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2024-12-23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通用9篇)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篇1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校二年级二班开展了自主合作型学习小组的课改实验。自主合作型学习小组分组的结构合理,职责明确,各项管理规则使课堂及课下学习活而有序。

自主合作型学习小组课改实验的背景与意义所谓的“自主合作型学习小组”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以学习小组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合作是促进学习的形式和途径,。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在分组实验中,我把全班学生打乱,进行混合编排。按优1中2差1的搭配四人为一组。每组1、2、3、4、号编排,4号为学困生。组内其他成员要尽力帮助他。我们班被分为20个小组,每个小组定一个学习组长,纪侓组长,卫生组长,记录员。

二、教学流程

今天,我在执教二年级语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时,采用了“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围绕目标自主学习——落实目标小组合作——夯实目标分组展示“的环节进行,上完这节课后,感觉这样的教学结构在小学低年级可以放手试用。

(一)、讨论确定学习目标。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提倡“以生为本”,怎样真正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首先就应该从学习目标的拟定入手。虽然二年级年级学生年龄小,但也积累了而一些语文学习的经验,所以,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讨论,来自主拟定学习目标,教师只是进行补充就好。一般来讲,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确定最基础的学习目标,如识字,写字组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解决一些文本问题,等等,教师往往只是需要补充一些单元目标或课文独有的目标即可,这样也能引起学生对这些特有目标的重视,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目标。

(二)、围绕目标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拟定了学习目标,教师可以板书出来,或让学生记录下来,然后逐条目标进行学习落实。在这个环节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给足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4号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只达成基本的学习目标,毕竟,一节课不在于老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会了多少。而且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还能发现自己哪些学习目标达成不够,有哪些疑难问题,等等,为后面的小组合作学习做准备。

(三)、小组合作落实目标。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要要发挥好三大职能。一是检测基本目标落实情况:即让小组内能力较强的1号2号检查3号4号组员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帮扶,如对易错难认的字进行强化指导和记忆,对于书写错误的字进行纠正,对朗读中的问题进行纠正,等等。二是进行疑难问题的探究:即组长召集组员针对难度较大的学习目标,如内容的把握,故事中的道理体会,等等,做到博采众长,集合大家的想法,其实作为低年级关键是培养学生爱思考会表达的兴趣和能力。三是朗读训练的落实:即让学生分小组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组内朗读训练,可以是组长领读,也可以是大家先边朗读边讨论,再集体进行朗读训练,等等,关键是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积累语言。

(四)、小组展示夯实目标。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成果展示。在展示环节中,最好是引导学生采用组间PK 的形式进行,同时依照学习目标逐一进行展示活动,同时兼顾不同层面的学生,组间也力求展示机会均等。如:基础知识侧重让小组的3号4号展示,问题交流侧重让1号2号展示,对于朗读则可以采取小组团体展示,也可以进行组员展示。展示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二是夯实“双基“,夯实学习目标。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针对难点、易混点应进行精讲点拨,同时要注意用好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三、评价细则

1、教师评价内容与方法。

(1)教师评价学生的作业质量,优秀作业、良好作业、合格作业、较差作业分别得 5、3、2、1分。不交作业者减5分。

(2)教师评价学生完成导学案、保存导学案的情况,导学案完

成情况与作业等级得分相同。

(3)教师评价课上小组合作学习氛围,对好的组酌情加1~3分,评价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对好的组酌情加1~3分,评价代表小组发言情况,好的组酌情加1~3分,评价小组学生纪律情况,差的酌情减1~3分。

(4)教师评价学生各类测试情况,测试成绩分A、B、C、D四个等级,分别记分5、3、2、1分。

2、组长评价内容与方法。

(1)组内设组员情况记录本用于记录小组和各组员加减分情况。

(2)评价组内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自主学习情况,课前准备情况,桌上物品摆放情况,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情况,课堂及自习纪律、劳动卫生。以上各项完成不好、不积极参与、违纪或劳动不积极、卫生较差者,酌情减1-3分,一周一总,作为评选优秀组员的依据。

3、奖励办法

每周汇总各项检查结果,各班每月评出三个合作学习明星小组,五名课堂积极参与之星,学校给予表彰,同学个人的量化成绩与期末评优选先挂钩,并计入个人成长档案。对后进小组,各班给予相应鞭策,促其进步。

四、存在问题

(一)规则不明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课堂一片热烈。但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组员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甚至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二)时间不足在教学中,往往教师提出问题后,未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三)评价不全小组活动后常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发表个人看法。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另外,班级人数过多,班额过大也制约了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儿语文教学的实验收获,当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验中不断改进。不过,我相信,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围绕这个目的开始教学实践,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也就自然能得以提升。

上市小学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方案 [复制链接]

合作学习小组激励评价方案

为了充分调动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促进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向纵深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

1.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要体现小组间人数均衡。每组人员以4人为宜,由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共同协商确定小组具体人数。

2、优等生和学业不良学生比例均衡,体现小组内优等生、学业不良学生之间的合理搭配,各小组学优生、学业不良学生所占比例相等,尽量达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

3、小组成员之间综合能力均衡。体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基本计算能力、阅读写作能力、理解记忆能力等能力配置尽量均衡分配。

4、合作小组的建立要充分发扬民主。当学习小组的整体搭配有明显差异时,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直到学生认可为止。小组内的分工协作以组内成员的民主意见来决定。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分工及学习评价

1、数学优等生数学组长。语文优等生为文科(语文、英语)组长。每个小组可设立记录员1名。

2、采取小组内民主推选或教师指定汇报、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每节课前20分钟倾向于优等生、中等生讲述或展示,后20分钟侧重于边缘生和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情况汇报,目的在于检查边缘生的合作学习效果,把学业不良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

三、合作学习小组的展示形式

小组成员均有小黑板板书内容(预习成果、问题或者讨论结果),当本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不完整时,本小组成员能主动补充,且能认真倾听其它小组的见解或补充意见,而展开讨论、辩论。讲述者的神态、声音、语言、逻辑性,推理性便于其它同学接受。所展示问题的结果准确、完整、简练,符合学习目标要求。

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评价

自主合作学习采用百分制积分,其中:自主学习占40%,合作学习占40%、探究学习占20%。

1、自主学习评价(40分)

(1)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够掌握老师或小组内布置的家庭作业中所要求的知识体系。回答或板书正确。且作业数量符合要求,格式书写规范。(6分)

(2)能够按老师或小组的要求完成预习任务,生成预习成果并能在预习过程中发现具体的问题。为探究新知做好充分的准备。(7分)

(3)小组全体成员都能按时完成课堂教学中老师布置的自主学习任务,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并能生成新的问题。(7分)

(4)课后能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作业,对于有困难的问题能主动向小组成员或老师请教,对出现的错误能够在小组成员或老师的帮助下予以更正。(7分)

(5)小组内成员能够按照学习要求,在指定时间内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背诵任务,主动在小组内展示背诵、默写成果。(7分)

(6)完成老师或小组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在课余时间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和新知预习等学习活动,并能将学习所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6分)

2、合作学习评价(40分)

(1)合作学习有效,合作气氛热烈。(6分)

(2)小组成员都能够积极投入,主动发表个人见解。(6分)

(3)合作小组能有效的关注学业不良学生,小组内的优等生和中等生能积极地关注边缘生和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合作、指导、帮扶意识强。(7分)

(4)通过合作学习,学业不良学生能独立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并有展示学习成果的愿望,并能以板书形式展示出来,且能较流利地进行叙述或讲解。(8分)

(5)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能顺利地解决与讨论问题类同的问题。(7分)(6)优等生和中等生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类同问题。(6分)

3、探究学习(20分)

(1)小组内优等生、中等生能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供小组内或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当探究、讨论遇到障碍时能够主动地请教老师。(7分)

(2)能认真倾听其它小组成员关于探究问题的意见并能展开讨论。(7分)

(3)对老师布置的探究性问题能主动的通过收集、查阅资料,调查访谈,生活实践中寻找答案,并能在小组内及全班进行反馈交流。达到资源共享。(6分)

五、合作学习小组积分、奖励办法

1、设立合作小组评价积分表,按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设立。

2、根据《合作学习小组评价积分细则》,由科任教师当堂记载积分,下课前公布小组得分情况。

3、班主任每五周汇总一次合作小组积分,学校对各班小组积分处于一、二名的小组长及小组成员进行奖励,受奖人数不少于班级总人数的30%。

4、期中、期末检测成绩按小组登记,并以小组成员总分的平均数为依据,进行评比,按50%的比例记入小组积分。

四、存在问题

(一)规则不明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课堂一片热烈。但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组员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甚至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二)时间不足在教学中,往往教师提出问题后,未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三)评价不全小组活动后常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发表个人看法。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另外,班级人数过多,班额过大也制约了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儿语文教学的实验收获,当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验中不断改进。不过,我相信,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围绕这个目的开始教学实践,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也就自然能得以提升。

1、课堂教学“四步式”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构建从教学实践入手,通过一个学期探索研究,我们从中归纳出带规律性的成分,逐步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四步式”。

第一步:自主学习——自主初学感知环节 第二步:寻问探疑——积极参与探究环节 第三步:互动研究——互动交流讨论环节 第四步:揭示规律——获新知求创新环节

2、教学模式的实施

课堂教学“四步”:自主初学感知环节——积极参与探究环节——互动交流讨论环节——获新知求创新环节。站在教师教学操作角度上讲,这“四步”一切都因“问题”而生。问题是一切学习的开始,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探究提出问题,主动合作交流研讨求解问题,追求真知创新性地化解问题。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过程。图示如下:

在教学当中提倡老师要围绕“问题”出发,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参与解决问题来开展教学。在“自主初学感知”中“发现问题”,在“积极参与探究”中“提出问题”,在“互动交流讨论”中“求解问题”,在“获新知求创新”中“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四步”式教学模式,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讲,体现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用学习等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显现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实践性、创新性。这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转换教师角色,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亲身体验的新理念是相一致的。

在“四步式”课堂教学模式当中,“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的自学过程,发现过程;“寻问探疑”是学生自主质疑积极参与的过程;“互动研究”是学生通过互动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揭示规律”,是学生归纳整理知识、化解问题、升华创新,对知识有创新性理解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面以《浅水洼里的小鱼》(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为例来探讨具体的操作。《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讲一小男孩为了挽救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而去捡鱼的一件事,目的是树立小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课文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小孩男为什么要去救鱼,从而让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一)“自主初学感知”中“发现问题” 片断1:

在课前教师已布置了学生自学预习,完成了《自学卡片》。师:通过初步自学,同学们知道些什么?

学生把自己在预习当中所理解到的信息大胆地表达出来。有的对课文主要内容有所了解,有的知道了一些词语的意思,有的回答了课后的一些问题等。学生也提出了自己不懂的问题,有的问题学生之间交流马上解决了,有些问题留在课堂上解决。学生表达了在自主初学过程当中所理解的内容,也提出了比较多的问题,次要的、容易解决都在学生互相启发中自主解答了。

(二)“积极参与探究”中“提出问题” 片断2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你能否帮助同学解决在预习中没能解决的问题。自读后,再次互相启发,基本解决了之前还未能解决的疑问。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的了那么多,还有想知道的吗? 生1:浅水洼里的小鱼最后会怎样?

生2:鱼儿那么多,小男孩子为什么还要去捡鱼?

师:对呀!同学们,小男孩为什么要去救鱼?大家想知道吗? 生:想!

在检查了预习之后,教师让学生再自主读课文,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的感知,让学生解疑、质疑,给了学生质疑空间和时间。在对话中,提炼中心问题:“小男孩子为什么要救鱼?”,有了学习方向。

(三)、在“互动交流讨论”中“求解问题” 片断2:

师:小男孩为什么要去去捡鱼呢?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这个画面?四人小组找一找,然后说出自己的理解。生:“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水就会被太阳蒸干,这些鱼儿都会干死。”我知道这些小鱼都会被蒸干,死掉。

师:从“蒸”字你体会到什么? 生1:“蒸”就是用火烧一样,太阳像火一样会把小鱼蒸干的。生2:小鱼会很难受的,得不到呼吸!

生3:小鱼心里是多么的害怕,多么的痛苦!生4:小鱼想得到帮助,回到大海。

师:小鱼儿真痛苦啊,我们读出感情来。(学生富有感情地读)师:小鱼儿们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生1: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将永远见不到你们了,请你们不要伤心。

生2:爸爸、妈妈,对不起我没有听你们的话,跑到岸边上玩,现在回不去了,我多后悔!生3:上天啊,请来帮帮我吧,我就要被蒸干了,我真的很想回到海里。师:原来每一条小鱼儿都想活呀!

在片断2中,老师围绕着“小男孩为什么要救鱼?”这一中心问题让学生自读自悟,品味揣摩“蒸”字,加强体验小鱼儿被困在浅水洼里的焦急、无助、恐惧、后悔、求生。学生思维活跃,表达充满个性,感受无数生命在呼唤,所要救鱼。片断3: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内讨论交流。品味小男孩努力地救鱼的词句。师:你从哪些词语知道小男孩努力地救鱼。生1:我从“他走得很慢”,知道他怕把鱼儿踩死和生怕漏掉任何一条小鱼。生2:我找到“不停地弯下腰”,知道他会很累,但他没有停下来,没有放弃。生3:我找到“用力地扔”,知道他是多么想小鱼儿能顺利地回到大海里快乐的生活 师:同学们真会体会,都成了学习的小主人了,真捧!师:小鱼跃进了大海,小男孩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1:仿佛看见鱼儿回到自己的家园了,见到了爸爸、妈妈,多开心。生2:看见了可爱的小鱼在大海中自由自在地游玩着。生3:看见了小鱼对它的同伴说,是一个小男孩救了它。

师:正因想到这这些更加坚定了小男孩救这可爱小鱼的决心。谁读出“救鱼的决心”来。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读出了感情。

在片断3中,也是始终围绕着“小男孩为什么要救鱼?”这一中心问题开展学习。老师让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重点词,自主读句子,组内讨论交流,让学生在研讨当中发表自己的有个性体悟的见解。引导学生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感情朗读,体会到小男孩抢救鱼儿的坚定决心。学生学得自主,学得创新。片断4:

师:为什么鱼儿那么多小男孩子还要去救?谁在乎?

(开展四人小组学习,先组内自读,后组内议论)师:谁来说一说,谁在乎小鱼?

生1:小鱼自己在乎,因为他下想死,要回家。

生2:还有大海在乎,大海是小鱼的家,大海有了小鱼才更加美丽。生3:还有小鱼的爸爸、妈妈、家人都在乎。

生4:小鱼儿的老师、同学都在乎,希望它回来学习呢!

师:是啊,小男孩知道小鱼儿在乎它自己的生命,还有它的亲人、朋友同伴、大海等等一切都在乎小鱼儿的生命,所以小男孩不停地检鱼,扔鱼。师:谁来读出小男孩十分在乎的感情!

生1读: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一条在乎,这一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学生读出感情,体会到一条小鱼就是一个生命)

师2:你把省略号都读出来了,真好!就是因为小男孩大家都在盼着小鱼儿回家,所以他不停地捡鱼,扔鱼。谁再来读? 生2读:略。

师:你把“这一条”读得真快,读出了小男救鱼在呼、急迫的心情。因为一条小鱼就是一个生命啊!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读出对生命的渴救之感情)老师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假如此刻也在沙滩上你会怎样做?

生1:我会与小男孩一起捡鱼,扔鱼。因为它的爸爸妈妈同学老师都在等着它回家!生2:我会用力的把小鱼扔回大海。如果小鱼儿死了,它的亲人朋友都会十分的伤心。

生3:我会大声叫人们一起把小鱼扔回大海,挽救所有的小生命。因为一条小鱼儿就是一个生命。

师:是同学们,看来你们都读懂了小男孩的心啊!

在片断4中,还是围绕着“小男孩为什么要救鱼?”这一中心问题来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创设情境、对话,增强体验,深刻明理,让学生感受到有生命在渴求,明白到挽救生命的意义,明白一条小鱼儿就是一个生命的道理,解决了“小男孩为什么要去救鱼”这一中心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有个性的表达。这一过程当中始终体现学生自主、教师主导的地位。

(四)“获新知求创新”中“化解问题” 片断5:

教师创设情境,播放小鱼儿被送回到大海的动人情境。师:小鱼们现在你想对小男孩说什么?

生:谢谢您小男孩,您把我送回大海,让我与爸爸妈妈团聚。师:这是生命给带来的„„ 生:这是生命给带来的幸福!生:这是生命给带来的亲情!生:这是生命给带来的温暖 师:你想对小男孩说什么?

生:谢谢您小男孩,我现在可以各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了。师:这是生命给带来的„„ 生:这是生命给带来的快乐!生:这是生命给带来的友情!师:你还想对小男孩说什么?

生:谢谢您好小男孩,我的第二次生命是您给我的,太感谢您了!师:这是生命给带来的„„ 生:这是生命给带来的生命!

师:对呀,同学们,生命是自己的,同时也是大家的,我们要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热爱生命!

老师创设情境,展现鱼儿回到大海时的快乐,激发学生对生命的个性化理解,激发对他们对生命更深更高的感悟,教育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珍惜生命。这就是在“获新知求创新”中“揭示规律”。课堂变成一个洋溢着“生命”的课堂,达到创新性的理解目的。

“四步式”课堂教学模式目标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积极参与探究中提出问题,互动研讨交流中求解问题,获新知求创新中创新性地化解问题。体现学生的“学”、“问”、“研”、“创”四环节,凸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得扎实,学得创新。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角色,强调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实现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低年级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初探

黄花小学

孙玉芳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篇2

一、构建自主学习课堂的必要性

1. 革新教育模式的要求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展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但是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是不利的。因为现代知识更新速度逐渐加快,科技发展也越加迅猛,单纯靠老师讲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如果继续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势必会造成学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缺乏未来的竞争力,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对于课堂模式进行改革。

2. 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随着新课改力度的加大,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要求和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呼声越来越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贯彻新课改政策的基础上必须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起来,这样看来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则是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3. 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科学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而在这个时代单纯靠老师来传授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这个时代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自主能力。小学基础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学习这种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二、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

1. 把握教学的主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基本功,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应有整体把握,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掌握教材所讲授内容的要点。这样在进行教学设计以及课堂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就能做到游刃有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会更有侧重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高效提升,切实提高自主学习课堂的高效性。

例如,笔者在讲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四季》一课时,针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仔细研读,并针对课程内容设计了很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小卡片,在教学的时候适当通过教学的小卡片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会自身去探索教学内容,从而完成自主学习过程。

2. 尊重学生的需求

在构建自主学习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正确的教学设计给学生正确引导,还应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通过教学设计逐步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独立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更多起到的是指导作用,而不能过多干涉学生。

例如,笔者在讲授二年级上册《小马过河》这一课时,在让学生进行了自主预习以后,在课堂上自主讨论,让他们评判各个动物的做法,然后以小组形式让其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再把难以解决的问题放到班级里解决,然后我再就他们的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他们可能没有想到的问题,这样整个课程的连贯性就得以达成,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3. 平等的交流

在构建小学自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明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授课时,在维持教学主线的情况下要更多让学生为学习做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和学生平等交流。教师在交流时不要总想着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哪怕在教师听来再不成熟都应该耐心细致地听完,并和他们耐心交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例如,笔者在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哪吒闹海》时,很多孩子在讨论的时候各自侧重点不同:有的认为哪吒太可怜了,有的认为小白龙太可怜了,这样在学习时就会出现分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给予适当引导,从小朋友的角度出发,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讨论。

小学是学生开始正式学习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习行为以及学习习惯的形成对于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因此,教师要想办法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从自身做起,提升能力,尊重学生的需求,努力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模式,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会如何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毅.在语言的丛林中穿行:谈小学语文品词析句的实施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12).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篇3

“自探共究”式学习设计以学为中心,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以问题驱动为向导,引出学习主题,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阅信息资料,进行逻辑推理,完成自我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构建,与伙伴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使意义构建更趋合理完善。

一、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

创建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接近知识产生、使用的实际情境,能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情感状态,提取记忆中有关知识、经验,激發联想和想象。

2.问题向导

学习应有一定的目标,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更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以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在该模式中学习目标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呈现:一是在情境中设置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二是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后提出新问题、新想法。

3.查询信息

在网络环境中学习,教师是作为帮助者出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但当学生进入网络进行学习时,教师有必要把学习的环境向学生做一简单介绍,同时,学生在学习时如何能做到目标明确,还需教师及时做适当的辅导。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学习目标,就能很顺利地上网搜索信息,分析、辨别,加以归类、整理。

4.自我构建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评判,探寻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等有规律的关系。利用原有的认识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分析、检验、确认)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如果不能“同化”,则引起“顺应”,实现对新知识构建的过程。

5.网上交流

学生在具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小组中学习,其效果远远优于班级组织形式。在网络环境中,利用网络平台,更有利于研究兴趣相近的学生组成协作学习小组,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我们的学习网络平台中,有网上论坛栏目,学生可以在网上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

6.完善构建

在交流之前,学生习得的只是一人的思维之成果。通过网上交流,小组成员可以集中智慧,共同完成任务。

二、学习效果分析

1.增加了教学容量

学生可以通过鼠标点击,自由地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使教学容量大大增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其思维深度也大大增加。

2.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局域网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网上冲浪去寻找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这培养了他们运用因特网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

3.顾及了个体差异

我们以往都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式,往往造成“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而网络教学可进行异步的交流和学习,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进度自定进度进行个别化学习。

三、思考认识

1.网络环境下“自探共究”式学习模式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学习主题的设计。主题的选取和设计非常重要,要遵循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的原则,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有思考价值、有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愿望,能完成任务的驱动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创新能力。

(2)信息资源设计。确定学习当前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内容,每种资源在学习中的作用及相关的更多资源,教师应视情况指导部分学生获取资源的路径和分析利用资源的方法。

(3)协作小组设计。一般以2~4人为宜,可以是同质(学习程度、兴趣、个性、性别等),也可以是异质,一般以异质为宜,互补性强,更能体现和发挥互相包容、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精神。合作小组组建以后,还应依据主题任务,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做不同的分工,各自先行完成自己的任务。

2.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更多体现为引导

校园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创新性学习,是以问题探究为主的学习,学生的主要学习工具是计算机网络和教师课前制作的课件、网页及相关链接。课堂上教师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后,学生自主决定是到局域网的服务器上查资料还是到互联网上查资料,自己决定进入哪一个网页,学习进度、难度也由学生自己控制。教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课前的准备、课上的帮助和方向的控制及课后的引导。

网络文化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但网络中的阴暗文化也会给学习者带来负面影响,对辨别是非能力差的小学生来说,影响更大。如何让学习者能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有益的学习,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使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网上实现教育的全过程指日可待。随着现代技术的飞快发展,将会有更多的网上信息得到快速传递,学生的知识领域将得到更大限度的拓宽,从长远来看,网络教育特别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拓展教育教学空间,无疑前景广阔。在校园网络环境下,我们开展自主创新学习才刚刚起步,如何顺应这一形势,我们还须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曹葆华.网络环境下创新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篇4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内容提要: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也应该遵循此原则。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在教学条件下以学生主动构建学习过程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学习。如何才能真正在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打造更高效的课堂呢?我认为,自主即为自己做主的意思,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关键词:观念环境方法评价

一、帮助学生确立自主学习观念

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教师应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特别应注意培养学生这种求知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发扬主体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质疑问难、敢说敢议,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我在执教义务教育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课时,在课前预习中,我给学生布置了几道预习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先进行独立阅读:

1、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初读课文,思考: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每一次见到了什么景象?为什么两次所见所闻会不一样?

3、精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小鸟是怎样在这个“天堂”里生活的?

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抓住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交流自己的认识和感受,通过朗读加深体验。如:“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就像一株大树横卧在水面上。”(从对枝干、树根的描述中,感受到榕树之大,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又如:“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让学生感受大榕树枝叶茂盛,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还有:“有许多鸟儿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让学生体验到人们爱护小鸟,追求自然的和谐美好,使小鸟能在这里无忧无虑地自由生活。)学生通过带着问题进行朗读交流,体会到了鸟儿的数量多,种类多,想象出它们自在飞翔、欢快鸣叫的动人情景。明白了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明白了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们看到要帮助学生确立自主意识,首先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身立足于未来竞争社会的需要,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其次,教师应借助各种途径,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磨练自主学习意志,帮助和引导学生克服依赖、畏难心理,充分认识自身具有的巨大潜能,给予“你能行”的积极心理暗示,唤起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起“说我行,我就行”的自主学习勇气和自信。

二、教学中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要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形成自主学习氛围,应具有生命意识,视学生为有潜能的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

我在执教义务教育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一课时,通过讲故事、看电影,把学生带进战火连天、枪炮轰鸣的抗日战争画面,紧紧抓住学生求知欲望,让他们在听完故事、看完电影后讨论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小英雄雨来勇敢机智的品质,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从上面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努力创设一个和谐、民主、进取的课堂教学人文氛围,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启发学生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可见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桥梁。

三、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之中的学习,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我在执教义务教育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重点段的教学的: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蜗牛的触角与爬山虎的细丝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能不能用别的事物来比喻这细节呢?我一方面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一方面又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懂,并充分交流读书的收获,让他们体会到,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细致入微,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的结果。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书中的要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③串读。一般用于复习阶段,即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和疑难处,要求学生串联阅读某一章节内容。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线组成知识网,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2、引导学生思考,激发自主学习的敏锐性

思维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襁褓。教学时应让思维的绚丽花束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

我在教学“幸福是什么”一课时,课前我安排学生思考:结合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你认为幸福是什么?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然后得出了很多的答案:老师教出的学生都考出了好成绩,这是幸福;医生治好了病人的病,解除了病人的痛苦,这是幸福;爸爸外出打工回家,给我们带回好多吃的穿的,这也是幸福„„针对学生的回答,我巧妙加以引导,幸福的范围很宽很广,可大可小,学生带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再去认真阅读课文,就很真切地感受到,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别人幸福,自己也幸福。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应着力于四个“善于”:①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②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③善于采用变式思考;④善于精心设问。

四、要优化自主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有利于促进师生交流,形成良好双向反馈,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它具有导向、反馈、矫正、激励、评判、驱动等功能。可见,正确的学习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1、承认差异,确定标准。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习,教师评价不能搞“一刀切”,应对每个不同起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允许他们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到位;另外,评价应及时准确,褒贬有度。记得我在教学二年级语文园地的生字时就发生了这样一段小插曲:我在黑板上出示了生字棉袄的“袄”,我请一个同学起来认读生字并组词,那位同学起立后高声朗读“裤,裤,短裤的裤!”霎时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有几个学生甚至夸张地笑弯了腰。我止不住也笑了,待同学们笑声停下后,我在“袄”的旁边写下了“裤”,然后请那位同学进行比较两个字的异同,他很快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红着脸说“老师,我知道错了!”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处在一个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生态中,他们的思维最容易撞击出七彩的火花,也最容易引发奇思异想。此时,教师应善于采用激励策略,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创见,大力表扬;对学生的异见,充分理解;对学生的误见,宽容引导。切不可采用如“对”、“错了!”“坐下”等生硬刻板的公式化评价,或冷嘲热讽式的“劣性”评价来“摧残学生的感情、诚实和自信,挫伤学生的自尊。”而是真诚地帮助他们对自己的错误原因进行合理归因,对当中可能出现的“闪光点”给予肯定,以激发其探索的热情。

2、重视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进行自我调控的过程。开展自我评价,能使学生从多向信息交流中开拓思路,自我调控学习方法、学习行为、学习习惯,进而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判断能力,拾遗补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还是上面那个小插曲:我让同学们比较“袄”和“裤”的异同,同学们认真讨论后,宋辉同学起来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袄”和“裤”左边都是衣字旁,“袄”的右边是一个“夭”

字,“袄”的读音借助了“夭”字的韵母发音;“裤”的右边是一个“库”字,“裤”的读音完全借助了“库”的读音,它们都是衣字旁,都和衣服有关系。他的回答获得了同学们长时间的掌声。

通过实践证明,学生们互相评价时往往是站在同一个高度来看问题,这样更直接,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这样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认真备课,创新方法,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的、双向的、多面的过程;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教学主导作用,创设更高效的课堂效率。

2013年9月

作者单位:恩施市白杨坪镇中心小学

作者姓名:黄大书

联系电话:***

小学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篇5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参与实践是相当有必要的,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呢?现将有关做法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并予以指正:

一、模式解读

模式基本流程: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自主探究 相互交流 总结评价 巩固应用

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教师采用启发讲解、以旧引新、设疑激趣等多种方式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

2、提出问题、启发诱导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3、自主探究、设疑质疑

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倡导探究、发现学习的方法,并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或由教师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知识的关键处自我设疑挑战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相互交流、合作探究

组织小组学习:通常同桌或四人异质小组对探究结果进行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让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生生间的互补作用,为全体学生,尤其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并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

5、总结评价、加深体验

评价,既有学生小组间的互评,又有组际的评价,还有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思考方法的评价,重点是提炼出数学的思想方法;二是对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进行评价。

6、巩固应用

7、拓展引伸 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密切联系生活,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接受性为尺度,挖掘问题的多向性,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分层分类设计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练习,为每一层次的学生设计可选择的空间,促使学生人人都能参与、个个都有收获。

二、尝试实践

1、问题来源

有问才能探。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情境的创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多角度、多渠道引发出面临一种熟悉但又不能一下找出决策的探究问题,以促使学生去思索、去探究。

(1)设计探究问题

教师在研究教材中,设计一些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主动探究新知。如教学“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时,先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些分数,老师很快判断出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然后再让学生验证。“如何判断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这既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探究问题,同时也是学生自身的需要,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2)鼓励发现问题

比如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出示课题后,问学生你想知道什么?可能学生会提出如下问题:①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②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③学习这些内容有什么用?这些问题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后来提出来。由于问题是学生提出的,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因而能积极主动的探索。

(3)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

如学习比的知识时,让学生思考:“比的后项不能为0”,为什么在球类比赛中会经常出现“2:0”、“3:0”?学习圆的认识时,让学生思考,看马戏团表演,观众总是围绕表演者形成一个圆形,这是为什么。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其中的道理,探究的热情就会涨高。

(4)在认知冲突中产生问题

如学习圆锥体积时,首先让学生用实验材料(圆柱、圆锥、沙子),把圆锥装满砂子往圆柱里倒,学生发现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1/3。这时,老师出示一组圆锥、圆柱,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操作,老师的操作结果是:用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里装,装了四次装满,这时学生傻了眼,这是为什么呢?产生了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有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等底等高。

(5)将课本的结论改为问题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篇6

列宁曾经说过:“人类最高境界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文学巨匠高尔基说:“自学是世界上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古人亦云:“授人鱼,共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简单地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建构的本质就是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地将原有经验与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选择并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当前非常重要。对学生的发展也是必要的。

我国的叶圣陶老先生尤其讲到: “要把依赖性的‘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性的‘自我教育’。”“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教育就是要让受教育者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辩,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教学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叶圣陶的这些话无疑是振聋发聩的,这些话对于我们开展自主学习教育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我通过学习和实践结合总结了几点体会与同仁共同讨论。

1.把握好课前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预习习惯培养、读书习惯培养、作业按时及规范的习惯培养、自学方法的培养,等等。事实证明,顺利地完成了这些过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2.把握好课堂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的核心在于学生会学不会学。因此,要注意从这个方面培养学生。而其内容,我们思考的有以下几点:参与课堂学习的情绪、参与课堂活动的自觉意识、参与课堂讨论的比例与质量、自我的检测与提高、合作与探究的状况,等等。而在实施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2)充分的启发诱导与活动组织。(3)面向全体,关注差异的教学策略。(4)高质量的教师提问与学生质疑。(5)课后学习的监督与检查。(6)有效的活动设计。(7)教学艺术化的讲解策略。3.课后作业的巩固与自我检测、知识的拓展与眼界的开阔、思维素质的训练、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上都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关键要素。4.综合课前与课后的自主学习表

(三)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思考了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大问题:

1.课前的预习设计。或短期或长期,或固定或临时,一定要设计。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过去很多老师注意到了,但却很少有付诸实施的。2.课堂讲解,注意及时让学生把问题反馈出来,因此必须检查课前,注意收集整理。关注学生的提问,是对他们自主学习的及时的反馈,同时也能从中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意识。

3.作业设计精益求精,自主开发,有效利用。这样的自主贯穿了对学生各个能力点的培养。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篇7

一、建立相应的情景,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小学生的情感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要是老师能够比较成功的创建各种相应的教学情景, 同时渗透相关的情感教育, 那么小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或者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从而使得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在进行新知识讲解之前, 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技术为小学生播放相关的录像或者语音, 让学生能够有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只有营造一个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学习情景, 学生才能够有继续学习的欲望或者动力, 与此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同时根据相关的录像或者语音及时的提出问题, 让学生进行思考或者回答, 其中问题的设置时刻与文章有关, 从而非常顺利的引出要想讲解的知识或者文章。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同时也鼓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提出疑问

在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 阅读是学生比较有个性化的行为。所以小学的语文教学老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突出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 经常鼓励学生动脑或者动口, 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对各种事物或者知识都能够存有一个质疑的习惯。小学生对于阅读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 所以现在他们对于阅读的主要方式方法还在探索的过程, 这就使得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学习眼光或者角度来进行相关书籍的阅读, 与此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胆的提问,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小学的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来调动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 老师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找资料或者思考, 最终找到答案的过程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 从而正确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的整个过程。

三、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采用各种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在学习的过程中正是比较活泼的阶段, 所以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可以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具体的方式就是, 老师可以布置任务之后, 让学生可以采用同桌进行交流, 或者组成小组进行交流, 也可以全班交流, 甚至可以是老师和学生共同进行交流等很多方式, 采用相互交流的方式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小学生大胆的提出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问或者困难, 进行沟通交流, 最终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或者难题。如果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采用的是组成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 已经解决的问题可以向语文老师进行汇报, 其他小组可以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答案或者想法, 从而能够达到交流的目的, 经过小组的挑选, 提出这个小组的疑问, 简单的问题或者地方可以进行简单的解决, 其中比较重要的问题或者比较困难的问题, 需要经过小组的不断讨论或者研究之后, 提出不同的意见或者想法, 最终经过全班同学以及老师的研究或者讨论决定。比如, 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如“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 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可是此时, 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震慑, 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所推翻了”等这些句子不能够理解透彻, 甚至有些同学不能够正确的理解, 这个时候就应该由语文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疑问进行解答, 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这种类型的句子或者文章, 从而使得小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

四、将学生提出的各种进行归纳总结, 同时提出自己的解释或者见解

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语文老师作为一名老师不仅需要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小学生, 更要成为小学学生的朋友, 从而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或者学习。小学的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相关的教学老师需要学生多提供讨论或者交流的机会, 能够让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或者想法,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获取知识或者技能, 与此同时体验成功的兴趣或者热情。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让语文老师的讲解知识的教学方式改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相关知识或者技能, 通俗来讲就是指语文老师的教学目的不再是将现成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能够非常准确的引导学生进行进行思维创新, 使得小学生能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 我们需要关注或者重视学生的自己的感受或者体验, 鼓励小学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或者见解。

除了上面讲到的这些, 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对学习方式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改善学习方法, 提升学习效率, 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进行说明, 在教学《青海湖, 梦幻般的湖》一文时, 教学老师可以让学生沟通或者交流自己喜欢的部分或者内容, 并且说出为什么喜欢它。

只要小学的语文老师能够按照上面讲述的这个步骤以及方式进行小学生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不久的将来肯定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营造出创新学习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璐.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D].华中科技大学, 2011.

[2]陈丽蓉.“现代化象意图解识字教学”之可行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教学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51-01

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存在很大的区别。自主学习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放在首位,锻炼学生的自主分析、探索以及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在小学教育中,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而且富有强烈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在进行自主性教学时,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的专业和综合素质的建设,而且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思维潜力,加强自律性和约束能力的培养,形成一种新型的自主学习课堂。

1.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小学语文课堂的自主学习,需要加强教学目标、师生关系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自主学习的课堂,将学生和教师的角色进行转化,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组织的作用,与学生间存在平等的关系,促进师生的互动和交流学习。学习过程由学生自己掌握,首先要根据自学目标、自学提示进行自学,再通过查阅资料、读文探究、小组交流等方式研讨问题,最后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解决问题。教学活动变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是主角,学习方式也丰富多采。小学语文课堂的自主学习,需要加强教学目标、师生关系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自主学习的课堂,将学生和教师的角色进行转化,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组织的作用,与学生间存在平等的关系,促进师生的互动和交流学习。学习过程由学生自己掌握,首先要提出合理的问题,其次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都是学生自主完成。小学语文的学习,作为一种教育主题,需要在问题探究中进行充分的讨论,促进整个班级的互动讨论,从而对结论达成共识性的理解。

语文的学习就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有序思维能力的锻炼,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采用问题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多使用一些教学工具书和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从而在学习中做到温故知新,促进新知识的学习。

2.增强学生的自律性

在小学教育中,由于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管理能力不足,在自主学习中容易出现懈怠的情况。所以,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习习惯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小学生处于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正是其心理年龄完善的时期,小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处于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促进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而且,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年龄和教学内容上有差别,需要因材施教地进行自主学习。而且,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语文学习重视学生的自主性。语文课程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促进学生的写作、阅读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健全。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要求下需要加强学习目标、意义以及方法的探究,形成一种学习上的自我约束,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再依靠家长和教师的监督,可以进行自主完成学业。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需要引导他们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而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学生必须自己进行学习计划的制定。基础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计划的制定需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在自律性的要求下加强自我约束力。

3.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进行自主探究和选择

语文是一种重要的日常交际工具,所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很强。小学语文的自主学习,具有主动性、体验性、差异性以及相对独立性等特征。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坚持学生的自我选择性,在探索学习中加强对信息的选择。将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选择,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构建知识需要将新旧知识进行整合,不断升华自己的知识内容,从而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在语文学习中,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才能加强学生对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学生对自己选择的知识才会加深记忆。

对于自主学习的探究,可以采用一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引进多媒体技术设计多功能的课件,也便于相关资料的收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学的生动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便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重要或是感兴趣的相关内容进行阅读,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而且,图文并茂的方式,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的语文自主学习中,利用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文进行课件的制作和讲解,例如《桂花雨》这篇文章,学生自觉学习本课的生字,在了解文章大意后,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再带着问题进行默读,对文中的相关情景进行模拟,讨论桂花带给作者的快乐,体会作者的感情。而且,在课后进行知识拓展,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画出自己童年的美好图景,从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4.结束语

在我国目前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下,我国逐步加强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应用。由于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是个长远的过程,而且与课堂教学模式密切相关,不仅要求教师加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也促进学生养成自我约束和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刘红静.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1)

[2]冯秀梅.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J].青春岁月.2010(22)

[3]陈宏.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3)

[4]张文丽.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篇9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5-0089-01

《新课标》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自主学习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谈一下我的粗浅看法:

1.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只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自主学习才有实现的希望。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的民主氛围,让学生想像驰骋,感情激荡,思路纵横,乃至异想天开,自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发创造的潜能。教师要转变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1.1 多表扬。学生是我们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将书本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发挥其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知识的功能。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此后的听课情绪,甚至一生的命运。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

1.2 多情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引起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既非远大的理想,也非美好的未来,而是知识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好奇心。在成功的课堂里,人们听不到枯燥的说教 和布道,看不见刚性的威逼与强制。而洋溢其中的则是动人之情和引人之趣。教师善于挖掘材料本身的趣味性,将知识用趣味化的语言和方式呈现出来,使一节课生机盎然、情趣无穷。

2.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课堂上老师幽默的表达、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2.1 轻松的教学气氛。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气氛。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轻松起来。教师要努力保持微笑,让微笑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基本面部表情。其次,教师不要刻意让学生体验学习压力。课堂气氛要轻松,让学生有个好心情,才能乐学;知识的呈现方式要轻松,防止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2.2 幽默的教学表达。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景仰之心。有时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以启迪;有时一个小笑话能缓解学习上的尴尬……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

2.3 赏识学生,扬起自信风帆。教师应当深刻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给他们以信任、鼓励和关爱。用赏识唤回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关爱呵护学生的心灵。教师倾注了爱,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理解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给学生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那么,你的宽容、关爱与欣赏就会浇灌出一片生机和葱绿,让每一块金子都闪闪发光。

2.4 尊重信任,实现师生心灵互动。教师应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让学生从教师的耐心服务中、从教师的关心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从而感到教师的可亲、可信,使师生关系和谐。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所犯的知识错误,教师要给予耐心指正并正确引导,这样有利于学生减轻运用知识时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多一些正面引导,少一些反面的挖苦讽刺。教师应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热爱、信赖学生,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人格上平等,让学生清除各种心理障碍,降低他们的“情感过滤”,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尊重、相信教师,把教师看成自己的朋友。

3.引探导学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活力。要使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保持下去。关键还是在于掌握语文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上下功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在教师悉心的渗透和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导学是开辟自主的空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时导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讲究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学中不是消极的受教,而是主动地探求。学生探求的兴趣引发了,探求能力得到了培养,基本学习能力与积极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提高了。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学习。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探、导、学、启思下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善学。

4.课内外结合,培养自学能力 “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这句话道出了课内外 结合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如果发挥好课堂教学向课外的辐射作用。则可以使有限的时间、空间获得无限的延伸。仍以《要下雨了》为例。课后,我布置让学生查找、搜集一些预测天气变化的其他“大自然的语言”。第二天一上课,学生们便开始汇报。有的同学汇报早晨麻雀啭鸣表示天气晴朗。有的汇报蚯蚓出洞爬出地面表示将要下雨。还有的同学汇报了蜻蜓低飞、水泥地潮湿、蚊子成团等下雨前的自然现象。这样做,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实践的能力。

上一篇:无锡南禅寺导游词下一篇:企业十年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