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实小)

2024-07-10

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实小)(共11篇)

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实小) 篇1

聚焦课堂 倾力打造高效课堂 深化课改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卢氏县实验小学 陈乐平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召开全县“精细化管理和高效课堂”推进会,能在此发言,我倍感荣幸。下面我把实验小学精细化管理和课改方面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向大家作以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近两年来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我们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依托,以教学改革为重点,主动探究,大胆实践,在改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有力地推进了素质教育发展,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回首教改历程,我们的体会是,唯有聚焦课堂才能深化课改 唯有依托课改才能提升质量。

一、完善设施,保障教学工作。

近年来,学校下大力气对教室、办公室、操场进行了修缮和装修;保证校园网络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通讯系统等全部通畅。教师的办公设备也按高标准配备,每位一线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办公室设有公用电脑、饮水机。教室里配备有多媒体设备、书柜,成立图书角,有学生们展示才艺的文化墙、励志标语和学习习惯养成标语。定期对校园板报橱窗、醒目标语、宣传牌匾进行更新,增添安全宣传、名人名句、少先队知识专栏。今年暑期,学校想方设法对学校的跑道、厕所、东楼的引桥进行了改建、修缮,为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精细管理,加强内涵发展。

人们常说“教育大事必做于精,日常工作必做于细”。我们学校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确立“人文关怀、科学管理、质量立校、全面发展”的管理机制,制定完善发展规划、队伍建设、教育教

学、教研课改、体艺卫生、安全保障、德育文化等管理制度、岗位职责、考核方案,努力构建“民主决策,规范管理,处室负责,分组竞争,奖勤罚懒,”的管理模式。坚持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和年级组为核心的分层管理量化考核制,坚持教代会、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周例会、周工作公示和周教研组、年级组业务活动,领导包年级,包教研组,严格考核、奖罚兑现,使学校的管理机制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形成团队共振,敬业进取的合力。

三、深化课改,创建高效课堂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正确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当前有些教师的教学与其说是方法的落后,倒不如说是教学观念落后。因此,我们把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理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我们是具体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实施的:

一是培训骨干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发挥骨干引领带动作用。骨干示范引领,以点带面,辐射一片,为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坚持教研组每周学习研讨活动。通过我们的不断学习和探索,我校教师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教学研究,深入领会课改精神。

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的透彻把握、熟练运用,还需要引领教师作深入的研讨与切磋,为此,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

1、加强集体备课。除每周在规定时间、地点集体备课一次,讨论下周教学内容,探讨教法、重点难点疑点外,同时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及时开展研讨活动。要求备课求“实”,预设生成,相辅相成。在备课准确到位的基础上,写好导学案。

2、开展多样教研活动。以每周三位一体课、每期新进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引领课、中青年教师赛课等活动为途径,使教师之间相互听课、研讨成为常态化的教学活动,力促全员“研课”,找不足,学长处,促实践,上水平。同时利用兄弟学校来我校观课交流的机会,实行全员“推门听课”制度,每节课都在“练兵”,提高“实战”水平。教师在观摩中思考,在交流中提高,在学习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在两年的“高效课堂”教改实验锻造出了一批教学骨干,一些教改典型已经走出校门,做报告做课例,带动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

3、构建多元评价体系。高效课堂改革实践必须建立新的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才会做到导向明确、有的放矢。我们一是提出了课堂高效行为标准,二是在学生评价上,我们制订了《合作小组评价细则》《学生课堂评价细则》,实施了具体到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评价表记载办法,及时记录学生每节课表现,汇总结果作为优秀学习小组的评选依据,坚持利用周一升国旗时间进行表彰。特别是本期又把学生的坐姿、倾听、讲话、读书、写字、站立等习惯加入评价之中,倾听要求做到专注、思考、赞同;讲话要求做到准确、条例、悦耳;读书要求做到字正、入境、声亮;写字要求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坐姿要求做到身正、肩平、臂开、足安;站立要求做到头正、身挺、脚拢。评价全新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使学生的评价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促使学生能够全员、投入地参与到高效学习之中。

(三)、构建有效教学模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我们通过对教学理论的学习、领会和借鉴他校先进教改经验,再结合我校具体实际,通过骨干教师的反复讨论、调研,我们坚持把导学案作为课改的支撑点,初步形成了“五环—探构”下的特色教学模式。

语文课形成“五三教学法”。数学改进课在原有“五环—探构”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改进。英语课单词教学变“自主学习”为“呈现操练”。下面介绍语数课模式。

数学改进课:因为五环探构模式在全面推广和熟练运用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拘泥于模式完整,看似面面俱到却有点蜻蜓点水,教师束手束脚,习题训练量小无难度、无深度,基础性练习多,拔高性训练少,不利于优等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我校教师和教研员共同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探究交流、合作展示力度。把“达标训练”环节中基础性训练与自学检测相结合,把难度稍大的习题增加到 “合作探究” 环节。这样以来,合作探究环节时间就增长,训练广度、深度就有所提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就可能设置探究一个、两个、三个甚至是四个问题。今天大家听的几节数学改进课就是这样操作的。

语文“五三教学法”特色教学流程。预习课

预习就是教会学习,教会学生备课,教会学生上课,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拓展!

预习的步骤有:(1)预习目标和预习方法。(2)疑难反馈。(3)内容分析。(4)灵感放飞。(5)展示设想。自学七步法:看、找、标、查、思、悟、列.展示课

1、展示准备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任务做好准备,展示形式要富有创意,如:一板(书),两读(朗读、诵读),三歌(唱歌),四演(表演),五画(图、画),六舞(舞蹈),七作(文),八操(操作实验)等。

2、团队展示

各团队在组长的安排下在全班展示本组的预习成果,展示时要求准确条例、声音洪亮、大方得体,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专注思考,如有疑问可进行追问,由展示小组的成员或其他组的成员进行解答。通过展示,实现生生互动,在质疑对抗中,在教师的点拨、追问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感悟水平,在说、写、讲、读、对话、表演等形式的精彩展示中,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教师在此环节中,要通过点拨、追问、启发、质疑、评价、补充、强调、归纳等形式,在重难点的突破上,在学生产生困惑时,发生观点碰撞争议时……发挥“点睛”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不但要对教材分析透彻,还要有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3、教师(学生)总结

教师(学生)用简短的三、五句话来评价本节课的情况,表扬好的,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批评及整改意见。点评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点评,如知识内容、规律、方法,学习习惯、表现形式等方面。本期我们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点评,如坐姿、倾听、讲话、读书、写字、站立

等方面。

反馈课

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及时反馈矫正,可针对易错点或难点的内容,通过再次检测或纠错,巩固所学内容并形成能力,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达标情况。可以采用组内问答、对学互查、小测验、板演等多种形式完成。反馈检测根据课堂需要可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不一定设立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所以““五三教学法”,不单纯是三课时,而是三步教学法,用三步教学法来完成五个环节。它们环环相扣,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我们要根据学科及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见得每个学科、每一节课都是标准的五个环节。

四、春种秋获,成效困惑并存。

耕耘教改虽劳苦,天道酬勤自觉甜。我校推行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两年来,已经取得了初步收效。

1、教师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教师由起初的怀疑、观望、排斥的态度转变为认同、赞成、推进。

2、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大多数教师在课上讲得少了,站在讲台上的时间少了。教师力图想办法、创机会让学生自主学,小组合作学习操作规范,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3、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提升。我校的课改实施和班班通建设基本是同步进行的。现在,老师们基本都学会了电脑操作,能够打印文档,制作课件,大部分课利用课件展示,课堂效果显著提高。

4、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变成了提前预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深度思维习惯得以养成,学生探究合作、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升,学生自信心增强,展示欲望强烈,个性张扬,学生素质明显提升。

5、教研氛围浓,不断开发特色课程。随着全国阳光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我校在向一些优秀学校学习的同时,也创造性的形成了一套阳光大课间活动,并初步形成特色课程。我校的阳光大课间体现了学生智育+德育+身体锻炼的活动理念。具体内容包括: 经典诵读--艺术操展示—德育活动(感恩的心手

语舞)--自主体育活动—第二课堂展演,真正把课间操变为课程来管理和发展。

经过课改实验实践,我们感到既有成功与喜悦,又有许多问题与困惑。

1、教师学情掌握不够,导学案的撰写与课堂、学生的实际有脱钩现象。

2、学生的预习还没有达到理想化的程度。预习还不能分出重点和难点,还不能理清会与不会的界限,学生习惯培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有些学生在探究展示中比较被动,探究展示的几个原则不能得到有效把握。

4、校舍改造缓慢,虽然暑假拆除了旱厕新建水冲式厕所,搭建东楼引桥,但是教学楼内和校园花带瓷砖脱落严重,许多死角亟待改造,精细化管理还有漏洞。

五、凝心聚力,坚持特色发展

实验小学作为一个老牌学校,有特有的发展优势,有相对规范的管理机制,有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今后我们将凝心聚力,坚持特色发展,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多实验,真正成为“实验”学校。打算从以下几点做起:

1、深入开发校本课程,以“经典诵读”、“兴趣小组”、“快乐课间”等活动为载体,扩充课程内涵,开发艺术类、运动类、实用技能类、学科延伸类的校本课程;

2、打造数字化校园,实现教学条件现代化,配齐学校各个教室、功能室的现代教学、办公设备;

3、创新德育模式,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成效、有亮点;

4、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采取多种措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探索建立高效的作业模式,(语文家庭作业主要是阅读和预习,数学家庭作业主要是预习和向家长口头汇报的当天收获,尽量不留书面作业),真正实现快乐课堂、快乐校园。

5、完善学校后勤服务支撑,积极筹资,努力优化校园环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课堂教学改革复杂艰巨,课堂教学改革永无止境。我们学校继续以稳定

发展为前提,提高师生素质为核心,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水平,凝心聚力、竭尽所能、求真务实、乘势而上,创办人民满意好学校,争做人民满意好教师!

谢谢大家!

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实小) 篇2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近十年, 但在我们周围的常态化的课堂上, 还存在这样的现实问题:教师培训学习接受的是新理念, 但在自己的课堂上还是表现出“不放心”。不放心学生自学的效果, 不放心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所以, 学生已经自学解决的问题还会再重复, 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空间总会被侵占挤压, 甚至于会把在教案中设计的学生活动在课堂上流于形式。教师还是以自己的意念主宰学生, 学生在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 这种现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今天依然存在, 学生似乎已经习惯了课堂上的“异口同声”和“集体朗读”, 老师的问题一出, 马上是不约而同地说出答案;集体的朗读也感受不到语言的节奏美和情感美。

二反思其中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教师不重视学习和提高。一个没有学习习惯的教师能做的就是抄写教案, 照本宣科。不重视学习, 文学素养、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艺就很难提升。不学习自然就不会思考。每天照本宣科的教师也许只知道要给学生今天学哪一课, 至于“怎么去教”“为什么要这么教”就没有去做深层次的思考了。所以笔者以为,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升, 学校的培训引导一定要落实。不能只写计划不实施, 不能让“校本研修”和“集体研讨”只成为一种口号和倡导。作为学校, 应提要求、勤组织、多督查, 逼着教师学习、提升!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提出

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的低效而言的。高效课堂旨在推进课堂转轨, 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 追求以学生为主体的, 生机勃发、思维并进、情感激发的课堂。它的提出, 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新理念, 也迎合了多数教师增效减负的愿望。经过反复比较与研究, 专家认为最适合构建高效课堂的学习方式当属于合作学习。所以, 改革目前双人同桌的课堂形式布阵为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式课堂布阵也就显得势在必行。白水县曾在2011年召开小学课程改革推进会, 倡导全县小学语数课堂积极践行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旨在以这种教学模式为蓝本, 结合本校本班实际,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实施有效教学。事实证明, 我们的课堂在逐渐活跃开放起来。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至少在朝着“教学有效、以生为本”的目标积极努力着。

四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洋思的理念是,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 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 以教导学, 以学促教。

先学, 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学, 搞形式主义, 而是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学习。也就是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 提出自学要求, 进行学前学法指导后,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 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 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指定内容, 完成检测性练习。

后教, 也不是漫无目的地教, 而是在学生自学后,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先学后出现的共性的、预设的和生成的问题所进行的互动式的学习, 同时,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归纳、提高, 由实践上升到理论。

当堂训练, 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 巩固所学知识, 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 由理论再回到实践。

学习流程为:确定目标——启发引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课堂小结——当堂训练。

五践行“洋思模式”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 笔者深切感受到这种模式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模式, 它确实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中学会了合作, 在合作中展示, 在展示中得到了提升, 在提升中体味了快乐。

作为课改践行者的一线教师, 要打造高效课堂, 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必须彻底摈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课堂还给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主动性。同时, 必须做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学生会的不用再浪费时间, 学生质疑尽量由学生交流研讨解决。教师直观适时地点拨诱导、设疑搭桥、总结提升。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 这样学生才会学得有信心。

同时, 要在备课上工夫用足。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备课时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 备课标。全面贯彻新课标, 清晰课程标准总要求、学段目标, 结合具体教学实际把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同时还要灵活使用、创新实践。一切有利于教育学生的教学行为都可算做正常的教学行为。

第二, 备教材。教师研读教材, 明确教材体系、编写意图、单元训练目标、课文重难点, 弄清楚自己“教什么”后设计“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导学设计方案。

第三, 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 指导学生该学什么, 始终从学生实际出发,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顾及他们的阅读心理和学习水平, 激发兴趣点, 设计个性化方案。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 理应以博大的胸怀, 以去伪存真的态度, 善于汲取各种先进教育教学思想之精华, 博采众长, 为己所用, 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 为学生的持续发展负责, 组织好课堂教学, 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聚焦课堂教学, 践行新课改理念, 在学习尝试中反思、进步, 在反思、进步中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的课堂也将更加高效、精彩!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近十年了, 但低效课堂甚至无效课堂依然存在。本文从一些现状谈起, 简要分析了课堂低效的根本原因, 提出“构建高效课堂”的紧迫性及“洋思模式”的可行性、实效性, 倡导教师树立正确理念, 以学导教, 以学促教,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课标,理念,课堂,高效,模式

参考文献

聚焦学生发展 打造高效课堂 篇3

一、培养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育科学研究表明,课堂中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老师的行为表现和人格魅力甚至能决定学生学与不学,这是一种情感的迁移现象。因此,建立师生间良好的关系就十分重要了。老师在课堂上以亲和、友爱、平等的态度,得体的教态和幽默感使学生觉得课堂是活泼的、灵动的,从而才有可能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课下要跟学生有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书本的理解和困扰,只有这样彼此有较深入的了解,才能产生足够的默契,从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认识活动的发展

人的心理活动时刻在变化,课堂上学生也是如此。老师可以通过学生课堂上的每一个言行举止,揣测他们的心理活动变化。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引导到课堂上来,一般老师上课之初都会利用课堂活动,起到“热身”的作用,如,英语中的ask and answer等。可能你会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但如果不这么做反而是浪费了时间,因为学生的注意力沒有转移到课堂上来,当然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在一节课上,学生难免有“小动作”。此时,老师就应该考虑到课堂整体氛围,从而给予淡化处理。同时,老师也应该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要对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总结方法,分析成因,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分析表明,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反应做出自我判断的。因此,教师要在班里多树立榜样的力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每当他们取得优秀成绩时,老师要公开表扬他们,树立他们为榜样,多鼓励其他同学向其学习,这样会使受表扬的学生心理产生巨大的成就感,从而自信每一次都能做好。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的批评要委婉,态度要尽量和蔼,对他们平时的优秀表现和取得的成就多表扬,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差距和不足,进而积极改正。常用些鼓励的话语,如“believe in yourself”、“do your best”、“don‘t give up”、“well done”、“you are the best”等,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坚持让学生做duty report或role play等,慢慢地学生们就会由害怕、生疏到流畅、自然。

四、关注课堂教学方法

尽管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式各有利弊,但是因为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外语,生活中几乎不涉及,所以要提高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教会学生管理好自己的课堂学习就至关重要。在英语课堂表达上,心情要放松,不怕错,因为外语就是在平时的表达中错出来的。课堂上的提问,主要是促使学生提高注意力,因此错了不要紧,争取多说,多表达。由于外语因听力、单词、句子、语法等原因而导致的落后,不必去追赶,因为往往越追落的越多。在英语课堂听的问题上,要认真倾听老师的要求和指导,同样还要专心倾听其他同学表达,并给出自己合理的评价,结合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适当进行变化。如,别人的问题可以变成自己的,简单的变成复杂的,复杂的变成深奥的。此外,课堂上尽量边记边写,培养自己短时间记忆的能力,不要“课上先弄懂,下课再消化”。上课要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进行回想和归纳,进而提高课堂的利用效率。

五、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课堂教学多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代替了原始的教具和实物教学,直接进入直观教学,犹如春风吹入课堂,让人耳目一新。尤其利用动画、音像剪辑等方式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观地进行刺激,学生如亲临其境,使课堂更为精彩,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多媒体教学能够按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精选内容,把老师通过语言难以表述的信息利用多媒体轻易地就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毫无疑问地说,多媒体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实小) 篇4

摘 要:高效课堂是卓越课堂建设必经的重要阶段。从聚焦目标,合理定标;聚焦生本,顺学而导;聚焦效率,追求高效三个维度,阐释了培育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与方法,明确了培育高效课堂,合理定标是前提,顺学而导是根本,提升效率是目的,有助于广大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培育高效课堂,推进卓越课堂的建设。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培育方法

随着卓越课堂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培育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从近段时间参加的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和深入教学一线课堂听课发现,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亟待解决。

一、聚焦目标,合理定标

二、聚焦生本,顺学而导

一堂课除了有合理的教学目标外,更重要的是课堂上的操作,解决怎样教的问题。衡量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因学活教。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优质教学,有一条教学规律是绕不开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如,随文小练笔《把你自己喜欢的水果分享给好朋友》,这堂课教师教得很轻松,学生学得也很愉快。课堂教学环节只有三个,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第一个环节是我会总结。教师出示写红橘的一个片段,让学生思考本片段描写了红橘的哪些方面,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请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来,然后汇报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写水果的方法。第二环节是我会创新。让学生完成小练笔,通过激励,让学生总结观察的方法:用眼看、用嘴尝、用手摸、用鼻闻、用脑想、用舌舔……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思维。第三个环节是我会运用。让学生完成小练笔《我想给好朋友分享的水果是×××》,学生完成写作后,通过自评、同桌评、全班评的方式,学生学会了写水果。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根据学生思维特点,加上激励的方式,学生兴趣盎然,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三、聚焦效率,追求高效

课堂效率必须用时间说明问题,如果离开了时间就无所谓效率高低。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课前不布置预习,课后不布置作业,课上解决全部问题。有的老师课堂很热闹,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而课后却布置大量的预习和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是违背规律的。

教师要做到“定目标、快节奏、讲练结合,当堂训练”,体现“学一点、记一点、会一点、知识当堂消化”。“精讲善练”体现效率。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即“五实”: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其间,就谈到效率问题,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学环节简单,各个环节夯得很实。课堂上不要平均用力,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做到预设与生成相结合,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还是看每个学生是否都达标了,这节课的基本知识或核心知识全班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差别,价值观也不能一刀切,但基本的核心知识、基本的技能训练是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因此,高效课堂离不开检测反馈环节。如,随文小练笔《把你自己喜欢的水果分享给好朋友》课堂的第三个环节我会运用。学生练笔结束后,通过自评、同桌评、全班评的方式,当堂检查效果。这堂课每个学生都会写水果,同时还掌握了写作方法,很多学生还用上了好词佳句,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一堂高效的课。

总之,我们正走在卓越课堂建设的路上。培育高效课堂,合理定标是前提,顺学而导是根本,提升效率是目的。一堂课只要目标合理,以生为本,注重效率,课堂就一定会实现高效。

参考文献:

优化课堂结构 打造高效课堂 篇5

现有的课堂模式制约了教学效益的提高。最主要的是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不足,部分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现象依然存在;教师讲讲、划划,学生读读、背背的现象较为普遍;有讲无练、讲练脱离的现象等大量存在。其次,教师缺乏问题教学的意识和策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到位。教学设计的问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直白表述,假问题教学的现象占有相当比例,即使设计的问题是具有思考价值的“真问题”,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自问自答、即问即答、学生思考时频频点拨,难以保证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和独立性。因此,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为此确立以下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利用前一天的自习时间发放学案,学生根据发下的学案,带着问题,认真钻研教材,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并把它记下来。该环节要求教师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和任务要求,以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和学习效率。

“情景导入,明确目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丰富多彩的情景导入,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充满疑问和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导入新课后,以投影的方式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把握这节课的“大局”,确定重、难点,以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的听讲。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课堂上首先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和交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分析;其次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生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该环节既能彰显学生个性,又能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点拨疑难,反馈矫正”首先对于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在更高层次掌握的问题,教师进行重点讲解、点拨、归纳和提升,保证学生形成明确的观点。其次对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出现的优点进行归纳,纠正病例等。

“当堂检测,巩固反思”学生当堂做学案中的检测题,限定时间,独立完成,提高学生做题的速度和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作答情况,对先答完的学生及时面批,掌握学生易出错的地方。完成任务后,教师展示答案,让同桌之间互换批改,并根据掌握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评点拨。最后留出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将教师的思路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真正实现当堂达标、当堂反馈、当堂矫正,提高课堂效率。

注意的问题

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改规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因而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显得格外重要,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科学支配时间,学会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回顾归纳、自主反馈矫正、自主反思构建,自主锻炼提升的能力。

学案批改应向前延伸由于课时的减少,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成果展示的时间和机会有所减少,教师要对学生预习的学案、完成的作业等提前批阅,以保证备课和课堂讲解点评的针对性,做到“对症下药”,提高课堂效益。

优化课堂合作一是教师设计的问题应难易适中,有利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知识,促进合作学习。如果过于简单,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培养。如难度过大或过于繁琐,讨论没有效果,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合作气氛,呈现问题后,就立刻宣布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三是合作学习小组要有层次性。根据优化组合的原则,在班内划分6~8个小组,每个小组优、中、差3个群体的学生合理搭配,在讨论中多元对话,优势互补,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四是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一节课以两三个问题为宜,每个问题以4分钟左右为宜,要切实杜绝假问题。

优化课堂提问一是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讨论,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在课堂提问中,要设计从基础到能力等多个层面和要求的问题供课堂教学时使用,基础层面的、比较简单的交由一般学生回答,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有一定能力要求和难度的题目交由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回答,可以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三是要坚持鼓励性原则。轻松愉快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教师热切的鼓励。因此,对于学生正确的回答给予积极肯定,不完整的甚至错误的答案,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直至得出正确结论,即使一时答不出来,也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并鼓励学生善思多问。

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激情四溢,使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绽放,使课堂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篇6

所谓的“高效课堂”,我理解的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我们现在提倡的“高效课堂”研讨,其目的就是做到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到达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本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目的。

下面我就将自己对高效课堂的点滴认识谈一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一是课堂气氛要融洽。二是课堂节奏要明快。三是要注重课堂效益。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打造出高效课堂呢?

一. 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

要创造高效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我们就要做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级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的规定。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统一。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此外我们还必须明确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在于面面俱到,我们要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外,然后重点加以突破。对于重点的突破,我们切不可以急于求成,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

2.活跃的课堂气氛

我们只要能想法设法地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他们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进而将之转化成为一种个人的能力。那么,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我们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科教育方法,积极成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由以往的“演讲者”向今日的“导演”“角色”过渡,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他们自主地探索知识,这些我们讲十遍,二十遍的效果要好的多。所以我由此想到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世界冠军,给他们设计了一个让他们进行竞猜比赛,这一环节的设计,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课堂气氛也空前的高涨。真正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所以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因为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说到这一点,我是深有感受,对于学习方法不对的学生而言,他们是学的苦不堪言,我们则教的累的没法形容。

二.学生方面 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

1.指导他们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在听课时有的放肆,会抓重点,从而达到攻克难点的目的。所以我们每天必须给学生安排具体的预习任务,这样我们的教学进程便会流畅的多,轻松的多。

2.课堂学习习惯:

课堂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十六字方针去要求自己。即: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一个好学生必须要抓住课堂,只有将知识理解于课内,才能灵活应用于课外。一个连基本的知识都没掌握的学生是谈不上提高而言的。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向课堂要效率。3.课后巩固习惯不可少

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每次作业都要先复习然后再做题。然后要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每次作业。我们要告诉学生,人脑毕竟不是电脑,人的记忆力都有一个遗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记忆性的复习;二是应用性的复习。第二种类型的复习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要告戒学生万万不可眼高手低,应该从基础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搞好自己的学习。

三:师生配合,共同打造“高效课堂”

离开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任何形式的“高效”都是空谈,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第一,我们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建立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我们才能知学生之所想,知学生之所需。只有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他们才会把 心思放在学习上。

第二,建立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我们只有充分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同样,我们也要充分的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才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 篇7

一、自学质疑环节,让学生学会学习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其基本程序为“复习检查—导入新课—讲读新知—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一结构模式基本上是从教师角度来考虑的,教师几乎都是先讲例题,然后出示练习题做做,最后布置作业。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以学生自学为主。小学生富有幻想,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不但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常常会因为自己能发现问题而感到高兴。

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我先讲了《八戒吃桃》的故事:孙悟空在花果山种了一棵桃树,桃子成熟了,孙悟空因事外出,被嘴馋的猪八戒钻了空子。第一天偷吃了整棵树上桃子的1/5,以后每天都分别偷吃了桃子总数的1/5。当他偷吃了4天后,又要饱餐一顿的时候,孙悟空回来了,看着被吃掉的桃子,孙悟空十分恼怒,举杖将猪八戒痛打一顿,猪八戒忍痛逃了。孙悟空看着树上剩下的20个桃子,摇头叹惜。同学们,你知道这棵桃树结有多少个桃子吗?这样的故事情境,一下子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了起来,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学习的状态。学生纷纷跃跃欲试,积极思考:把树上桃子平均分为5份,第一天吃了总数的1/5,剩下4份,第二天吃了,剩下3份……,这样最后剩下的桃子正好是总数的1/5,因而可求出桃子总数:20÷1/5=100。

二、互动探究环节,让学生快乐学习

互动学习、教学相长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课堂因互动而鲜活,学生因互动而成长,互动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互动使学生迸发出创造的智慧火花。

(一)师生互动,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

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要转换自身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生生互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积极、善意的旁观者,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总站在他们身边,或轻轻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或真诚鼓励使学生充满自信。

1. 交流学习,营造民主评议氛围。

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交流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交流的良好习惯。如:展开“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什么”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是什么”等问题的讨论和思考。

2. 大胆发问,标新立异。

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互相表达看法,提意见、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当学生的想法与老师或同学不一致时,老师不能把自己的或同学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去探究问题。

3. 寻找优点,体验成功。

素质教育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这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或学生在每个方面平均发展,而是要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数学新课程标准有一个基本思想:“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数学教育的权利,让全体学生参与数学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三、讨论点拨环节,让学生学会思考

要想教会学生思考,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讨论。课堂不只是学生回答问题,还要有教师的适当点拨,这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交流,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但可以自主地获取有关信息,而且思维能够受到启发,学到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使原来模糊的问题变得清晰,错误的内容得到及时修正。

比如针对下面的生活实例: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观察植物园,门票成人每张10元,学生每张5元,植物园有规定满10人可购买团体票,每张票6元。想一想怎样买票合算呢?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让学生自己设计买票方案,学生一般想到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50名学生买学生票,3名教师买成人票,可以得到买票所要付的钱是5×50+10×3=280元;第二种方案是:全部购买团体票,可以得到买票所要付的钱是6×53=318元。这时我提示学生能不能既买团体票又买学生票,并让学生思考再一起讨论讨论,经过同学们的思考和讨论,同学们终于想到了第三种方案:让3名教师和7名学生一起购买团体票,其余学生买学生票,可以得到买票所要付的钱是10×6+43×5=275元。通过计算,学生发现,第三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和第二种方案都省钱,三种方案相比,学生都愿意采用第三种方案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逐步变得深刻而灵活,既提高了学习技能,又增长了智慧和才干。

自学是讨论的基础,而讨论又是自学的深入和发展。学生的讨论需要教师艺术化的点拨,点拨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指导环节,让学生学会概括的方法

学生上课敢说只是发展思维的起始阶段,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概括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例如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完“6+几”的算式后,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前面已经学过的7+6=13、8+6=14、9+6=15,想想怎样才能很快地说出得数?学生通过反思“6+几”的计算过程,就不难概括出“6+几”的计算方法了。有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反应很快,而且正确,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如果学生回答错了,则让他们想想错在哪里,帮助他们正确思维,加深理解,最终形成能力。

五、反馈矫正环节,让学生学会运用

“反馈”即信息反馈,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动作、表情、语言等向老师反馈信息。“矫正”即针对学生错误的信息反馈,对知识的模糊点、缺漏,及时补救和矫正,给学生一个清楚、明白的答案。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反馈矫正阶段,对于学困生,要细心观察,主动关心,适当增加提问次数,多给练习机会。采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题条、小黑板、表演等,题目的类型有填空、判断、改错等。活动方式上可采用竞赛、游戏等进行。设计的练习题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还可以适当安排一些讨论,使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起到自我矫正的效果。实践证明,反馈矫正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深化的过程,这样循环往复,学生不断地探索知识,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达到真正的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

聚焦阅读 打造有效课堂 篇8

阅读话题的集中性

阅读话题的确定要为有效地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因此,话题的设置首先要从教材的重点入手。因为重点部分是课文的主旨所在,往往较多地聚焦了课文内容的难点和学生理解的疑点。

如在教学《猫》这篇课文时,可在两个课时中分别突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展开探究学习。

第一课时中,抓住提纲挈领的板书“大猫古怪”“小猫淘气”两个词语让学生研究。其一以此来思考分段;其二以此来研究归纳段落大意;其三以此来归纳主要内容,从而达到了反复诵读、初知大意的目标。

第二课时中,可设计的阅读话题是:“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是那么古怪、可爱,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句子?为什么?”在这个话题的指导下,学生“划”自己最喜欢、感受最深、最能体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的句子,“圈”出这一句话中最能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的词语。这样,我用了一个高度集中的阅读话题,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研读课文,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把反复诵读课文与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摆脱了以繁琐提问、作情节分析的授予模式的束缚,进入了阅读教学的新天地;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他可以只挑自己最有感悟的地方交流,从而产生一种充分展示自己的自信、自得的心态,真正发挥其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阅读话题的适切性

要达到“适切性”这一目标,本人以为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设题,有的放矢,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同时,我们在设置阅读话题时要力求做到“吃透两头”。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理念、目标、要求的载体,是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学过程展开的基础所在。因此,吃透教材是保证话题探究得以有效展开的重点;同时,我们还不能忘记了“吃透”学生。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所以,只有找准适当的切入点,才能使教学目标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与学生的实际相吻合,让学生产生思维碰撞,迸发智慧火花,这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以后品尝到“变化”带来的喜悦。

如一位老师上《乌鸦喝水》一课时,抓住文眼“水”作为深读课文的切入点,提出“课文是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请你找出文中相关的词语和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有什么体会,请与同学们交流”。这样,学生从乌鸦“到处找水”“发现有水”“水不多”“喝不着水”和“水渐渐升高”“喝着水”时候的样子,通过读课文、想象、品词、学句,学自己想学的,读自己会读的,说自己要说的,就在探“水”中提升了语文素养。

如此,熔朗读、想象、理解、落实知识点于一炉,显得自然贴切。

阅读话题的开放性

语文课堂是最具有生命活力的创造的课堂,阅读,是读者对读物的再创造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发学生对文本的超越,提倡“书读活,读活书,活读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主体精神,这正是语文学科主体性教学视界中一个耀眼的亮点。所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有开放意识,既重视文本,又提倡对文本的超越。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话题,广开学路,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第一,提倡鉴赏性。教师对作品的“释意”不应成为学生“释意”的规定与规范,作为阅读个性,彼此的感受不会是一律的。我们应引导学生去“悟”,去多元化地鉴赏。只要是悟之有理、言之有据的见解,我们都要珍视与尊重,鼓励每一个学生喜欢怎样欣赏就怎样欣赏。第二,提倡批判性。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敢于对教师、教材挑剔。这也是一种个性阅读的展现,更是学生主体精神的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质疑释疑的情境,给他们各抒己见的时空。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他们最想解决的,也是他们最爱研究的。

如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版第8册)这篇课文,一位学生质疑“能通过一条小船的洞怎么能说是‘孔隙’呢?说‘孔隙’好像不大正确”。教师便把这位学生的质疑引申成为深读课文的话题:“请大家仔细读读这‘孔隙’前后部分的课文,说说‘孔隙’到底准不准确?”

——我从“仿佛到了个大会堂”“不觉得拥挤”等描写中,体会到外洞是非常大的。而通向内洞的那个口子,确实小得像个“孔隙”了。

——课文中还有“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说明内洞更大了,那个通道就显得更小了,真只是个“孔隙”。

——其实过“孔隙”那条船是很小的,课文中说“上船后只容两个人仰卧”,所以“孔隙”真的很小。

于是老师对这一话题的讨论作了小结:“大家学得很好,说得很对。说它是个‘孔隙’是跟外洞的大和内洞的更大比较着说的;特别是作者写人过‘孔隙’时那种危险的感觉,更突出了那可真是个‘孔隙’了。读书就得这样整体地理解。”

阅读话题的巧妙性

阅读话题的巧妙设置,往往能激发学生兴趣,深化阅读探究,为整个阅读话题的对话过程起到不断强化的作用。

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草船借箭》一课有这么一个专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有多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有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这唯一的一“笑”有些什么含义?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面对这样有趣的专题,孩子们通过研读,纷纷发表高见。下面是师生对这一专题的探索、感悟过程。

生: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忌自己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生:这是一种自信的笑,一种胜利的笑!

生:诸葛亮在笑曹操,笑他胆小如鼠、生性多疑,这是一种嘲讽的笑、一种鄙视的笑。

生:诸葛亮还在笑鲁肃,笑鲁肃宽厚仁慈、为人忠诚,这是一处赞赏的、友好的笑。

师:同学们,诸葛亮这一“笑”,“笑”出了他的本事,更“笑”出了他超人的智慧,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请你把想到的写下来。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王老师在学生潜心探索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基础上,抓住了诸葛亮神秘的一“笑”这一关键点,适时、适度地巧问妙点,引导学生感悟到了隐藏在其中的深刻内涵和众多信息,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透彻,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准确,大大深化了探索的成果,达成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阅读话题的实践性

重视实践运用既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也是探究性阅读的一个重要特征。换一个角度看,探究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对语文知识能力乃至自身的生活经历、认识经验的综合应用。

一位老师在教学《荷花》(人教版第六册)一课时,先让大家读读具体写荷花形状的句子,并让同学们归纳课文中描写荷花有哪几种样子(“花骨朵”“饱胀得马上破裂似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蓬蓬”……)然后让大家用一只手来表演各种不同形状的荷花。

准备充分之后,表演开始了:

一位学生把右手举起,五指撮合,伸出了小指和食指,说:“这是才展开两片花瓣的荷花(小指和食指),其余的还没展开呢!”

一位学生只是把右手举起,五指撮合,说:“我表演的是荷花的花骨朵。”

又一位学生别出心栽,已经在掌心用彩色笔画了嫩黄色的小蓬蓬,上来后,把右手举起,五指张开,说:“我的这朵荷花全开了,中间还有一个嫩黄色的小蓬蓬……”课堂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时,上来的一位学生也是高举右手,五指张开,可他一会儿向上,一会儿向下,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对着大家解释说:“我表演的是课本中那句话‘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同学们的掌声更热烈了。

用心打造高效课堂 篇9

中学体育组 周静

与时俱进,不断创造出适合现代学生的活动是历史赋予我们教师的使命。我国的体育课程正向综合化的思路迈进,学科之间整合研究的定向很大,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教学途径千姿百态,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创新实践。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的我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欢快、自由、奔放的学习环境,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设置一些问题,借助同伴的帮助,让学生对事物、问题“尝试”和“思考”,通过学习过程体验和感知,发展和探究问题,从而获得知识。

一.任何运动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游戏,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使与主教材融会贯通,形成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在体育课中多安排一些游戏,游戏最好贴近生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来创编,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他们体育学习能力。

二.通过观察、启发、自评、探讨等,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在课堂中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考察到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规则的制定、组织措施等方面,都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机会和空间,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与价值观,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例如:在《跳短绳》这个教材中,首先摆正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以一个指导者、帮助者、关心者、服务者和参与者的身份来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的主体价值得到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留白艺术,为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沃土,学生可在自由的“空白”中翱翔,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基础。在《耐久跑》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的宗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同伴分组,做游戏、开发式的环境,营造愉快、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让学生自主学练、自由交流,在玩中学、玩中乐、将枯燥、无趣的耐久跑教材变得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既提高了学生耐久跑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既重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与分析,又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课的主人。

三. “精讲多练”这种教学方法,最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学习活动,每节课都让学生有1/3的时间,甚至1/2的时间参加身体练习,当然并不是密度越大越好。我认为在课堂中教师的讲解应简洁、明了,尤其是体育教学,课堂中学生的模仿应取代教师的讲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同时又加大了学生的活动时间。所以,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尝试着让七年级的学生模仿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而八年级的学生则模仿较为复杂的完整动作,通过长时间的应用,我发现学生的模仿能力大大加强了,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往往需用五节课才能完成的任务,仅仅三节课就能简单的掌握。比如:七年级《健身拳》这个单元,教学进度为五节课,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便运用了:“认识——模仿——强化——模仿”的教学方法,我首先给学生示范了一遍规范的完整动作,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然后,我对每个动作进行较慢的示范演示,并讲解其重点要领,同时,学生也模仿其动作,我边做动作边规范要领。讲解后,我再给学生们示范一遍完整动作,让学生边看边模仿,最后,通过自己的练习加上和老师的共同练习,仅仅在我的示范引导下,不到三节课就能较为规范的完成。因此,在课堂上的精讲与学生的练习,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四.如何高效利用狭小的场地进行教学,怎样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一物多用?例如:我在教学“耐久跑”一课时,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的要求,考虑到我校的操场小,上课班级比较多一定会影响学生奔跑能力的发挥,所以,我便用计时跳绳取代了跑的练习,这样在练习时学生不会因场地的限制,而影响其奔跑能力的发挥。并且,利用短绳来贯穿整个课堂,用其来完成踢、抛、投等多项练习,从而,既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又实现了节省器材、一物多用的特点。

五.如何进行讲解,什么时候进行示范,讲解、示范的时机及其使用语言的巧妙性和形体语言的规范性,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影响。例如:当进行武术教学时,首先我做一遍刚劲有力、非常漂亮规范的动作示范,然后在对其要领进行生动讲解,我想学生此时定会有跃跃欲试的心情,当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相反,教师首先进行分步讲解,然后示范一套形神无力、不规范的动作,其教学效果及学生兴趣会显得枯燥无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示范,可以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

六.运用多媒体实施体育课高效教学。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为教学方法简单,呆板,语言枯燥乏味,动作抽象,更有甚者,体育老师由于年龄、身体自身水平的局限,不能做或做不好示范,而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到索然无味。而多媒体在这方面就有着独特的功能,它能使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事物用形、声、色相结合的方法,使事物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去学习,去接受知识。例如,在田径教材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短跑(格林)、中长跑(王军霞)、跨栏(刘翔)、跑远(鲍威尔)、跳高(索托马约尔)等世界名将的昔日风采。学生通过观看骤然产生敬佩之情,在后面的学习上也会积极主动,功效显著。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篇10

湖北省宜城市官庄中学吴龙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都对教育教学进行探讨、交流、总结。在课程改革中打造高效课堂是大家追求的目标,都认为这是重要的一点。那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初浅的认识。

一堂课的效果好不好,笔者认为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实现高效课堂

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才能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这点需要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改变。

一是 改变对教与学的认识。传统的观念早已经是根深蒂固,自然成习惯,转变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但形势催促所有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对教与学的认识,否则很难在高效课堂的改革中实现角色的转换和教与学的转变,而这最重要的就是意识的转变。教学实践中,要构建快乐、和谐、高效快乐的课堂教学,就要充分抓好人和、激趣、主动、互动、发展等几个环节,也就是抓住了课堂教学。

二是教育理论的与时俱进。比如说“一杯水和一桶水”的教师理论,现在不仅需要教师知识的广度,还需要教师知识的深度,还需要教师知识的新度,还需要教师知识的衔接性,还需要教师知识和学生的共鸣性。如叶圣陶说的“教是为了不教”,那就需要丰富它,教是怎样的教,如何才能做到不教而会,怎样才能实现高效课堂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达成少教或是不教。

三是改变对学生的看法。教师还要认识到今天的学生发生的巨大变化。教学的达成,教师必须要知晓自己的学生是怎样的,过去和今天的学生差异非常的大。时代、家庭、风气、社会环境等,让我们的学生发生了我们始料不及的变化,不了解他们,不与他们沟通交流,只传道、授业、解惑,高效课堂是很难达成的。

二、改变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

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要重新定位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①高效课堂就是要实现知识面前师生平等。课堂洋溢的是知识探究的思维火花;教师评价学生不能因为优与差,它是过程评价,是鼓励评价,有的只是不同的学习者,只要你能从学习中进步;课堂上没有权威与听众,有的是对知识的追寻,对各种思维的肯定,对智慧闪现的褒奖。

②师道尊严需要,但维护尊严的不仅是因为你是老师,更要借助新式课堂中和学生共同思考的乐趣,能带给学生思索的启迪和进步的兴奋。既要言传身教,更要循循善诱;既要点拨指导,更要接纳学生的思维认识;既要讲,更要让学生自己去学。

③传道授业解惑需要,但借以实现的方式必须和新要求结合,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了自己制定的教学任务,而在于老师如何帮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

④变从前的威严相,为教学相长的思考者,和谐共处的朋友。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为了达成教学目的,而动辄对学生的压制,要借助好的课堂形式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被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放手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角色转变,放飞学生的思维。

高效课堂是自主的、有情感的、师生相长的、有成功体验的。因此教师必须放手课堂,不要禁锢学生的思维,要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让他们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让他们带着疑问去学,带着兴趣去学,为追求成功体验去学。高效课堂的灵魂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聚焦课后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篇11

一、利用课后习题,引导课前预习

我县2010年实施“353高效课堂”以来,教师们为了在固定的单位时间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不约而同选择让学生课前主动预习课文。教材在课后习题的编排上都凸显了学生学习的重点,导教、导学、导思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教师若能利用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就能使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明白预习是必要的学习习惯,让预习更有效。如“这个故事真感人,我要多读几遍。”“课文对我很有启发,我要好好读读,并且背下来。”可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我会认”、“我会写”、“读读写写”等类型的习题,可让学生迅速准确地掌握生字、新词。

例如,《争吵》课后第1题:“默读课文,我们再来评一评‘我和克莱蒂争吵前后的表现。”理解了这道题,就能较好地抓住文本的中心。学生在预习时,也许不能完全理解或只能略知皮毛,但为课上质疑和汇报交流做好铺垫。

二、巧用课后习题,确定教学内容

聪明的教师在备课时务必先确定教学内容,而课后习题是确立教学内容的重要凭借和依据。

例如,《人物描写一组》课后有这样几个习题: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了课文,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3.课文中的一些语句,突出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从三篇短文里找一找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选做题:课外阅读写人的文章或书籍,摘抄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些习题提示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第一题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文中的部分语句较长、较拗口,学生容易读破,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适时给予纠正。二、三题结合起来不仅提示了文章的主要教学内容以及深入走进重点段的中心问题——围绕作品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课文领悟种种写人的方法。还揭示了不同的作者写人的密码——有的侧重人物的语言、有的侧重人物的动作、有的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神态……这都是学生感悟、习得文本语言的重要凭借。选做题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本课的习题紧扣文本,有效引领学生既理解了内容,又学习了表达。

三、妙用课后习题,强化朗读训练

教材后的习题,朗读占了相当的比重。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背熟课文”、“复述课文”等。如此煞费苦心地编排,意在训练并提升学生的语感。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课后习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熟第三、四自然段。”依托这一习题,我设计了如下环节: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4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用心品读,细致概括。再通过齐读、引读、指名读、男女合作读、挑战读等丰富的朗读方式,最后提出参考性的记忆线索: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一步步帮助学生,从而达到当堂背诵的目的。

四、善用课后习题,指导随文练笔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文后习题进行的快捷的习作训练。或想象补充,或内容挖掘,形式多样,内容迥异。

如《新型玻璃》课后小练笔“请你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出来”可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最后再写一写。

又如《威尼斯的小艇》课后练笔“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这一习题让学生把课堂习得的方法,恰如其分地选择了最合适的时机,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和景物融合起来进行描写迁移到了自己的习作中,一举多得。

上一篇:裁员也需要艺术下一篇:曲艺家协会第二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闭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