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教育

2024-05-23

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教育(共12篇)

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教育 篇1

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常体现在语文课堂的人文思想中, 教师应遵循规律, 与时俱进, 努力提高与发展自身的素质, 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的意识, 让具有文化个性的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和真善美的熏陶。

关键词:语文课堂,人文教育,教师转变

走向课改深处的语文课堂, 应是变“教师强加体验”为“学生亲历体验”, 变“讲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 变“课堂权威”为“课堂民主”, 让具有文化个性的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和真善美的熏陶具体来讲, 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的人文性内涵。

一、和谐相处, 认清新时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课改背景下, 课堂应体现师生和谐相处, 教师要保持民主、平易、谦虚的态度, 尊重学生的意愿, 注重他们自身的体验与感受。

如, 我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咏雪》这一课时,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 并问“如果你是老师, 你会如何让同学们感受把雪比作不同情状的不同之处呢?”以下是学生在课堂表现的精彩片段:

片段一:生A准备了盐粒, 想要模仿“撒盐空中差可拟”对雪的形似描写, 让同学们了解到撒盐空中与雪花的相似度, 让大家更好地走进文本, 体会当时的场景。

片段二:生B居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努力收集了很多柳絮, 并且让全班同学参与进来, 把柳絮抛在空中, 让全班同学一起吹气, 营造出“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意境, 场面具有感染力, 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效果极佳。

我认为, 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更大程度地激发孩子投入学习的热情, 师生在这节课上能够和谐相处;彼此互换师生位置, 激活学生创新的火花, 人文思想在这一刻印在了孩子们天真的笑容里。

二、教学相长, 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相长”是古人对师生关系的描述, 更是对教学方法的探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是一种立足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活动。

如, 在教学七年级《童趣》后, 我对学生说:“同学们, 我们在这首短篇文言文中看了孩子们眼中想象的景色, 可是, 这些只是出现在我们的课文中, 而我们在课堂上只能通过图片来感受, 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 利用身边有限的工具想象出更美的画面, 请到讲台上来展示。”此时, 我班各个学习小组就此展开了紧张的自主探究

男生一:将自己的座椅想象成骏马, 将讲台想象成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 做出自己如是动作, 时而策马扬鞭, 时而牵马漫步, 让我们仿佛置身在了“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好意境当中。

女生一:将书本想象成琵琶, 做出弹琵琶的动作, 并且自己配乐, 口手并用, 构思巧妙。结束时还如江南女子般, 轻柔地做出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动人的姿态, 让人惊叹不已。

……

在这节课中, 孩子们能充分利用自主的想象, 营造出不同的童趣, 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景,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三、博学敬业, 提升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是杂家和百科全书, 成为“杂家”是对语文老师提高综合素养的形象概括。

如, 教授《赤壁》这首诗时, 我从历史和地理的不同角度, 详细地分析了赤壁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从历史的角度说, 先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 介绍了作者、历史背景, 然后谈起因赤壁之战改变的历史局面, 六万孙刘联军击败曹操80万大军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并且引申出刘备如何联合孙权及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经典典故, 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从地理角度说, 赤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 湖北省境内, 沿江而上, 可通湖南洞庭巴蜀之地, 经武汉东下可达苏杭, 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并且还分为文武赤壁, 文赤壁以苏东坡《赤壁赋》而名扬天下, 在湖北省黄冈市境内, 而武赤壁则在湖北省赤壁市境内, 便是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的地方。 (另补:“赤壁之战”和《赤壁赋》为同一个地方。)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教师要通过阅读实践, 更新教育理论, 优化知识结构, 增强创新能力。要适应教学需要, 协调师生情感, 把人文精神内化吸收, 把人文关怀渗透到语文教学全过程。

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教育 篇2

通过学习冯建军教授的《生命与教育》第二章“生命在教育中的失落与反思”,我深有感触:当前我们学校教育过于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忽视了人文教育,其原因是目前功利主义教育和唯科学主义教育盛行。功利主义教育使社会、家庭、教育者在对待孩子教育的评判标准上达成了惊人的一致性: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人”,而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将来的“材”和 “器”。社会评价教育是否成功往往注重毕业生是否能掌握一定的技术,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所以现在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中国的当代教育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家庭评价教育是否成功往往注重孩子能否凭借一技之长来该变生存状态,诸如某某人家小孩考取了清华、北大,某某人家小孩现在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几十万;教育行政部门评价一个学校教育是否成功往往只注重学校的升学率如何。这一切导致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使教育成为社会需要的工具,导致了人性的虚无,导致人本体性的存在价值完全被抹杀,导致目前社会道德水准和人文精神的急剧下降。即使现在学校教育中普遍被公认的人文学科,诸如语文、历史等学科的教学也已经严重脱离人文的轨道,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学校教育重视人文教育迫在眉睫。作为学校人文教育最重要的学科——语文学科,它承担着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任务,更承担着传递文化、陶冶人性、建构人格、唤醒灵魂、促进生命个体成长和完善的重任。因此,改变只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而忽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这一现状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自己对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谈一些语文教学重视人文教育的不成熟的想法。

一、立足课堂教学,挖掘人文教育的元素

1、挖掘教材的人文性元素。

语文教材是学生成长的导师。我觉得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单元编排就非常重视人文性,而淡化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有利于我们教师帮助学生从一个单元的学习中领悟诸如尊重生命、珍惜真情、弘扬个性、关注民俗、积极进取等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新教材中这样的课文比比皆是。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命的意义》、季羡林的《幽径悲剧》、莫怀戚的《散步》、刘心武的《错过》、刘绍

棠的《本命年的回想》等等。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好的语文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2、重视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以现代文学“鲁郭茅,巴老曹”六大家为例,他们的作品命名和笔名的选定,就是中学生人生教科书。譬如:《呐喊》、《子夜》、《雷雨》等作品集的命名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和象征符号;范仲淹、欧阳修少年时的磨难铸就他们高尚的情操,诸如此类的人文资源,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学习必要的文学常识,了解相应的写作背景,为学生阅读名著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文学背景,有利于他们在课内课外更好地鉴赏和品味文学名著,掌握作品中的相关内容和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

3、培养语言感悟能力。

人文教育往往贯穿于认知教学中以体验感悟主要活动的教学环节中,所谓“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我们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结合相关历史、社会背景,在对文本的解读中去品味经典范文,在细嚼慢咽、反复吟咏中,体味、玩赏语言。学生只有对语言这个工具掌握好了,才能有助于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才能使人类文明的精华流淌到学生的心田,进而塑造学生心灵,哺育学生成长。

二、重视课外阅读,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读书上,读古诗读古文,读时文读名著,读传记读人生。真正感受文本,感受语文。

1、诵读古诗词。唐诗宋词中,爱国精神、民族气节、友好和睦、忧国忧民、建功立业、坚持和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和投降、英勇献身、安邦治国、鞭挞黑暗、同情人民、蔑视权贵、追求自由、乐观豁达、热爱自然、珍重友谊、珍惜时间、人生哲理、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等,这些思想精神,与学校的德育内容是一致的。学习唐诗宋词能让学生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感化。

2、关注当代名家名作。当代作家如贾平凹、莫言、叶辛、余华、苏童、刘震云、史铁生等,大都显示出大师或准大师的手笔。他们的一批代表作品,视角独特,主旨深邃,语言鲜活,是不可多得的人

文景观。近年中高考选用了许多的文质兼美的散文、随笔等作为阅读材料,这些作品关注人文,颂扬善人、善行、善事、善德,崇尚美、热爱美、赞扬美、追求美„„因此,语文教学应贯注进文学的当代性,树立当代意识。同时,更重要的是将当代文学更多的引进到语文课堂,援引当代文学的例子,用这样的语言活水,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鉴赏能力。

3、广泛涉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除感性的文学形象的潜移默化外,还须拓宽视野,阅读纯文学以外的书籍。《标准》“附录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列出的书单,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作品、长篇文学名著、当代文学作品等,此外还提及“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推荐的倾向性是明显的偏重文学。缺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谓“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只能是残缺不全的。

三、密切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师生交往是学生人文精神不断提升的重要途径。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师生交往的本质就是教师的人文精神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激活、丰富、浸润的过程。教师是人文教育的设计者、组织者,在课堂内外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情感交流。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个性。绝不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总是以欣赏的、亲切的态度激励、夸奖学生,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具有人文精神。

将人文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 篇3

关键词:人文教育;渗透;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280-01

目前,许多学校在升学压力下,为扬长避短,过早地文理分科,且扬理抑文,许多语文教师也在高考平均分的逼迫下,以考纲为教学依据,教学内容教条化,教学方法单一化,强调技巧解答,直接影响了语文课的人文价值和文化品位。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的主渠道。

何为人文,人文就是对人的教化。它涵盖了政治思想性,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一切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因素。人文教育能否走进课堂,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自主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语文课应该让学生学到什么,收获什么?我认为除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力外,更要引导学生接受人文熏陶,让课堂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以此影响学生心灵和品德,为他们的人生发展打上精神底色。怎样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人文教育呢?

一、提倡合作学习,营造人文气氛

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合作学习可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在合作中提升自我,体验到在集体中的成功感,形成团队精神。它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形式多样,课堂上小组交流与合作是常用的一种。这种学习形式从寻找学习伙伴到同伴间交流,不仅可加强与他人联系,有机会使自己想法表述和反省,提高社交能力,且可使你聆听别人意见,做出适当评价,表现出尊重、肯定、赞许等。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品质。在小组中要明确自己责任,配合,支持,理解他人,协同完成任务,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还有利于多边互动,使每个人获得平等参与机会,利于照顾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挖掘教材道德因素,塑造高尚人格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课程中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感人的故事,精妙的哲理,振奋人心的壮举,气壮山河的诗篇等,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培养审美塑造学生高尚人格的最佳材料。所以语文课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怒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让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热爱国激情;“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激发着学生的忧国忧民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的作品中的良好品质和伟大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必将成为其自觉不自觉的模仿楷模。同样,课文中许多文学形象的优秀品质,会给学生以真善美的熏陶和启迪:蔺相如宽宏大量,先国家之急而后己;苏武啮雪吞毡,富贵不淫;信陵君礼贤下士,救人于困;苏轼面对厄运旷达超脱;巴金坦白,勇于认错;海伦凯勒坚强乐观,积极进取。当这些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时,学生自然会肃然起敬,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高尚的人格。课文中的说理文也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论语》教导学生知礼仪,以天下为己任;《孟子》告诉学生保持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气节,如此等等。

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各种道德因素,让学生感同身受,学生定会受到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动力,塑造高尚人格。

三、因势利导,渗透人文关怀

语文教材中许多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在学习中只要教师因势利导,适时联系学生实际和学习状况,联系学生生存环境和当前社会实际,抒发感慨,发表议论,展现教师人格魅力,学生就会有所领悟,获得思想启迪,形成一定的情感价值观。教授《伶官传序》总结课文时我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读史可以使人聪明。苏洵从后唐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中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并总结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所以大家应常自加压力,自重奋起,勤耕不辍,不忽视细小事情。这样你的人生才会美好,前途才会光明。如果只图安逸,只图吃好、穿好、玩好,不想受苦,那你的人生将会是灰暗的,甚至是黑暗的,有时还会走投无路。”

这时有学生问:“老师,你有压力吗?”我笑着答:“当然有啊,老师的压力比你们大。校长天天给我们敲着警钟:‘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哪像你們,小病装大病,缺课,不想到校。”这时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就是。我顺势说:“同学们,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啊,不要小看这随意缺课,小病大养,这样会消磨意志,滑向懒惰,贪图安逸,酿成大灾啊。大家不应忽视小节,从小节做起,从自身做起。我们在座的同学中,许多人都很聪明,但就是被溺爱的东西困扰,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方向,才不得进步。比如,有同学很聪明好学,偶然被一个异性吸引,从此注意力整天集中在对方身上,结果学习一落千丈。有同学迷恋上网络游戏或网上聊天,从此逃课缺课,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同学们,学了本文你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吗?请说出来。”

这时,教室沸腾了。有人说不文明用语,小事出大祸(乱);有人说喝酒常误事闯祸;有人说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有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有人说玩物丧志,重色误国;有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堂课,正是老师将教材作为人文关怀的跳板,找到突破口因势利导才让学生悟道了做人做事的方法、方向。

让人文教育回归语文课堂 篇4

那么如何使当今教育回归教育的本原,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成为一个内心强大且坚强的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让人文教育回归语文课堂是当前迫切需要,下面我就根据自身的体会来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一、中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语文是精神的宠儿,她与功利无缘!”中学语文课,孩子们学习母语的课堂,其意义非同于自然学科:“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中学语文课堂就是精神家园的培养基地。

现在的语文课堂,在高考指挥棒的控制下,在功利心的引导下,成了标准零件的加工车间,语文教师则是熟练工人,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从中,我们看不到鲜活的生命,个人的体验就更不用说了。学生又怎样去感知文学作品的精神世界呢?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被各种各样的考试折磨着,受教育的学生逐渐丧失了自主能力,变成了考试的机器,教育的人文意义也彻底丧失了。

仔细想想,西安音乐学院大学生药家鑫撞人、杀人的事件,就是一个令人反思的警钟。他有知识和才华,他的日常生活和交往也并没有多大问题,但他在一个重要的地方出了问题,即“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意识的缺失,人文关怀的缺失,说到底都是“精神家园”的缺失。人的道德水平取决于人文教育的水平,道德素养是靠人文教育长期培养而形成的。但这一事例表明,我们的人文教育出了严重的问题。

因此,中学语文教育应该承担美化学生“精神家园”的教育功能。中学正是人生的起始阶段,语文课所担负的传播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功能是首要的,而文化正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课主要是通过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支柱的;而这样的传承又主要是通过经典名著的阅读来实现的,中学语文教育必须摆脱应试教育,回归自己本来的职能。

二、中学语文课堂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语文是一门渗透着强烈的人文精神的课程,中学语文教育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递的过程,它的本质是开拓学生的自由精神世界。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对人类、宇宙的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激发出他们生命的激情与活力,以及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望。

1. 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交流来体验作者细腻的情感。

学生阅读时经常会受到生活经验和阅读能力的局限,对课文中的情感难以准确捕捉,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并适当讲解、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感悟作品所传递的细腻情感。

例如《爱莲说》中,作者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形、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它的高尚的品德、美好的情操、刚正的风度进行了逼真的描绘,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莲花的倾慕之情。很显然,这和一般封建士大夫消遣地赏玩是迥然不同的。它反映了作者对在污浊社会中能保持高洁情操的志同道合者的敬仰,对追名逐利的小人的厌弃,也是他自我品德的写照。这样使学生产生一种新的认识:一个封建士大夫力求“出淤泥而不染”已难能可贵,更何况把自己的这种美学理想大胆地生动地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更给人鼓舞力量和美感享受。

2. 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陶冶学生情操。

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言文化历史悠久,语汇丰富,几千年来,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经典,俯身可撷。畅游文学的历史长河,可以使学生的灵魂得到升华。古代的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忠心耿耿,发自肺腑;陶渊明“大济苍生”的远大抱负,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孤高风操;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等等。近代的如《背影》中的父子挚爱,《人琴俱亡》的手足情深,等等。这些都是洗涤人类灵魂的文学佳作。

3. 充满感情地朗诵,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重视对课文的分析,中心思想的把握,而忽视了让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诵,满堂讲,满堂问,从而剥夺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联想的空间,使学生不能主动、自由思考,感受作者所传达的感情,而采用朗读—理解—感受—思考—感悟这些教学环节,则可以使学生充分感悟文中真情。例如《海燕》,先让学生充满感情地反复朗读,感受文章语言之美,读第一句时,要舒缓、低沉,把声音拉长。“风”是主语,应该强调,需重读,应拖音。这样读,一是为了表现大海的广阔无边,二是为了渲染沙皇反动势力在聚集力量、准备镇压革命的白色恐怖气氛。表现海燕形象时,“海燕”要读得响亮,并加重读“高傲”,以突现海燕敏捷的动作、矫健的姿态。整个这一小节的基调是先缓慢后加快,先低抑后昂扬,突现它的豪壮情怀和感召力量,通过有感情的朗诵把读者与作者的感情交融在一起,这样学生便会用心灵去倾听作者的呼唤,唤起对理想执著的向往与不变的追求。

4. 写作是最富人文精神的思考。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写文章。叶圣陶说:“就学生说作文是各科学习的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的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写作表达的是学生对人生、社会的认识与看法。文章是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然流露。作文如做人,它是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当前,社会的转型引起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学生由于面临竞争而过早地承受压力,以致产生某种程度的心理扭曲。语文教师要从培养现代社会的具有优良素质的公民着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良好道德品质,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写作课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学生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要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教师要让他们说实话,在精神上做自由人,做实实在在的真人,让他们不拘泥于写作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对人生、社会的感受和真切体验,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健全人格。

三、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体现人文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目标狭窄,评价片面,形式单一,单方面强调对学生的智育水平的考核。新课程改革对原来的评价标准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改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既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既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又注重对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提倡人文性教育,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教育目标的重新认识。这一转变,昭示了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回归。爱因斯坦曾说:“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是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而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

总之,拯救语文,就是拯救中华文明,就是拯救炎黄子孙圣洁的心灵和智慧的大脑。人文教育要求语文教学从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以真善美的东西来感染人,使未来的学生富有创造力,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和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语文教学所蕴涵的人文思想得以充分、淋漓尽致地体现,让中学语文教学沐浴着人文的灿烂的阳光健康前行。

摘要:当前的学校教育越来越脱离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如何使当今教育回归教育的本原, 开启智慧、健全人格,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成为一个内心强大且坚强的人?语文教师要从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 以真善美的东西来感染学生, 使学生富有创造力, 具有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品质和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教育,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杜时忠.人文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11.

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论文 篇5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点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何谓“人文”与“人文性”呢?《易经》中说:“文明于止,人文也。”说“人文”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其作用是“教化天下”。《现代汉语词典》中则解释说:“人文”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那么,“人文性”指的就是文化性,对语文而言也就是指语文的文化内涵。我们教语文,不仅仅是教学生识字分段找中心,对作品的文化内涵进行理解才更有助于我们对作品的深层次了解。如果只是对作品进行空洞的说教,其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加强对作品的“人文主义”教育呢?怎样才能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

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就是走一个来回,从‘文’到‘道’,再从‘道’又回到‘文’”。这其中的“道”指的就是文化内涵。简单地说,就是从文学知识入手,深入到作品的精神内涵之中,再去揣摩作者在语言方面的精妙等精髓,从实践中去提高,达到教化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等目的,净化他们的品质与灵魂,给他们情感上深层次的体会,从而最终积淀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做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的发展。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在教学时如果只是对课文的层次、中心、语言特点等方面去加以分析,而忽略文中饱含的浓浓爱子之情,则无从谈起教好这一篇文章了,学生的思想上受不到感染,情感教育不能得到培养,久而久之,无论什么感人的文章都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与内心世界,用文化内涵去感染人,你会发觉语文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学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会大增。从古人的嬉笑怒骂中去接近他们的生活,接近作品中的人物内心世界,走进他们真实的灵魂深处,让学生的思想受到教育、品格得到提高,灵魂得到净化,你便会觉得教语文又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便会看到:鲁迅是怎样用“匕首”一刀刀刺向敌人的心脏;冰心有怎样的一颗童心在和孩子们心灵融合;李白飘逸洒脱的仙人之风;居里夫人对工作的认真、执著和不朽的人格;贝多芬又是怎样在演奏生命的乐章……

因此,搞好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教育,是我们当语文老师的责任,也是一种幸运。我们应该潜心研究课文,不要一味抱着教参不放,要善于抓住文章中最能感染人物内心世界的语句,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更要善于从字句间去体味作品精妙的文化内涵。当然,要做到这些,首要条件就是我们做教师的更应该具有高尚而丰富的人文情怀。

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性教学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课堂 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75-02

语文教育与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与人文内涵,尤其是对处在初等教育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语文课堂教育的人文性关系到学生精神世界与审美价值观的培养。人文性是语言传递思想、情感和知识的根基,也是一门语言的灵魂,在2011年颁布的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到了语文课程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育则要负责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以教材内容为依托,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充分将人文性这一教学理念渗透到语文课堂中去。

一、立足文本、潜心会文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中优秀的文章中传递出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情趣对学生语言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要发挥这些教材中优秀文章在语文课堂中学生培养的作用,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紧密结合教材,立足文本,通过教授学生一定的语言知识与语言技巧[1],让学生学会解读文本中所传递的信息内容,感受到作者赋予文章的命题意义与思想内涵,从而达到人文性的教学目的与需求。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读书。朗读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把我文字的字音、字形等知识,同时也通过诵读、以及有感情的朗读等起到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作用。以西师版教材中《少年闰土》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之前可以通过布置简单的阅读任务,让学生们自由默读、点名诵读和齐声朗读等不同的方式,带着问题意识去通过自身的理解发现作者在文章中提供的有效信息,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如“在作者的记忆中少年闰土是什么模样的?”、“作者回忆了和少年闰土在一起的哪四件事情?”,“从文章中我们能够发现少年闰土有着那些品格?”等问题,给我学生阅读提供一个方向,并通过之后的引导让学生逐步学会如何从文章中提炼出有用的、准确的语言信息。

然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还受到该年龄阶段语言水平、阅读能力和心智水平的限制。因此,为了提升语文课堂中人文性的教学内容,教师适时适度的点拨与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师的阐释与说明,帮助学生建立语言与审美、文字与素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到语言文字中的内涵,同时也学会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去传递自身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提升整个语文课堂人文性的一种体现。

二、将人文性融入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并非独立的存在,工具型与人文性的统一才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因此,在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体现和确保语文的人文性,就要将其同语言的基础能力的培养结合和统一起来。

在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堂上,首先要有一个明晰的教学主线。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文章内容与特点展开实际的教学工作与语言的训练。也就是说,语文教师需要结合课程需要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环境,依托这个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理解文字、感受文字和欣赏文字的能力[3]。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上,古诗词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讲从理解上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面对古诗课堂时,应从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技巧与能力入手,让学生从文字的运用中提炼出诗人在诗作是的情感与思想,从而培养出学生的文学审美意。例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别”和“鸣”两个字的用法和诗文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在脑中站在诗人的视线角度上感受出“明月缓缓移动离开树枝,惊醒了树上的喜鹊;半夜的微风轻轻的吹拂让树上的蝉开始鸣叫”这种安静的夜晚的画面,然后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对于夜晚的感受,看看同诗人的有何不同,然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指导学生如何用合适的话语去描述自己感受。通过对于文字的讲解与学生意象的联系,教师可以一方面要注意引发出学生对于生活中不同事物的不同感受,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如何用语言表达出这种感受,即用语言的文字性带动学生人文内涵的培养,同时也将人文性赋予语言的文字性之中,让学生学会热爱和正确理解和运用自己祖国的语言。

三、结语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基础的语言文字能力的至关重要的阶段。但是,语文教育与教学的目标并非单纯的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这些文字能力的机械型的训练,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和文字的魅力对对外在的信息、知識与文化进行吸收,从而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有一个总体的提升。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沟通的桥梁,语文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语言的理解与使用中受到美的熏陶,感染文化的气息,通过这种手段让人的思维得以升华。因此,语文的教育与教学工作,尤其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出语言的人文性来,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程走入语言、走入文化、走入审美,才是语文教育真正要实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琰. 略论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 语文建设,2013,02:24-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人文素养教育是语文课堂一株奇葩 篇7

1.经典作品感染人

语文教学是美文教育, 因此美的熏陶、美的迁移必不可少, 学生从语文课堂上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美的润化。 学习散文《荷塘月色》、《黄鹂》、《黄山》等, 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荷花的清香, 荷叶的亭亭如盖, 淡淡的月光, 淡淡的哀愁, 如诗如画的采莲姑娘;黄鹂的可悲可怜与可爱, 在适宜的环境中草长莺飞, 生机勃勃, 充满活力。 《孔乙己》、《变色龙》、《祝福》、《老人与海》、《边城》等小说, 不仅仅人物塑造很成功, 更是社会前进的厚重和艰难的象征, 多少小人物在有限的生命里挣扎前行, 多少小人物无法把持自己的命运的彷徨与挣扎, 这都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做普通小人物要像翠翠般真纯无瑕, 像桑迪亚哥般永不服输, 而剔除虚伪、穷酸、迂腐、狡猾和迷信。 这类内容的熏陶感染将带给学生终身的教益, 终身的财富。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 这类题材的文章不少, 教师始终抓住这点牢牢不放, 把培养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修养作为每节课的必需, 在日积月累中达到预期的目的。

2.先哲思想启迪人

语文课本选录了大量导师先哲大家的文章、 先秦诸子选读、古代散文选读、革命导师的文章, 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鲁迅的精神》、《讲讲实事求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读》、《先秦诸子选读》等, 这些文章给教师提出了严峻的问题:课堂上教的重点在哪里? 我认为就是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首先要吸取先哲大家导师的思想, 思想的本质内涵是什么, 应从思想出发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和社会实际来纠偏与匡正。 先秦大家的文章思想深邃, 文化精髓比比皆是, 教师只有抓住本质, 引导讨论, 具体阐发, 适时适度地指导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让学生在先哲思想的普照下受到启迪, 才向目标迈进。 如儒家思想的“仁爱”、“仁政”, 道家的“无为而治”、“道非道, 非常道”, 法家的 “ 依法治国”、 “ 以刑去刑”等。 学生在了解这些思想主张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对社会的启迪性和借鉴意义, 从中学会做人处事, 学会用理性用法规看待处理事情, 在理性的光芒中照耀, 在法治的刚性中徜徉。 鲁迅的文章充满智慧和思辨, 毛泽东、恩格斯的文章统观历史、宇宙的豪气, 都必须紧紧抓住, 因势利导, “借题发挥”, 在学生的心灵里栽植先哲导师思想的幼苗, 在不断的浇灌过程中, 相信会逐步成长为参天大树。

3.先烈的事迹召唤人

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抛弃了“诚可贵”的生命和“价更高”的爱情, 而甘愿“为自由”献出宝贵的生命, 这是何等的豪情, 何等的珍贵, 这类珍贵的题材若不很好地使用, 传授给学生, 则悔之晚矣。《与妻书》、《可爱的中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松树的风格》、《七根火柴》等, 编者匠心独运, 煞费苦心, 教者要真正发挥教材内容的功用, 让革命的光彩闪耀在学生心中, 使之生根发芽。 “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 在学校从学生抓起, 日积月累,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十分关键。革命先烈精神不朽, 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 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 谭嗣同“未闻中国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国之所以不昌焉, 有之, 请从嗣同始”, 红军战士在茫茫的草地沼泽中心向太阳, 坚信革命必胜;革命领袖意志坚定, 带领革命者英勇向前, 这些活生生的、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 无不让人掩面而泣, 垂泪敬仰。语文老师很好地利用这些教材资源, 拓展延伸, 积极引导, 学生的心灵由激动、感动到行动, 一定会从中汲取力量, 获得精神资源, 做对社会、对人民有成就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重视这些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 课堂上适时地点拨利用, 触动学生的心灵, 化为精神力量, 作为教师, 是很顺当、很自然的事情, 何乐而不为?

4.厚重的历史教化人

常言“文史不分家”, 历史就是人物与事实结合。 语文课本中选用的历史典籍不少, 学生在感受历史文化的过程中汲取养料, 涵养德性, 如《史记》、《汉书》、《三国志》、《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国语》、《资治通鉴》等历史著作, 选文文字较浅显, 但思想教育内容符合中学生的实际, 是进行人格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好教材。 这些历史人物个个栩栩如生, 他们为了理想和事业, 遭受着磨难与不幸, 从不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和信仰的坚守。 曹刿 (论战) 、邹忌与齐王、项羽与刘邦、李陵与司马迁、屈原与贾谊、庄宗、陆游、文天祥等, 这些历史人物都有独自的人生历练, 在历史上书页上浓墨重彩, 他们或叱咤风云, 或逆旨强谏, 或善言进谏, 或顾此失彼, 不一而足, 总之, 他们的经验和教训都十分宝贵。 语文课堂不应只解读文字表面和基本的内容, 而应以此为基础, 适时引导学生挖掘诱导, 启发深思, 让学生讨论畅谈体会, 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得到人生的经验或教训, 心有所思、心有所动、心有所得, 日积月累, 聚沙成丘, 几年下来, 必会潜移默化, 受益匪浅。

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教育 篇8

一、语文课程中人文教育的内涵

第一,关于人文精神的理解。“人的现实存在是有血有肉有认知意志和情感,活生生的存在,这是人文精神的出发点,也是促进人类幸福、人性美好、社会和谐的基础,更是人文精神哲学探讨的终极目的和归宿”,[1]这表明人文精神是人作为群居动物必须具备的一种自然属性,延伸可理解为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把生物人培养为会生活的社会人。“爱同类”在动物界能够达成共识,这说明爱不仅仅是美德,更是一种群居的技能,正如儒家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季羡林认为人文精神和道德有密切关系,人生来要学会处理三种关系:天人关系、人人关系和自我关系。总之,人文精神是人类生存必须具备的精神基础。如果探究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普罗泰戈拉和笛卡尔的言论震耳发聩,“人是万物的尺度”“我思,故我在”等都强调自由和理性是人的基本属性。它倡导重视人类文化的积累,尊重人自身的价值,它追求真善美,重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它强调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的进步。“人文精神的本质在于对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对人是目的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从而努力做到自立、自主、自强”。[2]

第二,关于人文教育的认识。基于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人文教育的理念与人文精神不尽一致,国情和时代赋予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有特殊的内涵。“高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涉及情感态度、思想修养、心理品质等各方面,这正是新世界对语文教育的要求。”[3]一般说来,中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属性应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掌握语言并学会准确表达和正确交流。这里体现出工具性也是人文性的学科特点,这是因为人是唯一掌握语言这种工具的动物,语言与科学不同,它本身不属于工具,而是人的属性。卡西尔说人是一种符号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人能够利用符号来表证世界,创造文化。其次,关于人生的理解,培养生活的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任何人生都需要理由,罗素的理由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泰勒斯说:“别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这是一位哲人对科学的投入。人存在的理由或基于使命,或基于信仰,或基于兴趣和对理想的执着,或基于生活本身付诸的享受,缺失理念支撑的生命是极其脆弱的。由此看来,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需要基于对生活的体验,老师应当通过自己的阅历和教学资源对学生予以生活的启蒙。再次,对健全人格发展的追求。哈佛大学的第一教育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好人。视人格发展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终极目的,应当直接针对现代人的片面发展和人格残缺的现状。这里的人格主要指的是品德修养、为人态度以及温和理性的行为方式。

二、课堂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衔接

语文课程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自身的性质确定其目的、功能和任务。对语文课程及其性质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对教材分析的取向、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原则的使用以及最终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过程与课程人文性的有效衔接表现在两个方面:授课方式的人本性与学习内容的人文性。

第一,对于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认识。语文老师多从具体课文内容所具有的思想情感来说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指课文内容具有人文性,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课文的内容很优美,这些文章给我们很多很好的影响和享受,在教学过程中,在深入挖掘课文内容的时候觉得课文内容特别丰富,有挖掘不完的深度,不要说学生,就是自己也深受启发,人文性是指课文内容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道德、民族价值观念等 ;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价值观道德理念 ; 学生发展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和精神支柱。

第二,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各种注重学习过程,有效达成三维目标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日渐成熟,如赵亚夫教授所言:“教育服务人生”,教学过程也是服务人生的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并对其进行开发,将文本中所反映的生活场景、生活形式、生活感想等用各种形式在课内外再现出来,用自己的理解去感受作者为我们描述的生活百态,体悟风格各异的人文盛宴。我们可以对文本进行改编重组、虚拟假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教育 篇9

在开幕式上, 姚文俊先生致开幕词, 高建国局长致欢迎词。王文湛先生作了精彩的报告, 他分析了当今教育的现状, 特别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改革要从四个方面抓起:教育教学改革、各类教育发展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

王文湛先生接受许昌实验小学小记者的采访

王文湛先生作精彩报告

下午, 七十多岁高龄、神采奕奕的贾志敏老师带来了一节观摩课《爸爸的老师》和一场学术报告《学新课标教真语文》。贾老师仅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就演绎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 朴实无华的课堂告诉与会老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怎样真正教语文, 他高超的教学艺术、渊博的学识魅力令所有与会人员钦佩。随后, 陶继新先生作了一场报告《人文素养与经典语文课堂》, 指出经典对于个人成长、对于生命状态都有深远的意义, 带给与会老师深刻的启迪。

贾志敏老师执教《爸爸的老师》

陶继新先生作报告《人文素养与经典语文课堂》

5月10上午,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执教了《古诗:乞巧》《趣味语文:推敲》;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主任、语文教研员杨修宝老师执教了《母爱》, 并作了报告《专题日记、作文的探索与实践》。下午, 上海市魅力教师戴建荣老师执教了《揠苗助长》《静夜思》;全国优秀青年名师丁慈矿老师执教了《对课》, 并作了报告《情趣是怎样炼成的——诗词教学举话》。

吉春亚老师执教《趣味语文:推敲》

杨修宝老师执教《母爱》

戴建荣老师执教《揠苗助长》

丁慈矿老师执教《对课》

5月11日上午, 全国优秀教师、著名特级教师虞大明执教了《麦哨》《桂花雨》,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作了报告《理想的课堂与有效教学》。

虞大明老师执教《桂花雨》

陈大伟先生作报告《理想的课堂与有效教学》

一节节精彩的课堂、一场场厚重的学术报告拓展了老师们视野, 点燃了老师们的智慧。

闭幕式上, 孙章存先生作总结讲话。他重申了此次活动的意义, 感谢许昌实验小学细致周到的服务, 特别是此次活动邀请的名师专家展示了不一样的风采。他们人文素养深厚, 在课堂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信手拈来。他们不断创新, 经典课堂就是要不断完善、改革, 课堂才会达到完美的程度, 只有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 在语文教学上才有新高度。向学生学习, 重新认识儿童、发现儿童、激发儿童的潜能。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 首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立志做学生喜欢、幸福的老师。方向是不竭的动力, 要规划好人生、教师生涯。要用爱心铸就辉煌, 爱语文、爱学生, 让课堂成为人生价值的舞台。要坚守、执著, 要不懈努力, 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教育 篇10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教育的开展,教学策略与方法

在中职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中职学校本身所具有的学校性质,他们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学生的学习素养和人文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匮乏的。而且随着近年来中职学校招生力度的扩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 他们学科性质的课堂学习效率偏低。这对于学生的人文教育是十分不利的,因为缺乏深度的讲解和趣味性的课堂,无法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感知和领悟,也无法让学生深刻领会到语文教学文本的含义。结合自己近几年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的教学经验,简要谈谈人文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有效开展的人文教育教学。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意义

人文教育的意义在于,学生在拥有一个健康、充满活力的体魄的前提下,还能让学生的精神得到丰富和开发。也就是说,人文教育是要让学生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属于他们的青春、有生命的气息。人文教育的另一个意义在于让学生能在不断的感悟和成长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能慢慢学会如何不去虚度光阴。当我们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落实人文教育时,我们是在给学生打造一个坚实的精神基底,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语文教学文本中,学习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品质,并且引发出心灵的共鸣。

二、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实现人文教育

在中职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想合理地导入人文教学的内容,首先需要来创设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进入到文本内容的学习中。一般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创设,这样创设出来的情境才具有感染力, 而且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教学的语言来促进情境的创设。教学的语言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肢体动作方面的教学语言;另一类是教师讲课语言的运用。这两种语言对于整个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我在教学中职语文教材《将进酒》时,在教学开始,首先给学生来朗读一遍将进酒,在朗读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配乐。随着音乐的缓缓流淌,用饱含情感的语调给学生来朗诵这篇古文。很明显,学生能够快速地被这种方式吸引,从语调、神态和手势动作中去发掘这个作品内部的意义。朗读完以后,再让学生来进行有情感的朗读,让他们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三、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媒体,来促进人文教学的成果

在如今的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教学相融合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了。尤其是在人文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媒体设备,来对学生灌输人文的理念和知识, 通过一些故事类、介绍类的视频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和想法。而且,人文知识本身是一种抽象化、概念化的事物,我们通过丰富的媒体形式可以让其更加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例如,在教学“雨霖铃·寒蝉凄切”这首词时,在课堂上采取问题式的导入方法:同学们,请问大家在读完这首词以后,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来简要的概括诗歌的大概含义?同时,在课堂上播放这首词如今的唱曲,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词的意境。继续向学生提问:诗人在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通过这种问题的提出,很容易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去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提出这个问题以后,播放一个“雨霖铃·寒蝉凄切”的视频解析,这个视频会更加完善教师整个课堂的教学,将一些人文理念具体化、形象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也是人文教育的关键点。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发现大部分的语文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比较差,教师的教学也缺乏活力和深度。人文教育的最终意义, 是为了学生将来以一个坚实的精神基底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如何具体有效地实施人文教育教学,不仅仅需要教师坚实的语文教学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将人文的教学进行合理导入。

参考文献

[1]刘明远.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学的策略[J].科学教育,2009(8).

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249-01

一、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在教育教学领域中,人们普遍感到数学、科学等课程比较容易开展,而语文课比较难,尤其是幼儿语文课更难。语文课的听说读写,几乎完全是机械操练,幼儿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发展较慢。那么,幼教语文教学中能不能开展探究性学习,怎样能更好地体现人文教育呢?

1、加强人性化教育是幼儿教育发展的任务

整个社会和自然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人的素质在很大程序上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和自然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2、加强人文性化教育是课程改革的趋势

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经过长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研究,旨在促使新课程体系体现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努力建立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体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探究幼儿教学的思想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加强人性化教育在教学中的意义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要求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语文教学丰富的人文内涵将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广的影响,要求语文教学向学生的未来开放,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更好的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语文学习中积淀语文学科不仅仅同各科一样完成思想教育任务,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个性任务。

二、概念的范围

1、素质教育

所谓人的素质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2、探究性教学中的人文性

语文探究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无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评价方式的设计,学生都具有更强的自由性,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可以全身心得投入,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意识,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实践和创造的能力,学会做人。

三、实践

1、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学习环境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表现人文精神的机会。教师应从人文关怀出发,尊重学生的创新个性,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我,语文教学中,师生的交往活动应当充满尊重、宽容与关爱,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唯一的权威,而是学生人文精神表现的设计师和领路人。

2、落实探究性的人文自主学习

①自主搜集材料法。通过自主搜集材料,学生得到的不仅是丰富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和自主研究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索。对当今生活条件优越的中学生来说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我为学生介绍了现代寓言《谎言与真话赛跑》《三个池子》《用冰点火》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索,体会作者在自己遭受苦难时的心境,使他们树立对待苦难的正确态度,锤炼坚强的意志,勇于面对人生路上的风云变幻。

3、运用多元化评价手段,推动健康人格的培养

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艺术地运用多元化、多样性的评价手段去推动学生作为整体人格的健康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从而使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全面化,引导学生不断成长。

四、结束语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篇12

在以往的教学中, 语文教师们往往仅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了人文思想的渗透。中学时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起步时期, 求真向善是学生的深层心理需求, 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是他们的特点。这一时期, 经历单纯、思想单纯、生活单调的他们正需要思想的启迪, 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 亦即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与熏陶。人文素养的提高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 是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语文教学上一旦文化的参与减弱, 一旦成为应试的附庸, 便失去了活力。因此要培养的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功, 还要丰厚的人文修养, 有积极健康的人格特征, 这就需要我们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将人文素养加以渗透, 笔者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过尝试。

一.创设情境, 优化人文氛围

和谐的教学情境, 就是充分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 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 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学习。它通过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手段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 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 同时情感受到陶冶。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莫始乎言, 莫切乎声, 莫深乎义。”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 具体形象的描述, 恰当巧妙的比喻, 会给学生创造一种美好的情境, 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如《道士塔》一文, 意蕴深厚, 语言雅洁, 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在教学时, 重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熟谙作者所记叙的历史, 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激情, 让学生为敦煌文物的流失而感到痛心, 为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屈辱而感到愤怒。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各种媒体的运用, 能使学生穿越时空置身于地理事物所描述的情境之中。比如上《胡同文化》这一课, 很多学生没去过北京, 没有见过胡同, 只凭借文本, 很难体会北京胡同的深厚文化底蕴。可以借助媒体, 在课堂上播放北京胡同风雨变迁的图片以及和胡同有关的歌曲, 通过感官刺激, 让学生体会到汪曾祺先生对胡同的深厚感情和对胡同逝去的不舍。

情境教学, 把情、形、境、理熔于一炉, 当学生通过他们的视觉、听觉获得了美感, 感到愉悦、兴奋以至忘我时, 就形成审美体验, 由直觉而渐次地理解了美的实质。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 不但使死的语言成为活的生活, 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现实的途径, 而且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无学习意识中受到了心灵的洗涤。

二.把握细节, 挖掘人文内涵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人文内涵深刻的好文章, 它们以优美细腻的语言反映了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然而每篇文章的人文内涵并不是浅显易见的, 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人文因素,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 挖掘人文因素, 提高人文素养, 对造就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学生的认知受环境影响很大, 家庭的宠爱、社会上的诸多不利因素,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常常出现认知上的错误, 这就需要老师点拨引导, 将学生引到正确的认识上来。如在学习《我的呼吁》这课时, 学生可能会提出“SARS (‘非典’) 病毒是一种生命体, 它横行恣肆, 残害生灵, 这样的生命, 我们也要爱护, 让它发展到极致吗”的问题。在课堂上存在很多像这样突如其来的有关价值取向对错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尽量要多考虑课文中的人文因素, 在课堂上提高这方面的驾驭能力。

三.指导阅读, 提高人文素养

简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高尔基说:“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 “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同时, 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 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关照过程, 即通过阅读来反刍自我、提升自我, 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 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我们很难想象, 一个从来不读书的人是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的人。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多读多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是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是极其有限的, 加强课外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应正确引导。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难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也就很难得到有益的指导, 而许多名著, 尤其是外国名著, 内涵丰富, 其写作背景或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 要想理解其深刻的主题, 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 对于学生来讲, 难度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兴趣;退一步讲, 即使勉强阅读, 也只能浅尝辄止, 仅仅停留在作品表面的遣词造句上, 难以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其思想和艺术价值。此外, 由于缺少指导, 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也存在盲目性的弊端, 一味地以“有趣”为选择标准, 忽略其它方面, 以致于所读书籍的品位较低, 甚至一些坏书也成了中学生手中的“常客”。

另外, 我们还应帮助学生解决书籍少的难题。书籍少, 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作为语文教师, 应尽可能地与学校联系, 让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多给学生一些方便。也可在班内, 发动全体同学的力量, 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最后, 我们应动员各科老师也不要再一见课外书就“滚打包收”了, 给我们可怜的学生们一点必要的自由!

四.用心交流, 体现人文关怀

与学生交流的最好方式莫过于作文评语。由于传统教学中对学生作文的过高要求, 再加上教师评语像裁判式的生硬、刻板、冰冷。如语句不通顺, 条理不清楚, 中心不明确等等, 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还有空洞的、含糊的评语, 如文章很生动, 内容具体, 想象丰富等等。不仅使学生如堕云雾之中, 觉得作文很抽象, 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 而且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无形的隔阂。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从这意义上说, 中学生作文不但是写作能力的体现, 也是其在生活实践中的亲身体验。所以教师的作文评语不仅要在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 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学习心理、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因此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 改变以往评语中教师作为说教者的形象, 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 耐心的心灵交流,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可通过赏识性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商榷式的评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对话式评语增强学生作文真实性;情感式的评语, 有利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总之, 优化作文评语, 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育理念。要赏识学生的创造性劳动, 不一定要求他们写得生动、形象、具体, 而是要从是否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的人文性角度出发, 尊重学生的真实的体验, 使他们喜欢表达, 喜欢写作, 觉得那是一种快乐。教师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 尊重理解学生, 就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 在一字一句中体现出教师的人文关怀, 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从而愿意敞开心灵与老师交流, 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上一篇:门户网站的中国化之路下一篇:无速度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