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回归论文(共11篇)
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回归论文 篇1
内容摘要:传统教学中,教师局限于应试观念,重知识轻人文,重教轻学,忽视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应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拟定目标、在教学统一的基础上确定内容、在关注生成的基础上使用媒体、让语文与生活牵手同行、开展多元的评价体系等方式实现人文教育的回归。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教育;以人为本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人文性,而受应试教育的钳制,教师注重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态度等培养视而不见,人文性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应树立生本理念,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拟定目标、选择内容,让学生受到思想的教育、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关怀。
一、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拟定目标
部分教师不考虑学生实际,从网上、教参上生搬硬套教学目标,致使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理解之间不衔接、作品内容与学生需求之间出现不平衡。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设计目标。以下以《荷塘月色》为例,对三维目标的设定做具体分析:《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含蓄委婉地抒写了作者面对家庭的纷扰、伦理的重负、前途的怅惘,对现实不满想逃避重获精神的自由,荷塘月色下的片刻逍遥无法赶走一个人的孤寂。在此基础上,教者设计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理解文意,概括出鉴赏意境美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研读课文、活动体验、鉴赏文本,开展个性化阅读,对自己的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评价作者流露出的“不平静”的心情。
二、在教学统一的基础上确定内容
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没有将工具与人文统一起来,出现言、文彼此割裂的现象,学生僵化、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思考、没有想象,以致丧失了学习兴趣,夯实学生语文基础也无异于空中楼阁。教师要发掘学力,将“教”与“学”有机统一起来,从学生的视角确定教学内容。(1)改教案为学案。长期以来,应试观念根深蒂固,教师单向传输知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学力”逐渐消失。教师要通过设计学案,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掌握字词,把握文言文的兴趣点、困惑点,以便教师在课堂调整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取舍。(2)感受历史与现实的碰撞。文言文所写作年代久远,背景复杂,通假字、古今异义等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学习障碍。教师要设计教学情境,用现代的语言去解说文言文,让历史与现实融合,让学生感受到国学就在身边。如在《师说》中,“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而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事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当两种思想出现碰撞时,教师引导学生取古人思想中的精华,去其糟粕。(3)鼓励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高中课时压力大,许多选修课程的学习无法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选择感兴趣的主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疏通字词,解决疑难困惑,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三、在关注生成的基础上使用媒体
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于一体,能变枯燥为形象具体,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具有其它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倍受师生的青睐。但多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若使用不当,也会影响教学成效。(1)重媒体轻交流。教师困囿于课件,亦步亦趋地跟从于课件,不敢越雷池半步,沦为课件的“操作员”,忽视了师生的对话交流、情感沟通,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以致语文课堂人文性缺失。多媒体只明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已,绝非课堂的主角,教师应注重师生对话、生生交流,不局限于“预设”,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促进“动态生成”。(2)注重知识的灌输。丰富的图片、动听的音乐为语文课堂增色不少,也为课堂教学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部分教师喜欢运用大量素材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疲于应付,没有思考的时间、想象的空间,这无异于由“人灌”走向“机灌”。其实,无论是素材的选择、媒体的运用都要服务于教学,都要以“学”为中心,以激发学趣、激发潜能为根本目的。
四、让语文与生活牵手同行
生活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语文教学须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生长得枝繁叶茂。教师要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架设语文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使其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教育,品质受到陶冶。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中,学生无法走进盲人的世界,体验对光明的渴望,对光明的奢求,教师让学生蒙眼摸黑,或想象一下,在停电的时候感受屋子里的情况,感受到在黑暗中生活之艰难。学生通过感受、讨论、交流中感受作者与残疾斗争中表现出的坚强不屈与积极乐观。
五、开展多元的评价体系
高中语文教学要摆脱评价方式单
一、结论片面的弊病,要树立生本观,注重学生的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要发挥评价的诊断、促进功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要开展多元化的评价,包括主体多元化,有师评、互评,还有自评;评价内容多元化,有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既有口头、书面、体态语言,也有导向性评价,模糊评价。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改变方法单
一、教学评价片面、多媒体技术滥用、人文理念缺失的现状,在目标的拟定、内容的选择、方法手段的应用、评价的选取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实现人文精神的回归。
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回归论文 篇2
中国有特有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背景,学生有特有的个性、文化差异,学校有不同的教育教学条件,却常常被改革的激进者们所淡忘。中国教育需要理性回归,语文教学更是迫切呼唤人文回归。
当然,回归不是单纯地重复过去,更不是所谓浮于表面的形式,而是一种内在精神的回归,是在总体人文精神框架内,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志趣,在继承中走向创新的过程。
语文学科是最具文化差异性和民族区域性的人文学科,中国有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思想、行为习惯,语文教育应遵循国人的思想行为习惯,积极吸取传统文化营养,并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而不是盲目地跟着感觉走,盲目地接纳外来经验和外来文化,要知道“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语文教育及其改革必须立足中国这块特殊的土壤。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思想文化的不断渗透,中国上至大学生,下至中小学生,许多人对ABC、XYZ、英镑美元、歌星影星可谓懂之甚多也甚好,而对文天祥、屈原,对长江、黄河,对《四书》、《五经》、《史记》、《论语》却知之甚少。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更是民族的一种悲哀。一个民族要是没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思想体系,那么就很容易被其他民族所同化。语文教育迫切需要回归民族文化的本源,强化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在传承中走向创新。
脱离国情,脱离民族文化传统,生搬硬套外来的教育模式或盲目改革,是极为不负责任的,甚至是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种犯罪。文革十年的沉痛教训我们不应该忘却,当今社会的信仰危机和校园暴力冲突升级等更是不可等闲视之。就如所谓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并非不好,对独立、自控能力很强的欧美国家学生来说,它甚至是一种理想化的教育模式,但对独立、自控能力相对薄弱的中国学生来说,却不尽适应,它常常使中国的学生走向散漫和极端。正如大米草在日本本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防风固堤的作用,且本分,而一旦在中国生根发芽,就泛滥成灾,以致到无法控制的地步,造成大片海滩损毁,生态环境改变。语文教育的人文回归首先必须站在尊重传统,保护传统和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立场。
其次,语文教育的人文回归要立足学生实际,立足时代的需求,是一种人性化的回归。尊重传统,保护传统和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不是一味地为复古而复古,而是继承中的创新。它要与时代合拍,以学生的心性完善和健康成长为目标,体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双重尺度。
多年来,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带有太多的功利色彩和政治烙印,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授课,都已经远远偏离人的内心的自然需求。急功近利使教育走向极端,走向浮躁;过于强调政治的教化功能使语文教育失却本有的情趣和灵性,失却人的本性需求。
分析文章内容必须透过表层看深层,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度挖掘其思想内涵,殊不知有时作者写作仅是缘于表层的那份单纯的感动;分析文章结构则总是条分缕析,犹如庖丁解牛,把一篇好端端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毫无美感可言。那不是阅读欣赏,而更像是医生在诊断病情,生物学家在做解剖实验。
语文教育更多的应该是感性,而非理性。阅读分析也好,写作也好,要多从感性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趣。让学生敞开心扉,除却思想的羁绊达到一种空灵的境界,去自由体验、感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在体验与感悟中使自己思想情操得到自然的陶冶和升华。美术大师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我想教育应该也是“妙在教与不教之间”吧,教而无痕,那才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
语文教育的人性化回归还应该体现在对学生理想、志趣的理解和尊重上。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学生的生活视野、思维模式和兴趣爱好与传统的校园文化生活模式、教师的认知领域都存在相当的差距。语文教育及其改革应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与学生认知变化保持同步。
比如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许多学生的生活也与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教育不能置身网外,更不能谈网色变,而应该在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基础上,主动融入学生的生活视野,学生的情感世界,融入时代潮流。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教学模式,丰富学生视听;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分析文学名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可以设计话题、观点,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找寻依据,深化认识。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网络文学佳作评析推荐、地方贴吧优劣话语点评、模拟网络话题聊天等活动,让语文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圈子,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再次,语文教育的人文回归要立足国语教育的本源,遵循国语教育的特性。汉语言是世界上最为古老也最为优美的语言,音形义同体;汉文学具有诗画同源、词曲相依的特性,讲究意境情趣和节奏韵律之美,语文教育必须尊重这种文化特性。一要强化体验和感悟。多采用情境模拟和情节复原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置身其中,感同身受,达到在参与中体验情感,升华认识的目的。二要强化诵读环节。通过反复的诵读,让学生在优美的韵律中,在无我的氛围里,由嘴动到心动,从表层的语感推敲到内在的情感渗透,伴随着汉语言文学特有的音乐节奏,把学生自然而然地一步步引进文学作品的灵魂殿堂,让学生在诵读中激发兴趣,在诵读中陶冶情操,在诵读中净化灵魂,在诵读中走进中华文化的深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无数华夏儿女就是在这充满稚气的诵读声中逐渐走进诗文博大精深的世界,成长成才的。他们在初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未必能懂得其中的深味,但只要韵律依存,趣味尚在,时间能让他们参透一切。这就是所谓自然的教化、人文的教化。
最后,语文教育的人文回归,要体现在对自然的亲近和尊重上。老子曰:“天地有大美而无言。”真正的教育,应该回到大自然中去,语文教育尤其如此。古之圣贤多爱山水自然,文人墨客更把自然视若自己的生命,从天地之间吸纳智慧,从山川之中蕴集灵感,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也。
记得在家乡渔村读书的时候,山林、田野、海滩几乎占据了我们学习生活的全部。初春的榕芽,冬日的野果;夏夜观海,秋岩听涛;海豚的舞蹈,知了的聒噪……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总是源源不断地从我们的笔端涌现,那时的我们从未把语文学习视为畏途,而是一种真正的精神享受。因为自然不仅赋予我们博大的胸襟,而且给了我们无穷的智慧。
高中阶段,是在城里度过的,但教我们语文的那位女老师常常带我们下乡写生,接触自然,体验生活,文章自然也就写得好,写得充实,写得感人,至今细细回味,依旧感慨万千,我对语文学习也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喜爱,正应验了“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
可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是越来越丰富了,而精神生活却是越来越枯竭。家长们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把孩子留在家里最实在”,学校是“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致校园周边的围墙越来越高,学生的生活距离自然越来越远,教师只能是闭门造车,孩子也只好“井底”之中异想天开,语文学习自然也就成了一种累赘,一种负担。于是乎,写好人好事,一个班竟有半数人写自己捡到钱包,这也就见怪不怪了。
总之,语文教育的人文回归要超越工具性、政治性和功利色彩,回归自然,回归人性,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使学生达到人性与灵性和谐发展的至高境界。
摘要:语文学科是最具文化差异和民族区域性的人文学科, 只有超越工具性、政治性和功利色彩, 回归传统、回归人性、回归自然、回归教育本源, 语文教育才能使学生达到人性与灵性和谐发展的至高境界。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人文回归。
高中语文教学呼唤人文的回归 篇3
“文以载道”,这个“道”,包含了道理、道义、道德,包含了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所以,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只是为了应试而一味地注重剖析肢解文本和单纯的语言训练,却忽视最根本的思想和情感,忽视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忽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那必将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这是令人遗憾的,也是与新课改精神不相符的。所以我们仍然要呼唤高中语文课堂上的人文回归。
那么,在人文的回归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要平等师生关系,和谐人文课堂
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许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交流特别需要一种其乐融融的心理环境。我们必须牢记学生也是一个“人”,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人文环境是浸透着人性和人情的文化环境,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这个环境的创设,不仅在于将教材中蕴含的人文教育因素与和谐、融洽的人文心理氛围合理、有机地整合,让学生“沉浸”其中,更体现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上。因此,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朋友,让学生卸下心理包袱,迸发出学习的潜能;教师不能再做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宰者,要改变无视学生人格,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做法,要容许学生自由活动,容许学生提问质疑,容许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打破教师的“权威”,把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站在学生健康发展的高度,努力搭建民主、平等的平台,让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感受尊重,在和谐的人文课堂中获得修养。
二、要充分挖掘教材,感悟人文素养
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绝大部分都是文质兼美的。这些课文,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和社會,关注亲情、友情等人间真情,充满了对人的关怀,体现了人本主义的价值观。作为语文老师,应注重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让学生反复品读、领悟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养料,是学生心灵的滋养。阅读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人文意识、人文精神的培育过程。如在《兰亭集序》一课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体味作者对生与死的生命价值的思考,使之懂得对生命的珍惜与尊重;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中,使之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下层人们身上依然闪烁着舍己为人的人性光辉;阅读《我的母亲》,可以让学生感悟母爱,懂得感恩;同样是面对实现理想的艰难挫折,为什么司马迁选择了忍辱而屈原却选择了投江,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语文教材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不同层面的人文素养,我们应充分地挖掘利用,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感悟和提升。
三、注重熏陶感染,滋养人文精神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段话指出了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和基本方法——“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可见,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是在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它与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同步进行的,绝不是在培养语文能力之外“附加”的环节,更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传统的教学总是过于注重语文的工具性或思想性,课堂上经常采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老师引导学生质疑,再由学生回答的方法。这种“为学习而学习”的教法忽略了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忽视了对个体发展的关怀。再者,语文学习的能力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人文素养的提升也依赖于这些方面的训练与习得。教师是要“传道”的,但绝不能是抽象的灌输,空洞的说教。在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如读书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一定量的、多形式的诵读,能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课文,并获得不同的心灵感悟。全文的范读,可以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中去;关键词句的反复品读,能使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溅出耀眼的火花,使学生对其中的深意能真正有所领悟,引起共鸣;朗读,可以品味语言的优美;默读让学生思考文本的深邃。——对人文精神的感悟,就是建立在对文本和语言的感悟的基础之上的。又如体验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和多重教育功能。对生活、对思想的认识,单靠教师讲解,学生的收获往往是单一的、肤浅的,而经过体验的收获却是多方面的。我们在教学中要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和生活体验,去感悟种种人生哲理。陶行知先生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强调的是学生必须与生活、社会相融,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高素质的人。
四、开展多种活动,丰厚人文内蕴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人文精神生长在课堂,拓展、充实在课外。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确实能受到教材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滋养,但这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还应该把视野和阵地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感受中外优秀的作品,从中受到感染与教育。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开展如辩论赛、演讲赛、作文大赛、课本剧大赛、语文知识竞赛、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等丰富的课外语文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人文,获得修养,让他们的才能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尊和自信,真正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时代的发展呼唤着民众人文素养的提高。现在的学生,走向社会就是祖国的建设者。中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面对高考的压力,面对应试教育的强大惯性,在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上,我们语文教师更是守土有责,要让“人文”切切实实回归到我们的课堂上来。
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回归论文 篇4
语文很重要,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人的品格、底蕴,培养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可是如今我们不少的语文课堂干枯、板结,令人可怕的乏味,甚至面目可憎。有鉴于此,我们在这里“呐喊”一声,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
我们认为,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我们语文课堂不懈的美学追求。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
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绽放、闪光,或者激荡。诗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是语文课堂的本体。
让我们用敬佩的眼光来看看成都市石室中学李镇西老师以《心灵飞翔的时刻》(《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4期)为题讲述的“最近一节普通的语文课”吧。
“窗外,银杏树金色的叶子在寒风中顽强地燃烧着自己最后的生命;室内,我在给学生朗读路遥的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的心灵正和路遥高洁的灵魂一起激荡。此刻,教室里弥散着一种宁静、温馨而又崇高的气氛,每个人仿佛都可以听见其他人心脏的跳动。是的,我们胸膛里的热血正和着主人公青春的激情而汹涌澎湃„„”
可以想见,师生在课堂上进入的是怎样一个境界:用“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来作比,或许并不过分。
我们以为,师生,尤其是语文教师自身的哲学意识与诗意审美感受,是决定课堂美学追求成功与否的关键。诗意的课堂应当浮动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这种情绪、灵气和悟性是师生对人生经验、情感经验、社会经验、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课堂经验等各种经验集合起来之后产生的。
这涉及到一个基础。如果把整个课堂比作河床的话,那么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无疑是浮动在整个河床上面最耀眼最灿烂最动人的浪花。但如果没有河水的流动,就会很快消失或者枯竭。也就是说,如果缺少经验的层次的话,情绪、灵气和悟性就没有什么价值,甚至不可能存在。阅读和人生的各种经验的体验是师生情绪、灵气和悟性充分表现自由流动的基础,它构成了课堂诗意最坚实的河床与有生命力的潮汐。
目前语文课堂缺少哲学层面的读解,尤缺悟读语文课堂上师生最缺少的经验是读解。讲解是一门学科,一门探究文本意义以及意义的理解与创造的学科。人一来到世上,就被抛进意义世界。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鱼,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物理;情的骚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无不需要读解。这里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具体实在的文学层面,叩问作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另一个层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学层面,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展开对生存世界的理解。目前语文课堂尤缺哲学层面的读解。
这里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当我们在课堂上接触课文——文本时,首先应当认识到它的意义就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正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这么四句28个字,字面意义描述庐山绚丽多彩,风姿各异;寓言意义(象征意义)表示正确认识事物,须保持距离;伦理道德意义指示处世待人毋偏执于一端;神秘意义暗指执滞、偏枯者难悟佛门,难化解万事万理。苏轼精研老释,倾心佛道,有超脱尘世的思想。你简直没办法穷尽它!
令人扼腕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只在一个层面给学生读解。就是在一个层面读解,也拿了条“标准化”的绳索,给学生的思想来个五花大绑。这好比我们旅游时看到某处自然风光,比方一座山,可以看成猪八戒背媳妇,也可以看成孙悟空出世,还可以看成唐僧骑马,这完全是由于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的混沌状态才可能给游客这多样的感受,但我们偏要把它搞成猪八戒背媳妇的准确形状,搞得一点意思都没有。
当然,这里还得有个度,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来把握。举个例子,近年来有人读解朱自清及其散文创作,把作家描写成一个性欲得不到满足的“性压抑”者,说由于过剩的性力受到道德的压制,于是“走向旁道”,在散文里“长出一些别样色彩的枝干和叶子来”,“最醒目最动人的就是‘性压抑’情致”。又有论者认为朱自清的散文《绿》,以水拟人,暗示“黛绿少女”,是作者“性爱感情的升华”,“借了水之绿的象征描写表达了潜意识中那种‘节制和诱惑之间、最诚挚的温情与最无情的贪婪的情欲之间’的冲突”。更有甚者,说朱自清惯用女性形象“来装饰他的想象世界”,“用异性的联想来折射风景,有时失却控制,甚至流于‘意淫’”。这些可能都是在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与方法来读解朱自清的散文,但他们似乎忘了作家的人格、所处的社会时代以及创作的历史背景,堕入了主观偏见,读出的也许只是他们自己。
这是一种误读。就合理的一面说,误读不失为一种创造;但不合理的是误读常常表现为随心所欲,胡乱猜想,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妄尊自大,固执己见,失之偏颇,失之公允。
不固守作品的本旨这个窗,去打开另一扇窗户,确能发现许多新景观,但合理不合理的关键,主要是另一扇窗户后面的风景美不美。这一点在语文课堂上尤为重要。以杜牧的《清明》为例。据传,这首七绝诗原是杜牧任安徽贵池刺史时,因城西杏花村产名酒“杏花大曲”而特意创作的,分明是一篇广告词!可后人作过种种误读,现在还编入课本,引导学生去误读,成了一首写行旅之人借酒浇愁的寂寞乡愁诗。我们觉得,这就是一种合理的误读。
仍以《清明》为例,若误读文体,将它作“小令”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即词以明快节奏,一扫原诗愁绪。如果我们再误读成“短剧”:“清明时节(时间),雨纷纷(背景),路上(地点),行人欲断魂(人物神态),借问酒家何处有(对白)?牧童(人物)遥指(动作),杏花村(远景)。”剧情展开,只见méng@①méng@①细雨中,行人快速穿过田间阡陌,向杏花村酒店走去,留下长长的空白,暗示人生匆匆,寄寓无限惆怅,则又是一种意义,这两扇“风景”都不错,都可以引导学生去看一看。
其实可以用两个词来区别合理的误读与不合理的误读:一个是“误读”,一个是“读误”。
“误读”和“读误”都只能是插曲。我们应当突现另外一个词,那就是“悟读”。悟是悟出内涵,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永恒意义。因为解析不是终极,在审美沟通中,尚有“沟通后”一环,其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举例:《读者文摘》上曾转述一位台湾作者的话。作家说,年轻时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这对殉情的青年爱侣落泪,而人到中年再看这部莎翁经典,他同情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父母。
又举例:历代读者对《伊利昂记》中希腊联军主将阿基疏斯的罢战颇多指责,指责他把个人荣誉置于集体利益之上,为了维护人格尊严而不惜让整个联军连遭惨败,血流成河。可有人却认为,阿基疏斯的拒战,恰恰是为整个民族的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而抗争,是为集体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而抗争。
其实,读解一般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认读,为泛览,感知阶段,先扫除文字障碍,认知文本的表层结构,以期进入作者世界,不妨谓之“读”;第二理解,为精研、沉思阶段,先反复诵读,待胸中豁然,然后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妨谓之“解”;第三创造,为发展、生产阶段,联系时代,贯通古今,必有意义的重建,不妨谓之“悟”。“悟”最重要,是在汲取、滋养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悟”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归宿。
“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是语文回归本体的前提要“悟”得好,必须提到和“诗意”相关的一个词——“感觉”。感觉,尤其是语文课堂上的感觉是师生各种情感、经验、体验蒸腾出来的,不是可以任意挥霍的,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需要“养气”。“养气”才能养出感觉的充沛与灵敏。就像气功师,发气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发的,发一次功,他们要休息一段时间。语文课堂上要“气盛”,须得在课后充足。现在的语文课堂之所以缺少诗意,缺少悟读,主要是“气虚”。“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是语文回归本体的前提。
文本之间有着时空联系。《爱莲说》与《荷塘月色》两个文本相距一千年,却在语言、思想、风格上互相发生联系;再往前寻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司马迁说屈原:“濯淖淤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爝然泥而不滓也。”又与之发生互文关系。由此可见,现代文本只有置入历史文本中去读解,才能显示出厚度;历史文本须要与现代文本相联系,才能显示出深度。同一时代的文本则必须嵌入与之相联系的文本系统,在整体中才能显示出局部或个别的意义。一个教师不贯通中外古今读书,就很难成“气”;一个课堂不纵横千里去勾连,就很难为“诗”。
这一点我们应当向于漪老师学习。于老师从教50年,总在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她认为语文教师要有拼命吸取的本领与素质,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直到微量元素。她把闻一多先生作为楷模。闻一多先生研究《楚辞》,对神话有癖好,对广义的语言学与历史兴味深厚,从人类学、社会学中吸取了关于原始社会以及宗教、神话的知识“三年不窥园”,数载不下楼。闻一多先生讲“什么是九歌”,“神光”照得天边通亮,满坛香烟缭绕,学生几乎分辨不出讲坛上是闻一多还是屈原大夫„„于老师说:“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育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升起。”
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回归论文 篇5
哲人说,在一切价值中,人的价值是第一位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教育。高中语文教学,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的尊重,亟需注重人文精神培养,通过人文精神的传播与养成教育,使学生成长为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人格高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蕴含丰富的人;成长为对他人、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具有普遍人文关怀的人;成长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身心健康和谐的人,成长为自主、合作、进取、爱国、负责、创新等人文精神的人,而不是一个眼界狭隘、志趣低俗,只求眼前实利,“只掌握阅读技术而没文化”的人格单薄的人。
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回归论文 篇6
摘要: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高分低能的人才逐渐被淘汰,因此,基于这一教育背景,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融合人文教育。从人类发展的趋势来看,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必然的,因此学校教育要适应社会需要,积极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从而促进科学发展。主要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人文教育;高中地理;融合策略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但就我国社会的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现状来看,其中存在严重的缺失问题。归根究底在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扩大,使得国内民众受各国思潮影响,造成价值观动摇、道德缺失等,进而引发巨大的矛盾冲突,并导致人们逐渐形成金钱或物质至上的错误价值观。因此,基于这种情况,各界学者普遍指出在教育教学阶段,要加强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注人文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难发现,当前人地关系非常紧张,自然环境更是遭到严重破坏,还有各种资源短缺等问题屡见不鲜,以至于人类社会发展受到阻碍。同时也表明人文精神缺失,是制约社会发展等的主要原因。因此,人地关系的合理管理,人文精神及其素质的培养,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要想提高人文素质,就需要从学生阶段着手。地理知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地理教师既要重视地理教学,又要积极渗透人文教育,引导学生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进而自觉自主地爱护、保护环境,并通过人文精神引导,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充分提高其整体素质。同时人文精神作用的发挥,可以促进社会、人地的和谐发展。另外,引导学生构建人文精神,可以加深其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地理应用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二、高中地理教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策略
1.激发兴趣,增强科学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探究精神和观察力的培养。比如,在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学中,可设置如下情节:二战前德国人向本部上报盟军登录的消息,然而本部并未给出指示,盟军最终顺利登录,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通过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参与讨论,不但可以培养其探究精神,更能增强其创造性意识与思维。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有产生疑问才能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进而不断推动科学发展。由此可见,教师还要重视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如海地扩张说、大陆漂移说等,均是建立在质疑基础之上,再结合具体海底岩石和陆地形状所创立的,就以其中的“大陆漂移说”来说,它的创立是维格根据海岸线吻合现象提出的。总之,要实现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与激发,可通过强化逆向思维,积极训练其求异思维,组织实践活动等,使学生恍然大悟,踊跃表述自己的见解。
2.结合实际,培养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实质上就是理论知识的教学,其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对学生毫无吸引力,难以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因此,要实现高效地理教学,关键是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更何况当前的地理课程考试,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人文地理综合知识的能力也非常重视。比如,我国的酸雨为什么以硫酸性为主,通过对已学知识的积极分析,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而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硫气体只要与水结合,就会形成硫酸性酸雨。针对这个结论教师可以进一步深化,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条件进行化学实验,从而在实践中证实结论。另外,地理教学中还要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运用正确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并将地理理论转化为能力。总之,人文精神培养必须立足实际,做到实事求是,通过增强其动手实践能力,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同时实践也是学生深刻认识环保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和谐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之一。
3.构建科学地域观念
地理最鲜明的特征即地域性,特别是人文地理中人类的任何活动,都具有非常典型的区域化特点,因此,地理文化之间的差异非常巨大。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人文地理知识教学,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并树立起多元化、多样性的区域及地域文化意识。世界文化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地域文化均不同,而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域差异。因此,让学生尊重多样化的世界文化,也是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在高中地理人文主义精神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理解和意识到不同区域文化发展的差异及其多样性的重要作用,使其积极构建科学地域观,为提高地理学习效率奠定基础。基于以上分析可知,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自觉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地理课程的教学特征,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走进地理课程,同时还要注意将书本内容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对学生而言学习地理知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未来的生活,并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因此,这就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杜志忠.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融合性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
[2]赵仁静.高中地理教学中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基本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6).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探析 篇7
语文学科一直以来被人们看做是文化延续的重要载体, 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文学素养, 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作用。高中阶段是学生独立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 同时也是个人修养外在表现的初期阶段, 因此, 重视高中阶段的人文精神培养, 是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与强化, 从语文学科入手, 结合课程本身的文化底蕴来实施人文教育, 可以从日常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人文理念, 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品格。
二、高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属性, 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 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内涵与人文背景, 很多人文精神是依托现实背景形成的, 代表了人生价值、人道、人爱等深刻的内涵。人文教育是塑造学生个性、尊严、平等、进步的人格, 教会学生从真、善、美的角度来领悟生活, 体会强大的人文内涵。随着时代变迁, 人们的精神世界受外来影响的不断积累, 对事物的感受, 生活的看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人文精神也随之逐渐改变。然而人文教育却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从而促使高中生健康人生观的形成, 抵御外界扭曲的物质影响。在社会呼吁人文关爱与人文素养的今天, 可以通过语文课文中渗透的深刻内涵与价值取向、个人感悟等, 来增进对人文内涵的领悟, 也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来了激起内心的共鸣, 达到精神世界的教育目的。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人文教育缺失现象
1. 课文内容讲解脱离了人文整体。
语文作为各阶段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 其蕴含的深刻意义不言而喻。语文是人文学科的代表, 通过文学的方式, 记录了各个不同时期的思想内容, 将时代与生活领悟通过文字叙述, 鲜活的再现在人们面前, 增强了人文文化的现实感。然而, 通常的语文教学往往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语法分析, 将语文课视作是文字能力培养的工具学科, 通过对语句成分的拆分来进行结构学习, 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人文文化的整体性。从最基本的构句结构入手, 将字、词、段落等按照句子成分肢解的四分五裂, 情景美、精神美被剥离, 抹杀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 更多的被视为是考试的工具。
2. 人文教育载体被曲解。
很多人将人文教育简单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同起来, 错误的认为人文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 从而将道德理念、政治因素归为人文教育内容。实则不然, 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学生情感感悟的结果, 是结合生活实际、文化背景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因此, 在文化领域起到重要传承作用的语文学科, 是众多学科中与人文内容最为相近的形式, 作为真正的人文精神载体, 语文学科等待着被重新发现其真正的价值, 并得到有效的利用, 实现其传承文化、情感培养的重要作用。
3. 应试教育评价影响了人文教育的开展。
现有的教育评价依然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 过分的突出了考试的重要性, 弱化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更多高中生萌发的生存思考与人文感悟被过早的抹杀了。应试教育体制下造成的精神领域教学手段缺失, 极大程度的阻碍了人文教育的开展, 过分注重升学率的提高却忽视对学生人性塑造的教育工作, 即便是培养了高分的毕业生, 但当学生走向社会, 独立面对人生时就会显示出素质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从而对学生的未来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和丰富的人文知识, 涉及到政治、经济、伦理、艺术等多个领域,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引导、启迪和教育作用。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们传授文字分析与驾驭能力, 同时也要启发学生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课文, 通过精心的讲解揭示课文传递的人文精神。我国的高中语文课文中不仅包含了经典的汉语文章, 同时也收录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外文学作品, 其中包含的意义与道理是相通的, 不仅是人生观的点拨更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指引。教师要引领学生们体会其中蕴含的高贵品质与作者笔下的精神世界, 从而达到丰富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五、结语
随着社会对人文精神回归呼声的日益增高, 人文教育已经在教育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高中语文课本是典型的人文教育素材, 如何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 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 从而为社会打造出合格的复合型人才, 是高中教育阶段更为深刻的工作含义。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通过语言和文本的品读, 引导学生体会语文学科更加深刻的人文传承内涵, 渗透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人文思想, 从而提高高中教育的生活实用性, 而不仅仅是应试工具。
摘要:尽管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多的偏向于科学领域, 但却不能够抹杀人文背景的巨大影响力。人文教育是对精神生活的指引, 是平衡失衡物质观的重要手段,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活动中, 面对心理趋于成熟的学生群体, 如何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中, 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以语文学科为例, 如何开展人文教育, 传承中国文化精髓, 是本文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教育,教育策略,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版社, 2009:23-24.
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回归论文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回归探究
G633.3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主义教育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它主张教育主要是以个人的需要为其存在基础的,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个人形成完善的人性和获得美好的精神生活,其次才是使个人获得谋生的手段和求得物质生活的满足。其中,人文教育在内涵上提倡学习人类传统文化遗产。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对物质文明建设也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的向前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在很大方面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水平的高低。人文教育的理想是实现人性的完整。从现代教育学上讲,人文教育包括四个层面:人文学科教育,人文方法教育、人文思维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人文教育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主张培养真善美融合的健全人格。而如何形成科学、正确的人文精神价值体系,是语文教育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也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并解决的重大课题。理解人文精神及其人文教育的内涵,并将之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了解人文精神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就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教师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近年来,部分学校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语文知识技能的有效训练,对于记忆力、理解能力与概括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视,从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和兴趣等一系列因素,从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有效培养。在这种情况下,高中语文教育的教学重点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偏颇。在统一、刻板、功利性的应试教育的阴影下,高中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关注语文作为工具性的一面,强调其实用性和功利性,而其本身所承载的人文性却受到了冷遇和忽视。
2.2语文课堂失去人文光彩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高中语文教师中师课堂教學的学科化,在教学目标上,有些教学材料也是以语文知识系统为编写起点,过于加强理性知识的传授,削弱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有的语文课堂依然以全盘讲授的灌输知识的形式为主,课堂始终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把过多而又无用的知识灌注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大大减少,对于语文学习课程知识的能力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也会随之大幅度降低。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回归探究思考
3.1挖掘教材人文意蕴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的回归探究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高中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课文组成,是语言文字和语文知识的排列组合,在课本上充斥着丰富多彩飞人文精神,教师必须先把文章中彰显人文教育的内容挖掘出来,充分地把握其中的人文内涵,合理地整合其中所呈现的人文意蕴。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使得学会在丰富的人文意蕴中充分学习和挖掘人文意蕴,提高语文学习氛围与较高的人文素养。
3.2优化语文课堂人文教学
对于课堂上的人文教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涵养人的美感,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认识,规范人的行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有效培养与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促进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既是教育培养现代人的发展趋势,也是教育价值的重要取向。优化语文课堂上的人文教学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回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上,人文教育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情意发展过程,不强调知识体系的传播,而注意情感充实、情意加深和兴趣培养,强调直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在自由、民主、开放的氛围中纵横驰骋,把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心灵与心灵碰撞出鲜活的思想、智慧的火花。因此,创新教学方法是加强中学语文人文教育的必要手段,也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行课堂活动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学科,语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审美内蕴,对于有效培养人文精神有着深厚的载体与底蕴。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有效培养与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只有在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高中语文学科中人文教育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做到在语文教学中做到人文教育的有效渗透,语文课堂更能精彩,学生的精神思想才会更丰富,心灵才会更充实,目光才会更敏锐。随着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学生将会更真切地关注人类、关注世界、关注历史、关注人类永远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陶冶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90-95
[2]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2-127
人文教育促进高中英语教学 篇9
本文对在教学中要渗透人文教育的原因和必要性进行分析,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关于渗透人文教育的几种尝试,并对人文渗透教育的正确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人文教育 渗透 素质
伴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参加高考的人数不断增加,引发激烈的高考竞争,使高中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高中课程目标的核心变成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在教学中,片面追求“成绩就是硬道理”的应试理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则成了“鸡肋”,造成高中生的人文教育缺失或不足。
英语教材内容包含了很多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素材。
因此,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效利用这些好素材,有意识地进行人文渗透教育的尝试,进而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质,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1 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人文渗透教育的原因
1.1 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同时社会风气低俗化也日趋明显,如投机取巧,唯利是图等思想流行开来。
这些社会的不良现象也冲击并腐蚀了高中生纯真的思想,出现了自私自利、不劳而获及人际关系淡漠等思想观念。
给他们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蒙上了一层看不见的“阴霾”,也会加剧将来社会的不和谐。
人文教育就是利用英语学科的人文特点,将有关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融入课堂生活中,使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理念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因此,从长远看,人文渗透教育是青少年成长中展翅欲飞的“翅膀”,加强人文教育不失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净化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
1.2 英语教育也是人文教育,这是英语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英语这门语言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并且具有教育功能,所以,英语学习除了学习语言知识以外,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西方各方面的人文内容。
在英语知识所涉及到的语言材料中,有南非总统曼德拉的友善与执着、美国总统林肯的坚忍和高尚的人格、科学家哥白尼的探索精神和小心谨慎……教学中融入这样的内容,英语国家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及道德观等人文精神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这样,学生见识增加,思想得到启迪,进而提升了人文素养。
2 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渗透教育的方法途径
2.1 寓人文精神与教学中,育人文情怀之“种”
教师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只仅仅教语言知识和解题技巧,还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
例如,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水平的外国名著,如外研社专门针对高中生出版发行的牛津书虫英汉系列读物,如《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等,又如,河南省发行的报纸《大河报》中的“双语秀”栏目,内容通俗易懂。
还有,指导学生看一些外国电影,也很有必要,像史泰龙的《绝岭雄风》,能激发学生勇敢无畏的精神;成龙与外籍演员主演的《80天环游地球》,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方幽默交流碰撞的火花。
在接触外国文化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领悟中外先进文化的不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如讲到新课标教材必修4,Unit4 Working the land时,给学生介绍一下汉语中“用体力负运东西”的词语,如 “举、拿、抬、背、扛、提、挎、携 、挑”等,每个词语都有负运的东西与之相搭配(如,提水、挎包、背袋等),动作分工细致,而英语动词 “carry”几乎包括了以上提到的汉语中大部分词语。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教师就可向学生解释说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体力劳动分工很多。
在一个族群里面,每个人各司其“职”且各有作用。
这造就了勤奋的中国人,中国人不但勤奋也很注重家族团结。
但是,中国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封闭、稳定的农业长期以来自给自足,因此,中国人很少有与外界联系的愿望和要求。
从而提醒学生,封闭自己会阻碍自身的发展。
同时对比西方文明的特点,向学生指出西方国家尊重个体自由度的发挥,所以,西方文化可以说是“个体文化”,因此,较东方人而言,西方人的个体探索精神比较强,好多重大发现发明都和西方人有关。
说到此,号召、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勇于探索。
这样,学生无形中就感受到了自由的价值,探索精神的伟大。
学生不由自主地吸收了西方先进文化的“养分”。
如果一切向应试教育看齐,而忽视先进文化的渗透滋润,势必造成学生人文情怀的“种子”难以发芽,学生的健康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2.2 努力寻找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人文“营养”
现在的高中英语教材内容丰富,蕴藏着许多人文教育方面的“营养”,有着丰富深厚的人文精神,作用不可小看。
如教学高中英语教材必修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对金钱的意义进行讨论,通过问题:Why does Henry want a job to do when the two brothers offer him money? 使学生感受到男主角亨利对待金钱的态度:为了宝贵的自由而不被金钱所奴役,保持自己善良、诚实、勤奋的品质而不过分看重金钱。
这样的讨论会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又如,必修1,Unit5中,在帮助学生了解了南非总统曼德拉的超人经历和艰辛的磨难之后,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的同时,可让学生课下寻找伟人成功的历程,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要想取得成功,比智慧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坚定勇敢的心。
2.3 寓人文教育于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之中
校园文化建设也能积极渗透人文教育。
比如黑板报、宣传栏中匀出部分空间展示一些外国文化知识:在校园的路边竖立宣传板或在墙壁粘贴具有人文精神的英语名言名句如,One can’t make a big success without being self-reliant.(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行胜于言)等;校园英语角中的西方伟人雕塑会给学生以学习的榜样。
这样既能美化校园环境,又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人文精神和文化的熏陶。
此外,可组织一些英语课外活动和竞赛。
为了淡化竞技性,应以团体奖奖励为主,这样可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使更多学生提高人文素质。
2.4 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的提升也需重视
教师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才能使更多学生受益。
因此,教师应该平时多注意补充西方国家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可通过某种途径,如旅途中偶遇英美人,利用因特网等结交外国朋友等,可能获得书本上查不到的西方文化信息,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 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教育是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大意义。
高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在教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人文渗透教育,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质。
素质提高了,学生会明白应试学习只是考验心境的一种方式而已,从而坦然面对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玲美.高中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4).
[2]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高职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2】
浅谈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回归 篇10
[关键词]科学;人文;理性;人类
一、从人类理性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论溯源
前工业社会,人、自然、社会是和谐的统一整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社会来临,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作用中,科技因素突显出来,它在推动社会突飞猛进的同时,打破了人、自然、社会原有的和谐状态。一种因素突显引起失衡,必然需要另外的因素来制衡,在这种动态平衡之中,社会才能得到发展、自然才能得以平衡,从而人实现自己的发展。因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人文精神更应得到重视。这是人类理性的要求,也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和回归。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互利互动,两种文化都是人性的品质和才能的表征,它们根植于人性之中,是人类理性的两条不同表现路向,缺一不可,二者涉及“是”与“应当”、事实与价值、工具与目的的关系。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理性内容具有具体性、多样性和相对性,有价值理性、目的理性、工具理性、交往理性等概念,并争论不一,从马克思的实践理性角度可以整合这些概念。理性具有合逻辑性、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基本内涵,这保证了科学与人文虽有诸多不同之处,但是作为人类不同文化的表现却可共存于人类社会之中。
一般说来,“理性”(英语中来自拉丁语的reason,德语的Vernuh)是指人自身的内在本性或能力,“理性”具有“超越性”与“规范性”双重品格。如果作词源考据,理性的双重品格正源自古希腊阿那克萨哥拉的超越的“努斯”(nous)精神与赫拉克利特的规范的“逻各斯”(logos)精神。“努斯”是指生命冲动的力量,是在超越具体有限事物而对万物的动因或运动的终极来源的寻求中所反思到的;“逻各斯”则是指逻辑规范的力量,通过对“始基”和“一”的不懈追求而日益突显出来。人类认识发展的主线是从神话到哲学,再到科学。在原始时代,也就是在神话思维时代,人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和追问,但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一种神话幻想的方式,不能说明和解释世界,图腾和巫术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随着人类生存能力和生产能力的提高,生活世界发生变化,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了解加深,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神话思维,而是迎来了哲学与科学的思维方式,召唤理性成为了必然。人类正是因为具有理性精神才成为人,区别于其他物种,人类的理性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它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导向性的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最根本的问题是所谓理性的吊诡,或者说是理性的自我否定,这不是简单的完全否定,而是对于绝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和否定,消除理性的至高无上性和绝对性。对理性某一特质的单纯追求会造成理性的偏失,出现“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等种.种观念问题。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引出“合理性”概念,来强调人、主体评价、价值等因素,从而理性不再走向绝对与孤立,人类由对纯粹自然的关注到对自身的关注。由对自然科学的关注到对社会文化的关注,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被关注。事实与价值、认知与评价、描述与规范等应该互相结合,无论用事实取代价值,否认价值的科学实证主义,还是以价值取代事实,否定事实的文化科学、价值哲学等均有偏颇。
传统的、绝对的理性主义是在本体论意义上产生,柏拉图是奠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理性至上,是人作为人的本质,在黑格尔那里,绝对精神是理性的最高形式,是宇宙的最高本体、世界的最终本原,自然、人类和社会不过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启蒙理性主义是从认识论和人性论的角度来考察理性,理性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它把人从神性的过分张扬中解放出来。理性从关注彼岸世界的“绝对精神”回到了此岸世界的人类社会,人作为人成为人,具有理性能力的人根据其理性精神构建社会,赋予社会中的一切事物以意义,人类生活展现出意义。理性不再是处于绝对的神化地位,而具有价值因素,这为关注价值领域,关注主体内在精神追求的人文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生命教育 篇11
【关键词】人文关怀 生命教育
古人主张“文以载道”,写文章从来都是力求“文”、“道”合而为一的。虽然“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有不同的具体内涵,但无论哪种解说,都是紧紧围绕着对生命、对人生的解读展开的。在新课改的理念中,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已经确立起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中,“知识与能力”目标一直以来都为教师们所重视,“过程与方法”也常被提及。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影响越来越深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逐渐为教师们所接受。而人文生命教育提倡生命意识,探求生命意义,正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贯彻人文生命教育是语文学科当然的目标。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语言这门工具同时又让学生领悟到语文的美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努力。
一、構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人文教育,从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孟子到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如“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都有许多关于人文教育的论述。其实,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是很重视人文教育的,美国教育家贝斯特就主张通过讲授历史哲学、人文艺术,甚至宗教等给学生以人文价值的教育。西方很多国家在学校教育中都有一套完善的通过阅读讲授西方经典来灌输其人文思想的作法。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对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视的。
但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育人思想的淡薄,有的学生确实学到了知识,但却忽略了做人。缺乏健康的心态,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不易面对困难,比较自私狭隘,甚至有因老师、父母的批评,同学间的一点小矛盾就怀恨在心。教育的异化、人文教育的淡化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教育缺乏了对人自身的关注与关怀。语文教应该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来,重视对人自身的关怀与完善。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做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主体的人,有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的个性,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主体意识,要相信并尊重他们。在我们的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多给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我想他们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惊喜的,如在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我让学生来谈他们眼里的徐志摩,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思考从徐志摩的才华谈到了徐志摩的情感世界,从徐志摩的情感谈到他的内心世界,从他的《再别康桥》谈到他的《无题》《生活》等。你看一看似简单的作者简介,学生却谈了那么多而且处处闪耀着智慧和理性的光芒,经过这一铺垫,再去引导学生学习《再别康桥》时就要容易得多了,他们的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会积极地去欣赏语言文字的美,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幸福,这样他们不仅完成了教学做要求的内容,还掌握了诗歌的语言。
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环境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每一个人与众不同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张开思想的翅膀,让他们看到自己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 可替代性。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语文教材,特别是现在试行的新教材,编排的都是一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现当代名篇佳作、古代经典之作。因此在我们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点,突出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地位,突出人文精神,让“师生共处于一种植根于语文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之中,充分激活本来凝固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文化情境,从中体会语言的妙处,学会语言的本领”。
二、构建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我们在媒体上经常看到有关青少年自杀或杀死亲人同学的报道,不由得使人心头一阵阵发颤,同时也让人感到唏嘘不已。是什么原因诱发了这些正处于儿童或少年时期的孩子作出如此不可思议的抉择?是他们一时情绪冲动昏了头脑?还是生活本身对他们有什么不公,让他们失去信心和希望,体验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与残忍?我以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悲剧,除了家庭期望值过高、学习压力过大等大家所共知的因素以外,与我们一直缺乏对生命的教育,即在引导学生从小就懂得如何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方面有很大的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当然造成当代中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除了社会的功利主义泛滥,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漠视和推崇等因素外,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教育应以人为根本,应全面关注人的生命本身,这应该是教育最初和最终的意义。可是,受应试的束缚,一直以来,形成了重知识灌输轻人文培养,重素质教育轻生命教育的局面。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于这一点我想我们语文学科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在我们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浩如烟海的文学著作中,有关生命主题的文章或著作多得不可胜数,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这种别人没有的优势,扛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大旗,加强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那么如何去操作呢?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一个帮助,三个引导”。
总之,对于语文教学,我们要切实做到,把语文课堂还位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体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运用语言和欣赏语言。并且在学习中学会关怀他人、关怀自己,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以及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参考文献】
[1]《营构与创造—语文教学策略论》、《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曹明海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关于“人文精神”的定位问题》孟建伟,北京人民出版社)
[3]《人文艺术》(“人文艺术编委会”编贵州人民出版社)
[4]《生命教育》(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回归论文】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的人文性教育08-18
高中语文人文性05-19
学习高中语文应重视积累教育论文08-30
语文教学 回归人文09-13
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12-02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论文05-26
高中语文教学语文素养与高考的结合论文09-15
小学语文人文教育论文07-03
高中语文的研究性阅读论文09-08
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论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