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2024-07-08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共12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篇1

小学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语文是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运用汉语语言, 而汉语语言教育的过程中更是蕴含着思想教育、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思维方式训练等等。可以说, 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点的灌输, 更是学生人生课堂。所以,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必须要把握重点, 提高重视程度, 用心地去组织教学, 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将语文教学成果最大化。那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有哪些好点子呢?

一、以儿歌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带动积极性

将一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跟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会使学生大大提高学习兴趣, 更加主动, 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教学思想与中心。比如在进行与母亲有关的课程教学时, 教给孩子们去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或《鲁冰花》等歌曲, 在进行与玩耍等话题有关的课程时, 可以教给孩子们去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歌曲。如此, 在优美的旋律中, 我们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更让学生理解到了学习的趣味性, 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

二、教学与故事结合, 兴趣与学习同步

在日常教学中, 如何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是许多教育从业者苦苦思索的问题。一堂好的课程中, 如果能加入一些趣味性故事, 更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所以, 教师要学会讲故事, 根据教学内容, 将生硬死板的知识点融入到有声有色的故事中, 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音与故事场景去打动学生, 让学生在一种身临其境中的感觉中去学习去理解, 绝对可以将教学效果释放到最大。

教师要自己先进入角色, 对于教学内容要有较强的代入感, 尝试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给学生一种激发感、入迷感。教师要在一些实例或者故事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更可以讲述一些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 以此来引起学生的认同感与共鸣, 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要比一些套话空话更能让学生接受, 更能让学生发散思维, 与自身结合, 学到更多的东西。

三、将语文教学形式多样化

语文多涉及表达能力方面, 其实表达能力不仅仅局限于文字, 绘画、歌曲、舞蹈以及诗歌都能充分表达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所以, 教师要充分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 (套话) 的形式去表达自身情感。多鼓励学生通过歌曲、绘画、舞蹈以及诗歌的方式去表达学习中的一些感受、情感,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深入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能充分理解到语文教学的精髓, 那就是思想跟文化的传承。如果能保证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 才能有一个冲门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氛围, 才能从多方面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

四、用简单的游戏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学生来说, 课本是枯燥的, 知识点是无趣的, 而教师很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用学生喜欢并且感兴趣的方式去传授知识。在教学中, 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能亲自参加, 边学边玩。并不是简单的填鸭式灌输, 而是通过一种更为有趣的方式去让学生主动观察、主动学习, 自发地去学习并深刻某些知识点。有一些很好的游戏教学方式, 比如猜字游戏、成语接龙等等, 教师既是游戏发起者又是游戏参与者, 让学生抛却一些消极的心态, 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培养学生一种积极应对、勤于思考、敢于表现的优秀品质。不仅让学生收获了更多的知识, 再从性格、临场表现等方面对学生有了一些相当宝贵的教育。

五、丰富课外读物, 开拓学生眼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可以说学好语文, 一个相当广泛的阅读量是相当重要的。书籍是人类最好的启蒙老师、进步老师。可以说, 开卷必有益,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更是如此, 书中有很多高尚的品质、伟大的人格、积极的态度让学生们去学习。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仅仅是对小学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整个人生的发展更是举足轻重。学生一旦培养出了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他们就能从书籍的海洋中汲取足够的养分, 在思想的深度与思维的发散性上来说, 是阅读量偏小的一些人无法比拟的。

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一个比较大的阅读量, 可以说影响着整个人生高度。人生只有一次, 但是书中的道理是无穷的, 书籍能教给学生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必须要吃尽苦头才能学到的东西。所以, 必须要丰富学生的课外读物, 让孩子有一个比较开阔的眼界。

六、语言生动诙谐才能让学生学意盎然

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 这就是不同教师会对同一堂课程有着不同演绎的原因。一种诙谐、幽默、深刻的课堂语言, 远比死板、刻薄的教学语言教学效果要好得多。优秀的课堂语言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笑、去深思、去开心、去反思, 让学生跟随教师的一字一句, 会开心或愤怒、沉思或悲伤。优秀的课堂语言会赋予学生比较深的代入感, 让学生听得进去、学得下去、想得开来。比较生动、幽默的课堂语言更能让学生觉得一节课的时间不知不觉的就会过去, 而不是坐在座位上度秒如年。

七、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去思考, 去理解

所谓调动学生思考理解的积极性, 不外乎掌握好课堂的悬念。即是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给学生创造悬念, 引发学生在课下时间去自己探索、思考的积极主动性, 让学生们课下主动去查资料、查信息。仔细思考, 让学生对课堂中某个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去探索去研究。可以说, 如果学生如果有足够的好奇心, 那么就没有可以难住他们的知识点, 他们能自发地融会贯通, 并且发散思考, 让学到的东西更加深刻与真实。

总之, 进行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 可以说, 它就是一种艺术。一切教学行为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同时又要有足够的深度与幽默性, 在保证学生能积极学习的同时, 还要能让学生去发散思维、开拓眼界。可以说, 如何采取一种良好的语文教学方式, 是非常重要的。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文汉字, 理解汉语的表达方式与情感寄托,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写作的能力。在进行以上教学的同时, 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 甚至对学生灌输争取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培养学生智力, 发散学生思维, 锻炼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理解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引导,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篇2

一、谈话导入,引起共鸣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相关的一些谈话,引起学生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也可以让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质疑。比如义务教育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课文《海上日出》,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日出吗?”学生可能会回答看过;接着问“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就很容易回答出刚升起的太阳的颜色、形状等;教师继续问“你们在海上看日出吗?”大部分学生会说没有看过;于是教师就可以很自然地把话题转到“我们今天跟着巴金爷爷去海上看看日出好吗?”学生当然会欣然同意,那么一节快乐的语文课便开始了。

二、实物导入,亲身体验

用实物导入,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化,具体化,学生更容易接受和体验。比如义务教育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课文《绿叶的梦》,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采集一些课文里描述过的“椭圆形的”、“针形的”、“蛋形的”等树叶,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事先让学生去搜集一些漂亮的叶子,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样子,真切体会课文中作者对绿叶的感情,从而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比如同册书的课文《一只贝》,教师可以拿一些贝壳让学生放到耳边听听大海的声音,观察贝壳的花纹,想想这只贝壳是否曾经孕育过珍珠,想象它在海边沙滩上的情景,这样很自然地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学习中了。

三、图片导入,视觉冲击

比如五年级上册课文《金奖章》,教师可以自己画一个金奖章,出示并问:“如果要你们把这一个金奖章发给地球上的一种鸟儿,你们会发给谁呢?”这时学生肯定会被这个奖章吸引,然后在头脑里马上思考该颁发给哪种鸟儿,也许有的会说出自己喜欢的那种鸟儿的名称,那么教师就可以导入新课:“今天鸟国里就有一只鸟儿获得了这枚金奖章,到底是谁呢?为什么颁发给它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找到答案”。再如三年级上册《七颗钻石》,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课件,先出示夜晚星空图,吸引学生观察图片,找到大熊星座,并问学生:“你们知道关于大熊星座的传说吗?”学生会特别感兴趣,很想知道这个传说。于是教师便说:“它可是七颗钻石变成的呢!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这样就导入到课文学习中,学生会带着很浓的兴趣主动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还有一些美丽的写景课文,比如四年级下册的《桂林山水》、《走进丽江》等课文,可以用幻灯片展示一些照片,让学生领略美景的同时思考如何用语言描述这些美景,这样导入新课,学生的感受会更深。

四、音乐导入,激发情感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同时也能激发人的情感,所以用合适的音乐导入语文课堂,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义务教育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唐玄奘西行取经》,课前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歌词“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能让学生体会唐僧师徒取经的艰难,而唐僧的人物原型就是唐朝的玄奘,所以以此导入新课,能让学生对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产生浓浓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更深地体会玄奘取经遇到的重重险阻。再如五年级下册的《冬不拉》,可以在学生看到插图“冬不拉”样子的基础上播放一段由冬不拉乐器弹奏的音乐,让学生体会这种音乐的节奏特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游戏导入,寓乐于学

语文课堂中能用游戏导入的教学内容不是很多,这需要教师细心琢磨,精心设计。比如义务教育s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吹泡泡》,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肥皂水,让学生自带吸管,利用上课前的休息时间提前到教室,和学生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让学生观察自己吹出来的泡泡,观察泡泡的颜色变化等,待上课铃响后,可以收拾好东西,教师便可对学生的观察情况提问。这样既不会影响上课秩序,又能恰到好处地引入新课。再如二年级上册的《天鹅、大虾和梭鱼》,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天鹅”、“大虾”、“梭鱼”的头饰,把一张课桌放到教室前面,请三个学生戴上头饰,分别从不同的方向拖动桌子,看看是否能移动;再请他们从同一个方向拖动,再看看结果怎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悟出道理,这个时候回归教材,就能轻易把握课文内容了。

除了上述的导入方法,其实很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常用的譬如:复习导入法,即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故事导入法,通过简短的小故事导入到新课等等。

3)、语文课堂导入的形式

开门见山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比较旧知导入法;成语导入法;介绍作者导入法; 趣味导入法;联想导入法等等

初高中的语文课堂导入 1.叙述故事导入法

故事本身具有情节,青少年学生比较爱听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本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对于那些故事性强或有典故可引的作品,教师可以先讲述课文中的一些情节或与、作品有关的故事,然后引入本课。如《谋攻》一文,可以讲述“孙子练女兵”的故事引入本课:

战国时期,有个著名的军事家叫孙子,避乱来到吴国。吴王为了考验他的才能,派三千宫女叫她训练。孙子命吴王左右二妃为队长,击鼓号令,二妃不听。孙子命令按军法斩首。三千女兵无不惊惧,都听从号令,经过训练,一可当十。他写的《孙子兵法》一书,是我国杰出的军事著作,《谋攻》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论述谋划进攻的。

2.设置悬念导入法

借鉴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术,其奥妙就在于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吸引听众非听完不能满足心愿这个要害处。说穿了,就是善于设置悬念,紧紧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导入之中,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而一经造成这种欲望,就非要扒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不可。这种导入法,也很适用于通讯报道、报告文学、小说、戏曲等课文。总的来说,设置的悬念要做到三个字,即“精”、“新”、“奇”,一下击中学生的兴奋点,促使构成学习掌握知识的意图。具体而言,在内容上要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在手法上可以浓缩全文,也要以从中截取片断;在技巧上必须发人深思,留有无穷余味,能引人入胜。

一位教师在讲授《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这篇说明文时,说道:“据说,德国柏林图书馆大门口,写着这样一句话(板书):„这里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如果你掌握它的钥匙的话,那么全部知识都是你的。‟这里所说的„钥匙‟是一个比喻,人们把书目看成„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板书标题)。那么,什么是书目?现代书目有哪几种?为什么书目能够像钥匙一样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呢?请仔细阅读课文。”

这一连串的设问,造成一个个悬念,从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细心钻研课文。

3.比较旧知导入法

也叫同中求异法。运用于讲读教学之中,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把它运用于新课导入的时候,在比较上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是把两种或几种作明确的比较,后者则只需联系已学的旧知识作比较提醒(即暂不作具体比较)。提醒学生带着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再通过自己比较,体会而摸索出带普遍性的知识规律。这就是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比较提醒时,不能贪多求全,根据所学新知识的重点难点确定一点即可。

有一位教师在讲授《西湖漫笔》时,采用了这样的导语:‟我们已学过朱自清的《绿》,全文重写„绿‟,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今天学习宗璞的散文《西湖漫笔》(板书标题),全文也通过写„绿‟来抒情达意。然而,同样写„绿‟,他们在写法上却不相同;第一,朱自清只写„点‟,全文写了那么多绿,但都是集中写梅雨潭的水。宗璞则不但写„点‟,而且还写„面‟,„点‟也不是只写一个。第二,朱自清和宗璞都把不同的绿作比较,但比较的内容和方法不同:朱自清以梅雨潭的绿和外地的风景名胜的绿作比较,贬抑其他地方的绿,从而肯定梅雨潭的绿恰到好处;宗璞则把西湖内几个地方的绿放在一起,从不同角度作比,不仅意在写出西湖到处是绿,无处不绿的普遍性,而且意在写出西湖有各种各样的绿,它们具有各不相同的个性,却又有共性。第三,朱自清写梅雨潭的绿,抒发了主观的强烈的感情,表现了大胆而奇妙的想象;宗璞写西湖的绿,有抒情,有联想,把实景当作象征,但总的来说,是偏于客观的细致的描写。以上三点,请同学们在阅读课文时,作具体的比较分析。”

这样的导语,运用了比较分析法,联系旧课,提示新课。这种比较,有利于学生明白两课知识相同之所在,从“温故”出发,激起学生对新知的探求的好奇心。而教师所选的比较的各个侧面,揭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阅读课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4,激发情绪导入法

对于抒情味极浓的课文,特别是诗歌、散文、杂文,通过朗读,读出作品的情来,也会产生强烈的熏陶感染力量。“以情动人”,去激发学生的情绪,即用的情去熏陶学生的情,使之感受到学习课文是一种美的享受,犹如欣赏一件艺术珍品,从而怀着与相同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即使是比较长的文章,也必须尽可能地做到这一点,如果教学时间不允许,选取其中最富于情意的一段也可以,总之是不应忽视这一环节的。在朗读手段上,最好是由教师示范,因为教师范读,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活生生的形象,除了语言刺激外,还有神情、动作等的影响,刺激情感要直观强烈些,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表情教读,直接感染,培养情绪;逐渐向学生转化,由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朗读唱片磁带只宜放在辅助的位置上,或课文很短,或教师朗读素质差,但也不要代替师生的范读。如何激发学生的情绪呢?例如教学李瑛的《一月的哀思》,把表情朗读的重点放在对话的感情处理上,抓住“车队像一条河,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四次反复的感情上,即由“哀”向“敬”,由“低沉”向“高昂”的情绪发展,如对炼字“任、碾、扑、献、想”以及一些比较特殊的修饰词和句式的感情因素的变化,教师要能读出泪来,学生也能听出泪来,那么于泪水中获得的体验、知识等是教师单纯靠讲解所不能比拟的。显然,学生越接近的感情基准,叠映成一个人,这种感情合拍所产生的共鸣作用,无疑对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思想内容、探究写作奥妙、挖掘社会意义都是大有裨益的。

5.绘映图示导入法

又叫直观导入法,语文挂图,尤其是电化教育手段的输入,这为导入新课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和前景。比如幻灯片、录像片等的运用,形、声、色的感官刺激,形式的新颖形象,会使课堂教学的气氛轻松愉快,增强学习知识的吸引力。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学生特别喜闻乐见的形式。虽然现成片子还不可能系统会齐。但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设法自制、自录一些,还是可行的。

在讲授《三峡》时,一位老师在挂出绘有三峡地图、贴有三峡彩色照片的小黑板后,指着地图说:“三峡是我们祖国万里长江中游的一段,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县的南津关,全长203公里;„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又指着三峡的照片:“大家看这一幅由高空拍摄的三峡照片,两山相夹,一流穿过,可真是山高峡窄,水深流急,好一派„万山磅礴一水通,惊涛轰鸣气势雄‟的壮丽景气,好一幅优美雄奇的山水画卷。读一读《三峡》,可领略三峡壮丽的自然风光,得到„江山如此多娇‟的美的享受。”(板书标题)

教师所用的图片,属模象直观手段;教师对图片所作的形象化描述,属语言直观手段。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即可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学生感知、理解知识创造了条件,又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6.提示异议导入法

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知识,包括语言文字、篇章结构、认识方法、思想感情等等。因而它必须涉及到读者(教师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主观理解,也就可能出现理解上的差异性。不少教参、专业杂志对其中问题的争论即说明了这种情况。既然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是不应回避的,正确的作法是把各种理解都摆出来,让学生学了课文过后自己去分析比较,深入思考,或赞成,或不同意,或有新的见解,从而转化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看法(记忆也就加深了)。这种作法,虽然可以放在新课讲授后,在总结时进行,但放在开讲前则更具有其优越性,因为要辨别正误,必先学懂课文,这就造成了一种紧迫感,促使学生开动脑筋、主动学习,打破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然而要注意,提示的异议(可以收集,也可以自行设计)要从文章的主要方面着手,比如主人公、性格特征、中心思想、段落划分等,不要纠缠于诸如这个句子该怎样分析、那个词应如何解释等一些基础知识上,否则难以使学生进入那种紧迫的学习氛围中。造成的紧迫感强烈,这种导入法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就越好。讲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对于孔乙己的“偷”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偷”属于坏品行,是值得批判的,二是觉得迫于生计而“偷”,是值得同情的,那么你的看法呢?一个“偷”的异议,就会加深对小说主题和(或者说学生)对主人公态度的理解。对争议的问题,教师不必强求认识理解上的深度,有一点或有所认识也就可以了。因为这能活跃学生思维,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它比单纯让学生记一个现成结论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这也是教学适应现代化所要努力达到的。

7.审题试作导入法

审题,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阅读教学中对课文题目上的审题,二是指作文教学中对作文题目的审题,前者是研究题目与已完内容的关系,后者则是研究题目与应写内容的关系。如果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即直接叫学生试写课文的题目,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迅速进入思考,通过审题,提出自己的写作构想。这种写作构思不同于写作提纲,不求全面求其点,更注重单一性,因而教师要作出明确规定,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集中主要问题思考出一个肯定的结果。

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先提示:鲁迅是什么人,毛泽东同志曾如何评价鲁迅(毛泽东同志赞扬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然后再问伯父鲁迅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文章回忆了日常生活中印象最深的哪几件往事,引导学生紧扣课题去阅读全文。

8.利用思考导入法

这里所说的思考,指一篇课文后面的“思考”题。从编者的意图看,是作为配合教与学,解决课文的基本要求而安排的,或作预习提示,或作课后练习。但它的价值还不仅如此,借助思考题的提示设计出新课导入的一种方法也是能够的,它可以提高思考题的利用率。举一个实际例子来说吧,讲莫泊桑的《项链》,利用“思考和练习”题中“文章最后才说出项链是假的,这样的布局有什么好处”,可以设计:路瓦栽夫人为了体面,去参加宴会,丢了一挂从朋友那里借来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项链,结果这只项链是假的,给夫人带来了十年苦难的生活,这个“假”安排在哪里,最能揭示资产阶级虚荣心的严重危害呢”这可是这篇小说在构思上的奥妙(也可以明确提示:放在借时,放在还时,或安排在另外什么地方)。不少课文的思考题,只要我们设计精要,有一种新鲜感(切忌只提出这个问题),也会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选择思考题的时候,应首先考虑课文的重点难点,主要涉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法,让学生带着求索的问题去学习课文,增强学习的意识性,从而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这些问题,一般不要求马上解答,只作为引入新课的一种方式,提出来即可。但如果学生自学能力强,预习工作做得好,即使回答,也不必讨论,就此完善,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新的问题,如不全面、不准确、甚至理解有错误,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去学习,而后辨正确定之,加深印象。

9.针对文病导入法

阅读教学,除了学习语言知识外,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把课文作为范例,从中学习写作知识。反过来,把学生的作文通病有目的地放在阅读教学中来加以解决,即根据作文通病确定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的针对性强了,学生就会感到课文讲析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是医治自己文病的良方。学有收获,就会乐意学习,这就是心理因素。为此,导入新课时要注意下面三点:一是要明确,即作文通病是什么,让学生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要单一,即一课解决一种文病,让学生全力以赴,做到重点突破;三是要适宜,即根据学生接受理解的实际,让学生不觉太难,做到易于模仿。学生在练习写景写物散文的时候,往往出现只停留在事物表面的描写上,立意肤浅而不深、陈旧而不新的毛病。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掌握挖掘主题,即揭示事物寓意的方法,因而我们教学有关课文就采用这种导入法例如杨朔的《荔枝蜜》,抓蜜蜂的生活特征,茅盾的《白杨礼赞》,抓白杨树的形象特征,通过联想类比揭示出寓意,从而使学生掌握了揭示寓意的两种基本方法,提高了写作散文的质量。当然,有的作文通病也并非通过一课就能解决问题,要配合作文练习,但至少课文能起到传授写作技巧、具有辅导作文的性质。总之,针对学生作文通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学学医治病的作法对症下药,药量因人而异。

10.即兴应变法

讲授《卖炭翁》,时值雪止天晴,教师走上讲台便道:“同学们,断断续续、飞舞了近一周的雪花停下了。阳光照耀,天气暖和,是我们盼望多日的好天气。但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穿得十分单薄的老人,却不喜欢这样的天气,总是期待朔风凛冽、大雪纷飞,他,就是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板书课题)。卖炭翁老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常心理呢?

课前,如出现有利于设计导语的事件或情景,应充分利用、即兴应变,以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1.欲扬先抑法

在讲授《七根火柴》时,一位老师这样开头:“小小的火柴,我们生活中天天用到,再平凡不过了,几分钱一盒,七根火柴,更不足挂齿。然而,你们可曾想到:在艰苦的革命年代里,在红军行经荒无人烟的草地时,就是这七根火柴,散发了多少热,放出了多少光,具有何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紧紧扣住火柴,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壮赞歌!”

这样的导语,通过先抑后扬,形成鲜明的对比,既能诱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又能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处的主体地位。

12.成语导入法

在讲授《黔之驴》时,教师说道:“现在,请同学们先拿出词典,查一个成语,看谁最早答出(板书:黔驴之技)。”很快,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答道:“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教师又问:“那么,这个成语出自何处呢?”教师于是说:“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60页(板书:《黔之驴》,这里面便讲了它的出处!”

使成语导入法,既可促使学生动手、动口、动心,又培养学生的诸多能力。

13.引文直入法

在讲解《我歌唱延安》时,教师这样开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何其芳在1938年6月写的一篇散文《我歌唱延安》,为什么要歌唱延安呢?请听听他在《一个平常的故事》结尾的一段说明(挂出已抄写好的小黑板):

我是想经过它到华北战场去。我还不知道我自己需要从它受教育。我那时是那样狂妄,当我坐着川陕公路上的汽车向这个年轻人的圣城进发,我意想到信纳·萧离开苏维埃联邦时的一句话:“请你们容许我仍然保留批评的自由。”但到了这里,我却充满了感动,充满了印象。我想到应该接受批评的是我自己,而不是这个进行着艰苦伟大的改革的地方。我举起我的手致敬。我写了《我歌唱延安》。

这样的的导语,单刀真入,使学生尽快明确写作缘由。也较巧妙地介绍了有关写作背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讲授的知识信息。14.点明中心法

讲授《药》时,在板书标题后,教师首先让学生注意“预习提示”,接着,教师边念边让他们在下列文字上作上标记:“作品通过描写与华、夏两字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段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揭示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和群众的关系”,“批判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从而启示人们:只有发动群众,革命才能胜利,中国才能得救”等等。这种导语借助“预习提示”,点明中心,有利于学生去理解小说所描写的内容、揭示了矛盾和塑造的人物等。同时,此种导语也突出了讲授的重点和难点。讲授现行教材中理解难度较大的课文,这种导语尤为重要。

15.启迪心灵法

讲授《火刑》时,有位教师这样开头:“同学们,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中世纪后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以他的„日心说‟,勇敢地向宗教神权挑战,被人骂为„疯子‟。而处在被反动势力包围乃至吞噬的逆境中的布鲁诺,仍坚持继承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为维护科学的真理不屈不挠地与反科学的神权进行斗争,最后被„火刑‟活活烧死。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幸福时代,我们应该学习他为维护科学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披荆斩棘,昂首阔步,为实现祖国的„四化‟大业而贡献一切。现在,我们学习《火刑》(板书课题)。”

这种导语,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受到感染,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讲授思想性较强、并能直接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课文,可使用此种导语。

16.介绍导入法

教师在讲解那些比较著名的的作品之前,可以先从介绍入手导入本课,这样的导言,由到作品,顺理成章,引入自然,如《狂人日记》一课可以这样导入本课: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这块星空里,有一颗光彩夺目的巨星,他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他所写的《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的白话小说。要知是怎样抨击的,让我们来学习这篇小说。

17.点出人物导入法

对于教材中具有形象鲜明的典型人物的课文,教师要以先点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再通过与人物有关的问题的设问,给学生造成悬念。这样既能自然地引出课文,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急于从课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可以这样导入:

提起林冲,大家都知道他是梁山的好汉。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是被逼上梁山的。那么,是谁把他带上梁山的?他是怎样被逼上梁山的?他为什么要上梁山?我们通过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18.趣味导入法

抓住课文要点,用富于趣味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兴趣,使之注意力集中,如《唐打虎》一课的导言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吧?武松是梁山泊的一位好汉,力大无穷,打死了一只斑斓猛虎。可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却是一个驮背老人和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也打死一只猛虎,他们又是怎样打死的呢?请大家看课文。

19.辅垫导入法

因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对部分课文(包括外国作品)的背景不甚了解,若直接进入课文就会影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所以有必要先做些简要的介绍。如《给颜黎民的信》这课,可结合以下几点导入课文:

1.鲁迅先生生平简介。2.写信当时的情况:白色恐怖严重。

3.鲁迅先生的危险处境以及他的坚定立场。

4.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真诚关怀。

这样做,能使学生对当时当地的情况有个初步认识,就为讲读课文扫清了障碍。

20.剖析中心词导入法

有的课文题目简洁明快,只要抓住对中心词的挖掘,就能诱发学生对题目的透彻理解,尽快把握重点。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教师抓住“珍贵”一词启发:珍贵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课文要用“珍贵”一词来形容教科书?

21.迁移导入法

结合以前学过的、内容相关的课文导入新课,能使学生将知识系统起来,加深理解,增加记忆。如学《登山》一课时,可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诚实的孩子》和《“绿色的办公室”》的内容,使学生带着想进一步了解列宁的迫切心理,激起学习《登山》的兴趣。

22.联想导入法

即提出与新课有关的事情、有关的知识,引起学生回忆,加以联想,来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如讲《海底世界》之始用这样一段导语:“提到大海,同学们都会联想到蔚蓝色的海水,一望无际的海面,还有那点点白帆、群群海鸥。然而说到海底,同学们了解的并不是很多。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海底世界》一文,将会获得更加鲜明、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样用人们对海面熟悉,而对海底较为鲜知的谈话导入新课,使学生先联想到大海,进而激发学生探知海底世界奥秘的兴趣。

23.直接导入法 即一上讲台就开门见山,直接了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讲《鲸》时,板书课题后就问:“鲸这种动物同学们很可能没亲眼目睹过,但它有多大?分为几大类?怎样呼吸?怎样睡觉?怎样生长?同学们默读课文后就会一目了然。”这样有的放矢,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课文中心的探求,教学效果更好。

24.归纳导入法

通过归纳、总结、分析上节教学的内容、作业、考卷等,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而导入新课。如讲《怎样选择材料》时,这样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读过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小木船》两篇课文,总的感觉是很动人。原因就是选取了最有意义的典型材料。同学们,如果要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真实感人,就必须专心学好《怎样选择材料》这一课。”这样既唤起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又传递给学生一个要研究、掌握的写作技巧方面的信息。以引起对要学的新知识的重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5.渲染导入法

这是一种运用形象生动、情感激昂的语言开讲,创造适宜的环境气氛、引发学生相应的感情、进而吸引学生的方法。在讲《鹿柴》、《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三首古诗时,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你们随父母或其他亲人,旅游过哪些名山?有什么感想?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壁立千仞、层峦叠嶂、景色十分迷人。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赞叹之感就会油然而生:我们的祖国真伟大,中国山河美如画!今天学习三首描写祖国山川的古诗,让我们跟随诗人去这些名山游历一番。”这样使学生神往名山,学习兴趣会倍增。

26.背景导入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090-02

所谓教学的艺术性,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更不是搞“花架子”,而是在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一 认识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特征

1.语文教学艺术的主要特征在于创造,主要体现在:(1)超前思维。备课时,教师必须从课文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着手,对课的导入、过程、结尾等进行有目的地分析、判断和推测,从而得到预见性的认识。此外,在制定一个单元、一个学期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计划时,对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超前思维,以便在行动之前及早看到潜在的有利因素、困难因素和各种机会,更加清醒地采取对策。(2)应变机制。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几十颗思维着的头脑,尽管教师在课前作了慎密的构想,但“偶发事件”时时会找上门来。因此,教师必须随机决策,巧于应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3)创新方法。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在不断变化。(4)讲究效率。要减少无效劳动,尽可能把完成同一教学任务的单位时间降到最低限度。学生看书可解决的,就不必动笔;练两次可掌握的,就不必重复第三遍。教师讲述语要精当,要知道,讲课中输出的无效信息、次要信息、多余信息越多,浪费的课堂教学时间就越多,教学效率就越低。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单位时间内教学的信息量过多或过少,都是低效率的教学。

2.表演性。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其它任何表演艺术。其特征主要体现在:(1)仪表风度。教师在课堂上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表情态度等对学生有着极大的示范作用。因而教师应朴实、整洁、稳重、端庄、潇洒、活泼、热情、善良、和蔼、谦逊、文雅并富有个性,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印象。(2)表演技巧。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生动形象的讲述,对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诵,对课文中人物语言神态惟妙惟肖的模仿,对课文展示的典型环境栩栩如生的描述,对课文的立意深入浅出、丝丝入扣的剖析,会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而震荡学生的心灵。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政治家的素养,科学家的头脑,哲学家的严谨,演说家的口才,歌唱家的嗓音,诗人般的激情,童话大师的幻想,相声演员的幽默,舞蹈演员的身姿……(3)感召效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种种表演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情感和理智,对其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发展。

3.审美性。课堂教学中充满着美,教师和学生既是美的感受者、欣赏者,又是美的创造者。审美性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体现在:(1)情感转移。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一项重要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就是能做到作者、教者和学生三位一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做到导之以情,情理一体。(2)多样统一。应做到知识、智力、能力训练的统一,听、说、读、写训练的统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统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统一等。

4.技巧性。即力求把语言教活,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会用。它包括启发的技巧、批评的技巧和训练的技巧。这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磨砺而成的。教学技巧越丰富,越熟练,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越高。

二 实施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方法

1.艺术因素的发掘。小学语文教材的主体是一篇篇范文,教师充分发掘并利用教材中的文学艺术因素,不仅为语文教学所必需,而且有利于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朗读、讲述、图示、音响等教学手段,强化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情节、语言等产生的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从而使学生感同身受,如临其境,学生的鉴赏力和语言修养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

2.通感艺术的运用。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是通过人体各种感觉器官来实现的,而各种感官又是相互联系和沟通的。语文课堂教学,借助文字让学生看到画面,听到声音,体味到情感,从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3.教学设计的艺术。衡量一堂语文课的设计最重要的就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主要有几条规律:(1)目的方法统一律。方法服务于目的,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就要采用符合其需要的方法,做到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和谐统一。(2)最优方法选择律。选择最优教学方法的意义在于:①找出达到教学目标的最合理、最简捷的过程;②科学地组织教学,减少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活动量;③使学生的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效果。(3)教法学法协调律。教学永远是一个统一体,教的规律要根据学的规律。

4.教师的语言艺术。衡量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水平,有以下几条指标:一是学术性,二是规范性,三是逻辑性,四是集中性,五是鼓动性,六 是趣味性,七是启发性,八是体态语言。

5.课室提问的艺术。其实质是教师揭示出学生的认识与教材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理解意义,分析综合,欣赏评价等等,从而获得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明明白白,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联系实际,难易适度。

6.课堂指导的艺术。它涉及的问题颇多,有几点应特别讲究:(1)抑制判断。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思考问题时,教师要为学生的思考留有回旋的余地,为学生的反思、再思提供时间,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纠正错误创造机会。(2)先探后导。即先让学生进行尝试性学习,使其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之所在,然后给予指导。(3)多向交往。它的好处至少有:①教师能及时地多方面地获得学生接到指导信息后的反应,从而及时对自己的指导方法进行调节;②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多向交往,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往往是对教师最初发出的指导性意图的生发、扩展和延伸;③在交往中渗透教师的指导意图,自然和谐,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师的指导。(4)评价适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随时对学生的回答或讨论发言作出评价。这种评价,应准确、具体、富有启发性,兼顾思想教育因素、语言训练因素、写作训练因素和思维训练因素。(5)富有情趣。课堂指导,一定要理解学生,体察学生的喜怒哀乐,学生才乐于接受。教师要善于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用儿童喜爱的形式去指导,使学生不仅跟随教师思路走,而且还能借助教师的思路自己摸索着前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谈 篇4

一、课堂导入艺术

教师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很多, 不能把所讲的东西都写在黑板上, 所以好的板书要中心突出, 立意鲜明, 眉目清晰, 条理工整。例如我在进行一年级拼音教学时, 有这么一节课, 一上课, 我说:“今天这节语文课, 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你们爱听故事吗?”一年级小学生一听要给讲故事, 都来精神了, 你看我我看你, 齐声说“爱听!”私下里还偷偷地笑呢!我接着说:“好!我看谁坐得好听得认真, 老师一会儿还奖励他红花呢!”我看小同学一个个坐得笔直, 就开始讲《jqx和小ü交朋友》的故事。当我讲到小ü和j交朋友时, 就学习j这个声母, 并与ü练习拼读。待学生掌握后又继续讲故事, 学生的注意力又一次集中起来。就这样边讲故事边学习, 学生感觉就是在听故事, 但却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结尾时我问:jqx为什么和小ü交朋友, 而不和大u交朋友呢?至此又对小学生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学生对jqx和ü相拼去掉两点记忆非常深刻。这种导入艺术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又满足了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里。课堂教学从始至终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效果显著。

此外, 课堂导入艺术的方法还有很多, 如:问题导入, 审题导入, 妙语导入, 练习导入等等, 但不论哪一种导入方法, 都要求简练, 短小精悍, 以尽快进入主题。

二、课堂应变艺术

课堂应变艺术指教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发情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 从而收到意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它是一切教学智慧与机智的艺术结晶。

课堂上的偶发情况是相当复杂的, 教师不可能都预料到或防止它的发生。在偶发情况下, 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它, 以从容的态度面对它, 并灵活机智地处理它, 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甚至获得比原来预期还要好的效果, 这是一种高智慧的艺术。

三、课堂形象艺术

课堂形象艺术指巧妙地利用具有直观可感性的事物、图形、模型、模式等来描绘抽象知识的原型或者模样的课堂艺术操作。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既要精讲重点, 又要展示变化多样的板书与板图, 图文并茂, 二者有机结合, 更能加深学生以所学知识的理解, 提高教学效率。这样, 学生就会一目了然。

课堂教学形象艺术主要有手势、体势形象、口语形象、板书形象、挂图形象、模型教具对象等。

口语形象是指用口头言语的语词语句和语气来描绘事物形象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例如:为了让学生正确区分声母bdqpg的形体, 我教给他们顺口溜“正6b, 反6d, 正9q, 反9p, q字拐弯变成g。这样经过一番口语形象的艺术操作, 汉语拼音变得有趣又好学。在教生字时, 为了便于记忆, 提高学习兴趣, 我出字谜让学生们猜, 如“高”:一点一横长, 口字在中央, 大口没关门, 小口里边藏。还有“心”:半个锅炒三豆, 蹦了一个, 跳了一个, 锅里还剩一个。这些语词语句生动丰富, 使抽象知识形象化, 使枯燥的内容趣味化了。

此外, 还有手势形象、板书形象等。例如:识字课上, “闯”字形体难记, 我就在黑板上画一扇门, 一匹小马“闯”进门去, 学生们看了很感兴趣, “闯”字也一下子记住了, 这就是板书形象所起的作用。

课堂形象艺术是最直观的艺术, 也是最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课堂操作艺术, 所以被广泛应用。但也应该注意它的科学性、严肃性、逻辑性和教育性, 否则将不能称之为艺术。

四、课堂情绪艺术

课堂情绪艺术指教师通过自我情绪传达, 以调动学生情绪, 师生形成情绪交流和互动状态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

课堂教学活动虽然是一种理性活动, 但它需要内心力量的激活和驱使。课堂上教师以充沛、高昂、蓬勃向上的情绪讲课, 并将这种情绪传染给学生, 学生精神振奋、愉悦, 如饥似渴地学习, 必然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 课堂教学艺术, 不仅仅具有使教学顺利进行的实用价值, 而且因其创造性和令人愉悦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是教师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艺术所应追求的最佳教学效果。

摘要: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的一种, 是受制于教师个性风格, 具有美学价值和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艺术的个人才华的体现。课堂教学艺术实质上是教师本人的教学技巧与他或她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倾向相结合的产物。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尾艺术 篇5

幸运的墨菊

课堂上,引人入胜的开头,能够使学生产生渴求新知识的愿望,有些老师在备课时总是精心地准备导入语,而往往忽略了结尾。一堂课的结尾就如一篇文章的结尾一样,有着“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总结升华、诱发兴趣等等诸多功效。因此,掌握和运用课堂结尾的艺术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俗话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优秀的教学结尾,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最佳时机,是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内容的纽带,是从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向能力过渡的金桥,是启迪思考、开发智力的良机,能收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效。为了达到这一效果,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且要十分重视语文课结尾艺术形式的探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作一些探讨。

一、发散式结尾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熟悉的基础上,教师提出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进行发散性思考,以拓宽知识的覆盖和适用面,并加深对已讲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这样,学生的思维不致因教学思维的局限而陷入一个狭小的思维圈不能发散,从而避免了“填鸭式”教学方法,变学生由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例如,《一夜的工作》通过描述周总理劳苦的工作和简朴的生活,满怀深情地赞颂了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周总理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工作,该有多少事可以大写特写啊!然而,作者只截取了一个片断,以小喻多,我们由此可以推想出总理的为人了。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应该从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体会到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我让学生看纪录片《十里长街送总理》。我说:“同学们为什么总理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呢?同学们联想一下《一夜的工作》中的总理,就可以找到答案。我们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用美好的语言来赞扬敬爱的周总理?”这一启发,使得同学们思路大开,纷纷要求发言——有的说:周总理生活简朴,严于律己,只求贡献不求享受,的确是新中国的好总理;也有的说:周总理平易近人,热爱人民。”结尾的时候围绕一个中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他们开开思路,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大有益处的。

二、总结式结尾

也就是在课堂结束前用较短的一段时间,把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用简明、扼要、有条理的语言进行总结;或结合板书的形式,系统地让学生记忆知识要点;或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炼的语言归纳概括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例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诗要求同学们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我在讲授这首诗时,我是这样结尾的: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明月、清风、鸟惊、蝉鸣、蛙噪、轻云、小雨,把这些形象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恬静的美。同学们想不想把这美丽的画面永远记在脑子里呢?这样的结尾,不但是对古诗内容的一个总结,又很巧妙而自然的将学生引上了文章的重点——背诵古诗上来!

三、回味式结尾

教师借助同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文艺作品等,在课堂原有气氛的基础上,巧妙引入,从而为课堂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筑路架桥。课尾再起波澜,拨响听者的情感之弦,使之产生强烈的共鸣。收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一位教师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趁听者还沉浸在父爱子、子恋父的父子

深情这至真至纯的人情美中,课尾让学生轻声深情地诵读文中描写背影这一特写镜头的句子。然后,自己饱含深情地吟起东坡那令人回肠荡气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使学生再次联想起“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霎时,一种豁达与理解,洋溢于胸。

我教《月光曲》时结尾这样处理,同学们课文中贝多芬的心情从惊喜——感动——同情——激动,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但你仔细地看一下,其实这些心情的变化都是围绕着对人民的同情和爱来展开的。对,正是贝多芬对人民的同情和爱,给自己的音乐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的收获。

三、呼应式

戏剧的序幕重要,结尾更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使全剧主题突出鲜明。一堂课亦然,既要考虑导语的设计,更要设计好与导语相照应的结束语。因为,这样的结尾更有利于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教学前后浑然一体与自然延伸。

例如,教学《采薇》时我是这样设计开头的:“同学们,叶天蔚有篇很有韵味的随笔——《刺痛感觉的那一句》。她说,一次她读《采薇》,读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有种痛传自心底,忧伤填塞胸腔,禁不住潸然泪下,那是苦涩、孤独的滋味。《采薇》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呢?”为了使全课前后保持一贯性,课堂上我又以此为基础设计了这样的结尾:“‘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们仿佛看见一个憔悴的戍卒冒着风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雨雪霏霏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和一声幽怨的叹息。课后,请同学们以‘风雪归途起笔’将《采薇》改写成散文。”

这样结尾实际上是对导语那一问的具体化:开始的一问激发学生的思考,课结束时又有了详尽的分析。此时,学生对戍边战士的心迹有了较为真切的把握,写出文章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五、拓展式结尾

课堂上的时间不多,容量有限,而语文教材涉及的内容广泛,天文地理,诸子百家,如果不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容易把学生引入一个十分狭小的认知天地,这和大语文教学的观念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学习《少年闰土》一文,它是根据鲁迅的小说《故乡》节选出来的,课文描写了一个健壮朴实,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结束教学时,我把学生引导到课外阅读领域,指导他们去找《故乡》争取阅读,了解全貌。又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使同学们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对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比痛恨。

总之,好的课堂教学的结尾,既能显示人们理智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美,又能显示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想象,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艺术美。好的课堂教学结尾,如交响结尾的雄伟磅礴,如小夜曲的宁静幽美,如进行曲的催人奋进,如拨动心弦的袅袅余音„„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课堂艺术 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课堂艺术

诗歌,是文学艺术殿堂里一朵瑰丽的奇葩。她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创作名家辈出,精彩纷呈。对于充满幻想的小学生来说,从小爱诗、读诗,必定能吟咏性情,陶冶心灵,丰富想象,发展思维,从而为成长打下丰厚的精神底子。值得欣喜的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收录了四十余篇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诗歌。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尽显诗歌魅力,让学生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徜徉,思想和灵魂接受美的浸润和洗礼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诗歌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创设情境,领会诗歌意境

诗歌的艺术美体现在它的画面意境美上。诗歌中的意境美,是诗人刻意追求的创造性艺术,古人云:“有境界自成格。”就是对诗歌意境创造的高度概括。

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往往面对诗歌中离散的内容而困惑,难以把握诗歌词语的含义,不善于进行积极想象。因此,在读的同时,需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在语言符号的感染下,经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还原诗歌描绘的形象画面,构成动人心弦的艺术世界,从而由表及里,领会诗歌特有的意境,促进理解的深化。比如我在教学《水乡歌》一课中,给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学生情趣盎然的吟诵,都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其获得了切实的审美体验。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进入了诗的“境”,诗歌中的文字活了起来,学生的眼前浮现出空灵高远的意境,内心逐渐与诗人相通相融,诗歌学习才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吟唱。

二、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律

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诵读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诵读,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背诵等,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境,引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诗中的意境,我常常让学生手拿扇子或书本扮演诗人诵读古诗,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悟诗意。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让学生手拿折扇,漫步吟诗,并配上悠扬的古筝伴奏,使学生融入诗境,殷殷离别之意跃然其中。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诗歌教学,教师要教有所得,学生要学有所获,诵读是其精髓所在。反复诵读是一种心理感应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这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的诵读,增强语感,促进思维。

三、丰满形象,体悟诗歌主题

诗歌具有形象性和跳跃性,诗人要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丰富内容,往往是点到为止,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还原诗歌的场景外,还必须适时地点拨和适度地拓展,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将诗歌形象读“丰满”,体会诗歌的内蕴,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韵味。

《水乡歌》是一首文字浅显、意境优美的诗歌。在读到诗末“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时,学生往往会提出“歌怎么会用箩装呢”的问题。确实,诗歌中虚写的内容是低年级儿童的学习难点,而在课堂上,这一难点得以巧妙解决。学完第二小节,我引导学生想象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还看见了什么,然后练习用像诗人那样的句式把看到的说出来,在充分感受江南水乡秀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后,学生入情入境,个个成了勤劳幸福的“小渔民”,都争相表达自己的箩里装满了鱼虾、菱藕……在学生畅所欲言之时,老师就势点拨:你们的箩里还装了什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有的说装满了丰收,有的说装满了笑容,还有的说装满了歌声……学生亲历了由实到虚的创作过程,自然地突破了诗歌跳跃的节奏和虚实结合的写法所带来的阅读上的困难,对诗歌的主题就有了更深入、真切的体悟。

四、唤起想象,体会诗歌情感

古诗教学中,我时刻注意把握教材,精心设计并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并抓好说话训练,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课堂上,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即兴发挥能力。如在教完《春晓》进行小结后,我这样引导学生:“诗人看到春天景色如此美丽,便写下了这么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佳句,同学们也根据这美丽的景色说上几句话吧。”边说边给学生出示一幅幅风景优美的春天景色,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诗歌的情感氛围中。

五、品味语言,享受诗歌美感

诗容聚了一个民族语言的博大精深,以最精练的形式融现实与理想、时间与空间、感性与理想、情趣与教育于一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们引导学生读诗,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刻苦锤炼、精心推敲的字、句,解开诗人的心灵密码,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水乡歌》一诗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交流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的,学生从“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片片”“满”“一箩又一箩”等词语中,读出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更从“荡清波”的“荡”字读出碧波荡漾的无尽余韵,从“飘满湖面飘满河”的“飘”字读出船只往返的轻盈愉悦。“涵咏得深,体味得切,才有得益”,揣摩、品味关键字词的良好习惯从低年级就开始注重培养,必将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体悟到诗歌之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童心的好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节奏。”通过儿童诗歌教学,学生的词汇更加丰富,表达更加生动,在诗歌阅读过程中能够启迪学生智慧,触发他们的思维灵感,碰撞出睿智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姜新.诗歌:待开拓的写作新领地[J].内蒙古教育,2002(05).

[2]王静.试论诗歌开放型阅读教学中的“话语权”下放[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毛君香.番禺区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D].广州大学,2011.

[4]苏静.诗意让教育如此美丽[D].苏州大学,2007.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 篇7

一、唤起兴趣, 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针, 也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清晰的教学目标宛如路标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常规教学认定目标的方法是:上课时教师要真正发挥目标的导向、激励功能, 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目标的确立, 让学生了解目标的形成过程, 使目标真正成为学生的要求和期望, 否则, 是很难使他们对自己的教学目标产生动力。例如, 我在板书课题《鸟的天堂》之后, 充满激情地问学生:“孩子们, 你们看到这个课题, 脑子一定会想到某些问题, 你想从文中学到些什么呢?”启发式的谈话马上把学生的兴趣唤了起来, 学生说:“我想学会当中的生字和词语。”“我想知道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 那里是什么样的?”“我想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我想知道巴金的资料以及作品。”“我想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他们兴致勃勃, 纷纷表达自己的愿望。我对他们的发言鼓励之后, 对他们说:“老师也有一个愿望, 希望课文能增强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接着我和学生一起把这些愿望加以综合, 一个生动具体的学习目标就浮出水面。由于学生的主动参与, 他们的学习兴趣很浓。

因此, 我认为以灵活方式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体现了目标确立的主动性、开放性和灵活性, 真正使教学目标成为学生学习的要求和期望, 能激励着他们去探究, 去发现。

二、激发兴趣, 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他们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才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通过动脑、动口、动手, 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例如, 在教学《鸟的天堂》时, 我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氛围, 鼓励他们自学课文, 并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从本课中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不明白的是什么?”之后再由组长进行汇报, 因此, 我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做到了成竹在胸。然后巧设问题加以点拨、引导, 成功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不仅体验到探求的过程,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而且他们表现得更加自信, 思维更加活跃。于是我话锋一转, 问学生:“你能把这棵大榕树画出来吗?”我的话音刚落, 他们就迅速地拿出彩笔画了起来。我乘兴朗诵起来:“真是一株大树,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不一会儿, 一棵棵大榕树便跃然纸上。有的学生在榕树枝上添上了茂盛的绿叶, 还有的学生竟然画了几只可爱的小鸟。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大榕树及这里的鸟儿充满了喜爱之情, 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启发思维, 鼓励学生质疑

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怀疑开始的, 质疑为潜能的开发提供了方向, 是潜能开发的航标灯。只有鼓励学生大胆地问“为什么”, 由疑而思, 释疑求真, 才有可能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我常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善于提问, 敢于挑战权威, 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 并为他们的创新精神而喝彩。例如, 我在教学《鸟的天堂》时, 有个学生对文中的两处标点提出异议, 这两个句子是:

1. 我们把手一拍, 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2.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 有的飞起来, 有的在扑翅膀。

他对我说:“这两句未的句号应改为省略号。因为第一句换上省略号更能体现鸟的天堂里鸟真的很多。第二句换上省赂号, 不仅使我们体会到鸟的姿态多种多样, 还能引起我们展开想象。”听了他的话我很兴奋, 我对他的质疑加以肯定, 并称赞他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接着我启发学生思考:“巴金先生的行文是非常严谨的, 是经得起推敲的, 为什么这两处没有用省略号, 请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他们在我的引导下讨论, 找到了正确的答案:第一个句子是我们把手一拍, 拍掌声有限, 不足以惊动许多鸟, 所以也就不需要省略号来表示被惊动的鸟很多。第二个句子写的是我们继续拍掌之后, 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说明这时的鸟警觉了, 但是它们只是在树上叫, 飞起来的, 扑翅膀的毕竟不多, 姿态也不过几种, 所以也用不着省略号。我觉得学生的质疑太可爱了, 他们的讨论太精彩了。我为他们的自主学习而兴奋, 为他们的创新精神而折服。

四、拓展思维, 放飞想象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力能够使学生超越时空的局限, 预见未来, 还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欢愉, 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例如, 我在教学《鸟的天堂》时, 抓住“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 拓展学生的思维, 放飞想象的翅膀, 我愉快地说:“那歌声真好听, 那就放一段鸟叫声 (配乐) 给你们听, 请大家闭上眼睛, 围绕课文内容和中心, 想象鸟儿在唱什么?”一段鸟叫声放完后, 学生的思维活跃了, 纷纷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里环境真幽静, 晚上睡觉很舒服。”“这棵榕树又大又茂盛, 真好玩!”“这里的农民真好, 不许人来捉我们, 我们生活得多么快乐。”“我们无忧无虑地在这乐园里活动休息, 就像在天堂里幸福!”拓展思维, 放飞想象的翅膀, 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而且还深刻地领悟到文章的精髓。

五、创设活动情境,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活动情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潮,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堂教学的目的所在。虽然我们都不曾游览过鸟的天堂, 没有亲眼目睹鸟的风采, 但是学习了本课后, 每位学生在他们的头脑中创建了一个美丽的鸟的天堂。为了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我为学生提供了一次有趣的练笔机会, 即鼓励学生收集一些有关材料, 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学生个个豪情满怀, 充分展示他们的自信, 不一会儿, 他们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我和学生评出五份最佳解说词, 授予作者“最佳导游”的称号。然后全班学生充当游客, 请最佳导游介绍美丽的鸟的天堂, 他们精彩的表演, 激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课堂上, 我看到的是如花绽放的学生潜能, 感受到的是智慧交融的师生之情。

小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篇8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运用策略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在思维的高速运转中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那么,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提问呢?

(一) 在重点、难点处提问

文章的重点、难点问题既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部分。教师在这里切入提问, 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快速抓住文章的主要思想内容, 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比如, 在学习《詹天佑》时, 教师可以提问:詹天佑在修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是怎样克服的?学生将问题和解决办法列举出来, 也就全面理解了课文内容, 对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如, 学习《师恩难忘》时, 教师可提问:田老师主要做了什么事情?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很容易找到答案,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 进而理解了“师恩难忘”的原因。

(二) 在疑问处提问

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质疑是学习的基础, 是创新的开始。教师在学生疑问处提问, 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进而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深入学习。比如, 学习《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 对于阮恒举手时的“颤抖”“放下去”又“举起来”, 学生感觉男孩的行为很反常。于是, 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男孩会有这样的反应呢?抽血是不痛的, 可男孩为什么表现得很痛苦的样子?这时, 教师可让学生根据疑问去寻找答案。学生就此去探寻男孩的内心, 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 在矛盾冲突处提问

一些文章设立了一些矛盾冲突来表达思想内容, 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如果教师在文章的矛盾冲突处提问, 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深入钻研文本, 探究答案, 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 学习《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 行文中有这样一个矛盾:彭德怀很喜欢他的大黑骡子, 但却要杀掉它, 心里不舍却要这样做, 为什么?学生从此处入手研究课文, 对彭德怀的心理进行分析, 明白了彭德怀更爱战士的情怀, 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四) 在细节处提问

语文教材中选用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的一个标点、一个词、一句话都包含着作者的心思。学生对此仔细感悟品味, 定能窥得文章的精华所在。因此, 教师抓住文章的细节处进行提问, 可以让学生理解作者的独具匠心,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也能加强对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比如, 《掌声》中有“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这样一句。教师可提出问题:对于“总是”一词, 你有什么感悟?在这个平常问题的背后, 蕴含的是人物内心的表达学生通过研究细节对“小英”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深的认识。再如, 学习《军神》时, 文中对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做了细致的描写。教师可让学生分析这些细节描写, 谈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五) 围绕题眼提问

题眼就是文章的关键词, 也是文章的灵魂。教师抓住文章的题眼提问, 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把握, 起到统揽全局的作用。比如, 学习《飞夺泸定桥》时教师可以提问:红军是怎样飞夺泸定桥的?围绕着这个问题, 学生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原因、遇到的困难、经过等都了解了。再如, 《一夜的工作》在文章结尾处说:“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 多么简朴!”教师可由此提问: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文章中是怎样描写的?这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就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需要注意的问题

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并不是提问越多越好。课堂提问要想取得实效, 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 把握提问的密度

课堂提问要适度, 即要掌握提问的密度一些教师提问过度, 滥用提问的方式, 致使问题“满堂飞”,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课堂教学氛围很热闹, 但实际收效甚微。究其原因, 一方面频繁提问使问题流于表面, 失去了实际意义也使学生疲于应对, 甚至产生厌烦、敷衍心理另一方面, 多而滥的提问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时间, 对学生的思维启发意义不大, 因而对学习效率的提升也无甚助益。因此, 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学内容, 合理提问, 确保问题的质量。

(二) 把握提问的难度

教师要把握提问的难度, 不能过难, 也不能太简单, 做到难易适中, 让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 能够“跳一跳, 摘到桃子”。比如, 学习《生死攸关的烛光》一文时, 如果教师提问“课文中描写了哪些人, 他们干了什么”, 则问题过于简单直接, 不具有启发思维的意义。对此, 教师可以改变问题:伯瑙德夫人及孩子们为了掩护藏在蜡烛中的绝密文件, 是怎样与敌人周旋的?学生就会产生兴趣,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积极思维, 认真分析, 进而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 把握提问的方式

恰到好处的提问,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因此, 教师必须要把握提问的方式。一般而言, 课堂提问包括发散式提问、递进式提问、激趣式提问、探究式提问等多种方式。不管是使用哪种提问方式, 教师都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探究问题上, 思维逐渐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四) 注重提问的层次性

课堂提问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 他们的学习情况各有不同, 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提问的层次性, 即提问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提升。因此, 教师设计一个问题, 要由易到难, 层层深入。简单的记忆性问题让学困生回答, 理解应用性问题让中等生回答, 综合性问题让学优生回答。这样,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问题, 思维都能得到发展, 自然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 注重对问题的评价

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回答问题之后, 教师对答案的评价也非常重要, 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好的教学评价, 能够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调整、补充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 启迪学生心智;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 教师必须要慎重对待问题的评价, 不能敷衍对付。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篇9

(一) 善于煽情

要调活课堂气氛需要我们教师会“煽情”。课堂上激发学生或争先发言 (抢答) 、或正反抗辩、或据案慷慨、或点评、或小组讨论。让学生能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课堂, 以兴奋乐观的情绪参与教学活动, 以自由的思想与文本和教师对话, 与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对话。

(二) 鼓励探索, 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以宽容、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提问,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并根据教学, 适时、恰当地将学生的质疑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 让学生敢于提问, 敢于尝试。教师要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 多直观, 多启发, 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 多动手, 多动口, 老师在课堂中应少替代、少包揽、少埋怨, 引导学生创新学习, 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 允许他们标新立异。

二、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一) 让孩子尽情地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 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 去探索, 去感悟, 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

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教学《心的翅膀》这篇文章时, 孩子们为课文开头的一个小故事续编, 小故事是这样的:狐狸每天夜里去偷鸡, 可是每当公鸡鸣叫时, 白天就到来了, 狐狸以为是公鸡叫来了白天, 就把公鸡咬死了。公鸡死了以后, 白天依然到来, 于是狐狸……

于是狐狸怎样了呢?孩子们想象出了各种有趣的故事情节:什么狐狸做整容手术, 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狗来偷鸡;狐狸读了《掩耳盗铃》的故事, 从中受到启发于是上演了一场“掩眼盗鸡”的闹剧;还有狐狸乘坐“神州六号”到月球偷兔子等等。孩子们的缤纷想象, 倾情吐露, 是斑斓而晶莹的, 心灵是敏锐而剔透的, 他们思维的闸门一旦被打开, 便如滔滔洪水汩汩而出, 喷薄四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这样的欣喜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

(二) 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 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 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一课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 眼里有资源, 心里有教育, 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三、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一) 把他人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中, 注重找学生的共同感受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旁征博引。在教学苏轼的《江城子》时, 孩子们读着这首感人至深的词, 心潮涌动。学生喜欢它是因为它深深的触动了学生的心灵。那么“哪儿最打动你?”我抓住这个话题引导学生来谈、来读。有一位学生被“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深深地打动了, 她想到了自己在失去疼爱自己的爷爷时的伤心, 深深的理解了苏轼此时无限的思念与悲伤, 当她读到这句话时, 禁不住伤心地哭了。同时, 我的思绪也不由得想到了自己逝去的爷爷, 悲伤悄然而至, 饱含着对爷爷的深切思念读出了那句“不思量, 自难忘”。其他同学也被这种情感所感染, 我再让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 带着自己的感动去读时, 孩子们个个泪眼婆娑。我知道此时, 诗人、学生、我, 我们的情感已经交融在了一起,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诗人的情感世界中, 也与自己的生活, 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融在了一起。

(二) 把他人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还记得在读到《两个朋友》一文时, 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 有的说:“在危险时, 只顾自己, 不顾朋友的人是不能和他做朋友的。”有的说:“我们以后也要帮助朋友, 他如果有困难我们要帮他解决。”有一个学生却说:“我有不同意见, 从这篇课文中我明白了‘适者生存’的道理。因为在遇到大熊时, 瘦子会爬到树上, 脱离危险, 如果救了胖子, 或许两个人都会丧命。胖子没人帮, 急中生智, 想到装死的办法也脱离危险。所以俩人都属于‘适者生存’。”一石激起千层浪, 其他学生听了有的哈哈大笑, 说他错了, 有的若有所思, 说有点道理。此时, 我没有否定他的看法, 也没有以一句“也有道理”而草率应付。首先, 我为他的发言与众不同而喝彩。然后我请学生分小组讨论,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自己做出判断。小组讨论后, 学生有的说:“如果胖子没想到装死的方法, 被熊吃了, 那能否说瘦子是‘适者生存’?胖子就是不适者被淘汰了, 这肯定不能。”有的说:“可以说是‘适者生存’, 但朋友间应该互相帮忙, 不能只顾自己逃命, 朋友是很重要的。像瘦子这种人, 我肯定不和他交朋友”等等。学生通过参与学习, 积极动脑, 进而思维活跃, 求知欲增强, 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何等可贵呀!

(三) 尝试自学, 自我感悟

陶行知先生提倡“智育注重自学”。他认为学习也是实践, 必须亲自实践才能有真切的体验, 学习中遇到疑问、矛盾、困难这不要紧, 可以问, 在问中求长进。要把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自己, 发展自己的训练场, 突出“三自”。自学, 先学后教,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学习未知的知识;自悟, 先体悟再理解, 在学科教学中,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联系生活, 联系自身的体验去感悟, 去体会;自练, 先做再分析, 让学生拿起实践的武器, 给予足够的时间, 提供条件, 自己去做实验, 去体验学习的心理历程。从而让学生对文本有最原始的理解。

(四) 强调合作, 相互启发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微 篇10

一、处理好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每一堂课,教师要预先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过程。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完全按照预设教学过程进行,而忽略了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东西。

案例: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日月潭》一课,文中共有9个生字,教师用多种方法启发孩子们来识字,并把每个生字用课件演示出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每个字的笔画、间架结构。看到大屏幕上展出的几个生字,老师问:“同学们,这些字漂亮吗?”“漂亮。”老师又说:”现在,大家把生字写下来,要写的和老师的一样漂亮。”孩子们开始写起来了。这时一个异样的声音传来:“老师,这是电脑写的字。”好多学生的目光被吸引过来,多么有见解的孩子,我在欣慰的同时又替这位老师担心,她该怎样应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老师走下讲台,指着大屏幕笑着说:“对,就照着这个样子写字。”那个孩子无可奈何地伏在桌上写了起来。我的心猛地一沉。孩子们多么信赖自己的老师,多么希望老师为他们示范一下啊!可惜,我们的教师却错过了这样一个机会。

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教师不能完全依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案进行教学,要善于从学生的神情、举动、质疑问难和独特的体验中去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求,从而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及时的调整。要少一些任务意识和课堂预设的束缚,多一些对现场生成的关注,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

二、课堂生成应关注学生的独特感悟

有人说,教师的教学语言是用心倾听学生发言,关注学生活动以后自然生成的东西。只有这样,教学才不会受拘束、受限制,才可能精彩。

案例:一次,笔者上《蒲公英的种子》一课的示范课,在感知课文内容后,设计了一个思考题:“大家想想,蒲公英的种子离开妈妈后到哪里安家?”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已见。一个小女孩说“蒲公英的种子离开妈妈后到教室里来安家了”谁知话音刚落,立刻一个小男孩反驳道:“蒲公英的种子不会来到教室,因为教室是水泥地,她的脚会摔断的。”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都连连赞同。而那个小女孩满脸通红,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看到这个情景,笔者没有轻易否定这个孩子的想法。便笑着问她为什么会这样想。她望着我,轻声说:“因为蒲公英很可爱,我想和她做朋友。”多纯真的孩子。于是笔者顺势引导,“孩子们,我们怎样来迎接蒲公英的种子这位朋友呢?”同学们兴趣盎然,纷纷出主意,想办法。有的说:“在教室后边,铺上塑料上面铺一层土,让它在那儿安家。”也有的说:“我们从家里拿来小花盆,让它在那儿安家,我们每天给它浇水,让它和我们一起长大”等等,从孩子们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她们美好、纯洁的心灵,感受到她们与大自然的一种和谐与亲近。

反思:课堂是孩子们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独特感悟,能让孩子们尽情释放自己的率真与天性,放飞想象的翅膀。

三、要留足空间,关注动态生成

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需要预设,但教学不是完全靠预设就能解决的。如果那样,课堂便是机械的,毫无活力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动态的课堂。在课堂中,我们要摒弃照搬教案上课和追求标准答案的做法,要尽量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度和发挥的空间和时间。无论是理解还是拓展,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教师都要认真倾听、正确引领,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真正做孩子的“润滑剂”、“加油站”和“方向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篇11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究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堂提问艺术,促使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显得更加重要。下面谈谈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的一些新思维、新做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课堂提问重精

课堂提问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那么“精问”就指教师注重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变通性、挑战性,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根据这个句子设问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准确地把握雨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刻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即表现雨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这样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为核心,层层递进,不仅使学生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理解达到全面准确,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

二、课堂提问重度

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入点。

首先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具体课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置问题,其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思维量,要使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注意三点:一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二要有新意,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刻板僵化;三要有一点思维含量,一般直接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少些,让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后找到答案的问题多些。

其次要有一定的梯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难易应各各不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巳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

最后提问要有一定的广度,“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这是大语文观,也是新课改所要求的。因此课堂提问也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而充分展开,不失时机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使学生学有所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运用知识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把握课堂提问这个度呢?有位教学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堂提问重情

提问既要重视知识点的落实,达到教学目的,又要注意提问的艺术性、情感性,从而实现情趣教学。所谓情趣教学,即激发情趣,兴趣盎然的教与学。目的是让老师有感情的教,学生有感情的学。

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一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我们知道“言为心声”,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一篇文章就像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洞察世态万象。因此把握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把这种感情溶进到你的言语中,感染学生。造成一种情感的传递,在课堂制造一种情感的氛围,以此来感化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善于发现其中掩藏的情感因素,细致的。从而达到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了然于胸,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能出能进。例如一个典故,文学常识,小到一个字,一个词语的讲解。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趣味因素。不可三言两语,轻描淡写的走过场。对于一个典故,你可以就此讲一个故事,学生都喜欢故事。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就比空洞的字词有意思的多。对于文学常识,教师最好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授,不要用记忆性的思维来回忆,溶进自己的理解,感受。如同讲故事一样讲解,这样就有意思得多,對于一些文学常识可以展开纵向或者横向的思维,不要因讲授知识而执意于此。就拿单个的字词来说吧,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意的结合体。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世界。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得轻松,愉快。

四、课堂提问重评

好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智,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感;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要做好教学评价,首先是要确定好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体可以分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中,充实自我,完善自己。他们虽然天真,但是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见解,也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当学生答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对于这个问题回答的是否满意,满意在哪里,不满意又在哪里?从而使他们全面、公正在进行自我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在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 “你认为他答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的,怎么改?”“如果是你,应该怎么答?”从而鼓励学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课堂提问技巧有助于积极开展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吴忠豪.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崔峦. 小学语文教学论.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篇12

一、把握课文本质意义的提问

一篇课文, 总有内涵和中心思想。 凡涉及课文内涵、中心思想, 并与思想内容有关的词语和句子等方面的问题, 都属于本质性问题, 而涉及课文其他枝枝节节的问题, 属于现象性问题。

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 凡是同描写五壮士壮举的词语和句子的问题都是本质性的问题。 教学五壮士跳下悬崖这一部分, 课文写了五壮士毫不犹豫、英勇跳崖, “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 第一个纵身掉下深谷”。 我就抓住“冲锋”、“纵身”这两个词语进行提问:什么叫冲锋和纵身? 这两词体现出五壮士此时心里怎样? 表现出他们什么通过提问让学生知道“冲锋”、“纵身”这两个词表现出五壮士的毫不犹豫、英勇、不畏惧。

二、从理解课文角度看, 要抓住要害, 简化提问

要把小学语文课上成语言思维训练课, 必须把用于提问的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 做到问之必需。 因此, 教师需深挖教材, 抓住要害, 精选问点, 并使提问体现出“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回环, 发挥理解课文内容和挖掘语言因素的双重功效。

课文中的要害,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

1.关键点。

(1) 课文的重点。

这往往既是文章重点, 又是训练重点, 于此处设置疑问, 要求教师不仅准确地理解课文, 而且要紧扣教学目的, 巧妙地处理教材。 如《滥竽充数》中, 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终究败露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同是一个南郭, 为什么齐宣王在位时他可以得到很高的待遇, 而到齐缗王时只好偷偷溜走? 该组问题既准确体现了文章重点, 又扣住了该单元“看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训练要点, 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 文章的点睛点。

即课文内容和中心部分。 好的提问犹如画龙点睛, 有助于辐散沟通, 把握意旨, 理解主题。 比如《海上日出》最后一句:“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句话作为点睛之笔, 照亮全篇, 就有设疑讨论和体味的必要。

(3) 作者的动情点。

也就是作者感情的爆发点, 情与景的焊接点, 也是意境的落脚点。 于动情点处设问, 有助于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 体会文章的情感意境。 比如《难忘的一课》, 动情点在“我”和师生共同的爱国主义感情上, 抓住课文最后感情的爆发处设置问点, 是不难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界的。

2.疑难点。

对课文的疑点设问, 自然无需多说。 文章的难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语言文字类的, 常常需要疏解性提问解决问题;一是课文理解类的, 需要有的放矢, 巧设问点, 通过答问和归纳解决问题。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 小女孩被冻死了, 怎么脸上还会出现笑容? 这是一个难点。 针对这一难点, 可引导学生对小女孩的心理活动作分析探究, 让学生明白, 穷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悲惨遭遇。

三、从培养能力角度看, 注重实效, 转化提问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注重实效, 合理变通, 使提问始终服务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即服务于教学目标, 服务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1.化零为整, 舍轻保重。

对于一篇课文教学内容的理解, 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 为保证提问效果, 须寻求问题与目标的最佳结合点, 提挈主线, 聚零为整, 突出重点, 从而把教师的教和问转化为学生的学和思。 如《跳水》一文中, 对船长以要开枪的方法逼小孩跳水的理解是重要的设问点。 我们先看看这样的设问:船长看到了什么情况? 他有怎样的反应? 他想了什么办法? 孩子最后是怎么做的? 不难看出, 这些问题多而杂乱, 缺乏指向, 完全可以避而不谈, 重点围绕引导学生理解船长想法之快、方法之好提问:你认为船长想的办法好吗? (引导判断) 你如果在场准备用什么方法? (引导发散) 这些方法与逼小孩跳水相比如何? (比较理解) 这说明了什么? (归纳结论) 这样引导, 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 又培养了多角度发散思维的能力, 达到了提问的目的。

2、合理变通, 转化提问。

(1) 圈画提问。 对引导学生找准课文重点词句的问题, 可以把提问转化为阅读教学的圈画训练。 (2) 操作提问。 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语言行为的提问, 可转化为阅读教学中的操作训练。 如教学《詹天佑》一文:“人”字形线路是什么样子的? 火车怎样爬上“人”字形线路? 怎样上坡? 上了坡以后如何北上?对上述问题, 可让学生借助文中“人”字形线路的插图, 利用橡皮擦、短铅笔等物件代替火车, 作上坡的操作。 这样既生动形象, 又简单有效, 学生在乐学中理解了课文, 掌握了知识。

上一篇:网络体制下一篇:企业决策者