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共12篇)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1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惠州市河南岸中心小学李俞漫
新课程中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作为合作和探究学习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能全面提高美术素养,增强其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校美术科组选择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并于2011年10月在市级立项。在实验过程中探索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美术课堂教学的模式,下面谈谈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一、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美术课堂教学?
当前,在大力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己经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那么,如何培养美术课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自主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一般指在教学条件下学习主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能力素质,指在任务或情景中表现的一组行为。能力与知识、经验、和个性特质共同构成人的素质,成为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总和。它能明确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杰出绩效水平和一般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美术课堂教学,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是指学生在学校美术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合作的特征为基础,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在教师引导组织下通过主动参与、亲身经历、交流合作、创作表现等来体验学习的过程找到自己艺术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相对自主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学习1
内容和学习方式,通过多元化的作业方式和评价,以促进学生艺术个性的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合作学习是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探索学生有意义学习的最佳方法,使自主学习与其它学习方式达到优化组合,美术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教学,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表现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这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交流的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态度,成为教学改革中重要课题之一。
二、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兴趣受到如何的制约?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目前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 学校教育改革和研究仍然跟不上经济社会迅速前进的步伐,仍有诸多的不适应。在教育思想上,没有把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学校没有给学生提供有利于自主合作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在教育方法上,受传统思维定势影响,施教时统得过死,包得过多,僵化的管理束缚了教师的手脚,限制了学生特长的发展。在教育计划、教育环境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利于学生特长发展的因素。其次,传统的美术教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接受性学习的策略研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被动的,失去自我的,而美术作品表现更多的是自我的认识和感受。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及个性化学习的实验其根本出发点就是还学生以自我。
三、如何构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的教学模式?
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怎样把学生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学习方式的选择是关键,合作学习方法是有效途径之一。我选择如下教学模式进行实践。通过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探索法,完善拟定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愉快、自主学习的基本教学环节,具体流程为: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自主合作、激励创新—作品展示、总结评价—课外延伸、拓展思维。本课题
实验的一个特点是以课堂来体现研究的特色,强化开放性和实践性,突出学生学习中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乐于探研”的过程。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美术创作和活动体验。我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创设合作学习的条件,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解决重难点。在合作学习中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同学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进步,因此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充分自主、高效合作必然成为美术学习方式转变的主旋律。这两者之间有所不同,又有着密切的联系。1.充分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美术学习方式,对美术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要提倡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即目标尽可能让学生明确;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发现;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疑难尽可能让学生探究;检查尽可能让学生自查;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描述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自己创作的教师不示范。
2.高效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每一个学生应在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并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我认为通过教学实践认识到:合作学习既有小组活动,也有个人活动;合作学习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可以选用,也并非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适合于合作情境;而且合作过程中也不排斥竞争。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合作对于小学生有些困难,于是我从教学环境入手,尝试每节课以学生自由分组变换不同的小组成员。如在《大嘴巴》一课中,首先组织学生分组,由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安排折纸、绘画、装饰等的所需的工具,组员按各自的分工进行合作,当时上课的场面令我很兴奋,孩子们的创作想象非常丰富,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我发现孩子们的创造
能力和合作能力,要远远超过我对他们的认识。通过合作式的学习,学生会主动的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活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都得到明显地提高。总之,我们通过进行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让我们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识、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特色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2
小班化教学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由“获知”变成“求知”,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 营造和谐氛围, 培养团队精神。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它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 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通过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发展交往和审美能力, 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 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进取意识, 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
一、巧设活动, 让学生自主动起来
在新课堂理念的指导下, 课堂教学中“满堂灌”、“满堂问”的“填鸭式”做法已大大减少了。学生活动变得频繁起来, 或朗读, 或提问, 或讨论, 或表演,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然而, 在这些可喜的变化中, 我们也看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一些课堂上学生的书还没有读通, 就得去讨论, 讨论刚切入正题, 就又忙于展示, 交流, 表演, 学生没有时间思考, 只能配合教师走过场;小组伙伴没有具体分工, 于是各行其是, 汇报成果则往往学习好的学生独占舞台, 其他学生则只能当听众, 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 则基本不参与讨论……
这种为读而读、为提问而提问、为讨论而讨论、为表演而表演的教学现象, 必须彻底改变、优化。
二、合理分组, 提高合作学习实效
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 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最为普遍的便是课堂分组活动流于形式, 表面热闹, 而结果, 事倍功半, 学生看上去忙得不亦乐乎, 实际上却并没有学到多少知识。
合理地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既是学生合作的基础, 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我们现在实施的是小班化教学, 班级人数较少, 更容易将学生分组。我们可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喜好、性格、心理素质、家庭背景、性别等情况给学生分组, 注意合理搭配, 但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正在成为教师重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如何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有赖于广大教师对课堂合作学习作更深一层的探讨、尝试和研究。教师只有对合作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 并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 才能真正减少小组合作低效现象, 提高教学效率。
三、加强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能力
小班化教学是个全新的理念, 对此有清楚、透彻的认识要求教师: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 而更应成为师生互动交往的场所;课堂不是训练学生的场所, 而更应成为引导学生的场所;要注重创新、开放, 由“会教”变成“会学”。
1. 更新观念, 增强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是既要面向全
体学生, 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但有些教师还没有转变观念,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或方式, 没有体现探究性和合作性等新理念, 小组合作学习知识只是走过场。因此, 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2. 培养兴趣, 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培养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热爱这门学科的途径, 而好的教学方法又是激发兴趣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 要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总结, 把培养学习兴趣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内在机制, 实现自主学习。
3. 有效指导,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 教师绝不插手;凡是学生能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的, 教师就积极鼓励其独自完成。教师除适当给予指导外, 应尽可能让同学相互合作, 互教互学。
初中英语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参与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 更多的合作学习活动贯串于课堂教学之中。不同课型的各个教学步骤采用不同的合作学习方法, 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体发展与全面提高。作为教师, 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 不断深入小班化教学的研究, 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自身的教学, 给学生一个真正自主合作的课堂!
摘要: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学习有效地改善了英语课堂的学习氛围, 充分体现了课标“自主、合作、参与”的核心理念。小班化教学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地发展为目的,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所以, 要设计好课堂教学活动, 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合理分组, 提高小班化英语课堂合作实效;加强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班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分组
参考文献
[1]傅永曙著.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论.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2]初中英语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年
[3]现代教学理论文摘.栖霞区教育科学研究室.2003.10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视觉艺术;自主探究;观察能力;问题意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32-02
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言的,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探究性学习已被大家认同,并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作了尝试,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在平时以及公开课的教学中,我发现那种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现象已有所改变,但另一种极端现象却屡屡发生,那就是整堂课让学生摸索探究,最后不知所云,不好收场。虽说探究性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但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的,如果缺失教师的正确指导,听之任之,让学生进行无指导的探究,仍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究学习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中已经比较熟练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体现在思维和语言上,而美术学课探究性学习不仅体现在思维和语言上,还体现在动手上。我认为我们美术教师更应该放开手脚、转变教育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看、去想、去画,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获取了知识,而且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意识。
一、 让学生尽可能去“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获得“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美术是视觉艺术,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经常出示一些相关的大师作品或同龄孩子的作品给学生欣赏。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教学,重在培养孩子的视觉美感,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寻找一种特殊的,开放的观察和解读世界的角度,让他们以个性独特的来描绘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我们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这特有的魅力。上课时,利用直观教具导入和直观演示等形式,我在讲《红色的画》这课教学时,从欣赏感知入手,先欣赏中国作品和外国作品,再通过学生的观察在进行讨论得出红色的画——以红色为主画的画,然后让学生进行辨别哪幅是红色的画,其实这是自我探究的过程,最后我又选择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的童话故事插图和小朋友的画,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自然地认识到:红色的画就是以红颜色为主调的画。让学生观看,不仅提高孩子视觉对美的感受能力,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观看教师示范是美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它是教师通过形象的作画演示,使学生了解作画的步骤、要领和方法。
二、联系生活 有据可依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被纯技能、技巧的追求的所垄断,并将此放在教学目标之首位,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与否的标尺,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就会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一切很难找到答案。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的密切接触、认识、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形象,又何谈有新的创造呢?
我在教学静物时,发现有很多学生的作业上出现了多次抹擦的痕迹,还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自言自语:“我不画了,我不会画!”我感到很奇怪,开始他们一个个兴趣盎然,举着手,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自己想画的东西。于是,我把一个原先要画电视机的小男孩找来,问他为什么不想画了,他指着自己只画了几笔的告诉我,不知道那里该怎样画。这时,我才突然领悟:创作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接触与观察,学生怎么画得出?电视机原本的部件、构造都不明确,难道我还能要求学生凭空来设计、想象吗?那不是闭门造车吗?
生活处处有美,艺术就善于从生活中捕捉。而孩子们还不是艺术家,就像一头刚刚学习捕食的小狮子,还必须在母狮的循循善诱下学习捕获,掌握时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三、让学生尽可能地动手“画”,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探究性学习不仅体现在思维和语言上,还体现在动手上。美术学科尤其如此。美术课探究结果的表达以作品展示为主,学生的思维通过语言来表达,更通过动手操作的作品来表现。学生自己动手画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我在教学中,无论绘画课,还是手工课,甚至欣赏课都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激活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所以,探究性学习所达到的目的是手脑并用,协调发展的结果。只有动手又动脑,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
《美术课程标准》强调要“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自主、开放、体验为主要特征“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一种突破。它打破了传统学习方式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体验的局面。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使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并掌握认识从而进行独立创造的一种方法。它特别强调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探究性学习方式能使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能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增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既灵活又扎实的知识结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同样让我们感到学生自主、探索、创造的意识和能力发展不够,以技能技法传授为重、以教材内容教学为本、以教师直接讲授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学习中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革除现行课堂教学中的弊端,以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时代的需要,是改革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
四、多种方法 激发兴趣
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激起学生创作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相对大些。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般跨越两个阶段。低年级与中高年级的学生除了对色彩的敏感具有共同性,低年级的学生注重于外观形象,高年级则偏重于设计和制作。如五年级的《面具》,假设简单地让学生仿造涂鸦,必定会兴趣大减。老师将课题稍稍一改,变成让学生来当设计师,顿时,场面马上变得热情高涨起来。面具上涂满了五颜六色的浓厚色彩,以前学生们只是在电视上观赏过,现在要他们自己动手,来给这些面具“涂脂抹粉”,立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再因时制宜地组织学生先观赏京剧录像片段,再借机把一些民族传统艺术的有关知识,诸如脸谱色彩的含义、脸谱的勾勒等知识介绍给学生。等到他们亲自动手时,一个个挥笔抹彩,似乎人人都像个化妆师。不过最后的作品如何,是否够标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至少在这堂课上学生的参与率达到100%,学生的兴趣激增,情趣高涨,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并了解了一些简单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知识面,并从中感受到艺术创作的愉悦。
探究性学习不仅体现在思维和语言上,还体现在动手上。美术学科尤其如此。美术课探究结果的表达以作品展示为主,学生的思维通过语言来表达,更通过动手操作的作品来表现。 我在教学中,无论绘画课,还是手工课,甚至欣赏课都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激活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所以,探究性学习所达到的目的是手脑并用,协调发展的结果。只有动手又动脑,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五、增加自信 享受成功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美术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创作各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创作上比较欠缺,但是,当你换一种角度去欣赏的时候,会发现,它也是很完美的。我看到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写生作品总是和实物相差甚远,有时还遭到同学的嘲笑。他害怕上美术课,害怕自己的画被人看见。其实,哪个孩子不想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享受成功,这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我给他看了一张“凡高的自画像”。于是,那个孩子自信的举起了自己的“印象派”,这至少是个好的开端。
我们在指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作为画画的主体,让他们去发现其中的乐趣,画他们最想画的事物,老师只是事先做一些启发式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想象,然后老师再作一些修正式的补充,这样能让他有一种成就感,树立自己的信心,孩子就不再畏难;有了自信,孩子就敢画了,有了自信,孩子就可以描绘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创作出精彩的一幕。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4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点明了,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以及动手习惯的重要性。现在的小学生做任何事的依赖思想很严重,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而且遇事胆小,缺乏勇于实践的精神。那么,想要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使小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掌握知识,发散思维,培养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小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自身素质。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意识
学习兴趣是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兴趣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因素,它是与学科的特点相联系的,而美术本身的形象性往往会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利用美术视觉的特点,引发小学生的动手意识以及动手能力。一旦小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了学习兴趣,学习上就会表现得非常积极。小学美术课堂上,通过实际动手能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比如,美术课上关于三种颜色的叠加教学,教师课前准备好三种颜色的透明纸,课堂上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对它们逐层叠加,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色彩变化的真正原因,在他们动手实践的同时激发出自己的学习兴趣。另外,小学生都比较好奇一些新鲜的事物,这也可以作为教师筹备教学的新意。小学生大都喜欢玩弄美术工具里的橡皮泥,教师可以允许他们将自己喜欢的橡皮泥带进课堂,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美术课程《花式点心》一课,学生就可以利用橡皮泥来制作自己喜爱的“点心”了。这样的美术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美术知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意识。
二、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1.通过欣赏他人作品来激发自己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小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出发,为他们挑选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美术作品,提供给学生欣赏,这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也是引导小学生树立美术观念的主要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小学生的认知范围内,挑选与教材内容相符的美术作品,同时也得考虑小学生的欣赏喜好。教师还可以按照小学生的喜好适当地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加工,使小学生欣赏到具有童趣的美术作品。此外,教师也可以从小学生的现有作品中挑选一些欣赏对象,不但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精力,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动手意识。美术课不仅仅是欣赏,更重要的是动手实践,动手画。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与动手实践有效结合,才有利于学生美术创作,使学生了解美术学科的特色。
例如,《闪光的烟花》一课,教师可以事先选择比较优秀的摄影作品,提供给学生欣赏烟花,也可以将以往或者其他班级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同时启发学生如何去创作自己心中理想的作品。
2.通过废物改造利用来锻炼自己
工艺美术课就是以技能训练为主,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实际接触,动脑动手,展示自己的才华,这类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思维发展,锻炼学生耐心,细致,培养学生有计划的良好习惯。比如,组织学生收集一些废弃的饮料瓶,各类废纸等作为工艺美术制作的材料,饮料瓶可以让大家自己设计成可利用物品,各类废纸也让学生动脑筋加工成可利用的材料,可以选择小学生喜欢的小动物或者卡通造型作为创作内容,这样,围绕小学生的兴趣展开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玩乐中得到动手能力的锻炼。
三、引导学生评价,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实际的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教师得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以及心理特点来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比如,师生之间评价,学生之间互评,学生的自我评价等等。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般都采用师生之间的评价方式,小学中年级的学生采用学生之间的互评,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他人作品的评价,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指导,展示学生的个人审美能力和欣赏的心得体会。然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则易采用自我评价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的作品,找出优点与不足,然后再进行反复修改,以提高作品的质量。通过以上几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学会创造美,感受美,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好奇、爱动的特点以及形象思维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动手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能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学的方法不仅仅指教师如何教学,还指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学习方法,乐于学习,乐于参与,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5
贵州省兴义市清水河镇品甸中心小学李贵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培养学生会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对知识的获得有一个亲身经历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特别强烈。”
儿童学习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领略探究后的体验,从而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境中产生的,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1
学习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应充分体现教学的趣味性,创造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让教学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饱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敢于提出新的想法。使全体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探究者,进而实现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积极引导,互动互助,动脑动口动手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自主与创新中形成发展性、创造性的思维品质。让学生亲自进行过程体验,亲自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价值。
二、通过思维、观察、操作,形成自主探究的深刻体验。
(一)让学生尽可能去“想”、“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现力。
在课堂上总是鼓励学生毫无顾忌地尽情去想,合理地去想,大胆地去想,甚至是异想天开。其实,将抽象的语言变为具体、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如《丑小鸭》一课,仅仅依靠文字,学生很难理解丑小鸭为什么会变成白天鹅。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丑小鸭、小鸟等角色,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教师再抓住学生入情入境的好时机,让学生想象丑小鸭的内心世界。这样,生动的情境就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获得“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的风光时,采用CAI 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一下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根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二)让学生尽可能去“说”、“做”,形成自主探究的深刻体验。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能够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如以“点名说、自主说、分组说、问答式的交流说”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
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如教学《草原》一课,可让学生根据课文对草原的描写“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轻轻流入云际”创作一幅图画。学生边读课文边蘸绿色颜料作画,课堂气氛活跃,他们通过颜色的“凉抹”,体会到小丘的“柔美”,通过色彩的浓淡,“渲染”了草原的“翠色欲流”。在此基础上,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描述草原的美景,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样的柔美,特别是羊群在小丘下活动,真像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学生们完全陶醉于草原的美丽之中,思维处于积
极的兴奋状态。这时,教师提出要求:你能根据图画,想像出羊群在草原的美吗?请用比喻句描述。此时,学生已有了创作欲望,能大胆想象,积极思考表达。这样学生在自己做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自主性、积极性。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加活动,让学生拥有主动权,使学生得到自主探究、主动发展的机会。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操作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从而使学生对自主探究形成深刻地体验。
三、提供体验机会,享受探究乐趣。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他再次追求成功和胜利的信念和力量。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认知水平,为其创造成功的条件,想方设法使其探究成功。因为只有让学生获得成功,才会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
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有差异,这在低年级就已经显现出来。一些学生的智力发展快,另一些学生智力发展较迟缓,如果经常“一刀切”,后进生几乎尝试不到成功的乐趣,甚至会失去探究的信心和勇气,更谈不上创新了。因此,教师教学时应针对差异,精心设计,分类指导。课堂上,简单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简单的习题让后进生板演,答对了,给予热情洋溢的表扬;对优等生要鼓励他们求异创新,培养创造思维火花。另外,学生对探究成功的体验还来自于教师的评
价,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有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探究的莫大鼓励。因此,教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要及时表扬鼓舞,要正视学生之间差异,实施分层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探究成功的体验。
四、合作交流,深化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来获得知识。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自我协调同伴间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形式。它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作用。在合作交流中,只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进行探究,就一定能发挥它的效能,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培养。
课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再给组内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如“主持人”(掌管小组讨论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的进程)、“记录员”(记下学习结果)、“报告员”(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结果)、“检查员”(检查小组成员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完成学习任务)、“教练员”(修正小组同学的错误,讲解正确答案)、“形象大使”(观察组内同学合作技巧的表现,如讨论时的声音控制、提问和应答时的礼貌)等,最后要求每一组设计组名、组标,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竟争夺标”的氛围。
五、学教结合,形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合力。
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又要让学生学会读书、思考、讨论、合作、实践、归纳,还要允许学生质疑,同时,教师还要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分类指导,及时进行点拨,耐心细致引导,从而真正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形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合力。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6
题目:浅谈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造能力课堂教学观兴趣评价
摘要:本文从美术教学过程出发,探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具体做法,并进一步对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摘要------(200字)
引言------(500字)
一、鼓励质疑,培养多项思维能力(800字)
二、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2000字)
1.巧设课堂环境,营造教学氛围
2.巧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三、让学生的审美情趣融入生活实践,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2000字)
四、展现创造,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2500字)1.激发创造的兴趣
2.启发创造思维
3.发挥创造力,实现创造
五、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创新发展(2500字)
1.以尊重、宽容、积极保护的心态来进行评价
2.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性
五、结论(500字)--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7
学生只有通过一定的自主学习, 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才能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就是从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培养自主性入手, 以教材为载体, 给学生以“自由表达” 等方式, 并认识自身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的作用, 使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
通过在教学中推广高效课堂模式, 以课前、课中、课后为引领, 围绕课前预习、合作探究、整理归纳、巩固新知、达标测评等五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 使得师生大受裨益。高效课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核心, 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为根本目标。高效课堂模式彰显了课堂教学的灵动性、鲜活性, 它一改过去沉闷的教学气氛, 实现了教学上的师生互动、快乐主动这一初衷。
开学之初, 初一新生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 对于初中的学习方法和要求都很不适应。小学阶段, 通常学生只要认真听课,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能达到学业的要求。而初中的学习, 由于学习难度和深度的增加, 以及广度的扩展, 还需要在原有学习方法的基础上, 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 经过课前的预习, 课后的巩固和消化、整理和加工、质疑和解难等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 才能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高效课堂就是为了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运而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贯穿于各个学习的环节, 并已书面形式加以落实。既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又不能忽视应试任务的要求。
英语课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根据课本教材进度, 由教师在每一模块每一单元的教学环节均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新模块的内容, 分为两个步骤, 先是独立学习新知识, 包括单词、词组、重点句型、语法项目等, 并质疑。之后, 小组内交流各自自主学习内容, 互相补充和解答疑问。 同时, 组内成员、的目标和方向进行指导,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答疑并监控课堂的学习进展情况。学生需完成《英语自主学习学案》, 此学案还要在课堂合作探究中充分利用, 记录合作交流的学习成果和老师的点拨以及对课本知识点的拓展, 最后还可以把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题目进行收藏和总结。
第一步, 课前。
学生需自主预习课文内容, 梳理出单词、短语、句型、主要语法项目以及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完成了这部分自主探究部分, 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有了较充分的准备。事实上, 很多知识在预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学就能掌握, 产生的疑问恰好会成为他们下节课上学习的兴趣点。
第二步, 课中。
课堂上先要让小组间交流预习情况。互通有无, 大致可以发现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情况了。学案的第二部分是课堂合作探究, 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课堂的合作交流, 学生把预习中未发现的、遗漏的、有疑难的知识点可以一步步得到解决。基础知识得到了较全面的覆盖。
第三步, 课后。
这一步对学案的利用是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 进一步提升的过程。在反馈检测阶段, 学生把易错题和典型题要整理在学案的第二页。 还有拓展的知识点也要整理其中。正是这一部分的有效添加, 保证了优秀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在课本知识基础上的有益补充。
为了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课后有相应配套练习, 可在各模块单元学习完成之后以作业的形式供学生检验学习情况。
一个模块一课的学案, 一学期总结下来。就相当于一本厚厚的学习笔记, 也是典型题和错题本的整合。它既基于课本知识, 又高于课本所学。最重要的是:记录了学生个人学习方面的所得, 针对个人学习状态和水平, 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复习巩固中, 作用尤为明显。
为了使学生能长期坚持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保持合作的积极性, 使得学案的运用不流于形式, 专门运用了《小组多元化评价机制》。采取记分制, 建立《学习小组每日评价表》。坚持小组每日评价制度。及时检查和督促记录情况。每天由专门的学生负责计分, 一周一轮换, 一周一表格。内容包括:课堂发言, 家庭作业, 课堂纪律, 测试成绩, 成果展示。根据完成情况加分, 未完成的减分。评价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 以评分制为主, 兼用书写评语, 口头评价, 小组的自评和互评, 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总之, 要给出公正并具有说服力的评判。总体来看, 评价制度的建立, 可使学生之间互帮互助, 互相督促;小组间你争我赶, 惟恐落后。各组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评价制度使学生更适应高效课堂的学习模式,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不仅仅局限于新授课, 在复习课上, 仍然运用此法, 特别是给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学生机会, 让他们利用学案, 给全班展示复习的核心内容, 对其的促进和鼓励作用极大, 帮助这部分学生树立了信心, 找回了勇气。
教师在此过程中, 始终作为一名监督者、引领者、组织者、评价者, 为学生的活动穿针引线, 为其搭建了《英语自主学习学案》这一框架, 充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地通过合作的方式去寻找知识和解决难题, 无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心在不断提高, 取得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当下, 一定会影响其终身。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8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
如果教师还再用老观念去給学生教授语文,那就是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找出最佳办法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生动的表演能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最后的练习可创设“售货员”与“顾客”的表演。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想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学生知道自己也能独自学到新知识,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1、引入情境 ,激发探究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是,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进行《小小新闻发布会》的口语交际时,我创设了摄像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进行这样导入新课的的:“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今天,时时处处感受到新闻的存在。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这些方便、快捷,使我们随时可以了解到国内外的新闻。现在就让我们来召开以此新闻发布会吧!每人将自己搜集的新闻在组内讲一讲,并要求小组内选出最佳新闻发布人选上场,同学们评价、质疑。依次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论是因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是他们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学生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学还是那样刻板,按老办法、老观念去教。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定会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开成连动的整体情境。下面我还是以《自选商场》为例,在学生们熟悉了九种商品名称以后,但要让学生学会分类,且了解自选商场购物的方便,我又创设了情境:老师成了“快乐自选商场的总经理”,并告诉同学,今天却不快乐了,因为商品卖不出去,所以现在想聘请三位优秀的售货员,重新将商品摆放整洁。接着就请三位同学当售货员来给黑板上的九种商品分类。并说出理由。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学生很快明白自选商场的东西是分类摆放及在自选商场购物真方便。无需教师分析,就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要想使學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该要用有效的激励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生探究遇到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去解决,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合作,自主空间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我觉得小组合作学习值得提倡。怎样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要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我在一年级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的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
另外小组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语文教学中,如能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会大大提高。而教师只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参与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我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促进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的生活实践能力,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2、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创造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一年级教学《乌鸦喝水》时,学生问:“课题为什么以乌鸦喝水为题?”在没有读课文时,学生们都觉得乌鸦喝水应该简单吧!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课文写的是乌鸦喝水 的故事, 乌鸦喝是怎样喝到水的?”教学学生共分两组进行辩论赛,双方讨论激烈,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极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生跃跃欲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通过学生的反复读课文和小组讨论得知,原来乌鸦的附近没有水,只看到一个瓶子装有约一半高的水,瓶口又小,是乌鸦想出办法才能喝到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闪耀。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三、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想象,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应多提供学生活动的机会,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学生说的训练。还可将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因为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希望老师给予他们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9
让学生在英语世界中“自由”飞翔――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谢 卿
(江苏省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摘 要: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无论是中教课堂,还是外教课堂,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交流大大增加,每个学生获得的发展机会与空间也随之增多和扩大,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保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自主学习
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仅仅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已远远不够。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作为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他们才能从容面对世界上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知识,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未来学家认为,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没有预见力的人。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就是说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谓自主学习能力,简言之就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低年级的课堂中,可以这样理解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乐于学习,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无法理解“意识”是什么。教师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激励性的语言动作,潜移默化,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1.设置情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机会和平台
让学生在“自由”中品味自主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在乐学中学会自主。对于刚入学的学生,英语课既新奇又有点可怕。我们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环境,并通过各种活动让他们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解决碰到的问题。
2.适时放手,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天真的问题,我已经习惯回答:“你可以自己想想办法呢?”并且我告诉他们,老师并不是你解决问题最好的资源,你可以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渐渐地,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始合作,开始查书籍,甚至上网来搜索解决的方法。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学生学习内容的自主确定
在教学课堂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各有不同,学习内容由学生个人和教师协商确立。由于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选择,这本身也就成为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环节。这一过程既适应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又形成了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在课堂中,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个人思考。(2)同桌或小组讨论。(3)全班讨论,教师总结归纳,板书学生意见。(4)全班进一步讨论,挑选有代表性的意见。(5)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学习目标、学习进程的设定。
例如,九月下旬我们开展了一个有关职业的“survey”活动。我们尝试让学生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校门口,从他们的小脑袋里蹦出来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
Nemo:门卫叔叔要是生病了怎么办?
Cory:门卫叔叔为什么一直待在这个小房子里呢?
Roy:你只让学生和老师进来,那为什么小鸟还能飞进来呢?
Emily:你为什么要做保安,不做老师呢?
……
小学生天生好奇,由好奇而去观察,在观察与思考中产生疑问,由此而产生探究的兴趣与动力。
2.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
在小班课堂上,我们充分尊重学生对于学习方式的选择权,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在有关“feeling”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自主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认识到歌手可以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画家可以用画来描绘的故事,作家可以用文字来谁说内心的感受。于是他们想出了各种表达方式:在镜头前摆各种表情,用画笔绘制心情故事,()用颜色和不同形状来表达心情。通过不同的方式,他们不仅在学习活动掌握了有关的英语表达,更加学会了尊重作品的原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时也更有自信。
3.作业或者作品的自主设计与选用
在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中,作业的内涵已经变得非常广泛,比如,唱歌、跳舞、手工、绘画等。例如,在有关服装内容的学习中,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来展示。有的选择设计,有的选择表演。在展示之前,学生还分组讨论如何更好地完成作品:先设计,再收集材料,制作,表演。设计服装时,小组内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合理的分工,然后分头收集材料,最后每个人都动手参与,共同完成心目中的“ideal clothes”.在这个过程中,面对自己选择、设计的作业,他们显现出前所未有的责任心,自主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10
南关学校王琴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依靠在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正如著名哲学家黄可剑先生所言:“自主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对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伏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就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不断地启发、引导、培养并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就是自己在教学中觉得重要的两点:
一、抓好“学困生”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重中之重
“学困生”的教育本是现代农村教育教学最棘手的问题之以,更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差的一部分。因此,要培养小学生整体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必须抓好“学困生”这块重中之重,难中之难的教学问题。自己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注重情感教育,不放弃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困生,他们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多表扬与鼓励,只要他们接受老师,那就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2、对“学困生”进行第二课堂教育。对他们展开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开设学习兴趣小组。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并且在本班发动“爱心帮扶对象”小组,让全班孩子也一起来关注、帮助他们,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客观新颖的学习评价是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俗话说:“小学生地心灵好比露珠,晶莹而透明。”在天真活泼的小学生眼里,老师的一句好的评语可能激励他们一生。可见评价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许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动作,一句激励的语言都可能鼓励孩子们学习的动力。新课程理念下地评语强调形势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及时评价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自信,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训练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有效地激发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为创新学习,扩展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11
一、培养小组合作习惯
美术课上,我指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说一说自己对美术书上的作品有何感受。我的问题是: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喜欢它的什么特点?为什么喜欢?请把你自己的想法告诉同组的同学,由组长负责组织发言,每个人都要发言。我巡视发现他们各看各的书,偶尔和同桌交流意见,小组内并没有活动起来。这怎么行呢?我们都知道:交流是说与听双方的事,面对面交流是传递信息最好的方法。我让同组的学生都放下手中的书,聚集过来围在一起,把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发言学生所说的画面上。学生开始自然地就其他同学的发言内容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课堂讨論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二、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小组合作的能力
没有进行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要如何进行合作,他们对合作交流的认识几乎为零。首先,我们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在他们大脑中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概念。例如,在欣赏作品时,我先请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发表见解,其他同学再谈自己的看法,如果不同意就补充不同的意见。使其形成一种模式,给学生一个导向,再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这样,学生合作起来才具有明确的方向,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
三、培养小组长,提高合作学习时效
1.培养第一位组织者
小组讨论前,先选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
2.对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
(1)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2)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3)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4)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做出不同答案,并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3.组织者的轮换
当第一位组长已具备一定组织能力时,就要更换组织者,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组织能力,产生多位组织者,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会明显表现出不同的组织水平。作为教师,不能因学生的差异就剥夺学生锻炼的权利和发展的机会,而要致力于在学生原有的能力基础上使其能力得到提高。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12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一、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活力在于实践创新。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探索能力,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 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国家的需求
在科教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教育提高到一个以素质教育为特征的新进程,新课改其中有一点指出: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创造的世纪,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不了社会的需要。民族的振兴系于教育,作为新世纪的教育者,我们肩负着祖国的重托,社会的期望,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成为创造人才。教育部颁布实施的《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明确提出“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2. 英语课程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课堂的需求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知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理性的分析。这种认知倾向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对感兴趣的内容听得津津有味,甚至出神入化; 而对那些自认为兴趣索然的东西,则心不在焉,甚至可以视而不见,充而不闻。现还是有很多教师没有了解学生的这些特点,在小学英语课很多教师只一味侧重学生在听、说、读、写、中感悟语法规律,将语法、语言点明示于学生,大多的知识灌输势必导致学生厌学,那么语言知识、语法知识必会大大削弱; 且应试体制下必然产生过重身心负担,学生毫无兴趣可言,这就必然产生基础英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甚小”的弊端。我们应从学生的身心特点爱玩好动,思维缺乏深度出发,把所学的内容渗透于演、做、唱、玩,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养成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有乐趣。
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自主是孩子最主要的内在需求,我们必须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使他们掌握自学方法,并使学生在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求知,尽快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自主发展的教学氛围
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内驱力。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善于搭建师生情感的桥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环境。
首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并支持学生,启发并鼓励学生。学生需要老师平等信任的目光,鼓励赏识的夸奖,和蔼可亲的微笑。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到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多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进行节制有度的表扬和批评,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对于学生在活动中错误,给予适度宽容和理解,并适时地加以引导和帮助,以增强学生自信心,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其次,多给予学生机会表现自我,毫不吝啬地称赞他们,当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或进行创造活动时,及时给予表扬性的评价。
2. 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热情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具备了学习热情的学生,才会表现出对所学内容的热爱和迷恋。学生热情的培养,主要靠教师在课上的积极诱导。兴趣是内驱力,他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也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集中于学习对象上,才能积极地思维、探索,才能孜孜不倦、博览群书,才能学得广、钻得深。托尔斯泰说过: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全面审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动机等积极因素,相机激趣,努力使学生形成有意义、有自觉性的学习动机,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善学的心理。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推荐阅读: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08-11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0-27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创造力08-13
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12-17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效率12-14
浅谈民间美术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10-12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