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课程

2024-09-07

人文教育课程(共12篇)

人文教育课程 篇1

《河北省职业教育规划》提出“要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要求, 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 “要坚持以育人为本, 切实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 突出抓好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 与劳动就业的紧密结台, 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然而,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却存在着许多不如人意之处,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 以下问题经常发生在一些职业学校实习生身上。主要问题有:缺乏钻研精神;缺乏奉献之心;缺乏责任意识;缺乏吃苦品质;缺乏文明礼貌;缺乏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 对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差;缺乏自制能力等等。

企业方面要求中职毕业生能“零距离”就业, 但从现实来看, 由于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不少职校毕业生还远不能达到这种要求。因此,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人文教育课程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本课题小组以河北银行学校学生、课程体系为范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人文教育的现状

调查表明, 现在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普遍存在技术教育为绝对主体的功利倾向。以我省而言, 在许多的职业学校里只是单纯注重操作技能训练, 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 仅满足让学生得到从事职业所需的技能,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其树立独立人格和健全心理方面, 明显重视不够, 对于其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不能给予特别的重视, 有比较严重的边缘化人文教育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在学校整体教学规划设计中列入人文教育课程。学校的教育管理层面对人文教育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把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作为与技能培养相对立的“软任务”看待, 基本上采取可有可无的态度, 不能投入足够的人力、精力去抓, 使人文教育课程逐步被弱化。在问卷调查中, 反映出此问题十分突出。在回答“您认为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 教师们普遍认为, 突出的问题表现为“无整体计划”“无针对性”和“教育观念滞后”。在问及“目前职业教育开展人文教育课程应注重什么”时, 82%的教师回答是要“强化考核激励机制”, 71%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应首先提高认识”。

2.职业教育在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亟待提高。课题研究小组以诚信、自信、创新、责任感、合作能力、敬业精神等人文品质作为调查项展开调查, 发现:只有26%的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创新意识;有55%的学生不能认同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社会价值, 缺乏自信心。学生“认为同学抽烟是闲极无聊”的占50.62%;“认为校园里恋人公开的亲密行为与己无关”的占60.92%。学生正处于思想的半成熟期, 思想变化非常之大、非常之快, 多数学生明显表现出知与行的严重脱节、观念与行为的不一致, 只注意从大处着眼, 不注重从小事做起。目前, 在职业学校读书的学生, 大部分为独生子女, “四二一”家庭结构使得这代孩子成长于众星捧月的背景之下, 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 缺少吃苦的意识。大工业化时代所必需的合作意识在这代学生身上表现得相对较弱, 只有37%的学生表示出较强的合作能力, 46%的学生有较强的责任感, 39%的学生表现出有敬业精神。而这些人文素养的缺失必将成为制约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3.现有人文教育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调查中有近九成学生认为“开设人文教育课程”非常必要。这个结果有些出乎调查者的意料。这个结果表明, 职校学生不是对人文教育类课程不感兴趣, 相反有着很高的期望值, 这与我们现在职业学校中比较普遍存在的开展人文教育不够,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通过问卷, 得到的结果是:接近五成的教师、学生认为, 所在学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比例不足或者非常不足。从细的方面说, 认为不足的学生, 一年级占40%, 二年级占49%, 到了三年级就超过了50%。这三组数字对比表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 社会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 学生对人文领域的知识要求, 重要性的认识就越来越高。换个角度也表明, 年级的增高也预示着专业课课时量的增加, 留给人文教育课程的空间就越来越小。

职业学校人文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能适应需要。问卷情况表明, 52%的教师和51%的学生对人文课程教学内容不满意或特别不满意。学生方面, 二、三年级学生的满意度低于一年级学生。53%的学生对教学方式不满意或特别不满意。文科专业的学生不满意率接近55%, 较之工科专业的学生差异显著。

4.职业学校的人文教育课程不能突出职业特色。许多的职业学校单纯仿照一般学校的做法, 对教材不做筛选与整合, 甚至按照普通高校的体系安排人文教育课程。这样, 一方面现有的人文教育课程在量上就与专业教学产生了时间上的冲突;另一方面, 这样的人文教育内容势必脱离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接受能力, 不可能被职业学校的学生喜欢和肯定, 教学效果比较差。尤其是许多学校不能针对学生专业实际、面向其未来工作岗位开展相应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问卷情况表明, 74%的学生认为教师不能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诚信、责任、创业、敬业等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 只是单纯传授技能;84%的学生反映, 学校也不能经常对学生进行与职业相关的系统的法律法规教育。

5.教师本身的人文教育教学能力限制。问卷显示, 95%的教师认为在职业学校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必要和非常必要的。存在的问题是, 专业课教师本身存在人文素质知识和能力欠缺的情况。调查中, 有27%的教师反映, 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难度较大。另外, 对于什么是职业学校需要的人文素质以及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许多教师甚至学校领导还不能给予正确的理解, 也没有较为系统的教学计划进行实施。此外, 缺少鼓励教师进行人文教育课程的研究、创新的激励机制。在访谈中我们发现, 学校领导的观念是以专业教学为教学重点, 教师视专业课为最主要的课程, 把占用课时进行人文素质课程, 参与人文教育课程教学工作视为时间和精力上的负担。这也就是人文教育课程成为被忽视环节的原因所在。

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整合的思路及方法

人文教育课程是职业学校使被教育者个性成长、道德完善的重要课程。人文教育不仅让学生更有创造精神, 还可以使学生有能力认识世界、认识真善美, 在未来生活、工作的过程中更好地关心别人、热爱生活, 以利于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为国家和大众服务。许多相关的数据都一再表明, 现在的各类企业都越来越看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 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在课程设计上, 除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外, 必须全盘考虑学生人文素养对其未来发展的影响。在教学中, 教师应利用课程设置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学生人格完善所应该起到的关键作用。这样系统地利用人文课程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 除了帮助学生就业和满足现代企业的用工需求外, 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获得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教育者尊重教育对象的表现。

人文教育课程涵盖的学科比较宽泛, 包括了十分丰富的内容, 理想、价值观、精神健康、家庭伦理、责任教育、艺术欣赏能力、礼仪规范等都可以归入人文课程体系的范围。人文课程设置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完成, 课堂教学可以作为知识类传授的主体, 实践型的内容可以通过组织主题活动、社会体验等方式完成。教学内容应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提升其道德素养、人文修养和职业素质, 实现其全面健康的个性成长, 使之具备在未来职业实践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人文教育应通过课内和课外两种渠道开展。课堂是人文教育的主渠道, 课外活动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

1.建立统一的各专业必修的人文科学课程体系。学校应加强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改革, 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加大人文科学课程比重, 文理交叉互相渗透, 建立统一的各专业必修的人文科学课程体系。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 (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形势与政策”课。这些课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与一般的人文素质选修课不同, 其内容体现着支配国家、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主流意识形态, 在素质教育体系中起着核心、骨干和主导的作用, 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灵魂。

2.挖掘文化基础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因素。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文化基础课非常有限, 大多数学校主要开设了语文、英语、数学、政治、体育, 但这些课程中包含着丰富的、潜在的人文内容,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把它们充分挖掘出来,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构建健全人格。语文教材中人文素材相当丰富, 职业学校由于没有高考指挥棒的指挥, 教师对字、词、句、篇的讲解可不作为重点, 而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章的内涵, 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人文思想。

3.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精神。在职业学校中, 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占据了他们在校时间中的大部分, 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充裕的时间和机会接受专门的人文知识教育。虽然专业课主要传授专业知识, 进行技能训练, 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是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以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作保证完成的, 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本身就属于人文精神, 我们将这些人文因素和人文精神有意识地挖掘出来, 传授给学生, 同样能达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目的。

4.开设人文选修课。不同的学生对人文知识方面的兴趣是不同的, 如果硬性要求每个学生接受同一内容的人文知识学习, 有的学生可能会因不感兴趣而采用应付的态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开设一些不受班级、年级限制的人文选修课, 如《修身养性》《道德经》《心理健康》《诗词赏析》《演讲与口才》等。全校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每学期选择一门, 实行走班上课。由于是学生自己选择课程, 都能够认真地、主动地学习。这些课程的教材可以由老师们自行编写, 形成校本教材, 也可以结合本校实际使用比较成熟的教材。

5.课外活动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外活动, 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不自觉地接受人文教育, 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可以组织校园艺术节、校园体育节等课外活动。艺术节内容丰富, 有演讲、诗歌朗诵、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十几项比赛, 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艺术熏陶和美的教育;学校体育节不同于田径运动会, 可以设计一些集体项目, 让参与的学生更多, 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如集体跳绳比赛、班级拔河比赛、篮球赛等项目。这样做既可以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也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与喜爱。

随着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学校既要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训练, 又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这样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 才能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郝丽华.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初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8) .

[2]姚和平.大学生艺术素养缺失对科学素养的影响及对策[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1) .

[3]梁燕.谈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素质的影响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 2007 (12) .

[4]张科海.推进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2) .

人文教育课程 篇2

摘 要: 普通话课程教学不仅具有工具性特点,而且是一种人文教育。中国人运用汉字书写创造了浩若烟海的汉语典籍。在数千年汉语发展的历程中,口语与书面语、共同语与方言、凝练典雅的文学语言与鲜活生动的俗话俚语,相互渗透而彼此相得益彰,汉语本身即代表着一种独一无二的璀璨文化。普通话课程教学应走出纯工具化误区,在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增进其母语文化素养;应加强普通话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精选古今中外各种题材、体裁的文学经典作为发声训练和朗读教学的文本语料,丰富课程教学的文化内涵,充分实现语言教学的文化传播与人文教育功能。

关键词: 普通话课程 技能教学 人文教育 文学经典 文化素质

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在我国的普及教育、发展科学文化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促进信息化和对外开放中彰显出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各级各类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主阵地,在“推普”工作中发挥着领头示范的作用。加强普通话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有效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运用能力和母语文化素养,是语言学科长期以来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尝试从普通话课程教学推动母语文化传播、渗透人文教育的视角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就教于方家。

一、在“技能”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语言教学具有工具性特点,普通话课程必然有一整套知识技能教学体系,如语音教学之声、母、调、音变及声韵配合规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练,如词语教学之词语组合规律等相关理论教学及读词语的发音训练,如朗读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教学及对诵读训练的设计,如即兴谈话、命题谈话、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等各种类型的说话教学与实践练习,如普通话水平测试题型的教学与应试能力培训等,以上内容构成了普通话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课程教学的基本框架。普通话课程教学在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表达的实践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在“技能”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在知识传授中传播母语文化,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回归语言教育的本质。

“人文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任何一种语言的符号系统都是使用它的社会群体“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1]P56。汉语有三、四千年的书面语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运用汉字书写和创造了浩若烟海的文化典籍;在汉语史上,口语与书面语、共同语与方言、凝练典雅的文学语言与鲜活生动的俗话俚语,相互渗透而彼此相得益彰。中国人不仅创造了《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等辞章灿烂的经典韵文,而且创造了先秦诸子著作、唐宋八大家散文、《周易》、《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聊斋志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非韵文的文化经典和文学经典。所以,汉语本身即代表着一种独一无二的璀璨文化。普通话课程首先是一种母语教学,在解析语言的结构规律的同时,应该带领学生走入语言结构深处的历史文化语境;母语教学应该走出纯工具化教学的误区,教者和学者共同怀着虔诚与敬畏的心情进入母语与母语文化学习的神圣殿堂。

语言学家说:“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1]P1“汉语„„是我最后的栖身之处。语言世界是比现实世界更真实的世界„„我们在语言的存在中比在现实的存在中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可靠性和具体性„„生活在语言中就是生活在更深刻的意义中,就是生活在所能展示的无限丰富的可能性中。”[3]P136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够给语言学习一个比较恰当的定位,才能够心怀诚意地确认普通话作为现代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学习它的过程可以让我们走入母语的心灵深处,感知祖先赐予的那份温暖和亲情,从母语学习的“切磋琢磨”和“吐字归音”、“咬文嚼字”中,发自内心地升腾出一种对传自世世代代祖先的这种语言的穆然敬意,才能够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地刻苦学习。

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曾经把母语教学仅当做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应试培训课,以解析普通话水平测试专用书覆盖母语教学的课堂,几乎将所有精力投入到语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忽略语言内部结构中的词汇、语法及其外部结构所蕴藉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满足于对母语的结构分析,而忽略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这种民族语言所携带的厚重历史与精神层面的丰富元素,满足于钻研语言表述的种种技巧,而忽略语言教学的本质即是人文教育,等等。

二、语言素材选择的母语文化取向

语言教学必须通过语言素材分析、典范作品阅读来完成。所以各种普通话教材都提供了声、韵、调、音变及声韵配合规律教学用的字词语料,设计了朗读教学的散文、诗歌、顺口溜、绕口令等,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说话训练范例等。上文已强调,普通话课程教学在注重工具性的同时应该努力营造文化氛围,渗透人文教育,所以,在语料选择,特别是朗诵语料选择方面,必须兼顾人文教育取向。

普通话课程教学应该打破语料选择“厚今薄古”、排除古代文化经典的狭隘倾向,摒弃忽略域外文学经典和现当代多样化文体语料的偏颇。普通话课程固然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为己任,但语料选择可以突破时代、地域局限,精选多种文体语料,从那些具有文化经典与文学经典意义的古今、中外作品中,选择适合普通话教学的文本语料。

首先,应该选择优美的古典诗文作为发声训练和朗读教学的语料。某些长期从事语言教学的教师已经意识到,针对大学生语言规范意识淡薄、表达能力不强的现状,通过经典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强调“经典诵读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素质,乃至对大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4]P142。所以,普通话课程的朗读材料可以选取《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意蕴丰富、风格典雅的古典韵文,选取《老子》、《庄子》、《论语》、《孟子》、《荀子》、《韩非子》、《左传》、《国语》、《战国策》、《吕氏春秋》、《礼记》、《史记》、《汉书》,以及唐宋八大家散文等凝练优美的古代文章的段落,指导学生在理解这些古典作品文化意蕴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让他们不仅感知其语言表达的艺术魅力,而且感受其中蕴藉的厚重历史气息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培养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

其次,突破当前普通话教材朗读训练材料的体裁局限,不仅经典古诗文,而且现当代作家优美的白话诗歌、戏剧与影视剧台词、小说等,都可以成为普通话朗读教学的文本语料。如郭沫若的诗歌、戏剧,鲁迅的杂文和小说名篇,以及梁启超、冰心、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朱自清、艾青、贺敬之、郭小川、海子、顾城、舒婷等作家的作品,都可以作为普通话课程教学的语言材料。

再次,改变当前普通话教材朗读训练忽略选择域外经典作品的偏颇,但丁、雨果、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泰戈尔、普希金、惠特曼、济慈等国外著名作家的诗歌、小说、戏剧等作品,也应该成为普通话课程教学可供选取的文学经典。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童话、谚语、绕口令等作为朗读练习的文本作品。

我们强调普通话课程教学应该引进古今中外的文化经典和文学经典,希望通过普通话课程教学的平台,打开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古今、中外文化经典的光辉照亮普通话教学的课堂,让这些具有“人类文明核心成果”意义的文化经典进入学生视线,既成为语言学习的文本语料,又成为哺育和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努力实现母语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我们应该相信,当普通话课程能够承载丰富的民族文化意蕴,融入浓郁的人文教育情怀,便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和学习这种语言的极大兴趣。

语言学是一门领先性的学科,现代社会的急剧发展“正是语言学发挥作用的时刻,也是语言学家观察语言变化,从应用中发现语言理论努力方向的大好时机”[5]P1。在新的历史时期,语言学科不仅要推进语言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而且要推进语言教学实践的研究与创新。普通话课程教学应该强化语言教学传播和弘扬母语文化的价值功能,普通话教师应该研究如何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语言规范意识、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人文教育课程 篇3

[关键词]高校 人文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贾甚杰(1971- ),女,河北香河人,防灾科技学院团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侯英(1971- ),女,河北衡水人,防灾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周振海(1974- ),男,河北香河人,防灾科技学院基础部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河北三河06520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1-0134-02

在经济市场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精神品格的培养和人格、气质、修养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扩充人文课程种类、完善人文课程体系、提高人文课程实效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

自1995年我国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试点工作正式开展以来,国内各大学纷纷增设人文素质类课程,努力构建融“文化素质”与“民族精神”于一体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第一,唯知识、唯技术、唯功利的教育导向过度突出了人文类课程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削弱了其人文性和思想性。第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重形式、重娱乐,轻教育、轻文化,很难纳入课程体系之中。第三,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分道而行,专业课程中的人文内涵多半被忽略,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不被认识。第四,对课程效果的评价缺乏研究与检验,大多停留在传统的唯分数评价方式上。为此,笔者以为就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的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1.转变教育质量观,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树立与现代教育特点相符合的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质量观,培养既具有高度的科学精神又有厚实的人文素养的人才。把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水平,作为衡量教育工作质量和学生质量的标准。

2.转变专业素质观,树立综合素质观。在高等教育中,文化素质是基础,人文素质是基础的基础。人文素质对专业能力的养成和适应未来专业需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转变专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如何谋生的狭隘观念,树立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综合素质观念。

3.转变课程独立观,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人文素质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语言艺术、体育卫生等诸多领域,因此必须搭建人文教育课程平台,构建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同时,要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挖掘人文内涵,渗透人文精神,使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除上述显性课程之外,还应注重开发富有启发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隐性课程,如文化活动、实践活动等。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人文教育的综合化、立体化。

4.转变课堂教育观,加强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各类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与社会、自然的交往中开阔视野,关注人生,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

为彻底摆脱狭窄专业教育模式的束缚,应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强调做人与做事的统一,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在总的培养目标下进行整体性规划,并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一般应占总学时的20%左右。如哈佛大学在1979年制定了著名的《公共基础课程录》,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规定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必须学习一定数量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一般要占到总学时的20%~25%。名古屋大学在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了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课程,学生必须选修20学分,占总学分的15%。韩国的大学课程均由教养课和专业课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养课主要是人文素质课,约占总学分的30%。

我国高等院校人文素质类课程所占比重普遍低于10%,且以思想政治类课程为主体,因此必须本着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创新能力、个性发展的培养原则,从加大人文素质教育选修学分和课外学分入手,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体系和活动课程体系,以丰富课程类型,提高教学适应性。

1.学科课程体系。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笔者以为人文素质类课程至少应包含中西文化(含科技)教育、中西文学教育、艺术教育、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心理与健康教育、语言教育和综合教育等八个系列。每个系列中以一至两门核心课程作为必修,同时根据需要设置专业限选和任选课程,全面覆盖大学生人文素质要求,以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具体包括:(1)中西文化(含科技)教育,含中外文化史、中外科技发展史等课程。主要在于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文化归属感和科学的探究精神。(2)中西文学教育,含中外文学史、外国文学经典赏析等课程。主要在于发挥文学类课程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和美育功能,从作品中体现的人格精神、深挚情感和形象意境等方面陶冶学生的情操,铸造学生品格,开发形象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3)艺术教育,含中西方音乐作品欣赏、影视欣赏等课程。主要在于陶冶学生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塑造健康的个性和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加强大学生的审美修养。(4)哲学教育,含美学原理、中西方哲学史等课程。主要在于培养洞察社会,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并进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5)经济与管理教育,含管理学概论、宏观经济学等课程。主要在于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6)心理与健康教育,含青年心理学、创造心理学等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勇于质疑的创新思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7)语言教育,含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等课程。主要以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综合应用为训练核心,着重培养大学生在做人与做事等方面的技能与技巧。(8)综合教育,含职业规划、学习学等课程。主要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予理论上的指导和实践上的探索。

2.活动课程体系。富有人文内涵的各类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顽强精神,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公共意识、规范意识和自律自谦精神的培养。为此,笔者认为,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定位,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科特点、学科结构、教育资源相结合,开设各具特色的活动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有着积极的意义。活动课程体系包括:(1)长期的学术讲座。学术讲座和报告以其形式的开放性、内容的集中性、双方的互动性对观众往往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把讲座这一辐射面广、影响范围大的学术活动制度化,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的校园文化能够启迪学生在行动中体悟、在实践中提高,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滴水穿石的功效。但人文教育活动不能忽视人文教育活动培养人文方法和文化精神的根本要求,而等同于一般文体活动或一般技能性训练,游离于课程体系之外。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学院确定以“五百工程”活动为龙头,构建特色文化活动体系。即以深入开展 “读百部名著、观百部名片、赏百首名曲、听百家讲坛、识百位名人”活动为契机,除开设相关课程外,还配以专题讲座、文化橱窗、名片欣赏、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使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统一在人文教育的旗帜下,得到了系统深入的开展。(3)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工作、社区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不仅能够巩固和加深学生学习到的各种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又可以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发展真理。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服务,既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还可以培养服务意识和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更加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问题的理解。因此,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身体力行、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三、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评价

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构建人才素质的评估标准,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具有实质性的作用。评价的指导思想、具体指标、方式方法及其效用牵动着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文素质教育落实的力度。在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研究中,应始终强调全面评价,即从学生的整体素质考查,看其各项素质及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全面和谐发展,同时突出个性评价和动态评价,即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用发展的观点考查和评价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全过程,在实践活动中看人文教育持久发挥作用的程度,用实践检验、评价学生的素质状况。

我们强调,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评价应重点把握以下四项工作:

第一,开展新生素质调研工作。组织对历届新生的素质调研工作,制作专门的问卷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获取新生思想道德修养、知识水平、心理与身体健康状况和在历史上已经形成的与专业有关的能力信息,并建立个人基本素质档案。专业导师和教学导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相关信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选修指导、专业培训、心理咨询、活动规划等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第二,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建设工作。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管理、教师业绩评定管理系统之中,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任课教师、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质量、成绩评定和登记等的监督与指导。重视文化素质教育教学和各项工作的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评估标准,如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考核制度、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考核制度、文化竞赛证书制度等,不断提高教育实效。

第三,完善学分制管理办法。科学规划学分结构,在必修、限选及任选学分中规定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最低学分。同时,完善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将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纳入学生课外学分管理,将其在各种文化活动、艺术竞赛、社会实践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作为人文素质的评价依据,计入相应学分。课外学分的实施对学生良好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将起到很好的约束和激励作用,成为动态评价的重要方面。

第四,落实毕业生素质测评工作。测评通过学生自评、班级评价和院系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形成评价意见。毕业生素质测评工作既是调研工作的延续,又是对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总评,还可为日后的社会反馈提供参照,从而为建立人文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燕凌,张小红,李艳. 理工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探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2]何勇贵,王秀梅,申淑芳,沈长月.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人文社科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0(1).

护理专业人文教育课程的优化研究 篇4

1 人文教育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护理工作是满足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是对人的整个生命进行照顾、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 核心就是关注人的生存、尊重人的价值。人文教育就是通过传授给学生相关的人文知识来塑造健康人格, 培养人文精神, 提高综合素质[1]。

2 设置人文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2.1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随之发展起来的整体护理模式, 要求为民众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的健康护理服务, 对护理工作标准和护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2 临床护士人文素质欠缺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临床护理工作的重心由“疾病”到“病人”, 以健康为中心, 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护士是实施整体护理的主体, 但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并不乐观。代彬[2]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用人单位和在岗护理人员进行了人文素质调查, 调查中发现:临床护士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意识, 但心理素质、责任感、慎独精神、法律意识、沟通能力等欠佳。因此更新护理教育理念、明确人文教育目标, 塑造护士良好形象至关重要。

2.3 国际化护理需求

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 (WTO) 成员国后, 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迅速增加, 拉动了对高级护理专门人才的需求。目前, 许多国家的医疗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护理人员缺乏的现象, 尤其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新型护理观念的高级护理人才更为紧缺[3]。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护理人才, 需要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3 人文教育课程的优化

要使护理专业的学生人文素质提高, 仅在所学课程中简单加入几门人文课程是不够的。需要优化课程内容, 创建人文环境, 提高素质内涵, 全面提升知识、素质、能力。我们构建了“一个核心、两个优化、三个结合”的人文课程体系。

3.1 一个核心

以全面提升人文素质为核心。从新生入学就提出口号:“我选择了护理事业就要向南丁格尔看齐”。让学生从入学对护理专业产生自豪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激发学习护理知识的兴趣。将人文课程教育贯穿于整个在校教育过程中。强化人文关怀理念, 树立人文关怀的意识, 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 把人文关怀的理念植入到每个学生头脑中, 实现护理知识、技能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融合。

3.2 两个优化

3.2.1 理论课程体系优化

开设人文课程是提升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在通识教育课中加入形势政策、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人文社会公共课程, 开设了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创新创业、艺术审美、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公共选修课。在专业基础课中加入护理伦理、护患沟通、护理心理学等必修课程, 护理美学、卫生政策法规、护理教育、护理经济学等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分布理论授课的整个教学当中。通过学习公共人文知识和专业人文知识, 达到提升护理人文素养的目的。

3.2.2 实践课程体系优化

将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5门课程整合为护理技能与人文课程群。在护理实践教学中, 教师率先垂范, 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教授每一项护理操作。在操作训练时将人文关怀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模拟病例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法中。如每项操作老师首先细致耐心的引导示范, 然后要求学生对病人体贴、关心。操作前先进行规范的自我介绍、并评估病人, 操作时注意有效的沟通交流、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 操作后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4]。操作考试中适当增加沟通交流人文关怀的分数。通过这种开放性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病人的感受, 学会从病人角度考虑;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创造性思维。

3.3 三个结合

3.3.1 与第二课堂结合

利用第二课堂举办人文讲座, 范围可以覆盖文、哲、理、工、史、艺等方面, 可以有效传播人文思想, 营造人文环境。可以弥补人文师资短缺的不足。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 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摄影比赛、书法绘画、知识竞赛、社会服务、礼仪大赛、健美操比赛等, 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感悟人文精神, 熏陶人文思想。

3.3.2 与社会实践结合

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进入社区、养老院、福利院等开展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 为居民、病人、孤寡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健康宣传、献爱心等各种公益活动, 通过活动增加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心, 学会关爱身边的人, 将人文知识向人文素质转化[5]。

3.3.3 与顶岗实习结合

顶岗实习阶段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强化时期,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培养学生的爱心、细心、耐心、关心、责任心。将人文关怀贯穿于实习当中:规范仪容仪表, 衣帽整齐, 端庄大方;注意礼貌用语, 对病人称呼要得体到位, 尊重病人;保护病人的知情隐私权, 尤其涉及隐私的护理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良好的沟通能力, 各项护理操作前中后的解释要到位;根据不同科室不同病种的特点, 对病人及家属做好卫生宣教、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6]。

通过实施“一个核心、两个优化、三个结合”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采用动静结合、内外结合、环环相扣的方式, 使学生的人文意识显著提高, 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 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通过优化护理专业的人文教育课程, 构建“一个核心、两个优化、三个结合”的人文课程体系, 进一步强化和熏陶护生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 效果显著。

关键词:人文教育,护理,课程,优化

参考文献

[1]高云.人文教育在构建特色护理教育中的实践探索[J].中华护理教育, 2013, 9 (4) :395-396.

[2]代彬.护士人文素质现状研究及其培养[J].中国民康医学, 2013, 15 (2) :111-113.

[3]陈军.构建注重人文教育的护理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18 (2) :109-110.

[4]杨连招, 叶凤, 杨祺, 等.护理实践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 2013, 7 (1) :15-17.

[5]王雪琴, 马旭明, 王亚娟.护理学专业人文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护理研究, 2010 (1B) :95-96.

人文教育课程 篇5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新加坡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也是继纽约、伦敦和香港之后的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国内75%的居民是华人,相似的面孔,同源的文化属性。近年来,特别是寒假期间,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去新加坡游学,不少孩子都说“在新加坡游学总能让人在这个国家找到熟悉感”。

新加坡,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度

新加坡很重视教育,教育部是仅次于国防部的第二大财政开支部门,新加坡奉行精英教育,教育制度类似英国式制度,除了各语文类科外,均以英语为媒介语言。一般修读完十到十一年的中小学后能选择到初级学院、高中或理工学院就读,前两者半数以上能升上国内大学。

新加坡有五所理工学院与三所大专学府,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都是亚洲颇具盛名的学府。新加坡每年吸引不少来自中国各地区和马来西亚等地的留学生前来升学,令其成为亚洲的区域教育枢纽。

家长:参加国际游学,线路质量很重要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从不会马虎的,所以在给孩子选择寒假游学冬令营时,我也是走访了好几个知名游学机构,像新东方、西地球、启德啦我都咨询过,但不管如何,除了安全问题,我最看重的还是游学线路的质量,总归是希望孩子出去一趟,能多学一点东西。”王女士说她的女儿今年初一,没有参加过出国游学,虽然是第一次帮孩子做选择,担她还是非常理性的。

记者走访了多家知名游学机构,了解到,面对层次不齐的游学机构,家长们也逐渐变得更加慎重,除了会电话咨询,还会来公司面对面实地考察,还有的借出差空闲之余,前来咨询考察,一般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除了游学安全、年龄、语言等基本问题以外,最关心的就是行程安排的质量了,大到整个行程安排的游学比例是多少,小到插班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领队老师会不会安排学习任务等,家长们都会详细了解。

“主要是现在很多不合格的机构,把自己包装的很好,等到孩子出国后会发现有乱收费、领队老师不负责、只玩不学等现象。孩子参加过一次,我就有经验了,除了选择正规的机构,线路安排好不好也很重要,如果只玩不游的话,那还不如跟旅行社了,还便宜呢。”陈先生是个生意人,不怕给孩子花钱,但是他表示钱要花在刀刃上,花的要值得。

新加坡游学,深入挖掘科技人文探索课程的教育意义

记者在走访西地球国际游学时,其项目经理李老师介绍说,虽然英美等发达国家仍然是游学主流国家,但是像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也日益受关注受欢迎,特别是寒假期间,南半球气候温和,舒适度高,关键是治安环境也安全,很多家长都愿意选择。

李老师举例说,西地球2018寒假的一个为期7天的新加坡游学项目就非常受欢迎,是以语言提升和科技人文探索为主题的体验营,11月初就成团了,价格才15000元/人。家长们看完行程都表示性价比很高,特别是安排了多个探索课程非常有教育意义。

记者通过他们微信中的线路介绍,了解到游学期间孩子都是住在一个叫德明政府中学的学生宿舍,有安排国际英文课程,参加新加坡世界名校等,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探索课程,非常比如:去大巴窑40楼层高的组屋,学生们需认真听讲,导游会向学生提出问题,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推出的组屋共有几种类型?预购组屋制度是什么?预购组屋需不需要抽签?什么是覆盖走廊?等等问题。之后老师发给每个学生调查表,以8人为一组,在社区街头随机

采访当地居民完成调查表试卷。孩子们通过亲身参与,互动对话的形式,了解新加坡的文化历史,社会生活,人文情怀。

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人文教育探究 篇6

一、数学内在的人文教育要求

数学教育包含两个不同侧面,即数学方面和教育方面。前者指数学教育相对于一般教育的特殊性,应体现数学的科学教育价值,后者指数学教育相对于一般教育的共性,应体现数学的人文教育价值。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数学教育只有把数学看成是科学的数学、文化的数学、教育的数学,上升到文化教育的层面(特别是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文化作为单独的版块列入后),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数学教育,在此,我们即可研究数学内在的人文教育要求。

1.数学内在的人文教育意义

(1)数学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深入挖掘教材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实践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量变质变的观点的教育,让学生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大家共识的。

(2)数学内在的人文教育意义也反映在它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培养上。

数学的概括、判断服从于客观的真理性,凡是按客观规律,经过严格论证得到的结论,谁都无法否认。数学的这种自我要求,对于学习数学的人具有极强的约束性。因此,数学中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行为,它让人不迷信权威,不屈于权贵,可养成人求实、求是的优秀品质。

数学的严格规范性,教育人们理智地思考问题,遇事三思而行,有助于学生养成自律性行为习惯,生活中能理智、自律地遵守社会公德及各种法律。

数学问题的求解必须从已知到未知全面考虑,并把握各方面的相互联系,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全局上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把握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弄清事物各部分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弄清事物的全貌,即为整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帮助他们全面地分析周围的人和事,全面地分析社会,是数学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然,我们并非单纯强调以上的“塑造”和“改造”功能的数学教育意义。事实上,数学并非一个僵化的逻辑体系,它对于客观世界量性规律的研究并非都是直接的,也包括对于研究对象的重新构造,即与真实的分离,甚至单凭思维的自由想象与创造去构造各种可能的量化模式。研究对象的这种扩大,表明了数学为人类创造性才能的发挥提供了最为理想的场所,它处处充满了创新精神。因此,开拓、创新是数学培养人的最高精神境界,这正是现代社会新人的基本精神。

(3)数学内在的人文教育意义最终反映在审美教育方面。对称美、简洁美、统一美、奇异美是数学美的主要内容。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给人以数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数学语言的简约、明晰,给人以数学表示中的美学修养。数学的这些美学特征,起着陶冶学生情操、完善个性品质的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美,它在于各部分的和谐秩序,并且只有纯粹的理智才能把握它,这也就是大多数人未能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美的根本原因所在。

2.数学发展史的人文教育意义

数学发展史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个侧面。数学上每一项富有意义的成果都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毅力,甚至冒生命危险而百折不回。一部数学发展史是人类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始终不渝地求实、创新的生动写照,它展示了数学家们为了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及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中国数学发展史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自不待言。

由上分析,我们不仅看到数学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显性人文教育素材,而且发现数学中隐性的素材更加丰富,这些既解决了在数学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认识上的问题,也为进一步在数学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3.数学派生的人文教育意义

由数学科学体系向其他领域渗透而派生的人文教育意义,即是本文所指的数学派生的人文教育意义。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生产效率、节约能源、企业管理、环境保护、计划生育与人口控制、最优化等问题无不与数学发生联系,而且数学在其中的应用受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的制约。因此,对数学的应用要加以引导,对其中蕴含的人文教育意义要深入挖掘,不能一味让将数学挤身于利润、股票等金钱世界中。

二、在数学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原则

在数学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只有充分注意学科的特点、人文教育的规律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有意与有机相结合

有意,就是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要有人文教育的意识,自觉将人文教育要求与知识能力的培养列入教育目标,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又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有机,就是使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在数学知识的整体之中,贯穿在数学教育的全过程中。同时数学教育中隐性的人文教育素材不易被学生理解,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积累素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有机地寻找人文教育的突破口,把握人文教育时机。有意是有机的前提条件,有机为有意提供了可能性。

2.有序与适度相结合

有序,就是在数学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在内容、层次上要按学生的年龄特征、文化水平,将人文教育的要求进行分解,制定各阶段的人文教育大纲,明确各阶段的具体要求。具体实施人文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掌握适度性,否则将本末倒置,甚至是物极必反。

正确处理好有序性与适度性,才能体现人文教育的价值与效应,使学生的身体、品德、知识、能力同步增长。

3.持久与情动相结合

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不是朝夕可成的,只有坚持由低到高、由表及里,反复孕育,逐渐渗透的持久性原则,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长期精心的培育,最终才能达到预期的人文教育目的。

正因为人文教育的持久性要求,往往可能在教师、学生身上形成不耐烦情绪,这就要求教师情感的投入。事实上,教学号情感是密不可分的,教学中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情感的交融。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刻、生动的分析,能够引发学生的内在情感,调动他们积极的心理因素,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收到人文教育的好效果。

4.适应与超越相结合

适应与超越相结合的原则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指:数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要服从于数学教育,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但也不能一味地降低标准去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要培养其积极进取、自我教育的能力。其次是指数学教育虽能较好地赋予教育者当代的素质、心理模式、思维方式等时代的规定性,使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社会,但对数学教育的理解仅止于此。

上述原则要体现在实施的方法之中,应相互交叉,密切配合,不能截然分开。

三、在数学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关键点

1.数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工作迟迟不能很好地开展,关键是数学教师理解和认识上的问题。因为教育素材的隐蔽性,教育工作的渗透性、渐进性,对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和教学水平,加强对育人理论的学习,提高对育人的认识,增强“育”的意识。再次要大胆实践,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

2.结合数学发展史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这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核心与灵魂。因此,不能仅限于介绍中国的数学史。利用中国数学史进行教育应重视对中国数学思想的宣传,以及这种思想在现代数学科学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而不是进行陕隘的爱国主义教育,过分强调个别发明的领先权。

3.在数学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要从教材的内在要求出发,不能牵强附会。当然,也要让教材的各种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数学教育在个性品质教育及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在数学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真正落实和体现,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更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合格公民的需要。这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任务,广大数学教师及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意识,增强工作的危机感、紧迫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断探索规律、总结经验、完善方法,坚持不懈地努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人文素养,促进他们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篇7

1 高职教育人文素质培养与课程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推行的是专业教育, 过分重视大学生的业务素质而忽视文化素质, 导致了专业与人文分割、人文教育弱化和式微的现象, 其结果之一是人文精神加剧流失, 影响了正常人格养成和道德发展, 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 使学生在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具体困惑时感到一种缺失, 较难融入社会。具体表现为:

1.1 理论上实用化取向明显

我国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倾向严重, 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独立和完备, 忽视相邻学说的兼容和渗透, 特别是对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

1.2 实践中片面理解“必须、够用”原则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培养高职高专人才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须、够用”为度, 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理解“必须、够用”原则既必须又够用的双向规范性, 反而消极地利用它, 完全把基础理论课当作可有可无的摆设, 作了实用主义的随意解读。

1.3 课程体系较混乱, 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

许多高职院校都是其他专业、学科转轨而来, 因而各校的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都带有所依附专业的痕迹, 课程设置比较混乱, 职业特点不突出, 偏重理论, 缺乏应用性, 并普遍存在重专业课, 轻人文课;重技能培养, 轻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

1.4将人文教育等同于非专业教育

从传统意义上说, 高职教育就是传授专业基础知识, 把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多少当成衡量高职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准。高职教育的人文课程设置就是要改革高职教育中专业划分过细, 培养的人才适应能力差的弊端。

2 高职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思路

2.1 正确看待人文教育本质的文化性

人文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文理渗透, 各学科彼此交融, 这里的渗透, 不仅要求跨学科尤其是文理之间的渗透, 更强调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因为高职课程是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就读的各高等职业院校所获得的一切与将来从事职业工作相关的知识与经验的总和。它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校园的各个场所, 往往无法直接感受到却又无所不在。高职课程既包括相关专业知识, 也包含未来的从业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经验, 还包括他们在学习过程所参与的各种活动, 以及对这些内容先后顺序的安排、传递过程的设计等。它的载体不仅仅表现为各种教科书, 而且也表现为与教学相关的各种资料, 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它既包括了专业知识, 也包含了某些从事未来工作的经验;它既存在于教学课堂中, 也存在于各高等职业院校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各种因素中。

2.2 注重课程设置的综合性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沟通教育与职业, 建立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教育体系。他指出:“职业教育之定义, 是用教育方法, 使人人依其个性, 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 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而其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2]高职课程要实现上述目标, 就必须重视课程的构建, 高职课程的内容不能单一地指向科学世界, 必须要注意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其内容不能单一地指向技能维度, 应指向三个维度:职业技能、职业知识、职业情感态度, 后者往往是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时容易忽略的, 但是它在职业素养中却非常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何为真人, 不仅是“职业的人”、“技能的人”, 而且是“道德的人”、“善良的人”、“责任的人”“情感的人”。只有做到两者的结合,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完善、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因此, 高职教育不能仅让学生掌握狭窄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应使学生掌握从事服务类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技能, 使他们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作出多种选择。

2.3 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

高等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改革高等教育专业划分过细, 培养的人才适应力差的弊端, 但不是取消专业, 而是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渗透;注重不同学科之间交叉、渗透;注重专业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有着根本性区别。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特定的技能, 也不是为学生谋求某种职业做准备, 而是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询问题的方法。所以当大学生受到的是人文教育时, 往往就能摒弃偏见和杜绝不容异说的弊端, 从而拥有自由独立思考的头脑。

2.4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比重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不仅传播人文知识, 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教会学生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处理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对于高职人文教育, 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学习的关系, 处理得好, 则相得益彰;处理得不好, 则互为矛盾, 彼此干扰。

3 高职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

3.1 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贯穿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就是通过人文学科的实施, 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高等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人才, 贴近社会实际, 对人才市场的适应性较强。重视并加强人文素质、职业道德教育。也将促使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健康发展。”[2]因此只有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彻到学校教学和管理中, 贯彻到学校为学生服务的各系统部门中, 学校上下通力合作, 尤其是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 教职工队伍建设, 资源建设等全方位进行改革, 营造育人的良好环境, 从而使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

3.2 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质量, 还需要积极探索和完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建立起合理的教育框架, 形成以科学、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为软环境, 以第二课堂的蓬勃开展和第一课堂的改革创新为操作层, 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质量保证。这三个层次的建设环环相扣, 相辅相成, 是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得以提升的前提。

第一, 培育科学、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 让学生感悟文化、沐浴文化。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层次建设就是培育科学、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从教育的内容看, 人文素质教育绝不是简单的课程上的知识传授。课程只是传播人文知识的一种途径和方法, 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环境, 提炼和培植学校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 要让学生感悟文化、沐浴文化、让学生在校园氛围的熏陶下, 逐渐感悟、理解人文精神。校园文化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历史积淀。因此, 要提升人文素质教育就需要学校高层制定长远规划, 明确目标和职责, 分解工作和任务, 高度重视, 齐抓共管, 分阶段、抓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人文素质教育, 并和师资队伍建设、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等结合起来, 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诸方面全方位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真正服务学生, 为学生提供舞台。校园文化的氛围还受着社会大环境、学校重视程度、学校文化传统、专业背景、教师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 校园文化的培育不仅仅是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事情, 更重要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第二, 深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积极推进第一课堂体系改革。第二课堂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因此, 操作层中加快第二课堂的建设对于校园文化的培育具有积极意义, 两个层次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第二课堂的建设中, 人文素质讲座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讲座首先要突出人文主题, 尽量选择既能拓展学生思维, 又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此外学校可以通过搭建各种平台,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 将不同专业、不同经历但又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结合起来, 发挥其专业专长和优势, 提高综合素质。

第三, 构建多层次、立体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 在全校学生中广泛进行人文知识普及教育, 开设“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 并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第二层次的教育, 包括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系列模块式选修课, 为对某一学科领域有特殊爱好和感兴趣的学生开辅修专业, 这两种形式都是对第一层次的普及教育的发展, 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基本目标的要求。第三层次, 开设辅修课,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和表达能力, 使人才脱颖而出。

三个层次的教育又具体通过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来实现。正式课程是指以学科或者教材形式出现的, 通过文本课程以及课堂教学来实现课程目标的课程, 这些课程一般体现在我们的专业教学计划中。非正式课程是指增设以培养人文素质为目的的一些人文社会类的选修课、特色课、短期培训等, 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学校传统、校风校训等内容来实现。正式课程给学习者学习的内容是具体固定的;而非正式课程给学习者的影响是弥漫性的、潜移默化的。

第四, 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高职院校决不是单纯的“工匠”教育。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做到道器结合, 只有这样, 才会形成一种真正的教育生命张力。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导师, 教师的学识、人格等因素会给学生以深刻影响。人文精神的渗透不是将人文知识生硬地加到专业课中去, 而是与专业内容融合起来, 浸润在专业知识中, 克服纯客观地去讲述“物”的知识、教书与育人脱节的现象。同时强调在加强人文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 也要注重非人文学科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使其善于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 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 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必须依托课程这一载体去具体实现。只有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并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建立与人文教育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系统, 充分挖掘各专业中的人文及美育因素。以此舒展学生思维, 开启学生心灵, 促进学生知、情、意协和, 追求人生真、善、美。如此开展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摘要:在高职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要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贯穿于高职培养人才的全过程, 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促使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黄炎培教育文集》,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3月第一版, 第一卷第7页

人文教育课程 篇8

高职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育教学理念上较多地突出了技能教育和就业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相对比较薄弱。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 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完成他的人格, 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因此, 教育应回归本身的价值追求即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及其融入高职体育课程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 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 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 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因此,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完备的知识和技能, 还要有足够的社会适应能力, 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强调“做人”与“做事”相结合。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的学生要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深化教育改革, 办出高职特色, 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主旋律。高职教育在服务地方与区域经济发展、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正努力构建由思想品德、文化修养、职业技能、身心健康等构成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并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学术讲座等第一课堂形式和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等第二课堂形式, 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工程。

高职体育课程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体育主要有育人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但是因为种种原因, 重视体能和技能培养长期占据着体育领域的核心地位, 而严重忽视了文化素质方面的提高, 体育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和全面的彰显。高职体育课程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 陶冶其高尚的情操, 拓宽其国际视野, 提高其品质修养。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国际性和民族性, 增进学生的爱国精神, 提高其道德水准,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 帮助学生适当地释放与控制其情感, 学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提高学生的情志品质。 (4) 提高学生使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素质教育着眼于教育的长效性,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人的素质可大致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 现代素质教育不仅深入到素质的生理与心理层面, 而且扩展到社会文化层面。在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安排和教材选用上都需要适当增加人文类通识教育的覆盖面。职业人的基本素质结构要求如图1所示。

高职体育课程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完善体育课程体系教育实践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根据广义的大课程概念, 体育课程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大部分, 应该是课内外一体化的充满人文气息的课程。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开展了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主题的体育课程改革, 积极探索具有高职体育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和教育模式, 加强体育课程的优化整合, 强化体育课程教学的职业面向功能和人文功能, 将体育文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现代高职体育教学中, 构建了复合型体育课程设置体系 (见图2) , 较好地体现了高职体育的课程特色。秉承“厚德崇商”的校训和勇于拼搏、敢为人先的浙商精神, 学院利用体育载体, 构建了体育健康教育、体育技能教育与职业素质提升有机结合的大平台, 构建了商贸体育特色课程。即在一年级实施两学期、两个体育项目选项课的基础上, 二年级实行商贸体育课程, 如图3所示。课程充分考虑了国际贸易、财务会计、酒店管理、文秘、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及电子商务等专业学生的职业特点, 也考虑了学生性别、体质条件及兴趣爱好方面的个体差异, 尽可能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使每个学生都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体育课, 使学生充分实现“学习体育、学会体育和会学体育”的发展目标, 使体育成为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的职场和生活中左右逢源的重要素质。

拓宽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文视野体育教师是体育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传播者, 其自身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到人文素质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开展。因此, 体育工作者应从多方面拓展人文知识面。首先, 要博览群书, 多读体育文化、体育经济、体育史、体育地理、体育养生、体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 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 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其次, 要关注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足球赛、NBA等重大体育活动, 关注国内外体育明星, 关注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提高精神文化素质, 丰富自身的文化生活, 从而使师生的精神文化相互融合, 产生共鸣, 以此活跃体育教学气氛。

优化体育课堂人文教育环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 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要有目的、有选择地融入文学、历史、地理、哲学、艺术等学科的内容, 使学生的人文知识得到拓宽。对学生而言, 学会以探究—思考的方式解决问题, 是一种非常必要的修养, 或将成为终身受用的素质。譬如, 在体育选项课教学中, 可以小组为单位, 让学生策划一场小型球赛, 包括制定规程、确立赛制、配备裁判、现场组织等。通过这种学习, 使学生在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 体验成功与失败、欢乐与辛酸, 在团队合作中感悟种种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和管理内涵的道理。人文修养的教育和广博文化知识的滋补有利于高职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 具有良好文化素质的人往往善于选择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比较中更具鉴别力。

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渗透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和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应, 是提升学生文化境界和修养层次的重要一环。学校是一种社会教育机构, 文化精神决定着它的品质, 大学校园的雕塑、标志性建筑物 (图书馆、体育馆) 和整洁美观的校园是文化底蕴突显的场所。它能让学生禁不住驻足吟诵, 神游物外, 会感到有一种如沐春风般的欢快和自然, 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课堂教学中, 悬挂几幅体育明星图片、介绍几句体育励志名言、播放几首激情飞扬的体育歌曲, 都有利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的精髓, 感悟生活, 思考人生, 培养浓厚的人文精神。

通过举办适合高职教育的体育知名人士演讲或人文讲座、文化艺术节、各类体育竞赛、早锻炼、俱乐部等活动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 营造生动而健康的人文氛围, 开阔学生的视野, 可以使人文素质教育更为丰富和生动。同时, 应鼓励学生发展体育社团组织, 通过参加社团活动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其感受团结的力量, 互爱、互助的快乐, 感受体育、人文与科学的结合。当然, 除了在硬件上融入人文气息, 在活动中夯实人文底蕴之外, 还要特别重视构建网络上的体育人文精神家园, 当代大学生都是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校园体育网络环境的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尤西林.人文精神与现代性[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6.

[2]赵孟雄.浅议古典文学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30 (3) :130-130.

[3]翁惠根.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4]应菊英.职业素质拓展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5]崔满明.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9 (2) :68-70.

人文教育课程 篇9

一、学校体育必须重视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是对人与人的价值的重视、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著名教育家杨叔子指出:“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不打自垮。” 现代信息社会中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全球化运动对学校传统人文教育的巨大冲击, 以及世界范围内技术理性、科学至上主义对人文精神的轻视和排斥, 使中国的教育和人才培养面临严峻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要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参与国际竞争、促进自身社会的全面发展, 迫切需要大量的具备健康的身体、完善的知识结构、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高效的实践能力、对人类社会及其未来的关怀意识、顽强的意志力、丰富的感染力和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阵地任重而道远, 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 在学校人文精神建构和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要把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去, 利用体育教学中丰富的教育因素, 加强学生的德育。

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

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让那些完成动作有困难的同学在大家的帮助和保护下取得成功。从而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 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2.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 爱护体弱者。在竞赛中要团结协作、服从裁判、尊重观众, 正确对待胜负。值日生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诱导学生维护道德规范, 遵纪守法。

3.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精神。

学校体育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 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项目, 在集体注视下完成个人练习、整体练习;各种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或技评等, 都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竞赛是体育运动的突出特点, 作为运动者都有尽快实现追求目标的心理动机, 所谓求胜心切。为此, 他们有必要不断开发和发展自己最大能力的新的运动技术与方式。这种创造性的心理动机与行为, 能使他们逐渐形成准备和乐意接受未来社会的各种新事物的心理倾向。因此, 学校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体育竞赛能较好地动员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或练习中去,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 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 才能凝聚人心, 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 热爱集体, 为集体争荣誉, 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 尊重人, 理解人, 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 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 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三、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操

学生不但要形态美, 还要心灵美。体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多姿多彩的学校体育中, 教师各种教法手段的运用, 各种队列练习与技术练习, 各种体育竞赛与表演, 以至体育场地器材的布置等, 都可以使学生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 并获得丰富的, 多种多样的美的情感体验, 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热爱美的情感, 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和表演美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 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难或障碍, 并且每前进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 胜利也常常取决于“再坚持一下之中”, 所以长期系统的体育教育, 能有效地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如耐久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障碍跑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跳山羊能增强学生勇敢、果断等优良品质, 我们教师应很好的结合这些教材、渗透意志品质教育, 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人生旅途上必须具备有这些优良的意志和品质, 才能勇往直前, 不断进步。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四、注意开发体育课程人文与环境资源

1.尊重地区文化。

各地体育文化习俗不尽相同, 以及对人才的培养的规格有不同的要求, 造成了体育活动类课程体系的地区差异。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 他们将其文化与体育结合, 形成了他们特有的体育活动形式, 如赛龙舟、跳芦笙等, 被当地的人们所认同。如果体育活动类课程体系围绕其文化, 保持地区个性, 就会与当地的习俗相吻合, 与社区要求相一致, 进而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发展。

2.照顾学生的地区差异。

体育活动类课程体系的开发可以缓解学生地区差异带来的矛盾, 不同地区学生由于所受整体文化的熏陶, 会影响他们对体育的价值认知、需要, 乃至体育的基础。这种差异会对学校的体育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体育活动类课程体系的开发具有针对性, 能照顾到地区的特殊需要。

3.利用课程环境资源。

人文教育在高职排球课程中的渗透 篇10

依照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为指导,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要素:第一, 以生为本是开展人文教育的思想出发点和理论归宿点, 开展人文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感关怀, 重视学生的身心感受。第二, 教师的自我定位要得当,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主要发挥引导者和管理者的作用, 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体力量;第三, 开展人文教学需要构架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 以形成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为一体的教学语境。以人文教学思想反思当前高职篮球课教学现状, 有许多问题值得教师们认真思考。

1 开展人文教育渗透性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 在高职排球课教学中, 教师已经熟悉了运用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运用, 对于在教学实践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 在认识上感到困惑, 在实践中无从入手。即便有些教师已经尝试运用相关教育理论, 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 但由于对人文教学的基本特点理解不到位, 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应该引起重视。该研究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 谈谈对高职排球课教学中常常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认识。

1.1 教师受讲授法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 难以真正领会开展人文教育的精神实质

受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排球课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 与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合作学习的指导精神相违背, 遂影响和制约着人文教育理论的实践运用效果。按照人文教育的指导思想, 教师要成功开展合作学习实践, 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兴趣之间的关系, 巧妙营建不同的教学情境。而且, 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 都要能够给予及时、准确的调控。这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 不仅具有较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还要掌握丰富的教学实践技能知识, 当然, 对人文知识尤其是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也是顺理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条件。

1.2 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内容的设置缺乏人文色彩, 难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不能真正领悟人文教育思想实质, 加之缺乏实践经验, 许多排球课教师对于组织和开展人文教学, 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更有许多教师, 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从事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不愿意花费更多精力去从事课堂教学规律研究, 只是通过照搬教材内容、机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如此以来, 排球课教学成为学生自娱自乐的过程, 人文教育的色彩淡然无存。

1.3 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没有得到有效激活, 人文教育教学效果不佳

在就业为单一目的的学习状态下, 学生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投放于对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方面, 对于诸如体育课之类的公共课学习, 往往将之看做为费时耗力、与技能学习无关的课程。他们参与排球课学习的目的, 也往往以通过学分考试为唯一目的。在这样的学习态度下要想很好的开展合作教学, 其难度可想而知。

总之, 导致问题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就总体上而言, 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手段和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 提高人文教育渗透性教学的主要途径

在对人文教育的精神实质以及相关问题作以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进一步探索提高人文教育渗透性教学的方式方法问题。

(1) 教学老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 运用现代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真正领会人文教育的精神实质。观念的更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 教学观念影响着教学的开展。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及时补充教育知识, 勇于接受新知识, 善于汲取新思想, 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此, 学校方面要积极采取各项有力措施, 积极鼓励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教学培训, 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合理引进新的教学力量, 建立梯次合理、教学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人文教育对于开展排球课教学的重要性, 并在这一基础上学习各种现代教学思想, 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因为,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是在校园内完成的, 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怎样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成功转化, 怎样让学生在离开校园生活、进入社会生活后, 拥有终身体育意识, 坚持体育锻炼, 最终达到终身体育培养的目的, 这是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所面临的一项挑战。”为适应这一挑战, 教师要不加强自身人文知识的储备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是不可能的!

(2) 教师要在吃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构建自己的教学体系。课程教学体系是新的教育理念得以实施的具体载体, 也是实施人文教学的具体手段。教师要在吃透教材体系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建立不同的课程教学体系, 设定不同的教学情境。

(3) 教师要善于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 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 并以科学的方法激励学生参与排球课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出不同的教学情境, 将学生作为情境教学的一个主体性因子, 组织他们在自主参与篮球课教学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徐军, 林小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渗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外科技信息, 2004 (12) .

人文教育课程 篇11

【关键词】高职人文素质;音乐赏析;课程设计

【分类号】J60-4

一、音乐教育现状

近年来,艺术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推动了音乐教育的发展。音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乐趣,是抒发情感的一个方法。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上过音乐课,一直在进行着音乐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接受的大部分是西方音乐,赏析的作品大部分也来自于西方的经典音乐作品。尽管是传统音乐,人们还是按照鉴赏西方音乐的方法去品味,这就对传统音乐色赏析出现了误解,使那些有力量、有价值的音乐就此埋没。因此,应该呼吁大家完善和提高对音乐赏析课程的重视,学会正确赏析除西方音乐之外的好音乐。现在的音乐教育体系以技术和审美为主,受西方音乐教育影响颇大,音乐教育比较模式化,固步自封,使得音乐教育模式化、单一化,侧重技能,本文认为这种模式已经逐渐脱离音乐的发展方向。西方式的音乐教育使得民族传统音乐逐渐缺失,音乐教育转换新的教育方式势不可挡。

二、音乐教育和音乐赏析价值

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现了工业文明的进展,具有工具色彩,在现在时代转型背景下,要想跟上时代变化,现代音乐教育规范化教育必须创新和改进。音乐是社会文明和民族精神文化的代表,重视音乐教育,有利于育人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西方式音乐教育以哲学理论为根本,比较模式化、死板,现在音乐比较追求个体化,注重生态文明,回归创建音乐的作家本身,有利于更好的产生共鸣。音乐赏析的目的是了解创作的初衷,可以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感情,实现个人节操的升华,建造个人的精神世界。音乐赏析不仅懂了别人,也让别人懂了自己,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三、音乐赏析课程设计

课程设置是进行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包括教授科目、大纲、内容、课时、教学形式等项目,是如何实施音乐教育的标本。还包括师资力量、生源水平等等。课程设计一定要重点突出,注重实践和以学生为本。

1.师资力量和生源情况

老师是音乐之路的启蒙者,是音乐这趟旅行的领路者,在学习音乐旅行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音乐教育需要资深的,有多年学习音乐经历的人,重要的还需要有能力启发和带动学生们的情感。赏析音乐的第一步是能产生共鸣,读懂它内在的情感,把死的东西变为活的事物。老师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音乐也需要有天赋的人,如果一个人天生五音不全,那何谈领略音符的力量。要想培养出优秀的、能继承发扬音乐的人,生源水平也是关键的一步。选择有天赋的、潜力的学生,也可以减少音乐教育时间,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培养更多音乐赏析“巨人”。可以通过最常见的考试为标准来衡量,如饱含情感地朗诵、歌曲演唱、舞蹈表演、模仿等等方法。

2.课程结构

根据往年课程结构,主要分为常识教育课程、音乐专业知识、音乐赏析专业知识、专业课外拓展及实践教学五个部分。从形式上来说,与其他高校框架一样,主要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顾名思义,是每个学生应该熟知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选修,则根据学生自身的喜好来选择的,体现了音乐的个体化。但是,选修和必修课程比例一定要适当,专业课程不能太少。专业课程才是是音乐赏析学习的主要知识,是音乐赏析的基础。除此之外,应该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因材施教,抛弃原有的守旧的模式,实行培养人才的弹性化模式。

3.课业内容

高校的音乐赏析教育也是普通的转科大学教育,也需要完成每个大学生应该学习的东西,例如英语、计算机、体育、思想政治素养和军事理论等。除此常规的课程项目外,重要的就是专业的音乐教育。音乐赏析的学习范围非常广,因为首先音乐的范圍就很广,有流行音乐、古典音乐、音乐剧、舞台剧,各种戏曲及钢琴曲、吉他曲等各种乐器奏出的曲子,其次还有东西方的差别,即使都是摇滚,东西方的摇滚又有不同的味道。一定要注意避免课业内容太窄,使学生认识面窄,难以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

4.教育方法

古往今来,针对音乐赏析的教育方法层出不穷,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的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核心的音乐赏析教育方法逐渐适应了大众要求。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为了人这个个体。其实,音乐的享受本来就是注重个人感受,音乐赏析要体现个人价值。其次要选用适合东方特色方法,从东方音乐角度出发学习。要学会赏析,就要先学会领悟音乐,领悟音乐最好的方法就是面向大自然,走向生活,体现实践的重要意义,学习音乐的产生,从根本上了解音乐。在你能懂一首音乐的时候,你也就在慢慢学会赏析了。

5.课业评估

就像学生的考试一样,考试必不可少,定期评估也至关重要。定期评估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潜力,可见评估的重要性。课业评估可以分成多种形式,课堂积极性、书面形式和自我创作等。专业的理论基础需要书面的形式,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卷子。学习的不同内容的音乐进行创作及自我点评。最终通过专业的老师们综合各方面表现给出成绩。

四、总结

随着音乐越来越多,能理了解它的人越来越少,对音乐方面,这是极大的埋没,对我们是极大的损失。懂音乐赏析的人能帮人们去了解它,不管它对你意义如何。一首歌,可能能让没有勇气的人鼓足勇气,可能能让寒心的人再次感受到温暖,可能能让丧失信心的人重拾信心,这就是音乐的力量,这就是音乐赏析的力量。弹性化、科学化、创新化地进行音乐赏析教育是大众追求的目标。按照如此教育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音乐赏析界将呈现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亚文:《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管建华:《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的心路历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人文教育课程 篇12

一、现状分析

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精神素质教育先天不足加之后天营养不良:医学院校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就被分在理科班, 由于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 理科学生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忽视文科课程的学习, 导致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先天不足。考上医学院校后由于惟科学主义的主宰, 过分强调专业教育模式, 学生们局限于繁重的医学专业技术以及计算机、英语过级考试等, 将人文社会科学抛在脑后。加之我国各医学院校相关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很少, 使医学生一心只读医学书, 重医学专业技术知识, 轻人文关怀的现象, 致使医学教育中缺失人文精神, 导至医学生在人文关怀素质方面后天营养不良。

二、医学人文精神的诠释

在中国“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传》的贲卦彖辞传:“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1]人文精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包含历史、语言、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 ;二是指为关心、关爱、关照人的主体行为。医学人文精神可理解为人道主义。

目前中国医学教育普遍存在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与道德教育弱化的现象。其课程设置按类别分为: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大类。其中涉及到的人文课程极少, 只是片面重视科学教育与技术训练, 忽视甚至摒弃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随着先进仪器和设备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使医学从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的接触, 医生忙碌于观测各种影像、图示、波形和数据, 而不重视患者对病情的诉说, 忘记了应该关心患者, 医学工作的对象成了一部需要修理或更换零件的机器, 医学丧失了它应有的人性温暖。缺失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医学生发展不全面, 造成部分医生职业道德滑落;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 应该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三、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是当今医学生所必须具有的人文精神重要内容

孔子是被全世界尊称为万世师表的至圣先师,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榜首。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其发展的历史中, 历经诋毁与褒奖、改革与融合, 在不断更新与完善的文化嬗变中, 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儒家经典之一《论语》被尊称为中国的圣经, 是集中西哲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行政学、行为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 是古今相通、中外互融、扬高凿深、阐幽发微的旷世之书, 对其去糟取精堪称“人学”。儒家文化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与修养, 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道德教育与修养手段, 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 不仅是君子为人处世的指南, 亦是当今医学生必须具有的人文素质重要内容。孔子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教育家, 是人类的精神灵魂导师, 是人道主义的启蒙者, 是世界上公认的伟大思想家, 孔子学院现在己经遍布世界多数国家。1988年诺贝尔奖金得主聚会巴黎, 会后发表的宣言指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 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多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四、儒家教育的根本“仁”是对人类深广之爱的人道主义的理想境界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论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 必当安神定志, 无欲无求, 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长幼妍蚩, 怨亲善友, 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 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 自虑吉凶, 护惜身命。见彼苦恼, 若己有之, 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 一心赴救, 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反此则是含灵巨贼”。有此仁爱之心, 其医术方能称之为仁术。儒家教育的根本“仁”是对人类深广之爱的人道主义的理想境界。儒家文化精华蕴涵丰富的教育思想, 对现代医学生的教育具有资源性意义。儒家所倡导的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仁”“智”并举, 有助于人们纠正惟科学主义的偏差。在校医学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应该弘扬儒家文化精华培养医学生的“仁爱”情操, 博大的仁爱精神能抵御不良影响的侵蚀, 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领悟“医乃仁术”之境界。

五、感悟“医乃仁术”永远是医学的灵魂, 并且作为将来行医生涯的基本原则

(一) 仁心仁术

仁者爱人, 不光爱自己, 更要爱他人。教育医学生对病人要有仁爱之心, 看到病人的痛苦, 看到病人家属的忧虑, 就会动恻隐之心。

(二) 敬畏生命

教育医学生必须有敬畏生命之意识, 才会尽力救死扶伤。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告诫人们:“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天地之间,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天覆地载, 万物悉备, 莫贵於人”《黄帝内经·素问》。

(三) 悬壶济世

教育医学生治病救人是学医的目标, 爱护患者的生命, 关心患者的幸福, 尊重患者的人格, 保护患者的权利, 实行医学人道主义, 是医学生的行为准则。医学生要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 按照患者的健康需要为他们服务, 不论其身份高低或金钱报酬多寡, 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 都应一视同仁。对那些贫困的人, 更应当给予特别的关照。

(四) “仁且智”

医学生要达到“医乃仁术”之境界, 还要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及高超精湛的技术, 应该学会用孔子的“学道”即“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等方法来学习临床医学知识, 争取达到《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中提到的五星级医生。

六、运用各种平台凝练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念, 领悟“医乃仁术”之境界

医学教育中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1.以课堂为主渠道, 奠定“人文精神”教育的基础;教师课堂上渗透和临床上以身作则。2.以“人文精神”专题讲座和读书《儒家传统基本经典》《论大医精诚》《黄帝内经》等 (古典医德教育书籍) 活动为补充, 拓展医学生的“人文精神”视野;3.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支撑, 营造浓厚的“人文精神”教学氛围;4.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人文道德素质;5.以学习先进典型为动力, 促进“人文精神”教育的深入开展。让医学生从中领悟下述“医乃仁术”之境界。在发掘经典中学习, 在学习中感悟, 在感悟中内化, 在内化中践行, 用经典滋润心灵, 用行动彰显精神, 领悟“医乃仁术”之境界。通过各种平台凝练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念, 医学生要抵制拜金主义的冲击。医疗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危, 因此尤其需要进行人文关怀。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人道主义思想, 值得学习和发扬光大, 其所倡导的“仁学”内涵主要体现在尊生、爱人、重义轻利等方面。[2]

七、改革人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寻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构建合理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 提高对医学人文精神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改革课程设置, 建立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与人文关怀课程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的教育模式。进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与医学人文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医学教育中要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其实质是在医学科学的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 而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中又要体现科学。应改革课程设置, 将文学、哲学、政治、法律、历史、自然科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纳入医学生知识结构的框架中。建议并指导医学生博览群书, 使医学生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将人文科学的教学内容与医学密切结合起来。把人文知识与医学的结合、渗透作为教学重点, 使医生学生充分理解人文知识、感悟人文精神。[1]

八、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教学方法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如大课讲授、学生自学、专题讲座、师生讨论、社会调研等。[3]比如医学人文学概论、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法、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等人文课程, 应根据师资情况采取课堂讲授或者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教学;具有隐性课程性质的人文课程如医疗纠纷的经济学、医院中的人际关系及沟通、医学思维、医患纠纷及其防范等, 应通过社会调研、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医学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总之以课堂为主渠道来奠定“人文精神”教育的基础;以专题讲座和读书活动等为补充, 拓展医学生的“人文精神”视野;以校园文化活动为支撑, 营造浓厚的“人文精神”教学氛围;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人文道德素质;以学习先进典型为动力, 促进“人文精神”教育的深入开展等方式, 来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医学人文精神教育是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的主要途径, 培养现代新世纪的医学生既具有坚实的医学基础以及高超精湛的医学技术, 同时又有敬畏生命之意识尽力救死扶伤, 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博大仁爱的情操, 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何渊, 张晓, 周琴生.医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7, 29 (2) :92.

[2]杨小丽, 刘晓村.重塑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教育探索, 2006年, 第5卷, 第11期:1066.

上一篇:茶业经济下一篇:高职无机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