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4-08-11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精选11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1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发展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新大纲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我们也在努力朝这个方面迈进,但同时既怀疑学生的能力,又担心他们学不到知识,学生好象是一只只风筝,我们把他们放上了天,又紧紧拽着绳子,目的是不让他们乱飞。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只有放开手中的绳,让学生自由飞翔,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呢?下面就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谈谈几点做法。

一、明确学习目标,创设自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学生是学习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有权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教学《落花生》时,我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学习课文,想学懂什么,并鼓励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学习。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激发,有的说我想通过多读课文了解为什么把花生叫做落花生?有的说我想知道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对于学生做出的决定加以肯定。相反,如果对学生说这不行那不行是对学生自主权的剥夺。况且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把答案灌输给学生,而应引发学

生进一步思考,深入讨论,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如学习《落花生》第二自然段,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听了学生的提问,我就顺势地引导他们解疑:你们读书很认真,在没有问题的地方能提出问题,真是技高一筹。有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兴致来了,纷纷举手回答:花生种在后园的,在后园的茅亭里过收获节可以一边吃花生,一边看花生,品味自己的劳动果实,享受劳动的乐趣。又如学习第三段时,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1、那天晚上天色不大好为什么父亲也来了?

2、为什么说难得?

3、为什么实在很难得?

4、为什么加个也?

5、为什么加个很?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契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

三、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时导学、启思、质疑等环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讲究教学方法。如教学《火烧云》时,我有步骤、分环节引导学习:1.让学生自由地读,并把自己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2.学习火烧云特点时,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认识(学生自主学习有选择的空间,并有合作学习的时间)。3.在学生学习完火烧云的特点后,设计了一个写自然景象变幻的小练笔,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写中去(知识迁移,读写结合,训练能力)。这样,学生在教学中不是消极地受教,而是主动地探求,既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探究能力。

四、激发兴趣,引导自主学习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他们,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利用投影和音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我先用音乐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景物之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然后运用投影创设情境,增强直观性。在教学过程巾,通过投影展现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扩宽了学生视野,培养了思维能力,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深刻,记忆清晰,在复述课文内容时有条有理,形象具体。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自学理解能力,让他们感受到课文所描绘的美景,使幼小心灵进发出热爱大自然、热爱伟大祖国的激情。

再如,教学《新型玻璃》时,我根据教学重点,创设了蓝猫科技公司为举行新型玻璃展销会而招聘推销员的情境。我先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动画片主题曲,学生在爱想爱问爱动脑的乐曲声中进入课堂。然后从学生已经熟知的玻璃出发,引出了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学生急于想了解新型玻璃,这就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召开产品展销会和聘请推销员的环节,更使学生激动不已。他们都精心准备,全身心地投入,主体参与性极高。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为了解新型玻璃,当好推销员,自觉而主动地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真正体现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是将课程改革融人课堂的一把标尺。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2

一、科学导学, 强化训练,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爱因斯坦指出:“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 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中激发了兴趣, 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源泉。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力求做到让知识变得鲜活, 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 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 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 在导入新课时, 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 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 然后出示鸟的图片, 把它们贴在黑板上, 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了。

二、合作探究, 精心点拨, 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获取新知

常言道:“愚蠢的老师都是给学生以真理, 而聪明的老师教给学生获取真理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 是自主学习的有效举措。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自主学习, 善于质疑。教育艺术家邱旭华老师的“先学后导, 先练后讲”的尝试教学法, 明确地把学生推到主体、主动地位, 尝试教学模式的教学进程闪耀着改革的火花。因此, 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只有师生各抒己见, 才能形成民主、自由、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要让学生主动发言, 淡化学生回答内容正确与否的评价;要及时给予鼓励, 尽量不批评或少批评学生;要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优点、长处、闪光点, 用这一亮点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 让学生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要弃之“扶”, 实施“放”, 通过不断实践,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举一反三, 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如在诗歌教学中不妨引进有关的诗词加以拓展, 这样既帮助了理解, 又扩大了阅读量, 可谓两全齐美。如教学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 为了让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王维的思乡之情, 我又为学生介绍了《泊船瓜洲》《春夜洛城闻笛》《渡汉江》等思乡的诗, 学生听后更加了解到诗人孤身在外孤独寂寞时那种强烈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学生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些思乡名句, 一诵再诵。回过头再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学生便能入情入境。再如教学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我问:谁还会背李白的诗?学生兴味盎然地背诵了许多, 有学过的, 有未学过的, 我让他们课下继续搜集。几天下来, 全班学生就已经背会了十多首李白的诗。这样教一篇背数篇, 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无形中学生已融进浓浓的古诗文学习中。因此, 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思维, 精彩展示, 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 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 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 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 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 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在学习小组里时而凝神思考, 时而激烈讨论, 老师巡视其间, 精心指导、耐心点拨。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展示着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生怕自己错过了每一次机会。每个同学积极思考, 大胆发言, 答对了, 加2分, 答错了仍然加1分, 因为他们很勇敢。听, 他们说得多好, 句子生动有趣, 紧扣主题, 还用上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当然, 大家读起课文来音色纯美、语句流畅、感情充沛、绘声绘色。课本剧表演更是有板有眼, 看, 在学习《西门豹》一课时, 五分钟的准备后, 我们班“晨曦之梦”组的“西门豹”“巫婆”“乡绅”昂首阔步地走上了讲台, “西门豹”语重心长地劝“巫婆”改邪归正, “巫婆”暗中唆使“乡绅”祭祀河伯, 西门豹惩处巫婆的故事被完美地演绎, 同学们在笑声中掌握了知识, 在快乐中受到了教育。我们班也逐渐诞生了许多“小演员”“大导演”。在这样充满欢乐的课堂上, 我们可以自己唱、自己跳、自己演、自己秀, 可以用自己热情饱满的态度迎接每一分、每一秒!精彩的课堂, 精彩的表演, 打造出精彩的高效课堂, 锻造出一个个精彩的壮丽人生, 让我们真正明白了“我的课堂我做主, 我的人生我把握”的人生真谛。表演之后, 一个个问题激起了千层浪, 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后, 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 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 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自主学习能力;措施

课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据此目标,结合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及自身实践,我们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独立、自主地研究学习对象,达到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并且很好地运用这些知识与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与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他人的成功经验,认为至少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教学设计围绕自主

一堂成功的课,起源于成功的教学设计。在新课改和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前提下师生共同研究来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样确定的目标才能得到学生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并能促使学生全力以赴地为实现目标而奋斗;难点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应该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真正难以理解、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想当然脱离自己学生实际照搬教参确定的难点;难点的突破也必须针对学生的疑难之处设计情境、问题、角度、难度、方法等,问题设置力求体现学生在认知、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冲突,并尽可能地吸纳更多学生参与该过程的设计;题目的设计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又要充分考虑学生自主预习过程中暴露出的易混、易错点,使设计的题目保持一定的梯度和区分度。由此可见,教学设计首先要围绕自主预习这个环节,教师要编制好预习案,指导学生自主预习,紧紧围绕学生自主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来设计教学案。

二、教学实施体现自主

再好的教学设计也必须通过教学实施来贯彻落实,那么如何组织好教学实施环节呢?我认为以下三点缺一不可。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因,它表现为学生的学习志向和愿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推动力。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兴趣同样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它决定着人对事物的态度、价值取向与选择。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探索,执著地追求。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成绩,提升能力和素质。要使学生对学习有浓厚兴趣,有赖于教师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来激发和培养。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语文自身的特点,苦练本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情趣横溢、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变痛苦地学为愉悦地学;培养学生成就感,使学生在一次次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中,巩固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变短暂兴趣地学为持久动力地学。

(2)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是思考力的培育者,不是知识的注入者。”新课程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因此,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必须创设让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我的做法是充分地、有选择地、有改进地利用教材,创设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氛围。一是通过“读一读”,把阅读的机会让给学生。二是通过“议一议”,把议论的时间交给学生。三是通过“说一说”,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四是通过“想一想”,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五是通过“做一做”,把练习的实践交给学生。六是通过“问一问”,把质疑的环节补充给学生。这“六个一”,充分运用了学生的“手、眼、耳、脑、口”等各种器官,兼顾了各种类型的学生,无论哪个“一”,都使学生由“静”变“动”,调动了学生的“思”,激发了学生的“欲”,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巩固展示自主

在课堂教学的阶段性过程训练中,由学生自己作答、评判、纠错、归因;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注意布置的课外作业要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体验政治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成为学科知识的实践者;同时分层次布置作业,注意作业的选择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就感;要求学生多阅读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提倡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摘抄本,摘抄自己所学的重点课外知识,定期让学生在课上交流;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并用适当形式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以上做法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自主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展示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风貌和能力,体验到了合作的成功。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新颖的学习方式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的主要途径。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很多,如学生可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等。我在平时的单元复习和期中、期末复习时,布置学生自己出一份考题,学生在自主完成出考题的这项学习任务时,要去看课本,查阅资料,而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他们的主体作用就得到了发挥,学生的个性就得到了体现,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小组合作。合作小组是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点、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保证了全班各小组之间开展公平竞争。一般每组四人,有组长,其余三人或记录,或汇报,或检查。新课程倡导的“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它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动的和谐氛围内进行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3)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就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合作伙伴。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同学交流的机会。在课堂上的即兴表演、分角色朗读及语文的课外实践活动中,这种学习方式尤其受学生欢迎。我的学生在班级黑板报中。学生自由组合,撰稿的,编辑的,誊写的,插画的各尽其职,他们出的黑板报一次比一次好。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不断被激励去主动地探究。学生的学习不再被限制于教师所讲的范围,而是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创新。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雷玲主编.《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4

惠州市河南岸中心小学李俞漫

新课程中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作为合作和探究学习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能全面提高美术素养,增强其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校美术科组选择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并于2011年10月在市级立项。在实验过程中探索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美术课堂教学的模式,下面谈谈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一、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美术课堂教学?

当前,在大力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己经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那么,如何培养美术课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自主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一般指在教学条件下学习主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能力素质,指在任务或情景中表现的一组行为。能力与知识、经验、和个性特质共同构成人的素质,成为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总和。它能明确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杰出绩效水平和一般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美术课堂教学,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是指学生在学校美术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合作的特征为基础,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在教师引导组织下通过主动参与、亲身经历、交流合作、创作表现等来体验学习的过程找到自己艺术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相对自主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学习1

内容和学习方式,通过多元化的作业方式和评价,以促进学生艺术个性的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合作学习是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探索学生有意义学习的最佳方法,使自主学习与其它学习方式达到优化组合,美术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教学,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表现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这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交流的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态度,成为教学改革中重要课题之一。

二、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兴趣受到如何的制约?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目前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 学校教育改革和研究仍然跟不上经济社会迅速前进的步伐,仍有诸多的不适应。在教育思想上,没有把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学校没有给学生提供有利于自主合作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在教育方法上,受传统思维定势影响,施教时统得过死,包得过多,僵化的管理束缚了教师的手脚,限制了学生特长的发展。在教育计划、教育环境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利于学生特长发展的因素。其次,传统的美术教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接受性学习的策略研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被动的,失去自我的,而美术作品表现更多的是自我的认识和感受。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及个性化学习的实验其根本出发点就是还学生以自我。

三、如何构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的教学模式?

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怎样把学生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学习方式的选择是关键,合作学习方法是有效途径之一。我选择如下教学模式进行实践。通过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探索法,完善拟定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愉快、自主学习的基本教学环节,具体流程为: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自主合作、激励创新—作品展示、总结评价—课外延伸、拓展思维。本课题

实验的一个特点是以课堂来体现研究的特色,强化开放性和实践性,突出学生学习中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乐于探研”的过程。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美术创作和活动体验。我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创设合作学习的条件,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解决重难点。在合作学习中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同学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进步,因此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充分自主、高效合作必然成为美术学习方式转变的主旋律。这两者之间有所不同,又有着密切的联系。1.充分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美术学习方式,对美术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要提倡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即目标尽可能让学生明确;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发现;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疑难尽可能让学生探究;检查尽可能让学生自查;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描述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自己创作的教师不示范。

2.高效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每一个学生应在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并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我认为通过教学实践认识到:合作学习既有小组活动,也有个人活动;合作学习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可以选用,也并非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适合于合作情境;而且合作过程中也不排斥竞争。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合作对于小学生有些困难,于是我从教学环境入手,尝试每节课以学生自由分组变换不同的小组成员。如在《大嘴巴》一课中,首先组织学生分组,由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安排折纸、绘画、装饰等的所需的工具,组员按各自的分工进行合作,当时上课的场面令我很兴奋,孩子们的创作想象非常丰富,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我发现孩子们的创造

能力和合作能力,要远远超过我对他们的认识。通过合作式的学习,学生会主动的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5

内容摘要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重点在于课堂教学上。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好小组的合作精神,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并且把握好教师的指导作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基于此,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呢,我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上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趣味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的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1 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可爱的草塘》时,我创设了图片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的:我先将有关的图片展示出来,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见过或去过草塘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在‘北大荒’的一个草塘。”然后请学生说出对草塘的感觉。有的说“很美丽”,有的说“很迷人”,还有的说“很清新”,于是我就顺势问他们:那为什么作者要叫它可爱的草塘,而不说它是美丽的草塘呢?”这样就把学生的兴趣引入到对课文的学习中去了。通过图片情景的创设,既给了学生直观的认识,又引发了他们的探究的欲望。

另外,除了用图画展现形象,产生美感,把学生引入情境。还可以利用音乐产生美感,把学生带入遐想的境界。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我播放了配乐,使学生的情绪先受到感染再学习课文。无论是因为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是他们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学还是那样刻板,按老办法、老观念去教,学生的学习动机定会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下面还是以《十里长街送总理》为例,课前利用音乐渲染了悲哀的气氛,使学生融入情景中去。然后请学生想象,假如你在这种情景之下,你会想什么,说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看法,由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不用我教授,学生也能体会到人们悲痛的心情和对总理的热爱。

二、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有责任心的小组长。让他(她)来做好组织工作,从而保证了每一次的讨论结果。另外,我还会给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教《古诗三首》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朗读。可以自由读,也可以小组读,要读准字音,读出情感。(2)我会理解。古诗的教学应避免老师逐字逐句地解释,所以要求学生借助参考书自己去理解发挥。(3)我会画图。根据课后的要求,我让学生发挥想象,画出其中一些诗句的景象出来。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有时一个问题提下去,如果不给足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那将会给课堂带来冷场。作为教师不要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还未充足地去讨论,教师就草草收场,势必起到反作用,更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与真情流露,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对于小组学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可多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都要有详细地分析。

2、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古人云:学贵有疑。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如教学《蟋蟀的住宅》时,我让学生看题目提出问题。有学生就问:“住宅是对人来说的,为什么蟋蟀这种昆虫也会有住宅?”在初读课文以后,学生又会问:“为什么蟋蟀可以做出那么复杂的住宅?”随着这些问题就可以层层深入地去学习课文了。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三、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

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应多提供学生活动的机会,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可将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因为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希望老师给予他们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例如在教《田忌赛马》时,我让学生分四大组来进行表演比赛。自己根据课文来编剧本,自己分配角色,自己安排时间排练。因为要表演,所以学生得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从而更深一层去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为了避免学生任意发挥,我重点强调了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是评比的关键。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自主学习。最后师生再共同评评选出最佳男演员和女演员,还有最佳小组表演等奖项。另外,我在语文教学中还采用过采访这一方法。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内容是写“成功的滋味”。 我先让一些学生介绍曾做过哪件事获得了成功,并选四位同学当小记者,对介绍的同学进行访问,向他们提出:“取得成功时的心情。”并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质疑。这样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提高,思维应变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从中得到了锻炼。

学生自主学习使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展现,也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邮箱: angelmissyou@21cn.com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6

一、真诚交往,帮助孩子们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生活视野比较封闭,个性心理较内向、害羞,作为教师更应以尊重、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以贴近农村生活反映农村学生的需要,从他们的世界出发去打开学生知识的大门。使学生有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能给孩子春雨润物般的熏陶,让他们在学习中掌握主动,真正的做到会学、善学。

二、组建学习小组,让孩子们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在众多组织形式中小组学习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让学生们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鞭策以帮助外出打工家庭、知识水平有限的学生更好的学习。通过调查了解,把本班或本校的学生按知识水平组建成为学习小组,按照学生所在村组的人数、学习情况、家与家的距离情况进行编组。尊重学生自愿,选出小组长,组织学习。与知识水平、思想素质都较高在家的家长取得联系与帮助督促指导。组建的小组时应要求小组成员间要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养成健康文明的合作互助意识。

三、加强学法指导,挖掘学生潜能,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上下工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在教师悉心的渗透和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一)课前预习,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前,需要教学提前预习以及方法。在初读文章时,需要针对课本的导读进行学习,对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点、难点用“?”标示出来,并对知识难点进行讨论和研究等,这样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力。

有了目标、有了针对性,学生才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按照课文以及老师提出的要求,将问题逐一解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还能够将学习习惯、方法等融入激励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中去,为小学语文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创设自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老师应现对课文进行了解,明确一下课文学习的主要目标,增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走入课文中去。例如:在教学《松鼠》一课时,刚开始可以说:“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刚认识的这位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松鼠》。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在观看松鼠图片的时候,也走进了教学之中。

(三)注重学生 “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生才是释疑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思考,必须先教会学生提出质疑,让学生在学习中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在“问题式教学”中,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例如:在教学《假如没有灰尘》一文时,可以提出这些问题:

1、让学生学生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

2、让学生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

3、引出课题——《假如没有灰尘》。

用如此的“问题式教学”,就能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渐地占据主动性,进而激励学生学习兴趣。

(四)注重感悟,品味课文。

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课文的情感不在于外在,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知识。只有学生的反复朗读,在语气中、在声调中、在表情中体会课文的情感,才能够取得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知识的熏陶。

例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教师着重强调出“我”在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体会出父亲为什么要“我”把鲈鱼放生。然后对学生提问:“假如是你,你舍得放了这一条鱼吗?”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也能够体会出作者的心境,那就是要求自己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从课文中,我们也能够品味出作者的思想。

(五)强调阅读中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所以,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让学生去体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四、持之以恒,养成学生自觉学习习惯。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7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普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 这样容易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使教学方式单调, 制约农村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学生发展为本, 构建自主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有效方法。对此, 笔者经过多年教学经验, 研究出培养农村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种方法, 先与同仁分享。

一、创设教学情景导入, 培养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驱动下, 才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很多学生在学习之前, 对知识会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 可一旦进入课堂就慢慢变得不再感兴趣, 甚至觉得学习枯燥乏味。其根源是教师没有设计好教学情景的导入部分。一个能吸引学生眼球的精彩的教学情景的引入, 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媒介, 适当引进当地文化资源并加以整合, 把握新课改理念, 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导入, 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学习。在不同的教学中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材、形象的板书, 能使学生受到感染, 从而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自主学习方式, 养成学习独立性

新课改中提出的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 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要一视同仁, 善待学生, 创造更多适合学生个性的学习机会,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学习, 教师应为辅, 学生应为主, 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摸索规律, 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对于学习中的难点, 应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后再去讲解, 在学生尝试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适当点拨, 并抓住学生做题时的薄弱环节。对掌握困难的题目可以加强训练, 使其熟能生巧。语文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 这犹如给了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们掌握了学习方法后, 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主体地位, 养成学习独立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升华。因此, 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 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 让学生通过预习、质疑等具体活动, 提高自主学习方式, 养成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三、关注自主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相对来说, 农村学生本身接触的信息量少, 甚至不少学校的学生不能到图书馆阅读课外书籍, 更谈不上上网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加之本身基础知识的储备较少,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差异。在刚开始阅读时, 教师应加强指导, 对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 可以先转化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逐步让学生从带着问题阅读转化到从阅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在课堂上, 学生能读懂、能理解的内容, 教师可以不讲, 这样不但能节约时间, 仔细讲解学生读不懂的、难理解的内容, 而且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对较难掌握的理论知识, 应将其转化为可讨论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讨论、发散性思维、横向纵向联系、多层次比较, 达到正确、全面、深刻的理解。

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使学生受益终身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同时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笔者认为, 要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 也就是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认真处理好自己的“导”与学生的“学”这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 努力营造宽松愉快的教育氛围, 积极寻求开放、生动、变化的语文课堂教育模式, 认真实施诱导、鼓励、尝试的教育策略, 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无论是激发兴趣, 教给方法, 总结规律, 还是引导实践, 都要帮助学生凝聚自主学习的意志力, 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使其受益终生。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学习 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都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简单一句话,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最大的学习空间。语文新课标还强调了语文教学要具有自主性。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就是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高。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战斗在第一线教师努力探索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否浓厚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知,只有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才是教学的根本所在。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学习,然后让他们去独立思考和完成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把一个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有滋有味,学生学起来才会有更大的动力。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当一针见血,特别生动和形象,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美熏陶。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尤其是在新课导入中,要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从而不知不觉地学语文。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诸如此类的导入方法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如上《醉翁亭记》时,我用多媒体展示醉翁亭四季美景的图片,图文并茂的形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二、在课堂上创设和谐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过去的教法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不管学生是否听懂,反正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了就行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的课改形勢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扮演好幕后导演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创设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展示的和谐学习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讲《桃花源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学完了本课,你认为课文中的社会好吗?你理想中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请认真思考,并大胆描述一下。一出示问题,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学生以组为单位,主动讨论,积极发言,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还联系了社会现实中的不良社会现象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样就在问题探究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要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去启迪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在教学《石壕吏》时,对文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句话,我让学生模拟差役和老妇说话的语气、神态,而且一连叫了好几组学生来演,比一比谁表演的更像,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本知识,更深刻地体会到古代官吏的冷酷无情、凶恶残暴,切身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凄苦。这样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给课堂添加了许多色彩,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和有激情。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授课的主要场所,只有把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上去,才会更好地提升学生个体的学习成绩。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有创意,要举行形式新颖的学生活动,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和学习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责编 张翼翔)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篇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二思、三写、四用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其次,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第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

二、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学生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怎么处理?----是鼓励引导、点拨开窍,还是训斥挖苦,简单的否定,甚至罚站?前者能使学生感到老师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自尊心受到了保护,进而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求知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探索中;后者则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反馈和评价,不仅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开放式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的需要。

三、鼓励“人自为学”,培养自主精神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在课堂互动中交换思考所得,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

体验探究的乐趣。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操作。俗话说:“眼过千道,不如手做一遍”。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放”得彻底,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区分好“乱”与“气氛活跃”的关系。有的老师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把课堂搞乱,影响课堂纪律。我认为只要学生围绕“学”而乱就不要怕,教师导之有法,这种由激烈的讨论辩驳引发的“乱”只会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因为他们无暇开小差。当然,对学习纪律作出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我就明确告诉学生——下课你可以在教室里自由活动,上课必须学习。二是要给学生留足充裕的思考和活动时间,切忌走形式,武断地打断学生思维,挫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只有在每个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讨论和争辩才会有最佳的效果。三是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说;能让学生想的,教师决不禁锢学生思维;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老师绝不越俎代庖。这样,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10

【摘要】小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我国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道德品质,更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同时小学教师应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以及组织者存在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于创新,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藏语文作为中华民族语言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藏民族沟通交流的主要语言,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小学生藏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藏语文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旨在提升小学生藏语文学习能力,助推藏语文教学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学习;藏语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24-01

藏语文是藏区沟通和交流的语言,在四川、甘肃、云南、青海的藏区使用率较高,而原汁原味的藏语文是在我国西藏,虽然存在各种方言,但是整体还算统一。公元七世纪吐蕃大臣优化整合了梵文和藏语文声韵,进而形成了藏语文,促进了当时文化的交流和发展。1991年4月,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为藏语文的创造者吞弥.桑布扎塑造了塑像,并放置在科学院中,这奠定了吞弥.桑布扎在藏语文化中的地位和贡献。因此,作文藏语文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做好藏语文教学工作,重视小学藏语文的有效性。

一、强化学生藏语文字母、字形结构以及标点符号的学习

小学藏语文的学习应循序渐进,先从最基础的字母以及标点符号学习,也就是从30个辅音字母、5个反写字母以及4个元音符号开始学起,在学生小学一到三年级期间,小学藏语文教师需要反复的教学,以保证学生充分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教会学生读准字音。藏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做到每一句话都有标点符号,同时要教会学生标点符号的具体使用方法,使学生可以灵活的使用,进而助力基础知识的学习。藏语文字形结构是小学基础知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藏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好字形结构的教学工作,将藏语文字形结构的几种形式介绍给学生,例如:藏语文字形主要是在一个基字前后附加或是上下叠定,表现为前、后、左、右加字以及再后加字五种[1],但是依据藏语文教学需要以及藏语文语法的规定,已经取消了藏语文字形结构中的再后加字,然而在一些文献中还是存在这种字形结构,因此,小学藏语文教师还需要向学生简单介绍这种字形结构,并作出解释。

二、对于藏语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藏语文的教学中,小学藏语文教师应使藏族儿童充分了解藏族历史文化,教导他们热爱藏族文化,明确藏族的道德规范。藏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蕴含的文化和道德是其他语言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小学藏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将藏族文化中的优秀文学作品、故事以及道德规范传承下去,促使藏族儿童可以直观的去体会藏族文化的内涵,这对藏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汉语文应作为第二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掌握汉语文,在汉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规避汉语文和藏语文的文化冲突,选取两种文化的共通性,可以将汉语文中一些优秀的人文思想和故事间接的讲解给藏族儿童,促使他们可以全面的发展。

三、小学藏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藏语文作为藏区小学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良好的藏语文学习习惯对藏语文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小学藏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一旦发生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要及时给予纠正。例如: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应自觉的去查阅相关资料,寻找解决办法;上课时要认真听讲,并抄录好课堂笔记等。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教师和家长不断努力。教师和家长要不断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在课内外都可以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不好的行为,教师和家长应及时予以纠正,以助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增强学生的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藏语文教学中,小学教师一般都会引导学生先快速浏览阅读资料,之后抓住阅读资料的主旨,确定文章的重点,最后教师会要求学生细致的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写好阅读心得。久而久之,不仅提升了小学生的藏语文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更是有效增强了藏语文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整理收集藏语文信息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启迪了学生的心智,更是磨炼了学生坚强的意志[2]。小学藏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并应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设置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五、加强小学藏语文写作教学

在小学藏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加强学生的写作教学,并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智力发育等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进行看图说话作文写作,这样有效的锻炼了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促使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当学生的写作水平达到一定标准之后,教师则可以开展进一步的教学计划,这时教师应提升学生的写作难度,以促使学生写作水平的进一步深化。提升小学生的藏语文写作水平,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更是提升了学生的藏语文应用能力。

六、建立全新的藏语文评价方式

国家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学校培养全面综合发展的学生,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下,以考试成绩区分好坏的评价方式,建立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全新评价方式,实现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其中学生自评是评价活动的核心环节,这时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发现自身的不足和进步,从而有效的改善自身不足,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藏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做好学生基础知识教学工作,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加强学生的写作教学,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全新的评价方式,助力小学生自主学习藏语文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知识,助推藏语文教学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 农村 初中语文课堂 教学现状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12-030-010

一、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针对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研究发现,目前农村初中课堂仍然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多是被动教学,教学效果不明显。在课堂中,学生大多采取听讲的方式,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大多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是否真的理解和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改革进度滞后,改革的效果不明显。

1.教学内容繁重,备课时间不足

在农村初中,教师配备不足,很多农村初中教师常常担任多门课程的代课老师,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因此导致备课时间不足。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教学内容,这会导致在课堂中实践活动缺乏,教师将教案强行灌输给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减少,思维模式较为呆板。没有了学习兴趣就降低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教学成果也不明显。

2.父母观念陈旧,生活压力较大

我国农村范围较广,很多农村中学地处偏远,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低,对孩子的语文学习不够重视。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无力承担学生的上学费用。而语文学习不但需要简单的课本阅读,还需要课外阅读,而偏远农村家庭较为贫困,无力承担这样的额外支出,父母也没有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观念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3.学校设施条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对于农村初中,中考升学率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多是应试分数达标。笔者调查中发现,实际学校没有配备图书馆,学生几乎没有去校图书馆借书的机会,学生的阅读任务基本靠完成课外练习为主,教师的教学是以教学参考为主。这导致学生的阅读范围较窄,语文学习时间较短,逐渐失去了语文学习兴趣,在学习任务较重的前提下没有精力进行自主学习。

二、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1.教师引导,改变观念

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基础十分重要。因为小学语文不好,从而有自卑心理,认为初中再去提高语文成绩根本不可能。同时,语文由于特殊的知识结构,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十分困难,许多学生在升学压力的要求下,会选择放弃语文学习,转而学习其他科目,想要得到学习成绩的快速提高。这样错误的学习观念,直接影响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没有了学习自主性,语文成绩一落千丈。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是学习观念有误,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从刚入学纠正学生错误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初中语文学习好坏与小学并无过多的联系。小学语文成绩较差不代表初中语文成绩好坏,虽然初中语文较小学语文内容更为复杂,难度加大,但只要能够在刚接触初中语文时打好基础,一样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语文是一门与生活关联十分密切的科目,要充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认识到语文学习对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学生能够认识到初中语文学习的关键之处,就能够激发自己的潜能,对语文学习产生主观能动性。

2.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农村初中的教师由于教学科目繁杂,教学任务艰巨,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较多,所以很多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极大打击了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的兴趣。结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布置适当的预习任务,然后在次日课堂上花费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来检查完成情况,并进行讲解分析,对完成情况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偷懒的学生采取适当批评教育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智取生辰纲》的课文预习中,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任务:(1)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问?(2)导致杨志之败的原因有哪些?这两个简单的简单的小问题直接点明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学生只有充分预习后才能完成,很好地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完善基础设施,培养阅读能力

农村涵盖的地域广泛,很多农村中学的教学环境较差,但较多中学都能做到多媒体教学。语文课堂虽无法做到直接接触生活,但是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在课堂中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认识到初中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对初中语文产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教学就会变得轻松起来,学生也会主动学习,达到学习效果。例如:在《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幻灯片中展示一些雪景,与课文内容结合进行讲解,会让学生觉得身临其境,被课文中的内容所吸引,产生学习兴趣。

很多农村初中学校的图书馆配备不够完善,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同学自己开办教室图书角的活动,让学生增大课外阅读量,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自发自主的学习语文,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上一篇:江西师范大学理工学院下一篇:高考病句类型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