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物理高效课堂

2024-11-25

打造物理高效课堂(共12篇)

打造物理高效课堂 篇1

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准备材料、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也积极参与了探究活动。可最终,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技能提升仍在原地踏步,较高的投入换来的是较低的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打造物理高效课堂呢?

1. 上好新授课(凤头———猪肚———豹尾式)。

新授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有一个好的开端,才能提高整个教学效率。为使课堂效率更高,课前师生都要充分准备实验器材,进入课堂后才能“有米可炊”。

1.1 凤头

进入教室后,老师与学生先进行短暂的目光交流,再顺势用1~3分钟引入新课。引入一定要像“凤头”一样短小精悍,找准本堂课的切入点。如果时间太长,学生的思维就会发散得太远,从而使导入失效。

1.2 猪肚

在讲授新课主体内容时,要做到有结构、有条理、有重点、有难点。这才能让猪肚似的内容不但饱满,而且层次分明。

主体部分又可分为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自主练习三大部分:

1.2.1 实验探究犹如胃,完成知识的前期消化,消化程度决定后面的吸收情况或吸收率。

物理来自生活,先举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然后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激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再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根据理想的实验模型,让同学们用自己带来的“瓶瓶罐罐”完成本节课的探究实验。这样不但贴近实际,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反馈到实际生活更加水到渠成。

老师在实验之前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在规定好此实验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的同时,适当指导学生如何完成实验。

1.2.2 得出结论犹如小肠,整节课的精华全靠它来吸收。

待探究实验做完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用1~2分钟得出本节课的主要概念、定理、规律、定律等。

再用3~5分钟进行简短精粹、具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

例题的选择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本堂课的精髓。为了节省时间,让课堂效果更强,可以用多媒体或讲义将题目事先准备好,由学生一起回答。

1.2.3 自主练习犹如大肠,它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吸收前面遗漏的知识点。

留下20分钟让学生进行课堂自主练习。练习时,可选择一些典型的例题:第一,保证题目的深度和难度;第二,保证学生能在课堂上及时完成;第三,保证在剩下的时间内,教师能点评题目,简单的题目一笔带过,难题则做一些点拨,以便学生更好地把握解题方向,掌握解题方法。

1.3 豹尾

最后,用2~3分钟对课堂知识和应用进行小结,针对性地布置好作业,好比“豹子尾巴”,干脆而有力度。

2. 根据物理课堂内容研究如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物理思维是一种“模糊”逻辑思维,其严密的逻辑隐含在错综复杂的物理事实与概念之中,需要我们去发掘。教师要通过研究教材,找准知识间的衔接点、切入点、重难点,发掘出新课的知识脉络和认知结构,理清教学思路,从而设计适合学生的高效的课堂流程,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此外,还要找准新的知识点与STS的衔接点,建立物理课程与STS的联系。新课标明确要求物理教学必须体现课程与STS的联系,要求课程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使得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情境,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中,而且这是教学以人为本的体现。长远来看,它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高中物理新教材的大部分章节中都体现了这种联系,有的以栏目的形式、有的以插图的形式、有的以课外阅读资料的形式、也有以课后习题的形式,教师都应充分把握和利用,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到物理教学之中。

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物理课堂充满智慧。

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牢固掌握,并能培养学生思维。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讲解、看书、讨论、动手练习等交替进行。当教师讲到关键性问题时,通过一定的方式如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预设到学生不宜理解的知识时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堂课可以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高效性。

4. 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中可容纳包括文字、图表、实验动画、音频等多种信息,有效利用了各种学习资源,内容充实,形象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网络课件,适时播放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视频、动画和图片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弥补学生缺乏直接经验的不足,使学生积累更多物理生活知识,同时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接受知识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利用多媒体展示例题、习题,可通过边展示过程边分析,学生边听边看,感觉器官充分调动,容易完成知识的接受和消化,反应慢的同学也可以反复看,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接受起来就很轻松。当然,若能再配以“动画”,效果就会更好。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传授等量知识的时间缩短,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了。

5. 加强课后拓展活动的指导与反馈。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科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对新学知识的巩固。我们在教学中,总习惯把拓展当做标签,在每节课的最后说一句“这个问题我们课外继续研究”。但是,有多少学生有浓厚的兴趣,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进行研究?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研究在课外没有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的可能性有多大?所以,教师要么不布置课外探究活动,如果安排了,就应将拓展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加强指导与督促,有适当的反馈。把科学探究活动真正引向生活,走向社会,以增强对新知的理解、巩固和应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打造物理高效课堂 篇2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加强物理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旨在促进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对策;高效课堂 引言

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只有抓住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注重“教”,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忽视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常常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培养,总之,造成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常处于被动的角色。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普及,教学方式有一定改变,教学手段也逐渐现代化,但是,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当前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积极主动的能力成为当前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尽管学校加大了投入但同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不够

当前很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都存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的问题,即使新课改的相关理念已经得到了相应的应用,但同样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没有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此外,很多教师也没有意识到物理教学的重要性,教师本身的水平能力也不够高,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进行理论教学,不能结合实验进行讲解,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程度不高,水平不能得到提升。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很多高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比较落后,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会对枯燥的课题教学产生厌倦的情绪。

(三)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很多教师都认为实验课程是从属于理论课程的,是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而存在的,实验课程的趣味性、基础性等内容被忽略,很多时候时间大多花在理论课程的教授上,而不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教学,是当前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瓶颈。另外,现有的一些实验,也是受到传统实验的影响,只是对一些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并没有真正创新,从实验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知识,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比较单一,不能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其次,实验考核的机制不够完善。实验考核是检查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方法,客观合理地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进步,但现阶段不完善的实验考核机制,也会对实验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二、加强高中物理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

(一)充分认识物理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课程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践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以及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当前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物理实验教学的现象,因此很多学生都认为物理课程的理论性也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最终也只能培养高分低能型的人才,没有创新的意识去工作学习。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意识的创新与改革,认识到物理教学的重要性,改变对物理教学的传统思想理念,让学生和教师都意识到物理理论学习以及实验学习的重要性,要意识到物理实验不仅是验证原理的一个途径,更是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还应该要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力度,不断提高物理教学水平。

(二)提高教师的能力素养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力量,只有双方配合良好,才能成就成功的课堂。培养教师的能力素养,要培养教师结合实际进行教学的能力,用身边最常见的现象来解释物理现象,让学生能从生活中体会到物理的奥秘,从而加深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另外,要培养教师对待学生和蔼的态度,这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物理的热爱程度。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保证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物理课程难懂,常常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经之路。由于高中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有趣的实验现象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也能激发学生强大的求知欲望。比如,在教学“短路”这一课程内容时,要学生进行具体的短路判断,学生会感到十分困难。此时,教师就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进行课堂讲解,将枯燥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例如,将物理课程中的电流与公路上的汽车作比较,而具体的导线则与公路相比,再将家里的电器比作是公路边的收费站,而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自然不会经过收费站。如此一来,就能加深学生对短路的认识,待到学生遇到相似的问题时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点对问题进行解决。同时还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加强各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要改变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般是采用由浅入深的教育模式。只有层层递进,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从基础的实验向综合性实验过渡。传统的实验教学大多是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学习的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发。通过实验的创新可以培养学生的众多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例如,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举行“创新实验比赛”,这种比赛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种重要途径,也可以成为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从而建立更强烈的自信心。这种实验教学模式相比于在课堂上由教师讲解、学生听课这种模式而言,给了学生更多的空间。物理实验竞赛一般是开放性项目,由学生自愿组合成组,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并且进行总结,得到所需要的材料仪器等,再进行实验,最后将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发现问题并且及时提出进行解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加以指导,并且在最后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和分析进行点评,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与此同时应该要积极加强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投入。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投入不足是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随着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对物理实验的投入,也是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比如加强对各种实验器材的采购、加强物理实验室的建设等,都是为物理实验教学提供必备硬件条件的重要措施。

三、结语

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 篇3

一、勤奋多思认真备课,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的效率绝大程度取决于我们的备课程度。四十五分钟的课堂,要求我们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的教学过程,除了突出知识重点和中心环节,还要有难点内容突破的措施和方案,选择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习题。x习题怎么精选,那些题具有针对性,哪些题具有开放性,哪些题能引起学生的热议,具体哪类题有哪个层面的学生回答,回答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教师从哪些角度回答学生的问题都要考虑到。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的课堂收放自如。同时教师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的跨学科知识,这样的课堂实际操作的时候才能旁征博引,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不是取决于教师反复讲解,而是取决于学生思维的展开程度和学生自主求知活动的质量。社会认知理论也认为,人只有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极力避免“注入式”的急功近利行为,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积极有效地获取知识信息,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这将会使我们的教学更有实效。不是教学活动完全由学生自行完成,而是强调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在思维的交互过程中、在实验的探究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和主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显现。具体措施对一部分的学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黑板投影仪等教学媒体展示目标,为学生创造具体的学习诱因,在目标的引领下实现自读教材,教师针对目标提出系列程序性导读问题后,进行巡视,答疑,指导,辅差。这种自学既是认知性的学习,也是情感的性的学习,如果再加以检测性的小测试题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会有明显提高。思维活动的局限少,记忆,理解,抽象思维能力在对学习资料的分解,编码,重组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教师在巡视中了解学生自学障碍,除了指导优生自主发展外,还能对差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概况,并调整后续教学的目标和进程,是教学目的性和针对性更明确,是教与学的达成度获得了双向提高。

三、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只对感兴趣的内容倾情投入,所以如何增强自身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能否激发学生兴趣上。開课的情境引入能否做到震撼,使学生心理严重失衡,引起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整节课学生兴趣的主调子,开课的调子几乎决定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情感调子。而试验更是刺激学生视听感觉的有效手段。变教师单独演示为师生合作探究。演示实验的形式不一定非得是教师做,学生看,还可以是教师指导,学生做, 边学边实验边总结。让学生当小老师,既让学生印象深刻,又能从学生的角度和认知水平来探究。如在刚学习连接电路时,让学生参与,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师可故意设置一些障碍,如把两个电池故意连反,对学生误连的短路情况不加改正,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共同得出结论,更有说服力。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探究实验。同时演示实验还可以以分组实验的模式进入课堂,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探究比如《交变电流的产生》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小组实验。使得学生对各种发电机的原理有清醒认识,学生讨论热烈,共同探究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学生由被动接受型的实验变为探究性的实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如何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篇4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本, 实现学生知识学习和素质教育的双重目标, 这和高效课堂是密不可分的。高中课程繁重, 学习时间紧迫, 学生学习压力大, 教学任务大。实现高效课堂, 可以减轻学生压力, 使学生在有效地掌握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如何打造高校课堂

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 我们在教学中有很多教学方法可以选择, 但在课堂上我们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是选择一种教学方法还是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这完全取决与教师所授的这节课的具体的教学内容, 以及学生对这节课的认知程度。好的教学不是教学生知识, 而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 学会自主学习, 提升物理学习的创造性。不同的课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物理是一门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 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很多关于物理的小实验。老师可以根据自己上课的内容给学生设定相应的生活小实验, 这样在帮助学生巩固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更让学生明白物理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 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亲手去尝试而领会的知识, 远远比老师直接讲出来的知识记忆得深刻。因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 尤其是高中的学生更是如此。不同的课程要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比如在讲授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的时候,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互动的教学方式, 例如探究法、分组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而在教授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时, 比如讲授物理课程中的一些概念、理论, 以及其他抽象的知识时, 教师可以采用常规的讲授教学的方式或者演示教学法。物理包含一些学生相对难以理解的知识, 教师在讲授此类知识时, 不妨采用比喻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 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难点。

2. 加强课堂师生互动。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 信息的传导是单向的。老师只重视信息的表达, 学生对信息的反馈以及吸收情况, 教师并不十分了解, 导致课堂气氛相对沉闷, 教学效率低下。为此, 加强课堂的师生互动很有必要。课堂的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 与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进行方法策略、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交往与沟通。在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 表现为老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对话、沟通、交流、理解并互相作用的物理教学活动, 其中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主要的互动表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以及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进行针对性的提问, 比如学习关于重力加速度 (g) 的计算时, “假设1kg的小球从10m的高空坠落, 不计空气阻力和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分别计算小球落地的时间”。明显在考虑空气阻力的时候就不能按照自由落体计算了, 应按变力加速度来计算。课堂上, 老师应面向全体学生, 尽量创设机会, 以点带面, 带动课堂, 提高课堂效率。

3. 注重实验教学。

高中物理课本中包含了许多物理实验, 教师利用好实验教学, 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熟记物理知识的同时, 加深对物理理论和概念的理解, 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 在学习测量金属的电阻率时, 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让学生先自己预习, 在组内讨论可能遇到的问题, 并自行讨论解决的办法。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 老师再指导, 链接电路并测量金属的电阻率。整个实验过程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物理仪器和测量金属电阻率的原理, 并在团队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团队学习能力, 让学生了解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更能全面地掌握学生了解知识的情况, 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诱发学生思考, 与学生进行情感的双向交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打造物理高效课堂 篇5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受学校安排,今天有幸和大家坐在一起,来讨论我们物理课堂的教学,心里非常高兴,也很激动,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下面我针对我的物理课教学,谈几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谈得不到位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谅解,并批评指正,也希望大家能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这样才能让我们大家真正达到相互学习的作用。

在现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下,我在平时的物理课教学中,我也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尝试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开始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十几年前,我采用“目标教学”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于2000年写成经验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刚好今年我校开展“打造高效课堂”的活动,提倡教师采用学校的六步法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我校的六步法教学模式其实就是目标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不再只关注自己的讲的效果,而是注重学生的“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这种方法既能重视尖子生,又能照顾到全体学生;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探究;同时还能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及时查缺补漏,使学生当堂消化,能使学生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体系中解放出来,开创一种以全体学生为主体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因为我们的教学课堂,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应该是引导、点拨和指正的作用。只有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加上教师正确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让学生在经历探究和训练的过程中,不但知道、了解或掌握课标要求的知识点,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使新课改要求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维目标得以达成。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目标教学的基本环节。

目标教学包括六个环节:第一步是出示目标、预习检查,第二步是学法指导、情景导入,第三步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第四步是反馈展示、精讲点拨,第五部分是当堂训练、目标检测,第六部分是小结拓展、布置预习。

出示目标、预习检查环节: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弄清本节要知道、掌握的内容,并能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题,由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以后的几个环节中依照此目标进行教学,根据目标要求,让学生把每个知识点都弄懂、理解。本环节用时在3分钟左右。

学法指导、情景导入环节:本环节是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用什么方法去学,学习什么内容,用多少时间去学,教师都要对学生着好要求。本环节用时在2分钟左右。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环节:此环节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教材内容,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探究,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本环节用时不少于8分钟。

反馈展示、精讲点拨环节:本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后,教师通过提问等方式给学生归纳和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主要讲解学生不懂及不好理解的问题,以及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本环节用时在12分钟左右。

当堂训练、目标检测环节:此环节是指新课学习完之后,让学生当堂完成试题,教师当堂分析评讲和纠错,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马上反馈回来,使教师能及时补救学生不懂、不清楚的问题,使学生及时消化,起到及时反馈和查缺补漏的作用。本环节用时不少于15分钟。

小结拓展、布置预习环节:此环节是教师针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学生一起回顾总结,必要时可以进行知识的拓展,为下一节内容作铺垫;并布置作业,同时布置下一节的预习内容和要点。本环节用时在3-5分钟左右

今天袁老师将要上的这堂课,是八年级第三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该节将要学习第三个声学内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及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

根据六步法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步是出示目标、预习检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含: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等知识目标。通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音叉实验”、“声音传播介质”和“真空铃实验”等探究实验的演示,让学生学会使用实验加推理方法、转换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中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的情感目标。通过目标的展示,让学生能一目了然的知道我们这堂课要学习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要达到什么效果,并根据教学目标,检查自己课前预习的情况。在整堂课当中,要让学生随时能看到课堂教学目标,始终围绕这个目标去学习,使教学目标最终能达成。本辅助环节时间在3分钟左右。

第二步是学法指导、情景导入。该步骤向学生介绍本课时内容在声学中的地位,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并通过课件播放各种声音让学生感受体验,让学生提出与声音有关的问题引入新课。该步骤也为辅助环节,用时在2分钟左右。

第三步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该步骤让学生分时段阅读课本内容,其中“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部分,通过阅读、观察实验让学生自己学习,明白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该时段用时4分钟左右。“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部分,学生阅读该部分文字内容和观察教材中的每个实验图,明白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同时了解人耳听到声音的大致过程。该时段用时4分钟左右。“声音的传播速度”部分,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字内容和声音速度的表格,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该时段用时3分钟左右。

第四步是反馈展示、精讲点拨。该步骤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部分,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提问等方式,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归纳声音产生的条件,教师再通过“学生手摸喉头、音叉弹开乒乓球”等演示实验来加深学生对声音产生条件的印象;在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部分,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提问等方式,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归纳声音传播的条件,然后,教师再通过“真空铃实验”演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强调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声音的传播速度部分,教师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提问等方式,收集学生反馈信息,归纳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即可。该步骤是教师“讲”的部分,用时最多不超过12分钟。

第五部分是当堂训练、目标检测。该部分在学生“学”,老师“讲”的基础上,进行学生“练”的部分。针对本节课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等知识目标,当堂选择部分题目进行训练,从训练过程中,收集学生反馈信息,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针对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对薄弱环节加以巩固。该环节是观察学生学习效果必不可少的环节,应该不少于15分钟。

第六部分是小结拓展、布置预习。该部分是课堂最后一部分,在对目标检测之后,对本课时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并可以适当延伸,布置作业并预习,为下一个课时作好铺垫。用时3到5分钟。

以上六个步骤就是针对本节课内容结合六步法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设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展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无论是学生的“学”、老师的“讲”,还是学生的“练”,所有活动都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整个过程学生“学”和“练”的时间远超过老师“讲”的时间,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讲”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学目标的实现,才能真正实现从“决战课堂”到“决胜课堂”的转变。

如何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253-02

在我们理想思维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是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条件及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师生之间的配合作用,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探索影响制约高效课堂的一些因素,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下面就结合自己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体会。

一、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在改革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是教改的一个目标,因此,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理论基础。物理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应注重学生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过去教育模式的种种弊端,以学生为本,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应当学习教学新理念,转变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把物理教学活动朝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方向实施。可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习至关重要,只有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所以,教师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实验情景,引入新课。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不可分,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现象引入新课,这样更容易激发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就更容易产生浓厚兴趣。例如,在引入“压强”的内容时,取一根牙签和横截面积较大且平整的圆木棒,用牙签插向一块橡胶皮,不费较大力牙签就能扎进橡胶皮;用圆木棒插向作业本,费了很大劲却不能扎进半分。由此导入新课,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无疑会提高学习效果。

2、关爱学生,动之以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课堂上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放下教师的架子,乐意和学生交朋友,以真情去感动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愿意跟教师交心,乐意听教师讲课,从而对教师教的学科感兴趣。

3、利用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好奇心是兴趣爱好的原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学生好奇心这种心理特征。如果能够很好的变好奇心为兴趣,进而转化为求知欲望,在提高课堂有效性上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中外科学家的故事,可以介绍自然界中各种奇异的现象,也可以做些有趣的科学实验。

三、客观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课堂教学中,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是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善于思考的学生,尽管有些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会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料,问题会千奇百怪,但这些看起来千奇百怪的问题背后往往反映了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掌握程度,体现了学生的思想盲点所在,在千奇百怪的问题后面不乏闪光的思想。对学生提出的疑難问题或所谓的“怪问题”教师都应一视同仁,客观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有责任引导学生刻苦攻坚,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和问题的答案。如有的学生学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后就问:“电流表为什么不能并联到被测电路的两端?电压表为什么不能串联到被测电路中,电流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有什么现象?能不能达到测量的目的?”等问题。教师要客观地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尤其是那些看上去不符常理的问题,应多给予鼓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无疑处质疑,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从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每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有其利弊。因此,对于同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要因班级的情况不同而变化。任何教学程序都包含导入、展开、结束三个阶段。怎样导入,怎样展开,怎样结束,都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三因素的分析和组合,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因材施教。

五、加强学法指导,启发创新思维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变“学会”为“会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根本转变。教学的根本任务并非单纯地让学生学会某些知识,还要使其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思考的方法。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1)合理渗透。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2)相机点拨。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结合教学,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拨学习方法。(3)及时总结。教师在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时,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使其逐步系统完善,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4)迁移训练。帮助学生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内化并掌握学法。

2、帮助学生总结规律,让学生触类旁通

巩固训练是学习的必要环节之一。不论课堂例题还是课后练习,教师都应精心选择,避免让学生重复劳动;精讲题目,总结规律,让学生触类旁通。

3、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使概念系统化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学,物理课本中的概念往往是一个一个的出现,看上去知识点多而凌乱。在平时的教学中,即使注意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一般也是有限的。在教到一定阶段,即在复习课上要引导学生对概念作纵向、横向联系的归类、整理,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对学过的概念作穿线结网,形成知识网络,促进学生头脑中的概念系统化。在复习阶段,教师要重点突出一个“导”字,让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探索知识,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同时要求学生吃透书本和典型习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以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4、通过有效提问打造高效课堂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

打造物理高效课堂为成才加油 篇7

两年来, 在学校的安排下, 笔者带领物理组的老师, 先后开展了新授课高效课堂、习题课高效课堂的探究, 形成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受到了兄弟学校及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表彰。

一、认真搞好集体备课

俗话说:“三人行, 必有我师。”集体备课就是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通过集体备课, 以说课的模式, 把握课堂节奏, 找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 探讨学法、交流教法, 进而制定导学案, 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好教学课件。通过主讲教师的讲, 其余老师的谈, 反复讨论、修改最终达成共识。

二、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和自主学习是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学生受益终生。根据物理的学科特点, 结合导学案, 指导学生怎样预习, 预习什么。预习的初级阶段是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学习几个概念、几个公式、几个规律。公式、规律的推导、由来及条件是什么, 并会做简单的练习。预习的中级阶段要让学生学习学案的问题探究, 经过学生的思考, 查阅资料等形式, 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 形成自己的初步认知。预习的终极阶段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还有多少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怎样在课堂学习中提高效率, 做到有的放矢。这样经过学生的预习和自主学习, 就会极大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即带着问题进课堂。

三、要把教师的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

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作用只是课堂节奏的把握、学生学习知识的点拨、学习方法的总结与指导。古语说:“师傅领进门, 修行靠个人。”可见古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是多么的深刻。 (1) 变教师的讲为学生的学。把课堂还给学生, 要认识到只要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知识, 教师就不要讲, 时刻注意管住自己的嘴。多让学生参与, 让学生多说、多思、多练、多结。 (2) 注意给学生留足充裕的讨论、探究的空间。知识、规律的形成只有经过学生的大脑, 才能留下深刻的认知。经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思维的碰撞才是提高学习能力, 提升学习品质的必经之路。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宁可少讲几个问题, 也要让学生进行充分探讨、研究清楚问题的本质, 即所谓的少而精。 (3) 注重学生的展示过程。学生的自我展示, 如发言、板书等, 正是学生自信心的表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 并及时给予纠正。学生的展示可以是个人, 也可以小组的形式, 展示过程要充足。 (4) 注重教师的评价。评价是对学生的及时回应, 也是对学生的赏识和奖励。评价得当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学习的主动性。因此, 教师一定要从赏识教育的角度, 给予学生不断鼓励。笔者一年中开过三次大型的校级、市级公开课, 每一次都给予学生们意外的惊喜。对于表现积极的个人、小组, 通过报纸免费送、笔记本、奖状等形式, 拉近了师生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做好课堂检测和课后反思

课堂的高效与否取决于学生学到了多少。通过课堂检测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果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解决。通过课后反思, 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设计有哪些优点、那些不足, 应如何改进。这样经过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就会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打造高效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篇8

关键词:课堂效率,备课,课堂,问题,实验

新课改的实施, 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 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从备课入手设计导学案

备课时教师要从教材开始, 在熟悉学生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方案。备课时教师要认真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 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对课题的引入、学生活动、问题设计、板书安排、作业布置、实验的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等各个方面进行周密思考, 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施教方案。教师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从课堂入手打造高效课堂

在课堂上教师要设置教学情境, 运用启发式教学, 要精讲多练、循循善诱、激励兴趣、拓展思维, 要注重在学法上的指导,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要实施“因材施教”, 对学生充满爱, 才能让学生进入角色, 才能使学生有学习兴趣, 教学才有效果。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问题带进课堂, 设置悬念, 以激起学生渴求解答的欲望;创设情境, 以引起学生积极的观察, 思考, 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2.高效率的教学是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就要改变以前的灌输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改变学生以前被动学习的状态为主动参与学习。课堂上教师要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 在课前就要把所要教的内容编导成学案, 然后让学生在课前以此为借鉴预习或在课堂上边学边使用, 让课堂变成学堂, 教师通过平等的师生对话, 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和情感需求。

3.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激情, 语言要有鼓动性, 教师要善于以激情去激活学生的热情, 用一个手势、一个神态, 进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如讲“汽化”时的那天下午, 天气比较炎热, 课堂上一位同学边听课边用书朝脸上扇风, 我也像他一样边讲边用书扇, 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我随即提问:为什么用书朝脸上扇会感到凉快?这样为学生营造了轻松的环境, 使学生以兴奋的状态进入到课堂教学中, 从而实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提高。

4.教师要切实重视在教学中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如这样类型的题:两个电热器的电阻之比为5:4, 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使用, 在相同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之比是多少?此类题属于比例题, 不论电学、力学还是热学都有, 目的是求不同用电器或不同物体的同一物理量之比, 此类题最基本的做题方法是:首先将要求的两个物理量写成分数的形式, 一个在分子上, 一个在分母上;其次再根据已知量分别将两个物理量的正确计算式分别对应写在分子、分母上并化简;最后将已知量代入最简式, 约分得出比值。因此,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更要教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教师要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 更要让学生“会学”。

5.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 教师要当好向导, 引好路,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为学生的需要服务。课堂教学要变成“学生思考提问→教师梳理问题→师生共同研讨→学生得出结论”, 使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收获。

三、从问题入手启发学生学习知识

1.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将每堂课开始的前10分钟用于提问。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只有教师提问得好, 学生才会集中精力去思考, 使提问达到最优化程度, 让优质的提问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优化课堂提问时, 要做到:问点准确, 问法艺术, 问时恰当, 难度适宜, 达到最好的物理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 并给予恰当引导和点拨。对学生的分析解答, 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如讲“惯性”时, 有个调皮的学生问:为什么不小心踩到地上的香蕉皮也会摔倒?此时, 教师应肯定学生的善于观察并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惯性的因素有哪些。

3.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思考, 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有两个小球, 如何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下面是同学们提出的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同种材料的实心球, 看体积大小。第二种方法是用手感觉一下。第三种方法是用天平称一下。第四种方法是让两个小球碰撞一下就可知质量大小。在上面四种方法中, 提出第四种方法的学生最为可贵, 他将生活中碰撞的知识应用在两个物体质量的比较中, 真正达到了发散思维的要求, 这也是微观世界中测质量的一种方法。因此, 在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 做到一题多思, 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 多题一解。

四、从实验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 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有做好物理实验的动力。实验不是只让学生的注意力停留在使他们感兴趣的现象和事物上, 而是引导他们逐步深入、扩散思维, 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验中,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 再进行分析、总结, 能透过具体的物理现象, 理解并总结出抽象的规律, 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 自己设计实验, 自己选择仪器, 自己完成实验。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探索物理奥秘的兴趣, 增强了学生物理实验的思维能力。这样学生不但学得开心, 而且知道怎样做, 通过做也记得牢。因此教师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能使教学更加生动、具体, 使物理教学变化多样, 内容丰富充实, 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主动, 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学生本位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篇9

一、尊重学生权利,打造“质疑”和“追问”的物理课堂

教师要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引导者,辅助学生完成课堂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将注意点放在学生身上,把握思维动向,给学生充分的课堂权利,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物理课堂.

1.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提问是学生的基本权利之一.物理课堂要真正立足学生本位,必须彻底改变课堂上“提问是教师的权利,回答是学生的义务”这个陈旧的观点,教师一定要将提问主动权让给学生,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进课堂学习.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的提问搭建一个平台,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情景;其次,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善于提问的心理特征,时常变换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教学案例1:“浮力”教学片断

(课堂小实验:教师将乒乓球和鲜鸡蛋分别投入到盛水的烧杯中)

教师:看到烧杯里的不同现象,大家想一想,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1:为什么乒乓球能漂浮,但鸡蛋却沉下去?

学生2:乒乓球受到水对它力的作用漂浮在水面上,那么鸡蛋是不是也受到水对它力的作用呢?

学生3:有没有办法让鸡蛋也浮在水面上?

教师:这些问题问得都非常精彩.现在我想请你们想个办法让鸡蛋也浮起来.

(一个学生走上讲台,观察桌面上的材料,把食盐倒入烧杯中,边倒边搅拌,很快鸡蛋就浮了起来,其他学生感到很惊奇)

教师:你们看,鸡蛋不是浮起来了么?你们能解释为什么鸡蛋能够浮在水上?这一沉一浮到底蕴含了什么样的奥秘?

(学生认真讨论、思考,探寻浮力的秘密,找出了鸡蛋漂浮的原因)

案例分析: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教师大胆改变了纯说教的教学方式,采用简单易行的小实验辅助教学,这是本堂课的闪光点之一.其次,乒乓球和鸡蛋的对比实验设计巧妙,有效促进了浮力教学,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掌控课堂学习,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 营造民主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质疑是学生的又一基本权利.如果学生只懂得一味地迎合教师的教学,没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课堂便失去了个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课堂上没有权威,只有真理”的观念,努力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从观察和实验入手,突破权威的限制,理性思考,大胆质疑,张扬个性.进而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盲从、不迷信的良好科学品质.

教学案例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教学片断.

教师:刚才的几个实验和事实有力地证明: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还存在排斥力,并且这两种力是同时存在的.你们对这个结论有疑问吗?

学生1:有没有可能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或只存在排斥力?

学生2:从刚才的几个实验和事实来看,我认为分子间要么是吸引力,要么是排斥力,不可能同时存在.

教师:两位同学的观点非常好,值得我们深思,请大家讨论交流.

(经过激烈的讨论交流后,学生还是不认同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但也提不出反驳的理由)

教师:我们可以换个场景来思考这个问题.如,人身上有优点和缺点,有没有这样的人,身上只有优点而没有缺点,或者只有缺点没有优点.

案例分析:让学生对物理结论进行推敲、质疑,应该是教学过程中必要的环节,并且很易操作,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极少有教师这样做,问题在于教师对学生本位意识不强,一方面对学生不放心不放手,另一方面不愿意把有限的教学时间放在这块内容上.值得掂量的是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过程和方法,而淡化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特别是批判精神的培养.其实,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这个结论,没有证据加以佐证,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如果学生发现不了这个漏洞,意味着教学的缺憾,教师要诱导学生去发现这个漏洞.教师在修补这个漏洞的时候,并没有从物理的角度去进行(凭学生现有的知识也难以接受),这体现了教师基于学生本位所采取的策略.

二、重视情感体验,构建“体验”与“快乐”的物理课堂

学生本位下的课堂学习并不是学生在教师的逼迫下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对所学材料产生兴趣,进而激发出学习的欲望,并在这种欲望的趋势下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去,它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行为,更是一次愉快的情感体验.快乐学习的体验并不是简单的情绪上的愉悦,而是伴随着疑惑、惊诧、期待、感悟等心态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反应,所以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实现情绪诱导.深入挖掘物理中趣味因素,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激发良好学习情绪.

教学案例3:“声音是什么”教学片断.

(教师提前在教室里藏了一个小闹钟,设定好时间,刚一上课,闹钟便迫不及待地响了起来)

教师:咦,谁把闹钟带到我们的课堂了?我们有上课铃声提醒呢,可不需要闹钟.同学们,大家帮教师找找,这个破坏课堂的“罪魁祸首”在哪里?

(学生都感到奇怪,又觉得有趣,认真听声音,寻找闹钟方位,很快便找到了闹钟)

教师:同学们,大家刚才表现得非常好.你们帮助教师找到了这个破坏课堂秩序的“小东西”,但是闹钟找到了,教师的问题也来了:我们没有看到闹钟,也不知道它在哪,那刚才我们是怎样找到闹钟的?

学生1:我们听到了闹钟的声音了.

学生2:对呀,根据闹钟的声音就能确定它的大致方位.

教师:同学们说得好,那么谁又能告诉我,我们是怎样听到闹钟的声音?必须具备哪些因素?

(师生一起讨论,课堂教学正式开始)

案例分析:这个课堂开场可谓别出心裁.教师并不是一板一眼的介绍即将所学的知识,而是来了一场故弄玄虚的小活动,课堂立刻跟着“找闹钟”活跃了起来.整个过程教师语言幽默,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学生积极性甚高,教师从对小活动的兴趣入手,引入了物理知识,成功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转移到了对物理知识的关注之上,可谓妙不可言.

三、关注个体差异,追求“个性”与“和谐”的物理课堂

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给教学活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怎样看待和处理这种差异成了教学的一大难题.学生本位的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发展的平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定位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人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自我.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教师可以适时对小组成员进行重组,调整小组成员的层次,找到最优化组合方式,实现学习效率最大化.教师还要鼓励学习小组进行课外拓展,动手实践课内所学的知识,达到知行合一.久而久之,成绩突出的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领导的作用、创造的作用,丰富学习经验,提升思维能力,知识与能力并进;中间生则可以在优等生的带领和启发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产生独立见解,将知识内化为本身的素质;而成绩底层的学生可以达到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在一定程度上逐步拓展知识范围.

教学案例4:“光的反射”教学片断

教师:我相信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经历,雨后月光明亮的夜晚,路面上坑坑洼洼,会有一块块的积水,月光下便会显出一块亮一块暗,那么我们怎样分辨积水和平地呢?

(学生讨论)

学生1组:亮的地方是积水,暗的是平地,因为水会反射月光,所以看起来是亮的.

学生2组:不对,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要分情况来对待.刚才你说的那种情况应该是对着月亮走,但是如果背着月亮走情况就相反了,暗的地方是积水,亮的是平地.

学生3组:我们组的同学也有这样的经验,背着月亮走,平地会产生对月光的漫反射,所以是亮的.

教师:你们讨论的结果非常好,确实要分不同情况来看待,这里包含着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不同的机制.那么教师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问大家,城市的光污染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再次积极投入讨论,合作解决问题,课堂上众说纷纭)

案例分析:这两个讨论题都紧扣教学主题,但不同的是,第一个题目是封闭式讨论题,有具体明确的答案,而第二个讨论题却是一个开放题,第一个问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第二个问题巧妙实现了知识迁移和拓展,二者结合,给学生合作学习提供给了思路和空间.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要立足学生本位,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重视学生的学习情绪,尊重学生的课堂权利,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用心地为学生构建个性课堂、快乐课堂、和谐课堂,让学生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胡士威.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趣味教学.新课程.上旬,2011.10.

[2]刘新国,邓红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简化.教学研究,2011.10.

[3]关英超,刘本立.从生活实例切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与管理,2009.5.

打造高效物理习题课堂的策略 篇10

一、物理习题课要把握好物理基础知识

物理习题课要把握好物理基础知识的练习。物理中的规律、基本概念理解、定律及其相应的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 这些知识点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在物理习题课上,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规律与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公式及其推导公式的方法、运用公式的条件、相关字母所涵括的物理意义、各个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练习。比如在进行密度知识的练习之前, 教师先引导学生领会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密度运用公式是:密度=质量/体积, 其中质量、体积的国际单位分别是千克、米3, 密度的国际单位就是千克/米3, 它与常用单位克/厘米3之间的换算方法可以根据速度单位的换算方法去教学。这样, 就为学生下一步的习题训练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其次, 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及其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先要指导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并掌握基础性知识, 然后经过一定量的解题练习,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公式、定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相关要求, 从而形成解答物理习题的基本模式, 使学生正确把握答题的规范与程序, 为下一步的深化训练打下基础。

二、要精选习题, 探求一题多解

在学生牢固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上, 教师要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与解析试题的能力作为习题课教学的中心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 教师对习题的精心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生活实践中, 有许多物理现象都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比如在学习了压强之后, 为了加深学生对影响压强的因素的认识, 笔者编制了一个相应的试题:一个儿童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 因河面破裂而落水, 我们应该如何施救?学生在经过一番思考后, 会发现如果直接跑过去进行施救, 冰面将承受不住这么大的压强, 而导致冰面继续破裂, 如果趴在冰面上, 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积增大, 就会大大地减小压强, 救人也就容易多了。学生通过习题的练习, 强化了对影响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的认识。如此设计习题,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又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从而感受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将学与用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物理习题课上, 教师要训练学生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 采用多种解题方法来解决一个物理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 能增强他们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与运用, 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比如压强应用练习, 笔者编制了一道题:有一容器高5dm, 底面积为100cm2, 内装有3dm深的水, 求距离容器底5cm深处水的压强为多少? (g=10N/kg) 学生经过一番思索后, 发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直接来进行计算求得结果。这时, 教师要求学生要注意解题的规范, 特别是单位要统一用国际单位。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笔者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逐步发现由已知条件底面积为100cm2、距离容器底5cm深, 算出这些水的体积, 进而一步步求出这些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最后利用压强公式p=F/s求得结果。经过一步步练习, 使学生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 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同时也使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迁移, 达到了闻一知十的效果。

三、尊重学生主体, 做好解题指导

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 大部分的活动应当是学生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指导与引路两个层面:一是学生在习题演练过程中, 由于对所学物理知识不能融会贯通, 经常会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该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 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比如学生在学过二力平衡的知识后, 笔者设置了一个题目:用6N的力握住总重为3N的水杯并保持静止, 若将手的握力增大到9N, 那么手与水杯之间的摩擦力将会___ (变大, 变小, 不变) 。若将水杯总重增加到4N, 水杯仍然静止不动, 则手与水杯之间的摩擦力为___N。大多数学生总认为握力增大到9N时, 摩擦力会由6N增加到9N, 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被握力的增大这一叙述所迷惑, 而分不清是哪两个力二力平衡。找到原因后, 教师告诉学生:“物体静止是因为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这对平衡力是水杯受到的重力和水杯与手之间的静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和握力的大小无关。”这样, 就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二力平衡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总之, 物理习题课的教学要从把握物理基础知识入手, 认真分析教材, 精选物理习题,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把学生从题目的海洋中解放出来, 从而提高物理习题课堂的效果。

摘要:教师要从把握物理基础知识入手, 通过精选习题、一题多解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做好解题指导等方面, 探求打造高效物理习题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物理,习题课,策略

参考文献

[1]刘从海.如何让初中物理习题课更高效[J].考试周刊, 2012 (8) .

如何打造高效物理实验课堂 篇11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高效;探究式;自主式;反思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是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实验能力又是高考重点考查的五大能力之一,要求考生能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会使用仪器、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验的价值,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高效的物理实验课堂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目前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实验是物理改革的重要环节。”但是,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使得学生根本看不到实验教学的价值。所以,教师要想真正实现高效的实验课堂效率,首先就要明确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方能对症下药,以大幅度提高实验课堂的效率。如,教师思想的固化。对于高中阶段的师生来说,他们压力比较大,升学率、物理成绩让师生的教与学的目的仅是为了提高成绩,使得一些教师常常忽视实验教学的价值,实验方式单一。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经常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实验,虽然是形象的展示,但不恰当的多媒体展示并不会让学生长久地保持对实验的兴趣。这些都是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想实现高效的物理实验課堂就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打造高效物理实验课堂的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了。因此,教师要针对上述实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多样化、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以大幅度提高实验课堂的效率。

1.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物理教材,有效地开展探究式教学,促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学习实验的乐趣,进而,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获得大幅度提高。

例如,在教学“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进行实验之前,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1)金属导线的长度与金属电阻率之间有什么关系?(2)金属导线的直径与金属电阻率之间有什么关系?先引导学生思考并作出假设,之后,我引导学生借助金属丝、千分尺、安培表、伏特表、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一个、导线几根等实验器材按照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相关的数据。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时,务必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再求平均值,不能先分别求电压U和电流I的平均值,再由欧姆定律得平均值,否则会带来较大的计算误差。在这样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对影响电阻率大小的因素做出假设,接着让学生自主实验进行验证,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开展自主操作活动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也就是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搭建自主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找到自我展示的空间,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所以,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交流电源、导线、纸带、刻度尺、长木板、小车、钩码进行自主实验,并自主分析纸带上的数据,让学生借助Δs=s2-s1=s3-s2=…=aT2对纸带中所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最后,引导学生对测量出来的a1、a2、a3…求平均,从而,求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是自主进行实验,自主分析数据,在锻炼学生自主操作能力的同时,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当然,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3.及时做好课堂反思工作,并适时提高、拓展学生思维

教学反思是每个教学科目中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中也是一样,教师要对每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认真思考课堂的每个环节是不是真正发挥了应有的价值。比如,本节课的实验目的是否达到;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否得到了锻炼;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地理解了实验的真正价值等等。以上述的“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例,我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真正明白了实验的原理及每个学生是否都积极地参与到了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除此之外,我还引导学生进行了自我反思,针对自己这节课中的学习情况,分析自己哪些方面真正掌握,哪些地方没有掌握牢固,哪些地方需要多加练习等。最后,我还会适时在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上进行提高、拓展,如,求加速度平均值上指出如果以初中方法求出的算术平均有什么问题?提高实验的准确度以及误差的分析,在这实验中怎么处理体现?带着这些问题分析与探讨适时引出高中重要的物理实验方法——逐差法,学生便容易水到渠成地掌握与理解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处理数据,认真反思、探讨问题等大大地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印象,也大幅度提高了实验教与学的质量。

总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程基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使学生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而且能不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梅.重视实验教学 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J].成功:教育,2012(07).

[2]张惠.怎样构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高效课堂[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11).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打造物理高效课堂 篇12

一、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狄德罗说:“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 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 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 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让课堂教学氛围轻松, 让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保持最佳, 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 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素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 教师应发扬学生的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质疑, 欢迎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

二、要想课堂变得高效, 就要调动学生的五官参与到课堂中

“没有任何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事”, 从哲人的话中我们可以明白, 教学是要调动学生参与到你的活动中去, 当学生体验过后的内容, 掌握也就容易得多了。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 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 也就成了成功的关健因素。

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指导思想, 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 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 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 当堂检查, 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后教的“教”字, 不是老师教, 而是教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作出评判, 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教案与学案互为一体, 学生根据“讲学稿”预习时往往能解决新授课50%以上的问题, 于是当学生带着对新知识的初步认知与感悟走进课堂的时候, 知识对他们就从原先的未知转变为“已知”, 而课堂学习在一定意义上就成为知识的“再现”, 如此, 课堂就不单单体现单向传输知识的功能, 而成为师生探讨问题、交流观点的场所;并且此时的学生更乐于表现, 更能体现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些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练、实验、比赛、表扬等多种手段, 让学生自学、自练、自教, 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 因而学生和主体地位被调动起来了, 手到、口到、眼到、脑到、耳到, 学生的所有感官都用到了学习上, 自然成绩也就出来了。

三、妙用“多媒体及展台”, 给高效课堂插上翅膀

课堂上我能合理地将大量的图片、动画、录像等材料整合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 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物理过程, 化理性的教学为感性的教学, 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打破时空的限制, 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 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课堂上, 让学生能够接触尽量多的物理资料, 也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或者像磁石一样, 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利用多媒体精心设置情景,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情趣, 使学生进入想学、爱学的良好境界。

四、探究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都属于探究式学习, 无论是在学习中, 在学科领域之内, 还是在现实生活中, 确立学习主题, 给学生营造学习情境, “小题大做”, 类似学术研究, 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 能够主动发现问题, 热心于调查、细心地做试验, 对信息做相应的收集、整理, 最后过滤、处理, 能够自主研判、合作交流、主动参与, 这是一种学习方式, 更是一种学习态度。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要善于研究探索, 带领学生一起探索, 这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高级形式。

上一篇:博物馆下社会教育下一篇:协同办公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