将决定行为的效果与价值。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一堂课是否高效。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推动自身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的过多、学生参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改变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积极思维少的现象。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课堂效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提高备课实效,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和业务再提高的过程,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之关键。
首先,教师要学会分配精力,找备课的黄金分割点。有资料表明,用80%的精力钻研教材、了解学情,20%的精力书写教案的教师是善于成长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不急于动笔的,而是先放飞自己的思想,他会先思考从哪里着手为了防止思维落入固定的模式,他们往往会尽力避免重復性的线性思考,而进行不规则的“螺旋式”思维状态。他们在备课时,不仅关注教材,更会关注学生的实际,他们会不断的考虑;怎样使自己预设的目标最接近学生的思维发展区;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才会让自己的学生更容易走近目标;如果学生在这里出现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调整教学变数才会让学生走出困境。所以优秀教师在备课时,不是以物化的备课笔记来衡量自己的备课是否写成,而是以自己的储备是否能从容面对学生来作为标准。
三、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构建务实高效的课堂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怎样的课堂才是务实高效的课堂?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尤为重要。
1.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依赖性。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教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之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这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可以这样操作:请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到剩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六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教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模式。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教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有效的手段。
3.课堂提问要精当
课堂提问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它应紧扣教学重难点,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以助学生走进文本,以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控教学进程,启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提问的目标明确了,去粗取精,努力使提问精当便是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自觉行动。
4.设计巩固拓展课堂练习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和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间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两者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学生则完全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主动提问,质疑解疑,充分发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以趣结尾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篇7
1.教师要整体把握数学教材
首先, 数学知识是一个系统整体。 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数学的本质是什么, 或者说“什么是数学”。 就世界范畴而言, 有两种说法, 即“数学是演绎的科学” (古希腊为代表) 与“数学是量的科学” (中国古代、印度古代为代表) , 前者重视几何, 后者重视算术与代数。 而康托在1883年则提出“数学的本质在于自由”的著名论述。 从这个意义上看, 在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提出的数学知识 (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 是否可以简单地这样表述:数学知识是“数与形及演绎”的知识。 由此可以看出, 作为数学学习目标之一的数学知识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是“数与形及演绎”的知识整体, 整体的知识一定是结构的, 是互相联系的。 结构的知识一定是要系统整体学习才能掌握, 只有系统整体地掌握才可能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能。
其次, 数学学习是整体的认知过程。既然数学知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那么数学教学应强调整体联系, 培养学生对数学联系的理解。 当学生开始把数学看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时, 他们应被鼓励寻找联系以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学生应问自己:“我可以换一种方式看这个问题吗?”“这个情景与我以前遇到的类似吗?”如果遇到的是用代数表示的, 则应考虑用几何表示它, 这样可以使他们加深理解或有助于他们找到解决策略。
2.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无论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长远价值。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 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 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 而在实际教学中, 有的教师却顾虑重重, 普遍认为:预习了, 学生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失去新奇感;预习了, 学生了解了有关内容, 会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预习了, 学生知道了知识的有关结论, 接下来上课老师讲什么……其实, 我们不能因为怕噎着就不吃饭。 我们之所以担心, 是因为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 还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 还没有体验预习的快乐。 在新课程实验的背景下, 怎样看待预习, 对预习给予恰当定位十分必要。 对预习的重新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更应该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探索, 进一步明确数学需要怎样的预习。
预习一般是指上课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 但初次接触预习的学生缺乏具体的实践和方法的指导。 而数学预习又不同于语文的预习, 语文课每篇课文学习之前都有固定的预习内容, 比如熟悉字词、读通课文等。 数学课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可分为概念课、计算课、几何图形课、统计和概率等, 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应用不同的方法预习。
3.将计算教学融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材编写的计算题都是经过处理的常规习题, 不少题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脱离日常生活情境, 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从而产生厌倦情绪。 在教学中, 我将计算教学融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为学生精心创设情境, 赋予计算教学新的内涵。 例如, 在教学两位数乘位数时, 将例题融于日常的购物活动中, 通过谈话方式呈现新的问题情境:“同学们, 你们喜欢喝娃哈哈AD钙奶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喜欢。 ”“那你们知道一扎AD钙奶有几瓶吗? ”“5瓶。 ”“明明兄弟到超市准备购买12扎AD钙奶 (出示实物图) , 你能帮助他们算算共准备购买多少瓶AD钙奶?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快列出算式12×5=?我问:12×5怎么计算呢? 老师没有现成的办法, 你们能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亲身经历了将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购物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 面对如此熟悉的问题情境, 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是强烈而迫切的, 从而激发了学生计算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学习计算的价值所在, 激发起学生学好计算的热情。
4.问题的创建要有趣味性
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 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轻松发展。 问题情境的呈现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出适当选择: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比较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 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对“有用、有挑战性”的任务感兴趣。 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从生活中的具体事实或有趣现象引出问题;从情节生动的童话和故事情节引出问题;从游戏活动中引出问题;从直观演示或实际操作引出问题;从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出问题;从新旧知识的矛盾引出问题等,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 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分钟能写25五个字, 我已经写了11个, 怎样表示? ”学生很有兴趣, 我因势利导, 引出教学内容。
5.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篇8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做好预设十分必要。因为教学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 所以, 在课前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有清晰与理性的思考与安排, 也就是一定要有教学预设, 且这个预设必须具有弹性、必须留有余地。教学的本身就是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因而, 教师在备课中, 就必须充分地考虑到课堂上随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从而使整个预设具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 给动态的生成留有足够的空间。然而, 课堂教学千变万化, 再好的预设也无法完全预测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 所以, 课堂上一旦出现意想不到的有效的生成, 那么, 教师就必须及时调整好教学过程, 给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 并善于抓住和利用好学生生成的资源, 让其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这无疑也是一个精彩而又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
课堂不能打造成教师一言模式, 也不能让学生随心所欲, 它应该让师生教学相长。这就是课堂的本质即师生共同学习, 师生共同进步, 师生共同成长。要实现这三个“共同”, 就要让课堂民主和谐。民主课堂的特征就是参与课堂教学的师生都有平等的话语权、平等的思想权、平等的活动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活动中, 面对同一问题, 全体学生都应获得均等的机会去进行思考和活动, 都有均等的机会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课堂, 不是教师的一言课堂, 不是优等学生的做秀场, 而是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均等发展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要实现的就是教与学的和谐, 师与生的和谐, 积累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和谐。打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 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民主和谐课堂的源头活水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 民主和谐课堂的通行证就是教师的敬业态度。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学生在成长, 小学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我, 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民主、和谐、高效。
三、创设良好课堂氛围,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兴趣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前提。学生只有对某一学科产生的浓厚的兴趣, 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该学科的学习中。兴趣的产生需要良好的课堂氛围, 所以在教学时, 教师不妨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 比如教学小学数学混合运算中的“小熊购物”, 我们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大量的小商品, 在教室里办一个“小商店”, 再让学生准备一定的“钱” (可用标有“元”“角”“分”的面额大小不一的彩纸代替) 。在模拟购物活动中, 让学生自行轮流扮演营业员、收银员、购物者。这样全新的课堂, 就能“一箭四雕”, (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付款、收款, 不知不觉地练习了混合运算; (3) 在“买卖”的实践活动中还加深了对货币的认识; (4) 通过亲身体验, 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价值, 也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这样, 一节课下来, 学生非但不感觉疲累, 反而兴趣盎然, 既激发了兴趣, 又培养了能力, 既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又达到了教学目标。
四、联系生活实际, 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有高度的抽象性、广泛的应用性、严谨的逻辑性等三个最显著的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 数学无不存在, 其实,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而数学问题就来源于生活。例如, 到超市购物要用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修建房屋需要画图纸, “三角形的稳定性”被广泛应用到许多支架中, 玩枪要用到“三点成一线”, 容易滚动的轮胎都是圆的;又如, 百分数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打折、买几赠几、打电话返电话费、购物返代金劵等商家促销活动。类似这样的问题不胜枚举。这些知识就来源于生活, 最后被归纳为数学知识, 因而数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问题。这样, 数学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五、加强合作学习, 实现优势互补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强调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 让其合作学习, 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实现了优势互补, 而且还能使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比如, 教学《旅游中的数学》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这样学生就能马上进行合理分工, 有的学生当导游, 要告诉大家旅游的路线, 告诉大家到目的地要多长时间;有的学生负责住宿, 需要算出租多少间房子;有的学生负责购旅游景点的门票, 需要算出多少张;有的学生负责购买午餐, 如何进行主食和副食的搭配……如此的合作学习方式,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构建了一个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 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 这样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体验和思维的火花,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优等生的才能得到了发挥, 中等生得到了锻炼, 学困生在同学的帮助下得到了提高。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 互相交流、合作学习, 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 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还促进了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六、设计有效提问, 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篇9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达到相当高的目标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大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有效教学。
在实践中,我认为:课堂的高效,始于教师,源于学生。高效课堂是“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 师生关系:改变教师原有的“唯我独尊”的课堂地位,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打造出生动和谐的课堂。
2. 教师的课堂作用:教师要作为引导者,和学生共同学习进步,也可以说要围绕学生展开一切教学活动。
3. 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总之,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是朴实、简易的课堂:没有学生的认真自学,不新授;没有学生的充分独立的思考,不交流;没有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不讲解。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究学习,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学习,在讨论合作中探究学习,在自我展示中探究学习,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突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怎样打造高效课堂
1.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教师往往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要打造高效的课堂,首要的任务是要改变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小学,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导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待学生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学生的表现不可轻易否定,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学生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爱、老师所教学科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学困生。设计的问题应有引导性和层次性,能够引起不同程度的学生思考,使所有的学生都被教学内容吸引,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学习的机会,使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的先决条件,学生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老师的前提下,自然会乐于学习,当然也就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
2. 减少机械化教学程序,加强科学化导学实践。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心理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面积;或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学校沙坑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
3. 广泛采取激励措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等,让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全班比赛,又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或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得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4.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虚无缥缈。数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可以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我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重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强化学数学、用数学的观念,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不断加强的内容。类似的活动还有:在“元、角、分”的认知教学中,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在学习“米、千米”的教学中,领着学生去操场上数步伐,估计长度,等等。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篇10
一、导入要有新意, 以“兴趣”引发学生思维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 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具有艺术性的。一个精彩的、适合学生心灵导入, 既能使学生情趣盎然, 又可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 一开始我就提出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见过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呢?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继续问:“那么椭圆也是没棱没角的, 椭圆形的行不行?”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我顺势引导, 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探究圆的特征上。这样教学, 学生既容易理解, 又能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知学习要充实, 以联系促进思维
新授知识是一堂课的中心环节, 提高新授知识的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这个核心, 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 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具有抽象性、准确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的特点。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基于这两个特点的理解, 我认为不管在什么情境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许多专家在讲座报告中也提到一堂课的评价标准, 一致认为:一节课要上得成功有效, 老师就要运用高超的组织艺术, 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去思考, 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2. 充分预设并注重生成。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作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 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 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 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 同样重要。
三、课堂练习要精, 以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
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 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 作业应是一种生活, 一种活动,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作为高效课堂下的数学练习设计, 应体现它的效度, 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我认为:第一, 练习要具有“娱乐性”。让每一个学生从上课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都能集中注意力, 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要解决这一矛盾,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就有必要设计一些“娱乐性”练习。第二, 练习要具有开放性。新课标指出:数学学科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课堂练习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 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 练习要刻意减少指令性的成分, 提高练习的开放性, 使学生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思维活跃, 又有群体合作, 创新的火花自然燃起, 实践下来每一小组完成得都很出色。
四、课堂小结要活, 拓展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减轻记忆负担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提高兴趣、实现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的话, 那么, 画龙点睛的结束则使成功得以巩固。因此, 课堂总结可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或进行归纳总结, 或设置悬念, 或开拓延伸, 或活动游戏, 力求拓展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课堂的结束是一个知识点的延伸:结尾是“问号”不是“句号”。
总之, 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创设生动的情境, 以展现知识背景, 使新知变成有源之水。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表现, 促进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与合作, 引导学生在判断中思维, 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摘要:在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解决了课堂内容多、学生学习时间少的问题。高效课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转变, 即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思想观念, 其次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的应急工作, 真正使课堂实现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高质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玩,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篇11
关键词:玩数学高效课堂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09)4-0114-01
玩,是儿童的天性。“乐学之下无负担”,小学生只有在感兴趣的一系列活动中才能正真学好数学。皮亚杰曾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活动和思维密不可分,要想抓住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在课上不分神。课堂教学就必须让学生最喜爱的最感兴趣的事物参与进来。因此,教师需要蹲下来看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喜好,如学生喜爱熟悉的卡通、漫画、图片、表格等,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用他们喜欢的东西来呈现每节课的学习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以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1巧设情境,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情境教育理论指出:用生动形象而又简便易行的手段,创设富有美感的情境。儿童进入情境,以儿童活动推进教学过程,体现儿童的主体位置。小学数学中代数内容占了极为重要的位置,而单纯的计算练习往往是老师卖力,学生乏味。因此在小学数学代数知识课堂中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兴趣,用他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作为知识的载体,创设一个有效的情境,进行教学。例如,教学五年级的小数乘法计算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出示喜羊羊的头饰),这节课喜羊羊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大家高不高兴呀?喜羊羊要给大家出题了,答对的小朋友就可以戴上喜羊羊的头饰,成为喜羊羊的朋友。你有没有信心呀?在这个情境中,学生的兴趣浓厚,本来很枯燥的计算教学变成儿童主动参与、高兴参与的活动,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2巧用谜语故事。导入新课
小学生乐于猜谜语,听故事。如果教学中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可以先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然后再根据书中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钟表及时、分、秒,同时又及时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情绪自然高涨。
3操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育理论认为:儿童是通过形象认识世界的,必须在具象性的情境中建构知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于具体形象的实物比较感兴趣。所以,现行数学教材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大量的直观图,通过具体形象的实物来说明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逐步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学习行程应用题时,我布置给学生这样一道题:甲、乙两人分别从A、B相向而行,在距A地40米处两人第一次相遇,相遇后两人继续前进,分别到达B地、A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在距B地15米处相遇,求A、B两地之间的路程。我带领学生到学校操场亲身演示。然后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用笔在线段图上画出两人行驶的轨迹。学生很快发现第一次相遇,甲、乙两人合行A、B之间全程,第二次相遇,甲、乙两人合行了3个A、B之间全程,很快学生列出算式:40×3-15。
又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区分面积和周长,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面积和周长各指的是什么。为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先让学生用纸剪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用它量一量长方形、正方形图形的面积有多大,量一量数学书的书面有多大。由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加实践,所以,学习兴趣很浓,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理解深刻,记忆牢固。
4重视练习。适应全体学生特点
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采取尝试性练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分数化成小数时,先让学生用除法把5/3、3/8、2/7、4/11化成小数。然后出示讨论题:什么样的最简分数能够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最简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能不能进行除法计算,从中找出规律来呢?由于学生通过练习,急于寻找规律,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数化成小数的几道算式,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
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对某一事物集中一段时间就开始分散、就不感兴趣、喜欢多变是小学生的一个不利于学习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学中应运用各种变换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兴趣发展,特别是数学课中的练习,切忌形式单调,机械重复。例如,在课堂练习时,教师可利用学生对游戏的兴趣,如接力、对口令、找朋友、开火车、晋级等,这不仅能提起学生的学习精神,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消除学习疲劳,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如何打造小学美术高效课堂 篇12
关键词:打造,小学美术,高校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你讲我听的“灌输式”和“培训式”的活动,一味地让儿童进行临摹写生,儿童只能被动机械地再现,很少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课堂教学只剩下教师讲解作业要求和学生作业这两个环节而已。学生在课堂上是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任务,但没有任何的情感体验,没有任何的创造想象,只是千篇一律地完成作业而已。美术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否能实施高效教学,决定了美术教育的质量。那么,如何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呢?通过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设计问题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以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
另外,美术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是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是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绘画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而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紧贴作品,让学生有思考的天地,对绘画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但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因为真正的美术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性的。
二、提供学生动手的机会
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一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以及进行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得墨守成规,将来离开书本、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将一事无成。故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去比设想、比思考,看谁的想法多,最有独到之处。
三、重视学生的想象
美术课的“双基”是学生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基础。以兴趣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开阔眼界,快乐学习也是我所始终注重的。“想象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它扎根于生活土壤之中。若没有生活,真正的想象是不可能的。生活经验、文化学识教养等为想象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素材,为想象增添了翅膀。生活经验越丰富,文化学识教养越多,那么想象的翅膀也就越丰满,审美愉悦或美的享受也就越强烈。美国美学家鲍山葵说:“美首先是一种创造,一种新的独特表现,使一种新的情感从而获得存在。”
实践告诉我们,所给予学生的不是单纯的一种方法或一种知识,而是要让他们明白,他们现在所接触到的知识只是这个世界很小的一部分,只要通过仔细的观察、耐心的发现、勇敢的探索,将有能力发掘出更大、更奇妙的五彩世界,可以用美术知识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美。
四、让学生学会合作
要想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高效教学,就必须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美术课堂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为了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避免合作过程中的“偷懒”与废话,我对学生提出两个要求:第一,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有相应的分工,由小组成员自己决定做哪项工作;第二,小组评比过程中对纪律好、作品好的小组给予奖励。这样一来,学生自己就能根据小组成员的能力分配恰当的工作,比老师安排某人做某项工作更贴近实际,学生也更有积极性。
五、注重教学的评价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并以此来打造高效课堂,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教育观念。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到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引导学生在一堂课的活动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主动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采取不同的形式,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增长见识,增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教师要从前台走向后台,更多地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力争让每个学生的美术作品都充满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作品具有更多的意义,作品中不但包含着学生个人的创作智慧,表达了他们自己的个性,展示了他们的审美品位,还浸透了他们的感情,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从而打造出小学美术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金建丰.有效“范画”增彩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 2010(06).
【打造小学高效课堂】推荐阅读:
打造高效小学音乐课堂09-02
打造小学语文创新课堂06-29
打造小学数学情景课堂08-21
打造高效历史课堂05-24
打造多元高效课堂05-28
打造高效的课堂08-13
打造高效作文课堂09-02
优化课堂结构 打造高效课堂10-21
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实小)07-10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点滴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