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有效课堂(精选10篇)
如何打造有效课堂 篇1
如何打造有效课堂 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作为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所以,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要处理好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
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
二、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准备
紧盯教学内容是教师准备的一方面。“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备好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四、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此外,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之,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
领会先行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如何打造有效课堂 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课堂学习的过程与教学方法以及学习的价值观与态度三个方面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目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必须从这三个方面来安排教学活动, 而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很多往往是学生听教师讲, 课堂完不成任务就课外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重视学生, 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具体组织教学时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打造有效的初中物理课堂。
一、确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只有以正确的教学思想为指导, 才能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 在课堂上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必须正确地对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进行定位。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 课堂教学必须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不能用教师的“教”来代替学生的“学”, 否则将会对开发学生的能力、智力以及培养个性等方面都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初中物理教学上, 教学的侧重点应该由以往教师单纯的“教”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 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讲授“浮力”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演示一个实验。分别把木块与石块放入水中, 然后提问木块和石块是否受到浮力的影响?接着提问石块沉到了水里, 而木块漂浮在水中, 是不是石块没有遇到浮力, 而漂浮的木块遇到了浮力呢?通过这样的提问, 能够激发不少爱思考的学生的求知欲, 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去不断地发现问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他们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迅速转化为自身素质,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合理组织教学, 让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 课堂教学不能是简单的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 学生对知识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记忆, 重点是让学生去深切体会对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对此,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 形成一个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目前使用的二期课改后的“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 内容上设计了许多科学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作为教材的重点, 强调把学习的重心从以往的知识积累和传承转化为知识探究的过程, 让学生从以前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从而加强对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他们在课堂学习时, 会联系自己原有的生活、背景知识和学习经验, 并通过主动地学习活动去增强对学习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熟悉的学习情境, 同时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例如, 在学习“电学并联和串联电路区分”的知识时, 对学习电功、电功率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等知识有重大影响, 因为电路连接的判断是基础。但关于区分串、并联电路的知识, 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对此, 在课堂教学时, 应该自己先探究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 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安排5名学生, 让1名学生当电源, 电灯则由3名学来充当, 最后1名学生来当开关, 并让他们分别带上电源、电灯以及开关的标志, 把自己的双臂伸出来当作导线。让学生根据对串、并联电路的了解, 把自己作为电路中的一个电路元件, 接着分别连接出一个并联和一个串联电路。通过创设学习情境, 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让他们进行主动的探索和积极的学习实践。这样, 学生把自己当作电路中的一个电路元件去体会所学的知识, 就能够加强对各元件在电路连接中作用的理解。新教材提供了很多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的素材, 教师要对教材加强研究, 并加以创造性地利用。
三、对课堂教学手段进行改革, 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 所以, 教师必须对以往的教育观念进行更新, 对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工作中, 落实新课程改革创新的思想方法, 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具有直观具体、形象动态等优点, 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很多缺点, 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发展。因此, 要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里,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就必须要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 可以利用计算机的视频软件处理图像和声音, 从多个角度、不同方面对学生的大脑进行有效的刺激, 提高教学信息的传播强度。例如, 讲授凸透镜成像的相关内容时, 在学生已做过实验的基础上, 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全面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师可以利用物理教学Flash软件, 把物体的位置和凸透镜成像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学生通过详细的观察, 迅速掌握相关知识并记忆深刻, 把教学难点变得简单,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 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 还要做到五个“尽量”, 即: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尽量让学生独立去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尽量多为学生提供创造自学的机会;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能够有效地把握教学的节奏和密度, 实现课堂教学的松紧适度, 快慢结合, 让学生们轻松愉快地学习, 教师科学地进行授课。
总之, 要打造有效的初中物理课堂, 教师必须对课堂结构进行全面改革, 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实效, 把教、学、练的关系处理好。在教学中实现“手脑并用, 学练结合”, 才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 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家徐.从新课改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J].才智, 2009, (27) .
[2]刘志华.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做法[J].中学教学参考, 2010, (02) .
如何打造有效课堂 篇3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教师深入钻研,解读文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我在教学时每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或查字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则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典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新课
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对语文文本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在语文教学中,朱永新、薛法根等特级教师都把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苏霍姆林斯基更强调,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时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磨刀不误砍柴工”。由此想到,洋思教学模式之所以受到欢迎推广,源于老师在课前精心的准备,源于学生课前有效的自学。能力的提高意味着水平的上升。魏书生老师外出讲学,他的学生依然能够有效进行学习,成绩在盘锦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敢于积极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
语文课格外要重视课前的预习。预习包括很多的方面,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课前的预习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首先,明确目标,引导激发课前阅读的兴趣。开学初时,学生拿到课本要做的就是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文章阅读,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阅读课文,解读文本。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就是阅读,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想对话发挥更大的有效性,事前的功课要做到家。仅仅利用课堂短短的40分钟进行有效阅读是不可行的,讲文之前首先布置学生读书。杨再隋教授说:“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读出情——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读出神——读出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寓意、精髓以及言外之意。”
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只要学生有一定的课堂知识的积累,表达效果上有进步,思维模式有提高,能达成课前的预期效果就行,这样的课堂教学行为就是有效的。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透彻地研读文本,鼓励学生充分地预习,才能行之有效。
如何打造有效课堂 篇4
1、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学的同时让学生边学、边做、边用,做到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教学效率。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励学生爱学爱用,使学生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中,从而不断学习,乐此不疲。因此,课堂的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热情,从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2、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生已具有独立的思想和认知能力,能对事物有较明确的爱憎态度。青少年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一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程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力气学这门功课,因而成绩卓著。倘若教师一味以严厉的姿态出现,批评往往适得其反,久之,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畏惧也引发对所教课程的厌恶,更不要说有学习的兴趣了。使学生学好英语课程,必须先关系和爱护学生,与之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学的基础。
了解、尊重、平等对待学生,是老师爱护学生的更本。只有对学生充分了解,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对待学生,尤其是差生,更应平等对待。掌握学生心理,因材施教,对有困难的学生热情帮助,不倦怠。一个能尊重体贴学生的老师,学生同样也会尊重他、喜欢他,这样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造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英语由于课时的局限和英语环境的缺乏,经常是费事较多和收效甚低。目前许多教师都注重在英语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营造英语环境氛围。然而在课堂上,学生往往开口说英语的时间很短,教师单一“灌注”,没有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在课堂外,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也很少,英语环境的缺乏,使得英语教学困难重重,既吃力,又收效甚微。极大的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坏根据环境,培炎孩子的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的重点。新的教材,内容大都是真是的,自然的交际情景,这给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师生通过利用实物、简笔画、创设情景、扮演角色、小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模拟教材中的生动环节,让每一节课都上的精彩、有效。采取这样的直观教学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使英语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形象,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和强化记忆,同时还能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爱学,善用的英语兴趣,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师在运用教学手段时,应当注意时间的控制,和教学重点的突出,不要适得其反,使教学重点脱离教材本身影响教学效率。适当的运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英语教学的兴趣,师生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教学环境非常重要。
三、有趣的游戏提高学习效率
游戏使小学生克服畏惧、害羞的心理障碍, 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 大声说英语, 益于提高自己听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 有效的帮助记忆语言材料, 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小学生集中精力, 闯过思维低谷。因为小学生特别好强, 通过游戏,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1、游戏必须生动有趣。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将游戏转化为教学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乐学易学。在游戏中教师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 而舞台是教室, 它是属于学生的。学生积极参与, 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积极引导, 成为教学的主导, 充分体现出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原则。在英语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多样的游戏, 例如: 拼写单词游戏、听单词对号入座、运用问候语找朋友、耳语传话、听命令做动作、猜英语谜语等游戏, 均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训练了听力, 又加强了口语, 真正达到寓教于乐之中。
2、游戏创设语言环境。交际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 而它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 利用游戏创造出贴近生活的语言环境, 使学生身临其境, 主动去交流, 使情景与游戏结合, 效果明显。目前我们的英语教学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而游戏使学生如鱼得水, 既学习又娱乐, 符合“乐学”原则。
教学实践证明, 游戏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使学生学好英语,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娱乐两不误, 使教学工作真正收到实效。
四、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
1、开展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学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这样效果更好。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结尾留悬念
电影界的“悬念大师”希区科克,总是在电影结束时留下一个悬念,让人们去细细回味、思考,使得人们对他的每一部影片都印象深刻。我们在英语授课方面也完全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式,每堂课结尾时留下一点悬念,让学生在课下去翻阅相关的资料,自己去探索。如在讲 soccer 快结束时,我让学生课下去查阅与 soccer 相关的一些知识,到了下次上课时,学生们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从 FIFA 到中国足协,从孙继海到 Beckham、Renaldo,还谈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不要以为这些与课堂教学无关,正是因为他们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所以才能更好地去学习相关的课本知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尽可能的使用多种教法进行教学,传授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要随时随地观察学生,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有效地利用好整节课,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促进有效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篇5
上传: 张吉艳
更新时间:2012-5-17 20:39:10
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充分预设,提高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性
进入新课改以来,“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更多的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其实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模式,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新课程大力倡导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在探究性学习中,强调教师知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教师首先发倾听学生各自的理解,再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由于学生的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少,由于教师的专业出身与经验阅历,教师的参与往往会令整个研讨过程发生喜剧性变化。
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举个例子来说: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竞争。这样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精于设问,增强教学问题的有效性 只有那些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从教学的角度说,问题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一个教学问题至少应具有三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学生尚不完全明确的或未知的;第二,它必须是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第三,它必须是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当的。语文教师要努力设计出 “好问题”:问题本身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一个好问题具有较好的拓展性,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仅仅停留在 “是”或 “错”的机械性答案上,要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有所建树。
四、静动结合,提高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课堂应是生命的课堂,她如一泓活水,学生则快乐游鱼,在课堂中发展成长。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七、自觉反思,提高教学监控行为的有效性
教学监控行为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课堂教学监控行为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学习方向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也是促进教师自觉形成教学内省力的一种方式。教学监控行为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仅仅是在教学活动之后的一个教学反思。教学监控行为主要涉及对学生课堂学习实效的监控与对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监控。
促进有效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篇6
一、充分预设,提高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性 进入新课改以来,“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更多的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其实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与合作研究、集体备课相结合。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内涵,自主备课时还要考虑到适合任教班级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在此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思考,同其他教师共享收集的教学资料,拟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商讨有效高效的教学策略。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结合,能切实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一直以来,课前预习这个环节最易被很多语文教师忽视。学生没有高质量的预习,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查阅工具书等,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
3、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比如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等,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
4、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
5、是指导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既有助于学习更好地把握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运用能力。
二、精于设问,增强教学问题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研究发现教学中有近一半的教学提问是无效的,至少是低效的,之所以无效或低效,主要是不能激活学生的思想。许多教师的提问并不一定都能够成为好问题,我们发现,许多问题是“假问题”,是“浅问题”。只有那些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从教学的角度说,问题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一个教学问题至少应具有三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学生尚不完全明确的或未知的;第二,它必须是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东西;第三,它必须是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当的。语文教师要努力设计出“好问题”:问题本身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一个好问题具有较好的拓展性,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仅仅停留在“是”或“错”的机械性答案上,要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思维能力上有所建树。
三、多元整合,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四、拓展宽度,提高教学资源使用有效性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定的,如果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增加课堂的宽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提高。
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知识储备,需要教师留心身边的一切事物,更需要不停的思考,精心的设计。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了解一些相关的资料,对他们的学习很有帮助。如果只教课本上的知识,日子久了,学生就会感到厌倦枯燥,收获也极其有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将大打折扣。
如何打造高中英语有效课堂 篇7
一、新课导入很重要,巧设悬念是诀窍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英语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导入是新课的开幕曲,能否在课堂开始的短短几分钟诱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进入“我要学”的良好学习状态,将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成败。因此,我们要重视新课导入,巧设悬念,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见的导入方法有很多,如名言警句、奇闻趣事、幽默笑话、时事新闻等等。比如在学习a million pound banknote一课时,我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手举一个信封兴冲冲地奔上讲台,解释:刚刚在路上一个陌生人给了我这个信封,你们猜猜这里面会有些什么东西呢?学生们一下子变得热情高涨,纷纷猜测起来。然后我继续发问:要是里面有一张支票该多好啊!这时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打开信封,里面当然没有支票(可以放一些普通物品如笔、橡皮等)。然后迅速引入话题:天上掉馅饼的事就一定不会发生吗?不见得,有一个年轻人,就是一个这样的幸运儿,他得到了一张百万英镑的支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导入实际上有点类似于情景剧了,当然教师是主角,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动作、表情一定要真实、生动,效果才能达到最好。
二、营造氛围,创设语境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语言环境使人无师自通。人们可以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大量接触使用语言,自然就能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这种语言。中国学生学英语,难就难在没有学英语的语言环境。为此,当教师的就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
(一)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在上英语课时,教师要尽量多地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包括问候、提问学生、解释课文、表扬与批评、纠正错误等等。这样可给学生创造训练听说能力的语言环境,既增加英语的输入量与输出量,又能提高所学语言知识的复现率,以训练学生能力。使用课堂用语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辅之以手势、表情、图片、实物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听懂意思。
(二)坚持开展英语值日报告活动(duty report)
课前安排三至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值日生用英语汇报。内容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谈论天气、自我介绍、看图说话、讲故事、演小品,还可以组织学生用英语自由对话,模仿课文内容或适当增减,自由发挥。在开展会话中,值日生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其他学生则得到了一次次训练听力的机会。这样做,久而久之,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就会在实践中逐步得到提高。
三、优化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和有效学习
教师要能行之有效地利用现代各种教学策略,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研究、猜测、归纳等方法获取学习经验,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一味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当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肯定和鼓励。在实际教学中,我有意地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要求去探究,同时要求每组学生认真细读、讨论,得出结论并向全体同学汇报。此外,还注意安排学生组间交流观察,以此培养组间的互相学习和合作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总会有高低、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小组互帮互助、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及时转换角色,以促使小组内同学的相互合作,促使他们共同解决实验中所面临的问题,以此达到学生“人人有事干,人人都动手,个个有收获”的目的。后进生由于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在班级中常被其他同学鄙视,被有些教师视为班级的“包袱”,甚至在社会上备受冷眼,在家中也屡遭训斥,他们往往心里倍感压抑,厌学情绪日益滋长,自信之心逐日消解。对于他们,我们要多一份理解、宽容和鼓励,少一点苛责、冷漠和斥责。有些后进生的头脑反应慢点,有时一个简单的语法时态听了几遍还不理解,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再多讲几遍直到他们明白;有时把语法知识编成公式和顺口溜,使其更加浅显易懂。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充分用足多媒体,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e时代,计算机和英语是两大基础学科,也是两大工具学科,因此,英语教学与计算机的应用整合是相得益彰、两美两赢之举。我校各班都装配有小媒体设备,加上校园网、ftp等的支持,充分用足网络资源已是可能和必需。教师注意运用媒体时,要做好以下事情:1.帮助学生掌握internet的常用技巧。2.推荐、介绍合适的英语学习网站,如中小学英语教研网、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室,中学英语合作网、英语猫、高中英语网等等。3.鼓励使用网络图书馆,适时完成研究性任务。4.用好网络交互性,增强口语交际水平和笔头写作能力。对于教师来说,通过网络可以得到更多自我充电的机会,提高自身语言文化、信息技术素养,提高英语素质,主动构筑终身教育体系,促进英语教学向更高层次延伸拓展。
如何打造愉快有效的语文课堂 篇8
关键词:语文;想象;有效情境;多媒体
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农村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的思想都是为了走出农村而努力学习,努力考上好的大学,在他们的观念中,一切都是为了能够获得优异的成绩。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插上想象的翅膀,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思想比较单一,再加上他们身处农村,见到的新鲜事物较少,基本上都是依靠电视来了解外边的世界,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创设有趣的情境,诱发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课堂通常都是由教师主宰,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是被动的学习,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思维的空间里自由地想象。
例如:在学习《女娲补天》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大意,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在授课的时候,我给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首先,我带领学生熟悉文章,之后,引导其发挥想象,对故事进行扩写,让学生想象一下女娲补天之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境。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在这个扩写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为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逐步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我们要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逐步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例如:在学习《七颗钻石》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关爱他人,成为能献出爱心的人。在授课的时候,我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姑娘很渴。②是什么使水罐里跳出了钻石?③小姑娘的水罐在哪几种情况下展示了它的神奇?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解答上述问题时,学生就能真正懂得本节课的中心思想,进而在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过程中,学生的素质也会得到提高。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使抽象知识形象化
多媒体教育技术飞速发展,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中,我们不能让多媒体技术占领学生的主体位置,我们不能将以往的“满堂灌”转变成“满堂翻”,这样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就会失去意义。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功效,使学生在形象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相关内容,进而为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打下基础。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借助了多媒体的形象化功能,使学生在一些美丽的图片中感受小兴安岭的风光美。师:同学们,有人去过小兴安岭吗?学生摇摇头(由于学生都是农村的,大部分学生没有去旅游过)师:那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兴安岭的相关知识好吗?接着,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小兴安岭的图片,其中有葱葱茏茏的树木,有白雪皑皑的冬天景象,还有果实累累的秋天景色……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小兴安岭的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领略大自然的風光美,逐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正确的评价中找回自我,并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进而使学生以良好的学习心态进入语文学习课堂之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充分考虑农村学生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轻松地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逐步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周小燕.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浅见[J].小学教学参考,2010(24).
[2]陈兆翠.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吉林教育,2012(11).
优化教学模式,打造有效课堂 篇9
优化教学模式,打造有效课堂
广西柳州市第一中学 刘 熙
【摘 要】有效课堂是指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并且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的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学生主体作用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状况: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中国的师生为学习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始终是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瓶颈。
随着课程改革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发展。“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老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又学有所成”等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进行全新的思考。本文从有效教学的理念出发,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视角探寻,试图找到一些“有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低效”、“无效”课堂的成因
1.认识层面的欠缺。首先,教师对教材解读不深刻。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时“眉毛胡子一把抓”,力求面面俱到,对每个知识点都是平均用力、点到为止,缺乏突破重难点的意识与能力。学生对零碎的知识无法整合,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所以收效不高;其次,教师对学生的把握不到位。在教学时脱离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制定的教学目标过多、过高。学生总是感觉自己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学习压力大,成就感低,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地挫伤。
2.课堂实施的低效运作。为了准确地传授知识,教师往往会预先写好教案,制定教学步骤,这本无可厚非。可是一旦到了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课堂教学变成执行教案的过程。为了确保课堂教学能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教师就会对课堂严加控制,排斥一切意外情况的发生。当学生提出与教案上不一样的观点和意见时,教师不是不予理睬,就是予以扼杀,每节课都是严格遵循“讲――练――评”三步走。久而久之,学生对单一的教学方式心生厌倦,逐渐出现游离或半游离状态。于是就发生了我们常看到的景象: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原因就在于教与学的严重分离,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学生没有参与,没有感悟,没有探究,没有兴趣与成就感,当然也就没有知识的构建,课堂教学也就没有效果。
上述问题都是我们在追求有效课堂过程中所应竭力避免的。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又应怎么操作呢?
二、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必须做到心中有本,即认真深入地钻研大纲和解读教材,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的编排线索,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把握教材精神,进而有效设计教学活动。
备课除了备教材之外,还得备学生,做到心中有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重点考虑的不是老师要教什么,展示什么,而是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能力、个性特征不尽相同。面对同一个教学内容,哪些学生可以自学掌握,哪些学生得在教师的点拨中才能领会,哪些学生必须在教师重点关注下才能达成目标,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只有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适宜的指导和提高,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开展。
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去,我们把教师定位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然而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论文 )因此,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潜能开发出来。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就要克服“对自己过于自信、对学生缺乏信心”的坏毛病,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具体做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两个凡是”:凡是属于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教师绝不占用;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教师绝不替代。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问题、合作解决难题,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当然,为了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发挥,还需要老师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充分发挥想象力,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3.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生如何学上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授人以渔”。
我国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导致学生自学能力薄弱,对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缺乏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因此,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强调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思考,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合作学习”则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地学习。学生在合作中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探究学习”是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调查、探究,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带着急切的心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中。把传统课堂变成生动的课堂、互动的课堂,创新的课堂。
4.及时进行教学反馈。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各种信息传递的交互活动,这种信息交流进行得如何,要靠反馈来实现。反馈可分为课前反馈、课中反馈、课后反馈三个阶段。
课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最大限度地了解学情,以学定教,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奠定基础;课中,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思想、情感、兴奋点、疑惑点、需求、表情、心理差异进行记录,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下次教学时进行补充或修正。课后,通过作业、测验、思想交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吸收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反馈教学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课堂信息由单向传递变成了双向传递,借助各种反馈信息,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策略等等,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构建四阶语文打造有效课堂 篇10
姜启华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语文学习就如走路。我们都知道,一个小孩学会走路主要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靠他自己练出来的。孩子不用教也自然会走路,大人的教只不过让他少摔跟头,走得更早、更好而已。语文学习,学生也可以不用老师教,他们在生活中随着年龄渐长,识字日多,他每天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参加活动、发表意见„„从日常的言语交际中,不断地吸收语言材料,耳濡目染,薰陶渐进,也自然就会说、就会写,只不过,经过老师的教,学生会说的得更好、写得更美。而且,语言的使用有文野之分、优劣之别,如果不经过学习,语言水平就难以提高。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语文在高考中不易拉开分数差距,有的老师、家长、学生认识不到位,以为语文学不学都能学好,忽视语文学习,甚至把语文学习的时间挪去做数理化题目、背英语单词。再加上语文学习媒介的多样化,影视、课件、名师授课光盘等等,让我们的语文老师显得那么无奈!那么势单力薄!
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守住语文的“一亩三分地”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篮球巨星姚明也曾说:“最重要的就是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跟着兴趣走。”这些都说明: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语文教师要坚守住语文学习的阵地,不仅要大力宣传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更要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让语文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使学生愿学、乐学,“乐中学、学中乐”,才能赢得学生,才能搞好语文。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抓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少老师已有精彩论述,这里就不在一一赘述)
但是,学生的语文兴趣培养起来了,并不意味着就能成功。因为 兴趣是暂时的,尤其是对品质、毅力并不坚强的中学生来说。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又符合语文学习本身的规律。人们常说:“教有法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那么,中学语文学习的根本方法在哪里呢?
基于以上思考,本人经过多年的学习、教学和反思,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毕节市第四实验高中高二实验班制定了一个师生共同遵守的“课堂宪法”。经过近段时间的实验,结合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这个语文课堂的“宪法”逐渐成型,它就是“四阶语文学习法”。构建了“四阶语文”,方能打造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下面细述出来,以就教于各位方家。
二、“四阶语文”的内涵
四阶语文是根据语文学习的规律,结合考纲要求,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分为“读”“思”“练”“品”四个阶梯,对应考纲上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赏评价”五个能力层级。
1、读
学过语文的人都知道,学习的第一过程是读书——阅读文本。学习教材是这样,做练习、考试也是这样。学生是这样学习的,老师也是这样学习的。考察教师的教学过程,莫不是先读文本,再看注解,再查资料,之后再设计教案、学案,接着是上课、训练,最后是总结、检测。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为:老师是怎么学习的就应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所谓“怎么学怎么教”;老师是怎么备课、出卷的,也要把这个经过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所谓“怎么教怎么学”;老师是怎么改卷的、怎么评分的,也应把这个情况告诉学生,甚至让学生充当改卷老师,让学生明白答卷的注意事项,所谓“怎么考怎么练”。而以上三个过程之始,就是读!所以我把读阶放在第一层级。
读阶主要是解决对文本的熟悉问题。通过各种方式的读,让学生熟悉文本,完成考试大纲中的“识记”的要求,进而为后面的各阶学习奠定基础。读的分类:平时读,考试读
平时读可以慢读,回读,品读,读出文本之美和个性之美;考试读必须快读,读出问题、读出答案。平时读是为考试读做铺垫、打基础;考试读是平时读的检测。以下着重从平时读的角度进行阐述。
读的内容:读文本、读注释、读参考资料、读课后习题。读的方法:默读、朗读、美读、个性读,带着兴趣读、带着目的读、带着问题读、带着情感读。
读的要求:
第一遍通读,以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为评判标准。为此,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课文及注释,注释没有的要查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同时完成预学评价单上的任务。
第二遍朗读,以声音洪亮为评判标准。学生逐字逐句朗读时就能发现默读时跳过的一些不认识的字词,也便于老师和同学发现错误,带有初步诊断检测的目的。而且,高声朗读可以克服害羞心理,可以让内向的性格逐步外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教室充盈学习的气氛。
第三遍快读,以速度快、不掉字为评判标准。目的是熟悉文本内容,尤其是在诗词的教学中,快读能让学生对文本有一种总体的感觉。同时,快读可以锻炼学生的口齿,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第四遍美读,以能正确传达文本内容、声情并茂为评价标准。要求有停顿、重音,抑扬顿挫。这种读法可以模仿名家朗诵,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第五遍个性读,以突出个性而又不失去原文思想情感为评判标准,也就是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含有再创造的成分。学生可以用唱读、齐读、对读、轮读、综合读(边读边舞)等方式。
通读放在新课预习时进行,朗读可在早读或课时充裕的情况下在课堂上让学生读。快读可在课后进行,美读和个性读放在对文本解读较深之后进行。“五读”之后,学生对诗词及短小的文本即能成诵。即使是篇幅比较长的文章,度过几遍之后,对文章的内容也有了初步的感知,为后面的思阶、练阶学习打下基础。再说,好文章、好诗词读得多、记得多,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就会提高,不仅高考要求的识记名篇名句的要求能够达到。而且,由于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高,“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2、思
在对文本熟悉的基础上,必须进入语文学习的第二阶:思。只读不思就如小和尚念经,读得再多用处也不大。子曰:“学而不虽则罔,死而不学则殆。”早就论述了“思”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也许有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我们哪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读百遍?
思阶主要是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综合任务。在思阶,着重要理解文本内容,分析写作方法。在读阶的论述中,我说到,“怎么学就怎么教,怎么教就怎么学,怎么考就怎么练”。读了、感知了文本之后,就要思考:文本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他是用什么方法告诉我们的?简言之,就是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由于语文课本上的文本千姿百态,各种题材、体裁的作品都有,如何归纳,颇值深思。对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的一些方法来尝试。
图形法。让学生设计图形理解文本内容,将文字内容转化为图形。一方面学生要通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思路;另一方面,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自行设计图形,既包含了对文章的理解,又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视角,含有创造性的成分。这样子训练,学生对文章记忆会很深刻。由于是自己设计的,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宇宙的边疆》时,学生把课文的结构设计成一面五星红旗。整面旗帜代表着人类向科学进军的科学精神,旗杆代表着探索宇宙的意义和方法,是课文的一至四段;旗帜代表着文章的主体内容(第五段至文章结尾),上面的五颗星星代表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空白部分代表未知的领域。又如,教学《动物游戏之谜》时,学生把文章结构画成了一颗大树。对大树结构的解释是:文章前四段是讲动物的行为,虽只举例三种,但“三”代表多,就像一颗大树的 叶子一样,数不胜数,第四段是动物游戏行为的小结;第五段到第九段是动物游戏的分类,分三种,就像一颗大树的三个枝桠,而第八、第九段是过渡段,正如大树的树干;第十到第十五段是讲动物游戏行为的原因,分别介绍了四种假说,正如大树扎在地下的明显的四条根须,而其他的看不见、数不清的根须是人类还未弄清的动物游戏的秘密。形象直观,便于理解和记忆。
概括法。用几个字或词语将文章内容概括下来。如教学柳永词两首的时候,把柳永的《望海潮》归纳为“美——爱(赞)”,即外在描写杭州的美景——形胜之美、繁华之美、湖山之美、官民生活之美,源于诗人内心对杭州的热爱和赞美;《雨霖铃》归纳为“凄——伤”,即全词景物描写的凄冷以及离别时的冷清、伤感场面和离别后的孤寂、凄凉场景,画面凄清,源于诗人内心对离别的难舍与感伤。
思阶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把文本知识问题化,完成问题解决评价单。在思阶的学习中,也要注意问题的拓展延伸。比如,课文是这种写法,可以问学生,是不是只有作者这种表达方式?你还有没有别的方式来表达?只是我们要注意把握时间和度,不要为了拓展而忽视文本内容。拓展应该在学好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完成文本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例如,我在教学必修一《别了,不列颠利亚》后播放“香港回归”的视频新闻,让学生区别文字新闻和视频新闻。
本阶的学习与下面的品阶学习联系十分紧密,有时思阶和品阶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只不过品阶的要求更高而已。
3、练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学生要形成能力必须要通过训练完成。前文说到,要“怎么考就怎么练”。以往我们把练分为课内的当堂训练和课外的作业练习两部分。课外训练,很多时候是由学生自主完成。成绩好的学生,能够自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练习;而成绩差的学生、自觉性不好的学生,往往是抄作业,并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长期下去,优生越来越优,差生越来越差,“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课内训练,由于有教师的组织,有训练要求,具有调控性和可 操作性,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课外练可控性不好,因此,我这里说的练是指课内练。
课内练,也即课堂训练,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高质量的练习是高质量课堂的基础。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设计好每一节课的问题拓展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一般应该包括基础巩固、内容检测、知识应用、拓展延伸几个板块,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内容。
曾小勇老师说,与其争取每一分钟学习,不如争取学习的每一分钟。我们要当时间的管理者,就必须讲究效率,而练阶就是讲究效率、打造有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总之,练阶的目的就是把考试常态化,让学生适应高强度的训练,集中精力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
4、品
就语文学习而言,对文本的理解、分析,多数有定论,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对作品的鉴赏评价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如果说思阶有方法,理解分析有老师指导、资料参考,那么对文章的评价鉴赏更多的是要靠悟、靠品。
品阶的学习包含了对文本的鉴赏评价。品的内容根据文章体裁的不同有不同的品学内容。以诗歌为例,品阶的目标是:品词品句品形象,品思品情品技巧。从高考古代诗文考试的角度看,也不过是赏析形象、品味词句、把握思想内容和情感、鉴赏艺术手法等。平时训练这“六品”,让古代诗词的阅读变成程式化的东西,学生自然会胸有成竹。换句话说,就是把课堂变成考场,只不过平时课堂容量少,考试容量大罢了。
品阶的拓展要注意度的把握,量不能太大,但是所选例子一定要有代表性。品阶的结果也要通过练习来验收。
三、“四阶语文”的注意事项
1、四个学习阶段的层递性和交互性。四阶语文学习一般步骤是先读,后思,接着练,最后再品。然而,具体的文章不同,四阶可以穿插进行。比如,在读的时候,就可以思,即带着问题读;品了之后还可再读,即带着情感读、带着个性读。但是,每一课时要完成的是哪一阶或哪两阶,教师在设计学案时一定要清清楚楚。不图多,唯学生能掌握、有收获即可。
2、注意教材的取舍
如果照这个方法,有的课文在读阶就会很花时间。如戏剧、小说,篇幅很长,读的时候就只能大胆取舍。例如,必修四《窦娥冤》选了全剧的绝大部分:三折一楔子,整整十二页。学生从头到尾通读一遍,一节课都不够,怎么读?只能略读、选读。如果学生感兴趣了,课后他们自然会再次通读,直至读通。而有的文章内容博大精深,如经典名篇《林黛玉进贾府》,只能就其最精要之处进行学习,而不能面面俱到。
3、“四阶语文”的指导思想
四阶语文学习是立足于师生的学习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适当开展组间竞赛、小组展讲、模仿创作、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四阶学习反对千课一面的教学模式,主张彰显语文的个性——文本的个性和教师的个性。学习语文有方法,每类文章有不同的学法,每节课有不同的上法,真正体现“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有法”。
“四阶语文”是本人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的心得,才刚刚起步,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教育界的同行批评指正!
“四阶语文”借鉴了许多老师的研究成果,在此深表感谢!
【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推荐阅读:
如何打造高效美术课堂11-03
如何打造课堂教学亮点07-12
浅谈如何打造数学高效课堂08-18
如何打造青年教师优质高效课堂09-12
浅谈教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论文07-03
语文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06-27
伽族课堂-如何打造瑜伽馆经营模式06-19
有效问题打造高效课堂06-09
如何打造标杆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