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 回归人文

2024-09-13

语文教学 回归人文(通用12篇)

语文教学 回归人文 篇1

教育,是按照社会良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完善人的活动。尽可能地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位学生创设最佳成长空间,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新的动力,这就是教育的基本职能。然而,当前的学校教育越来越脱离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形成以应付考试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的的违反教育规律的一种教育模式———“应试教育”。为了应付各种检测统考,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星期天没了,法定节假日没了,学生每天写作业写到晚上十一二点。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大多数学生的心灵世界被忽视,产生厌学情绪,个性受到压抑,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那么如何使当今教育回归教育的本原,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成为一个内心强大且坚强的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让人文教育回归语文课堂是当前迫切需要,下面我就根据自身的体会来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一、中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语文是精神的宠儿,她与功利无缘!”中学语文课,孩子们学习母语的课堂,其意义非同于自然学科:“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中学语文课堂就是精神家园的培养基地。

现在的语文课堂,在高考指挥棒的控制下,在功利心的引导下,成了标准零件的加工车间,语文教师则是熟练工人,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从中,我们看不到鲜活的生命,个人的体验就更不用说了。学生又怎样去感知文学作品的精神世界呢?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被各种各样的考试折磨着,受教育的学生逐渐丧失了自主能力,变成了考试的机器,教育的人文意义也彻底丧失了。

仔细想想,西安音乐学院大学生药家鑫撞人、杀人的事件,就是一个令人反思的警钟。他有知识和才华,他的日常生活和交往也并没有多大问题,但他在一个重要的地方出了问题,即“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意识的缺失,人文关怀的缺失,说到底都是“精神家园”的缺失。人的道德水平取决于人文教育的水平,道德素养是靠人文教育长期培养而形成的。但这一事例表明,我们的人文教育出了严重的问题。

因此,中学语文教育应该承担美化学生“精神家园”的教育功能。中学正是人生的起始阶段,语文课所担负的传播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功能是首要的,而文化正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课主要是通过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支柱的;而这样的传承又主要是通过经典名著的阅读来实现的,中学语文教育必须摆脱应试教育,回归自己本来的职能。

二、中学语文课堂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语文是一门渗透着强烈的人文精神的课程,中学语文教育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递的过程,它的本质是开拓学生的自由精神世界。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对人类、宇宙的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激发出他们生命的激情与活力,以及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望。

1. 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交流来体验作者细腻的情感。

学生阅读时经常会受到生活经验和阅读能力的局限,对课文中的情感难以准确捕捉,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并适当讲解、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感悟作品所传递的细腻情感。

例如《爱莲说》中,作者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形、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它的高尚的品德、美好的情操、刚正的风度进行了逼真的描绘,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莲花的倾慕之情。很显然,这和一般封建士大夫消遣地赏玩是迥然不同的。它反映了作者对在污浊社会中能保持高洁情操的志同道合者的敬仰,对追名逐利的小人的厌弃,也是他自我品德的写照。这样使学生产生一种新的认识:一个封建士大夫力求“出淤泥而不染”已难能可贵,更何况把自己的这种美学理想大胆地生动地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更给人鼓舞力量和美感享受。

2. 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陶冶学生情操。

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言文化历史悠久,语汇丰富,几千年来,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经典,俯身可撷。畅游文学的历史长河,可以使学生的灵魂得到升华。古代的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忠心耿耿,发自肺腑;陶渊明“大济苍生”的远大抱负,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孤高风操;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等等。近代的如《背影》中的父子挚爱,《人琴俱亡》的手足情深,等等。这些都是洗涤人类灵魂的文学佳作。

3. 充满感情地朗诵,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重视对课文的分析,中心思想的把握,而忽视了让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诵,满堂讲,满堂问,从而剥夺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联想的空间,使学生不能主动、自由思考,感受作者所传达的感情,而采用朗读—理解—感受—思考—感悟这些教学环节,则可以使学生充分感悟文中真情。例如《海燕》,先让学生充满感情地反复朗读,感受文章语言之美,读第一句时,要舒缓、低沉,把声音拉长。“风”是主语,应该强调,需重读,应拖音。这样读,一是为了表现大海的广阔无边,二是为了渲染沙皇反动势力在聚集力量、准备镇压革命的白色恐怖气氛。表现海燕形象时,“海燕”要读得响亮,并加重读“高傲”,以突现海燕敏捷的动作、矫健的姿态。整个这一小节的基调是先缓慢后加快,先低抑后昂扬,突现它的豪壮情怀和感召力量,通过有感情的朗诵把读者与作者的感情交融在一起,这样学生便会用心灵去倾听作者的呼唤,唤起对理想执著的向往与不变的追求。

4. 写作是最富人文精神的思考。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写文章。叶圣陶说:“就学生说作文是各科学习的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的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写作表达的是学生对人生、社会的认识与看法。文章是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然流露。作文如做人,它是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当前,社会的转型引起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学生由于面临竞争而过早地承受压力,以致产生某种程度的心理扭曲。语文教师要从培养现代社会的具有优良素质的公民着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良好道德品质,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写作课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学生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要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教师要让他们说实话,在精神上做自由人,做实实在在的真人,让他们不拘泥于写作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对人生、社会的感受和真切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健全人格。

三、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体现人文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目标狭窄,评价片面,形式单一,单方面强调对学生的智育水平的考核。新课程改革对原来的评价标准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改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既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既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又注重对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提倡人文性教育,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教育目标的重新认识。这一转变,昭示了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回归。爱因斯坦曾说:“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是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而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

总之,拯救语文,就是拯救中华文明,就是拯救炎黄子孙圣洁的心灵和智慧的大脑。人文教育要求语文教学从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以真善美的东西来感染人,使未来的学生富有创造力,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和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语文教学所蕴涵的人文思想得以充分、淋漓尽致地体现,让中学语文教学沐浴着人文的灿烂的阳光健康前行。

摘要:当前的学校教育越来越脱离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如何使当今教育回归教育的本原, 开启智慧、健全人格,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成为一个内心强大且坚强的人?语文教师要从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 以真善美的东西来感染学生, 使学生富有创造力, 具有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品质和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教育,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杜时忠.人文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11.

[3]孔庆东.审视中学语文教学.汕头大学出版.

语文教学 回归人文 篇2

[关键词]科学;人文;理性;人类

一、从人类理性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论溯源

前工业社会,人、自然、社会是和谐的统一整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社会来临,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作用中,科技因素突显出来,它在推动社会突飞猛进的同时,打破了人、自然、社会原有的和谐状态。一种因素突显引起失衡,必然需要另外的因素来制衡,在这种动态平衡之中,社会才能得到发展、自然才能得以平衡,从而人实现自己的发展。因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人文精神更应得到重视。这是人类理性的要求,也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和回归。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互利互动,两种文化都是人性的品质和才能的表征,它们根植于人性之中,是人类理性的两条不同表现路向,缺一不可,二者涉及“是”与“应当”、事实与价值、工具与目的的关系。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理性内容具有具体性、多样性和相对性,有价值理性、目的理性、工具理性、交往理性等概念,并争论不一,从马克思的实践理性角度可以整合这些概念。理性具有合逻辑性、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基本内涵,这保证了科学与人文虽有诸多不同之处,但是作为人类不同文化的表现却可共存于人类社会之中。

一般说来,“理性”(英语中来自拉丁语的reason,德语的Vernuh)是指人自身的内在本性或能力,“理性”具有“超越性”与“规范性”双重品格。如果作词源考据,理性的双重品格正源自古希腊阿那克萨哥拉的超越的“努斯”(nous)精神与赫拉克利特的规范的“逻各斯”(logos)精神。“努斯”是指生命冲动的力量,是在超越具体有限事物而对万物的动因或运动的终极来源的寻求中所反思到的;“逻各斯”则是指逻辑规范的力量,通过对“始基”和“一”的不懈追求而日益突显出来。人类认识发展的主线是从神话到哲学,再到科学。在原始时代,也就是在神话思维时代,人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和追问,但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一种神话幻想的方式,不能说明和解释世界,图腾和巫术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随着人类生存能力和生产能力的提高,生活世界发生变化,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了解加深,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神话思维,而是迎来了哲学与科学的思维方式,召唤理性成为了必然。人类正是因为具有理性精神才成为人,区别于其他物种,人类的理性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它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导向性的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最根本的问题是所谓理性的吊诡,或者说是理性的自我否定,这不是简单的完全否定,而是对于绝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和否定,消除理性的至高无上性和绝对性。对理性某一特质的单纯追求会造成理性的偏失,出现“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等种.种观念问题。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引出“合理性”概念,来强调人、主体评价、价值等因素,从而理性不再走向绝对与孤立,人类由对纯粹自然的关注到对自身的关注。由对自然科学的关注到对社会文化的关注,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被关注。事实与价值、认知与评价、描述与规范等应该互相结合,无论用事实取代价值,否认价值的科学实证主义,还是以价值取代事实,否定事实的文化科学、价值哲学等均有偏颇。

传统的、绝对的理性主义是在本体论意义上产生,柏拉图是奠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理性至上,是人作为人的本质,在黑格尔那里,绝对精神是理性的最高形式,是宇宙的最高本体、世界的最终本原,自然、人类和社会不过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启蒙理性主义是从认识论和人性论的角度来考察理性,理性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它把人从神性的过分张扬中解放出来。理性从关注彼岸世界的“绝对精神”回到了此岸世界的人类社会,人作为人成为人,具有理性能力的人根据其理性精神构建社会,赋予社会中的一切事物以意义,人类生活展现出意义。理性不再是处于绝对的神化地位,而具有价值因素,这为关注价值领域,关注主体内在精神追求的人文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语文教学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篇3

文以载道,语文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富有丰厚的人文内涵,充满人性之美,是一门人文底蕴极为深厚的学科。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也就是通过语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感悟真正的文学中蕴含的人类的智慧和情感,陶冶性情,塑造情操和品格气节,学会读书做人的道理。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应该在精神领域内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自由骋翔的浩瀚天地,极其有利于学生品格方面的完善和修养的提升。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正可以利用精华荟萃的语文教材和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形式等各种途径实施对“人”的灵魂的塑造。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中学应该承担“精神家园”的教育功能。中学阶段,正是人生的起始阶段,是人的个体生命的“童年”,与人类生命的“原始”时期有一种同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中学校园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是一个“精神之乡”,中学阶段就开始构筑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即使带有梦幻色彩,却也会为终生精神发展垫底,成为照耀人生旅程的精神之光;中学教育的影响会辐射到人的一生。

中学教育应该承担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责任,中学语文就应该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的摇篮,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是中国社会思想的孵化器。在中小学所有的课程中,语文课所担负的传播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功能是首屈一指的,而文化正是语文课的“内核”。语文课主要是通过人类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来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而这样的传承又主要是通过经典名著的阅读来实现的。所以中学语文必须摆脱“应试”模式,回归自己本来的职能。

作为一个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有什么能力与根深蒂固的社会思潮对抗呢,我们的学生又非活在真空之中!这是现职有良知者的感叹与无奈。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性,并把它作为一种规范,是语文教育本真的回归。但是,要能真正将新课标的理念转化为一种语文教育的自觉,语文教师首先自身必须具有丰富的人文修养,他必须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对学生富有爱心,懂得尊重的人,因而才可以把教学活动的目的和过程的设计完全指向“人”的培养,并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中积极引导学生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将完善学生的人格,将学生培养成有良好教养的人当作学科教育的终极目标。如培养学生学会自尊自爱,学会与人相处,具有科学的态度,具有宽广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有为社会服务为人类献身的精神等等。可见,没有相当的人文素养、没有高尚的精神品格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的教师,是很难胜任语文教学重任的.

中职语文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篇4

一、借助文学作品, 感染和洗涤学生灵魂

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心灵。中职语文应该贯彻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 以丰富学生的情感, 荡涤学生的灵魂, 让学生对人性有更丰富的体验。

文质皆美的文学作品蕴藏了丰富的人文情怀, 如《我的母亲》充满了质朴的爱、《幽径悲剧》言说了美善的真谛。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文学作品的教学, 引领学生用同情、怜悯、爱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 让学生体悟爱情、亲情、友情、思乡情游子意, 引领学生去思考什么叫自由、独立、博爱、幸福等等, 激发学生对自由的渴望,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帮助学生坚信内心充满爱就可以创造幸福和美好生活的信念。

具体而言, 语文教师应该把语文教育和文学作品教学打通, 要引领学生由景入情, 以情观景, 步入课文描绘的优美境地, 以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人和情, 所倾注的情和意, 所阐发的道理去叩击学生心灵, 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 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 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 开启学生美善的门扉, 在心灵中镌刻上永不磨灭的印痕。老师还要充分运用教材中卓有建树的人物的思想言行, 施以良好影响于学生, 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 启迪他们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奋斗不息的精神。

语文教育就是要注重情感教育, 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得到美的陶冶, 情的感染, 理的启迪, 从而让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到荡涤, 促进个性和谐和全面发展, 形成高尚的社会情感。《一碗清汤荞麦面》是一篇难得的文学佳作, 我在教学时, 特别引领学生去感受每一个细节描写, 让学生沉浸在阅读的快感中, 为母子三人和店老板夫妇的人格力量所感染、感动和流泪, 从而得到真善美的人文情怀的熏陶。

二、通过课外实践, 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 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 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 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 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通过教育,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人生与社会需要的切合点, 从而产生个性化的人生观念, 最后形成自我选择、自我决断、自我造就的信念和勇气。就是说, 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选择自己的职业, 选择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 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中职语文教育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课内学方法, 课外求发展”。中职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发展个性的人文精神, 仅仅满足于课堂认知是不行的,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学与课外拓展联系起来, 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获得深刻体会和个性发展。

比如, 老师应让学生留意家庭和学校内外发生的事情, 通过媒介关注社会热点和新闻话题, 教会学生用科学和辩证的方法, 去观察和思考世间百态, 提高是非辨别能力, 增强爱憎分明的情感,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明白“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为自己设立行事做人的底线。

老师还应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参加家庭、班级和社会团队建设, 自己的事自己做主;主动跟家人、老师、同学沟通;学习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特别是在面对质疑和否定时仍能冷静坚持;为自己的承诺负责绝不轻言放弃。老师还应指导学生在参加各项实习实训时, 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中;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体验劳动的艰辛, 接受职业的磨练, 让学生认识到尊重自己是从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开始。同时, 老师鼓励学生参加社交活动, 参加体育、娱乐、游戏等活动, 通过活动获得交际和合作能力, 赢取别人的尊重, 产生社会认同感, 最终发展和完善个性、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总之, 老师应该引领学生走出课堂, 让学生将课内所培养的人文精神与课外的生活实践体验相结合, 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塑造完美的人格, 增强人文底蕴。

三、扩展语文空间, 鼓励和培养学生创新

人类发展的过程是人们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创新的过程。人们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 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是人本精神的一种表现。我们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 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 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丰富知识, 提高能力, 特别是提高创新能力。

比如,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对主题单元“体察情感”进行设计时, 特意根据学习目标设计了研究性学习内容《文章背后的朱自清 (郁达夫) 》,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从课本、网络、影视资料、文学刊物上去搜集、筛选、整理资料, 他们的观点新颖、视角独特, 制作的幻灯美轮美奂, 最后配以演说将作品完美地展示出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立和创造性让我非常震惊和欣喜。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过程, 可以使学生自我意识得到体现, 自我价值感得到提升, 甚至会产生自己对于社会、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有所贡献的自豪感, 从而潜移默化地得到人文精神的陶冶。

总之,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 就在于它有人文, 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学科最神圣的使命就是传承人文精神, 培养具有丰富情感, 尊重自我, 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新人。中职语文教育迫切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本着民族发展大义, 让我们放弃功利的纯“技能技术”, 让学生在语文熏陶中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从而真正提升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人文修养的水准吧。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 回归人文 篇5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1.《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江德斌

①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

②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地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给观众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的首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

③《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

④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在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之际,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⑤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

⑥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只是偏重于介绍图书和作者、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⑦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好评,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烦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

第1页,共4页(选自《中国青年网》,有改动)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第⑦段中加下划线字“这”指什么?

第2页,共4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

《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小题2】

对比论证。将《朗读者》与其他电视台读书节目相比较,强调“《朗读者》贴地气”“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小题3】

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烦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概括能力。论点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议论文的论点位置有三处:题目、开头、结尾,论点的出现在文中往往有标志性词语,如:“可见”“所以”“总之”“我觉得”“我认为”等。有些还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去概括。本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作用的分析能力。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论证方法及作用:举例论证法(例证法)。作用:通过……事例,具体地证明了……(观点),使论述更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引用论证法(引证法)。作用:引用……名言来证明……(观点),使说理更充分、更深刻,更具有权威性;比喻论证法(喻证法)。作用:把……比 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xx(观点);对比论证法。把……和……进行对比,突出地论证了xx(观点)。结合文本内容可知,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将《朗读者》与其他电视台读书节目相比较,强调“《朗读者》贴地气”,“触动观众同理心”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第3页,共4页

此题考查学生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全文,从文章中找出与题干要求相关的内容,锁定某些段落,或从文中找到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意思对即可。阅读词语在文中的前后内容即可解答。结合文本,第⑦段中加横线字“这”指的是: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 回归人文 篇6

人文素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仅包含一个人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感悟能力,而且还包括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内在气质和精神境界。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基本内涵是:培养学生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意识和良好的审美情趣。不难看出,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才能形成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点一点地去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之逐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这就要求语文的教学也是优雅的,是沁人心脾、和风细雨的;是安静的,是抵得住外界的喧嚣、回归语文本色的。因为语文是一门最具魅力的学科,它本身就是一种充满着情感、智慧和诗意的文化。语文是一门给学生奠基的课程,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服务。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上出语文的美味,才能真正发挥它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因此,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应该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不二选择。本色可以理解为两个字:朴实。所谓朴实,就是简单而实在。返于素朴,归于自然,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对课文的反复阅读是一个有效手段,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多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品味,感悟课文中所包含的内涵又达到了认识的新高度;有了自己的感悟,渴望记录下来的时候又是对写作能力的提升。下面就从这三个环节具体来谈一谈。

一、反复诵读是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方式

每一篇选入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在一定的程度上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的,作为语文老师要在这其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人文亮点,帮助学生可以反复的进行阅读。在这个过程中领悟到人这一单独的个体与外界的联系关系,通过这些文章的内容来滋养学生的内心。读书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阅读的行为,更多的也是一种技能和情感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仔细地感受其中文章的语言之美,领会作者的感情表达,品味其中的意境之美,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二、读书的过程中精心思考可以有效地提升品质

我们都知道语文的学习对学生领悟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同样的材料在不同的学生眼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一个人所关注的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这种沟通,就要给学生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与学习的氛围,使得学生群体都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思考,深刻领会文章的意图。学生静心地思考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切忌不要让他们过于着急的表达。因为这个时候正是他们接受的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静下心来充分的思考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能够安静下来好好地体会其中的内化过程也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语文学习的习惯,也是重要的人文素养之一。

三、在写作中认识自己,提升人格素质

在整个作文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思考,更加要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明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教会学生进行思考来不断地提升其人生的境界,提高对于外界的认识,塑造健全的道德情操,较高的文化品位以及审美品位。以求最终达到在学生的心中埋下美的种子,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目的。对于一些错误的认知偏差要积极地进行引导,使得学生最终养成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中不断地获取写作的素材,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先学做人再学作文,使得作文与做人之间可以达到很好地契合。

在本色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地来完成整个的过程,就需要有意识地来完善整个的链条,协助创设较好的语言转化的情景,使得学生可以读进去进而有东西可以写出来。比如在讲解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时候,教师在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大家回想夏日中自己纳凉的过程,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感悟与朱自清的文章进行对比,从而来帮助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景中去,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程度。另外在整个过程中,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也要做到本色回归,回归到对语文教材研究的专心和对学生指导的耐心上;回归到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美好的情操和无私的品质上,通过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提高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要主动坚持回归安静的课堂氛围,深入地进行各种思考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感受生活,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操、文化品位以及外在的审美情趣,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期在学生的心灵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使得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成为一种感受美的艺术,更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人文素养的养成。

浅谈语文教育的人文回归 篇7

中国有特有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背景,学生有特有的个性、文化差异,学校有不同的教育教学条件,却常常被改革的激进者们所淡忘。中国教育需要理性回归,语文教学更是迫切呼唤人文回归。

当然,回归不是单纯地重复过去,更不是所谓浮于表面的形式,而是一种内在精神的回归,是在总体人文精神框架内,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志趣,在继承中走向创新的过程。

语文学科是最具文化差异性和民族区域性的人文学科,中国有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思想、行为习惯,语文教育应遵循国人的思想行为习惯,积极吸取传统文化营养,并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而不是盲目地跟着感觉走,盲目地接纳外来经验和外来文化,要知道“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语文教育及其改革必须立足中国这块特殊的土壤。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思想文化的不断渗透,中国上至大学生,下至中小学生,许多人对ABC、XYZ、英镑美元、歌星影星可谓懂之甚多也甚好,而对文天祥、屈原,对长江、黄河,对《四书》、《五经》、《史记》、《论语》却知之甚少。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更是民族的一种悲哀。一个民族要是没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思想体系,那么就很容易被其他民族所同化。语文教育迫切需要回归民族文化的本源,强化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在传承中走向创新。

脱离国情,脱离民族文化传统,生搬硬套外来的教育模式或盲目改革,是极为不负责任的,甚至是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种犯罪。文革十年的沉痛教训我们不应该忘却,当今社会的信仰危机和校园暴力冲突升级等更是不可等闲视之。就如所谓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并非不好,对独立、自控能力很强的欧美国家学生来说,它甚至是一种理想化的教育模式,但对独立、自控能力相对薄弱的中国学生来说,却不尽适应,它常常使中国的学生走向散漫和极端。正如大米草在日本本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防风固堤的作用,且本分,而一旦在中国生根发芽,就泛滥成灾,以致到无法控制的地步,造成大片海滩损毁,生态环境改变。语文教育的人文回归首先必须站在尊重传统,保护传统和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立场。

其次,语文教育的人文回归要立足学生实际,立足时代的需求,是一种人性化的回归。尊重传统,保护传统和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不是一味地为复古而复古,而是继承中的创新。它要与时代合拍,以学生的心性完善和健康成长为目标,体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双重尺度。

多年来,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带有太多的功利色彩和政治烙印,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授课,都已经远远偏离人的内心的自然需求。急功近利使教育走向极端,走向浮躁;过于强调政治的教化功能使语文教育失却本有的情趣和灵性,失却人的本性需求。

分析文章内容必须透过表层看深层,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度挖掘其思想内涵,殊不知有时作者写作仅是缘于表层的那份单纯的感动;分析文章结构则总是条分缕析,犹如庖丁解牛,把一篇好端端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毫无美感可言。那不是阅读欣赏,而更像是医生在诊断病情,生物学家在做解剖实验。

语文教育更多的应该是感性,而非理性。阅读分析也好,写作也好,要多从感性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趣。让学生敞开心扉,除却思想的羁绊达到一种空灵的境界,去自由体验、感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在体验与感悟中使自己思想情操得到自然的陶冶和升华。美术大师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我想教育应该也是“妙在教与不教之间”吧,教而无痕,那才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

语文教育的人性化回归还应该体现在对学生理想、志趣的理解和尊重上。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学生的生活视野、思维模式和兴趣爱好与传统的校园文化生活模式、教师的认知领域都存在相当的差距。语文教育及其改革应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与学生认知变化保持同步。

比如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许多学生的生活也与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教育不能置身网外,更不能谈网色变,而应该在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基础上,主动融入学生的生活视野,学生的情感世界,融入时代潮流。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教学模式,丰富学生视听;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分析文学名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可以设计话题、观点,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找寻依据,深化认识。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网络文学佳作评析推荐、地方贴吧优劣话语点评、模拟网络话题聊天等活动,让语文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圈子,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再次,语文教育的人文回归要立足国语教育的本源,遵循国语教育的特性。汉语言是世界上最为古老也最为优美的语言,音形义同体;汉文学具有诗画同源、词曲相依的特性,讲究意境情趣和节奏韵律之美,语文教育必须尊重这种文化特性。一要强化体验和感悟。多采用情境模拟和情节复原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置身其中,感同身受,达到在参与中体验情感,升华认识的目的。二要强化诵读环节。通过反复的诵读,让学生在优美的韵律中,在无我的氛围里,由嘴动到心动,从表层的语感推敲到内在的情感渗透,伴随着汉语言文学特有的音乐节奏,把学生自然而然地一步步引进文学作品的灵魂殿堂,让学生在诵读中激发兴趣,在诵读中陶冶情操,在诵读中净化灵魂,在诵读中走进中华文化的深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无数华夏儿女就是在这充满稚气的诵读声中逐渐走进诗文博大精深的世界,成长成才的。他们在初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未必能懂得其中的深味,但只要韵律依存,趣味尚在,时间能让他们参透一切。这就是所谓自然的教化、人文的教化。

最后,语文教育的人文回归,要体现在对自然的亲近和尊重上。老子曰:“天地有大美而无言。”真正的教育,应该回到大自然中去,语文教育尤其如此。古之圣贤多爱山水自然,文人墨客更把自然视若自己的生命,从天地之间吸纳智慧,从山川之中蕴集灵感,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也。

记得在家乡渔村读书的时候,山林、田野、海滩几乎占据了我们学习生活的全部。初春的榕芽,冬日的野果;夏夜观海,秋岩听涛;海豚的舞蹈,知了的聒噪……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总是源源不断地从我们的笔端涌现,那时的我们从未把语文学习视为畏途,而是一种真正的精神享受。因为自然不仅赋予我们博大的胸襟,而且给了我们无穷的智慧。

高中阶段,是在城里度过的,但教我们语文的那位女老师常常带我们下乡写生,接触自然,体验生活,文章自然也就写得好,写得充实,写得感人,至今细细回味,依旧感慨万千,我对语文学习也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喜爱,正应验了“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

可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是越来越丰富了,而精神生活却是越来越枯竭。家长们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把孩子留在家里最实在”,学校是“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致校园周边的围墙越来越高,学生的生活距离自然越来越远,教师只能是闭门造车,孩子也只好“井底”之中异想天开,语文学习自然也就成了一种累赘,一种负担。于是乎,写好人好事,一个班竟有半数人写自己捡到钱包,这也就见怪不怪了。

总之,语文教育的人文回归要超越工具性、政治性和功利色彩,回归自然,回归人性,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使学生达到人性与灵性和谐发展的至高境界。

摘要:语文学科是最具文化差异和民族区域性的人文学科, 只有超越工具性、政治性和功利色彩, 回归传统、回归人性、回归自然、回归教育本源, 语文教育才能使学生达到人性与灵性和谐发展的至高境界。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人文回归。

职业高中作文教学必须人文回归 篇8

关键词:职高作文教学,人文回归,问题,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一) 人性的泯灭

当前, 我们的作文教学仍然坚持“以文为本”, 将“现代人”压抑在“过去人”的阴影之下, 将作文形式凌驾于作文内容之上, 造成了学生写作心理上的依附与盲从, 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个性和创新能力, 使作文这种既可“自娱”, 又可娱人的精神性实践性活动, 戴上了僵化的教条主义镣铐。部分学生的作文大抵是胡编乱造, 千山一形、万水一色, 缺乏鲜明的特色。作文教学中不见了真感情, 不见了人性的各种活动表现, 这就是当前职业高中作文教学的病根所在。

(二) 创造的扼杀

在当今的作文教学中, 最残酷、最叫人心寒的莫过于对学生们创造性的扼杀。著名作家晓苏先生曾在一次写作的学术报告上讲述过一个扼杀创造性的典型案例:有一个学生写了一题为《犯错误以后》的作文, 其中花了较多的笔墨写了自己去班主任的办公室路上, 看见了一个空的易拉罐, 便情不自禁地用脚向前踢着玩, 而且踢着踢着, 觉得不过瘾, 干脆用力一踢, 将易拉罐踢得老高, 易拉罐飞起来的弧度和姿势很好看。文中就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但后来语文老师改作文时以“无关主题”为由, 把这段话完全删去。晓苏提醒我们:这就是对创造性的扼杀, 因为这一段生动而传神地表现了一名学生犯错误后在去老师办公室的路上微妙而又复杂的心理。它不仅与主题有关, 而且关系密切, 怎么能够随意删去呢?作文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扼杀由此可见一斑。

二、研究对策

(一) 进行人文性教育

1. 追求人性之美。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做真人、求真知、抒真情、吐真言, 就须让学生懂得追求人性之美。为了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人性之美, 我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加个性化的语言材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对于学生来说, 在掌握作文写作的一般性要求后, 应广泛阅读适合于青少年接受的文学性很强的读物, 接触多种语言风格的文章, 了解个性化的语言, 这对于作文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让学生懂得教科书不是高不可及的, 它来源于生活, 是人写出来的。学习教科书是为了打基础, 而创造性地掌握语言工具, 还得靠自己的悟性。因此, 要引导学生学习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认识, 避免概念化的思维方式。养成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 培养对社会的关心, 对国家的热爱, 对别人的关受, 对丑恶行为的憎恶。让学生走出学校封闭的空间, 把社会作为课堂, 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领略祖国山河美;深入社区, 感受社会变革;采访人物, 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挖掘人性美;开展调查访问, 感受身边的变化。这些是学生对生活的直接体验, 因此也就不难从文中见“人”。

2. 引导学生充分展示个性。

在引导学生追求人性美, 培养学生独立个性的同时, 教师还要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展示学生个性。写作中, 首先是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感受, 有独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有自己的想象, 自己的观察, 自己的真实情感;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 真切地反映出自己的所见所闻, 写出有自己特色的作文。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就要让学生多写想象作文, 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 独特性是其特点。对于中学生来说, 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 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让他们写想象作文, 能使他们的自由的天性得到极大的发挥。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充满想象的作品, 尤其要鼓励学生有异想天开的想象, 不断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肯定和鼓励他们的点滴发现。

3. 引导学生感受习作中的真善美。

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的是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认知和态度, 是他们想象中的美好的世界。在讲评时, 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并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文章中所流露的真善美的真情实感, 以唤醒、影响更多的学生, 以提高他们求真知、抒真情、吐真言的自觉性。

(二) 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是个性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如果没有创造性, 也就没有新面貌,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1. 培养创新意识, 也可以称作创新精神。

包括好奇心, 探究的兴趣, 求新求异的欲望等。学生爱写还是厌写, 爱问还是不问, 对新异事物是敏感还是麻木, 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保护他们的好奇心, 不断激发他们点滴的发现, 像爱护幼苗一样呵护和培植他们的创新意识。

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首先要强化学生求异创新的意识。要让学生在日记中, 把自己每一天的所见所闻, 喜怒哀乐, 有个性的人和事, 有选择地、有目的地记录下来, 向日记吐露心声, 表达情感。其次要鼓励学生运用课外知识, 自己去创作。学生有大量课外知识的积累、快速多变的信息传递和长时间的练笔, 就可以尽情地驰骋想象。最后要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 敢想敢写, 进行跨越式写作。如画出一个圆、一个梯形、一个三角形, 想象出一个美好的事物或编写一个故事, 写成小文。将这些作文以童话、寓言、散文的方式展示出来, 既有学生生活的体验, 又有丰富的想象。也可利用课后一刻钟进行专项的小作文训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强调由过去的单一性向多面化发展, 有深度, 有广度, 更有时代性。

2. 培养创新能力。

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首先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它要求在理解中不人云亦云, 有自己的感受, 有独特的见解, 在表达中不说套话, 有自己的想象, 自己的观察, 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其次是创造想象能力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既要让学生多阅读充满创造想象的神话、童话、科幻故事, 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 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象。

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有效的途径, 中学生也特别喜爱写这类文章。一次, 我让学生每人命一个自己最喜爱的作文题, 大多数的学生命的是想象作文题。在教学中, 我们要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述见解, 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写雪, 既可以写它的纯洁, 又可以写它的虚伪, 因为它掩盖了一切肮脏的东西;写一件事, 既可从这个角度写, 又可从另个角度去表现, 千万不要追求千篇一律, 要真正让学生我手写我口, 我笔表我心。

作文教学是能反映学生意识的特殊教学形式。因此, 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 遵循人的认识规律, 让作文教学沐浴着人文的灿烂阳光, 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切实完善学生的人格, 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智敏.中等作文能力快速提升.太原:书海出版社, 2003.

[2]游国经, 钟定华.创造性思维与方法.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6.

浅谈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 篇9

一、人文精神回归原因的探析

20多年前, 吕叔湘先生发表了《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那篇著名文章, 语文教学从此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但科学化对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并没有起到人们所期望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 人们对科学化道路进行了反思, 进行了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大讨论, 工具性与人文性才被公认为语文学科的两个基本属性。为什么人文精神能回归到基础语文教育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 语文课堂本身具有无比丰富的人文内涵

所谓“人文”, 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言作为记录人类文化的载体, 其本身“不仅有自然代码的性质, 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 (马克思语) 。语文课堂作为语文教育的主阵地, 无论从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还是思维空间, 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人文内涵。

(二) 汉语的非理性、非实证性特征

汉语言由于具有具象的特征, 往往追求意境的创设, 所以它的语意空间十分开阔, 显得灵活而富有弹性和空灵感。又由于它的语言凝练精简, 寄意深远, 所以它的文化意蕴又特别丰厚深邃。由于前面两者的创意追求, 使得汉语抒情性也特别浓烈。汉语文是非理性、非实证性的, 是空蒙的、混沌模糊的。因而人们在阅读它时, 所品味的感觉不可能像对科学语言那样精确和清晰。

(三) 教改先驱探索实践的成功

早在20世纪80年代,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就非常重视人文关怀。他引导学生关怀人类的前途命运、关怀世界的发展趋势、关怀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关怀别人的命运、关爱自己的生命。魏书生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 语文教育必须重视人文关怀。

二、人文精神回归意义的思考

(一) 人文精神回归, 促使语文教育回归生活, 从而拓展了语文教育的内涵和空间

长期以来, 人们对于语文教育的认识存在一些偏见, 较强地显示出意识形态的色彩, 弱化甚至无视语文课程的人文色彩, 过分强调它的工具性、科学性, 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语、修、逻等繁琐、机械、重复的“基本训练”, 使学生陷于无边无际的题海中。语文教育的空间却越变越窄, 使语文教育失去了其独特魅力。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廓清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内涵, 从而大大拓展了语文教育的空间。语文教育中, 以语言为媒介, 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渗透性, 它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时, 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手段, 也可以促进语文的学习和运用, 进而实现学科的合作、交叉、渗透和整合。

(二) 人文精神的回归, 完善了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方式和手段

在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方式和手段上,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 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人文性的回归在这方面也给了我们深刻启示。它告诉我们语文教育必须重视人文关怀:首先, 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身心的关怀。其次, 必须使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关怀, 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情感价值取向, 提倡具有人文色彩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而极大地完善了语文学习能力培养的方式和手段。

1.基于自主的学习

所谓自主的学习, 就是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个性特征, 最有利于发挥学生个性特长, 并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独特品质和实际需要, 合理地确定学习目标, 主动规划学习进程, 科学制定学习策略, 主动调节学习情绪, 不断加强“趋异”、“求新”、“自信”、“冒险”、“进取”等品质的培养, 从而改变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 实现对自身的超越。

2.学会合作的学习

教育的人文性告诉我们, 学生在学会学习时同时要学会关怀。在学习当中, 不仅学生, 家长、老师、社会人员都可以参加学生的学习,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社会人员之间可以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有效转化和消除学习中的压力,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沟通, 形成学习的责任感, 培养相互合作的品质, 也将消除学生之间的相互隔离、嫉妒、疏远而产生的对立心理。

3.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教育的人文性也告诉我们, 学习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身心关怀, 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主体的“能动反映论”来看, 学生的学习总是以自己的需要、价值取向以及原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 能动地对学习内容加以加工改造, 最终将知识吸纳到自己的体系当中, 是一个明显带着“个人自传性经验”独立分析、判断与创造的过程。这个活动过程明显带着一种积极探究创造的色彩。长期以来, 教师很少培养学生这种探究式学习的习惯。致使学生思维狭窄, 缺乏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明显是违背教育具有人文性主体关怀的规律, 因而必须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 使学生养成探究的兴趣与习惯。

(三) 促进了新型评价理论体系的确立

语文教学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与评价体系中应用于整个教育系统, 使得本来生动活泼、鲜活有个性的语文只能演绎为一门只要记忆和基本知识训练以应付考试的语文考试学。这种以考试分数排名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必定影响反映到学生的学习中只能是忽视语文的积累功能, 学生不是去认真读书, 认真去揣摩语言的韵味, 而是整天泡在题海试卷里。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对生活适应力低, 心理素质差, 更别谈什么创造力与健全的人格了。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定位, 启示我们语文教育不仅具有应用功能, 更重要具有教育功能、发展功能。教育评价必须以尊重“人”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当今教育是平民化的时代, 我们不能否定教育的选拔功能, 而是要不断培养合格、具有深厚人文涵养的公民。

由此, 语文教育评价必须关注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否讲究语文的渐进积累, 是否具有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科学普及呼唤人文精神回归 篇10

程东红认为,在决定科普工作的内容和科普项目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人文价值的判断;在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要让人文精神伴随着科学精神传播给广大群众。

“当代科普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四民’的时代特征。所谓‘四民’,就是以人本思想出发,要实现民生、民想、民智、民为意义上的科普”。在徐善衍看来,科技的发展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和技能、认知和把握的层面上,还应包括科技生产应用和与公众利益实现全面结合的过程,使科学成为大众化的科学,使大众成为科学现代化的主人,才能真正体现科学的人文价值,这也是科普的最高境界。

传统的科普比较强调普及科学知识,之后演变为公众理解科学,如今而言就是公众参与科学。王春法表示,公众理解科学也好,公众参与科学也罢,根本上反映的是科学家和公众关系的变化。随着科普理念的不断发展,公众已经从“被”科普转向参与科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科学家和公众的地位更加趋向平等。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副研究员居云峰,从自身科普工作出发提出了中国科普的6个新理念,不仅对中国的科普形势做了详细分析,同时也体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普及的互融共进。

第一,中国科普进入了现代阶段。由重视知识传播到普及科学知识,从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并重;科普也由过去的单向传授变为双向、多向的互动,也更加关注对弱势群体的科普。

第二,国家政府是科普的制造者,其主要职责应为立法,制定政策、战略规划,规划经费投入。

第三,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社会各界都应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这已经被写入了《科普法》。

第四,提高科学素质是全民的责任,这不仅是个人愿意不愿意做的事。

第五,科普的活力在于与时俱进,科普从内容、方法和手段都要把握这一点。

语文教学 回归人文 篇11

摘要:为了使现在孩子的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目的,对于只要求认识文字的教育已经悄然离去,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老师们应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和思考能力,进而不断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本色回归;人文素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93-01

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工程之一就是人文素养的培养。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在语文教学中许许多多的教育模式被广泛运用,但是这看似鲜活的语文课堂去失去了语文的本色。在教育改革之后,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不但大大提升,而且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在细微的观察之下,现在的语文教育中缺少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只有在教育中加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才能使人文素养的培养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

一、何为语文教学本色回归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是一门学生必修课程中的重要学科。语文的教学的内容与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所以,语文本色的解释还应当从中国的文化中去理解。在语文中,不能把语文看成单纯的语言教学,但是绝不能忽视“文”的存在,所以我们应该这样理解,“人文素养”和“语言”是“语文”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因此,语文本色就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思维,而人文素养就是语文本色回归的表现形式。语文教学是一个有诸多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缺一不可,对课改实践的现状作出冷静的反思,理性地审视当前教学行为的目的性和实效性。任何一种急功近利,急躁浮夸,只求形似,满足于光鲜外表的形式包装都是与新课程真正倡导的精神实质大相径庭的,都会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负面的影响。本色语文教学追求教学实践回归到语文学科自己的领地中来,认真按语文教学的独特规律扎扎实实地讲与练,从实处着眼,回到根本中来,放大并突出自己的学科属性,提高教学效益。

二、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进行自主思考的参与。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为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播放视频资料,这些生动的课堂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但是在回归枯燥的课本的时候就会使学生产生很大程度的落差,从而大部分学生就会沉浸在之前的影像资料上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促使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对当前的学习没有进行深思熟虑的思考;在课堂中出现过多得到课堂形式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而且会分散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从而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不够系统化。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过度依赖视频资料讲解,致使大多课堂时间都用来讨论,而学生对课文本身没有认真的学习,基础性差。致使教学内容琐碎的原因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内容上缺乏整体性,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系统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但许多教师在利用可以自行调整课堂内容的权利分割课堂内容,使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缺乏系统性。

三、语文本色回归中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1.不断优化课堂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性。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都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的,所以,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主要课堂内容的设计,通过对课堂内容的不断优化来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在语文新课程趋势下, 新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当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适的教学活动设计,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对课堂问题的探究来培养人文素养。在课堂设计的创新中渗透人文性。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一个精彩的开始更容易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不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在课堂中提问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提问问题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培养人文素养。例如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视屏资料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视屏资料中深刻的感受到文章的内容,从而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人文素养。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方式就是提问问题,老师通过自己对文章的把握和学生情况的了解,进行提问,通过这种方式能过及时调整教学活动的节奏,从而使课堂内容更加适合学生的特点。

2.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素养的结合统一。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最基础的就是它的工具性,只有不断促使学生对工具性知识的学习,才能将语文教学引向人文性,从而促使学生在知识上的升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在基础知识中渗透人文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循序渐进的感受到语文知识中的人文性。首先,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使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加以利用变成自己的知识,而在新的教学形式下,许多老师知识注重学生的人文性的培养,而忽视了知识的工具性,造成许多学生懂很多道理而无法通过基本的听说读写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在整个教学中应该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将工具性作为基础知识,再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性,促使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而且从中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本色回归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坚持语文本色回归,不断优化课堂的情景设计,才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基础的工具性学习中不断增加人文性的学习,才能培养出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洋君,小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四种方法——以语文学科教学为例, 上海教育科研 2010 年04 期。

[2]屠云霞,唤醒学生内心的“真”“善”“美”——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 小学科学( 教师版) 2014年04 期。

[3]李永红,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力——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体会,经营管理者 2010 年13 期。

[4]董丽丽,让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共同提高 听《幸福在哪里》一课有感,科技创新导报 2011 年14 期。

体育课程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篇12

1 人文精神的由来与发展

人文精神”是和“人文主义”相关联的概念,人文主义是外来语,它是19世纪西方学者用来指称欧洲14世纪至16世纪即文艺复兴时期发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潮,那时的人文思潮,提倡以人为本,反对以神为本的宗教思想,他们肯定和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神学禁锢中解放出来。从个人修身入手,直到经邦济世,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经世精神。这种执著的经世精神,即早期的人文精神。在中国历史上,虽有淡化之时、变形之象,却始终延绵不绝。经世观念在中国文化史上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与时俱进。“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学术界展开了关于“人文精神”问题的讨论。人文精神是个历史的概念,在人类历史上,并不是只有西方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才有人文精神,或者人文精神只有人文主义一种形态,世界上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不同性质和特点的人文精神一定的人文精神只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一个民族或一个阶级的人们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对某种价值取向的认同,特别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一种共同取向和判断标准,表现在个体身上则是对某种人生意义的态度和理性追求。

近10年来,文、史、哲等专家和学者们,专门讨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与人文学科的关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中西人文传统的异同、现代人文精神的内涵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经世致用的人文思想已深入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骨髓,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现代人文精神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国对人文关怀的最高概括,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人文精神赋予了中国文化顽强的生命力,经世传统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建构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全球知识体系的分科化、专业化愈演愈烈,导致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知识分子由于专业化的原因越来越缺少人文关怀,我国著名教育家杨淑子先生在华中理工大学率先提出要加强人文教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思考。继承中国文化的经世传统,建构现代体育人文精神,具有与世界奥运人文精神对话的现实意义。现代人文精神以彻底的人道主义为至高无上的原则,追求真、善、美的高度和谐统一。体育尤其是奥林匹克毫无疑问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2 人文精神与体育密不可分

2.1人文精神是体育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内涵

人文精神是体育的生命线,它决定着体育的发生和发展,体育发展的历史完全证实了这一点。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阿尔菲斯山的山崖上刻着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这是古希腊人对跑步、对体育的召唤,它说明体育是为人的健康,为了健美,为了聪明,为了人的身体健康。黑格尔认为,古希腊人的体育不单纯是感性的娱乐,而是表现“同感官的自然性相反的人格欢乐的意识,表现人格,表现人的尊严。”还认为在体育里“人类显出了他的自由,他把他的身体变化成为`精神'的一个器官”。人的身心健康正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作为人类体育文化的奇葩的奥运会,也是在这样的人文精神基础上产生的。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其实质是人的解放,是古代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从而被神学否定了的人得到了肯定,得到了关注。随着这种人文精神的高扬,体育又渐渐地发展起来。教育家夸美纽斯对学校体育进行系统地论述,主张学校应设宽阔的运动场,开展广泛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使身心健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尔————论教育》中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他要求教育与体育紧密结合,主张按自然法则进行体育教育,按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及儿童的兴趣和爱好组织体育活动,以培养“身心两健”的人才。可看出随着人文精神的发展,体育也在发展。随着人文精神的发展,现代奥运会也蓬勃发展,北京申奥时提出要把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口号,就是充分的证明。

2.2 体育是人文精神的形象表现

体育来源于人文精神,又反过来推动着人文精神的发展。这就是人文精神和体育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为了发展体育事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必须维护人文精神和体育之间的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对目前存在的一些损害甚至破坏这种统一的思想倾向,必须进行严肃的批评。这些倾向可归纳为:一是单纯生物体育观。即把体育仅仅局限为人的生物体的健康,而忽略了体育在人的精神健康方面的重大作用,结果也就否定了体育自身。二是金钱挂帅。把体育降格为赚钱的工具,于是便出现运动员也成了赚钱的工具,体育运动中的黑哨、饮服兴奋剂、踢假球等导致体育被异化。三是金牌挂帅。把夺金牌作为体育运动的宗旨,运动员也成了金牌的奴隶。四是单纯娱乐观点。把体育降低成了感官娱乐的低级活动,最终必然使体育走上邪路。总之,维护人文精神和体育的统一,体育才能成为一种文化形式、美的形式、娱乐的形式,才能在满足人们的需求中不断地显现它永恒的生命力。

3 传统体育课程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学校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始终落在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上。运动被异化为动作技能的不断重复和强化,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被演化为枯燥呆板的身体练习。大部分学生体质的增强、健身意识的形成、健身能力的培养、健身文化的陶冶、健身习惯的养成被忽视,影响了个性、人格、尊严、价值及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的健康成长、发展和完善。”应试教育被生硬地搬到了体育教学之中,其代表便是体育教育考核的核心都以运动成绩的好坏为其主要依据。这种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已很难适应21世纪人类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迎接人类社会对新型合格人才培育的需求,自1993年我国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来,党和政府及国家领导人多次就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作过讲话指示并颁布了许多相关决议其中根本的一条即是,学校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除重视学生的专业水平外,更注重对人格的培养,强调应根据个人的条件与特长,注重发展人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独立意识和竞争精神。这些在以往体育教育中往往容易被忽视的人文精神所体现出的非智力因素,有时比智力因素更能表现出时代所需要的对人品质的独特需求。国外的研究证明,成功的企业家有3种类型其中之一为运动员型,即这些成功的企业家此前曾从事过体育或很热爱体育。长期的体育运动所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其人格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对他们的人格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作用。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技术的浪潮,导致了人类自我的迷失。主要表现在人类越来越成为物的“奴役”对象,向物欲屈服,从而忘记或遗失了人文精神。在体育领域也深受各种物质主义的影响,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如某些运动员日益缺乏正义感、使命感、责任感,而成为金钱的奴隶。一些运动员把唯利是图、急功近利、金钱万能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假球、黑哨、服用兴奋剂等弄虚作假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泛滥成灾、屡禁不止。即使是神圣的奥林匹克也蒙上过贿选的阴影。学校教育作为体育的一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社会发展,文明进步,需要学校提前进行人才的培养和准备,学校教育始终需要改革。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如何发展。学校是人与社会的中介环节。因此,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学校进行超越社会发展,发挥功能的出发点。

4 体育课程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由于传统的教学导致师生的失我化,体育教师为完成国家“统领”的课程任务,失去了教师个性、情感、风格。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怀。我国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就强调了重视学生文化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学校体育课是一门传授身体文化知识的课程,体是人类为发展自己的身心而创造出的身体文化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对自身文化的一种了解。体育与人文有着天然而直接的联系,它们围绕着人这个主体,以人为本,共同指向人的生命层面上的终极关怀。在人文知识上抽取出来的共同问题和核心————对人生的追求,就构成引领人们不断进步的人文精神。

4.1 体育课程人文精神的回归要求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人文精神进入学校体育,将促进体育课程改革,一改以往单调而枯燥的传统体育教学训练,采用轻松活泼、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学校体育必须以人为本,树立体育人文精神的观点,让学生从学龄时就开始打下讲文明、讲道德的基础,并深刻认识参与体育运动的最高价值的理念,使我国青少年能够科学、有效、真正地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并给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终身受益。

4.2 体育课程人文精神的回归要求课程在运作中实现真正自由的对话、交流和互动

具体表现在:课程三级管理,国家没有了统一的教学大纲要求,弱化了统编教材的权威性;弱化了教师对教材的绝对执行权威。学生有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教师授课,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主体间真正自由的对话、交流和互动的机制;角色的可互换性,使学生不再被排挤到边缘,而成为一个实然的言说者。体育课程则能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被个体愉悦地接受使学生不再被同一的标准所约束、限制,他能在自己的“历史”中自由地解读,建构课程的意义,以促使每一个体的不同,而又与他人的和谐协调的发展。

4.3 体育课程人文精神的回归要求课程指向“人”的“终极关怀”

教育是面向人的,而现代的科技理性把作为学校教育核心的课程推离了活生生的“人”的意义。人的终极关怀是人最原初、最切近的关怀,终极关怀是无限开放了价值指向,它并不详尽地表明什么,而是以其变迁性指向未来、指向目标、指向人的存在之本真的,它统帅着各种各样的具体的关怀,离开了终极关怀,人就会失却灵性、失却意义而陷入困惑。正因为如此,人类才需要不断地从具体繁杂的关怀中返回关照终极关怀的境界,因而,现代课程必须实现“人性”的回归与完美,并以此来完成面向“人”的教育。

5 小结

中国的体育文化源远流长,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我们应当加以继承和发扬,在新的时期内赋予新的内容,使其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服务,为人的完善和发展服务。应当以全民健身发展为核心,以青少年体质发展为关键,以竞技体育为目标,通过群众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教育、竞赛体育,培育体育的人文精神。体育运动将以实现以人为本、走向群体利益为重,长远关注个体和人类的发展,显示人文精神,突出文化内涵,满足人的全面需要。

人文精神体现人类对自身的重视和关怀,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人文思想在西方有广泛的社会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表现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又在《资本论》中论述共产主义社会时进一步指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显而易见,个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包括人的身体的发展,这是我们体育课的主要任务。马克思强调了人个体生命的具体性和存在状态,这充分体现出西方人文精神在我们信奉的马克思学说中就有很好的阐述。这也正是我们倡导体育人文精神的基本依据。我们舶来品的体育是西方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身体文化,它浸透了西方人文的“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精髓。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吸收西方体育的人文内涵。

现代西方体育更加倡导人文精神,把人在体育中的价值体现看作追求的目标,关心和重视自身的体育感受,重视个体意义上的体育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随着社会发展,体育的这些世界性的文化价值得到承认,体育人文精神得到弘扬。以现代奥林匹克思想为核心的体育文化理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和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旗帜。人文精神标示着人类对未来的追求方向。以西方为主的体育文化是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体育人文精神是学校体育传播的核心和精髓。时代高扬人文精神,学校体育改革就必须深刻理解和贯彻体育所表达的人文理念牢固确立人文价值观。

摘要:教育愈来愈明显的专业化趋势所引发的问题引发了课程教育改革中人们对于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人文精神和体育之间关系甚为密切,人文精神是体育教育的思想基础和指导精神,体育教育则是人文精神的形象体现。在对于传统体育教育问题反省的基础上,我国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强调了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人文精神贯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种强调不仅要求对传统的体育教育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而且还要求这种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其目标的设计和任务的确立中内含对于人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人文精神,体育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吴树平,等.易经.贲卦.彖辞[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

[2]欧阳柳青,沈建华,康昌发.论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现代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4).

[3]黑格尔[德]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第二部-希腊世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4]疏韵.人文精神与体育的辩证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5]许方龙.加入WTO后高校体育素质教育[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3):59.

[6]陈义.体育教育中的人文主义精神[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2).

[7]刘剑,胡跃红.人文主义视野中的体育课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1).

上一篇:不同临床情况下一篇:实例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