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初中数学精品课堂(共12篇)
打造初中数学精品课堂 篇1
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把握课堂教学的瞬间。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和情节。细节虽小,却能反映出一位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关注教学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也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化、合理化。本文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谈一下自己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是如何做到关注细节的,期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
一、在备课中关注细节,落实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实践,所以,教学的细节不是为了展现那些空洞的教育教学理论,而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关注实实在在的“一砖一瓦”。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抱有“勿以细小而不为”的教学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工作。关注细节,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细小的数学小问题,也是落实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最佳途径。精细化,也是数学课堂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怎么样才能做到备课的精细化呢?教学细节是可以在课前备课的时候提前预设的。例如,笔者在和学生学习“利息问题”这一课的时候,就在引导学生得出利息的计算公式以后,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2012年2月份,小强把自己的2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定期3年(整存整取)。到期后应得利息应该是多少?按规定缴纳利息税后,实得利息是多少?(假定银行的年利率是5.22%)”。笔者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做,其余的学生在自己的位子上演算。在展示答案集体评议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这样的三步计算完成的:200×5.22%×3=31.32 (元) ,31.32×5%=1.566(元),31.32-1.566=29.754(元)。当讲到第三个算式的时候,就问同学们:“最后的答案29.754元正确么?”在老师的多次提示下,有的学生说:“不正确,因为钱数不会出现三位小数。”这时笔者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你真细心,所以29.754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得到29.75元。”从这个细节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如果教师没有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如果没有在课前把这道题先做一遍,就不会注意到这一细节在这儿的应用;二是在实际的存取款过程中,当计算出现三位小数的时候,银行到底是怎么处理的?正如在这个教学细节中,第二个算式“31.32×5%=1.566(元)”已经出现了1.566这个三位数的小数,我们应该在第二步保留两位小数呢?还是在最后求到29.754的时候保留两位小数呢?保留两位小数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这些细节问题就应该是我们教师在课前就应该处理好的实际问题。我们只有以严谨的态度把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做细,才能把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二、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细节,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新课改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一种新颖的、实用的学习方式,已经被广大的教师所采用。新课程所倡导的互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在教材文本中不断的碰撞,创造出新的火花,新的知识、新的学习不断的涌动、产生。通过师生之间的辩论、讨论使认识不断提高,体验不断加深,情感不断升华,生成性的课堂自然产生。但是我们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却是:很多教师更多的追求的是合作学习的表面文章,对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没有真正把握。所以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教师提出一个或者几个问题以后,学生们马上就进入讨论阶段,教室内一片热闹的景象,我们不禁要问,难道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就不需要思考么?这样不需要思考的问题学生讨论又有什么价值呢?如果有思维价值的话,学生们在没有思维空间和思维时间的前提下,他们到底在讨论些什么?估计很可能是会的学生把答案告诉不会的学生,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小组讨论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我们不难发现在这种热闹的合作学习中需要关注两个细节,一个是在小组合作交流之前应该给学生几分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思考的结果可能是学生有了答案,也可能是遇到了困难,当然,答案可能是错误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们就有了实质性的交流内容。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后,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接受,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合作学习的第二个细节,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去反思和回味,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肯定会得到大部分学生的理解和支持。这两个细节,无需教师经过多大的思考,只是留出有限的几分钟,就是这几分钟的“留白”,作用却非同寻常,注意了这两个细节,也就给了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在教学资源中关注细节,优化教学行为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共识。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主动并且有适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的过程,而不是死板的依赖课本或者套用书本。教师要善于在教育资源中寻求灵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例如在学习“利息问题”的时候学生运用利息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来算出利息,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算式:20000×4.50%×2。学生一般会这样做:20000×4.50%×2=20000×0.045×2,虽然学生也学过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但是在转化的时候还是因为小数点经常出错。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先划去4.50%的百分号,同时划去20000后面的两个0,这样原式就成了2×450×2。这样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就变得简单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活学数学”的思想。
总之,有些细节虽然是教学中的小问题,有的可能是知识上的,还有的可能是课堂结构上的,这些细节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却不能小视。因此,我们数学教师一定要关注细节,从教学的细节入手,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可操作性更强、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薛志春.关注课堂细节显现课堂精彩[J].小学教学参考, 2008, (27) .
[2]陈黎春.课堂教学也要关注细节[J].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 , 2008, (10) .
[3]季丽娟.抓住教学细节提高数学课堂实效[J].小学教学参考, 2009, (09) .
[4]胡宏.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谈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 (20) .
打造初中数学精品课堂 篇2
永宁中学 李德生
内容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真正的心对心的走近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减负;高效;合作交流;激发欲望;走进心灵
在减负背景下,讲究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性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在减负教育新政的课改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势必然落到课堂上来,因此,张校长为我们讲了杜郎口中学以及昌乐二中高效课堂的成功经验,他们对于现有很多教师课堂的教学时间不够用,利用晚自习、周末时间来补课,使得老师疲惫学生更累,自己的教学效果还不理想,也影响了其它科目的正常教学,这种现状对我们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且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着两所学校的成功经验,制定了我校“10+30+5”高效课堂模式,通过近两年的学习与实践,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教的转变和学生学的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中更应该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会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研究教法学法、要做好学情学况分析、要因材施教.;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遇见新问题、或难题要勇者无畏,敢于正面对待,不绕道而行.要想方设法,抓关键,寻求突破口,并不断培养自己攻坚克难的自信心。例如,在讲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可以给学生提示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思考每一个式子,并且.用自己思考的方法解一下,最后结合全班人的方法总结出最简单的方法,并且将其类型归类。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的好不如学的好;会教不如会学,因此转变学法,至关重要,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能说、会交流、会合作、会展示,让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激活思维、发展能力、培养个性,真正让学生乐学、想学,从而为提高教学提供保障。高效课堂的显性表现,一是堂课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动态的,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例如,你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也就是对导学案提前完成,在课堂上,让学生尽可能地把自己提前完成的的答案展示在黑板上,对于数学课来说讲究的是方法越多越好(数学课讲究的是一题多解),这样学生就会大胆的动脑,大胆的思维,大胆地去展示与交流,进而使数学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课堂。
二、激发学生的乐趣。
学生若是对数学有浓厚的乐趣,就会发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和激发学生的乐趣。若是学生对数学发生了乐趣,他就会自动地学,效率将会获得很大的提高。在乐趣中学习数学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将学习算作一种兴奋的享受,从而发生积极自动的学习念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那么就在于你的导学案的设计是否新颖,是否接近生活,是否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三、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同时学生也会向你敞开心扉,经常向你吐露心思,这样你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使你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针对性,有实效。为此,我认为应注意做到:一要理解和尊重学生,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二要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全体学生。客观地看待全体学生,也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三是利用课余时间,再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其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容易接受。四是要放下身段,既在保证教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学生才会没有忌讳的在课堂中发挥自己,展示自己。
四、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既导学案的拟定。
1、教学内容的拟定。“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另外,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需要有的放矢;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还有,教师还要准备充足的时间在下节课前处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2、教学对象拟定。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我在设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时,正巧西安世园会已经开幕,学生们没有时间去游玩,可是我在导学案中就可以设计世园会的相关话题,并且到课的时候告诉学生,你只要学好了这节课,暑假你的父母带你们去游世园会的时候,在你购买东西时可以先请教父母他们携带了多钱,那么你能很快的计算出你们要买东西的数量,你们就可以很合理的买很多东西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厚,对这节课的研究会很认真,小组讨论会非常激烈。
3、学生课堂的拟定。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篇3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030-01
一、课前备课要全面、细致、细心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认真仔细的备课。首先,要对即将上课的知识点做一个系统的了解,不但要能细致的讲解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还要对本节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做到不到知道这节课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用,更要做到能给学生讲出来为什么要学习这一节,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典故甚至故事让学生能更加形象的认识本节知识点。
其次,上课之前的备课更要备学生,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及已经掌握知识的程度,他们能不能对前面的知识熟练掌握,对新的知识能不能理解。另外在备课过程中更要想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什么困难,不能老以老师的思维方式去想象学生的学习状态,要想到学生会在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从而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课堂教学语言要规范标准、简洁明了
数学学科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它对语言表达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有时一个词甚至一个字的不同就会表示不同的意义。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使用规范的数学用语,不能让学生跟着老师养成一种随意的习惯,这对他们以后数学的长久学习非常不利,尤其是一些概念定理更要严谨标准。另外我们对待的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好,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尽量避免词不达意、含含糊糊、模凌两可,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存在语言的理解难度,这就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所以老师在授课时要尽量语言简洁,语言贴近学生生活,把抽象问题形象化,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三、加强课后作业的检查批改力度
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把课后作业的检查批改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分开来看,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我们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一定要注意课后作业的检查批改力度。
首先,我们的学生年龄都不大,自我约束能力有限,有很多学生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不能非常认真的完成作业,这样就要通过老师的检查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只有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他才会对当天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好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对第二天要学习的知识点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在课堂上了解老师所授的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只有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认真批改,才能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强点和弱点在什么地方,了解了学生的掌握情况才能更好的对第二天的教学做出一个很好的预判。对学生掌握不到位的部分再进一步讲解,掌握的好的地方就可以更进一步的加深难度或者学习新知识,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贴合学生,使课堂效率始终保持在最好状态。
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增强师生之间的互信
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是以老师为核心,老师口若悬河的讲,学生默默的听课、记笔记,但是一个高效的课堂是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师生互动要多的形式呈现出来。要想出现这样的课堂就要求师生之间有一份良好的感情基础,师生之间要相互信任,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没有良好的感情,那么他在课堂上势必不会全情投入,这样就没有办法谈什么高效课堂。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平时要注意跟学生之间的感情融合,平时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朋友,让师生之间相互信任,课堂氛围融洽,这样课堂的效率自然就高了。
总之,教学改革是需要一步一步来的,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慢慢摸索,真正的积极投身课堂教学中去,发现教学中的优缺点,改掉缺点发扬优点,是我们的课堂越来越高效。
(上接第23页)4、师资专业结构也影响选项课,学院由于原先是公共课,现有教师所学专业不能马上适应教学,学生所选项目只是根据学院现有场地及教师专业结构而定,大大降低了学生选项课项目的局限,也使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专项技能技术,忽略了身体素质练习,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对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有一定影响。
四、进一步完善体育选项课的教学建议
1、学院体育馆已建成,可极大改善体育教学条件,但是在原有的项目上怎样扩充选项内容就要扩充场地,选择一些不需要许多成本,对场地要求不高,开设一些学生喜欢的项目,比如,跆拳道、羽毛球、,街舞、并能缓解篮球场地、足球场地,学生相对集中教学场地。
2、各学部学院要积极与公共课部沟通,以保证体育选项课教学时间,特别是有实习的分部,针对这一时间段怎么做到二不误。
3、改善教师结构,我院体育教师专业结构严重缺乏、学生项目少,与场地有一定的关系,但与教师专业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引进新教师要与学校所缺专业相关,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选项要求,强化自生的学习,努力扩展自己的专业,做到一专兼二、每个至少可以上三个项目,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4、加强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提倡和鼓励体育教师多渠道进行培训学习,充实知识不断吸取新知识,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确保体育教学质量。
5、在选项课教学中,注意加大学生身体素质练习,在每次课中贯穿进去,并作为对教学效果考核,在来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上报数据中,根据所授课专业对教师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 吴 成.《关于体育课选项课教学法的探讨》[1]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2-1
[2] 应菊英.《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整体性改革事在必行》[1]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3
打造初中数学精品课堂 篇4
一、利用传统文化引入新课
很多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印象就是无趣。事实上, 学生产生这种心理想法与教师讲授方式有很大关系。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打造一堂精品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就应当从课堂引入开始。
以“孝悌忠信”为例, 中华民族向来有重视友谊的传统, 教师在教学课本知识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导入新课。如在教学《友情伴我同行》这一课时, 笔者先在课堂上深情并茂地朗诵了李白的诗歌《赠汪伦》, 接着又鼓励学生再想想有没有其他写友情的古诗句, 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站起来背诵自己知道的古诗句, 课堂气氛十分高涨。于是我借机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古诗句为什么能横贯古今呢?它歌颂的主题在当今是否已经过时了呢?围绕这一问题, 笔者带领学生进行了新课学习。有了成功的课堂引入, 学生对新课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一改往日死气沉沉的景象。
二、渗透传统文化探究新课
很多教师都认为利用传统文化打造精品思想品德课堂局限在于只能利用传统文化来导入新课。其实不然, 在探究新课和讲解新课知识时教师同样可以利用传统文化来引导学生, 加深学生对新课知识的理解。
1. 利用典故论证知识。
典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承载了诸多传统民族精神,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典故进行教学。
如教学《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时, 笔者意识到班上的学生大部分没有经历过太大的困难和挫折, 因此, 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理解十分有限, 无论教师进行多少理论知识讲解, 学生都不可能收获太大的感悟。针对这一情况, 我事先收集和准备了古代很多感人的故事, 找了很多视频资料, 然后当堂播放给学生观看。例如勾践卧薪尝胆、孙敬和苏秦悬梁刺股的故事等, 当学生观看了这些视频, 了解其中人物的故事以后, 对课本上所说的克服困难以及“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的感触就更加深刻了。
2. 利用名言警句总结教学。
除了利用典故来论证课本知识以外, 教师在课堂小结的时候也可以巧用传统文化中经典名言警句来总结该课所学, 起到加深学生印象的作用。正如明朝著名学者谢榛所说:“凡起句当如爆竹, 骤响易彻;结局当如撞钟, 清音有余。”
例如, 讲究原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 “大丈夫有可为有可不为”这一原则以及不胡作非为的态度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讲解与之相关的内容时就可以适当引入相关的名言警句来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如在学习《抵制不良诱惑, 预防违法犯罪》这一课时, 我就这样对新课进行总结:“我国古代圣人孔子曾经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同学们在学习了这章节内容之后应当明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在生活中一定要注重抵制不良诱惑, 不要让自己走上违法犯法的道路。”通过这样的总结, 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和内容的理解都得到了一个升华。
三、带入传统文化复习巩固
学生不爱学思想品德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在于他们认为思想品德课的练习题无聊和抽象。事实上, 这一现象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努力来改变, 教师在设计一些练习题的时候就可以把相应的代表传统文化精神的诗句和古诗进行带入, 让学生通过形象化的练习题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设计这样的练习题难度并不大, 关键还是要把优秀传统文化和课本知识正确衔接, 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如笔者就曾经设置了这样一道题目:“‘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这段话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A:要做大事必须要经得住饿B:上天会对每个人进行考验然后分配任务C:只有经得住挫折和痛苦才能成就大事。”这样的题目把课本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完全结合在一起, 既考查了学生对名言警句的理解, 同时也考查了学生们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
总之, 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注意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这些内容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相衔接, 如爱国主义、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等, 教师在教学准备环节应当多加思考和探索, 把这些优秀文化积极引入课堂, 打造精品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参考文献
[1]金琪.立足于学校教育哲学, 开发“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校本课程[J].基础教育.2009 (06) .
[2]杨国庆.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性教学探究[J].吉林教育, 2010 (08) .
打造初中数学精品课堂 篇5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抓住了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就把握住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影响着课堂的进程与质量。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
现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叛逆时期,学生如果对老师有不喜欢或敌对情绪,他就不会听你所说,甚至还会与你作对。因此,平时教师应该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熟悉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教师不要让学生感觉你高高在上,应该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真诚的对待学生,使学生对你产生亲近感。让学生明白你的真诚,当学生把你当作朋友以后,那么你的教育观念,你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得到他的认可。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一种轻松自然,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这种良好的气氛下,学生听课的积极性高,反应迅速,思维活跃,有利于他们心智的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联系学生实际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教师充分了解本班学生原有的数学基础,准确把握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好每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我们首先要了解本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等,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熟悉数学教材,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都要了如指掌。另外,还要明确各单元、各章节的知识在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融会贯通地教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时,根据本班学生数学基础和接受能力较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大纲把教学目标定为: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通过拼图活动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拼图探索勾股定理,没有按照教学大纲把证明勾股定理作为教学的重点。
三、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情境”,就是激发人们主动想象和思维,产生某种情感体验,以获得某种形象或思维成果的一种氛围。如何让学生易学、乐学,在单位时间和有限精力投入下获得较大限度的发展呢?知识只是简单的符号,如果离开了特定的背景,离开知识所代表的客观事物,只是个干巴巴的抽象的符号,那学习变得非常晦涩,是一个很艰难枯燥的过程,教学效率如何,可想而知。教学情境可再现现实生活赋予知识生动活泼的意义,使学习变得象说话、行走一样轻松自然,易于接受。“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
1、借助问题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事实等前置应用,创设新奇的悬念情境,展示数学知识的非凡魅力,有助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得以继续和延伸。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主动学习的关键,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借助活动创设情境。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抽象、枯燥、难理解。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上”。
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应有这样深切的感受:听来的记不住,看到的记不牢,只有动手做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就是让他们去动手操作。
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1、主动驾驭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此,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材的固定不变的做法,取而代之以能够根据学生生活实际主动地去驾驭教材、处理教材。例如“工程问题应用题”的教学:一项工程,甲独做6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若甲、乙两人先合做3天,剩下的工作由乙单独完成,问乙还需几天完成?要求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方法,这类应用题和小学学过的应用题有相同的基本数量关系,即: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关键在于这类应用题的工作总量要用单位“1”表示。应用题的已知条件没有直接出现,但学生如果能联系已学的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就用不着按部就班地教,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尝试。由上述的实例可以看出,对于教材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灵活处理,让教材为学生的学服务,而不是被其束缚。因此,教师应该有新的教材观,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主旨出发,可以打破固有的授课思路,可以对教学内容予以裁剪,可以增添新的内容,也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开发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师生的双主体地位。
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这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运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两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吸引他们长期的注意力,让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都不一样,因此,仅靠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通过摸索我发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即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各小组内的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交流,各小组之间互相竞争,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优化教学过程,体现主导与主体的辩证统一。
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三法” 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113-01
基于新课改教学理念,现阶段的课堂教学应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潜力挖掘、个性发展、全面提升以及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初中数学应重视高效课堂的打造与实施,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数学科学素养的提升为目标,以强化学生的能力为方向,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实施针对性强的教学策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实现高效课堂。
一、挖掘学生潜能,鼓励探索创新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拥有不同的优点和特长,需要教师科学地挖掘与耐心地引导。初中数学教学,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索实践中,强化综合能力,探索综合知识与技能。初中生思维活跃,联想丰富,为强化学生的能力与科学素质,教师可以从挖掘学生的潜能出发,鼓励学生交流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运用类比推理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巩固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自学,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进行对比分析,展开自主探究实践学习过程。全等三角形性质很多,如对应边、对应角、对应边上的高、对应边上的中线都相等,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其面积、周长也相等。其判定方法可以是SSS、SAS、HL、AAS、ASA(S为边,A为角、L为斜边、H为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这五种。教师应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分析,让学生明白相似三角形可以在大小上不同,但其他的都应具有相同的性质,所以它们的长短应具有一定的比例,且角度相等。通过放手让学生交流互动、探讨分析、总结归纳,鼓励学生探索创新,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转变教学理念,实现以生为本
新课程背景下,现阶段的教学应转变教学理念,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实践者、参与者,教学时,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开展师生、生生合作学习,共同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思想与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不能由教师替代,而教师应是给予指导、点拨,帮助解疑答惑,促进学生在亲身经历、实践互动过程中,形成知识与素养,提升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自主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开口、定义域、值域等相关问题,探索最大值、最小值与最优解法。同时,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学生总结归纳与实践,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并展开观察与猜想,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m+2)xm+3m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值为 ?”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得出m=2。若方程ax2+bx+c=0,那么该方程的根为 ?类似的题目应综合考虑:首先分a=0与a≠0两种情况,当a=0时,又需要分b=0与b≠0。若a=0,b=0,则无解;若a=0,b≠0,那么x=-;若a≠0、b≠0,那么与Δ=b2-4ac有关:Δ=0有同一解,Δ<0无解,Δ>0有2个不同解。通过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分小组合作,结合实际例子展开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析,并探究不同参数情况下根的情况,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互动探究,提升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改理念下,培养应用型、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是现阶段的重要教学目标。基于此,教师应将数学理论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思考创新、合作交流与实践探究,发现生活数学的奥秘,也探究出数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不断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学习“圆”的相关知识,在展开实验研究“设计跑道”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数学的敏感,实施合作学习方案。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小组4人,让他们带上皮尺,自行分配任务。负责测量的学生测量与计算内外圆直径的差、跑道宽、长方形长与宽,由第2个学生记录,第3个学生分析跑道设计方案,第4个学生组织管理与验证。结合公平特点,以及学习的圆的周长知识,鼓励学生展开设计与研究。通过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到数学学习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兴趣,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教师应通过挖掘学生的潜能、转变教学理念、联系实际生活等教学策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潜力提升、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提升,优化教学手段,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打造初中数学精品课堂 篇7
一、联系生活, 让学生体验数学生活之味, 引起情感认同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运用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人们对数学之所以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 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 我们教师要善于借助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 将数学知识寓于实际情境之中, 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 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发现数学、感知数学, 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学习“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时, 我将其与学校旗杆高度的测量联系起来, 让学生体会到, 借助数学知识可以轻松克服原本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从而让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再如, 在学习“有理数加法”时, 我结合世界杯比赛中计算净胜球问题, 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学生也在此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从而让数学学习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强烈的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二、巧妙引导, 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方法, 感受数学之美
数学是抽象的, 也是富含美感的。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巧妙引导, 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 吸引他们自觉主动地观察、实验、探究, 在自主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 从而让学生走进数学学习, 不断感知数学学科的深层之美。如我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时, 先给学生展示了下面的情境:小红先画出一个三角形, 如何才能再画出另一个三角形与前面的三角形全等?我们大家知道两个三角形全等, 必须三条边和三个角都对应相等, 如果这六个元素都分别对应相等, 这样的两个三角形必然全等。但是, 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是否一定需要满足这六个方面的条件呢?条件可以尽量少一些吗?教师针对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 经过师生的共同分析、归纳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 还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绝非是简单枯燥乏味的数字、符号、公式的堆砌, 它是富有生命的, 从而让学生加深对数学学科的内在情感。
三、动手实践,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会主体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理念倡导让学生参与学习, 走进数学内在, 而一些数学问题, 如果仅仅让学生去分析、思考, 学生往往并不能生成深刻的印象, 而假若我们放手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 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学生就会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实践活动中, 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从而产生深刻的印象, 实现高效学习。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 很多教师习惯运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获取新知, 教师讲得多, 动得多, 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很少。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 大胆创新, 先让学生画一个长25厘米, 宽1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用剪刀将其剪下。然后问学生, 能否将这个平行四边形转换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进而计算出它的面积?然后将课堂交给学生, 让他们开展小组合作, 动手操作。很多学生经过仔细思考、实践, 得出了不一样的方法。这样的教学, 教师只是适时在关键之处点拨、引导, 没有越俎代庖, 而是让学生充分活动, 将课堂还给学生。可见,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 教师应转变角色, 充分让学生思考、动手和交流, 从而让学生在平等、愉悦、宽松的氛围中获取新知、开启智慧、树立信心。
四、鼓励创新, 捕获数学课堂上智慧火花, 享受成功乐趣
由于多种因素的原因, 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认知方式与思维能力的不同是正常的, 我们要认可并且尊重这一差异。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 我们要把握他们的个性差异, 在教学中契合各类学生, 设计适合他们发展的问题, 对每一个学生的良好表现要不遗余力地给予表扬激励, 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尤其是学生中表现出的一些智慧火花, 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表彰, 从而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例如:解方程组: (1) 3x+2y=7 (2) 5x+2y=17, 在解答时, 很多学生习惯于将两个方程相减从而消去y, 而有一位学生却先将第二个方程变为2x+ (3x+2y) =17, 再将第一个方程3+2y=7代入第二个方程中, 得出2x+7=17。这样的解法, 相对于传统的直接消元更具创新意识, 教师要及时将其与自己以及大家习惯沿用的方法进行对比, 从中突显学生的智慧, 从而鼓励其他学生敢于突破自己, 实现能力与水平的超越。
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初探 篇8
既然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就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课堂交给学生, 向每节课的四十五分钟要效率, 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一些认识。
一、寻找问题, 有的放矢
要想解决问题, 首先就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措施更得当, 手段更有效, 中学数学教学也是如此。
之前,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还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过分重视教师的讲, 学生被动地听和练。这种教学的单向过程对于学情的展现和学生的参与较为忽略, 学生在这样一个被动的过程中, 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堂教学效果势必会大大下降。
从部分教师的备课来看, 因为教师在备课环节更多的是关注教材的知识点, 而往往忽略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学习需求、学习层次等, 这样学生很难参与到课堂中来;另一方面, 有些教师清楚新课改的要求, 但是不理解如何去落实, 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导致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 整堂课气氛活跃, 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 课后一知半解。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习惯还未真正形成, 问题表现在方方面面。如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 学习被动;许多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 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 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不少学生回家缺少监督, 学习更不自觉, 基本不复习, 也有同学不重视基础, 学习不得法, 练习、作业粗心、马虎, 教师讲评了订正, 结果到后来还是错。有的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考试缺乏竞争意识, 认为反正不会做又不愿认真复习, 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教师布置的作业练习马虎应付, 抄袭了事, 甚至不交。久而久之, 学生很多提到数学这门课程脑子里面一片空白, 对待学习的态度可想而知。
二、从学生兴趣着手,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相长是和谐的、高效的数学课堂的努力目标, 教师的教学应该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 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的关注点往往是放在教师的教上面而忽视了学生的学, 事实上教师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还是要通过学生学习的进步体现出来, 所以课堂教学要想高效必须要结合学生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具体来说,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要关注学生的实际与需求,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本身就很枯燥乏味, 不少学生认为它很抽象难懂, 所以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就学习数学而言, 学生一旦“学会”, 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 便会强化学习动机, 从而更喜欢数学。
因此, 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
在备课各环节要设计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的境地, 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 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三、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育思想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就目前来看很多教师的数学课堂低效是因为缺乏变化而导致的。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变化, 我们的教学对象也在变化, 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它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和课标的要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 对我们的教学思想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学习专业知识, 研究新课标、新教法、新的教育理念, 不断充实自己。
教师的真正本领, 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 而在于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 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 引导学生动手参与, 鼓励学生积极探讨。
四、构建平等课堂, 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的综合, 即要使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升。这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 还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索过程。这里就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性, 所以教师必须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 与学生平等合作, 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 教师要放下架子, 既做关心学生的朋友, 又做学生心灵智慧的领路人。
因此, 教师课下应花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 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课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实验等各种形式且富有个性的自主探索, 设计具有使用价值的题目。面对有差异性的学生, 应当设计适合全体学生参与的题目, 不是以“优”代“差”, 而是要让所有学生“活”起来, 甚至对“后进生”采取倾斜政策。在设计题目的时候, 必须考虑到问题的趣味性、应用性和科学性, 且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特点, 设计题目形式要多样化以吸引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 给学生真正的探索空间和时间。解放学生的探索自主权和自由度, 使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成为可能, 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不少问题的探究过程需要经历时间长, 参与人广, 教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属于学生的探索空间和时间。
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篇9
一、设置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关系。而教学情境的设置又是影响学生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关心学生, 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课堂气氛活起来, 寓教于乐, 以趣促思。我们还应在学生们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创设宽松自然、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生活化情境, 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们的情感因素, 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从而感受到数学带给我们的乐趣。
例如:我在讲有关“圆”的知识时, 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先在黑板上画出图, 然后出示问题:有一个圆镜被打碎, 现欲重新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镜, 要不要把所有的碎片和这块残片都带去?这个实际问题若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 同学们认为可转化为什么问题?在同学们探索、讨论之后, 有的学生说: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形镜。另外的学生则说:把玻璃残片拼凑起来, 补成一个圆。此时我再次问:如果要重新再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 必须知道什么呢?这样图文并茂的数学情境能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 促使他们集中精力, 开动脑筋, 尝试探寻各种积极的解决方法, 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问题一提出, 同学们就立即以积极的思维状态, 投入到活动中来, 引发了学生们的兴趣,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 调动了他们探究发现新知的积极性。
二、目标明确, 让学生把握重点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逻辑思维性较强且枯燥乏味, 所以容易让大部分学生感到乏味甚至厌学。要想在一节课里, 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使学生们都学有所得, 我们就一定要明确每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 要注意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中考对该知识点的考察是了解、掌握、还是灵活运用。整堂数学课的教学也都要围绕着这个内容来逐步展开。而在每一课时中, 都会有一些知识点是学生们难以明确, 难以掌握的。因此, 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把握重点, 找出难点, 并巧妙地化解难点, 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为了让学生明确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 我们在上课时, 可以在黑板的醒目位置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 以便引起学生们的重视。而讲授重点内容也正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我们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电脑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使授课内容在学生们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让他们学有所得。
三、实例探讨, 调动学生积极性
比如我在讲轴对称图形时, 将其分为角、线段、等腰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四个部分。我先将所有学生分为8个组, 并要求各个组自己看书, 总结出本课中的所有知识点, 总结完成后, 由每个组的代表说出自己组对知识点的总结情况。在整个分组及学习过程中, 我发现各个组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 他们积极看书、认真探讨。在之后的发言过程中, 我发现有的学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对轴对称图形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的非常到位, 使得其他小组的学生对其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以上分组方式, 对数学的教学效果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效果明显。当然, 在学生总结学习期间, 作为教师, 并不是对此撒手不管, 而是应该时刻关注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以积极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帮助其解决问题。再如:我在讲多边形内角和时, 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以分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这一课的学习。在我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得出结论的时候, 对学生做了适当地引导, 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生活应用, 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生活中, 我们处处能见到数学, 也能用到数学。在教学中, 我们应让学生们用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 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 及时掌握所学知识, 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 想身边的事情, 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例如:我们可以用数学知识, 去说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像屋顶人字架做成三角形、汽车保护拦成平行四边形、车轮成圆形等等, 这其中固然有物理属性等原因, 另一方面, 也有数学原因, 诸如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圆的旋转不变性, 还有打台球的角度用到对称、聚光镜用到焦点等等。
如何打造农村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篇10
一、改变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是打造农村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根本
农村教师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是当前农村初中教学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农村教师虽然进行了许多新课程的培训, 学习了一些新的理念, 当时心潮澎湃, 群情激昂, 但过后在实践中遇到挫折, 又加上没有良好的教研氛围, 自我反思变成了抱怨, 不思进取变成了自我安慰, 依然我行我素, 课堂教学又回到了老路。教师在思想上没有受到刺激、得到震撼, 没有自主寻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教学行为怎么可能得到转变?要想使教师从“教得苦”, 学生从“学得累”中解放出来, 教师必须从主观上转变观念, 认真学习先进的理念, 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使教学理念在边学边用中不断提升更新,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实用的、高效的课堂。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是高效课堂能否打造的关键。尊重学生, 相信学生, 解放学生, 利用学生, 发展学生, 给他们自研自探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去发挥, 已成为高效课堂最科学、最合理、最有用的教学方式。可我们教师为什么不能在课堂上放手呢?不放手就会棘手, 不放心就会不省心。学习是由内向外自我生成的过程, 而不是由外向内灌输的过程。教师再费劲地教, 学生不想学又有什么用?对学生放手就是解放学生, 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意识受到刺激觉醒, 学习内在驱动力得到释放, 就会形成很高的学习效率, 高效课堂才会真正实现。
二、改变学生的观念是打造农村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关键
学生从进入学校的那天起, 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学生都要听教师的话”, 他们早已习惯了“教师教我学”的模式, 认为“让我学会”是教师的事、家长的事, 而不是自己的事。因此,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转变这种思想观念。初中数学学习中抽象思维增加, 如果学生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课堂教学就会枯燥无味, 越来越差, 更不会实现“我会学”的目标。因此, 我们要在转变教学方式上下大力气,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建立积极有效的学习策略,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 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所追求的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产生冲动, 积极参与课堂的活动, 大胆展示、交流, 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三、编制优秀的导学案是打造农村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
课堂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导学案就是学生学习的线路图、方向盘、导航仪, 没有科学合理、精心设计的导学案, 就不会有真正学习能力的生成。导学案在设计中, 要求教师深入浅出, 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学生要能够浅入深出, 摸着石头过河, 步步为营, 逼近目标, 紧扣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随堂笔记、当堂反馈等环节, 从而形成自己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打造农村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必经之路
教师是学生情感的主导者, 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 只有教师的情感倾注于数学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时, 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好恶, 在很大程度与他是否喜欢授课的那位教师有关, 当学生喜欢一位教师, 就很自然地会喜欢他所教的课, 就会感到他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 从而自觉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导。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 使其自信、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建立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只有教师的教妙趣横生, 学生的学才可能生动活泼,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此外, 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多媒体课件可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 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 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 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 也可以选择不同教学模式来学习, 这种交互方式对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 农村教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艰巨性, 一方面要面临中考的压力, 另一方面又要适应农村的需要。打造农村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们只是刚刚起步, 在高效课堂教学探索尝试中, 有了一点点收获。高效课堂的构建和研究, 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根据学生基础情况, 尝试一套有高效的教学模式, 并且不断探索。我坚信, 我们的课堂会越来越高效。
摘要:多年来, 初中数学教学一直困扰着农村数学教师, 他们的高耗能付出, 得到的却是低效益回报。那么, 如何在农村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 打造高效课堂, 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更好地为农村学生服务, 就成为广大农村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篇11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多年教学经验,使得很多教师已经能够不备课会上课,要改变其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让他们不再是高高地站在讲台上讲,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转变观念,教师应该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师;学生不应该再被“填压”而是主动“觅食”。鉴于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转变。
(一)教师由“照本宣科”到合理使用教材
教材是统一编写的,但每个市、每个学校甚至每个班的情况都有差异。用教材教,但不依赖教材,适当地对教材进行整合,提高课上效率。这样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全面把握教材的能力。例如,在讲“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和“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把两节内容进行整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二)学生由会解题变为拥有创新应用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解题固然重要,但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创新型人材才是我们的目的。例如,在讲完“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后,我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同桌互相交换检查,对有异议的提出来大家一起研究。这样既能对概念的理解更进一步,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由“沉闷课堂”到“活跃课堂”的转变
要改变以前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默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能说、会交流、会合作、会展示,让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激活思维、发展能力、培养个性,真正让学生乐学、想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以开阔思路、类比对照总结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教师逐步引导下,学生变得乐学、会学,实现真正意义的建构课堂。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代表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踊跃地去展示,大胆地去交流,多角度地去考虑问题,努力使数学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课堂。
二、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一)创设好的问题情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要高效,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情境。例如,在探索“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恰好“神舟九号”发射成功。我利用这一举世瞩目的大事引出新课:“‘神舟九号飞船完成使命成功返回地面。飞船成轴对称结构,它的太阳能翼板和船身之间需要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支架来连接。在制造的过程中,航天人员需要测量哪些数据就能说明支架是全等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由问题引出需求,由需求激发求知,为探索新知创造良好的开端。
(二)在备课时,教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需要有的放矢而不在于面面俱到
课前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做到充分的预想,重点加以突破。每节课既设计得很精彩,又符合所教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否则,就必须修改,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所讲的内容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巧妙利用意想不到的生成资源
课堂是动态的,每节课的教学过程都会因各种教学因素而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巧妙利用课前预设之外的“意外”,快速设计出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利用好“意外”,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单项式”一节时,恰好黑板上还留有英语教师写的单词,我没有对值日生进行批评,而是笑着问道:“这几个单词你们肯定会念了,可是它们没被擦掉,你说它们在数学课上还有用吗?”学生不仅消除了紧张的心理,而且还对后面的教学内容充满了期待。等到学生了解了单项式的系数、次数之后,我指着其中的“eight”问道“它是几次式呢?它的系数又是多少呢?”学生笑着答道“五次式,系数是一。”通过幽默的方式,生动的语言,巧妙利用“意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情绪高涨,进入一种较高的学习意境。
四、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只有真心热爱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学生信任你,你讲的话他才会听。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萌动期,他们之间有着很微妙的关系。当两个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化解矛盾,还要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巧妙地解决问题。这样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得班级管理和教学都会越来越顺畅。
总之,要经营好一个课堂,我们教师特别是数学教师就得想尽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抽象的数学形象起来,让深奥的数学浅显起来,让机械的数学练习生动起来,让所有的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是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
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五步骤” 篇12
一、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观念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如何养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稳定的、积极的数学情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广大教师首先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端正教育思想,消除低估、削弱情感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的偏差,从认知、情感两个方面全面确立教学目标,实施愉快教育,切实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教学质量。
二、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如果没有备课就走上讲台,就如同一个没带武器上战场的士兵一样心慌。作为教师,不但要备课,还要花时间深入钻研教材,紧紧围绕课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两个吃透”,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数学课堂的“精讲多练”,为数学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即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要想把“高效课堂”这艘船开好,就必须扬好“备课”这片帆,抓好教学前的备课质量,备学习方法。教无定法,教无常规,即使是平行班的教法也不能一样,因为环境不一样,学生不一样,学生的接受能力就不一样。所以在教材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教师在备课时最容易丢掉“小结”。因为一个立意概括,简洁的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使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 关注每一个学生
关注每一位学生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根本。有句话说得好:“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再好,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能真正地参与其中,那就算不上是高效的课堂。课堂上关注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回避任何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堂上对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能给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而我们的课堂,回答问题的更多是中上层学生,所以中上层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而后进生相反就变得无所事事,最多也就推一步走一步。因此,要想使数学课堂更高效,教师应从关注每一位学生开始,承认其基础的差异,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肯定中学习,在教师的鼓励声中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
四、 科学设计练习
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保证,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在我们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会出现这样的假象,上完课后感觉课上得挺顺利,课堂气氛也空前得好,学生都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效果应该不错。结果大出所料,课后作业质量极差。归根结底在于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呢?在教学环节中,我们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更应该承认学生基础的差别,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数学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
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师就要对习题进行精心的设计,课堂练习题可分为三种类型:必做题(标准餐)所有学生都做、选做题(营养餐)大多数学生做、拓展题(自助餐)少数学生做。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让学生养成解题之前要深思,解题过程中要巧思,解题之后要反思的习惯。
五、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如,用数学知识去说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屋顶人字架做成三角形、汽车保护拦成平行四边形、车轮成圆形等等,这其中固有物理属性等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数学原因,诸如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圆的旋转不变性,还有打台球的角度用到对称、聚光镜用到焦点等等。
【打造初中数学精品课堂】推荐阅读:
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11-17
打造历史精品课堂06-02
打造精品的音乐课堂06-24
打造简约的数学课堂05-25
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06-26
打造小学数学情景课堂08-21
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08-22
用魅力打造数学课堂06-07
打造更有效的数学课堂06-16
打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