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语文阅读教学(精选12篇)
人文教育语文阅读教学 篇1
一、体悟人文内涵, 重视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20世纪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这是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共同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过去的语文教学特别强调其工具性, 而很少谈及它的人文性, 对于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教育十分漠视, 因此造成了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对文本进行大量的辨析和阐释, 对生动活泼的语言材料进行琐碎的切割、剖析, 而对蕴藏于文字背后丰富的人文内涵却缺乏感觉、更难以传达。
对此, 包括高层政要、教育专家、文学巨匠在内的许多人都呼吁要关注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重视文学教育。例如, 温家宝总理就曾经在北京市35中的讲话中引用钱学森的话质疑:“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总理特别提到了文学艺术教育的问题, 他引用钱老的话:“我现在的科学成就和小学时候学美术、学音乐、学文学是分不开的”, 来印证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
温总的话是极有见地的。记得钱老还曾经说过:科学家不是工匠, 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有艺术。他强调:大科学家尤其要注意“性智” (1980年, 钱学森把智慧分为性智和量智加以阐述, 文学艺术活动归于性智, 科学活动归于量智) 。我们知道, 大才总是通才, 通才才有可能成为大家。融会贯通是非常重要的。仅仅做什么学什么, 是坐井观天, 把自己限制住了。理工科的创造性和文科一样, 依赖于想象能力、推理能力等等。而想象 (包括联想) 能力、推理能力的形成都有赖于人文教育。
二、语文教师要努力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
成功的语文教育的关键就在于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积淀。语文教师要想具备丰厚的文学素养。具体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追求、有所修炼。
首先, 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 具有相应的人文关怀。教师要让自己的心灵变得丰富而深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著名评论家李星先生最近在接受“新课程语文教育网”记者采访时, 就强调“教师本身应当是具有人文关怀的人, 是一个善良宽容的人。教师要培养自身的文学修养, 关怀学生, 爱护学生。”他主张:有意识地修身、养性, 强化自己的人格历练, 具有相应的人文关怀, 应该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职业自觉。
第二, 通过阅读、吟诵经典名作增强文化底蕴, 强化文学素养。源远流长的文学经典作品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思想, 蕴含着历史、哲学、宗教、民俗各门类的系统知识和信息。对中外文学经典的系统学习和深入浸染, 是形成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有效渠道和坚实基础。但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和专业学习阶段的积淀薄弱, 当前很多语文教师阅读数量严重不足, 文学修养比较浅薄。多种调查表明, 大多数中小学语文教师在从业后都没有读书的心情和习惯。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韩军调查数千名中小学语文教师, 发现竟然无一人全部通读过《论语》、《史记》和“四大名著”。看来, 语文教师加强自己的文学素养是当务之急。语文教师重视对经典文学名篇的诵读、研习, 专业修养方能够炉火纯青。如果语文老师只是先学生一步熟悉课文、只是根据教学参考书预先准备好上课内容, 而缺少对原著、对相应的文学思潮的研究和考察的话, 他就只能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教书匠, 很难带领学生进入文学经典那高深、优美的殿堂。
第三, 关心和研究当下文学现象是语文教师形成良好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对于语言文学的发展动态、最新文学现象的表现和影响应该时时关注。有的教师已没有兴趣对文学发展予以关注, 他们对文学创作的新情况、文学研究的新进展地了解, 甚至还不如学生, 不知道韩寒、郭敬明是何许人。很难想象那些缺乏专业敏感, 漠视新世纪文学发展现状的语文教师能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推陈出新。
第四, 形成开阔的知识视野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杂家, 应该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葆有广泛的兴趣和足够的敏感。在加强古今中外文学修养的同时, 还应该广泛地阅读、广泛地浏览、广泛地关注, 对各种报刊杂志、各种社会新闻、各种流行的影视和网络作品, 都应具有好奇心, 都要适当地了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的学问, 应该是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的有效外延。语文教师的阅读积累越丰富, 对社会关注了解的面越广泛, 驾驭课堂、解读文本的能力就越高。只有博览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而又“世事洞明”的语文教师, 才会有在课堂上神闲气定的自信、旁征博引的机智和信手拈来的潇洒。
第五, 乐于动笔、勤于写作, 具有较为高超的文字表达功夫, 是语文教师良好文学素养的重要方面。能读和善写是优秀语文教师生命形式的两极, 写作和阅读一样, 是一种生命的运动形式, 也是语文教师自我丰富与自我发展的良性过程。语文教师要形成、葆有良好的文学素养, 保持较高的专业水准, 就要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唯有在写作过程中, 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也才能有效地促进专业阅读。语文教师不仅要会写下水作文、教学论文, 还要尝试写散文小品、诗歌, 甚至小说。只有感受到写作的艰辛, 体会到写作的门道, 对学生的指导才会有的放矢, 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同时, 尝试写作的过程, 也会对阅读教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以便日后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和思考。
人文教育语文阅读教学 篇2
——浅谈高中语文的名著导读教学
成都市城厢中学 何丽琼
内容摘要:“名著导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重要栏目,具有与“阅读鉴赏”等三部分内容同等重要的地位。学生阅读名著,不仅能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扩大知识范围,提高人文素养;还能丰富精神世界,锤炼意志品质。因此,名著导读究竟“导”什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有步骤,有计划的阅读这些名著,是我们每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关键词:高中语文 名著导读 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而要训练语感,最好的阅读材料就是名著。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共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为了能够替学生节省时间,以自己的咀嚼代替学生的阅读,把名著制成“压缩饼干”喂给学生,而不少学生也受“快餐文化”的影响,只看缩写本,只看“名著简介”,甚至只看老师整理出来的讲义。从而使经典名著失去了原有的文学熏陶意义。面对如此种种,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为学生课外名著阅读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坚持经典阅读,提高文化品位,积累人文素养,为改变当前名著阅读的现状效微薄之力。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中关于名著导读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名著导读究竟“导”什么?
新课程设置了“名著导读”部分,目标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空间提高文化修养,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时代文化,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个目标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至关重要,且这种设置有明确的指向,和文本中的“阅读部分”是相并列的。但是由于“导读”中一个“导”字,使得这部分内容处境尴尬。究竟导什么呢?在我看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导”家长的重视度
在应试教育和高考压力的影响下,不少家长往往只要求孩子多做书面作业,把孩子看课外书视为是在看闲书,对于孩子手中的书,不分良莠,一律加以斥责,予以没收,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可能因此而丧失。因此,对于每一届学生,教师都应与家长取得联系,以告家长书的形式,告诉他们阅读名著的重要性,并附上一些名著的目录,要求家长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
2、“导”学生的关注度
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认知、分析能力还不高,对作品的选择、阅读自然还存在某些不足,对该看哪些书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教师应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目。熟悉的才是感兴趣的。学生对所学的课文大都比较熟悉,而课本中有不少文章是从某些名著中节选的,教师可选准时机,适时推荐:学了《林黛玉进贾府》,可向学生推荐《红楼梦》;教了《雷雨(节选)》,推荐完整版的《雷雨》;学了《失街亭》后,推荐《水浒传》,如此等等。教师正确的推荐方式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红楼梦》一书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看过,也不愿看,觉得没趣。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我向学生详细地讲述了宝黛爱情的悲剧,并介绍了暗示人物命运的诗词,谐音的方法等,不少学生被主人公的命运深深打动了,为小说高超的艺术成就折服了,从而对《红楼梦》产生了浓郁的兴趣。
3、“导”阅读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高中语文名著导读中,我们只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名著的海洋,让学生在名著的海洋中自由的遨游。其实早在初中阶段的“名著导读”中就介绍了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
一、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二、略读和精读相结合”“
三、做点读书笔记” “
四、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以加深理解,拓展视野。”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采取在读上下功夫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首先,教会学生略读和精读。精读就是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对名著作品重要环节等进行细读,并且慢慢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等。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就要从部分到整体,由整体到部分,反复研读,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名著的内容、艺术特点和作者的情感,从而获得知识,受到情感的熏陶。精读重在质量,汲取知识的精髓。而略读法是通过对作品中的非重要情节,以快速阅读的方法浏览,随意获取一定的信息。指的就是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
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如我在指导学生读《水浒》时,为了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我将章节划分,分配到个人,让学生缩写故事,并采用故事会的形式进行汇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名著导读究竟该怎么“导”?
新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范围涉及文化经典著作、小说、诗歌、散文、剧本、语言、文艺理论以及科普读物等各类体裁,同时还列举了20多位作家的作品。他们分别是:必修一:《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二:《家》《巴黎圣母院》必修三:《红楼梦》《高老头》必修四:莎士比亚戏剧,《谈美》必修五:《三国演义》《堂吉诃徳》。而高中学生学习任务很繁重,如果离开了教师的有序指导,势必使名著阅读成为一句口号,因此该怎么“导”就成了一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成立班级流动图书站,保证学生有名著可读
如今一本名著都是价格不菲,如果让每个学生都必须买齐所有的名著,势必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并且许多学生家长反映,给孩子买的书一般都被束之高阁了。针对这种情况,我每学期都开列出必读书目,要求学生几个人一起凑钱买一本名著,存入班级图书角,由专人负责,每周借阅一次。并且做好读书笔记,教师相机检查。这样循环使用,巧妙监督,既减轻了学生的购书负担,又巧妙的利用了“书非借不可读”的心理,促使了学生快速阅读。
2、开设阅读欣赏课,保证名著阅读的时间
高中课程任务繁重,学生又不善于利用业余时间,如果仅仅给学生安排阅读任务,而不在阅读时间上作安排,那么名著阅读就会流于形式。而名著阅读贵在坚持,因此时间上的保障极为重要。本着“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的基本思路,每周应开设一节阅读欣赏课。课堂上的时间保证,安静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产生浓郁的阅读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种状态、习惯、兴趣延续到课外,从而带动了课外的阅读。
3、巧用读书笔记本,督促学生有效阅读
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有惰性,如果老师仅仅作方法上的指导,而不提出书面上的要求,势必让名著阅读流于形式。为此,在高一新学期开学初,我就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精美的笔记本,要求学生给自己的笔记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并配上一段解说的文字。规定学生每周必须做一千字以上的摘抄。摘抄是一种根据个人的阅读喜
好,将精美难得的资料摘抄分类保存下来,以供阅读、品味、引用的资料积累方法,是对每天半小时阅读的整理巩固。摘抄的形式包括:a、语录式摘抄。摘录名人警句、精彩词句b、内容提要式摘抄。梗概主要情节,给短小的文章列提纲。C、内容赏析式摘抄。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悟、人物的评价、主题的理解。不定期检查摘抄,无疑是对名著阅读的一个有效的检查方法,从而督促了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4、开展欣赏交流课,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
为了使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更多条件,使学生有一个展示其阅读成果、阅读感受的平台。每学期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并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情感体验的深入,对名著精神思想感悟能力的提高,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开始的时候可以采取故事会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从高二起逐步过渡到对人物形象的评价、作品主题的探讨上。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经典名著,提高人文素养,不仅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老师的使命,更是以“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需要。只有我们大胆创新,敢于尝试,我想名著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名著的最大受益者。参考文献:
1.教育科学论坛.2001,8。
浅析人文精神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篇3
尽管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问题。因为在目前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语文被视为一门纯粹工具性的学科,从而忽视了它的人文价值。受传统语言学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点的落实,主题、段落、技巧、语法、修辞、逻辑,如此等等,却漠视文本内在韵律及审美境界,漠视学生的存在、轻视学生的个性、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笔者以为,语文教育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而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情感、情趣,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这种浸润人文精神的语文教育才是语文学科性质的完整体现,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因为阅读教学不仅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价值,也具有提高人文素养的价值。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并具备了较高的阅读表达能力,能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笔者以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浸透人文精神的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
中学语文教材是由一系列文质兼美的文章组成,要实施浸透人文精神的阅读教学,教师就要准确把握教材,准确把握文本中的人文情趣。比如,在对《我与地坛》的理解时,首要的要把握史铁生个人对生命的沉思,通过把握史铁生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体会生命的意义;在理解《致橡树》时,首先要认识到这首诗是我国当代诗坛上少有的以“人”为主题的诗,然后再理解它的主旨是“人该有自己的尊严、独立的人格”,它探寻的是人应该怎样与人相融而又不失去自己。这一环节是进行具有人文精神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如果不能把握教材的人文精神,具有人文精神的阅读教学就无从谈起。
二、构建人文化的阅读环境
1.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
语文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用接受美学的观点看,作品的意义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与文本主体的相互对话、交流而建构起来的。也就是说一个文本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不只是作者在创作中要表达的,也不只是作品本身要体现的,它还包括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理解和补充的。只有读者不同思想观点的渗入,作品的意义才会呈现出差异,而且只有读者个性的渗入,作品才是活的、有生命的。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自己与文本的对话。因为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文本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字符号,而是一个具有思想和灵魂的主体。它期待着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来对自身的空白进行填充和建构。因此,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接受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而是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在教师有效地指导下对文本进行自我的理解和创造性的理解。
2.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直追求着一个“同”:同一的答案。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要做的只是接受教师的“标准答案”,尽管这些“标准答案”无疑可质。如果语文教学都把作品意义只给学生一种标准的“答案”,这既不符合阅读教学规律,更为严重地压抑着学生个性。教师纯粹的讲解绝不能代替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不能剥夺学生的发言权,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变求“同”为求“异”。因为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之后,必然会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就是说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就会不同,所以,对于同一文本,甚至同一语段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认识、理解、感悟来替代学生异彩纷呈的感悟。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的自主自悟,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品味其中的感情。 比如在讲授《死水》时,“死水”究竟象征着什么?可以介绍以下几种观点: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中国社会的象征;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朱自清先生“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可以介绍以下几种观点: 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等。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才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通过这些观点的介绍来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
三、确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那种静态的、终结性的评价标准已经不再适用,而应采用动态的、过程性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整体评价。比如传统的阅读教学,学生是以接受学习为主,接受学习又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堂气氛追求的是“静”,师生之间是机械的、单向的、线性的发生关系,学生掌握教师所讲授的主要内容就是一名合格的学生。但是要开展具有人文精神的阅读教学首先就要创设一种平等的、开放的、自由的评价氛围,使学生在和谐的情境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乐意进行学习。而不能只用一种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评价方式都可以引进阅读教学的评价中来。
总之,只有让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中大放光芒,体现对“人”的理解、宽容、尊重和爱护,才能在语文课堂中使中学生的个体精神得到充分张扬,开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探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 篇4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 语文教学呈现出更多的人文性是时代的要求。因而,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有必要明确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 在充分挖掘文本人文性的基础上落实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 从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第一, 语文本身就是语言工具的一种, 不光是人用以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 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态, 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是学习其他科目所必备的。语言与人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 因此语文的人文性也能够影响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从整体上讲, 语文作为工具能够呈现人的思维理念, 价值观与追求, 最终实现对人的重视与尊重。
第二, 语文教学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语文能力, 同时还要明确语文知识在语文活动中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与态度。语文的人文性不能脱离语文的工具性, 教师不能脱离语文知识而对人文性进行单独教学。
第三, 发掘人文性的内涵必须紧紧围绕着文本, 不能在脱离文本的基础上直接讨论文本中的思想内涵, 否则不能够对文章进行透彻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家庭环境与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必然会对课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产生不同的理解, 如果不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 很容易形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因此,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的语言表达形式与文本对话中的情感。
第四, 解读人文性的内涵是不能被割裂的。尽管每篇课文中的人文性都是较为丰富的, 但从整体上看, 语文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文内容都是不成体系的。如果将人文性作为割离的内容进行学习, 语文课就会成为政治课, 最后成为枯燥的说教。语文课的人文性内容的传达只有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教学相互结合, 才能够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第五, 从教学方式看, 人文性的熏陶不能是单纯的说教, 抽象的说理与机械的灌输都不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 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自己的阅读与赏析, 借助语言文字平台, 逐渐领悟文本。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相互统一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坚持三个“回归”原则。
第一, 从语言到思想再到语言回归。语言与思想是相辅相成的,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必须突出语文的工具性, 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培养语感与能力。通过强调语言与思想的结合, 最终让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统一。
例如在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一文中, 记叙了东汉末建安年间, 庐江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而双双殉情的故事。学生进行阅读之前,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汉乐府诗歌形成的年代与历史背景, 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主人公的情感起伏变化, 最后再分析当时的民众创作诗歌的情感基调 (以哀悼为主) 。除此以外, 也要让学生领会封建家长制对当时年轻人的伤害。学生要通过分析诗歌中出现的词语使用特点与文章的语序结构, 欣赏与领会汉乐府诗歌独特的语言魅力。
第二, 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回归。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分析课文的整体把握与局部分析的利弊, 并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让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让其优势互补。如果片面地强调语文的工具性, 离开文章的整篇思想内容去孤立地讲句子结构, 做局部地训练, 不仅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还无法把握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生的局部训练越彻底, 越有利于学生把握整体。只有大量地与灵活地进行局部训练, 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
第三, 从语文到生活再到语文回归。语文是来源于生活的,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教师与学生的大语文观念已经形成共识。学生阅读课文从根本上说是出于实际生活的需要, 也是认识世界的方式, 要依靠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原有知识积累与文本进行对话, 从而构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三、结语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和语言能力, 阅读始终不应该离开自己的生活。要掌握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 既要让学生重视词句训练中的积累, 又要引导学生重视生活的感悟思索。
参考文献
[1]付翠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探索[J].中国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2 (01) .
人文教育语文阅读教学 篇5
一、人文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提高中学教师的自身人文素养。
教师对学生不仅有着传授知识的责任,还承担着为学生指导人生方向的责任,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跟随教师的脚步,在潜移默化受到教师人格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需要以自身为表率。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学需要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以人文教育为教学中心点,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优点,并将自身的人文素质和课堂中的各个环节相结合,制定一套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风格,并不断对其进行更新,让教学灵活多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的气质和人格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和教育要比知识教育更加深远,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经历备课到课堂讲授多个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不以实际课本为约束,根据实际情况,对课堂知识的讲授进行灵活的调节和变通,让课堂知识不仅能够以学科角度进行解读,还能够让学生从历史角度、文化角度以及哲学角度对其本质进行深刻的认识,让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人文教育特性。在课堂授课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人文化教育需要做到“以人为本”,以此营造课堂的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金额热替身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文章阅读、语言运用等能力。
(二)营造校园人文素质环境背景。
校园环境的建设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极为重要,校园环境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熏陶,校园环境所涵盖的特质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人格。营造一个文化底蕴浓厚的校园环境,通过校园广播、海报、校报等方式实现人文教育的校园环境渗透,能够让学生不断接受人文教育的影响,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背景,还可以在班级中布置人文教育相关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进入教室时感受到浓厚的人文色彩,进而加强其人文教育的熏陶。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以教书育人为任务,并为其所制约,需要以此为责任,并学会用情感来教育学生,建立一个教师和学生和谐相处的人文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来说有一种威严、不易亲近之感,因此教师需要主动在教学中亲近学生,并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感化送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放开心扉接受教师的人文精神植入。
(三)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应用大量人文教育思想。
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人文教育思想。比如在课前为学生讲解一个成语故事会着语言故事,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其自行体会其中都涵盖的人文精神。经常对学生教书一些文化名人的事迹,提高其民族自豪感,并让其积累名言警句,以提高自身的让文化修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讲述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讲解一些经典文章,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并要求对文章的哲学意义进行分析和品味。在课堂原有的阅读基础上,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互相交流读后感,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结束语
人文阅读 生命教育 习作教学 篇6
一、推进人文阅读,让使命散发诗意
人文阅读,是一个民族阅读灵魂的核心。触摸经典,可以使我们的心灵中有诗意、记忆中有历史、思考中有智慧。如何推进人文阅读呢?
1.寻找合适契机,让学生触摸经典
关注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有效地进行引导,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比较排斥硬性要求,利用课本,加强课内外阅读的联系,是引导他们触摸经典的有效途径。如学完《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可以播放影片《城南旧事》的片段,可爱的小英子的形象会深深地吸引孩子们的眼球,这时,再向他们推荐阅读这本书就顺其自然了。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抽取经典作品中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童真童趣的片段,吊起学生的阅读“胃口”,让他们自己产生阅读的愿望。如学完《最后一头战象》,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沈石溪的动作小说系列;学完《跨越百年的美丽》,推荐阅读梁衡的散文;学完《景阳冈》《草船借箭》《猴王出世》《“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等片段后,推荐阅读四大古典名著;学完《金钱的魔力》,推荐阅读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这些中外优秀的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其高超的语言艺术以及深刻的内涵,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其中蕴含的永生的活力和不灭的精神,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喜欢经典
我们学校的学生中午有近半小时的阅读时间,每周有固定的一节阅读课,这是他们进行阅读的固定时间,为了配合阅读活动的进行,班级内设有图书角,每个楼房有图书屋,摆放的都是同学们带来的可以共享的经典书目。图书馆是他们的另一个主阵地,在那里,有他们喜欢的读书环境,更有丰富的阅读资源。
不管做任何事情,设立竞争机制,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板报上,我们设置了“读书评比专栏”,那些阅读爱好广泛的、成功向同学们推荐经典书目的、读书效果好的……都被评为“读书达人”。在阅读活动的持续开展过程中,“读书达人”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获此称号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班级与班级之间开展的“读书漂流活动”,更把活动推向了更广阔的空间。学生在个体静心读书、群体互动读书中体会着阅读的快乐、分享的快乐。
3.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体味经典
面对众多的经典,我们该如何进行适合、有效的阅读?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对于那些能够打动自己的、让自己眼前一亮的内容,可以采用精读法;对于外国名著中建筑的描写、古典名著中晦涩的描写可以采用跳读法……暂时读不懂的内容,甚至可以采取暂时搁置的办法。为了让读书更有效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推荐学生做读书漂流卡片、记读书笔记等。在读书的过程中,为了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情节会怎样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鼓励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方法、表达方式,尊重他们的个人体味。
二、发酵人文阅读,让习作更加灵动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就是吸收和表达的关系,吸收越充分表达就越贴切、详尽。”可见阅读之于写作多么重要。
1.经典阅读,拓宽选材范围
经典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精华,也是人们观察世界、领悟表达真谛的好素材。学生在书里既可以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又可以让思绪伴随文字到海外采风;既可以欣赏童话寓言,感受童真童趣,又可以咀嚼生命的意义,感受伟人的胸怀;既可以体验尊严的高贵,又可以体味宽容的博大;既可以为作品中感人的故事而落泪,又可以被作品中伟大的人格所感染。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不断丰富。反观生活,也许,以前被他们所忽略的人、事、景,又重新投射到他们的脑海中,新的写作点便产生了。比如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后,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画面深深地触动了他们的内心,于是他们开始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将视角进行聚焦:妈妈温柔、耐心地按摩自己因为输液而变得冰凉的手;妈妈将冰凉的袋装牛奶揣进怀里,只为让饥饿的自己喝到温度适中的牛奶……一一呈现在了同学们的面前。在生生互动之中,更多曾经被孩子们忽略的感人细节被重新发现了!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学生感受爱的过程。体味他人之爱,才能更好地给予他人爱。
2.经典阅读,使文字更美丽
有位大家曾经这样说:“书里那些蕴涵着汉文精华之气的诗词在不知不觉中潜入心灵,悄然改变我的文字,渐渐地不再那么粗糙、面目可憎了。”深受网络语言影响的孩子们,不知何为规范的语言;有些学生的文字虽面目未达可憎之境地,但却干巴巴,毫无生动可言。人文阅读开展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做读书卡、写读书笔记等,积累了许多优美的、富有哲理的语言,在写作过程中,它们会毫无征兆地流诸于学生的笔端,丰富他们表达的形式,让语言更富有表现力。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吧!
3.经典阅读,使作品更深刻
作者心灵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作品的高度与深度。我们的心灵前行多远,我们手下的笔才能伸到多远。在阅读文学大家的经典之作时,汲取了作家深厚的写作涵养,提升了自己的文学审美品位;与作家的心灵与智慧共舞,在阅读的感动中不断锐化自己的感受力。学生在习作中不再单纯记事,也能试着表达情感了;在写景时,也知道抒情了……小变化显示的是学生思维的提升、
认识的深刻。
总之,在人文阅读中积极发掘生命教育的因素,让生命教育的成果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阅读效果,是一个双赢的举措,与此同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让人文阅读成为一种需要,让孩子们的生命从此散发芳香!
参考文献:
鲍昱.增强教学人文性 唤起学生习作兴趣[J].上海教育,2012(27).
人文教育语文阅读教学 篇7
一、关注学生的个体感知和情感体验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 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同时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能单纯地去做“转运站”的角色, 而必须深入挖掘教材蕴涵的内在情感, 在教学中努力做到“披文入情”。首先, 透过形形色色的文字符号, 去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内涵, 成为一个被感动的读者:进而将自己融入其中, 成为情不自禁的作者;然后设置一种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 将那充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加以充分的张扬, 呈现给学生, 让他们随着作者的一颦一笑去忧去喜。“教育就是唤醒”, 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文本中的情感所唤醒, 就能够和文本产生共鸣, 感受到作者的灵魂触动, 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着走进美好的语文世界。
同时, 作为关注学生情感的语文教学, 不仅要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 而且要精心地给学生提供表达自我情感、评价情感的条件。如放手让他们评价作品中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以及幽默美, 让他们从美的事物中找到情趣, 从而积极主动地借诗移情, 借文传情, 化景设情, 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此外, 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情感互动中去, 建立起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 创设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以心施教、以情激情, 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 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活跃振奋的积极状态, 特别是点燃中下等水平学生的情感火花, 从而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教者乐教、学者乐学, 顺利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
没有感情的文章没有生命力, 没有感情的课堂没有活力, 没有活力的课堂难以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情感加温, 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催化力。
二、关注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人格养成
阅读文本中常常蕴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语文阅读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古人云:“文以载道”, 阅读文本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 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 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 这些无疑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绝佳材料。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文本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并及时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与之产生共鸣, 学生自然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 久而久之, 就会自觉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如“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怒发冲冠凭栏处”的岳飞, 无不使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穷年忧黎元”的杜甫, 无不激起学生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而廉颇的知过改过, 坦率真诚;信陵君的仁而下士, 救人之困;海伦·凯勒的坚强乐观, 积极进取;……这些栩栩如生的光辉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 无疑会给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 令他们肃然起敬, 从而自觉约束和提高自己的道德行为。而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一些理论性文章的学习与引导, 也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如《说谦虚》可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崇尚谦虚的传统美德;《谈骨气》一文则可教育学生应保持“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气节;《人生的境界》则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把握青春, 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
语文教学中虽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 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并不因此而能自行实现。因此, 我们教师除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外, 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实现道德的多样化发展, 使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 还成为学生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丰富人生体验的平台。要实现这一教学境界, 教师必须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的探究式学习, 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活动之中, 使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如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评价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 可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生活状况, 联系学生的生存环境和当前的社会现实, 抒发感慨, 发表议论,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我们知道, 考试 (这里谈的是平时的考试) 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诊断教学问题、检测教学效果、反馈教学信息、调控教学方向等作用。而有效地进行考试题目 (即试题, 下同) 讲评, 有利于充分发挥考试的作用。下面, 笔者谈一谈试题讲评课要注意的四个环节,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要有试题说明
这是极有可能被忽略的一个环节。试题说明就是告诉学生试卷题目难易如何, 哪些是难题, 哪些是比较容易的题或基础题, 哪些是中等难度的题。另外, 考查到的知识点以及重点是什么也应让学生清清楚楚。这样, 学生对考试的试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考后总结就有了方向, 学习计划调整也就有了思路。例如, 如果是基础题部分出了问题, 说明基础不扎实, 学生明白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加强基础积累。
二、必须有重点, 有针对性
稍有经验的教师应该知道, 如果不注意, 试题讲评课就容易处于因为追求面面俱到而效率低下的尴尬境地。这样的情形通常是, 教师不厌其烦地每道题讲深讲透讲全, 惟恐漏掉其中的一个环节、一个知识点、一个步骤。结果却是事与愿违, 教师感到很累, 学生感到无聊。教师也往往责怪学生不认真听课, 不尊重老师的劳动。其实,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反躬自问, 另辟蹊径。为了避免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现象, 教师在试题讲评之前, 应认真做好相关的统计与分析, 做到成竹在胸。要具体搞清楚哪些题目是学生普遍做错了的, 哪些题目是少数学生做错了的, 哪些题目又是极个别学生做错了的。对于学生普遍做错的题目要作为讲评的重点。更重要的是, 教师对学生普遍做错的题目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尽可能找出学生做错的原因。有的可能是智力因素所致, 有的可能是非智力因素所致。有了这些工作做铺垫, 一堂试题讲评课才有重点, 有针对性, 才能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至于那些只有极个别学生做错的题目, 应以个别辅导的方式为主, 进行个性化指导, 使讲评课做到个性与共性相结合, 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
三、注意师生互动
教师在讲评试题时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要始终清楚自己是引导者而不是“法官”, 始终清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看“戏”的观众。因此, 教师应利用好师生互动这一环节。试想, 一节课从头到尾都是教师唱“独角戏”,
值观。这样, 学生在学科知识增长的同时, 其人格也将得以健全和发展, 人文精神得到提升, 生活品味和道德情操得到提高。
总之, 语文教师只有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学生被动接受, 又如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笔者以为, 师生互动要抓好两点 (主要针对普遍做错的题目) 。第一是听, 就是教师仔细听学生讲讲当时做题是如何思考的, 是紧张, 是审题大意, 还是解题方法运用出了问题。这样就可以从做题的源头上找到一些问题, 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第二是评。基本的流程是:评析—发现问题—评析—解决问题—总结。通常采用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和师生共评的方式。具体操作是:选择两三个学生做错的有代表性的答案展示出来, 然后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出在哪里, 该怎样改进, 以后该如何避免。例如, 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和诗歌鉴赏试题,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较有代表性的错误答案或者有缺陷的答案, 考查评价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是否遗漏关键的信息, 是否简洁通顺, 等等。另外一种做法是引导学生比较同一道题获得不同分数 (由低到高) 的答案, 研究低分答案与高分答案到底有什么差别, 低分答案的不足在哪里, 高分答案的优点又在哪里等, 多角度地进行探究, 直到得到较合理的答案为止。
四、做好讲评后总结
试题讲评结束后应及时做好总结, 提出指导性意见。可以进一步向学生归纳罗列暴露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提醒学生要注意什么, 在以后学习中该怎么办, 等等。必须指出的是,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 还要关注学生的态度和心理问题。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是很重要的。而对教师来说, 做好科学细致的总结, 明确教学之得失,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计划也很有必要。
落到实处, 关注学生的个体情感和道德认知, 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实现道德的多样化发展, 才能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陶冶学生心灵、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基石。
人文教育语文阅读教学 篇8
关键词:比较阅读,中西文化,经典阅读,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语文在大学生精神成人和人文素质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却成为制约这一使命实现的瓶颈, 对此许多学者多年来一直在探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路, 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但由于人文素质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系列人文素质问题, 导致大学语文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遭遇很多尴尬。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 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 总结出一点经验, 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中西经典文学作品的比较阅读, 在关照他者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 使大学生从心理与思想意识深层形成健康的价值理念与人生观念。
1 大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已有的改革策略
传统大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向学生传授汉语言基础知识, 使其了解并掌握诗文及名篇佳作, 锻炼基本的写作技能。这种教学方式重知识传授而轻素质培养, 总体上因循守旧与我行我素现象依然十分普遍, 而其中“高四”型教法和“研究”型教法是两种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
因此, 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这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始终关注的焦点。对此, 很多学者提出自己的见解, 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种观点认为大学语文应倡导经典文学阅读, 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经典文学的精神哺育作用, 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塑造学生的美好人格[1]。另一种观点认为审美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因而要将其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具体就是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审美意识形态, 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并与学校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使学生成为既有知识, 又具智慧, 既有技能, 又具审美意识的新人[2]。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学语文的改革基点应放在塑造完整的人、具有现代化意识的人上, 放在弘扬民族文化、突出人文文化的教育上,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人文文化教育思想, 充分有效地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大学语文“高四”型和“研究”型的陈旧教学方式, 有些学者提出教学主体要在教学行为中体现出大学语文基础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必须从文本出发, 立足听、说、读、写等的基础性, 更应该着眼于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人文态度的人文性。必须两者兼顾, 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3]。
以上的几种观点是在深刻思考传统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其认识到大学语文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并且从教学方法方面提出多种建议试图实现大学语文精神成人的终极目的。但由于人文素质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当代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在教学中的尝试常常遭遇尴尬。所以, 探寻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人文素质问题, 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2 探寻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人文素质问题
著名学者金开诚曾经总结出人文素质的六种精神因素。
(1) 对人生意义有较深的认识, 对自身的价值有较高的追求。
(2) 能以追求科学和进步的态度来看待客观世界及其变化运动。
(3) 对国家、民族、社会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力求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4) 明是非、知进退、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5) 对事物的美丑、善恶有分辨力和正义感。
(6) 不片面追求物欲享受而力求全面提高个人与家庭的生活质量。
纵观以上几种精神要素, 很多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失的。现在的大学生就是所谓的“80后”, 独特的成长环境与经历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缺乏一种对个体生命价值终极关怀的人生理念和宏大的精神气度。加之当下普遍存在的物质方面的进步带来的精神领域的匮乏, 使这代人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众多问题:第一, 理想信念淡化。许多大学生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缺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第二, 民族精神流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科技发展了解肤浅, 对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知之甚少, 许多大学生没有读过四大古典名著, 有些大学生甚至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不知道, 而对于西方文化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追捧热情。第三, 人格不健全。传统的美丑、善恶、雅俗的定义以及道德标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发生了错位。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于漪曾对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做出过精辟的阐述:“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 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 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 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那么怎样才能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及其所体现的认识世界的模式?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在几年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总结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即在中西经典文学的比较阅读中深刻体会中西文化, 通过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因子, 使大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 实现深层次的人文素质教育。由此使这门课通过交流工具训练作用, 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 达到对现代人类共通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及应对和解答当下开放社会各种文化困惑的真正目的。
在授课过程中, 笔者将讲授内容分为神话、诗歌、戏剧、小说等几大板块, 每一板块选取中西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讲解与讨论。在这几个板块的阅读与欣赏中, 让大学生首先通过情感的共鸣, 获得精神上的归属和回归家园的安宁。其次使大学生通过与古人对话, 与他者对话, 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建立自己的信仰。作品中反映的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历史脉络、人生使命, 使他们躁动的心开始安静, 开始深层次的思考, 反省自己, 在前人及他者那里学得对待人生的态度, 以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融入到社会之中去创造、发展。这样在中西文学作品的比较阅读与欣赏中, 人文素质教育便获得其所需要的几种精神要素, 这几种精神要素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实现了统一。
3 比较阅读中深刻认同中西文化, 实现深层次的人文素质教育
中西方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 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与心理形态, 这种不同反映在多个层面, 包括哲学的、宗教的、美学的等。而文学以审美的形式全面地反映与表现人生, 抒发人生的审美情怀, 将以上的各个层面综合在一起, 以最感性的方式, 充分地揭示人的本质与情态。中西方各个时代各种体裁经典文学作品的比较阅读, 有助于大学生穿越历史的时空认识世界与人生, 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获得哲理的启悟、情操的陶冶和人格的升华。在“春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以第一板块中西神话的阅读与欣赏为例。神话是各民族最早的文学样式与成果, 其产生发展是在各民族相对封闭的社会文化条件下进行的, 因而最能体现民族精神, 它又作为各民族文学的源头, 形成文学“原型”, 积淀于民族文学和文化的深层。在具体讲授过程中, 通过中西创世神话以及中西神话中有代表性的神话人物, 如奥林匹斯神的始祖盖亚和女娲的比较, 爱与美女神阿佛洛狄忒与高唐神女的比较, 著名英雄羿和赫剌克勒斯的比较, 可以领悟出中西英雄所表现出来的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从而可以体会到中西初民从一开始就持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我们的祖先重视社会、群体, 他们一切都从社会、群体利益出发, 舍己为公, 克制欲望;西方人的希腊初民重视个体, 以个人为本位, 放纵自己的欲望。在前者眼里, 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献身社会、群体, 只有那种舍己为公、干千秋大业的人才是君子, 才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相反那种一心想着自我、贪图享乐的人是小人, 不足挂齿。而在后者看来, 人生最美好的境界莫过于释放自我, 只有那种最大限度地施展自我、享受现世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
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通过个人方式 (如父子相传) 和社会方式 (如神话、语言、艺术、科学等形式) 代代承袭, 积而淀之, 变成了中西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石。它们不仅从根本上决定和制约着两民族原初的文化创造, 而且决定和制约着各时期的文化风貌和各种文化形式的性质。通过这样的阅读, 大学生会深刻体会到中西文化及人生价值观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 作为中华民族的后裔, 对本民族文化就会有更为客观、理性的认识。在当今文化大同的背景之下, 大学生应以此审视自己的人生及价值取向, 扬长避短, 汲取中西民族文化的精华, 重塑自身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从而更理性地规划、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
同样, 中西神话所呈现的中西民族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与观念, 在中西其他文学样式, 如诗歌、散文、戏剧、小说中都有明显的呈现。
如在中西诗歌的对比讲解与阅读中, 大学生首先会对中西诗歌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西方以《荷马史诗》开头, 形成强大的叙事诗传统;中国以《诗经》为范式的抒情短诗开场, 并且形成强大的抒情诗传统。中国古代诗歌除了《孔雀东南飞》、《长恨歌》之类的少量叙事诗外, 叙事长诗始终没有发展起来。西方的史诗传统, 在中国却成了“诗史”传统。所谓“诗史”, 就是以短小的抒情诗的形式, 反映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斗争中的大事, 体现时代精神, 表现民众的思想情感和生活风貌。杜甫、陆游的诗都有“诗史”之称。这种“诗史”采用注重写实, 不求夸张、幻想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如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等诗篇反映唐朝天宝年间人民的处境, “三吏”、“三别”、《北征》等表现安史之乱给民众带来的痛苦。
爱情对大学生而言是朦胧而又渴望的情感体验。正确的爱情观将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人生观念。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也是最突出的情感体验, 因此爱情也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无论什么时代的文学, 无论哪个民族的文学, 爱情的表达总是占有重要地位。在讲授中通过中西爱情诗, 如《秦风·蒹葭》和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爱情诗“He is more than a hero” (《他不仅是英雄》) 的比较, 让学生体验中西爱情诗所表达的男女两性之间的恋慕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微妙的情感波折, 当然这是中西爱情诗共通的。但爱情虽然是以两个男女的情感联系为表现对象, 却渗透着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由此表现出如下差异。
第一, 在爱情观念上, 西方爱情诗表现为理想化、神圣化、精神化;中国爱情诗表现为现实性、人间性和灵肉不分。
第二, 在爱情的内容上, 西方爱情诗主要表现婚前的爱情追求, 欢欣和喜悦;中国爱情诗主要表现婚后的爱情哀怨、苦恼和忧伤。
第三, 在表现风格上, 西方爱情诗热烈、奔放;中国爱情诗则委婉、含蓄。
再以英国诗人彭斯的《红红的玫瑰》和李商隐的《无题》为例, 深刻认识中西诗歌观念、内容以及风格的差异, 从而系统理解中国古诗所具有的精神理念。这两首诗都表现对爱的执着, 彭斯的诗热烈、奔放, 直接表达要受到“四海枯竭”、“岩石烧裂”、“生命不绝”。而李商隐却非常含蓄, 以“春蚕”和“蜡炬”的意象来表达。西方诗人喜欢运用理想化、绝对化的言辞, 直抒胸臆, 表达爱情;中国诗人则善用空灵、凄婉、缠绵多意的言辞, 在特定的意象中婉转地表达情意。中国古代爱情诗一般停留在现实的层面, 写男女的离愁别绪, 相思之苦, 厮守欢娱。如果升华, 就把爱情比喻成君臣关系, 用爱情象征政治理想。从屈原开始, 中国诗人就有以香草美人自喻的传统, 夫妻与君臣形成一种同构关系, 诗人常常借爱情寄托政治失意的伤感,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难诉”, 美人失宠与文人失意相互对应。中国古诗彰显的这种精神形态恰好是中国文人即“仕”阶层所具有的强烈的群体观念和理性控制意识的反映。
受中国英雄公而忘私的“集体无意识”理念的影响, 中国诗人普遍具有一种“忧患意识”, 这种意识的呈现, 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贾谊“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 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到秋瑾的“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 但恃铁血报祖国”。钱钟书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中国文艺传统里有一个流行的意见: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 好诗主要是不愉快、烦恼或‘穷愁’的表现与发泄”[4]。这种“忧患”诗的品格所反映的爱国思想是当代大学生得以传承与学习的精神理念, 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诗人, 但任何人都应该具有道德责任意识与历史使命感, 上对国家、人民, 下对家庭、个体。正是通过中西诗歌的对比欣赏与阅读, 大学生才能深刻地体会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渗透在任何一个华人子孙的骨髓里的这种忧患意识, 从而鞭策他们的思想与精神成人, 重塑大学生的人格理念与追求, 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同样, 在其他板块的学习中, 如比较中西戏剧莎剧《哈姆雷特》和元杂剧《窦娥冤》, 让大学生讨论“中国有没有真正的悲剧”, “中国的悲剧为什么因为大团圆的结局而淡化悲剧的精神理念”等问题, 使其从中认识中西民族的文化及价值观的差异, 在对他者文化的关照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隐于文学背后的深层意识、深刻的文化根源和精神实质。继神话与诗歌的比较学习与欣赏后, 继续深入探寻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层因子, 继承本土文化的精神理念与价值系统, 认真领会和学习西方文化的先进精神理念, 扬长避短地重塑自己的价值理念与人生观念, 从而在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
参考文献
[1]熊淑玲.大学语文应倡导经典文学阅读[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4:41~42.
[2]佘翠华.浅议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方法探寻, 2007, 2:20.
[3]董自厚.大学语文教学法特殊性刍议——对两种教学法的反思[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4:73~75.
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 篇9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现状如何呢?人们大都认为, 语言上的问题自然要通过语言学习来解决, 于是所有的课文分析、语言知识和语言练习都围绕着语言学习而进行。更有一些教师习惯于对课文进行机械的语言分析, 他们可以非常熟练地指出课文的结构属于什么形式, 转眼间会把段落划分直至词句意境分析得一清二楚。至于其语言形式与作者思想有何联系, 它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 为什么要这样表现, 它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有何帮助和启发, 却往往被忽视。于是就出现许多这样的学生:他们分得清句子的含义, 却写不通完整的一句话, 他们可以分析出课文的段落提纲, 却写不出文路畅通的作文。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匮乏。他们缺少与课文所体现的情感的共鸣, 缺少掌握语言、运用语言的成功与喜悦。由于精神的贫瘠, 他们只能去搬取别人的语言来堆砌自己的作文, 由于缺少使用语言工具的乐趣而把写作当作一件苦差事来应付。因此人文教育在众多的语文教学中并未有意体现出来。
要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首先, 要求教师从观念上重视人文教育, 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教育素材, 而不是只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上。如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悟作者悉心观察的品质、探索自然奥秘的乐趣, 那么学生的心理品质及情感都将受到触动。语文教材中那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情感, 那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 都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义务感的良好人文教育素材, 难道教师不应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来感染教育学生吗?那种不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 不联系作者写作思维过程的教学, 难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去透视作者的思想, 也难以通过思想的发掘去更深更细地品味语言, 更难以谈到将作者的语言连同思想一起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形成一种个性品质。
其次,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学中要把语言学习与学生的精神生活统一起来, 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说话”。这里的“思考”是指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考虑问题, 而不是照搬书本;“说话”是指学生要善于运用具有自身特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而不是人云亦云。只有这样, 教学才能既丰富学生的情感, 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 教师要给予学生抒发内心情感的机会。人文素质的养成有赖于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同, 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相应情感。为此, 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展示内心感受。
谈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 篇10
但是, 语文界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 无论是学生从语文习得中吸取新义, 还是教师从学生评价的立场上反观, 都普遍存在一种语文学科“工具性”的误读。诚然, 字、词、句、语法、修辞、逻辑、文字常识等基础知识教学, 是语文教学的永恒的任务, 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的最根本最具体的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学习掌握语文这门“工具”。问题在于, 语文教学追求的只是教务, 而不是人本身。语文教育上的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从考试标准化到训练机械化;从教材固定化到讲授程式化, 乃至上课套话、作文假话……语文教学的课堂变为灌输考试的工厂, 学生成为填充知识的容器和追逐高分的奴隶;语文教学是仪式主义的, 沉闷的, 充满了焦虑和烦躁, 毁坏了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事实上, 现代语文教育植根于汉民族文化土壤上, 又对祖国语言不断继承、鉴别、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语境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对祖国语言、文字和文化的认识、继承和弘扬, 尤其是对学生精神领域的人文素质的塑造。从另一方面而言, 语言本身具有人文特征, 如果脱离民族文化语境, 忽视人文教育, 则很难说语文教学收到良好成效。
语文教学本身也潜隐着人文精神、人文价值、人文内容、人文方法等, 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精粹的聚合, “教学”是对这种文化精粹的释放与传递, 它面临的是所有的教育个体。由此可知, 当前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它的着眼点是人、人性, 通过语文教学的手段, 完成人的发展与人的和谐。
从语文教学所特有的形成功能而言, 其终极功能是发挥语文的文化价值。语文的文化价值, 是一个宽泛的范畴, 从其表现形式上可划分为:表现真的科学文化价值、表现美的艺术文化价值和表现善的道德文化价值等。语言教材包容了古今中外种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层次, 涉及丰富的文化现象, 潜藏着深刻的文化实质。语文所承担的这种文化价值无疑是深不可测的, 它的传递与学生习得的中介便是语文教学了。语文教学中渗入人文教育, 能潜移默化地构建学生健全美好的人格。我们的语文课, 理所当然地要成为人文主义精神教育的殿堂, 应该认识美、体验美、培养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其本意即是专注于“人”的世界。学生语文素质完善和发展的前提在于语文教育要把学生的人格世界作为出发点, 把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作为首要的追求目标。而语文的这种文化价值一旦为学生所掌握, 学生就会立足于真理与价值的精华的基础上, 具体地体现“精神性修养”。
从语文教育的内容来看, 本质目的是说明语文教学的“人学”特征。无疑,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习得过程中, 如果“主体”价值得到尊重和挖掘, 那么, 语文学科基于科学的合理精神, 基于艺术表现美的创造精神, 基于社会认识与行为的审美与博爱精神等会逐渐融入学生的心田。我们的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它们或热情真纯, 或优美典雅, 或令人感奋, 或启人深思, 使学生在欣赏、赞佩的同时, 触发了某些思想、陶冶了某些情感, 有时一个成功的文学欣赏课甚至能给学生留下深刻持久的回忆。
优秀之作的美学内涵能否被展示在语文课上, 关键在于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于教师的科学意识。如果人文意识淡薄, 如果唯教参是尊, 如果“主体”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那么, 作品中的人类精神之美, 历史沧桑之美, 就会被千篇一律的结构划分, 词句分析, 字意串讲给肢解得所剩无几, 面目全非。因此, 我们不能再一味追求基础训练而忽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塑造心灵美的重要一课, 引导学生用人文精神之美构建高尚的人格, 语文教学责无旁贷。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前的语文教学应当以构建学生的人文精神为目标。但人文精神的相对抽象性, 决定了这种目标的实现在语文教学中不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就无法可谈了呢?显然不是的。语文教学中构建人文精神的基本方法是理解、领悟、体会、澄明。文化价值、人生道德、审美情感, 不存在逻辑上的可证明性, 则有赖于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 设置情景的诱导, 身体力行的感悟, 形成一种充满人性灵光的崇高的教学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投入自己的人生体验。一个对真善美没有深刻体验的教师不可能以真善美打动学生的心弦, 一个对艺术没有较高鉴赏力的教师不可能将学生带入艺术的殿堂。在语文教学中也要引入学生的人生体验。不调动学生的健康心性是难以与艺术作品的真善美产生共鸣的, 不启动学生的积极兴趣是难以与文章的文化道德情感融为一体的。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篇11
师:“我”和小狮子爱尔莎最后分别的时候,“它好像也觉察到什么似的,用它那光滑的身子一个劲蹭我”。想象一下,如果爱尔莎会说话,它会对“我”说些什么呢?
生:主人,我真的要走了,谢谢你几年来对我的精心照顾,我永远忘不了你。
生:主人,我不能再保护你了,你今后外出可要小心啊!
生:主人,我知道你让我回到大自然是为了我,我忘不了。
生:主人,你已教会我怎样捕获食物,放心吧,在大自然中,我一定会生存下去。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篇12
在以往的教学中, 语文教师们往往仅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了人文思想的渗透。中学时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起步时期, 求真向善是学生的深层心理需求, 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是他们的特点。这一时期, 经历单纯、思想单纯、生活单调的他们正需要思想的启迪, 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 亦即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与熏陶。人文素养的提高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 是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语文教学上一旦文化的参与减弱, 一旦成为应试的附庸, 便失去了活力。因此要培养的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功, 还要丰厚的人文修养, 有积极健康的人格特征, 这就需要我们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将人文素养加以渗透, 笔者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过尝试。
一.创设情境, 优化人文氛围
和谐的教学情境, 就是充分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 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 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学习。它通过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手段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 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 同时情感受到陶冶。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莫始乎言, 莫切乎声, 莫深乎义。”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 具体形象的描述, 恰当巧妙的比喻, 会给学生创造一种美好的情境, 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如《道士塔》一文, 意蕴深厚, 语言雅洁, 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在教学时, 重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熟谙作者所记叙的历史, 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激情, 让学生为敦煌文物的流失而感到痛心, 为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屈辱而感到愤怒。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各种媒体的运用, 能使学生穿越时空置身于地理事物所描述的情境之中。比如上《胡同文化》这一课, 很多学生没去过北京, 没有见过胡同, 只凭借文本, 很难体会北京胡同的深厚文化底蕴。可以借助媒体, 在课堂上播放北京胡同风雨变迁的图片以及和胡同有关的歌曲, 通过感官刺激, 让学生体会到汪曾祺先生对胡同的深厚感情和对胡同逝去的不舍。
情境教学, 把情、形、境、理熔于一炉, 当学生通过他们的视觉、听觉获得了美感, 感到愉悦、兴奋以至忘我时, 就形成审美体验, 由直觉而渐次地理解了美的实质。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 不但使死的语言成为活的生活, 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现实的途径, 而且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无学习意识中受到了心灵的洗涤。
二.把握细节, 挖掘人文内涵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人文内涵深刻的好文章, 它们以优美细腻的语言反映了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然而每篇文章的人文内涵并不是浅显易见的, 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人文因素,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 挖掘人文因素, 提高人文素养, 对造就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学生的认知受环境影响很大, 家庭的宠爱、社会上的诸多不利因素,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常常出现认知上的错误, 这就需要老师点拨引导, 将学生引到正确的认识上来。如在学习《我的呼吁》这课时, 学生可能会提出“SARS (‘非典’) 病毒是一种生命体, 它横行恣肆, 残害生灵, 这样的生命, 我们也要爱护, 让它发展到极致吗”的问题。在课堂上存在很多像这样突如其来的有关价值取向对错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尽量要多考虑课文中的人文因素, 在课堂上提高这方面的驾驭能力。
三.指导阅读, 提高人文素养
简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高尔基说:“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 “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同时, 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 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关照过程, 即通过阅读来反刍自我、提升自我, 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 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我们很难想象, 一个从来不读书的人是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的人。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多读多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是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是极其有限的, 加强课外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应正确引导。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难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也就很难得到有益的指导, 而许多名著, 尤其是外国名著, 内涵丰富, 其写作背景或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 要想理解其深刻的主题, 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 对于学生来讲, 难度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兴趣;退一步讲, 即使勉强阅读, 也只能浅尝辄止, 仅仅停留在作品表面的遣词造句上, 难以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其思想和艺术价值。此外, 由于缺少指导, 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也存在盲目性的弊端, 一味地以“有趣”为选择标准, 忽略其它方面, 以致于所读书籍的品位较低, 甚至一些坏书也成了中学生手中的“常客”。
另外, 我们还应帮助学生解决书籍少的难题。书籍少, 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作为语文教师, 应尽可能地与学校联系, 让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多给学生一些方便。也可在班内, 发动全体同学的力量, 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最后, 我们应动员各科老师也不要再一见课外书就“滚打包收”了, 给我们可怜的学生们一点必要的自由!
四.用心交流, 体现人文关怀
与学生交流的最好方式莫过于作文评语。由于传统教学中对学生作文的过高要求, 再加上教师评语像裁判式的生硬、刻板、冰冷。如语句不通顺, 条理不清楚, 中心不明确等等, 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还有空洞的、含糊的评语, 如文章很生动, 内容具体, 想象丰富等等。不仅使学生如堕云雾之中, 觉得作文很抽象, 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 而且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无形的隔阂。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从这意义上说, 中学生作文不但是写作能力的体现, 也是其在生活实践中的亲身体验。所以教师的作文评语不仅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 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学习心理、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因此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 改变以往评语中教师作为说教者的形象, 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 耐心的心灵交流,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可通过赏识性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商榷式的评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对话式评语增强学生作文真实性;情感式的评语, 有利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总之, 优化作文评语, 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育理念。要赏识学生的创造性劳动, 不一定要求他们写得生动、形象、具体, 而是要从是否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的人文性角度出发, 尊重学生的真实的体验, 使他们喜欢表达, 喜欢写作, 觉得那是一种快乐。教师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 尊重理解学生, 就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 在一字一句中体现出教师的人文关怀, 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从而愿意敞开心灵与老师交流, 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人文教育语文阅读教学】推荐阅读:
语文课堂人文教育06-27
初中语文学科人文教育09-30
小学语文人文教育论文07-03
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06-27
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教育05-23
高中语文的人文性教育08-18
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论文10-26
语文教育应凸显人文性11-14
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回归论文06-18
高职作文教学人文教育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