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如何打造学校特色(共12篇)
校长如何打造学校特色 篇1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 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校长, 笔者认为, 如果能让学校的每位教师理念先进、业务精良、师德高尚, 这才是提升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根本保证。为此, 打造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 应该是中学校长千方百计、倾尽所有精力去做的一项核心工程, 即灵魂工程。“精良”二字的内涵可分开来解释, “精”有“业精于勤”之说, 可以理解为教师所具备的较高的、精湛的业务能力。目前, 每所学校为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都有其独特的做法。例如, 举行各种说课、赛课活动, 新老教师的结对子活动, 骨干名优的引领课, 校本研修及各种方式的培训等, 为了教师业务的“精”, 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但是, 想真正提升教师的良好的职业素养, 使之拥有高尚美好的内心世界, 拥有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境界, 真正成为为人师表的楷模, 恐怕不是搞点培训等常规做法所能达到的。而这也正是“精良”的“良”字的内涵所在。这才是对我们校长最具挑战性且需长期性和领导艺术性来完成的一项塑造灵魂的工程, 对此笔者的想法如下:
以人为本, 营造家庭氛围, 形成凝聚力
“以人为本”突出强调的是对人性的理解与尊重。美国著名的哲学家与教育家杜威说:“教育, 育人是目的。学校中的一切都是为了人, 为了学生和老师。”要想实现“为了学生的一切”, 那么首先校长就要树立“为了教师的一切”的理念。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半封闭管理的学校, 教师全天活动都在校园里, 从早到晚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作为校长应从一草一木、一点一滴做起, 让校园最大限度地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 充分感受到家的氛围。休闲的棋房, 健身的乒乓球室、篮球场, 温馨的教工餐厅, 无论是可感的硬件设施还是和谐的干群、同事、师生、生生关系, 都体现着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 许多教师一日三餐吃在学校, 以校为家, 学校人气十足, 凝聚了人心。做到了“一个好校长不一定是每天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的人, 但一定是让大家不愿意每天最后一个到校、第一个离校的人”。
弹性、科学的制度管理, 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人本化、制度化是学校管理的两条线, 人本是基础, 制度是保证。学校要想确保有序发展、可持续发展, 制度化管理如何执行是校长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规范管理过程, 让教师在一个协调、融洽、合作、理性的工作环境中高效率工作且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这就要求管理中, 既要有制度的约束与保障, 又要彰显其管理的人性化。其核心精髓就是两个字“弹性”。
1.弹性之一:体现在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 实现管理方式的多样化上
在任何一个群体中, 整齐划一, 绝对化都是不符合规律的, 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只要有人群的地方, 就会有不同, 就会有差异。校长应该善于发现差异, 承认差异, 并且尊重这种个体的差异性。在完善制度的同时, 实现管理方式上的多样化。另外, 在教师的使用上, 要人尽其才, 让每位教师与员工都能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使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同时, 在统一制度面前, 弹性的执行也是可行的。我校的规章制度中有“迟到早退罚款”的说法, 但对于那些早来晚走、增优补差的教师, 真的是有事早走晚来时, 学校不但不执行规定, 还为其大开方便之门。这些做法, 都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促进学校的发展。
2.弹性之二:凡事以“和”为贵, 实现自我管理的最高境界
古人云:“家和万事兴。”在严格规章制度的保障下, 实现和谐管理还有一字真经, 那就是“和”。甚至在有些问题上不妨来点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作为学校的管理者, 坚持创设家一样的氛围, 致力实现人与人之间这种“和”, 有和就有合作, 有和就有自律, 有和就有了创造力。校长还要特别注意树立服务意识, 把自己的热情与信任传递给每位教师, 将自己的亲和力与宽容从家庭一员的层面传播给每位教师, 用理解、宽容、合作为教师营造一个自信、自主的环境, 力求让广大教师在校长的“和为贵”中自觉工作、创新工作, 使全校师生乐意去实现并力求实现自我管理这种管理的最高境界。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形成独有文化底蕴, 提升教师的境界
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长做好的四件事之一就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于漪校长也说过这样的话:“学校不管采用怎样的思路办事, 有一点切不可小视, 那就是学校的文化建设。对学校文化建设不重视, 建设到什么程度, 影响乃至决定学校的形象、质量和生命力。”可见校园文化建设是校长治校工程中的重要工作。笔者认为, 校园文化前三个层面即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制度文化、里层的行为文化似乎都是可操作的, 唯独第四层———深层的精神文化是需要我们精心培育的。回顾中外各所著名大学的发展历史, 每个学校都有其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像普林斯顿大学, 以“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为校训;清华的“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在培育一代代莘莘学子的同时也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背景, 提升了育人者———教师个人的精神境界。作为初中校长, 更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让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积极向上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 使我们的学校逐渐拥有一些光荣的传统, 并将其作为学校引以为荣的文化积淀, 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笔者所在的光华中学, 虽只有短短的不足十年的历史, 但校园文化建设颇有成绩。广大的教师为增优补差早来晚走, 毕业班教师为提升成绩披星戴月, 师生间教学相长, 各项成绩均名列本区前茅, 收到良好的社会声誉与影响, 自己独有的一些特色文化正逐渐形成, 虽然几年来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但一些光荣传统却得以传承。
以身作则, 提升威信, 全面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与爱心
学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校长首先是一个教育者, 然后才是管理者和领导者。校长作为“教师的教师”, 必须牢牢抓住教学过程的监控, 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传承文明, 让自己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
校长的主要角色是教学的领导者, 是一校之魂, 校长的思想、办学理念对教职工的价值理念和追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精良教师队伍的打造是通过教师自己主观的孜孜不倦学习达到的, 那么此刻, 校长就应是一位学习者。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在文明的对接与传递中, 必须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使自己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管理者。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校所有的教育者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学习者的环境, 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基础, 使教师良好素质形成有可能。用校长的实际行动, 以身作则, 为广大教师的内涵素养的提升做出表率。
2.提高威信, 勇于承担教育责任与使命
曾经看到这样一段话:“有作为校长抓课堂, 没作为校长抓门房。”“校长要真正做到: (1) 情况在教学中了解; (2) 问题在教学中发现; (3) 经验在教学中总结; (4) 难点在教学中突破; (5) 政绩在教学中创造。”读后很有体会, 作为校长, 不应为日常琐事困扰, 而应深入课堂, 靠前指挥。只有这样, 在教师中才能真正树立自己的威信。只有深入一线, 才能切实了解教师的想法, 知晓教师的冷暖, 才能真心将自己对教师的关爱落到实处, 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情感威信、道德威信、管理威信, 才能和广大教师一道承担起为学生一生奠基的责任与使命。
校长在管理中既要为学校总体建设勾画蓝图, 让全体教师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同时还要有为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而实施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行为, 更要把打造灵魂工程放在目标首位, 精心去设计、完善使广大教师师德高尚、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真正的人本化管理方略, 探索、开拓让校园拥有独特传统文化底蕴的措施和办法, 弘扬、创造使校园充满学习力、竞争力、积极向上, 促进学校和谐、持续发展的精神与实力, 这将是校长管理实践中不懈的追求。
校长如何打造学校特色 篇2
临河区第二小学 2012.12.14
提升校长课程执行力,打造人民满意学校
校长课程执行力是校长在课程政策的指引下,带领学校教师有效地执行课程改革目标的能力。校长对课程设置的理解决定了学校是否能落实课程要求,我认为其中三种因素是重要的,即“课程执行规划”、“课程执行团队”、“课程执行环境”。新课程在管理制度上的创新集中体现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权责框架。校长作为课程执行的领导,肩负着“承上启下”的使命,首先要把国家和地方的课程计划贯彻落实到位,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结合学校的实际,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实现师生的个性发展和特色发展。
一、课程执行规划是校长课程执行力的前提。
(一)正确解读国家课程政策、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形成明确的“学校育人目标”与“学校课程理念”。
我校提出了明确的“办学思想和三风一训”,即:“一切为了学生、教师、学校健康、全面、持续的发展,培养正德明智,博艺创新,勤朴诚信,儒雅谦和,体格健壮,心理健康,追求理想,奉献爱心”的一代新人。在课程设置上提出了国课必开、特课特开的校本课程特色,大小课结合,必选修结合的特色课堂,增设了每日15分钟的书法课,传承文学国粹,历练写字功底,实施校本教材《书法、书心、书神》,增设每日15分钟晨读,传诵经典国学,践行校本教材《诵文、美文、作文》,增设每日15分钟朗读课,英语课程从一年级开设,并编撰了英语校本教材《和世界对话》,每周有一节阅读课,每天半小时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每学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个别班级增设了舞蹈形体课,开设了乐器课,四至六年级开设了葫芦丝和巴乌两种乐器演奏课,同时学校开设了音体美专用教室,成立了18个兴趣小组,艺体教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用“课程意识”来提升学校工作,结合国家课程政策,时代社会需要,个性发展需求,地方文化渊源,学校实际条件,规划出了我校“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与计划,形成了临河二小学校课程蓝图,即“生本化的国家课程,特色化的学校课程,个性化的艺体活动课程”。
(二)通过目标比较、差距分析、活动体验、学习培训、交流讨论、参与决策等手段,让校长和教师建立起良性的沟通,增强教师的认同感和自信力,让学校的“育人目标”、“课程理念”、“课程体系”与“课程计划”在师生中广泛传播和准确理解,让“课程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让“育人目标”成为行动的价值取向,让“课程计划”成为团队的行动指南,这样校长的课程执行力才算得到了有效的执行。
二、课程执行团队是校长课程执行力的核心力量。
教师团队是最具有能动性和自主性、创造性的因素,校长的课程执行力最终要靠学校干部和教师去实现,光有“执行认同”和“执行意愿”是不够的,更需要“知行统一”、“行知并进”的执行力,为此,我们从“打造两支队伍”、“提升四种能力”去行动。
(一)分解目标,科学分工,权责分明,构建和谐互补的干部队伍,形成“勇于担当,善于合作,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二)在教师中建立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项目组的组织,调动教师在课程设计、开发、评价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参与课程领导、课程建设、课程评价,共同解决问题。
(三)提升四种能力。
1. 通过“教师书吧”、“论坛博客”、“教师成长档案”等组织机制,提升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
2. 通过“主题教研”、“课堂观察”、“微型课题”等形式提升教师课程研究能力。
3. 通过以“五步课堂有效教学”为突破口,以国家课程为先导,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
4. 通过课程的目标参照评价和校本课程质量以及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发展提升教师课程的评价能力。
三、课程执行环境是校长课程执行力的强大牵引。
课程执行环境是校长领导学校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保障,没有适当的环境支持,校长的课程执行力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一)学校的外部制度环境,尤其是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评价,直接影响校长课程执行力的实施,所以适应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评价制度是我们所期望的。
(二)学校内部环境要强调过程落实,抓好学校网络媒体建设,将教学反思结果予以呈现,将教师工作学习业绩荣誉予以呈现,将激励机制引入课程执行中。
(三)改革考核与教师评价制度,建立注重课程执行过程,注重课程执行绩效,注重教师发展变化的评价机制。
在校长课程执行力方面,我校刚刚开了一个头,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有不少的经验、教训,然而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开拓、创新,我想梦在远方,路在脚下,朝着明确的目标挺进,去打造和提升课程执行力,就会实现我们的育人目标和办学宗旨,办出人民满意的学校。
临河区第二小学
如何当好中心学校校长 篇3
一、校长要有正确的办学思想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办学思想则是校长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只有追求卓越,修炼了先进的办学思想,才会具备引领、指导的发言权,引领策划,指导纠错,支持协调才能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措施对路,创新有道,才能将自己的先进思想转化成师生的行为和动力,办出公平、优质教育。近几年来,我一直坚持规范办学和特色学校相结合、全面发展与发展学生个性相结合、常规工作与教育教学科研相结合、科学管理与思想工作相结合的办学思想,把办学思想落实到每一个管理环节中,内化为所有教师的内在动力。有了正确的办学思想作为指导,再加上全体干部教职工、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各项工作效率、教育教学质量、社会各界的认可程度逐年提高。
二、校长要树立的牢固服务意识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领导就是服务,这种服务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后勤,而是工作中的引领和指导。在工作中要求中心学校班子成员及各学校校长树立“领导、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强化全镇教育干部“五个方面”的服务,服务于团队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于教师教学教法的指导,服务于学生矛盾问题的处理,服务于教师实际困难的解决,服务于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校长不仅要把自身定位成一个“服务者”,还要把学校打造成面向社会的“优质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我主动争取社会有关部门的支持,对校园周边车辆交通、营业摊点等进行综合整治,确保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办学环境学校。坚持以服务育人为宗旨,以师生、家长、社会满意为目标,处处关爱学生,为学生今天的愉悦学习、健康成长负责,为学生的将来学习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如今走进该镇每个班的教室,黑板已被白板代替,每个班都安装了班班通设备。大的触屏液晶屏幕,崭新的投影设备,宽带网络让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就连最偏僻的八里岔小学,基础设施、设备配套也得到较大的改善,实现了“学校无危房,学生有餐厅、浴室,配备太阳能、洗衣机,学生有标准健康课桌椅”的目标。别具一格的校园布局,现代化的楼群设计,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先进的多媒体,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宽阔的运动场地……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师管理上,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为教职工多办实事,多听取教师意见,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每件事,通过开展说课比赛、评课比赛、现场教学案编写、现场论文撰写、老中青教师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评选等活动,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为教师的成长与成功铺设跑道,搭建平台,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让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荣誉、有前途,每年看望有困难教师200多人次,近年来80%的学校为教师办公室安装了空调。管理变成服务,命令变成感召,威严变成亲和,尊重教师、关心教师、服务教师,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激励全体教师无私奉献、敬业爱岗、敬业爱生、为人师表。
三、校长要深入基层第一线
农村校长是极度忙碌的,忙安全、忙会议、忙应付、忙创建……风吹雨打、来去匆匆是他们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校长的主要工作是提高教育质量,所以,校长不能坐而论道,而是应该从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深入基层第一线,专心致志抓教学、抓管理,更好地了解教学、引领教学,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办人民满意教育。校长要通过勤转、勤查、勤听、勤谈、勤记、勤思,发现每一位教师的优点、特长,对教师的工作成绩与进步,做到虽微必应,而不是置若罔闻;要多和教师交流、沟通,要多问问学生、多征求一下家长社会对学校发展和工作的意见。我们让全镇中小学校长亲临教学第一线,走进教室代课,既能做教师的榜样,也能使自己锻炼成教学的行家,进而成长为指导教学的专家;积极参与年级组、备课组的活动,切实帮助提升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学设计的质量;坚持走进课堂,把握教师的教学状态,在此基础上思考采用什么举措激发并保持教师的教学热情;向教师宣讲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方法,转变教职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指导教师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我经常带领中心学校的班子成员,深入学校、班级、学生、课堂、教师,了解师生的真实心声,改善学校办学的条件,解决师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真正急师生之所急,想师生之所想。
四、校长要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潜在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心理情感走向、学习生活态度和职业幸福指数,进而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作为一校之长,校长有义务为教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我们凝聚全校之智,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展现校园文化特色,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校园文化建设,激发校园活力;以特色学校创建,提升学校品位,全力为师生营造一个恬静雅致、自然优美、整洁舒适、文明向上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让校园文化教育质量成为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动人乐章。作为校长,要深刻领会环境育人、文化陶冶人的真正内涵,倾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近年来,我高标准规划校园环境,大手笔建设校园环境,打造校园静态文化,由于各校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措施得力,工作到位;精心装饰、巧妙设计;全镇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整洁、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做到了净化、美化、亮化;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校园处处用文化为学校立魂,用文化浸润孩子心灵;校园文化建设卓有成效、亮点纷呈:双沟镇中心小学“琴韵”“棋品”“书香”“画趣”校园文化,回民小学的书法艺术长廊校园文化,陈湾光彩小学国学经典校园文化,肖坡小学的美丽乡村校园文化……各具特色,营造了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
总之,校长有正确的办学思想、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经常深入基层第一线,重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一定能和谐发展。
校长如何打造学校特色 篇4
张校长好, 贵校利用不到两年的时间, 多方发力, 全方位打造校园文化, 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笔者也为此吸引, 来到了贵校。感觉到现在的校园不仅现代、美观, 充满以师生为本的人文气息, 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文化逐渐浸入师生的心灵, 潜移默化地在改变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很欣慰贵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已经处于一个相对比较高的起点了。但我们总是要面向未来的, 因此, 请问在学校文化建设上, 您进一步的打算是什么?确立这样的目标理由何在?
张:您的问题正是我现在重点考虑的事情。彼得森和迪尔提出了文化建构的三个步骤:解读文化、评估文化、重构学校新文化。我校已完成了解读文化的阶段, 下一步要以评估文化为导向, 重构学校新文化。对于学校新文化的建设, 我以为首要的是要有现代的思想、国际的视野、悠远的情怀、高远的境界。而所有这些精神维度的因素都必须从经典中来, 到实践中去。为此, 我们打算以打造“书香校园”为抓手, 通过建章立制, 规范师生阅读行为, 内化师生阅读习惯, 鼓励师生诵读经典, 博览群书, 培养师生丰厚的人文素养。同时, 在校园环境文化方面, 贯彻黎苗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统一的做法, 建设孔圣广场和黎苗文化路, 把校园做成一本书———一本学生三年读不完的书。
二、陈:
我十分认同您“书香校园”的发展路向。享誉世界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是学校最根本的任务”、“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 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没有读书的需求, 整个教育制度就会垮掉。”对此, 您有怎样的看法?请您描述一下您理想中的“书香校园”。
张:我十分认同苏氏把读书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甚至整个教育制度基石的看法。“一所学校可能缺少很多东西, 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 但只要有书, 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 那么, 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确实, 不可以想象有不读书的学校, 也不敢想象一所没有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学校是一所合格的学校。
我理想中的书香校园是:树木葱茏挺拔, 争妍的花朵布满校园的角角落落, 操场上欢声笑语;漫步校园, 能看到师生或正襟危坐、或凝神深思、或读绘浏览, 沉浸在书海中的师生成为学校最美的一道风景;图书角和图书馆是师生最受欢迎的地方;校园内放眼处是琳琅的典籍, 诗文和经典点缀着桤柱廊檐;零落的墙角开辟成读写专栏或阅读交流区, 展示着师生们丰硕的阅读交流成果;阅览室是师生乐于流连之所, 这里陶冶着师生的心境、荡涤着他们的灵魂;学校的网站、广播站不断推荐好书、新书。总之, 书籍的芬芳溢满校园, 广大师生徜徉书海, 读书已然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三、陈:
您的“书香校园”的构想十分美好, 但美好的构想要落地, 要靠坚实的制度和扎实的行动。在打造书香校园的制度建设方面, 您有怎样的思考?对于教师阅读这一块, 当前学校采取了哪些具体有效的措施?
张:书香校园的建设和持续发展最根本的是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 我的思考如下:
一是成立以校长、副校长、各年级长、教研组长为核心成员的阅读管理办公室, 由教研室具体管理。阅读管理办公室负责研究具体措施, 实施学校的读书计划, 创新工作思路, 组织读书活动的扎实开展与有效评价。
二是完善学校预算制度, 加大投入, 将阅读学习经费列入年度预算范畴。保障并加强学校阅读资源的建设, 比如建好学校的图书馆, 阅览室、网络平台、校刊板报等;比如保障图书资源的更新, 充实;同时保证各项阅读计划的实施和阅读活动的具体开展。
三是制度化学生阅读课程的开设, 每周开设一节学生阅读课, 保证师生的阅读时间;切实加强写字与阅读教学的研究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将写字与阅读教学情况纳入教学的常规管理中, 明确师生阅读活动常态化。
四是健全各项阅读学习制度和阅读活动开展制度。学校针对教师、学生、年级组、班级制订相应的阅读学习制度, 明确阅读的目的, 规定阅读的任务, 鼓励读书笔记和教学反思的写作。制度化开展师生共读共写、亲子共读、读书成果展示会等活动。
五是将师生集体以及个人的阅读学习情况作为考核评价的必备指标计入绩效考核体系。
至于教师阅读的具体措施, 一是组织教师阅读经典名著, 开展“四个一”读书活动, 即每年读一本经典著作、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读一本教育期刊、每周读一篇教育成果作品;二是每个月开展一次读书笔记和读书反思竞赛, 并评选出本月的6位“书香教师”。三是开设教师读书论坛以及读书心得交流大会。四是组织“书香家庭”、“书香年级组 (处室) ”、“书香教师”的评选。五是要求教师每年订购一份专业杂志, 上交一份高质量的教育论文或案例, 要求建立并及时更新个人或班级博客。六是鼓励教师发表论文并给予绩效奖励, 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和出版专著, 对教师出版的关于教师培训、学生教育有推广价值且能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设的教材类书籍提供资金支持。七是提高校刊《探索与实践》的办刊质量, 丰富栏目设置, 使之成为师生阅读学习、展示自我的最佳“舞台”。除此之外, 学校还要引导、督促家长参与读书活动。
四、陈:
教师在学校读书生活中无疑占据了主导作用。首先“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其次, 阅读乃是教师思想和创造的源泉, 是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 没有书, 没有阅读的渴望就不成其为教师。再次, 教师最重要的教育艺术之一, 就是激发学生的读书之乐, 教师要成为学生读书的引路人。对此, 您有怎样的认识?当前贵校教师的阅读情况怎样?您觉得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对于教师阅读, 您有怎样的期待和要求?
张:韩愈曾说:“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 作为文化的传承者, 知识的传播者, 智慧的促生者, 心灵的塑造者, 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自身的素养无疑是教育的第一要素。教育, 天然需要教师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 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 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一种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去追寻包罗万象。因为只有教师包罗万象、情致高远, 才能把生命读得开阔、灵动、乐观、豁达、鲜亮;才能把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 世界的多样与神奇, 世事的无端与诡异, 传授给那些求知若渴的莘莘学子。而教师这些素养的形成以及人生境界的提升, 阅读无疑是其基石。终身学习、持久阅读、经典阅读、海量阅读, 阅读是教师精神滋养和生活创造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 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 那么, 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同时, 教师的读书习惯, 会直接影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 培养对书的酷爱, 使书籍成为学生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 这些都取决于教师, 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占何种地位”。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 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从一定意义上说, 教师的读书爱好, 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当前, 高考制度的改革正昭示着素质教育的美好前景,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无不显示出跳出题海、跳进书海的发展趋势。把学校办成书籍的王国, 师生们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 学校必将更加美好。
《中国教育报》曾报道教师读书的现状不容乐观, 分析时还算客气, 给我们的有关教育部门和老师留了许多面子。我们的那么多教师基本上是不读书的。肚子里没有书垫底, 拿什么奉献给学生?当读书没有兴趣、没有形成习惯的时候, “没有时间”就会成为借口, 读书就会成为教师的负担。“想读但没时间”的确是事实, 可是依然有老师读书废寝忘食, “压出时间的油来”, 但这只是孤零零的几朵花, 离万紫千红还很远。如何推动和引领教师读书, 我们还任重而道远, 我们要开动脑筋唤醒教师。教师确实忙, 但要做到疲惫但幸福地阅读着, 而不是无奈地愚昧而痛苦着。
从我校来说, 大部分教师阅读量普遍较少, 阅读基础差, 有些教师对读书认识不足, 教育能力差, 上台演讲激情不足, 自信不足, 其本质还是读书少。但也有部分教师, 会坚持陪学生读书40分钟。
对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量少的老师, 我相信只要坚持引导, 老师们也会喜欢上自己的阅读领域。我校每周教师“成长、交流、反思”论坛举办近三十期, 许多老师已上台演讲过3次, 他们反思的水平越来越高, 许多反思就是在阅读中提高的。
我期待我们的老师“要天天看书, 终生以书籍为友”, 认为“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 它充实着思想江河。”我期待老师的阅读不是为了明天上课, 而是出自本性的需要, 出自对知识的渴求。我期待教师首先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 一个善于指导学生读书的人。
如何打造特色小镇 篇5
一、特色小镇的打造原则
1、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
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其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因此,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镇的首要原则。
1)保持鲜明的地域特色。
崇明江、河、湖、海齐全,水资源丰富,特色小镇的打造应体现“水乡”的地域特色。
2)保持鲜明的产业特色。
崇明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林、渔资源丰富,特色小镇的打造,把所在地的产业优势糅合进去,着力培育支柱产业,或“农”,或“林”,或渔,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
3)保持鲜明的生态特色。
茂密的生态林、发达的生态农业基地、绿色产业体系、生态型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低碳的生活方式,决定了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符合“现代化生态岛”的建设目标,保持其 1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鲜明的生态特色。如在环境设计、建筑设计、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循环经济等都要注入“生态”理念。
4)保持风格的独特性。
不同区位、不同模式、不同功能的小镇,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都需与其产业特色相匹配,一镇一风格,不重复、不趋同,确保特色的唯一性。
2、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生性、鲜活性
乡土文化是“小镇文化”的内核,也是小镇最有魅力的元素之一。只有外壳,而无鲜活乡土文化内涵的小镇是难有生命力的。
所谓“原生性”和“鲜活性”,是指用独特的自然风貌、生活习俗和人的生产劳动等社会性生态元素,诠释小镇文化传统。崇明可供挖掘的乡土文化十分丰富,如纺线、织布、蒸糕、做圆子等生活文化,土布服饰展示、传统婚庆仪式等民俗文化,推铁环、踩高跷等游戏文化,等等。只要善于开发、善于利用,就一定能够让小镇散发诱人芳香。
3、务求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国内外许多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结合产业规划统筹考虑,这样才能有望保持小镇持久的繁荣。目前,崇明许多小镇功能的衰退,便是一个反面例证。
崇明生态岛的功能定位,限制了不少产业的发展空间。正因为如此,选择和培育一个适合小镇自身发展的产业,更显重要。一个有活力的产业,能凝聚人气,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同时能促进就业、繁荣市场。
崇明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把农业、渔业、林业、商贸业,以及饮食等各类服务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全面规划,选择适合小镇发展方向的产业做强做大,逐步发育成为小镇发展的有力支撑。
4、赋予小镇生态旅游功能
与传统小镇相比,特色小镇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聚居形式和生活模式而存在,同时还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贸易、休闲、度假的场所。
因此,从道路、交通、环境、建筑风貌,到功能布局、各类设施,从休闲、娱乐,到餐饮、商贸,在充分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外,一切要从打造生态旅游小镇的思路出发,精心打造,务显“特色”,使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成为小镇赖以发展的产业之一,为小镇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5、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点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是标新立异,不是政绩工程,其根本目的是为改善民生。因此,小镇的打造不但要体现现代化、生态化,更要体现人性化。小镇的发展模式,不但要服务于生态岛建设的大局,更要为百姓生活谋利益。
由于特色小镇一般选择远离现有繁华城镇,因此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都要服从于人性化的设计。
只有把改善群众生活作为打造特色小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才能体现小镇打造的真正价值,创造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生态宝岛。
二、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及宜建形态
功能定位特:色小镇将适应大休闲时代的发展趋势,按照提升崇明资源品质和旅游品牌、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内在要求,建设综合性、多功能、多业态的小型旅游区和生态居住区。重点发挥“三大功能”:生态居住功能,旅游、度假功能,产业培育功能。
宜建形态:结合崇明产业分布和人口分布特点,按功能区分,崇明未来最有潜力的小镇主流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民居生活—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三位一体”模式和休闲、商务、度假等“驿站”模式。
前者,以独具特色的民居、公共建筑和配套特色商贸业为“壳”,以特色民俗文化、生活文化为内核,以周边特色旅游资源(自然资源、特色农业、特色渔业等)综合利用为补充,以具有区域特征的特色产业为支柱,形成生活气息浓郁,民俗、旅游、产业等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风格和既能自适、协调发展,又可承接规模旅游的特色格局;后者,以生态元素纷呈的特色建筑(如古色古香的民族建筑或风格别致的欧式建筑)为“巢”,吸引各类符合小镇预设功能的特色经营者(如商业、商务、运动、娱乐及度假酒店、各类馆吧等经营者)和部分富裕人士“进驻”小镇,打造成可供大众休闲、娱乐、度假的“驿站”,以及可供商务等特别活动的“基地”。
两种模式各有侧重,但并非完全绝对,根据需要,可以适当融合。
三、特色小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1、统筹思维,系统设计
特色小镇的建设,耗时、耗力、耗钱,其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崇明的发展步伐和崇明几十万群众的生活状态,关系重大,必须着眼城镇化、一体化要求,统筹思维,系统设计。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从小镇的功能定位、分布、产业发展方向到具体的数量、规模,从特色小镇建筑风格、功能设计、配套设施到文化挖掘,“特色”打造,从筑巢引风到招商引资,从规划建设到管理服务,从小镇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到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都要系统思考,系统设计,以充分体现服务于生态岛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宗旨。
2、合理布局,试点先行
崇明三岛均为东西狭长的岛形特点,为避免同一“纬度”上的资源浪费和小镇风格和功能的趋同性,宜在东西向“经度”上,依据不同地理环境,合理布点,明确重点。建议首批重点打造以下三座(类)特色小镇。
1)东部地区——重点打造国家级渔港小镇
利用国家级渔港获批的契机,率先在崇明或长兴东部地区,利用海洋捕捞业的产业优势,着力打造一座“三位一体”模式的“东方渔港”类小镇,也为其它小镇建设积累经验。
小镇设计以渔业旅游资源开发和海产品贸易及海洋饮食文化打造为特色,以海洋捕捞和海产养殖业为产业支柱,最终形成一座自然风光旖旎、建筑风格鲜明、渔家生活气息浓厚、海产品贸易繁荣、产业支撑坚实的生态型旅游渔港小镇。
为增强小镇旅游功能,可配建独具海洋文化内涵的“海洋渔具展览馆”、“海产品养生博览馆”等类型的特色馆。在此基础上,开发好周边可利用森林、湿地、海产养殖、海洋垂钓、浅水泛舟等众多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形成一个更大范围的“渔家乐”旅游圈。
2)中部地区——重点打造欧式风情的“驿站小镇”
中部地区,森林公园一带,生态林密布,空气纯净。农家乐、各类休闲农庄和度假小区广播其间。然因分布过密,功能雷同,缺乏特色,而难聚人气,资源浪费严重。
为带动周边旅游业,促进中部“绿色生态旅游圈”的形成。建议在森林公园一带,重点打造一座欧式风情的“驿站小镇”。
该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茂密的树林,森林公园内高耸的欧式建筑,为风情小镇的打造创造了“先天”有利条件。
设计上,以湖、河、林为建筑背景,为欧式建筑为硬件建设主体,以西方“休闲文化”打造为内核,周围配以西方特色的运动项目(如高尔夫球、足球、网球等)场地,建成一个独具异域风情的特色小镇。各类液体小吧(酒吧、咖啡屋、茶座等)特色度假屋(森林小屋、湖心小居等)、各地名食和特色娱乐、特色运动,是小镇最魅力所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3)西部地区——重点打造特色农业生态小镇
现代化生态农业是崇明生态岛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和重要标志。西部绿华镇地区生态农业颇具特色,有着筹建农业类“绿色小镇”的独特优势。
“绿色小镇”,适宜采用如前所述“三位一体”打造模式。小镇可以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展示、绿色果蔬贸易和特产经营为特色,以农业科技园、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产业支撑,以周边明珠湖等旅游景区为配套景点,打响生态绿色小镇的品牌。
依据各地区域特点,合理布局不同功能的特色小镇,形成互补之势,相互牵引,必然推动全岛旅游业、服务业和相关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3、控制规模,集约打造
规模的大小服从于三个原则:经济原则、需求原则、集约原则。特色小镇的打造,不但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耗费极大,因此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和,控制规模,避免严重浪费资源。
此外,由于小镇的打造在崇明还是新生事物,市场认同需要一个过程,加上崇明三岛四面临水,交通不便,作为旅游资源,小镇的市场需求可能不足。加上其它不可测因素,不宜盲目追求规模。经济型特色小镇不但资源利用充分,而且便于管理和调整产业策略,符合集约化原则,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4、政策护航,创新机制
特色小镇的建设投入大,周期长,要确保特色小镇建设的高效、有序开展,必须有政策护航,并实现机制创新。
1)设立机构,制订政策
特色小镇建设涉及经济、文化、政治、民生等大问题,必须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实施,并实行政策倾斜。人员配置、资金投入、土地征用、安全保障等,都需要由专门结构去统筹、协调。此外,还要研究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制订相关政策和标准,为小镇建设扫除障碍和隐患。
2)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建设资金保障机制
特色小镇建设投资巨大,政府必须广辟资金渠道,改革现有投融资体制。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建议在政府参与的基础上,谋求战略性合作,鼓励国内各类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建设、配套工程建设,形成特色小镇建设合力和资金的有效保障机制。
3)创新小镇后期业态招商机制,确保顺利“筑巢引凤”
政府须着力创新特色小镇的商业、服务业、文化事业及符合小镇特色发展的其他产业的招商机制和运作机制,确保筑巢后“特色”的快速形成和小镇的繁荣。
4)创新小镇居民招入机制
除采取宅基地置换和商品房运作方式,以吸引本地村镇居民和其他区域部分富裕群体入“巢”之外,还可采取动员原有小镇居民“等面积”整体置换等方式,快速聚集人气。此外,在首先满足本地居民入迁前提下,适当考虑放宽户籍限制,接纳外地和外籍人员入迁。部分房源打造成“特色度假屋”出租,以吸引“临时居”。
作为一种新举措,特色小镇打造的价值,需要人们要用长远的眼光去认识,功在今朝,利在长远。如能做到大手笔规划,高起点实施,在不久的将来,特色小镇一定会让崇明变成上海最为诱人的地方。
小学校长如何更好地管理学校 篇6
【关键词】小学校长 管理理念 管理制度
虽然小学学校的学生相对于初中和高中学校的学生好管理,但是小学校长在管理方面仍然面临很多的问题。因此,小学校长要多在学校管理方面下功夫,考虑全,处理好学校面临的各种问题,使得小学校园管理散发新的生机。
一、向师生及家长表明自身的“理念”,虚心学习
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都有自身实施的信念,这种信念也可以称作为一种观点。校长要想管理好学校,就要把自身的管理理念清楚、明白地告诉学校教师及学生家长,这样校长在管理的过程中,才能更加有效果,更加顺利落实相关的教育政策。校长怎样才能够使得自身的管理理念得到全面有效的实施呢?首先校长要在管理教育当中,认真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能够充分地实施教育上级的教育指示。一所学校里除了要注重教育师资,最为重要的就是校内的学生了,因此,校长要清楚明白地将自身的教育理念及校园管理政策向家长说明,充分获取学生家长的信任支持。小学校长也要积极地向其他优秀小学校长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能够将其他学校优秀的管理理念和本学校的特点相结合充分展示本学校的特点,打造一所独具自身特色的小学校园。所以,小学校长在学习其他优秀小学校园管理理念政策的时候,不能盲目地学习,照搬其他学校的管理理念及措施。
二、小学校长在管理学校的时候要发扬民主、平等精神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最高领导者,校长要想管理好一所校园,应该充分地发扬民主、平等精神,鼓励学校的教师、职工、学生及学生家长向学校提出意见,校长可以在校园内设立专门的“意见箱”,这样更加便利收集他人所提的建议。校长要重视起“意见箱”的作用,定期查看“意见箱”内的信件,使得校长能够充分地了解人们提出了哪些建议。校内职工是最了解本学校现状的一群人,因此,校长要定期组织校内职工开展会议,听取校内职工建议,充分地发扬民主、平等的精神。小学校长要清楚地认识到,管理学校并不是自身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学校全体职工的共同责任。校长要整合校内职工的建议,及时解决职工反映的问题,汲取意见的优点所在,这样能够更好地管理小学校园。
三、小学校长要懂得知人善用
要想管理好校园,只发挥校长一个人的作用是不够的。校长应该充分了解校内职工每个人的特长、专业所在,根据职工的专长合理地分配与校园管理有关的任务,这样有利于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具备大量德才兼备、能力出色的教育人才的学校才能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在管理学校的时候要组织好校园内部员工,让各施所长,充分地展示他们的才能,积极调动起校园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小学校长要善于发现人才,利用人才,这样能够更好地管理我们的小学校园。
四、不断完善小学校园内的管理制度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一所好的小学校园一定具备一定的教育管理制度。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能够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所以,校长应该注重不断完善校园的管理制度,在制定学校的管理制度的时候要集思广益,从本校的实际出发考虑问题,能够不断地制定出更加科学、完善、合理的校园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表明了一所好的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步进行改变的,所以校长的管理思想也需要不断地跟随时代的发展而进步。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小学校长要想管理好一所小学校园,自身不断地学习进步,不断地更新思想理念,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管理好一所学校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校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校长要采取适用校园现状的管理制度,促进本学校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兴涛.新形势下的中小学校长管理理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3).
[2]黄小堂. 对校长职责的思考[J]. 宁夏教育,2012(01).
校长如何打造学校特色 篇7
胡正明校长:“学做人第一,学知识次之”这是我校核心办学理念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贯彻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把“教学生如何做人”放在了一切工作的首位,明确提出了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就育人,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能力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通过3年不懈的努力,师生的习惯养成取得明显成效:关心他人的人多了,自我为中心的人少了;个人英雄少了,合作共事的人多了;校园环境干净整洁了,随地扔垃圾现象少了;主动关心学校的人多了,不关水电开关的现象少了;课堂上有生机、有活力了,厌学捣乱的没有了……整个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家长高兴了——孩子在学校明显进步了;学校发展了——由19个班发展到今天的63个班;社会认可度高了——从2009年开始出现招生十分火爆的良好局面;学校的社会地位提升了——学校荣获“全国管理名校”“中国基础教育百佳学校”“全国百佳创新型学校”。
:学校办学离不开硬件设施的支持,据了解,贵校拥有完备、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及多种专用教室,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学校的教学设备及其应用情况。
胡正明校长:我校于2006年4月完成“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的达标验收。2008年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中学理化生实验室,并配备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同时实现了每班多媒体,每课网络化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内可实现节目直播,让优质的教学资源覆盖整个校园,“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60%的教室还安装了可触摸大屏幕液晶电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快节奏、生动性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离不开校方领导的重视,更离不开教师的辛勤耕耘,作为“年轻”的学校,如何把握教师队伍建设这个问题?
胡正明校长:一所好的学校,不仅需要现代化的硬件,更重要的还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品德好、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职责。作为“年轻”学校,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
1.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通过培训、研讨、论坛等形式,努力实现教师的职业意识向事业意识转变;教师的知识传授能力向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转变;教师的单兵作战向合作共赢的工作方式的转变;教师的传道授业向社会责任的转变。
2.尊重教师的主体性
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尊严,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学校将工作目标与教师的自我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工作目标的实现和教师的自我实现看得同等重要。在学校管理中,以教师为本,把更充分的教学权利交给教师——我的课堂有责任与学生共同发展;我的课堂有责任潜心研究;我的课堂有责任充满生命活力。让课堂成功,让学生成才,让自己成长,成了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
3.科学的考核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制度,以“千分制”评价方案为导向,严格学校管理,规范课堂教学,注重全面发展……努力实现让教师既有行动的自觉又有行为的自律和他律的良好工作氛围。
4.以明星教师的争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学校全面启动“双语明星争创活动”,以星级教师的评选为抓手,以学期的“千分制量化考核”为依据,评选星级教师,大大激发了教师勇于争创明星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年度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的评选丰富了明星教师争创的内涵。
:贵校以“双语教育特色”为办学突破口,同时引领艺术、体育、诵读等特色教育课程全面推进,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下学校在实践双语教学中的一些教育教学探索。
胡正明校长:结合学校双语特色的构建,将日常教育常规与特色构建紧密结合。为了强化双语特色,学校利用每天上午、下午的课前10分钟,让学生进行经典国文诵读或齐唱中英文歌曲。校“双语之声广播站”坚持双语广播,学校的大型活动除升旗仪式外,坚持双语主持。中学部每天晚自习前10分钟为“疯狂英语活动”时间。宣传文字几乎都采取英汉双语形式。聘请外教,为学生英语口语的提高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除此之外,我们潜心打造了激情、向上、和谐的人文隐性校园文化。学校在进行双语特色教育构建的同时,着力打造“为学生人人享受成功快乐搭建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文化特色。为了让学生沐浴经典、品行高雅,我校还提倡:
1.国学经典诵读,彰显双语特色
经典是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传世之作。“国学诵读”是双语实验学校的特色之一。双语学校的学生通过沐浴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培养学高德厚的君子品性,为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民族灵魂的合格公民”迈好了坚实的一步。
2.全员参与、人人诵读、个个提高
我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旨在培养全体学生对祖国经典文化的热爱,在经典中受到感悟与熏陶,提升个人的素养。学生在小学阶段背诵经典的数量达到一万字。无数的孩子从中受到了文化魅力的感染,从而使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发生了改变。
3.编写校本教材、总结诵读方法
学校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自己选编了古诗70首和唐诗160首。增加了学生每学期古诗文的诵读数量。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相信经过我们双语师生的共同努力,国学经典的智慧一定能在双语教学中得到传承,国学经典的花朵一定会在双语教学中婷婷绽放!
:您对学校有何种期许,近年的发展目标又是什么?
胡正明校长:2008年我在竞聘学校校长时就明确提出了学校的发展愿景:“历城一流,济南品牌,齐鲁知名,华夏典范”。现在3年过去了,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实现,3年的历练,已使年轻的双语逐步走向成熟;3年的奋斗,已使年轻的双语跻身历城一流的行列;3年的创业,也使年轻的双语逐步为国内及国际的同行们所接受。
未来3年的目标——济南品牌,就是把学校办成济南市的品牌学校。近年的发展目标是充分发挥现有现代教学设备、设施的作用,把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与学校的“四轮驱动高效课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高效课堂建设与现代教学设备应用有机结合的路子,为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奠定基础。
双语教育工作者要的不是裹足不前、画地为牢,不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要的是实干能干加巧干,要的是阔步向前的冲劲,要的是一飞冲天的雄心。我已人近中年,已到了人们说的知天命的年纪,但是在教育这块沃土上,我哪会老?我浑身充满了力量!我虽不求自己能做多大的事,但我会倾力把教育(双语的教育)做到最好!谢谢!
如何当好中心学校校长 篇8
一、校长要有正确的办学思想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办学思想则是校长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只有追求卓越,修炼了先进的办学思想,才会具备引领、指导的发言权,引领策划,指导纠错,支持协调才能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措施对路,创新有道,才能将自己的先进思想转化成师生的行为和动力,办出公平、优质教育。近几年来,我一直坚持规范办学和特色学校相结合、全面发展与发展学生个性相结合、常规工作与教育教学科研相结合、科学管理与思想工作相结合的办学思想,把办学思想落实到每一个管理环节中,内化为所有教师的内在动力。有了正确的办学思想作为指导,再加上全体干部教职工、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各项工作效率、教育教学质量、社会各界的认可程度逐年提高。
二、校长要树立的牢固服务意识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领导就是服务,这种服务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后勤,而是工作中的引领和指导。在工作中要求中心学校班子成员及各学校校长树立“领导、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 强化全镇教育干部“五个方面”的服务,服务于团队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于教师教学教法的指导,服务于学生矛盾问题的处理,服务于教师实际困难的解决,服务于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校长不仅要把自身定位成一个“服务者”,还要把学校打造成面向社会的“优质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我主动争取社会有关部门的支持,对校园周边车辆交通、营业摊点等进行综合整治,确保学校有一个良好的办学环境学校。坚持以服务育人为宗旨,以师生、家长、社会满意为目标,处处关爱学生,为学生今天的愉悦学习、健康成长负责,为学生的将来学习负责,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如今走进该镇每个班的教室,黑板已被白板代替,每个班都安装了班班通设备。大的触屏液晶屏幕,崭新的投影设备,宽带网络让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就连最偏僻的八里岔小学,基础设施、设备配套也得到较大的改善,实现了“学校无危房,学生有餐厅、浴室,配备太阳能、洗衣机,学生有标准健康课桌椅”的目标。别具一格的校园布局,现代化的楼群设计,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先进的多媒体,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宽阔的运动场地……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师管理上,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为教职工多办实事,多听取教师意见,公平、公正、 公开地做好每件事,通过开展说课比赛、评课比赛、现场教学案编写、现场论文撰写、老中青教师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评选等活动,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为教师的成长与成功铺设跑道,搭建平台,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让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荣誉、有前途,每年看望有困难教师200多人次, 近年来80%的学校为教师办公室安装了空调。管理变成服务, 命令变成感召,威严变成亲和,尊重教师、关心教师、服务教师,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激励全体教师无私奉献、敬业爱岗、敬业爱生、为人师表。
三、校长要深入基层第一线
农村校长是极度忙碌的,忙安全、忙会议、忙应付、忙创建……风吹雨打、来去匆匆是他们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校长的主要工作是提高教育质量,所以, 校长不能坐而论道,而是应该从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深入基层第一线,专心致志抓教学、抓管理,更好地了解教学、引领教学,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办人民满意教育。校长要通过勤转、勤查、勤听、勤谈、勤记、勤思,发现每一位教师的优点、特长,对教师的工作成绩与进步, 做到虽微必应,而不是置若罔闻;要多和教师交流、沟通,要多问问学生、多征求一下家长社会对学校发展和工作的意见。我们让全镇中小学校长亲临教学第一线,走进教室代课,既能做教师的榜样,也能使自己锻炼成教学的行家,进而成长为指导教学的专家;积极参与年级组、备课组的活动,切实帮助提升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学设计的质量;坚持走进课堂,把握教师的教学状态,在此基础上思考采用什么举措激发并保持教师的教学热情;向教师宣讲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方法,转变教职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指导教师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我经常带领中心学校的班子成员,深入学校、班级、学生、课堂、教师,了解师生的真实心声,改善学校办学的条件,解决师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真正急师生之所急, 想师生之所想。
四、校长要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潜在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心理情感走向、学习生活态度和职业幸福指数,进而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作为一校之长,校长有义务为教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我们凝聚全校之智,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展现校园文化特色,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校园文化建设,激发校园活力;以特色学校创建,提升学校品位,全力为师生营造一个恬静雅致、自然优美、整洁舒适、文明向上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让校园文化教育质量成为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动人乐章。作为校长,要深刻领会环境育人、文化陶冶人的真正内涵,倾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近年来,我高标准规划校园环境,大手笔建设校园环境,打造校园静态文化,由于各校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措施得力,工作到位;精心装饰、巧妙设计;全镇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整洁、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做到了净化、美化、亮化;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校园处处用文化为学校立魂,用文化浸润孩子心灵;校园文化建设卓有成效、亮点纷呈:双沟镇中心小学 “琴韵”“棋品”“书香”“画趣”校园文化,回民小学的书法艺术长廊校园文化,陈湾光彩小学国学经典校园文化,肖坡小学的美丽乡村校园文化……各具特色,营造了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
校长如何打造学校特色 篇9
在这里, 人们自古诗书教化, 学风浓厚, 思想激扬。早在20世纪90年代, 冷水滩人就擎起了教育改革的大旗, “同步教学法”在省内外名声大振, 教研教改成绩斐然。今天, 在国家新一轮课改的大潮中, 座落于冷水滩城郊的马坪学校, 在硬件设施十分落后状况下, 闯出了一条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创立了一套独特的“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就像一只勇立潮头的帆船, 引领着全区中小学校, 奔跑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路上。
一、在困境中潜心思考
马坪学校创办于1992年, 是一所底子薄弱的农村九年制学校。现有学生675人, 教学班18个, 教职员工52人。2006年, 周大战校长从地处偏僻的高溪市学校调入马坪学校任校长。马坪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当时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一是办学条件差。学校只有两栋教学楼, 一栋简易的教师周转房和一栋简陋的师生食堂。二是学生基础差。学校仅有学生300多人, 全部来自农村, 其中60%是留守儿童, 部分成绩较好或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选择到市区学校就读, 导致学校生源萎缩。三是教师结构不合理。近30余名教职员工中, 有近三分之一是以工代教、民办教师转正和复员军人, 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四是学生厌学现象严重。当时的课堂全是清一色的“填鸭式”教学, 课内与课外, 学生状态两个样。课堂内, 学生听课索然无味, 昏昏欲睡;下课铃一响, 学生冲出教室, 个个生龙活虎。五是社会声誉差。由于学校教学质量不高, 留不住学生, 教师也人心浮动, 老百姓戏称马坪学校为“马跑”学校。面对这样一个现状, 老师们在想: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让学生上课不睡觉;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一样生龙活虎;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让学生像喜欢网络游戏一样的喜欢上课……追本溯源, 学生厌学的根源就是课堂上“老师一讲到底, 学生被动接受”, 老师“独角戏”般的“满堂灌”, 学生极不买账。于是,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 老师们认为:必须要想方设法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真正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探索中不断成长
采用什么办法, 才能实现上述目标呢?老师们召开各层次的座谈会, 彼此交谈, 征求意见;同时, 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 从理论中寻找良方, 逐步形成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一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落实以学定教的原则;二是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采取以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三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原动力, 提供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四是根据学科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选择灵活而适用的教学手段。
⑴在课改浪潮中摸索。2006年下学期, 学校决定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试点。考虑到小学一年级学生对任何课堂教学方式都感到陌生, 可塑性强, 且一年级教学内容又相对简单, 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小。于是, 找到与周大战校长关系融洽且又有课改意愿的一对教师夫妇, 让他们在小学一年级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具体做法:一是打破传统两人一桌、面向黑板的座位编排方式,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同时, 为保证课堂纪律而增加课堂教学人员, 由一人变为两人, 一人管教学, 一人管纪律;二是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快乐学习;三是在课堂内完成学习任务,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通过一个时期的实践之后, 老师们感觉这种课堂较有成效, 就安排他们面向全校老师上了公开展示课。但结果不尽人意, 老师反映不一, 主要表现在:学生睡大觉的没有了, 但开小差多了;学生活跃了, 学习气氛浓厚了, 但课堂纪律“乱”了。针对老师们提出课堂“乱”的问题, 老师们想到了用学生管理学生的方法, 在每组中选出得力的学生任小组长, 并将小组长培训为“小老师”, 成为老师手臂的延伸。这样, 在课堂教学中由起初的两个老师管理演变为“一个老师和六个小老师”的共同管理, 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管理效率。考虑到农村学校学生生活经历及老师的业务素质等方面原因, 老师们采取提问、游戏、竞赛等学生喜爱的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 让学生互动学习, 老师只做课堂的引导者和启发者, 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弥补了老师教学上本身的缺陷。为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提问、积极抢答, 老师们又制定完善小组奖罚激励措施, 促进学生在纪律、学习、生活等方面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交流互补、合作共赢。老师们还要求老师有意创设平台,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让每个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 让学生以提问为乐, 以提出不同的问题而自豪, 以能提供不同的答案而骄傲。老师们又根据学生的要求, 给每个小组配备了一块小黑板, 小组以小黑板为中心展开活动, 为学生提供了合作探究、交流互动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渐渐地, 随着课堂形式的变化, 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 学生的兴趣高涨, 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多了, 学生的提问也多了、新了。这就迫使老师们不得不努力钻研教材, 查阅资料, 想办法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就这样, 在不断实践中摸索, 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 一路走来, 老师们慢慢摸清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初步形成了“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雏形。
⑵从课改实施中提升。实验班的初步成功给老师们带来了喜悦, 也为课堂教学改革在全校推行奠定了基础。2007年春季, 老师们决定在全校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可是, 课堂教学改革要真正全面推开却遇到了很多阻力, 曾让老师们一度处于迷茫之中。
一方面的阻力来自教师和家长。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 很多老师和家长对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不理解。教师心生疑惑:“我这么苦口婆心地讲, 学生还学不好呢!还要让我少讲, 恐怕更是‘玩火’。况且还允许学生在课堂走动, 搞得课堂像菜市场一样, 闹哄哄的。”一些家长更不理解:“老师们送孩子来上学, 你们老师现在想办法自己不教了, 倒让孩子自己学?”另一方面的阻力来自课堂教学改革本身。毕竟这是新事物, 尽管在实验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但是由于时间不长, 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是很明显, 别人看到的课堂不像课堂, 倒像“菜市场”。另外, 小组的合作的方法还比较单调, 教学环节还不清晰, 老师们感到很难把握。因此, 参与改革的一部分教师和领导也有怨言:以前备一节课只需要1小时, 现在则要3小时, 这样子折腾太累太辛苦了, 况且辛苦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很不值, 老师们不干了!
面对阻力, 周大战校长也曾徘徊过, 但是他心里清楚, 这么做是对的。因此, 周大战校长暗下决心, 只要自己还是校长, 就一定要将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行下去, 绝不回头!于是, 周大战校长多次召开行政会议, 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积极采取措施, 对症下药。一方面, 改革激励评价机制。把课堂教学改革绩效纳入教师年度考核的目标, 与评优、评先、评定职称、学校奖励工资直接挂钩, 这种机制, 逼出了教师们课堂教学改革的决心。另一方面, 积极向上级求援, 争取教育局领导的重视和教研部门的指导。2007年4月初, 区教育局局长徐正祥同志亲临学校视察, 该月中旬, 区教育局副局长贺建明同志率基础教育股和教研中心的有关人员深入学校。两位领导分别通过听课, 与教师、学生交谈, 在了解学校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后, 均对学校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 并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并决定给予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专项经费10万元。之后, 市教育局局长郑山明、副局长李谋韬、基教科长杨兰荣等领导和专家也来到学校听课和指导, 对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大加赞赏。领导和专家们的肯定, 这无疑为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 区教研中心选派特级教师秦四年等教研员常驻学校, 与学校领导共同深入课堂听课, 与老师们一起磨课, 一堂一堂评课, 一节一节精心指导。这样, 老师们觉得, 课堂教学改革看样子是势在必行了。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 对课堂不断修正, 最后摸索出了课堂教学“六环节”, 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升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水平, 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明朗起来, 老师们操作起来感觉顺手多了。很快, 全校所有班级都参与进来了, 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勃勃生机。
⑶用团队建设来推进。在市、区领导、专家的鼓励和指导下, 学校教师投入课堂教学改革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以教研组为团队, 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第一, 教研组集体备课。注重集体的交流与研讨, 强调“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以情感沟通情感”, 采取“提出案例、集体研讨、借鉴补充”的备课策略。教研组长安排每位教师认真完成重点备课内容, 提前写好预案。集体研究时, 主备教师说课, 其他教师提出改进意见, 形成共识。第二, 组内成员推门听课。教研组组织老师们相互听课, 为教师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推门听课”成了教师的自然行为, 老师们常说“周大战校长不在自己的课堂, 便在别人的课堂”。在这一过程中, 老师们的观点在一起碰撞、交锋、交流、融会, 积极地推进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第三, 教研组反思评课。老师们听课后, 教研组及时组织老师们反思评课。反思学生的自主性是否得到了充分体现, 小组合作互动是否得到了充分体现, 学生的展示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再是反思教师教学导航的设计是否准确, 教学环节的承接是否自然, 教学效果的凸现是否明显;反思的方法是把自己当作学生来反思学, 通过同事中的榜样来反思, 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回顾来反思。随着校本教研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 教研组的每位成员在长时间的工作中不断磨合, 不仅使教研组成了学校的“小教务处”, 而且还成为了教师们的“小家庭”, 教师们不管是教学上的问题, 还是生活中的矛盾, 教研组全体人员都齐心协力的帮助解决。在教研组的不断交流讨论中, 实践摸索中, 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意识, 设计意识、行动意识、反思意识、交流意识日益提高, 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形成了参与、协作、探究、交流、共享的课堂教学改革氛围, 逐步创建了学校文科、理科和英语科三个“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子模式。
三、在发展中逐渐完善
2010年, 学校坚持课堂教学改革走过了5年的艰苦历程。随着教师思想的逐渐解放, 全体教师变被动为主动, 齐心协力, 攻坚克难, 迎来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春天。2010年12月23日, “永州市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冷水滩区召开, 周大战校长被邀请到会做课堂改革典型发言。接着, 全区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 学习马坪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2011年6月14日, 美国石氏基金会专家到学校听课后, 是这样评价的:在马坪学校, 周大战校长看到了像美国孩子一样的学习情境,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2011年10月省教科院领导、专家们对学校“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专门的调研, 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方向正确, 精神可嘉, 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改变了教师灌入式的教学方式, 是湘西南原生态的教改典型。
学校“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成功促进了全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目前, 学校的“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全区学校推行, 不久的将来, 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四、在总结中收获提高
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 经过6年的潜心研究和探索, 用心血和汗水铸就了“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框架, 建立了适合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结构, 形成了学生、教师、学校协调并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课堂内, 学生畅所欲言, 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能, 毫无顾忌发表自己的意见, 与老师像朋友一样探讨问题, 与同学们像“对手”一般的争论, 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在生活中, 学生也做到了自主、合作、探究, 学会了平等对人、礼貌待人, 培养起了阳光的个性, 敢想、敢说, 敢做、敢当。在能力上, 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尤其是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非常活跃, 没有千篇一律的问题和答案, 只有充满个性化的提问和不同方式的解答, 学业成绩不断提高。学校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 自学能力强, 潜力大, 备受欢迎。近几年来, 被省示范性高中录取的62名学生, 有15名学生考入全国一流本科大学, 其他都考上了二本以上大学;去年张亚芝同学参加高考名列全市理科总分第三名, 被武汉大学录取。在2010年、2011年初三毕业学业考试中, 学校合格率在全市400多所学校中分别排位第十九名、第六名。近几年来学生参加各种竞赛佳绩频传, 先后有40余人次在市、区各类比赛中获奖。
二是促进了教师的发展。通过“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老师与学生的关系逐渐亲密融洽,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了学生成长的快乐和自己成长的幸福, 因此将教学作为创造性的事业,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不断创新与发展,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几年来学校涌现一大批课堂教学改革市、区优秀教师, 其中学校有9位老师被选派到城区学校任教, 引领城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近几年, 学校有11名教师参加市、区学科教学竞赛获一、二等奖, 有3篇课堂教学改革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 有50多篇课堂教学改革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 周大战校长也被永州市教育局特聘为教师培训讲课专家。
三是促进了学校的发展。首先是学校受到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过去学校仅有300多名学生, 现在已接近600名, 其中100多名来自城区, 出现了城区学生向农村学校倒流的现象, 如今老百姓称赞马坪学校为“宝马”学校。其次是学校受到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到学校现场办公, 将学校列为2011年合格学校建设单位, 建设总投入竟达1000万元, 决定将学校建成全区办学条件一流的标准化合格学校;省教育厅将湖南省义务教育阶段省级课改样板校建设现场研讨会定在学校召开, 既是对老师们莫大的鼓励, 又让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改革更加充满了信心;美国石氏基金会到学校考察后, 特捐助40万元支持学校发展。再次是学校的知名度在提升。学校先后荣获“冷水滩区课堂教学改革示范学校”称号, “永州市课改示范学校”称号, “湖南省义务教育阶段省级课改样板校建设学校”称号。2010年12月, 《科教新报》的记者闻讯赶到学校采访, 整版报道学校课堂教学的新成果;永州市电视台特地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开设了宣传专栏, 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 已有来自外省、市、州及兄弟县区4000余人次来学校观摩指导, 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建言献策。
五、在反思中展望未来
学校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 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一是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因为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 学生的求知渠道大大拓宽, 思维能力提高明显,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至于一部分教师较难适应课改的发展要求;二是学校管理团队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 包括校长在内的所有学校管理人员都一直在农村学校工作, 视野不阔, 素养不高, 理念不深, 直接影响课改的深度发展。三是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有待于完善, 老师们在今后实践探索中, 根据学科的特点逐步完善生态课堂的子模式群。四是学校的教育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 课堂教学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老师们的改革应该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浅谈校长如何管理好学校 篇10
一、校长要依“法”治校
古人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就是规矩。科学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因此,校长应该高瞻远瞩、统筹全局,不断完善 学校的管 理制度。制定学校管理制度必须集思广益,立足本校实际, 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尽量避免伸缩性和徇私倾向性,做到合理化、科学化。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其重要含义在 于“完善”,也就是说 ,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根据实际的需要,不断充实,不断修正管理制度。有了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 更重要的是执行、实施,执行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 使全体教职 工在制度 面前人人 平等,心服口服。
二、校长要严谨治学
学校要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与学校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分不开,与学校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分不开。教师课教得好 ,学生学习成绩 好 ,都要立足 课堂。我们应抓住课改机遇,以教材改革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质量是办学质量的核心,学校坚持把提高 教育教学 质量作为 永恒的主题。我们通过教育论坛、专家讲座、组内教研、全员培训、师徒帮带、不同层次的教师梯度培养等形式,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准。倡导开明、开放的教学风气 ,提倡当学生 喜欢的教 师 ,上学生满意的 课 ,让学生“亲其 师,信其道 ,乐其学”。看学生在学校里快乐不快乐,先要看他是否爱上课。
我们注重教学过程质量管理,在不加重师生负担的前提下,每个学期坚持做学科单项 验收,进行教学 诊断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我们坚持科学、全面地 评价学生 ,将平时练 习和期末的综合测试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
三、校长要善于用人
管理的关键在于用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位教师都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校长要尊重差异,扬长避短,为每位教师创造施展才能的舞台。善于用人取决于校长容人的肚量,这是人本管理的关键。为了使教师人尽其才,校长要做到“三容”:
(1)要容纳有缺点 ,但有特长、有事业心的人。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一个社 会人、自然 人 ,谁没有缺点, 只要这种缺点不损害学校利益,不破坏师生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就应对其采取宽容的态度,把个性与缺点区别开来 , 把心理问 题与思想 问题区别 开来,批评教育要谨慎细致,把握分寸。
(2) 要容纳敢于提反对意 见的人。人 总喜欢听 好话 , 但只要设 身处地地想,教师敢于提 出相反的 意见 ,甚至反对自己,总有一定的道理。这样就会认真考虑 他们的意 见和建议 , 正确的采纳,不正确的进 行解释、交流 、沟通 ,切忌不假思索地否定,甚至对立起来。有了这种 民主的氛 围 , 人人才敢 于说真话、说实话,工作起来就更有劲。
(3)要容纳犯过错误的人。人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只要认真改正,应该受到欢迎。“上帝也会容忍犯错误的人”“只要不 犯重复错 误的人就 是聪明的人”都说明了这个道理。校长要分析所犯错误的动机, 帮助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切忌另眼相待,“一棒子打死”。
四、校长要善于激励教师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学校校长 篇11
可见,校长之于一个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一个称职的校长,不应成为全校做事最多的人,而应成为全校做事最精的人。这就要求校长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最大限度地用在只做校长应该做的事上,才可能摆脱工作中的忙乱和乱忙现象,才可能使工作事半功倍。
根据笔者近二十多年的实践与经验,要做一名合格的校长,首先要懂教育。
(一)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懂是一个过程,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不断的懂,没有真正的懂。什么是正确的教育理念,正确的教育就是要摆脱不良传统的束缚,给学生一个真正的人性,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校长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明白教育的真谛,即便具有很强的管理才能,也不可能把学校办得很好。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往往把学校当作传授知识,学习课业、养成习惯的场所,其结果就严重扭曲了教育的目的。
(二)要注重自身的学习。正确的教育理念来自于不断地学习。当然,这个学习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向实践学习,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另一方面是向理论学习。一个校长每天忙于事务,就想着学校的百来个学生,思想没经过冲击是不会形成正确教育理念的。不能围绕着考核指标、围绕着虚名实施着学校的管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校长不会学习,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就没有希望。
其次就是要懂得搞建设。
当好一名校长,必须做一名战略家,有所为有所不为,分得清事情的主和次、重和轻,善于抓根本,这样才能高屋建瓴,纷而不乱,把学校事业推向前进。
一、人才队伍建设
一个学校绝对不能藏龙卧虎,是龙就得让它腾,是虎就得让它跃,龙藏着虎卧着,就是一种浪费。对校长来说,发现不了人才,还可以说是水平问题,而浪费人才就是品质问题了。正确地使用人才,必须要有一个好体制。应用崇高的理想激励人才,用神圣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合理的待遇奖励人才,用深厚的感情留住人才。这样的体制建立了,學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才有根本保证。目前,条件不好的地方教师,或者是农村的教师纷纷进城、转行应该应该是体制的问题。
二、规章制度建设
校长靠什么管理学校?靠思想教育,靠规章制度。思想教育是基础,规章制度是保证,做一任校长,总要给学校留下点“礼物”,而最好的“礼物”之一,就是一整套规章制度。校长和规章制度建设的最佳关系,就是校长的办学思想都外化在所建立的规章制度之中。哈佛大学荣誉校长曾说过:“哈佛的成功主要是形成了一种明确的办学理念,一套系统的制度和机制。所以现在即使没有校长,哈佛一样可以正常运转。制度建设搞得好,校长就不仅当得好,而且当得不累。”这恐怕是每个校长追求的理想境界吧!
三、硬件设施建设
教育的现代化要有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支撑,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教学硬件设施。校长在学校搞建设,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硬件设施建设。这就要求校长扮演着两个角色,一个是教育家,一个是社交家。教育家是传统角色,社交家是新角色。我们反对“教育产业化”的提法,但我们要承认,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产业,这是不争的事实。既然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那就有经营的问题。现在校长们聚到一起,话题之一就是没钱,或者是不够用。钱不够用怎么办?一是争取上级增加教育经费;二是联系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出力助学。
可以说,今天的校长,既要懂教学、会管理,做教育家;又要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做社会交往家。如此“二者兼备”,才能成为一名好校长。
四、要懂得创新
一个好校长,必须是一个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校长。
评价一名校长创新意识的有无和创新能力的大小,标准很多,如他在教育教学思想上有没有新观点,在学校管理中有没有新办法,在他的领导下,教师和学生出了多少创新成果,等等。
五、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校长的负责心有两个方面,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首先,对上负责就是要具有很强的执行力。一要对地域情况有正确的把握。立足地域情况实际才能抓好教育工作,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待遇问题。二要正确宣传和执行上级政策。一方面是宣传,另一方面是执行。将上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教育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执行。三要全面把握纵向教育政策。对于教育系统内政策以及相关各类教育政策,也应该有相对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总之,对上负责就是要把具体的政策一定要落实到学校具体的工作当中,一定要表现出很强的执行力。其次,对下负责也就是对学生负责。一要把安全作为第一责任,安全不要出问题,特别是饮食安全、交通安全、教师队伍廉洁等方面。二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德育融汇到学生的实际教育和生活之中,切实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三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新课改的要求落到实处,让素质教育成为永恒的主题。
六、要有高超的人格魅力
什么是人格魅力?概括起来是四句话:一是“无欲则刚”。职位无大小,凡事只在一个公字。校长只有无私利,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吃苦在人前,享乐在人后,才能有威信、管理有底气,才能团结人、有感召力。一个校长思想的最高境界,不应把校长这一职业当作谋生手段或提升社会地位的阶梯,而应在平凡的工作中努力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并且把这一职业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二是“有容乃大”。当校长,器量须大,心胸须宽,要记人之功,容人之过,这样才能团结各种性格的人才,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调动好、发挥好所有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带着爱心工作。当校长,要把所有的教职员工作为自己的兄弟姐妹,要热爱自己的集体,热爱自己的同事;要把与同志们共事当作一种缘份,当作一种至高的乐趣;要敢于并善于为职工排忧解难,为职工谋福利求实惠。四是带着激情工作。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校长,一个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校长,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校长。校长要有干事的冲动,要有成功的渴望,要不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校长的激情可以感染教师,教师的激情可感染学生,校长、教师、学生的激情融会在一起,校园才能充满浩然正气、蓬勃朝气,学校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
如何打造特色小班英语课堂 篇12
一、趣味课堂, 让你爱上学英语
1. 和谐关系, 乐着学。
俗语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一个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教师会从学生那里得到同样的回报, 学生会以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来表达对所爱教师的关注与支持。而一个学生不喜欢的教师, 课讲的再好, 学生也不感兴趣。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打造魅力课堂的第一步。
2. 寓教于乐, 玩着学。
游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 将枯燥的语言知识学习, 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 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将游戏引入到教学中, 学生就会学得快, 记得牢, 也不会觉得学习内容枯燥, 乐于参与, 自然也乐于学习。猜图、猜物、猜谜、画画、绕口令、击鼓传花、快速抢答、说悄悄话等都是好的游戏形式。
3. 幽默教学, 听着学。
教师巧妙地采用一些诙谐的语言或形体语言, 活跃课堂气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 词汇在英语学习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学生虽然很努力地一遍遍地抄写记忆, 然而收效甚微。因为就词汇本身而言, 它们是干巴巴孤零零、枯燥乏味的, 学生不容易把握, 那么教师在讲授词汇时, 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英语谜语、趣味小故事、幽默笑话等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4. 听英文歌曲, 唱着学。
在小班化的英语课堂上, 适当学唱英语歌曲妙处多。歌词是诗的语言, 言简意赅, 节奏明快。学歌词是最有效的语音练习方法之一。英语歌曲丰富, 歌词优美, 像卡彭特的“Yesterday Once More”, 磁性的嗓音带着忧伤的旋律, 更有那句经典名句“When I was young, I listened to the radio…”, 仿佛置身于对往事无限的留恋中。当然, 享受音乐的无穷美妙, 与体会歌词的简练深刻只是目的之一,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可以帮助你学语音、词汇、句型、语法、历史文化, 并锻炼你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实效课堂, 让你学会用英语
1. 情景主题。
交际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谈天说地。恰当的话题才能产生真正的交际。而情景主题的活动方式正好为学生提供了最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主题。由于学生真正觉得自己在这些主题上有话说, 积极性的问题教师就不用操心了。
2. 角色扮演, 模拟场景。
小班化教学中, 课堂情景教学通常与小组合作, 角色扮演联系在一起。几乎所有的英语教材都有这些交际活动形式的板块。最简单的形式就是让学生照着对话原文进行照本宣科式的分角色朗读。当然,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己组织语言, 分角色扮演。例如, 在教授Go shopping一课时, 可以让学生分小组, 编造自己的对话, 通过亲自扮演顾客, 售货员, 陌生人等角色, 了解说话人的心情, 同时锻炼自己的口语, 提高自己口语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
另外, 在设计这些活动时, 最好根据学生能力, 把他们分组。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 (他们的兴趣、个人经历和观点等) 分成不同小组设计并展开讨论。任何人在做他自己感兴趣或最想做的事情时候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它做好。
三、活力课堂, 让你大胆秀英语
如何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 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毫无疑问, 课堂所设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是最关键的。为了让学生在外语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活起来、说出来, 真正达到培养交际运用能力的目的, 笔者采用了1) Free talk.2) English song.3Presentation.4) Practice.5) Summary.等方法。让学生在听、说、看、玩、唱中学习英语, 学中有乐也有学。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做色彩艳丽的动物、人物头饰, 进行表演;还可让学生亲自创设一个语言环境, 然后用英语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在剪剪、画画、说说中发挥了各自的特长, 而且还可以大胆秀出英语的精彩。
在众多的小班里, 每个班都有各自的特色, 在英语教学上也可利用这个优势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因班制宜。比如有的班级思维能力较强, 思维教学活动较容易得到共鸣;有的班级表演欲强, 较多展示性的教学活动会受到欢迎。在英语教学与小班化的合作过程中, 对了胃口的特色教学活动一定能在小班英语教学中创出色香味具全的佳肴。活动教学在小班英语课堂中一定能走出小班化的新特色, “活”出新花样。
参考文献
【校长如何打造学校特色】推荐阅读:
校长如何管理特殊学校10-22
谈校长如何管理好学校07-16
浅谈校长如何管理学校10-26
农村校长如何成长05-10
如何当好副校长09-26
校长如何提高自身素质07-05
校长如何实现高效管理09-10
如何做一名好校长07-08
校长如何加强自身修养07-19
新形势如何当好校长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