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通用8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篇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引言:
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来,传统课程与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呈现的课程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而在对比中发现:传统课程的“满堂灌”与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严重背离,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传统课程与新课程倡导下的教学理念,进而发现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和策略。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①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就会在试图精确地提出问题,以及在提出问题解决的各种思想时,积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就会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传统课程与新课程的对比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由于参与性不够,学生常常充当听者的角色,在课堂上自主发言的机会不多。加上学生自身年龄因素的影响,知识水平有限,在课堂上,学生是配角,课堂提出的问题多数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的思维基本是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一步步展开,这样的课堂组织性较强,容易展开教学活动,但往往也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长久下去,学生的依赖性会加强,易造成“等”和“靠”的局面,从而扼杀小学生爱问的天性,故很难做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没有问题的具体表现可概括为:(1)没问题,是因为害怕提问不当引来老师的冷谈或忽略,或者被同学嘲笑,产生胆怯,形成不敢问的情况。(2)没问题,是因为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又不善于思考,所以发现不了问题。(3)没问题,是问题太多,知识零散,加上长期接受的被动教育,导致不知道问什么好。在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里,教师占了主动权,设疑、设问、提问都被老师垄断了,整个课堂被老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所控制。很多时候,由于问题过多,许多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没有解疑的欲望,久而久之,学生便丧失了提问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倡导“发现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原有的过分强调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按照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思想观念,将课程内容、教材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把发现、探讨、研究等认识过程突显出来,让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学习方式。它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地提出问题,惟其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潜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过程体现为孩子们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强调教师要特意为孩子们的“疑”创设空间,课堂不再是教师一味的设问,孩子被牵着走,而是学生饶有兴趣地提出问题,并在一个个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中完美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也不再表现为没有问题或不敢提出问题。例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一节名为《搭石》的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而易见,老师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了,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诸如:“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作用?谁‘搭石’?怎样‘搭石’?„„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求知欲很强,学生们都能带着问题学习,思维被激活了。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中的“问题” 面对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与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还没得到足够重视的情形下,深挖阻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根源,清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存在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缺乏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当的态度、语言、观念、方法等方面直接导致的。以“监督者”身份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小学语文老师,造成了学生紧张的心理、畏难发愁的不良情绪和茫然失措的思维状况,因而造成不敢积极参与的尴尬局面,行动上处处顾忌,唯恐错误而被老师斥责,或被同学嘲笑。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一位教师在讲授小学语文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备课时只考虑了如何向学生阐明本文旨在突出邱少云是一个不怕牺牲,严守纪律的人,但是,她忘了英雄并不是一天铸成的,还有很多因素值得我们考虑。所以,当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意外的问题“老师,邱少云平时的表现书中没有写,我想知道他的为人”时,此教师先是一怔,头脑一片空白,为了维护自我尊严,他不仅采取了回避问题的手段,还出言不逊,“上课专心听,书上没有的东西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在课堂上乱插话!”就因为教师的这一态度,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其从此再不敢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同时,这在间接上也扼杀了其他同学发现问题的潜力——长期的压抑,有问题也变得没问题了。另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小学语文课堂已经形成了一个大概模式:整体认识——重点字、词、句、段的分析理解——总结,即使是渗透了新课标理念的“新”语文课堂,融入了拓展延伸等环节,但由于长期形成的教师主导理念,仍然是以教师提问为主,学生提问为辅,因而阻碍了学生生成问题的可能性。
(二)学生个体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自己还不会独立发现问题。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尚小,知识水平欠缺,这就在根本上决定了孩子未能有效地进行独立思考。由于单纯背诵的有效性,学生忘记了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在长期应试教育的笼罩下,各种考试题目凭记忆便可取得优越成绩,在表面成绩优秀的包围下,学生的心理获得了满足,学生凭机械的诵读记忆便可获得成功,久而久之,独立思考的能力便退化了,也忘却了自主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学生完全依赖教师,不愿独立思考。因为长期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教师天天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学生时时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处处以标准答案为准则,最终以升学为追求。天天进行反复的练习,盲目的抄写,无休止的记诵,结果大脑得到了“不思考”的训练。在课堂上,学生把自己的思考权交给了教师,不再愿独立思考了。
(三)教师代替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缺乏自主性 在长期发展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个别开明的老师允许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不懂的问题,但遗憾的是,问题提出后,教师只是以个人的力量,逐一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没有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长期如此,学生的问题意识往往就消灭在萌芽状态,或仅仅停留于初始阶段,不利于学生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意义便不言而喻——不仅是对传统课堂的改善,有效地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最为重要的是,在实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能让学生成为最大的收益者。众所周知,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更有必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意义是显著的,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倡导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允许学生自主提问的课堂中能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有利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课文《七色花》一文时,在师生讨论“为什么珍妮最后一片花瓣用得有意义”时,一学生的问题:“老师,珍妮为什么只是让那个双腿有病的男孩站起来走路,而不是让所有双腿有病的人都能站起来走路?”因为此学生的这一提问,文章的主旨“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比帮助自己更快乐,启示学生帮助有困难的人”便自然而然的生成了。同时,由于此问题的提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变被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老师趁此情景让学生改编课文结尾,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积极思考,积极想象,为课文改编美好的结局,课堂因此而生机勃勃,不但学生的潜能被充分引发,而且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二)有助于学生勇于探究,追求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提问是学生个体获取知识的心理能力的外部体现。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积极思维,富有创造性的表现。由此可见,课堂上教师再精妙的提问也无法替代学生独立思考,只有真正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促使其勇于探索、追求创新,进而形成此种能力。
(三)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和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儿童心理学,充分揭示了儿童主动参与在儿童智慧、思维、认知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当儿童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后,高度集中的思维状态迫使其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一系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思维的阀门被打开,他们不再满足于书本上提供的材料。一方面,通过认真思考、提问开发了智力。另一方面,由于问题的提出,学生还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或努力想象,或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思维的活跃、想象的开展、课外知识的搜寻,这些,都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想象,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从“问题意识”的概念中我们知道,问题意识伴随着学生的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学生的问题意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状态,影响着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和态度,只有学生对正在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寻找真理的欲望,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不考虑学生的思维状态和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热情,课堂只能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久而久之,课堂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他们根本就没有上课的心思,更别说在课堂上表现出主动回答,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了。
四、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鉴于以上种种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落到实处,显得任重而道远。针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宜采用以下策略致力于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在实施爱的教育中拓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上面已经谈到,教师在课堂上存在的态度、语言、观念、方法等问题,阻碍了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时,在富含爱的教育中拓展学生的问题意识。爱的教育要求老师做到富含亲和力,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即使问题显得可笑幼稚,丝毫没有价值,也要想着法子去欣赏、鼓励。平时,要时刻做到面带微笑,唯其这样,学生才能摒除在课堂上的紧张感,身心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老师并不能确定每个学生的提问都是有价值的,但是当老师肯定学生时,微笑着赞扬,能使学生感觉到诚意。同时,即使是否定,面带微笑的否定,就能让学生感觉到善意。在诚意与善意的氛围下,学生获得了最大的安全感,保证了学生养成提问的好习惯。在语言上,要处处巧用言语维护学生,语言或平和,或幽默,但共同的目标只有一个,肯定学生的提问,用语言捕捉学生提问的闪光点。在观念上,也要求老师不再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与学生平起平坐,共同探讨,把教学活动变成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活动,共同研究彼此的问题,让课堂变成师生之间友谊交流的场所。
教师的一个眼神,一次微笑,一句短短的评语„„只要寄寓用心传递的爱,就能在实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课堂中,触动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促进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发挥。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公开课《宇宙里有些什么》时,她那平和肯定的语言,始终的微笑,可让我们确确实实地感受爱的力量。当一学生提问:“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此学生的提问刚结束,就引发了全班同学的笑。此学生也很后悔自己提出的愚蠢问题,此时,若老师也是对学生不加思索的否定,那这个学生在以后的课堂当中,可以预知她肯定丢失了提问的勇气。但于漪老师的应对策略不仅完美地传授了新知,也有效地保护了学生,只见于漪老师微微一笑,示意学生坐下,用平和的语气对全班学生发问:“的确,那问题不用回答,答案大家知道,可是我却要问,既然‘万万’是‘亿’,作者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两个字‘万万’呢?”问题抛出后,全班学生立即陷入了沉思。在沉思与回答之后,学生了解了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最后,于老师再次面带微笑的看着刚才那位同学,提问众学生:“知识是怎样获得的?”众学生把目光投向了刚才那个提出问题的学生,一时间,刚才那个羞愧的学生早已将尴尬忘掉了,一种成功感突涌心头。好一个养之有素的好老师,一举手,一投足,简单的几句话,亲和的笑容,就已把所有的教学问题完美进行到底。可以说,这就是微笑的力量,归根到底,这就是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保护了学生,发展了学生。
(二)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尤其是低学段的小学生,在研究小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因素中,我们知道既有内在因素,又存在外在因素。儿童由于年龄尚小,知识水平尚缺而还不会独立发现问题,这样,仅凭教师短期的努力是收不到效果的。但外在因素却能在教师有意识的培养下发挥作用。面对传统的课堂模式阻碍了学生提问的可能性及学生的依赖性造成其不愿独立思考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避免过多给学生提供现成答案,而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于无形中产生学习兴趣,跟随教师在课堂中积极主动思考,做到全身心投入。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就认为: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就能激发学习的动机。③
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当中,可通过设置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疑难,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悬念,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使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的地位。例如有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学浙教版第三册《大象博士请助手》一文第二课时,上课开始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通过学习知道了什么?当学生正确回答:“我知道大象博士请小猫当助手”后,他不是单纯的肯定学生,而是创设了一个质疑的情境:“同学们,对这个结果,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或者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承接教师创设的这样一个质疑的情境,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就被触发了,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大象为什么要请小猫当助手?”“小猴很机灵,大象为什么不请他?”“小兔子很乖,为什么大象博士不请小兔子?”就是这样一个质疑情境,引发了学生对“大象博士请小猫当助手公平不公平”的探究话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还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还训练了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可谓一举三得。
(三)通过改变观念来诱导学生提问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讲解重点知识,设置一系列教学问题,把重点知识抄写在黑板上,强调学生背诵。这样的课堂,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提问。可见,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诱导学生提问。在教学中需要做到:(1)不要害怕教学环节被学生的提问扰乱,或者害怕学生的问题过难造成不必要的尴尬而放弃了让学生提问。(2)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3)想方设法让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如让学生结成小组,把自己的疑问在小组中提出来,这样,胆小的、成绩欠佳的学生都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敢于提问的局面。(4)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标点符号、词语和修辞方法的选择运用、对作者的见解、文章的写作等方面提出问题。诸如引导学生对难于理解的句子、文中的优美语句、文章的谋篇布局、内容的选择、文章中的描写等方面提出疑问。(5)先由教师提出很有见解的问题,试探着逐步引导学生体验主问题,启发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6)改变语文预习方式,一贯的预习要求是标主次、学生词、明内容,理结构,而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着力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可通过事先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提问的做法,可以用如果没有问题则需回答正确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做法来促进此一环节实施的有效性。(7)改变教学思路,把原来在教学中提问题,然后读课文、思考、找答案的做法,变为先出示答案,再让学生针对答案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语言提问,从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并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足见提问习惯形成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形成提问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在态度上坚持鼓励学生提问,为此,要坚持始终尊重学生,以肯定为主。在初始阶段,持之以恒地鼓励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勇敢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将此习惯真正贯穿在每一课时。同时,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认真对待,即使问得不好,也不能随意批评,抑或是流露出失望、谴责的表情动作,而是表扬学生的勇气,鼓励其下次问得更好。目的是为了消除学生自卑、畏惧的心理。教师欢容的态度,才能保证学生提问习惯的逐渐形成。在学生提问习惯慢慢形成之后,此时,对教师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态度和蔼,肯定为主仍然占主导,但为了提高学生提问的有效性,不再是停留于允许学生乱问、空问,教师有必要在时机成熟阶段,教会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方法。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小学语文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中,读句“邱少云被燃烧弹打中,身上的伪装起火了”后,鼓励学生就此提出想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如下三个问题:(1)此时此刻,邱少云是怎么做的?(2)他是怎么想的?(3)他旁边的战友是怎么想的?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除了表扬学生提问的勇气外,不是全盘接受学生的提问,逐一研究它们,而是组织学生讨论三个问题中哪个问题最值得研究。学生通过进一步思考,发现问题(1)、(3)课文中都已交代清楚了,只需读课文便能知道答案,从而确定问题(2)为值得深究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学生初步形成提问习惯后,教师的任务便转化为引导学生提出有集中性,即能涵盖课文全部内容的问题,抑或具有相当难度,需学生花精力去研究、探索的个性问题,甚至是需据文中已知内容去推断未知,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逆向问题。
(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针对标准答案普遍存在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仅凭记忆便能取得优异成绩,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题目,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都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惟其这样,学生才能产生问题的欲望,或针对标准答案提出质疑,提出更有价值的创新答案或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理解,鼓励他们发表具有个人特色的意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维习惯、学习方法等对问题作出不尽相同的理解,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心灵自由飞翔。
(六)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的阶段还是远远不够的,发现只是成功的一半,学生还需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还需着力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从而保证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意识的形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自学主要是指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带他们自己想出的问题去看书、去思考。这样,全体学生都有了参加学习的机会。小组讨论主要指围绕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往往准确答案就是在积极的争论中诞生的。同时教者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在此时被激起。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关系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直接推动了活跃课堂的生成,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还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种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很难保证在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做到一蹴而就。这就希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实施对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新课改背景下我觉得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理念陈旧,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不能处理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将知识和能力分割开来。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新课程。如对课标要求的一些只学不考的知识,因为不考就不学。少讲成了不讲。教学中只注重迁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学形式,而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品味、写法的探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第二,教学中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如学生对教材的独特感受,就是增加几种名家的感受;阅读拓展题解答方法,就是课文理解加上几句设置好的套话;话题作文的写作,就是编一个与话题相关的故事,等等,又成为新的僵化的形式和教条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些都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的三维目标相违背的。
第三,教学方式依然陈旧,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由于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而母语学习主要是靠习得;又由于语文课程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而一些教师却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淡化了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体验、探究的过程,将本应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第四,对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一些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深度不够,或大而化之,只重视整体感知,架空分析;或文本阅读的目标设置空泛,对言语的感悟不够;或株守教师用书,缺乏个性化的理解;或教师的讲解不精,抓不住要点,点拨不到位;或对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探究过程不够重视。
第五,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1)随意性大,体现为作文命题的随意,指导的随意,评改的随意;(2)生活积累意识欠缺,对生活只是照相式的观察,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链条;(3)漠视学生基本的思维训练,缺乏对想像力、思维敏锐性的培养;(4)批改方式单一,效益低;(5)部分教师自身写作素养差。
第六,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可有可无。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等同于过去的活动课。
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以下策略:
首先,中学语文教师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课标意识。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明确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与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片面的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片面的强调人文性,都不符合语文学科的客观实际。语文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要明确:学习的基础是知识与能力,贯穿整个学习的是过程与方法,融会于其中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尽管课标规定一些知识只学不考,但这些知识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难点,对形成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教好学好。教学中如果不教不学,就是应试教育,不是新课程。其次,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的钻研教材,提高自己解读教材文本的能力。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解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因此,对教材的解读既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又要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仅仅依赖于《教师用书》,人云亦云,就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感受、拓展、写作都是学生和教师个性发展的空间,教师要身体力行,追求独特,追求创新。
再次,阅读教学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阅读的关键和基础都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阅读教学强调整体感知是针对肢解文本来说的,但光有整体感知是不够的。“读书百遍其意自见”,阅读教学中要强调读,要重视对文本情感的体验、内容的领悟、写法的探究、语言的品味。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要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
第四,在搞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广泛的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还在于培养自主阅读意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通过整体把握、重点赏读、精心揣摩形成科学的阅读方法,故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的指导应将学生阅读喜好与学科阅读目标相结合,引导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味;同时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阅读材料、积累语言与思想。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不同的文学层次,按必读与选读分层推荐自成体系的阅读内容并拟定目录,提供给学生;力求沟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校和家庭,形成多层面的阅读通道;举办专题性阅读讲座,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组建阅读小组,通过举办课外阅读竞赛、阅读专题讨论、书评等,搭建平台,展示他们课外阅读成果。
第五,老师应正确把握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新课程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创造了条件。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材料、立意、情感和语言四个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在生活中去积累、筛选写作的材料。作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维训练,教给学生思维的基本方法,如:想象和联想、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比较思维、整合思维、抽象思维等,提高学生的立意和谋篇布局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
作文的批改方式要多样化,如:学生互批互改、面批、朗读比赛等。评语要避免老师写得多,学生看得少,面面俱到,流于形式。
语文教师应重视开展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要给予应有的重视。实施综合性学习应注意突出它的综合性(语文学科学习目标的综合和跨学科学习目标的综合)和实践性(表现为重探究,重应用;重过程,重参与;重方法,重体验)。第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1)注重因地制宜。
(2)关注学科视角。既要把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开来,又要把它同通常意义上的语文学科学习区别开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比,综合性学习具有一定的附着性,它是语文课程中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与通常意义的语文学科学习比较,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更强,它的学习目标具有综合性,它采用活动的方式,运用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3)综合性学习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是问题牵引,以问题引出与目标一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其次是过程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合作精神的养成;最后是成果物化。通过成果激发兴趣,增强成就感,引导深入探究。成果要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并促进评价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我觉得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理念陈旧,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不能处理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将知识和能力分割开来。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新课程。如对课标要求的一些只学不考的知识,因为不考就不学。少讲成了不讲。教学中只注重迁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学形式,而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品味、写法的探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第二,教学中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如学生对教材的独特感受,就是增加几种名家的感受;阅读拓展题解答方法,就是课文理解加上几句设置好的套话;话题作文的写作,就是编一个与话题相关的故事,等等,又成为新的僵化的形式和教条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些都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的三维目标相违背的。
第三,教学方式依然陈旧,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由于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而母语学习主要是靠习得;又由于语文课程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而一些教师却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淡化了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体验、探究的过程,将本应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第四,对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一些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深度不够,或大而化之,只重视整体感知,架空分析;或文本阅读的目标设置空泛,对言语的感悟不够;或株守教师用书,缺乏个性化的理解;或教师的讲解不精,抓不住要点,点拨不到位;或对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探究过程不够重视。
第五,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1)随意性大,体现为作文命题的随意,指导的随意,评改的随意;(2)生活积累意识欠缺,对生活只是照相式的观察,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链条;(3)漠视学生基本的思维训练,缺乏对想像力、思维敏锐性的培养;(4)批改方式单一,效益低;(5)部分教师自身写作素养差。
第六,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可有可无。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等同于过去的活动课。
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以下策略:
首先,中学语文教师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课标意识。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明确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与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片面的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片面的强调人文性,都不符合语文学科的客观实际。语文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要明确:学习的基础是知识与能力,贯穿整个学习的是过程与方法,融会于其中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尽管课标规定一些知识只学不考,但这些知识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难点,对形成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教好学好。教学中如果不教不学,就是应试教育,不是新课程。
其次,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的钻研教材,提高自己解读教材文本的能力。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解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因此,对教材的解读既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又要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仅仅依赖于《教师用书》,人云亦云,就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感受、拓展、写作都是学生和教师个性发展的空间,教师要身体力行,追求独特,追求创新。
再次,阅读教学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阅读的关键和基础都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阅读教学强调整体感知是针对肢解文本来说的,但光有整体感知是不够的。“读书百遍其意自见”,阅读教学中要强调读,要重视对文本情感的体验、内容的领悟、写法的探究、语言的品味。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要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
第四,在搞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广泛的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还在于培养自主阅读意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通过整体把握、重点赏读、精心揣摩形成科学的阅读方法,故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的指导应将学生阅读喜好与学科阅读目标相结合,引导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味;同时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阅读材料、积累语言与思想。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不同的文学层次,按必读与选读分层推荐自成体系的阅读内容并拟定目录,提供给学生;力求沟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校和家庭,形成多层面的阅读通道;举办专题性阅读讲座,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组建阅读小组,通过举办课外阅读竞赛、阅读专题讨论、书评等,搭建平台,展示他们课外阅读成果。
第五,老师应正确把握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新课程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创造了条件。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材料、立意、情感和语言四个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在生活中去积累、筛选写作的材料。作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维训练,教给学生思维的基本方法,如:想象和联想、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比较思维、整合思维、抽象思维等,提高学生的立意和谋篇布局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篇2
每个人都看到过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掉下来, 但没有谁能像牛顿那样思考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往下掉, 正是由于思考了这个问题牛顿才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理论与实践, 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发现问题, 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 创新精神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鉴于以上种种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如何将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落到实处, 显得任重而道远。那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营造自由氛围, 使学生敢问
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 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 这颗种子能否萌芽, 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因此,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尊重每一位学生, 在教学中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 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 多一些“允许”, 学生答错了允许重答;答不完整时允许补充;没想好时允许想好了再答;允许提出一些奇思异想的问题。不论学生问的问题质量如何都要给予鼓励;对提出错问题的学生, 不能批评, 要启发其用另一种方法去想,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总之, 只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 敢想、敢说、敢做, 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就行。只有这样, 才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和适宜的土壤, 有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想问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 尤其是低学段的小学生, 在研究小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因素中, 要知道既有内在因素, 又存在外在因素。儿童由于年龄尚小, 知识水平尚缺还不会独立发现问题, 仅凭教师短期的努力是收不到效果的。但外在因素却能在教师有意识的培养下发挥作用。传统的课堂模式阻碍了学生提问的可能性, 造成了学生的依赖性, 不愿独立思考, 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避免给学生提供过多的现成答案, 而应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于无形中产生学习兴趣, 跟随教师在课堂中积极主动思考, 做到全身心投入。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 产生认知需要, 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 就能激发学习的动机。例如, 公开课上, 一位教师执教“梅兰芳学艺”一课, 开课伊始, 有这样一个片段: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一边欣赏梅兰芳演出剧照, 一边听录音《霸王别姬》中梅兰芳的唱段)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代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 听了他的这段京戏, 请再读课题, 想一想, 你的脑海中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承接教师创设的这样一个质疑的情境, 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就被触发了, 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诸如:“梅兰芳为什么要学唱戏?”“梅兰芳怎么学戏的?”“他学戏的结果怎样?”在这一教学片段中, 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学生自己提出了问题, 要想寻求问题的答案, 自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鼓励不同见解, 使学生乐问
针对标准答案普遍存在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中, 学生仅凭记忆便能取得优异成绩, 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多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题目, 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只要学生言之有理, 都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惟其如此, 学生才能产生提问问题的欲望, 或针对标准答案提出质疑, 提出更有价值的创新答案或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理解, 鼓励他们发表具有个人特色的意见, 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维习惯、学习方法等对问题作出不尽相同的理解, 让学生的心灵自由飞翔。
四教给质疑方法, 使学生会问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学会是前提, 会学才是目的。学生想问、敢问、好问, 更应该会问、善问。教师在教学中, 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 会问与善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
1. 教师适当点拨, 做好示范
由于学生学习、生活阅历还不足, 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 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识关键的问题。因此, 教师还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适当诱导, 向学生揭示寻找问题的角度和提出问题的方法, 实现从扶到放的飞跃。
2. 找准途径, 有针对性地提问
学生提问题往往会出现漫无边际的现象, 而每节课都有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 教给学生方法, 找准途径, 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问。一般来说, 质疑的途径有很多。教师要教会学生从多角度质疑,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 抓住课题质疑。俗话说, “题好文一半”。课题是一篇课文的高度浓缩, 是文章的眼睛, 有的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有的则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 可引导学生提问:看了这个题目, 你想到什么问题?课题中“黄河的主人”指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通过质疑, 学生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能够积极自主地寻求答案。
第二, 抓住重点词句质疑。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对理解全文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 层层递进, 巧妙地将课文引向深入。如教《詹天佑》一课时, 抓住第一小节中的句子:“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他有哪些杰出贡献?”“詹天佑为什么被称为爱国工程师?他的‘爱国’体现在哪儿?”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
第三, 抓住矛盾处质疑。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 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的, 貌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 而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说就是阅读教学。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娴熟的教学技能为提高语文素质教育水平创造前提条件。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生产的发展, 学校教育的内容增加了大量的新的科学技术知识, 采用了电视、电脑等多媒体现代教育手段, 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使教学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更好、更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阅读热情
认真阅读的习惯阅读的核心是理解意义, 即理解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 获取作者传递的信息,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而这些都是以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为载体的。因此, 阅读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 潜心思考, 透过符号理解意义。那种有口无心式地阅读是不能达到阅读目的的。读通是基础, 读懂是根本, 读熟是深化, 读活是升华, 这四点是对阅读全过程的各个阶段概括化了的要求。读书, 不仅要读通、通懂, 还要读熟、读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作为语文教师, 应该千方百计地创设多样化﹑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 悄然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阅读教学仅以课本为单一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教师可以放下课本, 把学生带出教室, 把阅览室、图书馆作为课堂和教室。把古今中外的图书都变成学生的语文课本, 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 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去徜徉, 去远航。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独立品评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
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 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是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让他们潜心读书, 促使他们主动地读, 专心地读, 兴致勃勃地读, 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二是要为学生在文本言语与主体直接经验之间架起“桥梁”。文本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间接的, 学生对此没有直觉的经验, 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学生, 唤醒学生记忆, 借助自己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相似的直觉经验去解读文本的内容。
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 培养问题意识, 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阅读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 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
似矛盾, 实则统一。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矛盾, 引导学生发问。如《鼎湖山听泉》一文中有句话:“入夜, 山中万籁俱寂……深夜听泉, 别有一番滋味……能分出许多层次。”学生质疑:万籁俱寂是没有声音的意思, 但后文却为何又说能听到很多层次的泉声啊?
除此之外, 学生还可以在预习时质疑, 在教学后质疑, 在文章结构、思想内容处质疑等。学生找准了途径, 就要考虑提出的问题是否有针对性, 是否针对重点难点之处提问,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哪些问题该问, 哪些不该问, 要鼓励学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有效的解决问题。这样做, 既可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 对学生的学习来说, 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 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要让学生充分参加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其实质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课堂上, 激励学生突破教参, 训练创新思维。为了训练学生自主的欣赏能力与鉴别能力, 而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 自主体会, 自主讨论。鼓励学生感悟作品, 形成独特意见。方法有多种, 其中讨论法对学生具有特别的作用, 因为辩可使思维明晰, 可以综合他人的不同意见, 从而更容易看见新的思想火花。培养一种很独特的思维方式, 拔开沙石, 顿见珠玑, 透过现象, 发掘本质。这种思维方式, 已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领悟能力了。
四语文教师要积极学习进修, 充实自我, 完善自我
显然, 适应现代教育的教师队伍的培养将是当务之急。教师要积极的学习进修, 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充实自己, 提高自身的文化科学水平, 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 这就对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改革过去那种封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 单一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建立开放式的教学体系, 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及现代信息传输手段和教育技术。沟通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联系, 使学校的教育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延伸与开放。要求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独立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的能力, 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的能力, 科学地设计最优化教育方案的能力, 创造性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等, 全面的提高语文素质教育。
总之, 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 只有深刻领会和把握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内涵, 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在教学活动中, 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学习, 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庞远燕]
五结束语
总之, 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系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 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不仅直接推动了活跃课堂的生成, 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还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让学生从敢问、想问, 到养成提问的习惯 (乐问、会问) ,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此外, 在培养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篇3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问题意识 兴趣培养
“学贵有疑”。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说是由不知到知、由质疑到解疑的过程。儿童的好奇心强,对任何事情都想弄清楚为什么,存在着“强烈的解疑心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往,大多是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刺激——反应”的联系过程,一直周而复始地循环着。但是,这种方法却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获得知识处于被动状态,学生思维始终停留在“老师要我答”或“我答老师问”的状态下,并没有思考自己需要弄懂什么,需要了解或解决什么问题。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做法,培养儿童质疑问难的意识和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从教材的本身出发,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氛围,将学生引入充满矛盾和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使他们有问题想问。如教学《田忌赛马》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把第一次比赛的过程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在这种彼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胜利可能吗?田忌是怎么取得胜利的呢?这样学生想问问题的氛围便形成了。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教学重点便很容易突破了。
二、铺路搭桥,及时引导,让学生能问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兴趣,才有可能有问问题的意识和冲动。小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虽然心里有很多问题想问,可往往弄不清楚要问什么、该怎么问。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后问学生:“弄懂没有?”“弄懂了。”“还有问题没有?”“没有了。”然而,做起作业来,学生存在的问题便暴露无遗。这说明学生并不是真的没有问题,而是不知道问题在哪里。这时,就需要教师铺路搭桥,及时引导。如教学《刻骨铭心的国耻》时,由于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不是很了解,所以很难提出什么问题,这时可让学生先看一遍《南京大屠杀》的录像片段,重现那一段让人揪心的历史,然后引导: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为什么说这是“刻骨铭心的国耻”?作者是用什么办法让我们记住这刻骨铭心的国耻的?我们应该怎样防止这奇耻大辱的再次发生?这样不但将课间知识向学生生活作了延伸,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思维意识。
三、和谐民主,及时鼓励,让学生敢问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低年级的学生提问大多积极踊跃,敢说敢问,可一到高年级,学生就变得沉默寡言,不太敢问了。究其原因,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子观念逐步增强,怕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或太简单,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为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创设自由、宽松、和谐、民主的探索问题的环境,把和学生的关系变成朋友关系,对学生的问题认真对待,态度和蔼可亲,从情感上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千奇百怪的,这除了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外,还要有耐心。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是我们所设想的,与教学有关的,当学生提出的问题超过本堂课的内容时,教师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敷衍了事或粗暴对待,呵斥学生不要问这些无关的问题,而应对学生这种开动脑筋、敢于提问的精神进行表扬,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多角度、多层面地提问。对本堂课确实没有回答价值或难度太大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课后去查阅资料或另外抽时间进行探讨。切忌简单粗暴,抹杀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只要教师能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日久天长学生就会逐渐养成敢于发问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四、拓展空间,教给方法,让学生会问
“教”是为了“學”,是为了“不教”,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要注意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难点提问,抓住课文关键词语提问,抓住不同事物的特点进行比较后提问,还可以让学生从新旧知识的对比中去发现问题等等。只有掌握了提问的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问”起来。
五、评价激励,享受成果,让学生乐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篇4
新课改理念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师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提问意识就是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一种表现,是值得倡导的。当提问意识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来,学生的主动学习小学语文的愿望就生成。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提问意识,从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入手,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以利于小学语文的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可以从以下“四问”进行努力。希望能引起广大同行的共同探讨。
一、让学生敢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才能取得最大的效度,而想要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就要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很多学生对教师的印象还是威严的,唯师命是从的,导致教师让学生提问时,学生难免手足无措、彷徨不安。他们担心提问不当而被同学笑话、更担心不会提问而被老师批评。第一、建立开放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告诉学生,教师欣赏的学生是能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并告诉他们不用担心说错,错了老师也不会批评他们。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中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多听听学生的想法,多与学生交流。第二、消除学被同学笑话的担忧。在课堂上当学生的提问与教材毫无相干,引起同学笑话时,教师要制止住学生的嘲笑行为,对这些同学进行开导,教师自身与同学要对提问学生犯的错误持宽容理解的态度,这样可以消除学生以后再来提问的心里顾虑。只有让学生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他们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提问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敢问。
二、让学生有所问
在小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会发现有时让学生提问,学生突然茫然若失,不知道该问什么,课堂变得默然,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有问题问,想让学生有所问就要从准备工作上入手。第一、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教师可以让下去复习,熟读课文,在开始时教师可以细化到具体的自然段,让学生从特定的自然段去进行提问,把自己想提问的问题标注在课本相关的段落,到第二天上课时学生就能够顺利地提出问题。如在教学《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时,在课前我让学生先对课题进行提问。有学生说:“为什么是去年的树,而不是今年的呢?”有学生说:“去年的树会写关于树的什么故事?”,通过对课题的提问,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在学生动脑提问时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二、教师的有效引导。在开始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时,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怎么提问,还可以通过教师自己示范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如何提问?在开始的课程教师可以放慢脚步,先把学生的提问意识培养起来。
三、让学生会问
在学生的提问中,教师会发现有的学生的提问和教学的内容毫不相干。有的学生在提问时表述不清楚导致其他同学不能明白他们提问的内容。所以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问,让学生会问。让学生熟读课文,发问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提问要围绕学生读的课文,不可偏离课文。如《苦糖》这一课,学生就课题提出了质问:问什么糖是苦的呢?在接下来对第2—5自然段的学习中,学习课文第2——5段时我给学生的问题是这样的:请同学们去读一读2—5自然段然后思考这其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让学生自己提问,有的学生问:“怔怔”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也有学生问端午节的那天早上,爸爸妈妈会想什么?我、弟弟、妹妹又会想些什么?通过教师一个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思考之后自己去发问,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其实已经是对课文相当地熟悉的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思考提问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掌握。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文,学生学会了如何发问是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
四、让学生爱问
在课堂上对喜欢提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而对不喜欢提问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引导,让他们喜欢提问。争取让班上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的提问中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如教师在最初鼓励学生自主提问时可以以奖励小红花的形式,一个问题奖励一朵小红花,这样对没有自主学习愿望的学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最终当学生的自主提问的意识培养起来,形成了善于提问的习惯之后,不用教师怎么强调,学生都能自觉的、积极进行发问。另外对那些一点都不爱提问的学生,当他们偶尔提问一次,教师要仅仅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起提问的信心,让他们以后喜欢提问。学生的自主提问对学生是要求相对较高的学习任务,因为自主提问要建立学生对课文熟悉与理解的基础之上,需要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课文的能力共同参与作用。所以教师除了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应该锻炼学生的课文阅读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语文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篇5
内容提要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呼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但是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开发并训练批判性思维,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终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
新课程问题意识创新精神 批判性思维 语文教学
韩愈在《师说》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目的和意义。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而现实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我深深感到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十分必要,也是大有可为的。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问题意识。笛卡儿说过:“要追求真理,我们必须把一生中所有的事物都来怀疑一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有这种怀疑的精神。新课程教材的编排是否合理?课程资源能否充分利用,是否需要增删?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教材中有关的说法是否存在漏洞?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受学生欢迎?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对某些风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否切合语文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别人的做法,是否可以依葫芦画瓢,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不能照搬照抄的,那又如何改进?„„凡此种种,教师都应事先有问题意识,进行存疑、思考,这样才会不断地去反思、回顾,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到自己与新课程要求的差距,激励自己学习、提高,尽快融入到新课程的改革中去。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空间,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应用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自己去尝试、去探索,施展个性才华。只有强化问题意识,重视问题教学,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
用心
爱心
专心 的主动参与,达到自主求知、主动发展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博采众长,涵摄百家,这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前提。郭沫若推翻陈见,横空出世,为曹操和武则天翻案,首先得益于他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前辈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努力学习,汲取营养。只有学好课内知识,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才能厚积而薄发,形成敏捷的思维,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如果不学无术,却指望“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一下子具备了强烈的问题意识,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扬教学民主的今天,“师道尊严”仍蛰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学生对老师既敬又畏,教师永远是正确的,对书本质疑、向老师发问,便是对老师不敬,便是没有好好听讲,便是捣乱、钻牛角尖,换来的是教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讽刺的挖苦,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导致大部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相反,如果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开发训练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相信权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各种思维,关键在于排除学生思维定势的干扰,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如,阅读教学中,除正面分析字词句段篇的运用外,还可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不这样写将会怎样;甚至根据文章内容,让学生设计出与范文不同的思路来进行比较;也可利用教材进行补充情节的训练或改变主题的训练。作文教学中,审题时提供有思考价值的材料,让学生多角度的去思考,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意,如对“守株待兔”、“班门弄斧”等寓言的多种理解;也可以有意设计一些正向与逆向思维的作文题让学生去思辨,如“知足者常乐”与“不知足者常乐”等等。
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应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往往把教师和教材看作是知识的权威,一味迷信。“老师说的”、“书上写的”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我们老师应引导学生挑战“权威”,让他们反思作品中的人物、结构、语言、思想、情感,从而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具有个性的解读。
(四)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用心
爱心
专心
1、创设问题情境,点燃思维火花。
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也就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事物所具备的条件超过人们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而构成的问题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某些现象和事例的矛盾关系,设疑发问。唤起学生注意并产生积极探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控制和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浅入深,揭示事物间的必然联系。
2、营造合作氛围,实现思维交锋。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合作的活动过程。营造课堂合作氛围,既是课堂教学本身的客观要求,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应尽量尊重学生意见,了解他们知识结构的现状和学习心理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心理互换;在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一块相当充裕的自由活动的天地,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把问题提给学生。
3、给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让他们敢于质疑。
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尽量缩短与学生的距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尊重学生的发言,让他们各抒已见,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发言,认真听,让每个人都能在和谐的氛围中积极思维、发现、探索。
4、传授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质疑。
在教学每篇课文前,布置学生先预习,并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将问题记录在本上,反馈时,教师要对认真提问的或提的问题有思考价值的同学予以肯定,这样会激起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本身的思维训练因素,激疑、引思、点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难点,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学完课文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质疑。
学生如果能经常质疑,他的求知欲就会加强,质疑的兴趣会更浓,就会出现自主质疑的局面。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让他们在解决新问题中再次提出实际的问题。
如教《愚公移山》,就可以这样导入:我们常常用一个成语来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并且这个成语在格式上与“精卫填海”相似,这个成语就是——愚公移山。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愚公凭什么说可以移走大山?愚公又是怎样移走大山的?你怎么看待愚公移山的行为?假如你是愚公,你会怎么做?诸如此类的带有趣味性的问题,既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又很快地把学生导入到探究的情境中来。很显然,学生们为了发现问题,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的找疑点,为深入理解这篇文章作了铺垫,我也及时的表扬了这些同学。
教学时,我结合学生们愚公的认识,围绕“我们从哪儿可以看出愚公的决心和勤劳?”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勾勾画画,写写议议,来释疑解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悟也就水到渠成。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他们积极思维,通过让学生课前预习质疑,教学中挖掘教材,激疑、引思,使得文章的重难点体现的淋漓尽致。课后学生的发展性质疑、探寻,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也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之花就会慢慢绽开。
三、“问题意识”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性 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应遵循教学规律,结合本学科自身的特征,实事求是,才能卓有成效。
2、隐蔽性和启迪性 问题设置不能过于简单明了,要具有适当的隐蔽性和启迪性,用心
爱心
专心
要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扩展,思维能力得以发挥。
3、维护强化学生的“好奇心” 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展创造活动,它是创造力成长的动力,也是激活学生问题意识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必须善待好奇心,保护好奇心,培养好奇心。
用心
爱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篇6
曲靖市陆良县小百户镇中坝小学
季绍云
[内容提要]:
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需要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需要强烈的问题意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形式,教师要营造氛围,教给方法,提供机会,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问题意识
数学教学
敢问
会问
善问
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没有问题的数学是枯燥的,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而有趣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营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其实是学生思维的教学。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可见,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起点。在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以趣生疑。由疑引发好奇心,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进而促进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充分尊重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笑容可掬,让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千万不要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允许学生重答,答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发言,因为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见解,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甚至是不切主题的异想天开的问题,教师都应该认真倾听,并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肯定的手势,悉心的诱导,发自内心的鼓励性语言,饱含赞许的深情的目光等,在宽松融洽的氛围里,给予积极的肯定,热情的鼓励。有了这种民主氛围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积极开动脑筋,不惟书,不惟师,有十足的勇气发问,有百倍的信心探究,做到敢想敢问;老师才能善待学生的独特解法,容忍学生的“出格”想 法,使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得到发展。有位老师教学完“十几减9”新课准备总结算法时,突然有位学生发问:“老师,15-9,5不够减9,我是反着减(倒着减),就是先用9-5=4,再用10-4=6,所以15-9=6,这样算可以吗?”老师在备课中并没有把这种情况考虑到,一下子愣了。很快,这位老师异常激动,抚摸着这位学生的头,大加表扬了他敢于提问,发表问题独到之见的勇气,并当即师生一起探讨,最后,达到共识,发现了这种算法不但合理,而且很有独创性。有了教 学的民主,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学生质疑的勇气,而且保护了学生创新的火种。
二、教给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敢问”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因此,如何让学生学会怎样提问,问到要害处,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基本方法,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1、可从哪些方面提出数学问题 ⑴在知识的“来龙”上提问
如果某个知识是在什么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或派生出来的,或者与什么旧知识有相关但又搞不清的,那就在此提问。如学习“千米的认识”时,就可提出“千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怎样换算的”等问题。
⑵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提问
如果对某个问题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还搞不清或说不出来,就可据此提问。例如:a、某一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就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涵的拓展上提问。b、一种计算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就在算理上下功夫提问。c、某一应用题应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列式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别的解法或更好的解法?就抓住主要问题提问。
⑶在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上提问
如果对知识不会归纳整理,弄不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而把知识看成一盘散沙似的孤立个体,可就此提问。如学习“约数和倍数”时,对除尽、整除、约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等概念分不清,可以通过提问理清概念。
⑷在知识的“去脉”上提问
如果学习了某个知识以后,却不了解它的作用,也可以提问,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有创见地问。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不知道它的作用,可以提出为什么要学它,是否同化简分数及分数的计算有关等问题。再如,学习“三角形不变形、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时,可以提出为什么它们具有这种特性?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所知道例子有哪些?
2、引导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 ⑴观察法
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在其自然的条件下,按照客观事物本身内在的联系和实际情况,提出问题。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长方体实物拿出来,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自主提问:a、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b、长方体有多少条棱?c、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⑵追问法
当接触到一个问题或者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后,可以顺着其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究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是“为什么„„?”例如,在教“比的意义”,说比的后项不能是0时,学生追问为什么,并提出球赛时为什么经常出现1:0、4:0、5:0„„?教师除讲清道理外,对追问学生应大加表扬。
⑶类比法
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性质的相关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来。例如,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便可以联系“
8、7的乘法口诀”提出问题;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怎样推出9的乘法口诀?前后各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规律?„„
三、提供机会,培养学生善于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以求解决问题的形式,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发表看法,提出问题。并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着适当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积极引导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孕育问题意识,捕捉“问的契机”,不但敢问,会问,而且善问。
1、学生对课题提问。
课题是教材重要资源,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让学生从课题中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还能养成善于提问题的良好习惯,成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中,认识量角器时,让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学什么知识?”通过观察思考,学生举手如林,有的说:“为什么量角器要制成半圆形的呢?”“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各有什么用处?”“只有一个刻度会不会比有两个刻度更方便度量呢?”“为什么要有中心的一点呢?”„„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也就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就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2、学生对教材提问。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知识的载体。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许多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与发展,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只要认真思考就能产生许多问题。教师要针对教材中结语语言精炼,叙述严谨,科学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透过平凡的数学字眼,诱发新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教材中处处都闪烁着问题的火花。例如,教学“分数化成百分数”时,请学生研读结语:分数化成百分数,一般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再请学生提出问题,结果有的学生问:“这里有两个‘一般’,它们的‘一般’之外指的是什么?该怎样呢?”经学生这样质疑推敲,深谙弦外之音,体现思维灵活性。再如,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里有道习题:做同一种零件,王师傅2小时做15个,李师傅3小时做20个。谁做得快一些?(化成带分数再比较)。教学时,在学生依题意解决问题之后,让学生对此题提问,有学生发问:“为什么要化成带分数后再比较,不化成带分数就不 能比较了吗?”学生能够这样质疑更是难得,不惟书,敢于挑战权威,体现思维的批判性。可见,引导学生对教材提问,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3、学生对解法提问。
目前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还是只看解答结果的正误,很少考虑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忽视了对解题思考过程优劣的评价,相对制约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要鼓励学生积极对常规解法进行质疑、评价,拓宽思路,以寻求独特、新颖的方法。例如,在四年级“一般应用题”练习课教学中,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某工厂加工一批服装,原来每天加工60件,需要6天完工。现在要想提前一天完工,平均每天要比原来多加工多少件?多数学生的解法是60×6÷(6-1)-60=12(件)。评价后,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解法: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呢?好在哪里?是怎样想的?最后请两名解法与众不同的学生展示解题的过程:60÷5=12(件),并交流解题思路。同一个问题,让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体现思维灵活性和独创性。
4、学生对教师提问。
学生认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其实“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教育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能简单地接受和信奉,而应持批判和审慎的质疑态度,时时处处能主动探索和发现,不惟师、不惟上。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时,教师有意出示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各1个,通过实验演示,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以后,让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有个学生提出:老师你是怎么想到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实验,为什么不用其他的圆柱与圆锥呢?在这位同学的启发下,课堂气氛活跃,许多同学又提出如下问题:老师,既不等底又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是不是也存在三分之一的关系呢?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引起全班同学的激烈争论,在争 论中教师再拿出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几组圆柱和圆锥教具,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验证以上这些情况是否有可能存在三分之一的关系。这种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教学情境,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心态,又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充分发挥。
5、学生对学生提问。
每节课我都注意留些时间让学生互相提问,让学生争当小老师考考对方,可采用分组竞争、争夺“智慧星”、争当“数学小博士”、“聪明小一休”等多种游戏活动。实践证明,学生对学生的提问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在小结过程中让学生互相提问,考考对方,不少学生积极发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什么是长加宽的和再乘2?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什么是边长乘4等等,学生所提的问题都一一被其他同学答出。有的学生进一步提问:能不能利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能不能利用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推出五边形、六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这些问题提出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课后去讨论。这样,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和热情。
6、学生对生活提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就在学生身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努力训练学生成为“善于提问者”。教学中要注意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在学生掌握了圆心、直径、半径以及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这些知识后,让学生联系生活提问,并尝试解决问题。学生提出了“车轮为什么是圆的?”“井盖为什么是圆的?”“锅为什么是圆的?”“VCD光盘为什么是圆的?”“运动场上跑道的两端为什么是半圆形的?”等实际问题。学生在经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深化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问题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有问题,才会有思维;有问题,才会有求异;有问题,才会有创新。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让问题充满课堂,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是教师教会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朱建伟、詹红英:问题意识是怎萎缩的[J]。北京教育,2002(5): 第42~43页。
3、严育洪: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教学数学[J]。江苏教育,2002(3B):第25~26页。
4、孙明金: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J]。福建教育,2003(12A):第47页。
5、余红:浅谈质疑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学研究,2004(6):第40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篇7
一、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 畏于权威不敢提问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是教学的控制者, 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 教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学生只能被动接收, 而不敢对教师有丝毫的质疑。另一方面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 教师将教材奉为经典与权威, 照本宣科, 不敢越雷池半步。在学生眼中教师与教材是不可质疑、不可动摇的, 即使心有困惑也不敢提问, 这种消极的心理占主导, 自然很少有学生敢于提出各类问题、发表不同见解。
(二) 思维迷茫不会提问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初级阶段, 虽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但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单一, 往往浮于表面, 而不知道要如何提出问题。即使提出一些问题, 也大多是就字面来简单提问, 不能深入文章的主题与文字的本质来提问。这也是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动机不强不爱提问
提问是学生主体参与与独立思考后的结果, 这必须是建立在学生对学科喜爱的基础之上, 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观念落后, 只是机械、枯燥而空洞的讲解, 无法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学习兴趣低下, 思维活跃度不高, 主体参与度与参与面低, 这自然会严重地影响到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二、增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
(一) 消除障碍, 让学生敢于提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处于安全而自由的心理环境之中, 才能产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敢于提问就必须要改变以往对立的师生关系, 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打消心理顾虑, 这样学生才能勇敢地发表个人不同见解, 提出问题。一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高高在上的教者走下来, 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学习主体, 与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 一起参与到教学中来。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与认可, 自然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带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与自由, 进而让学生能够勇敢地提出问题。二是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引领者, 确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要以教师的权威一味地压制学生, 而是要营造民主的氛围, 不仅要允许学生不同见解的存在, 更要鼓励学生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 以产生更多的不同见解与感受, 并鼓励学生就此来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
(二) 传授方法, 让学生学会提问
正所谓“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 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也。”学习更是如此, 只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学生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学会思考与思维, 能够自主地提出问题,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循环之中。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只是看学生所提出问题的质量, 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思维过程, 要让学生将自己思考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 发挥教师学习的主导性, 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诱导, 以帮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思维, 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学习方法, 才能学会自主提问, 这样在学习中才能展开独立的思考与思维, 进而能够深入文章的本质来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
(三) 激发兴趣, 让学生爱上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自然也是学生主动提问的内在因素。我们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导入这短暂的几分钟,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激活学生思维能力, 以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与思维状态参与到教学中来。如音乐导入, 音乐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音乐的加入使得语文作为语言学科的教学更加富有生命的活力, 更能直击学生的心灵, 激起学生特定的情感。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可以便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主题思想。另一方面激励评价, 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学生的提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而小学生自控能力差, 并不能对提问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因此, 教师要发挥评价的激励效应, 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 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不要只是就是否具有探索价值来展开评论;而是要关注学生思维全过程, 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等纳入评价机制, 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提问做客观评价, 同时更能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 提升学生学习动机, 进而让学生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参与到提问中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改深入,语文教学越来越呼唤教师教学观念的改革,注重培养小学生自主和独立的思想。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研究、探寻,在自主实践中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人说“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当年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头,如果他没有问题意识,只能自认倒霉,又怎么会发现影响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总结出如下几点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师道尊严”仍蛰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向老师发问,换来的是教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讽刺挖苦。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如果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并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探索能力的提高,是教会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与学生自身的投入和体验密切相关。因此,课堂应提供一个适宜探讨问题的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探索。
二、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盆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郭沫若推翻陈见.横空出世,为曹操和武则天翻案,首先得益于他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前辈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努力学习,汲取营养。只有学好课内知识,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才能厚积而薄发,形成敏捷的思维,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如果不学无术,却指望“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一下子具备了强烈的问题意识,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1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予鲜明生动的视听刺激
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之一在于能够化动为静,化抽象为直观。从这一点来看,是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也是当今教改的一个努力方向。语文课上的课件演示也正是看中这一功能而方兴未艾。以《十里长街送总理》为例,在介绍完周总理的生平后可先放课文的配乐朗诵,伴随着低沉的乐声,师生沉浸在悲痛的气氛中,带着强烈的感情进入了文中,接着用幻灯片分别显示人们等待灵车到来的动作、神态,学生观看之后提出了许多问题,教师抓住重点不放,围绕“作者为什么只写老奶奶青年夫妇红领巾这几个人物?他们的动作、表情、心情怎样?”再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自己“看”得见、“听”得到,远比教师单纯讲解的效果好得多。
2注意问题设置的难度和密度
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最近发展区”,可以“跳一跳,摘果子”;同时应疏密有间,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特别注意不要一直问个不停,否则学生应付都来不及,哪来的时间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四、指导学生会问的方法
1做好“问”的示范,让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
学生喜欢模仿老师的行为方式。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老师要想提高学生问的质量,不仅要告诉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必要时也要做好提“问题”的示范。老师示范得法,长期训练,学生所提的问题自然不会表面化,肤浅化。要让学生个体活动时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此时的问题意识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开动。
2把握“问”的时机,对内容进行有效质疑
在教学中,学生质疑问难的时机很多,有对课题、重点词句、作文中的问题、矛盾处等进行质疑。课题犹如文章的眼睛,要启发学生透过“眼睛”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重点词句则是知识的积累。
3张扬“问”的个性,激起学生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热情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心中的“哈姆雷特”也不尽相同,当学生的看法有失偏颇时,老师不可粗暴对待,应婉转地说“这是你的理解”、“你是这样认为的”,努力延迟评价,就更激起学生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热情,闪现智慧的火花。要让学生能联系实际生活、时代背景来深入研究问题,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五、养成深入探究问题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由不问到问、由不会问到会问,甚至问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给予解决。在解决问题时,教师不是以给出正确答案为目的,而是要引导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通过自己动手、相互讨论等途径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解答,也不能按标准答案要求他们,而是注意鼓励学生的独创性。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富有创见的问题,并自觉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通过自身的积极思考,由已知信息延伸到未知领域,在知识的组合创新中,提高思维的质量,强化问题意识,从而具备了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是一个民族创新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能够长久发展的力量源泉。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需要教师积极发挥自主能动性,通过创造氛围、展开互动、传授方法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发问意识,让学生想发问、敢发问、善于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更多据有独立精神的合格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覃雪玲.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广西教育,2009(25)
[2]徐浩.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辽宁教育,2009(05)
[3]萬立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4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08-27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08-11
小学语文合作意识培养研究论文07-15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论文09-29
副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10-1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0-23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06-30
探讨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