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审美素养培养(精选12篇)
小学语文审美素养培养 篇1
引言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 是对学生开展美术教育的重要方法。它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的教育方针,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大纲》在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中又指出:“学美术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我教艺术课, 主张不求直接效果, 而注意间接效果, 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 但求培养其爱美之心, 能用作画的一般心理处理生活, 对待人生, 则生活美化, 人世平和, 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他的话语, 精辟地揭示了美术教育的功用。美术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 它启蒙人的情感, 陶冶人的情操, 引导人追求高品位的精神生活, 并能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在塑造健康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在美术教学中, 提高欣赏教学的地位, 在广大教师的教学实施中又如何呢?据不完全调查, 大部分教师非常重视绘画课的教学, 设计应用课则选择较容易的内容教, 对于欣赏课, 大部分教师是一略而过, 理由是: (1) 教师本人也不知怎样欣赏或不知道该怎样让学生欣赏; (2) 欣赏不重要。造型表现课与设计应用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 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 在欣赏中, 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 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 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 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
二、小学美术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进步表现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小学艺术教育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以美术为例, 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 (1) 美术的观念更完整、更充实。美术不再被认为仅仅是“画画儿”, 而是被理解为融绘画技巧、艺术创作、欣赏、批评和艺术史为一体的、广义的审美教育; (2) 这种教育的目标更偏重于未来公民的基本审美素质培养, 而不是少数技巧高超的艺术家的早期训练; (3) 教师的专业化 (即同时受过中高等艺术与师范教育的) 程度及基本素质有很大提高。美术教材 (及教学参考用书) 的内容涵盖面扩大, 技能、知识的内在系统性增强, 且充分考虑到儿童智力发展的年龄特点。这种教学不仅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而且可以说, 现在的儿童所受到的艺术教育比他们的父辈要充分得多, 也健全得多。这种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也因而值得充分肯定。
三、联系现实生活, 穿插美术欣赏, 提高审美品位
生活中既存在美也存在丑, 美术课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欣赏可以提高学生兴趣, 使学习有滋有味, 提高审美品位。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美术, 尤为重要, 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 才能使美术教学更顺利地完成, 提高教学质量。小学生比较单纯、真诚, 能随感而发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并且想象力与创造力特别丰富, 对画画非常喜欢。这些因素, 正是培养学生欣赏兴趣的好时机。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 红红的花, 绿油油的树木, 黄澄澄的果实, 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感到喜悦, 乐于接受, 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 小学生只会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在欣赏过程中, 他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 他们大都能够接受, 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欣赏能力得到提高, 审美素质得到了提升, 变得更高雅, 他们的素质才能更全面的得到培养。
四、通过审美创造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审美创造是美术教育的核心, 也是美术教育的目的。美术活动是具有情感形式的创造劳动, 在以往的美术活动中, 我们往往注重技能的训练, 看重画面的效果, 因此, 我们常常会看到的是孩子色彩、线条较完美的作品, 更多地关注了美术本质论的学习, 忽视了活动过程中孩子的情感, 漠视了孩子在活动中审美愉悦。画画应该是孩子内心世界的流露, 真实情感的宣泄, 要让孩子带着愉悦的情感去画, 必须要让孩子对客体产生一种生命的自我发现, 有一种深刻的审美体验, 这是艺术活动的核心。于是, 我们把艺术创造活动引入美术活动中, 并以美术为切入点, 发展音乐、美术、文学艺术中共同的审美要素, 按创造的原理加以沟通, 提高多种心理功能的协调作用, 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使小学生获得美的熏陶, 推动小学生审美联想和创造。艺术创造活动给予了小学生深刻的审美体验, 艺术的核心是审美, 审美作为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是以体验的形式存在的。
美术课教学中的室内外写生、社会实践等, 正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运用科学、合理、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 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要引导学生培养一双画家的眼睛, 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 提高创造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
五、结论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是与新的时代息息相关的重大课题。美术教育工作者, 应为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小学语文审美素养培养 篇2
摘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课程,通过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的连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逐步形成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审美能力;人文素养
艺术不是技能,所以艺术不能教,只能引导、启发、感悟。“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充满精神愉悦,充满含义、充满趣味、充满创新,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达成了。”(罗恩菲德语)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特别要注重通过审美活动,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性格,让美洋溢在学生心中。笔者认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人文素养。
一、提升教师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师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教师平时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要穿奇装异服,不然学生是有样学样的。特别是高段五、六年级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求知和成长的愿望决定了他们具有“向师性”心理。
今年我所教的六年级班里有一个男同学,他本人长得较阳光,较帅气,但平常的穿着古里古怪,穿花哨的衣裤,佩戴项链,戴耳环,在学校里是典型的“坏胚子”,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多次劝说他都不改。后来我了解到他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多次课余时间找他谈话,首先肯定他是懂得美的,但这是外在的美,应怎样装饰自己的内在美以及内在美的好处,并多次关心鼓励他,明确让他做一个规范的小学生,后来渐发现他不戴手链了。
二、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乐趣的体验中,提高审美情趣及人文素养
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人文课程,在多学科综合的美术教育中,通过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通过优化美术课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陶冶人的精神情操,完善人的品性人格。为此,我在美术教学中特别注意创设美的情景,营造审美化的课堂。
三、结合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将来的“文盲”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如何获取知识,不会自己钻研问题,没有预见的人,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做人。
做事先做人,做人要做事,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在学习《策划一次校园活动》一课时,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在学习创作中要求学生学会分工,互帮互助来完成作业,更能体会到如何展示自己的校园之美,让他们在动手中感受到会做人的人有人缘,有得心应手的环境,做事的能力和特长能够得到发挥,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四、注重多元文化,结合家庭、社会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及人文素养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所以美术教学可结合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
五、各学科有机整合,提高审美能力及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
学科间的整合或统整,是现代教育理念,也是美术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在进行《未来的我》教学时,学生的兴趣产生之后,就会迫不及待地要求去尝试实践活动,这时是教师启发引导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最好时机。我们要进行引导,用课件展示:你梦想着有一天学业有成,头顶博士帽、手持毕业证书站在同学们面前;你曾在梦中穿上威武的军装,庄重地敬上一个军礼;或许你想驾驶属于自己的豪华跑车周游世界;或许你想成为足球明星哪怕是和明星在一起合影留念,也会满足你深藏心底的愿望;或许你想和“哈里?波特”一起步入美丽而神秘的童话世界;也可能穿上宇航服遨游太空,成为中国第一太空人才是你真正的梦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并体验到了创造乐趣。
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人文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一个在美术学习中逐步积淀的过程,这需要教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本,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相信不久的将来,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教育必将成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审美素养培养 篇3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素养;培养
一、走进生活,感悟自然美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艺术家的灵感通常都是日常生活积累所得。之所以存在美,主要是由于存在美好的事物。而优秀的自然风景也是对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让他们领略画中自然风景,感悟画中的自然美,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走进自然,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审美情感得以激发,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壮美,进而对学生审美情趣进行培养。生活中创造美,生活中处处存在美,美离不开生活,积极引导学生成为生活美的创造者,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是其生产和发展的主力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体验美术学习的兴趣,将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兴趣和潜能充分激活,实现审美教育和美术真善美能力的全面提高。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了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不仅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应有功效,在美术实践教学中,就要克服传统美术教学存在的不足,采用个体化方针,尊重学生,培养它们的审美观,实现学生审美情趣的个性化发展。另外,还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因此一旦令他们对某种事物产了兴趣,他们就会立即表现出积极肯定并学习的态度。例如,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利用电化辅助设备,就能充分将学生的手、眼、耳、口等器官调起来,进而对他们的大脑产生作用,并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此便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对美术生出浓厚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素养的培养是为小学生精神世界里充盈美的感觉,以达到美化小学生心灵、行为、语言、体态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提高小学生的道德与智慧。小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他们形成审美能力的主要载体,因此广大美术教师应该对小学美术课堂的审美教育加以重视,以促进小学生审美能力提高。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大庆市八百垧第一小学)
小学语文审美素养培养 篇4
1. 音乐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音乐要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与音乐产生共鸣,教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表现形式以及透过音乐表现出的情感。在课程中,教师不应该还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音乐,这不能起到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而音乐在小学生的心里也会变得枯燥、乏味,就不能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审美的愉悦。因此,小学生音乐教育课堂需要把小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邀请他们参与到整个课堂中来,激发起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对音乐产生好感,并且和音乐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起到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2. 音乐需要理解
教师的职能不仅是将音乐的常识教给学生,更要带领学生去感受音乐内在的韵律、节奏以及情感。不光要让学生的听觉活动起来,更要让学生的心灵也跟着音乐扭动起来,这才是音乐教育根本的目的。教师要带着学生们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再学会以自己的方式去表现音乐,这才是一个音乐教学完整的过程,才是培养小学生审美的价值和关键所在。
3. 音乐需要生动
单调枯燥的音符是没有办法吸引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学生的,因此必须让音符生动起来,才能激发小学生的美感。如可以借助演唱、合唱甚至是将音符转化成图像的形式来让小学生和音乐产生共鸣。同时要教会小学生利用音乐去诉诸情感,让学生在表演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到情感表达的愉悦,从而受到启发和教育。这又涉及一个问题:音乐是有具体的表现形式的,如演唱或是弹奏。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去给学生努力创造一个好的表现情境,引导和带动学生主动投身音乐的表现和欣赏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对音乐的表现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陶冶自己的情操。
4. 音乐无国界
各国各地的人们用自己的语言、乐器和舞蹈来表现音乐,这本身就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优渥土壤。利用这些资源,能够带给学生丰富的、多样的、来自不同风土人情的音乐体验和感受,使得学生的音乐经验得到增加,对情感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娴熟,从音乐中获得感受美和鉴赏美的审美情趣。
二、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1. 塑造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虽说音乐是需要用耳朵听的,但是音乐也能够用眼睛“看”。教师可以把音乐变成图像,变成优美的舞蹈动作,或者是和其他的声音产生类比。比如让学生跟着舞曲进行舞步的排演,或者是让学生观看瀑布的激荡来感受进行曲旋律的澎湃。
2. 身临其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对音乐的欣赏和领悟会使学生感受到审美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当他们享受审美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会开始活动起来。每一次的思维活动,都会使得学生步入更高一阶的音乐审美中。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想象能力,就需要在课堂中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感受音乐。比如,在教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就可以放出草原、牛羊、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在配乐的情况下,闭上眼睛去想象天空下牛羊在草原上成群结队的场景,那么歌曲的情感也就能够被理解了,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自然亲近,就会对这首音乐印象深刻,而且课堂气氛也能活跃起来。
3. 给予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应该放过任何一个让学生充分发挥审美想象能力的时机,也不应该错过任何一个能让学生表现的机会。音乐是用来表达和表现情感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情感。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培养学生审美表现能力时,首先要让学生体验到表现给他们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教师要明确肯定学生们在表现方面的进步,给学生以鼓励和赞扬,这样学生们才会更加乐于表现。比如说教学《摇篮曲》,其歌词直接明朗,可以让学生对歌曲中的母亲进行模仿再现,想象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自己要怎么哄他睡觉。对于学生们的演绎,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学生的表现好与不好没有关系,主要是表扬他们勇于表现的勇气。
4. 引导带动,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和传承能力
创造和传承相辅相成,传承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传承的延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又想要将音乐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来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以鼓励、支持和帮助。比如江苏民歌《茉莉花》,其歌词表现了茉莉花花开时节,满园飘香,少女们热爱自然、热爱茉莉,又不忍心摘采的美好心愿。学生们对歌词有着自己的理解,因此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演绎这首《茉莉花》。对舞蹈进行学跳,对歌曲进行学唱甚至改编,这都是他们对《茉莉花》的传承和创造。这一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这首歌,欣赏这首歌。
三、突出审美教育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应落实到具体教学环节。那么,应当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呢?这得从音乐艺术审美体验的两个方面说起:一是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艺术作品;二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人和作品作为审美体验的两个主体,其内涵相互融合,其复杂的特征对审美教育也有着一定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类比和“情感渗连”来突出音乐审美教育。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让学生们欣赏音乐,目的是让学生们通过聆听来感受音乐的美妙,并且让音乐带给学生们以美的享受,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音乐的旋律起伏多变、抑扬顿挫,有着独特的魅力,会带给学生们关于美的思考和追求音乐美的动力。而同一首曲子的不同曲调节奏会让学生更加直白地感受到音乐百变的魅力。情感意境是音乐课教学中达到“情感渗连”必不可少的基础。教师根据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和学生们的心理特征架构一个音乐场景,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中所包含的深情,从而使学生触景生情,更好地体会音乐的目的。
音乐是载体,教育是方式。在提倡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应当成为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通过音乐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从而使学生与音乐产生共鸣,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谭海云.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20).
[2]钱艳.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审美趣味[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1).
[3]张礼.浅谈音乐教育中的美育[J].神州,2013,(33).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 篇5
一、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期,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爱阅读的习惯,采取多种方式刺激学生乐读、善读、愿读的兴趣;采取多种活动鼓励学生保持阅读的好习惯并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我常常不让学生做大量习题,而把时间用来让学生看书,并且看整本整本的书。这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布局谋篇并效仿之,又可以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谴词造句。新学期,我都会利用第一节语文课,开一个新学期阅读动员大会。学生沉睡了一个假期的阅读梦,被我这一呼吁,个个兴趣盎然,纷纷制定新年学期阅读计划。有的说,这学期我要看五本书,有的说这学期我要看十本书。当他们宣读完自己的阅读计划后,我顺势将自己本学期阅读计划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个个张开大嘴说,老师你也有阅读计划啊!我和学生相视一笑,阅读动员大会在我们的笑声中结束了。接下来,我每天都会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课外阅读半小时。每月的制作阅读卡成了学生分享、展示自己阅读情况的平台。每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都会在班上开一个隆重的读书分享和总结大会,让学生谈谈本学期阅读的心德体会。我还对学以致用的同学,大力表扬并颁发奖状。通过以上四个环节,一学期下来,学生逐渐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二、抓住重点
有时老师们总觉得课时不够,常常二个课时上不完一篇课文。纠其原因是老师没有抓住本单元和课文中的重点,没有明白编者的意图。单元导读常常是学习本单元的线索。只要老师抓住了它,就抓到了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我在备课时总喜欢钻研单元导读,而且钻研导读后迅速读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从中我发现了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有的老师在备课时,总是先喜欢研读教参,对其中提出的知识点、注意点以及自己认为的考试点作了标记,以便上课时一一与学生探讨。其实这样做会禁锢我们的思维,束缚我们钻研教材的能力。在一两课时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想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而且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的形成,也不是学习一二篇课文就能实现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内化的过程。如我在执教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先钻研单元导读,然后才抓住了本课两个教学重点:一是静态描写大榕树和动态描写鸟的部分,让学生对比品读这一静一动,学习此写作方法。二是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落,感受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善于抓单元重点,抓课文重点并集合两方面的重点,整合课堂教学内容,集中教学时间,实实在在地进行“听、说、读、写、想、思”的训练,真正实现“听得认真,说得完整,读得投入,写得相似,想得充分,思得深入”,坚持不懈地这样下去,学生的语文基础一定会夯实。
三、语言积累
“语文教学就是要强调记忆、积累、而理解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大脑自动调出,匹配和整合的过程”。“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了相对较高的量时,才有可能形成语言语文的自学能力。”语言积累,首先要谈课内语言的积累。选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既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包含了丰富的语言教材和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好教材的作用,挖掘教材语言资源:课文中精彩优美的描写语段、运用精彩的修辞手法,甚至运用一个极其准确的成语、字词、标点……凡是书中要求记忆的,一个不放。同时还对学生提出对书中好词、好句摘抄和背诵的要求。在写作文时看谁用得多,写得多,以提高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其次是课外语言的积累。有时在课堂上我会一篇带多篇的让学生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与课文相关内容的文章是如何组织语言的。常常在课前将课外的文章发到班级QQ群里,第二天要求学生上课前准备好,对课外文章写得精彩的部分,采取课内品读,课外摘抄、背诵的方式让学生积累语言。时间一长,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四、想象创造
“学会想象才会学会创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第一学段侧重考查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因此,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抓住契机,相机引导学生去想象。教材中,有很多看起来没有的空白处,其实渗透极为丰富的内容,为学生的想象留有极大的空间。如执教二年级下册《丑小鸭》一课时,我采用想象教学法,让孩子们读完课文第四自然段后,想象离家出走后的丑小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在课堂上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想。学生不仅想得好,而且说得好。不用我多讲,学生就明白丑小鸭离家出走之举是大错。我准确地发现想象点,适时地组织学生去思考、去想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情感得到了升华。除了挖掘课文中的想象点外,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去看课文中的插图(每幅插图都是对文章重点内容的体现)。如我在执教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时,让同学们看书中的插图,想象周此时对傣族人民在说些什么呢?学生会心一笑,各个开动脑筋,说得是有声有色,这样图中的人物就变得鲜活多了。
五、习惯养成
语文学习习惯包括上课听讲习惯、认真做笔记习惯、规范写字的习惯、认真倾听的别人发言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先想后说的习惯等。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这是要养成好的习惯。”要想学好语文,习惯可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要想培养好全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老师仔细观察本班学生日常学习行为,对普通存在的不良习惯,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解决。经我细心观察,本班语文素养不高的学生大都语文学习习惯不好。集中存在读书不动笔,不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问题。针对上述两个问题。首先,我在课堂上对语文学习习惯很好的同学即时表扬。其次,在学生发言时,让其他同学不仅要听,还要动笔。如听别人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应该边听边将读错音的字圈出来。对朗读好的同学还要其他学生,说说读得好在何处。最后,请听得认真,说得精彩的同学示范读课文。一学期下来,本班学生两大不良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教学中,每个年段都有相应培养学生习惯的要求,老师应做到心中有数,并有意识地加以习惯上的指导和提醒,引导学生自觉地按照要求去做。
小学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6
关键词:审美意识;审美能力;欣赏美感;体会美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51-01
一、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我们教育的对象——小学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桂林山水教学实录,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如《火烧圆明圆》一课,它通过介绍圆明圆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我们可能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诵读加以处理后,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地与作者情感同步。从而深刻地受到了歌颂祖国灿烂文化和痛斥侵略者的暴行的情感熏陶,同时也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也同时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是多么的勤劳而富有智慧。
三、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
2、欣赏优美的句子。 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琅琅上口的语感,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四、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西门豹》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借鉴、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再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描写桂林山水的作文,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因此,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
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素养 篇7
课改后录入语文课本的很多课文文质兼美, 为提高学生的素养提供了范本。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情趣, 以达到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呢?
一、景美
初中语文教材有很多文情并茂的诗文, 且多数出自名家之手。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教这类课文时, 应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意境, 培养美的情趣, 养成好的语感。我教《春》这篇课文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春天的意境美, 放配乐的课文朗读时运用多媒体把春天的美丽画面展示给学生看, 然后让学生跟着录音轻声读, 接着是看着画面把课文的相关内容朗读出来, 最后一边朗读一边在脑中想象美丽的画面。这样, 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春天的美就会在学生的心中扎下了根。
要想学生体会美, 只靠读是远远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注重品味语言, 达到披情入文的效果。例如《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 描写雪后初晴这一画面, 是为了突出雪后的济南格外秀丽。我教这课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这是一幅动静相间的水墨画, 引导学生从写方位、颜色的词以及动词来品味。
通过对写景诗文的学习, 学生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 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大自然的美景, 从春到夏, 从秋到冬, 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此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让他们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品味美。
二、人美
初中的学生社会接触面不广, 知识获得的途径除了课本外, 很多来自于网络、影视剧。由于他们的分辨能力有限, 良莠不分、盲目崇拜, 很难受到人性美的熏陶, 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更是难上加难。而语文教材中道德品质高尚的人物比比皆是, 语文教学更应挑起“智育、德育、美育”有机统一的重担, 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树立远大理想, 培养健康心理, 逐步形成良好的素养。
教《唐雎不辱使命》时, 引导学生分析秦皇与唐雎的对话, 让学生感悟到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给他们树立正面形象, 有样可仿。
教《再塑生命》一文时, 讲到海伦怎样由认识具体事物的名称到认识大自然再到认识抽象的“爱”, 可让学生想象一个聋哑的人在这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让学生认识到只要有毅力, 没有困难是解决不了的, 树立起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 有了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就容易形成自信、乐观等良好个性。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 鼓励学生从这些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净化他们的心灵, 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情美
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青壮年农民走进城市务工, 于是留守儿童应运而生。这类学生平时很少会主动与父母沟通, 见到父母不知该说什么, 偶有照面就是为钱, 亲情从哪来?我教《金色花》这首散文诗时引导学生自读, 抓住孩子小小的心愿深究诗的主题, 让学生感受到母子情深, 感受到母子之爱。通过问题的探究, 如“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而且一而再, 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让学生明白诗中的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 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教朱自清的《背影》, 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望父买橘”这个细节描写和“四次流泪”的含义, 让学生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
这是人间至情, 这也是家庭美德, 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中通过引导学生感知内容, 探究主题, 感悟人性美, 从而懂得尊老爱幼, 体谅父母。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 和谐才能发展。当今的学生遇到弱势群体多以看热闹的态度对待, 甚至报以嘲笑。这是道德缺失, 没有人道主义的一种表现。我教杨绛的《老王》时, 一是引导学生归纳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目的是让他们明白做人要“知恩图报”。二是理解“我渐渐明白,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含义, 这个问题的设置, 让学生懂得:作者虽然不幸, 但与老王相比却是一个幸运者, 作为一个幸运的人, 对不幸者应有所同情、有所宽容。三是让学生探究“作者为什么要大大描写一番老王丑陋的相貌”?目的是让学生领悟:看一个人不能只看外表, 要看心灵, 懂得区别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小学语文审美素养培养 篇8
一、培养小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审美感受能力是人们进行一切审美、创美活动的出发点, 是整个审美能力中最初始、最基本的能力, 是审美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理解能力得以萌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 要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首先要让孩子对美有感受能力。 在语文学科中, 美是丰富多彩的、无穷无尽的。 语文教师要善于从课文中挖掘美的因素, 用以陶冶孩子的心灵, 唤起他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要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的美, 必须使其对课文产生一种强烈的持续不断的求知欲, 对课文内容留下深刻印象。 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美的情趣, 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及时引到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所创设的情境中。 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 可创设这样的语言情境导入新课:“1976年1月8日,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黑色的日子。 在这一天, 一颗心脏停止了跳动, 一个为国为民操劳了一辈子的伟大身躯倒下了。 群山群立, 为之默哀;大海怒吼, 为之悲痛;日月无光, 为之洒泪。华夏神州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世界五洲四海, 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他, 就是我们无比敬爱的周总理。 周总理虽然永远离开我们了, 但他永远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今天, 我们学的这篇《十里长街送总理》再现了当年人们在十里长街上送别的感人情景。 ”并伴随“哀乐”, 给学生先营造特定的悲伤气氛, 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学习这篇课文, 了解并认识这位伟大的人物。 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陶冶学生的心灵, 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小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了人们极普通的生活场景, 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平凡中的美。 以课文《小站》为例, 教师先引导学生用简要的文字勾画《小站》的整体画面, 月台正面———红榜, 小黑板; 出站口———卫生宣传画; 月台中间———喷水池, 假山, 小树, 小宝塔;月台两头———杏树, 蜜蜂。在学生勾画出一幅月台的图画、正要进行审美评价的时候, 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启发, 这小站的地理位置如何? 学生会发现小站地处“北方山区”, 四周“只看到光秃秃的石头山, 没有什么秀丽的景色”。 小站的形象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一联系, 学生就会发现小站的美, 并明白这种美来自本站工作人员的“精心布置”, 来自他们热情为旅客服务的心灵。 课文中“这喷泉、这杏花, 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就是对这美的心灵的赞颂。至此, 学生会欣然领悟, 课文以小见大, 揭示了生活中的美。 学生在感受课文蕴含美的因素的同时, 也懂得了 “美是到处都有,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语) , 从而更主动地观察生活。
三、培养小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所谓鉴赏能力, 是指对美的事物的鉴别、鉴赏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 鉴别和欣赏二者密不可分, 有鉴别才有欣赏, 鉴别是为了更好地欣赏。 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同和主观上的原因, 人们的鉴赏水平往往是不一样的。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实践, 提高鉴别和欣赏美的能力。 如《第一场雪》一课写放晴雪景一段, 作者推门一看, 不由发出一声感叹“嗬”, 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课文先总写了柳树、松树和柏树上的积雪, 写了孩子们欢乐的叫喊声震落树枝上的雪, 然后引导学生想象万里江山一片白皑皑的雪景, 欣赏那洁净无瑕的环境美。再让学生通过读读、想想、说说, 明白因为雪下得大, 雪花不规则地重叠, 细看就给人一种毛茸茸的感觉, 亮晶晶是因为阳光放射出光芒。教师可指出:雪球儿既是“蓬松松”, 应该轻, 为什么说是“沉甸甸呢”? 有的学生立即就想到因为松树是四季常绿的, 它们的叶子一簇一簇, 雪花落在一簇一簇叶子上, 就变成蓬松松的雪球儿, 又因为雪下得大, 积在叶子上的雪多了, 又变成沉甸甸的了。 作者通过“毛茸茸”与“亮晶晶”、“蓬松松”与“沉甸甸”这两对初看不协调的反义词, 细读却是观察入微的自然写照的对比, 描绘了雪后世界的形态美, 再加上随风飘扬的雪末儿映着阳光, 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及孩子们欢乐的叫喊声, 这一切组成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有声有色的美丽雪景。我通过引导学生熟读、精思, 启发想象, 进行联想对比, 让学生陶醉于课文描写的雪景之中, 把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和美的熏陶有机结合起来, 增强了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四、培养小学生理解美的能力
所谓审美理解能力, 指的是对审美对象的一种理性的思考、认识、判断和评价能力。 它既不能归结为直观的感性认识, 又不能归结为简单的理性认识, 而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和谐统一。 语文课文有很多是描写正面人物的, 有的是英雄伟人, 也有的是普通人物, 这些人物告诉我们什么是心灵品质美、什么是行为举止美, 这就是写人文章所含的“道”。 “道”不能说教灌输, 不能拼凑文字或戴帽贴标签。 为了让学生受到深刻教育,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有目的的评议, 看清人物的内心世界, 从了解到理解, 从起敬到模仿, 懂得人生道理。如《一个苹果》一课, 塑造了8位可爱的志愿军战士的群像, 他们在极其干渴的情况下推让一个苹果。 如果教师将8位战士的感人之处一一讲述, 则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如果教师概括出他们让苹果具有阶级友爱精神, 则学生也许会无动于衷;教师若采用“先扶后教”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评议自己体会, 就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展开评议时, 教师要求学生始终抓住1个与8个、想吃与不愿吃、命令吃又吃不了这些矛盾, 展开想象, 评评战士们渴不渴, 该不该吃, 议议战士们是怎样想的, 这样“我想着别人, 别人也想着我”的阶级情谊就能为学生所体验。 至此水到渠成, “道” 已体会无遗。 教师又推波助澜引导学生再议, 吃不完一个苹果时, 连长为什么哭了, 那泪水为何是幸福骄傲的? 由于悟了“道”, 学生议到点子上:“连长为自己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之间充满着爱的温暖集体中而感到无限幸福, 为自己有这么多相互关心的好战士而感到无比自豪。 ”这样的评议, “道”悟得深刻, 学生也受到形象美教育, 培育了审美能力。
五、结语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都是古今中外优秀名篇, 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这些教材不仅体现了美、讴歌了美, 而且自身是美的结晶。 教师要发挥教材的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 关键在于引学生的情感共鸣。 没有美的情感, 教学必然是干巴巴的知识灌输; 没有美的教育, 教学必然是冷冰冰的抽象说教。 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审美教育, 加强对学生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 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体验到评判,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这样, 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2]盛新凤.让课堂诗情飞扬, 美丽流淌[M].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
小学语文审美素养培养 篇9
一、引导观察, 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是审美感官直接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 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 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
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可在观察中培养。为此, 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从观察静态美到观察动态美, 从观察自然美到观察社会美, 从观察外在形式美到体验内心精神美, 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特别是针对学生的感知心理, 尽可能多地利用电教媒体手段, 再现情境, 运用线条、形状、色彩、声音等外在形式, 具体、直观地再现课文中丰富多彩的形象, 使形象由语言文字的间接显现转化为一定的物质材料来直接显现, 增加强感知强度, 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氛围中, 通过视觉和听觉, 发现美和感受美, 从而提高审美感官的灵敏度、活跃性和统摄力。例如, 在观察形式美时, 先引导学生感知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响和浓郁的芳香等, 再引导学生观察客观事物结构的美———对称、比例、和谐、严谨等;在观察挺立的青松、高耸的灯塔等静态美之后, 让学生观察飘动的云彩、奔腾的河流、飞奔的骏马等, 感受到动态美是一种更生动的美, 充满活力的美。在引导学生感知内在的精神美时, 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明白:外在的美固然美, 但如果和内在的精神美结合为一体则更美了。如在《老牛》一课中, 对老牛有如下描写:“它走得很慢, 显得十分安祥, 它的瘦瘪的肚皮, 它的美丽的角, 它的干净的点, 借助语言训练进行。要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品味语言文字, 培养他们初步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渐懂得什么叫做审美。在教学中, 通过语言分析, 设身处地讲出语言所表达的优美感人的艺术境界来。从而唤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使他们动心动情, 在潜移默化中使欣赏美的能力得到提高。《少年闰土》一文中有一段文字:“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戴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 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 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段既有写景状物, 又有写人、叙事的文字所组成的画面, 给人的印象是极美的。作者精心选用了“深蓝”、“金黄”、“碧绿”这些具有鲜明色彩的词语分别修饰“天空”、“圆月”和“西瓜”, 这就使人觉得夏天海边夜晚的天空是那么高远而广阔, 大地是那么明丽而安谧, 给人以美的感受。在这幅优美动人的画面里, 静态的自然景物描绘与动态人物活动刻画结合在一起, 美丽的海边夜景和勇敢的少年和谐地统一起来, 构成一幅神异的图画, 给人一种意境美的享受。对这些句子, 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精美, 想象那美丽的意境, 既领略意境的美, 也体会到语感的美。由于我不是孤立地去进行审美欣赏能力的培养, 而是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 引导学生欣赏景物美, 体会语言文字的表现美, 所以学生不仅得到了审美能力的培养, 而且得到了深刻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注重分析, 在分析比较中培养审美判断能力
小学生由于感性知识贫乏, 抽象概括能力不强, 因此审美判断还是模糊的和不确定的, 有时甚至是轻率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对客观事物作具体、正确的分析, 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形成审美判断能力。如在教学《老牛》一课时, 学生对老牛就有几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有的认为老牛老实巴交、可怜巴巴的, 怎么是美的形象呢?有的则认为老牛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心灵美好, 是一种稳重的美、厚道的美。我便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写, 进行分析、讨论。经过分析、讨论, 学生便对老牛的内在美有比较统一的认识, 从而形成较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
四、发挥想象, 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不仅要求引导学生感受美、品味美、鉴赏美, 而且要求训练学生去表达美、创造美, 以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创造美是美育的目的所在, 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古人说得好:学以致用。发现了美, 还要能表达美、创造美, 才是真正完善、真正提高的美育。学生只有按照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方法发现美、表达美, 才是创新教育、主动精神的体现。想象是创造的基石,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 没有创造就没有文艺, 也就没有了审美。实践证明, 想象领域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思维的广度。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也不能只停留在感受和欣赏, 而是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创造的愿望, 为美的对象所感动, 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去创造美。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着美, 而课本中的文章更是美的典范。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 诗人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 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 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 这样, 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 展开想象的翅膀, 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 彩蝶翩翩起舞, 百花散发着芬芳, 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 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 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 然后让学生分组发言, 把每个人体会到的美一一表达出来。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从想象到创造, 更丰富了课文的内容。使他们内心中美的情感得以自然地流露和表达, 达到了美育的目的。
小学语文审美素养培养 篇10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老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们去感受美, 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观。人们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感受到客观事物的美的, 要想感受到客观事物的美就需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对客观事物产生情感, 所以, 教师要想达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目标, 就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同时激发学生们的情感。
例如, 教师在讲解《看菊花》这篇文章时, 就可以借助当时的季节是深秋, 而这个季节校园里只有菊花正在茂盛的开放着, 这时教师可以把菊花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们看, 让学生们在根据菊花的不同的颜色、形状和品种去感受菊花的美, 并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去校园里观看菊花的美, 让小学生们真正看到、摸到菊花, 从而对菊花产生喜欢的情感, 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观。
二、渲染教学氛围,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老师可以通过渲染教学氛围, 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情趣。由于小学生的思想都很单纯和幼稚, 他们的情感是很容易被激发的, 例如他们会对课文中出现的英雄起崇拜之情, 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起赞美之情, 对课文中出现的坏人起憎恨之情等。因此, 教师必须要有目的去激发小学生们的审美情感, 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情趣, 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加强。一是教师与学生互动, 鼓励探索。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学生总是被动地去接受重复的学习, 永远都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也不会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的, 所以, 在课堂上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们的好奇心, 鼓励学生进行提问, 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从而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二是学生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创造愉快的教学氛围, 要故意用一些附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们的情感, 让学生们放松心情, 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从而与教师进行心灵的对话。
三、带着感情朗读, 感受人物形象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老师可以通过让小学生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文中人物的形象美。教师在教课时, 多对小学生讲解反映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事物, 让学生在读课文过程中去体会文中人物的心境以及美好的场景, 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去感受人物形象美。
例如, 教师在讲解《黄河的主人》这篇文章时, 在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 可以借助课文中的内容来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 当学生读到课文中“黄河滚滚, 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 令人胆战心惊”时就可以借助黄河的壮观场面, 让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想象黄河这一伟大奇观, 而当学生读到课文中“他凭着勇敢和智慧, 镇静和机敏, 战胜了骇浪, 成为黄河的主人”时, 学生就会受到黄河主人的强烈的感染力, 对黄河的主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敬佩之情, 感情得到升华, 从而提高学生对文中人物的形象美。
四、启发想象, 培养学生创造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学生,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从而培养学生达到创造美的境界。要想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情感是审美教育的核心, 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渗透, 合理地运用情感去让学生启发想象, 利用课文中的情境去激发学生们内心的情感, 让学生在朗读中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 为学生创造美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 教师在讲解《清平乐·村膳》时, 通过让学生们带着感情色彩朗读, 去体会当中的诗情和诗意, 受到作者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熏陶, 老师可以启发通过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在头脑中浮现诗中的画面, 体会作者在当时的情境所要表达的感情, 从而实现创造美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慢慢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之情, 培养学生的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五、品词品句, 理解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品词品句的能力, 让学生能够根据语言的特点, 深刻体会文章的优美语言,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 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美好之情, 从而让学生对祖国美好风光产生无限的热爱之情和赞美之情。
例如, 老师在讲解《春晓》时, 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中的语言特色, 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于诗中的“处处闻啼鸟”“花落知多少”,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闻”“知”二字, 体会作者巧妙运用二字的用意, 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去体会诗人热爱春天之情和赞美春天之情, 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观。
写景散文常以生动的语言取胜, 而生动优美的语言总是靠优美的句式表现出来。有的句式对称, 讲究工整美; 有的句式参差, 讲究错落美……比如《雪》中是这样描写雪后的景色的: “山川、田野、树林、房屋, 全都笼罩上一层厚厚的雪, 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 树枝轻轻地摇晃, 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 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荡, 映着清晨的阳光, 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句式, 使得句子形象生动、对称工整。教学这类句时, 应反复指导学生朗读, 并结合雪景的录像直观感受和分析各分句之间的关系, 进而使学生体味出其美的韵味来。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 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 融会贯通, 并努力提高自身鉴赏美、理解美的能力, 这样才能把审美教育切实地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去, 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而言, 其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小学生学会对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字美进行欣赏, 不断提升小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 进而实现小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这些优美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这点来看,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培养, 使小学生自身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不断提升, 帮助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情趣,审美观
参考文献
[1]林建峰.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探析[J].读与写 (上, 下旬) , 2013, (19) .
[2]闫晓.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2, (15) .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美德熏陶;美化教学;培养能力
语文课是一门由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的特殊课。语文教学应重视美育的实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寻美的乐趣。
一、感知教材之美,在美德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所致力研究的一切美。教师应把语文看作美的载体,把语文看作一个美的系统存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从审美感知中获得美感,获取知识,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纵观语文教材,美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纯文学的美和文章的美。从语体学角度看,纯文学既文艺语体,其中包括叙事语体、抒情语体和戏剧语体,三者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纯文学的美集中体现在“语言——意象”上。一般的文章主要是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等。其中鼓动公文语体、通俗科技语体和文艺政论语体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他们的美集中在“审美——感情”上。文章中的情不是融于意象之中,而是与人、事、理相依傍。
2.语文教材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汉语教材形式美首先体现在字形、语音及其组合上。汉字是方块,能体现整齐、对称等形式美的规律。汉语语言丰富,包括声、韵、调,能带来形式美。比如律诗,有平平仄仄的对称呼应,有韵脚的重复回环,诵读起来有规律的节奏间隔,能造成抑扬顿挫之美。汉语教材的形式美还能体现在文章作品的起承转合的结构和叙事类的作品的悲欢离合的结构。它是抑扬顿挫之美在结构布局上的体现,切合我们民族由传统文化所铸造审美形式美。
语文教材的内容美表现在,语言文字能够鲜明生动地描绘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形象。如《爱的项链》展现心灵美,《三亚落日》颂夕阳美,能给人以如临其境般地想象。语言文字还能细致充分地展示优美,如《燕子》。还有表达壮美的,如《安塞腰鼓》等不同的形态美,给人各种不同的审美感受。
课文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美,那美不胜收的画面,精彩的修辞手法,鲜明的感情色彩,具有个性的人物刻画等,无不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语文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以致创造美,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美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语文兴趣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之美的同时,还要带领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神韵美,与作者发生感情上产生共鸣,更要在发现美的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美学渗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彼此成为审美对象,互相关照,互相感染,互相融合,形成美的艺术的教学整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四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以进行美育的实施。
1.引入佳境,激发兴趣。在这一阶段,老师积极引发学生的感情,使他们与具体课文建立审美关系。引发学生对课文感兴趣,唤起他们内在的审美需要和欣赏课文的热情。此时教师可直接把教材的美展示给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范读,朗读技巧较好的范读,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并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率先进入佳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若朗读条件较差,可借助放录音来弥补不足,配乐范读更有效。老师可选择意境相近的乐曲来播放,这就使审美客体通过音乐的优美旋律,在审美主体的脑海中更加形象,产生更加热烈的氛围。
2.自主欣赏,形成美感。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在上个阶段的基础上,不断地诱导学生自主地欣赏课文,这是理性的分析、讲解与欣赏性阅读、描述交错进行的阶段,也是学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过程。其中的关键是,此时的教学更要重视艺术,教学始终应在审美化、情感化的情境中进行。教师要逐步地把课文中的美突现出来,使学生自觉介入。如在教学《桂花雨》时,教师不宜繁琐分析,而应抓住文眼“乐”贯穿其中,学生精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几次“乐”的场景,适当点拨,使学生在欣赏性阅读的同时,被文章所表达的欢乐和谐的气氛所感染,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审美想象,从而形成审美化的教学情境。
3.深入启发,升华美感。在这一阶段,教师进一步深入启发学生,使他们的审美感受得以升华,这通常是在课文总结时进行的。但无论是课文内容的总结,还是写作特色的归纳,都不应是抽象的概括和枯燥的归纳,而应当是根据学生实际获得的审美感受,并饱含教师的审美感受而作的有血有肉的言语概述。
4.精心指导审美创造。教师对文章作归结,并非教学过程的终结。教师还应当在分析课文美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审美创造,把语文教学与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教师在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时,及时地进行口头或书面作文训练,一方面结合欣赏课文的感受,一方面调动有关的生活经验,有感而发,有法可效。在《桂花雨》一文结束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所写儿时快乐的童年生活的回忆,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有哪些趣事,写一写,并和大家交流。学生此时一定不会感到无话可说,因为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的审美感受已经被调动起来,并激发起他们创造美的愿望。
语文教学和美育是不可分离的。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使语文教学像春雨,像清风,像枫叶,像瑞雪,去开垦荒漠的心田,去涤荡污浊的心灵,使以静态的文字沉睡在课本中的美质语文,还其本色,以教者的才情,使语文教学具有美学风范,使学生真正地喜爱语文。
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 篇12
1.重视积累, 强化语用能力
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非常重要的内容, 而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首先就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积累的方法。因为只有做好积累工作, 才能让学生在语言氛围的熏陶中, 收获良好的语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机会, 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积累, 强化学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在教学苏教版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一文时,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本, 抓住文本的整体内容, 然后指导学生积累文本中的典型词语。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荒山野岭”“青山碧岭”两个词语时, 教师这样进行引导:“同学们, 请你们调动自己的记忆储备, 同时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试着将这两个词语表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通过讨论交流, 大家认识到“青山碧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绿树葱茏、生机勃勃的景象, 而“荒山野岭”呈现出来的则是没有人烟、一派衰败的情境。通过这样的比较描述, 学生对这两个词语有了自己的感触, 自然记忆深刻。而且在积累的过程中, 学生还提到之所以出现荒山野岭的景象, 和我们平时不注重环境保护有关, 所以我们应该多植树造林, 争取早日让“荒山野岭”变成“青山碧岭”。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 教师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引导学生想象, 实现了对语言文字的积累,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实现了语文素养的提高。与此同时, 让学生意识到植树造林、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也有利于学生思想意识的提高。
2.重视实践, 增强学习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教学,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亲自实践, 必将让自己的课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
在教学 《庐山的云雾》 这篇课文时, 首先教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然后找一找有哪些句子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多姿多彩, 然后想一想, 如果给你一支画笔, 你会怎样把它画下来。这样教师指导小学生边读课文边绘画, 最后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并且说一说自己这样绘画的理由。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的兴趣很浓, 有的学生笔下的云雾像一条条玉带, 这是绕在半山腰的云雾;有的学生笔下的云雾像一顶漂亮的帽子, 这是山顶上的云雾, 等等。经过这样的绘画, 学生对文本这一段落的描写, 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度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手,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这个教学实例中, 教师就抓住了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 引导学生用笔“说话”,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 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重视积淀, 提高人文素养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 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 这样逐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确定准确的认知, 重视指导学生的知识以及思想积淀, 这样才能充分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内涵。
在教学 《早》 这篇课文时, 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感悟鲁迅先生事事早、时时早的精神, 同时让学生深刻体会文本中蕴含的爱国情怀。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 教师没有直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深度阅读, 而是鼓励学生在课下的时间中, 自主搜集整理关于鲁迅的相关资料以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通过这样的安排, 让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了深刻的了解, 同时体会到在当时的背景下, 鲁迅的选择意味着他将经历一种艰辛的考验, 这样的环境当然要需要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这样的认识让学生对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也有了深刻的体会, 在这样的基础上进入文本学习, 自然会收获更多的感悟。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 教师将文本的内容进一步延伸, 让学生自主搜集课文的相关内容, 这样学生有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获得思想上的熏陶。同时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主动思考、探究, 增强了感悟语文的能力, 提高了语文素养。
4.重视拓展, 培养发散思维
小学生对于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这正是教师培养他们发散思维的有利条件, 那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就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注重问题的拓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 《泉城》 这篇课文的语言描绘中, 泉城是那样的美, 水流喷涌而出, 潺潺流动。面对这样的文字, 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泉城怎么样了?还有多少泉眼仍然涌动?又有多少已经干枯?”教师要求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说一说自己想象中的泉城应该是怎样的美丽样子。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 纷纷描述自己心中美丽的泉城。看见学生的情绪高涨, 教师又再次引导学生看一看现在的泉城, 让学生明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从而实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师一系列的问题拓展, 让学生的视野逐渐开阔, 思想逐渐深入, 这样的教学过程充分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优化自己的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其中的内涵, 从而帮助学生充分体会文本, 获得自己的独特感悟, 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重视积累, 强化语用能力”“重视观察, 增强学习能力”“重视积淀, 提高人文素养”“重视拓展, 培养发散思维”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小学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推荐阅读:
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08-05
小学语文审美教育06-27
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11-01
小学生语文素养06-24
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10-08
初中语文素养培养06-08
阅读教学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系08-12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05-23
小学语文作业习惯培养06-11
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