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教育(精选12篇)
高校人文教育 篇1
一.人文教育现状
人文教育 (Liberal arts) , 又称博雅教育、通才教育、文科教育、素质教育等。原为希腊、罗马时代定下来的基本教育方针, 与中国古代的“六艺”及儒家的教育思路相似。[1]在全球文化史上, 人文教育曾一度盛行, 对东西方的文化繁荣与社会发展功不可没。但现近几年, 全球的人文教育遭遇了寒流。
在西方国家, 人文教育曾历久不衰。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得拉克在文艺复兴时期推行人文主义教育, 德国、奥地利等国家也都早在14世纪时的大学里便开设人文主义课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 正值高等教育的快速增长期, 人文教育大行其道。但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欧美学生倾向于职业培训。美国的四年制大学里, 商务专业、健康专业的学生占到了三分之一, 只有百分之一点八的学生选择进入典型的人文学院。[2]而不少政府官员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更偏向于技能型专业。
在亚洲, 人文教育也遭遇到重重障碍。2015年6月, 负责教育事务的日本文部大臣下村博文致信日本86所公立大学, 要求他们“采取必要的措施, 取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或促进其转型, 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而据《读卖新闻》的调查显示, 近一半的日本国立大学有意在2016学年关停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其他国立大学也表示将限制录取人文学科的学生。在中国, 不少高校进行实践化转型, 删减人文专业, 保留专业的也对学时大量压缩。越来越多的家长与学生倾向于技能型专业, 以就业为风向标而忽略学习兴趣, 因为他们觉得这是职场所需。
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 目前的高等教育被定位为职业和技术导向趋势明显, 一切以“实用”为旨归, 能够直接带来就业是其终极目的。“在这个技术和全球化主导的世纪, 大家津津乐道的, 是基于技能的学习。政治家、商人, 甚至很多教育家, 都认为这才是一个国家维持竞争力的唯一途径。”[3]实用技能培训被过度推崇, 而以开放的心态来追求知识, 则被视为没有前途。大学, 似乎越来越退化为高级职业学校。高等教育走向了职业教育而非人文教育。但令人反思的是, 这种一味功利性、实用性操纵下的教育是否正确?人文教育是否只是盛世的点缀而不能承担社会支撑的功用?如何正确、理性第看待人文教育?
二.人文教育“无用”论的背后
许多人反对人文教育的重要理由是它不能直接提供技能培训, 对就业不能提供立竿见影的帮助, 是“无用”的。学生家长担忧高昂的教育成本收不回成本, 高校校长、政府官员担忧人文教育专业会降低学校的整体就业率, 人文教育似乎越来越失去吸引力。能够直接带来就业的教育, 则成为社会各界共同追捧、鼓吹的教育。这种人文教育“无用”论被一再渲染, 全球范围内的高校人文教育专业普遍压缩, 边缘化趋势加强。
这种只专注于“用”的人文观与教育观无疑是狭隘的, 它过于强调所谓的“有用”。所谓“有用”更多是从技术层面来说的, 忽略了更深层的知识的有用性。它促使教育过于实证化和技术化, 而忽视人文性和创造性, 而恰恰是后者对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具有决定性影响。将“有用”看做是唯一目的, 忽略人自身的综合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充满功利性、实用性目的, 缺乏长远性视野。
当然, 技术本身是人类聪明才智的极好体现, 就个人而言, 个人具备技术专长, 也的确更利于求职、就业和生存。但没有必要为了颂扬技术而贬低人文, 而这正是当下之现状。哈佛大学学长德鲁·福斯特曾经说过:“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大家提供‘第六份工作, 而不是第一份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耶鲁报告中也指出, 人文教育的根本意义“不在于教授任何特定职业所需, 而是为所有职业的共同点奠基”。[4]将高等教育过于专门化、等同于职业教育的理念与做法过于简单粗暴, 短期内可能会有利于提高就业率, 但忽略知识的全面汲取终将导致人的单向度的片面发展。从长远来看, 不但损害了学生在文化层面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对社会进步也造成了滞碍, 会导致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苏联、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就曾遇到到此类问题。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五六十年代的中国, 国家与社会需要大量实用型的专门技术人才, 对教育提出功利性要求, 大量高校开设社会所需要的技术专业, 文理分科成为政策, 并影响至今。“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至今仍有相当市场。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观造成了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 导致了诸多社会问题。其中种种, 值得反思。
三.人文教育路在何方
要实现人文教育的发展, 必须要改变狭隘的教育观, 从根源上克服狭隘的科学观。
目前全球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绝不是太多的学生追求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在很长时间内也并不被视为女孩子或富贵家庭子女的专利。如前所述, 人文教育原是希腊、罗马时代定下来的基本教育方针, 与中国古代的“六艺”及儒家的教育思路相似, 长久以来在东西方盛行, 缘何遭遇全球性寒潮?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人文教育受轻视的原因有很多, 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层面, 但狭隘的科学观和人文观也是狭隘的教育观的重要根源之一。真正的人文教育, 应当包括科学与人文,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文学、哲学等学科, 还包括物理、数学等学科。但近代以来, 人文教育最大的变化就是对科技主题的排斥。在这个方面, 东西方保持了惊人的一致。“包括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在内的狭隘的科学观与包括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和现代新儒家在内的狭隘的人文观, 不仅是导致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分离的重要根源, 而且也是导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分离的重要根源。”[5]体现在教育结构上, 就是重视工科, 轻视理科, 漠视文科。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狭隘的科学观与人文观, 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 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目前人文教育边缘化的情况。滋养文化精神, 培养独立人格, 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教育, 这才是人文教育的本质。
摘要:目前, 全球范围内目前的高等教育职业和技术导向趋势明显, 以“实用”为旨归, 人文教育“无用”论喧嚣尘上。将高等教育过于专门化甚至等同于职业教育的观点反映了狭隘的教育观与人文观, 忽略人自身的综合性发展, 充满功利性、实用性目的。而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狭隘的科学观与人文观, 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 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目前人文教育边缘化的情况。滋养文化精神, 培养独立人格, 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教育, 这才是人文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人文教育,无用论,开放的人文观
参考文献
[1] (美) 法里德·扎卡里亚著, 梁栋译.为人文教育辩护[M], 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5:1.
[2] (美) 法里德·扎卡里亚著, 梁栋译.为人文教育辩护[M], 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5:3.
[3] (美) 法里德·扎卡里亚著, 梁栋译.为人文教育辩护[M], 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5:1-2.
[4]Committee of the Corporati on and the Academical Faculty.Reports on the Course of Instrction in Yale College (New Haven, CT, 1828) :14.
[5]孟建伟.试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的根源——从科学观与人文观的角度看[J].教育研究, 2004 (1) :26.
高校人文教育 篇2
第一,高校管理的对象是思想观念等趋于成熟的大学生,对他们不能用普通的管理方式来进行管理,只有将人文教育渗透进高校管理工作中,给学生以广阔的生活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并通过教师科学高效的引导管理的方式才能更好的管理大学生的同时,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让他们体会到来自学校的人文关怀,从而更有助于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后的健康发展。第二,将人文教育渗透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是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的必然内在要求。它改善了对学生进行机械教学管理和“课本式”人文教育的双重弊病,通过将二者结合,将人文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工作中,让学生在井然有序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养成尊重包容、理解的品质,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最终培养出学生在进入社会后的人文意识。第三,人文教育是一切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不应该是缺乏人文关怀的机械工作,而应该是在一种积极自由的的环境中,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同时,教师与学生和谐互通的状态,在不压抑同学的同时释放学生的特色光彩。
2目前人文教育在高校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在高校学生管理中人文教育的体现还存在如下的问题:首先是在思想政治的教育当中,高校普遍采用的那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过分注重教学过程中老师地位的体现从而没能调动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习的热情。这些都使得学生们觉得政治是一种无味、单调的课程,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整个高校学生管理中贯穿始终的仍旧是限制和禁止,这种管理方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们自我个性展现的机会,使同学们对于教学管理工作产生了严重的抵触心理,造成高校管理工作的困难开展;最后,在对高校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注重服务意识的体现,高校管理的目标是服务于学生,而目前的高效管理体系却将有序性放在了管理工作的首位。
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 篇3
一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表现
优秀人才不仅是拥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阅读能力,书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更应该具有热爱工作的敬业精神,自重,自信心,社会责任感,有自律意识,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等等。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必须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拥有团队精神,当今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取得新的创新与突破的。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乏比较严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人文社科类知识薄弱
由于大学生教育课程负担重,往往造成大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摄取,对人文社科如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关注不足,存在理科生轻人文的倾向,对中西方历史文化尤其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表现为过弱的人文功底,甚至写文章语句不通和滥用错别字[2]。
(二)社会责任感缺乏
大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任何职业,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献身精神。然而现在的大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功利主义盛行,许多学生只关注自我利益,埋头搞自己的事,不愿参加学校各种社会团体活动,更别提什么社会奉献精神和关爱意识了,有些更出现了一些极端的表现,如对生命和健康极端不负责任和漠视,马加爵、药家鑫、刘海洋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就更让人们反思我国的高等教育,这些天之骄子连最起码的法律知识和生活知识难道都不知道吗?高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虽然很早就被提上日程,但根本本没有引起高校的重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三)心理素质欠佳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由此便导致许多大学生出现了心理疾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交往障碍、敌对、冷漠、自卑等。一旦有这些心理问题,在面对学习和就业压力时就会表现出较差的抗压性,遇到挫折唉声叹气,没有自信心,严重者甚至导致自杀。
(四)创新能力不足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一直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然而长期的应试教育,阻碍了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产生了思维标准化的障碍,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独立思考产生了三种破坏作用:功能固着、迷信权威和思维惰性,结果导致学生不善于学习,更不会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与创新发展[3]。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的灵魂,江泽民就曾对我国如何将人力资源大国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精辟概括: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五)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不适应大学校园集体生活,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他人相处,有的出现心理孤僻,有的在人际交往过程出现漠视心理,对班集体漠不关心,与同学关系紧张,对老师“敬而远之”,害怕与同学、老师交往相处,甚至出现封闭自己、离群[4]。
(六)重物质,轻精神,重利轻义
许多大学生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在入党,申请奖助学金,提干等诸方面均见利而动,甚至见利忘义[5]。我们可以从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的身上看到,正是那些一个个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与献身的人,才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才是伟大的人格。如佩雷尔曼不求名利,一心醉心于解决庞加莱猜想,哥白尼,伽利略,拉瓦锡等人为了科学而献出生命,牛顿,卡文迪许终身未娶,才有达尔文与华莱士发表《进化论》的佳话,以及许多有钱人将自己的财富用于科学的研究,如诺贝尔那样将自己的财富无偿地捐出来,并设立了诺贝尔奖学金,用来奖励全世界所有对物理,化学,医学,经济和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们,也有居里夫人那样不求名誉和财富,在实验室过着艰辛生活的科学家,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是我们所有人值得学习的榜样。
二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原因
高校不仅要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大学生,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纵观当前高校的运营,可以发现学校将科学教育放在了主流,却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那么当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究竟有哪些原因呢?
(一)人文素质教育未列入学校规划
长久以来,由于高校对教学上的高度重视,使得学校的教学一直成为高校的中心,学校的领导层缺乏对于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由此带来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缺乏长期系统的规划,由此便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上由于高校的日益扩招,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了固定资产投资上,对于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缺乏投入。
(二)学校的领导者与教职人员的人文素质有待加强
大学生首先是具有再教育的潜力的,而当下许多高校的管理者往往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的生源,学校的经费等一些指标,而对于大学的文化,大学的理念和办学特色却没有清晰的认识。同时教师由于专注教学和科研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是学校领导者、教师本身的人文素质缺陷,客观上也影响了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的设置是教学的核心,不论对于人文素质教育,还是科学教育来说,课程是所有教学内容的载体,课程能否合理设置对人文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开展尤为重要。我国目前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我国的一些理工类学校,理工类学校学生接受的人文社会教育课程大多是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正确的道德理念,法律理念等等,对于文学,艺术,语言等素质的培养在现有的课程教学里很少。
(四)人文素质评估体系不够完善
人文素质难以量化评估,与传统的考试量化相比,人文素质不能用人文知识的考试来代替,就算学生考试获得了高分,仍然不能等同于其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死记硬背知识不等于有人文素质。正因为此,所以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又使得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产生了抵触心理。缺乏科学的人文素质评估体系成为了影响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之一。
(五)现实基础相对薄弱
我国自古代以来一直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这也成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之一。而自近代以来我国与西方不断拉大的差距,也开始让我们反思自己的文化,国家的文化对于落后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国人便开始重视科学教育,希望通过科学教育富国强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学生的实用主义观念加深。这就使在校大学生只重视专业素质的增长而轻视人文教育。就业的实际问题摆在了学生面前,由此才造成了学生重视与其就业密切相关知识的学习,而对于个人成长至关重要的人文知识的学习却没有热情,工具理性战胜了价值理性。
三提升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6]。”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当前教育的重点,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而言,目前科学教育已经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然而人文素质教育缺失严重,那么该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呢?
(一)教学领域的转变
首先,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民主意识,纠正一味强调“我讲你听,我打你同,我管你服”的偏向,做到自觉发扬民主,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氛围[7]。我国学生的专业素质比较过硬,这在世界上是有目共睹的,我国高校虽说开了许多课程,除了专业课外还有许多选修课如艺术,音乐,心理,环境教育,美学等等,然而大多都是形同虚设,学生们不是为了加强自身素质而学习这些知识,却是单纯为了修满学分,而且课程教师的配置明显不足,有些课程由于教师的不足限制了学生选修的人数,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却是一场形式教育。学生专业知识扎实自是好事,然而我国高校很多大学生却连一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知道,更不要提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多了解,学生们通晓如何解决复杂的高数题,却不懂二十四史,外语说得流利,汉语却已分不清发音了,知道纳斯达克,风险投资和量子基金,却不知《后汉书》,不知四书五经,不知儒墨道法。
(二)提升教师素质
其次,要狠抓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今天的教师担负的任务在于育人,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在把专业知识教给学生的同时,将思想作风,治学精神传给学生,让学生的心智同样接受教育。教师对于学生应该大力提倡开放式思维,不唯书敢于创新,把学生素质全面的提高贯穿于课内外,让学生能够树立一种责任意识,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树立爱国守法,勤俭节约的意识。
(三)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常说大学校园是社会最后一块净土,大学生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们指点江上,激扬文字,他们热情澎湃忧国忧民。毫无疑问每个学校的学风不同,每个学校的追求不同,这在很多的高校校训中得到了体现,如耶鲁大学的校训:真理和光明;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是: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斯坦福大学: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我国的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8]。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起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好的学校学风将会形成“马太效应”,即学风越好越有利学校的品牌打造,学校就越能吸引学生,学生进来越能以进入该所学校而感到荣耀,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正如哈佛,耶鲁,北大清华,学生即以学校而自豪,同时学校也因为学生的成就而更加的著名。
(四)加强生活教育理念的建设
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上我们要注重在现实生活恰当地融入人文素质教育,避免把人文素质教育摆到一个无法想象的位置上。现在学校往往通过设置一些提升文化修养的文学课程,举办高层次文化活动等单一途径,来激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然而却不知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人文行为却视而不见,其实人文素质教育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回到家有和家人主动打招呼的习惯吗?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老师和同学能主动问好吗?关心集体,懂得尊重和帮助别人吗?能够做到与人和谐相处吗?能够做到讲诚信,不撒谎,不欺骗吗?能够讲文明不口出脏言,不随地吐痰吗?在公交车上会主动让座吗?有关爱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吗?自觉遵守交通,爱护公共财产吗?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吗?能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吗?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吗?有勤奋的态度,良好的学习和体育锻炼的习惯吗?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好问勤学创新的精神品质吗?有正确的学习动力,社会责任心,民族自尊心,懂得长大后要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吗?能够承受学习和生活压力,能够坦然面对各种挫折吗?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吗?这些细致入微的表现,也正是体现大学生以什么样的素质去面对生活,面对未来。因为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五)树立全面发展理念,建立人文素质评价体系
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为了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要去除功利的价值观,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技术人才,同时也要对其人文素养进行大力栽培,确立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认真吸取传统的考试,客观测验的优点,同时将各种文化社团,艺术比赛,演讲比赛,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等的表现和成绩也作为评价因素。教育应当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把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科学求真,人文求善,没有科学教育作为后盾,一个国家很容易被人打垮,而如果没有人文素质教育,一个国家
将会不打自垮[9]。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文集[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11.
[2]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10):13.
[3]刘平国.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06.
[4]王珊珊,林志鹏,张水银.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选择[J].2010(06).
[5]赵四亮.浅谈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2):11-12.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2012.
[7]李志友.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5(30):52-53.
[8]张竞碧.中西大学校训之比较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3).
高校应关注人文教育 篇4
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 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通过提高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 使学生拥有更开阔的心胸, 更加重视精神追求。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其中包括:如何处理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教育现状
高校普遍重视教育教学的硬性指标。上级教育部门通常以师资水平、学生成绩及学生就业率来考核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 因此, 高校非常重视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同时由于中国大陆高校不断扩招, 生源抢夺战激烈, 使得各大学非常重视招生问题, 格外关注那些影响招生的因素, 如教师职称结构、学生就业率、教学设施配备、发表论文数量、科研成果状况等硬性指标, 以利于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吸引生源。
以上原因导致了高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关注度不够, 投入不足。现今高校在市场经济的催化下, 不知不觉放弃育“人”的责任, 消解高校教育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 人的教育被忽略了, 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被强化了。
二、高校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做人的教育。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人文教育, 能够帮助学生确立符合道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 可以提高人文素养, 使其生活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 拥有更开阔的心胸, 更加重视精神追求, 促使其追求真善美, 培养同情之心以及对遭受不幸的怜悯等心理情操。
量化的教育教学指标从某种角度能够衡量学校的办学实力, 但并不全面, 如杨振宁所讲:“一个大学的系在国际上排名前20就是一流, 但即使有若干这样的系, 没有良好的人文教育, 大学还不可能是一流。”因此说仅以教育教学的硬性指标来度量学校与老师是不全面的, 对于学校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均不利。
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教育一旦离开了人, 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 严格说来就不称其为教育。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 人文教育是不可以从大学教育中抽出的。教育和训练不同, 训练是传授某种技艺, 教育则是要给人提供某种精神品质。大学就是要为年轻人建立一种精神的故乡, 使他们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上闯荡时, 有一种内在的资源。学到的知识可能忘掉, 但培养的品性却不可能被忘掉, 这是做人的基础, 也是教育的目标。缺乏人文教育的学生, 未来的他们缺乏精神给养, 发展后劲必然不足。
三、高校进行人文教育的举措
高校应提高教师的人文教育水平。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与文化修养, 做到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 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 敦促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从“以人为本”、“关怀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 以“厚德载物”、“大胜以德”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教育根基, 把中国的传统道德和人文修养故事深入浅出地运用在教育中, 寓教于学, 寓教于乐。各个学科要提倡自觉渗透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 把人文精神贯穿于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之中。培养不但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知识, 而且具有美好修养、胸怀远大理想的年轻一代。
在高校教学任务中, 开设人文课程。人文教育尽管涉及人类文化的广泛知识领域, 实施途径也多种多样, 但就学科范围而言, 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是哲学、文学、历史和艺术等学科。学校系统制定人文教育规划, 开设人文课程, 规范考试考核, 势必强化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 影响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文化深度, 在哲学、文学、历史、艺术领域开设课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 因为人类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
高校要大力宣传人文精神。通过专家、学者推荐形式, 开展人文教育讲座, 号召学生多阅读一些人文经典书籍, 引导学生读书、读报, 培养学生文化底蕴。另外可通过开办校报的人文版栏目、开通校园广播的人文故事时间、在各教学楼的宣传栏里定期张贴有感染力的人文专题等方式, 让学生全方位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 让学生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中汲取丰富的人文营养。
摘要: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应是大学教育互融互动、相互补充的两种主流文化, 人文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高校办学普遍存在急功近利思想,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上缺乏对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合理构建, 因而造成了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人文教育将成为当代教育的理性选择和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人文文化,人文教育,高校
参考文献
[1]芮明杰.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公共关系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3]文辅相.我对人文教育的理解.中国大学教学, 2004 (9)
[4]史志谨.基础教育改革与师范院校人文道德教育.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 (12)
[5]徐育新, 郝峰.浅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中国电力教育, 2007 (12)
高校人文教育 篇5
摘要:在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贯穿人文关怀,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的目标。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分别是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符合“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将浅谈如何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融合人文关怀,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人文关怀;教师;学生
教育管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和素质教育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管理制度,采用教学管理方法带领全校教师,充分发挥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和信息等所有资源来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工作,教学管理的三大要素是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这三大要素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1]。本文将简单介绍人文关怀的内涵,并从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采用科学教学法等五个方面来探索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融合人文关怀的措施。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最早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对人文关怀有进一步的发展,主张坚持“以人为本”理念[2]。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所谓的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理念主要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关心学生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帮助学生来自学习、社交、就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困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工作人员应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塑造健康的心理。
二、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融合人文关怀的措施
(一)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贯穿人文关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学生来自学习、社交、就业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很大,教师要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开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时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像“阳光心理建设”、“感恩演讲比赛”、“青年志愿者”等。
(二)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在执行管理工作时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坚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工作原理,主动关心学生,用高尚的师德来感化学生。
(三)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融合人文关怀,塑造人文主义精神,必须为学生营造的.和谐校园文化,用优秀文化来影响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校园标语和各种文化活动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编制校园标语时,教师应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参与填写校园文化标语的活动,运用积极向上的校园标语来激励学生,教导学生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可以在图书馆填写这样的标语:“生活不是一个梦,是由我们自己托起的一片晴空;人生是一次庄严而神圣的旅行,路上会遇到许多考题,相信你一如既往,热爱生活,追求理想,就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在教室里可以写创造集体精神的标语,像“热爱文明班集体,集体给予你力量与进去的方向”。另外,教师应通过帮助学生组织学生会和社团的方式来建立学生文化团体,引导学生创造特色校园文化。
(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控能力,教导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加强纪律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法律知识,遵纪守法,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五)采用科学教学法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贯穿人文关怀需要推动科学教学,结合人文精神,充分发挥教学管理工作的作用[3]。教学管理工作有三大基本要素,分别是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全面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则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贯穿人文关怀,处理好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之间的关系[4]。管理工作人员应注意结合人文精神,挖掘教学管理工作的服务性、文化性、创新性和教育性,其中,服务性主要是指管理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时要坚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服务根本;发挥管理工作的文化性是要求在工作中融入人文理念和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学习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是指管理工作人员要结合创新理念和人文精神,将教育管理工作打造成充满人文主义和创新性的组织活动;教育性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主旨,管理工作人员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人文精神。此外,要正确认识管理对象的内涵,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和人文理念做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管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和素质教育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行政管理机构和行政管理制度,采用教学管理方法带领全校教师,充分发挥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和信息等所有资源来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工作。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符合“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要求,教师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采用科学教学法来全面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黎亚春.语音.校本教学管理与行政教学管理的互动整合[J].教学理论与实践,(12:1)
[2]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比较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10:1)
[3]游力.论“商品――货币――资本”与“反讽――恐惧――绝望”的逻辑一致性――基于人本主义异化观的视角[J].学术论坛,(7:2)
高校应用型人才人文教育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高校 应用型人才 人文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王芹萼(1964- ),女,河南汝州人,平顶山工学院法律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研究。(河南平顶山467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十五”规划课题《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BIAO10091)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1-0175-03
一、问题的提出
对应用型人才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21世纪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向纵深发展、迈向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的和谐发展固然需要“精英人才”,但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却是数以亿计的应用型人才,他们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民族的未来,应用型人才的人文素质是社会、民族、国家整体素质的表现。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是应对21世纪最严峻的问题——“人的问题”挑战的需要;是培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才的社会责任感的需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新的人文精神得到不断扩展,使人文素质层次得到不断提高与完善。
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其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既有科学素质、又富于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既具有完整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人文底蕴、深厚的理论素养、完善的人格、完整的人生价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抵御腐朽思想文化的能力。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人文素质,就是指如何做人、为什么做事、做事要达到什么目的的问题。21世纪,高等应用型人才具有的人文素质的特定内涵,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和意志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使受教育者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素质。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格、格调、情感和价值取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文素质教育具体要求应体现在:必须进行素养类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加强应用类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加强新型、交叉学科知识的教育和加强基本人文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三、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我国高等应用人才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报告会”上,时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大声疾呼:应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并认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更应当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思考问题。”1998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加强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举措,即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随后,又在一些普通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3年,全国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会议在武汉召开,会议提出了今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五个研究方向。但在,目前,人文素质教育在实践和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校存在的问题
当前,教育中的功利主义色彩造成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失调,“重应用轻基础、重技能轻素质、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使人文教育面临十分尴尬的处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一般都十分重视自己的专业优势,却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使人文教育似有实无。目前各高等院校教师很难适应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人文素质课程往往是“因师而设”,缺乏计划性和科学性,人文教师队伍亟待加强。
(二)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
受社会环境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选择上,功利化、职业化倾向日益严重,他们重视专业课的学习,重视技能课的训练,轻视和冷落人文课程,业余时间忙着“考级”“考证”,根本没有时间选修人文课程,即使不得不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应付了事。调查发现,10.3%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中国名著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多样化使人们的价值选择也日趋多元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可能被扭曲。目前,大学生中赞成“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的占被调查学生的91.3%,但被问及你是否愿意奉献时,回答愿意的仅占63.4%。应用型人才责任意识淡漠现象普遍存在。研究认为,应用型人才普遍缺乏传统文化底蕴,致使他们的创造精神、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大大削弱。由于缺乏人文精神,学生之间的人文关怀渐弱,应用型人才漠视生命、轻视他人、无视社会的现象并非危言耸听。
四、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改革方向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应用型人才应该掌握人文知识、具有人文思想、弘扬人文精神、把握人文情感、最终提升人文素质。人文知识主要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与一些交叉综合学科、新兴学科方面的知识,如历史、政治、法律、艺术、哲学、道德等。人文思想是最基本的文化理念,具有民族性和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人文精神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进步终身关爱的精神,提升人的价值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人与人类社会走向和谐的精神,不断进取、追求真理的精神。人文情感主要包括对人类自身的热爱、关怀、尊重等情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正确理解的情怀;对一切美好、和谐事物热爱的情怀;对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热爱情怀;对个人情感的驾驭和把握等。
(二)基于人文精神与人文理念的人文素质教育改革方向
在教育观念上,不仅要教给学生各门学科的知识,教他们求真、求实,更要教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科学。在学生观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首先培养他们做“人”,其次才为职业做准备。在教育内容上,要以人文教育与科技专业教育相融合,以“两课”教育为导向,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在师生关系上,要求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在内心深处把学生视为学校的主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在教法观上,要摒弃灌输与说教,着重于人格的感染和环境的陶冶。在教育研究方法上,要从追求自然科学化,转向人文化,即教育研究注意人性、教育性。
五、21世纪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的策略
(一)建立适应21世纪发展的人文教育知识体系
首先,要使这种知识体系表现为一种价值体系,即以一种真正人文化、人性化的价值目标来衡量人和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并作为最高知识价值目标的体系。其次,新的人文知识体系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动态和创新的知识体系,即每一个知识建构者总是在不断地寻求对现有知识的突破和创新,从而促使大学生自觉培养一种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再次,真正的知识应该是以人文价值、人文理想来整合人类的一切文化、知识成果,最大限度地掌握人文价值理想的知识。
1.发挥课程教学在人文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可以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有:基础文化素养类的大学语文、中国文化概论、中外文化名著导读、中外文学名作欣赏等。基本人文技能类的应用写作、演讲与辩论,谈判、社交与礼仪等。应用社会科学类的市场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社会学导论、公共关系学导论、领导科学导论等。新兴交叉学科类的科学技术哲学、创造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知识产权等。管理技术类的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广告原理与技巧、技术经济学、企业文化学等。此外还可以开设社会心理学、市场调查法、科学研究法、社会人文环境概论等。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各高校,近年来都加大了对人文学科、人文知识的重视,增开人文学科课程。针对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应用型学生人文教育普遍缺乏合适教材的现状,平顶山工学院在认真研究新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基础上,将组织力量逐步编写一些适合高等工程类专业学生使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系列教材。如《高等工程院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丛书》,首批书目侧重于文史哲类的基础文化素养知识。
学院构建的高等应用型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已于2001年起开始实施,引起了全校学生的极大热情和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100%的学生都坚定地认为课程的开设很有必要或者有必要,部分学生还要求增加课程门数和课程学时;10.89%的学生肯定自己有收获,其中90%以上的学生表示有明显或非常明显的收获,这些收获包括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适应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全面素质。在近年来各院系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所有课程教学效果所做的比较排名中,不少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被排在教学效果最好的前三位。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选课学生人次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每年1000~1500人次和90年代中期的每年4000人次,猛增到目前的7000余人次。
当然,课程设置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更在于取得良好的效果。这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知识结构合理化,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市场竞争力,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个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2.加强人文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在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中,教师是最基本、最具能动性的因素。教师的人格、学识、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过程。
教师的素质由品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构成。要激励教师去学习人类一切有益的人文文化,尤其是吸收中国两千年优秀文化的精华,使教师的思想境界、修养情操等方面,在人文素质的逐步提高中得到净化和升华。同时,要强化培训提高、合理流动,强化对教师队伍的动态管理,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使那些人文教育素质强、业绩突出的教师能够脱颖而出。
(二)正确处理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关系
为专业教育导航是当代人文教育不可推卸的使命,重建精神家园是“两课”教学擎起人文教育的现实起点,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必然追求。而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院系领导、教师需要更新观念,正确处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课”教育的关系,做到“两课”教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协调发展。正确处理人文教育与“两课”教育教学的关系,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正确处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要加强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使心灵的内涵不断加宽加深,使生活的意义及价值变得丰富多彩,能在专业教育中保持自由,在精神上不至于成为被专业所束缚的奴隶,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三)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
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选择恰当的模式体系外,还需要选择适当的途径和方法。
人文素质教育一般要经历三个心理阶段,一是人文知识的感性认识阶段,二是人文精神的理性形成阶段,三是人文知识的感性升华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人文思想、人文理念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因此,人文教育的方法选择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转变观念,树立“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文素质教育方案;第二,确定不同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形成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计划;第三,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第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方法要选择恰当,如综合采用讲授法、阅读法、讨论法、人格引导法、环境熏陶法、情感陶冶法、理想激励法等。
人文教育的途径选择有思想政治课教学教育、人文公选课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专题讲座、课外阅读、学生社团活动、文艺活动、心理咨询、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高校应结合本地人文传统,选择合适的人文教育途径。要挖掘本地人文素质教育资源,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地缘特点,在构建人文素质的课程结构中,突出所在地的历史、爱国传统、爱校教育等。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靠熏陶和实践来完成,在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人生态度、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周济.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4-10-21.
[2]邹诗鹏.人文教育怎样才能成为“做人之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0(4).
[3]邹东涛.关于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统计,2000(11).
[4]陈立思.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高校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 篇7
一、人文教育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就其本质而言, 教育是人的教育, 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 人文教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文教育, 是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 其实质是人性教育, 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传授更为广泛的知识, 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与智慧, 与强调“专业化”的专业性、职业性与技术性课程大不相同, 人文教育是以人类文化为主导, 以人为本的教育过程, 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主要指学生在课中自己思考探索和研究问题的学习方式。
二、高校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应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关注学生应具有的获取体育知识的权利,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体育权利, 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
1、传授人文知识、倡导人文价值
在体育教学课程内容中增加人文知识的比重,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 如体育理论、体育史、奥运知识、相关运动项目的知识等, 以拓展学生的体育文化视野, 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与文化素养。体育理论的讲授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 还能提高对体育的认识, 特别是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 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中的不同角色之间的责任与关系,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从而发展社会认知能力。
2、课程设置的更新及教师素质的提高
学校体育教育同德育、智育一样, 应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 充分发挥其特殊的教育功能, 担负起为新世纪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这一目标能否实现, 主要取决于课程设置的更新和面向新世纪体育教师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上。改变以往单调枯燥的教学形式,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兴趣, 增设游泳、太极拳、高尔夫球等课程, 极大的丰富体育课的内容, 满足不同爱好的学生的需求, 将有效的加强体育课的针对性。此外, 成立体育教育俱乐部, 以体育教育俱乐部的形式进行授课,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起到一定的效果。
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知识结构、思想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的成果。高校体育教师不断提高个人教学水平, 掌握新的体育科学知识, 增强个人的文化底蕴, 树立终身教育和促进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体育教师应树立既教书又育人, 在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又要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 培养优良的品质和顽强的作风。
3、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人性化教学
体育教育过程中,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会有个体差异。他们在身体、心理、智力、体力上都有所差异, 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 使其在舒畅、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得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是在体育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一个基本环节。同样, 在评定体育成绩的时候, 也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和评价尺度的人性化, 应采用相对评价法, 反映出学生在锻炼过程中的进步情况。
4、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高校体育教学应遵循“主体—客体—主体”的交往实践观。在学生观上, 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在教学价值观上, 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在师生观上, 强调师生互动、民主和谐;在教学方法上, 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对知识与规范的内化;在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观上, 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 以学生主体性素质生动活泼地发展为主要评价标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维角度, 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育学生文化素养和价值观, 有利于学生品德与人格的完善, 潜能和特长的开发, 创造性思维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对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中西方高校人文教育纵观 篇8
一、西方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态势
(一)西方高校人文教育教学体系较为完整
1. 人文教育定位明确。就教育理论的主要方面而言,柏拉图在其《理想国》和《法律篇》中已经涉及教育体制、教育管理、教育目的、教育分期、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等多方面内容,此前确无人达此高度,单就此而论说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全面论述教育问题的第一人是成立的。可见,西方的人文教育教学体系在人文教育方面,很早就有充分的理论积淀,进而使如今的西方人文教育的内容日渐丰富。西方高校强调个人和个性的发展,以学生本人为主,家庭、关系对教育的影响极少,同时注重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考虑全人类的利益。西方国家高等教育把人类文化价值观念与理性主义 、个人主义 、自由主义、平等主义完美结合,发扬自身文化优势,不忘融合新思想,从而建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文教育教学体系。
2. 西方人文教育的内容丰富。西方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德育,许多高校都会专门开设选修或必修的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供学生们选择,这些课程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而设置的,既能继承前人总结的优秀的人文社科体系,又能顺应当下潮流,既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德育水平。“美国著名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除了为学生开设传统上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国史、西方文化史、现代艺术以外,还开设了一批以现代生活问题为中心、需要跨学科知识技能认识和解决的专题课程。譬如: 婚姻与家庭、美国城市生活、性别社会、环境与生活、STS( 科学技术与社会) 等等”[2]。麻省理工学院的人文社会课程中,“跨学科的、以研究问题为中心的新课程也多达15门,其中包括劳工与工业的关系、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国民收入与财政、STS、欧洲研究( 英国研究、法国研究、德国研究等) 、科学与公共政策、武器与控制、政治交往与行为道德、美国政府、城市研究、行为模式与研究方法、女性研究等等”[3]。
3. 西方人文教育的实施途径多元。西方人文教育的实施途径,一方面,通过政府立法和相关政策,来保证高等教育的地位; 另一方面,人文教育与教学体制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申请自己的专业,将教学体制与人文教育结合,这样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其他人创造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多的选择,这使学生养成了灵活思维和较强的动手能力。除此之外,西方人文教育的实施还有一种途径,即人文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美国大学教授上课往往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积极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教师在学生之间走动,让学生便于阐述自己的观点。西方这种把人文教育同课堂教学双向交流的方法,积极地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在阐明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时怎样探索、用什么方法去探索及价值如何。
(二)人文教育在西方高校课程的异彩纷呈
1. 西方高校的人文教育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相当高。事实上人文精神主要是依靠人文知识负载和传达的,所以人文课程教育也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学者做过调查: “1949年美国工程本科教学计划中人文教育课程的平均比重为14. 5% ,1969年上升到17. 1% ,1989年上升到20% 左右。”[4]“由此可见,美国是十分重视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社科教育的。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人文课程占毕业所需学分的25% ,密执安大学占16% 。”[5]
美国的哈佛大学人文科学教育别具特色,作为成功的典范一直广受推崇,其人文学科的课程在本科生教育的课程计划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哈佛大学的本科生课程中,人文学科几乎占了一半,而在人文学科课程里面,语言与文学课程最多,占全部课程总数的1 /40”[6]。单纯从课程的门类与比重就可以说明,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教育非常重视人文学科的学习。“即使攻读工程理学学士学位的学生,学位计划要求他们修习25% 的人文学科课,而人文学科主修专业也才占40% ”[7]。人文课程强度和人文课程设置无不体现了人文学科的中心地位,使其毕业生大多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底和不同的思考视角。
2. 专业教育与西方人文课程相结合。人文学科与其他专业结合起来是英国许多大学的特色,就如牛津大学中的许多课程,就是把一门文科和一门理科的课程两种科目结合起来。此外,国外还开设了一种叫作STS (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 的课程,是关于探索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课。目的是培养相关的技术知识来解决由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如普林斯顿大学制订的‘在工程技术系科中开设人文学科的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应从工程技术和文科两个方面来审查结构工程设计中的社会和美学标准”[8]。
3. 加强德育品质教育。在全球素质教育的时代,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应该占什么样的地位?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德育工作就应该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首要位置,德育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尤其在人文教育中的德育。美国高校德育的“责任公民”,是美国德育的一大特色。除此之外,还提倡学生开展社区服务,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应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由此可见,纵使不同国家的德育教学方法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都是一个目的。
二、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人文教育目标明确,规划长远
高校作为我国人文教育的制高点,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教会学生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自身发展所遇到的各方面问题,也就是让学生自己感悟成长,学会做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实现人、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怎样更好地保护自然,这一问题关乎人类生存,至关重要。在人与社会方面,由于人自身的矛盾性以及利益冲突,致使社会存在种种矛盾,怎样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些矛盾问题,并使自己适应社会,以达到发展自己、发展社会的目的,这是人文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人文教育就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优秀部分,为正确处理人与人、他人和集体的关系提供借鉴和参考,并努力开创新的健康的社会风气。在自身发展方面,人文教育就是要使人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正确对待感性和理性问题,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实现人的自我发展。
(二)高校人文教育的内容不断完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人文教育的内容愈加丰富,从中西方人文教育体系的内容来看,人文教育是由人文科学知识、人文精神、社会心理、文化修养和人格等五个方面组成,人文科学知识包含语言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哲学等学科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史哲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精神是把对人的文化生命和文化精神世界附加于人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 社会心理是人在社会活动中自发产生的,它具有交互性,包括社会知觉、社会态度、社会印象等方面; 文化修养是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读书习惯、文学修养、语言文字修养、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等的综合反映; 人格就是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的总和,它通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表现出来。人文教育的五个组成部分都是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服务的,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我国高校人文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还有待提高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自然和科学技术为社会创造了许多的物质财富,带来了社会繁荣,从而在历史中也逐渐取代了人文精神教育,占据了人类文化传播的话语权。我国在现代科学方面起步较西方晚,为了迎头赶上,我们加大了自然科学的教育比重,这自然导致人文教育的比重下降。有数据显示,我国高校与西方同类学校相比,人文课程所占的比例都较小,且课程数量不足,这一情况在理工科类大学尤为明显。而西方优秀高校在人文教育方面走出了一条较好的路子,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是以理工科闻名于世的大学,仅仅在音乐学院就开设了八十余门课程,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这一现实差距也警示我们必须把重视人文教育和德育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位置。
(四)我国高校人文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很多高校的人文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作为国家一流大学的清华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的自然科学能力培养,但也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 北京大学还设立了文理学双学位,鼓励学生学习人文知识; 浙江大学更是从招生上做出突破,在文科专业录取上适当招录理科学生,等等。这些积极大胆的探索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文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一些高校管理者观念陈旧落后,他们始终认为理工重于人文,实用主义思想较重,教学重点倾向于社会需要什么大学就培养什么; 一些高校盲目追求人文学科的开课比例,而真正的人文教育走过场,流于形式,零零散散,不成体系; 在部分理工科院校,一些教师认为人文教育是文科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也导致在专业授课中无法有效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从这些侧面可以看出,我国高校人文教育体系中的师资力量还有待加强。
三、中西方高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差异
(一)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的首要价值观,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发展,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崇尚竞争,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而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虽然注重个人的发展,但强调群体意识,崇尚儒家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存的关系,在人际关系上讲究和睦相处,在社会格局中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这样的文化差异导致价值观的不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的人文教育理念对我国传统观念的冲击越来越大,也给我国的人文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差异
1. 目标不同。我们很多人可能认为西方发达国家都强调自由,作为高校,可能不存在德育一词。其实不然,虽然西方国家高校的德育没有统一的教育目标,但从政府、社会到个人都非常重视德育,每个高校都设定了自己的德育目标,而无一例外的是,这些目标都符合资本主义的社会价值观。相比较而言,中西方国家的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导致德育有不同目标。我国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德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强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西方国家大学教育普及程度较高,高校的德育普遍不问政治倾向,政治性比较隐蔽,主要表现在爱国主义及法治精神上。
2. 内容不同。西方德育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推崇上帝,宗教信仰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整个社会价值取向上影响巨大。西方早期的高等学府很多是由宗教创办的,一些神职人员也兼任学校的教育工作,自然而然地把科学文化教育和宗教教育结合在一起。直至今日,西方国家高校的德育仍和宗教教育结合在一起。而我国德育的特征是伦理和克己修身,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德育论,强调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以及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
(三)科学文化教育与人文教育在结合程度上不同
西方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不但通过增加课程的学位授予,而且非常注重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具体实践中,就是把需要传授给学生的人文学科知识与主修科目融合,在教学上把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连接起来,融为一体,这样教学的过程既进行了专业训练又让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人文知识和修养,这样在讲授时才能自觉把人文精神贯穿其中,既提高了学生追求科学的动力,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在实施途径上不同
西方国家高校主要通过开设人文和社会课程进行道德教育,这些课程在学生的学业中占据重要位置,这些课程除了哲学、历史等,还涉及政治和社会制度、政治思想、伟人语录等,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德育将社会伦理和普遍价值观渗透到各个角落; 通过心理咨询干预德育过程,这个过程形式多样,包括课堂、谈话、个人咨询等,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生活上的辅导,帮助解决感情、就业等困境问题; 通过环境建设与实践活动增强德育效果,西方普遍重视通过优化环境来促进青少年的德育,除了常规的课堂和组织活动,还通过网络平台、组建兴趣社团等来实现德育; 通过宗教教育影响德育,西方高校宗教组织的活动和课程也是常见的,宗教的教义也渗透到德育中,从而扩大了其影响。
我国高校的德育在主体形式上与西方类似,主要是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道德教育,通过心理辅导影响德育效果,建设校园文化和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德育效果,利用党团组织强化德育效果。但在课程主导方式、教育侧重点和组织方式上与西方有所不同。在课程主导方式上,西方高校课堂授课注重联系现实问题,学生主动提出疑问,教师在讲授时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的明确; 而我国主要是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效果不明显。西方高校侧重于间接教育,而我国以直接教育为主。在组织方式上,西方高校多数独立性较强,活动组织一般由个人或资本集团赞助,而我国一般由高校官方组织,由辅导员具体实施。
四、促进我国高校人文教育发展的路径
(一)注重营造人文教育环境氛围
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文教育得到重视和提高的根本前提是一个良好且成熟的教育环境。这里包括政府、教育组织和社会层面。就政府而言,应在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上给予支持,具体而言就是官方应该出台鼓励和促进人文教育发展的专门政策和政策性文件,从而让“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名正言顺、有据可查,而不单是一句空话。西方国家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普遍出台了相应的政府性文件,以鼓励人文教育的发展,在这方面的确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就教育组织而言,应该把人文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的目标里去,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真正地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也体现了教育组织对学生的总体要求。就社会层面而言,全社会应该大力倡导人文精神,使广大青年认识到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单纯地“懂专业会技术”的个人成长模式是片面的,在社会发展中是受限的,应以实际行动的反馈促进人文教育的发展。
(二)注重人文课程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在高等教育中,人文学科课程的实施是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建立完备的人文课程体系对于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方法侧重人文课程在高等教育总课程中的比例,西方高校在人文课程设置和教学上有我们能借鉴的东西,比如在人文教育内容上要精挑细选,除了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还要注重与民族文化和历史相结合,并顺应时代潮流,使人文教育达到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修养的目的。具体到我国而言,面对全球化的压力,我国高校的人文课程更要注重民族性,并强调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结合。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它传承着一个民族的基因,是这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唯一标志,没有文化的民族会在历史中消逝,所以在人文教育中强调民族性至关重要。近现代以来的民族苦难告诉我们封闭隔绝只会让我们落后,所以要敞开胸怀,在人文教育中要体现国际视野,培养学生长远的眼光,在学习中注意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并内化为民族精神,为我所用。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
由于我国推崇儒家文化,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我们尊师重道,但在教育中也容易形成“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局面,使教师处在权威的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忽略了其主体地位和创造性。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西方的人文教育采用间接教育的方式,注重启发教育,学生通过“提出疑问—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到提高,教师在讨论研究中应注重学生的个性表达,通常采用隐喻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不是单纯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人文教育与专业性教育有所不同,它是对人思想和灵魂的教育,而思想只有通过交流和碰撞才能引起共鸣,产生新的感悟和共识,所以我国高校人文教育要注重给予学生自由思考和表达的空间,提倡学生自我思考、表达和启发。
由上述可见,我国高校的人文教育与西方高校相比还有许多可以提高的地方,比如,人文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社会环境引导不够成熟、教育目标不清晰、高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有待创新等。以上种种,都说明我国高校的人文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批判性地学习西方成熟的经验,借鉴其优秀的做法,吸取其长处,结合我国国情,全面提升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水平,培养更多具有人文精神和优秀品质的人才,建设更加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在全球各国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劳动力成本和资源已不再是焦点,取而代之的是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优势最终要看人才优势,而人文教育对塑造高素质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当前来看,我国高校在人文教育方式和理念等方面与西方还存在一定差距。文章从西方人文教育的发展态势分析展开,探求中西方高校中人文教育方面的异同,为构建适合我国具体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人文教育提供新思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性研究 篇9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与内在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对象是人,实质是对人品性的打磨、刻画、修饰和完备,其对人性的关注无微不至。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将大学生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和自尊心,提倡学生全方面发展,将个人的人生价值发挥到最大。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我国旧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集体利益,忽略个人利益,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舍弃个人利益而保全集体利益,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与人文关怀的本质相悖,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教育工作者应该照顾到学生的心理、品行、能力等各个方面,将思想教育水平渗透到受教育者的成长历程和实际生活中,发掘能力,培养积极主动的人生观念。尊重学生个性和人生目标,将强制的灌输转化为切身对学生有益的维护,让学生严格要求自我,主动追求理想。如此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实处,培养有优良道德品性的人才。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帕斯卡尔认为,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会思想,他提出这样一种观点“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不像橡皮泥,任由外力被打造成固定的模样,人是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由内在的思想所塑造。人文关怀讲求以人为本,与此将对应,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文关怀,就要在各个方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尊重个性,关注其感情变化,与学生平等相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及时疏通心理问题,让学生不受束缚地自由成长。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大学生的发展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归宿都是学生的发展,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大的方面来讲,思想政治教育是要为社会培育有优良道德的人才,从个人角度来讲,则要将学生的个人价值发挥到最大。教育要达到的成果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外,还要拥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将学生打造成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
1.思想政治教育要坚定学生的信仰,树立远大的志向,引导学生构建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重点教育学生要自强不息、勤奋努力,有自主创新能力。
2.以爱国主义为所有美德的基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现代的社会实践中,时刻谨记国家和民族大义。中国在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大学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始终不忘奋发向上、自力更生。
3.为了形成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要多多举行与之有关的活动,比如说心理健康讲座等,并设置心理健康诊所,带领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向着积极的方向考虑,并想办法解决,让学生有一定的自我调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创新
1.改革以往落伍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观念中,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基本依据,对学生实行言语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从而带动全方面的发展。说理教育法的弊端是生搬硬套,硬性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现在教育理论逐步完善,说理教育法也应该随着改进,要更加突出人文关怀,与学生平等交流,尊重其个性和特点,运用人性化的语言教育学生。
2.虚心求教其他教育典范,将合适的方法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工作中。关怀教育法就是关爱学生,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对于教育工作来说无异于“不劳而获”,常常是老师对学生表示一点关心,就有春风化雨的力量。另外,教师切忌居高临下,而要平等对待学生,这样才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其潜力才会被发掘出来。
(四)创新课堂教学,开展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就是高校的课堂,在课堂上应该充分贯彻人文关怀的宗旨。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只重视将自己的全部知识和盘托出,而完全不顾学生的想法。要想渗透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有人文关怀的意识,并且在工作中能充分合理地运用,尊重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现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轻视个人价值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起此问题。本篇文章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高校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个人价值的重要性以及应对措施三个方面对此问题做出探讨。希望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作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王淮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2).
[2]张敏.人文关怀事业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 篇10
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目标
目前, 高校开始注重推崇人文精神, 注重全方位人才的培养。因此, 规定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是培养具有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精神的高素质学生, 保证人才培养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规范性的一种评价方式。
从学校层面来讲, 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目的是判断高校人文素质的整体情况, 能有效衡量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和人文精神, 例如, 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教学建设以及教学成果等。
从学生层面来讲, 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目的是评价学生在校期间的人文素质培养情况, 保证实施过程和目标的一致性, 主要有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行为以及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评价。
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必要性
高校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文素质评价体系, 不仅有利于明确人文素质教育方向, 而且能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在当前高校不断改革的社会背景下, 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的建立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 符合高校的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更加关注学生的素质, 因此,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就需要以提升学生的素质为标准。这样学生在社会上就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也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知名度。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 要坚持以职业需求为目标, 根据市场的变化制定培养目标, 保证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够随时更新, 而且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 还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 有效推动高校的综合发展
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改革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 对学校的培养理念、培养方式以及教学结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这样, 高校才能从本质上改革其发展方向, 促进教育改革,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三、高校人文素质评价的具体框架
高校在建立人文素质评价具体框架的过程中, 需要坚持人文素质与职业人文素质结合的原则。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建立。
(一)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机制的评价
1.人文素质教育整体规划的评价
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十分重要, 关乎整个教育的教学成果, 对整个人文教育过程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 主要是对人文素质教育在学生整个培养体系中的比重、学校资金的支持力度、学校人文素质专职教师引进政策以及领导对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等进行评价。通过评价, 能够了解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进程, 从而能够为接下来人文教育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
2.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建设的评价
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 需要有教学环境、师资力量、课程建设以及科研建设等多方面的支撑, 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因此, 在评价体系建立中, 高校也需要注重这几方面的评价。教学环境的评价主要是从教学设施与场所, 例如, 人文景观、学校标志性建筑、艺术馆、图书馆以及资料库等方面进行评价;师资力量主要是从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文学科专职教师、辅导员等方面进行评价, 一般是从知识、能力、行为等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发展的品质进行评价;课程建设主要是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多维度进行评价, 除了给学生安排文学、历史、艺术以及语言等课程以外, 还需要添加社会学、人类学以及美学等课程;科研建设的评价主要是从人文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进行评价。
3.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成果的评价
在对人文素质教育成果进行评价的时候, 主要是从学生成果、学校成果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成果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人文社会活动获奖情况以及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评价;学校成果主要是从学校文化和人才建设两方面进行评价;社会影响主要是从社会对高校人文素质培养效果的声誉来进行评价。
(二) 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
高校建立人文素质评价体系主要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的全方位人才, 因此, 在评价体系中就需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 主要是从知识、行为以及精神三方面进行评价。人文知识反映了学生的人文思想、气质, 通过积累可以形成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气质。在评价中主要从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学习风气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过程应该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文行为是学生人文素质的外在体现, 主要是从精神状态、处事作风、生活态度、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人文精神是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体现, 主要是从职业理想、进取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学生是否具有职业崇高感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 学院高校改革过程中, 提成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很重要的改革内容, 为了保证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 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必不可少, 这样才能为学校、教师提供培养目标, 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的多方面人才。
摘要:目前高校的教学目标已经明确, 开始注重培养素质与技能共存的多元化人才。为了对教学目标的具体开展过程进行验收, 就需要建立科学、系统、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保证教学目标的如期实现。主要论述了建立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建立措施。
关键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建构
参考文献
[1]杭国英, 武飞, 武少侠.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7) :68-74.
浅谈高校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策略 篇11
关键词:高校思政 人文关怀 全面型人格
大學生是祖国的栋梁,其素质高低与否关系国家兴盛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关注“培养什么人”这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探索怎么去培养的问题,时下的形势,思政教育必须引入“人文关怀”模式,立足学生,以人为本,使思政理论与实践结合,具备时效性,永葆生命力,从而促成学生全面型人格的塑造与延伸。
一、高校思政教育现状
为了更为细致准确地了解高校思政教育现状,笔者随机对部分高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进行反馈分析,依据具体数据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一些问题。
(一)思政教育实际成效不明显
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是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向同学灌输思政教育方面的内容,针对其存在的弊端,有大约50%的人认为“说理枯燥、形式不灵活”,17%的人以为是“内容过时”,另有14%的同学“心理抵触被教育、思想被统治”,还有19%的同学以为“老师缺乏情感精力投入”。针对高校说教式思政教育,数据显示只有36%的人觉得“还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过分的宣传思想政治教科书上的内容反而适得其反,引起逆反心理。至于思政教育实际成效,仅仅是15%的人给予较高评价,58%的人以为效果一般,27%的人没有什么大的效果。
(二)思政教育人文关怀有欠缺
高校学生普遍都有自我的独立思想,对于“人文关怀”这一概念也有自己的理解,认识水平比较高。问卷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思政教育当中的人文关怀具体的表现是什么?”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主张,大致呈现这样一种比例:80%左右的人以为是“关心、平等、沟通、尊重、理解”等等,大约15%的人觉得应该是“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延伸发展”,只有5%的同学选择的是“教育必须说服重塑学生”。
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老师,因而相当一部分同学将思政教育中渗入人文关怀的工作寄托在老师身上,他们希望思政老师可以扮演一个朋友或者引路人的角色。为了了解高校思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笔者在问卷调查中设计了三个选项,分别是:朋友、指路人、管理者。结果显示将近72%的同学都选择的是“管理者”,可见高校思政教育中人情味还是较为欠缺,人文关怀的渗入还有一段路要走。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策略
社会发展的形势越来越多变,也越来越复杂,因此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人文关怀渗入势必要落实到各个环节当中,要理解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去认知、去反思,学会批判接受,激发创造思维,继而形成自我全面型人格。
(一)深入现实,关注学生需求
高校思政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变化,在关注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始终能够以学生可能关心、急欲了解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情感需求、生活需求为切入点或者例证,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明晰差距,自觉去弥补,在学习方面养成抗挫折能力,在生活方面养成换位思考能力,在择业方面形成认清形势、找准自我定位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也将理论与知识统一为一体,永远保持生命力。
(二)师生平等,团结和谐互动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说教式的思政教育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适得其反。为了更好地渗入人文关怀,必须在注重老师主体性的同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不因一者去否定另一者,而是相互影响、学习,在平等交流、互动讨论当中,为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提供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特别注意避免用灌输方式、说教方式为学生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定型,而是抛出问题,和谐互动当中,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在思考当中针对自身需求进行筛选。
(三)由表及里,关注心理健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想要落到实效,必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了解学生心理特点,针对特点深入人文关怀,让学生心理更加健康、健全。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者不妨搞好学校思政方面的宣传工作,通过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识,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自我调节、自我纾解能力得到提升;再者高等院校需要特别关注并帮扶特殊群体,仅就贫困生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在处理的时候,不仅仅只是单纯地经济资助,还需要辅助以心理帮扶,渗入人关怀以使这些学生的基本权益可以真正得到实现。高校贫困生大都具备自尊自爱这样一种共同性,经济资助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但同时还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关注并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为他们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培养正面情感。
(四)感恩教育,融入日常思政
家与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是人和人的恩情,毫不夸张地说,感恩之心多胜过任何形式的思政教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进行理论思想指导的时候,还需要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感恩观念。它不是单单指爱父母、爱兄弟,更是一种“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一种延伸,因而具备更为广阔的社会意义,上升为更高地精神追求。
(五)营造氛围,创造和谐校园
环境对于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展开教育教学当中,需要借助各种校园活动,比如义捐义卖、植树、支教等等来促进学生服务意识的增强,从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校园氛围。不仅仅是依托社会实践,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可以开设“性灵家园”“思政问答”等等,让学生乐于参与。
总之,伴随着时代新需求,高校思政教育也需要相应变革教学模式,思政教育对于高校学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与其今后发展的道路密切相关,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促成他们自身塑造与完善,最终提高这一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郭华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其回归[J].教育探索2012(06):131-132.
[2]韩华.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2):85-88.
高校语文教育与人文理念培养 篇12
1.人文理念的意义
人文, 从人的文化开始, 通过对人内心的尊重, 体现出人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伴随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 素质教育的提出体现了人文教育的加强完善。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体系, 人文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 译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文精神”, 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表现, 思想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 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人性论”。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人文理念注入语文教育体系中, 表现在以人为本, 价值体系以人为主, 增加人的价值, 在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发展中人性的加强。不断对人文理念加深理解, 能够形成人性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不仅能促进文明进步, 而且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通过语文教育深化人文理念的培养, 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措施。人文理念的哲学思想往往是人作为社会的主体, 并不是个人作为主体, 而是人性的客观体现, 这并不矛盾。因为人性的客观存在, 使得人的个体有大量矛盾冲突, 为了避免矛盾激化, 人文理念的正确引导是我国高校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正确教育学生, 高校在选取教材方面极其严格, 所选的文章都代表作者的思想和含义或者代表揭示人生哲理的或者蕴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的文章等。传统的语文教材只是一些体现文化传统的文章, 但是现在的语文教材体现了审美功能, 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而且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2.高校语文培养人文理念
人类的文化传播主要依靠语文的发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一方面增强民族自豪感, 另一方面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广义上来看, 语文仅仅是作为传播的文化工具, 是文字沉淀的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人们生活交流的工具。语文作为一种自然科学, 对学生的理解思维与身心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管发展完善, 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语文教育不仅专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 一方面要通过语文教育加深对人文理念的理解, 另一方面要增强学生以人为本的意识, 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通过教育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不断加深对个人发展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三观”理解, 通过人文理念与“三观”的联系增加语文教育的深刻意义。
由于高校教育的普遍性, 在其选取教材并安排课程的过程中, 实际上并没有在将语文教学中注入太多人文理念, 而是只注重表面技能的掌握, 相反由于实际教学的任务, 有时候连表面的知识都无法满足。语文的科学性是需要其他学科相互促进与影响的, 相对于所有学科, 语文的科学性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教学中语文不应该单单被看成是交流工具, 更应该看成是桥梁, 连接所有内在人性和感性的桥梁。因此, 在高校语文教育中加强人文理念的培养, 可以使得学生理解技能与世界的关系、人与社会的联系, 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注重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 关注重点从技能转移到人文理念上, 更容易培养出高层人才。通过解放思想 , 对思想方 式的人文 理念的加 强 , 实现科技 融入人性 , 整合世界观与人生观, 将价值观体系深化, 从而减轻学生在专业技术上的压力, 促进学生对社会与世界的深刻理解。
高校语文教育培养人文理念主要让学生明白尊重人是人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基本要求, 在不断加深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同时, 理解人的文化, 做到关心人。目前, 我国高校语文教育中缺少的正在忽视的就是人文理念的培养, 看重的是专业技能的掌握, 没有充分让学生通过 对人文理 念的理解 感受语文的魅力, 固然专业技能是今后的生存之本, 但是人文理念的正确理解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影响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理解。因此, 高校教育应该将教学重心适当转移到人文理念的培养上, 避免人文理念的素养边缘化, 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增强学生以人为本的人文意识, 提高学生全方位的素养, 在专业技术过硬的情况下, 身心能够抗压。使学生深刻理解人文理念, 懂得如何与人、与世界沟通。
积极推动 以人为本 的人文理 念的培育 目标的实 现 , 推进语文教 学改革。 在高校教 育过程中 , 尽可能多 运用传授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传统的传教方式变成学生主动索取方式, 通过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形式, 在实践中让学生充分体验人与人的沟通, 将书本的文字转化成行动让学生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 提高学生的 情商 , 培养学生 的学习能 力和创新 能力 , 积极实践拓 展 , 增强学生 的发现和 审美能力 。通过动 手得到的 知识, 往往比听来的知识更快、更容易接受与理解。
感性教育 一直是高 校语文教 育的弊端 , 无法让学 生通过审美 看周围世 界 , 体会文字 带来的视 觉冲击。 应该让学生 发现世界 的点点滴 滴都离不 开人 , 人性的客 观性主导 这世界所有 角落 , 营造良好 学习氛围 , 在教学过 程中 , 让学生不会 感觉到枯 燥 , 反而通过 互动的形 式 , 加强学生 的团结协作 , 懂得分享 , 懂得如何 处理人与 人的矛盾 , 通过对人文 理念的理 解转化矛 盾冲突。 在教学过 程中引导 学生是一条 基本途径 , 言传身教 是有道理 的。以语 文的人文 魅力陶冶学 生情操 , 提高学生 的审美能 力 , 加深对人 与人联系的 理解。
3.结 语
语文承载着我国文明的源远流长, 也承载着历史的延续,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理念的培养, 是对高校学生最直接、最理想的方式。只有理解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 才能正确认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真正意义, 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 理解人文理念, 通过实践加深对人文理念的理解, 是高校应该完善的。高校不仅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而且要培养感性和情商完整的理性人才, 树立正确的“三观”, 为社会和谐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乔东鑫.高校语文教育中人文理念培养的探讨[J].华章, 2013 (11) .
[2]张春梅.高校语文人文教育借鉴下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语文建设, 2013, (11) .
[3]张谦.“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在高校语文教育中的应用[J].语文建设, 2014 (2) .
[4]杨宝珠.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中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意义[J].重庆与世界 (学术版) , 2012, (8) .
【高校人文教育】推荐阅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07-05
高校人文体育教育05-08
人文方向高校教育管理11-18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论文11-27
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06-20
高校人文校园09-21
人文体育观的高校体育08-27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11-11
心理人文教育06-18
传统人文教育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