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人文教育

2024-06-27

语文课堂人文教育(精选12篇)

语文课堂人文教育 篇1

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常体现在语文课堂的人文思想中, 教师应遵循规律, 与时俱进, 努力提高与发展自身的素质, 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的意识, 让具有文化个性的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和真善美的熏陶。

关键词:语文课堂,人文教育,教师转变

走向课改深处的语文课堂, 应是变“教师强加体验”为“学生亲历体验”, 变“讲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 变“课堂权威”为“课堂民主”, 让具有文化个性的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和真善美的熏陶具体来讲, 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的人文性内涵。

一、和谐相处, 认清新时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课改背景下, 课堂应体现师生和谐相处, 教师要保持民主、平易、谦虚的态度, 尊重学生的意愿, 注重他们自身的体验与感受。

如, 我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咏雪》这一课时,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 并问“如果你是老师, 你会如何让同学们感受把雪比作不同情状的不同之处呢?”以下是学生在课堂表现的精彩片段:

片段一:生A准备了盐粒, 想要模仿“撒盐空中差可拟”对雪的形似描写, 让同学们了解到撒盐空中与雪花的相似度, 让大家更好地走进文本, 体会当时的场景。

片段二:生B居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努力收集了很多柳絮, 并且让全班同学参与进来, 把柳絮抛在空中, 让全班同学一起吹气, 营造出“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意境, 场面具有感染力, 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效果极佳。

我认为, 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更大程度地激发孩子投入学习的热情, 师生在这节课上能够和谐相处;彼此互换师生位置, 激活学生创新的火花, 人文思想在这一刻印在了孩子们天真的笑容里。

二、教学相长, 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相长”是古人对师生关系的描述, 更是对教学方法的探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是一种立足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活动。

如, 在教学七年级《童趣》后, 我对学生说:“同学们, 我们在这首短篇文言文中看了孩子们眼中想象的景色, 可是, 这些只是出现在我们的课文中, 而我们在课堂上只能通过图片来感受, 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 利用身边有限的工具想象出更美的画面, 请到讲台上来展示。”此时, 我班各个学习小组就此展开了紧张的自主探究

男生一:将自己的座椅想象成骏马, 将讲台想象成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 做出自己如是动作, 时而策马扬鞭, 时而牵马漫步, 让我们仿佛置身在了“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好意境当中。

女生一:将书本想象成琵琶, 做出弹琵琶的动作, 并且自己配乐, 口手并用, 构思巧妙。结束时还如江南女子般, 轻柔地做出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动人的姿态, 让人惊叹不已。

……

在这节课中, 孩子们能充分利用自主的想象, 营造出不同的童趣, 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景,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三、博学敬业, 提升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是杂家和百科全书, 成为“杂家”是对语文老师提高综合素养的形象概括。

如, 教授《赤壁》这首诗时, 我从历史和地理的不同角度, 详细地分析了赤壁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从历史的角度说, 先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 介绍了作者、历史背景, 然后谈起因赤壁之战改变的历史局面, 六万孙刘联军击败曹操80万大军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并且引申出刘备如何联合孙权及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经典典故, 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从地理角度说, 赤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 湖北省境内, 沿江而上, 可通湖南洞庭巴蜀之地, 经武汉东下可达苏杭, 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并且还分为文武赤壁, 文赤壁以苏东坡《赤壁赋》而名扬天下, 在湖北省黄冈市境内, 而武赤壁则在湖北省赤壁市境内, 便是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的地方。 (另补:“赤壁之战”和《赤壁赋》为同一个地方。)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教师要通过阅读实践, 更新教育理论, 优化知识结构, 增强创新能力。要适应教学需要, 协调师生情感, 把人文精神内化吸收, 把人文关怀渗透到语文教学全过程。

语文课堂人文教育 篇2

一、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人文素养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扮演着重要的启蒙者角色,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呼唤人文性的回归,必须从教师转变观念做起。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小学语文片面重视工具性的实现,教师很少关注人文性的渗透。语文教师应当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渗入人文性的重要作用。这要求教师从应试教育的藩篱中走出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而不是一架架学习的机器。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独立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其二,教师要重视自身修养,提高人文素养,从而起到感染学生的效果。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因此教师务必提高人文素养,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呵护学生,发挥榜样作用与示范作用。

二、积极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氛围

新课程改革以来,情景教学法以生动性、直观性等优势备受师生青睐。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能力欠缺,他们对一些抽象词语,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缺乏足够的感知与理解。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入人文性,仅凭单一的口头说教是很难实现的,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学生的厌烦心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创设生动、直观的人文教学情境,从学生的`感知能力与理解基础出发,潜移默化中渗入人文性。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时,这是一组以“环保”为主题的文本,包括《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与《青山不老》。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但是小学生缺乏足够的人生经验,他们对环境恶化的现象不一定有切身体会。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多媒体,先展示一组反映世界各地优美风光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再展示一组环境恶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恶化的感知。通过这种直观、强烈的对比,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便水到渠成。

三、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内涵,适当进行情感熏陶

语文教材的编写既尊重了语文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又体现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也是渗入人文性的一大平台。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只重视传授语文知识的现象,如肢解文本、忽视对文本内涵的感知。因此,语文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挖掘语文课本中的人文内涵,适当进行情感熏陶。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时,这是一组以“亲情”为主题的文章,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教师不能停留在识字教学、划分段落、总结大意上,应当细读文本,带领学生感悟文中严父慈母的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恰当引导,使学生联想家庭生活,感悟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与呵护。

四、丰富语文教学形式与手段,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语文课堂人文教育 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如何渗透 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1-034-01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这一界定,是《标准》在语文教育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第一次确认并合理定位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人文性”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时代特征。人文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就是要使学生能够在宽松和民主的环境中,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学得更好、更快、更自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让学生学会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呢?

一、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文教育

要知道现在的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它是人文的课堂。教师只是人文教育的设计者和领路人。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在充满尊重、宽容和关爱的情形下,师生按照教材内容,彼此敞开心扉,沟通接纳,吸引包容,互动分享,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改革中学语文的“教法”与“学法”,共同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课堂。

二、善于用经典名著、教材和社会生活事件的人文故事进行渗透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只有我们深入到教材和社会生活中去,就能够善于从语文课文中寻找具有人文性的教材,善于从具体存在于社会生活的事件中去发现人文素材。把这些材料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标准》中的人文教育就能很好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得到开展和实施。

(一)挑选经典名著的人文故事渗透人文教育

人类发展到今天,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内容博大精深的文学名著。如《诗经》、《红楼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一部名著就是一个多彩人生的体现。它以文学形式的出现,从侧面反映了作品人物神奇曲折的人生道路。这些作品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如果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围绕当前课文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抓住有利时机,挑选人文故事渗透到其中,就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从语文课文的名人故事中渗透人文教育

初中语文课文里,有许多文章叙述和描绘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名人形象,均透视着人的良好本性。因此,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们不妨紧紧抓住这些素材,渗透人文性并加于教育学生。如陶渊明,从课文中我们便知道他是一个不同流合污、闲静少言,不慕名利的人。他在贫困之中亦保持亲切超脱的人生姿态和风范,值得我们学习。读苏东坡的词,自由豁达和乐观的天性,就会感染你,让你也有一个乐观的心。通过文学阅读,学生可以为自己建立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素质。

(三)从社会生活事件中发现并渗透人文教育

纵观社会,无奇不有,真善美、假恶丑时时处处充耳于广大民众。比如“托举哥、托举妹”等英雄人物,又比如“小悦悦”等事件。每每出现这些事情,在语文课堂上,我都以此为话题,和学生共同分析、共同学习,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从而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

三、通过语言训练渗透人文教育

“说”与“写”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形式,也是学生自我丰富与发展的过程。首先,教师为学生营造真实、生活化的环境,使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其次,指导学生“我手写我口”,写实话,吐真情。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爱说心里话的良好品德。以前,作文教学远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命题八股式,于是出现学生作文胡编乱造,没有真情实感。

因此,要让学生在写作时敢说真话,写心里话,就要在语言训练中着眼于人的发展,创设学习、生活的情景,渗透人文性。让学生选出自己愿意内容丰富的题目,让学生在作文中敞开心扉,淋漓尽致地去表现自己各自不同的个性。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人格才能得到完善。

四、关注人的发展,从教学评价中渗透人文教育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目标狭窄,评价内容片面,方式单一。教育评价长期定位在“社会本位”上,片面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然而,《标准》中的评价强调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这就说明课程改革将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作了重大的调整,定位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既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既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又注重对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这样,就会形成渗透人文教育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总之,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最为关键。坚持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表现,肯定学生成绩和创造性,欣赏学生,把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才能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一片绿色的天空。

让人文教育回归语文课堂 篇4

那么如何使当今教育回归教育的本原,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成为一个内心强大且坚强的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让人文教育回归语文课堂是当前迫切需要,下面我就根据自身的体会来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一、中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语文是精神的宠儿,她与功利无缘!”中学语文课,孩子们学习母语的课堂,其意义非同于自然学科:“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中学语文课堂就是精神家园的培养基地。

现在的语文课堂,在高考指挥棒的控制下,在功利心的引导下,成了标准零件的加工车间,语文教师则是熟练工人,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从中,我们看不到鲜活的生命,个人的体验就更不用说了。学生又怎样去感知文学作品的精神世界呢?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被各种各样的考试折磨着,受教育的学生逐渐丧失了自主能力,变成了考试的机器,教育的人文意义也彻底丧失了。

仔细想想,西安音乐学院大学生药家鑫撞人、杀人的事件,就是一个令人反思的警钟。他有知识和才华,他的日常生活和交往也并没有多大问题,但他在一个重要的地方出了问题,即“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意识的缺失,人文关怀的缺失,说到底都是“精神家园”的缺失。人的道德水平取决于人文教育的水平,道德素养是靠人文教育长期培养而形成的。但这一事例表明,我们的人文教育出了严重的问题。

因此,中学语文教育应该承担美化学生“精神家园”的教育功能。中学正是人生的起始阶段,语文课所担负的传播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功能是首要的,而文化正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课主要是通过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支柱的;而这样的传承又主要是通过经典名著的阅读来实现的,中学语文教育必须摆脱应试教育,回归自己本来的职能。

二、中学语文课堂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语文是一门渗透着强烈的人文精神的课程,中学语文教育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递的过程,它的本质是开拓学生的自由精神世界。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对人类、宇宙的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激发出他们生命的激情与活力,以及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望。

1. 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交流来体验作者细腻的情感。

学生阅读时经常会受到生活经验和阅读能力的局限,对课文中的情感难以准确捕捉,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并适当讲解、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感悟作品所传递的细腻情感。

例如《爱莲说》中,作者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形、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它的高尚的品德、美好的情操、刚正的风度进行了逼真的描绘,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莲花的倾慕之情。很显然,这和一般封建士大夫消遣地赏玩是迥然不同的。它反映了作者对在污浊社会中能保持高洁情操的志同道合者的敬仰,对追名逐利的小人的厌弃,也是他自我品德的写照。这样使学生产生一种新的认识:一个封建士大夫力求“出淤泥而不染”已难能可贵,更何况把自己的这种美学理想大胆地生动地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更给人鼓舞力量和美感享受。

2. 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陶冶学生情操。

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言文化历史悠久,语汇丰富,几千年来,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经典,俯身可撷。畅游文学的历史长河,可以使学生的灵魂得到升华。古代的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忠心耿耿,发自肺腑;陶渊明“大济苍生”的远大抱负,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孤高风操;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等等。近代的如《背影》中的父子挚爱,《人琴俱亡》的手足情深,等等。这些都是洗涤人类灵魂的文学佳作。

3. 充满感情地朗诵,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重视对课文的分析,中心思想的把握,而忽视了让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诵,满堂讲,满堂问,从而剥夺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联想的空间,使学生不能主动、自由思考,感受作者所传达的感情,而采用朗读—理解—感受—思考—感悟这些教学环节,则可以使学生充分感悟文中真情。例如《海燕》,先让学生充满感情地反复朗读,感受文章语言之美,读第一句时,要舒缓、低沉,把声音拉长。“风”是主语,应该强调,需重读,应拖音。这样读,一是为了表现大海的广阔无边,二是为了渲染沙皇反动势力在聚集力量、准备镇压革命的白色恐怖气氛。表现海燕形象时,“海燕”要读得响亮,并加重读“高傲”,以突现海燕敏捷的动作、矫健的姿态。整个这一小节的基调是先缓慢后加快,先低抑后昂扬,突现它的豪壮情怀和感召力量,通过有感情的朗诵把读者与作者的感情交融在一起,这样学生便会用心灵去倾听作者的呼唤,唤起对理想执著的向往与不变的追求。

4. 写作是最富人文精神的思考。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写文章。叶圣陶说:“就学生说作文是各科学习的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的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写作表达的是学生对人生、社会的认识与看法。文章是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然流露。作文如做人,它是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当前,社会的转型引起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学生由于面临竞争而过早地承受压力,以致产生某种程度的心理扭曲。语文教师要从培养现代社会的具有优良素质的公民着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良好道德品质,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写作课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学生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要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教师要让他们说实话,在精神上做自由人,做实实在在的真人,让他们不拘泥于写作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对人生、社会的感受和真切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健全人格。

三、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体现人文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目标狭窄,评价片面,形式单一,单方面强调对学生的智育水平的考核。新课程改革对原来的评价标准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改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既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既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又注重对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提倡人文性教育,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教育目标的重新认识。这一转变,昭示了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回归。爱因斯坦曾说:“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是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而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

总之,拯救语文,就是拯救中华文明,就是拯救炎黄子孙圣洁的心灵和智慧的大脑。人文教育要求语文教学从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以真善美的东西来感染人,使未来的学生富有创造力,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和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语文教学所蕴涵的人文思想得以充分、淋漓尽致地体现,让中学语文教学沐浴着人文的灿烂的阳光健康前行。

摘要:当前的学校教育越来越脱离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如何使当今教育回归教育的本原, 开启智慧、健全人格,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成为一个内心强大且坚强的人?语文教师要从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 以真善美的东西来感染学生, 使学生富有创造力, 具有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品质和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教育,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杜时忠.人文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11.

浅谈“人文教育”与初中语文教育 篇5

左安门中学黄意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已过三载,按道理,应该对自己的课堂会越来越游刃有余。可实际上,我却依然常常困惑于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语文到底该教给学生些什么?是语言文字吗?还是语言文学?为什么学生看了、读了、学习了那么多的 文章,他们的语言世界依旧那么贫乏?为什么当我们在为书中人物的际遇感动不已、为作者某句精彩的话拍案叫绝时,从学生眼里看见的却是不解甚至麻木?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的语文,具有不同于其它物质工具的特殊性。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依赖于语文。语文教学就是面对文化载体进行文化内涵的开启与认识,从中体验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文化工具所产生的基础魅力,体悟从文本世界中所散发出来的深厚的文化意味,换言之,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张扬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是包括了爱国主义感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民族文化智慧、对当代文化生活的关注、对多种文化的尊重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等等。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既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培养语文能力,又要致力于育人,用人文精神熏陶感染学生。

而回想我所经历过的语文课堂,更多的是依照教参,循规蹈矩地进行着“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词语解释——主旨归纳”等环节,过于注重语文“工具 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内涵更丰富也更为重要的“人文性”的一面,才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觉得语文课索然寡味,可有可无。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实施人文教育?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还语文课一个晴朗高远的天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教材中有许多优秀作品,它们本身就是作者富有激情的思考,是作者真挚感情的流露,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体,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独特光芒:鲁迅的深刻犀利,朱自清的含蓄深情,李白的豪放不羁,陶渊明的平和冲淡,冰心的幽默达观„„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文为本,以人为本,引导学生积极解读文本,质疑文本,在与文本的心灵碰撞中体验人之为人的一切:爱与恨、笑与泪、幸福与苦难、短暂与永恒。这样做将带来的结果是:教材与老师、教材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并不仅仅是生命与符号的相遇,而是一场感人的生命与生命的相遇。

如在讲授《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我摒弃了惯用的“作者——字词——段落——中心”教学环节,而是采用“创设情境”的导入方式,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沉船片段,并辅以主题曲《我心永恒》深沉而舒缓的音乐,让学生首先直观地感受到海难的无情与人们的无助,在顺利地进入课文情境的同时,学生也受到了心灵的熏陶。这篇文章的重点是感受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勇于决断、忠于职守的英雄形象。如果过多地纠缠在记叙文的各种描写手法或者字词、段落的讲解上,是有碍于学生感受人物的伟大精神的,也就达不到本文应能达到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有益的熏陶”。因此,我在讲授过程中,重点通过品析文中三个矛盾,来让学生走近哈尔威船长的内心,真切理解极端情况下船长的言行之下所蕴含的伟大人格。最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

哈尔威船长的人格魅力,我收集了有关汶川地震中范跑跑的相关资料,供学生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回归主题,升华认识。我记得,在学完这一课后,许多同学感慨良多,其中一位同学说:“哈尔威船长的行为真是令我震撼,‘舍己为人’这样的话我们虽然经常说,但总觉得是英雄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但是哈尔威船长让我意识到,英雄也是普通人,普通人也可以成为英雄!”

用心挖掘课文所蕴含的人文内涵,让师生与课文情感水乳交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声琅琅中释放活力,舒展灵性,发挥想象,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立足文本、关注人本的教学,才不会使我们的语文课迷失方向。

(二)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养料。

语文从来都不是一门只限于文本的课程,生活这本无字书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和无比丰厚的资源。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他认为“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的确,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语文教学只有同生活时时相联系,才会远离呆板枯燥,才会生机勃发,趣味盎然。

对此,我们教师首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善于寻找并发现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例如在教学《散步》这篇课文时,事先让学生和家人散步一次,并在课堂上分享各自的感受;在学《老北京的小胡同》一文时,我就布置学生事前去逛一逛北京的小胡同,看看胡同里面有着怎样的风土人情;在学《跟陌生人说话》一文时,我交给学生一个任务:在路上随便找五个陌生人人搭讪,并记录其反应。有了真切生动的生活体验后,学生在学课文的时候,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文章所要传达的主旨。

其次,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努力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例如在生活交际中,可以学习如何听话和如何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在影视中学习人物表演与语言的艺术,了解服饰与历史的关系,了解社会万象,关注生活热点,拓宽知识视野;在电脑网络中接受强大信息浪潮的冲击,感受网络语言的鲜活与另类;注目街头巷尾的广告,记下语言绝妙的,纠正有语病的;在各类活动中,不放过“表现”语文才能的机会,讨论时直陈己见,演讲时学一次名家,运动会、晚会上做一回主持人;帮人家起个店名,拟几条标语,起草一份活动方案,写个小发明的说明书,等等。可以说,老师和学生只要带着语文意识看生活,语文资源俯拾皆是,语文学习将别有洞天。

(三)让学生成为他自己。

“ 让学生成为他自己”,这句话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恰恰最具“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便是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与权利,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正是要求我们老师能够尊重学生个性,保护学生的创造力。

依据美国著名教育家霍华德的多元智能理论,学生存在个性差异与潜能差异,教育工作者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语文新课程标准亦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因而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环境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每一个人与众不同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张开思想的翅膀,让他们看到自

己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

仅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为例来说明如何尊重学生个性。可以说,阅读教学最能体现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性。因为首先阅读的对象——文本,所反映的文化是丰富多元的,蕴含着或明显或含蓄的思想情感;其次阅读的主体——学生,由于性格气质、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等千差万别,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必然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例如在学习鲁迅的作品《风筝》时,大家对文本的主题有不同的理解。有些学生认为是对自己以前粗暴行为的反思;有的同学认为是对封建家长制的抨击;还有的同学认为是对弟弟忘却伤痛、麻木不仁的痛心。这些解读,由于阅读主体从不同的角度而得出不同的感受,都有其可取性,充分体现了多元化解读文本的可能性,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理解并鼓励他们。

打造人文语文阅读课堂 篇6

一.借助形象分析,感染学生,升华情感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多数出于名家之作,刻画了鲜明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蕴含着不同的思想情感。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形象分析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发现其中蕴含的美好品质,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也受到思想感染,升华情感。

如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那一声狼嗥为入手点,分析狼嗥含义,其立足点就是探索对狼嗥的不同反应,比较中感受山的反应,发掘“客观听取”的思想内涵,联想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处理时,由猎杀经历切入,再对1-3自然段进行重点解读。而后拓展延伸,让同学们学会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思考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再如《亡人逸事》一文,是悼念亡妻的叙事抒情散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位质朴、坚忍耐劳、知书达理的妻子的人物形象,平凡却美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由细节之美入手,巧妙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白平凡中也能迸发美。比如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梳理文章片段与细节,想想这表现出妻子怎样的性格特点与美好品质?当学生总结回复后,继续诱导思索:文中所表现的美似乎与我们认为的美有所不同,只是选取了一些平凡的生活细节,比如持家细节,两丈花布等,以此说明亡妻之美,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而后教师总结升华:亡妻并非大家闺秀,是普通农妇,过着属于她的平凡的生活。但谁又能否认平凡生活就没有美呢?实际上,美的真正内涵并非外表光鲜亮丽、光彩照人,需要以生活来考量,平凡中所迸出的美才是褪去华丽外衣的最高层次的美——至美。而对于亡妻来说,平凡生活是其典型生活,如此平凡生活中的典型细节才可以更好地突出其至美形象。这样,既让学生学会抓住细节,更好的理解人物形象,了解文本思想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灵活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二.利用多样手段,加深理解,感悟思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单纯说道理,容易遭遇学生厌烦情绪,效率不佳。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运用多样手段与方法,灵活渗透,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首先,以身作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若要渗透德育教育,则需要言传身教,做到以身作则。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教学内容,发掘其中的德育因素,融入自己的情感经验,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榜样意识,如此学生才能信服,主动接受知识,形成良好品质。

其次,引入多样课程资源,如影视资料、作家生平故事、生活实例、名言警句等等,既吸引学生注意,帮助学生丰富知识积累,也让学生受到思想启发。如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教师可适当引入李白的生平事迹,讲述诗仙的相关故事,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李白的潇洒豪放的情怀,傲岸不屈的人格,高洁的心境,特别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气节,这与那些为获取名利而趋炎附势、抛却了人性的人相比,更是显得尤为可贵,正如后人对李白所称赞的那样“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这样,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注意实践体验,知行合一。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紧扣教育目标,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现场采访等课堂活动;比如选取一些社会焦点或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辩论探讨;推荐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组织读书会等课后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体验、交流合作的机会,拓宽视野,提升思想认识。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形象分析活动,善于运用多样手段与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语文课堂人文教育 篇7

一、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的内涵

第一,关于人文精神的理解。“人的现实存在是有血有肉有认知意志和情感,活生生的存在,这是人文精神的出发点,也是促进人类幸福、人性美好、社会和谐的基础,更是人文精神哲学探讨的终极目的和归宿”,[1]这表明人文精神是人作为群居动物必须具备的一种自然属性,延伸可理解为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把生物人培养为会生活的社会人。“爱同类”在动物界能够达成共识,这说明爱不仅仅是美德,更是一种群居的技能,正如儒家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季羡林认为人文精神和道德有密切关系,人生来要学会处理三种关系:天人关系、人人关系和自我关系。总之,人文精神是人类生存必须具备的精神基础。如果探究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普罗泰戈拉和笛卡尔的言论震耳发聩,“人是万物的尺度”“我思,故我在”等都强调自由和理性是人的基本属性。它倡导重视人类文化的积累,尊重人自身的价值,它追求真善美,重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它强调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的进步。“人文精神的本质在于对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对人是目的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从而努力做到自立、自主、自强”。[2]

第二,关于人文教育的认识。基于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人文教育的理念与人文精神不尽一致,国情和时代赋予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有特殊的内涵。“高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涉及情感态度、思想修养、心理品质等各方面,这正是新世界对语文教育的要求。”[3]一般说来,中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属性应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掌握语言并学会准确表达和正确交流。这里体现出工具性也是人文性的学科特点,这是因为人是唯一掌握语言这种工具的动物,语言与科学不同,它本身不属于工具,而是人的属性。卡西尔说人是一种符号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人能够利用符号来表证世界,创造文化。其次,关于人生的理解,培养生活的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任何人生都需要理由,罗素的理由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泰勒斯说:“别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这是一位哲人对科学的投入。人存在的理由或基于使命,或基于信仰,或基于兴趣和对理想的执着,或基于生活本身付诸的享受,缺失理念支撑的生命是极其脆弱的。由此看来,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需要基于对生活的体验,老师应当通过自己的阅历和教学资源对学生予以生活的启蒙。再次,对健全人格发展的追求。哈佛大学的第一教育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好人。视人格发展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终极目的,应当直接针对现代人的片面发展和人格残缺的现状。这里的人格主要指的是品德修养、为人态度以及温和理性的行为方式。

二、课堂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衔接

语文课程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自身的性质确定其目的、功能和任务。对语文课程及其性质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对教材分析的取向、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原则的使用以及最终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过程与课程人文性的有效衔接表现在两个方面:授课方式的人本性与学习内容的人文性。

第一,对于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认识。语文老师多从具体课文内容所具有的思想情感来说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指课文内容具有人文性,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课文的内容很优美,这些文章给我们很多很好的影响和享受,在教学过程中,在深入挖掘课文内容的时候觉得课文内容特别丰富,有挖掘不完的深度,不要说学生,就是自己也深受启发,人文性是指课文内容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道德、民族价值观念等 ;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价值观道德理念 ; 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和精神支柱。

第二,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各种注重学习过程,有效达成三维目标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日渐成熟,如赵亚夫教授所言:“教育服务人生”,教学过程也是服务人生的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并对其进行开发,将文本中所反映的生活场景、生活形式、生活感想等用各种形式在课内外再现出来,用自己的理解去感受作者为我们描述的生活百态,体悟风格各异的人文盛宴。我们可以对文本进行改编重组、虚拟假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课堂人文教育 篇8

在开幕式上, 姚文俊先生致开幕词, 高建国局长致欢迎词。王文湛先生作了精彩的报告, 他分析了当今教育的现状, 特别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改革要从四个方面抓起:教育教学改革、各类教育发展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

王文湛先生接受许昌实验小学小记者的采访

王文湛先生作精彩报告

下午, 七十多岁高龄、神采奕奕的贾志敏老师带来了一节观摩课《爸爸的老师》和一场学术报告《学新课标教真语文》。贾老师仅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就演绎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 朴实无华的课堂告诉与会老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怎样真正教语文, 他高超的教学艺术、渊博的学识魅力令所有与会人员钦佩。随后, 陶继新先生作了一场报告《人文素养与经典语文课堂》, 指出经典对于个人成长、对于生命状态都有深远的意义, 带给与会老师深刻的启迪。

贾志敏老师执教《爸爸的老师》

陶继新先生作报告《人文素养与经典语文课堂》

5月10上午,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执教了《古诗:乞巧》《趣味语文:推敲》;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主任、语文教研员杨修宝老师执教了《母爱》, 并作了报告《专题日记、作文的探索与实践》。下午, 上海市魅力教师戴建荣老师执教了《揠苗助长》《静夜思》;全国优秀青年名师丁慈矿老师执教了《对课》, 并作了报告《情趣是怎样炼成的——诗词教学举话》。

吉春亚老师执教《趣味语文:推敲》

杨修宝老师执教《母爱》

戴建荣老师执教《揠苗助长》

丁慈矿老师执教《对课》

5月11日上午, 全国优秀教师、著名特级教师虞大明执教了《麦哨》《桂花雨》,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作了报告《理想的课堂与有效教学》。

虞大明老师执教《桂花雨》

陈大伟先生作报告《理想的课堂与有效教学》

一节节精彩的课堂、一场场厚重的学术报告拓展了老师们视野, 点燃了老师们的智慧。

闭幕式上, 孙章存先生作总结讲话。他重申了此次活动的意义, 感谢许昌实验小学细致周到的服务, 特别是此次活动邀请的名师专家展示了不一样的风采。他们人文素养深厚, 在课堂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信手拈来。他们不断创新, 经典课堂就是要不断完善、改革, 课堂才会达到完美的程度, 只有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 在语文教学上才有新高度。向学生学习, 重新认识儿童、发现儿童、激发儿童的潜能。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 首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立志做学生喜欢、幸福的老师。方向是不竭的动力, 要规划好人生、教师生涯。要用爱心铸就辉煌, 爱语文、爱学生, 让课堂成为人生价值的舞台。要坚守、执著, 要不懈努力, 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打造人文语文阅读课堂 篇9

一.借助形象分析, 感染学生, 升华情感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 所选文章多数出于名家之作, 刻画了鲜明的形象, 包括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蕴含着不同的思想情感。因此,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借助形象分析活动, 让学生主动探索, 自主发现其中蕴含的美好品质,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 也受到思想感染, 升华情感。

如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那一声狼嗥为入手点, 分析狼嗥含义, 其立足点就是探索对狼嗥的不同反应, 比较中感受山的反应, 发掘“客观听取”的思想内涵, 联想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 具体处理时, 由猎杀经历切入, 再对1-3自然段进行重点解读。而后拓展延伸, 让同学们学会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思考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树立环保意识。

再如《亡人逸事》一文, 是悼念亡妻的叙事抒情散文, 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位质朴、坚忍耐劳、知书达理的妻子的人物形象, 平凡却美丽。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由细节之美入手, 巧妙渗透德育教育, 让学生明白平凡中也能迸发美。比如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梳理文章片段与细节, 想想这表现出妻子怎样的性格特点与美好品质?当学生总结回复后, 继续诱导思索:文中所表现的美似乎与我们认为的美有所不同, 只是选取了一些平凡的生活细节, 比如持家细节, 两丈花布等, 以此说明亡妻之美, 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说说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而后教师总结升华:亡妻并非大家闺秀, 是普通农妇, 过着属于她的平凡的生活。但谁又能否认平凡生活就没有美呢?实际上, 美的真正内涵并非外表光鲜亮丽、光彩照人, 需要以生活来考量, 平凡中所迸出的美才是褪去华丽外衣的最高层次的美———至美。而对于亡妻来说, 平凡生活是其典型生活, 如此平凡生活中的典型细节才可以更好地突出其至美形象。这样, 既让学生学会抓住细节, 更好的理解人物形象, 了解文本思想情感,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也灵活渗透思想教育, 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二.利用多样手段, 加深理解, 感悟思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单纯说道理, 容易遭遇学生厌烦情绪, 效率不佳。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运用多样手段与方法, 灵活渗透, 如春雨般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首先, 以身作则。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若要渗透德育教育, 则需要言传身教, 做到以身作则。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身教最为贵, 知行不可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需要了解教学内容, 发掘其中的德育因素, 融入自己的情感经验, 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榜样意识, 如此学生才能信服, 主动接受知识, 形成良好品质。

其次, 引入多样课程资源, 如影视资料、作家生平故事、生活实例、名言警句等等, 既吸引学生注意, 帮助学生丰富知识积累, 也让学生受到思想启发。如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 时, 教师可适当引入李白的生平事迹, 讲述诗仙的相关故事, 让学生更好的感受李白的潇洒豪放的情怀, 傲岸不屈的人格, 高洁的心境, 特别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气节, 这与那些为获取名利而趋炎附势、抛却了人性的人相比, 更是显得尤为可贵, 正如后人对李白所称赞的那样“数十年为客, 未尝一日低颜色”。这样, 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 注意实践体验, 知行合一。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需要紧扣教育目标, 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 如角色扮演、现场采访等课堂活动;比如选取一些社会焦点或热点问题, 引导学生辩论探讨;推荐一些经典文学作品, 组织读书会等课后活动, 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体验、交流合作的机会, 拓宽视野, 提升思想认识。

语文课堂与人文魅力 篇10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处理教材, 甚至对现在的教材内容加以适度补充或重新组合, 活化教学内容, 缩短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距离,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首先是教材资源。新教材给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 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如我在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 搜集了以往学过的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 抓住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课堂上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课后要求学生搜集其他的送别诗拓展知识面, 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十分高涨, 效果非常好。其次是生活资源。生活中处处有教学资源, 如在教学公益用语时, 先是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事———城市美化, 交流在马路上随时能看到的各种类型的公益语言, 谈谈这些语言的共同特征, 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公益用语, 并选择部分设计优秀的用语推广到公共场所。再次是网络资源。网络把世界缩小了, 在课堂上轻点鼠标, 就可以发现大量有价值的资源。我在教“海底世界”时, 在搜集到的众多海底生物、矿产的图片、课件中精选了一部分, 使得从没见识过大海的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 甚至使见过大海的学生也产生了新鲜感。

语文教学担负着语言技能训练、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等多重任务, 语言技能原型训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因此, 要构建有效的课堂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要落实知识点, 抓准精练点, 促成调动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动性, 形成技能技巧, 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 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我们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而会听说读写应该是语文课的“保底工程”, 也是学生成长中的坚实塔基。

语文课堂应多点人文情怀 篇11

生活离不开人文的情怀。一个人文修养高的人应该是最会享受生活的人,一个最会享受生活的人才是一个幸福的人。所以说人文的情怀可以淡化人内心的功利性,使人在物质生存的基础上找到精神的归宿。让一个人活着很容易,但让一个人活得幸福却很难。只有淡化了人内心的功利性,人才能够找到心中那个幸福的支点。所以说,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文文化的教育显得特别重要。因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人文的情怀,让我们的学生得到人文的熏陶和滋养是一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些努力。

一、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养料,滋养学生的内心世界

我们的教材当中有很多古代先贤留下来的优美诗文,我们不妨将其中的一些人文性的内容深挖一下,作为滋养学生心灵的素材。

比如,我们讲到苏轼,不妨将他的“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作他一生乐观积极人生态度的高度概括,和学生谈谈苏轼一生苦难的经历和他面对苦难的豁达乐观。让这个内心强大的男人用他的精神来滋养我们的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懂得人的一生是不会一帆风顺的,让他们学生在今后的人生苦难中能时时想起苏轼,都会感受到来自文学经典的巨大精神力量。

讲到陶渊明,我们可以和学生谈谈中国古代文人的士大夫精神,让学生体悟一下古代文人所秉承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信仰。让学生悉心领会古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让古代先贤的那种傲骨清气涤荡世俗带给学生的污染。在每一个心灵里埋下一颗高贵的种子,让每一颗种子成长为一个傲然的灵魂。

讲到李密,我们完全可以抓住“孝”和“感恩”,和学生一起讲一讲与父母的故事,用自己的真诚来引领学生构筑一种倾吐的氛围,这期间没有对错只有说真话的勇气。同时适时地抓住感动点加以拓展,来消磨一下学生们长期以来因家庭的娇惯养成的戾气,激发他们心中的爱,让他们懂得“爱”不是一味地索取,还要有不断地给予。

凡此种种只要我们深挖每篇文章中所蕴含的人文养料,将这些养料同学生共同分享,共同吸收,长此以往学生必能得到人文的滋养。

二、创建民主自由之课堂,培养学生自由独立之思想

我们的教育现在存在一种误区:自上而下喜欢整齐划一的观感,不喜欢不同的声音。课间十分钟见不得学生玩闹,希望学生也像上课一样整齐地坐在教室里面。甚至课外活动都要每个项目有固定的学生来参加,玩也要玩得整齐划一。这样只能使得孩子们对玩都失去兴趣。连玩的天性都没有了,更不用说学习了。这种整齐划一的思想真的很可怕,若让这种思想来引领我们的教育,那么若干年以后我们也许只能看到孩子们同样的笑容,听到孩子们同样的声音了。这样整齐划一的一代人怎敢奢谈“自由之思想”,怎敢奢求“科技之创新”。

让“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回归我们的课堂。针对每一篇课文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老师应当从教参的固有观点中走出来,不要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能摆脱资料上观点的束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我们课堂上评判学生答案的标准应从是否言之成理上来评判,抛开自己心目中预设的那个唯一正确的答案。

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在课堂上和学生平等地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点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将自己的见解仅仅当作是课堂上讨论出来的结果之一,而不是唯一。只有在这种平等地交流中才能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才能让我们的课堂讨论不再流于形式。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能够发现美感受美

我们都知道,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而我们的教育呢,所有的艺术课都被所谓的考试科目所占用。学生雅俗不分,美丑不辨,哲学家不再尊重黑格尔,文学家不再推崇莎士比亚;艺术家也不再欣赏达芬奇,拉斐尔和贝多芬。一台国家级水平的交响乐演出,听众寥若星辰,而一位怀抱吉他,声嘶力竭,似唱非唱的“歌星”却吸引数以万计的歌迷。老师正在忘情地讲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歌,学生突然问:“老师,这首诗考试考不考?”这样的一代人将来走向社会,怎能看到明媚的阳光,怎能有温暖的感受,怎能有悲悯的情怀。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中这样说: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进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所以我们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才显得如此重要。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我们的课堂应该先从“无欲”做起,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感受美的愉悦。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真正的审美要抛却考试的功利性,赏析一篇散文、一首诗歌只有从实用的世界走出才能进入审美的境界。长期这样进行美感的修养,让阳光进入每位学生心灵深处,让每位学生以后的人生中都能阳光灿烂。好多社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总之,我们虽然已经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了,但我们还是要坚守一些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将我们心中那点人文的养料坚守一些,以出世的情怀做入世的事业。

让人文之光照亮语文课堂 篇12

何谓人文性?程红兵老师给它下了比较确切的定义:“所谓人文性, 从感性层次来说是对人的理解, 对人的宽容, 对人的接纳, 对人的尊重, 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 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 对人类命运的忧患”。由此可见, 学生的爱国情操, 民族自尊心, 人格修养, 美学境界和诸多的综合能力均来源于人文素质, 而人文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必由之路。语文教材的内容大多数是文学作品, 而文学即人学, 它反映人们精神生活的广阔性、丰富性和深刻性, 直接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内在精神世界的生长。所以语文教育肩负着引导学生步入人文精神艺术殿堂的重大使命。

在教学中, 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的人文情怀予以关注:

一.优美词句中, 品味人文情怀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材在编排时, 把一些反映同一题材的文章编为一个单元, 组成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语文天地, 并特别注意用文章中生动优美的文字和文化内涵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如八年级上册“长征组歌”让学生感受到革命战士的壮志豪情;爱国篇引发学生报效祖国的情思;亲情篇让学生倍感亲情之无价;江山多娇篇令学生尽享自然之美。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没有人文, 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 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 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应当着重于引导学生在对文章词句的品味中确定主体意识, 锻炼独立人格, 陶冶良好性情。

如:学生在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时, 对“亡了国, 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的品读, 使学生感受了亡国之痛和民族语言的重要性。在品读韩尔先生用沉痛的无声语言宣布“散学了”时, 学生品味到他无可言表的凄凉心境, 也由此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又如:读邹韬奋的《我的母亲》, 引导学生品读我最初记忆中的母亲形象:“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松所见着她的容态, 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此时, 浮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慈母怜子图, 同时唤起是学生对母亲给自己最初印象的回忆。再读母亲见我背书被打后一边说打得好, 一边饮泣呜咽, 学生就能透过母亲矛盾的表象中看见她爱子之深的内心世界, 从而深化对“天下慈母心”的认识。

这些美文美句突出人文性, 集真、善、美于一体, 堪称“尺牍之内大世界, 华章之外无穷际”。通过对这些美文美句的品读, 欣赏, 在学生心灵深处积淀起高尚的审美情愫, 收到怡养性灵, 健全人格, 优化生命质量的功效。真可谓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二.于文章留白处, 关注人文精神

所谓“留白”是作者在文章中有意留下的, 让读者参与想象, 予以填充的艺术空间, “留白美”即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审美感受。“留白”教学得当可以张扬学生个性, 提高审美情操, 增强艺术美感, 体现人文精神。

(一) 省略处悟“留白”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的, 看书的, 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在课文中常有意犹未尽的留白处供学生品味揣摩。这里教师应抓住时机, 引导学生思考、想象、探究, 感受文章内涵。如:八年级教材中的《甜甜的泥土》写了父母离异的孩子王小亮在接到亲生母亲费了许多周折递进校门的一包奶糖后, 高兴地分发给老师、同学, 在他们分享快乐之际, “只有老师悄悄地背过身去……”至此, 文章给学生留下了想象, 老师为什么要背身子去呢?体会此处所蕴含的情感, 对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大有裨益, 在此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填充“留白”。

有的学生联系上文说:老师是因为王小亮很久没尝过奶糖, 在得到奶糖后却将奶糖与大家分享, 为他的善良而高兴。

有的学生根据下文说:老师是由这包奶糖, 联想到小亮平时缺衣少粮, 为小亮的艰难境遇而伤心落泪, 但又怕小亮发现, 所以背过身去。

还有的同学结合整篇文章的内容提出:老师背过身去, 是因为她知道了那包糖传到了王小亮手中的不易, 而小亮却把这饱含母爱的奶糖与同学们共享, 可见小亮的善良可爱, 而这样的孩子却得不到他父母的关爱, 因而为他难过落泪。

……

在填补文章“留白”之处时, 学生都从自己对文章的体会出发, 畅谈了自己的感受, 这样, 学生不但自己内心受到了人文精神的洗礼, 也让在座的每一个人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 续编故事, 悟留白

在课文中, 有些故事性强的文章, 言虽尽但意未穷, 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这些结尾处的“留白”给学生提供了创造的场所。

如《皇帝的新装》, 皇帝裸露着身体在威严面具的遮掩下, 故作姿态游行完毕。那么, 他回宫后, 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这时让学生在余兴未了之际进行丰富的联想“补白”, 有助于对故事的理解。

有的说到:皇帝进入皇宫后, 还沉浸在游行的喜悦中, 准备对两个裁缝大加赏赐, 可派去请他们的人回来报告说, 他们已不知去向。有的说到:皇帝回到宫中, 耳边总回响起那个童稚的声音, 于是他叫来一群孩子, 他听到的也是同样惊讶的叫声。有的说, 皇帝回到宫中, 得到了一位智慧大臣的提醒, 让两骗子分居两室, 说出这件奇特衣服的款式、花色等细微处的不同, 结果两个骗子原形毕露。

这些续编的故事, 无一不体现出学生对真、善、美的一种探索精神, 无一不使学生揭露人性假、丑、恶的人文情怀得以升华。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的个性各异, 在续编故事中也百花齐放, 尽显真我风采。

三.学生习作, 抒写人文情怀

写作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素质教育活动, 也是最富有个性特征和生命特征的创造活动。宋朝文学家苏辙曾经说过:“文者气之所形,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意思是说文章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人们思想的。学生在课文中感受到人文的熏陶, 内心情感逐渐有了积淀, 自然有诉诸于笔端的欲望, 所谓“积多于内, 而后发之于外”。

中学生大多怕写作文, 其原因是在写作文时, 他们往往“无米下锅”因而致使最能培养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作文恰恰在培养和训练着弄虚作假、情感苍白的一代公民。所以应让我们的学生在人文情怀的驱动下, 抒发“性灵”, 让作文成为生命的乐章。

“我手写我心”习作练习可成为学生抒发人文情怀的桥梁。

1、以周记形式, 沉淀情感。

如在教学亲情篇后, 让学生也拿起笔写一写自己的“心曲”。学生无须经过苦思冥想下笔而成文;或写自己的亲朋好友;或写自己读文后感想;从自己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生活经历, 写出感人的习作。也有的同学另辟蹊径, 模仿课文中小小说的体裁, 象模象样地写起了“小小说”, 如:一个学生在《流泪的女孩》中, 写到一个随父母改嫁的女孩因受到继父的虐待, 在母亲死后绝望之际向法律寻求保护的故事。小说文笔优美, 情景交融, 用满怀同情的笔触写下了对身处困境的同龄人的关怀、怜惜, 人文情怀可见一斑。

2、随笔形式, 抒发情感。

审美的表达需要是学生文学化写作的内驱力所在。任何人都有审美的内在需要, 也有表达的需要, 这就是倾诉, 从而展示对美的理解与品味。如:学生在品读文章句段时有所感, 有所悟, 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将自身的审美理解、感受、品味、理念表达出来, 学生可采用比较自由的随笔、日记形式把自己的“灵感”记录下来。久而久之, 这种随笔也便成了优质的习作素材。

人文精神不能经“灌输”而来也不是靠“训练”获得, 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感染, 让学生在文词中感悟;在“留白”的自由空间里畅所欲言;尽情发挥其情感所至。教师更要能及时关注学生思想中稍纵即逝的小火花, 人文精神就处处可见, 随时而行。

参考文献

《现代语文教学论》

上一篇:舞台论文下一篇:剪辑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