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文性培养

2024-09-25

小学语文人文性培养(精选12篇)

小学语文人文性培养 篇1

党的十六中全会中,首次将人文教育写入中央会议报告。如果要唤醒学生人文性的追求,对人文性的价值取向,针对新课改方案,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位。语文教育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才能促进学生人性化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只有将这一核心内重点挖掘,才能坚持伴随语文教育活动的始终。

一、人文性教育的独特的基本特点

人文性具有体现价值观,人文性是以高扬人生价值,以完善自我为核心理念,强调人的时代性,反映了人的超越性。人文性是反映社会越发达,社会进步标志。根据小学语文学科教改研究成果,教师要从科学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角度,针对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对人文性进行必要的探讨,与语文相结合对人文性进行一些的思考。

二、语文教育主体不要超过人这个对象

1.“语文三元论”的思考

将计算机、教师、学生这三者,结合为教育主体。有的老师强调多媒体的地位,提升计算机的教育地位,把人与计算机的地位平等化。这种思想极端地提升教育的科学性,而轻视了对语文教育重要性。为了避免使学生对人文性缺乏兴趣,就要让学生增强创新能力。二是人文性与科学性并重是小学语文教育着重探讨的。在人文性与科学性课堂教学中,首先学生说文享有思考学习的自由,其次,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学习思考。

2.“语文三元论”的结论

按照以上教育主体观,第一,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化工具,采取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营造有创新,启发生学建立情感,为学生创造人性化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探讨、自觉地参与研究活动。第二计算机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教师和学生才是人文性教育和学习的主体[1]。第三,在课堂上,教师多媒体的功能,可以将声音、图像、动画融化为一体,利用人机交互界面,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人性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1. 人文教育评价少,认识偏。

管理者对教育的人性化教育,评价少,认识偏,多数校长和少数教师认为:人性化教育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监督、鉴定和考核,是为了让教师听从管理者的安排。根本没有把提高教育质量,做为反馈信息,改进工作,评价作用的有效途径。

2. 没有合理性评价制度。

从评价制度结构来看,人性化教育的主要是一种单向的、自上而下的、鉴定性的评价。[2]缺乏充分的信息的评价,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认识,不仅没有形成反馈网络信息,而且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性化的教学评价主体,不可能反映人性化教育评价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充分挖掘人文性教育的养育点

首先,教育部门在小学语文人文性教材中,通过精选古今中外社会的、历史的文明精华,挖掘了大量的“人文养育点”。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课堂,将这些大量的“人文养育点”,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利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独特的人文体验。其次才是人文性的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发展人的情感精神,尊重人情感意思,启发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2]。教师在人文性教学时,要确立目标,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在感受人文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祖国的经典名著,传统文化,引用古典名著、《道德经》、《三字经》、古筝曲名、成语等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五、积极营造人文性教育的环境

1. 平等竞争,鼓励差生。

一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立的人格;二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我们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去关注每一个学生,从情感上感化学生,为学生营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三是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例如,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课文时,鼓励口语不流利的学生,上台演讲,加强口语锻炼,重点鼓励他们敢于挑战优秀的学生,重点帮助,给予肯定。如果从思想和行为上引导差生,从人文性角度关心差生,一定能促进差生产生的学习动力,这样,对差生的健康发展很重要。

2. 互生互动,友好合作。

一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利用各小组之间的互动,评价团体成绩,共同达成教学目,共同达成教学组织形式。二是小组合作,既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又可以作学习是新课程,是倡导人文性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要培养良好的人文性的合作学习习惯。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人文性教育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全面正确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在教育教学中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既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文本意义的理解,又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获得,精神世界的塑造,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人文性、工具性、科学化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讨的角度,对小学语文的人文性作以下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探讨

小学语文人文性培养 篇2

【摘要】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学科。语文课程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如何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统一”中国语言和文字博大精深,给人们带来诸多影响,因为人们之间的交流离不开语言和文字,而且人类的感情、思想以及精神都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再者,文字书信是当今时代流传的情感载体。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性

语文对学生而言,不但是需要学习的科目,更重要的是要读懂,学会运用,由于语文关乎一切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障碍,不论是考场上还是人生道路上,语文都很有可能成为学生的主宰者,如果对语文一窍不通,那么学生的未来望尘莫及。小孩子属于人生的敏感期,因此,小学是打好语文的重要阶段。但是,学好语文不能急于求成,非一朝一夕,首先得确定语文教学中是否有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点,如今的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导致对语文的工具性过于注重,而语文的人文性完全忽视。

一、提升课堂的艺术感染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小学的教育问题,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这方面问题着重提到人文性教学。现阶段属于新时期教育下的课程标准,不同于传统意义下的教学方法,其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把重点放在熏陶感染作用上,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更有价值性,要明白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细致观察他们独一无二的特点,尊重他们在学习中的独特经验以及思想。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是感性的,无规则的,跟自然科学的定理、规则和方法无法相提并论,更不能把它们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将语文一点一滴,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基础,不仅如此,通过文本可以使学生与作者、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沟通与交流,从而增进感情,因此,语文教学属于情感教学。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享受由陌生到相知这样奇妙的过程,文字非常富有感染力,学生若能认真读懂它,了解它,那么会让学生不由自主的跟着文字的节奏,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内涵,感化自己的思想。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内容许多学生表面上似乎已经接受,其实并非如此,要先激起学生的内心最大的潜力,教师就必须充分调动自己情绪感染力,使学生能够在健康与融洽的氛围里愉快的学习。如在教学文质兼美的佳作时,教师的责任应是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把作者寄寓的感情化为自己的情感。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对情感的引导、激励,就能够培养学生的亲情和爱心。慷慨激昂的教学,对学生内心深处脆弱的感情有极大影响,那么学生才会保持热情与自信的学习。最后,教师自身的内涵需要不断地提高,特别是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这样的教师才能最大的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对美的认知,从而让学生今后的生活中会自然而然地用美的眼光看待事物。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如此看来,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不仅受到知识的教育,还能帮助其得到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讲述课文内容时融入正确的价值取向的知识。例如,在教学中结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军神》等课文,引导学生从伟人的事迹中汲取丰富的营养,逐步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父亲的菜园》这篇课文,让学生从父亲坚韧不拔的品质中受到教育,培养热爱土地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

如今属于二十一世纪,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有着全新的变化,其中,教育界中健康心理品质和人格的培养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不论是著名的科学家还是政治家都提出,小学阶段受到的教育对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改革后的新课程标准教材中的内容异常丰富,其中包括心理素质教育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的将这些素材与新课标的概念结合起来,这样对学生形成独特的个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很大帮助,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用良好的心态对他人、对自己。如在《尊严》的.教学中,让学生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在《三味书屋》一课的教学中,可以把鲁迅小时候如何对待老师的严厉批评这一点提炼出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凡事多从自我找原因,决不能一味强调客观,从而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注重对学生体验的引导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也越来越标新立异,许多教学中的环节都是学生亲力亲为。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过于狭小,并且在无人帮助下完成,因此许多学生为了任务能够如期完成,都采用简便快捷的方法。例如,教师布置关于资料收集的作业时,学生不假思索的运用网络搜索,完全不用脑子思考。虽说这种方法确实能够轻而易举解决问题,可现如今提倡人文性教育,因此,我们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让学生以体验生活的方式完成任务。网络如此发达,学生难免会因为偷懒而敷衍了事的照搬网络中的东西,这样并没有实现人文性教育,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遇到任何事都通过生活中的经验去解决。

五、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做好学生的榜样,主动的接近“人文”,并且与学生加以沟通和交流,给学生多传授关于“人文”的思想,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人文”的习惯,使学生不断地丰富自己,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王新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J].西藏教育,(06).

浅谈小学语文的人文性 篇3

一直以来,我们大家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被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十分讲究字、词本身结构的学习,讲究某个词语是名词、动词抑或其他,讲究一句话的主谓宾结构,讲究语言本身的修辞运用。如此一来,语文老师也好,学生也罢,俨然成了一个个身穿白大褂、手拿手术刀的医生,为我们的语文开膛破肚,务求在语言使用时做到准确、明白。

但是,请不要忘记,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语文不仅应该注意语言工具训练,还要贯彻人文教育思想。众所周知,一位好的外科医生需要冷静沉着的心理状态,但是作为语文教授者或语文学习者,需要的是满腔的热情和激情。如果教师一味着力于知识的掌握,强调感知、理解、记忆、判断等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忽视情感、兴趣、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就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表现较为突出的是教师不顾学生的情感,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则被动地吸收,搞得筋疲力尽,无半点学习语文的乐趣。

最后,导致我们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对周围事物进行情感评价的能力,喜怒哀乐“不形于色”。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忽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日益凸显。究其原因,与我们的语文教学忽视了语文人文性的本质特征,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不无关联。

语文教学本身具有极其鲜明的情感色彩。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学的综合,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各种艺术形象的构思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文字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些都是具有感情的东西。因此,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之源,没有倾注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必然导致学生学而生厌,感情贫乏、冷漠,窒息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语文课是人文学科的基础课程,其教学要求及特点决定它肩负着发展和培养学生情感的独特使命,它不仅要教给学生雄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感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限于教给学生一般的语文知识,还要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看法,对文学的理解,对大千世界的感受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整个学习生涯的基础,而语文教学又是整个小学教育的重点。因而,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发扬小学语文的人文性,展现其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底蕴,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可喜的是,当前时下盛行的素质教育就为我们走出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指出了明路: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人文化改造,培育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那么要如何发扬人文主义精神,改进小学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呢?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小学语文教材。

要展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作为语文教学的教具——教材,就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底蕴。因为优秀典范的课文是陶冶学生心灵、净化学生情感的良好土壤,有了好的教材,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人文性。

从语文教材选文标准上看,小学语文教材入选的作品“有助于学生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事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献身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这些文章或是抒发了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如《草原》《富饶的西沙群岛》;或是表达对伟人、英雄人物的热爱、敬佩之情,如《十里长街送总理》《黄继光》;或是表达了对祖国繁荣、发展的欣慰和赞赏,如《参观刘家峡水电站》《昨天,这儿是座村庄》等等,这些情感丰富而且高尚的文章,成为学生人生观塑造、心灵净化的源泉。

面对这些如此优秀的课文,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一味紧抓着那些字词不放,弃它所蕴涵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底蕴而不顾呢?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呢?

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克服重智育轻美育的倾向,注意发挥教材美学方面的教育价值,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熏陶中,通过情感与认知的多次交互,使学生的情操得到不断地升华,以知促情,以情知理,建构学生完善的精神世界。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兴趣的诱因,它使人的注意、感知、思维倾向于某一对象,促进智力的更好发挥。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发掘课文的情感因素,营造情感氛围,使课堂的教与学笼罩在一种愉快和谐氛围之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这样,学生身上所蕴含的学习潜质就会得到全方位调动,就会“好学”“乐学”,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

那么,教师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结合一些优秀小学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幻想。想象和幻想是创造之母。要善于抓住课文的空白处和耐人寻味处,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怀疑“正确”答案,敢于打破“权威”是学生对学科有兴趣的表现,也是富有创造性的表现,这种精神怎能扼杀?

3.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勇于创新。有这么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位学生以“丢”造出“上学时,毛毛把爸爸丢了”的好句子,老师却用鲜红的“×”弄“丢”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如此一来又怎能奢求学生对学科有兴趣呢?

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感悟能力

情感是作者创作的灵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去探索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捕捉作者熔铸于作品中的情与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的目的。

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领会作者情感。诗人臧克家说过:“一文未成,多次痛哭,要写出感人的文章,自己一定要先感动过。”同理,教一篇课文,要使学生感动,教师必须先被感动。正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创作激情,与作者同欢乐、共忧患。

其次,在教授过程中,教师应以饱满的教学激情去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教师、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上课之始,教师可以以一段抒情性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授课所需要的情感氛围。接着,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并且指导他们有感情地读,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通过声音表达出来。然后创设情境,以境入情,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最后提问,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情感体验。最终达到深入理解课文,培养感悟力的目的。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通过自己的爱憎忧乐去感染、激发全体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受到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如结合《一夜的工作》《詹天佑》等课文,引导学生从伟人的事迹中汲取丰富的营养,逐步树立远大的理想;联系《补丁》《周总理的睡衣》等课文,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通过《卢沟桥的狮子》《圆明园的毁灭》等课文,教育学生毋忘国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长城》《草原》等课文,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秀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通过《小珊迪》《穷人》等课文,进行诚实守信与助人为乐的品质教育等。同时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品析,可以帮助学生认清人性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的培养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显得日益重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心理素质教育的素材,借助这些素材,加强学生个性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逐步培养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待社会,对待他人,对待自己。

如《三味书屋》一课的教学中,可以把鲁迅小时候如何对待老师的严厉批评这一点提炼出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凡事多从自我找原因,决不能一味强调客观,从而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学《登山》一课,应着力引导学生学习列宁面对艰难险阻的英勇无畏精神,引导学生克服消极情绪,养成勇敢无畏的心理品格;在《全神贯注》《李时珍》的教学中,挖掘出罗丹与李时珍强烈的敬业精神,引导学生克服浮躁、马虎的毛病,养成踏踏实实、孜孜以求的心理品格。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两者在语文教学中同等重要,不可以机械割裂开来。脱离了人文精神,只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学就会因为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沦为简单的排列组合文字的游戏;没有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性就犹如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只是“看上去很美”罢了。因此,两者应该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

小学语文人文性培养 篇4

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有其特定的阶段性要求, 小学, 特定对象, 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 单一的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是构成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的基础, 也是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的重要元素, 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不仅重视对于单—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的设计, 但它更重视的是各个实践活动之间的整体联系, 它们共同服务于一个目标, 于多样中体现统一。另外, 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作为一种应用性的实践, 它能够具体体现语文活动课程理论和语文实践性学习方式理论的实际运用, 应该为当代语文教育新理论与师生教学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那么其结果应该是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

二、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的必要性

(一)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来临, 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日益加深, 同时, 崇尚国学的风潮在国内再度掀起, 也带动了教育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中, 要求语文课程的设计应当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语文教育的特点, 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从而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意识, 并通过人文性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深对语文学科的理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人文性实践活动的设计来更加全面、充分的展示语文学科的内涵,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 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以达到语文教育促进学生价值整体发展的最终目的。

(二) 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重要途径

语文实践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当前不少学生不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认为学语文没意思, 比如一提作文就头疼, 还有学生认为已学过语文, 早会了, 为此听语文课当然提不起精神。伴随着这种认识、态度、情绪、言行等的相互体验而形成对语文学科的排斥的心理状态。而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将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主动实践兴趣与方法, 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当前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思想上轻视实践教学是小学语文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和有效落实的最大障碍。进行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对于各大教育机构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 需要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克服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从教育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里, 小学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 没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这造成太多的教师多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使得学生的个人创造性难以发挥, 造成了孩子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极大的缺失, 自主学习能力持续下降, 变成了死记硬背的机器。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中明确要求教师应该采取活泼生动的教学手段来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在现实教学中, 仍然有很大部分的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思想固化, 没有摆正自身的位置, 教师, 应当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导航者和辅助者, 而不是主宰者。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固化教育思想的影响, 不少小学学校存在着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 对实践能力培养轻描淡写或重视不够, 对学生也只是重视学习的结果, 轻视学习的过程。从而在教育教学的思想意识上, 把理论教学和理论教学管理放在首位, 而轻视实践教学和时间教学的管理。

四、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的建立

(一) 理论与时间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知道, 任何涉及活动都是从理论认识上的一种新的实践过程。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系统的设计也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是上文所述的语文活动课程理论和语文实践性学习理论。我们开始在中小学语文的人类实践活动安排的考虑, 并认为中国人文实践系统设计教学的需要, 他们是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系统的设计出发点。其次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和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的计划安排和实施过程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与法律的认知发展和技能形成一致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教材编写的理论。作为一种实践活动, 它还具有科学的范畴及其理论基础, 掌握设计理论是小学语文课程实践的系统设计的重要前提。

(二) 学科性原则:

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在活动内容上具有实践性, 在学习方法上具有多样性, 在学习功能上具有整合性。特别是活动内容应能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中各种矛盾关系, 对语文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新世纪是素质教育的时代, 是创新教育的时代, 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应该进行深入的改革与学科性方向的再度明确。在这个背景下, 继续贯彻过去流行的语文教学原则, 已不能适应新世纪语文教学的需要, 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语文教学原则进行适时的审思。如现行各版本的语文教材中的语文实践活动尽管主题各异, 形式有别, 但都把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作为重要的活动目标。这就从根本上抓住人文性实践活动的语文实践属性, 体现了现代人文价值观。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 在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的构建方面, 客观上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在语文实践活动设计的过程中, 教师应做到坚持原则, 具体实施, 良好反馈等细节方面的问题, 并持之以恒。总之, 在素质教育体系下,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基础上, 实现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协调发展, 是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可行思路。

参考文献

[1]张中原, 徐林样.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篇[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2]孔凡成.情境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教育评论, 2005, 1.

小学语文人文性培养 篇5

忠路民族小学 姚云香

新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国各地教育教学工作掀起了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高潮。语文教学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行为都有重大的突破。然而,当我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名词、新观点、新方法,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通过查阅各类工具书,让我对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二)语文的人文性

《辞海》中“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粗浅地说,人文性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工具是基础,是载体,是表现方式和传承的基本途径;人文则是深层次的内蕴,是潜能,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观念、扩大视野、净化思想境界、完善心理结构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有机的统一体。纯粹工具意义上的语言文字是不存在,也无法存在。反过来,没有语法规则的,没有语言规律的人文性也是不可靠的,是没有依附性的。

(四)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要想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还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生活情况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否则,就会走入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或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教学误区。人的一生的几个学习阶段的教育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比重是有所不同的。

小学阶段应以“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尤其要偏重于工具性,着重于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的训练。而人文性只是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辅助手段,潜藏于语文文本之中。

(五)、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语言的积累

积累,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接触和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语言的积累,应从两方面入手:

(1)重视课内积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选择了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小学生除了继续掌握一些常用的生字、生词以外,对于一些精彩的课文或片段,要熟读成诵。另外要逐渐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使学生在充分感悟和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重视课外积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引导他们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书”的习惯,并随时记下书中的好词、好句,养成随手查字词典的好习惯,为日常的语言交流,写作积累下好的素材。

除了阅读书面的材料,积累知识外,我们还可以从日常的言语交流中,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语言信息,要让学生做个有心人,随时随地记下自己感兴趣的语言材料。

2、训练学生扎实的语言能力

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要让学生多进行生生、师生、学生与家长的口语对话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还可以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另外在学生学习文本时,也可以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会留下许多的空白和不确定的因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情节去填补和丰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再造想象和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小学语文课本为小学生的书面表达提供了范本,学生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借鉴范文的形式,运用自己积累的素材逐渐模仿形成自己的书面语言。可见,学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不能机械死板地学。要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沟通起来,把学习内容与生活感受融汇起来。自己带着感情领悟了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感受交融了的东西,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

在小学语文教学突出工具性的同时,渗入人文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语文工具性技能知识的掌握、吸收,同时有利于小学生的个体精神得到充分张扬,开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真正提高语文素养。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没有或缺乏人文精神,无论他的知识多么渊博,他也不会造福于社会,甚至于会利用知识危害社会。所以,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与学习知识和技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的。

只有把“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语文课程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任何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或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教学倾向都是违背小学语文基本特点的。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应体现人文性 篇6

我国是一个有着深厚人文底蕴、久远人文教育传统的国度,语文学科历来是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习大量的范文,就是接触范文中先哲和时贤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就是用他们健康高尚的心灵世界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心理结构。而且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它需要以人为本的教育去适应它,并促进它的发展。因此,为实施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要关注人文精神。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性呢?下面本人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谈几点粗浅的做法和体会。

一、引入情境,渗透人文性

1.借助多媒体课件。有些课文文笔优美,感人至深,但离学生的生活环境较远,学生缺乏深刻的生活体验。这时借助精美的课件在教学中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文《生命桥》描写的是一群藏羚羊被猎人赶到深涧前,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老羚羊以生命为代价,用自己的身体为年轻的羚羊筑起一座“生命桥”。在初读课文、细读课文之后,我向学生展示了一段多媒体课件--在悲壮的乐曲声中,一只只年轻的藏羚羊踏着老羚羊的背跳过了山崖,而一只只老羚羊却笔直地坠落深渊。感人的画面配上感情诵读,使在座的学生无不为之动容、被其震撼!此时黑板上贴示“关爱生命”四个红字,无需多讲,学生已能体味到老羚羊的可怜、可悲、可敬及猎人的可恶,一种关爱生命之情油然而生。

2.学生亲身体验。亲身感受会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一次行动体验胜过一百句说教。课文《青蛙看海》讲了一只小青蛙由开始想看海,但惧怕山高,不愿登山,后来在小松鼠的鼓励下、指引下终于艰难地登上山顶,看到了美丽的大海。课文预示着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毅力。在课文的高潮处--小青蛙一级一级地向山顶登去。我们师生一起随小青蛙跳啊跳啊……渐渐地孩子们气喘吁吁,感到力不从心。我喘着气发问:“小朋友累了吧?我们不跳了,也劝小青蛙停下来吧!”孩子们有的说:“不能停,不能停!山顶快到了!”有的说:“停下来就看不到美丽的大海了!”还有的说:“小青蛙坚持住,我跟你一起跳!”不需老师赘言,一种奋发向上、永不停息的精神已深深扎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

3.注意课文的情感因素。“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的认知自我建构的过程,情感日趋丰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注重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阅读教学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真正触及心灵。

4.抓住每节课中人文教育的时机。教师在课堂上的激励与评价应具有人情味,富有人文色彩。当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满足,学习懈怠时,我会激励他:“你只想飞到‘树梢’吗?”(《小鹰学飞》)一句简单的问话,孩子便已明白自己的不足。当孩子有了精彩的回答,噢称赞道:“你送了一片多么芳香的‘花瓣’给老师呀!”《花瓣飘香》)当孩子们通过努力终于学会了一篇文章,我相机说:“孩子们,我们终于登上了一座‘山顶’,,看到了‘美丽的大海’,你们开心吗?”(《青蛙看海》)这些似乎只有师生间才懂的“暗语”,会激励学生勤学上进。

二、课外延伸,深化人文性。

人文性教育,不应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课文的教学中。那样的人文积淀,似水上浮萍。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便离不开课外这个大课堂,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舞台,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践。

1.课外阅读人文素材。像李吉林老师主编的《语文课外补充阅读》与苏教版语文书相辅相成,涵盖了人文教育的诸多方面。其中有崇尚科学的,有鼓励孩子探究自然奥秘的,有激发爱国之情的等等。这些文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其视野,也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极好的教材。

2.作业设计人文题型。如《燕子》一课的作业我是这样安排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课文录音;(2)根据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描写,画出燕子的外形;(3)模仿《燕子》一课的写法,写一篇介绍小动物的短文;(4)对本文的优美词句进行摘抄;(5)查阅有关燕子的资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其中一两项认真完成。

3.开展语文实践人文活动。如提倡学生给过生日的亲人写信,以加深亲情;给弱小的主人公写信,以培养学生在接受别人关爱的同时,也去关心别人,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也可以让学生走上街头做些环保宣传,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篇7

但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人文性理解产生了误解。当前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 强化人文的感悟, 在教学一篇课文的时候, 往往更多地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 课堂气氛也变得喧嚣热闹了许多, 他们以为这就是新课程、新理念所带来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其实, 这种偏向于人文性的开掘, 抛开语言文字的本体, 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 恰恰是把人文性给架空了, 是一种喧宾夺主的做法。

下面就谈谈自己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的几点认识。

一、要正确理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内涵

人文, 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 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 人文, 即重视人的文化。作为一种朴素的习惯和意识, 古今有之, 中西有之。而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 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阐述, 具体理解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以人为本;二要突出文化性;三要突出生命的价值。即:

第一, 突出了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并以此理念贯穿全部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语文课程以人为本, 在教学活动中, 师生双方都应受到关爱、尊重、理解和信任。

第二是体现在文化观上。既关注民族优秀文化, 又主动吸纳全人类优秀文化。规定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在课程目标上, 则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元文化, 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第三是生命意识。人文性的基石是人性。它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 承认个体差异, 重视个体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教材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 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上述这些观点, 都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二、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新课程实验教材围绕专题组合单元, 各单元之间体现了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的整体推进, 语文能力的螺旋上升。这些都为教师的教学留下了空间, 更需要教师寻找人文精神与语言训练的契合点来展开教学, 充分发挥学科的基石作用, 让语文教学焕发出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去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1. 以学生为主体, 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愉悦之感

兴趣和愉快是人的最主要的积极情绪。能引起兴趣的情境, 往往也能令人愉快, 而能令人愉快的情境, 也往往使人感兴趣。因此,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兴趣和愉快经常伴随出现、相互补充、相互作用, 营造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最佳时机和成长的最佳情绪背景, 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组织语文教育活动。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 就是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 使他们能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而教师要以学习者的姿态,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体验, 珍视学生的个性化感受, 并注重挖掘有价值的地方加以引导, 能让他们愉快地学习与探究, 那么学生探究性学习兴趣及人文素养也会随之提升。在新课程

理念的引领下, 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会学、主动地学, 这无疑是我们的明智之举, 更是我们应尽之责, 但凡事总得有个度, 我们切不能无视教师的引导, 而一味追求那种热闹空洞的新课堂。著名美学家王朝闻曾说:“在独处宁静情况下, 壁上的斑痕也能引起我的注意, 一经凝视, 斑痕可以线性化为生动的新形象, 它是平时构想不出的。”试想, 如果不是凭借“独处的宁静”, 会有如此美的体验吗?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一些自己的空间, 给学生一份“宁静”, 让他们也去凝视课文, 引领他们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进入文本的内涵。比如学习《桂林山水》一文, 文中佳词美句不胜枚举, 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大胆想象, 描写桂林山水的美丽, 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这样的文章用得着教师反复讲读吗?那么, 放手吧!让学生去反复朗读、体会、思考, 让他们在读中寻美, 越读越美, 越美越读, 使他们能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体验。这样, 学生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避免了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又自然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2. 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皮亚杰认为:“人对客体的认识是从人对客体的活动开始的, 思维、认识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人的思维、智慧实际上就是人的外部操作活动内化的结果, 没有儿童的外部活动, 就不会有儿童思维和智慧的发展。”有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时, 先是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 思考: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 让学生画一画爬山虎的脚, 用动作演示它是怎样爬的, 再对所画的作品进行讨论评价, 交流后,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 进一步验证其答案的准确性。最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爬山虎脚的特点及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这样, 学生在读完课文后, 通过画一画、演一演的活动, 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 通过读、画、演、再读等一系列活动后, 也就能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精妙及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发展了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关注人的自然发展, 感受生命的美丽, 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与个性

新课程明确规定, 在教学过程中, 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等, 都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因此,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 除了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外,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较强的适应能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让他们体会学习的乐趣、生活的快乐、工作的愉悦。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4. 根据文本特色, 实现情与理的最佳结合, 进行情感的熏陶和内心的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都各具特色, 或大量运用华丽的辞藻来表现美丽的景色;或抓住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鲜明的形象;或通过借物喻人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文本中的素材, 巧妙地引导, 根据文本特色, 实现情与理的最佳结合, 在无形之中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例如《晏子使楚》一文中, 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句子很多, 但学生感悟最深又具文本特色的是晏子的语言, 晏子跟楚王的三次交锋, 层层深入, 环环相扣, 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晏子的机智、不畏强权。把握这一条主线, 再适当补充关于晏子的其他资料, 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充分的时间、充足的空间展开对话。从人物的语言入手, 充分展开, 层层深入, 体验晏子的智慧, 感悟语言的巧妙。同时, 理解语言可以重话轻说、急话缓说、假话真说、直话曲说, 形成了“语言—情感—语言”的回环, 体验了语言的艺术。

5. 让人文性与工具性能够和谐统一

语文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 只有与人文性统一, 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中的人文性, 也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 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 源远流长, 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培养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因为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和能力, 这是工具性;又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是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 人文性是“里”, 工具性是载体, 人文性是灵魂。工具性如“皮”, 人文性如“毛”,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工具性如“肉”, 人文性如“血”, 有血有肉, 才是鲜活的生命。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没有了工具性, 便没必要设语文课, 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有了人文性, 语文课就只有孤立的字、词、句, 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 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恰当的做法是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 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 吸收人文内涵, 培植人文精神。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性 篇8

一、在字、词、句中感受人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 可着重考查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 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例如, 在四年级上册《猫》这篇课文, 其中有两句话:“我一向很讨厌母鸡。”“我再也不敢讨厌母鸡了。”这两句话的出现, 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何其明显。何以对“一向讨厌”的母鸡“不敢再讨厌”了呢 ?“不敢”一词大有韵味。如果作者说“我对母鸡不讨厌了”, 这样表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一个“不敢”就掺进了“畏惧”的因素, 但这里是因尊敬生畏惧, 是对母爱的敬畏。由轻蔑到敬畏, 作者的情感更加高尚、纯洁。这一情感的变化反映出了伟大的母爱和不容亵渎, 无须多说什么了, 天底下哪位母亲不这样的 ? 对“不敢”一个词语的品味, 既凸显出了表达效果, 又熏陶了思想感情。

又如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厚友谊呢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一个“唯见”, 一个“更尽”, 凸显出了鲜明的画面感:前一首诗表达朋友的船已渐渐远去, 而诗人却站定送别, 看着船渐渐消失在眼前, 此时他眼里虽然看到的是长江天际流, 想到的却是渐渐远去的朋友。朋友走了, 他的心仿佛也随之而去, 身体就这样久久地站着, 站着……后一首诗──为朋友饯行, 酒已然喝了很多, 不能再喝了, 而诗人还在那劝酒, 作者的想法更是令人动情:就再多喝一杯吧, 此去安西就再没有老朋友与你相伴同酌共饮了, 今天就喝个痛快、尽兴 ! 这看似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唯”“更”二字, 友情之深、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二、在朗读、诵读中抒发人文

俗话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语文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语言这门工具, 同时也是陶冶思想情感的过程。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 自然会有所感悟, 逐渐培养出情感。对于情感浓郁的课文, 入情入境的朗读, 是作者与学生之间心灵交流的桥梁。

如四年级上《去年的树》, 文中鸟儿为了寻找它的好朋友——树, 分别问了树根、大门、小姑娘。课文的内容都是千篇一律的问, 对鸟儿的描写少之甚少, 可它的内心疲惫不堪可想而知。一路的追寻, 几乎让它忍受不住, 越来越浓的失望, 越来越强的悲伤, 充盈了它那小小的心房。如果学生体会到了这些, 不仅能把课文读好, 更能使他们体会到失去友情的悲伤。还有许多文章, 语言的情境感特别强烈, 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 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问题的把握。”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一定要重视朗读的作用, 注意对学生平时课上诵读的及时评价, 鼓励学生多诵读, 在诵读中增加知识与情感的积累, 培养语感, 加深对文本的体验与领悟, 培养人文素养。

三、在课外精读中表达人文

教师在备课时, 要从整体入手, 首先确定全文的人文学习目标, 因为教材不过是个例子, 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会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科里亚的木匣》, 倘若过分强调作品的历史背景, 就会使学生把过多学习的注意力放在战争的残酷上。其实课文中关于战争描写的句子随处可见:“战争开始的时候, 科里亚刚学会数数。”“科里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因为德国法西斯快要打到他们的村子了”……虽然课文的历史背景与主人公科里亚的“埋木匣”“挖木匣”是密不可分的, 但本文的主要教学重点应放在最后得到的启示“时间周围的一切, 都在起着变化。”教师应从关键处入手, 精心展开局部引导, 抓住重点, 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四、在畅谈感受中提升人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以课文为学习工具, 来陶冶学生的人文性修养。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传播真善美, 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培养, 促使学生的情趣和健康的个性逐步提高, 培养并形成人文素养。教学过程中, 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只有语文知识, 还要有对人生的感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对生活的感悟一并传递给学生。这样学生对语文课堂有了高尚的追求, 对课本内容有了探索的热情, 对学好语文有了奋进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而这也是他们进取的动力、提升语文素养的催化剂。

摘要: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统一的基础学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到保持二者统一的前提下, 如何更好地发挥人文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是值得我们教学者认真思考和探索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人文性

参考文献

[1]刘铁芳.人文陶冶如何可能——当前小学语文教育问题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2 (4) .

[2]王益才.浅论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理解[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07 (8) .

小学语文人文性培养 篇9

如何改变科学探究中人文性的缺失这一薄弱环节,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尝试:

一、巧妙引领, 树立人文主义的探究理念

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必然有其人文性。科学的这种人文性着重反映在精神方面, 所指向的是科学素养的培养, 例如实证意识、质疑的精神、善待环境、关爱生命等。无论教师是在指导探究, 还是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 都必须树立人文性的探究理念。

1. 教师必须具备科学的素养。

教师的科学素养决定着学生科学学习的有效性。教学《马铃薯在水里是沉还是浮》一课, 教师指导学生取一部分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放在蒸发皿中蒸发, 最后留下白色粉末。学生猜测是食盐, 教师告诉学生老师的确在水里放了食盐, 得出结论:水里加入一定量的食盐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很显然这一环节存在严重问题:白色粉末除了食盐还有很多可能。显然教师的实证意识、探究精神很欠缺。换个设计:当学生猜测是食盐时, 教师反问:你怎么知道是食盐?学生可能回答:因为是白色的。教师再问:白色的就一定是食盐吗?于是学生通过再一次的探究, 得出结论:这种白色粉末可能是食盐。但相比之下, 后一种教学方法肯定更利于学生成长。

2. 学生的科学素养亟待引导和提高。

不少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科学研究的结果进行交流。例如教学动物单元时, 有的学生在汇报交流时坚持“有的蛇有四只脚, 能在地上快速奔跑”, 这位学生善于观察, 但将自己已有的经验当成了科学知识。其实学生看到的是蜥蜴。学生往往还会将感情当感知。例如在《各种各样的花》中, 学生的记录里会出现“这朵花很大, 颜色很鲜艳, 很漂亮”这样的语句。

二、富有变化,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乐趣, 增长探究能力, 获取科学知识, 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针对不同特点和能力的学生, 教师提供给学生探究的内容可以多样化, 共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例如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单元, 要求学生种植凤仙花, 但凤仙花的种子很难获取。于是笔者决定用油菜籽代替, 要求学生都种植油菜籽, 因为油菜籽比较容易得到。有学生提出来能否用大豆、稻谷、花生等代替, 考虑到这些种子成活的概率较小等因素, 为避免实验不成功, 便要求学生统一种植油菜籽。其实为何不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呢?也许学生选择的是失败, 但失败很多时候是一种更难能可贵的收获。

由此可见, 教师的“教”要体现人文性, 对学生探究的方式并不能作统一的要求。只有以人为本,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不同的人在科学的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才能有实现的可能。

三、选择合适内容, 渗透科学探究的人文关怀

教师在探究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环境, 探究的内容也要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1. 让学生懂得关爱自然、善待生命。

例如采集各种各样的叶、寻访小动物、观察蜗牛蚂蚁等活动, 教师要在活动之前强调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要求, 在探究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活动后的总结评价也要涉及人文性的内涵。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形成善待环境、善待生命的科学素养。

2. 教师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如在《各种各样的液体》一课中, 要求学生学会观察液体的一般方法:看、摸、闻、尝等, 但并不是所有的液体都是用这样的方法, 我们不了解的液体, 是不能用这些方法去观察的, 否则容易引发意外。教材中就警告学生:“对于一种液体缺乏了解时, 不能轻易尝或闻。”在四年级下册《电》这一单元, 教材中前后7处提到了安全用电方面的常识。作为一个科学教师, 就必须领会编者的意图, 在科学探究中渗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四、注重过程, 建立多元发展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探究的评价, 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 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

1. 关注探究过程。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 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例如在教学《造小船》一课中, 让学生课外探究:怎么样能使小船更平稳、装更多的弹珠?课后进行反馈评价时, 我们所要关注的并不是小船到底能装多少货, 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怎样解决问题的, 比如“要装更多的弹珠要采用什么办法”、“怎么样才能克服弹珠会滚动的问题”等有价值的问题完全有必要纳入评价内容当中。

2. 多元化的评价。

科学课的评价的内容要全面化, 要全面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水平。评价的主体也要将原来单一的教师评价改为到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 家长评价, 社会评价等。新课程标准中十分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 并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

小学语文人文性培养 篇10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日前在上海召开的教学研讨会上, 就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 对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中小学应有不同侧重。顾明远说, 语文既是工具又是文化, 两者不能偏废。但目前很多中小学没有掌握好语文工具性和文化性这个度:小学语文课过分重视内容的文化性, 不重视字、词、句的学习;中学语文课则普遍把课文分析得太碎, 把课文肢解了, 分成这个段那个段, 找出中心句、关键词, 完全用考试的套路来讲课文, 影响了学生对课文整体文化内涵的理解。顾明远指出, 对于语文的工具性和文化性, 不同年龄段应侧重于不同方面:在小学, 要更多地重视语文的工具性, 让小孩尽早掌握最基本的字、词、句、章, 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到了中学, 在继续重视语文工具性的同时, 要教育学生理解语文的文化内涵, 并且通过语文了解我国的文化精粹———特别是文学名篇名著。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学语文人文性培养 篇11

语文的人文性很强,而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通过加强人文性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语言文字、思想理念的熏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对于人文性教学研究,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人文性思考

前言: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虽然很多学校的小学作文教学革新都体现出了百花争艳景象,但在传统理念、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很多教师都难题突破传统标准化、程式化教学模式的束缚,也往往忽略了人文性思考,进而使小学作文教学陷入了“以文为本”的困境。

一、恰当选择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真性情

首先,只有积累新颖、丰富的素材,才能够创作出独特的文章。为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水平,为其选择更合适、多样化的文学作品,进而在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写作空间的同时,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三观,进一步锻炼其运用语言的能力。比如,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人物传记,可以使其对人物的生活经历、历史背景等方面有更全面的了解,不断从其经历中吸取正能量,并积极将伟人作为自己努力、奋斗的榜样,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也对自己有更透彻的认识[1]。

如:在引导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其实就是在与作者本人进行心灵交谈,通过阅读,能够让学生对聋哑人生命的不幸,那种坚持梦想、不忘初心,努力去中帮助更多人的那种思想、精神有深入的了解。从海伦·凯勒的书中,学生可以真正认识到虽然现实是残酷的,但他却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只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只要能够勇敢的面对、接受挑战,一定会遇到更美的风景。

其次,通过阅读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诗词歌赋中那些押韵、夸张等手法也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让学生在创作中更积极的去追求语言的生活形象与和谐的韵律。比如:通过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能够让学生对登高、插茱萸、赏菊这些重阳节的习俗,已经中华传统节日的来历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也可以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与传播。此外,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国家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并进一步丰富其生活阅历,从而写出更加触动人心的文字。而在此基础上,学生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与判断力,写作的作品既可以摒弃浮夸做作,也能够体现自己的个性特点。

二、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坚持以生为本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自己知识一个引导者,要想得到真正的成长,还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全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掌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权[2]。

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的完成作文,不论是题目的选择,还是素材的搜集,都试着让学生独立去完成,要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予其一定的独立空间与时间,让其自主的去领悟和构思文章结构,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与创新力才不会受到限制,才能够独立的去发现、解决问题,真正获得成长。在文章完成后,教师可以通过自主批改、学生互相批改的方式来对文章进行一遍遍的修改,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批改中发现自己,或是对方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一定的反思,也能够确保每位学生的文章都能得到公正、客观的批改,并逐渐懂得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别人的优缺点。

其次,教师在进行作文讲解时,也要注重细节的剖析。一篇好的文章,其关键在于主题思想、创新意识,以及真情实感等方面的综合评价,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能够让学生在写作、评价过程中,懂得抓住关键点,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着重考虑,给出客观、综合的评价,进而在帮助别人发现、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提升[3]。

三、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发挥学生想象力

语文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也正是生活的丰富多彩,才为语文知识赋予了生活化的气息。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全面激发、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应重视起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探究,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写作灵感。比如,可以在授课中穿插一些简单有趣的小游戏、辩论赛,或者是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小品表演等,这些新颖、丰富的教学形式,在给予学生更多感想与体会的同时,不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此外,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不断的去接触社会中丰富的人与事物,进而让学生在更大的课堂学习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获得更多的启发与灵感,从而写作更真挚、生动的文章,促进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结 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加强作文教学的人文性教育,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力、想象力的积极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拓宽其学习视野,让学生在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作,进而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与语文思维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光亮.对小学语文作文“人文性”教学进行思考【J】.新课程(小学版),2010(7)

【2】陈磊.小学语文作文“人文性”教学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5(1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12

一、经典美文, 培养人文精神

(一) 走近亲人, 感悟浓浓亲情

亲情是润物的细雨, 醉人的春风;亲情是一缕阳光, 一泓清泉。在浓浓亲情的呵护中, 一个个幼小的生命由第一声响亮的啼哭, 长成英俊的少年, 妙龄的少女, 生命之花在亲情的浇灌下出落得如此娇艳。引导学生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亲情, 体验平凡生活中的亲情。享受亲情, 珍惜亲情, 陶冶了学生美好的情感。

(二) 走近社会, 感受人间真情

在现在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世界, 有人惊呼人性的泯灭, 良知的沦陷。方寸之地, 大千世界, 一个个小小的真情故事, 告诉我们一个不变的真理:人间还是好人多, 人间处处有真情。播种爱, 便收获爱。为了让这个真理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扎下根, 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 充分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成直观、形象的音像画面, 向学生充分展示一个充满真情的社会。

(三) 走近自然, 培养完美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属于人文教育的范畴。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世纪之初就提出不同凡响的美育完美人格的主张。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近自然, 亲睦自然, 在大自然中领略无限美感, 这样能使学生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形成完美人格。

二、优秀古诗, 培养人文精神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它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是小学生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古诗教学的目标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感悟古诗的意境, 提高审美素质和陶冶性情。因此, 我认为古诗教学应该以人为本, 强调学生真情实感的体验和深邃的意境把握, 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发展他们的思维, 锻炼他们的能力,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变“讲堂”为“学堂”, 在古诗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 巧妙引入, 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教师可根据不同古诗的特点, 灵活选用最佳导入方法。上课伊始, 设法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如:《宿新市徐公店》可采用赛诗的形式, 让学生背诵所了解的描写春天景物的诗引入新课。《望庐山瀑布》可采用看录像导入的方法, 学生在看了有关庐山的录像后, 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

(二) 朗读古诗, 品味诗意

在课堂上,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练习朗读, 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还能加深对诗的内容的理解,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

(三) 画演古诗, 交流创意

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清新的山水画, 抑或是一幅淡雅的田园风光图。因此, 理解品味好诗句, 便常常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美妙的画面。

为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选进教材中的部分古诗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可表演性强。让学生把古诗编演成一个故事, 学生则能展开丰富的联想, 理解诗意, 充实内容。

三、诗乐一体, 升华意境

音乐是开启人们情感闸门的钥匙。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是首送别诗, 诗人与故人的离情别绪, 完全寓于天水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中, 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 使他们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 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畔、黄鹤楼下, 学生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的情景。虽然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 然而诗仙李白仍伫立江边, 遥遥凝望。

上一篇:临床中医下一篇:网络互动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