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与人文魅力

2024-09-19

语文课堂与人文魅力(精选9篇)

语文课堂与人文魅力 篇1

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之中的学习, 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就成为这一方式能否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 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 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如我在教《番茄太阳》这一课时, 当我一板书出课题后就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番茄和太阳有什么关联?“番茄太阳”作为课文题目为什么要加上引号?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同学们经过一番阅读与思考、讨论与分析, 他们很快就有了答案。有的说:“番茄和太阳形状上都是圆的”;有的说:“它们的颜色都是红的”;有的说:“在爸爸的眼里是把太阳比作番茄, 所以要把题目加上引号”;有的说:“在盲姑娘的心中番茄就是太阳, 所以要加上引号。”最后, 我适时点拨:“在作者‘我’的眼里‘番茄太阳’像什么呢?”结果大家都抢着回答:“就像盲姑娘的笑脸。”通过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探索的欲望。同时, 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再现课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 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 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 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 进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处理教材, 甚至对现在的教材内容加以适度补充或重新组合, 活化教学内容, 缩短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距离,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首先是教材资源。新教材给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 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如我在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 搜集了以往学过的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 抓住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课堂上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课后要求学生搜集其他的送别诗拓展知识面, 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十分高涨, 效果非常好。其次是生活资源。生活中处处有教学资源, 如在教学公益用语时, 先是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事———城市美化, 交流在马路上随时能看到的各种类型的公益语言, 谈谈这些语言的共同特征, 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公益用语, 并选择部分设计优秀的用语推广到公共场所。再次是网络资源。网络把世界缩小了, 在课堂上轻点鼠标, 就可以发现大量有价值的资源。我在教“海底世界”时, 在搜集到的众多海底生物、矿产的图片、课件中精选了一部分, 使得从没见识过大海的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 甚至使见过大海的学生也产生了新鲜感。

语文教学担负着语言技能训练、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等多重任务, 语言技能原型训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因此, 要构建有效的课堂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要落实知识点, 抓准精练点, 促成调动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动性, 形成技能技巧, 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 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我们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而会听说读写应该是语文课的“保底工程”, 也是学生成长中的坚实塔基。

学生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但是仅仅简单地强调基础知识显然是不够的, 还要考虑能力结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传统的春游、秋游是使学生非常激动的活动, 但是有些教师年复一年地在活动过后布置学生写游玩的感受, 学生总是老生常谈地应付老师, 这样的作业其实已成为了“鸡肋”。一次秋游, 我在前一周布置学生收集古人描写秋天的成语与古诗词, 要求每人至少会背5首诗词、10个成语, 且多多亦善。在秋游那天, 教师和学生围坐在草地上, 举行了“秋色赋”的成语接龙、诗词背诵接力比赛, 由于有了先前的准备, 学生个个兴致盎然, 思维敏捷, 说出了“春华秋实”、“一叶知秋”等30多个写秋天的词语, 背出了《山行》、《暮江吟》等20多首写秋天的古诗词。最后我作总结:“在每个人的心中, 对秋天的感受各不相同, 只要你用心去感受, 每个人都会有最真、最美的体验, 请以‘秋的私语’为主题写一写自己的想法。”学生非常积极地投入到作业中, 有的用诗表达对秋的赞美, 有的用散文写自己在瑟瑟秋风中的淡淡惆怅, 有的用短小精悍的句子传递秋日丰收的喜悦。无疑, 这次作业是学生心灵放飞的思维园地, 是学生激情飞扬的语文实践活动。新课程十分强调“合作”的学习方式, 旨在为学生共同成长、相互促进提供交流与互动的平台, 在作业设计上也应该注重“协力攻关”。作业设计应注重学生本位, 才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全面潜能的开发。它将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苦恼与艰辛, 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作业能最大化地提高教学质量, 让有效教学大放光彩!

语文课堂与人文魅力 篇2

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其基本风格

1、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在余秋雨的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如苏东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绽发出更灿烂的文明之花。《苏东坡突围》中苏辙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苏东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2、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

3、还原历史现场,进行精辟剖析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秋雨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使得散文具有小说的强烈感染力。

二、独有的.特色展现出迷人的魅力

1、极具突破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散文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曾有人称之为“小品文”。写作学科给散文所下的定义是:散文是指以记叙、抒情、描写为主要方式的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

2、极有创新性。从艺术上考察,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对当代散文美学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1)作者所选取的景观或物象都曾参与了作者主体的精神建构。比如“牌坊”、“庙宇”、“江南小镇”等;(2)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结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3)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掩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面卷。

3、极具独到性。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同时而来的是人对大自然的改造与征服已极尽最大限度,即大自然在今天基本上已是人化的自然,人们对之至少在心理上已不如过去那么陌生,而是相当熟悉。因此,古人在探索大自然奥秘时所特有的那份新鲜、惊奇、困惑、激动在今天基本上已不复存在。

3、极具美学性。余秋雨散文的主题似乎又并不复杂,但这是一个对于中外古今一切优秀的人文遗产都曾经作过全方位地、深入地体察与辨识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学者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往的游记偏重于临摹自然山水的外在形态,再挤逼出一两点主体感悟的表达程式已相当陈旧,再也激不起读者的审美兴趣。诸如此类,均使得今天的游记越来越不好写了。因此,必须另辟蹊径,而余秋雨的探索,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经验。这就是,突破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将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比如《庐山》、《贵池滩》、《青云谱随想》,作家在这些地方的游览过程已不重要,也无意全面摹拟那里的具体风光、景点,而侧重关注那里的文化形态。

三、结语

构建人文课堂, 焕发语文魅力 篇3

一、人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情感的课堂

“文章不是无情物”这一句话深入每个语文老师的心理, 其含义是文章具有其价值性。老师在课堂上凭借强烈的感情才能够感染学生, 达到让学生们震撼的效果。因此, 要想构建人文课堂, 焕发语文魅力, 就要及时改正传统的教学模式, 而教学模式的改变可以源于学生们之间的谈话, 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 教师就能发现学生的学习动向。通过一次与学生课间的谈话与交流, 一个同学说:“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没有意思了, 教师什么时候才能够上真正的语文课呀?”“是啊, 老师已经没有原来的激情与幽默了。”从与孩子们的对话中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现在语文所存在的弊端。孩子们对教师失望进一步激发起教师内心的情感。从此开始, 我做为语文教师需要无论经历了什么事情, 都要保持高涨热情对待他的工作、他的学生, 让孩子们真正体验到语文课堂的魅力, 不会让枯燥乏味的讲述充斥整个语文课堂, 孩子们也开始了他们的情感旅行, 使得教师和孩子们能够一同感受到语文世界的精彩内容, 感受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与思想波动。《长相思》中大家感受到了主人公内心的悲凉;《小音乐家杨科》勾起了大家的同情;《快乐的节日》愉悦了课堂气氛;《圆明园的毁灭》激起了大家的爱国情感;在《燕子》中闻到了春天的气息;《黄继光》让大家肃然起敬;《丝绸之路》让大家自由畅想;《天净沙·秋》透出一股悲凉的气息……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情感就等同于肥沃的土壤, 将知识播撒在土壤上。”在新模式的语文教学中, 文字再也不是枯燥乏味的符号, 课文也不会让学生们感到无趣, 早已转化成开启学生内心世界的钥匙;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 大家与文字产生激情, 直敲学生的内心, 使得学生内心波涛澎湃;大家与作者进行“面对面”交流, 认识到生命的高度以及意义。

二、人文课堂应该是体现互动的课堂

语文课需要融入活力与生命力, 在与文本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经过实现进一步延伸, 让学生与教师以课堂为平台进行交流与互动, 展现出语文的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会经常看见孩子们热烈讨论的情景, 学生们的内心在进行交流与碰撞, 课堂变得更加地具有活力。北师大肖川教授对于课堂的描述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 质疑问难的场所, 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作为园丁的教师, 应该用心去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高质量的语文课堂需要整体的气氛, 每一个人都能够展示个人的成长, 通过老师的简单指引,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变化, 激发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中, 表达个人的情感, 携手打造一个新时代的语文课堂。

三、人文课堂应该是融合生活的课堂

语文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由此可见, 语文教育与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生活让大家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生活中所学到的知识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技能, 若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语文的价值将得以升华。一个精彩的世界离不开精彩的生活, 更加呼唤语文教育的精彩。

下面给大家举一个教学片断:教师想让同学们深化对喷泉、雕塑、音乐厅、花坛、草坪、林荫道等词汇的了解。老师首先假设一个教学情景, 通过老师的问答让学生们将以上词汇连接在一起形成如下的对话:为了让老师从疲惫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学生们觉得带老师去音乐厅听音乐, 看看花坛里美丽的花朵, 在林荫小道上散步, 听听小鸟唱歌, 陪着老师看着喷泉喷出各种各样的颜色。

这个教学片断, 教师都会认为这个创意非常好, 同时也可以借鉴相关的教学经验, 在学生们接触新的词汇时, 很少会出现这么精彩的句子。这个教学方式活跃了气氛, 充满人文的色彩。语文课堂不仅仅是语文学习, 也应该吸取生活中的知识, 将学生们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课堂中应该进行频繁地交流, 让生活激起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动力。

如何让语文课堂展现魅力 篇4

(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或是一件东西感兴趣,我们就会想尽办法去了解它,甚至想拥有它。学习语文亦是如此,如果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便能产生强烈参与意识,把学习语文当做一件快乐的事,学习效果自然会好;反之,如果没有兴趣,就会厌烦它,排斥它,学习效果固然就差。因此,让语文课堂展现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学习兴趣

激发

教学

学生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永正说:“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一种精神的需要。”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进他们的求知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对语文学习有兴趣,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事,乐此不疲,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反之,如果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就差。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如何让语文课堂精彩万分,展现魅力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提高学习兴趣

一堂课的精彩往往从导语开始。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导语设计和运用得好,不仅能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迅速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和教学重点,甚至在导入的过程中就能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从而创造出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师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我十分注重一堂新课的导入环节。采用不同形式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秋天的雨》这一课时,我采用的是音乐导入法,根据学生爱唱爱跳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欣赏他们熟悉的儿歌《小雨沙沙》,设置悬念,让他们想象下雨时的场景,从而让学生想去了解课文内容。在上《盘古开天地》这一课时,我采用的是谈话导入法,先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盘古是谁吗?以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盘古醒来后宇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然后引出课题。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充满了神奇色彩,学生听后立刻对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自己寻找答案了。此外我还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如讲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故事,这样既能丰富课文内容,又可以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另外还有诵读导入法,画图导入法等等。实践证明,巧妙地设计好导语能为上好一堂课打下基础,活跃课堂氛围。

二、开展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小学生一般好奇、好胜,乐于表现自己。我们要抓住这一特点 展各种竞赛活动,给孩子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与愿望,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也正如卡耐基说过“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影响人,就是激起他的需要,并让他知道怎样去获得”。一个人的语言学习兴趣是一种以精神需要为基础的认知情绪,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就要在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教学法。如游戏法。从而引入一些课堂组织方式,让学生动口,动脑,活动起来:如竞赛、猜谜、画画、表演展示、配乐朗诵等等。比如,在《爬天都峰》这一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要学生自编自演,先在小组内角色表演,然后进行小组比赛展示,并给表演最精彩的小组颁发一些奖品。在整个环节,学生们都表现得异常活跃,主动、兴奋。不时听到一些笑声,讨论声,争辩声。这个设计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使他们的组织、演讲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把语文的学习融入到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三、利用教学演示,为课堂增添色彩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不丰富等原因,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叙述,是无法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的,这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影响学习的进程。这个时候,我利用教学演示,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向学生展示事物的特点、形象、发展变化等,突破时空的限制,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我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歌曲《踏浪》,接着又让学生欣赏几组西沙群岛的图片,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感受西沙群岛美景。见同学们被西沙群岛的景色深深吸引后,就对大家说:“是呀,这么美的景色令人陶醉。那么,我们今天一起走进我国的南大门,亲自感受这如诗如画的海上风光吧。”接着,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后,我还让学生搜集西沙群岛丰富物产的图片、资料,给自己的父母介绍西沙群岛,也让父母与自己共享美丽的西沙群岛,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教学演示的运用,拉近了学生的生活距离,代替了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用赞美的语言活跃课堂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多方面的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增强学习兴趣。我经常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如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词语接龙、成语游戏、写字比赛、猜谜语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在成功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如教完《陶罐和铁罐》一课,在要求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的同时,举行故事会,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完《听听,秋的声音》、《望天门山》等课文时,举行诗歌朗诵会,让同学们把自己最喜爱的诗歌诵读出来大家共赏,并表现自己的才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看到光明的前景。这样做,学生从中得到心理上满足,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语文活动的开展,学生们看到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听讲、作业、练习这简单、枯燥的过程,而是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另外,我时刻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有时,我对学生的某个行为或某个方面取得的进步特别满意时,还可以给孩子一个特殊的奖励,如加分、颁发奖品、给他某一特别的权利等等。“好极了!”“我为你自豪!”“棒极了!”“真是不可思议!”“精彩极了!”这些美好的话语,我会毫不吝啬地献给学生。

语文教学与人文魅力 篇5

一、创设情境, 让语文教学还原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的教不是为了学生教, 讲不是为了学生讲, 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这其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话就像一口清泉。比如:我借用《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让学生续写乌鸦和狐狸再次相遇的情景。如果写乌鸦衔着食物又遇到狐狸, 狐狸再施计骗乌鸦的食物, 乌鸦接受教训, 没再上狐狸的当。这样学生对情节已滥熟于心, 没有新意。所以我在课堂上, 把学生分成两组, A组扮演乌鸦, B组扮演狐狸, 黑板擦做道具, 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表演课本剧。结果故事的结尾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当B组扮演的狐狸再次骗A组扮演的乌鸦口中食物时, A组同学抒发了一下自己觅食的艰难过程, 于是没有再听从狐狸的奉承, 而是一口吞下寻得的食物, 没想到咽下食物后却感到腹中疼痛难忍。原来, 它捡到的是因环境污染而即将死去的鱼。A组同学明白后叹道:“没想到这次上了人类的当。”这样来讲述, 反映的是现实中环境污染的大问题, 就赋予了课文以新意。结合生活实际, 还原生活本色, 也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懂得保护环境对维持生态平衡有多么重要, 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再比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 首先抛出趣味性的问题:“出现在小女孩眼前的幻觉美不美?”“小女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幻觉?”。接着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孩子们听, 创设了良好的情景, 让学生们自己去想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饥寒交迫直至冻死街头的情景, 同时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以自己的幸福生活和小女孩的悲惨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感受到了自己生活的幸福。

二、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生活、再现生活

受应试教育及功利主义的影响, 语文教学形成了僵化的静态的学习方式, 学生接受的是单一的机械训练, 缺乏生活经验对学习过程的参与, 所以语文教学要增加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课文中有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 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 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 但又往往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 教师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 让学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深入生活, 拓展思维空间, 理解课文, 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 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如教材中有许多关于长征的课文, 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长征的书籍, 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 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 深刻理解革命领导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

三、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 培养实践能力

语文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因此, 我们要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中, 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同现实生活相联系。如在学了《只有一个地球》后, 为了让学生对环保状况、环保知识了解得更深刻, 就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 鼓励学生到工厂、农村、环保等部门去参观、访问, 也可以到图书馆借阅相关的报刊、杂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当今世界处于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我们还应该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从网上有针对性地查找自己所需的材料, 合理利用图书、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一系列的语文课程资源了解当今的环保现状及环保实施情况等。在调查研究中, 学生被一连串惊人的数据震撼了。于是, 一份份加强环保意识的倡议书、一张张反映环保现状的手抄报、一幅幅情真意切的环保标语孕育而生。此时, 学生的主体人格、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发展。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 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 如学了《鸟的天堂》课文后, 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 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还可以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 宣传等实践活动。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 如参观访问, 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 等等。另外, 只要能留心, 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通过这样的练习, 培养了学生思考生活问题、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 真正沟通了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四、展示生活亮点,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彰显人文魅力 演绎生命课堂 篇6

一、挖掘人文内涵, 构建生命课堂

现行数学新教材中蕴含有相当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人文财富”。因此, 我们教师要善于发掘数学文化中的人文价值, 加强数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在传授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 加强对学生求真求实、勤奋自强、开拓创新的科学人文精神以及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 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的美, 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奋发进取教育。

例如, 通过介绍古今中国数学家对世界数学的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使学生认识到我们伟大祖国在数学上对人类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来激发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成就感, 增强他们为国家富强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此外, 教材中充满了辩证主义的思想, 教师可以通过揭示这些矛盾的概念的内涵, 向学生渗透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很好教材。

从现代课堂视角看,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 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课堂上, 教师要发挥独特的人格魅力, 用自身的人文蕴涵去滋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使学生感受到教学的人性美, 受到“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熏染。例如在教学完10以内的加减后,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设计了“为迷路的小鸽子找家”的游戏, 请学生将算式与相应的得数连起来。孩子们兴趣很高, 很快帮助迷路的鸽子找到了家。

通过这个游戏, 不仅使本节课的内容得以提升, 还巧妙地将“教书 (知识) ”与“育人”结合在一起, 将人文性有机地渗透到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去, 让数学课堂流淌着浓浓的人性。这样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对高尚的道德生活与丰富的人生的体验, 使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二、重视学生体验, 构建生本课堂

课堂是生命的动态过程, 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最精彩的是学生富有个性的体验。

例如在执教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一课时,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景:请一个小组里喜欢音乐、美术的同学和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的同学到讲台前站队, 引出“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的同学该站在哪里”的问题, 在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的同时渗透交集的思想,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接着通过例1的统计表学生可以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 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 但实际上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却不是17人, 再次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并通过这种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统计的人数比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多3人”的心理需求。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统计表中的前三位学生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 所以是重复的, 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此时, 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用图示的方法表示这两个课外小组的人员组成情况, 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四人小组可以商量商量, 商量好的可以尝试着合作画一画, 看哪个小组的设计既能说明问题又美观。”通过讨论、交流、分析, 同学们一致认为用圆圈表示参加语文、数学小组的同学比较直观, 教师随机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紧接着教师又设疑:“想一想, 怎样能清楚地表示出有3位同学既参加了语文小组, 又参加了数学小组呢?”学生纷纷说:“老师, 你把两个圈拉到一块儿。”教师故作不解地随手将图改为“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两个集合圈相交。此时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老师, 老师, 再往一块儿拉, 让它们有一部分重叠”。“老师不明白你们的意思, 谁能到黑板上画一画?”这时生3迫不及待地跑到黑板前面, 随手画出了有重叠部分的两个集合圈, 尽管他画的线条不是那么圆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教师主动为学生搭建“体验学习”的平台,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 通过实践操作、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 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因而学生“创造”出了用集合圈表示两个集合及它们的交集, 并初步体会了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获得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重要的是体验和学习了数学的思考方法和数学的价值。因为有了体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用大脑思考, 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手去做、用心灵去感悟, 这已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 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生命成长的需要。

三、凸显人文关怀, 构建生态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这就要求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重视激励的作用, 保护孩子智慧的火花, 给孩子思考、辩白、申诉的机会, 用孩子喜闻乐见的表扬、奖励办法造就一个个个性丰满、情感丰富的完整生命个体。

例如, 苏教版六年级《认识比》中, 当教学比的意义后教师质疑:“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一个学生说“比的后项可以是0。因为我们在球赛中就见过比的后项是0的情况”。另一学生马上反对说:“比的后项不能是0。”第一个学生仍坚持自己的意见“那比分牌上的4:0, 它的后项就是0嘛”。又一学生反驳道:“从比的意义可以知道, 比与除法有关系, 比的前项相当除法中的被除数, 比的后项相当除法中的除数, 在除法里除数不能是0, 所以, 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第一个学生尴尬地坐下了。这时教师充分肯定答对的学生, 同时也感谢回答错的同学:“因为他的错误, 引出了‘比的后项能不能是0’的辩论, 通过辩论让我们全班同学都进一步理解了比的意义。我们是不是该把掌声送给他?” (掌声响起) 第一个学生尴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腰板挺得直直的, 一直很认真地听课……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对学生的关注不仅仅锁定在知识技能的表现上, 更重要的是把视角停留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上, 以平等的态度去信任每位学生, 尊重每位学生, 鼓励每位学生, 精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正是有了这样人文性的包容与点化, 学生才愿在数学课堂中自由地伸展童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数学课堂上, 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什么?应当使他们有怎样的收获?我想, 除了让他们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外, 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 使数学课堂彰显人文魅力, 演绎生命的灵动!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看出, 数学除了固有的知识性、工具性、客观性的特征以外, 本身还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性、思想性和情感性。数学教育留给学生的, 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智慧的开启, 还应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人文内涵, 构建生命课堂;重视学生体验, 构建生本课堂;凸显人文关怀, 构建生态课堂。

关键词:人文魅力,学生体验,生命课堂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马云鹏.新课程中教师学科教学培训教材 (小学版数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语文课堂与人文魅力 篇7

关键词:语文课堂,点评,语言艺术

语文作为小学教学重要的课程之一,是语言艺术的根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需要语文教师注重课堂语言点评,发挥课堂点评语言的艺术和魅力,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效果可能会相差二十倍。

一、语文课堂语言点评的无效现象

(1)点评语言直白单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直白单调的语言点评造成课堂沉闷,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有些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往往只用简单的“回答正确”“好”“不好”来回应,有时甚至没有点评。还有人常把口头点评语言用在课堂上,如“哦”“好吧”“那么”“好像是这样”等不标准的点评语言来应对学生的回答。这种单调苍白的点评不仅不能激励学生,学生无法正确理解老师的意思,还会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产生课堂应付的学习态度。

(2)简单的语言激励。随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转变,对学生采取鼓励教育。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你回答得很正确”“你的发言很棒”“你很聪明”等点评语言,但是对于学生如何正确,如何很棒,如何聪明,教师并不给予具体说明。这种简单的激励,可能初始阶段会对学生有一定激励作用,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感到麻木、枯燥,激励作用慢慢淡化。老师不将学生的回答作以细致分析,导致学生对答案没有明确的认识,对问题不能进行总结和归纳,对知识的掌握模糊不清。

二、语文课堂语言点评的艺术和魅力

(1)真诚的语言点评,课堂情感升温。教师在语文课堂给予学生的真诚的点评,可以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拉近师生距离,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会更加积极。

慧敏是一个乖巧、内向的女孩,她很喜欢语文,但在课堂上从不举手发言。一次提问中,老师发现慧敏的手举得很低,头也不敢抬。于是老师趁这个机会请她发言。慧敏表现得极为紧张,声音非常小。老师微笑着说:“慧敏,老师和同学都很想知道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是现在只有我和你身边的同学听到了你正确的回答,后面的同学肯定也很想知道,你可以大点声音告诉他们吗?”慧敏在老师的鼓励下大声地再次回答了问题。老师点评说:“谢谢慧敏同学,回答很精彩,问题分析得很到位,老师也是这样想的。”有了这次经历,慧敏在课堂上的发言变得主动积极,成绩也提高了很多。

(2)鼓励启发的点评语言,课堂充满活力。鼓励启发的点评语言,能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使课堂充满活力。下面是课堂教学案例的片段,课文是《三顾茅庐》。

学生:如果没有刘备的再三邀请,诸葛亮是不是就不会帮助刘备打天下了?

老师:是啊,诸葛亮是不是太会摆架子了,跟你们似的,要老师问三次才会告诉老师答案,看来你们跟诸葛亮一样聪明啊!

(同学笑了起来)

学生:刘备为何如此欣赏诸葛亮,诸葛亮真的那么厉害?

老师:你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其实从现代科技来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而在古代,科学是不被多数人懂得的,所以他被称为“神人”。刘备跟诸葛亮是患难兄弟,是朋友,同学们是不是也很乐意帮助自己的朋友呢?让老师看看你们的朋友在哪?

(同学们都牵起朋友的手)

(3)幽默的语言点评,课堂气氛活跃。幽默展现了教师的个人魅力、智慧和能力,是一门教学艺术。幽默的语言点评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幽默的点评还能化解尴尬,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通过幽默的点评,轻松帮学生走出困境,维护他们的自尊,保护他们敏感的心灵。教师不仅担任传授知识的责任,也负有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小学生对教师有畏惧之情,害怕在老师面前犯错误而躲避老师,对老师的提问也总是小心翼翼。教师应该与学生拉近距离,成为他们的朋友,幽默的语言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从而增强学生对老师的喜爱之情,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4)生动贴切的语言点评,课堂深情满满。生动贴切的语言点评,可以将教学内容引申到实际的生活中,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还能让课堂深情满满,给予学生适当的情感教育。下面是教师讲授课文《第一次抱母亲》的课堂点评片段。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母亲为何能以80多斤的身体去承担100多斤的负重吗?学生:因为母亲要照顾家,对子女的爱让她变得有力量。老师:是的,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所承担的实际上是支撑起了整个家。老师:请同学想想,歌颂母亲的诗词有哪些?学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老师:明明同学读得很有感情,你对母亲有什么想要表达的话吗?学生:我想对妈妈说,我爱她!老师:同学们把想对妈妈说的话都写在一张纸上,拿回去给妈妈看,好不好?

三、结语

语文课堂与人文魅力 篇8

一、引导美, 展评价语无形之魅力

王崧舟老师说:“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必须有四大支柱的坚固支撑: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语文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 (1) 是的, 正是由于王老师高超的教育智慧使得他课堂上的评价语都是如此润物细无声。如他在执教《枫桥夜泊》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当上课伊始, 老师让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 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 老师开始在在巡视中插话“这个同学在一边读一边划, 这说明他已经把感觉落到诗上了。”学生开始勾画了, 这时老师继续引导“有些同学不仅划了而且写了, 说明他又有了自己新的想法”。

这是多么巧妙、多么自然的学法指导。也许在这之中有学生并没有动笔勾画, 有学生也并未意识到要进行批注, 但经过王老师的不经意引导, 几乎所有学生都动笔勾画起来。可想评价语并不是要求老师的评价语有多么的优美, 而在于老师的语言是不经意, 但又处处布满玄机。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啊!也许对于学生来说;一切优美的、含义深刻的教学用语皆情语!正是老师这巧妙而又自然的设计, 才有了学生对学习方法更好的掌握, 语文课堂也才充满了人性美!

二、点拨美, 显评价语巧妙之魅力

老师的循循善诱是引导学生由错误走向正确的重要导向。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2) 点拨考验老师的教学智慧, 老师的点拨点从哪里出发, 学生的思维点就在那里生根。点拨是学生理解重难点的关键, 以王君老师执教《爱莲说》为例:

王老师的点拨层层深入, 步步为营。先是用解释的方式引导学生细品“独”字, 并联想到“独立寒秋”, 以此来打开学生想象的思维;然后点拨比较“隐逸者”与“花之隐者”的不同;最后肯定学生的发现并总结, 这次不仅总结了讨论的主题, 而且顺势追问:“在周敦颐眼里, 陶渊明是美的, 但周敦颐认为谁更美?”不仅解决了牡丹和菊都是莲的反衬这一问题, 而且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一举两得。也正是王老师逐层深入的点拨才有了学生的豁然开朗, 拨开迷雾见蓝天的心境, 为后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诗意美, 现评价语多姿之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3) 马卡连柯也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不同, 效果可能相差二十倍。” (4) 而像诗一样的评价语, 我想没有哪位学生能抵抗得住这种诱惑吧!诗意语文的倡导者董一菲老师就有如此优美的、诗意的评价语, 让她的语文课飘荡着诗意的芬芳。以其执教的《边城》来看:

“我不仅欣赏你的这种敏捷的思维, 精彩的表达能力, 我更喜欢你的手势, 非常的感人。”, 这一连串真诚的、诗意的语言, 倘若是董老师的学生都会心醉于她美妙的语言, 感受到董老师评价语中弥漫着的浓浓的诗味。“平伯先生曾评价过《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说:‘痴’是情的最高境界, 于是贾宝玉被称为“情痴”。‘痴’之前加上一个‘娇’字, 这是翠翠独有的。”, 如果说娇痴是翠翠独有的, 那么对语文的“痴”, 对诗意的“痴”, 则属于董老师的。诗意的评价语会激起学生对语言锤炼的追求, 对语言推敲的执着, 对语言魅力的追寻, 对语文美的寻觅。为了学生的语文, 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 请在课堂中多一些诗意的评价语吧!

四、互评美, 表评价语多元之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 (2001版) 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 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 是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题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5) 可是在有些课堂上学生的互评却是流于形式, 学生之间不敢讲真话, 但在李镇西老师的课堂上评价不仅是老师的, 也是学生的, 更是真实的。如其执教《沁园春·长沙》:

先让钟雪飞同学读课文, 显然这位钟雪飞同学在之前读了一遍课文, 但不是很好, 老师并没有因此而直接说出, 而是请另外两名同学再次朗读以让钟雪飞点评以此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可钟雪飞并未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 反而大胆的质疑了其他同学像念经一般, 这时另外的同学也站起来反驳“毛泽东的诗就应该抑扬顿挫”, 从而老师给予评价:你读的很认真, 但没有读出大气之感, 并让他再试一次。这一次有了大的进步, 老师给予了表扬, 并趁机表扬了另两位同学。真可谓是一个都没有落下!也许学生的互评、自评并不是客观的但绝对是他们心中最想说的, 互评的魅力也不在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吹捧和贬低, 而在于能让他们在评价中有所进步, 看到自己的不足。也需要老师及时的点拨引导, 也许正是李老师的那句“你读的很认真, 但缺少了大气”加上学生间的互评, 多元性的动力, 才有了后一次钟雪飞的巨大进步吧!这也让我们深思:即使在互评中, 老师也不是旁观者, 而是助力者。

五、幽默美, 示评价语多彩之魅力

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能用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它能促使师生和谐, 创造美好的课堂环境。国外把幽默感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好坏的标准之一, 可见幽默的评价语至关重要。蒋军晶老师的课堂总是生动活泼、欢声笑语, 如《文成公主进藏》疑问:

这是一堂借班上课的公开课, 蒋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一下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调动了本身严肃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感受到了他的和蔼可亲, 也让孩子们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勇于发言。“老师不会的你们要帮帮老师”, 这样的语句完全置老师与学生平等的地位, 在接下来老师专门空出一些连词及动物名称让学生帮他, 使学生记住了讲故事的诀窍, 后面环节让学生再次讲述课文的大概内容时, 学生纷纷举手, 不亦乐乎。可以说没有蒋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用语, 就不会有学生课上的踊跃发言。因此, 幽默的评价语是智慧的火花, 是思维的启迪, 是教学过程的助推器, 是教学的艺术, 也是使课堂温馨而不失灵气的灵丹妙药。

语文课堂与人文魅力 篇9

在开幕式上, 姚文俊先生致开幕词, 高建国局长致欢迎词。王文湛先生作了精彩的报告, 他分析了当今教育的现状, 特别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改革要从四个方面抓起:教育教学改革、各类教育发展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

王文湛先生接受许昌实验小学小记者的采访

王文湛先生作精彩报告

下午, 七十多岁高龄、神采奕奕的贾志敏老师带来了一节观摩课《爸爸的老师》和一场学术报告《学新课标教真语文》。贾老师仅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就演绎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 朴实无华的课堂告诉与会老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怎样真正教语文, 他高超的教学艺术、渊博的学识魅力令所有与会人员钦佩。随后, 陶继新先生作了一场报告《人文素养与经典语文课堂》, 指出经典对于个人成长、对于生命状态都有深远的意义, 带给与会老师深刻的启迪。

贾志敏老师执教《爸爸的老师》

陶继新先生作报告《人文素养与经典语文课堂》

5月10上午,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执教了《古诗:乞巧》《趣味语文:推敲》;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主任、语文教研员杨修宝老师执教了《母爱》, 并作了报告《专题日记、作文的探索与实践》。下午, 上海市魅力教师戴建荣老师执教了《揠苗助长》《静夜思》;全国优秀青年名师丁慈矿老师执教了《对课》, 并作了报告《情趣是怎样炼成的——诗词教学举话》。

吉春亚老师执教《趣味语文:推敲》

杨修宝老师执教《母爱》

戴建荣老师执教《揠苗助长》

丁慈矿老师执教《对课》

5月11日上午, 全国优秀教师、著名特级教师虞大明执教了《麦哨》《桂花雨》,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作了报告《理想的课堂与有效教学》。

虞大明老师执教《桂花雨》

陈大伟先生作报告《理想的课堂与有效教学》

一节节精彩的课堂、一场场厚重的学术报告拓展了老师们视野, 点燃了老师们的智慧。

闭幕式上, 孙章存先生作总结讲话。他重申了此次活动的意义, 感谢许昌实验小学细致周到的服务, 特别是此次活动邀请的名师专家展示了不一样的风采。他们人文素养深厚, 在课堂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信手拈来。他们不断创新, 经典课堂就是要不断完善、改革, 课堂才会达到完美的程度, 只有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 在语文教学上才有新高度。向学生学习, 重新认识儿童、发现儿童、激发儿童的潜能。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 首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立志做学生喜欢、幸福的老师。方向是不竭的动力, 要规划好人生、教师生涯。要用爱心铸就辉煌, 爱语文、爱学生, 让课堂成为人生价值的舞台。要坚守、执著, 要不懈努力, 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上一篇:温室设施下一篇:流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