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的艺术性(精选12篇)
语文课堂中的艺术性 篇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给孩子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这样的方式可以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但我们也要注意,提问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在点子上。那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该如何去做呢?
一、带着疑问初读课文
孩子们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时,不可能说一拿到课文就想读,就喜欢读。如果想让他们一开始学习就感兴趣,我们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可以从课文的题目入手,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用这些问题来激活他们阅读全篇课文的兴趣。当他们急于想解开心中的疑团时,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思维开始运行了,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例如在教三年级上册《石头书》时,我一上课就给出了几个问题:什么是石头书啊?石头怎么可以变成书?你们认为可能吗?孩子们看着题目,听着我给出的问题,他们也很迷惑。有几个孩子还在下面悄悄地说:“我也正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呢。老师问的问题,也是我想问的。”我微笑着看着这几个孩子,示意他们读课文,然后想想该如何回答这几个问题。过了一会,有几个孩子举手了,有一个男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读完课文了,我知道什么是石头书。石头书就是书,石头就是书。”有几个孩子仍然不能理解,他们还在摇头。那个男孩子又说:“石头不是变成书的,它本身就是书,它上面有字,还有画。”我看着这个孩子,竖起了大拇指,我说:“你说的对,你真棒,那么,还有谁可以告诉老师,石头上的字是什么,石头上的画又是什么吗?如果你们还不清楚,可以再读一遍课文,然后回答老师。”好多孩子又开始低头读课文。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孩子们从一开始就对课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因为有疑问而愿意去寻求答案,并在找答案的过程中渐渐地理解了课文大意。
二、启发学生自己提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不能总是教师提问,我们也要把机会留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好多孩子都不愿意提问,他们宁愿听教师问,然后自己答,也不愿意开动脑筋,自己去找问题。因此,我们要学会利用教材,找到教材中孩子们可能迷惑不解的地方,引导他们提出问题,让他们在课文学习中锤炼自己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小露珠》时,文中有这样的描述:“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小露珠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孩子们在读完这段文字时有些疑惑,但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提问。我看着他们的眼神,就猜到他们可能有问题要问。我就启发他们:“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问老师。”这时,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见过小露珠,但是我一直想知道小露珠是怎么产生的。它怎么会越滚越大啊?”还有一个孩子也站起来说:“老师,在夜晚小露珠出现了,到黎明它变大了,但是太阳出来以后它又消失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我听了两个孩子的问题,惊叹于他们问题的巧妙,竟然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真是出乎我的预料。我在给他们解释的同时,也充分肯定了他们提问的水平,以及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通过这个事例,更坚定了我要启发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的决心,或许下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在这样的课堂中诞生的。
三、不同角度设置疑问
在课文学习时设置问题,目的就是在使孩子们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既能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对于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那么,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可以怎么划分呢?他们通过这样的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只有一种的。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可以不那么呆板,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又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卧薪尝胆》时,因为课文所要表达的是越王勾践不怕苦,为了国家振兴而甘愿卧薪尝胆,是为了歌颂他。但是有好多孩子之前看过许多相关的历史故事,他们读过上下五千年。在课上,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越王和吴王相比,有何可取之处呢?”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觉得越王和吴王都不是好人,他们只是为了自己,并没有为国为民,都想称王称霸,都是为了满足自己而已。”我听了他的话,被他的想法彻底弄懵了,我还是换了一种方式告诉他:“历史人物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就像我们一样,大家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的。在这篇文章里,我们看到的是越王吃苦,卧薪尝胆,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吴王骄傲放松警惕,他的失策也是我们需要避免的。”通过这样的讲解,孩子们对于越王和吴王更加了解了。有一些对历史知识感兴趣的,还在课后找了相关的书籍去阅读。如果像这样,孩子们把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更能体现学习语文的价值了。
总之,要想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知识,并能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我们就要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问题,把握有效的提问策略,形成自己的特色,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中的艺术性 篇2
语文课堂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主阵地,在这块主阵地上,教师怎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以耐于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同一类型的评价语言的满意程度是因人而异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要考虑到评价对象的不同需求,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评价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从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习信心等各方面做出针对学生个体实际情况的、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形成主动、健康的学习心理。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即时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人文素养的积淀、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延迟终结性评价,增加学生自由思考空间,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艺术性的重要体现。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评价语言要分层把握、即时有效、适度延迟终结性评价等三个方面。
一、评价语言要根据学个体情况分层把握
1、对学习语文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要有鼓励性。有困难的学生通常表现在理解能力、在记忆能力以及学习态度方面存在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对他们的评价语言应该小心谨慎,切不可敷衍了事,既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又要起到评价的作用。老师要从他们身上去发现让他们自己认同的优点,进行准确的评价;发现闪光点,使他们打消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激发努力学习的愿望。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教师的评价语言要针对学生个体而言。如: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可侧重在学习态度方面进行鼓励,对学习态度有问题的学生的评价语言要刚柔并济,不仅能让差生心服口服,还为他们的进步指明方等。
2、对语文感悟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有诚挚的欣赏性。感悟能力一般的学生在班内占多数,他们的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上有发挥的潜力,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教师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能让这些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这个时候的他们所释放出的热情和潜能就能使他们努力向班里的优等生靠拢。同时他们也需要听到如其分的评价,通过老师的评价,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从而取长补短,完善自我。课堂评价语言就应侧重对他们学习态度的鼓励与欣赏,对知识正误及学习方法的点评。等待时机,在他们表现好的时候给予最大限度的表扬。通过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充满信心,从而自信愉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及方法就会逐渐增强。在课堂语言中,对这部分学习的过程也要进行客观的点评,学生听到了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评价,感到比较满意时,自然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有良好的学习愿望,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的评价层次也会相应改变。伴随评价层次的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3、对语文感悟能力强的优等生,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有启迪性。
感悟能力强的学生既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而且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课上,他们所需要的是超越其他同学对文本的理解深度,获取由一定难度的新知识,要体会学识上超越同龄人的快感,要享受获得更高水平知识的乐趣。因
此,教师的评价语言,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知识层次上,而要选择独特视角,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深入思考、探究的欲望,使他们的学习进入更深层次。教师的评价要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思维角度等方面,不但对这部分学生给与直接的肯定,同时让其他同学从他们富有个性的学习方法中体会到些什么。这样的评价语言不仅给其他学生指出学习的目标,还给了优生继续奋斗的目标,避免使其满于现状。教师抓住这些个别现象进行评价,往往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使语文课堂既和谐又有深度。
二、评价语言即时有效
1、有效即时的评价语言,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
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最能体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和谐程度,语文课堂是“人文关怀”的最佳场所。因为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教师要根据课堂氛围敏锐的作出反应。因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兴趣,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课堂评价来维持,即时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能使课堂气氛保持民主、平等、愉快和积极的和谐氛围。即时评价语言很丰富,如:真诚的赞美语;鼓励的身体语言;安慰和解困的幽默语言;启发思维的引导语言等,这样的语言能形成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之,尊重、理解、宽容的课堂评价语言,是和谐课堂文化的前提,课堂教学才能成为师生充满真情的生命历程。
2、有效即时评价的评价语言,使课堂生成更加精彩。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有别于其它学科,真实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有生成,这是由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而决定的,也是由师生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所决定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的内容具有太大的扩展性,语文教师就应该是一个善于把握课堂生成情景的人,是一个懂得倾听,点拨和引导的人,是一个懂得文本意义与师生不同体验差异的人,特别是要运用有效即时的评价语言,把每节课都视作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生成的过程,上出精彩的语文课来。师生共同发展,这是新课程追求的目标,课堂上教师不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而是创造者,课堂上生成的东西,需要我们用“即时评价”来鉴别,作出价值判断,评价本身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育家斯塔佛尔曾说:“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有效的“即时评价”不是简单的褒贬,而是注重点拨、启发、引导的艺术性,而这一过程正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判断和增长能力的关键所在,这种有效性不仅是课堂生成向良性发展,而且达到了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致使语文课堂更精彩。
3、有效即时的评价语言,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效提高。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是通过感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和推理等心理活动过程,对信息进行加工、简约、转换而成为知识与经验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中,要考虑知识传授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关系;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要能及时调节好这种关系,特别是学生在课堂认知发生偏差或疑惑的时候,更需要教师即时评价,进行必要的课堂引导,纠正学生的认知方向,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问题设置后,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应随课堂情景的而即时调整,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更宽泛的层次,而不是狭窄的死胡同,也不应该刻舟求剑,死守教学设计,忽略学生的感悟和体验的过程,把学生的主动认知过程,变成了来时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因此,有效即时的评价语言,能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效提高。
三、适当延迟终结评价语言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在《纲要》中有这样的表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不能死板的过早的给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语言,有时会误导学生“标准答案是唯一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及早的对学生的发言作终结性评价,这样会压抑学生、打击学生,致使语文课堂像一团死水,彰显不出应有的生命力。“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许多好学生是教师评价的结果。
另外,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免犯这样的错误:一听到学生的答案和自己所想的不一样,就万分激动,高度赞赏,“非常正确”脱口而出,过早的对学生的答案作终结性的评价,扼杀了学生与发展思维的火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发言者和其他同学一起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即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鼓励,延迟课堂教学中的终结性评价,这样能有效地增加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艺术 篇3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语文课堂;应变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71-01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复杂过程。从总体上来说,教学是根据教师事先作好的教学设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但教案是“死”的,课堂是“活”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以巧妙的应变能力予以处理。那么,如何运用课堂上的应变艺术呢?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以供参考。
一、大胆创新,调整原定计划
教学内容早已确定,教学过程早已设计,突然,课堂上出现了非认知因素的意外,这时,教师可以迅速把原有的教学内容搁下,捕捉住眼前突发情景中的新的语文因素,因地制宜,调整新的教学内容,继续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变量的动态系统,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教师随时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寻求创造性解决课堂教学矛盾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二、巧用幽默,摆脱尴尬境地
教学幽默是教学艺术的特殊表现形式,它是用富有情趣、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灵活、巧妙地实现教师教育、教学意图,将教学引向成功;是教师性格、修养、智慧的表现;是教师十分重要的思维品质和特殊本领。在语文课堂中,有时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尴尬场面,这时,教师若能巧用幽默,就能使课堂灵活起来。
此外,教师巧用幽默时要注意亦庄亦谐,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对幽默的理解力和接受水平,当然,也要服从教学需要。教学幽默是浪花,不是水,过多过滥,会喧宾夺主,冲淡教学主题,影响教学的进程。
三、冷静理智,处理偶发事件
应变艺术主要体现在解决各种问题上。如果课堂上突然出现学生违纪的情况,有时学生会提出与教学问题毫无关系的问题;有时甚至对预设的要求拒不执行;有时学生间争论不休、不置可否;有时室外的各种干扰导致学生引起骚乱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面对如此众多的偶发事件、岔路现象,灵活而迅速地“激爆”出多种方案,明确做出决策性的判断,择其善者而从之。
面对这些偶发事件,教师应有一种“大语文”的观念,然后运用冷静理智的自制力,随机应变的变通力和及时果断的调控力等,不但能化解危险,而且还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四、见仁见智,发挥民主作风
中学语文教学中一般的做法是尽量回避一些学术上尚无定论或者没有普遍认可的问题。不过,在教学中也常会遇到这类问题,或者是学生提出对教材内容或教师讲授内容的不同看法。对此类情况,应允许不同看法存在,不必强求划一。而对这类问题,优秀的教师应该注意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教学才会有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五、对症下药,集中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遇到意料之外的情况,或者是学生的回答与问题距离太大时,教师应及时准确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而不能节外生枝,不分轻重主次的详细解说或评述。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保证集中解决主要问题,使教学按预定计划顺利进行。
六、因势利导,迅速解决问题
处理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沿着学生思维的轨迹,对学生进行引导,将他们的思维引上正确的轨道。善于因势利导,不仅可以迅速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巧妙地把学生的问题纳入教师讲课的轨道,使教学顺畅自然的进行,有时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正确对待,解决科学知识
知识是无穷尽的。一个教师的业务素质再过硬,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会解答,也是正常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简单的将之视为难堪、羞耻,或者认为学生有意跟自己过不去,而采取搪塞,甚至欺骗学生的办法。每位教师都应襟怀坦白,服从真理,实事求是。对学生所提问题,一定要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一时不能解决的,可留待以后解决,切忌模棱两可,或妄下论断。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异变”出现,教师的思维要立即“发散—换元—转向—择优”,以冷静沉着的态度、关怀爱护学生的热情、真诚坦率的气质、化险为夷的方法。应变艺术并非神秘莫测,高不可攀,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深入钻研教材,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注意积累经验,做教学的有心人,不断探索,就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应变艺术的方法来。
参考文献:
[1] 析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OL].互联网-蔷薇-新浪博客.
[2] 浅论教师语言的幽默美[OL].互联网-综合课件-道客巴巴.
[3] 葛景旵.论初中语文教学应变艺术[J].文教资料,2007(21).
[4] 童万春.论语文课堂中教学机智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
[5] 钱加清.论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6] 钱加清.语文教学幽默探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7).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导入艺术 篇4
一、预测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 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教材中的说明文应该是指导学生掌握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最好的载体, 因此在说明文教学中, 我们适当运用预测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益。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板书课题后, 引导学生从标题的关键词语中推测文章将涉及的内容。
如:《向沙漠进军》, 教师就课题中的“进军”二字, 引导学生预测:你认为这个标题包含着哪几层意思?课文将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预测文章要写的内容, 在进入正式阅读的环节, 学生急于知道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读起来自然会特别投入, 兴趣盎然。
二、故事法
“感受作品的形象, 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面的新要求。对于历史背景较强、年代久远、学生未曾见闻到相关信息的课文来说, 学生是很难拥有阅读兴趣的, 更谈不上品评。这时, 我们恰当运用故事法将学生学习中的“难路虎”解决, 能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例如《石壕吏》, 教师把诗改编成一个“午夜抓丁”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发言:听了这个故事,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几句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甚至是激烈的争辩, 初中学生对文言文接触不多, 如果单凭注释、工具书去硬读, 往往学习兴趣不浓, 故事导入既能迎合他们的兴趣, 减小了理解文言诗文的难度, 又能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品评文章, 可谓一举多得。
三、陶冶法
过去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语文学习的实用价值与功利价值,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既是一种交际工具, 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发展健康个性, 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已成为语文教学新增目标。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 语文教学的综合性体现越来越明显, 整合一切资源陶冶学生情趣大有文章可作。古语云:“乐以教和。”凡是能找到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音乐作品, 音乐导入总是最佳的引起注意的策略。
四、图片法
学生是最富于想象的群体, 他们最具有想象的激情, 他们心中特有的童话世界就是他们驰骋想象的天地。基于这一层面去分析研究教材, 童话教学自然承担起了“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使命。在童话的教学中, 如果我们能用一些新奇的画面去刺激他们, 学生会展开想象的翅膀, 迸出智慧的火花。
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孩子们自由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让孩子们去发挥各自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学会幻想, 学会做梦, 学会好奇, 去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因为只有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 才是成功的教育。
五、游戏法
“游戏是少年儿童最正当的行为。”不管是小学生, 还是初、高中生, 他们对游戏均呈现出很高的兴趣, 只是游戏层次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不同而已。
“新鲜是吸引好奇心的磁石, 兴趣是产生灵感的反应堆。”游戏导入就是要给学生新鲜感, 让他们充满好奇, 满怀兴趣地走进课堂。实践中教师运用游戏导入教学时一定要得体, 否则, 游戏导入新课不但不能引起他们对课堂的注意, 反而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六、搜集法
有些文章涉及到的内容较特殊, 学生不是很熟悉, 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全面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和蕴含的情感, 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学会搜集、加工、处理相关背景资料是非常必要的。其操作的基本方法是:授课前, 教师布置必要的问题, 让学生根据需要, 从书、报、杂志、互联网等媒体搜集整理出学习、理解文章的相关信息。学生作好充分准备后, 教师课堂的导入便是利用3至5分钟, 举行一个小小的信息发布会, 让学生口若悬河, 一展身手。
新课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搜集、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心理, 适当布置一些课前、课后相关性阅读是落实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
七、合作法
探究性教学要求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强调合作精神。任何一篇文章的学习, 学生均要经过知识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探索性阅读这三个阶段。探索性阅读阶段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最佳时机, 这时教师均可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化难为易, 化腐朽为神奇。其实施步骤为:教学一开始, 教师将要探索的任务分解到每个组、每个人, 让每位学生明确职责和任务, 既分工又合作, 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八、谈话法
文学作品总是因感而发, 因情而生。语文教材中许多内容都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 切合他们的学习生活情趣。因此, 师生之间利用课前几分钟, 聊一聊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沟通一些彼此的想法, 对于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交往有一定的帮助, 对于怎样挖掘、提炼作文素材更是一种启迪。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活跃、学生思维活跃的前提。谈话的目的是为了走到学生的中间, 和他们一起探究, 一起分享。这种策略的操作, 应注意教者的语气, 语态一定要显得亲切、和蔼, 对学生的说话要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这样才能打开他们的话匣子。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穿插艺术 篇5
――谈谈课堂教学中的“题外话”、“课外话”
(樊长春 刘国兴 湛江赤坎爱周中学 湛江 524034)
就教育的理论来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中心环节)是上好课。为达此目的,必须以现代化教育理论为 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同时还要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具体到每一堂课,它总有一定的主题的,该讲什么,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上课之前应心 中有数。“题外话”,“课外话”顾名思义,就是“题外之话”、“课外之言”。从时间上来说它们属于课外 、题内,从内容上来说,似乎关关系不大,却藕断丝连。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新学期第一堂课上,有位老师的第一句话如是说,“德国有位 思想家曾说:‘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象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希望同学们把 握如飞的现在,有计划地去安排时间,刻苦、勤奋地学习。下面,请大家打开新课本……”这段“开场白”, 精彩、简炼,富有鼓动性和启发性。它虽与接下来的新课没有多大联系,时值上不到1分钟,但它的作用是不言 而喻的。在新学期、新学年的开始之际,肯定比平时板起脸来作思想工作要强。
法布尔的说明小品《蝉》,写得相当感人。“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我们不应该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 ,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这是课文最后一节,也 是作者抒情的高潮所在――对小小的蝉的由衷赞叹,在要求学生齐声朗读一遍的基础上,我送给同学们一句西 班牙格言: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好了,只是你要付出相当的代价!’”讲完这句话刚好下课,我发现 有的同学鼓掌,有的同学则若有所思,轻轻点头。
实践证明,适当地运用“题外话”,确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活跃气氛,提高兴趣
一句好的“题外话”,一段好的“课外话”,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活动得 以顺利进行。
语文课,少不了要课堂上齐读或背诵。可是,常出现人多声音小的局面,这时如果教师问一句:“你们都 吃早餐了吗?吃饱了没有?”学生肯定会笑着回答你。如果趁机要求学生再读,一定会大胜如前的。有个老师 对学生打不好省略号而大伤脑筋,而有关知识已次多重复过了,在一次作文讲评时,他问学生:“你们见过小 山羊吗?”有的学生回答说:“见过呢。”有的学生则抢着说:“电视中有。”这个老师接着说:“有的同学 打着省略号,稀稀拉拉的,像小山羊拉屎――很难看!”又说:“希望你们不要做小山羊。”当时,几乎全班 的同学都笑起来,听课的老师也笑了。我想,这几句插科打诨的“题外话”,或许会大大地减少“小山羊”在 作文本上“拉屎”的机会吧。
碰到诸如此类的情况,处于指导地位的教师,如果一味地正儿八经的“传经授道”,虽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也有一定的不足,但总觉得少了点生气。是的,有时,在紧张而繁杂的课堂教学中,突然地不失时机地说几 句“俏皮话”,不也可以松驰一下彼此的神经吗?反过来,学生亦能在轻松一笑中领悟到老师用心之良苦。题 外之言实强于题内之言,退而且进,可谓此为“曲线救课”。
又如,我在上《雨中登泰山》一文时,其中有一处是描写松树的,为了使学生能注意作者写松的用意,我 说了两句“题外话”:“你们中
[1] [2] [3] [4]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篇6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住提问题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3.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4.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维内容,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来精心设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下面谈语文课堂提问的一些做法: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例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
二、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艺术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艺术,策略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认为,语文学习就是要在发挥学生语文学习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作用,依据教学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通过展现富有生活化的艺术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还有助于学生在充分的领略语文人文之美的基础上,深化学生的认识,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1. 利用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新课程语文教学在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基础上,特别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来激活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一方面,注意调动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理解和感悟。
对此,笔者以为,运用适当的教学艺术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运用教学艺术:(1)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愿意进行自主学习;(2)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思维进行学习,特别是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来进行理解和感悟;(3)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学习才能,来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信心。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专题的“求学之道”韩愈的《师说》教学中,笔者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运用了如下的教学艺术,要求学生围绕“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意思进行探究:(1)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知晓文章的大意;(2)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找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有关证据材料;(3)建议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并有所见解,要求他们能够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教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激活,满足了他们学习发展的需要。
2. 注重教学过程的艺术,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新课程语文教学认为,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教学主导作用,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模式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感悟文本知识,获得丰富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过程的艺术,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主要体现在:(1)允许学生选用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让他们有一定的自由学习空间;(2)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朗读、默读等多种方式对文本的内容进行理解感悟;(3)教师的妙语导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4)注重设计悬念,让学生能够在充满神奇的学习环境下,进一步思考感悟,获得正确的认识。
例如,在《声声慢》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了激活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使学习过程更具丰富性和情感性,特运用了如下的教学艺术:(1)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来了解作者李清照及其艺术成就,让学生对她的词有一定的初步感受;(2)教师设置思考探究题目: (1) 该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请利用词中语句进行回答; (2) 该词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 词中的叠词运用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3)要求学生选用自己最喜欢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并能够结合上述的思考题进行理解感悟;(4)鼓励学生在阅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过程中,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进而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3. 通过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位特级语文教师曾经说过:一堂语文课应该是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感情深深。笔者以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模式的运用,一方面,便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促进他们知识的不断内化生成。
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当多面手的角色:像一个出色的导游,带领学生去领略文本中的处处美景;像一个睿智的演说家,引导学生去针砭文本中的各种弊端;还像一个优秀的乐手,时刻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中形象的情感达成和谐的共鸣。这样的互动模式,不仅是学生所期盼的,还是学生在今后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动力。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互动的教学模式来激活学生的学习激情。例如,在《雷雨》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就通过师生分别扮演戏剧中角色的方式来进行师生互动,从教学的效果反映来看,此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增强了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互动模式不仅让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还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丰富多彩的生活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藏,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妨用心灵去和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用我们宽阔的思维去领悟其中深邃的思想,用我们的激情去感悟其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样的教学艺术正是新课程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发展需要所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6.
[2]刘琼.语文教学与情感心理[J].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9, (5) .
[3]曹明海.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0.6.
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艺术 篇8
一、语文课堂中实施情感教学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绘声绘色的相声,往往会迎来人们阵阵的掌声; 声情并茂的娓娓动听的故事更能受中学生的广泛青睐。探其魅力就在于讲究情感艺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语文是思想和艺术相统一的学科,也是情与理,情感与认识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若能讲究情感教学的艺术性, 充分利用和发挥课文本身洋溢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就更容易理解接受语文知识,从而使学生喜于听,乐于学。
如果教师每上一篇新课文,都能以情激情,以情引情,导入新课,这样一开始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用饱含激情的声音诵读课文,进行形象而逼真的描绘,辅之以轻重缓急的语调,使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这样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教师讲课中显露出激与缓的情感,使得课堂富有弹性和磁性,学生在听觉效果上便能产生一种音韵美,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激起他们对美的内容的追求。
二、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实施情感教学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没有情感的支持,人的其他心理活动,如感知、记忆、思维等都将变得软弱无力。情感是一个人从事工作和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强大动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实施情感教学,从而丰富、培养、发展学生的情感。
1. 根据不同 作品的类 型选用不同的“传情”手段。在各个学科中,语文课有个特点,就是它可以用生动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向学生展示人物形象的美,这也是实施情感教学作用的重要的特点。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中学语文教材共有文章几百篇,其中,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意盎然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作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里面表达的情感丰富多彩,每一篇都有不同的情感因素。这些文章文风不同,格调各异。有豪放激昂型的,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这类文章激昂豪迈,犹如大江奔涌,一泻千里,给人以排山倒海之势。教这类文章应激情饱满,给学生营造一种昂扬、亢奋的课堂气氛;又有清丽婉约型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这类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它突出的特点是语美、景美,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较为含蓄。教这类文章要注意授课语言的优雅洁净,还要注意把重点放在充满情感的朗读上;还有严谨周密型的, 如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孙世恺的《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等,这类文章语言精炼朴实,注重释义明理。教这类文章应尽量避免平铺直叙,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 为打破文章因偏重于释理,教学时易导致课堂气氛的呆板沉闷的局面,可穿插一些有关的知识以活跃课堂气氛。总之,教师在讲课时,应根据不同作品类型的不同情感因素,满怀激情地分别把这些情感因素源源不断地传送给学生,使他们受到情的感染和熏陶,在情感中学到语文知识,在情感中培养语文能力。
2. 充分发挥语言手段的激情作用。当然,教师“传情”的手段多种多样。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表达情感的主要手段应是语言。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富有情感,对生活充满热爱、激情和幻想。他们在阅读课文时,容易产生“共鸣”,容易在语言的激发下积极开展表象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手段的激情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能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比如朗读课文,讲解作品时,都是要用语言,当然这些语言是带有浓郁的情感因素的,即要以情发声,以情带语。要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格调,“因情制宜”,该亢奋时要亢奋,当低沉时要低沉,让浓郁、饱满的情感浸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语言、语速、语调等的变化和结合。比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采用低沉、缓慢的朗读能渲染出一种不满黑暗现实,却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彷徨之情。这样就能准确地把课文中的“淡淡哀愁”传送给学生,使学生更能准确地理解课文。
另外,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各种人物的身份、教养等。如周立波的《分马》中的老孙头、郭全海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朗读时切忌用同一种语调。总之,不管朗读哪种风格的文章,教师必须首先融之以情,然后,才能读出感情。只有教师的语言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感情,他们才能进入文章所创造的意境,达到教学的目的。
3. 注意强化 非语言手 段的辅助作 用。在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表情、目光、手势、身势等非语言手段的辅助作用。这些非语言的手段可以增强情感表达的形象性,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激情的爆发。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文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层浪”。比如,教学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语言上的声色俱厉,气势磅礴,及愤怒的目光,挥舞的拳头,都能使学生如闻“一多先生”其声,如睹其人。相反,那种缺乏生动形象的语言,呆板的面部表情,呆滞的目光, 都只会让学生感到无聊甚至反感厌恶,这样,对学生理解掌握课文是非常不利的。
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若能面带微笑,每提问一个学生后,总是客客气气地示意学生坐下。这样简单的举动可以温暖每个学生的心田,促使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这对于缓解课堂紧张气氛是很有帮助的。
4. 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一篇文章离开了情和境, 知识只能是处于游离状态的“散沙”,能力训练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抓住情境这根主线将所有知识的传授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串成一体,让学生进入艺术境界中去,达到“物我同一”,才能使学生接受情感教学,从而引起共鸣。因此,教师要借助生活活动和情感经历,创设情境,虚拟和亲临结合,课内和课外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并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机会,指导学生随机观察体验,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生活感受力。如“激动”一词是一种极平常的情感,但到底是何种感受,许多学生都说不清楚。表达只能借助于“十分”、“非常”、“特别”等类词语来强调。教学中,若能借助某次竞赛获奖时的情境体验,学生就会说出“高兴得连话都说不出”、“忘记了一切”、“总是坐不住”、“笑个不停”等感受来。又比如教学《静夜思》,可以引导学生恍如旅店夜宿,顿时月光泻到床前,感受到秋月的清冷,产生以“霜”比月光和明月照耀四海也照耀家乡的情感体验。由此,把深沉、缠绵的思乡之情投射到眼前的景物中去。这时,“月光”已经不是纯粹的客观现象,而是渗透了情感的物象。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至关重要
以上说明了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课堂中如何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实施情感教学, 旨在引起广大语文教师在认识与实践上的重视。为了今后能更好地实施情感教学,笔者认为,提高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至关重要。
1. 教师必须 具备良好 的职业情 感。这是教学情感产生的基础,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情感,才能正视每一个学生,不管是“差生”还是优生,才会真正用心去关怀、爱护他们,只有这样,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才能建立和巩固。
2. 教师必须 具备较强 的情感理 解力和表达力。 教师要向学生传达各种各样的情感,首先要深刻地理解课文,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对文学语言和文学欣赏有完整、清晰、生动的感知,通过联想,在再创造想象中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可以这么说,准确地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基调是表达情感的前提。
3. 教师必须 具备较强 的情感控 制力。教学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我们已经知晓了,那么,对这么多的情感因素,教学时应注意把握分寸,使它既不能缺乏也不能泛滥。为此,需要语文教师具备较强的情感控制力。在这一点上,首先要求教师一踏入课堂就应及时进入教师的角色,不要把课外的各种复杂的心情带入神圣的课堂,绝不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入课堂,以免影响学生。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应是一个忘记不良情感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情境中的人。
4. 教师必须 保持教学 情感的适 度投入。课堂中教学情感的投入,不是越多越好,千万不能达到“忘我”的境界。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在情感表现上只能是大海中泛起的小浪花,因此,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综上所述,情感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中学语文教师应加强课堂情感教学,让情感教学充满语文课堂。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更加和谐融洽。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的节约艺术 篇9
一、“节约”讲解, 诱导学生勤于思考
师者, 无论传道、受业、解惑, 都离不开讲解。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 教师讲得越清楚越好, 越细致越好。然而, 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都证明, 不必将新课内容讲得太细, 嚼得太烂, 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广阔空间。学生最感兴趣的片段被有意忽略, 解题必不可少的步骤被故意忘却, 这样“节约”的结果, 学生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 反而能激起探究的欲望, 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 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 教师的讲解越是详尽, 学生的心智越是处于疏懒状态, 甚至产生厌烦、依赖心理。此时, 一分耕耘并不意味着一分收获。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才被定位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
“节约”讲解的内容和过程, 并不是随意和漫无目的的省略, 应能诱发学生勤奋思考。在教学内容上, 教学过程中, 经常性地、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 让学生自己思考, 自己解答, 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在赏析《端午日》中赛龙船的场面描写时, 老师就不必把自己的理解直接告诉学生, 只要设计如下问题:“如果你也在岸上看他们赛龙船, 或者你就是船上的一员, 你会有什么联想?有何感受?”这样设疑, 既创设了问题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 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节约讲解内容, 让学生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进而在教师的诱导激励下敢于提问, 善于提问, 这样就能唤起其主动学习的热情, 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能力, 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节约”时间, 使学生充分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 对时间的把握也是一门学问。现在, 教师们多数采用提问式教学法, 通过问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带来教学上的良好效果。但是, 有的教师提问后留置时间不足, 结果是, 学生的答案往往以偏概全或答非所问。如果经常性地追求提问的数量和频率, 学生的答问就会不得要领, 这样, 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会失去信心, 同时又给他们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训练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 提问后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深入思考, 弄清教师提问的意图, 把握问题的实质, 寻求问题的答案, 组织表达语言。
知识的更新、科技的变化、信息高速公路的启动, 仅靠教育的传授是不能适应的, 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的自学能力,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教学中, 如果能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学、总结, 学生便能逐步学会思考、学会尝试、学会发现, 走向广阔的思维空间。
另外, 一堂课45分钟是目前中学里普遍采用的教学时间。教师不一定要完全占有这45分钟, 可以把课堂的最后5分钟“节省”下来给学生自由支配。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 学生及时总结归纳当堂所学, 设疑问难, 展示他们的个性特长, 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 树立自信心。有计划、科学地运用好课堂的最后时间, 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节约”媒体, 给学生最深印象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 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视频、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 并可以灵活地把它们组合到一起, 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 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 提高课堂效率。但是, 如果滥用多媒体手段, 也会产生许多消极作用。
首先, 一个多媒体课件往往是教师精心构思的杰作, 它会配上最动听的音乐和最好看的画面。喜欢新奇的学生往往只注意最抢眼、最热闹的东西, 忽略了最根本的学习内容。
其次, 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将削弱老师的作用和魅力。语文教学是人文学科, 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语文老师儒雅的气质, 饱满的激情, 个性化的语言, 抑扬顿挫的朗读, 都将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唯一的动作就是点击鼠标, 本应体现个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就会变成人与计算机的对视。没有情感交流, 没有思想碰撞, 长此以往, 在学生的眼里, 语文老师只是一名技术操作员了。
再次, 会削弱学生课外学习的能力, 形成一种对老师的依赖性。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准备课件, 从每篇文本的作者、写作背景、课堂主要内容到课外相关的材料等一应俱全, 学生就会在课堂上坐等老师的展示, 而不再在课外动手、动脑, 收集学习材料, 从而养成一定的依赖性。
还有,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 少年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容易使身心疲倦, 反而不会有深刻印象, 甚至产生麻痹心理。因此, 多媒体虽有加快教学节奏, 加大教学力度, 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 但它具有声、光、电的综合刺激, 使用一定要适度, 在一堂课内频繁滥用, 其结果势必事与愿违。
四、“节约”示范, 让学生自主学习
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上课不宜刻意追求语文教学的系统和完整, 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 合理减少课堂上的示范, 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我认为, 这在作文教学中尤其突出。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 教师常常以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要求学生作文, 不仅要求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 有中心、有条理, 还要讲究表达的技巧、开头结尾的设计和整体结构的安排等。这样, 学生习惯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循规蹈矩地作文, 心中有话要写, 没话也要写, 为了完成任务, 只能挤牙膏似的编造几句。这样的作文扼杀了学生的灵气, 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自由。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要给学生一片自由思考的空间, 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然、感悟生活、积极实践。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 一起参与作文实践, 更多的是鼓励和引领, 与学生一起分享写作实践中的所得所悟。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篇10
答案很简单, 主要是不同的教师运用不同的语言艺术来进行课堂教学, 收到的教学效果自然也各不相同。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示范者、主导者, 必须具备良好的内在素质, 其综合运用的语言艺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口头语言
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主要通过口语讲解来传授知识, 流畅、简练、精彩的口语表达, 会给整个教学过程带来生机勃勃的活力。流畅的语言好比一条看不见的线, 将所需讲解的教学内容像串珍珠一样有条不紊地串在一起, 展示在学生面前, 而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讲了上句忘了下句的不流畅的语言, 就会使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大打折扣, 散乱无章。所以, 流畅的语言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 教师的口语表达还要求尽量具有简练的特点。简练, 即是简洁、精练, 就像白纸黑字能让人一目了然一样, 简练的语言能让人分清主次、一听即明, 而复杂、重复、累赘的语言表达, 其结果只能是喋喋不休了许久, 学生却听得如在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所以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只有用简练的口语把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 简洁而精练地说明问题, 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 精彩的口语表达是课堂教学中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之一。因为要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全神贯注地听课, 就必须吸引他们所有的注意力, 这就要求教师有精彩的口语表达。那么何谓精彩的语言呢?在学生心目中, 准确、形象、生动、幽默的语言就是精彩的语言, 不是千言一腔、万言一调, 口若悬河地教导, 而是妙语连珠、循循善诱。要用准确、形象的语言, 使学生迅速地明白、领会所学的知识, 要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营造出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书面语言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 教师的书面语言就是板书了。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教师要想使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达到一定水平, 就需要精心设计板书, 一定要具有清楚、明了、美观的特点。
板书的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基本架构, 多为重点、难点, 一旦教师写在黑板上, 不言自明是学生必须努力掌握的重点内容。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语文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因为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 人们的视线在看同样大小的事物时, 总是先从中间开始, 然后由左到右, 注意力慢慢减弱, 所以板书的内容也依照这一规律来安排, 由“掌握”到“理解”和“了解”, 重要的程度以及难度不断递减。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即是文章的主要信息, 一般写在黑板的正中, 称为“正板书”, 让学生一眼望去清楚明了, 甚至最重要的知识点还可以用彩色粉笔加上横线、圆圈之类的强调符号, 以突出强调其重要性。同时, 需要深化理解的内容可写在黑板偏左的位置, 需要简单了解的内容可写在黑板偏右的位置。这两处板书一般称为“副板书”, 起到对正板书补充说明、深化理解的作用。
板书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字体的美观、工整方面, 虽然每位语文教师写出的字体各不相同, 有些练过书法功底较好, 写起板书如行云流水, 学生观之既如艺术欣赏又能学到知识, 有些可能就写得歪歪斜斜差了许多。作为语文教师, 练好书法、写好板书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是掌握教学艺术的基本要求, 所以板书一定要力求美观、工整。美观、工整的文字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美化学生的心灵, 同时也可以让他们领会到书法的艺术魅力, 明白练字的重要性, 更从侧面反映了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
三、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是运用动作、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教学艺术, 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
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指出, 人们的信息量, 7%来自文字, 38%来自语气, 55%来自面部表情。可见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作用。恰当优美的手势、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 都可以创造丰富多彩的语言情境, 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感染。有人比喻说, 知识好比种子, 教师的亲切态度好比阳光, 学生愉快的心情好比土壤——只有在阳光的照耀下, 知识的幼苗才能茁壮成长。下面结合教学谈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例一, 某教师提问以后, 一个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想举手又未举起来。这时, 教师立即向他投以热情、信任的目光。从这目光中, 学生获得了信心和勇气, 大胆地举起了手。当他回答稍有犹豫时, 教师又投以鼓励的目光, 仿佛暗示他:别紧张, 慢慢说, 会答对的。学生的紧张感消除了, 思维的闸门豁然打开。
例二, 一个学生正在做小动作, 某教师发现后并没有停下讲课批评他, 而是不动声色地边讲边往他那儿走去。学生听到教师的声音离自己越来越近, 赶快停下手里的玩物, 装做认真听讲的样子。这时, 已走近他身旁的教师又暗暗地伸过来一个大拇指, 意在夸奖他改得对。学生庆幸自己的行为没有被揭露, 于是兴致勃勃地听起课来, 不好意思再做小动作了。
有人说, 体态语言就是无声语言, 它与有声语言有机结合, 是课堂教学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
但是, 体态语言运用不恰当也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如教师在教室长时间频繁地走动, 学生视线便会跟着四处转移, 注意力分散;又如某学生在做小动作, 教师用教鞭猛地一拍讲台, 全班学生立即受惊, 心跳一时难平。这又充分说明, 体态语言既有积极的作用, 也有消极的作用。每位教师都要加强自身体态语言的修养, 努力做到举止适宜、恰到好处。
当然, 无论是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还是体态语言, 要达到一定的语言艺术水平, 都要求教师个人首先具备良好的内在素质。随着新时期提出的“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 教师也应该多下苦功, 练好基本功,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仔细考虑语言的组织与编排, 平时多积累素材, 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
语文课堂组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篇11
关键词:语文;组织;语言;转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205-01
一堂课,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这时,除了冷静,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巧妙化解难题,就很重要了。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经历,提出几种可行的方法供大家分享:
一、转接法
在教学《童趣》时,教师有一段导语:“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你们知道‘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吗?”“知道!”教师又问:“由这一成语,你想到了什么?”一名较男生打扮的女同学站起来大声说:“说明两人有性关系。”(学生的本意可能是男孩儿与女孩儿从小一起长大,相互有好感。)有学生已窃笑,更多的愣着,似乎没听明白。教师始料不及,情急之下,顺口接过来:“对,是男孩儿与女孩儿两小无猜的关系——还有其他看法吗?”学生陷入沉思中。一种因学生表达不当而引发的可能比较“火爆”的尴尬场面很快被教师的“口语接力”扭转过来,既保护了“心直口快”答问者的积极性,又及时地将学生的注意迅速转移到探究这个故事的其他含义上。
二、暗示法
个别学生不用心,但又不至于影响教学时,可用语言委婉地暗示。在教学《童趣》时,一生手捏一支钢笔发呆,教师便结合课文,对学生提问:“如果大家现在手中有一支钢笔,你会想像到什么?”有生曰:“我见一钢铁巨人在我手中,随时听我的吩咐修造知识的大厦。”有生曰 :“我见一仙女飘升于空中,她的身后是五彩缤纷的花园。”又有生曰:“我见一春蚕,吐出智慧的丝,结为知识的茧。”学生发言纷纷,情绪渐涨,而发呆者被满堂精彩的发言吸引,早已不再“神往”于其他了。教师不留痕迹的创新提问既唤回了学生的注意,又让学生及时运用了课内所学,获得想像与联想的创造快感。
三、论辩法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是原教材中一篇培养学生可贵的质疑发问、研究性学习精神的一篇课文。教师采用常规教法上课时,前排一男生似乎无聊,手中不停地在桌下摆弄一串钥匙。教师发现后,大怒,当即收缴上台,一时间,众生的目光都有集中到钥匙串和那位脸早已通红从座位上站起的学生身上。空气好像已凝固下来,静得可以听见呼吸和心跳。在学生心目中,一场“暴风骤雨”已不可避免。出乎学生意料,教师发话了:“同学们,这串钥匙是还给他呢,还是不给?请大家帮老师拿拿主意,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我觉得不该还。因为他在上课时玩,这不利于学习,还要影响纪律。”“我不同意他的看法,这位同学玩钥匙串不是有意的,而且是在桌下,并没有影响其他同学。”……班上的“才子才女”们各抒己见,有时还激烈交锋,不时赢得阵阵掌声。一堂枯燥的讲读课迅速转变为活动课,学生的思维在论辩中碰撞出“火花”,口才在论辩中得到展示和锻炼,情感与理性在这种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得到提升。
四、想像法
在上课时,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环境干扰,这时,教师该如何是好?一天上晚自习时,教师正在作课文补充讲解,外面突然传来阵阵鞭炮、爆竹的爆裂声,不少学生马上扭过头去倾听,有学生已窃窃私语。教师灵机一动,来个“临场发挥”:“谁来口头描述你听到的声音?想像一下夜空中的情景。”于是,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想像力。在学生言犹未尽时,教师及时“刹车”:“声声爆竹预示着丰收的喜悦,现在,让我们也来收获这堂课的知识吧!”从而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习中。一次意外事件变成了一堂被打断的课堂教学的插曲,成为培养学生想像与表达的好题材。可见,意外事件有时对课堂教学虽然有害,只要教师善加利用,也可以“化弊为利”,成为教育学生、发展学生能力的活题材。
五、趣味法
趣味性是语文课堂组织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语言艺术。怎样增强语言的趣味性?
一是幽默。魯迅先生不但学识渊博,见解透彻,而且他讲课时也是很幽默的。鲁迅对学生讲评《红楼梦》时,突然问男同学:“你们爱不爱林黛玉?”学生们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有一个学生反戈一击问鲁迅:“先生,你爱不爱呢?”这一问一下子使教室的气氛紧张了起来。不少同学都责怪这位同窗“出言不逊”“有损师道尊严”,然而鲁迅却不以为然,笑了笑,认真答道:“我不爱她哭哭啼啼。”学生哄堂大笑。
二是抒情。充满情感的语言会自然产生一种诱人的魅力,激发别人听他说下去的兴致。特级教师于漪讲朱自清的《春》,用这样一段话开场:“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 。”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景有情,学生的情绪也很快被调动起来了。
三是故事。即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如讲《竞选州长》时,可以讲马克·吐温的轶事,讲《统筹方法》时可以讲“田忌赛马”的故事,讲《麦琪的礼物》时可以讲讲欧·亨利的故事,讲“回文”时可以讲卓文君司马相如写信的故事……
语文课堂中的艺术性 篇12
(1)课堂教学中收放自如。在课堂上老师只是引路人,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推开知识的大门,走进知识的殿堂。 在课程的每个环节中我们都要有意识地留白,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做一做。比如让学生课前预习,在课堂中思考,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或者是小组内分工讨论, 取长补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增强团队意识。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学会收放自如。
(2)设置悬念,引发思考。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都知道有一种写作技巧叫设置悬念。课堂“留白”就需要老师精心安排。在哪里设置悬念?怎样设置悬念?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只有在适当的地方设置悬念才能让学生跟进课堂,学会思考。
二、语言留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时间是宝贵的,把每节课发挥到极致,是每个老师的期望。首先,我们应该调动学生激情,由情入境,披文入情,让课堂节奏配合文章节奏,该喜则喜,该悲则悲,注重情感的变化。同时我们的语调也要有高低起伏,语言上也要充分发挥“留白”的艺术,注重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无形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更加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心理留白,活跃课堂气氛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恰好传达出学生在进入积极思考前的状态。而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制造一个能激发学生 “愤”和“悱”的情境,在心理上留白, 对学生加以引导。当然在什么地方设置问题也是有技巧的,一般我们会选择在文章枯燥处提问,让学生思维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新课标对老师提问有了新的要求,即避免连珠炮式的发问,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想清楚,尽量精简问题,同时在分析课文时适当地留下空白,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课文的再认识中去。
四、反思课堂,在思维上留白
(1)启发思维,掌握方法。现代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以往的“满堂问”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教育改革,我们要培养的是可以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想象,特别是要鼓励那种与众不同的、 有创造力的见解。比如在《孙权劝学》 中,我们都知道课文想要传达“学习很重要”这一思想并通过孙权的例子来告诫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善于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传达这一思想让学生意识到这其中的中心思想?这就需要我们循循善诱,我们可以先抛出一个富有趣味性的问题,让古板的文言文变得生动起来。当然,在文言文学习中,由于初中生还没足够的基础完全理解课文,文言教学中也要注重基础的训练。
(2)提炼中心,尊重个性。一篇课文中心思想的提炼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很重要。有时候,学生很容易陷入误区, 或者不够自信,不能大胆表达内心的想法,思维停留在工具书中,长此以往, 很容易对工具书产生依赖,也就谈不上独立思考了。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这篇文章的题眼是:“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对于现在初中生来讲,他们年龄都还比较小,并不能深刻理解这其中的责任和作者强大的内心世界。这时我们应立足生情,因为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不一样,感受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如果合理创设“留白”空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及内心体验来谈感受,将有利于把课堂引入更真实处。
综上所述,“留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艺术,教师在课堂不要把课程安排得太满,要在课堂环节中留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在语言上留白,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情感;在心理上留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课文,体会作者感情;在思维上留白,让学生找到自己情感的爆发点。在此,需要老师和学生积极配合,把语文教学中的“留白”艺术发挥到极致。
摘要:传统教学忽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学时思想固化,导致学生思想一元化,显然已经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应运用好留白艺术,让学生在在留白的课堂中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进步。
【语文课堂中的艺术性】推荐阅读:
语文课堂中的导入艺术06-15
语文课堂中的调控艺术09-14
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艺术11-09
语文课堂结尾艺术10-08
语文课堂语言的艺术性06-01
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08-04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08-08
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艺术08-16
语文课堂的管理艺术08-25
中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