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的导入艺术(共12篇)
语文课堂中的导入艺术 篇1
如何使语文课堂更具有魅力?如何培养语文课堂学生“好学、喜学、乐学”的学习态度?如何重拾语文教师“喜教、爱教、乐教”的教学情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解读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内涵, 语文教师应把好第一关———课堂教学导入。只有科学地创设课堂导入情境, 才能让语文教学谱写出喜悦的音符。
一、预测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 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教材中的说明文应该是指导学生掌握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最好的载体, 因此在说明文教学中, 我们适当运用预测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益。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板书课题后, 引导学生从标题的关键词语中推测文章将涉及的内容。
如:《向沙漠进军》, 教师就课题中的“进军”二字, 引导学生预测:你认为这个标题包含着哪几层意思?课文将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预测文章要写的内容, 在进入正式阅读的环节, 学生急于知道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读起来自然会特别投入, 兴趣盎然。
二、故事法
“感受作品的形象, 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面的新要求。对于历史背景较强、年代久远、学生未曾见闻到相关信息的课文来说, 学生是很难拥有阅读兴趣的, 更谈不上品评。这时, 我们恰当运用故事法将学生学习中的“难路虎”解决, 能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例如《石壕吏》, 教师把诗改编成一个“午夜抓丁”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发言:听了这个故事,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几句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甚至是激烈的争辩, 初中学生对文言文接触不多, 如果单凭注释、工具书去硬读, 往往学习兴趣不浓, 故事导入既能迎合他们的兴趣, 减小了理解文言诗文的难度, 又能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品评文章, 可谓一举多得。
三、陶冶法
过去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语文学习的实用价值与功利价值,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既是一种交际工具, 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发展健康个性, 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已成为语文教学新增目标。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 语文教学的综合性体现越来越明显, 整合一切资源陶冶学生情趣大有文章可作。古语云:“乐以教和。”凡是能找到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音乐作品, 音乐导入总是最佳的引起注意的策略。
四、图片法
学生是最富于想象的群体, 他们最具有想象的激情, 他们心中特有的童话世界就是他们驰骋想象的天地。基于这一层面去分析研究教材, 童话教学自然承担起了“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使命。在童话的教学中, 如果我们能用一些新奇的画面去刺激他们, 学生会展开想象的翅膀, 迸出智慧的火花。
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孩子们自由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让孩子们去发挥各自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学会幻想, 学会做梦, 学会好奇, 去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因为只有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 才是成功的教育。
五、游戏法
“游戏是少年儿童最正当的行为。”不管是小学生, 还是初、高中生, 他们对游戏均呈现出很高的兴趣, 只是游戏层次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不同而已。
“新鲜是吸引好奇心的磁石, 兴趣是产生灵感的反应堆。”游戏导入就是要给学生新鲜感, 让他们充满好奇, 满怀兴趣地走进课堂。实践中教师运用游戏导入教学时一定要得体, 否则, 游戏导入新课不但不能引起他们对课堂的注意, 反而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六、搜集法
有些文章涉及到的内容较特殊, 学生不是很熟悉, 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全面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和蕴含的情感, 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学会搜集、加工、处理相关背景资料是非常必要的。其操作的基本方法是:授课前, 教师布置必要的问题, 让学生根据需要, 从书、报、杂志、互联网等媒体搜集整理出学习、理解文章的相关信息。学生作好充分准备后, 教师课堂的导入便是利用3至5分钟, 举行一个小小的信息发布会, 让学生口若悬河, 一展身手。
新课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搜集、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心理, 适当布置一些课前、课后相关性阅读是落实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
七、合作法
探究性教学要求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强调合作精神。任何一篇文章的学习, 学生均要经过知识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探索性阅读这三个阶段。探索性阅读阶段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最佳时机, 这时教师均可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化难为易, 化腐朽为神奇。其实施步骤为:教学一开始, 教师将要探索的任务分解到每个组、每个人, 让每位学生明确职责和任务, 既分工又合作, 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八、谈话法
文学作品总是因感而发, 因情而生。语文教材中许多内容都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 切合他们的学习生活情趣。因此, 师生之间利用课前几分钟, 聊一聊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沟通一些彼此的想法, 对于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交往有一定的帮助, 对于怎样挖掘、提炼作文素材更是一种启迪。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活跃、学生思维活跃的前提。谈话的目的是为了走到学生的中间, 和他们一起探究, 一起分享。这种策略的操作, 应注意教者的语气, 语态一定要显得亲切、和蔼, 对学生的说话要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这样才能打开他们的话匣子。
语文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向学生进行文学熏陶的场所, 教师教学用语越美, 这种熏陶的作用就越明显, 我们与其花很多心思去训练学生使用优美的语言, 还不如在课堂中时时处处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语文课堂中的导入艺术 篇2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导语则是艺术中的艺术。语文教学艺术是衡量或鉴别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及专业素质的重要尺度,而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更是检验教师综合素质的第一关。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设计好语文课导语并使之成功转化为整节课学生学习的期待、情绪感染的基调,是许多老师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本文从导入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对导入的结构、要求以及类型等方面的阐述,旨在说明语文课堂的导入作为一门艺术,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对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定调、指向,其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关键词:导入 导语 艺术 课堂教学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作为其组成部分的课堂教学更是学生成长的关键环节,而抓住并成功利用好语文课前的导入则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因此导入作为艺术中的艺术的重要性清晰的摆在了每一位教师的面前。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要在极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艺术是教育史的精粹,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刘国正先生在谈及语文教学时说“语文教学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性,又要有感人的艺术性”。科学性是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艺术性是语文教学的活性因子。科学性和艺术性辩证地统一于语文教学之中,许多优秀的语文老师已经用事实证明:艺术化的教学乃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一、语文课堂教学及其导入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是我国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教育的主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极富艺术特色的创造性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采取一定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新课上来的一种教学方式。
导语是教师为了导入新课而设计的具有启发性和精准性的开场白,也是教师进行新课教学的“突破口”。成功的新课导入能完成对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定调和指向,集中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还处在对上节课的回味、思考或对其他方面的思维残留暂时快速隐藏,而对本节课的极大兴趣则占据他们的全部心理思维空间,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导语设计不仅要有趣味性,还要有很强的疑问性,要诱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与类别
依据文本形式与内容的不同选择运用恰当的导入类型和方法,是导语设计的基本要求。本文根据所导入文章的类型差异,将语文课堂导入分为以下几类:
(一)论说类文章的导入。论说类的文章包括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议论文和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说明文。
1.议论文的导入:议论文重在说理,因此常见的导入方法有提问法,就是针对文章的主题而提出一个具有深刻内涵而又不失我们所处时代环境特点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并结合当下历史环境,深刻领悟作者的意图。
2.说明文的导入: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释说明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常见的导入方法有实验法,借助实物导入。简洁直观、易于学生接受,并能增强真实感。
下面是一段采自“无忧无虑中学语文教学网”上的一则关于《桥》的说明文的导入:
1.课前播放世界名桥的影片和图片。
2.导入新课。桥,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物,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它使得车辆能够快速而方便地穿越河流、峡谷、公路和铁路等障碍物,已成为国家交通运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河的桥使人们不用乘船过河,也无需绕道而行;跨越峡谷的桥使人们不用在陡峭的山坡上兴建公路;跨越公路和铁路的桥使车辆和火车不必停下来。
通过简短的介绍,不仅使学生了解关于“桥”的力学原理及“桥”分类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二)文学类文章的导入。文章按文学体裁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四种。
1.诗歌的导入:诗歌用以表达志向、情感和抱负等,都有所寄托,韵味深长,并以一定的特殊意境作衬托。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作者简介、背景介绍、解析课题等。
黄岳州老师在给学生讲《送孟浩然之广陵》时,为了帮助学生领略诗中所传达的李白的洒脱以及李、孟二人的深厚情谊,采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导入新课: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诗中有关“送别”的诗句很多,有哪位同学能帮助我们大家回忆一下?
生:(略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师:大家都说得很对。这两句分别是谁写的呢? 生:第一句是王维写的,第二句是王勃写的。(齐声)
师:看来大家都对学过的诗掌握得很好。这两句诗都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与无限的牵挂。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看看诗中表达的感情与表达的方式与“二王”有何不同!
这种导入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同时能为学生体味李白诗的以景写情的方法、李白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起了搭桥铺路的作用。这种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的导入方式,促进了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
2.散文的导入:散文,形散而神聚,用以抒情、叙事、写景、状物等写作时,一种或者几种意图相糅合,这就决定了散文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导入方法有采用多媒体直观导入、引用法、移植法、渲染法等。
山东省的魏凤传老师在上《济南的冬天》一课时采用了引用法来导入课文: 同学们,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诗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的西湖是我国的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那就是我们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把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利用诗、词、名篇或名人名言引入,生动活泼,知识性强,它充分利用诗、词、名言自身知识凝练、意境优美的特点,能顺利导入佳境,极具艺术魅力。
3.小说的导入:小说或叙述历史,或描写人物,都离不开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同时,虚构也是小说的一大特点。常见的导入方法有背景介绍法、讲故事法、设悬念法等。
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是这样导入《孔已己》的:
本文写于一九一八年冬,发表与一九一九年四月的《新青年》,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
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已己》的,凡读过《孔已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已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形象。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已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孔已己》呢?孔已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的?学习本文之后就可以得到明确的回答。
很明显,于老师采用的是设置悬念的导入方法。通过有目的、有方向的设置疑问,留下悬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释疑而探索的心态。这种方法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丢弃一切私心杂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应用类文章的导入。应用类文章指用于社交或一切实用性的文章,比如书信、通知、报告、评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具有直接使用价值和一定惯用格式的文章体裁。
下面是转载自一位网易博客(布衣家园)的日志中的一则关于应用文写作的导入语:
导入: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非常重视应用文写作。如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汉刘邦的《求贤诏》和诸葛亮的《出师表》等。应用文写作讲究的不是文采,讲究的是规范,代表的是威严和信誉。学好应用文写作,对于每一位学生都非常重要,你所写的应用文是否规范,要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评说、检验,它代表你自己及你所在单位的公众形象。因此,我现在就与大家一起探讨公文写作的一些基本知识。
通过这样简单的介绍,既使学生了解了应用文写作的历史,也使学生意识到了写好应用文的重要性,一举两得。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语文课的导入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就是同一篇文章,不同的教师在对象不同的情况下也会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
三、语文课堂导入中应注意的事项
教师如何运用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激发起求知欲,使其思维变得活跃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对本节课的学习当中来呢?要做到这点,除了教师基本的素养和语言文字功底之外,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掌握导入的结构,即导入所应达到的对学生产生某些影响或引起学生思维变化的效果。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教师导入一般会引起学生四次比较大的思维变化:引起注意、激发认知的需要、形成学习的期待和促进参与。
1.引起注意。上课了,可能有些同学的注意力还未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所以,在新课的开始阶段,也就是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应该想法设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对新课的反应能跟上教师思维的节奏。
2.激发认知的需要。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围绕着课文介绍背景,或者设置问题情境,无不充斥着新鲜的成分,使学生产生一种“想知道”的动机,这便激发了学生要求获得新知识的欲望,同时,学生对教师的讲课兴趣产生了,注意力也会进一步增强。
3.形成学习的期待。导入环节,意味着对新课的讲授还没有真正开始。因此学生在产生了认知的需要后,便有了一种急于走进新课一探究竟的期待。
4.促进参与。这是让学生的思维方法付诸于实践从而树立自信心与提升学习能力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当学生有了认知需要、形成学习期待的同时,也便有了形成自己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的欲望。这时,教师应当适当、客观地予以表扬和鼓励,并指出学生今后应努力的方向,帮助学生克服理解上的困难,在师生互动中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明确导入的要求。明确了导入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果都有很大帮助。
1.内容上:精选,要有概括性,突出关联性。导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根本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有了认知需要和学习期待的同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语文课的学习之中,以期收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导入环节不可能占用课堂教学的太多时间,因此在设计导入时,要精选所讲的内容。紧扣重点,导语要有典型性,能够起到对全文内容的统摄作用。
2.语言上:推敲,要有启发性,突出严密性。好的导语是经过教师思维的不断加工和提炼而成的,语言要简洁、准确,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以免学生产生歧义和误解,使学生的思维顺势进入新课的正确轨道。
3.时间上:控制,要有限制性,突出不可缺性。教师在对导入所占用时间的把握上,应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潜规则,即导入所占的时间要短,一般不能超过五分钟,但这并不意味着导入不能超过五分钟。
此外,导语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材内容上来,而不是由一点转移到另外一点,始终围绕课文内容但却没有真正走进课文内容,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误区。
总结
导入新课是一门科学,只有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地运用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导入新课又是一门艺术,其作用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只有不断探究、摸索并付诸实际,才能使新课导入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发挥出来,起到导课的目的。
总之,导入绝非雕虫小技,不足挂齿,而应把它看成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归根结底,设计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皮亚杰说人们在从事所有智能方面的工作时,基本上都要依赖于兴趣才能更好的完成,对于这一点,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谓经验之谈。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艺术深入探究的过程中,万万不可忽视对导入艺术的思考,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绚丽多彩,展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语文课堂中的导入艺术 篇3
一、激励作用
所谓激励作用,是指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情感。爱因斯坦说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真诚中产生。”也就是说追求真理、学习知识、钻研学问需要情感。通过导入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更为纯正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形成强烈的求知欲,造就他们自觉的学习动机。
二、启导作用
顾名思义,启导作用是指启发作用和引导作用,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作为课堂导入,“启”多适于艺术性,“导”多适于科学性,通过恰当的导入语,启发学生,调动情绪;同时还要有及时地引导,让他们的追求和情绪沿着教师预先设想的方向前进,从而纳入教师正确有序的教学程序轨道。
三、定向作用
定向作用是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驾驭和课程内容的总体把握。导语对整个教学过程与环节有一种或明或暗的定调和指示方向的作用,使所有的教学过程都顺着这个轨道进展下去,直至达到教师预先规定的所有目的。与此同时,它在教学内容上有时又做了总纲式的说明,起到了一种“纲举目张”的作用。
那么如何导入新课呢?常见的课堂导入方法有以下六种:
1.直观导入法
以具体的实物、图片资料、动画作为教具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文章所介绍的对象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并引起学习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的教学内容。这一教法在说明文教学中用得较多,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真实性。如我在教《松鼠》一文时,首先出示松鼠的挂图,让学生观察图片,描绘松鼠,并用一个词语概括它的外形特点。学生观察描述后,能准确找到漂亮、美丽之类的词语概括。然后肯定学生对松鼠外形的把握,引导他们寻找作者布丰笔下的松鼠除了外形漂亮之外,还有哪些特点。挂图既是实物图片展示,又是一个媒介,可以“以点带面,以小见大”,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2.问题导入法
教师预先编排一个或几个连贯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形成悬念,引起学生的思考,辩论,并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如《枣核》的导语设计如下:我们吃枣时,吃进去的是枣肉;吐出来的是枣核。这不能食用的枣核我们一般当作垃圾处理,作者萧乾侨居美国的友人却再三托付他,要作者从故土捎几枚给大洋彼岸的他,而且得到时友人如获至宝。这几枚枣核对友人来说,有什么特殊意义,又能有什么用途呢?这样的迷团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激发了学生解疑的欲望。又如教《明天不封阳台》时,这样导入:如今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住房的变化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房屋装修,愈加精美。你家的住房有阳台吗?怎么处理的?有没有封阳台?你认为阳台该不该封,为什么?由此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展开辩论。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此蓄势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看看作者封不封阳台的态度及其理由。这样“串问”步步深入,以疑开路,教与学均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有疑才有动力,有疑才有进取,以疑作导,抓住了关键。
3.趣味启发法
借助于名言、故事、谜语、诗歌、歌曲、幽默等导入新课,不仅显得新颖别致,而且能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的空间,在愉悦中解疑,在笑声中求知。如教《出师表》援引三顾茅庐的故事导入,教《阿里山纪行》播放歌曲《高山青》导入,教《竞选州长》,则不妨幽默一下。有一则轶事:马克·吐温走在一个巷子里,迎面过来一位傲气的富翁,巷子很窄,要过去,须有一人让路。富翁看了一眼马克·吐温说:“我从来不给蠢驴让路。”马克·吐温听了笑着说:“先生,我和你正相反,请你先过。”如此幽默导语,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初步认识到马克·吐温是一位幽默、讽刺的作家,再进入课文学习,无疑会加深印象。
4.文学常识导入法
从作者作品、时代背景、文学体裁的介绍引入对课文的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比如讲授《谈骨气》时,可以设计简介写作背景导入课文,在讲课之前,揭示作品产生的直接原因,有助于学生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题。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包括论点、论据、论证和基本结构等。《谈骨气》也可以考虑向学生介绍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以之为引子,引导学生按这一提示理清文章的结构,并掌握论点、论据、论证的方法等。又如小说的分析,首先要掌握小说的有关特点,主要是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然后就从这特点去引导学生分析小说,既条理清晰,又能把握住小说的要点,真是恰倒好处。
5.审题释义法
一篇课文的主题思想或者线索,或主要内容往往凝聚在题目上,所以从课文的标题分析入手,由此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分析,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新课的方法。《怀疑与学问》可采用这种方法导入,出示标题后,让学生明确议论话题——怀疑与学问,思考这二者有何联系,从课文中寻找作者的观点,即文章的中心论点。此举有短兵相接,一针见血之意。开头抓住要害,直奔题旨,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6.类比联想法
联系旧知,导入新课。课文与课文之间,课文与生活之间,或多或少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利用这些联系导入新课。学习《背影》时,可由《春》导入,它们有共同的作者——朱自清。学习《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读书,你知道书是怎么来的吗,从前的书和现在的书有什么不同,今后的书又会变成什么模样?我们一起学习介绍书籍演变历史的说明文——《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导语由读书联想到书籍,进而了解书籍的演变及以后的发展——缩微图书。自然贴切,逻辑性强。不仅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且也便于进入所讲内容。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随着中学语文教学的艺术化、科学化的深入,课堂导入越来越得到重视,因为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次艺术享受。同时,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一定文化素养、思想活跃、求知欲强的青年学生,更应该讲究教学的艺术性。良好的导入,它如熊熊大火之火种,无尽的兴趣因此点燃,一浪又一浪的思维为之掀起,知识真理的大门向之敞开。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导入艺术 篇4
一篇新课文教学如何导入是“导无定法”的。好的导语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磁石,更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导入语设计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体现出五彩缤纷的世界。如何导入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呢?
一、课题导入,开门见山
由审题入手是语文课上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学文,首先要接触课题,弄清题意变成了理解文章的突破口。课题入手,开门见山,抓住重点,促使思维迅速定向。围绕课题让学生谈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很快进入对教材中心问题的探究;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首先,同学们先看到课题中文眼“爱”字,请同学们说说对这个字的理解。有的同学说爱是一个温暖的字,像阳春三月的春风;也有的同学说是一个深情的字,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人的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学生对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其次,再品味“茉莉”两个字时,谈谈茉莉有什么特点?学生谈到了茉莉的幽香、平淡无奇又洁白纯净。紧扣课题,以“爱”贯穿始终,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无穷的爱。这样导入既帮助学生感受了爱的真谛,了解了有关茉莉的特点,同时又牵出了“真爱就像茉莉”,并提出思考性问题,吸引学生尽快地进入文本学习,从而感受茉莉般的温暖与爱。
老师和学生一起解析了课题的导入方法,不但培养的学生的审题能力,而且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疑问学习课文,阅读时就有了目的,避免了盲目性。
二、多媒体导入,景真趣浓
多媒体导入,景真趣浓。如在教学《威尼斯小艇》一课时,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的很仔细,想法很多,有发现那里的河特别多,除了建筑外全是水;有发现那里的小艇特别多,两头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小艇成为这里主要的交通工具;有发现那里的桥特别多,而且形态各异。
教师导语:这就是意大利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威尼斯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胜地。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有“水城”“百岛城”“桥城”之称,同学们相对它有更深的了解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威尼斯小艇》。
优美的画面、悦耳的音乐深深吸引了学生。面对威尼斯这个水城的特色,学生产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记忆力都处于最佳状态。
三、激情导入,情深意切
所谓的激情导入,是指教师在导入的过程中以自己丰富的情感或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起学生的情思,并让学生带着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去探索、领悟文本,使文本中的情景因素与学生的实际感受相互沟通,碰撞出思想火花,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富于感情的导入语,可以为学生营造出强烈的求知学习氛围。教师运用丰富的表情、丰富的语言及真挚的情感,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文本的环境气氛中进而进入文本角色,使学生有如临其境。
如在上《再见了,亲人》时,课文记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在车站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在依依惜别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忆起朝鲜人民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大娘顶着打糕,冒着炮火,到阵地上给志愿军送吃的。还为了救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小金花为了救老王,失去了妈妈;大嫂挖野菜,失去了双腿。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尤其在各种困难面前,“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记得1950年6月25日,美国发动秦朝战争,战火燃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经过中朝两国人的共同努力,美帝国主义于1953年被迫投降。在战争中,中朝两国人民结下了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友谊。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时,在车站与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
教师以自己的激情导入,使学生迅速地引入教师所预设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得到了感情上的陶冶并产生迫切想学文本的心情。
四、结语
语文课堂中的导入艺术 篇5
语文老师都知道,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它对整堂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导入在一个课时中所占的比例不多,但在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中有独特的地位,其重要性如下:
(一)形象的导入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
记得我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先通过课件让孩子们看看动物(牛、马)旅行,然后提出疑问:那么植物又是怎样去旅行的呢?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利用flash动画,让学生们亲眼目睹植物旅行的过程,从而得出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这样让学生形象的记住了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而且不易忘记。
所以说,形象性的导入艺术是以形象的方式导入新课时,老师通过多种媒体的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乐、幻灯、图象、模型等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不仅给学生提供赏心悦目的形象,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生动地感知,深刻的理解和牢固的记忆。
(二)新奇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赞科夫也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然落空。”一般说来,导课所用的材料与课文的类比点越少、越精,便越能留下疑窦,越能吸引人。
有位老师在讲授《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为了使学生在了解抗日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五壮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是这样设计这篇课文导入的:“同学们,有一个故事,老师一直想讲给你们听,故事是这样的:在解放军的一个连队里,至今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每天早晨点名时,连长喊:‘马宝玉、葛振林„„’队列里一片肃静,没有人应答,直到点到第六名战士的姓名时,才有人答‘到’。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个英雄连队的前5名战士曾在抗日战争中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颂歌。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一下子,就把热血沸腾的学生拉入了文境中。
(三)趣味性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积极化。”充满情趣的导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师生间往往在会心的笑声中达到默契交流。
有位老师讲在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是这样设计的:“有这样一个人,一天他戴着一顶破帽子在街上走,迎面来了个富翁,嘲笑着说:‘吆,你脑袋上面那破玩意儿是啥,那也能算是帽子吗?’这个人并不因此难过、自卑,而是反唇相讥:‘吆,你帽子下面那破玩意儿是啥,那也能算是脑袋?’这个人的回答多么巧妙、多么睿智!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对,是安徒生!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者却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这么睿智的安徒生是不可能沉默的,他借助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以犀利的笔锋,以文字抨击着当时黑暗社会的真实描绘。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一下这篇脍炙人口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导入是极具趣味的,但只具情趣是不够的。俗话说:趣味趣味,要既有情趣,又有意味才好。学生笑过之后,老师应进一步引之深思,方是趣味性导入的上乘佳作。
(四)简洁的导入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
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个见解是极为深刻的。一堂课,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仅为20-25分钟左右。导入过于冗长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贯彻落实。因此,我们设计的导入,内容要生动,语言要精练,形式要活泼,以一二分钟为宜,恰到好处,把宝贵的时间让给学生活动,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使学生通过体验、领悟、实践,受到真正的教育。
(五)有针对性的导入能够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
导入应当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使之建立在充分考虑了与所授教材内容的有机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赘疣。
比如小学一、二年级,最好多从讲点故事、寓言、做点游戏入手。如果课堂教学导入时,老师的态度、语言和蔼可亲,所讲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日常事理,学生听起来一定能如入胜地而留连忘返。可见,具有针对性的导入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教育性。
(六)拓展性导入可以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为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系,所以老师在上课伊始就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必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启发性的导入设计应注意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想象余地,让学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由个别想到一般,收到启发思维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 篇6
一、关注学情,以生为本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应将它作为第一准则,一旦离开了学情,一切都是徒劳。我在教学“春笋”一文时,结合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好新鲜事物的特点,我课前精心设计了一个猜谜的游戏:“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想不想猜?仔细听——‘头戴尖尖帽,身披节节衣。每年二三月,脑袋钻出地。’知道是什么吗?”设想通过这一游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学文的兴趣,又能让他们初步感知春笋的特点,一举两得。但上课时却事与愿违,学生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今天要学的课文了,我刚说了谜语的第一句,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说:“春笋!春笋!”,根本没有认真听我说,感受春笋特点的这一目的自然是落了空,谜语成了“摆设”,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让我懊悔不已!事后我坐在办公室里认真反思,其实学习课文的时候,刚好是春笋大量上市之时,学生几乎每天都能吃到笋,我何不带一只笋到课堂上?让学生先观察它的外形,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层一层地剥开春笋的外衣,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春笋的特点,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联系实际,适宜为主
俗话说得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的这条道路上,每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得力的教法,许多名师大家都是我们普通一线教师学习的楷模:窦桂梅老师的激情洋溢、王崧舟老师的诗情画意、薛发根老师的朴实自然……面对多种方法,教师该如何选取呢?答案或许只有一个——“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教学“雪儿”一课时,对导入环节的设计我也费了一些心思。听说著名特级教师薛发根曾执教过这篇课文,我赶紧上网搜索来看,看完之后却发现不太适合自己。他以名字导入,介绍自己的名字,说说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再认识学生的名字,最后回到课题:“雪儿”是一只鸽子的名字,开始学文。而我与学生已经朝夕相处了一个多学期,学生的名字也早已烂熟于心,再加上我也没有特级教师那么放得开,这种导入方法我肯定学不来。于是,我采取谈话法导入新课。课堂伊始,我亲切地问学生:“同学们,你喜欢小动物吗?你给小动物取过名字吗?你和小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呢?”学生有类似的生活经历,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是发生在作者和一只鸽子之间的故事,题目是‘雪儿’。”导入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之与文本产生共鸣,如此一来,也就能“水到渠成”了。
三、针对文本,有的放矢
文本是多种信息的载体,文本本身的信息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既有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自然科学信息,了解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信息,也有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驰骋想象的思维训练素材,还有引导学生崇尚真善美、确立正确价值观的妙语美文……教学写景美文“西湖”时,我采用“调动积累”法导入:“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忆江南’吗?我们一起背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杭州和西湖真挚的感情。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次文中游西湖吧。”这样一来,做到了诗文结合,情景再现,既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也为学习新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又如,教学科学小品文“石头书”时,我以“设置悬念”法导入新课:“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但是它同时也是不同于一般的书,它的名字叫‘石头书’。看了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一下就被这本与众不同的“书”吸引住了,纷纷举起小手质疑,并兴致勃勃地读起了课文。
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新课都是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我们要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使导入成为教学的“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火花。
再谈中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导入艺术 篇7
一、创设情境, 精彩导入
我们日常的生活和课文中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差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尽可能创设与文本相符合的情境, 这能让学生尽快走进文本, 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中段语文教学第一课时的导入, 我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六方面, 创设具体情境, 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情境。
1.歌曲入境。歌曲动听的旋律和活泼的曲调, 丰富听众的思维和想象, 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还能轻松地将学生带入情境。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时, 先播放童声合唱, 学生能快速地融入歌曲描绘的情境之中, 唱着歌曲, 学着课文。如, 学习《掌声》一课时, 课前播放《掌声响起来》这首歌, 让学生得以放松心情, 打开心窗, 当学生进入听歌的情境时谈话:这首歌和什么有关?你在哪儿听过掌声呢?这样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课文学习之中。
2.谜语入境。谜语不仅短小易懂, 而且趣味性特别强, 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小露珠》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猜关于“雨、雷、露珠”的谜语, 再引导发现这类谜语的共同点, 当学生了解到这类字都和自然现象有关时, 再通过拓展举例来积累和“雨”字头相关的字, 不但巧妙巩固生字, 而且也形象地理解了这类字的特点。这样, 学生也将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课文的状态之中。
3.故事入境。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 在故事中他们的求知心理更强。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 课本内容延伸到课外内容时, 学生的兴致特别高涨, 他们对这些内容尤其感兴趣。那么, 我们抓住学生这一特点, 用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 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哪吒闹海》是一篇神话故事, 学课文前, 讲一篇神话故事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从这篇神话再向本篇神话过渡, 学生同样热情高涨。
4.图片入境。图片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让学生的视觉效果更加生动形象, 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比如, 《东方之珠》一课, 当一栋栋高楼大厦矗立在学生眼前时, 当繁华的街道、琳琅满目的商品、热闹的街市, 这些一个个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时, 逼真的景象让学生的内心充满着向往, 学习课文的兴趣就更浓了, 会迫不及待地进入学习课文的状态。
5.设疑入境。课上, 引导学生提出内心最渴望知道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质疑, 激起大家的求知欲和探索心, 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学《石头书》一课, 学生质疑:它是石头做成的书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能读懂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再读课文, 答案将一一揭晓。学《第八次》时, 学生质疑:讲了谁的第八次呢?第八次发生了什么事情?前七次怎么样呢?这样的问题, 也会将学生带入情境去探究课文。
6.生活入境。学生的生活经历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 有时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教材知识为出发点, 能唤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忆, 也可以更好地进入课堂情境之中。《三袋麦子》一课, 麦子就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 举例说说麦子的样子, 正好也是和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学习。《拉萨的天空》一课, 学生谈起在拉萨的经历, 展示自己旅行时的照片, 说拉萨天空给人的感受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时, 这样的生活经历, 激起了更多学生对拉萨的向往。
二、抓准训练点, 巧妙导入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巩固旧的知识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学知识贵在“温故而知新”。有了第一课时的初读经历, 再次品味课文时, 要挖掘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找准新旧知识间的联合点。诸如回顾以前学过的旧知识, 从而引出新课, 从已知的领域转入未知的领域, 这种方法能使知识前后衔接自然, 过渡平稳。第二课时的导入, 我认为可以尝试着这样做:
1.复习词类, 理解词义。中年级学生, 复习词语, 不能单单停留在读准字音上, 还要发现文本中词语的特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小露珠》一课, 有描写动作的词:披、戴、袭、笑盈盈……有描写事物的词:草秆、白杨……有多音字:钻等, 复习这些词类时, 就需要让学生去发现词语的特点, 再做做动作、结合图片来多角度地理解词义, 也可结合词义辨别多音字的字音。读准了词音, 理解了词义, 再结合学生实际加以灵活运用, 这才突显出中年级词类教学的特点。
2.提炼词语, 巩固内容。很多时候直接巩固字词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我们可以尝试找准每课词语的训练点, 这些词语既是对简单的词语的复习, 又巩固了课文重难点生字, 还交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从而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忆, 进而更好地投入精读课文之中。比如, 在学习《第一次抱母亲》时, 在学生读准词语的基础上, 选择需要的词语来概括一下“我”、护士和母亲三个人物之间的事情, 并尝试以不同的人物“母亲生病了, 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 护士为生病住院的母亲换床单”为开头, 练习多角度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相对而言就体现了课标对中段学生的要求。
3.拓展阅读, 积累知识。拓展阅读, 是对文本的补充, 对主题的升华, 也是由课本知识向课外知识的辐射。品读课文前, 利用拓展阅读作铺垫, 是让同类别文章建立联系, 搭起课内外知识联系之桥, 以促进学生走进文本, 趣味学文。学《三顾茅庐》一课, 让学生讲自己读过的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当孩子讲起“草船借箭”和“空城计”时, 大伙儿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 也对这个人物形象有了立体的了解, 更懂得刘备三顾茅庐的缘由。
4.紧扣文眼, 突出重点。文眼是一篇文章的眼睛, 一般来说, 它不是揭示文章的主旨, 就是概括全文的内容, 或者是学习文章的线索, 因而教学时紧扣文眼, 就能突出文本的重点。我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中, 我以“弱小”一词为文眼, 抓住文章的明线———“谁是最弱小的”, 以“保护”一词为情眼, 抓住文章的情感暗线———“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这样的形式来突出本课学习的重点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让学生在读文时产生领悟, 激起语言思维的火花, 让他们获得情感的体验。
当然, 第二课时的导入形式, 也不只局限于以上四种, 诸如前面提到的播放歌曲、猜猜谜语、讲讲故事、欣赏图片、提出疑问、结合生活等, 也可以激起学生再次学文的热情, 只要我们把握好度, 就能巧妙地导入课文。
总之, 无论是第一课时, 还是第二课时的语文教学, 导入的设计都不能呆板、单调, 我们应力求多姿多彩, 给学生以新鲜感, 我们只有精心设计、巧妙构思, 才能让学生产生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 让他们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能让师生情感产生共鸣, 使整节课的氛围轻松、活泼、自然, 使语文课堂和谐、人文、高效!
参考文献
语文课堂中的导入艺术 篇8
一、利用音乐进行导入, 激发兴趣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内涵丰富,通过优美的旋律将动人的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抒发情感,有强烈的感染性,这也是音乐能够吸引高中生的原因。现在绝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喜欢听音乐, 更爱唱歌,加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这一特点,找到与课文相关的音乐,就能很快地吸引学生进入学习。
例如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 教师可以选择屠洪刚演唱的《霸王别姬》,这个故事学生也比较熟悉,再加上熟悉的歌曲旋律, 学生深深体会到歌曲中项羽面对虞姬时,表现出来的无限柔情以及处于末路时深深的无奈,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再去学习《鸿门宴》, 不仅能使学生快速投入到对课文的学习中去,而且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教学《琵琶行》 一课时,可以播放琵琶相关的音乐,在教学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时,也都有相对应的歌曲等,这些歌曲能够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教学。
所以,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音乐,有助于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音乐能够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缓解紧张的气氛,使人身心愉悦,从而增强课堂的感染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利用朗读进行导入,创设意境
有这样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激情昂扬的朗诵,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文本渲染的情感世界,这是那些粗浅的分析所不能比拟的。成功的朗读, 确实可以在课堂上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所以,在进行课堂导入时, 教师可以利用朗读进行导入,同时注意在内容的选取上,一定要选择和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最好是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朗读法的好处是可以很容易地激发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从而引起共鸣。
例如在教学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课文的十八到二十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而且这部分感情充沛,能很好地体现文章的主旨,适于作为朗读素材。所以,在上课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直接朗读,进行直接感受,以情动情,体会文章的精彩之处。然后结合学生的朗读,引导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马丁·路德金为了梦想而显示出来的激情万丈,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课堂的学习。可以说,有效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朗读导入新课,不仅实现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优美的名言佳句,扩充自己的词语储备,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素养以及写作水平。同时,朗读的方式也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掌握学生对课文的认知程度。
三、利用故事进行导入, 引人入胜
在我们每个人的童年甚至一生,故事对我们的意义不言而喻, 可以说爱听故事是每个人的天性,所以说,如果教师能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讲述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一定能够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教师选取的故事,可以是神话传说,也可以是生活实例,也可以是与作者相关的趣闻轶事,关键是不能脱离文本的有关内容。 通过故事进行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从而巧妙地引出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拿来主义》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在天津有一位叫冯骥才的著名作家,有一次他出访法国,在宴会上,有一名外国记者问他‘冯骥才先生,贵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向西方的资产阶级学习,难道你们不怕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吗?’面对这样的问题,冯先生机智地回答:‘难道人吃了猪肉就会变成猪吗?所以,我们毫不担心。’我们学习资本主义,只选择其中的精华部分, 同样的继承文化遗产,我们也要坚持‘拿来主义’的原则。”这样使学生对“拿来主义”的概念产生兴趣,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这样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听得兴趣盎然,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牢牢地吸引住了,而且面对枯燥的学习内容,也缓解了畏难的情绪,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注意加强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跳出故事的局限,转入课堂的学习。
浅析名师语文课堂导入艺术 篇9
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课, 在导入新课时, 教师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 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探索欲望深入语文学习情境之中。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 而名师的新课导入也有不同的风格, 看似随意实则独具匠心, 笔者通过分析名师的课例, 总结归纳出几种比较典型的新课导入方法。
一、情境导入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 不少文本所描述的情境和现在的小学生平时接触到的生活相距甚远, 如人教版《再见了, 亲人》《搭石》。在学到这类课文时, 学生如果没能充分理解课文的意思, 就很容易产生倦怠心理。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 无论课文的语言多么优美, 叙述的故事多么感人, 教师被深深地打动了, 但学生依旧无动于衷。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就要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创设情境, 让学生与文本来个“亲密接触”。葛银铨老师执教人教版《詹天佑》这篇课文时, 就利用情境导入法, 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师:1909年8月, 第一条完全由我国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京张铁路胜利竣工。这一消息, 给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中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中国人民无不感到扬眉吐气。 (播放课件:通车庆典)
铁路竣工当天, 如果当时有一家影响很大的报纸, 想在头版头条刊登这样一则启事。 (见文末)
师:同学们, 大家想不想穿越时空隧道, 一起来参与这次活动, 设计一个好的路名?
生:想, 我来说!
师:别急。要想设计一个好路名, 你有什么建议?
情境导入法就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 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 以激发学生兴趣, 诱发思维, 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方法。葛银铨老师没有按照传统教学方式, 先出示课题, 让学生初读课文之后, 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而是大胆创新, 创设情境, 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 回到1909年8月京张铁路竣工现场, 并个性化地改造教材, 以报纸征集路名启事为出发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的学习状态渐入佳境。
二、简介背景法
有些文本看似很简单, 没有复杂的长句子和生僻字, 但是, 想从文本中充分挖掘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就需要教师介绍文本的作者或其作品的相关背景, 带领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思想。窦桂梅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这一课中, 就从介绍作者史铁生开始:
师:今天, 一位新的老师来给你们上课, 刚才听主持人介绍, 我从哪儿来?
生:清华大学。 (众笑)
师: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师:今天的课上, 我要为同学们带来什么礼物呢?我想起了我们学校的一位校友, 他叫史铁生。这位在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 今年已经54岁了, 21岁的时候, 突发重病使他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 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这么多年来, 他一直用文字表达对母爱的感受。请同学们一起默读下面这段话, 看你读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 闭上眼睛, 想, 上帝为什么早早的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 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 上帝看她受不住, 就召她回去了。’睁开眼睛, 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
生: (学生默读后发言) 我读到了他对母亲的思念。
生:作者心中的母亲活得太苦了———“闭上眼睛, 想, 上帝为什么早早的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 迷迷糊糊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 上帝看她受不住, 就召她回去了。’” (师板书:苦)
师:他的好多文章都表达了这份感情, 比如课前发给同学们的———
生:《秋天的怀念》。
介绍与作者或作品相关的背景式导入, 让学生对作者作品有立体化的了解, 进而引入对课文的学习, 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题含义, 又能深化对人物和文本的认识。史铁生的文字, 蕴含着生命的拷问。然而, 这种情感对于没有受过什么挫折的小学生来说, 无疑是很陌生的, 传统地学习《秋天的怀念》也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窦老师在上课伊始, 就介绍自己的校友, 也就是文本的作者, 并讲述了史铁生不幸的经历, 学生的情绪也随之逐渐低沉起来, 窦老师继续铺垫, 把史铁生在《合欢树》中表达对母亲感受的一段文字呈现给学生, 学生就容易理解作者对母亲的那种思念。背景导入时, 窦桂梅老师没有单纯地介绍作者, 而是很自然地把作者的作品《合欢树》引入课堂, 这样, 课内外相结合, 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一篇文章, 而是把一组文章放置在一个相同的情感环境中, 真正实现了“用教材教”, 这不仅仅是一堂语文课, 更是一次对心灵的洗礼。
三、猜谜激趣法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利用悬念激人好奇, 催人思索, 往往能提高课堂效率, 让学生尽快从课下的游戏状态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制造悬念, 能让学生好奇、兴奋, 欲打破砂锅问到底, 想尽快知道答案。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维活跃, 好奇心强的时期, 利用猜谜语, 游戏竞赛等方式设置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一些问题,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要注意, 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薛法根在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卧薪尝胆》这一课时, 便很好地利用了猜谜激趣法:
师:要学好语文, 就要会观察, 会倾听, 会思考, 会想象。请你仔细看!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王”字的象形图案) 像什么?
生:鱼骨头
师:很好, 很富有想象力。
生:这很像一个“王”字。
生:我觉得它很像一个鱼钩。
生:对, 就是鱼钩。
生:我觉得它像镰刀。 (生笑)
生:我觉得有点儿像矛。
师:像大船上的铁矛。同学们, 可能看到这幅画, 每个人想像的都不一样, 这是正常的。同学们, 这幅画, 其实在古代, 这是一件兵器。这件兵器叫“钺” (师板书生字“钺”, 并注音) 。这是古时候打仗用的。看武侠小说的同学可能看过这样的兵器, 在战场上, 谁拿着“钺”这种兵器, 谁就是指挥官。它有权力, 后来这个 (指画面) 就成了一种权力的象征。在春秋战国时代, 有这样权力的被称为“王” (师板书:王) , 刚才有个同学说这幅画像“王”, 很有想像力。还有一个字念“皇” (师板书:皇) , 大家知道中国的第一个皇帝是谁呀?
生:秦始皇。
师:对了。秦始皇之前的各个小国家的国君, 只能称为“王”,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当中主要写了哪两个“王”?
生:主要写了吴王和越王。
师:知道他们的姓名吗?
生:吴王夫差, 越王勾践。
师:对了。课文中主要讲了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两个人之间的事。小朋友们, 这两个人, 一个是吴国的国君, 一个是越国的国君。他们二人原来是什么关系呢?等一下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后来又有什么关系呢?请你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薛老师投下的这一枚“象形图案猜字”的石子激起了同学们思维的一层又一层的浪花, 学生的回答从“鱼骨头—鱼钩—镰刀—矛, 可谓五花八门, 让课堂充满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猜谜, 薛老师巧妙讲解了象征权力兵器的“钺”、拥有权力的“王”以及“王”与“皇”的区别, 使得学生对“王”有了深刻地理解。接着, 薛老师趁热打铁, 转入课文主题, 介绍了文中的吴王和越王, 将夫差中“夫”的读音和勾践中“勾”的字形贯穿于课文讲解过程中, 既扫清了文字障碍, 又为学习课文储备了知识, 可谓“一箭双雕”。最后, 老师又提出两个问题, 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几分钟的激趣导入, 看似顺其自然, 实则独具匠心。
四、释题导入法
课文的标题, 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 它有时是理解课文的突破口, 有时是课文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 可依据情况, 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于永正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时, 就运用了释题导入法: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 (板书:庐山) 认识吗?
生: (齐声读) 庐山。
师:你们听说过庐山没有?有人去过吗?
生:我听我爸爸说过。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过。
师:同学们, 庐山在我国江西省的北部, 紧靠长江边。庐山是世界文化名山, 将来有机会你们都要去看一看。现在, 我在“庐山”的后面加三个字。 (师板书:的云雾) 加了这三个字, 课文的题目就是“庐山的云雾”。
生:这篇课文会重点写庐山上的云雾。 (在“云雾”的下加点)
师:读题目要动脑筋, 好多文章的题目会告诉我们要写什么。读了这个题目, 我们看出作者重点要写它的云雾。现在你脑袋瓜里面还会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要写庐山的云雾?
生:庐山的云雾有何稀奇?
师:这两个问题, 于老师都明白。你们是想让我告诉你们, 还是自己到书里找答案?
生:在书里找答案。
这堂课中, 于老师仅仅抓住课文题目中的“庐山”展开了教学, 让学生通过以前的知识积累来描述自己对庐山的印象, 为后面学习庐山的云雾埋下伏笔。看似简单直接的题目导入, 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 同时也为课文的深入理解奠定了基础。
高中语文课堂导入艺术综述 篇10
一、悬念激趣式
导入时设置悬念, 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 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这样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如戚泽成老师的一堂公开课《烛之武退秦师》, 就用“三十六计”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问“本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来设置悬念。又如在教学《诗经·氓》、《孔雀东南飞》等课文时, 我说:“女主人公聪明美丽, 勤劳贤慧, 那么她们究竟因何而被休弃的呢?”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 并结合《礼记》中的古文化知识“女子七弃”及有关事例, 展开讨论, 从而达到对本文积极而深入的学习。再如在教学《祝福》时, 用“祥林嫂是自杀还是他杀”设置悬念导入。
二、串联照应式
如在学习苏洵的散文《六国论》时, 我结合已学过的《过秦论》和《阿房宫赋》进行导入:“同学们, 我们刚刚学过贾谊的千古鸿文《过秦论》, 这篇文章气势磅礴, 汩汩滔滔, 论述了秦王朝的什么过失呢?” (学生回答:“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我们今天再学一篇有关秦国的文章《六国论》, 大家可思考两篇文章在主旨、写作目的和创作角度上的异同点。”简单的几句话不仅点明了前两篇课文的风格, 更提示了学生对新课的注意, 引起了学生对前两课内容的回忆, 从而更好地投入到了新课学习中去。
三、面点过渡式
学生学习知识是由点到面的积累, 由特殊到一般的转变。我们在导入课文时可反其道而行之, 由一般情况落实到特殊的一篇课文上来, 这样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教师可这样导入:“许多古人, 每见名山大川, 必有所感怀, 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 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 他们心为山动, 情为水发, 锦文华章喷涌而出, 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文豪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 同样情难自己, 醉书一曲《念奴娇》, 让后人传唱。”
四、故事吸引式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在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 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 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拿来主义》时, 可设计这样的导语:“天津有位作家叫冯骥才, 他访问法国时, 在一次欢迎宴会上, 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 贵国改革开放,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 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 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 博得满堂喝彩。是的, 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 不会变成资本主义, 同样, 继承文化遗产时, 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 就一定能成功, 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这时学生就想知道“什么是‘拿来主义’”, “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趁热打铁地导入课文内容。
五、对联引入式
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对于它, 学生知道得不多, 但都很想了解, 教师如果抓住学生的这一求知欲, 进行适当的引导, 便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 教师可用对联:“死了倒也罢了, 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依闾, 亲朋盼信。活着又怎么着, 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惊耳, 弹雨淋头。”学生读了对联, 会兴趣倍增, 对于对联中所描绘的悲惨命运深感同情。然后再说:“这副对联是周作人先生为纪念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刘和珍和杨德群两人而作的对联, 周作人对两人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 对当时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深刻揭露。对于两人的遭遇, 鲁迅先生也拿起他那匕首般的笔, 写下了这篇《记念刘和珍君》。”根据对联, 学生理解文章就方便了很多。
六、背景激情式
任何优秀的作品都是在文本的残缺中成就其完美的。“形象大于思想”是文学作品的特征, 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以现成的答案来规范作品的解读, 所以在导入时, 恰到好处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文本中没有传达出来的信息, 例如文章中涉及的一些内容, 或是作者的身世背景等, 这样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而向学生提供背景等材料, 决不是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 而是启迪学生的思维, 为学生提供一种解读文章的方式。
七、关注生活式
世事洞明皆学问, 生活处处是语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和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 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大, 且丰富多样, 价值观念千差万别, 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的形态等, 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敏锐的视角和开阔的视野, 留心学生关注的焦点话题, 并能信手拈来, 认真提炼。这样的开场白, 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并能顺理成章地从课内向课外拓展, 从而使语文课真正地和课外联系在一起。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艺术探究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设置悬念;创设谜语;音乐氛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对于整堂课的教育教学来讲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鉴于此,关于课堂导入艺术的探究有着较高的教育价值及意义。那么,具体落实到小学语文学科,如何才能创设出既新颖别致,同时又能充分诱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动机的有效导入呢?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小学语文趣味导入发表一些个人认识与看法。
一、精心设置悬念巧妙导入
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格外强烈,他们对外界未知的事物总是会持有积极、主动的探究心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这一主观认知特点出发,在上课之初精心为他们设置一些与具体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疑难问题,这种课堂导入方式能为学生轻松营造一个充满疑问、充满悬念的探究氛围,进而对将要学习的语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了解欲望。
我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如,在教学《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时,我就在课堂导入中为学生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平时在生活中见到的树叶都是什么颜色的呀?”结合生活经历,学生异口同声回答:“绿色。”在此基础上,我趁势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可是,有个小朋友画的树叶却是蓝色的呢?树叶都是绿色的,可是她为什么要把树叶画成蓝色的呢?其实答案就在《蓝色的树叶》中。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看大家谁能最快找到问题的答案。”
这是为什么呢?在悬念的诱惑下,学生对《蓝色的树叶》这一课文立即就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兴趣,而这种兴趣就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集中自身注意力,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文阅读、分析中。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精心设置悬念可以切实获取巧妙导入新课的预期良好目的。
二、精心创设谜语巧妙导入
谜语通俗易懂且能巧妙揭示真正的谜底。这种民俗艺术深得大众喜爱。小学阶段的学生自然也不例外。由此出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精心创设与语文学习内容息息相关的谜语。这种谜语导入的方式新颖别致,能带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能在确定谜语谜底的同时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就对這种导入方式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学生反映较为良好。如,在教学《燕子》这一篇课文时,我就在上课一开始向学生出示了如下一则谜语:衣服像缎子,尾巴像剪子;衔泥盖房子,捉虫喂孩子。此外,更是向学生指出该则谜语的谜面就是本节语文课将要学习到的内容。学生的兴趣极为高涨,并自觉结合成了学习探讨小组。凭借小组的集体智慧,他们全都猜出了“燕子”这一谜底。
如此,不仅课堂学习氛围异常热烈而融洽,而且学生探究的热情与积极性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诱发与调动,而这些很显然都为他们以高涨的姿态持续融入《燕子》这一课文的学习活动之中做好了充分准备。鉴于此,我们可知,精心创设谜语也不失为进行语文课堂巧妙导入的重要突破口。
三、营造音乐氛围巧妙导入
小学阶段的学生多对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音乐旋律情有独钟,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辅设备为学生播放特定的音乐旋律,精心营造的音乐氛围可充分诱发学生的强烈情感共鸣,并促使他们自然而然过渡到对新知识、新内容的学习活动中。
如,在教学梁晓声的《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我就首先为学生播放了歌颂母爱的经典歌曲——《母亲》。该歌曲旋律悠扬、歌词简单质朴,抒发了母爱的伟大与崇高。在播放音频的过程中,学生透过歌词与旋律,不自觉就回忆起平时生活中母亲关爱自己、呵护自己的点点滴滴。这一情感的激荡使他们对于母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与独特的体验感悟。在此基础上,我顺势引出《慈母情深》的课文内容,学生便能透过标题大致判断出文章的感情基调,并及时移情到该课文的学习活动中。这也充分证明音乐氛围的巧妙创设能在引发学生强烈情感共鸣的基础上推动他们水到渠成融入语文课堂的具体学习活动中。
当然,小学语文高效导入的创设方法并不仅仅局限于我上述所提到的三个方面,尚存在其他众多而有效的策略与方式。但无论是运用何种方法,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所教语文内容的实际出发,从所教学生的主观认知特点出发,如此,才能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灵活创设有效、有趣的课堂导入。这将为小学阶段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奠定重要的前提基调。
解读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篇12
一.故事导入
在我国悠久的语言历史长河中, 产生了许多感人至深和机智幽默的故事。我们的语文课往往语出有因, 语中有典, 所以上课时, 以故事为突破口, 开拓学生的想象力, 把与课文有关的故事作为导语, 既能增添课堂的情趣,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走上一条愉快的学习道路, 课堂教学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授《拿来主义》一课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天津有位当代作家冯骥才, 他到法国进行学术交流时, 外国记者对中国很好奇, 接二连三地提问, 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 贵国改革开放,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 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 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 博得满堂喝彩。的确, 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 不会变成资本主义, 同样, 在继承文化遗产时, 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 就一定能剔除糟粕, 吸取精华, 促进文化的创新。这个正确的原则就是“拿来主义”原则。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导入对《拿来主义》一文的学习。
二.情景导入
俗话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和学生平时的生活环境, 经历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的情景, 能让学生以最短的时间进入角色, 将会对提高教学效率产生重要作用。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 我首先让学生听歌曲《霸王别姬》, 音乐响起, 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表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般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所深深吸引, 然后我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 怎么会沦落到这个下场呢?《鸿门宴》一文就揭示了自称为西楚霸王的项羽如何由拥兵百万而落得个垓下被围, 这个霸王别姬的由头, 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
三.比较导入
采用单元教学多篇比较的方法, 使学生能更快地把握每篇文章的异同。如在讲授《致橡树》一课时, 我就是采用比较导入法设计导语的:本单元是诗歌单元, 一路走来, 我们领略了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以天下为己任的万丈豪情, 感受到了郭沫若为祖国奉献的滚烫而热烈的爱国情, 领略了诗人徐志摩眷恋康桥的别离情。今天, 我们要学习《致橡树》去欣赏一位不平凡女性伟大脱俗的爱情。简单的情感比较不仅突出了每首诗词的思想感情, 而且也交待了新课的思想感情, 从而使学生纲举目张地把握了每首诗词的不同的主题思想。
四.从文眼导入
有些文章特别是散文, 一般有文眼且在文章的开头, 教师在导入这些课时, 可紧紧抓住文眼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及教材特点的意境, 让学生随着文字内容的起伏, 理解感受作者情感的流动。如朱自清《荷塘月色》课文的第一句是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这样导入: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的委婉隽永, 描写细腻, 风格清新而著称。他在欣赏清静素雅而朦胧的荷塘美景时, 为什么流露出“颇不宁静”的情绪?是文人多愁善感吗?请同学们到文中找答案。这样, 抓住文眼, 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 自然而然走进课文。
五.设疑导入
【语文课堂中的导入艺术】推荐阅读:
语文课堂导入艺术12-05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艺术12-15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导入12-17
语文课堂中的导入语05-28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设计策略07-24
语文课堂中的调控艺术09-14
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艺术11-09
语文课堂中的艺术性05-10
语文课堂导入09-27
创新语文课堂导入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