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

2024-07-17

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共8篇)

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 篇1

大学生心里健康调查报告

学院:商学院

班级:工商管理A1101

姓名:董鹏治

学号:110104190108

摘 要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

一、目的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在这种情况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人才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与较高的道德水准,而且还要求人才应该具有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现代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开拓进取的精神、勇于承担责任、顽强自信、乐观,能够承受挫折与失败等。另一方面它又造就了变化剧烈的社

会环境,由此给人们的心理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动荡,“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校园里有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但在有些同学看来,一切却是那样枯燥无味,缺少生气;大学生活紧张活泼,有些同学却兴趣索然,萎靡不振。在离开了父母呵护、相对宽松的大学学习环境中,一部分同学空虚、迷惘、玩世不恭,甚至轻生。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因此本调查报告力求超越单纯的心里健康筛查,将不同大学生群体进行分类比较,以经一步明确需要帮助的人群,发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某省一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追踪调查”和统计分析表明:1993~1996年新生1908人进行心理测试并建档,发现心理问题发生率为9.2%,高危人群为26.2%。另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发现有心理障碍的人数竟占23.6%。教育部对我国大学生的 一项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20.3%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且男生比女生更表现突出。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

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三、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系。

社会现实的影响: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泛浮出来,形成心里疾患。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学校教育在一个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然而,据报道,北大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应诊,预约就诊的患者已经排到了两个月以后;北京52.2%的高校至今还未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亦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施以不科学的教导。

四、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拓宽交际范围,提高相处和交际能力。

在与同学相处时,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有效的协调与控制情绪,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带着一颗包容的心,友好、主动的与同学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要积极主动参加学院和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和技巧,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在真诚、友善的基础上主动沟通交际,增加彼此的信任感,以提高相处和交际能力。

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大学生要尽早设计明确的职业倾向,在对自己正确定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要正视理想与现

实、专业与兴趣的冲突,要学会在现实中重新认识自己,找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分析自己,不要整日为了忧虑而忧虑,要学会未雨绸缪,利用有限的4年时间达到自己预设的目标。

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当前大学生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因此大学生在找出自身差距的同时,更要找到自己发展的潜力,通过不断丰富自身的综合素质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时常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善于从学习中寻找乐趣,并时常带着愉快、自信的心情微笑地面对每一天。当自己的学习、生活出现问题时,不要只顾着伤心、苦闷、彷徨,适当的时候来一点阿Q精神,继而保持自信乐观的态度,尽量减少挫折感,缓解外部环境带给自己的种种压力。

④改变观念,及时寻求心理帮助。

过去,由于历史文化等传统原因,对人的个性心理问题的关注、认识和研究不够,往往把心理问题神秘化,甚至把有心理障碍的人看作是不可理喻的邪恶之人或洪水猛兽,致使有心理疾患的人也不敢张扬、不能就医。大学生作为一个高学历群体,要转变观念、更新认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是一个人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了心理疾患就像身体不适一样,应该及时去就医,以求得咨询、疏导,也就是说,对待心理问题要有一颗平常心。

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对措施

大学是一个人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现阶段的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 遇事容易冲动, 而且没有了老师家长的束缚, 在应对各种状况时容易产生偏激情绪。[1]由此出现许多的问题, 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许多的困扰。不禁让人们深思: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如何给大学生正确定位, 他们又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家庭学校社会又是怎样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本研究致力于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三所学校的本科学生作为被试, 回收有效问卷717份, 其中男生238, 女生477, 2人未报告性别。其中实际回收吉林大学197份, 东北师范大学177份, 吉林农业大学343份。

(二) 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是为了评定个体在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症状而设计的。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 共9个分量表, 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通过九个维度对大学生的基本健康状况做一个调查。

(三) 主要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的717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 文献查阅法:通过书籍、网络查阅了相关文献。

(四)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Scl-90总分方面, 总分大于160占39.0%;最少有一项因子分大于等于3的占24.0%, 其中每个因子分所占的比例如下:躯体化2.9%、强迫症状15.4%、人际关系敏感12.3%、抑郁7.7%、焦虑7.3%、敌对8.1%、恐怖5.0%、偏执8.9%、精神病性5.1%和其他6.1%。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性别上的差异

F检验显示, 男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六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如表1所示:

*在0.05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在0.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在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下同。

(三) 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如表2所示:

(四) 在学校上, 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的因子分存在显著差异

农大较吉大东师而言, 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方面更加突出一些。如表3所示:

(五) 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年级上的差异

低年级在躯体化、抑郁两个维度的平均水平低于高年级, 如表4所示:

三、讨论

(一) 性别差异

男女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六个维度差异显著, 尤其在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症状两个维度存在极其明显的差异, 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可能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男生在社会中要面临更多的压力, 在人际交往方面比女生更加复杂。可能会更容易去猜忌, 不轻易相信别人。[2]

(二) 是否独生子女

在敌对、恐怖、精神病性三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 非独生子女在此三个维度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由此可以看出非独生子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他 (她) 们需要得到学校社会更多的关注。

(三) 学校差异

研究发现, 不同大学之间,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两个维度上面存在显著差异。今年北京小学开始实施“快乐教育”[3]可以说是中国的教育改革迈出了一大步, 或许以后可以在全国的中小学中拓展开来。但是作为大学, 应该本着为国家培育顶尖人才的目的, 因此大学教育制度应该更加的严谨。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应该更加的严格, 如果以后“快乐教育”在全国开展, 中小学生的负担变得轻了, 上大学以后, 还是继续轻松的话, 恐怕中国的教育和西方国家相比只会越走越远, 而不是赶超。因此大学应该严谨办学, 为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尽一份力。

(四) 年级差异

研究显示高年级尤其是大四的学生在躯体化和抑郁两个维度较低年级学生而言更加的显著。大四要面临择业问题、考研问题、婚姻问题等, 因此在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的焦虑。而低年级的学生则相反, 还处在步入大学的欢乐中, 因此没有太多的困扰。在这里希望学校和社会多开展一些活动, 帮助大学生做到在性格上的成熟。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帮助大学生的创业和就业, 以免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

四、结论

本研究调查了长春市3所高校的800名“90后”大学生。选择调查了有自己鲜明特点的“90后”群体;在被试选择上也充分考虑到学校、独生子女等因素的影响, 做了相应调查。

研究表明, 在性别、年级等维度上存在差异, 男生、大一大四学生、非独生子女和教学资质较低的大学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大学生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 更是要学会做一个性格成熟, 有素质的人, 先有了素质, 才能谈学知识。而帮助大学生做到性格成熟, 做一个有素质的人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4]需要家庭、学校、个人、社会等方面共同去努力。心理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环境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 学校社会方面应该帮助学生营造一种积极乐观的氛围。父母更是应该去帮助子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树立符合自身兴趣发展的目标。再者, 大学生个人更是应该学会选择、学会拒绝社会中的诱惑, 做一个性格成熟、有素质的大学生。最后大学生是祖国事业的接班人, 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关注。通过大学教育, 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素质、性格稳重成熟的人才。[5]

参考文献

[1]王瑞新, 曹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对策[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3 (01) .

[2]熊亚刚, 张秀春.浅析自我意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4) :658-660.

[3]金山.选择[M].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4.

[4]蔡亚敏.浅析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2) .

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意识;健康教育

G807.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提高大学生健康意识水平”、“构建系统高校健康教育体系”。因此,重视大学生健康教育工程,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面临着职业压力、就业压力等,更应该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现代健康意识是建立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基础上的,培养健康意识,克服一切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就能保护和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选择大一、大二护理专业及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健康意识相关知识。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对我校237名男女大学生(其中医学类212人,非医学类25人)进行了生活行为、大学生课余娱乐方式以参加各种社团、健康观念,调查学生的健康意识状况、健康知识的来源、接受的健康教育状况及其希望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或方式来获取健康知识。

二、结果

1.对健康的关注频数

医学类专业学生的健康意识88%明显高于非医学类学生的健康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大学生接受健康教育途径统计比较

医学类专业学生的接受健康教育途径统79%明显高于非医学类学生的接受健康教育途径统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论

1.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的形成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大学生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他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从卫生知识、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方式的形成、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等来检验健康教育的效果,如此形成调查—教育—再调查的循环教学,形成有特色的大效果。并尊重大学生的愿望与要求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知道那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乐于接受健康信息,并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这样教育才会顺利进行,事半功倍。

2.形成大学生健康教育环境

大学生大部分时间与同学、任课教师相处,其行为和生活方式大都在自然状态下形成,完全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好的“校风”、“班风”、“室风”、“教风”便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学校既是传授专业知识场所,同时还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的场所。大学阶段是专业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生理、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观的强化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健康意识,增加卫生知识,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行为。健康教育离不开健康四大基石——平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对于医学院校的课堂教育,所有专业课程均涉及健康知识,因此任课教师及学校应该重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去教育、引导、帮助、指导大学生们,使他们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

总之,高校的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是学校和有关部门共同的责任,能否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决定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江民.浅议大学生的健康教育[J].中国健康教育,2004.(04)

[2]黄彬.现代大学生的健康教育问题刍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03)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篇4

提纲:

一.确定调查的内容: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

二.确定调查目的及意义: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近年来越来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对我校的同学进行一次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及时从中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呼吁这个社会应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重视。

三.调查过程:1.确定调查对象:湘南学院在读学生 2.开始着手调查:第一阶段:确定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搜集调查问卷所需内容。第二阶段:开始问卷调查的发放 3.收集问卷整理数据4.进行分析与总结

四.体会与收获

调查目的与意义:

弗洛伊德曾断言:文明程度越高,人类的心理压力就越大。在当代社会,大学生这个一直被冠以天之骄子光环的群体越来越趋向壮大,然而,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与发达的条件下,在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情形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凸显于世人之中。在无数次血的教训中不得不一次次敲醒教育的警钟。近年来大学校园里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恶性事件也不止一遍地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心理问题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请看资料:2002年1月29日、2月5日和23日,22岁的清华大学机电系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先后用硫酸泼伤了5只熊。2004年在云大宿舍连杀四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2010年3月22日,参加工作刚满一年的女大学生村官,突然在自己办公室内服毒身亡。同日下午,北京邮电大学2009级博士研究生吴某从该校本部主楼一跃而下,终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同日,3月22日下午14时45分左右,暨南大学教学大楼发生了一起两人坠楼的不幸事件,暨南大学一对男女同时跳楼,其中男生当场死亡,女生受伤正在抢救。据调查,受伤女生为新闻与传播学院07级学生,死亡男生具体身份还在确认中。2010年4月26日,海口一名22岁大学男生于用宿舍里的网线上吊自杀留下的最后遗言:绝望!绝望!绝望!我对生活已经绝望„„

我们不愿想起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但不得不面对用生命化成的一个个问号:我们这些大学生到底怎么了?我们接受的不是这个时代最多元的教育文化,享受的不是这个社会最先进的物质产品吗?只是为什么在耀眼的光环下,我们的心灵却如此地脆弱?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相对较晚,这种状况又时常被人们模糊地认识着。若走近真实和清晰,我们的思考将更有价值,也就是我们进行这次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调查对象及方式:

调查对象主要为我校的在读学生,主要采取网上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一共发放了一百份,收回有效问卷六十三份。样卷内容主要可分为:1.有无心理问题2.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3.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4.采取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调查时间:2010年11月

调查结果与体会:

由所收回的六十三份问卷所统计的数据显示,大多数的人是积极向上、阳光热情的,一

般只是偶尔会遇到心理问题。

1.关于有无心理问题及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64%的人认为自己的心理状况是比较健康的,60%的人在选择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典型特征是处事乐观,热情诚恳。而说到对于大学生活的满意程度而言,占比例相对较大的41%是基本满意,也有26%选择不满意但无法改变。这些数据都一定程度上表明我们大部分人还是属于积极乐观的,这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偶尔也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果一旦受到特殊事件特殊原因的刺激,这些问题便会无限放大出来,这就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事情。

2.关于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像第5题造成你生活困扰的原因是什么(多选题),69%的人选择了人生发展与职业选择有苦难,57%的人选择了自我管理能力不强,30%的人选择了课程学习有困难,25%的人选择了经济困难,23%的人选择了人际关系与沟通上有困难。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就表明大多数人都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也足可说明就业压力带给我们大学生的困扰之大。当然,相当一部分人觉得自我管理能力不强也是造成生活困扰的原因之一,这也足够说明我们大学生自身可以说是致命的弱点,提醒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与意志力的培养。而像第6题你觉得哪个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的选择中,60%的人选择了日常生活环境影响,37%的人认为是后天家庭教育影响。从这可以发现我们所在的学校环境对我们心里健康的形成的影响之大,以及家庭教育的不容忽视。第9题的关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什么引起的,31%认为是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问题,22%的人选择了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各有19%的人则分别选择了情感问题和就业压力。由此我们又可得出人际交往与沟通的重要性,情感问题的处理,对待就业压力的态度,这些都是造成我们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3.采取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方法:44%的人选择向知心朋友诉说,23%的人选择找种发泄方式,而15%的人选择憋在心里不说,大多数的人还是采取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方式,选择诉说和适当的发泄方式,而仍有不少的人选择憋在心里这种对于自己极为不利的方式,每个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爆发,这样极易造成心理问题的出现。在关于大学校园里是否有开设心理咨询中心的必要这个问题上,80%的觉得很有必要,只有14%的选择了无所谓。这充分说明了开设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的重要性。目前虽然所有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咨询中心,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是徒有其名,又有多少是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的?而在17题中多久会去心理咨询中心咨询一次中,93%的人是从来不去,1%的是一周,2%的是一个月,4%的是一个学期或更久。这足以引起我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了,在充满竞争与压力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积压的心理问题如不得到及时缓解,这将是一个多大的社会隐患。我们的教育机构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们,实在是应该好好审视下自己对于我们的教育方式,做好正确的引导作用。

分析与总结:

一.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个人,包括个人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经济状况,以及个人自身的原因等方面。家庭方面: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家庭的教育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方向与性格形成。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不论贫富。典型的马加爵事件与其家庭的经济情况是分不开的。而个人自身的性格以及上大学之后的前后落差等心理的不平衡感也是形成心理问题一个不可或缺的原因,性格外向、阳光乐观的人一般是不会有什么极端行为的,而性格内向、不愿向他人倾诉的人就非常容易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其孤僻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心理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则是来自社会多方面的原因,这主要包括人际关系与沟通问题,大学校园环境,以及社会就业压力等。调查表明,日常生活环境是引起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而大学生日常生活环境则主要包括我们在读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心情以及对待人事的心态。当然,这只是一小方面。而我们认为,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与他人沟通能力的好坏则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中国这个向来以人脉作为成功的一个标志的国度中,处理好人际关系实在是太至关重要了。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地区。在以前的日常生活中焦急范围较窄,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较少,初到大学,面对如此开放自由的环境,面对如此多的同学。面对如此多的公共场合,一下子不知所措,乱了阵脚,于是羞于表达形成内向性格。而在城市中长大的同学,来自独生子女家庭,难以体会农村地区同学的情况。于是形成隔阂。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措施与建议: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

调查中便显示,心理咨询中心必不可少。大学生是处于学校和社会这两者的边界,一边是单纯的美好的校园生活,一边却是充满竞争与就业压力的纷繁社会。没有人能够十分完美地处理好这个过渡时期,再加上来自家庭来自社会的几重重压,以及与以前生活的严重落差,心理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急需有人指引。因而,有关部门有关负责人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学校心理咨询的作用,努力将大心事化小,小心事化无。尽量将一切心理问题扼杀于萌芽之中。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教育组成的重要部分。心理咨询中心的不断完善成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保证。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将心理问题做到早期发现和预防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心理素质的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方案和措施。如果我们学校能每期对大一新生进行一次细致的全面的心理健康调查,就能十分详细地了解大部分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存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根据情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防患于未然。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校园环境的建设与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学风、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保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必须要有大环境予以最大程度的实施。因此,学校应花时间和精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积极向上的集体活动,发动全院学生从心底里感觉到这个大家庭的活跃与温馨。

4.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讲究卫生等。大学生不仅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各方面进行涉猎,因而学习任务较重,再加上心理压力大。所以,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学习任务过重以及缓解心理压力过大。

5.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自我调节存在的心理问题,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大学生都是成年人,有责任和义务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心智都趋于成熟的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及时调节好心理的诸多不良因素。努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令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阳光与斗志昂扬,端正心态,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结束语: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民族未来的希望,是祖国强劲的储备力量。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着我们整个民族的昌达与繁荣,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是关注我们整个国家的前

途与命运。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多从自身寻找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好问题。我们处于一个如此幸福的时代,其实,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感到满足,感觉幸福。而不是整日“为赋新词强说愁”似的满腔烦闷,更不要将自己逼向心理扭曲的绝路。也要呼吁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多多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对大学生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在给予我们物质上的充裕之外,其实更要注重精神上的充实。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从某种程度上比身体健康来的更为重要!

附: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结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1.你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A.处事乐观,热情诚恳B.心平气和,与世无争,乐于助人 C.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D.吃的下,睡的香

2.失恋后你的表现是?()

A.痛苦,想自杀B.抑郁,寝食难安

C.顺其自然,继续正常生活D.无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3.你如何看待社会压力下的攀比心理?()

A.可以理解,人各有志,人靠衣装嘛B.不应该糟蹋父母的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C.把握尺度就好,视情况而定D.其他 4.你对你现在的大学生活满意吗?()

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不满意,但无法改变5.造成你生活困扰的原因是什么?(多选)()

A.人生发展与职业选择上有困难 B.思想上有困难C.课程学习有困难

D.自我管理能力不强 E.经济困难 F.不适应大学生活 G.与异性交往方面有困难H.家庭变故或困扰 I.人际关系与沟通上有困难6.你觉得下列哪项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

A.先天心理素质 B.后天家庭教育影响 C.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影响 D.其他因素7.你是否遇到心理问题?()

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过 D.没有想过8.你认为现在自己的心理状况如何?()

A.很健康 B.比较健康 C.不健康 D.没有想过9.你认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A.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问题 B.学习压力 C.情感问题 D.就业压力 E.对周围环

境的不适应

10.你是如何对待面临的压力或烦心事?()

A.向知心朋友诉说 B.找种发泄方式 C.找家长 D.憋在心里不说 E.其他方式11.你周围的生活环境对你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A.有很大影响 B.有一点影响 C.毫无影响12.在大学生活里你最经常的感觉是什么?()

A.新鲜有趣 B.比较充实 C.无所事事 D.郁闷13.如果你身边的朋友存在心理问题,你会如何做?()

A.开导他 B.事不关己,无所谓 C.对外宣传他有问题 D.为了自身安全,能躲多远躲多远

14.你是如何看待马加爵事件的?()

A.震惊 B.憎恨 C.同情 D.敬仰 E.恐惧15.你是如何看待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的?()

A.十分震惊 B.很有意思,自己也想尝试 C.十分反对 D.事不关己,无所谓16.你认为大学校园里是否有开设心理咨询中心的必要?()A.很有必要 B.无所谓 C.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17.你每隔多久会去心理咨询中心咨询一次?()

A.一周 B.一个月 C.一个学期或更久 D.从来不去18.你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否应引起重视?()A.要认真对待 B.无所谓 C.根本不用在意19.你认为大学生最需要辅导项目是?()

A.在我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提供参考意见 B.解答一些思想问题 C.介绍一些为人处事的经验 D.介绍和开放校内外资源 E.在我难以自我控制时给予警醒20.你认为心理健康工作者目前最应该加强哪方面的工作?()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篇5

大学生,应对好体质“隐形杀手”

在前不久于广州闭幕的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一个名为《中国大学生健康与生活行为调查报告研究》的专题报告,引起了国内外体育教育专家的关注。这份调查报告显示,65.68%的中国大学生“感到运动不足”,7.57%的大学生不吃早餐,15.44%的大学生不懂得饮食要荤素搭配。 体育教育专家指出,当今大学生存在种种不健康行为的部分原因,就是他们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这反映出我国早期健康教育的缺失。 大学生活反没了章法 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生活规律,一旦考上大学,生活反倒没了章法。熬夜、饮食不规律、长时间上网的人不在少数。考试前或考研前,大批学生天天泡图书馆,甚至连吃饭都可以免,这造成不少人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颈椎病。

“中国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实验与计算机应用评价系统研究”课题组曾于至间,对分布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部分高校607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课题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黄玉山教授介绍,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不吃早餐、不喝牛奶、挑食等不健康生活习惯,比例分别占7.57%、19.69%和10.95%。在闲暇生活中,大学生将体育健身排在文化娱乐、上图书馆之后,经常从事体育健身的学生仅占19.12%,还有65.68%的大学生“感到运动不足”。 健康知识容易被忽略 究其原因,不少体育教育专家认为,缺乏健康知识是一个重要原因,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隐形杀手”。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专门研究运动营养学的林华教授说:“当今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日常体育运动不够。健康知识是体育运动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它,学生才能调节自己的生活规律,更科学地生活、学习、运动。”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从事体育课程与教育研究的邓晓芬教授说,在美国,健康知识被公认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教授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与如何进行体育运动。 邓晓芬教授认为,掌握健康知识是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第一步,“只有掌握了这方面知识,不愿运动的人才会知道运动的好处,才能促使他们去运动;喜欢运动的人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 早期健康教育缺失 从事健康教育研究多年的黄玉山教授指出,我国大学生存在种种不良生活习惯,反映出我国高学历人群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仍然偏低。她说:“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与加强健康教育密不可分,但我国早期健康教育形势不容乐观。”

“从小开始,学生家长往往会忽视早期健康教育。”黄玉山教授说:“不少家长宁愿让孩子多吃两个鸡腿,也不会敦促孩子去锻炼半个小时。” 不少中小学生反映,学校的健康教育课就是在下雨天不能到户外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领学生在教室内读读健康教育课本,或“照本宣科”地念一些理论。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小闫告诉记者:“大学4年,我只听过一次健康教育讲座,发现没什么意思,去的同学也不多。”

健康教育水平待提高 在我国,健康教育课一般由体育老师负责。黄玉山教授指出,体育老师健康教育意识不强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篇6

摘要:本次调研是为了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而展开,同时也希望能探讨其原因。本人对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同学展开了调查,得出了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结论。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一、前言

心理将康指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对生活的态度,如何解决生活上个种种问题的态度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希望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结论,营造有利于大学生个体成长的良好环境,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其面临压力或各种事件时能更多的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减轻个体的负面情绪和负面影响。

二、调查过程

(一)调查方式

这次调查采用问卷(见附件1和附件2),通过邮件方式随机调查了100名学生,同时调查了不同年级的学生,所以能较好的反应整体情况。问卷的变量主要包括:

一、大学生的个人信息。

二、大学生大学生生活。问卷共有16个问题,通过认真审核和整理资料后,借助了计算机准确得出了调查结果。

(二)结果与讨论

数据分布.(见附件3)

三、结果总结分析

学习情况调查主要是为了解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心理状况,主要包括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需要的学习能力、专业看法、恋爱以及对自己的定位。

对大学学习生活的态度是因人而异的,受到个人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而大学生对大学校园学习生活的评价不一。的受访者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度一般, 的受访者对自己的专业非常满意.调查还显示有 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的用处前景表示不满意。综合来看,大部分受访者面对与自己专业学习的态度呈现中庸现象。这反映出很多学生对校园学习生活缺乏热情与激情,只是在被动地接受,而没有调整自己的积极性,这才一个侧面还反映出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缺乏动力因素

进入了大学校园后,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调查显示,2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有知心朋友,2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没有知心朋友。还有50%的同学面对这个问题表示说不清。在问到与同寝室人关系如何,8%的同学表示关系不错,38%的同学表示关系一般,还有48%的同学认为关系很差,也有4%的同学认为这个问题说不清。在面对与寝室外其他同学关系如何时,66%的同学认为与其他同学关系一般,16%的同学表示关系不错,14%的同学说与其他人关系很差,也有4%的同学认为数不清。还有32%的同学认为大学中的同学关系属于比较单纯或很单纯,也有32%的同学认为大学中的同学关系比较功利化,也有18%的同学认为大足额同学关系严重功利化,4%的同学表示说不清。在与同学的交往中,52%的同学认为自己沟通交往能力一般,只有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沟通交往能力极佳,充满自信,勇于表现自己,较善于应对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62%的同学认为自己目前的人际关系良好,少部分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一般,也有2%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非常糟糕。经过访谈调查发现,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性别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大一新生的自信程度明显低于高年级的同学,应对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弱。这可能和刚刚进入陌生的环境,并缺乏经验有关。同时。女生稍微弱于男生,这与女生通常比较腼腆、羞涩的性格有关;相反,男生则显得更加主动大方。

附录 附件1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同学您好!我们正在做一个关于大学生与家庭关系的调查,希望您能帮我们做一下这份问卷。我们将对所有的信息保密,您可以放心地写上真实的情况!谢谢您的支持,谢谢!

Q1:你是大几的学生? ○ 大一 ○ 大二 ○ 大三 ○ 大四

Q2:你认为自己是男生还是女生,或者是男人还是女人? ○ 男生 ○ 女生 ○ 男人 ○ 女人

Q3:你有主动参加一些社团或课外活动? ○ 有 ○ 没有

Q4:大学期间,你是否竞争过某些职位? ○ 有 ○ 没有

Q5:你在班里或其它组织中与多少人进行过交流或有良好的交际关系? ○ 几个 ○ 一半左右 ○ 绝大多数人 ○ 所有人

Q6:对于他人给你安排任务,你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 积极对待 ○ 随便应付 ○ 反感

○ 以上都曾有过

Q7:步入大学,你对所在大学的看法如何? ○ 非常满意 ○ 比较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Q8:进入大学,是否感觉到压力很大? ○ 是 ○ 否

Q9:遇到烦闹,你经常如何处理? ○ 坦然面对 ○ 消极对待 ○ 两者都有过

Q10:你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规划吗? ○ 有并且已经开始实行了 ○ 有但还没开始

○ 实行了但没有坚持下来 ○ 压根就没有

Q11:对于有的学校把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开除,你如何看? ○ 非常赞同 ○ 坚决反对

Q12:你觉得学校用分数来约束学生怎么样? ○ 可以有效管理学生好好学习○ 毫无意义 ○ 无所谓

Q13:你如何看待师生恋? ○ 支持 ○ 反对 ○ 看情况

Q14:你在大学是否感到孤独而严重地沉迷于过去? ○ 是 ○ 否

Q15:大学的这段生活,你觉得自己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 考试成绩不理想

○ 发现自己没有拿得出手的特长 ○ 没谈过一次恋爱 ○ 来错学校或者专业

○ 没有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Q16:你觉得在大学的这些日子收获了什么? □ 丰富的知识储备 □ 健硕的身材 □ 美好的爱情 □ 工作经验

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 篇7

在调查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 我们以湖南省益阳市四所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 对体质健康和监测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整体上, 益阳市高校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质量监测管理工作中, 紧紧围绕“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以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为根本, 牢牢把握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质量这个关键, 按照“以健身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素质培养思路, 加强内涵建设, 突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实施过程监控, 以二级院系目标为重点着手, 扎实做好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管理等工作, 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质量监测体系。

1 湖南益阳市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质量监控体系运行状况

1.1 以国家政策和学校制度确保测试质量监控地位

建国60多年来, 党和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广大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 原国家教委、原国家体委等有关部门从鼓励和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出发, 在不同时期先后制定了《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办法等一系列制度, 并于2002年开始在全国试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2007年4月23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并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中指出,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 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等一系列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质量、确保体质健康监控地位的文件, 为此, 我们建立了由目标体系、监控组织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运行监控体系、质量评价体系、信息反馈体系、奖惩体系等7个子体系构成的体质健康监控体系。从1985年开始, 我国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制度, 以每5年为一个周期, 在全国范围内对多民族的7岁至22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研, 定期公布调研结果, 中央7号文件下发以来, 各地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 把加强青少年体质、大力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在端正办学思想、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障体育教学课时、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等方面, 做了大量的工作, 并取得了明显进展。益阳市高校把“提高测试监控质量”作为学校体育“一把手”工程, 在调查得出, 各校已经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列入教学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学年通过学校教学工作例会下发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通知, 实行教学处室联系二级学院制度;学校组建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 明确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分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教务处长负责下发测试通知, 各二级院系院长、主任为体质健康测试第一责任人, 体育教师依据测试要求等均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1.2 实施《标准》列入教学目标考核制度

二级院系教学工作目标考核是构建“学校主导、院系主体、全员参与”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控模式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将《标准》的实施纳入教学目标考核中, 使学校实施《标准》工作有章可循, 公平、公正, 学校在年终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工作中实施《标准》管理 (占10%) 的考核方法。自新《标准》实施以来, 各校将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每年上报“国家体质健康测试中心”, 同时, 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每年向二级院系征求意见, 进一步完善了监测管理方案。益阳市四所高校中, 湖南城市学院荣获“2008-2009年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2006年、2010年荣获“湖南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1.3 实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列入综合素质考核制度。

新《标准》实施以来, 各校根据湖南省教育厅转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实施通知, 进一步改革学生综合考核方式和体育课程考核内容, 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标准》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内容之一。师生对制度实施的反应良好, 人才素质培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1.4 推行导生制, 营造健身活动氛围

为使学生身心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营造健身活动氛围。在湖南城市学院的大力推广下, 各校大学体育建立“导生制”, 从2004年开始正式推行大学体育“导生制”, 由体育优秀生、班干部、体育专业 (有体育专业的学校) 学生进行课外健身指导。同时为鼓励“导生”发挥积极作用, “导生”成绩占体育课程考核和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成绩的10%。这一健身形式的推行, 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1.5 强化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学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是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质量监控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测试工作由教务处负责, 测试中心直接执行, 每年召开一次测试工作专题会议, 明确了“围绕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有效开展测试工作”的具体要求, 明确了二级院系的教务、辅导员的重心工作在于宣传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 牢牢把握好综合考核质量关, 而体育教师的工作重心和任务:一是严把测试质量关, 着重宣传健身作用;二是重点把握好课外健身辅导关, 加强课外健身;三是严格把握补测关;四是规范测试管理和测试文件的归档建设工作。自2004年以来, 已归纳建立了历年的电子和纸质档案。

1.6 引导学生参与质量监测

一是建立体质健康个人信息, 实行学生网上查阅体质健康个人成绩与成绩分析, 以及运动处方, 测试时间、测试项目。二是能查阅不同学年间的健康成绩与比较分析。以利于指导学生自我参与健身或健身项目的选择。

1.7 完善测试质量信息反馈机制。

一是网络反馈。建立个人和二级院系体质健康信息账号, 让每位学生和二级院系责任人及时了解和掌握每学年学生体质健康变化情况, 二是以简报的形式, 将测试成绩及时报道, 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健身条件建设方面及时通过教务例会下发给二级院系, 将达到优秀的学生予以表彰、不及格学生及时通知, 加强课外健身及补测工作。

2 湖南益阳市大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发展现状

2.1 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学校体育工作包括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均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 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部分纳入到了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 同时给予了相应的测试工作量, 配备了和及时更新了体质健康测试仪, 配备了的测试仪器室, 组建了体质健康测试中心。为实施《标准》创造了一切有利条件。

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在统一测试、不定期补测后收集、整理、上传完成各年度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任务。以及及时反馈给各二级院系。

2.2 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分析

2.2.1 身体形态

从测试统计得出 (2011与2012年比较) :湖南益阳市大学生的身高有一定的增长, 女生的增长幅度大于男生, 男、女生的身高增长水平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1) , 男生的体重增长数也较为明显 (P<0.05) 女生的体重也有一定的增加, 但不明显。表明近年来湖南益阳市大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这一现象与当前大学生的营养状况改善有较大关系。值得关注的是, 女生在身高显著增加的情况下体重却没有随之而明显增加, 其身高、体重发展表现出不均衡的态势, 调查得知:这与当下女生以瘦为美的审美标准有很大的关系,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 部分学生体重指标的增加从身高标准体重来分析属脂肪性体重的提高, 男生相对女生较多。

2.2.2 身体机能

肺活量是反映人体肺功能的一项常用指标, 较2011年来看经过一年的体育课锻炼, 2012年大学生的肺活量有明显的提高, 男、女平均提高了154.01m L和185.66 m L, 一年来变化水平非常显著 (P<0.05, P<0.01) 。通过以上比较, 可以看出一年来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出现了增长现象, 这说明通过一年的体育锻炼, 益阳市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大学生的身机能通过锻炼是可以提高的。当然这一变化与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活动时间大量增加和体育课的科学开展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2.2.3 身体素质

测试数据显示:男、女生的握力有一定的提高, 但不显著;男生的下肢爆发力 (立定跳远) 比2011年有一定提高, 而女生则出现下降, 但这种提高和下降程度均不显著;在耐力素质上 (男生1000m, 女生800m) , 男、女生均表现出下降趋势, 经检验, 差异性显著性 (P<0.05, P<0.01) 。女生的下肢爆发力降低, 这可能与女生过度追求所谓的“骨干美女”而进行不正确的减肥如绝食等, 从而造成了营养不良导致下肢力量减退。中长跑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在于:广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及上体育课时, 中长跑这一体育项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生怕吃苦, 说到跑, 不仅女生, 而男生都害怕跑。这是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益阳市四所高等学校的调查研究发现, 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出现上升趋势。其它三所学校的大学生身体素质2012年与2011年相比呈现负增长趋势, 在耐力及力量素质方面尤为明显。

3 湖南益阳市大学体质健康发展与监测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益阳市无论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改善, 学生的营养状况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按正常逻辑推断, 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应该提高。①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完善, 素质教育不断加强;②大学体育条件、锻炼环境不断得到了改善, 完全能满足学生大学生健身的基本条件;③没有了升学的压力, 脱离了应试教育的桎梏, 学习的压力应该没有中学时代那样紧张, 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④现代生活条件的提高, 学生的营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⑤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规律:人的身体素质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增长。然而,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的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⑥造成益阳市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与几所学校的负责人和体育教师交流分析, 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因素在于学校的管理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制度不落实, 信息反馈不到位、不及时、体育教学中健身意识的教育严重不够、不够深入, 以至于学生对健身的态度不端正, 健身能力差。然而, 这些问题仅靠具体执行者的一线体育教师是无法长期保障这项工作的质量。在当今讲究生活质量的年代, 大学生健身意识淡薄, 身体素质出现下滑现象值得教育者们深思和亟待改进。

4 建议

4.1 学校领导应重视学生健康教育工作, 加大素质教育的干预力度。

4.2 加强大学体育改革力度, 以“健康第一”终身教育为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实施路径。

4.3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 打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建立健全校本体质健康监测体系, 创造良好的健身环境。

4.4 进一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倡导甘为学生奉献的师道德风范,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健身服务。

参考文献

[1]梁恒, 李静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锻炼标准的变迁[J].体育学刊, 2011 (09) .

[2]李征, 刘莉.北京邮电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系统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8 (02) .

[3]翁惠根.寓《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之管理建“三合一”高校体育综合管理系统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07) .

中职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中职二年级学生 心理健康 调查报告

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关系学生一生健康的重要课题,也是学校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中职二年级学生的身心正在从稚嫩逐步走向成熟。随着其心理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他们开始意识到走上社会和择业危机的来临。择业、就业的巨大压力也让他们或多或少地开始出现一些心理的波动和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找到疏导和解决的途径,将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一、调查概况

1.研究对象

中职学校2014级学生,调查问卷发放220份,收回220份,有效问卷208份。其中男生102人,女生106人。涉及的专业有学前教育、财经商贸、数控技术、电器工程、信息技术、机械加工等七个系部。

2.研究方法

结合学生所在专业和男女生比例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当场收回问卷,不记名。

3.研究工具

结合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参照心理测评的相应资料,采用课题团队自制问卷。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学生对专业前景和自我成长的认识等。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1.学生对自我的认知

有大约12%的学生热爱学习;认为自己是优秀、自信的学生占8%;认为自己是幸福快乐的学生约占40%;认为自己兴趣广泛、积极乐观的学生只占到28%,而渴望成功与进步的学生却占到了57%,超过半数;认为有钱即可走遍天下的,和遇事容易激动、不计后果的学生占比相近,都是15%左右;对老师、家长有很强烈的逆反心理的和“我”是一个人们心目中的坏孩子的学生比例相同,都是5.3% ;感觉自己非常孤独,和依靠手机网络游戏填补内心空虚的学生占比非常相似,都是9%左右。

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中职二年级学生都拥有渴望成功与进步的强烈愿望,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缺乏心理调适能力,遇事不能理性进行分析和处理,部分学生和家长老师之间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转向虚拟世界寻求精神寄托。同时还发现,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以及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深入的必要性。

2.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对问题“平时遇到压力、有心事的时候最想和谁说”,学生中选择找家长的占18.7%,选择找老师的占3%,选择找同学的占42%,选择上网或者到社会上寻求安慰占6%,选择无人可说闷在心里的占20%,选择找心理医生的占0%,选择用其他方式的约占17%。

由此可见,中职二年级学生面对压力和困扰,缺乏有效地寻求帮助的解决途径。同时也体现出中职学校老师在和学生沟通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学生对专业前景和自我成长的认识

对问题“经过一年的学习,你对所学专业的印象”,学生选择喜欢的占47%,不到一半;选择厌倦的占10%;选择没感觉的占到了43%。对问题“在校一年,你最大的收获”,学生选择交到朋友的占37.5%;选择知识增长的占34%,选择成长的占7.6%,选择其他的约占16%。

由此得出,经过一年的学习,很多学生还没有找到明确的职业方向。学生在个人成长上更重视社会交往和知识的获取,关注内心成长的学生占比很小,需要提请教育层面的关注。

三、调查的结论

一是中职二年级学生大部分有着其非常强烈的渴望成功与进步的愿望,特别希望被认可、被正确的引导。从调查问卷可见,学生依然强烈希望获得健康成长的机会和权利。学校和家长可以因势利导,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挑战自我、认识自我,从而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建立更强的自信心。可以通过学校教学和社团的平台,以及定期开设免费的心理健康讲座,组织活动拓展学生们的社交圈和心理认知的健康视野。

二是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较少,一旦遇到问题不去寻求老师、家长的帮助,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多数学生在家庭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中目前仍存在很大的沟通障碍,而且在交友方面学生缺乏必要的辨别力。因此可以考虑开设线上线下的家长课堂,帮助全体老师和绝大多数学生家长提高在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认识。

三是专业方向的选择方面,很多学生在中职二年级仍处于迷茫状态,一方面由于对专业缺乏兴趣,专业并非自己的喜好;另一方面缺乏对专业和未来职业的认识,导致对专业前景和知识储备缺乏必要了解,对于未来职业前景很迷茫。建议为学生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普及,必要时允许学生转换专业,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并为学生及时解决所学专业和就业前较易出现的不良心理问题。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下一篇:高三期末考试动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