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合作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2024-07-15

小学语文合作意识培养研究论文(共8篇)

小学语文合作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篇1

小学语文合作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一、合作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艺术性、交流性很强的科目,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合作的作用,表现出孤僻、鼓励,宁愿一个人做,也不愿合作等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心理、年龄、性格、认知限制,很多学生没有正确领会合作的具体意义,他们简单地一与一相加始终等于二,没有想到一与一相加会大于二。例如,在小学语文合作性学习中,在说话练习中,老师将全班同学划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6个人,让每个小组的同学在最短的时间利用马路、雨衣、衣服、地图说一句话,可以通过小组题型,那个小组说的最多、最好就将得到老师的奖品。通过这种类型的比赛,不仅能让学生感到团队协作对成功的作用,同时还会让学生学会利用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这种小组性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合作水平,让学生看到合作的作用,进而更加自主地参与到合作性学习中。

二、提高学生合作意识的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组建合作小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小学生心理、年龄特点,抓住教学时机,将被动转化成主动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参与热情,还能挖掘学生智力,增强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合作的认识,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为合作打下基础。小组合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方式,老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让其对合作学习有更加正确的认识,在主动和他人合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在班级小组划分中,必须根据学生学习以及性格特点进行正确的划分。例如,在某教学活动中,老师决定将整个班级划分成4个小组,在小组分配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一方面,它需要对小组成员有充分的了解与交流,另一方面,还必须考虑小组操作。但是这样分配也有局限性,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交流不能得到更好的延伸。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知识点以及内容进行联系,并且对其他小组进行正确划分。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对合作学习保持新鲜感,从而弥补分组对教学造成的影响。

(二)强化老师指导过程

从目前的学生家庭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学习与生活中都将自己作为主角,缺乏合作意识,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与表现意识。对于这种现象,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在有步骤、有目的地提高学习技能的过程中,让其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进而形成互相学习、协助的学习空间。在教学中,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尊重,不仅尊重自己,还包括尊重他人的看法、思想以及观念。在对方表达的.过程中是,其他学生应该认真听取意见,不轻易打断别人,让其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当发现别人的见解更好时,应该主动学习;对于不好的观点,可以在别人演讲后再善意的提醒。在交流中,除了要注重表达观点外,还必须正确理解他人与自己的见解。在合作技巧上,必须根据语言组织、表达技巧以及知识接受过程进行恰当的分组。对于小组成员,除了必须明确自身职责,在共同操作、学习与讨论中,必须相互尊重、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小组荣誉感与协作力度。例如,在学习《表达美丽的夏天》时,为了让学生学会筛选故事,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叙文章,可以根据语言特征,分成几个小组对漫画进行分析、交流,然后再让学生从气味、视觉、听觉、感觉等方面对美丽的夏天进行整理,从而形成系统、有趣的写作素材,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知识面,还能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合作中,从而提高教学成果。

(三)重视合作意识的培养,强化合作理念

竞争作为整个社会前进的源泉,小学生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抓住学生心理,通过有步骤的朗读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三、结束语

合作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一项灵活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发挥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从而让其养成良好的合作能力与意识。

小学语文合作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意识,兴趣,策略

一、合作意识的培养对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合作意识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深刻掌握知识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性与交流性很强的学科,但很多学生都觉得语文课堂枯燥无味,课堂整体氛围安静,学生表现得很孤僻。由于小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差,从小依赖父母,对事物的认识都处于启蒙阶段,缺乏对合作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好动的性格特征,设置有趣的互动环节、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提供小小的奖励(包括物质和荣誉)让学生主动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于身处当今社会的学生,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并重,尤其是合作意识已经成为该时代发展的主流思想,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应被每个人所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应该将其列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团队之间的合作,训练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应该让学生掌握的技能,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合作意识培养的方式方法

1.成立学习小组,提供合作学习的氛围

小学生天生喜欢结伴玩,成立学习小组可以让他们对课堂的认识多一份兴趣,小学语文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自愿情况在充分了解学生性格特点的基础上成立优化小组,而不能采取一些激进的做法,例如,将好学生放在一组,将学习差的同学放在一组,这样就感觉是在助涨“拉帮结派”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找一些贴近生活的素材供学生谈论。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的《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课时,老师可以让每组成员谈论各自进步的事例,最后派小组成员发言。这样不仅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情,更锻炼了学生大胆发言、主动思考、乐于分享、乐于承担的好习惯。老师也可以组织大家进行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形成比赛。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词语接龙的比赛,既有趣又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词汇,学到了新词汇。

2.强化老师指导作用

当今社会由于多媒体教学的盛行,一些老师对其形成了过分的依赖,指导作用渐渐淡化。新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新鲜事物,尤其可以形象地感知到一些陌生的事物,但一些老师过分依赖从而忽略了课程设置的教育意义,例如,某种精神的体现和人物性格的感知,忽视了语文学习中对事物的深层次思考。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的《赵州桥》一课时,一些老师认为就是放一些赵州桥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一下就可以了,而忽略了《赵州桥》一课中要让学生体会的古代人类的聪明智慧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画面确实唯美,但其神韵不是观赏就可以理解的,因此,教师还是要多多指导,多对学生进行提点,毕竟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弱,一些深层次的元素老师不加以讲解是无法深有感触的。这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合作,以上做法是传统“填鸭式”教育的另一个极端,教师应该合理把握度,要让学生有参与感,也要主动与学生交流,对学生自身的见解加以肯定,同时给予指导与改正。

3.课堂教学多引入一些容易出现争议的内容

争议是讨论的导火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引出一些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供小学生进行谈论,可以借助优化小组,各抒己见,让大家一起谈论,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延伸与发展。例如,在学习《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一课时,老师可以引出一个话题———“一个人身处沙漠,身上有半瓶水,同学们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等大家发言完毕后老师要将其中蕴涵的道理与哲理讲给学生听。又如,在学习《钓鱼的启示》,老师在带领大家通读课文后让大家谈谈自己读课文后的启示,一个人说一种启示,每个人就会得到多个启示,何乐而不为。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意识是一种多变的教学方式,老师要灵活运用,发挥其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受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郑宏英.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的意义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4):41.

小学语文合作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 合作意识;培养;方法

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作为课堂教学素质的载体之一的语文课堂教学无疑也是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和能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成为时代赋予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任务。采用小组内互相合作、大组间竞争比赛的教学组织形式,既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又增加了学生间的交流,给了一些平时不敢或不愿参与课堂的学生表现的机会,满足了学生自我成就感和成功的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唤起学生探索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给思维以动力。正以为这样,他们才会对新异的信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推动他们去观察、比较、思考。而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在学习中学生可以毫无顾及的大展身手,把他们想的,一可以说是设计创造的大胆展现出来。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学习活动,同时在参与中得到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参与时机,使学生有效的参与学习活动,使被动变主动,达到学生乐学的目的。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及探究精神,充分发挥了其智能潜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合作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即可以把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地教学活动中来,又能使他们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能够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语文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取知识。这样,以“动”促“思”,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实际绘图操作操作探索知识中,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不仅能充分展现每位学生的才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而且有效的调动了学生洞中感官参与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合作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能从上个合作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能使过的的知识更清晰,更容易保持。加强小组合作,变被动为主动,既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展,又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加强互动式合作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在合作时学生能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与价值,便于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承担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认识到作为团队中的一环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有利于身心的全方位锻炼、健康成长。正因为如此,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地位非常重要。那么作为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来说,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呢?

四、改变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课堂组织形式是以纵排小组为主。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交流与交往,若将其改变为前后左右作为接近的4人或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或根据需要互补的因素进行学习组合,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学习成绩、不同素质的学生处于一组,利用空间距离的接近,互帮互学,形成民主交往的情景,使学生在交流中智慧互补,互相启发,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五、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给学生自由辩论的机会

由于治理结构、非智力条件和认知倾向的不同,学生们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行为展现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结果,这样必然会在同一学习活动中,对某一知识产生不同的见解,或同一见解的不同论证过程。教师应以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的论证过程和论证结果的机会,组织学生展开自由辩论。辩论者能畅所欲言,尽情发表自己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倾听者以求同存异的容纳态度,去耐心的听取辩论者的见解,养成理智地坚持己见与尊重事实的行为习惯,已达到“不辨不明,不辨不清”,共同提高的合作境界。

六、合作后,教师要及时小结,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快乐

合作完成,教师应及时总结反馈,把合作中涌现出来的互帮互助行为加以表扬,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快乐。在合作中得到的成功,教师应给予肯定,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合作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下一次的合作产生新的向往。同时,教师对在合作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要提出新的要求,让学生从活动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促使他们在下一次合作时受到更加的效果。

新的課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解决为题的能力,要使他们学会与和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所以,我们必须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合作才能是智慧的火花相互撞击,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合作的良好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小学语文合作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篇4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应用最广泛、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小组合作开展效果不佳, 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尤为重要。

关键词:合作意识、小学低年级、小组合作、家庭氛围、学科舞 台、“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这是歌德的名言。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经济日趋国际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到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人能否与他人取得协调、能否具有合作能力与合作意识,这与一个人的成才、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应用最广泛、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在系统利用组内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优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组织形式。其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小组合作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低年级中开展好合作学习,将为以后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打好一个良好基础,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功效。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尤为重要。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是知识与能力目标的一项,“促进儿童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交流,帮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与他人,发现同伴的长处,获得合作、协商、对话、分享、尊重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以提高活动的质量。那么,作为教师,教会学生合作的方法和技能则是品德与生活这门学科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低年级学生的小组合作开展效果不佳:当课堂上进行随机分组活动时,经常有学生喊着我不要和谁谁谁一组;进行小组汇报时,每个同学都争着汇报,只发表自己的意见,对组内其他同学的意见置之不理,这样等于没讨论,分组活动也就成了形式,没有任何效果。经过认真思考后,我将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1.低年级学生比较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以及合作技能弱。2.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家庭环境不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3.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要求。

要教会学生的合作技能,教师首先要做宽厚待人友爱协作的楷模;营造民主宽松平等的家庭氛围,是培养孩子合作精神的重要条件;最重要的还是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上为学生搭建合作的舞台。

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索,互相质疑问难,共同解决难题,来享受集体的智慧,合作的快乐。我在低年级《品德与生活》实际教学中摸索了这样一些小组合作的训练方法:

一、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合作意识

儿童心理学指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最爱做游戏,根据这一特征,我通过组织一系列游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比如,分组情景表演、分组水果蔬菜接力等这些需要与小伙伴的合作来完成的游戏,通过游戏让他们明白,有时要想完成一件事,光靠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不行的,而要和同伴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合作意识

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成功的合作涉及很多问题,比如哪些人一起合作更顺利,如何分工,合作过程中如何耐心倾听,如何有效沟通,出现矛盾怎样化解等等。根据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引导孩子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合作,不断强化合作意识。

1、合理搭配,动态分组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好新鲜,注意力容易转移,因此合作学习分组最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比如组员的人数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各班学生自身能力的强弱、兴趣特点等,但一般以4人小组比较合适。另外,经过一段时间小组合作活动后,小组成员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和发展,出现组与组之间的差异,就要及时调整部分组员,达到小组间的平衡、和谐发展。在我任教的班级小组合作一个月调整一次,每次都是由老师和同学共同推选出6-7个爱学习,负责任,乐于助人的小老师兼小组长,然后抽签确定小组顺序,再让6-7个小组长轮流选出副组长,组员1和组员2,这样就组成了4人学习小组。因为都是学生自己选出的好朋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他们心情比较愉快,相处比较真诚,合作学习也就比较有效了。

2、选拔组长,培训管理

我曾经选拔过思维最敏捷,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担任组长。后来发现有些学生虽然很聪明,但是很自私,或者太自我。有的学生虽然反应快,但也很贪玩,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像这样的学生并不适合担任组长。现在我们选出的组长不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最认真负责的;不是反应最快的,但一定是最乐于助人的。尽管如此,毕竟还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较自我,关注面比较狭窄,也比较无序,因此需要不断培训。我教小组长要学会制定规则,安排发言顺序,经常夸赞和帮助自己的组员,赢得组员的信赖和支持,自己努力学习,争取获得表扬,不断树立威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组长们具有了初步的管理意识。

3、及时辅导,榜样示范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合作知识缺乏,合作意识薄弱,合作能力落后,但是他们天性好学,善于模仿。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及时辅导,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后,要注意观察每组是否都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如果没有,要及时加以一定的辅导,如“和钟姐姐交朋友”这堂课上,我第一次组织学生小组互相交流并对早上起床的情景进行表演。讨论开始后,有几桌小朋友还没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思,有的捧着书认真地读着,有的争论着只有两个角色没有表演的机会。这时,我没有大声地训斥他们,而是让全班同学安静下来,选了一组合作得很好的同学,现场进行表扬,并且说明了他们被表扬的原因:他们让没有角色的同学扮演旁白或搭建布景,每个人都为情景表演努力着,真棒!接下来让学生继续交流,有了现场的示范和老师的表扬,此时的交流热烈非凡。同组的四个小脑袋凑在了一块,他们认真地说着、听着还不时地提出意见。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

4、学会倾听,养成习惯

有效的合作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会倾听他人的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达到理解同学的发言吸取他人的见解,从而修正自己的想法。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经常是各说各的,等所有人都说完,活动也结束了。结果谁也不知道谁在说什么。针对这一点,我必须进行强化训练。比如在合作之前要求学生每个人必须发表自己的想法,一个学生在说自己想法的时侯,本组的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倾听,最好能用眼睛看着对方,赞同对方的观点时要点头示意;不赞同的时候必须等人家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允许中途插嘴,打断别人;合作中也要适当的关注,对认真倾听的学生当场表扬,给予奖励。合作结束后让学生说说聆听的感受等,通过让学生自己来评价、比较,从而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

三、在竞争中逐步激励合作意识

竞争是前进的动力,低年级小学生竞争心理强,因此在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就要充分重视外部奖励的促进作用。对集体成果的评定和认可必不可少。用组间竞争来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以强化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内聚能力,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体会到互助带来的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对合作学习过程本身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合作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愿望。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开展“大拇指,红苹果”活动,表扬表现最突出的小组成员,以此来激励学生的良性竞争。

总之,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决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家长和教师精心的教育和情感感染。只要大家充分认识合作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合作教育的意识,随时向孩子进行合作意识教育,孩子的合作意识,合作行为就一定能够得到顺利发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语文合作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篇5

一、引言:

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来,传统课程与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呈现的课程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而在对比中发现:传统课程的“满堂灌”与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严重背离,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传统课程与新课程倡导下的教学理念,进而发现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和策略。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①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就会在试图精确地提出问题,以及在提出问题解决的各种思想时,积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就会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传统课程与新课程的对比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由于参与性不够,学生常常充当听者的角色,在课堂上自主发言的机会不多。加上学生自身年龄因素的影响,知识水平有限,在课堂上,学生是配角,课堂提出的问题多数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的思维基本是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一步步展开,这样的课堂组织性较强,容易展开教学活动,但往往也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长久下去,学生的依赖性会加强,易造成“等”和“靠”的局面,从而扼杀小学生爱问的天性,故很难做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没有问题的具体表现可概括为:(1)没问题,是因为害怕提问不当引来老师的冷谈或忽略,或者被同学嘲笑,产生胆怯,形成不敢问的情况。(2)没问题,是因为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又不善于思考,所以发现不了问题。(3)没问题,是问题太多,知识零散,加上长期接受的被动教育,导致不知道问什么好。在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里,教师占了主动权,设疑、设问、提问都被老师垄断了,整个课堂被老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所控制。很多时候,由于问题过多,许多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没有解疑的欲望,久而久之,学生便丧失了提问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倡导“发现性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原有的过分强调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按照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思想观念,将课程内容、教材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把发现、探讨、研究等认识过程突显出来,让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学习方式。它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地提出问题,惟其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孩子们的潜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过程体现为孩子们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强调教师要特意为孩子们的“疑”创设空间,课堂不再是教师一味的设问,孩子被牵着走,而是学生饶有兴趣地提出问题,并在一个个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中完美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也不再表现为没有问题或不敢提出问题。例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一节名为《搭石》的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而易见,老师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了,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诸如:“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作用?谁‘搭石’?怎样‘搭石’?„„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求知欲很强,学生们都能带着问题学习,思维被激活了。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中的“问题” 面对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与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还没得到足够重视的情形下,深挖阻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根源,清楚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存在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缺乏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当的态度、语言、观念、方法等方面直接导致的。以“监督者”身份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小学语文老师,造成了学生紧张的心理、畏难发愁的不良情绪和茫然失措的思维状况,因而造成不敢积极参与的尴尬局面,行动上处处顾忌,唯恐错误而被老师斥责,或被同学嘲笑。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一位教师在讲授小学语文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备课时只考虑了如何向学生阐明本文旨在突出邱少云是一个不怕牺牲,严守纪律的人,但是,她忘了英雄并不是一天铸成的,还有很多因素值得我们考虑。所以,当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意外的问题“老师,邱少云平时的表现书中没有写,我想知道他的为人”时,此教师先是一怔,头脑一片空白,为了维护自我尊严,他不仅采取了回避问题的手段,还出言不逊,“上课专心听,书上没有的东西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要在课堂上乱插话!”就因为教师的这一态度,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其从此再不敢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同时,这在间接上也扼杀了其他同学发现问题的潜力——长期的压抑,有问题也变得没问题了。另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小学语文课堂已经形成了一个大概模式:整体认识——重点字、词、句、段的分析理解——总结,即使是渗透了新课标理念的“新”语文课堂,融入了拓展延伸等环节,但由于长期形成的教师主导理念,仍然是以教师提问为主,学生提问为辅,因而阻碍了学生生成问题的可能性。

(二)学生个体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自己还不会独立发现问题。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尚小,知识水平欠缺,这就在根本上决定了孩子未能有效地进行独立思考。由于单纯背诵的有效性,学生忘记了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在长期应试教育的笼罩下,各种考试题目凭记忆便可取得优越成绩,在表面成绩优秀的包围下,学生的心理获得了满足,学生凭机械的诵读记忆便可获得成功,久而久之,独立思考的能力便退化了,也忘却了自主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学生完全依赖教师,不愿独立思考。因为长期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教师天天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学生时时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处处以标准答案为准则,最终以升学为追求。天天进行反复的练习,盲目的抄写,无休止的记诵,结果大脑得到了“不思考”的训练。在课堂上,学生把自己的思考权交给了教师,不再愿独立思考了。

(三)教师代替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缺乏自主性 在长期发展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个别开明的老师允许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不懂的问题,但遗憾的是,问题提出后,教师只是以个人的力量,逐一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没有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长期如此,学生的问题意识往往就消灭在萌芽状态,或仅仅停留于初始阶段,不利于学生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意义便不言而喻——不仅是对传统课堂的改善,有效地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最为重要的是,在实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能让学生成为最大的收益者。众所周知,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更有必要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意义是显著的,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倡导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允许学生自主提问的课堂中能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有利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课文《七色花》一文时,在师生讨论“为什么珍妮最后一片花瓣用得有意义”时,一学生的问题:“老师,珍妮为什么只是让那个双腿有病的男孩站起来走路,而不是让所有双腿有病的人都能站起来走路?”因为此学生的这一提问,文章的主旨“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比帮助自己更快乐,启示学生帮助有困难的人”便自然而然的生成了。同时,由于此问题的提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变被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老师趁此情景让学生改编课文结尾,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积极思考,积极想象,为课文改编美好的结局,课堂因此而生机勃勃,不但学生的潜能被充分引发,而且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二)有助于学生勇于探究,追求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提问是学生个体获取知识的心理能力的外部体现。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积极思维,富有创造性的表现。由此可见,课堂上教师再精妙的提问也无法替代学生独立思考,只有真正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促使其勇于探索、追求创新,进而形成此种能力。

(三)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和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儿童心理学,充分揭示了儿童主动参与在儿童智慧、思维、认知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当儿童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后,高度集中的思维状态迫使其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一系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思维的阀门被打开,他们不再满足于书本上提供的材料。一方面,通过认真思考、提问开发了智力。另一方面,由于问题的提出,学生还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或努力想象,或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思维的活跃、想象的开展、课外知识的搜寻,这些,都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想象,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从“问题意识”的概念中我们知道,问题意识伴随着学生的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学生的问题意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状态,影响着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和态度,只有学生对正在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怀疑,产生了寻找真理的欲望,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不考虑学生的思维状态和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热情,课堂只能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久而久之,课堂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他们根本就没有上课的心思,更别说在课堂上表现出主动回答,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了。

四、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鉴于以上种种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落到实处,显得任重而道远。针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宜采用以下策略致力于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在实施爱的教育中拓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上面已经谈到,教师在课堂上存在的态度、语言、观念、方法等问题,阻碍了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时,在富含爱的教育中拓展学生的问题意识。爱的教育要求老师做到富含亲和力,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即使问题显得可笑幼稚,丝毫没有价值,也要想着法子去欣赏、鼓励。平时,要时刻做到面带微笑,唯其这样,学生才能摒除在课堂上的紧张感,身心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老师并不能确定每个学生的提问都是有价值的,但是当老师肯定学生时,微笑着赞扬,能使学生感觉到诚意。同时,即使是否定,面带微笑的否定,就能让学生感觉到善意。在诚意与善意的氛围下,学生获得了最大的安全感,保证了学生养成提问的好习惯。在语言上,要处处巧用言语维护学生,语言或平和,或幽默,但共同的目标只有一个,肯定学生的提问,用语言捕捉学生提问的闪光点。在观念上,也要求老师不再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与学生平起平坐,共同探讨,把教学活动变成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活动,共同研究彼此的问题,让课堂变成师生之间友谊交流的场所。

教师的一个眼神,一次微笑,一句短短的评语„„只要寄寓用心传递的爱,就能在实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课堂中,触动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促进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发挥。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公开课《宇宙里有些什么》时,她那平和肯定的语言,始终的微笑,可让我们确确实实地感受爱的力量。当一学生提问:“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此学生的提问刚结束,就引发了全班同学的笑。此学生也很后悔自己提出的愚蠢问题,此时,若老师也是对学生不加思索的否定,那这个学生在以后的课堂当中,可以预知她肯定丢失了提问的勇气。但于漪老师的应对策略不仅完美地传授了新知,也有效地保护了学生,只见于漪老师微微一笑,示意学生坐下,用平和的语气对全班学生发问:“的确,那问题不用回答,答案大家知道,可是我却要问,既然‘万万’是‘亿’,作者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两个字‘万万’呢?”问题抛出后,全班学生立即陷入了沉思。在沉思与回答之后,学生了解了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最后,于老师再次面带微笑的看着刚才那位同学,提问众学生:“知识是怎样获得的?”众学生把目光投向了刚才那个提出问题的学生,一时间,刚才那个羞愧的学生早已将尴尬忘掉了,一种成功感突涌心头。好一个养之有素的好老师,一举手,一投足,简单的几句话,亲和的笑容,就已把所有的教学问题完美进行到底。可以说,这就是微笑的力量,归根到底,这就是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保护了学生,发展了学生。

(二)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尤其是低学段的小学生,在研究小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因素中,我们知道既有内在因素,又存在外在因素。儿童由于年龄尚小,知识水平尚缺而还不会独立发现问题,这样,仅凭教师短期的努力是收不到效果的。但外在因素却能在教师有意识的培养下发挥作用。面对传统的课堂模式阻碍了学生提问的可能性及学生的依赖性造成其不愿独立思考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避免过多给学生提供现成答案,而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于无形中产生学习兴趣,跟随教师在课堂中积极主动思考,做到全身心投入。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就认为: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就能激发学习的动机。③

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当中,可通过设置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疑难,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悬念,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使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的地位。例如有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学浙教版第三册《大象博士请助手》一文第二课时,上课开始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通过学习知道了什么?当学生正确回答:“我知道大象博士请小猫当助手”后,他不是单纯的肯定学生,而是创设了一个质疑的情境:“同学们,对这个结果,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或者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承接教师创设的这样一个质疑的情境,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就被触发了,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大象为什么要请小猫当助手?”“小猴很机灵,大象为什么不请他?”“小兔子很乖,为什么大象博士不请小兔子?”就是这样一个质疑情境,引发了学生对“大象博士请小猫当助手公平不公平”的探究话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还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还训练了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可谓一举三得。

(三)通过改变观念来诱导学生提问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讲解重点知识,设置一系列教学问题,把重点知识抄写在黑板上,强调学生背诵。这样的课堂,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提问。可见,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诱导学生提问。在教学中需要做到:(1)不要害怕教学环节被学生的提问扰乱,或者害怕学生的问题过难造成不必要的尴尬而放弃了让学生提问。(2)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3)想方设法让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有提问的机会。如让学生结成小组,把自己的疑问在小组中提出来,这样,胆小的、成绩欠佳的学生都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敢于提问的局面。(4)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标点符号、词语和修辞方法的选择运用、对作者的见解、文章的写作等方面提出问题。诸如引导学生对难于理解的句子、文中的优美语句、文章的谋篇布局、内容的选择、文章中的描写等方面提出疑问。(5)先由教师提出很有见解的问题,试探着逐步引导学生体验主问题,启发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6)改变语文预习方式,一贯的预习要求是标主次、学生词、明内容,理结构,而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着力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可通过事先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提问的做法,可以用如果没有问题则需回答正确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做法来促进此一环节实施的有效性。(7)改变教学思路,把原来在教学中提问题,然后读课文、思考、找答案的做法,变为先出示答案,再让学生针对答案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语言提问,从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并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足见提问习惯形成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形成提问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在态度上坚持鼓励学生提问,为此,要坚持始终尊重学生,以肯定为主。在初始阶段,持之以恒地鼓励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勇敢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将此习惯真正贯穿在每一课时。同时,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认真对待,即使问得不好,也不能随意批评,抑或是流露出失望、谴责的表情动作,而是表扬学生的勇气,鼓励其下次问得更好。目的是为了消除学生自卑、畏惧的心理。教师欢容的态度,才能保证学生提问习惯的逐渐形成。在学生提问习惯慢慢形成之后,此时,对教师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态度和蔼,肯定为主仍然占主导,但为了提高学生提问的有效性,不再是停留于允许学生乱问、空问,教师有必要在时机成熟阶段,教会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方法。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小学语文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中,读句“邱少云被燃烧弹打中,身上的伪装起火了”后,鼓励学生就此提出想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如下三个问题:(1)此时此刻,邱少云是怎么做的?(2)他是怎么想的?(3)他旁边的战友是怎么想的?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除了表扬学生提问的勇气外,不是全盘接受学生的提问,逐一研究它们,而是组织学生讨论三个问题中哪个问题最值得研究。学生通过进一步思考,发现问题(1)、(3)课文中都已交代清楚了,只需读课文便能知道答案,从而确定问题(2)为值得深究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学生初步形成提问习惯后,教师的任务便转化为引导学生提出有集中性,即能涵盖课文全部内容的问题,抑或具有相当难度,需学生花精力去研究、探索的个性问题,甚至是需据文中已知内容去推断未知,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逆向问题。

(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针对标准答案普遍存在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仅凭记忆便能取得优异成绩,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题目,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都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惟其这样,学生才能产生问题的欲望,或针对标准答案提出质疑,提出更有价值的创新答案或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理解,鼓励他们发表具有个人特色的意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维习惯、学习方法等对问题作出不尽相同的理解,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心灵自由飞翔。

(六)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的阶段还是远远不够的,发现只是成功的一半,学生还需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还需着力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从而保证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意识的形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自学主要是指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带他们自己想出的问题去看书、去思考。这样,全体学生都有了参加学习的机会。小组讨论主要指围绕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往往准确答案就是在积极的争论中诞生的。同时教者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在此时被激起。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关系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直接推动了活跃课堂的生成,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还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种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很难保证在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做到一蹴而就。这就希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实施对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新课改背景下我觉得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理念陈旧,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不能处理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将知识和能力分割开来。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新课程。如对课标要求的一些只学不考的知识,因为不考就不学。少讲成了不讲。教学中只注重迁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学形式,而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品味、写法的探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第二,教学中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如学生对教材的独特感受,就是增加几种名家的感受;阅读拓展题解答方法,就是课文理解加上几句设置好的套话;话题作文的写作,就是编一个与话题相关的故事,等等,又成为新的僵化的形式和教条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些都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的三维目标相违背的。

第三,教学方式依然陈旧,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由于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而母语学习主要是靠习得;又由于语文课程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而一些教师却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淡化了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体验、探究的过程,将本应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第四,对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一些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深度不够,或大而化之,只重视整体感知,架空分析;或文本阅读的目标设置空泛,对言语的感悟不够;或株守教师用书,缺乏个性化的理解;或教师的讲解不精,抓不住要点,点拨不到位;或对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探究过程不够重视。

第五,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1)随意性大,体现为作文命题的随意,指导的随意,评改的随意;(2)生活积累意识欠缺,对生活只是照相式的观察,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链条;(3)漠视学生基本的思维训练,缺乏对想像力、思维敏锐性的培养;(4)批改方式单一,效益低;(5)部分教师自身写作素养差。

第六,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可有可无。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等同于过去的活动课。

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以下策略:

首先,中学语文教师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课标意识。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明确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与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片面的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片面的强调人文性,都不符合语文学科的客观实际。语文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要明确:学习的基础是知识与能力,贯穿整个学习的是过程与方法,融会于其中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尽管课标规定一些知识只学不考,但这些知识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难点,对形成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教好学好。教学中如果不教不学,就是应试教育,不是新课程。其次,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的钻研教材,提高自己解读教材文本的能力。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解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因此,对教材的解读既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又要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仅仅依赖于《教师用书》,人云亦云,就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感受、拓展、写作都是学生和教师个性发展的空间,教师要身体力行,追求独特,追求创新。

再次,阅读教学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阅读的关键和基础都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阅读教学强调整体感知是针对肢解文本来说的,但光有整体感知是不够的。“读书百遍其意自见”,阅读教学中要强调读,要重视对文本情感的体验、内容的领悟、写法的探究、语言的品味。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要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

第四,在搞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广泛的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还在于培养自主阅读意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通过整体把握、重点赏读、精心揣摩形成科学的阅读方法,故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的指导应将学生阅读喜好与学科阅读目标相结合,引导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味;同时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阅读材料、积累语言与思想。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不同的文学层次,按必读与选读分层推荐自成体系的阅读内容并拟定目录,提供给学生;力求沟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校和家庭,形成多层面的阅读通道;举办专题性阅读讲座,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组建阅读小组,通过举办课外阅读竞赛、阅读专题讨论、书评等,搭建平台,展示他们课外阅读成果。

第五,老师应正确把握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新课程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创造了条件。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材料、立意、情感和语言四个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在生活中去积累、筛选写作的材料。作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维训练,教给学生思维的基本方法,如:想象和联想、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比较思维、整合思维、抽象思维等,提高学生的立意和谋篇布局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

作文的批改方式要多样化,如:学生互批互改、面批、朗读比赛等。评语要避免老师写得多,学生看得少,面面俱到,流于形式。

语文教师应重视开展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要给予应有的重视。实施综合性学习应注意突出它的综合性(语文学科学习目标的综合和跨学科学习目标的综合)和实践性(表现为重探究,重应用;重过程,重参与;重方法,重体验)。第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1)注重因地制宜。

(2)关注学科视角。既要把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开来,又要把它同通常意义上的语文学科学习区别开来。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比,综合性学习具有一定的附着性,它是语文课程中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与通常意义的语文学科学习比较,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更强,它的学习目标具有综合性,它采用活动的方式,运用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3)综合性学习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是问题牵引,以问题引出与目标一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其次是过程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合作精神的养成;最后是成果物化。通过成果激发兴趣,增强成就感,引导深入探究。成果要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并促进评价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我觉得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理念陈旧,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基本的把握。不能处理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将知识和能力分割开来。片面认为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走老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新课程。如对课标要求的一些只学不考的知识,因为不考就不学。少讲成了不讲。教学中只注重迁移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学形式,而对文本的解读、语言的品味、写法的探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第二,教学中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一些灵活的教学内容,如学生对教材的独特感受,就是增加几种名家的感受;阅读拓展题解答方法,就是课文理解加上几句设置好的套话;话题作文的写作,就是编一个与话题相关的故事,等等,又成为新的僵化的形式和教条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些都是与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的三维目标相违背的。

第三,教学方式依然陈旧,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由于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而母语学习主要是靠习得;又由于语文课程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课程,因而,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而一些教师却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淡化了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体验、探究的过程,将本应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省掉,而直接把教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概念化的知识硬灌给学生,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第四,对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一些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深度不够,或大而化之,只重视整体感知,架空分析;或文本阅读的目标设置空泛,对言语的感悟不够;或株守教师用书,缺乏个性化的理解;或教师的讲解不精,抓不住要点,点拨不到位;或对文本阅读中学生的探究过程不够重视。

第五,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1)随意性大,体现为作文命题的随意,指导的随意,评改的随意;(2)生活积累意识欠缺,对生活只是照相式的观察,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链条;(3)漠视学生基本的思维训练,缺乏对想像力、思维敏锐性的培养;(4)批改方式单一,效益低;(5)部分教师自身写作素养差。

第六,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可有可无。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等同于过去的活动课。

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以下策略:

首先,中学语文教师须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课标意识。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明确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并践行新的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与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片面的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片面的强调人文性,都不符合语文学科的客观实际。语文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要明确:学习的基础是知识与能力,贯穿整个学习的是过程与方法,融会于其中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尽管课标规定一些知识只学不考,但这些知识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难点,对形成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教好学好。教学中如果不教不学,就是应试教育,不是新课程。

其次,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的钻研教材,提高自己解读教材文本的能力。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解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因此,对教材的解读既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又要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仅仅依赖于《教师用书》,人云亦云,就不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感受、拓展、写作都是学生和教师个性发展的空间,教师要身体力行,追求独特,追求创新。

再次,阅读教学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阅读的关键和基础都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阅读教学强调整体感知是针对肢解文本来说的,但光有整体感知是不够的。“读书百遍其意自见”,阅读教学中要强调读,要重视对文本情感的体验、内容的领悟、写法的探究、语言的品味。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要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

第四,在搞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广泛的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还在于培养自主阅读意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通过整体把握、重点赏读、精心揣摩形成科学的阅读方法,故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外阅读的指导应将学生阅读喜好与学科阅读目标相结合,引导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味;同时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阅读材料、积累语言与思想。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不同的文学层次,按必读与选读分层推荐自成体系的阅读内容并拟定目录,提供给学生;力求沟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校和家庭,形成多层面的阅读通道;举办专题性阅读讲座,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组建阅读小组,通过举办课外阅读竞赛、阅读专题讨论、书评等,搭建平台,展示他们课外阅读成果。

小学语文合作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篇6

蔡兆宁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陈旧的、不适应形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本文就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载体对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作用谈了几点浅薄的认识和体会。关键字:语文教学 学生主体意识 正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慢慢褪去它的光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陈旧的、不适应形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我县“主体—和谐—高效”的教学模式是适应时代发展而提出的,其主旨在于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转变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影响学生成长的各个因素之间和谐有序地发展,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其目标与任务之一是以主体性教学理论为指导,突出“以学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目标,让学生快乐、严谨、高效地学习。逐步形成具有静海地方特色的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在探索与实践“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整个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实现和谐高效学习的前提。

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布鲁纳的“发现法”认为,教学既非教师讲,又非学生听,而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启发,让学生自己去认知、去概括、去亲自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发展他们的目的的过程。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就要处理好

“学”与“教”的关系,根据学生求知欲和自尊心的特点,培养兴趣,激励进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下面我就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薄的认识和体会。

一、“我是主导者”——增强自身素质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没有摒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只是在教学关系上强调教师对学生帮助和引导的作用。新课程中教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寻找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就是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要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这引导也是一种鼓励:当学生畏惧登山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拉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尽管这里把教师“教”的特点说成是“帮助”和 “引导”,但这不过是教的方式变了一下,说到底学生的“学”还是离不开教师的“导”。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就像主持人一样,起着衔接知识,掌控课堂进度的作用。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强化自己 ,才能更好地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不断提升自身各项素质对构建“主体—和谐—高效”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二、教学环境是摇篮

创设民主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师服务的主体是教师的合作伙伴。课堂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愉快的心情能使学生精神振奋,大脑被激活,大脑所产生的活性物质是精神系统网络易接通,对于知识信息的记忆、存储和提取的速度也快,学习效率也将大大提高。伟大的教育家魏书生十分强调教学民主。他认为民主是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梁就越坚固,越宽阔。因此,在课堂内创造一种平等宽松的民主氛围对身处其中的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使用鼓励性、肯定性、表扬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不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仔细观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一步进行引导。例如讲《小伙伴》这一课的时候,分析完课文之后,我提出一个问题:你喜欢课文中的谁?有的学生说:我喜欢安东,因为他很善良,乐于帮助人。我给予了肯定与表扬。还有的学生说:我喜欢安娜,因为她提醒玛莎以后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东西。对于这个孩子的回答,我没有立刻否定,而是试图引导他做得更好。“很好,安娜的提醒是善意的,但是玛莎的背包丢了,什么吃的都没了,如果安娜能把自己的分给玛莎一点会不会更好呢?”“嗯!要像安东一样!”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评价教学,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尽可能选取有趣的话题,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学生是主体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紧张而又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家长必修的21堂教育课》的作者黄全愈先生认为,“不教是为了教”,这句话可分解为“不教是手段”,“教”是目的。也就是说,通过“不教”的手段,让孩子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会学”的能力,从而达到“教”的目的。“学会”强调的是结果——学懂现实世界的知识。“会学”则是强调探索的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既“会学”已知世界的知识,又能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法要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灵活多样。通过新异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愉悦的氛围,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眼、手、口、脑的各种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健康的个性,唤起求知的欲望,强化学习的动机。

(一)“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得”

从认知心理学讲,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从物化到内化的过程。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只有采取启发式的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使他们的问题意识在探究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培养。特别是重视思维过程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在不断尝试探究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经过自我“设疑-析疑-释疑”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创设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了解文章的内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分析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巧妙地将课堂教学的教与学有机结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阅读分析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空间,创设一个情境,开展由问导思、培养能力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实现学生主体作用。

(二)“我是主人公”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尤其是低年级的课文中人物个性非常生动、突出。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在锻炼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教学《棉花姑娘》,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文中的小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然后在班里表演,这使得学生从感性上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

(三)“你说、我说、大家说”

教师应注意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把自评和互评的权力交给学生,使他们的身心始终处于主动的最佳学习状态。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各个方面做出一个客观的判断。这个过程是自我反省的过程,总结经验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互相评价,要求学生在科学、公正的基础上做出合情合理的推理和判断,这一过程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增强学生的自我责任心,同时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体现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合作精神。教学相长,学生的主体意识会进一步加强。

(四)“画家乡”带来的灵感

《画家乡》一课,讲述的是几个来自不同地区的小朋友画的自己的家乡的样子。

课前准备期间,我和学生合作,在网上下载了我国多个地区的图片做成了幻灯片。直观的视觉感受,使学生们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学习任务很快地完成了。因此,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很大作用。

(五)“你能行,你真棒”

学生渴望被重视、被赞扬,因此,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成功的机会,使其树立起自信心,这样有助于学生心理的成熟。在教学中,提倡平等参与课堂双边活动。讨论中,有师生之分,无尊卑之别,给学生创设一种合作完成某项任务的感受。合作者的身份激励他们独立思考问题,深入理解体会,然后形成个人意见,与大家交换,树立一种主体意识下的责任感。语文教学中,尤其教文学作品,不同的接受者极易产生见仁见智的现象。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苛求成熟与完善。成功的机会多了,再加上教师适当的鼓励,学生自然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参与意识也就增强了。

(六)“教是为了不教”

语文课的教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辩论、交流等。这是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的过程,是教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规律、教方法,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并在学习中加以运用,成为会学习的人,这才是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它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前提和保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和教学氛围为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一片沃土。同时,从六个方面加强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最终落实到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欧阳芬、张厚刚:《有效教学的基本功5》,中国出版集团,2009年。【2】赵丽:《怎样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与能力》,主编:杨东:《当代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小学语文合作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篇7

一、培养合作意识,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合作学习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加快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增进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增加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互动。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 鼓励学生敢想敢说, 各抒己见, 合作交流, 注重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分类》一课时, 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 然后按照要求发出指令。事先给每组准备好相关物品, 如球类、学具、班级的生活用品等, 在单位时间内, 通过合作分工、彼此协调的方式, 完成分类, 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对。指令一下, 四个小组一齐进入分类环节, 每个小组为了取得好成绩, 分工明确, 配合默契, 主动参与活动, 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同时也使学生体验到了合作带来的乐趣。

又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 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个米尺, 让他们量出自己课桌桌面的周长。小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有测量员、记录员等, 他们很快通过小组内合作计算出书桌面的周长。

除此以外, 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设计的教学内容, 都蕴含着小组合作学习的因素,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使用教材, 并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 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 合理地组织和设计适合小学生合作学习的活动, 学生就会领悟并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和要求。在实际操作中, 就能按照分工要求, 各负其责, 相互配合, 有效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从中体会到小组合作中的快乐与收获, 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激励质疑, 合作解决

质疑是点燃智慧的火花, 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是学生学习能力的表现。教师应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 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 鼓励和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质疑问难,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促进学生共同探索、合作学习。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在引导学生学习了后, 提出:“你们能自己创造出新的分数吗?教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张长方形和一个圆形纸, 试试看。”这个问题富有挑战性, 只见学生拿着纸先思考再操作, 然后写出分数。这时我又提出要求:“小组交流一下, 说出你们是怎样创造出分数的?成果怎样?”同学们前后桌组成小组, 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有, 有, 有, 还有。忽然一个同学说道:“老师, 我的和他的怎么大小形状不一样呢?”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立即让两个同学说说自己的是怎么创造出来的。生:我是将长方形对折, 再对折, 一个小长方形就是。生:我是把圆形纸对折后再对折, 一个像三角形的就是。我给予纠正说:“这个像小三角形的纸更像什么呢?”我做出扇风的手势, 他恍然大悟说:“像扇子。”我说:“对, 它就是扇形。你们都很能干, 都是对的。不一样, 关键是你们平均分的物品和方法不一样。想一想, 创造的分数要怎么说才准确?”学生回答: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 1份就是长方形纸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很快掌握了、、, 在合作中, 提出了质疑, 在交流中自然领悟了分数的含义和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鼓励合作探究

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教学中, 教师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价值和作用,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例如, 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 我把教学内容与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制定了活动方案, 确立了活动目标。然后利用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商店、超市去参观, 了解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 学生学习用具的价格, 以及与经营者进行交流, 了解一些经营的技巧和经验。回来后在教室内布置一个小商店,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卖货、买货。通过小组内角色的变换, 学生认识了人民币, 并且能正确使用人民币。在这样的活动中既培养了小学生的合作意识, 又培养了小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又如, 在教学《利息和利率》一课时, 我利用中午放学后的一段时间, 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储蓄、取钱, 记录银行的利率, 学生记的时候就产生了问题:“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可以暂时不答, 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 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预习新课。上课的时候, 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而很感兴趣。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 进而培养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 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 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从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数学离不开生活。

小学语文合作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独立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9-076-1

所谓“独立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使学习过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例如,《愚公移山》一文,教科书对“杂然相许”的注解是:“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杂然,纷纷。许,赞同。”在教学新课时,我认为这种解释不太合理,认为理解为“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但这时,不便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便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文中两处‘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语气是否相同?”、“愚公的妻子是否一开始就毫无异议?全家人是否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此时课堂气氛热烈起来,学生们纷纷发言:愚公之妻与智臾语气不同,一个关切一个嘲讽;愚公家庭人口多,发表意见的人也多,况且愚公的妻子一开始就提出了疑问;纷纷同意并不等于异口同声地同意,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学生一致认为书中的解释不合理,“纷纷表示赞同”更合乎文意。这样,学生学会了批判地接受知识,在问题探究中激发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培养了独立学习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合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的环境下,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入了角色,学习兴趣自然就浓烈起来。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主去探究学习。所以教师就必须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拓展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提高独立学习的效果。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小组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实现差异互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加强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

新课程里所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真谛就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合作精神。但我们目前的课堂主要还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往往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视为教学中的惟一关系,实际上,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的过程,还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种互动过程。所以在具体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合作性,教师有必要对学生创设一定的合作情境,如学生共同设置学习目标,互相引导、独立思考、交流后解决问题过程,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能围绕主题、深入独立思考、引经据典、踊跃发言,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独立思考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

三、循序渐进,体验独立学习的成功喜悦

语文教学的难易度应处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无论是掌握知识还是领会方法,都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和方法,而且要有一个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逐步积累过程,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建立恰当目标。教学生会学习,切不可脱离开具体的教学过程,单纯地教条式地讲授思维方法,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动脑思考,自己领悟,逐步体会其中三味。这种探索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教学中应展现出完整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曲折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四、改革评价,强化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一篇:教师第一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