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文性

2024-05-19

高中语文人文性(共12篇)

高中语文人文性 篇1

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统一, 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但传统的语文教学却过多地强调工具性从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结果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肢解课文, 繁琐的分析与刻板的训练让学生对语文教学失去了兴趣。而不少教师又都走向另一个极端, 谈到工具性, 便认为是技术主义, 于是语文又成为了“人文性”的天下, 导致语文教育的目标逐渐被淡化。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 语文教学呈现出更多的人文性是时代的要求。因而,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有必要明确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 在充分挖掘文本人文性的基础上落实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 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第一, 语文本身就是语言工具的一种, 不光是人用以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 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态, 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是学习其他科目所必备的。语言与人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 因此语文的人文性也能够影响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从整体上讲, 语文作为工具能够呈现人的思维理念, 价值观与追求, 最终实现对人的重视与尊重。

第二, 语文教学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语文能力, 同时还要明确语文知识在语文活动中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与态度。语文的人文性不能脱离语文的工具性, 教师不能脱离语文知识而对人文性进行单独教学。

第三, 发掘人文性的内涵必须紧紧围绕着文本, 不能在脱离文本的基础上直接讨论文本中的思想内涵, 否则不能够对文章进行透彻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家庭环境与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必然会对课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产生不同的理解, 如果不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 很容易形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因此,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的语言表达形式与文本对话中的情感。

第四, 解读人文性的内涵是不能被割裂的。尽管每篇课文中的人文性都是较为丰富的, 但从整体上看, 语文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文内容都是不成体系的。如果将人文性作为割离的内容进行学习, 语文课就会成为政治课, 最后成为枯燥的说教。语文课的人文性内容的传达只有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教学相互结合, 才能够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第五, 从教学方式看, 人文性的熏陶不能是单纯的说教, 抽象的说理与机械的灌输都不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 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自己的阅读与赏析, 借助语言文字平台, 逐渐领悟文本。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相互统一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坚持三个“回归”原则。

第一, 从语言到思想再到语言回归。语言与思想是相辅相成的,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必须突出语文的工具性, 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培养语感与能力。通过强调语言与思想的结合, 最终让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统一。

例如在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一文中, 记叙了东汉末建安年间, 庐江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而双双殉情的故事。学生进行阅读之前,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汉乐府诗歌形成的年代与历史背景, 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主人公的情感起伏变化, 最后再分析当时的民众创作诗歌的情感基调 (以哀悼为主) 。除此以外, 也要让学生领会封建家长制对当时年轻人的伤害。学生要通过分析诗歌中出现的词语使用特点与文章的语序结构, 欣赏与领会汉乐府诗歌独特的语言魅力。

第二, 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回归。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分析课文的整体把握与局部分析的利弊, 并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让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让其优势互补。如果片面地强调语文的工具性, 离开文章的整篇思想内容去孤立地讲句子结构, 做局部地训练, 不仅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还无法把握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生的局部训练越彻底, 越有利于学生把握整体。只有大量地与灵活地进行局部训练, 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

第三, 从语文到生活再到语文回归。语文是来源于生活的,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教师与学生的大语文观念已经形成共识。学生阅读课文从根本上说是出于实际生活的需要, 也是认识世界的方式, 要依靠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原有知识积累与文本进行对话, 从而构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三、结语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和语言能力, 阅读始终不应该离开自己的生活。要掌握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 既要让学生重视词句训练中的积累, 又要引导学生重视生活的感悟思索。

参考文献

[1]付翠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探索[J].中国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2 (01) .

[2]丁浩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探索[J].高考 (综合版) , 2013 (01) .

高中语文人文性 篇2

内容摘要: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旧的作文教学模式,必须逐步引导学生开创新的思维方式,必须重视学生写作材料的积累,必须鼓励学生表真情、写个性文章,必须重视学生的创作成果。关键词:人文性作文教学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往往比较重视其工具性,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的人文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中认真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是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性的重要内容。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人文性呢?我认为,要做到五个“必须”:

一、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旧的作文教学模式

不少教师都有自己一套比较稳定的教学沟通模式。这种模式就是教师在预定的框架中,垄断了沟通,这实际上是单向的沟通。教师是权威,学生与教师不是平等的。比如:在作文教学中,什么样的作文是规范的,怎样写才是好作文,如何统一标准规格等等,都由教师事前告诉学生,再由学生去写作,使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象大批量生产的复制品一样,毫无个性。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概论》一文中,程红兵老师提到: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这段话就是对旧的教学模式的批评,更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的体现。尤其是最后两句,对作文教学很有启发。学生是人,人是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尤其是有个性的。他们的作文也应该是富有创造性的,应该是千姿百态的。

二、必须逐步引导学生开创新的思维方式

现在的学生从小到大,基本处于传统的旧模式的教育中。尤其到了中学,思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固有定势,想一下子改变过来,学生可能会不适应。学生已经习惯于单一的思路,固定的思维方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思维的氛围。

短小精悍的奇文趣事,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好材料。如马克吐温的趣闻,其中一个趣闻是:有一次,马克吐温向邻居借书,邻居说;“可以,可以。但我定了一条规则:从我的图书室借去的图书必须当场阅读。”一星期后,这位邻居向马克吐温借割草机,马克吐温笑着说:“当然可以,毫无问题。不过我定了一条规则:从我家里借去的割草机只能在我的草地上使用。”我把马克吐温的这个趣闻交给学生并将马克吐温回敬邻居时所说的话省去,由学生去设想。我鼓励学生说:看谁像马克吐温那样回敬得幽默、有趣。结果,学生反映很活跃,发言积极。这样以另一种方式为学生创造和谐轻松的写作氛围,学生们一旦放松了,就有了激情和兴趣,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只要坚持多种形式的训练,学生就会逐渐学会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多向思维去思考问题。学生的思维单一,是写不出好文章的。现在高考和中考的作文基本以话题作文为主,就是为了给学生以广阔的创作空间,这是实际也是体现了教改的方向。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中要逐步引导学生改变旧有的思维方式,努力开创新的思维方式。

三、必须重视学生写作材料的积累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中说:“作文必有可写之材料。”部分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疼,觉得没东西好写。出现这种情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材料积累不够。没有积累,学生作文就成了“无米之炊”。新《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作文指导时,重视学生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作文指导不应该仅仅限于每学期那十几堂作文课,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课外的积累。1 只在上课时强调学生要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而没有具体的指导是不行的。比如,平时可以教他们如何剪报,指导他们分阶段阅读课外书籍,给他们布置一些简单的社会活动及调查等。实践证明,具体的指导比语言上的强调要有效得多。

四、必须鼓励学生表真情、写个性文章 造成学生写作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个人爱好和情趣。唯一标准就是要求学生写正面、写好事,中间过渡,头尾呼应,结尾抒情议论点题等等。这样,学生怎么能写出有真情、有个性的文章呢?

叶老在《作文论》中说:作文必须“写出真诚的自己的话。”新《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它建议教师让学生讲真话、讲心里话。鼓励学生不讲套话、空话,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感情,在对社会真切的关注,对生活真情的感受,对美的真挚的追求中,表现自我个性。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当然,鼓励学生表真情的同时,还要注意在精神上,人格上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防止学生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五、必须重视学生的创作成果

学生的作文是学生的创作成果,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对学生作文认真批改是对学生创作成果的尊重。我要求学生用作文本写作文,教师批改作文采用笔改和面改两种方法,对作文只做部分改动时可以用笔改,需要大改动时用面改。事实证明,老师对学生作文的重视,也会使学生认真保管好自己的作文本。每个学生一个学期一本作文本,三年下来,就是一本“文集”。且不论作文水平的高低,都是学生自己的创造成果。有的同学将自己的“文集”装订得很精美,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引导学生注重知识、能力、素养的统一,通过作文去表现学生聪颖的智慧、鲜明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才能使作文教学取得成功。参考资料:

1、《中学语文教学论》

2、《谈语文人文性教学》

让高中语文教学绽放人文性光彩 篇3

一、解读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常意义上的人文性,其实并不复杂,指的是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发挥个人主体性,从自己的角度看待课文,获取知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拥有了独立审视事件的权力和能力。这个人文性的培养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学生都是自然地面对课文,通过分析和鉴别,最终获得去伪存真的能力。

如在教学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笔者并没有让学生参阅任何参考书,也不用看什么导读指南之类的书,而是让他们自己用心阅读,读了一遍不够再读一遍,读完了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认为,这篇文章写出了林黛玉的性格,心思细密,同时也写出了贾府的奢华排场。在这个章节里,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都粉墨登场,像凤辣子的泼辣、能干、口蜜腹剑显露无遗,还有贾宝玉的多情、另类也跃然纸上。

学生讨论的同时,笔者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曹雪芹要重点描写贾府的气派呢?这里有什么深意呢?学生由此展开探究,有人认为,这是为了衬托这场奢华人生之梦的幻灭,为下文做好铺垫。也有人认为,这是为了向读者展示社会环境,是为塑造小说人物设置的。“贾府生活如此排场奢侈,那么多的财富从哪里来?他们的身份地位如何?”学生循着这样的路径一路探索,从历史和批评的角度,理顺了文章的意义:贾府代表着封建时代没落的缩影,这也为文中主角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加指导点拨,才能让学生树立人文思想,通过多层次解读,形成丰富的社会文化底蕴,建构正确的价值观。

二、选好内容,传达积极的人生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关于人生观的文章比比皆是,但往往有教师将应试教育的内容当做重点,完全无视人生观问题的探究,这导致语文课堂失去了思想厚度。而有的教师又过分注重人文性,结果将课上得如同思想政治教育,高调之中却缺乏思想性,学生在被动接受的同时,心生厌烦,并且难以感同身受。那么该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呢?教师要做的就是选择合适的内容,在关键的地方进行点拨和引导,学生心有所悟,心有所思,独立思考才能有深刻的领悟。

如在执教《兰亭集序》时,文中有这样的段落:“廖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段文字玄虚神秘,具有不可捉摸性,再加上王羲之早年受道教的影响,思想上有些消极。如何让学生从这篇文章中获得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呢?笔者从挖掘生命教育的正向能量入手,结合认识生命、珍惜生命、超越生命三个维度,带领学生进行解读。

学生找到文章中描写暮春之初的美好景色,通过想象力感知到年少时光的美好:“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曲水流觞,群贤毕至。这样的人生胜景,岂不是值得珍惜的青春时代吗?既然拥有过这样的美好时光,还说什么生死无定吗?学生借此可以谈谈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谈谈自己经历过的这一美景时刻,从中感受王羲之传递的真性情。

学生再深入体会学过的其他文学作品,如歌德的《浮士德》中浮士德历经磨难,追求知识、爱情、权力、艺术等,最终在临死之前见证了沧海桑田,看到了人们创造的美好现实,于是他闭上了双眼,说了一句话:“真美啊,请停留!”这个停留,其实就是对生命的眷恋和对一生探索的肯定。他不后悔自己所做,而此生也只是为了这样一刻死去,又有什么可以畏惧的呢?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获得了生命的重新体认,感受到生命在于追求,只要真心拥有并且用英雄的梦想浇灌过,便无怨无悔。

三、运用审美,引导深刻的人文观

教师要尊重学生,研究学生,同时还要将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直到能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表率和智慧的化身。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审美引导,人文性本身就具有美感,当然,若非教师体察并且研究,学生是无法体会的。教师应将这种审美性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领会深刻的人文性。

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情节原本很简单,描写自己睡觉到凌晨四点钟,然后醒来就看到了海棠花未眠,而后采用意味深长的句子传达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审美所在,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些句子读来,既能够感受到震撼,又能给人深思。看似朴实的文字,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体验,需要读者细细体会和琢磨,才能领会其中真意。

为此,笔者在进行引导时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理解海棠花未眠这件事的?为什么说看到一朵花很美,就要勇敢地活下去?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看到一朵花的感受。有的可能只看了那些绽放的花儿,有的却看到了深夜里一朵海棠花坚强的意志力。海棠花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具有了生命的力量,它是可以思考的,也是可以从中窥见生命之美的。这样的美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学生由此领悟到生命中美的事物,都是充满着哲理性,需要在享受这些美的时候,深入剖析和思考,然后才能看到其中的美来。这既需要思想的沉淀,也需要敏锐的思维来建构。学生在这样的探索之下,找到了语文课堂审美的人文解读之门。在这个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教师和学生的一次心灵共享之旅。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人文性的塑造和提升,这个过程并非如简单的识字写字那么简单,这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下性子,需要放下架子,还需要慢下步子。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不仅仅要教给学生工具性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更多的是要教给他们一把思考人生的钥匙,在文字的海洋里思考自己的未来,探索人生之美,感悟心灵世界的纯净和人性的淡雅,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也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理想之境。

高中语文人文性 篇4

一、背景介绍

学科性质的定位关乎学科的发展方向, 关乎学科的发展壮大, 如果定位不准, 则很可能导致学科沿着与其应有的发展规律不相符合的发展轨道越走越远, 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学生也产生方向性的错误。高中语文教学即是如此, 语文学科的定位, 从长远来看, 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纵观我国语文学科的定位历史, 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的曲折, 大体而言, 可将其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其一强调大纲的思想性而忽略其工具属性;其二强调大纲的工具属性而忽略其思想属性;其三思想性与工具性并重。应该说第三个阶段的定位是较为合理的, 兼具了工具属性和思想属性, 从形式和内涵两方面对语文学科的定位作了分析, 有其合理性, 但仍然有不足之处, 主要是思想性内涵的模糊性以及范围的狭窄性。从2000年开始实行的语文教学大纲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性在于“工具性和人文性”, 应该说这是对语文属性的准确描述, 看到了语文作为工具性、手段性的一面, 也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是该次大纲的重要贡献。人文性的要求, 简而言之, 就是强调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强调对学生的人生态度、情感世界和价值观念的熏陶感染, 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语文独特的魅力, 而不仅仅是应付考试的工具, 看到它在自我成长与发展道路上的独特作用和意义, 这也许才是高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所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缺失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缺失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教育体制的问题始终存在, 高考的导向性和目的性始终存在。

语文教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了提高, 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依然存在, 教师的指标性任务依然存在, 导致教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引导学生向高考看齐, 甚至扭曲了高考制度的初衷, 最终导致语文人文性教学的不足。学生尽管能够取得较高的文化成绩, 但其人生态度、思想境界及个人品位并没有得到提升。

2. 部分学校、师生对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高考的压力不仅仅表现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上, 表现在课堂的授课重点上, 还表现在学校下达给教师的教学任务指标上。高考的指挥棒“指挥”了几乎所有初高级学校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策略, 一切以高考为中心, 换句话来说, 就是一切以考分为中心。可想而知, 在一切以考分为目标的条件下, 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培养的重要性自然被忽略了。归根结底, 问题的关键在于师生对高考政策的解读发生错误, 与高考的初衷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差, 导致出现了诸多高分低能的现象, 导致了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缺失。

三、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性构建的必要性及其主要措施

在新课改背景下, 高中语文教学也进行了诸多改革尝试, 其中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这里主要从人文性构建的必要性和措施进行探究。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强化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人文性培养的重要性。人文性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一个人品格的重要指标, 同时人文素养也是学生思想素质高低的衡量标志。其次,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倡人文素质的培养主要在于语文教育的特殊性。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都是内涵丰富, 具有人文关怀的优秀文章, 学习此类文章, 学生会不自觉地被其中的品格所感染。最后,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广泛存在着忽视人文性教学及其作用的现象, 不仅教师在讲课时忽视人文性的因素, 而且学生在学习时也仅仅是进行了知识的接受和储备, 而忽略了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性因素。所以, 无论从人文性构建的必要性, 还是从现阶段师生对人文性的重视程度来看, 都有必要强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性的培养和构建。

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性。

将学生摆着教学工作的核心位置, 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工作, 充分尊重学生, 允许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自由发挥想象。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 高中生正处于个性鲜明、思想进步最快的阶段,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具有思想性的文章,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一起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 在学习中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呆板的知识。

2. 提升课堂效率, 指导课外阅读。

高中生学习时间比较紧张, 尤其是大多数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容易拉开差距的科目上, 语文学习的时间就更加难以保障。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底蕴, 无论是散文、历史故事, 还是名人传记等, 不仅语言凝练, 而且思想内涵深刻。生活处处皆学问, 无论是大自然的风光雨露, 还是人际交往中的人情世俗都体现着人文特征,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提高观察能力。同时要丰富课外阅读, 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很难说具备人文素养。具体实施起来, 可要求学生每隔一周选抄一篇感触较深的文章, 抄后附上自己的阅读体会。长期坚持努力, 学生选择文章的能力、鉴赏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从而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3.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 做到教学相长。

良好的和谐的教学氛围, 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学习, 同时也为学生培养想象力提供空间。教师不仅要采取合适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要注重知识传授的多样性、趣味性和感染力,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品评优美的文章, 师生共同进行有益的探索和评论, 挖掘文中所渗透的美感, 共同成长, 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于漪, 程红兵.语文教改必须扎根于现实的土壤——20年语文教学的回顾与反思[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1 (11) .

[2]宋萑.后现代主义与课堂教学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3 (4) .

[3]华荣.解析语文教学的困惑——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瓶颈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 2004 (12) .

[4]梁莉.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语文学科深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广西教育, 2001 (22) .

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性研究论文 篇5

一、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人文素养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扮演着重要的启蒙者角色,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呼唤人文性的回归,必须从教师转变观念做起。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小学语文片面重视工具性的实现,教师很少关注人文性的渗透。语文教师应当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渗入人文性的重要作用。这要求教师从应试教育的藩篱中走出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而不是一架架学习的机器。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独立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其二,教师要重视自身修养,提高人文素养,从而起到感染学生的效果。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因此教师务必提高人文素养,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呵护学生,发挥榜样作用与示范作用。

二、积极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氛围

新课程改革以来,情景教学法以生动性、直观性等优势备受师生青睐。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能力欠缺,他们对一些抽象词语,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缺乏足够的感知与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入人文性,仅凭单一的口头说教是很难实现的,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学生的厌烦心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创设生动、直观的人文教学情境,从学生的`感知能力与理解基础出发,潜移默化中渗入人文性。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时,这是一组以“环保”为主题的文本,包括《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与《青山不老》。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但是小学生缺乏足够的人生经验,他们对环境恶化的现象不一定有切身体会。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先展示一组反映世界各地优美风光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再展示一组环境恶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恶化的感知。通过这种直观、强烈的对比,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便水到渠成。

三、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内涵,适当进行情感熏陶

语文教材的编写既尊重了语文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又体现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也是渗入人文性的一大平台。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只重视传授语文知识的现象,如肢解文本、忽视对文本内涵的感知。因此,语文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挖掘语文课本中的人文内涵,适当进行情感熏陶。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时,这是一组以“亲情”为主题的文章,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教师不能停留在识字教学、划分段落、总结大意上,应当细读文本,带领学生感悟文中严父慈母的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恰当引导,使学生联想家庭生活,感悟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与呵护。

四、丰富语文教学形式与手段,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追求 篇6

一、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有人文性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读书写字的工具,更应该是工具和人文教育的统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如思维、逻辑、心理等科学品质以及提升学生高品位的人文品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教学思想的理性化和教材文本的人文性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体现出语文教学是科学与人文高度统一的教学。高中语文教学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地更新观念,建立起人文性的教育观,体现出语文学科的自身优势,发挥出语文教学的巨大作用。

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语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把语文教学变成了应试教学。正是在此种局面下,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追求显得至关重要。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着不同思维与情感特征的生命个体。因此,站在学生健康发展的高度,教师应该努力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并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撑起一片自由、和谐、合作及展示的天空。学生的健康发展就是人文性最根本、最彻底、最成功的体现。

二、学生成长需要人文氛围浓郁的语文课堂

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了解到我们的学生很渴望人文性氛围浓郁的课堂,他们对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期望。在这样的课堂中,他们可以学得更轻松,真正地做到快乐学习。了解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这一需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要依据这一点做好备课上课,激活他们的语文学习热情。

现在的语文课上不乏有这样的现象。上语文课时,教师可能头头是道、口若悬河地讲解,但学生往往会听得昏昏欲睡。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希望学生能很好地来学习语文,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多了解学生的需求。我们能关注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人文性”的关怀,就能更好地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高高在上,而是更应该真心去关心学生,真心去尊重学生,争取做个有亲和力的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信的关系。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学科的特点,把“人文性”做得更充分,从而激活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要去学习语文的热情。这样也势必能够使自己的教学达到高效。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必将极大地完善语文的教学,促进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

因此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是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忽视了人文性的教学,必将导致学生认识的狭窄、幼稚、可笑,甚至形成畸形的性格。因此,只有充分肯定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真正重视人文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真正的“人”。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和实践中,我们应该把这种统一提高到贯穿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高度上来认识,大力提倡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这样的语文教育,才会充满生机、充满情趣,才真正具有了科学人文精神。我们语文教师把人文性真正融合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才能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三、语文教师理应积极创设人文性的课堂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师就要在生活中随时捕捉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诸多信息。人文性的建构已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大家都在致力营造语文课堂上良好的人文环境,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力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当然,这可能是一个漫长而又比较艰辛的过程。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新鲜的信息,时时给自己“充电”,才能源源不断地放出电能,供给学生有效的知识能量。

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以培养探究能力,教材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平台。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合理取舍,突出重点。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材料,让学生从提供的材料中发现问题,找出感触最深的地方,从而筛选出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再运用发散性思维对这则材料进行多方面的解读。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便于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提高写作水平,培养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人为本,充分挖掘人的各方面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希望怎么学,教师就要顺势利导,学生问什么,教师就要机智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能够主动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的需求、渴望,在文本与社会现实生活面前和学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揭示文本的巨大文化内涵。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学生可以通过合作讨论,各自说说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高中语文人文性 篇7

一、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依存

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比小学、初中阶段更加成熟, 以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说,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都不断发展并渐趋完善, 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与“人文”两大任务要有机融合, 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 不断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所以, 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的, 二者不可偏废。

首先, 工具性离不开人文性的滋养。语文的工具性主要强调学生对文学词类、句式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而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 是无法脱离人文性的语言环境的。比如, 在讲述文言文时, 很多文言文词汇、句式与现在的白话文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脱离文章的语言环境, 单纯进行字词、句式的解读, 就很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 如文言文中“走”的意思在现代白话文中并不是走路的含义, 而和“跑”的意思有些相似, 所以在理解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语言环境。与此同时, 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不能脱离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要正确地解读文章, 就需要联系文本相关的写作背景、人文因素等, 否则容易产生理解的偏差。

其次, 人文性离不开工具性的承载和强化。语文的人文性是抽象的, 它的内容隐含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当中, 学生是无法脱离语文的语言文字等的基础知识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的, 必须在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基础上理解文本的人文性。比如, 在理解文言文《过秦论》的思想内涵时, 学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句式等的意义与用法之后, 才知道文章的意思, 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性与人文性。总之, 语文的人文性不是空中楼阁, 老师需要在不断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 强化对学生语文人文性的教育, 促使他们形成高效的学习方式, 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提高文学素养。

二、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的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合,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实质性、全方位的提高。那么, 如何有效地将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呢?

首先,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的导入与教学过程中,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如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类比导入等课堂导入方法, 以及多媒体教学、直观教学、故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 在讲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老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赤壁景色的纪录片, 以及三国演义的影视片段, 让学生如身临其境, 在积极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还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积累丰富的人文素养, 这样便有效地结合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 加强学生的诵读教学。吟诵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积累语文基础知识, 并且感受人文的熏陶, 拓宽自身文学的视野。“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诵读教学, 让学生通过初读感知、泛读断句、研读深思、感悟理解的诵读, 熟练掌握文章的语文知识, 并在诵读中不断感悟文章中的人文精神, 陶冶情操, 提升文学欣赏水平, 最终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最后, 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传统教学中, 学生就像一个个“容器”, 老师不断往里面填塞知识, 学生被动学习, 学习积极性不高, 而且老师纯讲解无法有效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应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 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是引导者,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在与老师、同学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 自主思考, 解决相关问题, 提高人文素养, 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综上所述,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两方面的特性,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而人文性则是语文学科的必备属性, 两者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 工具性离不开人文性的滋养, 而人文性离不开工具性的承载和强化。所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合, 主要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学生的诵读教学, 不断推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篇8

一、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 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语言教学中, 人们普遍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而忽略了其人文性。“字词句段篇”的知识教学几乎成了课堂的主宰。教师津津乐道的是知识的灌输, 学生孜孜以求的是知识的接受和积累, 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是枯燥乏味。为了使语文教学变得鲜活起来, 我们既要凸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更要重视其人文性, 积累人文素养, 弘扬人文精神。

2. 考试大纲、命题体制、命题形式和内容, 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近年来, 由于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 虽然接触一定的文学艺术作品, 但学生文学素质、文化素质整体相对较差, 文学、文化、艺术知识掌握得很少, 仍然缺乏文学修养和文化思考。相对稳定的全国语文高考试题的考试大纲、命题体制、俞题形式和内容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因此, 我们应强化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积淀文化知识, 扩大文化视野, 进行文化思考研究, 打造学生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

3. 扩招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普遍有这么几个特点:

(1) 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对问题的分析缺乏思想深度, 更缺乏独到的见解。 (2) 知识面窄, 对知识缺乏灵活应用。

4. 现实教学中, 常常存在教学中语文的人文性偏废现象。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随着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有很多设计意图不明, 与过去的脱离语文而讲“思想”、讲“政治”, 其实是同一个路子。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 它熔铸在目标中, 体现在目标所蕴涵, 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有人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 标准化的考试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标准化考试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它可取的一面, 但是也充分暴露了它的弊端。现实中的语文教学, 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花费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标准化答案和做大量无谓的练习上了, 一些本来可以是发人深思、启迪思维的问题, 却被冠以统一的、干巴巴的答案, 无形之中都给学生的头脑加以禁锢。在很大程度上, 是标准化考试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 从而各种各样的标准化考试开始促成了, 这样就恰恰掩盖了语文的本质。语文标准化考试使题海大战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 似乎也更加使人有理由认为是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 其实, 是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才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因此, 语文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 “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而学生在现实的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过多的是在分析、理解题目, 分析、理解的是答题的方法, 是在琢磨出题者的意图, 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得到高分、满分。许多高考作文暴露出的为迎合阅卷老师, 为骗取同情、骗取分数而精心策划的一个个谎言,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打造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文化底蕴的途径

1.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教材所选篇目, 是经典的美文华章, 是深刻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含有丰富的人文因素。勾践的忍辱负重, 屈原的忠君爱国, 烛之武善于辞令, 触龙的不计个人得失……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态度;道家追求的清静无为、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等等, 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 都能陶冶学生情操。因此, 以书为本, 广泛的积累,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有裨益。以专题为本, 提高文化品位。同时结合课文, 开展文化专题研究, 如孔孟文化专题研究, 屈原文化专题研究, 李杜文化专题研究, 陶渊明文化专题研究, 苏轼文化专题研究, 阿Q文化专题研究……写出文化专题研究文章, 积淀文化知识, 扩大文化视野, 进行文化思考研究, 打造学生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以人为本, 充分利用好教科书和语文读本, 让语文教学归真返璞, 回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健康道路上来。把握好“语言和人”“语言和社会”“语文和文化”“语文和精神”等相互间的深刻关联, 语文教学才会变得鲜活起来, 才会真正体现人性的光辉。

2. 阅读课外书籍, 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材是范本, 如果语文学习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学习上, 终究会营养不良。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在文学的殿堂里体味《三国演义》的智慧、《水浒传》的侠义、《红楼梦》浓烈的人情味、《西游记》丰富的想象;穿越时空, 走进《巴黎圣母院》, 去倾听但丁的《神曲》, 观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对话, 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对话, 探讨《少年维特之烦恼》。有的学生注重外表而忽视了学习、心灵的重要性, 于是我又向学生推荐《海伦·凯勒传》。记得有的学生在学习笔记中是这样写的:“老师, 您好!谢谢您及海伦·凯勒, 您让我看到了最有价值的书, 而海伦·凯勒让我看到了比外貌更重要的东西。谢谢您, 老师!我会努力的!请放心吧!”

3. 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 影响学生的人文品质。

“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要想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就要在为人和治学上都成为学生的表率, 既是经师, 又是人师。“腹有诗书气自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身教重于言传”, 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 更要注意言行举止, 用自己高尚的品格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4. 参观当地的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 提升学生人文品位。

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迹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是经得起我们用现代文化视角去审视、去着装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参观文化遗迹, 在缅怀古人的过程中, 提升学生的人文品位。

让语文教学更具人文性 篇9

一、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成长

教学工作面对的特殊群体注定了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教学工作要以人为本,多方面多角度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 爱学生,给学生温暖。

作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学生的内心经常会产生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地给予帮助,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里调整心态,走出困境。对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帮助;对自卑的学生,多给以鼓励;对于平时成绩不理想但一直都很努力的同学,一定让他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分数。

某学生来自山区,平时寡言少语,十分害羞,一双妈妈做的粗布鞋透着朴素和纯洁。可是,自高三“一诊”过后,这个孩子的眼神变得异常复杂。一番交谈,才知道她内心的压力一直很大,从大山里走出来读书,她是全家人的骄傲,但由于基础比较差,尽管她很努力,但是成绩平平。我认真地听她倾吐心中的苦闷,告诉她家人对我们充满期待是因为对我们的爱,即使我们暂时没有取得好成绩,这种爱也一定依然如故。高考前她告诉我,她现在真正明白了家人爱的宽广,她知道人生可走的路有很多,她相信自己在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下,一定会走得很精彩。

2. 尊重学生,张扬其个性。

我常对学生说,要学会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关注学生,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对他们积极正确的观点和做法给予大力支持,对他们有创新性的思维给予鼓励,对比较偏激的思想和行为,先听听他们为什么这么想,然后对症分析并正确指导。

给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无论成功与否,都请给他们信心,因为一个充满信心的人,不管将来身处什么样的困境,他的内心都有一缕温馨的阳光。

二、和谐为主,关注课堂教学

精彩的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老师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认识语文深刻的内涵,感受文学之美。许多老师不敢将课堂展开,怕花时间花功夫,其实不然,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完了第一册的现代诗歌单元,笔者试着让学生做一节“我爱诗”的课,让学生自主准备。在课堂上,同学们有的朗诵,有的用书法尽情书写,有的唱了出来……这样一节学生自己完成的课,意义深远,内容生动,让笔者和学生都记忆犹新。等到上完戏剧单元时,笔者请学生进行戏剧创作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广泛阅读资料,相互探讨,置身作品当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人生感悟,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

三、发展为先,注重课外拓展

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系统中课内是基础, 课外是延伸, 要做到统筹兼顾, 把课堂内外结合起来相辅相成, 才能发挥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作用。

高中生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感受生活,并就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研究性学习让语文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变幻莫测的社会美、奥妙无穷的科学美、情真意切的情感美和隽永深邃的语言美都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

我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搜集了家乡的歌曲、传说和俗语。同学们把搜集到的材料交上来后,我帮他们进行整理并打印成册,发给学生。学生根本没有想到家乡的文化底蕴竟是如此深厚,这些他们自己整理出来的文字,让他们感到亲切和自豪,更加努力学习,让家乡的文化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

语文教育应凸显人文性 篇10

一.高中语文教育是“感受的”教育

高中语文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教条主义的倾向, 一种背条条、记框框、用卷面成绩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教育现状, 这种现状依然盛行。这样的教育语文, 往往会造成学生思想及行为的伪化和逆反, 说言不由衷的话, 失去率真, 远离真诚, 其结果不仅无益, 而且有害。

马克思在他所著的哲学手稿中, 反复强调感性对于人的重要性。“人不仅通过思维, 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毛泽东在他的哲学论著中也说:“任何知识的来源, 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 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学习时的感受性强, 就会给予学生相当长时间的记忆。所以我觉得, 高中语文教师不应只把目光单纯地投注于分数, 殚精竭虑地只为给学生争得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 而是以更深远的眼光, 摆脱功利, 关注学生学能力的培养, 行为的完善和人格的健全, 为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基。

二.高中语文教育是“生活的教育”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教育如果远离生活, 也就远离了真实, 远离了时代与社会, 语文教育是强调“生活的”教育, 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里用自己的亲历去所悟。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而不要致力于把一些知识概念, 所为课文的中心思想、标鉴化的人物评价和标语口号式的思想内容分析灌输给学生, 应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 表述自己的真切感受, 在教育中我们不是要用教育的“假”与学生的“真”相对抗, 而是要用真正把握生活之“真”的教育去扬弃学生在人生认识上的伪“真”。

三.高中语文教育是“情感的”教育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人人都有感情, 但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 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苏霍姆斯林基也说过:“薄情就会产生冷漠, 冷漠会产生自私自利, 而自私自利是残酷无情之源。”要使教育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成为稳定的、持续的心理品质, 这种转化需经过一个中介, 那就是情感, 这里情感不仅是通道, 还是催化剂、生长素。高中语文教育的着眼点不仅把情感作为手段, 更把情感作为目的,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巧妙地融入多元的教育思想, 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久久不能忘怀。

总之, 我觉得高中语文教育是通过阅读、感受、实践和体验来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 它的特点更凸显的是人文性而不是工具性, 它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的精神和心灵而不是智力和技能、作用方式, 是熏陶渐染而不是规模锻铸。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则是个性化的和多元的, 而不是普遍的和单一的。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正确诠释高中语文教育的精髓, 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素养。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渗透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 人文性教学 渗透

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协调,如果说科学精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车轮,那么人文精神则是引领社会发展的航标。然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科学精神的过分强调和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导致了人文精神的滑落甚至缺失。如何传承、弘扬、重建人文精神,成为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高中阶段作为个体独立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更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而开展人文教育的主阵地,是承载人文精神最为厚重的语文学科。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存在的缺陷

(一)语文的工具性被过度放大。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但受分数制度的制约,语文的工具性被过度放大,文本被教师肢解开来,按照字、词、句、段落、语法、修辞、逻辑来分析,音乐美、情境美、精神美被剥离,语文教学出现了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局面,学生逐渐丧失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沦为考试机器。

(二)人文教育出现泛化倾向。工具性和人文性同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然而在某些语文课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出现了矫枉过正、人文教育泛化的倾向。语文的工具性被弱化,文本自身的意象美、情感体验、韵律节奏被忽略,人文主题被过度放大,语文课上成了人文课。

(三)人文教育被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语文教育过于注重“文以载道”,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被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向学生强制性地灌输某些道德理念和政治理念,脱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际,意蕴丰富的文学作品成了政治思想的图解甚至传声筒,语文课成了思想政治课。

(四)人文教育脱离文本实际。语文教学过于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而忽略了文本的形象性、情感性、内在韵律、审美境界、作家人格操守以及学生的个人体验。脱离了语言和文本的语文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如对诗歌回环往复美的音韵美的忽略;对文言文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忽略等。

二、高中语文人文性渗透的教学措施

(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鉴于此,《课程标准》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力求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兴趣,在总目标中多处体现对学生自主选择、自我体验学习的重视,提出“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等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开发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新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环境与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加以引导,既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需要,又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二)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语文的人文性是以汉语中的思想文化为起源的,因此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性,“让学生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体验汉语汉字表达出来的作者的独特感受和凝聚的民族感情;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把学生作为有情感、有理智、有发展潜能的生命体,使语文学习真正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过程,进而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动力,怀有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语文的文化价值。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与人类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课程内容介绍一些对文化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例子,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三)关注学生对优秀文化的品味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明確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对于博大精深的文化,做到透彻理解,深刻领悟,内化为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注意通过介绍背景、联系现实、交流体会等方式,引导学生对优秀文化反复品味。学生在反复品味的过程中,吸收优秀的文化营养,提升文化品味,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四)建构完善的人文评价制度性

长期以来,大多老师似乎都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共识,教学中凡是跟考试内容有关的知识全都重要,凡是与之无关的全都不重要。这种教学评价制度严重地制约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制约着教师教学实践的丰富与完善。考试成了教师教学的指挥棒,也成了评价学生学业的主要依据。在分数这个终极目标下,学生学会了患得患失,学会了破罐子破摔,最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乐趣;教师学会了拼命研究命题部门的“考纲”,学会了提前训练应试技巧,失去了教学的个性与激情。新评价机制给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注重学生、教师的多元发展,为人文性的建构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结语

所谓“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呼唤人文主义精神走进语文课堂。作为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越来越重视人文主义精神与教学的结合,不断提高这方面的意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农尚仁.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2]付清莲.论高中语文教学之人文精神构建.理论经纬,2009,9

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 篇12

一、语文教材中人文性体现之一:汉语民族性的挖掘

汉语的民族性是指汉语言文化中所包蕴的民族的思想认识、民族的情感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以汉字为例, 汉字作为东方魔块, 具有稳定文化的功能。如果全部拼音化、拉丁化的话, 那么我们汗牛充栋的经史子集, 恐怕只需一代两代人就会失传, 这种文化毁损非常可怕。汉语这种蕴含着鲜明的自身特点的语言,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这种民族性不仅指汉语作为表意文字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语言, 而且更重要的是汉语言中深蕴的民族思想与情感, 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民族文化的精髓正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支柱和勇气。

语文教育是汉母语教育。承载汉民族文化的汉语, 不同于强调精密、准确, 以严格的词法和句法为特征的印欧语;它是一种组合灵活、表意自由的语言, 语意丰满、形象, 重意象、重感悟, 强调顿挫与节奏, 更鲜活地记载了说话者彼时彼境下的气度与情怀。在印欧语中“绿”是名词, 不能充当谓语;但在汉语中却全然不受限制:“春风又绿江南岸”中, “绿”字用在此处省却了多少繁琐的描绘, 却又包含了所有精雕细刻的写真!语言本是一般的、概念化的、抽象的。但中国历代文人利用汉语言的丰富性、灵活性、重意象的特点, 在“言外”建立一个无限丰富的世界。作为作家心灵感受外物所创构的意象, 就可以突破语言一般化的缺陷, 间接地却是强烈地唤起我们的感觉和想象。“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前一句中的“愁”是一般的概念, 并不能作用于我们的感官, 但第二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已是形象表现, 它强烈地作用于我们的感知;想象、理解使我们从这超越语言的画面中, 领悟到无限的言外之意。“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诗中捕捉的是“莲动”、“竹喧”的瞬间, 却包含了此前由静而动、此后渐复平静的无数空白点, 既使诗文本身充满生气, 又在“言外”建立了一个更为阔大的表现空间。可以说, 汉语及汉文学的这些特点, 也为我们挖掘语文作品的人文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语文教材中人文性的体现之二:文化心理的挖掘

即通过对语文作品生成时的历史背景、作者处境的介绍, 以及作品情境的解说, 引导学生从心灵上走进那个时代, 走近那个作者。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彼时彼境的心境与感受, 从而沟通学生与作者的心灵, 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和感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字面无比精美, 却包含着难以言说的哀愁与苦闷—那月下的荷塘, 花儿是“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是“袅娜”地开着的:那塘中的月色不是“朗照”, 而是“隔着一层淡淡的云”。作品中精美的笔墨所表现的结构是内敛的、压抑的, 全无夏夜微风的清爽与酣畅。只有将这一切与作者彼时彼地的境遇勾连起来, 才能穿越字面去体会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艺术作品的本质在于它超越了个人的生活领域, 而以艺术家的心灵向全人类的心灵说话。作家就个人而言, 有个人的命运、个人的喜怒哀乐、个人的意志和目的;但他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之所以能够被认同、引起欣赏者的感动和共鸣, 就在于他以个人的遭遇、情绪体验, 捕捉到了人类所能认可的普遍的、共通的情感, 演绎着我们祖先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或悲哀。典范的言语作品亦然。它不仅是作家个体情感、命运的表达, 更是人类共同情感的负荷者。正是这种共同性, 为我们进入艺术世界, 返回人类的精神家园提供了可能。

三、语文教材中人文性的体现之三:语言的挖掘

尽管从理论上说整个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 但由于文化渊源的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 导致了民族性的必然存在。中国的礼乐传统和西方的酒神文化是迥然有别的。因此, 语文教材中语言的挖掘更主要的是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及优秀文学作品的解读, 从而返回本民族的精神故园。

人类精神的家园不是泥砖瓦砾堆砌起来的, 而是由语言文字建构起来的。正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语言这把钥匙打开一扇扇门, 一次又一次引领学生进入这个精神家园, 才使学生感触到民族文化的脉搏, 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胸怀, 使其心智受到感染和熏陶。只有用美的情感体验开启学生的心智, 把学生一时的情绪体验加以强化, 并使之点点滴滴渗透到学生的血脉中, 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如陆游的《示儿》, 岳飞的《满江红》, 杜甫的《春望》, 屈原的《涉江》, 出自不同时代、不同作家, 着笔角度也各有不同, 但其中流露出来的作者在国家危难关头、发自心底的深沉热烈的爱国之情却是一致的。爱国, 作为学生心底潜藏的情愫, 常常不易被点燃。但在学生长达十多年的基础教育中, 他们却能不断地接触到富有感染力的此类作品。这些作品中传达出的深沉而激越的爱国主义情感, 间断地、反复地感染着学生, 许多零星的体验不断地被激活并串联起来, 从而强有力地塑造着学生的个体人格。

四、结语

上一篇: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下一篇:学生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